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08-27 23:29:3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

第1篇

所谓“学生活动充分”: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在充分占有时间的前提下进行学习语言、习得技巧、发展能力、训练思维的学习实践活动。就是课标所说的“让学生在大量、广泛的语文实践活动中逐步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是课标的核心理念之一。

下面从教师教学的层面,从阅读教学设计的角度,探讨余老师“学生活动充分”的设计艺术。

一、“学生活动”充分,是课堂阅读教学设计的第一要义

学生活动充分,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高层次境界。这种境界能够表现出教师教学理念的时尚,同时又需要教师适应新的教学形式来形成熟练的教学技艺。根据“学生活动充分”的要求来进行教学思路的设计,可以真正体现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价值。

二、从“学生活动”的角度设计,是“板块式”教学思路设计的一个重要角度

由于“板块”的有机划分,其中必然有让学生充分地占有时间、充分地进行活动的板块,也就是说,有些“板块”是明确地归属于学生的活动的,这就在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的方面迈开了扎实的一步。

三、以“学生活动”代替提问,是阅读教学设计的一种创新策略

余老师的“主问题”设计常常基于学生的活动设计。

更妙的是余老师淡化提问,不进行提问又让学生活动起来。其方法在于:提要求,作示范,递“抓手”。

四、用诗意手法细化、美化“学生活动”,是阅读教学设计创新的有效方式

语文教师要十分讲求教学手法的运用,在教学的细节上一招一式,都要表现出自己是有素养的教师。细化学生的课堂学习活动,不仅从形式上艺术地组织起不同的活动细节,而且用巧妙有力的教学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增加学生的课堂活动量,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

1.创设“情境生动”的活动

“情境生动”指给课文的教学有意地贴切地假设一种教学的情景。它要求设置一定的情境,渲染一定的氛围,让学生在看来优雅而又真切的氛围中进行灵动的多种感官并用的语文学习活动。例如情节表演、配乐朗读、角色演读、身份假设、“场境”对话等等。但大体上不外乎两个类别:一类是用语言的描述来形成“情境”;一类是用实物的装饰来形成“情境”。

2.创设分层推进小步轻迈式朗读活动

3.创设精致热烈的说读活动

一句话说读,就是余老师创造的一种精致的说读活动,它引导同学们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说上一句话,形成的众说纷纭的课堂交流氛围。如,一句话课文内容概括,一句话主要内容理解,一句话课中人物评说,一句话关键信息提取,一句话画面描绘,一句话收束课文,一句话展开想象,一句话学法介绍等等,都可以有机地进行运用。这个细节看起来好像只是“大家都来说句话”。实际上它是一种有效的个性化的课堂交流。

4.创设角度丰富的写读活动

写读,读读写写,写写读读,有读有写,读写结合。其形式丰富多彩,如给词写话、课文集美、信息提取、句式学用,段式学用、篇式仿写、生动译写、想象扩写、片断点评、诗联欣赏、课文概述、课文作文、艺术性概括、艺术性改写等。

下面是对课文《行道树》的“课中集美”读写活动设计:

写作活动的目的:集锦一批美句。请同学们将课中美句集为微型短文并激情诵读:

我们是一列树,立在城市的飞尘里。我们唯一的装饰,是一身抖不落的烟尘。这种命运事实上是我们自己选择的,否则我们不如在春天勤生绿叶,不必在夏日献出浓荫。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我们这座城市总得有一些人迎接太阳!如果别人都不迎接,我们就负贡把光明迎来。或许所有的人都早已习惯于污浊了,但我们仍然固执地制造不被珍惜的清新。

立在城市的飞尘里,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

先课文集美,再诗意命名,是非常有审美意味非常有文学韵味的课堂读写活动。下面是《珍珠鸟》“课中集美,诗意命名”活动后的全新画面:

小鸟素描——

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红嘴红脚,银灰色的眼睑,灰蓝色的毛,后背有着珍珠似的圆圆的白点;鲜红小嘴儿从绿叶中伸出来,传出笛儿般又细又亮的叫声。

情意——

渐渐它胆子大了,就落在我的书桌上,绕着我的笔尖蹦来蹦去,跳动的小红爪子在纸上发出“嚓嚓”响。我不动声色地写,默默享受着这小家伙亲近的情意。这样,它完全放心了,索性用那涂了蜡似的、角质的小红嘴,“嗒嗒”啄着我颤动的笔尖。

又如《蚊子和狮子》“替换一处,牵动全篇”活动,就是请同学们写一个句子替换文中最后一句话。

这故事适用于那些打败过大人物,却被小人物打败的人。

只有再读课文,感受品味蚊子和狮子故事的寓意,才可能有如下的创作成果: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被一时的胜利冲昏头脑而得意忘形,自鸣得意的后面也许是灾难。

这个故事给我们以这样的警示:有了小小的成绩之后,不要飘飘然,否则有可能撞到意想不到的致命的网上。

故事启示我们,世上万物,各有长处与短处若扬长避短,就可能以小胜大,以弱胜强如果失去清醒的头脑,以自己的短处去较量别人的长处,就可能走向失败。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发挥自己的优势针对对方的劣势就可能取胜,忽视自己的劣势不避对方的优势就可能失败。

蚊子打败狮子是一个偶然事件,但是其中存在着必然因素蚊子有胆量,有智慧蚊子落入蜘蛛网是一个偶然事件,但是其中也有必然因素蚊子的骄傲自满得意忘形这就是:智者胜,骄者败。

5.微型话题式品读活动。微型话题,是教师研读课文之后提炼出来的引领学生自主地合作地进行课文研读的小小话题:每一个话题都是一个“抓手”,都能让学生深深地进入文本,都要求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再表达”。“设置话题”是一种教学策略,也是一种教学活动设计手法。如余老师执教的《七颗钻石》教学公开课的第二项训练:

余老师先提出“细品课文”总的“活动要求”:“根据下面的话题进行思考并表达自己的看法”,而后,通过PPT呈现“细品课文”的四个话题:

话题一:开头不写第一段不行吗?

话题二:故事不写小狗与过路人不行吗?

话题三:文中不写水罐的“变”不行吗?

话题四:结尾处不出现“七颗钻石”不行吗?

