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村主任工作报告

村主任工作报告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3-10 14:53:2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村主任工作报告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村主任工作报告

第1篇

 

我是县环保局驻**村第一书记**,自2015年7月任职以来,我严格按照《巴中市扶贫攻坚驻村“第一书记”管理办法》要求,紧紧围绕脱贫攻坚工作,与村两委齐心协力,认真履行职责,开展了系列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现将近2年来驻村帮扶工作从以下三个方面汇报如下,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摸清村情民意,科学规划引领。驻村任职后,通过走村入户,与村里的困难户、种养能手、老党员、老干部座谈交流,我初步掌握了该村的基本情况。孙家坪村是两座大山夹一条沟,地理位置偏远,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及公共配套服务设施滞后,集体无任何经济收入来源,村民生活条件艰苦,通行困难,“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严重影响村民生产和出行。群众主要经济收入来源靠务工、种植和养殖,村上留下来的大部分是“老弱病残”,劳动力极度缺泛。孙家坪村离永安镇所在地10公里,全村现有土地2000多亩,下辖4个组,有村民213户839人,其中党员23人,精准扶贫户50户170人,大部分农户缺资金少技术,自我发展能力较差。结合孙家坪村实际,制定了《孙家坪村脱贫攻坚发展规划》,为驻村工作明确了方向和目标。

(二)抓好基层党建,发挥组织能力。一是充分利用村支部“”,指导、帮助、引领村“两委”成员提升境界、提升标准、提升素质、提升致富能力和水平,当好致富“带头人”。二是加强村委会阵地建设,改善村委会办公条件,积极协调帮扶部门资金支持,新配置了会议桌、办公桌、椅子、电脑及打印设备,进一步提升了为民服务能力,目前已顺利通过市委、县委组织部验收。三是健全基层组织制度建设,用制度约束党员干部的行政行为,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改善党群关系,在群众中真正树立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四是利用“村村通”工程加强党的惠民、惠农、扶贫政策及普法宣传教育。

(三)明确工作思路,找准发展路子。加大产业发展,调整产业结构是贫困村最终致富的道路。根据孙家坪村的水源充足、适宜药材种植的气候等特点,确定了以发展鱼藕、药材种植、林下经济大为主的产业发展方向,指导制定了《2015-2018发展规划》。目前鱼藕产业扩展到30余亩;与宣汉县润洋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合作,流转300余亩进行中药材(桔梗)种植,解决本村30余劳动力就近就业;全村规模养羊100多只,养牛50多头,养鸡600多只;种植核桃1000余亩。

(四)搞好组织协调,争取部门支持。通过向环保局党组汇报,争取领导高度重视,充分利用部门帮扶优势。一是为空巢老人张必胜购买安装调试电视接收设备;二是为村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进行了采样监测,确保群众饮水安全;三是为村委会安装了电脑、打印办公设备;四是积极与有关部门协调,为孙家坪村五保户、空巢老人、特困户家庭争取救济物品,棉被30余床,食用油100多桶,化肥300多袋,帮扶资金53余万元。

 (五)政策帮扶引领,力争逐年脱贫。孙家坪精准识别贫困户50户170人。目前,通过自力更生、政策帮扶等措施,2015年脱贫6户23人,2016年脱贫8户26人,计划2017年36户121人全部脱贫。

二、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

   (一)群众文化及认识能力层次的基础不同,造成工作推行力度很难得到群众的认可。

   (二)随着青壮年劳力大量流入城市,农村实施规划扶持项目中出现劳力紧缺和种植项目后期管护难到位的现象。

(三)部分贫困户自力更生的信心不足,“等、靠、要”的惰性心理严重。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总体安排部署,在认真总结今年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科学的致富规划和新农村建设的长期规划,多渠道积极争取资金通过项目实施,带动产业结构调整,从而推动经济发展,提高老百姓的生活质量。      

二是协调县级相关部门在项目上给予支持,加快基础设施改造步伐,并有针对性地举办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在促进增收上想办法,添措施,力争使他们尽快脱贫致富。

三是充分利用“农民夜校”,从脱贫攻坚政策宣传,学习致富技术、传统文化教育等方面着手,从输血式扶贫变为造血脱贫奔康。

第2篇

“千万工程”给浙江带来的变化,浙江桐庐县江南镇环溪村村主任周忠莲概括得颇为形象:以前“污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刮,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溪沟就是垃圾污水的家。”而今“污水有了家,垃圾有人拉,室内现代化,室外四季开鲜花,溪沟清澈见底有鱼虾。”

打通城乡界线 力求原汁原味

不搞“一刀切”,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分别研究工作抓手。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走在全国前列,2003年全省人均GDP便超过3000美元。但富起来的浙江农村,群众的生活质量并没有相应提高。人们形容当时的农村环境:“房屋乱搭,污水乱倒,电线乱拉,垃圾乱洒。”

