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10 14:51:4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幼儿园教师培训工作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幼儿园教师;职后培训;专业成长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7)12-0021-03
一、我国幼儿园教师职后培训的现状
随着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幼儿园教师职后培训越来越受到重视。近年来,我国幼儿园教师培训工作总体上取得了很大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旨在提高教师学历水平的培训发展迅速,许多教师的现有学历都是通过职后培训获得的。据统计,1998年全国幼儿园专科以上学历的专任教师(不含园长)只有5.36万人,占当时专任教师总数的6.13%,到2002年增加到35.68%。短短五年间,共增加了15.02万具有专科以上学历的教师。而在同期,我国培养的本专科幼教专业毕业生只有1.38万人。这一数据表明。截至2002年,具有专科以上学历的20.38万幼儿园教师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通过在职培训获得学历的。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我国幼儿园教师队伍的整体学历水平,是我国幼儿园教师职后培训取得的一大成就。
第二,与幼儿园教师职后学历培训迅猛态势相伴随,形式多样的非学历培训也风起云涌。该类培训旨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尤其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颁布,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成为研究型、专家型的教师,成为自身实践的研究者。学历培训对培养能适应新时展需要的新一代教师来说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应通过各种形式、各种层次的非学历培训来提高幼儿园教师的综合素质,努力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事实上,大部分教师或多或少都接受过一定形式的非学历培训,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自己的专业水平。随着幼儿园教师纳入国家教师培训计划之中,很多地区培养出了一批高素质、高水平的骨干教师。如果这些骨干教师在专业上的引领作用能够得到充分发挥,那么他们将对我国幼教事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我国幼儿园教师职后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国幼儿园教师的职后培训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总的来看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 新教师的职前教育通常以理论学习为主.缺乏系统的入职培训,从而使许多新教师入职后在短时间内很难胜任教育教学工作
我国绝大多数的职前教育机构在培养未来的幼儿园教师时,都将重点放在理论学习和基本技能训练上,往往忽视最为重要的实践能力的培养。造成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此外,由于缺乏系统的人职培训,很多新教师甚至在没有接受任何入职培训的情况下就匆匆上岗,这使得他们在入职之初常常感觉力不从心,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束手无策,甚至觉得自己学无所用,很多新教师也因此对自己的工作失去兴趣与信心。再加上从事幼教工作必将面对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这又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教师队伍的不稳定。尽管许多人很早就意识到了这一问题,但由于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这一问题尚未得到有效的解决。
2 培训缺乏目的性、计划性、系统性,培训形式单一、重复低效
尽管如今许多幼儿园和教师对培训的热情颇高。无论幼儿园还是教师本人都愿意投入大量时间、金钱和精力去参加各种类型的培训活动,但很多时候他们的培训都是一种盲从,是跟着潮流走。而很少考虑自身的需要,很少制定系统和有效的培训计划,也很少考虑参加培训是为了实现什么样的目标,他们只是为培训而培训。很多培训对于他们来说是重复、低效的,而一些缺乏系统性、形式单一的低水平培训,使得许多教师对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的学习仅仅停留在简单模仿的层面,很难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同时,大量重复低效的培训往往令教师疲惫不堪,使得他们很少有精力去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3 重外部培训,轻园本化的内部培训,培训的针对性不强
一直以来。绝大部分幼儿园教师培训都是遵照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指示安排的外部培训。这些培训五花八门,例如多媒体课件制作培训、普通话培训、职业道德培训、法规培训、管理培训等等,而真正满足实际需要,有助于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培训却很少。理论上讲,教师在发展的不同阶段会遇到不同的问题,不同的教师所遇到的问题往往也不同,而这些问题是大多数外部培训无法解决的。很多幼儿园不惜代价盲目参加各种各样缺乏针对性的外部培训,却忽视了如何根据本园特点开展培训。此外,大多数幼儿园都只有少数相对优秀的教师才享有外出培训的机会。即便是这样的培训,其内容也往往重知识轻能力,重技能轻师德。
4 政府对教师职后培训的支持力度不够,培训缺乏制度保障
虽然我国有一些法规(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对教师的培训有明确的要求,如规定“新任教师培训时间应不少于120学时,教师岗位培训每五年累计不少于240学时,对骨干教师应进行更高标准的培训”,但是到目前为止,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是为从事幼儿教育的教师制定的。即使在现有的许多与幼儿园教师相关的法律法规中,也缺乏对幼儿园教师培训的制度化规定,幼儿园教师的培训得不到切实的保障。另外,在许多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由于缺乏培训经费,幼儿园教师往往享受不到应有的接受培训的权利。
三、对我国幼儿园教师职后培训的建议
1 把对教师的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有机结合起来
对于那些刚走上教学岗位的新教师来说,要想迅速适应教学岗位,仅有之前在职前教育机构中学到的理论知识以及入职前短暂的实习是远远不够的。职前教育机构应多给予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比如,可以规定每学期下幼儿园实习的次数,有条件的可以每星期一次,条件有限的至少也要每月一次。同时要保证下园实习的系统性、目的性和针对性,以促使他们从最初的入园观察逐渐深入到参与教学活动,从中汲取经验。每次入园实习结束后,职前培训机构可以要求学生针对实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反思。与那些空有理论知识而缺乏实际经验的新教师相比,拥有这类实习经历的新教师在入职时会少一些迷惘和彷徨,能更快更好地适应工作。如有可能,我们还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将学历教育与教师资质认定结合起来,探索动态的教师资质认定过程和支持性培养模式。
