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3-11 13:45:1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员工心理辅导总结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
大学生心理辅导 方法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9C-0111-02
大学时期是一个人生命过程中重要的转型期,全新的学习生活方式、生活环境及对未来的迷惘无疑会使转型期的大学生产生许多心理困惑。当学习、生活、情感交际等方面的困惑不能得到及时的化解时,就容易日积月累形成心理问题甚至心理疾病。高校辅导员是学生的良师益友,是大学生人生路上的指明灯。在大学生遇到心理困惑时,适时地给予他们适当的心理辅导,排解他们内心的种种疑惑,是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职责。
一、高校辅导员参与学生心理辅导的必要性
(一)高校心理辅导中心的各方面条件不健全。虽然国家教育部门要求每所高校都要设置有心理辅导中心,并且配备有专门的心理辅导老师为学生进行心理咨询与辅导,但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目前仍有不少高校没有专门的心理辅导中心。有的高校虽然已经设有心理辅导中心,但没有专门的心理辅导老师,而是由一些任课教师充当心理辅导老师。这些老师除了缺乏专业的心理辅导知识外,平日工作繁忙,无法在心理咨询室坐班。即使对于一些配备有专门的心理辅导教师的高校,由于大学里学生人数众多,具有各种心理困扰而需要咨询辅导的学生也很多,想得到一个咨询的机会往往要提前预约并等待较长的时间,导致许多需要心理辅导的学生错过了最佳的心理辅导时间。因此,大学生心理疏导的许多工作落到高校辅导员的身上。
(二)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多样性、复杂性及隐晦性。大学生虽然生活在大学校园里,可他们与外界的有各种各样的接触,随着对各种社会问题、社会现象认识的增加及深入,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常常会让他们苦恼,加上在学校里学习的压力、交际中的种种问题及情感上的一些纠葛、就业的压力等,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呈现出多样性与复杂性的特点。此外,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还呈现出隐晦性的特点,有些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涉及一些个人的隐私,比如失恋、家庭贫困、自身身体的一些疾病等,具有这些心理问题的学生一般不太愿意让外人知道细节。目前,高校有限的心理辅导教师难以详尽地去了解每一位前来咨询的学生心理问题的根源,更做不到事后的跟踪,这无疑也会影响到心理咨询的效果。而高校的辅导员每个人管理200名左右的学生,对于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是可以做到详细了解的,因为辅导员对学生的情况本来就比较熟悉,而且与学生的亲密接触方便辅导员跟踪了解心理有问题学生的最新情况,并适时地进行后续的辅导,这无疑会大大增强心理辅导的有效性。
(三)辅导员工作的职责。教育部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指出:“辅导员是大学生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尽管这一规定中并没有明确提出高校辅导员有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工作职责,可辅导员要成为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如果没有心灵的沟通,如果不了解大学生内心在想什么,有什么心理困惑,并想办法为他们排解困惑,是难以成为大学生的“知心朋友”的。因此,为大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辅导是高校辅导员工作职责的一部分,也是辅导员做好学生工作,指引学生健康成长的前提。
二、辅导员参与学生心理辅导的优势
(一)辅导员工作的亲和性。高校辅导员工作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线,他们的工作特点决定他们必须要每天都生活在大学生当中,与学生亲密接触,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了解他们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及时为学生提供帮助,辅导员工作的亲和性为他们参与学生的心理辅导提供了便利条件。由于他们熟悉学生的情况,有助于他们及时发现学生当中所存在的心理问题,并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到学生心理问题的根源,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辅导。
(二)学生对辅导员的信赖可增强心理辅导的有效性。学生的心理问题往往不是一两天之内形成的,而是日积月累后才形成并表现出来,因此要排解学生的心理问题有时需要多次的沟通,甚至还要跟踪学生的情绪变化,从而不断改变与学生沟通的方式方法。心理辅导既是一种心灵的救助,也是心灵深层次的沟通,只有双方建立了对彼此的信任,才能使沟通更有效。高校辅导员从学生入学第一天起便生活在学生当中,他们与学生之间的互相信任将有助于增加辅导员心理辅导工作的有效性。
(三)辅导员的工作有利于对学生心理问题的辅导与跟踪。辅导员从学入学时起便负责管理学生入学前的学籍档案并建立大学生新的档案,学生档案里既有学生详细的家庭住址,也有学生家长的联系电话,还有学生上学之前的学生成绩、操行等方面的记录。这些档案既方便辅导员了解每一学生的成长历程,又方便辅导员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对于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辅导员可根据学生的档案并结合家长或学生高中时代的班主任了解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一些情况,从而发现学生心理问题的根源,对于已经接受了心理辅导的学生,辅导员也应多与学生家长保持联系,及时跟踪了解学生最新的心理动态,并随时争取适当的方法来帮助解决,辅导员工作的特点可以为学生的心理辅导提供持续性的服务,更好地达到心理疏导的目标。
三、辅导员参与学生心理辅导的方法探讨
(一)辅导员应加强对学生心理辅导相关知识的学习。高校辅导员大多数都不是心理学专业的,因此他们往往会缺乏心理学的知识及心理辅导的技巧与方法。新上岗的辅导员由于与学生接触的时间不长,遇到的问题少,经验不足,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会显得力不从心。因此,高校辅导员除应积极参加各种心理学知识的培训之外,还应在业余时间自学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及心理辅导的一些基本技巧和方法,如果有兴趣,还可以参加心理咨询师的考试,考取心理咨询师证,并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总结提高,形成一套实用有效的学生心理辅导的技巧及方法。
(二)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从大学新生入学时起,辅导员除要帮助学生建立学籍档案之外,还应同时建立一份方便辅导员工作的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在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中,辅导员应随时记录下所管理学生在校期间所表现出的一些心理异常情况,同时还应记录每次心理异常产生的根源及辅导员心理辅导的措施及内容,辅导员手中有了这样的一份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可以对学生的心理状况一目了然,并且可以对学生曾经的心理异常及所采取的措施进行随时查询,有助于辅导员对有心理异常学生的心理跟踪辅导及教育,并灵活地采取措施进行随时的帮助。此外,当有学生去校一级的心理辅导中心求助时,辅导员也可以向学校心理咨询机构提供求助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以便于更有针对性地对求助学生提供心理疏导。
