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10 14:53:0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学校管理创新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1就业导向是深层次的职业教育改革
职业教育上的重点是对学生生存上的技能进行训练,让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可以掌握更多的实践能力。同时,职业教育对于社会发展上的作用是为社会市场提供更多的劳动力,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职业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主要的原因就是传统的教育观念已经无法与当今时代进行良好的融合了,人们在对自身的职业发展进行规划时,喜欢使用功利主义的价值观来对问题进行看待,对教育与职业之间的联系进行曲解,这些问题的出现对于职业教育的未来发展方向与定位来说都具有异常恶劣的影响。职业教育在开办过程中可以对教育的属性以及社会运转的经济属性进行呈现,所以为了将这些经济需求以及个人需要进行全方位的满足,职业教育必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向来进行规划。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模式可以对个人的发展以及个人一生的就业能力进行全方位的规划,这也间接的体现了现代职业教育“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让职业教育在满足经济时代需求的同时可以加入一定的人文性,让人们的未来发展能够具有规划性。人们在对就业方向进行规划时,不仅仅看重所从事的职业可以为个人的发展带来多少价值,最重要的是这些职业所掌握的技能是否可以与个人兴趣进行良好的匹配,这样,学生才可以在走出校门时找到更好的就业岗位。所以,当前教育的重点是保证学生可以在走出校门时拥有更好的就业方向,有更多的就业岗位,可以在进入社会时让自己的才能得到发挥。
2就业导向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
2.1就业是职业教育服务经济发展的结合点
职业学校怎样在当前社会发展中服务于经济社会,怎样满足社会的需要?是当前职业学校应当迫切解决的问题。职业学校应当将劳动人员的文化素养加以提升,从而为经济调节及其技术的创新带来益处,为推动就业以及再就业服务,从而为社会创造有利条件,为进一步妥当西部大开发做出重要的贡献。职业学校应当抓住机遇,并尽可能的找到经济的增长点,特别是地方经济所存在的增长点,在第一时间对专业设置做好适当的调整,将服务面不断的拓宽,主动发展新兴农业,从而为我国输送大量的复合型人才。
2.2就业导向是实现学生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我们生活的时代已进入信息化时代,社会发展模式已发生革命性变化,职业世界的变化加剧,职业结构的稳定性被打破,新的行业不断兴起,旧的行业不断衰退并退出竞争领域,因而,现代社会中劳动者不可能选择一次职业并做到从一而终劳动者,不断转换或改变行业已成为现代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职业学校以就业为导向,关注的就是学生一生的就业能力的培养,而不是学生走出校门的一个就业岗位.就业导向是职业教育满足个人需求的表现,是职业教育从促进经济发展的关注点回归到人的发展这一价值目标上的表现,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人的发展越来越得到重视,正如《教育——财富蕴含其中》所指出的:教育不仅仅是为了给经济界提供人才,它不是把人作为经济工具而是作为发展的目的加以对待的。”
3就业导向的职业学校管理创新
对于专业设置上来说,就业导向应当更倾向于劳动力市场的基本需要,并利用劳动市场所产生的改变,在第一时间对专业设置加以调节,是职业学校必不可少的举措。以往职业学校作为资源导向型,在学校里什么样的教师擅长什么课程就开设怎样的课程;有怎样的教学环境就开设什么样的专业。这样久而久之,学科、专业久而久之得不到创新,致使诸多的毕业生在毕业期间没有安排到适宜的位置,这样就无法实现全部安置就业的目的。所以,就业导向中的有关人员需要在第一时间了解市场需要,将眼光放长远些,慢慢的淘汰市场不需要的专业,大力发展新专业。倘若想要迈出专业设置于的界限,那么职业学校就应当加大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力度,增加相应的实训课程。在最近几年里的实践也能够较好的体现出,每一个满足当前市场需要的职业学校,一定要研制出新型的特色专业。就课程内容而言,限制在某些狭隘的专业,不能为学生在今后的发展带来益处。而就业导向主要是倾向于学生所就的基础知识,应当不断扩大普通文化课的比例,将学生的综合能力加以提升,促使学生可以具备更大的优势来适应未知的生活。与此同时,职业学校还应当将专业知识及其技能加以完善,并利用基础知识的模块,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从而为今后市场需求输送鲜活的血液。在教学手段上,就业导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大量引入新型的行为导向,从以往老师在讲台上教,而学生只是听的局面逐渐转变成老师和学生可以互动,促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不断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并逐渐转变成行动者,进而将学生的综合能力加以提升。在就业指导上,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需要加强职业咨询。由于大中专毕业生年龄尚小,对自己、对职业,对社会都不甚了解。职业发展方向的选择带有很大的盲目性,使学生最初选择的职业未必是与学生个性最匹配的职业,这就需要学校建立就业指导机构、强化职业咨询功能。使学生能按自身特点和社会提供的可能性进行合理选择,最大可能地达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统一。
4结论
通过以上内容的论述,可以得知:职业学校以就业为导向的发展下,应当紧抓教育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够最大程度促进职业教育实现深层次的改革目的,从而推动职业学校可以朝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进。
参考文献
[1]李玲.就业导向的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会计师,2016(24).
[2]张兴华.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科技信息,2013(17).
[3]严菱,林雯.就业导向对中职学生学习影响的调查与分析[J].中等职业教育,2009(4).
[4]李驹.继续加强就业导向推进高职全面发展———浅析高职教育在加强就业导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9(4).