2 制定系统的培训计划.减少培训的盲目性
为了减少培训的盲目性和重复低效,需制定
科学系统的培训计划。在培训之前,首先要让教师了解自己的需要,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培训的形式和内容;在培训之后,要让教师反思自己的培训结果,看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有没有满足自己的需要。在英国,教师在职进修通常分六个步骤展开。第一步:需要。教师要确定自己的需要。并将这种培训需要向地方教育部门或大学反映。第二步:判断。由地方教育部门专职人员作中介,学校和大学双方洽谈培训计划。第三步:协议。洽谈结束后拟定一份详细的培训协议,经教师讨论认可后确定。第四步:前期培训。培训前两天在大学里进行,通过导引课程介绍新知识、新方法,开阔教师视野。第五步:主题培训。两天导引课程后以学校为基地进行实质性培训,由大学教师进行实地指导。第六步:小结。协议规定的项目基本完成之后。教师在职培训告一段落。英国的这个培训程序是一个系统的培训过程,它有一定的计划性和目的性。值得我们借鉴。
3 在进行外部培训的同时,注重园本培训,使培训具有针对性
所谓园本培训。就是以“幼儿园为本”、以“幼儿园为基础”的培训,它是关注幼儿园和教师需要的培训,也是切实解决教师和幼儿园问题的培训。同时,它以幼儿园为基础,充分利用本园资源。在幼儿园内部进行。现阶段,幼儿园教师队伍的专业成长很难得到外来的帮助,更不可能长期依赖外来的帮助,因此我们应当努力培养幼儿园教师自我发展的能力。园长作为园本培训制度建设的第一责任人,要为教师创造园本培训的条件。幼儿园同时要选择一批业务能力强、威信较高的骨干教师作为核心人物,经过培训和组织研修,使其成长为本园教师的专业引领者和促进者。在园本培训模式下,教师是参与者、合作者和研究者,他们将研究的重心放在教学第一线,及时发现实际问题。积极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因此,园本培训是真正针对教师实际需要的、真正有效的教师培训方式。
4 注重师德培养
高尚的师德是教师从事高质量教育的根本。是保证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前提。在很多时候,教师的人格魅力远比渊博的知识和娴熟的技能来得重要,因此,幼儿园教师培训必须注重师德培养。师德培养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例如开设教师心理健康、教师礼仪方面的专题讲座。经常开展关于师德建设的讨论活动,树立优秀教师典型,号召其他教师向她(他)学习,等等。师德的培养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幼儿园教师的师德培养宜以园本培训为主。
5 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努力实现教师培训的法制化
政府要加大对幼儿园教师培训的制度支持和管理力度,通过多种渠道,利用一切可利用的社会资源为教师的培训提供支持。为了更好地保障幼儿园教师的合法权利,制定专门的学前教育法势在必行。
1. 培训过程“乌龟图”分析
我们把幼儿园的培训工作当成是一个过程,那它必将会使用很多的资源,在特定的控制方法中,将输入转化为输出,最终让幼儿园的培训工作得到相关的满足,通过这些要求,我们来构建如下培训过程的分析图,即“乌龟图”。
如图所示,我们需要先去识别出培训的需求,再根据这一需求编制成培训需求计划表,继而确认讲师人选(幼儿园可自建或外聘)。在培训的最后进行效果跟踪,并保存好记录。
2. 如何进行过程输入以及确定培训需求
说到培训,普遍存在的现象就是为了培训而培训,导致幼儿园既花冤枉钱,又起不到多大作用。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问题呢?这就是对培训前的需求识别不清晰导致的。培训的需求来源于幼儿园改进的需求,但这些需求并不意味着都要用培训来改进。所以,针对幼儿园教师的培训工作,需要进行系统的分析后,才能采取相关的培训措施。我们要遵循这样一个基本的流程,要求如下:
(1)确认幼儿园的需求:
输入:幼儿园经营发展的需求、培训方针和管理方法等;输出:实施培训的决策。
(2)分析及确认岗位能力需求:
输入:幼儿园教师完成规定任务的能力培训、新要求的达标情况、社会反馈等;输出:能力要求清单。
(3)评估教师实际能力:
输入:能力记录和工作表现;输出:现有能力清单。
(4)寻找能力差距:
输入:要求是什么?清单列表;输出:能力差距清单。
(5)解决办法:
输入:针对分析,制定差距清单;输出:选择相关培训。
通过这一分析,形成了“能力要求清单”“现有能力清单”和“能力差距清单”,幼儿园可通过这些清单进行分析,具有针对性地组织培训,从而就完成了从培训需求的识别到确认的工作。当培训不能解决现有的问题,幼儿园就要采取其他的办法来解决,如通过招聘、调岗位等方式。
3. 过程运作,培训计划的制订与实施
接下来,我们就可以根据培训需求来制订年度的教师培训计划,其包括内部培训和外部培训。培训计划在制订的时候,必须考虑到幼儿园的目标和要求、方式方法、日程安排以及财务预算和结果的监测等问题。另外,对于单项的培训也要制订相关的计划,以明确相关的内容效果和目的等。根据幼儿园的年度计划要求,负责培训的单位必须在培训前做好相关的联系工作,确认好培训地点、费用等,要根据要求确认具有丰富经验的教师参与培训工作。幼儿园的骨干人员都有责任和义务协助相关的培训工作,使得教师整体水平得到提高。
4. 集思广益,制订培训绩效指标
有培训,就应该有评价和考核的指标,用这些可视性的数字客观地衡量工作开展的有效性和及时性,我们可以在培训中增加如下两个指标:
(1)培训大纲完成率:(完成项数/计划总项数)×100%;
(2)培训一次通过率:(一次通过人数/考核总人数)×100%。
这里指标的确认,要关注到的是效果如何和效率如何的问题,培训大纲的完成率关注的就是效果问题,一次通过率关注的就是效率问题,正如在“乌龟图”中的相关输入输出的关系。
5. 绩效的评估和记录的保存
在培训的过程中,我们要制订相关的评价管理文件,针对每一项的培训,我们都要认真地进行检查和效果验证,这些评估和验证可以交给培训教师和园长办公室等责任单位负责。培训效果的评估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总结和沟通,为更好地开展培训打下坚实的基础。
对于整体效果的评价工作,可以在后续采用相关的管理要求和标准,导入过程绩效指标(即KPI)来进行分析,采用对比的方法,制订出计划指标等。当有了一定的结果后,我们就可以根据这些结果确定未来的持m改进方向。在每年年底的时候,针对一年的培训工作,教师可以提出相关的意见和建议,以提高幼儿园教师培训工作的整体水平。最后,幼儿园要保存好现有的记录以备查阅,并做好下一年度的工作计划。
参考文献:
[1] 于鉴夫.ISO10015国际培训标准读本[M].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关键词:乡镇幼儿园教师 研训一体化
一、乡镇幼儿园教师研训一体化概述
(一)研训一体化概述
“研训一体化”中的“研”是指教学研究,基层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会遇到很多的困惑和问题,如果教师能够对这些困惑和问题进行收集整理并进行研究,就可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训”就是培训(现在指研训),就是指根据基层教师在工作中的教育教学需要,选定不同主题,确定培训目标,最终通过多元化形式达成专业成长目标。“研”和“训”虽然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但它们面临的作用对象都是教师,目的都是提高教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教师的理论水平,即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因而“研训一体化”是教师培训工作的必然要求,也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途径。
