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10 14:52:2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青年心理学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在一中学曾作过初一到高三六个年级的作文心理调查,让人吃惊的是,对写作感兴趣的只有15%,如何将学生从写作的惧怕心理中解放出来,笔者认为首先应先解除强加给学生的“指导”章法,让他们放开手脚去写愿意写的事,以“我”为先,使他们的笔端流泻着活泼的个性。缘于“情”而作,为自己的真情,为自己的个性,基于这一点,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向一个共同的方向努力,即“向生活靠拢”。日本语文界“生活作文”,美国的“作文题目不受拘束”正是作出的这种努力。学生崇尚真实,敞开心扉的袒露正是学生的主体意识觉醒历程。
德国哲学家斯普兰格指出:人的青春期是第二次诞生,而这第二次诞生的第一个特征就是自我发现。即把探索的视线对着自己的内部,发现作为脱离其它一切事物的一个世界--主观意识[2]。“开放生活,抒发性灵”的自由式作文正是将这种探索投之于笔端的展露形式。笔者曾多年致力于写作实践“开放生活,抒发性灵”的探索,在实验班级中,改变以前一学期写几篇作文的任务,代之以一本自己命名的“随笔本”。随笔本上内容不限,体裁不限,自己命题,字数在500字左右,以每天自己最想写的东西为内容,持之以恒的练习最终都让他们达成共识。学生唐雯波认为:用真心去写,很畅快,是倾诉后的一种,生活中还不能少了它。自由式作文实际上在学生不经意间保持了一定的作文量,即满足了文章的数量,又在对文章的提炼、揣摩中提高了质量。他们觉得自由式作文是他们倾吐心声的绝妙形式,四季变化皆可入景,嘻笑怒骂皆成文章。他们的习作中,不仅将笔触面向家庭、学校生活,而且向社会生活延伸。“一根鱼刺”、“一盘棋局”、“一次改选”、“一场战争风云”俯拾之间几乎都成了写作的素材来源。学会用眼睛观察生活,用心灵感受生活。学生不再是游离于文章之外的苦心经营的编造者,而是体验生活的主角,表现生活的高手。
将他们恣意写就的“放胆文”(宋*谢枋语)与实验前的习作相比,他们习作中表现出的是真实的自我,真实的个性,他们不仅在思考自己的得失悲欢,也在忧虑国家的命运前途。他们学会突出自己的位置和情绪,把握写作的机遇,表现浓厚的写作兴趣。喜欢写作的人数从实验前的15%上升到58%,对写作兴趣一般的人数从45%降至29%,对写作持冷淡态度的人数从40%降至13%。
二.规范“主体”行为提高写作技巧
宋朝谢枋在《文章规范》里提到的“小心文”正是作文改革中第二步要求。它对字词篇章有更精当的要求,须再三斟酌,以求更好的效果。主体意识的觉醒,更新了写作主体的观念,开拓了写作新视野。但“放开写,让学生自由抒写。”并非只纵不收,教师在学生的“放笔”中,仍要悉心指导,担当好主导角色,引导学生在自由抒写之后,有进一步提高。
如何指导学生作“小心文”呢?笔者认为可从下面两个方面入手。
(-)专题讨论方面十四、五岁的学生正值青少年心理的迅速发展时期,正是心理学家所说的“心理上的断乳”[3],教师可针对他们的心理特点,将作文的文法指导与学生的实际水平结合起来。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层次的学生确定作文指导专题。这些专题材料来源于教师的指导规范,学生的示范作文,媒体中传播的最新出现的资料,它们来自生活,来自学生,也来自书本,有其取材的新颖独特性,思维的严密性,“圣诞节前火鸡的遐想--评想象力”,“曹冲称象--说思维的独特性”,“成语故事新编--论据与论点”,“辩论会--论言之有理”。教师根据对象的不同层次进行分类引导,对症下药,为其步入写作道路奠定了基础。写作指导贴近他们,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激发了他们对写作再深入的激情,成功地调动了写作的积极性。
(二)个别交流方面
教师和学生对习作常产生评判差异,笔者认为教师和学生的评判差异在于第一:二者的评判标准不一;第二:二者之间缺乏平等交流,作为教师要消除这种差异,不必拘泥于自己品评文章的条例,索性放下架子,写下水文,体验学生的情感、兴趣。“与学生侃写作”也是加强师生交流的有效途径。交流分面谈和笔谈。面谈的形式常常是三、五人为一小组,选择一话题作谈话中心,指定一人为中心发言人,教师作总体指导。话题选自同学们感兴趣或共同存在的问题。同学各执己见,不同观点汇聚到谈话中,每人都多少领悟到一些,效果很好。笔谈形式多样,可以是师生对一阶段作文的审视定位,可以是教师写的“写作心语”。更重要的是,此种不拘一格的交流拓宽他们的思路,提高对自己文章和其他文章的判断能力。“我能写好作文”,他们写作的自信又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三.挖掘“主体”潜能开拓作文视野
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把儿童在教学中的发展分为两个水平。一是现有的发展水平,第二个水平叫做“最近发展区”[4]。当他不依赖老师独自完成任务时,第二个发展水平就转变为第一个发展水平。“最近发展区”成了教学的重点目标。作文教学也不例外。当学生从“我想写”的发展水平进入“我会写”的第二个发展水平时,下一个“最近发展区”就进入“我还能写什么?”
