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10 14:52:2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社会环境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笔者引用一个案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笔者曾经对南京市江宁区的一个农家乐旅游村进行过调查,小村子,五十多户,村民世代以种田为生,2012年区政府为了打造区内的旅游产业,把村庄改造为以农家乐为依托的旅游村,并作为附近一处风景区的配套设施。政府的改造工程使得村子的环境大为改善:原来的烂泥路变成了柏油路、老旧的房屋被重新粉刷并装饰成徽派建筑风格、村中杂乱的树木被砍掉并装上了太阳能路灯、村中原有的吃、洗两用水塘被清淤改造成为景观塘、附近的山坡被划为游客植树体验区,禁止村民再进山砍柴、原有的农田被改造成农事DIY体验区并禁止使用农药……现在的村子俨然青山绿水间的一处世外桃源,再难看到昔日贫穷破败的景象。乍一看,村民的生活环境得到大为改善,自来水、燃气的接入似乎也使得村民的生活跨入了现代社会,这应当是一件值得村民高兴的事。但村民却对此喜忧参半,原因在于原有的农业生产方式已然被破坏了,田地已然被变相的“征收”,自己的地不能种,只能供游客“玩”,同时,村民过去习惯了的砍柴烧火和水塘吃水都没有了,燃气和自来水使得村民的生活成本大为上升,更为关键的是,村民房屋外观不是无目的的美化,而是为了开设各种农家乐菜馆来吸引游客的,但村民一窝蜂的行为使得村里出现了三十多家农家乐菜馆,同质性的竞争使得村民之间原本和睦的邻里关系遭到了破坏。而游客数量的不确定性和季节性变动,更使得一些经营不善的村民为了维持菜馆的生存而不得不面对巨大的成本压力,苦不堪言。在村民看来,过去的日子虽然穷,生活条件差,但好歹也算稳定,现在却不得不面临巨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让他们无所适从。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比较清晰的理出一条线索:环境改善也可能给人们的生活造成负面影响。就本质而言,这种影响与“环境破坏进而造成影响”其背后的运行机制是一样的,但在以往的研究中却很少涉及,也可能是以一种经济问题或规划管理问题而被别的学科所研究。究其缘由,恐怕还是被“环境问题”这个概念所引导,把环境问题与污染、破坏划等号的习惯使得我们常会忽视环境改善也可能带来的影响。其实环境破坏也好,环境改善也罢,二者归根结底都是环境的改变,是环境的某种变化影响了人们的生活,那么究竟该如何看待环境与人的关系呢?一直以来,我们在对待“人与环境”时秉持的是一种二元对立的观点:即人与环境是不同的两类事物。从人类一开始畏惧自然,到随着技术进步而利用自然、改造自然,进而提出“征服自然”,再到现在的“要与自然和谐相处”,改变的只是人们和自然相处的办法,本质上,自然还是被视为与人类相对立的一个范畴。就像我们所说的“左和右”、“男和女”、“上和下”、“好和坏”一样,“人与自然”也是一组类似的概念。说对立也许并非十分准确,但二者之间显然包含一种区隔,并且这种区隔把原本的某种整体一分为二。在我们生活中,讲到环境,绝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周围的事物,土地、植物、动物、水、空气、建筑物等等,在这种语境下,人是人,周围的环境是环境,二者构成了某种意义下的世界。只有在这种逻辑下,探讨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才能成为一种可能,因为二者是不同的事物,对于不同的事物,讨论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才有意义,只有一个事物的话它又和什么发生关系呢?进一步说,我们探讨人与环境的时候,除了因为它们不同之外,更因为二者之间的区隔导致某种整体的分裂,换句话说,只有在某种更大的整体概念之下,人与环境的区分才有探讨的意义:研究太湖周边的村民与太湖的水环境的关系是有意义的,而研究人民的生活与美国密西西比河的水质问题在一般情况下显然是荒谬的,为什么?因为太湖周边村民与太湖构成了某种整体,并且在这个整体中分隔为居民与太湖两个不同的部分,而藏民与密西西比河则无法构成前述意义上的整体,尽管两者显然也属于不同事物的范畴。并非只在讨论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时如此,我们在探讨所有的关系问题时都必须把探讨的对象置于某种共同的框架下,或者说,探讨的对象必须构成某种整体时,他们之间的关系才有意义。比如说,在一般意义下研究我国的一位普通老百姓和美国总统的关系,思考这二者该如何相处,这显然是无意义的;只有当他们两者在某种情况下发生了交集,他们共同处在一个容纳他们,而又因为他们而出现区分的事物中或者概念中时,前述的讨论才有意义。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说“本我”、“自我”、“超我”概念的区别和意义必须是三者在同一个“我”内时才有意义,而且三者构成的“我”必须有所区别,否则对“我”的如上三种区分和研究就失去了意义。至此我们不难发现,所有的这种因为二元对立而产生的对关系的讨论,其实都是基于一种整体的概念而进行的,没有“整体”,这种二元对立也就没有存在的意义。那么这种“整体”到底是什么呢?在笔者看来,这种“整体”就是空间。
对空间的认识
在过去,西方对空间的认识总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把空间理解为一种既不受占据其中的事物影响,也不受感知方式影响的、事物在其中发生的空洞容器,如亚里士多德认为空间是事物所占位置的总和;另一类则认为空间是感知者想象的产物,如康德把空间视为感性的直观形式[1]。而列斐伏尔的出现则力图纠正传统的对空间的简单认识,在他看来,传统的对于空间的认识,要么是一种本体论意义上的相对空间与绝对空间的对立,要么是认识论意义上的经验空间与先验空间的对立,这种顽固的二元对立只会让我们对空间的理解变得越发晦涩和困难,因此,他提出了一种以“空间的实践”(Spatialpractice)、“空间的表征”(Representationsofspace)和“表征的空间”(Spaceofrepresentation/repre-sentationalspaces)为基础的叠加着社会性、历史性和空间性的“三元辩证法”,并“试图用空间性的‘问题式’熔化其他所有问题:日常生活、异化、城市状况。”[2]所谓“空间的实践”,指的是空间中的生产,它包含生产和再生产,以及每一种社会形态的具体场所和空间特性,换句话说,有点像是学说中的生产实践。至于“空间的表征”,是指一种概念化的空间想象,通过语言、文本和各种意识形态来支配空间生产,类似于“上层建筑”。而“表征的空间”,则代表人们感知和生活其中的空间,它通过各种意向和符号被生产出来,是对“空间的表征”的超越,也是对“空间的实践”的回归[1]。简单而言,在列斐伏尔看来,“空间是社会的产物”,空间被社会关系所建构、所运作、所实践方能彰显其存在[3]。后续的一些学者,比如哈维、卡斯特尔、福柯、吉登斯等人都对空间学说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贡献。哈维侧重于生产,以资本运动与城市过程的视角探讨了城市空间的问题并指出城市空间的本质是一种建构环境,是一种认为建构的“第二自然”[4]。卡斯特尔则认为,空间是一种物质产物,它必须和社会其他物质产物与历史行动者发生关系,才能被赋予意义和功能;空间不只是社会反映,还是社会表现、关系及过程[5]。福柯从空间与权力的角度、从政治的角度、从统治技术的角度分析了个体和空间的关系,他认为空间对个人具备一种单向的生产作用。对个人而言,空间是权利的实施手段,权利借助空间的物理性质发挥作用。在此意义下,现代社会就是一个空间化的社会,而且是一种“监狱化”的社会——由一大堆的“监狱群岛”组成,社会通过建造各种密闭的空间,并对这些空间进行监督,从而展现权力[6]。至于吉登斯,他的结构化理论则包括了时间空间论。在他看来,时空绝不是与社会实践没有直接关联的外在环境和场所,而是实践的内在构成要素,所有的实践都是在时间和空间中展开的,都内含一种特定的时空安排。“各种形式的社会行为不断地经由时空两个维度再生产出来,我们只是在这个意义上,才说社会系统存在着结构性特征。我们可以考察社会活动如何开始在时空的广袤范围内‘伸展’开来,从这个角度出发,来理解制度的结构化。”[7]林林总总,各种社会学思想和流派对空间认知的转变,昭示着空间已然成为现代社会科学知识的一个重要议题。在现代意义上,是人的参与赋予了空间存在性及其意义,正因为有了人的参与,空间才产生了意义[8]。空间不只是社会的产物,所有的社会关系都是在一定的空间里发生的,脱离了空间谈社会,就好比在黑洞中谈论生命一样,至少在目前的情况下是没有意义的。各种社会关系融烙于空间之中,又随着空间的再生产而生产,甚至某种程度上说,社会就是空间本身。我们所探寻的社会运行方式,某种程度上就是我们所处的空间的再生产方式;我们说的社会进步,生产力发展,其实就是空间的更替以及更替方式的进步;我们所说的从奴隶社会走到封建社会,其实就是奴隶制生产方式所生存的空间被封建制生产方式依赖的空间所替代;我们说的资本主义从萌芽到成为社会制度,其实就是在原来封建制生产方式的空间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熔烙的空间从萌芽扩大直至替代原来整个空间的过程;历史的发展、文明的碰撞乃至意识形态或者文化的冲突,其实都可以看成是不同空间的碰撞、摩擦乃至融合和更替。
1.1目前,由于各学者学科背景的差异性,针对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度评价的侧重点不同,给出的相应指标体系并未达成一致看法.因而,在对不同区域环境与经济协调度评价时,应避免盲目效仿,而应从研究区域实情出发,合理选取评价指标.为此,本文以协调发展理论内涵为依据,从区域环境与经济发展特征出发,遵循指标科学性、系统性、可获取性的原则,参考了近些年发表的关于环境与经济协调度评价的具有代表性的指标体系,并对使用频率较高的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和独立性分析处理后[23],最终选取了27个评价指标构成山东省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1.2数据来源文章所采用的原始数据及相关计算主要来自《山东统计年鉴2013》[24],部分数据来自相关年份《中国统计年鉴》.
