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中学视频教学语文

中学视频教学语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3-10 14:53:2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中学视频教学语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中学视频教学语文

第1篇

一、鼓励学生多思快想,提高思维的流畅性

思维的流畅性也叫思维的丰富性,是指在限定时间内产生观念数量的多少。在短时间内产生的观念多,思维的流畅性大,反之,思维缺乏流畅性。

为了提高思维的流畅性,教学中,我充分发挥教学民主,创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鼓励学生多思快想,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对于那些善于动脑,敢于提出自己看法的学生,则及时表扬,为他们大胆思考创设安全的心理环境,激发他们激越亢奋的创造情绪。我还常常突破“师传生授”的观念,启发学生质疑问难,促使他们多思。学贵有疑,有疑而问便是学生多思的表现。在多思的基础上,学生会提出一些创造性的问题,因此,我经常训练他们多用“为什么?”“还有什么别的想法?”“假如……?”等句式来思考问题,提高他们思维的流畅程度。我经常选择课文中那些容易使人产生某种模糊、不确定或不完善之感,难度略高于学生现有发展水平,学生有可能从多种角度去探索,得出各种不同结论或见解的内容,创设问题情景,制造认识矛盾,为学生的思维设下一个个扩散点。无论是学生自己提出的疑点,还是教师设下的扩散点,我都认真引导学生调用储存的表象多方探求,运用各种方法来解疑,从而促使学生的认识达到创造的高度。

二、训练学生随机应变,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语文教学中,教师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对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起着很大的作用。因此,我认真钻研教材,努力设计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入正向、逆向、横向、纵向等思维活动,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在教学课文时,我常常不拘泥于教材原有结构,而是根据教材实际需要,变序导读、多向分析。如训练学生改变课文标题、词句、结构、人称、体裁等进行教学。分析课文时,改变文章顺序:对于重点部分明显的文章,采用“中间切入法”,直奔中心,突出重点,然后前后串联,瞻前顾后理解课文,有的文章结尾是总结句、中心句的,我则抓住结尾,进行逆推追溯,有的文章几个自然段结构、写法相似,则在教好其中一段的基础上,纵横交叉,举一反三,引导学生自学其它段落。经常运用变序导读的方法,不仅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了文章内容,理解了文章中心,同时也训练了学生思维的多向性、灵活性。

三、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发展思维独特性

所谓思维的独特性,是指学生能用前所未有的新角度、新观点去认识事物,对事物表现出超乎寻常的独特新颖的见解,这是创造思维最高层次的境界。

为使学生思维具有这一特性,我常常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探索,鼓励他们对已有的知识做出某种新颖、独特的转换和组合,依靠自己的努力去解决问题。教学中,经常有学生跟我唱“反调”,这是创造力的萌芽,我决不肆意扼杀,而是及时表扬他善动脑筋,发表了与众不同的见解,鼓励他们以后解决问题时,也要不满足于一般,而是大胆地突破陈规、标新立异、另辟蹊径,探索具有创新意识的简捷妙法。

善于发现事物之间存在的新关系,能够从中敏感地提出独具见地的看法,不人云亦云,不随声附和,这是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特性。教学中我经常鼓励学生不迷信课文,不迷信和盲从老师、同学的意见和结论,敢于对课文、老师的意见提出批判质疑。

四、利用创造性的作业和检测,巩固学生的创造能力

布置创造性作业时要照顾学生的个性差异,发展学生的创造潜能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框架,放手让学生来设计作业。例如,设计巩固生字的作业,能力弱的学生就抄写几遍或看拼音写字词;能力强的学生就设计形近字、同音字等多种形式的组词。让学生设计作业,老师要加强指导,除授以设计作业的基本知识外,更要对学生设计的创造性作业加以评析,积极肯定。久而久之,学生在自己设计作业,自己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既能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能充分享受到创造的欢乐。

第2篇

[关键词]苏轼作品 乐观旷达 壮志难酬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60024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当下,不少中学生遭遇挫折后无所适从,缺乏积极向上的精神。诗歌具有强大的熏陶感染功能,语文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鉴赏诗歌,并从中思考、领悟。语文教材中,作家的作品所传达出来的积极态度,为学生模仿榜样提供了可能性。榜样应充满生命感,不能只讲其优点,而对其缺点只字不提。