(一)总体发展目标区
每一年级,实验班除了应完成的作文训练计划以外,还制订“总体发展目标区”。
初一年级:通过“剪报”形式,让学生学会“一事一议”,剪报的素材来自四面八方,学生饶有兴趣。通过“诗词我来读写”5分钟训练,让学生领悟诗歌美的意境。
初二年级:通过“剪报”形式,要求学生品评作品,在结构、语言等诸多环节欣赏其长处,设置“名人名言我来读写”5分钟,,锻炼其口头表达能力,也训练其思维的敏捷、缜密。
初三年级:通过“剪报”形式,要求学生觅得优秀作品进行鉴赏,诗歌、杂文,甚至是摄影,漫画都可入选。初三年级“我说热点”,让学生与时代同步,以敏锐的观察力参与世界的新浪潮。
(二)个人发展目标区
教师根据学生的爱好特长,与他们制定了“个人发展目标区”。这个目标区通过“课题小组”的途径实现。学生在学期初自由组合小组成员,由所有成员共同策划感兴趣的课题,成立小组,如“现代诗歌小组”、“科幻小说小组”、“鲁迅杂文小组”、“外国文学欣赏小组”、“演讲艺术小组”等等。整个课题完成是在教师的点拨下,由学生搜索资料,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到一学期结束,每一小组列出研究过程中阅读的书目,并交出课题组的论文或经验总结或调查报告。这种实践有利于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对培养学生开拓、创造的自主精神也是有益的尝试。学生主动向课外拓展,自己的个性得以自由、和谐地发展。
经过几年的作文教改尝试,试验班的写作水平逐步提高。在市多项征文、作文比赛中,实验班级十几位同学获一、二、三等奖。在“跨世纪杯”全国作文比赛中,有二人获优秀作文奖。在省、市级各类报刊中,有二十多人发表习作。在中考中,学生以超出市平均水平十三分的语文成绩顺利进入高中,语文成绩在普通中学中位居第一。笔者多次获得作文比赛指导奖。
注释:
[1]浙江师大学报:社科版(金华)1997.6《在激扬文字中重塑人格》
[2]《青年心理学》(日)依田新主编知识出版社
摘要 沈杰教授回应《体育与科学》的专访,就青少年发展、青奥会与体育参与等问题做了深入讨论。认为:青奥会和体育参与对青少年建立自我同一性、形成稳定的人格系统以及青年的社会化进程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奥运会倡导的自我挑战和竞技精神对青年人的心理转型和心理矛盾具有调节和干预的作用;当前我国青年运动员道德失范的原因主要是专业素质与社会素质不匹配的结果,提出了建立青年人才选拔培养的合理机制,建立心理引导和职业生涯规划等社会支持体系;认为解决青少年体质下降的问题应该从文化和制度的层面入手;当前我国青少年的需要层次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体育需要应该贯穿人的整个生命历程;体育应该扩展到生命教育层面,这样体育学的学科层次将会进一步提升。
关键词 青年问题;青奥会;奥林匹克;体育参与;自我同一性;社会化进程
中图分类号:G81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90(2014)01―0064―05
1 青年问题研究概况与“青年学”领域中的体育研究
王智慧(以下简称“王”):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转型期的本身是从解构到建构的过程,也可以说中国社会正面临着由“匮乏型”向“富裕型”转型的过程。社会问题频发是转型期的一个普遍特征。随着社会的转型,社会成员的需求层次也随之提高,因此社会文化和社会成员的心理均呈现复杂的发展态势,而青少年群体则成为社会文化和社会心理变迁的晴雨表,您作为青,少年研究专家,能否就国内外青少年研究的整体进展做一个介绍?