要求学生静默思考,任选话题准备发言。学生准备好之后,余先生要求他们先将自己的看法说给同桌听,再将见解说给大家听。在学生当众说答案(前三个话题)的过程中,余老师进行评价点拨,并借助PPT逐一出示自己拟就的“答案示例”。到了第四个话题的时候,则要求学生尝试直接用“八个字”予以归纳,评价点拨后再出示教者的答案示例。余老师微型话题的品味,细化了过程,美化了表达。

又如《我的叔叔于勒》微型话题设置:

①“于勒”的作用;②《我的叔叔于勒》中的若瑟夫;③小说中的“信”;④别具匠心的景物描写;⑤课文中的悬念;⑥谈对于勒的描法;⑦“吃牡蛎”赏析;⑧“变”中的“不变”;⑨《我的叔叔于勒》中的对比;⑩说说克拉丽丝;⑾说说菲利普;⑿不要忽视那句永不变更的话;⒀透过语言看人物的心理;⒁透过语言看人物的性格;⒂克拉丽丝语言赏析⒃课文中的“抑”“扬”;⒄从神情描写看人物的心理;⒅说说故事情节的戏剧性;⒆课文各个人物的特点素描;⒇课文主题浅析。

6.妙点揣摩式欣赏活动。就是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美点寻踪,进行妙点揣摩,进行妙要列举。有时候,这种实践活动是完全自由的,学生可以从自己喜欢的角度发表见解:有时候,这种实践活动则有着精确的要求,在这种要求下,活动的成果会显得特别精致。下面是余老师《云南的歌会》“精段品读”这一部分教学过程:

师:下面我们来细细地欣赏“在昆明乡下”这一段。

咱们一起来,合作探究一个“主问题”。

主问题:请同学们对这一段文字进行“美点欣赏”。

欣赏方法:两人为一组进行讨论,说说你们认为写得好的地方,写得美的地方,写得生动的地方。

师:应该说,这一段的每个句子都写得好,关键在于我们的理解与欣赏。

例子:每在晨光熹微中,却欢喜坐在人家屋脊上,“郭公郭公”反复叫个不停。

这个句子写得好。“晨光熹微”写出了时间,“人家屋脊”写出了地方,“郭公郭公”写出了声音,“欢喜”和“坐”将鸟儿拟人化了。

(学生们活动,教师深入学生之中。)

(学生们发言,教师相机点评。)

(教师进行课中小结。)

师:同学们欣赏了这段文字的很多美点,我们也好像进入了文章的美好意境之中。现在老师将同学们的发言概括一下,让我们再一次地对这段文字进行赏析。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概括如下。)

①这段文字美在“有声有色”。花儿是那样的美丽,粉蓝色报春花,在轻和微风里不住点头,鸟儿是那样的可爱,戴胜鸟叫个不停,云雀不住地唱歌,还有赶马女孩子的歌声在飘荡……

②这段文字美在“点面结合”。……

③这段文字美在“层次明晰”。……

④这段文字美在“详略有致”。……

⑤这段文字美在“烘云托月”。……

⑥这段文字美在“情境交融”。……

……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小说 整体阅读教学 实践 自学 议论 引导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60001

一、 小说整体阅读教学

整体阅读的研究和应用起步较早。在课改背景下,刘守立的《“大而化之”阅读教学观刍议》、贾荣固的《整体阅读教学模式初探》提出了“整体阅读”的概念,继而引起众多教育专家、学者的关注、讨论与实践。教育家袁哲吸收了日本国语教育权威垣内松三先生的“全文法”阅读原理,采取“微观―探究―综合―开展”的教学步骤,钱梦龙“阅读训练目标体系”中的五个阅读步骤“初步感知―辩体析题―定向问答―深思质疑―复述整理”,欧阳代娜构建的“预习―质疑―点拨答疑―课后综合练习”教学流程,其实都是一个整体阅读的教学过程。张孝纯的“大语文教育”的主要特点就是强调语文教学的整体性。魏书生提出的“语文知识树”也体现了整体序列的特色。首倡“青春之语文”的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王君,是整体阅读教学的实践者,其典型方式就是“专题教学”。

小说整体阅读教学是以整体教育为指导思想的阅读教学,包括文本的整体化阅读、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化培养、教师教学的整体化。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每篇课文一方面是个独立的整体,它是完整的,不可分割的,是由知识、思维、情感、审美等各方面教育内容组成的综合体;另一方面,每个文本又不是孤立的,它是一单元、一本书乃至整个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编者选文编写有其目的性,在教学过程中文本间存在整体性。同时就一个文本可辐射开去,文本的精读与泛读、课内与课外阅读、阅读与写作同样具有整体性。这就要求我们树立文本的整体意识。学生的语文素养不仅包括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文智力,还包括语文情意、语文审美以及学生自身的情感、态度、意志、价值观等。语文课堂只有实现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融合,学生的语文素养才可能整体性提高。教师教学的整体观就是要让教学真正实践文本、学生、教师的“三位一体”。

笔者立足于最容易使学生沉浸的文体――小说的阅读教学,立足于“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的整体化理念,尝试实践小说整体阅读教学。

二、小说整体阅读教学实践案例

从小说整体阅读教学的角度出发,笔者执教《变色龙》时,发现可以用变色龙的“变”统摄全文,以几大问题组织了教案:

1.变色龙最大的特点是什么?(随环境而变)

2.哪些人是变色龙?

3.他们随什么样的环境变成了什么样?

4.作品通过哪些手法来表现“变”的?

5.你如何看待“变”?