苏轼,是中学生的榜样。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御史何正臣弹劾苏轼,上奏苏轼任职湖州后所进的谢上表,其用语暗讽朝政。接着御史李定等王安石一派的官员,从苏轼的诗文中寻找罪证,指控他有谋反之心。后苏轼在御史台狱受审。御史台也称“乌台”,因御史台内柏树上多乌鸦筑巢栖息。这起文字狱被称为“乌台诗案”,最后,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笔者查阅人教版初高中语文教材,发现苏轼被贬黄州后的作品共有七篇。这些作品分别为元丰四年(1081)作散文《方山子传》,元丰五年(1082)作词《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词《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词《念奴娇・赤壁怀古》、赋《赤壁赋》、散文《游沙湖》,元丰六年(1083)作散文《记承天寺夜游》。而《游沙湖》中苏轼游蕲水清泉寺所作的词即《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

一、乐观旷达的精神

“乌台诗案”发生后,苏轼履险如夷,尽显其乐观旷达。

《游沙湖》作于元丰五年(1082)。苏轼病愈后,与主治医生庞安常同游蕲水清泉寺。苏轼看见寺边兰溪的水往西流,作词《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告诉我们,纵使时光流逝,我们仍应老当益壮,奋发有为;“休将白发唱黄鸡”,即不要因人老就唱起“黄鸡催晓”等消极悲观的歌曲。

元丰五年(1082)三月七日,苏轼去沙湖看田。他在归途中遇雨,便作《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同行皆狼狈,而苏轼却持竹杖,穿芒鞋,一边吟诗长啸,一边逍遥前行。他不怕,只需一件“蓑衣”就可以抵挡自然界和人生旅程中的风雨。“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一语双关,表面上是说他对天气变化毫不介意,实际上是他不为人生忧患而动摇的修养。

元丰五年(1082),苏轼作《念奴娇・赤壁怀古》。“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苏轼所游为黄州的赤鼻矶,并非赤壁大战之地。由于当地传说赤鼻矶就是周郎赤壁,苏轼也不妨把它当成真的赤壁来寄托自己的情怀。壮美的大江,引发了苏轼对主帅周瑜的赞赏。周瑜年轻有为,在赤壁之战中从容指挥,最终打败曹操。而此时的苏轼,功业未成,早生华发,便感喟“人生如梦”。这种感触并非颓废和悲观,他最后还是做出了举杯邀月,酒酹于江的壮举。这一举动,与词中所写的壮丽江山、千古英雄融合在一起,营造了深沉、雄浑的意境。

元丰五年(1082)农历七月十六日,苏轼与客在赤壁之下泛舟游玩,并进行了一段精彩的主客间的对话。月下的主客问答,是苏轼人生态度的两个层面。作为“主人”的苏轼,表现了他的乐观旷达;而作为“客”的苏轼,表现了他的消极悲观。先分析作为“主人”的苏轼。面对“客”所发出的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主人”苏轼解释到,就像水会流逝,月有盈虚,生命就个体而言,是如此短暂;就整个人类而言,万物与我们一样,都是永恒的。既然这样,我们不如享受大自然,随遇而安,拂江上清风,赏山间明月。

元丰六年(1083),苏轼作散文《记承天寺夜游》。作者与好友在承天寺悠闲地观赏柔和的月景,庭中的月色如水般澄澈明净,“藻”“荇”纵横交错,原来是微风吹拂,竹子和松柏在月光的照耀下舞弄着自己的影子。

二、壮志难酬的慨叹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苏轼被贬谪后,偶尔慨叹壮志难酬,也是可以理解的。

试分析《赤壁赋》中作为“客”的苏轼,他从眼前的赤壁壮景,想起了曹操、周瑜两个英雄人物,英雄人物随着岁月的流逝早已不复存在了,他便发出了“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悲叹。