2003年6月5日,浙江省首次召开“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作会议,时任省委书记的提出,用5年时间,从全省近4万个村庄中,选择1万个行政村进行全面整治,把其中1000个中心村建设成全面小康示范村。

由此,“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全面启动。五年里,浙江紧紧抓住农村人居条件改善的主线,整治村庄环境,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改变农村面貌,促进经济发展。

城乡打通了。绍兴县建设农村新社区,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基础设施城乡区域共享。于是,最远的山村也通了公交,在村口的连锁放心店,村民买到的货品跟城里超市一模一样。

规划有序了。乐清市黄塘村历史悠久,古迹众多。村里特地请市规划设计院设计规划,定下了村北的“生态农业区”、西北的“文物保护区”、东北的“温泉旅游服务区”、淡溪水库下游的荒杂地和原居住区综合形成居住区等划分。

经济发展了。置身义乌市百姓农庄,碧水环绕,花香怡人,游客接踵而来,悠闲垂钓,品尝新鲜的水果蔬菜。义乌引进20家农业企业,建成一批百姓农庄这样的现代休闲农业企业。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生态环境建设、发展绿色农业齐头并进,老百姓在家门口轻松致富。

“千万工程”不搞“一刀切”。提出,浙江的新农村建设差异性很大,根据各地区所处的不同阶段分类指导,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分别研究工作抓手。于是,杭州、宁波等发达地区的农村建起了标准厂房、农民公寓;偏远的山区海岛,兴起了“农家乐”、“渔家乐”,建设的同时,保存了本乡本土的原汁原味。

2007年,浙江提前半年建成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1181个、环境整治村10303个。农村变得宜居了,农民的生活质量大幅提高。

推进生活宜居 完善公共服务

重点放在垃圾收集、污水治理,公共服务设施基本实现全覆盖。2008年开始,浙江又推出新一轮“千万工程”。时任省委书记赵洪祝指出“再接再厉,再用一个5年,将全省3万多个行政村全部整治一遍。”一张蓝图绘到底,是浙江历届党委、政府施政的特色。

此次整治的重点放在垃圾收集、污水治理。目标:“村容村貌最洁净、人居环境最优美、基础设施最配套、公共服务最完备。”

在桐庐县江南镇环溪村能看到,所有溪沟清水淙淙,路面干干净净。这归功于县里的“清水治污”工程:就近的三五户村民,合建一个污水池,家家排出的污水通过管道流入池中,然后通过简易厌氧池、湿地处理池、沉砂池层层过滤净化排出清水。这个“人工湿地”生活污水处理模式,主要污染指标去除率可以达到60%以上,最后排出的水能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桐庐是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个缩影。2008年起,浙江每年新建100个镇、乡级污水集中处理厂,到2012年年底基本实现了全省镇乡污水集中处理厂全覆盖。

截至目前,浙江全省已完成2.6万个村庄环境综合整治,村庄整治率达到89%,93%的行政村实行了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62.5%的行政村实行了生活污水治理,公共服务设施基本实现全覆盖。现在穿行浙江任何一个村落,环境面貌均犹如城市一般。

建设精神家园“面子”“里子”兼顾

今年将建千个农村文化礼堂,乡约村规上墙,好人好事上榜。

2013年,浙江将“千万工程”进一步推进——既要“面子”也要“里子”。

根据浙江省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浙江今年将建设一千个农村文化礼堂。这是浙江建设经济富裕、精神富有现代化的又一件大实事。

“文化礼堂”是整合利用过去的旧祠堂、大会堂、闲置校舍等改建而成,堂内设置“好人榜”、“寿星榜”、“模范榜”等,乡约村规上墙,好人好事上榜,内容既乡土又生动。

第3篇

一、静海县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新举措

静海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更新观念,增强发展意识,创新发展举措,落实了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促进了农村教育的科学发展。

1.加强对教育工作的领导,保障教育优先发展

静海县委、县政府切实把教育作为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重点工作来抓,始终每年坚持做好四件大事:一是县委、县政府对教育工作实行程序化、制度化领导,每年年初召开各乡镇、村街主要领导参加的教育工作会议,总结经验、表彰先进、部署工作,县四大机关主要领导出席,县委书记、县长讲话,主管县长作工作报告,这项工作坚持了25年;二是县人大、县政协每年组织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视察一次教育.监督指导贯彻落实教育法律法规和实施素质教育等工作,保证依法治教、依法办学;三是县委、县政府把教育纳入县、乡镇、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把教育工作列为对乡镇局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年终考核内容,权蘑占到6%;四是县财政年初安排财政预算时积极与教育部门沟通,优先满足教育发展需求,划拨经费时优先为教育拨付,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坚实的经费保障。