虽然是相同的教学内容(问题1导入,问题2、3品析人物、环境、情节,问题4、5体味手法、主题),但有了一个“变”字的提领,教学再也不是几个独立的部分,问题引发思考、讨论、交流,在整体化思维的引导下,学生也更易理解本文的主题,根本不用多讲。学生主体性得以体现,自然参与意识增强,课堂还愁“活”不起来吗?初尝课堂成功喜悦,后执教《我的叔叔于勒》时,又一次让笔者想到了“变”。整合两篇文章,笔者设计了如下教学方案:

该教案分别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角度确立教学目标三点。从整体培养、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出发,将教学目标2作为教学重点。整体阅读教学思维充分融入了教学过程中,因而教学步骤分别从文本、教师、学生三方面进行设计,尝试体现文本阅读的整体化、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的整体化与教师教学的整体化的整体阅读教学理念。

文本教学在“变”的统领下成为一个整体,从步骤(一)到步骤(五)实际上就是“整体感知―具体品析―整体感悟”的过程,步骤(一)和步骤(五)也是对应的,既体现思维的深化,也体现了教学的整体性。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在问题与辩论的推动下,必然参与进课堂,其发挥主体性的过程,也是全面提升语文素养的过程。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不仅让学生“知识与能力”有所增强,更是体现了对“过程与方法”的重视,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三、小说整体阅读教学中的“自学―议论―引导”实践分析

(一)小说整体阅读教学中的“自学”与“议论”

自学是课堂的前提,也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途径。《我的叔叔于勒》就是在学生自学基础上走进文本的,没有自学学生就无从评价人物。问题式的设计,也是为了激发学生的主体热情。实践证明,学生不是没有学小说的热情,而是长期的“教”,使他们被动化、懒惰化了,或者说有了疲倦感。一旦课堂给了他们空间,平时爱阅读,真正有阅读品位、有自我想法的人就会脱颖而出,《我的叔叔于勒》一课就给了他们这个平台,自然这一课给了这些学生很强的阅读成功感或喜悦感,从而进一步强化他们的阅读。同时,也让其他学生有了加强阅读的愿望,平时的阅读就不会仅局限于娱乐休闲或应试类的了。学会有思考的阅读,即深度阅读,是学生学会学习的重要一步。当然,整体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工程。学生初步阅读的感受未必全面、深刻,甚至会是错误的。因而,《我的叔叔于勒》的课堂被整体设计成了一个学生不断修正、完善自我观点的过程。这个过程当然不是通过教师的教,硬性告诉他们“你的观点是错的”“你的看法是不全面的”,而是通过学生间的讨论,师生交流,辩论式的否定或接纳等方式,逐步完成磨合到提升的过程。长此以往,学生在阅读能力提高的同时,更培养了“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从而实践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融合。

这节课笔者更多的是让学生谈,让学生辩,逼着他们动起来。要说,就得有据,有据就得研读文本,学生与文本的不断碰撞,与文本作者的心灵沟通,就是学习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学生提高的不仅仅是知识与能力,在语文审美能力提升的同时,他们也学会了接纳与否定,学会了更全面辩证地看待人或事。学生(特别是处于很“自我”阶段的初中生)实际上是很有想法的,当然也有错误或偏激的地方,通过辩论,相互指正,实际上是他们自我观点的修正、完善过程,也是价值观的培养过程。有了学生的参与,有了学生的喜欢,小说阅读课堂怎么还会沉寂呢?

(二)小说整体阅读教学中的“导”

第3篇

关键词:课堂 教材设计 兴趣 感触点 求知需求 求新求变

课堂,顾名思义,即学生上课学习的地方,它应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符合生本教育理论提出的“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和“全面依靠学生”的观点。课堂要求一切从学生出发,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年龄特点、心理需求等,是真正为学生打造的学堂。而初中生有相当一部分的学习还是属于直觉型的,觉得这堂课有意思,合他的胃口,那就有兴趣,积极性高,否则就较被动。那么,怎样的课堂才具有学堂的特点,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呢?下面就结合语文课堂教学略谈几点认识。

一、抓住学生的感触点展开教学。

感触点指的是大部分学生对课文的共同感受、情感体验或思考点。如果想要师生、生生在课堂上有更好的交流与互动,学生有更主动积极的表现,有一种方法,就是找到学生对课文的感触点展开教学,那么就等于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学习兴趣之门也就容易打开了。

这里就以《我的叔叔于勒》为例。

“感触”,是大部分学生读这篇文章的共同情感体验,如果教学针对学生这个感触点展开,那么这堂课便会处处触动学生的思想情感,而且学生也乐于让这种情感在课堂中得以更丰富、深刻的体现。因此,可以抓住感触点进行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寻找欣赏人物,可以是正能量的抑或是负影响的。菲利普夫妇,我,于勒,船长等人物个个栩栩如生个性鲜明,从不同侧面都折射出当时社会世态人情,要从这几位中推荐一位,那么会喜欢谁呢?请讲讲他的故事。

(二)寻找感触细节、欣赏地方。

老师按组给同学分配任务:

①从于勒身上寻找感动点。

②从我身上寻找闪光点。

③从菲利普夫妇语言、神态、心理的多变善变中寻找负能量私性格。

感动后的思考

要求学生从学习、生活延伸出发,比较思考。

三个环节(整体感知――深入品味细节、丰富情感体验――审视、提升自我)始终围绕学生感触点――感动,展开教学,尊重学生阅读体验,从学生的体验出发,所以,自始至终学生都保持着很强的主动性,学习兴趣很高。

“感触点”是学生自己给出的,若作为一个教学支点,学生就乐于利用它去撬动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二、根据初中生的求知需求设计教学

(一)初中生思维特点

进入初中阶段,学生普遍有这样的思维特点:由于初中生知识经验的不断丰富和第二信号系统的发展,他们的思维活动能够逐步地摆脱具体形象和直接经验的限制,形象思维不断加强,逐渐借助于概念进行合乎逻辑的抽象思维活动。他们试图对各种经验作出规律性的说明,用理论来表述观点,不断地把知识系统化,进一步扩展自己的知识领域。他们能够初步独立地搜集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抽出本质属性,独立地作出结论。[1]

由此可见,初中生的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归纳与演绎等都得到了协调发展。虽然有些学生基础相对薄弱一些,学习主观能动性弱一些,但这个年龄阶段的思维特点决定了他们本身求知欲望同样是很强的,接受能力也是很强的。他们追求独特、深刻的认识,他们需要一定的挑战性。因此,语文课同样需要足够的含金量才能吸引住学生。不能因为担心学生基础差难消化,就把语文课设计得过于简单浅显。

曾经听过一节课《跨越百年的美丽》,上课老师可能是出于对学生基础的顾虑,上课内容比较浅显,主要有三大任务:找出课文讲了居里夫人哪几件事情;找出文中描写居里夫人外表的语句;找出关于居里夫人内在品质的语句。结果,学生上课积极性很低,课堂很沉闷。上课老师很困惑,这堂课内容应该不难了,可学生为什么还是不愿意学?不少听课老师也有类似困惑。其实,问题恰恰不在于教学内容还不够浅,而是太浅了,一堂课的设计都处于字面上的“搜寻”,不符合这个年龄段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对学生形不成挑战,因而无兴趣。

(二)初中生的实际需求

为了了解初中学生对语文课的需求,我曾经做过一些问卷调查,现举两例以供参考。

例1.约谈:你喜欢怎样的语文老师?