第3篇

一、结合创作背景体会作者情感

古诗词不仅朗朗上口,还蕴含哲理。人生处于哲学的抽象中时,无不是容纳他的一定时间和一定空间的交汇和定格。多情善感的诗人用诗的语言来感叹属于他的或成或败、或喜或忧、或舒泰或穷蹙、或恢宏或卑微的人生时,都摆脱不开这维系它、制约它、影响它的时空的制约,并以交互影响,交相感应的形式表现出来。所不同的是或用瞬息即兴的交感形式,“一时花带泪,万里客凭拦”,或用抚今追昔,回首来程的追踪往昔的交感形式。而相同的是,他们都把这制约着人生的一定的时间流程和一定的空间领域,作为触绪有端的思想感情的载体,相互为用,相得益彰地来观照身世,体味人生,因而最容易流露感情的真实底蕴,从而赢得读者的共鸣和同情,往往成为传诵千古的佳句。这些载有真情实感,真实经历和真知灼见的佳作,我们鉴赏时就需要还原其特有的生活经历和创作背景。

二、从诗词里面体会超凡脱俗

首先我们认识一下梅在古人心中的地位。梅从南朝开始,或在万丈冰雪铺天盖地的时候昂首怒放,清香袅袅,冰清玉洁,或在诗人墨客的笔下超凡脱俗,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梅是大自然的精灵,是人们心中的美神。比如我们纵观李煜在其一生前后期的词作中对春花感情的发展变化,就可以得到更多的启发。李煜所赏春花,颇值得玩味。请先看反映他前期生活之两首词的片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船上管弦江面绿,满城飞絮辊轻尘,忙杀看花人。”这里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春花皆在“上苑”,京城之内,是君主李煜的居住之地。二是看花场景非同一般,是“花月正春风”,“忙杀看花人”。“正”,把浓丽无比的春景和春风得意的君王形象地勾画出来。“忙杀”,见出看花人之极高的兴致,也显示出春色之令人眼花缭乱的盛景。处于这种春色之中的李后主自有不同于常人的异样感受:“何妨频笑粲,禁苑春归晚。”在作者的心目中,“禁苑”的春色比人间其他任何地方都更长久,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读者可以从李后主对自然之美的艺术拥抱中看到:春花是诗人李煜的欣赏对象,同时也是君主李煜无止享受欲望的象征。

在亡国惨祸成为现实时,作者痛苦地认识到,天堂般的帝王生活已一去不复返,这时他心中的春花便如泡沫一样破灭,如幻梦一般倏然而逝了:“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寒雨暴风的欺凌,使得林花全部凋零,这不正是在政治上彻底失败的李后主心情的生动写照么?失去了帝位的李煜,已丧失了一切。因此他笔下的落花,不是一朵两朵之渐变式的消亡,而是大地一片惨绿愁红的骤然巨变!多少词人墨客写落花,真是千姿百态,各臻其妙。而李后主之“太匆匆”的“林花谢了春红”之所以不可替代,就在于它诗化了一个以帝王之眼看落花的词人之绝望心情。在另一首《浪淘沙》中,作者将其痛失天堂生活的心境更加袒露无遗:“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残红片片,无一遗留,被疾流的江水席卷而去。“天上”与“人间”的巨大落差,道出了作者一落千丈的悲鸣,揭示着春花般的天堂生活已永远成为过去。

三、享受作者所要表达的宏大气魄

古诗词里面蕴含的气势与气魄,让我们对生活有了更大的憧憬。曹操诗歌的鉴赏也要结合他的创作背景,否则很难准确理解曹操的情感心志。比如对《观沧海》的欣赏就需要联系曹操的特殊经历和创作背景才能更加准确地理解诗意。建安十二年五月,曹操为了消灭与乌桓相勾结的袁绍集团的残余势力和解除北方边患,率军北征乌桓。到达无终时,大雨滂沱,沿海道路不通,乌桓又扼守险要,不能进军。他采纳田畴建议,佯作撤退。在白狼山打败乌桓。袁尚被太守公孙康斩首,辽西尽平。这年九月,曹操班师回朝。这首诗就是在途中写的。

《观沧海》写登临碣石,眺望大海之所见和由此引起的联想。大海有时波澜不惊,显得十分平静。在一碧万顷中,耸立着翠绿的峰峦。虽序属三秋,但草木未凋,仍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作为统帅和诗人的曹操,在乘危蹈险之后,伫立山巅,极目远眺,也算是偷得半日清闲了。但大海和心潮的宁静是短暂的,一阵秋风吹来,霎时浊浪排空,惊涛拍岸,诗人胸中也随之掀起了万丈波涛。他让想象插上翅膀,在广阔的宇宙中翱翔。“日月之行”四句,想象是那样奇特,又是那样逼真。大海浩瀚无边,日月从海上升起,又坠入海中,不是像在大海里运行吗?月明之夜,参斗横斜,极目远望,水天相接,灿烂的银河,不是像出自大海的胸膛吗?这时候,诗人与大海完全融合在一起。他希望自己真的像大海那样,囊括宇内,包罗万象,让天下豪俊如百川归海,投入自己的怀抱。