(三)通过多种途径了解有心理障碍学生的问题根源。心理是一个人最为隐秘的空间,所以许多学生不仅不愿意向别人透露自己的心理问题,更加不愿向人讲述自己过去的一些不愉快的经历,这就使心理辅导工作做起来有较大的难度。辅导员要想有效地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必须要想办法了解问题的根源,对于愿意主动与辅导员谈心的学生,问题相对容易解决,对于那些极力想隐藏自己的心事的学生,辅导员则应想办法通过多种渠道去了解学生心理问题的根源。通常辅导员可以查看学生中学时代的档案,看看是否有相关记录,也可以通过与学生家长沟通的方式来获取相关信息,对于一些家长不太了解的学生在学校里的情况,比如交友、恋爱方面的情况,辅导员可以通过向该同学的同班同学、同宿舍同学或与之关系较为密切的同学侧面打听,总之,只有获得了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真正的根源之后,辅导员在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时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取得最佳的效果。
(四)通过关注和关爱,加上适当的心理辅导,缓解学生的心理障碍。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虽然多种多样,但还是有规律可循的,与他们的年龄及身份相适应,他们的心理问题多集中于学习压力、情感困惑、经济压力及就业压力等方面,这些问题的产生多数与他们的心智发展尚未完全成熟,对事物的认识不够深入全面,受挫能力较差、容易对一些事情产生偏激的想法和看法有关。呈现出以上心理问题的学生大多数可以通过辅导员悉心的教育及心理辅导而得到缓解甚至消除心理障碍,对于这些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辅导员可以在各种场合有意识地多关注与关爱这些学生,让他们感受到爱的温暖;此外,辅导员也应在平日里多鼓励这些同学参加学校或班级组织的各种活动,通过参与各种活动分散这部分学生注意力,充实他们的生活,这样也可以帮助缓解甚至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除了关注与关爱,辅导员还应在时机合适的时候找学生谈心,进行心理辅导,认真倾听学生的诉说。
每一位走进洋泾中学的人,都会被校门口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所吸引,那就是赋予了这座80年老校所特有的学校精神——“负责”。学校的办学理念“办负责任的学校,做负责任的教师,做负责任的学生”,不仅成为了全体教职员工身体力行的工作信条,而且使这种精神影响了一批又一批的莘莘学子,他们已成为了社会主义事业强大的后备军和建设者。
一、整合教育的理念
学校从1993年开始组织学生开展社区服务,经过十年多的摸索,不断总结和深化责任教育的本质,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内化学生情感、激发学生内在动因,使学生的责任意识逐步形成责任行为,使学生的实践活动从单一社区服务途径扩展到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该课题扎实有效的研究成果荣获了2002年上海市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
学校深刻意识到心理辅导不仅仅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更重要的是通过心理辅导与学校德、智、体、美、劳诸育相结合,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因此,心理辅导与学校责任教育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成为洋泾中学特有的心理辅导模式。
心理辅导与学校责任教育整合的内涵,是指教育者运用心理辅导的理论与技术,通过集体辅导、个别辅导、教育教学中的辅导、社区服务、学生社团活动以及家庭心理辅导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提高责任意识,强化责任情感,培养责任能力,形成良好的责任行为的一种教育活动。
二、整合教育的基本做法
1.根据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逐层深化责任教育。学校构建了德育管理体系,“全员德育”“思想教育与心理教育双线并行”“部门、年级组、班主任分工负责分级实施”的德育组织管理体系基本形成。学校构建了学生责任教育“主题体系”,具体设计了“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对学校负责”“对社会负责”相互关联、逐层递进的四大主题,组织实施了以“理想教育”“感恩教育”“荣誉感教育”“使命意识教育”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学校近期进一步深化了责任教育的内涵,正在积极摸索高中生涯教育。生涯教育承责任教育之流,生涯教育启人生教育之脉。学校本着“为每个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的理念,正在不断深化责任教育。
2.关注教师心理成长,建设一支具有高度责任感的师资队伍 。学校以“创建浦东新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为契机,以国家级课题为抓手,系统构建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理念系统、管理与制度系统、活动与课程系统、评价系统和信息技术环境系统,初步形成“理念引导、工程实施、规划与评价推进”的校本研修机制。学校通过“精品工程”“磨人磨课”和“教学诊断技术的系统开发”等项目的推进,帮助教师提升职业追求与生活理想,取得了较好的示范辐射效应。早在2001年,学校就成立了“心德研究会”,坚持以班主任和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机制,定期开展培训学习、心理个案评比、经验交流会、考察观摩、案例探讨等活动,一批心理健康教育的名师和骨干力量已经形成。
3.构建教育课程体系,建立规范的整合制度。学校系统构建“整合教育课程体系”。以学校培养目标为根本出发点,着眼于“为学生的未来作好准备”的办学理念,设计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为主题的三大系列,融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大主题,涵盖“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探究型课程”和“社团活动”四大类型,初步构建校本化的课程体系。
三、整合教育取得的主要成效
1.成功举办全国心理论坛浦东分会场活动,推广教育成果。学校举办了21世纪第三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论坛浦东会场的论坛活动。学校开展的系列青春期教育得到听课教师、专家和领导的高度评价。上海教育电视台、东广电台、新闻晨报、解放报等记者全程记录了本次活动。
2.开展学校妇女品牌工作,打造团体心理辅导队伍。学校依据浦东新区党工委的要求,积极开展学校妇女工作品牌的创建活动。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创建一支“女教师心灵导师团队”的新型心理辅导队伍,获得浦东新区社公委的赞誉。
3.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探讨医教合作模式。美国Delaware大学心理学院教授Dr.Kathleen Minke和美国Wisconsin医学院儿童临床心理学家Dr.Kenneth Grizzle来校参观交流。外国专家对于学校的心理工作和环境设备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4.开展“精品课程”设计活动,提高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心理教师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精品课程”设计活动,设计了学校心理辅导精品课程的方案,并作为样板课程供全校其他教师课程设计参考。通过一次又一次的修改方案,听取不同教师的教学反馈,不断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5.开展学生自主活动,发挥教育主体作用。学生心理社团积极发挥社团的优势,为广大学生提供同伴互助的心理服务。学生心理社团积极参与市心理活动大赛,荣获一、二等奖。学生在自主活动中进一步提高了心理品质,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学生心理社团还多次荣获上海市优秀心理社团称号。
四、整合教育的发展方向
学校心理辅导从最初的个别心理辅导发展为团体心理辅导,从简单的心理辅导室发展为功能多样、设施齐全的心理健康中心,从单一的心理教师发展为全员参与的心理辅导队伍,经过十年多的不断开拓与创新,已逐步形成一套富有特色的高中心理辅导体系。学校连续多年被评为市区先进单位。为了更好地开展整合的工作,学校将着重从三个方面去突破:
1.加大心理科研力度。通过整合的研究,将进一步拓展和深化高中心理辅导的目标、途径与方法。学校以科研项目为抓手,将从理论和实践中更好地理清框架体系,走出一条具有高色的心理辅导创新之路。
1院系二级心理健康辅导站建设的意义