随着上海市高考改革方案的推行,高中教学组织形式开始由固定的行政班走向流动的课程班,走班上课成为大势所趋。这种基本教学组织形式的变化,必然对现有的教育管理方式产生深刻影响,学校管理必须同步进行相应变革,才能保障“走班制”的顺利实施。本文以浦东复旦附中分校“走班制”实践为例,从学生学习方式创新、教学管理方式创新、学校资源管理方式创新三个角度予以初步探讨。
[关键词]
班级授课制;走班制;学校管理;创新
一、“走班制”实践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2014年9月,《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公布,结合上海实际,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了《上海市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改革“本市现行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在评价标准、选拔方式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改变“唯分数论、一考定终身、学生选择性不够和过度偏科等问题”,是《实施方案》的总体要求之一。高中学生在完成基础型课程学习的基础上,可根据自身特长和兴趣,选择学习其中三门科目并参加相应的等级性考试。《实施方案》提到,“逐步探索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向不同年级学生开放、提供两次及以上考试机会的可行性”。照此方案,未来学生选择三门等级考试学科的组合形式会有二十种之多。面对这样的教育变革,普通高中学校可以从哪些角度突破传统高中的教育模式?学校如何安排课程,以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需求和个性化选择?什么样的教学能够关注学生的不同差异,什么样的教育教学方法可以提供多种培养可能?高中阶段是学生认知学习、能力发展和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从生理发育角度看,它是青春期发育的最后阶段,人体内的组织与器官的机能逐步达到成熟水平,是走向成年的过渡期。从心理学角度看,随着生理发育的成熟,学生的自我主体意识不断增强,同步进入心理断乳期,即摆脱他人控制,树立自我形象的愿望逐步增强。进一步从认知心理学角度看,这个时期仍然是人类记忆力的高峰阶段,高中生有比初中阶段更富逻辑的想象力,高中生的记忆更多向有意义记忆发展,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创造力都强于初中阶段。从学科学习结构角度看,高中是所有基础学科综合学习的全盛时期。高中生的这些发展特点,既对机械、规定性强、全体同步的传统班级授课制提出了挑战,又为创新教学组织形成奠定了身心发展的基础,走班制教学于是应运而生。
二、“走班制”的内涵与外延
“走班制”,顾名思义,就是采用“走班”的形式,使学生移动到自己所选择的课程授课教室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在不同的班级中,教学内容、作业布置、考试评价等都是不同的,同时,“走班制”广泛地影响学生管理、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当前中小学中普遍施行的教学组织形式是班级授课制,是指把一定的学生按年龄层次和智力水平及受教育程度编班上课。它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大规模集中教学,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效益高。同时,行政班还有便于管理,具有班集体凝聚力等优势。而“走班制”教学组织形式,给人以“乱糟糟,闹哄哄”的初步印象,却比行政班教学具有独特的优势。一方面,“走班制”符合“因材施教”原则,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自己的个性需要,自主决定每一学期学习什么样的课程、学习进度的安排等问题,学生的课表是个性化的。另一方面,“走班制”将学习规划与管理的权利归还给了学生,大大锻炼了学生的独立能力。
三、“走班制”国内外实践研究现状
“走班制”教学的核心思想是基于学生的多样化的差异,以及对“因材施教”教育理念的持续追求。对这一理念的追求,可追溯到分层教学的探索和实施。分层教学将学生按照能力分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行差异化的教学。但分层教学的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如何准确评估和测量学生的能力?在分层教学后,如何克服所谓“差生”的自卑心理?分层教学因这些问题而陷入低谷,而“走班制”作为分层教学的进一步发展,逐渐在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崭露头角。中学实行“走班制”源于美国。“分层走班制教学”与“小班化”教学相结合,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有较好的作用。美国普通高中将课程划分为一般课程、大学预备课程、职业课程和荣誉课程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和条件,自主选择学习课程、任课教师和研究方向。另一“走班制”的杰出代表是芬兰。芬兰学校都比较重视选修课程的开发,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支撑。学校提供多种课程方案,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今后的发展方向自主选择,淡化班级的概念,有的还打破年级界限,允许学生进入相应程度的班级上课。在我国,普通高中用学分制和选课制最早是在20世纪20年代江苏的一些普通高中。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一些致力于推进素质教育的重点中学积极开始了学分制和选课制的试验,这些学校大都集中在经济相对比较发达的地方,如上海试行学分制的学校有大同中学、晋元中学等,江苏省试行学分制的学校有金陵中学、海门中学和锡山高级中学等,还有天津的南开中学等。就“走班”授课的形式而言,目前比较典型的是选课走班教学和特长走班教学。前者实际上就是学校的选修课程模式,即学校设置一个统一的课程段,全校跨班级、跨年级选课。后者通常是一些特色教育学校的做法,即针对部分学生开设的基础课程之外的课程,以学生特长为前提,比如竞赛班、兴趣班、社团活动等。这两种模式并未从本质上改变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只是“走班制”教学的初级形态。笔者学校实行的走班制教学,是包括所有高中阶段基础学科在内的走班教学,是全校全员化走班,是一种打破传统的固定班级授课形式,按课程内容类型、层次重新编班,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发展方向及现有的学习水平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进入相应的教学班,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由于在整个过程中,学生游走于各个教学班,所以该教学组织形式被形象地称之为“走班制”。[1]其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1)滚动性分层。处于进行性成长过程中的学生个体,其学习程度是动态变化的。在走班过程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实际的学习情况,自由选择升到高层次的教学班或者降到低层次的教学班继续学习,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进取的主动性和紧迫感。(2)非固定班级。走班制突破以往固定行政班教学之樊篱,学生以知识基础和兴趣为立足点和着眼点,针对性选择适合自身实际的教学班上课,不固定教学班。(3)流动式学习。走班制强调“走”的流动过程,学生在相应层次的教学班学习,接触到不同的同学和教师,无疑增加了彼此之间的交流机会,拓宽了沟通交流渠道。(4)多样化课程。走班制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并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课程。走班制下学生课程选择多样化最直观的体现是“一生一表”,即每一个学生都有一张属于自己的课程表。[2]
四、“走班制”下的学校管理实践创新
(一)学生学习方式的创新
走班制的教学形式首先打破了固定学习伙伴的格局,学生每节课都会辗转于不同的学科教室上课,课堂不断处在流动变化之中,既带给学生学习的新鲜感,又让他们有了更多与同龄人和不同风格教师交流合作的机会。这一教学组织形式无疑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极大地促进了学生主体性成长。
1.外在学业压力减弱,学生内驱力得以增强
由于教学评价的客观筛选功能,传统班级中总少不了被筛选出来的“学霸”,他们的存在给其他学生形成了外在的学习压力。而在走班上课过程中,学伴是随着学生所选课程而变化的。学生在不同课程班级中,看到的优秀群体是不同的,而每个人在不同学科中的表现也有强弱不同,学生在学习成绩上对自己的接纳度会提高。学生和自己水平相近的人共同学习,来自“学霸”的压力减弱,学习的挫败感降低,学习信心会得到保护。就学习的内驱力而言,由于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条件和兴趣自主选择课程和任课老师,以及选择学习的研究方向,可以大大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主体地位,自然会增强学生学习的内驱力。[3]
2.改变固定班级中的追随习惯,逐步建立关注个体行为成长的意识