2研究方法
2.1数据处理与指标权重赋值
2.1.1数据处理由于评价指标体系选取的指标较多,为了消除指标间量纲的差异,使数据之间具有可比性,需先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数据无量纲化通常采用极差标准化处理,用于计算山东省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中不同指标的功效系数。
2.1.2指标权重的赋值不同指标在评价系统中的重要性不同,当前学术界对指标权重赋值采用的方法众多,主要分为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由于每种方法有不同程度的缺陷和片面性[26],本文采用熵值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分别求出指标权重后,再将两种方法所得权重进行综合处理,结果即为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各指标权重。
2.2协调发展度模型
根据山东省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发展状况,借鉴相关协调发展研究[3]的基础上,从耦合协调发展定义出发,建立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模型。协调度只是反映f﹙x﹚与g﹙y﹚两个子系统有序发展关联性和互动耦合作用,并未体现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整体“功效”和“协同”效应.为此,在协调度的基础上引入协调发展模型,以进一步反映区域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整体协调综合发展程度。通过﹙4﹚、﹙5﹚两式,测算了山东省2003年以来10a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综合效益、综合评价指数、协调度及协调发展度,协调发展度类型划分标准见文献[28].
2.3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度预测
预测是进行决策与调控的基础,现有的预测方法主要有回归分析法、时间序列法等,这些方法难以适应系统复杂、数据量少的问题.灰色系统GM﹙1,1﹚模型不仅预测精度高,也能在数据有限、系统复杂的情况下有很好的预测效果[29].为了深入探究山东省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度在未来发展趋势及演变情况,在协调发展度结果的基础上,通过GM﹙1,1﹚模型对其未来协调发展度进行预测.
2.3.1协调发展度预测根据GM﹙1,1﹚预测模型,得出社会经济预测模型为。
2.3.2预测精度检验为了检验模型预测精度是否符合要求,根据式﹙6﹚、﹙7﹚得到2003−2012山东省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预测值﹙见表4﹚,并将预测值进行残差检验和后验差检验[30],结果均满足预测模型精度要求.根据表4预测值,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误差都较小,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0.96%、2.19%.故在未来经济波动幅度不大的情况下,本文所建GM﹙1,1﹚预测模型可以用来进行预测.
3结果与分析
3.1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效益时序变化分析从图1可以看出,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总体上呈现出明显的上升的趋势.从时序发展速度来看,社会经济效益指数发展变化快,除2008−2009年稍有放缓之外,其他时间段均为均匀快速上升增长.与社会经济相比,生态环境则呈波浪形缓慢曲折发展.生态环境效益除在2006−2008年发展较快外,其他时间段平缓发展,且慢于社会经济.从效益指数值来看,生态环境效益初始值较高,但发展缓慢,且在2003−2006年为负增长,因而10a内变化量不大,社会经济效益初始值虽较低,但发展速度快,效益指数与生态环境差距不断缩小,自2010年超过环境效益后一直处于快速增长状态.从效益指数变化幅度来看,社会经济效益变化幅度大,平均年变化率为8.89%,生态环境变化幅度小,年均变化率仅为0.75%.这一方面说明经济发展在生态经济系统中占主导地位,另一方面也体现出环境对生态经济系统发展的制约作用.山东省是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大户,也是受渤海跨海通道建设影响最明显的地区之一.因此,在快速发展经济的同时,山东省要积极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努力实现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双向促进和良性循环协调发展.
3.2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分析图2为协调发展时序动态,从协调发展类型来看,山东省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度处于0.660~0.852之间,即从初级协调发展阶段向良好协调发展阶段转变,说明山东省当前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状况良好.根据协调发展度类型划标准,协调发展度可以明显分为3个阶段:2003−2004年为初级协调发展阶段,2005−2009年为中等协调发展阶段,2010年后开始转入良好协调发展阶段.在初级协调发展阶段中,经济发展一直滞后于生态环境,属于初级协调发展类经济滞后型,说明此阶段山东省生态环境发展状况较好.在中等协调发展阶段,虽然经济发展仍一直滞后于生态环境,但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二者之间的距离不断缩小,到2009年时,生态经济转变为经济环境同步发展型,反映了此阶段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相互协调,比例配合得当.在良好协调发展阶段,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距离继续缩小,协调度不断提高,并在2010达到协调度最高点之后由于社会经济继续快速发展,生态环境开始滞后,生态经济在2012年开始转变为良好协调发展环境滞后型协调发展类型.在图2中,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度、综合评价指数和协调发展均呈平稳发展态势,反映了各指数内在的互动关系和相互约束作用.生态经济协调度一直处于较高水平,而综合评价指数则相对较低,表征了在测度时间段内,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两个子系统虽是协调有序、相互影响,但由于各子系统低水平效益,未能使系统整体功能增强,因而协调发展度未能达到较高水平.在此阶段,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是综合评价指数,反映了在一定时期内,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主导方向是不断加强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相互影响、协同共生、促进物质交换频度的同时,努力提高二者的功效水平,增强系统整体功能.
3.3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预测结果根据山东省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预测模型,通过式﹙4﹚、﹙5﹚计算得到2013−2030年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发展状况,其发展趋势见图3.按照现状预测,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发展趋势将总体上处于先上升后下降状态.在协调度中,协调度曲线自2010年达到最高点之后逐渐持续快速下降,并于2030年低于0.4.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滞后,使得原本处于协调一致状态的两个子系统数量上比例失调,结构上缺乏有效的相互促进和协同一致的交换匹配,导致二者之间的演化趋势背离系统整体的良性互动,从而引发对生态经济系统的负反馈调节和约束作用,促使其协调度不断下降.协调发展度曲线初期由于系统综合评价指数的提高而在发展初期不断攀升,并于2024年左右达到其最大值,但由于受生态系统协调度不断下降的制约和瓶颈作用,使得协调发展度在达到最大值之后开始下降,并呈加速衰退下降趋势.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促进生态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不仅要体现系统总体功效的协调,也要达到系统内部结构的和谐有序.2013−2030年是按照山东省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自2003年10a以来协调发展变化作出的预测,是在渤海跨海通道“零替代方案”下得到的结果.然而,渤海跨海通道的建设势必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山东省生态经济的协调性,特别是对生态环境的负向影响.因而,这种只重视经济的高速发展而以环境保护发展滞后为代价的发展模式,是难以维持区域的生态环境协调可持续,必须在当前及未来的发展中引起高度重视.