2.建立内外结合的教育管理制度,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

静海县从1996年开始建立学校董事会制度,目前全县各中小学都成立了董事会。董事会一般由学校主办村的党支部书记或是当地党、政、企知名人士担任,相关村街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及社会部门、企业负责人为董事。学校董事会建立章程,明确职责,定期召开董事会议,听取学校工作汇报,决策学校重大事件。重点解决学校发展规划、办学经费、校舍建设、行政执法等方面的问题。与此同时,教育内部实施了以校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四制”改革,即校长选任制、教师聘任制、目标责任制、结构工资制。其中,校长选任制按照民主推荐、组织考察、民主选举、党委审定的程序进行。自1994年以来,先后组织了五届校长选任,共有1137人次参加选举。全县学校形成了董事会决策、校长负责、内外驱动、和谐共进的管理机制,为教育发展增添了生机与活力。

3.加大教育经费投入,提升教育综合实力

按照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和天津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我市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通知》等文件的要求,结合本县实际,静海县不断健全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加大教育投入,教育经费连续多年保持了“三个增长”。此外,“三保一扶助”和“两免一补”④政策也得到了全面落实。静海县还大力发展校办产业和校园经济,进一步丰富了经费来源渠道,在实践中取得了明显效果。静海县在改善办学条件上重点加大了经费投入,实施了四项工程:一是校舍楼房化建没工程。新建了静海一中、模范学校、模范幼儿园等59所中小学校和幼儿园,改扩建了实验中学、第二中学等7所学校。经过几年的努力,校舍楼房化面积达到61.8万平方米,占全县学校建筑面积的95.8%;二是学校安全加固和功能提升工程。经过严格鉴定,对47所学校进行重建和加固维修,总投资达1.1亿元;三是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标准工作。o静海县按照“先农村后县城,一次规划,分步实施,滚动推进,整体达标”的工作思路,对达标创建工作进行了整体谋划,农村与县城同步推进,校舍加固维修和现代化达标建设捆绑推进,薄弱学校和基础较好学校整体推进;四是校园文化建设工程。按照“传承、建设、积淀”的原则,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2006年10月,承办了全国校园文化建设高级论坛,6所学校被评为全国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学校。全县各学校建起了较为规范的校史室和档案室,实现了绿化美化,教育信息化步伐进一步加快,建立了教育局网络和网上办公系统,营造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相融合的教育氛围。静海县通过加大教育经费投入,使全县学校的教育资源得到更加均衡、优质的配置,教育综合实力得到了整体提升。

4.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提高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是保障教育管理科学化的基本条件。静海县通过多种方式,抓干部的学习和培训工作,并使其量化和制度化。比如,要求每人每年读政治业务书籍,记读书笔记2万字以上,撰写教育教学论文2篇;每年定期开展“十百千”@教研、听课、查教案活动;每年举办领导干部读书班和青年干部、妇女干部、后备干部培训班;每年组织一批干部参加全市、全国举办的培训学习活动;每年选派3—5名校长到国外学习进修;每年从县城学校选拔一部分优秀干部到农村学校担任校长;每年在农村学校选拔一批青年干部到县城学校挂职培训。总理曾讲过“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如果说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教师就是基石的奠基者。”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决定性因素。静海县着重从师德、业务和管理等几个方面抓教师队伍建设。每年坚持开展“做人民满意教师”的主题教育活动,制订出台了《加强师德建设的意见》和《静海县教师行为要求》,引导广大教师依法执教、爱岗敬业、团结协作、为人师表。实施教师专业化、青年教师培训和学历提高工程,提高各级各类教师的业务水平,促进了优秀教师的不断涌现。近年来,先后有4名教师成为国家级学科骨干,11名教师成为特级教师,27名教师被评为县级名师,428名教师成为市、县级学科带头人。深入开展了“万名教师进万家”活动,密切了家校关系,促进了师生和谐、家校和谐,形成了育人合力。《中国教育报》、《天津日报》等媒体刊发了该县“大家访”活动,并得到了教育部领导的高度赞扬。为稳定农村教师队伍,严格控制教师逆向流动,出台了《县城教师去农村支教的规定》和《关于稳定农村教师队伍的规定》,每年选派部分县城教师到农村支教,每年表彰一批扎根农村的优秀教师,并为边远地区教师浮动一级工资,激励广大教师扎根农村、献身教育。