传统的行政班强调集体主义精神和班级归属感,每每接手新班级,为了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学校和班主任会想很多策略,如通过军训整齐划一的训练以达到纪律性教育目标,通过体育比赛的竞争以达到凝聚一群不相识个体的目标,通过各项评比的分数以达到所有人服从一个规则的目标等。这些做法当然有利于班级建设,可是那些未能在这些关节点上有建树的集体怎么办?那些因为个人失误,给班级体扣分的个体是什么心态?这其中是否会造成一些学生只会模仿和追随集体行为,而不思考自己应该怎么做?是否甚至会导致班级之间的情绪“对立”,形成狭隘的“集体主义”?这些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关注。走班制的实行,使一群人始终同步的状态消失了,追随的目标可能不断在变换,这就会引导学生关注自身的行为,关注自己内在的成长与发展,形成较为独立的自我认识和个性。脱离了传统的行政班,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培养并彰显自己的特长,对学生将来个性等方面的塑造将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西方国家在“选课走班制”方面已有比较成熟的经验,实践已证明,走班制在培养学生个性方面成效显著。[4]
3.增强对他人的包容,有利于校园文化的传承
流动的集体也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他们有机会看到更多人的不足,也可以看到更多人的优点,还可以发现与自己志趣相投的学伴,这种同学交往的动态环境可以让他们形成更多的学习共同体。走班还给学生更多接触不同老师的平台,在广泛的人群接触中,理解他人、包容他人的态度才会渐渐树立。这样的广泛接触,也有利于校园主体文化的传承,因为学生可能会在不同的空间看到同学们遵循同样的准则,行动教育的力量一定是更积极的。
(二)教学管理方式的创新
走班制促进了学生主体性成长的同时,无疑也给教学管理带来新的挑战。面对“整天停不下来”的学生,教师们最直观的感受是,授课学生群体多变,班级数额增多,班额多变,班级结构趋向松散。这些感受促使学校对教学管理方式进行变革。
1.建立高选择性的课程体系
走班制教学的前提是学生有选择,所以实施走班制就要求学校提供学生的各类课程具有选择性。这个选择表现在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课程类别。可将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研究型课程、特选课程和大学衔接课程四大类。基础课程是所有学生必选必修的内容,且有严格的考核制度;拓展型研究型课程为学生自选,高中阶段累计选择7个学程,每学程32—36学时(40分钟/学时);特选课程为学生自愿参加,部分利用正常教学周之外的课余时间;大学衔接课程主要提供给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学习。走班教学打破班级界限,实现了“一人一课表”。为便于日常管理,行政体制上编制了班级,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这个行政班级是不发挥作用的,学校的二十几间教室没有以班级命名的,例如高一(1)班、高二(1)班,是以学科和教师姓名命名的,如语文教室王老师、数学教室张老师等。专业教室由教师自主布置,同时也是教师的办公、备课、答疑场所。设立学科教室之后,教室的专业作用逐渐得到发挥。例如物理教室里摆放了机械动力实验仪器,化学教室中放置了分子结构模型,同学们随时可以根据新学的分子结构反复拆搭,政治教室有了定期更换的时政新闻,语文教室多了书架、书摘和习作展示等。同时,课桌的摆放形式也由教师根据授课需求,更加自由地进行组合。这样的专业教室比传统班级教室更强调学科的专业特征,符合高中生的认知需求。专业学科教室的布置和板报、墙报内容拓展,也为学生了解大学专业领域和选择未来的学业发展方向提供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2.建立多元融合的学生评价方法
走班制表面的松散最怕迁移到学生自我管理和学习态度的松散,所以需要学校建立严肃认真的评价办法。面对仅200人左右,却有38个不同的学科教学班的状况,如何对学生进行评价呢?两种评价方式,一种是学业表现,使用客观数据记录办法,通过等级划分和学分绩点的方式评价;另一种是综合素养表现,使用文字实录和描述办法,给予写实性评价。学业表现又根据课程分类而不同,基础课程中的语文等九门高考和会考科目分A、B、C、D、F五等十一级评价,需要考量平时成绩、期中、期末考试成绩,以学期为单位总评并确定补考。拓展性研究型课程有两种评价方式,一种是采用优秀(A)、合格(P)或不合格(F)三个等第区分,另一种是采用合格(P)或不合格(F)两个等第,不合格者不予补考,成绩照实记入本人档案。特选课程和大学衔接课程不以等级评价,主要作为反映学生综合素养的指标,所以用是否参加活动计划和项目的方式记录学习情况。学分绩点的评价方式保证了每个学生成绩的严肃性,任何人不能在系统中更改成绩,否则会造成其他人成绩评价的变化。该评价主要用于基础型学科。综合素养的写实性评价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全部纳入学校课程体系的活动内容,例如学校专项培养计划(菁英计划)、修学活动、学术论坛、社团课程、志愿者活动、职业体验等,以文字描述学生的参与情况和在活动中发挥的作用为主。二是记录学生一学期取得过的校内外各类成就,例如担任社会职务情况,获得的荣誉和奖励等。三是教师的综合评估,包括班主任和导师评语,根据学生在读期间的各种具体表现予以肯定,并提出进一步提升自我的建议。
3.强化课程班管理制度,人人都是班主任
多层次课程的设置,给学生提供了综合理解、拓展研究和体验民情、社情、国情的丰富机会,可是在教学管理上对教师提出了新挑战。因为走班上课,学生将“学无定所”,每节课都必须换教室,为此教学上必须强化课程班管理,任课教师在自己任教的课程班中,既负责课堂教学,也负责班级管理,例如规定收发作业的方式、打扫教室的时间、学科教室的布置、教室座位的编排等。由于每个课程班级的学生不像行政班级教学那样,有统一的班主任管理,所以任课教师也必然承担与学生家庭的沟通工作和学生的个别指导工作。教学方式的变化,要求老师提升自身素养,加强对学生个体的全面了解和个性指导。
4.编制三维课表,实现生本化教育
走班制教学使学生一人一课表成为现实,学校的课表编排中除了考虑教师、教室、学生选课三个维度,还要考虑各学科的周课时数和班级人数等因素。为此,编排课表时,必须采用不同科目相互搭配的方式进行。根据学科的周课时数,排课时首先要采用周课时数一样的原则,例如数学课与语文课周课时都是3节,它们可以搭配在同一时段排课。又例如,英语课周课时也是3节,它可以和周课时2节的地理课以及周课时1节的艺术课搭配排课,以此类推。
(三)学校资源管理方式的创新
就此,走班制是否可以全面铺开,它的实施对学校资源有什么要求吗?应该说,它需要对学校的软件和硬件资源进行重新优化配置。
1.改善硬件设施,特别是各种教室、自习室的资源
以一个年级200名学生为例,正常分班是5个教学班,可是,实施走班制分层教学后,出现了38个不同的常规学科教学班,学校的二十几间教室不再以“高一(1)班”“高二(1)班”这样的方式命名,代之以“语文教室”“数学教室”“英语教室”这样的名称。虽然38个班级不可能同时上课,但是学科教室的特点,让学校必须保证不同学科不交叉,对教室和教师的需求也增加了30%左右。走班制带来的课程选择性,使得学生一天的作息时间也发生变化,在三维课表的编制中,不同时段都会出现有学生自修的状况,这些学生如何管理?到哪些教室去自修?所以,需要学生有公共学习的空间,包括小组合作学习的空间,这是在行政班级日常教学中不会出现的问题。由此,必须对学校的教学硬件资源予以重新分割、优化。
2.学校管理要更多体现在对学生的指导及服务环节
与传统学校的学生管理相比,走班制教学碰到的最大问题是老师“抓不住学生”“找不到学生”。以笔者学校为例,最初设置了行政班级班主任,后来发现某些班主任可能上了一个礼拜的课,只能见到自己班级中二分之一或是三分之一的学生,平时有事情也无法像传统学校那样到班级教室找学生。为解决学生管理问题,学校设计并实施了班主任和导师的双轨制管理。导师与行政班级的班主任相比,管理的人数少,一般一个导师负责8—12个学生,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点到点”的关注。导师制作为走班制教学的重要载体和提升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抓手,其完善化构建与科学化实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5]由于行政班级分散,原来建立在班级基础上的各类常规评比,比如卫生、纪律等便无法统计,而学生还是会出现各种问题,于是笔者学校实施全覆盖德育,每周有一位老师对全年级同学做上周或是近期学生规范讲评,结合学生入校时间,讲解学校对学生的行为规范要求,达到教育口径一致。之后,再设立班会课、导师课等校内德育课程,配合学生社团、科技小组、运动队、合唱队、乐队等课外活动组织、社会实践活动,落实行为规范。从走班制教学的长期发展考虑,学生以个体为单位的活动会大量增加,校园生活的个性化问题也会越来越多,所以笔者学校设立专门的学生服务机构,用以保障学生在校期间的各类权益和公共事务咨询、办理。如学校的学生事务工作组,目前正在尝试建立关于学生学业发展和个性成长之外“一站式”学生服务的模式。
五、问题与挑战
走班制的教学形式首先打破了固定学习伙伴的格局,让学生有了更多与同龄人交流合作的机会,让课堂不断处在流动变化之中,持续不断地带给学生学习的新鲜感。同时,多层次课程的设置,给学生提供了综合理解、拓展研究和体验民情、社情、国情的丰富机会。走班制教学无疑是对学校教育教学的一次深层次改革,带来的不仅是一种授课形式的变化,还带来了教育理念、学生学习共同体、学科建设、课程开发、师资培养、后勤保障、学生福利、教师评价、综合素养培育等全方位的深度变革。毋庸置疑,笔者学校在实行走班制教学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第一,由于行政班级打散,原来建立在班级基础上的各类常规评比,比如卫生、行为规范等便无法统计,而学生还是会出现各种问题,学校该如何管理?取消行政班级授课会改变班级的管理形式,比如没有班级教室,没有统一的课代表收交作业等。老师“抓不住学生”“找不到学生”。第二,“走班制”教学对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敬业精神提出了新的挑战。走班分层教学无疑会加大任课教师的工作量,首先体现在课程班级增加带来的课时增加。分层教学需要不同的教学计划和练习、课后指导,增加了教师的备课量和课外辅导时间。行政班级消失带来的任教班级管理工作增加,传统学校中班主任的部分职责分散转移到全体任课教师身上,例如教室的管理,收交作业管理,学生学科成绩指导和沟通等,需要老师的责任心更强。如何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我们遇到的新的难题。
作者:虞晓贞 单位:复旦大学附属中学
参考文献:
[1]马辉辉.走班制的实施与注意问题[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6(2).