第4篇

教师的人文素养主要指教师具有的人文精神以及反映在教师思想道德,性格情感和人际交往等方面的气质和修养。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主要依靠对象是教师,实施素质教育也必须提高教师素质,不然就谈不上素质教育。

我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把教师人文素养贯彻入思想品德课堂。

一、注重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激发其爱国情怀

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的许多教学内容可以做到这一点。例如教科版教材九年级第一单元《历史启示录》中,当我们回顾了中国五千年足迹,感受了百年沧桑以后,很自然地教师的教学就一定会过渡到青少年应该承担的历史责任上面来。再如,九年级第五单元第十六课讲《可持续发展》,当我们让学生知道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的现状以后,最重要的就是让学生懂得怎样才能做到可持续发展。而学生自己又应该承担怎样的责任来维护我们的环境及坚持生态文明。所以激发学生爱国情怀,是中学思想品德永恒魅力所在,也是思想品德教师的责任。

二、教师可以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文学,历史,哲学,地理等各学科的综合知识

我认为在中学思想品德教学中,跨时代,跨区域,跨学科的各种知识都可以为思想品德教学所用。融合各种知识服务于教学,以思想品德的内容的点去让学生感受到人文熏陶的面。这有助于抑制当下功利主义,拜金主义倾向,也有利于学生知晓存在的价值,构建自我精神园地。

三、教师自身应该克服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才能真正展现教师的人文素养

第一,教学主体倒置。传统教学观念认为教师是教育的中心,教学应该由教师来指挥学生,学生应无条件听从教师教悔。这一点恰恰与素质教育中教师是教学主导,学生是教学主体相违背。

第二,教育目的错位。过去我们的教师的关注范围主要集中在优生及所谓的尖子生上,只看重智力教育,而忽略了人文关怀或是人文关怀远远不够。

第5篇

关键词:接受美学;模糊语言;翻译策略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5-0003-01

语言学家伍铁平曾说“文学作品是模糊信息的载体,文学是通过审美的语言,即形象、情感、情节等来描述的。这便形成了文学的模糊性。”(伍铁平,1999:44)从他的这句话可以看出模糊语言在文学作品中的重要性。同样,因为模糊广泛存在于文学作品中,模糊语言和翻译也就密切相关。在翻译中,应当重视这些模糊语言,采取正确的方法把这种模糊完美地再现出来。本文以接受美学为理论基础,对文学作品中模糊语言的表现形式及其翻译策略进行探讨。

一、接受美学与文学翻译

接受美学理论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其主要代表人物是伊塞尔和姚斯。接受美学着重研究读者和作品的关系,探索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反应和接受,强调作品接受者的主观能动性,因此该理论对文学作品的译介和接受具有宏观的的指导作用。总之,接受美学的这种理论为翻译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文学翻译不是“词句的形式对应,而是语义信息和美感因素的整体吸收与再造”(姜秋霞, 2000: 27 )。作为一种艺术的再创造,文学翻译必须强调译作的文学性以及美学价值,这样才能把一国的文学作品变成另一国的翻译文学。接受美学认为,在翻译过程中,原文文本是静态的、个体的,而接受是能动的、可变的、多层次的。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关注的中心不应该只是原文文本,而应当还有接受者、译文读者 。

二、文学作品中模糊语言的表现形式

文学作品中的模糊语言表现为四个方面:语义模糊、语用模糊、意象模糊、意境模糊。

(一)语义模糊

语义模糊是指语义的泛指性、复杂性、集合性、重叠性等造成的语义不确定或模糊不清。汉语语义界限模糊,但蕴含着丰富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比如在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 》中,“断肠人在天涯” 什么原因导致的“断肠”,“天涯”指的是什么,不同的读者就会有不同的理解。同样,英语也是如此。莎士比亚名剧《哈姆雷特》中哈姆雷特说的那句名言“To be or not to be , that is the question. 在汉语中就能找到十多种译法。这是原文模糊和语义不确定及多义性的最好例证。

