首页 优秀范文 高中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3-08 15:29:1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高中生物教案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高中生物教案

第1篇

一、知识结构二、教学目的

1.真核细胞细胞核的结构和主要功能(C:理解)。

2.原核细胞的基本结构(B:识记)。

三、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真核细胞的核膜和染色质。

(2)原核细胞中拟核的结构特点。

2.教学难点

关于真核细胞细胞核中的染色质,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的形态变化。

四、教学建议

本小节的教学内容可用1课时讲授,包括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原核细胞的基本结构两部分内容。前者应更多地采用观察分析方法,使学生重点掌握染色质的组成,了解其功能。后者主要通过对比的方法,使学生了解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认识原核细胞的原始性。

在关于细胞核的教学中,要利用模式图,通过观察概括出细胞核主要包括核膜、核质、核仁、染色质几部分。然后,重点分析核膜和染色质的结构、成分和功能。

关于核膜的结构,应注意让学生观察到核膜与内质网相通连,认识到核膜同样是选择透过性膜,它控制着细胞核与细胞质的物质交换,对核内的物质具有保护作用。细胞核和细胞质间存在着频繁的、大量的大分子物质的交流,核孔就成为这些大分子的理想通道。通过这种分析,使学生理解核膜的结构特点是与其功能相适应的。

在讲述染色质时,可以适当结合示意图,把染色质细丝的分子组成直观地表现出来。使学生了解,一条染色质细丝是由一条DNA分子,缠绕在多种蛋白质球体上形成的串珠状结构。

在讲述染色质与染色体的关系时,要注意强调它们是同一种物质的两种形态。伸展的染色质形态有利于在它上面的DNA储存的信息的表达,而高度螺旋化了的棒状染色体则有利于细胞分裂中遗传物质的平分。

在讲述细胞核的功能时,应重点讲述它是DNA储存场所和复制的场所。要让学生理解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生活,决定着生物体的性状。如果时间允许,可具体阐述教材中的例子,证明细胞核的这种作用。

在讲述原核细胞的基本结构时,建议列出对比表,从大小、细胞壁、细胞器、细胞核几方面概括出它与真核细胞的区别。在对比中,应渗透原核细胞的原始性,真核细胞结构的复杂性和完善性。

五、参考答案,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

复习题二、1.(C);2.(D);3.(D);4.(C)。

三、主要有以下几点不同:1.细菌的体积较小;2.细菌的细胞壁不含纤维素,主要成分是肽聚糖;3.细菌的细胞质内只有分散的核糖体,没有其他复杂的细胞器。

六、参考资料

间期细胞核的形态和结构间期细胞核大多呈球形或卵球形,但是随物种和细胞类型不同而有很大差别,有的呈分枝状、带状。在哺乳动物中,嗜中性白细胞的核就是多叶形,而平滑肌的细胞核则为杆状。核的形状往往同细胞的形状有直接关系。多角形、立方形和圆形的细胞,其核多呈圆形。细胞核的位置多处于细胞的中央,如果细胞的内含物增多,则可以把核挤到一侧。例如,植物细胞的液泡增大后,核就偏到一侧。动物的脂肪细胞中脂肪滴加大后,核就被挤到细胞边缘,呈扁盘状。但是,不论细胞核是什么形状,其核膜多是凹凸不平的,有的甚至缺刻深陷,将核分叶。细胞核在细胞生活周期中,形状变化很大,在有丝分裂阶段时,细胞核可以暂时解体。

核膜的结构特点在细胞核的有双层膜结构,称为核膜。核膜是核的边界,由内外两层单位膜组成。核膜的每层膜厚约6.5nm,两层膜间隔10~50nm的空隙,称为核周腔。有的细胞中,可看到核周腔同内质网的腔隙相连通。在核膜外层的外表面上有颗粒状的核糖体,它们有合成蛋白质的功能。内层核膜与染色质纤维相连,不仅染色质纤维的两端连在核膜上,而且染色体的松散部分也常位于核孔的附近。

核膜并不是完全连续的,有许多部位的核膜内外两层互相连接,形成了穿过核膜的小孔,称为核孔。核孔是核质与细胞质进行物质交换的重要通道。核孔不是单纯的小孔,结构相当复杂,因此这种小孔又叫核孔复合体。核孔的直径大约70~80nm,核孔通道的直径约9nm。核孔的密度和总数因细胞类型不同而异。转录活动低或不进行转录活动的细胞,核孔很少。核孔在核膜上的分布不均匀,有一定的区域差别,核质与细胞质之间物质交换旺盛的部位核孔数目多。

核孔是细胞核与细胞质进行物质交换的重要通道。在核中装配好的核糖体亚单位,就是穿过核孔复合体进入细胞质的。但是,不是所有的RNA都可以自由穿过核孔,它们只有在核内经过处理,成为mRNA后才能穿出核。

核膜的主要功能真核细胞具有核膜,这在生物进化史上有重要意义。核膜作为细胞质同细胞核内部结构之间的界膜,对稳定细胞核的形态和化学成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核膜的主要功能有以下几方面。

1.屏障作用。核膜是遍布细胞中的“膜系统”的一部分,它的特殊功能之一是把核酸(尤其是DNA)集中在细胞核中。

2.控制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信息和物质交换。主要有以下几点。

(1)离子与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核膜。但是,核膜对某些离子(如Na+)有一定的屏障作用,这不属于主动运输过程。