沈杰(以下简称“沈”):青少年研究从世界范围来说规范的称谓应该是:青年研究。青年研究是一个多学科的综合研究领域,很多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与之都有密切联系,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支持性学科包括:社会学、心理学、文化学、政治学、历史学、人类学等。青年研究的主要领域涉及青年教育、青年就业、青年恋爱婚姻家庭、青年价值观、青年社会参与、青少年犯罪等等。“青少年”这个词在我们国家使用较普遍。但是,关于谁是青少年?他们年龄段界定是什么?学术界有不同说法,实务界也有不同说法。一般而言,其年龄界定的上限可到45岁,下限则包括一部分1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当今时代,由于青年期的延长,按一些标准的界定,青年年龄段的最高上限到45岁,而45岁以下的人都可称青年,在我国常称之为“青少年”。因此,少先队员也包括在这个研究范围之内。在国外,通常称之为青年研究,国外的青年研究领域也包涵一定的儿童问题。目前,青年研究的热点较多,涉及青年社会问题和青年社会心理等诸多方面。
王:我注意到目前我国青年研究正在不断发展,尤其是近几年涌现了一大批研究成果,学术界也在探讨将青年研究提升到“青年学”的学科高度,是这样吗?这些领域的研究是否涵盖青少年体育问题?
沈:这是不少学者的一个努力方向,但是,目前为止青年学还没有成为一个建制上的学科,青年研究仍然是人文社会科学有关学科共同致力的一个领域。就“青年学”的建构而言,它是一个学科群,包括了青年社会学、青年心理学和青年文化学等学科。其中最早产生并使青年研究开始学科化进程的是青年心理学,后来比较有学术和社会影响力的是青年社会学和青年文化学。青年研究仍呈现出明显的学科痕迹,比如社会学家感兴趣的主要是利会层面的内容,心理学家感兴趣的主要是心理层面的内容,文化学家感兴趣的主要是文化层面的内容,等等。青年学的学科发展进程与其他学科不同,其他学科的发展都是构建在母体学科基础之上的,而青年学则呈现了“逆生长态势”,它似乎是先有了具体的分支学科,而后才有人提出来要建立一个青年学。这一点正是“青年学”的建设在学术界存有争议的原因之一。
目前的青研究中涉猎体育的内容较少,当然,体育领域的训练学、教育学研究可能会较多地涉及青少年。但是,在关于青年发展的指标和一些应用研究中,会涉及青少年体质发展方面的内容,一些关于青年发展报告当中也会涉及青少年体质状况的具体调查。对于青少年体质,青年研究学者涉及时主要是作为素质来加以研究的。总地来看,从青年社会学层面或青年学角度所进行的研究尚不多见。
2 体育参与对青少年建立自我同一性与稳定人格系统的影晌
王:青年时期是个体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青年期发展过程中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建立自我同一性,进而形成稳定的人格系统,您如何看待体育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
沈:自我同一性的建立是青年时期最为重要的心理任务,也是青年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也就是说,到了这个时期的人,比如说年龄到了11、12至17、18岁的人,其自我同一性的形成在心理上是十分关键的。如果自我同一性形成得好,就会促进人格系统的稳定,反之将会导致很多方面的问题。但是,处于急剧变迁的当代社会中,人们建立自我同一性就不会像以往那样顺利,著名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现代社会要建立自我同一性是特别艰难的,所以,必须经历一个心理社会的合法延缓期。比如今天很多人到了40多岁都还不知道什么职业适合自己;很多人不断更换恋爱对象或离婚,实际上有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就在于他不知道自己究竟需要什么。自我同一性要回答的问题就是我是谁,我怎么样,我需要什么。而现在很多人到了中年之后都还没有搞清楚自己最适合做什么职业,什么样的配偶最适合自己。这从另一方面表现出了现代社会对于青年所提出的挑战。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最大的区别就在于现代社会的人们要建立自我同一性比在传统社会困难多了。现代社会的发展速度快、流动范围大、面临的情境复杂,因此,人们想要弄清自己究竟是谁、怎么样,已经变得十分困难。