1、语用模糊

语用模糊指一个词在语境中的内涵不明确。在文学作品中,语用模糊是常用手法之一,其目的是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从而带动读者的审美体验。美国作家丹・布朗在小说《达・芬奇密码》第一章、第六章都提到兰登与发生在梵蒂冈的那个事件有关,至于是什么事件直到第三十四章读者才会恍然大悟:在梵蒂冈历史上一次选举会上,新教皇登上了宝座后宣布他在任期中的使命是“更新梵蒂冈教义,使其适应时代,迈入第三个千禧年 ”。但兰登在此次事件中到底充当了怎样的角色自始至终都没有交代,这属于语言时空层面的语用模糊,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原文读者只能通过上下文进行大致的揣测:兰登在这次秘密会上起了重要作用,然而险失性命。(邵路,2007: 97-104)

2、意象模糊

意象模糊则指文学作品中作者通过抽象的语言对意象进行描述,由读者透过自己的“期待视野”对意象进行品味,从而产生美的享受。比如在《天净沙・秋思 》中,“枯藤 ”、“老树 ”、“昏鸦 ”,“小桥 ”、“流水 ”、“人家”这些意象虽然简单却含蓄,引人遐想,充满了“空白 ”和“不确定”。汉语语言的含蓄性决定了意象的言外之意,而中国传统文化则赋予了小令中这些景物(意象)特定的内涵。因此,这些意象的存在使整首小令弥漫着一种忧伤、凄美的气息,天涯孤客浪迹四方的那种感伤情绪通过这些意象成功表达了出来。

3、意境模糊

文学意境指的是作家利用形象思维经过艺术构思反映在文学作品中的生活画面、艺术境界和情调。文学中的自然景象往往是“人情化 ”了的景物,是大自然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和回声,是文学作品审美构成的一种模糊美学要素。意境是借助形象传达出的意蕴和境界,必然跟模糊牵手。“意境创造的极至就是创造含蓄美、朦胧美,也就是模糊美 ”(孙迎春,2002)。

三、文学作品中模糊语言的翻译策略

文学翻译的美学观要求译者在理解表达时,用译入语语言艺术形式再现原作中的美学意蕴。

(一)保留原文模糊美

以对应的形式再现原文的模糊美是翻译模糊语言的首选方法。例如杰克・伦敦的《马丁・伊登》卷首引诗:Let me live out my years in heat of blood/ Let me lie drunken with the dreamer’s wine/ Let me not see this soul-house built of mud/ Go toppling to the dust a vacant shrine! (让我在热血沸腾中度此一生! /让我在醇酒般的梦幻里醉沉!/莫使我眼见这泥塑的肉身,/终以空虚的躯壳毁于泥尘!) 译文“醇酒般的梦幻 ”和“这泥塑的肉身 ”是诗歌创作中形象思维与模糊思维交感互动的结果:模糊思维力求透过模糊现象把握模糊事物的本质,使思维达到清晰化,但不追求精确化。模糊译文激发读者的想象力,使语言更显活力。

(二)模糊描述,再现意象美

译者再现人物意象模糊所创造的美学效果,就必须充分运用模糊描述。在小说《达・芬奇密码》中丹・布朗用了一连串的意象来形容兰登的模样,这些意向性的描述带有修辞手段运用层面上的模糊特征。对原文作者而言,这些人物外形表述都有意味深长的内涵,是布朗对小说主角兰登形象刻画的一种寄托和传达,这些模糊性描述都有着象征意义,它使一个英俊而又略显疲惫、憔悴的中年学者形象便跃然纸上。而对读者来说,这些形象描述之外的意义能否实现就因人而异了,因为期待视野、审美情趣以及生活经验的差异,不同的读者会有不同的理解和联想。在中译本中,“锐利的眼睛”、“一片暗色的胡碴”、“强壮的双颌和有道凹窝的下巴”为下文的“书卷气吸引力 ”进行了较为成功的铺垫,可以说是较为成功地保留了原文的意象美。