(2)单糖、二糖、氨基酸、染料、核苷、核苷酸、鱼精蛋白、组蛋白、RNA酶以及DNA酶等小分子物质,可以自由通过核膜。

(3)大分子和小颗粒物质的交换:高分子化合物如γ球蛋白、清蛋白等进出细胞核要由核孔通过。

3.核膜在染色质(体)的定位和细胞分裂时的作用。

(1)染色质的终末细丝常常连接在核孔上。这有助于解释为什么非常复杂的染色质在异常活跃的细胞核内不致紊乱。

(2)当细胞分裂开始之初,染色体的聚集有可能开始于核膜,然后由外向内发展。在前期或早中期分裂相中,核膜破碎,这些碎片可能加入核膜所附的微管成分,促其生长,从而使所附的染色单体定位并且发生分离。当细胞分裂完成,子细胞核重建,核膜新生或恢复时,它可能有使核仁组成中心定位,趋向中心位置的作用。

4.核膜在细胞核融合时的作用。当卵细胞受精时,和卵细胞的核膜可以相互识别并且相互接触,在一个以上的部位相互连结,进而相互融合成一个核。

5.核被膜具有某些生物合成的功能。在外层核膜表面附着核糖体,因此可以进行蛋白质的合成。在核周腔中存在多种结构的蛋白质和酶。核膜也能合成少量膜蛋白、脂质和组蛋白。有人还报道核膜有糖的合成作用。

核仁核仁是真核细胞间期核中最明显的结构。在光镜下的染过色的细胞内,或者相差显微镜下的活细胞中,或者分离细胞的细胞核内,都容易看到核仁,它通常是单一的或者多个匀质的球形小体。

核仁的大小、形状和数目随生物的种类、细胞类型和细胞代谢状态而变化。蛋白质合成旺盛、活跃生长的细胞,如分泌细胞、卵母细胞,其核仁大,可占总核体积的25%;不具蛋白质合成能力的细胞,如肌肉细胞、休眠的植物细胞,其核仁很小。

在细胞周期过程中,核仁是一个高度动态的结构,在有丝分裂期间表现出周期性的消失与重建。

核仁具有重要功能,它是rRNA合成、加工和核糖体亚单位的装配场所。因此,对核仁结构、动态和功能的研究,不仅为早期细胞学家所密切关注,而且在20世纪60年现核仁的重要功能以后,也一直受到各相关领域研究者的高度重视。

染色质和染色体染色质和染色体的主要成分都是DNA和蛋白质。它们之间的不同,不过是同一物质在间期和分裂期的不同形态表现而已。染色质出现于间期,在光镜下呈颗粒状,不均匀地分布于细胞核中,比较集中于核膜的内表面。由于染色较深,在光镜下常被误认为是核的界膜。染色体出现于分裂期中,呈较粗的柱状和杆状等不同形状,并有基本恒定的数目(因生物的种类不同而异),例如人体细胞有染色体23对,共计46条。染色体是由染色质浓集而成的,内部为紧密状态,呈高度螺旋卷曲的结构。

根据对染色体组成成分的分析,可知它在细胞分裂间期仍然存在而不是消失,只不过这时它的结构呈稀疏和分散状态:有的部分非常稀疏,因而在光镜下看不到;有的部分螺旋盘绕得比较紧密,因而在适当染色后呈颗粒状,这就是染色质。

现在已知染色体与遗传有密切的关系,因为其中所含的DNA是遗传物质。

原核生物和病毒原核生物包括细菌、蓝藻、放线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等。现将其中几种原核生物和病毒,列表(表2-2)比较如下。

表2-2几种原核生物和病毒的比较

种类

细菌

支原体

立克次体

衣原体

病毒

直径d/μm

0.50~10.00

0.20~0.25

0.20~0.50

0.20~0.30

<0.25

可见性

光镜下可见

光镜下勉强可见

光镜下可见

光镜下勉强可见

电镜下可见

能否通

过细菌

过滤器

不能

不能

细胞壁

有坚韧的细胞壁

与细菌相同

与细菌相同

无细胞结构

繁殖方式

二均分裂

二均分裂

二均分裂

二均分裂

复制

培养方法

人工培养基

人工培养基

宿主细胞

宿主细胞

宿主细胞

核酸种类

DNA和RNA

DNA和RNA

DNA和RNA

DNA和RNA

DNA和RNA

支原体它是已知的可以自由生活的最小生物,也是最小的原核细胞。它的突出特点是没有细胞壁。因而细胞柔软,形态多变,具有高度多形性。在电镜下观察支原体细胞,可见具有细胞膜,细胞膜内有核糖体、RNA和环状DNA。支原体广泛存在于土壤、污水、昆虫、脊椎动物及人体内,是动植物和人类的病原菌之一。人的胸膜肺炎、尿道炎、关节炎、老年支气管炎等,以及家禽、家畜的呼吸道疾病等都可能是支原体引起的。现在正在生产抗肺炎支原体的疫苗,并且大规模试验这种疫苗在防治肺炎支原体所致的人类呼吸道疾病的效果。

衣原体衣原体是专性细胞内寄生物,可以直接侵入宿主细胞,能感染鸟类、哺乳动物及人类。如鹦鹉热衣原体能引起鸟类疾病,有时可传至人体。砂眼衣原体是使人患砂眼的病原体。

立克次体立克次体是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而接近于细菌的一类原核生物。一般呈球状或杆状。也是专性细胞内的寄生物。通常寄生在节肢动物如虱、蜱、螨、蚤等的消化道表皮细胞内,并以节肢动物为媒介传染给人及其他脊椎动物。例如,普氏立克次体,由虱传染给人,引起流行性斑疹伤寒等。