4结论与讨论
1、缺乏指导大学生人生发展与定位的课程
目前我国高校教育并没有对学生进行人生指导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缺乏指导学生在面临挑战时,怎样才能占据主导地位的方法;缺乏教育学生在遭遇逆境时,怎样才能找克服困难,从逆境想出的办法;缺乏教育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该如何提升自己的魅力指数,拥有更广的人脉;缺乏教育学生在工作学习中,怎样才能充分发挥能力和潜力,取得骄人的成就的人生指导课程。
2、教学内容和方法与社会脱轨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所谓教师的主导作用,盖在善于引导启迪,使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非谓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受。由此得知教师的教学任务不仅仅是照本宣科,可是现如今大学的课堂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老师在上面讲,学生被动的接受,很多老师的教学就是把课本的知识讲完了,就完成了教学任务,而并不注重课本与社会的结合,导致课堂枯燥、乏味。课本知识的老旧,也导致了学生对于课堂内容失去兴趣,有时候让上课成为了一种例行公事。笔者认为作为一名大学老师,教书育人是根本,老师在进行课程规划和讲解的时候应该有意识的与社会相连接。大学教育不同于普通基础教育,它更加的系统、丰富、全面。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应该将“学”与“实践”有机的结合到一起,解决教育脱节的问题。
3、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无暇东顾
作为大学教师每年都要完成所谓的“科研成果”,要写论文、出书来完成任务,否则就可能降职。现今大学老师需要准备论文来评职称,要准备科研实验,保证职位。本科教师压力大,主要原因在于受、科研成果、职称评定的相关制度束缚,学校老师压力大,工作量大,对于功课准备的时间自然会少,这也是造成教师课堂质量不高的原因。
4、学校拼凑专业的现象明显
我国教育部于2001年颁布了《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的若干原则意见》,明确提出高等学院可以在国家提供的招生就业信息服务和宏观调控制度的基础上,扩大学科专业设置的自。这样一来,许多学校的管理人员看什么专业热门好找工作,就赶快“上马”一个专业,拼凑一些“课程”出来应付门面。但是这种拼凑专业的现象,严重导致了学生就业难及教学失衡的现象。专业设置存在不合理现象,并没有考虑到社会的需求以及学生的长久发展。
5、学生选择专业为就业,专业学习目的性差
学生对于专业学习的目的性差,对所学专业不了解,不知道这个专业的社会发展方向和主流是什么,也不明白这个专业培养的目的是什么样的人才要求,不知道该怎样进行大学的学习,更不知道前面的路在哪里。很多学生选择专业只是为了就业的方便而“选择专业”,但是当他们真正想去定位自己的时候,就反而陷入了“专业思维”而不能自拔。多数人只是为了一份工作而读一个热门的专业,却忘了去关注自己的兴趣、爱好,甚至综合能力的培养和理想的思考。这就是我国许多大学生所面对的困难。
二、解决对策
1、开办大学生人生指导课程,培养专业师资力量
人才的培养,不能仅仅是对专业课的教育,还应注重对学生人生的指导。开办大学生人生指导课程,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优良的性格,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敢于直面困难不退缩;学会掌控自己的情绪,培养学生积极的精神;尽可能的挖掘学生的潜能,教育学生上进的心态;最重要的是教育学生热情的面对生活;在面对未来的工作的时候要全力以赴,发挥自身优势。大学人生指导课程的重要性不比专业课程差。开办大学人生指导课程,要建立专业的师资力量,培养专门人才,加强对学生进行人生指导课的教学。对于大学人生指导老师的培养,可以学习国外发达国家的方法,建立专业的人生指导部,定期对老师进行培训,发挥自身的最大作用。
2、提高老师教学质量,定期审查教学计划
提高教学质量,是保证学生课堂学习的重要手段之一。老师应该采用多种教学形式、教学方法,与学生进行互动教学,拒绝填鸭式教学。作为高校教师,应该科学合理的安排教学内容,对于每一节课的课程安排应该合理,保证教学知识的难易适度,将知识点尽可能多的总结归纳出来,帮助学生理解。对于不好理解的内容应该进行重点讲解,不但要教会学生对于这一知识点的理解,还要交给他正确的学习方法,能够达到举一反三。鼓励学生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来,通过亲身经历,学习知识,并且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校还应该加强定期审查制度,让学生亲自参与到其中,考察任课教师的教学质量,提出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3、改革教师评审制度
据有关调查显示,我国八成的高校教师压力过大。作为老师,不但每天要准备课堂讲课内容,还要写论文、评职称、做课题研究,各种审核制度,让高校老师不堪重负。对于高校教师的评审,不能只停留在论文的写作质量和课题研究的成果上,更应该关注教师的教学质量。教学质量高,学生评价高,应该列入考核中。除此之外对于老师研究的课题,不应该只注重数量,还应该注重质量,讲求创新性。同时教师的考核机制也应该与教师的个人人格魅力挂钩,不能仅仅停留在课堂教学上。除了有合理的教师职称评审制度外,我们更要为教师提供足够自由的研究空间,真正实行学术自治。对于大学老师而言,他们的学术研究应该是兴趣驱动,而非任务驱动。在这种自由的学术研究氛围中,可能会出现个别没有成果的“懒汉”,也可能最后产出的“学术成果”数量没有以前多。但是在这种氛围下,出现的学术精品肯定会比现在多,对学术以及社会发展的贡献肯定也会比现在大,教育和学术的声誉也会逐步恢复。
4、杜绝大学随意添加专业现象
每年高校,向外输出的大学生逐年增长,这不可避免产生学生的就业问题。近几年来社会上传出“大学毕业不如农民工,农民工就业方便,大学生就业难”的议论。有关信息揭示,2014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速7.4%;1-8月份,全国新增就业人口970万人,占全年目标的97%,经济增速与就业增长背离。城镇调查失业率呈下降趋势,其中今年3、4、5月的城镇调查失业率分别为5.17%、5.15%、5.07%。因此规范大学专业设置对于解决学生就业难现象也是一个有效的措施。学校在设置专业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专业的实用性、针对性和就业率。首先应该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学校的专业设置,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就业。在课程的安排上,学校应该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根据学生爱好,放宽专业的限制,重视学生对于专业的选择,从而培养全面发展人才。其次,学校设立专业也是为了给社会输送人才的需要。学校应该根据社会的需求定期对专业和课程进行调整,增加课程的灵活性,避免专业设置不合理现象,根据国家的相关政策,协调市场,以避免学生就业难的现象。最后就是专业的设置应该有长远性。高等学校的学科专业设置要灵敏地反映着社会各产业的部门结构和行业结构的变化及随之出现的人才需求变化,但又不能盲目的取媚市场,必须要有前瞻性。作为现代高校,应该有意识的培养人才,能够准确科学的对未来人才市场进行预测,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5、加强专业选择教育,提高专业目的性
许多学生在选择专业的时候都会有些许的困惑,作为高校的一名教师,笔者曾经听到许多学生说过对于现在的专业并不是特别喜欢,也不了解进入社会后能做什么。相信这些困惑很多老师都会听到过。很多学生对于自己所选择的专业并不是特别了解,有的干脆就是为了就业。作为老师应该有效的对学生在选择专业的时候进行引导,解决其困惑。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以及自身情况去选择专业,带着兴趣去学习,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总结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艺术的追求,建筑设计被赋予了新的历史任务,重新寻找失落得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平衡点。环境问题成了世界的中心话题,人是环境的主体,于是人和环境又成为了建筑创作的中心课题!本文对建筑设计之生态环境的回归做了简单的阐述。