(二)乡镇幼儿园教师研训一体化的意义
实施研训一体化是为了更好的解决乡镇幼儿园目前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表现为:一是专业支持力量少。由于乡镇幼儿园交通不便,专业教师素质较弱,不能形成幼教专业中坚力量群体;二是研训资源紧缺。很多地方没有专职幼教教研员;三是地域较广、园所分散。相对城市来说,乡镇地域范围较大,距离较远,交通不便。针对以上实际问题,利用“研训一体化”可以有效地加以解决。首先,通过寻找主题,发现问题,在乡镇幼儿园集中形成共同主题。其次,可以集中乡镇各幼儿园优势资源,形成合力,也便于市旗县专业资源的集中支持。这样在共同主题背景下资源容易集中,而且可以利用团队主题共识进行优势互补,巧妙解决资源不足的问题。第三,通过同一主题的教研培训,加强彼此了解,增强核心内容的开展,使区域性乡镇幼儿园的研训工作快速发展提高。
目前在教研“三回归”(即回归基层、回归教师、回归孩子)的大趋势下,教研下移,幼儿园能够“从问题出发”,把“问题升华成课题”,围绕共同课题组织相关的教育教学研究培训工作,探索研究幼儿教师专业化自主发展的途径与方法,理论联系实践,从而在提高学前教育教学研究质量的同时帮助各乡镇幼儿园教师逐步形成自我建构、可持续发展的专业发展能力。这也是乡镇幼儿园教师研训一体化研究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点。
二、乡镇幼儿园教师研训一体化的具体方法
1.构建教师成长的阶梯共同体
教师在不同职业生涯阶段所积累的知识体系是不同的。研训员要搭建各种平台,提供机会让教师沿着教师专业发展阶梯不断提高,增加本身的原理、案例、策略知识。目前我们共为乡镇幼儿园教师设置四种阶梯:一为新上岗教师,重点内容为幼儿园常规教学培训。二为青年骨干教师,选拔优秀青年教师承担本园教育教学研究。三为骨干教研组长、学科中心组成员,定期召开学科研讨会,承担课题研修工作。四为业务园长研修班、名师工作室。以上四种阶梯中,每一下层阶梯是上一层阶梯的基础,每一上层人员也是下层阶梯人员的努力方向。因此对不同层次的教师我们采取不同的研训方式,使新教师尽快发展成为骨干教师、教研组长、业务园长,最终成为学科名师。这样在教师成长的不同阶段中我们既给教师提供了发展的方向与目标,又设置了适合教师成长的不同研修共同体,使教师的各类知识不断丰富,专业技能不断提高,最终感受职业自豪感。
2.构建园所联网互动的交流共同体
乡镇幼儿园教师之间的专业交流发展需要联系与沟通,需要各园之间形成携手互助、资源共享的良性竞争。因此,在乡镇幼儿园教师研训一体化的具体操作中采用划片联动的方法是非常有效的。我们可以根据幼教近几年来的改革发展情况以及各园所发展现状和发展需求,运用分片协作形式,为各园所提供不同层面的互动交流环境,目的是促进区域教研资源的整合与互补,促进各园所的共同发展与提高。
3.构建专业研究的联动共同体
以点带面是培训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方法,目前各研训员在乡镇都设有自己的基点园,为方便工作,把基点园作为研训工作中的中心点,从而带动整个面(区域)的工作。即通过对“点”上的研究与实践来带动“面”上整体专业水平发展。“点”可以根据我们确定的研训主题内容而定,例如在开展创设适宜于本地特色的区角活动主题研训工作中,我们确立一个幼儿园为点,开展关于林区幼儿园区角创设的研究,在这样以点带面的过程中,各层次幼儿园都能够相互联系,共同发展。
4.构建电子虚拟研训共同体
目前远程网络培训已在世界各地开展起来。电子网络由于速度快、使用便捷、成本低等优势,很适宜于交通不便的乡镇幼儿园的学习与发展。通过教学园长QQ群、教育信息网、名师工作室博客建立学习交流园地,布置任务,检查学习结果。尤其在呼伦贝尔教育信息网上建立幼教动态、教研培训等栏目,及时上传发送信息、资料等,实现幼儿教师间的沟通、交流、共享。
三、乡镇幼儿园教师研训一体化的优越性与局限性
研训一体化在促进乡镇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中,体现出它所具有的独特功能。由于乡镇幼儿园的地理位置、专业发展水平状况都急需采取适合乡镇幼儿园教师发展的研训模式,而研训一体化目前是承担这一发展任务的最佳模式。在开展研究中,我们也逐渐审视这个模式的利与弊。具体分析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明。
(一)乡镇幼儿园教师研训一体化的优越性
1.研训理念上体现为:遵循“以人为本”的现代教学理念,倡导研训一体和研训回归,把对教师的培养和培训与教育教学实际相联系,主张真正从教师的兴趣、发展需求和困惑出发,避免了研训与教师实际情况脱节的问题。
2.研训内容上体现为:避免研训过程中的内容分散、不集中、不突出、陈旧等问题。研训是以教师普遍关注的“主题”呈现,以研究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为方法。提高培训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增强了培训的针对性。
3.研训目的上体现为:目的明确,主题突出,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根本。注重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和专项技能的提升,避免了研训目的封闭、单一等偏差。
4.研训过程上体现为:全员参与,共同策划,注重过程,多维评价。集中体现在参训教师为主体,全员参与到整个主题的确立、方案的制定和组织实施。避免以培训者为主体,培训教师被动听讲,缺少主动发挥的问题。
5.研训途径上体现为:研训以多元、互动为主,此模式通过建构多维研训共同体与网络平台,采用对话、论坛、名师工作室、沙龙等多种形式开展活动,避免了培训活动单一、枯燥等问题。
6.研训策略上体现为:研训以追求“实效”为导向,在思辩、特色、整合、信息上提高培训效率,使参与者能够有所思、有所得、有所获,避免培训时间长、缺乏效率等问题。
(二)乡镇幼儿园教师研训一体化的局限性
1.研训中的“主题”分析与确立较为困难
乡镇幼儿园教师研训一体化主要是以“从问题出发”为基点,不同层次幼儿园对共同突出问题的寻找、发现、整理、分析非常重要,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尤其问题的分析与主题的确立在操作中较为困难。
2.研训人员素质和专业能力需要提高
乡镇幼儿园教师研训一体化对主题的确立、研训活动的开展都需要研训人员的创新与实践,而创新实践需要研训人员具有很强的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这些就需要研训人员加强专业学习,提高专业素质与能力。
2011年12月12日,我国教育部正式公布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征求意见稿》。2011年11月在“落实《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学前师资队伍建设高层研讨会”上,庞丽娟教授在地方师资建设上提出的六个观点都是幼儿教师急需解决的大问题。她重点强调“创新培养培训体系和模式,除常规培养途径外,要研究不同背景教师的不同培训模式”。这正为教师研训机构指明了工作的方向。乡镇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我们国家的基础教育,因而通过研训一体化的有效尝试,让幼儿园教师欣然愉快地参与不同的研修群体,感受学习的需要和快乐,从而带动乡镇幼儿园孩子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包彦芳,谢平.“三维互动 研训一体”模式研究与实践.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06(1)
[2]曹树.研训一体:一条教师改革培训之路.小学教师培训,2009(10)
[3]彭兵.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主要障碍及对策.学前教育研究,2004(11):53~55
思考一:培训机构够资质吗?