[2]鹿星南.走班制:内涵、问题与改进[J].教育导刊,2015(11).
[3]杨琴.美国普通高中“走班制”教学模式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3.
一、管理就是服务――学校管理创新的重要理念
钟启泉教授在《寻求“课程文化”的再造》一文中指出,新课程抗拒“单位主义”,促进“文化再生”,旨在冲破封闭式的“学校文化”,建立起学校研究的共同体。新课程倡导把学校作为一种学习共同体――成员在一起生活学习,分享共同价值,并通过致力于实现共同利益而联合成一体。因此,学校管理者应当改进传统的管理思想――自上而下的科层式的官僚体制的“监控”和“管制”,实现领导重心的转换,由以行政功能为重心转换为以课程为重心,切实转变自己的角色定位,从而提高新课程的管理水平。这就首先要更新管理者的管理理念,关键是要把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落实到新课程的管理实践中。管理者应当致力于在新课程实施中做好三个服务。一是服务于目标定位,把握引领好学校在新课程实施中的发展方向。要吃透新课程的精神实质,结合本校实际,在整体思考、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在全体教师的参与下,确定管理改革的阶段性目标和长远目标,制定分阶段实施新课程的方案,使新课程始终沿着健康正确的轨道向前推进。二是要服务于学校、教师、学生的发展,激活学校的造血功能。新课程对学校发展来说是一个新的生长点,为学校特色的建构、创新、呈现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平台。学校管理者要牢牢抓住课改机遇,通过理论学习、业务进修和学术研讨,不断提高自身修养以及驾驭新课程的管理能力。结合本校实际,善于借鉴成功的经验,使学校在新课程实施中走在前列,形成学校新的优势,借课改东风,有效地促进学校的发展。要设身处地为教师着想,全面深入准确地了解、调整教师的内在需求,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出谋划策,为教师提供个性化服务。要打破阻碍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制度,建立新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模式,以多元评价促进和保障学生充满灵性的发展。三是服务于资源建设,打通内外沟通的渠道,有效整合学校内外的各种课程资源,妥善分配运用人力、物力、时间等资源,努力营造课程发展的良好环境,为新课程提供充分的资源保障。
二、学生发展为本――学校管理创新的终极目标
高中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从这一基本理念出发,把高中培养目标定位为社会化、素质化、个性化,强调高中教育要促进学生社会生活知识、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理想目标的社会化,强调高中教育要促进人的发展、人的潜能的发挥、人的能力的培育,把学生培养成既有丰富知识、健康体魄、高尚道德,又具有鲜明个性的人,能够适应并促进呈现出信息化、现代化、全球化、民主化、多元化等特征的社会发展。因此,高中新课程体系把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独特性置于核心的位置。这标志并要求学校管理的核心就是要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提供服务。包括学校的价值取向必须以完整的人的教育为追求,学校对学生的培养必须致力于将新课程要求的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类目标整合于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促进学生在思想品质上的创造性特征与人格品质上的道德性特征达到内在的一致性。学校内的一切资源的开发利用,都应围绕每位学生的潜能开发、个性发展和能力培养而开发等等。
三、教师发展第一――学校管理创新的第一要策
教师是新课程的主体,教师的专业素养直接决定着新课程的成败。学校管理者只有通过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让教师理解、接受新的课程理念,并落实到具体教学行动中去,才能实现课程改革的目的,才能让理想的课程转变为现实的课程,才能让学生真正成为新课程的终身受益者。没有教师的理解和支持,没有教师积极而有创造性的工作,新课程就不可能取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总之,没有教师专业发展,就没有课程发展。因此,教师发展第一,应当是新课程实施中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坚持教师发展第一,学校管理者首先要提高自身领导课程发展的能力,切中教师专业发展的脉搏,致力于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领航员,成功引领教师稳步前进。其二,要深刻认识新课程赋予教师的新的角色,视教师为专业人员和研究者,转变对教师的态度,改变管理的方式,建立符合新课程精神的教师评价新机制。其三,要有得力的教师培训策略,要整合各种力量和资源,全方位支持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教师创造广阔自由的施展空间。
四、机制制度重建――学校管理创新的核心内容
课程改革摆在学校管理者面前最直接的实际问题是机制与制度的重建,即建立以课程管理为核心的学校机制和制度。重点要解决四个问题:
1.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在新课程实施中,要有效解决学校和教师在实施层面遇到的问题或困惑,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必须改革旧的教学研究方式,建立并尽快完善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机制和制度。旧的教学研究方式的改革和校本教研制度的建设要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把学校当作教学研究的基地,在学校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纠正过去那种为研究而研究,打着教育科研的“大旗”,将课题视为“摆设”和“面子”,并未给学校教育教学带来实质性改善的现象,真正使教育科研成为学校发展的“第一生产力”。二是把教师当作教学研究的主体,教学研究不能只是少数专职研究人员的专利,还应该是所有教师的权利和责任。研究的方式更多的应该是“问题解决”式的行动研究,是自觉和主动地致力于探索和解决自身教学实际中的教学问题,从而达到改进教学实践和提高教学质量目的的研究。改变过去那种教学研究仅由学校里个别科研能人承担,研究游离于学校教师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之外,对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起不到应有支持作用的现象。三是把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作为教学研究的直接目的。校本教研的灵魂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身心健全发展。因此,必须植根于教师和学生的日常教学活动,与学校日常教学行为的改善相联结。而且,评判的最终主体是学校的校长、教师和学生。
2.建设一支课程开发、管理和研究的骨干队伍。新课程要求学校在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标准的基础上,不断强化学校的课程意识,建设个性化的学校课程体系,建立从课程设置、课程管理制度的制定到教学用书的开发选择、课程评定的组织实施均由学校和教师群体自主完成的管理机制。学校管理者要建立起这样一种管理机制,要致力于加强对骨干教师的培训,用骨干教师引领和带动全体教师,逐步提高学校开发和管理课程的能力。
3.有效加强校本课程建设。作为三级课程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已经成为课程改革的亮点。然而,由于传统的课程制度、课程思想的惯性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现实需求之间的深刻矛盾,学校和教师的课程意识与课程开发能力欠缺,学校
条件和教师水平的限制,必然导致校本课程的质量较低。为此,学校要充分利用校内外的教育资源。以尊重本校师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为前提,以提高本校教师的课程意识和课程开发能力以及专业自主意识与能力为基础,建立在专家支持下的、民主开放的、具有强烈个性色彩的校本课程开发决策制度,促使校本课程开发体系成为具备不断生长和自我更新能力的开放组织系统。并在此基础上,开展校本课程编制、教师专业成长、学校自我评价、学校整体反思以及行动研究等单项的实践与探索,建构自主开放的学校组织机构,建立体现学校教育哲学和办学宗旨的教学支持系统,进而实现整体的突破性进展。
4.全面推进学校制度的变革与创新。在学校制度的内部关系、实践领域、责权主体等方面全方位地推进制度创新,积极探索基于多元社会和多元文化,以课程管理为核心的新型学校制度。
五、科学监测质量――学校管理创新的保障措施
质量是学校教育的生命,是评价学校教育水平的标志。没有带来教育质量提升的任何改革,都注定不会被认同而难以成功。较之传统的课程结构,新课程的最大特点是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选择课程的空间。这样一种结构,是否会导致教学质量的降低?其质疑之声不是不存在。因此,在新课程实施中,既要旗帜鲜明地反对以抓质量为名回到“应试教育”的老路上去,又要坚持不懈地狠抓教育质量,惟有如此,才能保障新课程的顺利推进。
质量监测是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学校管理者要从新课程的质量观出发,建立符合新课程价值取向、符合学校实际、符合学生特点的全面、稳定的学校内部质量监控的制度体系,以引导和激励师生通过共同努力,不断提升学校的教育质量。
管理需要创新,这是逐渐被人们普遍接受的理念,同时也是现代学校所必须面临的重要课题。学校要发展,就需要管理创新一只有不断开拓创新,学校才能更快地、更好地、更有效地求得发展!