关键词:建筑设计环境艺术关系
一、建筑设计
人是环境的人,环境是人的环境,形式是人和环境所需要的形式。人和环境的交互作用主宰了设计的全过程,这就是建筑设计。长久以来一直困惑大家一个问题就是人和环境之间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到底是人主宰环境还是环境影响了人?其实人在空间之中,人和环境的交互作用表现为刺激和效应,效应必须满足人的需要。需要反映为人在刺激后的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和活动空间状态的推移,也就是人的行为。这二者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的。建筑设计是解决室内空间的使用、美观的要求,同时在外部形体上,具有一定特性风格的前提下与周围环境、城市文脉及城市控制性规划相协调的结果。一个全新的观念进入了建筑师的思想和他的人民生活之中。此后,建筑逐渐成为空间的,被认为是一连串相互联系的空间。而何以为空间呢?空间的概念到底是什么?著名建筑学者冯纪忠教授在讲课中提出过———建筑是空间,并生动的拿茶壶作比较,壶身是大空间,壶嘴是小空间。空间一词用于建筑是近百年的事情,后来对城市进行设计,空间便移植入城市中,成为城市空间……一直以来,建筑物被西方人看作实体,被看作塑造的主体,建筑师们如同雕塑雕像一样极力刻画着建筑物本身。上世纪末,建筑界发生了一场革命,人们看见了原先看不见的“空间”,建筑师们先前的理念殿堂轰然倒塌了,似乎一切都“黑白颠倒”过来。中国人一直以来就不曾把建筑单体当作主体来刻画。中国建筑工匠的注意力一直在建筑群体上,李允铢曾在《华夏意匠》中讲到:“中国的建筑是在平面上展开的”,中国建筑工匠考虑的是建筑与建筑之间的“院落”。中国古代建筑,以“院”为中心组织单座建筑,“院”被称为一个基本的组织单元,若干院落组成建筑群,所谓“无院不成群”,而院与院的空间感受是绝不相同的,从而产生了丰富多彩的建筑空间效果。西方建筑师则更多的注重了建筑物单体本身,很大精力花在建筑单体的形体塑造上。因此,西方建筑的形体要比中国古代建筑形体复杂得多。另一方面,在城市空间设计上,中国是城市较早的,中国很早就把注意力集中在建筑与建筑之间上了。西方建筑师这样教授我们什么是空间:这是一种图底关系。把房子当作实体,周围环境作底,我们只看得见房子;如果把房子当作底,房子周围的形状就出现了,这便是空间。
二、建筑设计与环境艺术的关系
建筑仅仅是环境的一个部分,建筑美从整体上说是服从于周围环境的。“建筑”作为稳定的不可移动的具体形象,总是要借助于周围环境恰当而和谐的布局才能获得完美的造型表现。绿色植物的季节性变化和易修剪的特点使其在营造建筑外部空间环境中成为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独特的地域景观建筑的外部空间环境不仅同建筑形象有关,而且同建筑室外绿化景观密切相关,空间环境的特定性是建筑不同于其他艺术门类的重要特征。生长环境和民族文化喜好的不同使各地域的自然植物景观呈现出巨大的差异,而建筑与周围自然环境的结合,不仅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而且造就了丰富多彩的地域景观。虽然现代资讯共享带来人们生活方式、审美取向的日渐趋同,使建筑风格的同化现象不可避免,但迥异的建筑室内外绿化景观却为城市面貌带来迥然不同的人文视觉景观,这种不易消融的特点使其成为一幢建筑或一座城市最不易磨灭的印记。从城市区域规划出发设想建筑与大环境的结合:建筑的整体轮廓上,与周围的现有建筑呼应,立面上虚实对比、色彩处理与环境格调相协调,流线上,符合环境的肌理;从人的感觉出发想象建筑局部小环境的处理:通过人的生理和心理的感受塑造空间,“环境是指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影响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各种自然(包括人工干预下形成的第二自然)力量(物质和能量)或作用的总和。”环境问题是一个复合而复杂的问题,环境问题的可变性也就决定了“环境问题实质是发展问题”认为自然界“是我们人类即自然界的产物本身赖以生存的基础”人的存在和生命的延续都依赖于自然界所馈赠的给养;同时,自然界也只有被纳入到人的生活轨迹中,才能成为人的现实生活要素。人类的建筑活动作为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一种创造性劳动,毫无疑问具有明显的实用功利目的,但同时又必须兼具审美意识和精神情趣。而地面绿色植物系统作为功能最复杂、结构最庞大的生态系统之一。一直同建筑有着最为广泛的联系。
节能生态型建筑的塑造
三、生态环境艺术
建筑设计中除了建筑本身优美动人的造型外,其配套设施也是衡量生态环境的重要指标,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中唯一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在保持城市生态平衡、改善城市面貌方面,具有其他设施不可替代的功效。是我们创造生态环境的一个必不可少的依托条件。只有搞好城市绿化,创造优美、清新、健康、舒适的人居环境才能更好的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目前全球环保人士呼吁保护好我们的家园,地球是我们唯一家。作为设计师尤其是建筑设计师,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创造宜人的生活空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
四、“生态建筑”不仅仅是指绿色植物的应用,单纯的颜色改变,更为重要的是环保材料的应用、环保的施工。在各种污染日益严重的今天,为了我们能有个健康的生活环境,设计师义不容辞。建筑是能源消耗的主要领域,人类对于建筑的需求经历了从遮掩一舒适一健康一绿色这样一个发展过程。第一个阶段是低能耗甚至零能耗阶段,第二、三阶段是高能耗阶段,第四阶段即现在所讲的生态建筑是高能量效率、大量利用可再生资源,突出强调能源节约和建筑材料资源的循环利用,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避免和减少建筑过程中对自然环境和资源的损害。目前中国建筑业物质消耗占全部物质消耗总量的15%左右,建筑能耗约占全部能耗的28%,建材生产,建筑活动造成的污染约占全部污染的34%。因此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推进建筑节能,对于解决中国能源问题,改善环境有着重要意义。同时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住房需求的增加,中国建筑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预计2020年全国房屋建筑面积达690亿m2,推进建筑节能的任务将是十分艰巨的。我国生态建筑的发展,应该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体现绿色平衡理念,充分展示人文与建筑、环境与科技的和谐统一,实现建筑的选址规划合理、资源利用高效循环、节能措施总和有效、建筑环境健康舒适、功能灵活多样的目标。
【关键词】 家庭伦理剧;大众文化;社会恐慌;关系
一、家庭伦理剧导致形成社会恐慌的原因
1、电视节目的社会化作用
施拉姆曾提到“所有的电视节目都有教育意义,唯一的差别是它在教什么”。例如,在2009年有一部电视剧叫《蜗居》,剧中的女主角海藻大学毕业后,与公司职员小贝相恋,两人也感受到攒钱买房的辛酸。因为工作关系,海藻结识了市长秘书宋思明,宋对她一见倾心,如有神助般化解了海藻各种难题。最后由于生活的种种波折,海藻最终爱上了宋思明成了他的情人。此电视剧多处传达出来的大众文化中,无可避免提及了社会敏感话题“小三”、“房价”等问题。
许多家庭伦理剧传达出来的不是真善美,而是社会的假恶丑。就例如《蜗居》,女主角不堪重负,被有背景的宋思明拿钱拿权砸昏了头,抛弃了相恋多年的穷小子。这些电视剧虽然也都来源与生活,但这样的文化传播无疑也将对社会价值观有所影响。电视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存在的,《蜗居》让我们看到,“小三”也是被逼的,“小三”也是有真爱的。然而这样为“小三”摇旗呐喊的电视剧真的好么?“小三”的行为需要抵制,在电视剧中,更应该减少这样对于“小三”的刻画,这些坐享其成的社会风气,不应该在电视剧里一而再再而三的播出,虽然这样的电视剧大众喜欢看,但是这样潜移默化的影响,很有可能会使更多“小三”找出更多道德上说服自己的理由。
电视对于大众文化形成的影响,问题不在于是否引起社会恐慌,而在于让人们看到的是世界以及生活与其中的人民的哪一种景象?让他们效仿的是什么样的榜样?鼓励他们期待的是什么样的工作与生活条件?我们没理由担心电视让人们看到一个暴力的世界,因为我们知道世界本身就充满着暴力。我们应当关注的是他们是否会看到或经常看到暴力受到奖赏,犯罪者逍遥法外。[1]