培训机构的良好资质是办好培训的前提。目前,地方承担幼儿教师培训工作的主要机构是区县级教师进修学校或教师培训中心。由于种种原因,上述机构以前承担的教师培训任务仅限于中小学教师范围,未涉及幼儿教师的培训业务,机构内也没有配备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这就直接影响到培训的质量。
近年来,随着幼儿教师培训需求的日趋旺盛,培训机构如果仓促举办幼儿教师培训项目,只能导致其培训流于形式,不能满足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因此,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把好幼儿教师培训机构资质关,对于自身不具备学前培训资质的机构,可通过行政手段协调教研、科研或当地优秀幼儿园等专业机构,从专业上支持他们,从而发挥各自资源优势,形成合力办好培训。
思考二:培训内容有效吗?
培训内容的优化设置是办好培训的关键。目前,幼儿教师培训的课程内容大多由培训机构根据自己掌握的信息或现有教学条件确定,多数培训在内容的安排上,未进行培训前的需求调研,未考虑幼儿教师真正的需要。如右表所示是一期为期4天的幼儿教师培训内容。
分析表中内容可见:培训主题不够聚焦,有随意拼凑之嫌。这样的培训没有根据教师的实际需要安排内容,脱离实际,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对教师实际能力的提高帮助不大,很难激发教师的学习热忱。
要提高培训内容的针对性与实效性,需要了解一线工作现状及培训对象的需求。比如,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我了解到,目前本区域内幼儿园保教工作中比较薄弱的环节是幼儿园体育活动开展不足。许多一线教师对幼儿园体育活动缺乏研究,幼儿园体育活动开展存在着随意化、非正常化的现状。据此,我们举办了一期以幼儿园体育活动为专题的培训班,旨在通过培训,让参训教师建立全面的、系统的、科学的幼儿园体育活动概念,提高教师早操编排能力、幼儿园体育游戏设计与指导能力、体育教学活动执教能力、教师体育口令及基本动作规范性水平。这样的培训内容紧密联系幼儿园保教工作实际,具有丰富性和系统性,切实提高了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与实践能力,获得了参训教师的广泛好评。
思考三:培训方式适宜吗?
培训方式、方法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培训质量。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指出:改进教师培训的教学组织方式,倡导小班教学,采取案例式、探究式、参与式、情景式、讨论式等多种方式开展培训。有的培训机构为便于组织管理,省时省力,所有的课程都是集中式的专题讲座,学员则以被动式听课为主,培训效果较差。另外,幼儿教师群体以女性为主体,她们偏向于感性,对于这个群体,生动活泼、直观形象的事物更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因此,幼儿教师的培训方式方法更应丰富多样,如外出观摩、听课评课、师徒带教、教研讨论、专家讲座、名师具体指导等均可灵活采纳。
思考四:各培训项目能统筹安排吗?
目前,举办幼儿教师培训的机构主要有四个层级:县区级一地市级一省级一国家级,由于培训机构管理部门不同,培训经费渠道不一,各机构举办的培训缺乏统筹管理。因此,当前的幼儿教师培训活动存在着以下弊病:1.内容重复,有的学员在不同的培训班上多次聆听同一个专家的讲座;2.时间“撞车”,同一时间段内多个培训扎堆儿举办,导致幼儿园人手异常紧缺,常规工作受到冲击,幼儿园正常教学秩序受到干扰;3.互不衔接,培训机构各办各的培训,对参训对象、课程计划缺乏整体规划。因此,如何按照“统筹规划、改革创新、按需施训、注重实效”的原则,实行培训机构之间的联盟,统筹安排各级培训项目,将教师进行分层、分类、分级培训,便于幼儿园安排教师有序参加,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
认真审视当前幼儿园教师培训中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办好培训,让各级政府投入教师培训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有良好的产出效益,是教育部门必须关注的。
(据《中国教师报》作者单位系浙江省金华市教育局)
(责任编校:蓉莞)
链接
编者按:幼师资格证是指幼儿教育行业从业人员教师的许可证,申请认定幼儿园教师资格必须具备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一般每年4月中和10月中可以申请教师资格证,然后等待评审通知,7月初或1月初可取得幼师资格证。
一、笔试科目
(一)《综合素质》
1.考试目标:主要考查申请教师资格人员的下列知识、能力和素养:(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2)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3)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4)具有阅读理解、语言表达、逻辑推理、信息处理等基本能力。
2.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1)职业理念:一是教育观,二是儿童观,三是教师观。(2)教育法律法规:一是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二是教师权利和义务:熟悉教师的权利和义务,三是幼儿保护。(3)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一是教师职业道德,二是教师职业行为。(4)文化素养:具有一定的文化常识,了解中外科技发展史上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成就,熟悉常见的幼儿科普读物,了解中外文学史上重要的作家作品,尤其是常见的儿童文学作品。(5)基本能力:阅读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写作能力。
3.试卷结构:
(二)《保教知识与能力》
1.考试目标:(1)学前儿童发展知识和了解幼儿的能力。(2)学前教育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3)幼儿生活指导的基础知识与能力。(4)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知识与能力。(5)游戏指导与组织实施教育活动的知识和能力。(6)幼儿园教育评价的基础知识和能力。
2.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考试内容主要涵盖学前儿童发展、学前教育原理、生活指导、环境创设、游戏活动的指导、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教育评价等七个模块。能力要求分为了解、理解、熟悉、掌握、运用五个层次。
3.试卷结构:
二、面试介绍
(一)测试性质:面试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的有机组成部分,属于标准参照性考试。笔试合格者,可参加面试。
(二)测试目标:面试主要考查申请幼儿园教师资格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养、职业发展潜质和保教实践能力,主要包括:
1.良好的职业道德、心理素质和思维品质。
2.仪表仪态得体,有一定的表达、交流、沟通能力。
3.有一定的技能技巧,能够恰当地达威保教目标。
(三)测试内容与要求:
1.职业认知:爱幼儿,尊重幼儿;对幼教工作有热情、有责任心。
2.心理素质:具有一定的情绪调控能力,乐观开朗、有自信心。
3.仪表仪态:行为举止自然大方,有礼貌;服饰得体,符合幼儿教师职业特点。
4.交流沟通:有较好的言语表达能力,口齿清楚,普通话标准,语速适宜,表达比较准确、简洁、流畅、有条理,有一定的感染力;善于倾听、交流,有亲和力。
5.思维品质:能正确地理解问题,条理清晰地分析思考问题;有一定的应变能力,在教育教学上表现出一定新意。
6.了解幼儿:具有了解幼儿兴趣、需要、已有经验和个体差异的意识,能通过观察来了解幼儿。
7.技能技巧:熟悉一些幼儿喜欢的游戏和故事,具有一定的弹、唱、画、跳、手工制作等幼儿教育所必需的基本技能。
8.评价与反思:能对录像或资料中的教育活动、教育行为进行评价;或能对自己的面试表现进行评价,能根据评价结果提出进一步改善的意见。
(四)测试方法:采取结构化面试和展示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展示、回答问题、陈述等方式进行。考生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准备,时间20分钟,接受面试,时间20分钟。考官根据考生面试过程中的表现,进行综合性评分。
(五)评分标准:
一、研究方法
(一)样本分布
采用方便抽样的原则,从湖南、河南、北京、湖北、广东、吉林六省市各级各类幼儿园中随机抽取在职教师作为被试,共发放调查问卷1200 份,回收1026 份,其中有效问卷993 份,回收有效率为96.78%,取样时间为2015 年5 月至7 月。993 名有效被试的年龄涵盖15 岁至53 岁,平均年龄29.28 岁;教龄从不满1 年至35 年,平均教龄7.14 年;其中担任行政职务(包括园长、副园长、保教主任、后勤主任等)的296人,专职带班教师560人,既带班同时又兼任其他领导职务的双肩挑教师118人。
(二)调查工具
采用自编的问卷进行调查。该问卷主要由基本信息和幼儿园教师自主学习状况两部分构成。其中基本信息部分主要涉及被试的性别、学历、职称、专业出身、教龄、编制、任职幼儿园的性质和所在地区等变量;教师自主学习状况部分则主要围绕被试学习的需求、内容、频率、动机、方式和影响因素等方面设计问题。
(三)研究步骤
首先,随机选取8 名在职幼儿园教师,采用焦点小组访谈的方式进行预研究。目的是得到幼儿园教师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进行专业学习状况的描述,为问卷中相应条目选项的设置提供参考依据。最终形成的问卷除了学习需求和内容方面借鉴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所界定的14 条合格幼儿园教师必备的专业素养作为选项以外,其余各条目的选项均由焦点小组访谈中幼儿园教师的口头报告整理和提炼而成。其次,从湖南、河南、北京、湖北、广东、吉林六省市各级各类幼儿园中随机抽取1200 名在职教师实施调查。由于取样范围较广,除湖南、湖北两省由研究者亲自施测外,其他省市的调查全部委托高校专业研究人员或相关幼儿园领导负责。
最后,对回收的1026 份调查问卷进行甄别,剔除掉其中33 份无效问卷后,对剩下的993 份有效问卷进行编号和统一录入,并用SPSS 19.0软件做统计处理。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幼儿园教师自主学习的需求分析
本研究以《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为依据,将幼儿园教师专业学习的内容划分为14 个方面(表2),请被试分别从中选出自己较为满意的方面、有待进一步提升的方面和曾经参加过相关培训的方面。从表2 可以看出,幼儿园教师自觉较满意的前5 个方面依次为个人修养与行为(77.0%)、职业理解与认同(65.5%)、沟通与合作(64.9%)、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64.7%)以及正确的保教观(58.6%)。有待于进一步提升的前5 个方面依次为通识性知识(51.4%)、环境的创设与利用(50.7%)、幼儿发展知识(47.7%)、反思与发展(45.5% )以及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44.7%)。曾参加过相关培训的前5 个方面依次为环境的创设与利用(59.7%)、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57.4%)、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54.9%)、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53.2%)以及幼儿发展知识(49.8%);而排在最末3 位的分别是通识性知识(14.0%)、激励与评价(18.9%)以及反思与发展(26.6%)。由此可见,当前幼儿园教师在专业学习上的需求主要体现在通识性知识、环境的创设与利用、幼儿发展知识、反思与发展以及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等方面。其中环境的创设与利用、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以及幼儿发展知识等与幼儿园教师教育教学密切相关,且易于模仿和复制的主题在各级各类培训中较为常见,而诸如与领域教学知识密切相关的教学内容知识、幼儿观察与评价的理论和实践以及反思与自我发展的意识和能力等内容在培训中则鲜有涉及,有必要在今后的培训工作中给予更多的关注。
(二)幼儿园教师自主学习的频率分析
对幼儿园教师平时开展自主学习的情况及其时间频率进行调查发现,单从时间频率这一指标来看,教师自主学习的现状不容乐观。有大约10.0%的幼儿园教师并不会自觉地进行专业学习,约75.6%的教师每天自主学习时间在2 小时以内,只有约14.3%的幼儿园教师每天自主学习超过了2个小时。
三、讨论及问题思考
(一)建立尊重幼儿园教师主体性的适宜培训模式
传统的教师培训基本上采用大讲座、大报告、大课堂等以专家讲授为主的形式进行,内容上也主要以介绍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为主,缺乏必要的实际操作和具体的实践过程。这一培训模式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不重视教师主体性的弊端也愈来愈凸显。有研究者对我国幼儿园教师国培计划项目实施的效果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学员对培训的总体评价并不高,主要原因在于培训内容脱离实践需要、培训前缺乏对参训对象的摸底和了解、培训对象遴选时并未考虑教师个人的实际需要和主观意愿、培训多由专家主导缺少有针对性的互动与交流等。由此可见,构建适宜的教师培训模式才能有效激发幼儿园教师参与的主动性和学习的自觉性。
首先,培训应满足幼儿园教师的现实需求。培训的有效性取决于培训的实施者是否真正了解被培训者的需要。然而调查发现,在所有14 项幼儿园教师必备的专业素养中,幼儿园教师普遍认为有待于进一步提升的前5 项依次为通识性知识、环境的创设与利用、幼儿发展知识、反思与发展以及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而相关培训中涉及较多的前5 项依次为环境的创设与利用、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以及幼儿发展知识;较少涉及的主要是通识性知识、激励与评价以及反思与发展。可见,现有培训与幼儿园教师的实际学习需要之间有差距,由此直接导致了幼儿园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不高、学习兴趣不浓。