1 什么是学校管理创新
要了解其确切的含义,首先要了解什么是管理创新。关于管理创新,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对此做了专门的论述:创新就是建立一种生产函数,就是要实现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一种新组合”,例如,引进新产品、应用新方法、开辟新市场、控制新原料、构建新组织。而企业家的职能就是进行这种新组合。而这种新组合就是创新,这种新组合的活动就是实现创新。
学校管理创新,是创造性的管理活动,是一个动态发展、与时俱进的过程。一所学校能否进行管理创新,将足以表明这所学校是否富有朝气、充满自信、富有旺盛的生命力。学校作为社会系统的一部分,其生命力主要取决于社会对学校的需要程度及学校本身对社会的贡献能力,而后者又取决于现代学校从社会中获取资源的能力、组织利用资源的能力以及对社会需要的认知能力。
社会需求在不断地变化,现代学校管理如果不能适应这种需求,将无法以新的方式提供新的贡献,只是一味地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将无法应对新的挑战,也无法取得管理的突出绩效,到最后则可能会为内部要素所冲击或被社会无情地淘汰。
因此,学校必须改变学校管理中诸多因循守旧的现象,必须尽早终结学校管理中几十年,甚至是上百年“一贯制”的做法。否则,我们的学校就会缺少发展的动力,我们的教育就会失去发展的可能,我们的民族也就丧失了振兴的希望。
2 学校管理创新意义
学校管理创新它是学校实现管理现代化的希望所在,是学校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源泉。对中国来说,学校的管理创新,可谓“任重而道远”。大刀阔斧进行课程改革的哈佛大学著名校长,他重新组织了哈佛大学的管理机构,把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和程序引进到哈佛大学的各个研究生院和各个系科。在他20年的任期内,将这所美国第一学府富有传统、举世闻名的课程改革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在新旧世界交替之际,伴随着各行各业蓬蓬勃勃的改革创新大业。教育领域的改革创新方兴未艾,而同志所说的“教育创新,与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一样,是非常重要的”,更是将教育改革与创新的热潮推上一个全新的台阶。 而教育创新能否办好,首先取决于学校的创新管理。学校的创新管理,对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和教育,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
同志曾反复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今时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各国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 而民族创新素质的提高、人才创新精神的培养,关键在于教育!
一个没有创新精神的民族,终究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同样,一所学校在现代管理体制中如果没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这所学校的教育也不可能得到快速发展。
3 学校管理创新的措施
学校的管理刨新是个复杂的系统过程,有待我们去深入研究和积极实践,而学校管理创新的观念、制度和措施也将随着发展而不断充实,进一步推动深化创新管理。创新管理的具体措施:
3.1 准确定位
学校要研究学校自身的条件和特点,明确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同时也要通过调查研究在细分教育市场中找到自己的办学定位,创造性地采取一些产业性办学操作以提高办学的经济效益,有针对性地提供适合不同受教育者的教育。
3.2 提高素质
学校管理创新是高水平的管理实践,需要学校管理者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除具有广博的知识、较强的能力、较好的作风外,最重要的是要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和现代管理思想。
3.3 跳出“圈子”
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学校管理者必须跳出“圈子”来进行学校管理改革,努力克服学校管理中习惯性思维定势。
3.4 人本管理
我们知道,人是管理的核心要素,学校教育管理者如果只是一味地追求学校管理的常规性,必将使学校教育失去生机和活力,使学校的育人成果大打折扣。因此,学校管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
3.5 学术管理
调查表明:“两眼一睁,忙到熄灯”的事务型校长和“约定俗成,平稳常规”的经验型校长,占大中小学校长群体中的大多数。我们应在现代学校,中完全摒弃“事务型”和“经验型”校长,而大力推崇“学术型”校长,推行学术型管理。因为学术型管理所倚重的校长的人格魅力和学识力量,恰是开展学校创新管理所追求的。
3.6 组织学习
学校领导者管理创新的意图目标、策划设计,无疑是十分关键的,但是,只有把这些转化为全体成员的共识,才能使创新活动具有坚实的基础。
3.7 科学实验
实践证明,开展学校管理创新的科学实验,是提升创新活动品质,促进管理水平提高的有效方法,是学校管理科学化、现代化、创新化的必由之路。
3.8 开发资源
学校管理创新是一个开放的教育管理模式,它是学校通过对可利用的显性和隐性资源的充分开掘和合理应用,以求得管理最优化的过程。学校对隐性资源的管理,就是要充分地挖掘校外实体的资源,并加以整合,使之更好地为创新管理服务。
关键词:中职 创新 管理
在职业教育中,如何使人们有业、乐业、赢得尊严,是新时期赋予职业学校管理者的一项重要而光荣的使命。要完成这一使命,职业学校管理者就必须研究职业教育的“教育性”与“市场性”这两大根本特性,在遵循市场规律的前提下,进行学校管理的创新,实现从单纯的行政管理向经营学校的转变,获得最大的办学效益。
一、职业学校管理创新的基本理念
管理创新是职业学校改革与发展的永恒主题。创新对一个民族而言,是一种不竭的动力;对一所学校来说,它是保证其可持续发展的灵魂和原动力。职业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学校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坚持不懈地进行管理创新,使学校发展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职业学校管理创新的基本理念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强化服务意识,对“学生终身职业生涯发展”负责
学校的产品是教育服务,职业教育本身具有教育和经济的双重属性。职业教育是教育问题,推动职业教育则是经济问题。职业教育应该呼吁经济界“参与”而不仅仅是支持,同时应坚持“市场导向”和“客户导向”的原则,充分体现职业教育在经济体系中的服务价值。
2.强化质量意识,为政府、企业和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产品
职业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和生命,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最终取决于职业教育自身的社会作用,发展职业教育环境条件的改善最终也依赖于职业教育自身的社会作用,而职业学校生存与发展最核心的问题,就是教育教学质量。
3.强化市场意识,精心打造学校品牌
职业学校的发展应依托市场,教育教学改革应瞄准市场,学校管理应适应市场,校长和教师的眼中应有市场,包括社会需求的人才市场、生源市场、师源市场和有关的教育资源市场,主动参与教育市场竞争,广泛地开辟和占领市场。
二、职业学校的经营
职业教育经营是一种充分考虑与经济产业结构接轨,考虑其对人力资源新趋势、新要求的经营,主要通过市场开发、技术开发、产品开发和资金开发等使用资源的方式,使职业教育与教育消费者的需求相结合,并经由文化知识、专业知识、职业技能、技术产品等的传播,创造出新价值。
1.外部环境的经营
职业教育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关系最为密切,与经济运行、社会就业互动最直接,因此,职业教育的经营者就需要密切关注各级政府宏观政策变化、捕捉职业岗位能力发展动向、就业市场供求状况等,保持与其他部门的密切联系,不断获得学校发展所需要的政策信息,协调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和高一级同类教育实施者的联系,了解本教育类型将要承接的学生(学员)及毕业生的升学等去向学校,以便更有针对性地确立经营战略,使自身的产品和服务更适合社会需求,实现顺畅的“出口”,带动顺畅的“进口”。
2.发展战略的经营
职业教育应围绕经济产业发展前景为教育制定发展目标和长远规划,同时努力形成合力,以推动目标的实现。经营者应充分重视职业院校品牌建设和质量保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获得家长的认可,赢得社会的赞誉,赢得更广泛的生源市场。
3.办学定位的经营