原核细胞指构成细菌和蓝藻等低等生物体的细胞。它没有真正的细胞核,只有原核或拟核,所含的一个基因带(或染色体),是环状双股单一顺序的脱氧核糖核酸分子,没有组蛋白与之结合;无核仁,缺乏核膜。外层原生质中有70S核糖体与中间体,缺乏高尔基体、内质网、线粒体和中心体等。转录和转译同时进行,四周质膜内含有呼吸酶。无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脱氧核糖核酸复制后,细胞随即分裂为二。

蓝藻门旧称蓝绿藻门,藻类植物中最简单、低级的一门。根据近些年来形成的生物分界系统,蓝藻属于原核生物界。但是,蓝藻和原绿藻与植物界又有一些相同之处,故一些文献资料将它们分别归纳为原核藻类中的两个门。藻体是单细胞或群体,不具鞭毛,不产生游动细胞。一部分丝状种类能伸缩或左右摆动。细胞壁缺乏纤维素,由黏肽(含8种氨基酸和二氨基庚二酸以及氨基葡萄糖等)组成,壁外常形成黏性胶质鞘。无真正的细胞核,拟核的组成物质集中在细胞中央,无核膜和核仁,细胞内除含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外,尚含有藻蓝素,部分种类还含有藻红素。色素不包在质体内,而是分散在细胞质的边缘部分。藻体因所含色素的种类和多寡不同而呈现不同的颜色。储藏物质为蓝藻淀粉。繁殖方式主要是分裂生殖,没有有性生殖。主要分布在含有机质较多的淡水中,部分生活在湿土、岩石、树干上和海洋中,有的同真菌共生形成地衣,或生活在植物体内形成内生植物。少数种类能生活在85℃以上的温泉内或终年积雪的极地。

蓝藻细胞模式图高中生物(必修)课本第一册中的蓝藻细胞模式图,只有5个图注,即拟核、核糖体、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实际上,蓝藻细胞的结构是比较复杂的,现将其详细结构注释如下图(图2-9)。

图2-9蓝藻细胞模式图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细胞壁

1.细菌细胞的细胞膜外有细胞壁,重量约占细胞干重的10%~20%,其主要成分是肽聚糖。此外,有的细菌的细胞壁还含有胞壁酸和特殊的脂质化合物。

细菌的细胞壁有以下功能。

(1)保护细胞,能承受相当大的压力,如革兰氏阳性菌,可承受2kPa的压力。还能使细菌细胞不会由于细胞质浓度较高而破裂。

(2)保持细胞的固有形态。

(3)有过滤作用,如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0000的物质就不能通过。

(4)可为某些细菌的鞭毛运动提供可靠的支点。

2.藻的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也是肽聚糖等,此外还含有氨基酸和胞壁肽氨基酸。

3.核生物植物细胞的细胞壁是具有一定硬度和弹性的固体结构。其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在初生壁上还含有半纤维素和果胶质),它形成了细胞壁的网状框架。在电子显微镜下可以看到这种框架是由微纤丝系统组成。在完整的壁上,在微纤丝之间的空间,可以由其他物质所填充。

纤维素分子是由8000~15000个葡萄糖基(C6H10O5)通过糖苷键相互连接而成的多聚链,链间葡萄糖的羟基之间极易形成氢键。纤维素分子束聚集成为较大的单位──微纤丝,进而再聚集成较粗的纤丝──大纤丝。使得完整的纤维具有高度不溶于水的性质。使细胞壁牢固并具有一定形状。

在细胞的生长分化过程中,细胞壁不仅可以扩展和加厚,并且由细胞质合成的一些物质可以渗入到纤维素的细胞壁框架内,因而改变细胞壁的性质,使细胞壁完成一定的功能。例如,纤维素细胞壁的框架中因添加了木质素而木质化,这就增加了细胞壁的硬度,增强了细胞的支持力量。又如,在细胞壁表面添加了角质(脂质化合物),使角质化的细胞壁透水性降低,增强了细胞壁防止水分损失的作用。栓质化(栓质为脂质物质)的细胞壁,增强了不透水、不透气的性能,增强了保护作用。水稻、小麦、玉米等作物的茎、叶表皮细胞发生硅质化(渗入了二氧化硅),使细胞壁硬度增加,加强了作物茎秆的支持作用,等等。细胞壁上有胞间连丝,这些胞间连丝较多地出现在细胞壁没有加厚的位置上,这有利于细胞间的物质交换。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在高中生物(必修)课本第一册中主要提出了在细胞大小、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这几方面的明显区别。其实,二者在其他方面还有不少的区别,现列表(表2-3)比较如下:

表2-3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

种类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细胞大小

较小(1~10μm)

较大(10~100μm)

染色体

一个细胞只有一条DNA,与RNA、蛋白质不联结在一起

一个细胞有几条染色体,DNA与RNA、蛋白质联结在一起

细胞核

无真正的细胞核,只有拟核

有核膜和核仁

细胞器

无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

有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

内膜系统

简单

复杂

微梁系统

有微管和微丝等

细胞分裂

二分体、出芽;无有丝分裂

能进行有丝分裂

转录与翻译

第2篇

【关键词】高中生物 课堂教学 高效专业 新课改

高中生物这门课程因为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相对集中,与物理和化学相比,生物所进行的课时相对较少,因此在有限的时间内要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更需要高效的课堂教学。由此可见,任课教师需要将课堂内容安排的重点放在如何合理安排课堂教学活动上。本文将针对高中生物教师如何合理安排课堂教学活动进行讨论。