2、拟态环境下的真实缺失
美国传播学者李普曼在《公共舆论》一书中论及拟态环境问题,拟态环境包括外层的媒介环境与内层的心理环境。一方面,拟态环境不是现实环境“镜子式”的摹写,不是“真”的客观环境,或多或少与现实环境存在偏离。另一方面,拟态环境并非与现实环境完全割裂,而是以现实环境为原始蓝本。[2]家庭伦理剧对于现实生活中个案的提取,在电视荧屏上放大、夸张、以艺术的姿态形成虚拟的现实生活。这样的拟态环境,可以使看电视的人身处其中,同时拿电视中的生活与自己的现实生活比较,甚至有些人会沉沦于电视剧情中,认为电视中的刻画是真实存在的,把编剧描绘的电视世界当成自己的现实生活。
电视剧中营造的虚拟场景,夺取了许多心智不成熟的青少年的生命。电视剧营造的环境,让人完全背离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所有一切生活的好与坏都是由自己决定的,跟有没有嫁给一个“高富帅”毫无关系。电视剧中的“高富帅”总是那么优秀,所有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让许多少女痴迷不已。然而现实生活离不开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平淡日子,即使就像童话故事里王子和公主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然而之后如何幸福还是要靠个人。
“拟态环境”是把双刃剑,与现实契合部分可以帮助受众认知环境,而与现实偏离部分则可能误导大众。电视剧中描绘的拟态环境,可以让受众陷入痴迷,也可让大众产生普遍恐慌,减少的方法一是在于传者本身,二是在于受传者自己。
二、大众文化与社会恐慌的关系
1、权力的规训
福柯的观点认为,大众文化应该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规训工具之一。当代大众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在社会大众实际生活中的渗透性以及它与人的身体和生命活动的紧密关系。由于大众文化的无所不在性,使现代人身体的各部位及其实际活动,无不笼罩在大众文化的游戏网络之中。[3]
家庭伦理剧的大量投放,其中蕴含的是权利需要我们认同的社会秩序,比如我们的生活需要有车有房,婆媳生活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中国人婆婆、媳妇、小姑之间的复杂关系和纠结,甚至都成为中国独有的大众文化,这些文化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之中,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些再由电视剧表现出来,在看电视剧的同时我们很容易就会联想到我们的实际生活,带入到情景当中,让我们对自己的家庭生活产生恐慌。
再如电视剧中一而再再而三的表现出,对于高富帅的追捧,以及没有房是万万不能的这样的理念。这样的理念何尝又不是现如今中国人人感受到的贫富差异。电视剧让我们感觉没有房的儿子难娶媳妇,没有钱的情侣生活困难。这些电视剧中的情况很容易就会影响到人们的判断。
2、心理控制
洛塔尔文有一个著名的论断:“文化工业的控制就是反向的精神分析”。精神分析借助催眠、自由联想等疗法使精神病患者被压抑在心理底层的无意识内容释放出来,从而达到解除心理障碍的目的。文化工业的心理控制则反其道而行之,它鼓励人们把外在的社会规则内化为超我人格,然后借助这个超我的力量把那些为社会秩序所不允许的欲求和愿望压抑到无意识的深层,并对它们时时进行管束。这样,大众文化就成为社会统治的帮凶。[4]
电视剧作为文化工业的一部分,在大众文化鼓励把外在的社会规则变化为超我人格时,仅仅是靠灌输和说教很难达到说服的效果,因此它需要采用一种平易近人的方式,让我们欣然接受。家庭伦理剧的主人公,和生活中的我们很像,让我们存在心理上的角色接近性。他让我们做梦,让我们感觉我们和主人公一样是个普通人,有一天我们也会灰姑娘变成公主,只要遇到一个帅气多金的男主人公。这种隐含在电视剧中的拜金心理,逐渐影响我们的超我人格,把社会中的有钱人有权地位越抬越高,才会形成现如今有钱人有权人自持甚高的局面。
阿多尔诺认为,正是这种平易近人的可自居性使大众文化对大众来说变得魅力无比,文化工业也是利用大众的自居心理来控制和左右大众。
三、总结与展望
根据上述分析,电视剧将升华为一种社会现象,被一再的夸张、夸大,最终深深的影响到我们的生活,所代表的意思就是这种文化是广泛的且可以传播的。大众文化与社会恐慌是相生的,正确的大众文化可以洗涤心灵,端正价值观。当然不良的大众文化,将会把文化工业的触角深入到我们的思想当中,成为超我人格,渗透到我们的情绪和生活中。
文化工业控制下的个体不仅在文化消费中是无力的,而且在社会生活中,人们无法形成自己的权戚,就只好依附于外在的权威,并在对权威的自居中获得。他惧怕权威对他的抛弃,甘愿受权威的支配、控制甚至虐待。
【参考文献】
[1] 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第二版).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62.
[2] [美]李普曼.公众舆论[M].阎克文,江红 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论文摘要:茅盾先生的批评思想是庞大而深刻的。通过茅盾先生不同时期典型的批评观点来梳理他全部的文艺批评思想,茅盾先生早在时期就明确提出“为人生而艺术”的观念,为当时的创作指明了方向。他以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美学标准,从现实革命发展的角度,考察作家作品的思想实质、社会和美学价值,评价作品得失,显示出美学批评的犀利的深刻性。
茅盾先生批评思想应追溯到他出任《小说月报》主编,那时,他积极参加文学研究会,明确提出“为人生而艺术”的观念。当时茅盾的文学批评,典型地体现了现实主义流派的批评特色。他为作家的优劣不决定于灵感的有无,而在于对社会人生填密的观察和研究。作品的价值不取决于作家的“自我表现”,而在于真实地再现社会人生及改造社会的愿望。
随着思想的变化,茅盾逐步确立了的批评观念。他的《读<倪焕之>》、《徐志摩论》以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美学标准,从现实革命发展的角度,考察作家作品的思想实质、社会和美学价值,评价作品得失,显示出美学批评的犀利深刻。
在《新的现实和新的任务》一文中,茅盾先生说:“认识生活和研究党的理论和政策,是不可分的,但应该指出,党的理论和政策只是作为我们去观察、体验、分析、研究生活的指针”。电攀盾先牛坏提到:“如果不是把观察、体验生活和研究、分析生活统一起来,那末我们还是很难做到把复杂的生活现象概括和集中起来。”叼虽调不能仅仅局限在“体验生活”,还应该具备全面地历史地分析研究局部现象的能力。他还指出:“文艺工作者的工作对象是社会生活,是社会各阶级的人与人的关系,他们的矛盾和斗争,他们的精神状态,思想意识等等。因此,不言而喻,文艺工作者必须同时既要有锐利的思想武器,即马列主义、思想,又要有广博、深人的生活经验。为当时的创作指明了方向。
茅盾先生对文学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的问题也有独到的见解。他对作家的构思过程是这样定义的:“生活经验的素材要经过综合、改造、发展这样的一系列的加工,然后成为作品的题材。这一过程,我们称为:‘构思’。’州牲笋盾还指出:题材的产生是“作家按照他自己的世界观去解释现实,分析现实,并且从现实中拣出他认为是主要的、能够说明他的思想的东西,经过综合、改造、发展的程序而最后成为作品的题材。呵过一定义直到现在对我们仍旧有一定的启示作用。茅盾对于题材的思考还没有结束,他强调:“我们也不应该从形式上看问题,以为只有群众性的斗争和运动才算是主要题材。“。
关于作品中人物和环境以及典型问题,他指出:“人物性格是不是典型的,也就要取决于这些行动的有没有典型性。作者支使人物行动的时候,就要尽量剔除那些虽然有趣、生动,但并不能表现典型性格的情节。”电从宏观上指导了艺术家对典型人物的创造。不但如此,茅盾先生也决不放过微观的技术上的艺术与手段并纠正了一些错误的创作思想。他说:“善于描写典型的伟大作家不但用大事件来表现人物的性格,而且不放松任何细节的描写。夸张地描写人物外形的特征,也是惯用的手法,但过度的夸张会使得人物漫画化;夸张得不适当,会流于庸俗。人物的服装描写也不是没有目的性的,不应该‘为描写服装而描写服装。茅盾先生还特意把与典型人物密切相关的典型环境论述了一番。他说:“人物不得不在一定的环境中活动,因此,作品中就必须写到环境。作品中的环境描写,不论是社会环境或自然环境,都不是可有可无的装饰品,而是密切地联系着人物的思想和行动。作家常常要从各方面来考虑,在怎样的场合应该有这样的环境描写。不适当的环境描写会破坏作品的完整性,至少也要破坏作品的气氛。一段风景的描写,不论写得如何动人,如果只是作家站在他自己的角度来欣赏,而不是通过人物的眼睛、从人物当时的思想情绪,写出人物对于风景的感受,那就会变成没有意义的点缀。”。