统计结果:教学认真、讲课生动,讲解细致见解独到,重点突出又能较多地联系实际;能传授较多的知识,能较宽地拓展知识面。

从学生对好老师的要求中,我们便能探知学生对语文课堂的要求。

例2.问卷:

我曾经对六个班级共198位学生进行过一次问卷调查,牵涉到班级有寄读班走读班,希望能对学生的实际需要有所了解。这里截取三个问题作为参考,结果见下表

备注:调查总人数198人

39.4%的学生学习语文目的是为了提高自身文化素质,41.9%的学生认为语文课堂首先该具备“丰富知识,提高文化修养”的功能,其次才是为“学科学习服务”。可见,初中生从内心里渴望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有39.6%的学生最希望语文课能对他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产生有益的影响,可见,我们的学生在成长之路上的迷惘,极需要有人对其加以正确的引导。因此初中语文课堂具备作为“知识殿堂”的特点,具备深入学生情感世界和心灵的能力。

(三)通过课堂看学生求知需求

怎样的课堂才能满足学生需求,从而引发他们兴趣呢?还是让课堂本身来说话吧。请看这样两堂课(同题异构)。

第一堂课:

一、二环节仅仅停留于课文内容,学生只要熟悉课文,就可以完成任务,因而对学生没什么挑战性。第三个环节,看似给了学生一个充分自由的空间,其实学生的思维根本无法展开,只是停留于人物性格分析的层面,泛泛而谈。就如给了学生一口井,井水深而甜美,学生却没有办法喝到,因为缺少取水的工具。所以,对于学生而言,这堂课收获寥寥,无法满足这个年龄段学生的求知需求。这样的课堂无法成为学堂,它只是教师的一厢情愿。

第一堂课:

一、二环节仅仅停留于课文内容,学生只要熟悉课文,就可以完成任务,因而对学生没什么挑战性。第三个环节,看似给了学生一个充分自由的空间,其实学生的思维根本无法展开,只是停留于人物性格分析的层面,泛泛而谈。就如给了学生一口井,井水深而甜美,学生却没有办法喝到,因为缺少取水的工具。所以,对于学生而言,这堂课收获寥寥,无法满足这个年龄段学生的求知需求。这样的课堂无法成为学堂,它只是教师的一厢情愿。

第二堂课:

这堂课更有分量。因为分角色复述,学生要有自己对语言把握和朗读,所以更具挑战性。学生不仅要熟悉情节,还要通过情节解读小说“巧设悬念”的特点。不仅要把握形象,还要通过形象分析小说“蓄势”“悬念”的特点。特别是第三个环节的两个问题打开了学生思路,把课堂内延伸到课外,升华了主题,陶冶了学生的价值观。这样的课,学生更有兴趣,因为它是以学生为本,符合学生这个年龄段的求知需求。

总之,在学生能接受的前提下,我们的语文课堂是不能偷工减料的,要真正满足学生这个年龄段的求知需要,把课堂打造成学堂。

三、遵循学生求新求变的心理组织教学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新事物总是有一种本能的爱好,他们对一成不变的单调无法忍受,更何况我们的学生注意力持久性又相对较弱,所以,我们在一堂课上就尽可能多一些变化吧。请看《成语复习》的两个教学片段,如何让单调的复习课因变化而生动起来。

【教学片段截剪:归纳常见错误类型】

语段:我的家有爸爸妈妈和我三个人,每天早上一出门,我们三人就分道扬镳,晚上又殊途同归。

爸爸是优秀建筑师,每天在工地上指手划脚,任劳任怨;妈妈是称职的售货员,每天在商店里忙忙碌碌,见钱眼开;我是学生,每天在课堂里心不在焉,充耳不闻。

我家的三个成员相敬如宾。但我成绩不好的时候,爸爸也会火冒三丈,心狠手辣地揍得我全身遍体鳞伤,五体投地。妈妈只是冷眼旁观,从来不曾见义勇为,也许她确实有什么难言之隐的苦衷吧。

要求:找出用错成语,归纳出错误类型。

这是这堂课的第一个学习任务,它改变了以往“经典例题分析”的固定模式,而是给了学生很有趣的一个语段,让学生找错误明类型,学生马上来了兴趣。

究其原因,除了训练方式求新求变外,学生的学习思维也有了变化。结合整堂课看,学生解决成语的一、二种错误类型时,主要用辐合思维(呈直线型思维),解决第三种错误类型(褒贬不分)时,课堂已过半,学生易生倦怠心,所以,就有意用到了发散思维,让学生根据要求填成语,多多益善,从而把学生兴趣推到了高点。

课堂的变化总是能驱赶学生倦意,保持学习热情。

我们一直在教学实践中努力摸索着,一直想让学生充满兴趣地学习。不管采取何种方式,有个理念是永远不能变的,那就是“一切以学生为本”,钻研教本,处理教材,设计教学,努力把课堂打造成学堂。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也许不尽如人意,但善于处理、努力尝试总会有点滴收获的。

第4篇

事实上,小说教学理应遵循文学作品教学的一般规律和小说阅读的自身规律,否则,那些经典的作品会在教师的“精细”切割和分条缕析中变得缺乏美感,甚至索然无味。怎样才能算是中学小说教学的有效策略,这是值得广大教师探讨的重要话题。