(三)最佳关联,保真意境美

寻求最佳关联是人们在语言交际活动中自觉遵守的一条原则即:每一种明示的交际活动都应设想为这个交际活动本身具备最佳的关联性。文学翻译中的意境美保真要求译者用形象的语言艺术地创造、再现原文意境美以获得译语读者的认知期待和原语作者意图的最佳关联,即使原文作者的意图与译文读者的期待达到高度吻合。许渊冲把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中“丝 ”译成“silk”,又把“思 ”译为“lovesick”,silk和 lovesick不但与原文意似,而且音似,巧妙地实现了原文深层意蕴的最佳关联,从而保真了原诗的意境美。

四、结语

综上所述,模糊是文学作品的一个重要特征。在文学作品中表现为语义模糊、语用模糊、意象模糊和意境模糊。针对这些模糊现象,在翻译时,译者要充分调动自己的审美感和审美意识,尽可能把握原作的精髓。同时,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理解、感受、再现原作的美学意蕴。

参考文献:

[1]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2]姜秋霞.权晓辉.文学翻译过程与格式塔意象模式[J].中国翻译,2000,1 .

第6篇

关键词:微视频;初中语文;语文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0-336-01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当前网络已经在人们生活中的很多方面都有应用,比如教育、工作、生活等都离不开网络。如何实现网络与教育的融合,成为当前教育过程中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在网络资源不断流行的过程中,网络教学成为未来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微视频就是在信息技术时代背景下产生的一种全新的教学资源,借助微视频进行教学可以使得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生动有趣,使得语文课程的一些重难点内容得到详细地讲解,而且微视频教学是一种比较灵活的教育方式,便于学生进行高效学习。对于初中语文教学而言,微视频教学方式的推广还有一些阻碍,对此,必须要加强对微视频的认识,并且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应用微视频进行教学。

一、微视频教学模式及其作用

微视频是一种与黑板教育完全相反的教育模式,指的是教师借助视频载体在有限的时间内详细地讲解知识点,而且将其录成视频,学生在反复播放视频的过程中可以巩固知识内容,理清自己的观察思路,进行自主学习,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微视频的时间一般都比较短,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微视频的应用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第一,使得初中语文教学变得更加形象。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是依靠黑板粉笔来完成的,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局限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耗费的时间较多,而且很多学生对各种知识点的理解并不透彻,教学过程比较呆板。微视频正好改变了这一问题,比如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借助微视频的方式可以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的引导,使得学生在生动形象的视频中加强学习,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兴趣。第二,打破了传统教育的束缚。在现代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过程中,微视频教学越来越普遍,拓展了教育的范围,使得传统课堂教学上的各种限制被打破,提高了教学效率。比如在利用微视频教学的时候,也会加强对网络的利用,加强对一些新媒体平台的应用,比如有的视频可以通过一些视频网站、微信公众号等进行传播,传递方式更加便捷,使得传统填鸭式教育的界限逐渐被打破。第三,微视频教学模式的应用,使得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灵活,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传统的教育过程中,学生一般都是被局限在课堂上进行学习的,课后学习时间较少,一方面由于学习资源不够丰富,学生在课后学习没有优秀的资源可用,另一方面,学生也没有养成课后学习的习惯,因此使得学生对课后时间利用较少。微视频教学模式的应用,使得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自己的喜好进行学习,视频资源可以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素材,在微视频教学不断推广的过程中可以使得学生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微视频教学模式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1、结合微视频的特点,提高微视频质量

微视频教学过程中,视频是十分关键的资源,生动有趣的微视频,可以有效地带动学生,引导他们发掘语文学习的兴趣。在微视频制作过程中,应该要根据微视频的特点加强对微视频质量的控制。首先,要对微视频的主题进行把握。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微视频是为了对各种语文课程的知识点进行讲解,因此在微视频制作的过程中要掌握语文课程中的重点与疑难点,从而抓住主题进行视频制作。微视频的视频内容主要是对语文课程中的某一个内容进行讲解的,比如作文、阅读理解、诗词理解等。其次,要对微视频的时间进行有效地控制。微视频的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微”,即简洁,课堂时间有限,因此在微视频制作过程中应该要把握好时间,防止出现视频内容冗余现象,一般将视频控制在五分钟到八分钟之间为宜。

