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高三阶段学习经验总结

高三阶段学习经验总结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3-08 15:29:5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高三阶段学习经验总结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高三阶段学习经验总结

第1篇

历史知识历来庞杂,对学生来说一直是个头疼的问题,如何才能高效的复习高中的历史知识,是每一个文科学生共同关注的话题。因此,掌握一种系统、详细的高三历史复习策略是每个高三同学所渴求的。那么,如何才能做到高效、有序的进行高三历史的复习呢?

一、系统复习阶段,打好基础

1.学会构建知识结构:所谓知识结构,就是知识的相互联系。历史教学中帮助学生构筑知识结构,就是把大量分散的、相对孤立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纳入完整的学科体系之中,变成主干分明,脉络清晰的有条理的知识网络。从宏观的角度来看,首先,可把历史教材的内容分为世界近现代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三大块。其次,各大块又有各自的知识结构,如中国古代史可以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三部分。再次,各部分又有自己的知识结构,如中国奴隶社会可以分为形成、发展、强盛、衰落四部分。每一部分包括几节,每一节包含几个问题,这样层层分解的剥皮法基本把课本内容纵向的脉络理清了,待到整理好后就可以按知识结构慢慢记忆,不容混淆。这一步非常之重要。

从微观的角度来看,一个历史概念往往也有它固有的结构,比如讲到资产阶级革命,一般可从背景、经过、结果、性质、影响等方面叙述。分析背景,往往离不开下列三方面内容:一是生产力的发展,新的生产关系的出现;二是原有的封建王朝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三是新旧两种势力的矛盾斗争直至激化,爆发革命,荷、英、美、法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都是如此。

2.背书,构建好知识结构后,依据知识结构开始强化记忆。第一阶段的复习是整个高三阶段复习的基石,它构建的好坏直接关系高考的成败,没有第一阶段的基本知识的牢固掌握就没有第二阶段的综合运用。因此,必须下大功夫,花大力气搞好这一轮复习,扎实精准的牢固掌握每个知识点。这就要求我们会背书。“先死后活,死去活来”这是文科生学习文科的一个准则,没有第一阶段的强化记忆,就没第二个阶段的理论的提升。因此在第一轮复习中背书就显得尤为重要,在第一轮复习中同学们一定要保证把复习的内容至少背一遍,最好两遍,没有这个基础,将来要想提高成绩就会非常困难。有人抱怨背书很难,因为背了后面又忘了前面,永远也背不完。其实背书本来就是在遗忘中反复的过程,忘了不要紧,持之以恒就好。坚持一遍又一遍地重复,多次记忆之后,脑海深处一定会留有印象,不要小看这一点点印象,这看似不深的一点印象却极有可能成为考场上的救命稻草,事实证明,但凡背过的东西一定会留在记忆深处,在题干的刺激下很有可能重新回忆起来。历史讲究细节,是最考验记忆的科目,因此为不丢掉不落掉一些内容,课本中的大字、小字、地图、乃至注释都不能放过,大家听起来可能觉得难以置信,在第一轮复习中一课一课背的,这时就要求自己首先把这课书从头到尾详细地、无遗漏地背下来.哪里是重点,做上标示,掌握牢固。第一遍复习将涵盖所有的知识点,是我们对所学知识查缺补漏的最好机会,也可以说是全面复习的唯一机会,第二遍基本没时间的了。

因此对于每个学生来说第一个阶段很重要。

第一阶段复习的基本思路是:从纵向角度认识和把握历史知识,一定要学生吃透教材,建立起一个符合教材要求的知识结构,基本按照教材章节顺序进行教学强化记忆即可。

二、专题复习阶段,灵活驾驭知识

第二轮复习是一轮复习的深化和提高,是培养学科能力的关键阶段。基本思路是:从横向的角度认识和把握历史,在第一轮复习的基础上,建立起一个网络化的立体知识体系,在进行这一轮复习时要从宏观入手,起点要高,要打破教材原有的体系,要体现思维的梯度,逐渐向高、新、深方向发展,让学生有学习的新鲜感,使他们有翻新的知识要学,激发学习兴趣,保持学习历史的内在动力,积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教材进行合理整理。第一轮复习后,接着进行专题复习,在做专题时,应做到师生双方的互动,教师要设计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专题。专题的选题宜粗不宜细,不要面面俱到。如在古代史的专题复习中,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等方面进行专题复习,如在政治这个专题中可以就君主专制的加强这一小专题进行复习,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战国时期的形成,到秦朝的正式建立,西汉的巩固,隋唐的完善,北宋的加强,元的新发展,明清达到顶峰,让学生在这一脉络中分析归纳总结,学生从横向了解了我国各个朝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发展过程。还如在古代的经济史中也可以就赋税制度进行总结归纳等等;中国近代史可以分为屈辱史、抗争史、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等专题;中国现代史可以按照社会主义发展史来复习;世界近现代可以按资本主义发展史、民族解放运动中知识的结合,专题内部知识的纵向综合,还要注意专题知识之间的本质联系,不能割裂,所以在讲专题时要注意历史知识的链接性的题目,告诉学生此类题目的链接方式,怎样搭桥、过渡、推理,最后整理成文,这又促使学生认真读书,搞清每一个知识点,使相关问题有机联系起来。