一、备课环节:精准地解读文本

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教科书编者与文本(作者)之间的多重对话。但所有对话之先是教师独立地解读文本,真诚地与文本对话。小说作品因其往往把思想隐藏在形象深处而富有含蓄之美、隽永之味,教师作为“对话中的首席”,在先期阅读时要静下心来,真诚地用陌生的眼光面对文本,调动自己的感知力,细细地、老老实实地阅读原文,和文本作者对话,和自己对话。此时,教师要把教参和网络评论文字统统丢开,力求读出新鲜,读出文本“美”,读出个性,不能一味地重复他人言说而没有自己的思考,这样必然会丧失自我话语权。例如,教师在准备苏教版《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一课时,在独立研读文本的过程中,要着重读出两点心得:一是文末作者让门房比尔格勒出场会产生多种效果,如提供一个见证人,即比尔格勒是“我”昔日学校生活和今日悲惨处境的见证人;表明从小的到老的一个都逃不了;突出命运捉弄人的意味,是人生戏剧性的强化与凸显;前伏后应,联系前文多处写到“烟草”味,更觉作者文思缜密。二是小说除了揭示德国军国主义教育是使许多青年成为战争炮灰的根源之外,也反映战争的惨无人道与牺牲者所处的绝境以及被战争败坏的整个年轻一代的无可奈何。此外,教师在这一环节要能够领会到作者另外的创作意图,感受战争对文明的彻底摧残,即在文章第6~14段中反复出现对学校走廊等的艺术布置的描写,作者有意无意地让传播人类文明的美术学校和充满血腥的伤兵医院形成巨大对比,突出学绘画的永远失去双手的场景……有了以上解读,教师走进教室的自信心必然会大大增强。

当然,独立研读文本之后,教师也要关注其他研究者对文本的精到解读及有关名师对该课文的教学设计,从而丰富或修正自己的某些认识。例如,教师在讲授雨果的《一滴眼泪换一滴水》时,始终都离不开这三个问题,即为什么作者在开头部分花大量笔墨描写人们观看刑台;为什么作者会在文末写“观众也都被感动了”,看客们的心态真的发生变化了吗?我们究竟该如何理解雨果的“美丑对照原则”,如何分析上述问题,尤其是第三个问题。教师可以参考其他教师所写的文章,如《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细读》(张克中),细细品味,对这些问题形成科学且有深度的认识。

二、课堂环节:突出“体验”,凸显“细节”,找准教学“突破口”

1.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

在心理学中,体验作为重要概念,通常表示人们在经验获得及行为变化过程中的心理感受、认知顿悟、反省内化等心理活动[1]。体验理论认为,“阅读就是体验”,阅读一部艺术作品,就是体验作家曾经体验过的世界与生活。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应当成为小说教学的基础;没有生活体验作支撑,小说教学也就丧失了真正的体味和感悟。例如,教师在执教《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可以引导学生围绕“盼于勒”展开讨论。教师可以询问“文章哪些细节体现了‘盼’字”,当学生踊跃发言后,教师要对学生的分析进行评价,进一步启发学生继续挖掘文中的哪些细节还充分体现这种急切盼望的心情,并让同学们认真地阅读原文。当学生发现是“那时候大家简直好像马上就会看见他挥着手帕喊着:‘喂!菲利普!’”这一句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从“他们并没看到于勒本人,这只是脑海中出现的幻觉,而人只有到了急切的程度才会出现幻觉”出发,指导学生深入品读作品。

对于小说中“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一语,教师可以借助“三个短语同指一个对象,何以要反复?‘父亲的弟弟’是针对谁说的?‘我的亲叔叔’强调了什么?”这样一些追问,让同学立足自身体验来感受与玩味。此外,在分析作品人物形象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看看在小说人物身上,能不能寻找到自己的影子。如林黛玉的敏感多愁、别里科夫的装进种种套子、翠翠的天真善良……让学生从体验与思考中获得真切的体悟和情感的熏陶。

2.关注“情节”,更要凸显“细节”

阿・托尔斯泰在《什么是小说》中说:“一个适宜的情节能把所有的杂乱无章的思想、观察和知识组织起来。”确实,小说以故事情节为外在形式,生动的人物、深刻的思想必须通过故事情节来表现,必然随着情节的发展得到深化,实现主题的升华。从阅读习惯来说,读者在阅读小说时,通常会先看故事情节。因此,小说教学要重视情节教学。例如,教师在蒲松龄《狼》的教读中,可以把读通故事情节作为教学的重要一环,让学生先从“屠户”的角度理解课文脉络,再从“狼”的角度理解课文脉络。此外,教师也可以考虑从叙议结合的角度来理解课文。

舒乙先生曾说过,编故事易,编细节难。小说大师对人性伟大而深刻的体察无一不是凭借独特的细节而熠熠生辉。逼真的细节犹如一树藏于绿叶间的果子,令人赏心悦目,而又属于同一棵树。例如,《祝福》中祥林嫂反复唠叨的“我真傻,真的”,《药》中夏瑜一再强调的“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装在套子里的人》中别里科夫反复地说“千万不要闹出什么乱子”等,这些灵魂性的言语细节,虽寥寥数字,却能够引领读者走进人物的心灵世界,破译其思想深处的密码。因此,小说教学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就是师生对细节的品评。例如,教师在教授《一滴眼泪换一滴水》时要切实抓住文本中的细节描写。教师在引导学生思考“课文是怎样表现伽西莫多见到克洛德后的心理变化”时,可以同学生共同细读课文第44~46段,充分领会小说细腻的神态描写,层次分明地展示伽西莫多的心理变化:当远远望见神甫走来时,他“脸色就温和起来,一直控制着他的那种愤怒变成了奇特的充满了难以形容的甜蜜宽厚而温和的微笑”;当“那神甫愈走近他”时,“他的笑容就愈加明显,愈加清晰,愈加光辉灿烂”;当神甫“急忙转身走开”,唯一的支柱、他的“救主”也舍弃他时,“伽西莫多的脸色又黯淡起来了。微笑还在一片阴云间停留了一会,但那是痛苦的、无力的、带着深深悲哀的微笑”。“阴云”这一喻体前后关联,出现三次,其中的“微笑还在一片阴云间停留了一会”,以乐写悲,倍增其哀,以滑稽写绝望,不能不令人动容。

看来,不管是大的“情节”,还是小的“细节”,只要走进去,那就是一个丰富的精神世界[2]。以情节为抓手,理清矛盾冲突,感知人物个性,细细咀嚼那些富于深意且出彩的细节,吸引学生真正走进文本,体味文本魅力,这才是小说作品教学的重要着力点。

3.精选“突破口”,融通“三要素”