我认为,体育在个体的自我同一性建立过程中具有独特的促进作用。简单地讲,体育可以提供一些硬性的指标,使青年人在参与过程中对自我的能力、表现以及要达到的目标有一个明确的认识,这些认识及其相应的努力过程,对于青年人形成自我同一性是非常有利的促进力量。在日常生活中,青年人对自我的能力、表现以及要达到的目标的认识有时就没有像体育指标这样的清晰,因此,青年人对自我的认识相对就要困难一些,比如说,在社会交往中,我是一个热情的人,还是一个冷漠的人,如果单靠自己判断的话,就会很难,一般是通过别人的判断来认识自己。但是,让别人对自己做客观的判断,有时在中国社会也很难,因为别人一般不大愿意当面客观地告诉你的状况。如果你是优秀的人,别人可能都说你好。但是,如果你一般或者很差的话,别人就不一定告诉你。因此一个人要自己判断自己不是容易的。而体育的参与和竞赛过程则提供了一个客观判断自己的场域及其标准,这仿佛是一个镜像,能够为人们提供自我同一性形成过程中的一个参照系。比如说你是一个擅长长跑的人或者短跑的人,衡量它们是有指标的;你是全能还是单项优秀,也有指标来衡量的。体育很有意思的一点,就是它从一个很独特的领域,提供一些硬性的指标,因此,促进自我同一性的建立。当然,人们自我同一性的建立,不止是从体育这个领域获得有利因素,它需要全面的自我认识。但至少人们通过体育这一个领域,对于自己的体质、体能的基本情况和可以达到目标的认识应该是清楚的。
王:除了体育的教育和竞赛过程中提供的硬性指标可以促进青年时期自我同一性的建立以外,体育的参与过程中个体与其他社会成员的交往较高频次是否也可以有助于自我同一性的建立?
沈:是的。比如说现在的独生子女,为什么社会交往能力弱,就是因为其所处的环境相对简单,社会交往频次较低。比方说他在家庭里是“小皇帝”,是中心,缺乏平等的社会交往过程,是以他自己的需求为轴心的,而他的父母甚至他父母的父母都会竭力满足这种需要。由于跟父辈的这种互动更多地是单方面输送的需求信息较多,而缺乏深层的探讨和辩论性的交流,此外,也由于与其他人的交往频次不够,因此,一个独生子女所能得到的有助于自己反思的信息是不够的。人的成熟除了信息总量大之外,还需要有助于促进自我调整的有关信息。因为人除了天资以外,与外界环境的交流是密切相关的。在一个比较复杂的环境里面,自然会刺激人脑对外界环境的认识进而丰富信息,同时,也会有助于个人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模式以适应于环境。这对青少年人格的形成、能力的提高都具有积极意义。如果是群众性的或者社会性的体育活动,将会更有助于青年人的社会交往和同一性的建立,因为在这种过程中,与别人交往的范围将更大、频率会更高。这样的话,无疑会有许多机会促进对自己的认识和调整。当一个人与别人接触的时候,一旦以别人为参照,便会对自己的认识丰富而且深刻很多。如果一个人是封闭的,就很难对自己形成基本正确的认识。人是怎么认识自己的?以别人为参照,以别人为镜,这一点十分重要。参与活动的领域越多和别人交往的机会也就越多,这样就更容易对自己形成客观的认识。当对自己有清晰认识的时候,就是自我同一性建立的基础。比如说一个人在短跑上属中上游的水平,而且当他对于自己很多年来在短跑水平上有了清晰认识的时候,如果再把他多年来在体育的其他一些领域中所呈现出的水平综合在一起认识,这无疑是有利于他的自我同一性形成的。
3 奥林匹克精神与青奥会对青年发展的促进
3.1 青奥会对青年发展的促进
王:经国际奥委会批准,第二届青奥会将于2014年8月16日举行,青奥会的目的之一是以一种创新的形式激发关于奥林匹克精神和社会挑战的教育和讨论,进而向世界各地的不同的青年团体推广奥林匹克精神,使青年接受奥林匹克教育,作为青年研究专家您认为这一目标能够实现吗?您的看法是什么?