5.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战略主题。静海县坚持以课程和教学改革为突破口,创新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一是全面落实课程计划,各学校严格按照课程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并建立相应的监督评价机制;二是构建主体和谐高效教学法。全县形成了“以教研室为中心,协作区为辐射,乡镇校教科室为主体,校本教研为基础”的教研、科研网络,初步构建起主体和谐高效教学模式,基本实现了轻负担高质量的素质教育要求。近五年来,有50名中小学教师在全国课堂教学大赛中获得一等奖,有40人次在全市课堂教学竞赛中获得一等奖;三是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强化实践育人。为了给中小学生提供劳动实践教育场所,培养学生劳动观念、劳动技能、社会责任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静海县注重加强县、乡镇、校三级实践基地建没,形成了不同类型和规模的实践基地260个。从1993年起,先后投资2000万元,建起占地600亩、建筑面积9600平方米、可容纳700人食宿、拥有4区10馆、年接待3万名学生学农、学军实践的县中小学素质教育基地;四是重视学生特长培养。连续举办22届学生艺术节,连续10年荣获艺术节活动市级优秀组织单位称号,连续5年在全市中小学田径运动会上荣获农村区县团体总分前两名,连续4年代表天津市参加全国比赛,均获得前六名的好成绩,2009年在全市中小学田径运动会和中小学长跑比赛中荣获两个团体总分第一名,在全国初中学生女子足球比赛中荣获冠军;五是探索多元评价机制。全面推行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初步形成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考核体系,对学生全面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实践静海特色,打造教育品牌,始终是静海县发展教育的方向和目标。静海县经过不懈的努力发展,使各级各类教育踏上了科学发展的快车道。学前一、二年人园率连续五年保持100%,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95%,居全市农村区县前列。市级示范园、一级园和中心园建设达标数位列农村区县第一位。小学入学率、巩固率、毕业合格率、完成率均达到100%,初中入学率、巩固率达到98.5%以上,毕业合格率达到98%。残疾儿童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达到97.5%以上。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100%,并与本县学生享受同样待遇。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达到93.5%,高考总体成绩连续八年稳步提高。职业教育贴近静海经济和社会发展,面向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瞄准企业急需人才,办学模式不断创新,办学形式丰富多样,每年培养毕业生、培训生四干多人,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6%以上。

成人教育逐步做实、做优。通过几年建设,17所乡镇化技术学校达到市级一类建设标准,l所学校达到市级示范校标准,成人教育办学水平进一步提高。开展成人学历教育,坚持服务“三农”的办学宗旨,参加“35l”工程培训@和技术短训达48万人次,推广农业新品种38个,有力促进了全县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二、静海县在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在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中,静海县逐步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是,教育的发展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还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教育经费投入仍然不足

随着“两免一补”政策的实施,教育经费实现了财政统一拨付,比例逐年提高,但与经费体制改革前相比,学校经费来源渠道更加单一,投入相对减少,再加上学校建设欠账较多,配套建设和日常维修费用明显加大,设施、设备标准不断提高,水、电、暖日常办公经费逐年增加等因素,学校教育经费不足现象依然普遍存在。此外,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也不同程度的存在教育经费短缺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育的协调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2.教师队伍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

教师缺编、缺科、老龄化问题比较突出。由于农村学校班级普遍规模较小,加上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增多,教师需求总量加大,现有教师数量无法满足教育需求。教师队伍结构性缺编现象较为普遍,很多学校的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缺乏专业专职教师,多是其他学科教师兼任。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不合理,没有形成一定的年龄梯度,教师老龄化现象较为严重,青年和中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3.优质教育资源短缺,教育质量有待提高

随着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希望子女接受优质教育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但是,由于区域经济发展和历史等原因,造成县城与乡镇之间、乡镇与乡镇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存在着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而且,优质教育资源不足,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三、静海县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应对措施

新的历史时期必然赋予农村教育综合改革以新的内容和新的使命。静海县牢牢把握教育优先发展这条主线,围绕教育发展总体目标,针对教育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抓住关键环节,不断开拓思路,盘活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全县教育的科学发展。

1.统筹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促进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坚持统筹发展的理念,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逐步构建起适合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需要的教育体系。建立教育与经济和社会发展互相促进的机制,使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强农、科、教的统筹协调,调动各方面力量,共同促进农村的人才开发和技术进步。

2.完善投入体制。加大教育投入逐步健全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大幅度增加各级各类教育的经费投入。县政府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保证依法落实“三个增长”,保障各级、各类学校办学经费的来源稳定和增长。通过实施重点工程项目的方式,不断完善各级、各类学校的校舍建设改造、教育教学设旌装备升级和教育信息化建设水平。

3.建立制度保障,优化教师队伍实施新招录教师按比例分配到农村学校任教制度,严格控制教师从缺编单位向超编单位流动和农村教师向县城流动。开展县城学校与农村学校、先进学校与薄弱学校“手拉手”结对子活动。实行“走教”制度,解决个别农村学校师资不足问题。提高农村教师待遇水平,解决生活、交通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建立农村优秀教师表彰奖励制度,鼓励教师扎根农村。启动实施队伍建设“222”工程,到2012年培养20名市级骨干校长和教师,培养200名县级骨干教师,培养2000名乡镇校级骨干教师,全方位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