小说选文的篇幅一般会比较长,内容庞杂,需要讲授的内容多,但课时却相对有限。为此,教师要想进行一次有效的教学活动,必须找到一个纲举目张的“突破口”,可以指向文本的相悖点、留白处或者亮点,把整个文本信息“拎”起来,避免故事情节、人物与环境三要素支离破碎。例如,教师在讲读鲁迅的《祝福》时,可以引导学生带着两个问题自读文本:一是本文主人公姓什么、叫什么?二是祥林嫂是怎么死的――穷死的、病死的,还是被地主阶级打死的?基于教学实践分析,从上述问题切入,教师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快速引导他们深入阅读文本。

又如,教师在讲读欧・亨利的小说《最后的常春藤叶》时,可以紧扣两个核心问题组织学习活动,借以激活学生的思维,顺利地破解阅读中的疑难点。核心问题之一是“贝尔曼是怎样的一个人”,据此,师生探讨“文章明明是想赞扬贝尔曼,但为什么写他脾气暴躁、喜欢喝酒、一副瞧不起人的‘小鬼’样儿”,然后思考“贝尔曼最后为什么能舍己救人?情节发展过程中有伏笔吗?”学生回答第一个问题时,答案通常都会是欲扬先抑。这些学生没有理解人性的复杂性,其实欧・亨利只有这样处理,才能塑造出一个活生生的、更为真实的人,教师要针对此加以点拨,进行引导。在学生“走近贝尔曼”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安排一项训练,即贝尔曼在现实生活中的结局是悲惨的,死后不会有“很多辆马车送他出殡”,也没有一块像样的墓碑,可他的精神却如日月星辰般在文学的苍穹中闪光。请学生试着为这位默默无闻的小人物写一则简短的墓志铭,只需一两句话――或概括贝尔曼的经历,或给他一个客观的评价。本小说的第二个核心问题是“贝尔曼在作品中的地位毋庸置疑,那么,能不能把小说题目改成‘贝尔曼的杰作’或‘贝尔曼舍身救琼珊’呢”?按照学生最初的理解与回答,教师可以进一步把讨论的话题挑明,指出琼珊能够打败肺炎这个“坏家伙”,贝尔曼固然功不可没,还有谁也充分发挥了它的拯救作用?学生各抒己见,逐渐认识到琼珊能活下来,贝尔曼、医生、苏艾以及琼珊自己的力量缺一不可,而且琼珊自身是战胜肺炎的内因。

在上述教学活动中,师生围绕紧契文本而又富有思维含金量的问题深入地解读文本内容。因为突破口选取合理,或者说核心问题具有“激起千层浪”的效果。所以,教师不但很自然地打破“三要素”之间的界限,将人物、情节与主题解析融为一体,而且通过疑难探究深化学生对人物形象与作品主题的理解。

参考文献:

[1]陈斐.中学文学教学阅读体验的促生[J].语文建设,2009(7).

第5篇

一、利用直观性,激发兴趣

人类的学习行为是外部刺激与认识主体内部心理互相作用的结果。如果所提供的外部刺激与学习个体内部心理相吻合,就能够引起学生个体积极的态度和求知欲望。因此,多媒体教学就要把握学生认知心理,充分利用直观的外部刺激,激发学习兴趣。例如,在教郦道元的《三峡》一文时,我精心挑选了一组图片,并利用电脑的动画,让学生目睹到三峡山高峡长的特征,感受到三峡夏季水急水猛的壮美,冬季时“清荣峻茂”的秀美,秋季“高猿长啸”的凄美,让文言文不再晦涩难懂,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既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又加快了背诵文言文的速度,还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从而让学生主动学习、乐于学习。又如《三只小虫》一文,讲课前,我先让学生欣赏到大自然中各种小昆虫的形态,然后又逐渐画出三个小主人公,在兴趣盎然中,开始了文本的讲解。

二、利用形象性,突破重难点

语文课主要靠教师用文字语言来展示作品的魅力,可有时单纯地用语言表达很难将抽象的内容讲说清楚,这时多媒体优势就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如《我的叔叔于勒》中,有“栈桥”一词,学生不解。字典的解释是“港口等处的一种建筑物,形状略像桥,用于装卸货物或上下旅客”,学生还是不解。此时,我就用图片来展示“栈桥”的样子,效果很好。又如在《口技》的学习中,我适时播放了一段口技表演家模拟的各种各样的声音,从而使抽象、枯燥的文字叙述被惟妙惟肖的声音所替代,让学生更感性地理解了文本。

三、利用大容量,拓宽视野

语文教学是一项庞大而琐碎的工作,这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果仅靠教科书和教学参考资料,信息量非常有限,远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这时如果巧用多媒体手段,在有限的课堂时间把所需的相关知识揉入到课堂教学中,既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又开拓了视野。例如,在教《李逵见宋江》一文时,我就剪辑出关于李逵相关情节的视频,然后让学生概括其性格;又制作了“鲁智深拳打镇关西”的三拳动作及台词的幻灯片,欣赏后,让学生比较分析两人性格的异同,这样既讲解了课内知识,又补充了课外知识。

另外,在作文教学中,多媒体也发挥着无可比拟的作用。例如,学了屠格涅夫的《乞丐》这篇小短文后,我就在网络上筛选出一组图片,画面上有凛冽的寒风,有拉二胡的老人,有放零钱的小碗,有热闹的看客,有转身而去的人们。定格的画面,配以动情的音频,这一切触动着学生的心灵,在身临其境中学生展开了文笔,续写了很多,也思考了很多。通过这次习作,学生的作文水平普遍提高。

最后,多媒体也可利用在复习课中,特别是九年级的中考复习中。针对语文知识点多,内容琐碎,此时适当运用多媒体,把各类知识点根据需要进行整合,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利用交互性,因材施教

传统教学形式单一,教师只凭一张嘴、一支笔就可以全程操作。启发式教学设计得再精彩,对于那些接受能力差的学生只能望尘莫及。此时,若教师讲解过多,则会让优生觉得“劳而无功”,而讲解过少,则会让差生“消化不良”,学习热情逐渐丧失,从而不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此时,教师采用多媒体教学,这一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从教师角度看,在语文课堂能力训练环节中,我们可以设计由易到难的不同程度的问题,并设置不同的类型按钮,可随课堂要求任意进入某个问题并返回。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学生基础、能力、兴趣等方面的差异,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进行提问,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五、渗透德育,塑造心灵