建立和完善院系二级心理健康辅导站,能够增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力量,减轻高校校级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的重任,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心理辅导需要;能够使各院系结合本院系的实际以及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从而充分发挥院系二级心理健康辅导站的主体作用;能够及时发现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迅速开展辅导工作,从而可以将一些问题尽早解决,避免事态严重化;能够更好向学生宣传心理健康知识,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
2院系二级心理健康辅导站建设的现状
目前,虽然一些高校已经建立了院系二级心理健康辅导站,但是心理健康辅导站的建设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硬件设施和软件条件不够到位,高校对心理健康辅导站的重视程度还不够。
2.1硬件设施不足,经费投入太少
目前很多高校的院系二级心理健康辅导站仍然没有独立的办公场所,致使心理辅导工作不能得以很好的开展。部分高校的院系二级心理健康辅导站虽然有独立的办公场所,但是这些场所大部分非常简陋,布置不规范,没有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建设,缺乏基本的专业设备,如沙盘、宣泄器材、放松仪器等,并且这些场所常常缺乏保密性和隐秘性,很难给予前来咨询的学生以温馨感和安全感,难以实现心理健康辅导站的功能。除了场地不足之外,经费投入也太少。大部分高校倾向于重点建设校级心理健康辅导站,对院系二级心理健康辅导站的经费投入却非常少,院系二级心理健康辅导站的建设一般都没有独立的经费支持,即使有专项经费,也远远低于相关标准,从而制约了它的建设和发展。
2.2组织结构不健全,人员素质有待提升
虽然院系二级心理健康辅导站应该由院系分管学生工作的院领导、心理辅导员、辅导员、班主任和班级心理委员组成,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常常只有心理辅导员和班级心理委员在积极参与心理健康辅导站的建设,其他人员参与建设的热情不高,分管学生工作的院领导对心理健康辅导站的重视程度也不够。心理辅导工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故需要对提供心理辅导的人员进行严格的专业训练,使他们具有一定的心理学知识,懂得一些心理辅导的理论和方法。而在院系二级心理健康辅导站中,主要是由辅导员、班主任、班级心理委员等工作人员提供心理辅导和服务,他们大部分没有心理学的学科背景,且基本上都不是专职从事心理辅导工作的,缺乏专业知识、心理辅导的实践和心理辅导的技巧,大多只是经过短期培训就开展心理辅导工作。
2.3各项规章制度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
虽然院系二级心理健康辅导站的基本规章制度已建立,但是这些规章制度大多流于形式,没有结合院系的现状和学生特点来制定,从而导致心理健康辅导站规章制度的实施效果大打折扣,从而影响了心理健康辅导站的建设和发展。心理辅导作为一门专业性和私密性很强的工作,需要更多的规章制度去进行规范。
3加强院系二级心理健康辅导站建设的建议
3.1明确工作内容院系二级心理健康辅导站作为高校三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的中间环节,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要明确工作内容:要结合本院系的实际和学生的心理特点,制定适合本院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案和活动,大力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提升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要负责本院系学生的日常咨询工作,并对其的心理状况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情绪或行为异常的学生,并根据具体情况及时进行干预,或及时向其辅导员和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反映;要有计划地对心理健康辅导站的工作人员进行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要协助学校心理教育机构,做好问题学生的危机干预工作,预防和减少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
3.2加大硬件设施和经费的投入
为院系二级心理健康辅导站设置专用的场所用于心理健康辅导站工作的开展,并按照心理咨询室的相关标准和要求建设心理健康辅导站,配备相应的硬件设施,满足个人谈话和咨询的需要。在院系学生工作经费中,设立心理健康辅导站专项建设经费,专门用于辅导站的建设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学校和学院要逐步加大对院系二级心理健康辅导站建设的资金投入,大力推进院系二级心理健康辅导站的全面发展。
3.3创新工作方法,完善规章制度
当前,大部分高校的院系二级心理健康辅导站主要由心理辅导员负责具体事务,班级心理委员作为成员维持心理健康辅导站的日常运行,其他成员(分管学生工作的院领导、辅导员、班主任)参与心理健康辅导站建设的热情不高。分管学生工作的院领导作为站长,要认识到二级心理健康辅导站对于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性,要提高对心理健康辅导站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积极参与心理健康辅导站的建设,并鼓励其他辅导员和班主任参与它的建设。心理辅导员要积极和其他辅导员和班主任沟通,争取得到他们的大力支持,并及时把学生的相关心理情况向他们进行反馈,与他们一起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心理健康辅导站可以通过对班级心理委员、寝室长等人员进行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然后以他们为主体去尝试开展朋辈心理辅导工作。一些高校在院系设立了心理拓展协会,可以将其纳入到院系二级心理健康辅导站中,充实心理健康辅导站的力量。院系二级心理健康辅导站要创新工作方法,将一切可以利用资源全部纳入到心理健康辅导站中,建立“多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格局。院系二级心理健康辅导站要结合院系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特点,制定和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并在心理健康辅导站开展工作的实践中,不断进行修订完善,以规范心理健康辅导站工作的开展,促进心理健康辅导站的建设。
3.4加大培训和宣传的力度,推进心理辅导员的专业化
[关键词]朋辈心理辅导 心理问题性质 朋辈心理辅导模式
[作者简介]蔡晓军(1963- ),女,内蒙古赤峰人,赤峰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应用心理学。(内蒙古 赤峰 024000)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2-0072-02
近年来,高校学生心理问题凸显,对专业心理辅导教师而言,心理辅导与咨询工作量剧增,工作应接不暇。目前我国一些高校在朋辈心理辅导员的选拔、培训及实施工作等方面已经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文章将重点对如何将大学生心理问题细化,以便更好地发挥朋辈心理辅导员的作用进行研究。
一、朋辈特点与心理辅导的联系
朋辈,顾名思义,是指朋友和同辈的双重含义。朋友关系是一种相互信任关系,可以安全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感受。同辈是指年龄相仿、具有相同或相似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共同的人生成长经历,相似的思维方式和情感体验,更易于找到共同的沟通背景,行为模式更易于模仿直至深入的思维方式形成。与专业的心理咨询相比,朋辈间沟通比较轻松,朋辈辅导会用同龄人的心理特点和思维方式为学生们剖析问题,寻找解决的方法,促进良好关系的深入发展。
心理辅导工作重要前提之一是: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一些对大学生的调查显示:当他们遇到困扰时,有50%以上的同学会向自己的朋友或同学寻求安慰与帮助。心理辅导的实践也表明,对于陌生的咨询环境,信任关系的建立往往不是一次交谈就能解决的。而“朋辈”之间可以直接跨越关系障碍,为来访学生提供一个安全的心理氛围,使来访学生真实地表达自己心理困惑,能够及时得到朋辈的心理帮助。
心理辅导工作能够获取成效的另一个重要基础是:感同身受。同样的学习经历与社会文化影响的背景,成长历程的共同性,心智成熟的同一性,会使朋辈辅导员容易唤起来访学生的内心感受,在共同的语言背景下进行交流,易于达到相互理解与支持,易于达到安慰与认同的效果。
二、朋辈心理辅导的含义