确定办学定位是职业教育经营者首要关注的问题,总体上说,办学定位包括为谁办学、办什么样的学校等方面的内容。办学定位包含生源市场定位和学校特色定位两个重要方面。这就要求职业教育经营者必须进行市场调研,要了解本区域的产业及人才需求情况,然后合理规划中高职院校比例、招生规模、专业设置、师资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这样才能形成学校结构合理、分工明确、持续发展、各类人才供求合理的发展态势。
关键词:农村小学;校长;管理艺术
有一个好的校长就有一所好的学校,校长在一个学校中作为领头人,对学校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农村小学校长优秀的管理胜任能力,乃是他们取得优质经营绩效的根本。农村小学校长要紧紧把握住育人这个主旋律,处理好教书与育人的关系,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真正把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教育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
一、农村小学校长进行学校管理创新原因
管理创新,就是按照时展的要求,学校放弃旧的管理模式和与之相应的方式和方法,创建新的管理模式和相应的方法,以实现学生学业进步的目标。农村小学校长是农村中小学学校管理创新的领导者、组织者、承担者,是创新的主体。农村小学校长进行农村学校管理创新原因有二:(1)管理活动具有很大的时效性,管理者所面临的是一个动态、多变的世界,今天成功的经验,明天不一定适用。管理活动的三要素:管理者、管理对象和客观环境,均在发展变化着;相关的条件、因素也在发展、变化着;因而管理者必须从变化着的客观实际情况出发,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因时、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去开展工作,管理创新的内容主要包括管理目标、手段和方式等方面的创新。(2)管理活动具有很大的随机性,经常的面临着大量意想不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因而也必须创造性地去对待和解决。
二、农村小学校长具有的管理素养
在一所具有较完备的师资队伍和办学条件的学校实施品牌管理可以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但是还需要校长能准确地为学校定位,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抱有坚定的信念,最终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如果定位欠准确,容易形成“表面功夫”,学校宣传搞得热闹,学校发展成效不大的局面。其中校长的管理素养是非常好重要的,对于农村小学校长而言,应具有以下素养:
(一)校长要有新课程理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我国教育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校长一定要走在这场变革的前列,领导好新课程改革。农村小学校长首先要树立新的教育理念,确立新的教育目标,改革传统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和管理方式中陈腐的东西,引领教师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用教学方式的改变带动学习方式的转变,建立新的适应新课程要求的评价体系。
(二)校长在学校管理中加强教师教学创新
一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必须要求教师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各项教育方针政策,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必须严格按照“师德八条”要求自己: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无私奉献、大胆创新、勇于实践。二是必须加大教研教改的力度,以新课程培训、评优课、新教师过关课、展示课、示范课等形式开展听、评、改活动,转变教育观念,确实改变教学方法。三是必须熟练地掌握应用现代远程教育设备,利用优质教育资源备好课、上好课,优化教学内容,优化课堂结构,优化教学方法,让农村孩子也能像城市孩子一样享受最优质的教育资源,接受最优质的教育,达到40分钟最大限度的利用,效益最大限度的提高。
(三)校长要以情感人
校长以情感人,就要走出办公室,走进教师的工作中、生活中、情感中,理解教师、尊重教师、关心教师。尊重教师的人格,尊重教师的工作,尊重教师的合理需要。用对待学生的爱心、耐心、细心和诚心对待教师、管理教师,对教职员工不分高低贵贱,不分亲疏远近,不欺弱惧强,靠威信而不是权力来管理。校长要了解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及水平,也要对教职员工的家庭状况、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业务技
能、生活习惯等方面了如指掌。能够经常深入到教职员工中去,善于与教职员工沟通思想,掌握教职员工思想动态,理解教职员工所急、所想、所愿。真心实意地为教职员工着想,把出发点放在对他们的关心体贴和照顾上,构建领导,朋友,荣辱与共的多层面关系,让学校成为“家”的延伸,心灵依托的港湾。
当然,当好农村的一名小学校长还需要更多方面的要求和更高的能力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取信于民,调动更广泛的教职工积极性,才能得到各级领导对你工作的支持,才能使学校稳步发展,才能赢得社会对学校的好评,才能逐渐缩小城乡学校的管理水平。因而,需要对农村小学校长管理艺术进行创新。
三、农村小学校长管理艺术创新的对策
(一)管理中要体现人文关怀
校长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经常把教师看成是具有各种需要的人而不是工具。一方面,要求教师必须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和行为习惯,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努力工作:另一方面,作为校长,也要给教师更多的关心和爱护,要为教师营造宽松和谐的心理环境,不要管得太死,让教师能自由支配自己,根据自己的好恶有所选择地工作和学习。要设身处地地为教师着想,帮助教师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困难,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要尊重教师的劳动,承认每一个人的价值;要尊重教师的各种合理需求,注重感情交流和投资。
(二)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决策需要承担风险?决策就是对决策者心理素质的全面考验。没有充分心理准备的决策是不成熟的决策,没有充分心理准备的决策者是不称职的决策者。那么,农村小学校长应该怎样提高决策的心理承受能力呢?一是要加强决策熏陶,多看一些成功决策者的人物传记,学习他人驾驭风险的经验;二是要加强心理考验,有意识培养吃苦精神;三是要胸怀开阔,少计较名利,树立公而忘私的精神和大无畏的革命气概;四是要未雨绸缪,超前做好决策的各项准备工作,使自己时刻处于决策的主动地位。
(三)农村小学校长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质量观
跳出狭小的学校教育范围,摆脱就学校论学校,就教育论教育的思维模式。教育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农村小学校长必须清楚,农村中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真正的质量是不仅要体现在对农村学生的现在负责,也应当体现在对农村学生的将来负责,也就是说,应当挖掘农村学生的潜能,为农村学生的未来发展打好基础。创新教育认为,每个学生都具有创新的潜能,只要开发得当,每个学生都可以成为不同层次的创新型人才苗子。
总之,实行民主管理,形成民主氛围,农村小学校长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营造民主氛围,尊重人、善待人,避免居高临下的说教,要主动听取意见,采纳群众建议。政治上信任同志,生活上关心同志;业务上帮助同志;工作上支持同志;为教师学生多办实事,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抓质量,促普及,以良好的教学质量求得群众的信任。学校有事与大家商量,集群众智慧于一体。校长要勇于顶大梁,挑重担、敢于负责、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事事处处做出表率。善于当好参谋,给村干部提出好的点子,想出好的办法,引出好路子,做出好榜样。
参考文献:
[1] 孔炜,杨东主编. 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化胜任特征研究[m].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02.