语文课堂,既要教给学生知识,又要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执教以来,我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而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它在德育渗透上更灵活、更直观,更有感染力。例如,在杜甫的《登岳阳楼》一诗中,讲解到“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这句时,我就利用多媒体的动态效果,以宽广无边,气势磅礡的洞庭湖作为背景,让镜头慢慢推向一叶孤舟,这时再打出杜甫的背景资料。在教师低沉缓慢的声音解说中,学生体会到了杜甫虽身处逆境,但那颗忧国忧民之心永不变。这一切,震撼着学生的内心,他们会被作者那伟大的人格魅力而折服。再如,在讲解《我的叔叔于勒》一文,学生在领悟到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那种裸的金钱关系时,我就适时配以“心”形的动态画面,让《爱的奉献》作为背景音乐。在柔美而温馨的氛围中,我告诉学生:“金钱不是万能的,它买不来亲情、友情、爱情、真情,我们应拥有一颗善良之心去爱他人,同时也会赢得他人的爱。”这样对学生又是一次爱的教育、爱的熏陶。

第6篇

[关键词]语言文字教学;引领文本阅读;反复品读;涵养语言

《语文课程标准》是这样定义语文的:“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语言文字的教学是语文课的根本。如果根不粗壮,树的花枝叶冠便不丰盈;如果打不好语言文字的基础,那语文课的其他能力便是虚设,便是无根的教学。所以在语文课堂中做好语言文字的教学是根本,是语文教师的职责所在。

一、语文课应改变传统的语言文字的教学方式,探索出符合学生思维发展的字词教学模式。

进入初中,我们的语文课在字词积累上存在两个误区:一是过分强调字词教学,还没有从小学语文字词教学的影响中走出来,耗时多,效率低,摆脱不了枯燥单一的识字教学模式。二是忽视字词教学,认为字词教学是小学阶段的事,初中语文教学应从欣赏美文的角度进行,对课后字词一概蜻蜓点水式的一带而过。其实进入初中,学生具备了自学能力,字词教学虽不是重中之重,但仍然在课文教学中占有一定的分量。为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初中阶段语文字词教学不应被弱化和淡化。

针对语言文字的教学,教师可以改变我们的教学方式,寻求激发学生兴趣、传扬中华语言之美的教学方法,将字词识记与词语解读、分析品味、揣摩运用结合在一起,将导与学、读与写、积累与运用、悟与评结合,设计出符合学生思维发展的教学。

如在教学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时,针对语言文字的教学,我利用单元字词教学进行打包式的教学设计:1、在这个单元的“读一读,写一写”中,你认为生动的词有哪些?将它摘抄在笔记本上。2、找出含有这些词的句子,推荐给小组内的同学,说清你推荐的理由,每一小组整理自己小组的推荐语,进行专题汇报3、从这一单元中找出你最喜欢的五个词,用这五个词写一段话。这个教学设计旨在引导学生积累词语、解读词语,在推荐中赏析词语,在连词成句中训练学生理解运用文字的能力,推荐词语、句子使学生更深的理解了词语的生动性,使单调的文字教学活泼生动起来,学生学起来兴趣盎然的同时,也能深切体会到汉语的魅力。

单元字词教学可以进行打包式的摘抄积累,而在课文中字词的教学可以将教师引导与学生自学相结合,抓住课文的语言特点进行多种形式的字词教学。

如余秋雨的《信客》,对信客这个质朴的人物作者运用了质朴而又典雅的语言来描述。如“他读过私塾,年长后外出闯码头,碰了几次壁,穷愁潦倒,无以为生,回来做了信客”一句,就兼有质朴与典雅的特点。文中典雅的词语随处可见,如“长途跋涉”“破烂灰黯”“风尘苦旅”“感叹唏嘘”“声辩不清”“满脸戚容”“猝然昏厥”“细声慢气”“破碎焦灼”“满纸幽怨”“伤痕累累”“赋闲在家”“身体不济、恕难从命”“绘声绘色、效果奇佳”“世故人情”“属于上乘”等等。针对这课的语言特点我这样引导学生掌握生字词,“文中有哪些词是典雅的,请你摘录出来读一读、写一写、记一记。”这样教学,学生既积累了词语,也感悟到了《信客》的语言特点。这课运用的是词语摘录法,将教师引导与学生自学结合,可以避免学生在掌握文字的漫无目的、效率低的缺限,也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分类掌握,促进学生深入体会语言特点,有助于开展阅读教学。

字词教学的形式有很多,除了运用词语摘录法读写字形、赏析字词外,还可以进行形近字、音近字、多音字的比较、辨析,提高学生识记词语的效率。也可以进行单元、学期、学年的字词归纳,引导学生编写每一学段重点字词的字典、词典,对词语的音、形、意进行统编,对词语的意义与运用进行解释评点,对词语进行分类总结,形成学生系统化的理解,将学生的理解能力与统编能力进行有效的结合。

语文课应该多探求语言文字教学的创新模式,探究字词教学的多种教学方法,在创新中激发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兴趣,从细小的文字教学上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正如《爱的教育》中所说:“我不是诗人,未曾写过一首诗,但我想在人生平凡的琐事上种下诗去……”如果教改能在文字这些细节上下功夫,每一个语文教师就都在每一个汉字上种下了一颗诗的种子,每一节课都会开放出诗的花朵。只有守住了语言文字的教学,语文课才会是一首灿烂的诗。

二、语文课可以用语言文字的教学引领文本阅读,纵横连贯课堂教学,带领学生走进文本深处。

钱理群教授有一段精辟的见解极好的诠释了文章与语言的关系:“在中学语文课程中讲经典作品,应有别于社会教育中的经典普及,它应服从于语文教育的目标,注意其基础教育的特点,应始终抓住语言文字这一基本环节,因文而会心。对文与心都不可忽略,不可将其割裂,对立,而要从具体文本出发,找到具体的文与心的契合点”(钱理群《我对经典作品教学的一些看法》)语言文字是文心的载体,充分挖掘语言文字所蕴含的丰富意义,是带领学生走进文本深处的一个捷径。因为语言文字的教学可以成为课堂教学的突破口,帮助学生更好地与作者对话。

如在教学鲁迅的《风筝》一文时,用解析“虐”的形体结构、意思理解导入课文内容的教学:“虐”字是什么意思呢?又可以组哪些词呢?课文中有哪些情节极好的诠释了“虐杀”这个词呢?在这里词语的教学是课文内容教学的突破口,既使学生记住了“虐”字的字形,理解了意思,也引领学生极快的走进了课文,走进了作者的内心世界,体察作者的写作意图,与作者进行对话。