目前,关于朋辈心理工作的提法有“朋辈心理互助辅导”“朋辈咨询”“朋辈辅导”等。格雷和霆多尔对朋辈咨询的定义是“非专业工作者作为帮助者所采取的人际间的帮助行为”,马歇尔夫认为朋辈咨询是“非专业心理工作者经过选拔、培训和督导向寻求帮助的年龄相当的受助者,提供具有心理咨询功能的人际帮助的过程”。笔者认为,朋辈心理辅导是指通过对能够从事高校朋辈心理辅导工作学生进行筛选,经用体验、专业知识与辅导技巧等内容的系列化培训后,给予有一般性心理困惑或心理问题的同学,提供理解、安慰情绪、积极鼓励和行为指导的持续性帮助,助其心理素质向积极方向发展的辅导过程。
三、高校学生心理问题性质的分析
尽管朋辈心理辅导员会协助专业心理辅导教师解决一部分工作量,但并非能替代大部分的专业心理辅导工作。笔者在近两年的实践探索中发现,承担朋辈心理辅导工作的大学生们,满怀一腔“爱心”对来访学生进行劝导、安慰时,常会产生一种“无助感”。其原因是他们对来访学生心理问题性质的把握比较欠缺,与他们缺乏相关经验及专业训练都有一定的关系。专业心理辅导教师不能因为心理辅导工作量的剧增而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全都推给朋辈心理辅导员敷衍了事。要想为大学生提供有效的朋辈心理辅导服务,必须对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性质进行深入的分析。笔者认为,心理问题的性质及分类可以按照以下几个维度进行。
1.按照来访者认知维度进行划分,可以将其分为心理疑惑、心理困惑。心理疑惑是针对现实中自己或他人的行为表现与自己内心行为判断的标准有不符之处而产生的一种以疑问、怀疑为主要特征的心理感受,此时还不能判断谁对谁错,但就是感觉会和自己的心理节奏有差距,它可以通过调整自己的行为或调整自己的认知来解开心中的疑惑。心理困惑是针对现实中自己或他人的行为表现与自己内心行为判断的标准有不符之处而产生的烦恼、困难为主要特征的心理感受,此时会认为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而行为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与心理疑惑相比,这样的感受会更难受一些。一般而言,有心理困惑时,可以通过向他人倾诉或与有相同困惑的人沟通会慢慢寻找到解决困惑的途径。
2.心理问题从时间维度上进行划分,可以将其分为短期影响和中期影响。短期影响是指产生心理烦恼的时间比较短,一般以一周到十天左右为一个周期。此时心理问题产生的困扰比较单一,如果能够及时调整或寻求帮助,很容易就将心理问题化解。中期影响是指心理烦恼的时间相对要长一些,会在十天到一个月之间。特别是环境变化时的适应问题,在时间效应上表现明显,有些问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出成长效应。
3.心理问题从行为表现形式的维度划分,都可以归纳为——适应问题。适应问题是以环境变换为主要特征,其中主要包括生活环境、学习环境、人际环境、管理环境等的适应问题。
从大学生心理适应问题具体表现形式上来看会有以下内容:(1)生活环境适应问题。由于生活空间的变换,单一生活节奏的改变,特别是对大一新生而言,多数同学对生活环境都会有从不适应到适应的变化过程。这一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会随着时间的延续而得到适应,但会有一些同学心理不适感仍存在。(2)学习环境适应问题。由于学习目标、学习方式、学习资源丰富性、教学模式的独立性要求,一改往日从小学到中学的学习环境,因此对于刚刚走进大学校门的多数同学都有非常不适应的感受,迷茫、空虚无聊、无所事事的现象呈现出来,也会对学生原来的期待有着重大的冲击,一些学生就此而变得沉迷网络,阻碍了他们的社会化进程。(3)人际环境适应问题。大学生人际环境的适应包括了同学关系、同乡关系、师生关系、恋爱关系等方面的内容。由于地区之间文化风俗、经济水平、个性特点的差异,会有一些学生在交往过程中遇到种种困难,有时候这类问题也是最影响其心理健康发展的难题之一。(4)管理环境适应问题。大学校园环境的管理以培养自主独立、规则遵守、评价检查为主要管理流程。对于被动遵守惯了的管理模式而言,变得自由,事事靠自觉,没有人管而觉得轻松,却因为个人的不自觉或不独立与集体荣誉之间冲突而产生种种心理困境。
4.按情感维度进行划分,可以将心理问题分为:负性情绪、过度放松、自我中心等方面的问题。(1)负性情绪:因疑惑或适应等问题的出现而产生的焦虑、郁闷、愤怒等问题。情绪是心理问题的晴雨表,短时间内解决情绪问题可避免负性情绪的累积效应。(2)过度放松:因迷茫与管理方式的自由化,在学习时间、生活方式等方面过度放松,闲聊、上网、无所事事,时间久了会影响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3)自我中心:主要源于个性方面的因素。只顾自己,不顾他人,抱怨他人与环境,而看不到自己的问题。
只要掌握了以上对心理问题性质的分析,才能充分发挥朋辈心理辅导员的最佳作用,对于疑难的、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朋辈心理辅导员只起少部分的辅助作用。
四、对高校朋辈心理辅导工作的建议
1.朋辈心理辅导员的选拔与培训。朋辈心理辅导模式的实施,需要对朋辈心理辅导员进行选拔、培训并在专业心理辅导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因此如何选拔朋辈心理辅导员并进行有效性的培训是首要考虑的问题。朋辈心理辅导员仅靠大学生群体的热情是不够的。每每到了招聘朋辈心理辅导员的时节,都有很多学生前来报名,还有一些院系推荐学生干部参加选拔,其热情程度令人感动,但并非只有热情就能够开展这项工作,因此对朋辈心理辅导员的选拔是有条件的。一些学者研究表明,适合做朋辈心理辅导员的大学生个人应当具有一些必备的素质,笔者在工作中也总结如下:(1)尊重他人,情绪稳定,对人真诚。(2)善解人意,能洞察人生经历并体察别人的感受,平易近人。(3)有社会责任感和自省能力,有同理心。(4)能积极的心理力量,善于正性归因。(5)对工作有兴趣,善于进行人际沟通,有学习能力。(6)善于接受老师和同学的监督与帮助。针对选的朋辈心理辅导同学还要进行专业技术的培训。一般而言,朋辈心理辅导员的培训内容包括:朋辈心理辅导员的工作态度;朋辈心理辅导员的沟通技术;朋辈心理辅导员的工作原则;朋辈心理辅导员工作评价流程;朋辈心理辅导形式技巧的使用。
2.建构多样化的朋辈心理辅导模式。朋辈心理辅导模式并非仅限于个别咨询模式。朋辈心理互助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当人们在生活中遇到挫折、烦恼等各种问题时,他们往往求助于他们的朋友寻求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指导,以及情感上的关心、安慰和鼓励。因此,朋辈心理辅导模式多样化的发展趋势是必然的。(1)朋辈心理热线咨询。由于通信技术的发展,人际交流模式的“零”距离,加之虚拟沟通的“去社会化”,方便快捷的咨询热线最容易让学生对一些单一的心理疑惑进行沟通。热线咨询可以为寻求心理疏导的学生提供倾听和支持性疗法,帮助他们宣泄负性情绪,及时化解一些小问题,促进学生个人成长。(2)朋辈心理关系的调解。大学生人际冲突的问题都具有同龄人的特点,协调简单的人际冲突是朋辈心理辅导员的必备技能之一。相似的经历、常见的冲突事件让朋辈心理辅导员调解起来会得心应手,也可以将常见的冲突表现形式及心理状态感受以团体活动的形式展示出来,促进朋辈心理辅导员调解方式与技巧的掌握。(3)朋辈心理门诊辅导。心理门诊咨询的一对一的形式,会直接探求来访学生的心理细节问题,保密程度会更高些,这样的咨询形式会对朋辈心理辅导员的要求更高些,辅导工作类似于咨询工作,需要在督导的指导下进行。(4)朋辈心理陪伴。在调整观念与行为过程中,一些来访学生因心理惯性问题,需要持续性的心理支持与陪伴,朋辈心理辅导员可对来访学生行为问题进行督促与陪伴,并可签订改善计划,促进心理成长。(5)朋辈团体拓展。朋辈团体拓展是以朋辈间心理健康素质的社会性发展为目标,通过朋辈心理辅导员参与并指导的团体活动,使大学生学会沟通,学会互换角色,理解他人,理解自己的人生阶段,促进心智成熟。
目前,朋辈心理辅导工作在我国的大学校园里开展得很普遍,朋辈心理辅导也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之一,既能减轻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压力,容易为大学生所接受,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专业辅导的效果。这一工作开展期间会不断有一些问题呈现出来,需要专业心理辅导教师深入思考并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朋辈心理辅导人才的选拔、培训与管理固然是延伸专业心理辅导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如何能够真正发挥朋辈心理辅导员的才干,配合专业心理辅导教师服务于高校学生,让承担朋辈心理辅导工作的学生持续进步,成为学生受欢迎的“贴心人”,能够分清来访学生的心理问题的性质及辅导范围、辅导成效以及辅导形式的多样化是此项工作探索的核心之一。积极探索核心问题,创新朋辈心理辅导模式,必将会使朋辈心理辅导工作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蔡晓军.自助与成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2]陈昌盛.高教园区内开展朋辈心理辅导的问题与对策[J].水电教育,2010(2).