一、做好备课,设计合理的导学教案

每一位任课教师都知道,一个课堂成功的因素不在于四十五分钟的课堂中,而在于任课教师前期的备课阶段。一个成功的备课环节可以影响整个课堂进行时的效率、效果和学生配合的情况、学习的成果。任课教师往往并不重视备课的力量,认为备课只是单纯地进行课前准备,对各个环节的进展情况、每个环节之间的衔接没有做到很好的估计。在正确的备课目的的指引下,任课教师应到注重在课堂中的专业知识的传授,将专业知识渗透到每一个活动的细节中,保证学生能够充分的学习并了解专业知识;同时,任课教师也应当关注学生在每个教学活动中的情感感受,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应当在课堂中随着任课教师活动的安排进展,不断的感受到自己在课堂中的学习氛围和能力,让学生能够真正融入到课堂中。有效的备课准备也是促进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的重要方法,而确定了这样的备课理念只是第一步,如何在备课环节中充分设计好课堂中的教学活动才是重中之重。

在设计教学活动的时候,任课教师需要考虑的主体有两种:任课教师自身和学生群体。因此,在备课过程中任课教师不仅要参与到备课的各个环节中,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一份子,也应当参与到任课教师的备课环节中,只有课堂的两大主体同时为提升课堂效率、安排课堂教学活动做出准备,这个课堂才能是高效的,这个备课环节才能是成功的。由此可见,在备课环节中任课教师也应当为学生合理安排课前准备内容。

在学生的课前准备环节中,任课教师可以将本节课需要学生掌握的相关内容提前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利用课后的时间对本节课需要掌握的内容进行预习。任课教师在准备导学教案时,可以在导学解疑的部分提供反馈的信息,让学生能够在预习后将预习的情况和疑问反馈给任课教师,这样任课教师可以在上课前对学生掌握的情况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在课堂中针对学生尚未掌握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充分利用了课堂时间,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课堂效率。

在任课教师的备课环节中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课堂环节的设计,二是导学教案的设计。课堂环节的设计关系到学生上课的学习兴趣,需要任课教师结合相关的学习内容,对课堂教学的环节进行有趣的设计,保证学生能够在课堂中有充足的兴趣配合任课教师的教学活动。导学教案的设计则需要任课教师结合上课讲解知识点的过程和内容进行编辑,同时,要给学生充足的习题训练。众所周知,生物这门学科是偏理科思维的学科,需要学生能够将学习与练习充分结合起来,才能保证对知识点的熟练掌握。因此,任课教师不管是在课堂环节的设计还是在导学教案的设计中都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习题训练内容。同时,前面也提到了要在导学教案的设计中加上学生课前预习的反馈信息以及学生课堂学习后的反馈信息,如果有必要的话,还需要加上学生复习后的反馈信息,只有学生能够将自己的问题反馈到任课教师这里,任课教师才能够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针对不同学生的问题加以讲解,保证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设置合理的课堂情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经过斯坦福大学的调查研究显示,大多数学生在课堂开始前的十分钟就能进入学习状态,但是有些自制能力较差的学生甚至用了二十分钟左右的时间也无法进入学习状态。而现在大多数的课堂时间都是安排在四十五分钟左右,在课堂开始前的二十分钟基本上是一节课中的基础内容的讲解,如果学生在这段时间内错过了基础知识的讲解,后面提升能力的部分的学习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而生物是一门理性思维较强的学科,如果学生在课堂前期的学习过程中没有认真学习,那么在后面提升能力的部分将会很难跟上任课教师的节奏。因此,任课教师需要在课堂开始的十分钟内,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起来,保证学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进入到学习状态中。

在课堂开始前,有几种方式可以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引导:多媒体放送、情境创设、问题提问、旧知识回顾等。这些方法都在日常的教学中被广泛运用,得到的效果反馈也较好,适合任课教师在课堂开始前进行讲解和引导。

首先是多媒体放送的方式,高中生物主要讲解的内容是从细胞到生命演变过程的讲解,涉及到大自然中每一个生命的进化和演变过程,每一个分支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演变过程,任课教师可以采用《人与自然》《动物世界》中的相关视频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本节课的学习。多媒体自身就具有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效果,结合相关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会更快的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第3篇

【关键词】高中 生物 导学案教学 尝试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106-01

随着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日趋发展,人们对与教学模式也有着越来越高的需求,而新课标的出台,则使得导学案教学模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应用导学案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发挥,有效的对学生自学能力进行锻炼,加强学生的能力与素质培养,重视学法指导,从而使学生可以由观众台成功的跨越到表演舞台。笔者结合多年从事高中生物教学所积累的丰富经验,详细的对导学案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中的尝试与具体应用进行了阐述,仅提供参考与借鉴。

一、导学案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中的尝试

(一)自主探究模式

自主探究模式流程主要为:第一,课前准备。学生通过学案指导对课文进行阅读,以此明确学习目标,并对相关学习知识进行准备。第二,新课导入。第三,学生通过教师指导,依照学案对新知识进行探究,组织小组交流与合作,同时教师把学习任务合理的分配到小组内,小组成员依照组内的具体讨论情况,对任务进行分析与讲解。第四,教师通过学习来检阅学生学习情况。第五,教师依照学生具有的问题对其进行指导与点拨。此模式适合应用在教学难度较低,或者是教学较为生动,并容易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的教学内容。