沈:我觉得奥运会最为重要的是奥林匹克精神,奥运会的过程也是一个充满了神圣化仪式化的过程。一个神圣化的过程要想保持,就需要有仪式化的标志和保证。提高人们对奥林匹克精神的神圣性和庄严性的认识,这就是仪式的重要性所在。为什么一个社会中对于促进青年成长成熟,都会有一些必要的基本的仪式?比如,成人仪式,结婚仪式。因为仪式担负着教育濡化、彰显神圣和促进自我认同的多重使命。奥运会的举行是一个特大型的仪式活动,仪式庄严而且历时较长,这一过程及其特征本身就向青年人提供了社会参与机会、身心成长环境和自我提升动力。现代社会处在一种世俗化、商业化的时代,特别是当一个国家过度世俗化、商业化的时候,将会对文化神圣性、人文精神带来巨大的冲击。因此,奥林匹克运动也会被变成一个带来商机的活动,对于承办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城市来讲,更多地被赋予了展示城市形象和拉动GDP的任务。这些目标都是功利性的和追求实效的,在这种背景下文化精神和神圣仪式很可能变成了工具化的载体或符号。
青奥会的推出和举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青年人是一个充满生机的群体,他们身上带有创造求新、思变进取的基因。向世界各地的青年团体推广奥林匹克精神,使青年接受奥林匹克文化的提法,我觉得非常必要。青年人需要这种精神,也需要这种神圣仪式的过程。从一定意义上说,青年人是最适合接受这种文化的群体,我对这个文化传播过程充满期待。但是,在我个人看来,对于青奥会这样一个大型活动,如何以一种创新的形式,更主要地把它做成一个文化盛会,而不是把重点停留在经济、商业活动、金牌战略的层面上,则是当前最需要考虑的。过度化的经济成效追求难免陷入世俗化、商业化的老路,实际上也就难以对青年的精神和人格起到濡化和塑造作用。如果作为一种文化活动甚至是精神活动来推广,把奥林匹克精神和文化内涵发扬光大,这样就会真正对青少年的精神和人格成长起到特有的作用。因此,应该更加注重青奥会对于我们的文化软实力提升所可能做出的贡献,比如,青奥会举办后民众的文明素质改善了多少,青年的公共服务意识和技能提高了多少,南京市的人文环境进步了多少,等等,这一切可以通过青奥会的举办如何将南京“厚德载物、刚健文明”的城市精神展示出来加以考量,这就是体现文化和精神力量的一种有效途径。
3.2 青奥会与对青年社会化进程的影响
王:社会的教化和个体的内化在促进青年的社会化过程发挥了重要作用,您认为诸如青奥会的举办或体育的参与能够推动青年人的社会化进程吗?您怎样评价当前我国青少年的文化信仰危机?
沈:一次大规模的社会动员和社会活动对于人的成长都提供了一次特别的社会机遇,是一次难得的历练契机。像青奥会这样大型体育活动的准备和举办过程对于人的素质的提升都是一个加速的过程。社会机遇对人的影响就相当于强剂量的对人的社会教化,一个人的成长实际上都是社会的教化和个体的内化这两种机制所作用的结果。青奥会提供了许多社会场景,对青年社会化进程具有推动作用,比如,在参与过程中的集体的生活、严明的纪律、专业的训练等等,这些东西对青年的社会化进程可以起到加速作用。而这种过程对青年人来说是一次非常独特、可贵的经历,特别是对于处在青春期或青年期的人们,有过这样经历的与没有这样经历的相比,对其成长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没有这样经历的人,其眼界、知识、技能肯定要比有此经历的人水平低一些。因此,像青奥会这样的世界瞩目的体育赛事,对于青年人的心智和人格成长都会产生较大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对青年参与者来说。
我国青少年文化信仰上的危机主要表现为精神、信念的缺失。没有精神、信念表现在许多方面,比如说没有人文精神、缺失终极性的价值观,表现在行动层面则是没有规范、没有底线、没有操守。人没有信仰的时候精神系统是紊乱的,没有追求、没有神圣性和坚定性,作为一种后果表现,可能呈现出心理疾病、甚至自杀等。当今青年人的文化信仰的不容乐观状况,与我们社会处于转型时期这个大的背景有一定关系。社会转型期导致原有的价值观和道德体系正经历解构过程,然而,新的价值观和道德体系还没有建立,没有新的价值规范可以指引青年人形成明确的人生观。