【关键词】 倦怠 倦怠干预 成就感降低 非人格化 心理资本
一、相关概念
工作倦怠(job burnout)也称职业倦怠,最早是由精神病学家freudenberger于1974年提出的。美国著名倦怠研究专家maslach(1981)将工作倦怠定义为提供服务的人在感受长期压力下的一种反应,包括情绪疲惫、非人格化、个人成就感降低三个维度。情绪疲惫的发生主要来源于日益增加的工作要求所产生压力的一个反应,反应的是个体压力倦怠维度,如工作超载、工作紧张等。非人格化是指向客户、同事以及上级的愤世嫉俗、麻木等消极的态度,反应的是人际关系维度。非人格化被定义为对工作压力无法应对的一个反应,非人格化的因素主要包括外部的归因、与工作有关的失败和成功、感觉无助和控制的缺乏。个人成就感的降低是受雇人员在胜任工作上的成就感降低,来源于自己的任务被认为是无效或不受欢迎,属于自我评估的维度,与其相关的因素包括未达到期待的成就、角色不明确、自我信任的降低。工作倦怠干预(job burnout intervention)是在工作倦怠概念的基础上形成的,dierendonck(1998)认为工作倦怠干预是通过预防、抑制和治疗等手段帮助从业者摆脱职业倦怠所带来的困扰,其终极目标在于降低未来发生倦怠的可能性,降低已经发生倦怠的影响性。
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学者们开始将研究的重点从“倦怠”这一消极的心理学概念转向其积极对立面“工作投入”(job engagement)。maslach&leiter(2001)提出了两极观,认为工作投入和工作倦怠是完全的负相关关系,随后很多学者也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投入的最早提出者kahn(1990)将工作投入定义为组织成员控制自我以使自我与工作角色相结合。maslach等(1997)将工作投入重新描述为对倦怠的销蚀,认为工作投入和工作倦怠是完全的负相关关系,认为工作投入的三个维度分别是精力(energy)、卷入(involvement)和效能(efficacy),投入高的个体具有一种精力充沛的感觉,能有效地进入工作状态并能与他人和谐相处,而且自我感觉能够完全胜任工作上的各种要求。leiter(2001)认为位于其中一端的是工作投入,一种感觉充满精力,能有效地进入到工作状态并与他人和谐相处的情形。而另一个极端是倦怠,一种感觉无效能、耗竭以及与工作和他人疏离的状态。maslach等的研究将工作投入与工作倦怠分为两极,它们的关系如图1所示。
二、工作倦怠干预的路径
1、直接干预
目前关于倦怠干预措施的路径一般集中在三个方面:以个体为导向、以组织为导向的干预以及两者的结合。以个体为导向的干预措施通常的目的是提高个体的认知行为,包括提高工作胜任和个人的应对技巧,增强社会的支持和不同类型的放松实践等。以组织为导向的干预通常主要集中在改变工作程序,包括工作的程序再造、工作监督和再评估,目的是降低工作要求,逐渐增强工作控制,提高在决策方面的参与程度等。目前这些措施能有效增强个体心理资本,减少他们的倦怠存量。第三个方面是这两种措施的结合,如图2所示。
(1)以个体为导向的干预。总结文献发现,以个体为导向的干预在短期内减少倦怠存量效果明显,而且与以组织为导向的干预相比投入的时间资源少,因此很多学者支持以个体为导向的干预。研究表明,自我效能、角色超载模糊、外部归因、人格特质以及人口统计学变量都会影响工作倦怠的产生和发展,针对这些因素,许多文献也进行了研究,通过整理发现以个体为导向的干预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
dierendonck(1998)首先将心理辅导和咨询引入倦怠干预措施中。他对149个心理医生进行了5个星期心理辅导干预,研究显示被辅导者在实施心理辅导干预6个月后,倦怠存量明显减少。其核心思想是通过心理辅导者与受辅导者之间建立一种具有咨询功能的融洽关系,以帮助受辅导者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进而欣赏自己,并克服障碍,改变自己的不良意识和倾向,充分发挥个人潜能,迈向自我实现的过程。其后,brake(2001)等对171个牙医进行了1个月的研究,在实施心理辅导干预6个月后
,倦怠存量也是明显减少。心理辅导代表性的研究还有gorter(2002)和cohen-katz(2005)。cohen-katz(2005)认为心理技能培训对倦怠存量的减少尤为重要,他对25个医疗部工人实施8周的心理技能培训,在干预措施实施6个月后,倦怠的核心成份都明显下降。也有学者认为社会心理技能培训对减少倦怠至关重要,ewers(2003)等对33个护士进行了20天的社会心理技能培训,结果显示在干预6个月后,倦怠存量明显较少。目前也有人引入了心理资本的概念,认为心理资本丰富可以有效减少倦怠。
认知行为培训是20世纪70年代所发展起来的一种心理培训技术。它是根据认知过程影响情感和行为的理论假设,通过改变思维和行为的方法来改变不良认知,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过程。schaufeli和dierendonck(1998)首先对认知行为培训进行了研究,他们对149个心理医生进行了5个星期的认知行为培训,6个月后,倦怠存量明显减少。katz(2005)对25个护士进行了8周的认知行为培训,6个月后,倦怠存量也明显减少。类似的具有代表性的还有cohen、zolnierezyk-zreda,cohen(2005)认为交际技能培训能明显减少倦怠存。zolnierezyk
-zreda(2005)认为倦怠应对措施培训如交流、放松等可以减少倦怠存量,他对59个老师进行了2天的倦怠应对措施的培训,结果显示倦怠中的核心成份情绪疲惫、个人成就感都明显降低,但是非人格化没有变化。
放松训练可使肌肉放松,最终目的是使整个机体活动水平降低,达到心理上的松弛,从而使机体保持内环境平衡与稳定,达到消除紧张的作用。例如印度的瑜伽术、日本的禅宗,以及中国的气功都属于放松训练的形式。rhenen(2005)认为放松训练可以有效减少倦怠存量,他对130个工人进行8周的放松训练,结果显示,倦怠存量明显减少。类似的研究zolnierezyk-zreda(2005)也证明了这一点。
另外,ossenbaad(2000)认为借助于外物进行放松,可以有效减少倦怠存量。他采取了一种按摩脑部的机器的放松方式对42个护理工人进行了8周的倦怠干预,结果表明倦怠核心成份情绪疲惫明显降低,其余的个人成就感和非人格化没有变化。brittman(2004)等认为音乐娱乐表演,通过让员工参与音乐乐器的演奏,能让其体会到生活的乐趣。他对112个护士进行了6周倦怠干预,让其参加音乐娱乐表演,结果显示倦怠存量明显降低。kanji(2006)研究的开心疗法,也称作幽默疗法,可以有效降低倦怠存量。
以个体为导向的干预,投入的时间资源少,短期效果明显,但是长期看来,其积极效果不能维持很久,因此很多学者推崇以组织为导向的干预。
(2)以组织为导向的干预。以组织为导向的干预会有较长的积极效果,而且持续的时间比较长。总结文献发现,以组织为导向的干预有以下两种途径。
职业技能培训主要依据工作匹配理论,认为由于员工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就会导致员工与工作岗位不匹配,长期无法适应,就会产生倦怠。培训过程通常经过“体验”、“认识”、“反思”三个环节来提高员工的职业技能。halbesleben等(2006)认为职业技能培训可以有效减少工作不匹配带来的倦怠。他对65个消防兵进行3个月的职业技能培训,发现工作倦怠中的核心成份情绪疲惫、个人成就感明显降低。
社会支持指的是个体在工作中能得到同事、管理者、家庭的支持,可以有效减少倦怠存量。一方面根据工作要求资源理论,个体得到这些群体的支持,可以获得工作资源,工作资源与工作倦怠是负相关的。另一方面,可以有效提高员工个体的心理资本。luthans等学者认为,心理资本可以有效降低倦怠存量。blanc(2007)等认为社会的支持,可以有效减少倦怠存量,并对29个护士进行了6个月的干预,结果显示工作倦怠中的核心成份情绪疲惫、个人成就感低明显降低。
(3)以个体和组织结合为导向的干预。这两者的结合将会带来比较好的结果,主要有以下两种干预措施。
工作再设计是指管理者为使工作更有趣、多样化、挑战性,必须重新设计或改变各项相关性的工作,以增加员工的工作质量和生产力,降低倦怠存量。说明工作再设计可以有效降低工作倦怠中的核心成份情绪疲惫。innstrand(2004)认为其中包括工作流程再造、工作时间计划等,可以有效地增强工作控制,减少角色模糊和工作超载。他对112个护理工人进行了工作再设计,结果显示工作倦怠成份中
情绪疲惫明显下降。sluiter(2005)认为工作价值再认识和工作价值评估以及反馈可以有效降低倦怠存量。他对61个护士进行了3个月的干预,结果同样显示情绪疲惫明显降低。blanc(2007)认为工作参与度高的员工对所从事的工作有很强的认同感,积极投入,可以有效提高自我效能感,增加心理资本,并对医院644个员工实行了6个月的干预,结果显示情绪疲惫、个人成就感低明显改变。
2、间接干预
schaufeli认为,工作投入与工作倦怠是中等程度负相关关系,指出两者并非直接对立,而是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的两种心理状态。尽管投入仍被界定为倦怠的积极对立面,但是它没有被假定为可以用mbi相反的状况来评估,而是把它建立在幸福感的两个维度,即快乐和激活这一分类系统基础上。按照这一框架,倦怠以低水平的快乐和激发为特征,而投入则以高水平的快乐和激发为特征。schaufeli提出了工作投入的三个维度:活力、奉献和专注。活力是指具有出众的精力与韧性,愿意在自己的工作上付出努力,在困难时具有坚忍力等;奉献是一种对工作的强烈卷入,伴随着对工作意义的肯定及高度的热情,以及自豪和受鼓舞的感觉;专注则是一种全身心投入工作的愉悦状态,感觉时间过得很快,不愿意从工作中脱离出来。
在maslach和schaufeli的研究基础上,很多学者从降低工作倦怠增强工作投入角度进行了研究。总结文献,主要是从以下三个维度进行研究的。
(1)个体维度。目前他们的研究都是从个体维度上进行分析的,分别增强其中的变量。xanthopoulou(2008)提出个人资源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投入,降低工作倦怠存量,他认为个人资源包括上级支持、自我效能、特质竞争力三个方面,其质竞争力是从个体人格特质角度分析,个体可以针对自己不同的人格特质采取不同的干预应对策略。有研究发现个体在面对与工作相关的问题时所采取的应对策略对其工作投入水平具有显著的影响,其中积极应对和寻求情感支持与工作投入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另外,britt(2003)认为工作投入与个体身份认同有关,个体会受到职业特征、社会契约以及自身道德坚持等影响。kahn (1990)认为工作投入主要受到心理知觉、心理安全以及心理支持可获得性等影响,其中会受心理状态和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比较强。