(二)讲述式模式

讲述式模式流程主要为:第一,课前准备。学生通过学案指导对课文进行阅读,以此明确学习目标,并对相关学习知识进行准备。第二,课堂过程。根据疑难信息的反馈,通过讨论进行疑问解答;归纳总结,形成网络系统;教师启发引领,并精讲点拨;课堂采取达标训练,对知识进行迁移拓展。待学生完成学案后,对相关知识进行整理。第三,课后自测。学生对学习知识进行巩固练习,并对学习效果进行检测。此模式适合教学难度偏大,或者难以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的教学内容。

二、导学案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中的具体应用

(一)使课堂教学效益得到提升

教师在课前把预先完成编写的学案发放给学生,使学生可以对学习目标进行明确,并带着问题进行学习。若学生在学习中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则应该认真的进行记录,再带着问题听课。在课堂中,学生对学习成果进行展示,其通过自学可以解决的问题,则不需要教师讲解,若学生存在着需要讲解的问题,可以先通过其他学生进行解答,如果其他学生也解答不了,再通过教师实施讲解,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交流与提问的机会。

(二)推动合作探究学习

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则可以安排各小组选出一个代表在讲台上对学习成果进行展示与讲解,若讲解时出现问题,其小组成员则可以及时的进行完善与补充。各小组为了可以更好的在课堂上进行表现,都下了很大的功夫,做了很多的准备。同时,小组成员间应该共同的对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进行思考与讨论,实现合作学习、团结互助与共同进步,从而使学生可以充分的对教学内容进行掌握。此外,如果学生在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存在问题,教师则可以及时的对其进行纠正,从而使学生可以加深记忆,避免出现类似的问题。

(三)使学生实现主动学习

通过导学案教学模式实施教学,应该使学生间充分进行答疑、探究、讨论与讲解,教师适时的对其进行点拨。这样的话,在整个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则一直处于主体地位,而教师则是辅导地位,从而使学生可以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主动学习,并使其真正的成为课堂的主人。同时,应用导学案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发挥,有效的对学生自学能力进行锻炼,加强学生的能力与素质培养,重视学法指导,从而使学生可以由观众台成功的跨越到表演舞台。

(四)使教师专业水平得到提升

导学案教学模式主要对教师引导作用以及学生自学能力等进行重视,由此则导致教师工作强度大,并对教师有着很大的要求,所以教师应该不断的加强备课环节,集体研究,并不断的使团队合作精神得到强化,从而使教师可以充分的发挥其特长,并有效的实现资源共享。

使学生充分的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理解

在对生物课程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其关键在于灌输生命教育内容,其既可以牵涉着众多的生物理论知识,还可以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紧密相关。所以,在对高中生物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有效的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具备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种知识构成,既包含了一定的生物演化,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在教学的过程中对环境特征以及生物遗传进行体现。此外,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还可以根据相应的教学内容,合理的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以此效的对学生主动学习知识的能力进行调控,从而使高中生物教学得到更好的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应用导学案教学模式不仅可以确保学生充分的对基本技能与基本知识等进行掌握,使学生充分的对其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进行发挥,还可以为教师课堂教学的创造性与创新性提高良好的平台,从而使教师可以不断的创新教学手段,并努力创设出更加和谐与融洽的课堂氛围,从而有效的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等进行培养。

参考文献:

[1]王卫东,宋兆银.学案导学 合作探究 感受成功――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实施探索[J].当代教育科学,2004(17).

第4篇

[关键词]学案教学 主动学习 要求 思路

传统教案教学普遍存在着两种倾向:一是教学单向性,即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更多的考虑讲课是否精彩,而忽视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二是教案封闭,即教案是教师自备自用的,没让学生参与,学生课前无法了解教学意识,上课只能被动地学习。而在当今课改中,又出现了另一种极端: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弱化教师的主导作用,课堂搞得“轰轰烈烈”,却没有一点实效。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才是关键,而自主能力离不开教师的正确引导。为此笔者在生物教学中进行了多种尝试,借鉴新安一高的学案教学法,实践证明设计生物学案进行教学更有针对性,有利于师生之间的交流以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进行学案教学的目的

1.由学生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是以学生为主体,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老师教了什么,而是学生学了什么。传统模式的教学,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是“专心听讲,努力接受”的被动学习方式,这样的教学活动是单向的,学生没有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在课堂上只是机械的听、记,是消极的、被动的适应者。学案教学就是让学生先自学,然后通过学生的讨论、探索,使他们亲身参与课堂教学,这样就真正确立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独立阅读、独立思索、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有效的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更有意义的是养成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对终生学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由接受现成知识变为自主探索知识

学案教学,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实践活动,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进行主体性的学习活动,即让学生在学习中自己探索。教师不把现成的知识提供给学生,而是让学生依据教师所提供的问题和材料,进行自主思考、分组讨论、假设推论、实验证实,使学习过程成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学习过程。这种以学生活动为主的学习过程使学生的学习方式自然发生变化――由接受式转变为自主探索式。这种新的学习方式,不仅丰富了学习的内涵,深化了学习的目标,而且使学生对所学习的知识紧密的与实践相结合,把学生的创造能量释放出来,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3.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是发挥学生智力和能力的突破口,学案教学抓住概括能力为基础的思维品质培养方式,让学生学会看书、学会交流、学会反思、学会概括,使学生对知识做到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培养了学生思维的严谨性、灵活性和广阔性。

4.使学生学会反思

学案在交流、讨论、评讲的过程中,学生就会找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学生就会自觉的进行学习反思,通过反思学生会由对生物研究方法的粗枝大叶的了解,过渡到较为全面地掌握并会应用一些生物研究方法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由对生物思想的粗浅感知过渡到较为清晰的理解。这样学生就会不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进行自我完善,促进自身的发展。