三、综合训练阶段,完善知识空缺

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分析与解决问题,是历史教学的终极目标,也是检验复习效果是否理想的主要手段。因此,有选择地做一些相关练习是高三复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今年的高三复课从这一学期起就安排了练考和月考,要想使考试达到检验复习效果的目的,除了认真阅卷外,更应该认真地讲评,从答卷情况以及纠正失误的对策、思维方法和解题技巧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在讲评时要把握针对性原则,思维性原则和系统性原则,经过讲评应使学生的知识体系得到完善和补充,避免就题讲题。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2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总复习;技巧;方向性;信心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17-0094-01对于高中语文,很多语文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了行之有效的复习方法,但也存在着一些现实问题,使学生的复习效率不高,甚至在高考实践环节出了问题。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不断研究教学改革策略,面向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并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总结高考前的总复习策略,遵循语文学习规律采用切实可行的复习技巧,以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总复习效果,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一、高中语文总复习的问题

(1)学生容易忽略对基础知识的学习。由于高中语文的学习任务繁重,学习强度不断加重,教师为了给总复习挤出一些时间,很快将高一高二的课本学完,使得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和消化语文知识,语言材料的积累及写作能力得不到提高,不利于语文总复习。

(2)复习训练和模拟考试过于频繁。高中语文总复习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高考成绩,教师需要明确教学大纲,要能根据教学大纲对学生进行明确的教学。高考是检测学生高中三年学习效果的有效方法,教师的教学目标应紧紧围绕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和学习能力,但目前有些教师一味利用专题训练及模拟考试来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使学生的压力不断增大,学习效率下降。教师如果不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及情绪,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就会下降,积极性会受到影响。

(3)做不到以学生为主体。在高中语文总复习阶段,有些教师要求学生不断进行理论知识的练习,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这不仅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靠死记硬背陷入题海,也使教师忽视了对学生的情感认同。这样做,不能帮助学生完善人格、培养学习兴趣,也会不断影响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探索和意境追寻,不但影响语感的培养,还会由于教学方法不当导致学生的学习能力下降。因此,在高中语文总复习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二、高中语文总复习的技巧

(1)制定有效的复习目标,使复习具有方向性。当学生进入高三阶段时,内心往往非常烦躁。语文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总复习时,应该制定明确的复习目标帮助学生有目的地进行复习,避免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出现盲目及随意复习从而导致学习混乱。教师要制定教学大纲,帮助学生条理清晰地进行复习,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套自己的学习方法,依照这种学习方法复习语文,效率也会大大提高。

(2)教师要把握好新知识和复习的衔接。高中语文总复习应该以教材为基础,帮助学生认真、系统地复习。复习需不断加深巩固基础知识,帮助学生不断回顾已学的语文知识,因为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容易出现遗忘现象,所以要使复习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教师要对基础知识不断进行巩固和加强,并把握好新知识的讲解,做好复习和新知识之间的衔接,提高复习效率。

(3)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传统语文教学方式是教师讲、学生听,这种方式一般是以教师为主体,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这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不知晓学生的学习需求。久而久之,学生会因为和教师之间缺乏沟通而在语文学习上觉得乏力、困难,从而逐渐失去学习兴趣。

(4)把握学生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教师应善于把握学生的差异性,在教学过程中掌握每个学生的个性,照顾学生的情绪。要根据学生的差异制订不同的复习计划,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另外,教师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学习中的不足,使学生能针对自己的弱项有计划地复习,使学生能针对问题制定有效的学习策略,合理安排自己的复习时间,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提升自己的学习成绩。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对班级的学习情况不断分析,了解全班同学的情况,采用因材施教的方法为学生制订复习计划,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

(5)帮助学生树立高考信心。高考是学生的人生转折点,学生在面对高考的时候会产生内心紧张的情绪,容易导致许多心理问题。因此,教师在学生的复习阶段应该不断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坦然面对每次模拟考试的失败和成功,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完善学生的人格,使学生能在复习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心态,迎接高考的来临。

(6)举行丰富的教学实践活动。除了课堂学习,教师还应该加强学生的课外学习,通过不断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高考,学生本来就神经紧绷、学习压力大、学习任务重,生理机制容易发生问题。因此,教师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适时放松。例如,可以一个月开展一次读书角、成语接龙、征文大赛等活动,帮助学生在紧张学习之余能够放松心情,这些活动既不会占用学生太多的时间,也不会为他们增加太多的学习负担,反而能不断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和知识面,不断丰富学生的课余学习生活,使学生劳逸结合,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