(2)工作维度。丰富工作资源包括工作自主性、社会支持、职业发展机会、绩效回馈以及工作控制,其中一些因素的影响比较直接,还有一些因素则要通过一定的中介变量发挥作用,而情感消耗及冲突与工作投入、奉献和专注两个维度则均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此外,某些与工作相关的因素还需要通过中介变量来对工作投入产生影响。例如may等(2004)的研究发现,心理状态相关工作特征因素与工作投入之间的关系具有中介作用:工作丰富性和工作角色适配性、同事间的鼓励和上级支持、工作资源可获得性分别通过心理意义、心理安全、可获得性对工作投入发生正面影响,而遵守同事间的规范和参加外部活动则分别通过心理安全和可获得性对工作投入产生负面作用。
角色压力与组织承诺直接对工作投入产生影响,组织公平和组织支持感则通过其中介变量对工作投入产生间接影响。对于组织公平和角色压力等而言,有两种途径作用于工作,一种是对工作投入的直接作用,另一种是通过组织支持感等这些中介变量对工作产生间接影响。
(3)与家庭相关的因素。rothbard(2001)的一项研究考察了个体对工作上的投入与其对家庭的投入之间的动态影响过程。他们发现:对于女性而言,工作中的消极情感会显著降低其对家庭的关注程度,而家庭中的积极情感则有利于提高女性对工作的专注程度;对男性而言,工作的积极情绪会增加其对家庭的关注。
工作倦怠的干预可以从前因变量着手,例如可以降低工作要求,提高工作控制以及丰富工作资源。但是如果能从积极心理学角度、工作投入角度研究,一方面可以提前避免工作倦怠的产生,从积极心理学角度早期就可以避免工作倦怠的产生,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干预工作倦怠。工作投入的研究是干预工作倦怠的一个新方向,为有效避免和干预工作倦怠提供了新的工具。
【参考文献】
[1] van dierendonck d,garssen b,visser a.burnout prevention through personal growth[j].int j stress manage,2005;12.
[2] te brake jhm,gorter rc,hoogstr
raten j,eijkman maj. burnout intervention among dutch dentists: long-term effects[j]. eur j oral sci,2001;109.
[3] le blanc pm,hox jj,schallfeli wb. take care!the evaluation of a team-based burnout intervention program for oncology care providers[j].j appl psychol,2007;92.
[4] cohen—katz j,wiley s,capuano t.the effects of 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 on nurse stress and burnout:a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study.part iii[j].holist nurs pract, 2005;19.
[5] cohen m,gagin r.can skill-development training alleviate burnout in hospital social workers[j].soc work health care, 2005;40.
[6] zonierczyk—zreda d. an intervention to reduce work- related burnout in teachers[j]. int j occup saf ergon,2005;11.
[7] van rhenen w,blonk rwb,van der klink jjl,van dijk fjh,schaufeli wb.the effect of a cognitive and a physical stress-reducing programme on psychological complaints[j]. int arch occup environ health,2005,78.
[8] ossebaard hc. stress reduction by technology an experimental study into the effects of brainmachines on burnout and state anxiety[j].appl psychophysiol biofeedback,2000;25.
[9] kanji n,white ar,ernst e. autogenic training to reduce anxiety in nursing students: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j adv nurs 2006;53.
[10] halbesleben jrb,osburn hk,mumford md.action research as a burnout intervention:reducing burnout in the federal fire service[j].j appl behav,2006;42.
尼采说过:“啊,孤独,你是我的家乡”,“我孤独啊!你配吗?”尼采是位大哲人,所以他以特有的方式告诫世人不要轻易妄称孤独。而事实上作为一种不良情绪,人总是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孤独。日本心理医生箱崎总一在其《孤独心理学》一书中以个体在生活上的感受来说明孤独是如何产生的,并试图更进一步提倡孤独的复活法和以孤独为原动力走上强壮的人生之道的方法。
箱崎总一更为关注的是个体如何通过改善人际关系来走出孤独,而在当代社会,人同组织的关系日益密切,现代人大多数时间是在各种组织中度过的,孤独作为影响组织凝聚力的重要因素,必须引起组织的管理者的重视。
一、孤独心理学理论
所谓的孤独,是由人与人的往来体会中产生出来的,也是我们在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在人际关系中,所感受到的东西。当人认为自己是孤独时,那就是她处于想和他人接触、交往的状态中。孤独是一种不良的情绪体验,是一种自感社会交往或人际关系不满状态下的颓丧情绪,从本质上讲,人有拒绝孤独的渴望。
1.与人交往能增加人的安全感,减低恐惧感
心理学家沙赫特(S.Schachter,1959)曾经做过一项实验,探讨处于孤独状态下的个体的合群需要。
研究者先将被试者分为高恐惧组和低恐惧组,在高恐惧组条件下,研究者告诉被试者,他们将参加一项电击实验,电击会很厉害,很痛,但不会留下永久性伤害,而且这项研究是为了获取有关人类发展的某些有用的资料;在低恐惧组条件下,被试者被告知,电击时只是有点痛,感觉有些轻微的震动,不会有任何伤害性后果。然后,在被试者等待接受电击的时间里,研究者逐个询问他们,是愿意独自等待,还是想与其他人一起等待。
结果显示:高恐惧组选择愿意与别人待在一起的比例为62.5%,无所谓的占28.1%。低恐惧组选择愿意与别人待在一起的比例为33%,无所谓的占60%。试验告诉我们,在恐惧或紧张的状态下人们更倾向于与别人人呆在一起以降低紧张感。
当个体对周围环境缺乏了解和把握时会导致个体心情紧张、有高恐惧感时,他们倾向于寻求与他人在一起,倾向于寻求他人伴同。而处于低恐惧的情况下,这种合群的需要并不那么强烈。可见,与人交往能增加人的安全感,减低恐惧感。
2.亲和力倾向源于人的本能,是人类生来俱有的一种本能。
沙赫特还做过一个这样的实验:将5名自愿做实验者分别隔离在不同的5间屋子里,在提供住宿相同的情况下,使其与外界隔绝。结果坚持时间最短的仅有20分钟,而坚持时间最长的是8天8夜。被隔离者都感到孤独,难受,心理紧张。这种紧张缘于对亲和力的需要。
亲和力倾向来自人类的与生俱来的本能,人类比较喜好合群,组织家庭,建立各种社会组织,便是一个极好的证明。孤独,会使他们恐惧;离群,会使他们产生紧张心理,长久的隔离,更会使他们的心理状态变异,成为不正常的人或在精神上出现毛病。出于这种本能,人类之间相互亲近,其目的也是为了共同生存下去。
1958年F.海德提出的平衡理论提出,认为人们倾向于通过平衡彼此的态度与对某事件的态度来维持其相符一致,根本原因在于通过态度改变降低因与他人不一致而导致的紧张。例如,当你得知你的某个观点被他人所反对时,你一定会觉得很沮丧,同时会有一种恐惧感,可是,如果这时你知道与你持同样观点的不止你一人,你就又会感到减轻了恐惧感,得到了安全感。
二、孤独的产生
1.个体因素
由于遗传、家庭环境、个体在生活、情感等方面的经历不同,个体对环境所产生的紧张感明显不同。
2.物理环境因素
沙赫特试验告诉我们,封闭的环境更容易产生孤独感。沙赫特总结了有关报告,指出:孤独所产生的痛苦程度与孤独的时间不是线性关系。在一段时间内,由孤独所产生的痛苦增加了,但不久就开始下降,长时间的孤独,个体就进入类似精神分裂症的冷漠状态,这时个体没有情感,对环境不作任何反映。
3.社会环境因素
日趋激烈的竞争压力下,许多员工由于自身能力和人际沟通存在问题,自然会产生产生孤独的颓丧情绪。也有不少员工由于自身的价值观与组织文化格格不入,也会导致孤独感。
三、孤独心理学对管理行为的启示
孤独感不仅是个体的一种情绪体验,在某些特定的情景下会复制、蔓延,特别是组织面临重大的危机时,所以管理者必须重视对孤独的管理,避免使员工产生孤独感。
1.通过建设、发展组织文化,建立共同愿景,塑造共同的心理认同愿景可以降低人的孤独感,苏武牧羊,气节不改,最重要的就是信念可以克服孤独带来的恐惧。组织可以通过设立共同愿景,减少由于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因素特别是价值观冲突导致的孤独,让组织产生产生凝聚力,企业的凝聚力越大,这个企业的生产效率就越高,企业也就越有活力。
2.重视社会技术系统,尽量满足员工社会交往的心理需要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每一个人都具有合群需要,个体不可能没有人际交往,适当的人际交往是人类个体满足自身合群需要的手段。