茅盾先生对文学的民族性问题的看法也是独到而精辟的。他认为:“文学的民族形式包含两个因素,一是语言这是主要的,起决定作用的。二是表现方式(即体裁),这是次要的,只起辅助作用。对于民族形式,他承认语言是民族形式的首先第一因素,但同时又把作品中所表现的民族生活内容,也看作民族形式的重要因素。
针对那种认为现实主义过时,“现代派”是当代文艺思潮代表的论调,茅盾旗帜鲜明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现代派与古典主义的本质都是形式主义。“现代派”的创作特征,只是在歪曲事物外形的方式下发泄了作者个人的幻想或幻觉,只是在反对陈旧的表现方法的幌子下,摒弃了艺术创作的优秀传统。
综上所述,茅盾先生的文学批评,有如下几个特点:
第一,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评论视角。在茅盾先生的文学批评论著中,既有从宏观角度评论某一时期的某种思潮,也有针对某一作家或某一作品的深人分析。这种宏观与微观不断交错变化的视角,使他的文学批评具有强烈的现实性,覆盖面宽泛而不空疏。
第二,实事求是的精神和科学的分析方法。茅盾先生批评的分寸恰到好处,很少有褒贬失当的现象。
第三,尊重创作规律,注重艺术分析。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生态教学;路径选择;重要意义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专业是高职院校最基本的建设单元,从生物学的角度说也就是最基本的生态系统,由于系统具有层次性、开放性、拓展性等特点,所以本课题选择会计电算化专业作为具体的研究对象,从底层生态系统研究出发,以专业建设为切入点,一个专业建设好必然带动相关专业形成专业群,专业群的发展必将带动其他专业群的发展,继而推动整个学校的发展,学校的发展必将带动周边兄弟院校的发展,这种连锁的示范效应必将促进整个社会办学水平的提高。
一、国内外生态教学研究现状
(一)国外对教育生态学的研究。“生态学”一词在教育研究中正式使用始于美国教育学家沃勒。1932年他在著名的《教学社会学》中曾提出“课堂生态学”的概念。20世纪七十年代是国外教育生态学研究的兴旺时期,各种研究趋向纷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前院长克雷明于1976年在其所著《公共教育》一书中正式提出了“教育生态学”这一术语,并列专章进行探讨。几乎同时,英国学者埃格尔斯顿于1977年出版了《学校生态学》一书,以研究教育的资源分布为主旨。20世纪八十至九十年代,教育生态学研究范围更为广阔,研究深度也有所增加。如莱西和威廉斯合编的《教育、生态学与发展》(1987),把教育放在为世人瞩目的环境与发展的大背景下进行研究。华盛顿大学的古德莱德则从微观层面入手,提出学校是一个“文化生态系统”的观念。
(二)国内对教育生态学的研究。在我国,生态学的研究由来已久。中华民国时期,我国学者便对生态学开展了相关研究,但最初的研究范围主要是植物生态学领域。发展至今,我国关于生态学的理论著作和论文已有很多,研究范围包括了种群生态学、系统生态学、行为生态学、全球生态学、古生态学、教育生态学、景观生态学、植物生态学等等。但教育生态学的研究起步较晚,其中中国台湾和香港的研究早于大陆。台湾师范大学是较早进行教育生态学研究和教学的大学。20世纪六十年代,中国台湾“教育部”要求各大学广泛开设教育科学分支学科,台湾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方炳林率先从事这一领域的研究,并著有《生态环境与教育》一书。到20世纪八十年代,又出现了一些教育生态学的专题研究,李聪明所著《教育生态学导论》(1989),将台湾地区对教育生态学的研究推向新的。
我国大陆的教育生态学研究始于20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虽然刚刚起步,但它的胚胎早就根植在古代的教育中。孔子(公元前551至公元前479)在《论语・阳货》中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又说“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说明当时人们已经意识到环境因素对教育的作用和影响。孟母三迁的故事,更说明当时人们已注意到教育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关系。但是,在我国古代的教育发展历史中,一直没有将教育学与生态学真正地结合。直到20世纪三十年代我国学者对德、日两国学者关于教育环境学的研究译介为教育生态学研究打下了一定的基础。而后较长的历史时期内,这一研究却又近乎中断。至今出版的相关论著主要有《教育生态学》(吴鼎福、诸文蔚,1990;任凯、白燕,1992;范国睿,2000)。还有一些学者从微观层次对教学环境和教学动力进行了深入的具有生态学意义的研究,如《教学环境论》(田慧生,1996)、《教学动力论》(李森,1995)等等。
目前,在国内生态教学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中小学和本科院校方面,由于高职院校起步较晚,关于高职生态教育的研究则不是很多,关于高职院校具体专业的教育生态研究则少之更少,由此可见对高职院校专业生态教学研究则刚刚起步。
二、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生态现状分析
各种教学政策、教学理念、教学导向与教学条件的提升都在催生着教育教学模式的变革,倡导着人情化、生本化教学真谛的回归。教育的嬗变也孕育着人们开始追求教学理性的返璞归真,注重学生的和谐发展状况,引导着我们探寻师生成长的乐园。
回顾高职教育教学历程,我们有自豪的一面,但也有负疚的一面。就如我们的经济发展一样,在很多情况下,我们的教育教学成就是建立在对“环境”的破坏上,属于“高耗低效”的产出。具体有以下几个表现:一是掠夺性开发。现在的高职院校大都是原来中专学校升格而来,随着近几年高校的扩招,尤其是高职院校在校学生数几乎成几何级数上升,远远超出了学校硬件资源的承载量。作为会计电算化专业,更是一门应用性、专业性很强的学科,需要一对一的辅导,而在现有的办学条件下,手工实训室、会计电算化实训室以及师资是难以满足该专业个性化的辅导的,只能进行大批量的生产;二是封闭化的系统难以与外界实行能量的互换。系统是与周围环境相互依存的,一方面要从环境中吸收能量,同时也要释放出能量。而现在的状态是教师被繁忙的教学任务所累,难以走出去补充能量、更新知识,外界的行业专家进入学校的渠道又不够畅通,所以学生在源头上很难获得活水。由于会计专业的特殊性,实习的面比较窄,因此要加强校内的实训,校内的实训和校外的实习应紧密联系起来。但现在的状况是校外的实习几乎没有,校内的实训也只是做题,与真实的情境相差甚远,仿真度太低,所以用人单位往往倾向于那些有工作经验的人员,刚毕业的大学生苦于没有工作经验而就业难,究其根源是我们的教学系统与外界脱节的关系;三是生态平衡失调。主要表现为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不够和谐,那种原本的生态的有机联系遭到破坏。比如师生关系,长期以来还是“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老师讲,学生听,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果不显著。
目前,我们已经开始得到“环境”的显性报复:教师的职业倦怠、教师的人格退化、师生人际冲突、学生人格扭曲、学生学习动力的衰退、学生道德滑坡、师生情感淡漠、人生价值的迷失、创新与进取精神的后滞以及大学生就业难等问题都开始不断地爆发,并出现了一系列的并发症与后遗症,也开始进行着循环性的恶化。在痛定思痛之时,我们不得不去寻找症结的根源,不得不对我们的教学生态环境予以高度的重视与深度的剖析和研究。
三、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生态教学路径探索
(一)研究思路。本文以教育生态学、教育心理学、人际关系学为理论基础,既秉承教育教学发展的历史沉淀性成果,又对教学发展的机制加以突破与创新。既对专业教学进行深入研究,又涉及学校中的各环节。通过对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深入调查研究,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以绿色设计的理念,设计出生态教学指标体系,通过高职院校在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中所呈现的生态特征,经过比较分析,提炼出同质性和差异性,从而构建出会计电算化专业的生态教学体系,揭示生态教学模式的内涵。
(二)研究方法。本文研究方法主要采用比较法、实验法与社会测量法,同时,也采纳案例研究法、采样分析法、个案跟踪研究法、分组实证法与行动研究法等。