其次,培训应针对幼儿园教师的个体差异。培训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培训的针对性和适宜性。研究表明,不同专业发展阶段教师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是不同的。本次调查也充分证实了这一点,不仅专业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幼儿园教师自主学习的频率要显著高于其他教师,而且不同教龄、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园所性质以及不同地区的幼儿园教师自主学习频率都存在显著性差异。现有的幼儿园教师培训虽然划分了适岗教师、骨干教师、种子教师、精英教师等不同层次的项目类型,但在具体操作中要么分类标准不明确,要么在学员遴选过程中并未严格按照标准进行选拔,以致于参训学员的最终构成完全背离了项目设计的初衷;还有相当一部分培训实施方为降低成本而将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项目合班培训等等。这使得现有的幼儿园教师培训因缺乏针对性和适宜性而变得低效,甚至是无效。
最后,培训应解决幼儿园教师的实际问题。提升被培训者的工作效能理应成为培训的出发点和归宿。调查显示,除了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外,促使幼儿园教师学习的最主要动机就是解决实践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换言之,要想提高幼儿园教师培训的有效性,一方面要关注他们在专业素养提升方面的需求;另一方面不仅要教给他们解决问题的相关背景知识和方式方法,还要帮助他们学会在实践中运用,这就需要多元、开放的培训方式。
尽管培训相关文件中有培训内容安排要突出教育教学岗位要求,实践性课程不少于50%和幼儿园一线优秀教师(教研员)不能少于培训专家总数的50%等指导意见,但现有的幼儿园教师培训仍多以专家讲座为主,呈现出讲授多、互动少;信息量大,但消化不及时;要么停留在理论层面不接地气,要么单纯地经验汇报不利于迁移等特点。结果是幼儿园教师在培训中看起来吃得很饱,但实际上并未充分消化吸收,常常因为对所学内容理解不透而无法真正将其灵活运用于保教实践,进而逐渐丧失参与培训学习的动力。事实上,幼儿园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观摩优质教学活动后,在专家的指导下与同伴进行分析和研讨的实践先行、理念跟进培训方式,比聆听专家讲座后反思自身教育教学的理念先导、实践检验方式更有助于促进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建构有利于教师自主学习的幼儿园支持系统
大规模、集中式的培训往往会因为班额超标、师资短缺、工作任务繁重等现实问题而导致幼儿园教师工作、培训难两全。为此,要想切实有效地促进幼儿园教师的自主学习,还应该立足于教师实际工作的场域,创设支持其自主学习的支持系统。
首先,帮助幼儿园教师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幼儿园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他们每天的工作是紧张而忙碌的,除了日常保教工作外,还要面临环境创设、教玩具制作、家长工作、各种检查及会议等。以致于在11 个影响因素中,近70%的幼儿园教师认为工作任务重,缺乏足够的时间是阻碍自身学习的最主要因素。但这也反映出幼儿园教师对学习的理解仍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因此,幼儿园一方面要从实效性出发,将教师从那些形式化的会议和文案工作中彻底解放出来,以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另一方面要提供必要的指导,帮助幼儿园教师重新树立对自主学习和工作之间关系的正确认识,真正体验到自主学习生发于工作实践继而改进工作实践的显著成效,不断推动其实际工作情境中的自主学习。
其次,多渠道扩充学习资源。充分的学习资源能够大大提高幼儿园教师自主学习的效率和质量,为此幼儿园有必要多渠道扩充学习资源。如针对观摩优质教学活动和聆听专家讲座这两种幼儿园教师常用的自主学习方式,可采用录音、录像、拷贝课件的形式进行收集留存,方便后续进一步的学习与研讨;针对阅读专业书籍与期刊这一自主学习方式,幼儿园可以考虑每年设立足额的专项经费用于专业书刊的采购,以保证教师在日常工作中遇到困惑时都能主动、及时地从丰富的图书资料中获得关键信息;此外,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在线学习已成为幼儿园教师自主学习方式的新方式,该方式虽具有开放性和便捷性等突出优势,但对学习资源的保障提出了更高标准和要求,幼儿园不仅要为教师提供便利的上网条件、搭建在线学习平台,还要汇集全体教师的智慧不断贡献和分享各自所关注的行业动态、理论前沿、热点聚焦、最新成果等相关网络资源,打造一个集个人实践反思、小组互助交流、专家指导提升于一体的网络研修社区,以真正促进教师自主、合作、高效的在线学习。
再者,构建科学合理的学习激励和评价机制。幼儿园教师作为成人学习者,已经具备了丰富的知识经验和较强的独立意识,在学习上更倾向于自我指导并作出自己的选择。任何不尊重其自主意志、强加于他们的学习任务和考核标准都无法真正强化他们的自主学习行为。故幼儿园在开展学习评价时,首先要转变重形式和数量、轻内容和质量的评价导向,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将学习的根本目的放在自身保教水平的提升和工作实践的改进上;其次,取消对学习任务的硬性规定和统一要求,实行科学人性化的管理,引导幼儿园教师在没有任何后顾之忧的前提下主动学习,并从实践中切身感受到学习对于提升教育教学有效性和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的益处;最后,以教师的自我评价为主,通过构建全园学习、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幼儿园文化,形成一种积极向上、努力进取、不断超越的良好学习风气,推动教师自觉主动地学习以追求自我的持续更新与完善。
最后,营造相互支持与合作的良好学习氛围。由此可见,幼儿园浓厚的学习氛围是诱发教师自主学习行为产生的重要催化剂。针对当前幼儿园教师较少采用主持或参与相关课题研究、请专家作具体指导和师徒结对帮扶等自主学习方式的现状,幼儿园管理者可尝试从群体的动力和权威的引领这两个方面入手,努力营造人人都学习、人人爱学习的良好氛围。社会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尽管自主学习本质上是一种独立学习,但绝不是一种孤立的学习。事实上,幼儿园教师的自主学习不但不排斥与他人的合作,反而应更广泛地利用社会资源,积极寻求他人的支持、帮助和指导。为此,幼儿园一方面需要在内部通过课题研究、师徒结对等方式着力打造学习型团队,为教师提供各种互相观摩、交流和研讨的机会,营造一种同事之间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的组织氛围;另一方面还需要对外积极联系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以及一线的教学名师,通过科研合作、名师工作坊等方式组建学习共同体,充分发挥专业权威人士在幼儿园教师自主学习中的引领作用。
(三)全方位提升幼儿园教师个人的自主学习水平