“社会人”假设理论指出:驱使人们工作的最大动力是社会、心理需要,而不是经济需要,人们追求的是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社会技术系统理论指出:如果工作设计必须兼顾技术性与社会性,技术性任务的实施总要受到组织文化、员工价值观及其他社会因素的影响。
因此,如果只是针对技术性因素设计工作,难于达到提高绩效的预期,甚至可能适得其反。
英国塔维斯托克学院煤矿研究所发现,煤矿原来采用短避法采煤,即手工采煤。采煤工6各人组成一个班,一般都是资源结合,班组内非常团结。塔维斯托克学院煤矿研究所的技术改革主要是该短避法维长避法,即采用传送带采煤。
结果就不得不改变原来小组集体工作的办法而进行明确的个人分工。单个矿工再不同的作业面上独立工作。这样分工细了,技术比较简单,效率按理说应该提高,但是,技术的改革反而造成了出勤率下降,士气低落,生产率下降。其原因主要是技术改革取消了工作小组,工单独呆在封闭的矿道内采煤,导致了矿工孤独感的产生。企业是在竞争社会中结成的一个团体,员工们有共同的生存需求,8小时都在一起,可是,工序和机器隔断了人们的情感联长久的重复劳动会使人觉得厌倦和孤独。
管理者一旦发现这种厌倦和孤独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比如进行工作的重新设计,加强员工的交流。
3.根据员工性格合理搭配员工组成,组织高效工作团队叔本华提出,社会让他最难忍受的,就是必须和不值得成为朋友的人成为朋友。
这种苦痛在人们日益组织化的今天更为突出,许多的员工的自我意识被深深压抑或隐藏的同时会不断加强,甚至会切断与他人的联系、比较。这时孤独是唯一允许完整自我的时间和环境,因为不论时间还是空间都是小的,所以雨果在《笑面人》中说过一句话:孤独是文明所允许的野蛮人的缩影。
组织中的员工各自有自己个性,性格过度张扬的员工性格容易使性格过度内敛的员工产生孤独感——“快乐都是别人的,我什么也没有”。长期以往必然导致员工的消极,影响效率。管理者在合理配置团队组成时除了要考虑个性、能力的配比时,也要充分考虑到对孤独感的引导因素。
4.借助员工帮助计划,加强心理辅导,防止员工的心理孤独症的产生心理孤独症常见于婴幼儿,但如果成年员工的自我意识长期得不到伸张,得不到他人的肯定,会害怕表露出自己的意识而引来更多的批评,渐渐地会以他人的意识来模糊自我意识,从而导致孤独症。超级秘书网
员工情绪管理已为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重视,高效员工的活力会感染整个企业,改善公司整体的表现。在国外一些大企业中,管理的心理学化已普遍实施。。截至1994年,世界财富500强中有80%以上的企业建立了员工帮助计划又称员工心理援助项目、全员心理管理技术(EPA)。
它是由企业为员工设置的一套系统的、长期的福利与支持项目。通过专业人员对组织的诊断、建议和对员工及其直系亲属提供专业指导、培训和咨询,旨在帮助解决员工及其家庭成员的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提高员工在企业中的工作绩效。
目前国内大多数企业还没有在激发员工正面工作情绪,克服员工孤独感方向多做更多努力,许多企业还没有意识到心理辅导和咨询将给企业带来的巨大的潜在效益。许多企业的EPA还流于形式,在心理辅导与咨询方面还缺少经过专业训练的人才,我国的员工心理辅导与咨询业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参考文献:
[1][日]箱崎总一著李耀辉译:孤独心理学[M].北京:作家出社,1988:8
[2]郭永玉:交往、成就:两种主要的社会性动机的心理学研究[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03)
[3]朱永新:管理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p307
每年他都会让刚刚入学的大一新生接受开学以来的第一堂课,也将会影响他们一生的重要一课--学会感恩。该校材料094班的一名同学在看过他主讲的感恩教育系列讲座后,在博客里如此写到来到学校,第一节课就让我感动的是辅导员给我们播放的《让世界充满爱》,讲的很实在、很鼓舞、很感动,让在场的学生都流下眼泪,黑暗中的我也满脸是泪,我当时就打电话给爸爸妈妈,对他们说了一句我爱你们,我一定要好好读大学,以此来报答你们。饶先发经常教育学生的一句话:知足和珍惜,使你心志平和,努力进取。感恩和回报,会让你无私的付出一切,结果你将得到意想不到的回报。
大一新生报到后,饶先发每年都要号召同学们给父母或家人写一封感恩信,这一活动每年都受到了同学们的积极响应,其中有同学就说道:这些年父母在我身上花费了很多的心血,写感恩信时把平时不好意思说出来的话和想对父母说的那些话,全部用笔写下来寄给他们,结果父母打电话跟我说,你长大了,到了大学懂事多了,也会体谅父母了。这个给我心灵带来的震撼,远远超出我的想象。饶先发认为,孝敬父母,尊重长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项活动的开展能让同学们学会感恩,学会如何对待父母的艰辛,学会如何做人。他像亲人一样爱自己的学生,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弟弟妹妹来看待,为学生成长倾注了满腔的热情。
情感的话题一直是大学校园里最受欢迎的话题之一。针对在大学校园这个全新的环境中。饶先发积极报名参加国家心理咨询师培训,2019年他考取《中华人民共和国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证》,成为江西理工大学第一批心理咨询师辅导员,在系统学习了心理学后,他开创性的把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的方法和技巧融入到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通过心理辅导,别人眼里的问题学生都与他很亲近,有些学生不愿与父母沟通,却愿意把心里话说给他听。
关键词: 高校心理健康工作 问题 解决对策
世界卫生组织1948年指出,健康不仅是身体没有缺陷和疾病,而且包括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2001年,教育部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辅导或咨询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但据教育部2006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因各种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而休学、退学的大学生已经占大学生休退学总人数的一半左右,三成大学生存在着心理问题,16%―25.4%的大学生有心理障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乐观。因此,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全面审视当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工作存在的问题,并不断加以改进,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是摆在高校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高校心理健康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郾高校师生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存在一定误区。
在学生群体中,存在心理问题、障碍或疾病的学生毕竟是少数,对于这些少数学生,我们要关注、防范极端事件的发生,并努力帮助他们摆脱困境。但这些不应成为高校心理健康工作的重点,甚至全部内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应关注心理健康和处于亚健康的多数学生。可是,在高校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中,许多内容涉及的是心理疾病,目的基本上是为了防止重大恶性事件的发生。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走入误区也是导致学生对心理辅导产生片面、错误认识的一大原因。尽管目前许多高校成立了心理咨询室,但真正到心理咨询室去咨询的学生并不多。很多大学生对心理咨询持有偏见和误解。他们受传统文化的影响,认为暴露心理问题是个人缺陷或意志薄弱的表现,君子应“自强不息”。还有部分学生把心理咨询认为是精神病治疗,认为接受心理咨询的大都是精神病的人。因此,这部分学生即使意识到有心理问题,也没有勇气跨进心理咨询室的大门。
2?郾心理工作者队伍不稳定,专业素质不高。
心理健康工作是一项专业性非常强的工作。它对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资格要求十分严格。从高校心理健康工作网络体系建设现状来看,绝大多数高校已建立了比较健全的心理健康工作网络体系。但是,在这网络体系中存在两个薄弱环节:一是从业的教师队伍素质不高;二是包括寝室专干、班级心理健康委员、系或院级心理健康委员在内的学生干部队伍自身的心理辅导知识与技巧不够。
从师资来看,目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工作从业人员大多是学生辅导员。学生辅导员来自于不同专业,由于以前没有系统学习心理学并接受心理辅导方面的培训,因而既缺乏必要的心理科学知识,又缺乏心理辅导方法和技巧。这已经成为目前高校制约心理健康工作向纵深发展的瓶颈。并且,由于很多高校辅导员这个职业的社会地位不受尊重,职业前景不看好,不少高校辅导员“人在曹营心在汉”。很多辅导员把辅导员工作当作“过渡性职业”,工作热情不高,队伍更换频繁。另外,由于内部管理制度的问题,辅导员往往是集多种角色于一身,工作比较繁杂、琐碎,进行深入细致的心理健康摸底和思想工作受到时间和精力的限制。