(三)技术路线。本研究是按理论到实践――实践到实证――实证到理论提升的一个研究过程,按个体到群体进行分析与研究。
(四)实验方案
1、个案研究。首先是对课堂教学情景进行分析与研究。以课堂听课、评课、教师自我反思、学生信息采集、组员评议等方式进行操作,寻找到课堂教学情景的不足与成功之处,并进行生态场比较与研究。
2、群体交叉性研究。通过对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生态教学环境进行分析与研究,可以单个学校环境为研究对象,也可以进行组合交叉研究。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几个要求:一是允许进行个案分析,如某位教师的人际生态环境;二是每一次活动都要完成相关表格或研究小结报告,并进行数据统计与柱状图的描绘;三是要对隐性环境因素进行挖掘,而不能流于浅层,并要及时说明各因素的因果关联性;四是及时存档。
3、选取实验班,进行比较研究。在平衡班的基础上选取有代表性的生态实验班,进行全程监控、长期跟踪、长期分析。在研究时,要注意几个要求:一是要对几个实验班级随时作出数据分析,数据要真实有效,及时汇总;二是对实验班的相关数据要作出科学的定性分析,要研究其教学生态的差异性与产生的具体原因。
四、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生态教学研究的重要意义
(一)会计电算化专业是财经高职院校的一个主要专业。不少工科高职院校也相继开设了会计电算化专业,该专业的开设的面比较广,且自办高职以来也是首批进入专业目录的专业,开设的时间长,在高职院校中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学生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因此,选择会计电算化专业作为研究对象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二)专业是高职院校的基本载体。从生态学的角度,对专业建设进行深入的剖析,通过在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对教师、学生和教学环境各种生态要素的具体分析,以及教学生态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深入研究,揭示其内在的有机联系,从而构建一个和谐的、有序的、持续发展和充满活力的专业教学生态系统,对于正在进行的示范高职院校建设提供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三)从生态学的角度,生态系统具有层次性、适应性和开放性。社会是个大系统,学校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小系统,专业则是学校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系统之间是相互联系,不可割裂的,把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教学研究置于学校乃至社会这个大系统下研究,专业教学随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及时地培养出社会所需的有用人才。系统适应研究,系统又是动态变化的,将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就业率。
(四)高职院校是培养高技能专业人才的基地,专业教学则是培养人才的具体途径。若把学生比作产品,从生态学角度出发,构建一个良好的生态教学系统,则必然会培养出大量的“绿色有机产品”,在市场上必然受热捧,订单会纷沓而至。从生态角度,以绿色设计出发,构建一个和谐的、持续发展的、充满活力的生态教学系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形成生态培养模式。
(作者单位:安徽财贸职业学院大位会计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彭芸,李金平.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内容和方法研究[J].会计之友(上旬刊),2009.4.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5-246-02
笔者通过对某施工企业近几年来人才流失数据进行分析,从年龄结构来看,35岁以下人员构成了人才流失群体的主要部分。从参加工作年限分析,参加工作满1年至6年人员流失数量较多,尤其是参加工作2年内的人员流失现象非常值得关注。这个时期人员掌握了一定的技能,对企业的归属感不够强烈,跳槽的多。而工作满7年以上的由于跳槽的机会成本增加,稳定性更高。从流失人员的学历构成来看,本科学历占流失群体的绝大多数,尤其重点院校毕业生的流失比率更高。从专业技术职务级别上看,由高至低呈递减趋势。高层次人才的流失率反而最低,因为越是高级、关键的人才其专用性越强,薪酬也就越高,然而工作选择的范围也相对狭窄,如果选择离开,给他本身带来的损失也越大,由此会产生一种“套住”效应。从流失方式来看,该企业流向集团外施工企业人员占有很大的比重,且呈逐年递增趋势。近几年来,一些新发展起来的建筑施工企业本身人才匮乏,又缺乏人才培养的平台,为满足早期迅速扩张的需求,不惜以高额报酬攫取同行企业的成熟人才。在人才培养方面,该企业具备较强的技术优势,到头来却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一、流失原因分析
人才流失的原因可以是多方面的,从总体上分析,主要有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原因。主观上主要是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上人性的欲望和追求高于企业所能提供的报酬的范畴;客观上主要是企业自身发展跟不上市场经济发展而造成的综合能力较低,与市场上其它类型企业相比,缺乏竞争力。具体分析起来,人才流失主要有以下原因:
1.薪酬待遇缺乏吸引力。人才流动是追逐价值最大化的结果,希望得到更高的薪酬福利和生活待遇。首先,流失人才中大部分是技术人员,作为企业的“稀缺性资源”,多多少少会有一种不同于常人的优越感,容易出现自视过高的期望和急功近利的思想一旦发现有更好的企业和发展机会,或企业在经营状况方面有所风吹草动,基于利己主义和功利主义的考虑,他们倾向于不愿“共苦”而“攀高枝”离职。其次,参加工作3-5年左右的员工,大都处于30岁左右,面临着结婚、生子和还贷等诸多现实问题,负担较重,重压之下就会无暇顾及忠诚度及职业道德,产生离职倾向。最后,该企业目前的薪酬体系在行业中并不具备绝对的竞争优势,使得专业技术人才在与同行业的朋友或同学对比中难免会产生失望和挫折感,极易萌生跳槽念头。
2.职业发展空间受限。企业的专业技术人才一般为知识型员工。与普通员工相比,他们具有极其鲜明的个性特点,往往把事业看得很重,追求成就感,自主意识强,拥有相对独立的价值观。当在企业中职业发展遇到天花板,或者现在的工作不符合个人的职业取向和兴趣时,他们往往会选择离开。企业虽然为专业技术人才的成长成才搭建了广阔的平台,在人才培养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然而,在员工职业生涯发展方面却还有很多需要完善之处,这也正是引发人才流失的又一重要因素。根据木桶效应理论,“短板”作用至为关键,劣势决定优势,劣势决定生死。具体来说,长期以来,脱胎于原国有部级事业单位模式的施工企业,在用人方面都有一个积习已久、难以根除的体制性弊端:未能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机制灵活、大胆启用新人”的良好用人机制。企业为员工打造的技术、管理、党群三条晋升通道,貌似十分通畅,其实不然。首先,能上不能下的用人机制,造成了“冗员过多、岗位不足”的情况,受岗位限制,对优秀专业技术人员的提拔力度不够。其次,对优秀人才及早发现,主动提拔,这样才会产生好的激励效果。等到员工萌生离职念头,甚至已经找到企业谈条件时,再予以提拔,就有点被动了,达不到通过职位晋升留人应有的效果,还会对其他人员起到不良榜样的作用。
3.用人单位竞争激烈。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社会人文状态、国家政策和技术的变动是引发人力资源危机的宏观因素。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造就了人才流动的宽松的社会环境,在各企业展开激烈的人才竞争中,技术人才作为人才中一个特殊群体,其本身具备的重要价值常常成为猎头或竞争对手垂青的对象。近几年,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巨大投入,给施工建筑企业带来发展良机。许多企业快速扩张,用工需求加剧,不惜以优厚的待遇和更好的发展前景收买各类人才,尤其为成熟工程技术人才提供广阔的发展前景和丰厚的工资福利。这对于人才储备相对充足,用工体制相对保守的传统国有企业形成了一定的冲击。面对用人单位频频伸出的橄榄枝,一些素质高、能力强、追求高报酬工程技术人员难保能不为所动,迅速向这些企业流动。