2、在课堂上利用微视频提高课堂趣味性

在教学过程中,微视频视频只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资源,并不能完全替代教学过程,但是教师要学会在合适的时间使用微视频,从而对整个课堂氛围进行调节,使得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比如在讲解《我的叔叔于勒》这篇课文时,对于其中的环境描写的作用学生并不是很理解,为了解决学生对这个问题的困惑,教师就可以借助微视频来体现出环境描写的重要性,其中有描述大海的句子,对于这些形容词带来的效果,可以通过一些与大海有关的视频画面来体现,从课文中摘出描写大海的句子,并且将背景设计成为不同的大海场景之间的对比,比如碧海蓝天与波涛汹涌和阴沉天空的画面对比,让学生从不同的画面中体会到不同的氛围,然后再结合语句,可以理解到课文中主人公的心情的区别,最后还可以从这个视频中引出结论,即环境的描写对人物形象以及氛围的塑造有重要作用。由此可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学会使用微视频,给学生更多的引导,从而使得学生能够从视频中加强对语文课程中的一些重难点内容的理解。

3、利用微视频加强引导式教学

在微视频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不仅要学会使用微视频进行教学,更要学会借助微视频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教师要在微视频的应用过程中学会对学生进行引导,在引导的过程中要给学生创造更多合作讨论学习的机会。比如对于一些诗词的教学,教师可以通过制作集图片、文字、音乐等为一体的视频资料,在课堂上播放时给学生提出问题,比如这首诗词的主题是什么,表达出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和态度等,并且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实现引导式教学。

综上所述,微视频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是信息时代背景下的教学创新。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应用微视频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锻炼,从而使得初中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实现融合发展。

参考文献:

[1] 程仕清.探索微视频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效果[J].教师,2015(18)

第7篇

【关键词】《曲式与作品分析》;公共课;教学

中图分类号:G6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7-0234-01

一、高师《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基本概况

曲式即音乐的结构,它与和声、复调、配器这三门课程共同构成作曲技术理论的“四大件”。作为一门学科,它在音乐理论知识与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曲式课以具体、完整的音乐作品为分析对象,阐述作品整体与部分结构的区别与联系,并以旋律为主干,进而联系旋律与和声发展的关系、调性布局等有层次地展开分析,以便最终客观地诠释音乐内容与形式相互关联、完美统一的艺术整体与艺术境况。

(一)《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的教学内容与特点。本课程以完整、具体的音乐作品为分析对象,阐述其作品的整体结构及其下属各部分的结构样式,总结出音乐内容与音乐形式之间的关系。其教学特点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二)《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的教学目的。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分析能力,让学生能够从作曲技法的角度较为深入地理解音乐作品的内容与表现特征。

(三)授课对象及其要求。对于遵义师范学院音舞学院而言,本课程的教学对象为音乐学、音乐表演本科三年级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乐理、和声学知识。

(四)高师《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设置情况与重要性。本课程是遵义师范学院音舞学院音乐专业学生的必修科目,在大学三年级开设,时间为一年,每周两课时。同时,这门课程又是音乐考研初试的必考科目。因此,音乐学院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将该课程从内容的难度、广度进行分层,具体分为两类教学,一类是基础班,即曲式公共课。另一类是音乐理论班,主要针对有意向深入学习作曲技法的学生,以及有意向考研的学生。

二、《曲式与作品分析》基础班教学中的问题与解决

《曲式与作品分析》基础班为曲式公共课,其教学目的是让音乐艺术各专业的学生掌握基本的分析方法,独立分析一些共性化写作方式的音乐作品。为紧扣这一主旨,教师在授课方式、授课内容上要与教学目标相一致。下面以遵义师范学院音舞学院一堂具体的公共课教学为例,进行分析。

(一)教学准备

1.教材的选用。《音乐作品曲式分析》(李虻主编,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是本课程的教科书,《音乐作品分析教程》(钱仁康、钱亦平著,上海音乐出版社)、《曲式与作品分析实用教程》(李贞华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曲式分析基础教程》(高为杰、陈丹布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为辅助教材。

2.作品分析谱例来源。《钢琴基础教程》1-2册(李晓平修订,上海音乐出版社)、《谱例汇编集》,以及以上罗列的4本教材中的谱例。

3.分析曲目的音响资料。一是教师或学生弹奏;二是CD、网上收集。

(二)教学方法

本课程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是分析法、归纳法,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这样的教学手段存在弊端:一是理论性过强,学生理解起来较困难。二是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兴趣不浓。三是死记硬背、过目即忘。因而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在运用上述两种方法教学的同时,结合音乐专业的学科特征采用简洁、形象、直观的方式让学生理解曲式学中抽象又十分重要的概念。