在社会变迁过程中原来的文化信仰变得没有那么有力甚至出现了衰落,在这种条件下人受到各种利益的诱惑变得容易失去道德底线,变得没有可信任的东西,因此会产生心理迷茫和道德失范,频发的各类越轨、犯罪说明了这一点。中国传统社会主要以儒家思想来作为文化价值支撑的,可以对人们的日常行为起到规范作用。因此,今天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对以往曾经具有重要文化价值作用的儒家思想进行解读的学者也会一下子变得很火,这是因为社会生活需要一种精神信仰和道德规范来进行调节和约束。如果没有了精神信仰和道德规范,人也就体现不出比其他动物的更高级之处。我觉得,奥林匹克精神也是一种文化价值,这种文化价值不仅能够促进青年的素质能力的发展进程,还能够为当前我国青年提供一定的精神滋养。
3.3 奥林匹克精神对青年人的心理转型和心理矛盾的影响
王:我们知道奥林匹克精神中包含着“更快、更高、更强”的自我挑战精神和“公平、公正、平等、自由”的体育竞技精神。您认为奥林匹克倡导的自我挑战精神对当代青年发展中的心理转型有何作用?此外“公平、公正、平等、自由”的体育竞技精神对处于转型期的青年心理矛盾有何影响?
沈:我觉得这个问题非常好,“更快、更高、更强”涉及的是自我层面,“公平、公正、平等、自由”涉及的是别人或社会层面。当今社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条件和社会环境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也就是说物质生活环境越来越优越。然而,处于这种环境中的人出现的心理上的问题却越来越多。比如说,人们越来越关注自我,而关注自我则是一把双刃剑,假如人没有自我意识的话,人也就丧失了人的基本方面;但是,如果人总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话,就会忽视别人应有的权利,在社会交往时产生问题。此外,由于生活在越来越富裕的环境中,由于父母对后代过度溺爱,往往导致青年人的心理脆弱性增大,心理承受力减弱。在这种氛围下,青年人必须要有挑战自我的意识和精神,人只有在不断地超越自己的时候,才能真正地成长。奥林匹克精神中提倡“更快、更高、更强”的自我挑战精神,就是旨在使人不断超越自己的体能和心理极限,这将有助于人的意志力和承受力的增强。对这种自我挑战精神的追求,可以形成心理强势进而塑造强势人格。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有些青年人可能会因为一点小事情就自杀或者伤害他人,比如一个孩子原本在班上成绩居第一名,当降落到第五名的时候他就受不了;再比如因为同学之间的一点口角或纠纷就要加害别人等。这种现象的出现实际上就是心理防线或者心理承受能力脆弱的表现。我认为,长时间的体育训练是可以拓展心理承受能力的,心理承受能力的增强有助于强势人格的养成,“更快、更高、更强”的自我挑战精神强调的是心理和生理素质的提升,也就是对现代教育的补充,是对青少年心理弱势的纠正。
就“公平、公正、平等、自由”的体育竞技精神而言,是教给青年人社会参与的基本原则和行动逻辑。生活环境的优越性导致青少年越来越个性化、越来越自我化,而在进入一种竞争环境的时候,他们可能就不懂得如何遵循规则,可能仍然习惯性地以自我的方式去追求目标。这种情况在根本上是不利于团队合作的,对团队秩序也是一种挑战。“公平、公正、平等、自由”的竞技精神是具有普遍意义的,非常适于当前时期的青少年教育。“更快、更高、更强”的自我挑战精神与“公平、公正、平等、自由”的竞技精神,一个讲的是怎样进行自我修炼,进而超越自己、完善自电;另一个讲的是在社会环境中怎样与别人合作,合理竞争。在与别人相处的时候不能破坏规则,只有这样才是可持续的。这一点对于不断进入市场经济、进入现代社会的人来说,都是特别重要的。修炼完善自我,以此为基点,进一步与别人和谐相处,从而形成持续的合作与良性的竞争。
4 对青年运动员道德失范的解读与心理引导
王:青少年是体育事业发展的主体,青少年也是中国竞技体育成绩取得的主力军,然而当少数竞技运动员取得奥运冠军之后,却沉迷于光环和荣誉之中,进而导致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偏颇与迷失,出现诸如:冬季项目运动员××的打架、游泳运动员XX的师徒反目、无证驾驶等事件,您如何看待这一问题?对这种心理走势如何引导?