[2] 刘登霄等主编. 西部高等教育与课程改革[m]. 甘肃少年儿童出版社,2007.4.
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推动我国教育发展的一种重要力量,也是一项复杂的管理过程。原国家教委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指出:“本规定所称的学生管理,是指对学生入学到毕业在校阶段的管理,是对高等学校学生学习、生活、行为的规范。”学者李强天和吴伟认为其涉及面甚广,既有学生工作管理者与学生的关系,也关系到学校的管理者、教师、服务人员;既涉及高校内部的各种关系,也包含学生的家庭、社会等各种外部关系。本文认为,高校学生管理作为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指的是对于学生在校阶段学习、生活等规范性问题的管理,也包括学生工作管理者、代表学生利益的组织和学生之间关系的构建。而社会管理在不断的发展和创新过程中,形成了社会管理创新的理论。社会管理创新的重点在于从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构建有效的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以便更有力地实现对社会发展的整体调控,具有体系化、系统化、民主化和法治化等特征。由于高校管理存在较多的问题,仍然需要发展和创新,而其目的和社会管理创新存在着相似性,都是站在管理层的角度探索和完善相应的体系,实现整体的调控。因此,高校学生管理需要借鉴社会管理创新的方式方法形成优势。
(一)实现高效治理的重要途径
高效治理其实是在社会管理过程中将可利用的资源进行整合提升,实现利益的最大化。而在高校管理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实现高效治理。社会管理创新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指的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重点在于对人的服务。对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而言,学生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核心,服务好学生对于推动学校的高效治理极为重要。而高校代表学生利益的组织是衔接高校和学生的重要一环,是高校高效治理的关键所在。代表着高校学生利益的组织作为衔接高校和学生的桥梁,可以将学生的要求和建议反映给高校,又可以把高校的规定制度传达给学生,在高校和学生之间形成一种良好的路径。代表学生利益的组织作为一种中介力量,通过组织的力量规范学生的行为,引导学生通过理性的方式进行利益诉求的表达,减少和避免过激行为的产生,既提高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学生的参与程度,又维护了高校的和谐稳定。
(二)促进教育发展的推动力
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高校学生的管理工作也在不断地完善,而学生个体的力量相对薄弱,学生个体的信息较为堵塞,学生个体与高校管理之间的矛盾仍然存在。而代表学生利益的组织类似于校学生会、校团总支等便应运而生。这类学生组织通过联合学生个体,构建学生和高校之间沟通的桥梁,提高学生的组织化程度,有效地缓解学生和高校之间的矛盾。大力发展代表学生利益的组织,对于学生利益诉求的反映以及调整学生与高校之间的关系、推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三)完善高校管理体制的关键力量
高校管理体制一直是我国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完善高校管理体制是我国教育体系稳定的重要保障。在高校管理的过程中,对于高校的决策、规章制度的制定等等,学生个体都处于劣势,他们并没有参与其中。然而,这些决策和规章制度却是用来规范学生个体的行为。在当前高校学生管理体制还不完善的背景下,代表学生利益的组织能够发挥其中介的作用,保障学生的利益诉求能够传达到学校管理层面。保障学生的基本救济权利,有利于推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弥补高校高层无法及时和学生沟通的缺陷,真正做到高校管理工作以学生为本。
二、高校学生工作在管理中的困境
(一)法律体系的困境
结合我国的实际状况,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教育领域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并且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也与日俱增。但是与西方国家成熟的教育体系相比,我国教育尤其是学生管理体系方面仍稍显欠缺。其中,我国有关高校管理的法律法规还存在严重缺位的状况。一方面是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中有关学生工作管理的部分匮乏,这让高校管理层在制定相关校规校纪时无法可依。另一方面,很多有关学生管理工作的法律法规已经和现实脱节,但学校管理层仍旧参照现存的法律法规,造成制定的校规校纪无法适应学校的具体运行状况,缺乏可操作性。并且由于陈旧的法律法规过于笼统同时漏洞较多,导致高校校规校纪缺乏相应的法律基础,造成高校管理的法律盲区。这与社会管理创新所要求的法治化道路大相径庭,存在着很大的改进空间。
(二)管理过程的困境
社会管理创新的一大特征就是系统化,要求在系统化地利用资源中达到既定的目标。近些年,高校管理过程中由于程序不当、系统化缺失受到学生诉讼的案件屡见不鲜。在黄渊虎诉武汉大学学籍与户籍管理案中,当初武汉大学因黄考博政审不合格做出不予录取而让其跟读的决定时,并未告知黄渊虎申辩、申诉的权利和途径,也未告知其“跟读”的具体含义。这就明显违反了相应的法律程序。首先,学校并未对“跟读”一词对学生做出明确解释;其次,也并未给学生申诉、申辩的机会,缺乏正当的程序;并且在做出不予录取的决定时,就不应当采取跟读的决定,而且让该名学生读到毕业,加剧了学生与高校的冲突和矛盾。
(三)权利制度的困境
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意义之一就在于推行民主,而这种民主理念在高校管理之中并没有很好地体现。现行的法律法规大多规定了高校学生的诸项权利,但并未指明权利受到侵犯时该如何救济。教育部2004年3月新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规定:对学校给予的处分或者处理有异议,向学校或者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但是事实上,在高校的管理过程中并没有成立相应的部门处理学生提出的申诉,也没有相关的规章制度向学生说明具体的申诉流程,更没有建立申诉答复机制,这让学生即使心怀不满也不知道如何提出申诉,更无从申诉。如此,高校管理层倾听不到学生的诉求,也就无法做出正确的管理行为;同时,学生的利益诉求无法得到满足,心中的不满累积得不到宣泄,这不仅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也不利于高校管理的发展和完善。
(四)认识不足的困境
社会管理的本质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实现好、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创新社会管理的本质要求。然而,很多高校的管理者在管理学校的过程中却没有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当前,很多对大学生权利的侵害和限制的事件没有引起学生管理工作者的高度重视,究其根源是观念问题。学校高层管理者在进行管理决策时缺少保护学生权益的概念,只是一味强调规范和维护高校的教学秩序。此外,高校教育工作者的法治意识比较淡薄也是主要原因之一。高校教育工作者往往是站在高校的角度去考虑高校管理问题,只是把学生作为管理的客体,忽视了学校实现有效管理的真正目的是维护学生的权益。这种现象不仅阻碍了高校管理工作法治化进程,还会使学生对高校产生不信任的心理,造成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困境。
三、基于社会管理创新的高校学生管理发展路径
本文将从以下方面对高校学生管理创新的路径进行探索:
(一)结合社会管理创新的特征,完善有关法律法规
第一,虽然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存在着漏洞与矛盾之处,但是高校自身具有其能动性和机动性。高校在参照目前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制定相关校内规章制度时,需要在实际落实过程中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变动,使之更适应本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正如社会管理创新是在一定条件下运用可以利用的资源改进原有的管理模式达到既定的目标,高校也需要发挥自身的自主性和自发性。第二,国家需要调整当前的相关法律政策,结合国外成熟的教育体系和社会管理创新的法治理念,弥补法律上的漏洞,修正矛盾之处,让高校在制定规章制度时真正做到有法可依。第三,国家需要高度重视学生权利保障问题,重视社会管理创新的民主化特征,通过立法将保障学生权利的措施合法化,增强学生对高校规章制度的信任,避免出现权利形同虚设的状况。