二、学案教学对老师的要求

学案教学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是理念上要更新,教师只有转变观念,才能转变角色。学案教学把教学的重心从研究教材的教法上转变为研究学生的学法上,促使教师进行角色转换,学案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编导、引导、指导、诱导上。既要备课标,又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编写学案的过程就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它需要教师从帮助学生从学会学习出发,按照从易到难,从表面到本质,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有层次的安排所研究的内容,它还要求教师要有创新精神,提出的问题既从教学大纲出发,又不拘泥于大纲,有利于帮助学生突破常规思维的局限,有利于挖掘学生的潜能。在课堂上教师要从主演变为导演,要把主演的位置让给学生。教师除了引导学生去理解和掌握已知的知识外,还应鼓励学生敢于思考,大胆提出问题,标新立异。

三、学案的内容

学案,是教师根据教学任务、学生知识基础、能力水平、学法特点和心理特征等设计的,其设计重在“学生的活动”上,学生依据学案开展学习活动:包括阅读、观察、记忆、对比、思考、讨论、整理、联想、推理、师生交流、归纳总结等。学生的各种学习活动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以培养创新意识、训练和发展学习能力为主线的是供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使用的学习方案。学案由学习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课前预习、例题、变式训练、归纳总结、达标练习组成,而贯穿这些组成部分的要素是知识线、能力线、学习方式和创新性思维。

第5篇

关键词: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21

0.引言

作为高中理科教学的重点内容,高中生物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对生物科学有一个根本的认识,同时掌握生物学科实验的基本方法,以提高学生在生物学方面的知识量储备,进而对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1.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本概念

从专业的视角来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指让教师通过在课堂有效的策略让学生获得预期内的进步和发展。也就是说,要让学生通过课堂教学之后从认知上的不懂到懂、从没兴趣到充满兴趣的过程。所以,总的来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要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和教学手段,让学生在知识储备上更加丰富,在情感认知方面获得更加全面的发展。

通过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但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加强对教学过程的评价和管理,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最终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2.高中生物课堂实施有效性教学策略的根据

高中生物学科是由丰富的生物学事实以及生物学理论组合而成的学科知识体系,是在长时间的教学探究过程中逐步发展和形成的学科,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提高探究问题能力的一个有效方法。因此,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性教学就是以"课程标准"为基本根据,利用教材作为素材,通过教师在课堂设置的教学手段和方式,对学生进行导向和调控,并辅之以激励和评价等策略,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3.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若干策略

3.1 做好与章节相吻合的三维目标方案

准备教案的目的是让教师对需要讲授的教学内容和知识点进行归纳,并予以合理安排。而要形成三维的教学目标方案,要求教师对教材进行充分的研读、分析,并结合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确立一个合理的整体方案。在确立的过程中,要坚持"心有全局,整体把握"的基本原则。

例如,在讲授《遗传与人类健康》中的《人类遗传病的主要类型》等章节的内容时,在设置教案的过程重要将现代生物技术与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现象结合起来,以将生物学本质生动的展现出来。可以将"怎样预防遗传病"作为重点内容加入到教案的设计当中,而在讲授过程中则将知识、方法与情感等嵌入知识体系当中,让学生掌握遗传规律,知道如何有效的预防遗传疾病,为遗传疾病的预防提供一个解决途径。

基于此,教师在设置"三维目标"教案的过程中,可以按照如下方式进行:其一,知识和技能。让学生意识到近亲结婚的危害,认识到婚前检查,产检和遗传咨询的重要性;其二,过程和方法。创设一个合理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参与到话题讨论当中,并学习课文中的具体内容;其三,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形成正确对待遗传疾病,体会到生物遗传学对社会的知道价值。

3.2 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延拓

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对知识的延拓尤为重要,它是拓宽学生知识面的一个重要方式。同时,当前高考对学生知识发散能力的考察也更加注重,因此适当的对教学内容进行延拓就十分重要。例如,在高中生物课程的激素调节内容中,课本只对激素调节的发现和几个简单的激素调节范例进行了介绍。但是,在实际的考试考察过程中关于该部分的知识点却并非课本上介绍的那么简单。所以,教师在讲授这部分内容的过程中就应该适当的对这部分知识予以适当的扩展,适当的增加一些激素调节与控制的实例。可以给学生讲授一些人体内的激素,并选择几种重要的激素来进行讲解。而讲授的内容可以包括这些激素的作用、分泌的部位以及当这些激素量过多、过少时对人体的影响,并分析这部分激素紊乱时如何处理等内容。通过延拓讲授的内容,学生对生物学科知识有了一个形象的认识,认为生物知识并不遥远,学习兴趣马上得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自然得到提高。

3.3 充分挖掘生物实验课程的有效性贡献

在新的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中增加了部分生物发现史方面的内容,诸如细胞膜结构的探索历史、光合作用的发现史、激素的发现史以及酶的发现史等。这些发现过程其实也是生物学科的实验过程,它不但将生物学知识发现和发展的过程呈现了出来,同时还给学生提供了科学研究和科学实验的途径与方法。同时,人们在探索生物知识过程中锲而不舍、勇于实践以及持续创新的学术态度对学生也是一种潜在的鼓舞,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热情,提高学生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在试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该综合进行多种类型的教学方式,诸如演示实验、探究和调查、课外实践等,根据不同的教学要求采取不同的实验方式和途径。通过精心设计的实验方案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方面有重要作用。

3.4 创新课堂教学评价手段

在传统教学课堂之上,教学评价一般是在教学工作完成之后进行的,这种方式对提高学生积极性方面存在先天不足。在高校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将教学评价环节贯穿在整个教学活动当中,通过促进平衡以及强化导向的方式使得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得到持续提高。同时,在多个环节插入教学评价环节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4.结语