沈:对于当前的中国社会而言,很多人的物质财富和精神储蓄是不匹配的,专业能力与道德素质是不匹配的,这也是出现“土豪”的原因。我认为,在青年运动员中一些人的竞技能力与社会素质是不相匹配的,他在某一领域能力很强,但当他取得成绩以后却表现出很差的道德品性。在一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同步发展的国家或地区之中此类现象就会较少出现,当一个人成功以后,他就会做很多公益活动,这表明他的专业能力与社会素质是一致的。当你的事业成功以后,成为一个公众人物,社会对于你的要求与期望就会提高,此时你需要更加低调地处理自己的利益,对自己的道德要求却需要更加严格。我们的一些青年运动员没有这种意识,在取得不错的竞技成绩之后就开始自我膨胀,放弃自我修炼。在现实中一些青年人依靠较优的天资和一定机遇取得了成功,但却表现出以缺失应有的素质教育和道德修养为代价,最基本的表现在于,不顾个人道德形象和基本的社会责任。这也是社会转型时期的特有现象。在一种赶超战略下,经济发展加速进行的同时社会建设尤其是文化建设严重滞后,由此造成了一种凸显的社会问题就是,物质发展和人文素质之间不是同步的。
此外,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还与有关部门对于竞技成绩和金牌价值的认识有关。一直以来,我们过分看重竞技成绩和金牌的价值,甚至将奥运冠军等同于民族英雄一样来对待,这样的观念实际上有一定的偏颇性,对于引导青少年的价值观是不利的,极易造成青年人自我价值认识上的片面性。可以说,金牌数量并不能成为整体国民素质状况的指标,金牌数量在一定意义上只是少数专业运动员的竞技成果,而获得金牌的荣誉也不能无限地放大,更不能成为道德的护身符。在现实中一些青年运动员出现了问题之后,他们的特殊身份却为他们应该承担的责任起到了掩盖作用。就一个法制严明的社会而言,过去的光荣并不能抵消你现在犯下的错误。一个人所获得的荣誉并不能使其凌驾于法律和道德之上。所谓的功劳不能当作犯错应受惩罚的挡箭牌。作为青年运动员应该认识到,你得到这个荣誉称号,社会已经回报你很多了,更多的应该思考这个光环后边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因此,应该形成一种良性的业绩观、贡献观,我觉得,在这个行业特别需要建立起崭新的行业规范和职业操守。
要对这种问题性的心理走势加以引导,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第一,要建立以专业能力为基础、以道德品质为保障的人才选拔培养机制;第二,要建立以工作业绩为基础、以道德品质为保障的人才发展晋升机制;第三,要建立对人才进行价值观引导、心理辅导、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制定所需要的有效社会支持体系。
5 青少年体质下降背后的社会学因素
王: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成为当前中国体育发展的战略目标,然而,金牌数量的增多与国民体质的下降形成了鲜明的矛盾,特别是青少年体质下降问题更是引起了诸多担忧,一些体育学者认为青少年体育价值观的缺失是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因素,您如何从您所从事的研究视角看待这一问题?
沈:如果从青少年体育价值观来解释是苍白的,体育大国是以在体育竞赛中获得的金牌数量来论,这是一种既存的解释。但是,如果要变成体育强国,肯定就是说,它以国民整体的体育素质为基础。只有整体国民素质都强盛起来,才能称之为体育强国。这两种观点的矛盾表现出我们的工作是以获得金牌数量为价值取向,还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价值取向。显而易见,过去的理念甚至工作表现出以金牌为价值取向的特征,正是因为我们在实践中忽略了群众体育的真正发展,才导致了国民体质和青少年体质的持续下降。当然,青少年的体育参与价值观需要引导,但是,如果要从根本上改变目前这种现状,就必须从改革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上入手,因为青少年价值观的引导需要从政策和机制来落实,需要从社会文化氛围来熏陶,我们要有效地塑造这种引导的机制要素和文化环境,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青少年体质下降的问题。在青年研究学者看来,青少年永远是弱势群体,他们更多地需要社会提供更加良好的成长环境,换言之,社会环境应该更好地发挥对青少年的教化功能,在这个问题上,不是青少年引导社会,而是要反过来加以理解。在青少年体育价值观的塑造上,应该建构什么样的机制,培育什么样的社会文化,这是对政府和社会管理部门提出的挑战。总之,不是用所谓的青少年体育价值观缺失来解释青少年体质的下降问题。只有从制度、机制和文化的层面上来加以引导、支持和保障,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6 当前中国青年心理变迁的需要层次与体育的比重
王:在心理学或者社会心理学领域将需要的概念表述为“人的生命机体在缺乏某种东西时产生的一种生理变化状态及其引起的心理反应状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主导需要已经不是停留在生理、安全等基本层次上,可以说,需要的层次呈现多元化发展的态势,当前中国青年的心理变迁与需要层次的表现是什么?体育在青年群体需要层次中占有多大比重?