(二)加强宣传教育,确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根据社会管理创新以人为本的理念,高校管理层需要注重法治化意识的培养,在管理的过程中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思考问题,真正做到为学生服务,把学生作为高校管理的主体。同时,高校需要对教师以及管理高层开设相关讲座,加强宣传和教育工作,强化教师和管理阶层的法治化理念,将这种理念落实到平时的教育教学以及管理工作中去。此外,高校需要对学生进行校规校纪了解程度的调研,建立和完善学生校规校纪信息反馈制度,对学生不甚了解的规章制度进行补充和说明,在了解学生真正需求的基础上对相关规章制度进行微调。并且,在遇到学生权利受到侵害的事件时要高度重视,依据学校相关规定严肃处理,在学生心目中树立威信,推动高校管理的法治化进程。
(三)建立救济制度,形成系统化管理体制
高校需要建立相应的救济制度,从社会管理创新层面来看,高效管理工作需要引入新的管理理念、知识和方法,才能够形成良好的管理秩序。因此,高校管理可以借鉴相关理念,在高校内部选取部分学生和教师组成救济制度小组。当学生利益受到侵害时,该救济小组能够从学生和教师两个层面,全面了解情况,为评判和审查工作打下坚实基础。此外,高校应当在高校内部和网站上为学生设立匿名信箱,鼓励学生把身边的问题以信件或者电子邮件的方式及时反馈给高校管理高层,以便高校管理高层及时了解基层学生的思想动态,对实施的政策和方针做出调整,为形成良好的校园秩序提供保障。
(四)建立归责制度,明确责任落实制度
高校在处理学生与学校之间发生的矛盾时容易出现偏差,而社会管理创新的一大目标就是消解社会矛盾。因此,高校需要不断借鉴社会管理创新的方法,不断完善法治化建设,明确责任的归属问题,建立建全归责制度。当高校与学生发生冲突时,学生与高校双方都能够通过归责制度的相关规定,明确双方应当承担的责任,使高校处理这类问题的偏差度减小,增强学生对高校的信任。此外,当学生对高校的管理提出质疑时,高校能够根据归责制度给学生进行详细的解释,消除学生的疑虑,使学生信任高校的处理,增强高校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
一、我国创新教育存在的问题
1、缺乏创新理念和创新文化。在历史上由于封建思想的束缚,再加上生产力的落后,在当时的经济社会背景下没有将创新作为教育理想,溶入到学校的文化建设中去。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人们开始意识到创新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并没有在法律上得到明确规定,没有从法律上赋予学生冲破旧规律,自由选择学习计划,自由安排学习的权利。
2、缺乏与创新教育相一致的课程体系。教学课程开发滞后于现代技术的发展,与生产实际联系不紧密,编写教材的人员往往是没有参与现代技术应用的老师。就教学内容上缺乏与行业发展相一致的新技术,新内容。在教与学过程中缺少学术批评和辩论。
3、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有待改进。在教学中重教轻学,不能很好处理教与学的关系。不注重学生怎样学,怎样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问题。这样一来学生不仅缺乏创新学习的信念,连自由获取知识的能力都成问题。在教学方法上没有突破,在备课中只备传授的知识内容,不备教法、学法,课后缺乏教学回顾和质量分析,所以教法单一,不能及时根据学生的需求调整教学方法,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无从发挥。
4、在教学评价机制中对创新教育重视不够。在教学评价机制中,对于教师创新思想及教育改革的成效缺乏理论和实践的论证。定性指标太多,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缺乏合理认定,常常是一份闭卷考题的分数决定学生学习的好坏,轻视教学过程考核,轻视能力鉴定,考试方式单一。
5、学生所享有的学习自由范围狭窄。创新教育离不开学习自由,这一点影响着高等学校办学的各个方面,近些年来高校在力求实现真正的学分制,进行弹性教学管理,但由于观念、体制、条件等方方面面的不配套使得选课、选教师、选学校、选专业、选学习时间、选考试方式等难以兑现。这样造成了“大锅饭”式的学习模式很难使学生有个性的发展空间。
二、现行的学校管理体系和制度存在的弊端
反思现行的学校管理体系和制度,我们不难发现其存在的弊端,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以“权”为本,权威至上。学校管理需要权力,没有权力就成为无政府主义,学校也会陷入混乱状态。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学校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领导。”遗憾的是,我们现行的部分学校管理最为缺乏的就是思想。学校成了权力至上和崇尚权威的温床。领导是权威,专家是权威,教参、教科书是权威。权威的崇尚泯灭了教师工作的独创性和创造性,排斥教育民主化和教育科学化,斥退了教师的个性。这也与新课程所倡导的“学校的权力只能服务于学校培养人、造就人、成全人的使命”相背离,在一个没有教育思想,崇尚权力、权威的校园里,怎么可能有真正的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呢?
2、以“章”为本,形式主义泛滥。学校规章制度是学校办学经验的结晶和反映,它对于稳定教学秩序,提高教育质量起着保障作用。
3、以“分”为本,盛行分数管理。我们都知道,分数是评定学生成绩的重要工具,也是考察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但并不是唯一的工具和手段。可悲的是,在我们现行的不少学校管理中,分数被绝对化了,分数成为“控制教师和学生学习的一种极可怕的魔杖”,教师和学生成为分数的奴隶。学校管理和评价盛行分数主义,在这种情况下,教学工作被蒙上了强烈的功利色彩。
课程改革呼唤学校管理的全面创新。“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学校管理创新一定要以人的发展为本,服务、服从于人的全面健康发展。学校管理要完成这一伟大使命,一方面要坚决改变传统的落后管理模式和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符合素质教育理念和体现新课程精神的新举措。
1、实施校本管理,重建学校管理的新机制。校本管理是指以学校自主管理的办学取代政府包揽办学的模式,使学校成为独立的办学主体,并以独立法人资格对学校发展目标承担责任的管理,简单地讲,就是以校为本的学校管理。
2、建立校本教研制度,营造研究氛围。将教学研究工作的重点下移到学校,形成与新课程相适用的校本教研制度,这是当前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现实要求与紧迫任务,也是教学改革的方向和重点。新课程的推进,对教师提出转型要求,要求教师角色要由“教书匠”转变为“研究者”,教师必须学会反思、创新,成为实践的研究者。学校进行教学研究必须以校为本,即要从学校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出发,通过全体教师共同研究,达到解决问题、提高质量的目的,也即“在学校中、通过学校、为了学校”。
3、建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考评制度,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对教师工作的考查、考核、评价、评定是学校管理的日常性工作,它对教师的观念和行为具有最为直接的导向、激励、控制作用。我们必须基于对传统考评制度的深刻反思,重建一种能够真正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考评制度。首先在考评内容和标准的制定上,要体现新课程的精神,反映教师创造性劳动的性质和角色转换的要求以及教学改革的方向。要把教师的教学研究、教改实验、创造性教学和校本课程开发以及师生关系引入考评的内容。其次在考评的组织实施上,要杜绝一切形式主义,努力使考评过程成为引导教师学会反思、学会自我总结的过程,从而进一步提高认识,更新观念。最后在考评结果的使用上,要防止片面化和绝对化,杜绝分数主义,要从教师专业成长的全过程来看待每次考评的结果,为教师建立成长档案袋,帮助教师全面了解自己,明确自己所处的成长阶段和进一步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