本文结合高中生物课程教学的实际内容,以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为目标,提出了若干教学策略,给高中生物教师教学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案例教学 高中生物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9-0059-01

案例教学主要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相应的教学目标来选择一些具有有效启发性的典型案例进行组织研讨,或者直接根据所研讨的真实内容来提供相应的情景,以此来引导学生们进行自主阅读、分析、思考以及讨论和交流等,从而真正促使学生们能够真正的感悟、理解和掌握其中的知识,这样才能真正的培养出学生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同时在教师方面也必须要严格的根据生物新课程的目标以及相关的教学内容,并在这个基础上结合学生们的特点来充分的发挥出案例教学的教学优势,最终通过案例教学的方式真正的培养出学生们生物科学的素养。

1 案例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状况

目前,案例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实施仍然存在一定问题,这就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1)宏观方面,功利主义的思想直接影响了案例教学的有效实践,比如社会方面对于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父母对于子女的期望越来越高;学校方面要保持学生素质和应试两手抓;教师要有良好的社会地位以及学生们要考出很好的成绩等等,这一系列功利主义的现象直接促使教育创新和改革变得举步维艰。所以,通常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出现这些改革性的举措仍然停留在局部的改善方面。(2)微观方面,每一种教学方式都会存在相应的问题,案例教学的方式也是如此。这主要是由于案例教学对于教师方面的要求普遍较高,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就很难真正达到其预期的教学效果,这都需要教师方面能够真正进行科学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和推广的案例,再此基础上结合其深厚的专业知识来作为主要的依托。

2 案例教学法应用于高中生物的具体教学方式

2.1 案例讲授教学

这种教学方式主要以老师为主,通过老师对于相关案例的讲解来实现课程理论和案例的有效结合,并以此来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课程内容体系。

例如,教师可以讲解一些生态系统当中的具体案例,像那些生活在何种的鳄鱼、乌龟等等爬行动物都会自觉的爬到河岸上来产卵。鹭喜欢吃河内的鱼虾还有河蚌等动物,但它却是在大树上筑巢。而在河流的生态系统方面,其中的阳光和空气并不是其本身所独有的,大部分的降雨情况都会带来其他地方的水分,同时还会将陆地上的土壤直接冲击到河流当中。而河水可用于灌溉,在一些地方也能够直接将其当作饮用水来进行。

通过这些案例就能够提出一个概括性的问题:河流生态系统和哪些生态系统相关联?教师就可以通过以上的案例来从非生物因素其中的大气循环系统、地域关系中的森林草原生态系统以及各个生态系统当中的生物等多个方面来进行讲解,从而以此证明河流生态系统和多个生态系统都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

2.2 案例讨论教学

案例讨论的方式主要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这就必须要以学生作为主体来针对相应的案例进行讨论和分析,而且中方法也是最常使用的一种方法,要求学生们必须要以小组的形式来进行。这种方法真正有利于调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能增强其参与意识,最终有效的提高其自身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可以提出在动物界当中,有的动物们为了能够完成某个目的或行为,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为什么要这样做?这就可以促使学生们对一现象进行讨论,通常在讨论的过程当中学生们也自觉的查找相应资料,并结合资料来对这一现象进行解释,比如大雁在进行迁徙的途中休息时,通常都会派出一两只体弱患病的孤雁来进行放哨和站岗的工作,一旦发现敌人来袭,这些放哨的孤雁就会发出相应的警报,或者直接大叫、狂奔,以此来警示雁群做出御敌准备,或者直接逃生,但是通常这只放哨的孤雁很容易会被敌人扑食。在比如由于雄螳螂的头部存在一种抑制的物质,因此雄螳螂在找到雌螳螂后,其头部通常会被雌螳螂吃掉,并以此来完成较为行为。

2.3 案例练习教学

这种方法主要用于学生课后以及在其单元练习或者考试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一些练习类的资料直接发给每一名学生,以此来促使学生们进行独立思考,并在准确的时间内做出相应的判断。

例如,给出这样的材料: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你生物农业方面,化学农药的品种和产量开始逐年增加,然而在害虫方面的抗药性也在不断增强,这就对农作物产生了非常严重的危害。就比如棉铃虫灾的爆发,对相关产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因此经济损失非常严重,针对这个情况,我国的科学家经过科学的攻关研究,成功的将一些生物的抗虫基因导入到了棉花的细胞当中,从而获得了具有抗虫基因能力的棉花品种。通过这个材料就可以给学生们提出相应的问题来加以练习。

3 结语

综上所述,案例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了案例讲授教学、案例讨论教学以及案例练习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通过这些教学的方式能够有效的促使学生们深入的了解生物知识,并通过相应的讨论和练习实现了对生物知识的巩固。

参考文献:

[1]袁书香.浅谈案例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操作过程[J].今日科苑,2009,09:163

[2]唐瑞霞.基于新课标的高中生物案例教学[D].河南师范大学,2012

[3]徐义真.案例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与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12

第7篇

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即将来临,首先祝大家节日愉快!按照国家法定假日规定,6月4日至6日放假调休,共3天,7号正常到校上课。

为了度过一个祥和、喜庆、和谐安定的假期,*家长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不向家长提出超出家长经济承受能力的要求。

六、不要沉迷于网络游戏,更不能夜不归宿。

七、不私自外出,外出必须有家长或成年人的陪同,注意交通安全。乘车时要文明礼让,尊老爱幼。不乘坐拖拉机、农用车等非载客的运输交通工具;乘坐公共汽车时禁止把头、手伸出窗外,禁止尝试驾驶一切机动车。