沈:对于青年需要的变化,我曾进行过专门的探讨。在我看来,青年需要的发展态势,遵循从基本层次到更高层次依次呈现为:生存的需要一发展的需要一沟通的需要一参与的需要一表达的需要。生存的需要是基础性需要,是青年为了维持和促进自身的生命存在及延续所呈现出的对于自然产品和社会产品的需要,具体表现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当生存得以实现的时候就会体现出对于发展的需要,因此,发展的需要是建立在生存的需要基础之上的,发展的需要是指人为了自身社会性方面的发展所呈现出的获得相关条件或拥有相关资源的要求和愿望,具体表现为对于教育、培训、晋升等方面的需要。沟通的需要在青年群体中显得尤为重要,具体表现为沟通感情、信息反馈和情绪宣泄等方面。当代青年在上述需要得到满足的时候,他们对于参与的需要将会更加凸显。参与的需要是现代化的一种重要动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参与的需要也呈现多元化趋势,表现为经济参与、政治参与、文化参与和社会参与等方面。表达的需要是自我价值实现的一种方式,也是青年人最高的需要层次。具体表现为发挥个人潜能、追寻生活意义、展示自我个性和实现自我价值等方面。
王:体育在其中占有多大比重呢?属于哪个层次的需要?
沈:体育的需要贯穿人的整个生命历程,就青少年来讲,这种需要非常重要,但他们意识到的程度似乎并不强烈,因为他们主要忙于解决生存和发展方面的问题。弱势群体,如农民工、下岗工人、甚至刚毕业的大学生,他们首先要解决自己的生存问题。当生存问题解决以后,随之而来的便是发展的需要。比如刚毕业的大学生,一些人为了事业发展往往在透支生命,结果则是出现了亚健康状态。因此,应该从制度安排的层面解决他们的体育需要,而解决人们对于体育的需要在实际上也是尊重生命的需要,在这一过程中,不但要锻炼身体、促进健康,而且还要通过体育锻炼进一步普及生命教育。应该把关爱生命、珍视生命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来加以发扬光大,作为一种体育文化甚至作为一种组织文化来推广普及。从而使每一个人不仅拥有健康的身体,更拥有健康的心理,能够感悟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一个人如果没有对生命意义的深刻理解,便不会对生命给予足够的重视,例如,那些“中国式过马路”的人从根本上看就表现出了对于生命的轻视甚至无视。再比如,那些无度的人,可以说,他们的意识里也不存在对于生命的珍视。对于国民素质的这种状态,需要我们认真反思。因此,应该在我们的文化中增加生命教育,引起所有的人从珍惜自己的生命开始,再学会珍惜其他生命。我觉得,这种关于珍视生命的意识,可以从热爱体育作为一个支点,实际上体育也是生命教育的一种形式,其作用在于使人们有意识、有能力地改善生命、延长生命,并提高生命质量,使生命的每一天都变得积极、充满活力和快乐。所以,中国需要一种现代的生命文化,而体育则是促进这种生命文化的动力和途径之一。对于青年人来讲,体育显得尤为重要,体育能够促进生命教育,当你在做体育活动的过程中,有很多内在的体验,也有外在的检测,内在的体验可能就表现为你在欣赏这种体育活动,或者你能不断地参与和体验生命的丰富内容。而外在的检验就表现为,通过你的身体素质测量,你懂得了生命的潜能和行动的能力。在这方面体育表现为反思生命、提升生命和完善生命的最好方式。
王:您对体育领域关于青年问题的研究有那些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