首先,激发教师自主学习的内在动机。自主学习的动机一般是内在的、自我激发的。对幼儿园教师自主学习原因的调查也证实了该结论。然而,幼儿园教师平时开展自主学习的现状却并不乐观,大约十分之一的教师不会主动自觉地进行专业学习,四分之三的教师每天自主学习时间不会超过2 个小时。为此,要激发幼儿园教师自主学习的动机,就需要帮助他们在正确认识自身专业素养的薄弱环节,及时捕捉并记录保教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的基础上,确立适宜的、具体的、阶段性的学习目标。
其次,提高教师学习策略的运用水平。自主学习最终要表现为外部行为,故拥有足够的学习策略并能够有效地运用它们是实现高质量自主学习的重要保证。然而,从幼儿园教师并不太认可阅读专业书籍与期刊、主持或参与相关课题研究以及网络研修这几种重要的自主学习方式的有效性,可以看出,幼儿园教师尚未熟练掌握自主学习策略。为此,可通过好书好文分享、读书报告会、学习心得交流、与高校或科研机构开展合作研究、举办科研方法和文献检索等系列讲座、聘请相关领域专家和名师作为课题顾问进行具体指导、开展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竞赛等多种形式,帮助幼儿园教师学会有效运用专业阅读、科学研究和在线学习的策略。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树立以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这对于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学前教育质量的提升,关键在投入,重点在规范,重心在师资。师资队伍的数量和专业化水平,对学前教育的质量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要提高学前师资水平,就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合理规划,周密落实,全力推进这一至关学前教育质量和健康发展的系统工程。
首先,要加强职前学前教师教育的改革。学前教师教育培养机构应切实从推进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高度出发,从未来学前教育师资的专业化水平出发,切实加强培养方案的设计,尤其是加强课程与教学的改革,要注重各层次学前教育师资的基本科学、人文素养,注重后续学习与发展的基础和能力,并配备相应的师资;要注重专业基础知识、能力和态度的培养,根据国家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和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要求,形成扎实有效的专业课程体系,选用优秀教材,打牢学习者良好的专业功底;要注重基本专业能力的培养,重点是要加强对观察分析能力、谈话能力、作品分析能力、环境和活动设计能力、各类活动组织能力、基本的教育评价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要注重教学方法,深入研究学前师资培养的特点和规律,研究师范生的学习特点和规律,研究和充实课程和教材,不断提高教学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有效性;要注重培养学习者的实践能力,建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从适应幼儿园教学实践需要出发,加强实践锻炼,形成基本的教育实践能力。从根本上改变以往在一些地方存在的新教师知识陈旧、专业素养低下和实践能力薄弱的现象。
其次,加强学前教育在职教师的培训。教师培训是学前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师持续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学前教师培训要注重针对性和有效性,坚持问题导向,切实了解广大教师的工作困难和专业困惑,要针对不同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分层分批地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形成切实可行的培训方案,确保培训真正满足教师的现实工作需要,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要注重核心问题和共同问题的研究,确定培训的主要方向和任务,当前应注重以专业能力为核心的培训,以弥补长期以来我国职前教师培养体系中一些专业能力培养的欠缺,尤其是观察分析能力、活动计划能力和评价能力等方面的普遍不足,不断提升专业能力,确保教育工作的科学化水平。注重培训师资队伍的建设,要真正形成一支专业基础扎实,了解幼儿园教育实际,了解教师现实需要,能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的专业化、高素质的培训队伍,确保培训工作的有效性。此外,要注重教师专业发展内在动力的激发,真正形成想学、乐学、会学的良好氛围,使更多的教师将看书作为一种习惯,将思想作为一种习惯,将改革和创新作为一种习惯。
再其次,学前师资的专业化离不开政府的关心和重视。在全国普遍缺乏幼儿园教师的情况下,学前教育专业能否成为一个热门专业或者至少是容易就业的专业,幼儿园教师这个职业能否成为人们向往的职业,关键在于政府和社会对学前教育重视的程度和现实的措施。一个有尊严的、受人尊敬的、基本待遇能得到保障的、基本社会地位能得到维护的专业,从业人员才能真正谈得上专业发展和成长。因此,保障幼儿园教师基本的地位和待遇,维护他们的基本权利,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所在,是教师外在的影响因素,也是至关重要的影响因素。
我国的学前教育取得了很大发展,幼儿园教师的地位和待遇得到了改善,但教师尤其是公办无编制和部分民办园教师收入偏低的情况还存在。我们相信,随着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幼儿园教师的地位和待遇将得到进一步改善,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也会不断增强,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将不断提高。
一、
指导思想
为了加快幼儿园素质教育进程,提高全体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水平,我园把教师培养的工作当作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来抓,努力是教师了解前沿理论动态,拓展新的教育基础理论,扩大人文与科学领域知识面,学习并掌握最新的幼儿教育研究成果,研究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规律,增强专业技能。形成园本化的课程特征和自身教育教学专长。
二、
培养目标和任务
结合《幼儿园指导纲要》,从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出发,更新教育观念,加强对教育新理论,新知识的学习,通过多种途径使教师迅速成长成熟起来。通过一年的培训,力争使每位青年教师在政治思想、师德修养、业务素质和教学育人的实际工作能力方面达到合格水平。在此基础上,培养一批有较高的理论与实践能力的园级骨干教师队伍。
三、
培养对象
幼儿园全体教师,重点指教龄6年以下的青年教师。我园具有一支充满生机、乐于进去、奋发向上,大有希望的队伍,我们对青年教师的培训,坚持政治上高标准,严要求;业务上压担子、放手使用;生活上热情关怀,为她们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促使她们上一个台阶。