就学生干部队伍来看,这支队伍与寝室或班级同学联系最为密切,最先感知同学当中存在的心理问题或障碍,应是教师开展心理健康工作的得力助手。但是,由于他们在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储备不够,学校又缺乏对他们的培训,很多常见的心理问题既不能准确甄别并上报,又不能为同学提供较有效的帮助,导致他们在同学心目中的信任度比较低,有些同学有心理问题也不会去找他们谈。所以,在很多学校,寝室专干、班级心理健康委员等基本上是闲职,处于无事可干的状态。
3?郾心理健康课堂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
现在很多高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是以选修课的方式面向大二学生开设的,而实际上,刚经过高考踏入大学的新生由于生活与学习环境的巨大变化,导致环境不适应、学习与生活等方面的不适应问题较大二、大三学生来说更严重,更需要老师的指导与帮助。可学校课程设置的不足,导致他们在如何维护心理健康知识与技能的获得渠道上比较匮乏。由于师资和其它条件的限制,在很多高校面向大三、大四学生的心理健康课或讲座也在很大程度上是缺失的,而这两个年级的学生因为学习、感情、升学和就业等方面的压力而导致的心理问题与障碍也是比较突出的,他们呼唤老师的理解、关怀与帮助。
4?郾心理健康网络体系中各级工作人员职责不明确。
从心理健康工作网络系统来看,各高校都建立了从上到下比较健全的心理健康工作网络体系。但是,各网络体系中各级工作人员分工不够明确,职责不够清楚。很多时候,网络体系中各级工作人员都在干着同样的事,防止因心理问题而导致的个体重大恶性事件的发生,而对某一时间段内学生的心理动态与困扰关注及采取的措施却不够,对大部分心理健康同学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与发展更是缺乏关注。
5?郾心理咨询功能局限、形式单一。
当前,我国高校心理咨询工作较多的是面向一些有心理疾病的大学生,即较多地偏重障碍性咨询,偏重防治,而发展性咨询工作进行得很少。实际上,心理咨询更应重视和面向广大健康学生,提供发展性的咨询服务,以促进发展为主,防治障碍为辅。同时,在咨询方式上也存有被动,采用较多的形式仍然是个体心理咨询,每次咨询对象有限,效率不高,限制了心理咨询功能的发挥。另外,咨询人员对来访者尽管能热情接待,尽可能给予支持,但咨询过后很少跟踪追访和收集反馈信息。
二、解决高校心理健康工作中所存问题的对策
1?郾让师生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认识。
高校心理健康工作者首先应改变只有对心理疾患的学生才进行心理教育的老观念,树立对全体大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与行为、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新观念。通过广泛宣传与教育,消除大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等于精神病,心理咨询的对象都是有心理疾病的人等错误观念。让学生懂得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学生在出现心理问题时应主动寻求帮助,主动学习维护心理健康的知识,获得有效的心理适应方法,学会自我调适,进而发展自己的潜能,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自身的健康成长。
2?郾科学设置与开发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针对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列为大二选修课的现状,我建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以必修课的形式从大一起开设,教师要系统地阐述心理健康对大学生成长与成才的现实意义,介绍大学生增进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传播心理自我调适和消除心理困扰的方法,使大学生对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与主要表现有所了解,引导他们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心理问题,以有效的方式方法消除心理困扰。心理健康教育不单是心理咨询人员或者辅导员、班主任的事,学校的教职员工对维护学生心理健康也负有神圣使命。各专业课教师要善于发现并利用学科知识中有关心理教育的内容,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另外,针对某一时间段内普遍存在的问题,还可以开设选修课的方式或以专题报告、讲座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引导,如针对大一新生,可进行“环境角色转变”、“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和“学习辅导”等方面的专题辅导,针对大二学生可进行“大学生恋爱与性心理”、针对大三、大四学生可进行“就业辅导”,等等。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3?郾提升心理健康工作队伍专业素质。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的专业性强,涉及专门的理论与技术。因此,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队伍非常重要。从现实情况看,完全由心理学科班出身的辅导员或老师作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专职人员还存在一定难度。高校可在引进心理学专业的人才充实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队伍的同时,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对在一线从事学生工作的辅导员、班主任进行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培训,让他们了解心理教育的概况,学习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的技巧,全面掌握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与应对措施,提高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知识储备、技能、业务水平和能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还应担负起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寝室专干、班级心理健康委员、院系学生心理健康工作者)的培训工作,定期对学生队伍进行宣传与培训,提高他们心理健康知识水平和能力,掌握心理甄别与心理辅导的基本技能技巧。
4?郾明确职责,建立信息畅通的上下沟通渠道。
立和健全学校、院(系)、班级、宿舍、学生个人五级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网络,确定各级负责人及工作职责。校级工作人员负责全校学生的心理、思想状况,协调学校范围内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主持全体学生心理普查与咨询,从事心理教育内容研究,建立心理问题或心理危机的快速预警和干预机制;院系级工作人员负责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建立发现心理危机或隐患的报告制度,及时向校级工作人员反馈,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解决,防止和减少重大突发事件的发生;定期总结带有群体性的问题,并针对普遍存在的群体心理问题举办专题讲座,组织有关活动,针对个别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者及时给与帮助治疗、提供心理辅导,并鼓励他们主动寻求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的帮助;院系级工作人员还应面向全体学生(包括心理健康同学)开展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发展学生的潜力。基层网络系统以宿舍和班级为单位,具体工作是把握同学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情况,发现异常状况及时向所在院系的心理健康工作机构和老师反映,给予心理需要关怀的学生以经常性的帮助,向院系定期反映本班同学在某一时间段内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为院系开展心理健康工作提供依据,并做好学校或院系活动的宣传和组织工作。
5?郾丰富心理咨询内容和模式,增强咨询效果。
学校心理咨询是增进学生心理健康、优化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随着心理教育的普及,心理咨询肯定会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目前,高校心理咨询内容和模式比较单一。心理咨询内容应由障碍性咨询为主发展为障碍性咨询和发展性咨询并重,并最终以发展性咨询为主;咨询形式应由个别咨询扩大到个别咨询和团体咨询相结合,创新心理咨询的模式,通过开设咨询热线电话、咨询信箱、咨询网站等形式,为学生全方位地提供服务;特别是可利用网络咨询的隐匿性、方便性特点,开辟网络心理咨询阵地。对渡过心理危机的学生,心理咨询中心应与院系心理健康工作机构密切配合,跟踪追访,继续给予学生心理支持,预防心理危机产生。
参考文献:
[1][2]杨振斌.陈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李远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8,(3):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