4.企业文化有待加强。一方面,?淖匀狐a href="lunwendata.com/thesis/List_125.html" title="环境论文" target="_blank">环境来看?该企业主营业务是现场施工生产,其工作性质是长期驻外、条件艰苦、流动性强,难以兼顾家庭。项目工作环境远离城市,甚至地处偏远地区,生活极不方便,交通通讯不畅,缺乏与外界沟通交流的机会,业余生活单调乏味,容易使员工产生较强的孤寂感。另一方面,企业内部人文环境与专业技术人才的特殊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技术人员往往带有一些理想主义色彩,做事专注努力,情商不高。因本身特殊的工作能力和业绩,并容易滋生出骄傲自大的性格特点,不服从管理制度时有发生。与同事交往时不注意沟通技巧,让同事心生厌恶,敬而远之。与上司交往的过程中,不注意礼数,不加收敛,让上司认成为刺头,同时有功高震主,目中无人之嫌。不和谐的工作环境极大地挫伤了技术人才的工作极积性,让其产生不被理解,被孤立的想法,均会成为离职的原因。
二、留人对策研究
人才流失直接影响着企业人才队伍的稳定,对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企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留住人才。一是坚持以员工利益为本。关心员工的切身利益,给员工一份合理的薪水,确保及时发放工资和奖金,按时缴纳社保和住房公积金。二是坚持以员工发展为本。关心员工的成长进步,给员工一个公平竞争、良好发展的平台。三是坚持以员工情感为本。给员工一个温暖的工作氛围,让他们安心工作,忠于职守,积极为企业贡献聪明才智。针对工程技术人才的流失现象以及工程技术人才本身的特质和重要性,企业可以采取以下应对策略,以达到留住人才的目的。
1.制定战略性的薪酬体系与福利政策。虽说员工离职的原因很多种,但是因薪酬而跳槽比比皆是。因此,企业薪酬的制定要遵循“对外有竞争,对内要公平”的原则,从企业内部讲,核心员工的薪酬一定要客观准确的反映其从事工作在企业中的价值。从外部讲,因工程技术人才的稀缺性和可流动性,必须关注多方面的薪酬调查结果,了解同行业同地区同规模同类型企业的薪酬政策或相同或相似岗位的薪酬水平,及时调整或制定相对策略,以保证对人才的吸引力。在薪酬福利设计上一定要注意其短期激励和长期激励的有效结合,以减少技术人才流失。
2.完善选人用人机制。强化择优机制,选好人才。深入推进人事制度改革,拓宽干部选拔渠道,建立公开、民主、透明、择优的后备干部选拔任用机制,确保干部队伍稳定和企业持续发展。
注重业绩导向,用好人才。提职务、评职称、推先进、选拔干部必须坚持德才兼备、注重业绩的原则,以对企业的贡献大小来确定对人才的任用,只要能给企业创造最大效益,企业就给他最大的发展机会,以此激励各方面人才热爱工作、争创业绩。
良好的绩效考评制度和人才评价标准,使核心人才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绩效得到明确的表现。考评结果与薪酬福利挂钩,让核心人才的工作价值得到充分的肯定。以绩效为凭,待人处事客观公正,实现能者上,庸者下,优胜劣汰的激励机制,为核心人才设立畅通的晋升渠道,加大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的提拔力度,增强核心人才的归属感,让其事业能够得到迅速的发展,增加对企业的忠诚度。
3.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建立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机制,指导员工设计职业生涯,鼓励员工将个人职业愿望与企业的愿景结合起来,推动人才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完善竞争激励机制,扩大推广公开竞聘制度,进一步改进干部竞聘程序,拓宽人才事业成长的舞台。
打破在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通道单一现象,拓展培养渠道,育好人才,从而降低人才的隐性流失。一是加强岗位交流。多层次、多渠道、多方式培养和锻炼干部,加大干部纵向、横向交流力度,促进机关和现场、行政和党务、技术和管理等不同类型岗位的交流。二是加强人员培训。根据现场需要,有计划地办好各类专业培训班,培训专业人才。三是搭建交流平台。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辟论坛专栏,让各类人员及时掌握新技术、新工艺,同时他们的新观点和创新成果,促进年轻有为的优秀员工脱颖而出。四是做好传帮带。深入扎实地开展“双导师带徒”活动,让新入职的毕业生一到工地就有人手把手地进行传帮带,使他们尽快把书本知识转化为工作能力,成为施工中的骨干力量。五是大力推行“青年人才工程”,做好技术人才的后备管理工作,加大对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和提拔力度,为技术人员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4.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企业只有做大做强,才能?员工看到希望,也能在与同行业其他企业的人才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要加快推进企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变,积极探索适应企业发展的管理模式,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完善企业管理制度,充分调动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专业技术人员的重要作用,强化“三次经营”、“三化管理”,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和管理水平,增强员工的自信心和企业凝聚力,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要持续探索、优化项目管理模式,减少亏损,提高生产效益。
5.构造有特色的企业文化。要把企业建设成为一个协调一致,上下同心的团队,单靠物质刺激和管理制度是很难做到。企业的内部政治都是企业文化功能不足的重要体现,建构具有吸引力和凝聚力的企业文化,对改善员工关系和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意义甚大,企业文化的价值同化作用对加强人才的职业道德建设,稳定员工和防范核心人才流失有着极为重要作用。加强理念建设,以企业核心价值观激励和引导员工立足岗位,争当岗位主人翁,自觉践行企业文化,增强企业整体凝聚力。倡导“企业兴旺、员工富裕、盈利光荣、亏损可耻”的价值导向,要重视和鼓励员工参与民主管理,组织开展合理化建言献策活动,给热爱企业、善于思考和创新的员工提供实现自身价值的平台,提高员工对企业的责任感和归属感。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文化体育活动,不断满足员工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强化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形成企业向心力。同时通过引导、灌输、示范和融入制度里,通过“软硬兼施”,创造良好的人文工作环境,对于内部沟通,满足工作的需要和对人才的吸引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6.建立人才预警机制。建立人才流失的预警机制。时刻保持和员工沟通的渠道畅通,人力资源和党群部门要经常性的对员工的工作状态进行调查和分析,了解员工对企业的满意程度、个人意愿和需求,及时发现和解决人才使用中的问题。建立人才流失的危机处理机制。平时加强人才储备,形成人才的梯队性和层次性,在人才流失时,能迅速找到合适的人才替补,把影响和损失减少到最低。
7.其它措施。针对工程技术人员的一些个性特点,制定“量体裁衣”的、有针对性的育才计划。要加以关注和引导,帮助他们加强沟通能力的培训,或团队拓展训练,增强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改变他们孤僻的心理并促进情商的提高;加强职业道德培训,以对随意跳槽人员加以道德约束;做好技术人员的平衡工作,帮助其加压或者减压;帮助工程技术人才解决工作之外的其它烦心事,让其专注于工作等,都对工程技术人才的保留有着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