四、
具体工作措施
(一)加强全体教师的思想建设,把师德修养放在首位。
组织全体教师学习《规程》、《纲要》、《幼儿教师行为规范》等教育文件,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等,用正确的思想和理念激励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敬业爱幼,安心于自己的教育教学岗位的思想观念。
(二)
通过以老带新结队子,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素质。
教师专业知识、教学技能、教学艺术等方面的水平和能力是做好教师工作的基础。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首先要提高教师的素质,因此,我们把青年教师的业务能力作为培训重点。在培训中,我园仍将以“以老带新,以优带新,以学促新”等方式,牵动整体教师队伍业务素质的提高。开展“师徒结对”试点工作,共同成长的方式发展教师队伍。我们将通过对青年教师的跟踪培训,即指导备课——听课——评课——总结等环节,推进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
(三)加强教科研培训,提高青年教师的教研能力。
成立幼儿园课程研究小组,青年教师积极参与教育科研,引导教师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工作实际开展教育科研活动,展开教育教学的研究,学期结束做好各项总结。
(四)狠抓教学常规,在备课与上课、听课与评课等方面着重指导。
(五)做好其他人员的岗位培训工作
后勤组做好保健医生、保育员、厨房工作人员的在岗培训工作,紧紧围绕教育教学中心工作,将提高服务质量,服务态度,服务水平作为重点,力争使人员素质得到提升。
附:教师培训活动安排
月份工作安排
三月份安排安全教育培训。
四月份幼儿常见疾病及预防培训。
五月、六月份安全部分老师去市里培训。
八月份幼儿园全体教职工师德培训培训。
九月份厨师食品安全培训、交通安全教育培训。
十月份保育员的技能培训、开展教师教研活动。
十一月份安排部分老师去市里培训、全体教职工进行户外拓展活动。
元月份检查教师教案、教育笔记。上交各项学期工作总结。
学分银行是“宝库”
学分银行并非新生事物。谈教师培训学分银行,就要先了解学分制和“学分银行制”。学分制,是教育模式的一种,它以选课为核心,教师指导为辅助,通过绩点和学分,衡量学生学习质和量的综合教学管理制度。它首创于19世纪末的美国哈佛大学,并很快就风靡全球。而“学分银行制”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韩国第一个提出并试点运营的,它借鉴了银行的运行体制,包括存储、汇兑等功能,但存储的是学分,汇兑的是学历和证书。它突破传统的专业限制和学习时段限制,将技能培训与学历教育结合起来;且学习者的学习时间,可集中也可中断,即使隔了几年,曾有的学习经历仍可折合成学分,存储到学分银行。
《教育》记者采访中发现:传统的教师培训,往往时间比较松散,形式变化多端,且呈现出碎片化的特征,以致教师的培训热情难以保障。因此,构建一个上下衔接、左右沟通、前后一体的立交桥式的教师培训体系,对于教师专业化的发展,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而学分银行凭借灵活的机制、先进的管理理念,得到了许多专家学者的认可和推崇,甚至被看作是教师成长的一个宝库。“教师培训学分银行制度,是以学分为载体,全面记录教师参加的所有不同类型的教育学习过程、时间及成果,能够满足教师的需求。”内蒙古师范大学研究生李聪慧撰文指出:学分银行制度可以针对目前教师培训制度的不足。它能够全面记录教师的学习经历,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可以避免教师的重复学习,提高教育资源的效率;还可以使教师选择空闲时间进行学习,避免培训时间与上课时间冲突,减少教师的负面情绪,提高培训的有效性。
2012年12月,教育部“教师培训学分管理试点工作”开始在辽宁、浙江、重庆、湖南试点。綦江区作为重庆的三个试点区县之一,主要承担“教师培训学分银行管理系统开发及利用研究”的任务。对此,綦江区骑龙小学副校长曹红说,学分银行使包括自己在内很多教师,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学习积极性大大增强。对于教师成长来说,这其实是一件好事。“打铁首先自身硬”。从学校管理者的角度,曹红认为,老师只有不断学习提高,才有底气和资格站在讲台上;同时,学分银行也是一位无形且刚直的管理者,在不断鞭策教师的成长进步。
上海运行较早,积累一定经验
2016年4月12日,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召开会议,就如何做好浦东新区“十二五”教师继续教育收尾工作进行具体安排。会议通报了全区学分任务完成情况,同时要求“十二五”师训未结业教师抓紧最后扫尾机会,可通过“上海市教师教育管理平台”等尽快挣分,争取结业。
上海市教师教育管理平台,是上海教师继续教育的“学分银行平台”,于2011年4月上线运行。它源自2007年底上海推出的“学分互认”。当时,上海市教委印发《开展高等教育学分互认试点和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沟通试点的方案》,决定在成人教育领域率先试点学分互认,从而打破了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间的认证瓶颈。2011年6月,《上海市“十二五”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工作实施意见(试行)》公布。根据该意见,“十二五”期间,上海市教师教育工作将全网络化管理,市级培训依托上海市教师教育管理平台(学分银行)进行。所有在职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要参加自选课程的培训,将教师完成培训学分和培训考核情况作为教师资格定期注册、教师考核和职务聘任的必备条件和重要依据。
《教育》记者了解到:上海市教师教育管理平台(学分银行)是由上海市教委人事处组织,上海师资培训中心与上海远程教育集团具体实施的市级、区级、校级共享课程管理和培训学分管理的平台。它拥有人员信息管理、课程管理、班级管理、个人报名、团体报名、报名审核、学分管理、经费统计、报表导出等功能,面向的用户群有市级管理员、区级管理员、校级管理员、任课教师、班主任和普通教师。“十二五”期间,原则上要求所有在职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在5年内必须完成36学分,其中每10学时将折算为1学分;每一位教师每次只能报一门课程,不能多报。
在运行初期,上海市教师教育管理平台系统因为前几期设置的课程较少,还曾遇到过全市十多万中小学教师集中抢选课程的问题,以致服务器不堪重负。最后,在登录页面上设置了三个入口进行分流,才得以缓解。经过这样不断摸索,截止2014年12月,上海市共有13万名教师报名注册学分银行,教师培训的市级共享课程已达到近500门,基本上做到了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全覆盖。而上海市通过制定学分认定标准,构建教师培训学分结构体系,强化教师培训学分考核管理,逐步打造出一个开放、多元、可选择、分级的教师培训学分银行管理系统,为其他地方教师培训学分管理提供了一些借鉴经验。
可与国培计划结合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