笔者的想法是,尽量将抽象的概念化繁为简、形象直观地展示给学生,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在解释概念的同时利用图片、音响资料、曲谱等多元化的辅助材料,从视觉、听觉上刺激学生,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此概念。

第8篇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想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教育心理学角度讲,兴趣是一种内在动力,它促使学生萌发出强烈的求知欲,从内心产生一种自我追求,自觉努力去探索、去攀登,向着认知的目标前进的欲望。因此,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思想政治课内容的意义建构。这就对教学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创设问题,并把情境创设看成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例如,在《欢快的青春节拍》课中,在讲第二部分“成长的烦恼”时,首先请学生听《小小少年》歌曲,音乐导入体现了青春欢快的节拍,也唱出了成长的烦恼,同时点明了本节课的目标。然后提出问题,为什么小小少年“随着年岁由小变大,他的烦恼增加了?”他有哪些烦恼?应该怎么办?学生都积极开动脑筋,踊跃发言,敢于提问。笔者用听音乐的情景,营造了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既能给学生带来愉快的情绪体验,以此作为教学切入口,更有利于知识的理解、融会贯通和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挥。

2.营造安全氛围,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会问”

学生的知识是在一定情景下,借助于他人的帮助,通过意义建构而获得的。因此,“想问”的基础上还要求“会问”,“会问”才会增长智慧。这就是说,学习过程就是从“有问题”到“没问题”再到“有问题”的求知过程,学习的终点不是“没问题”而是产生“新问题”。因此,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努力营造一个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感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同时,指导学生自学,阅读教材,自己质疑,对教材中不懂或似懂非懂的概念提出疑问。

“会问” 是一种发现探究活动,既有利于学生内在动机的培养,又能给学生带来愉快的情绪体验,以此作为教学的切入口,更有利于知识的理解、融会贯通和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挥。

3.教师重点点拨,实现认知飞跃,使学生“会学”

“会问”还要“会学”。在整个自学过程中,读书“由薄到厚”是量的积累,“由厚到薄”是质的飞跃。那么,怎样才能做到“由厚到薄”呢?教师应指导学生按照科学知识的系统性,把知识顺理成章,编织成网。这样知识就可以“并联”在一起,上下通气,互为因果地“串联”起来,节与节可以“接线”,章与章也可以“接线”。一旦知识理成线、结成网,复杂的内容在学生脑子里也可以融会贯通,了如指掌。

4.实行激励评价,再创问题情境,实现知识“再造”

“会学”是不够的,还要实现对知识的“再创造”,这才是教学的真义所在。正如常言道:授之以渔,简言之就是要使学生有“造血功能”。因此,教师要再创新的问题情境,或者是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新的问题;或者结合课文内容,让学生联系自己做得怎样,今后怎样做。

二、教学实践取得的效果

1.学生会问会学

“问题探究教学法”把学习建立在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基础上,学生在学习中处于主体地位,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逐渐成为会问会学的人。

2.教师角色转换能力提高

在教学中可以看到,教师变换了地位,转换了角色,既是知识的传播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又是研讨的参与者、知识的获得者、能力的发展者。教师教给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送给了他们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帮助他们学会了学习。当学生遇到疑难时,引导他们去想;当学生思路狭窄时,诱发他们拓宽;当学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时,带领他们步入“柳暗花明”的佳境。

三、在实践中反思

我在教学实践中感到,与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教学模式还有一定的距离。今后,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尤其要不断地探索。

1.做一个“反思型”“研究型”的教师

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应当具备跨学科多元知识结构、多向和谐的教育交往能力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只有当教师的教育与研究交融在一起,教师的教学与反思有机结合,教师的研究成果转化为行为时,教师的教学才具有教育哲学的意义,教师的行为也才有了更富理性的内涵。

2.加强集体备课、研讨,发扬团队协作精神,增长教师智慧

教师的劳动虽是一种个体劳动,但绝不能因此而忽视教师之间的交流作用。善于学习,善于博采众家之长为我所用,是一条走向成功的捷径。能在实践探究中学习,就能在实践探究中提高。改变“自我中心”,实现“自我发展”,将给教师带来美好的前程。

3.要制订出相应的评价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