第8篇

关键词:高中生物 实验教学 考核方案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可续额,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生物学教学质量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之一。作为实验教学组成部分,又是其重要动力的实验考核越来越被重视。如何更好地发挥生物实验课程的优势,充分发掘学生生物学潜能,本文认为应当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充分认识实验教学方法的重要作用。

首先,实验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习惯和实验操作技能以及科学的学习态度。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未来的国际竞争实际上已经演化为科技的竞争。因此要让我们的学生将来适应这一形势,成为有知识、懂技术的会操作的学生,就必须通过严谨的实验教学使学生逐步学会设计实验方案,装置实验仪器,掌握操作步骤和方法,学会做实验记录与实验报告。

其次,实验是学生获取知识,开发智力的重要手段和途径。高中生物学科是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运用实验手段可以讲知识化繁为简,化静为动,化远为近,化抽象为具体,把学生的感性认知上升为理性知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生物科教学中,如果老师只注意从事理论讲授,会影响、抑制学习兴趣,而运用实验手段,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会生动活泼、直观形象,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根据心理学家研究,学生接受知识时看到的比听到的印象深刻、实验过程中,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对实验数据的记录,对实验过程和结果的分析、比较,会加深对知识的印象,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深入推进生物实验课创新教学。

实验课教学整个过程可以分为五个环节:课前准备,教师讲解,正式操作,教师讲评,课后整理。课前准备就是教师预先准备并检查实验所用仪器。材料、试剂、标本等的完备性和可操作性。这是实验课的前提保证,通过这一环节明确学生的雪情,制定出应付的措施,做到心中有数。

讲解示范即老师边讲边示范,在此环节中教师要讲清实验目的、原理,使学生把握实验条件,做好充分准备,教师对步骤的讲解,要抓住重点。讲试验方法步骤的关键处及操作要领,并提出相应的要求。

组织实验室整个实验过程的核心环节,最好分组进行,并选出小组长。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巡回指导,随之纠正问题,杜绝大撒手,以免产生事故。

总结讲评是不可忽视的环节。教师的简要总结,有助于让学生明确自己实验的标准率,并启发学生钻研问题的能力。课后整理,是收尾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整理好器具,并放回原处。

三、把握生物实验的原则并明确试验考核。

本文认为,对生物实验课的把握要明确原则:要有目的性,实验应紧紧围绕教材内容进行,还要根据实验目的要求,制定可靠的实验预期效果目标。要让教师做好示范,学生的能力是从模仿开始的,因此,教师的示范演示操作必须规范准确、协调,为学生的模仿做好榜样。要强调直观和实践性,实践证明,直观的刺激。可见度大,易于学生接受。教师必须指导学生动手操作,是做实验不是看实验和听实验。要以教为主导,操作位主体。试验中,教师要做好点拨,引导学生操作、观察、引导学生动手、动脑,以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在实验中,还要不停地巡回指导,发现并纠正实验过程中的问题。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尤其重视对实验的考核。那么如何实施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考核?本文建议,在高中会考中可以将生物考试的题目氛围两个部分,即必考部分和选考部分,必考部分是显微镜的操作技能,选考部分是洋葱根尖装片制作及观察,洋葱表皮装片及质壁分离,观察根对矿质元素例子的交换媳妇,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对显微镜操作的考查可以采用单人限时考查。从拆箱到复原装箱,全过程限时八到十分钟完成,每位老师可以用四台显微镜同时考查三个学生,这样每一位老师每堂课可以考15人左右,四位老师一节课就可以基本完成一个班的考查,实践证明,此部分的考查与理化同时进行,能够有效减少学生时间的损耗。

对选考的内容应当主要采用结果考查法。本文建议把实验室氛围四组每组设置一个考题,由一个老师主考。主考只看学生的实验结果,依据结果推断具体操作正错判断合格不合格。比如洋葱根尖装片制作,如果装片中有大量气泡则盖玻片操作不合格;如水滴外溢说明滴水不合格;如果根尖离散不佳则压碎根尖不合格;如果根尖不离散或者盖玻片破裂,说明没有压片或者操作错误,则压片不合格。

成绩综合评定中,本文认为,必做部分除高倍镜调清晰外,其他操作均正确方可合格或者基本合格。选作部分必须获得二分之一以上合格方为合格或者基本合格,对选作和必做须两部分至少都基本合格,总成绩评定为基本合格或合格。若存在一部分不合格,都必须参加该部分的补考。

另外,本文认为,实验课应当以任课老师为主,实验员为辅,但是要互相配合共同负责。实验室的制度,不但学生要执行而且教师也要执行。过去有的任课老师兼任实验老师让一些无故损坏仪器者赔偿时,常为学生说情,不考虑对制度的执行。为提高仪器使用的完好性,确保实验正常进行。

参考文献

[1] 周严.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现状的分析与对策[J]. 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 2013(03)

[2] 郝荣军. 浅谈高中生物教学创新[J]. 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2(17)

[3] 唐志哲. 初探新课程下高中生物实验的创新教学[J]. 教学仪器与实验. 2012(02)

[4] 陈卫红. 新课改高中生物教学创新探究[J]. 教育教学论坛. 2011(16) [5] 葛学文.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1(14)

[6] 徐依群. 浅谈生物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1(03)

[7] 顾明远. 学习和解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J]. 高等教育研究. 2010(07)

[8] 李欢颜.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新课改下高中生物实验探讨[J]. 中学生物学. 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