语言文字的教学不仅可以成为课堂教学的突破口,帮助学生更好地与作者对话,还可以提纲挈领,成为统领课堂教学的核心话题。比如在教学《济南的冬天》时,紧扣住“温晴”进行了教学设计:“温晴”怎么理解,文中有哪些它的近义词,为什么济南的冬天是“温晴”的,而它“温晴”的特点又体现在哪些方面?在这个教学设计中,对“温晴”一词的教学成为此次课堂教学的核心话题,成为整体感知课文的纲领。而在《那树》一文中,“绿”的意蕴丰富,对此词的体味成为阅读教学的核心话题,我在教学中提取了文中的关键句“你绿在这里,绿着生,绿着死,死复绿”,我和学生一起对这四个“绿”字进行了意思的体味,在体味中结合全文进行了深度阅读,深刻体会了作者的忧虑与对生命的悲悯情怀。在这个教学设计中,“绿”字成为理解主题的核心话题。

再如《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的“狂”字,《渔家傲 秋思》中的“异”字,《口技》中的“善”字,《敬畏自然》中的“敬畏”二字,《观舞记》中的“飞动”……对这些字词的教学无不“牵一发而动全身”,可以构架起文章的层次骨架,突出文章的主题思想,彰显作者的情感态度。扣住一字一词,纵横连贯课文的整篇教学,语言文字的教学引领了文本阅读,带领学生在文本深处与经典对话,与作者共舞。

三、语文课应培养学生在文本深处品味语言文字的能力,使学生在反复朗读中领会语言文字的韵味,将字词读得有声、有情、有味,在反复品读中涵养语言。

陈钟梁老师说:“语文课是美的,它潜伏在语言的深处。语文课首先要上出语文味儿,要上得朴素自然,要向学生传递语言深处的美。”的确如此,一字一词勾勒出文章的精神内涵,在字词的细微之处可以领略到课文的精华。

语言文字的教学脱离不了文本,语言文字教学应融于文本教学的深处,语文课应从研读文本的深处培养学生品味、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领会语言文字的魅力。

如在教学《那树》一文时,我在备课中发现,作者运用了大量的量词,并赋予量词以丰富的内涵,寄托作者深厚复杂的感情。我就在“精读品味”环节中进行了问题设计:“文中运用了量词对那树进行了绘形、绘色、绘情,你能从这些量词的形象描绘、对比中揣摩出哪些深意?任选一两句话进行精读品味”围绕着量词学生对这下面这些句子进行了品味赏析“1、有一年,台风连吹两天两夜,附近的树全被吹断,房屋也倒坍了不少,只有那棵树屹立不摇,而且据说,连一片树叶都没有掉下来。2、在夏天的太阳下挺着颈子急走的人,会像猎犬一样奔到树下,吸一口浓荫,仰脸看千掌千指托住阳光。3、于是那树,那沉默的树,暗中伸展它的根,加大它所能荫庇的土地,一厘米一厘米的向外。4、不过这一切都过去了,现在,日月光华,周道如砥,已无人知道有过这么一棵树,更没人知道几千条断根压在一层石子一层沥青又一层柏油下闷死。5、只有那树屹立不动,连一片叶也不落下。那一蓬蓬叶子照旧绿,绿得很……”学生在精读品味的深度阅读中,第一次发现原来量词也可以进行生动形象的描写,也可以进行深情的赞颂,也可以表达无奈的忧虑与悲愤的控诉,原来生动不仅仅是动词、形容词的专利。在教学中学生除了理解了作者复杂的感情,更品味到了语言文字的魅力。

语文课应踏踏实实的回归文本,聚焦语言文字,突出课堂本色,着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内功。应在反复的朗读中让学生领会语言文字的韵味,在深入的文字鉴赏中让学生涵养语言。一叶一菩提,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每一个字词折射的是一个五彩斑斓的语言世界,深入到每一个词的朗读会打开学生学习语言、涵养语言的大门。

如《沁园春 雪》以朗读为主进行教学设计:在反复朗读中使学生读出“望”字的领起作用,读出“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的“舞、驰”的力度,读好“惜秦皇汉武”的“惜”字的领起作用与惋惜之态,读出“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数”字的深层意味与自豪之感。在反复的朗读中学生既理解了词的内涵也品味了语言文字的韵味。在《我的叔叔于勒》中读出“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的“竟”与“多么”的意味,体会社会的世态炎凉;在《唐雎不辱使命》中朗读文言虚词“也、哉、乎、矣”的语气,在朗读“也、哉、乎、矣”的语气中品读人物形象;在《马说》中读“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在读出“其、真、邪、也”的语气,品味作者的感情态度,体会文章的主题思想……这些从不同角度、不同深度对语言文字进行的朗读可以引领学生更深的走进课文,领悟汉语的韵味与魅力,可以启迪学生赏析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从而使学生学会运用文字。

第7篇

关键词:营造气氛;深入钻研;层层推进;课外阅读

在语文教学中应该重视情感培养,只有真挚的情感才能感动自己、感动学生,因此,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为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提供条件。接下来,我们就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挖掘情感因子,提升语文教学效率进行探讨。

一、营造气氛,叩响“情感之弦”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开始,是学生心理上正处于动荡的不安定时期,因此,在课堂教学时教师要精心设计导入,挖掘可以叩响学生“情感之弦”的有利因素,然后用自己充满激情的语言感染学生,比如,在学习《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时,可以这样导入:如今中国强大了,人民也当家做主了,但是,我们不能忘记中国今天的成就是建立在无数先烈和人民流血牺牲的基础上的,是建立在无数伟人的尸骨上的。为了抗击侵略,我们经历了八年抗战,八年中,无数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无数仁人志士、战士付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我国付出了军民死亡人数1800万的代价。今天,让我们带着对先烈们的感谢和缅怀之情来学习先生的《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在这个导入设计中,很容易就把学生带到了老师营造的悲壮气氛中,很容易就引起了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对于提高语文教学效果起到了明显的催化作用。

二、深入钻研,唤醒“情感体验”

情感是文章作品的灵魂,初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感人的作品,而这些作品无一不渗透着作者真切的情感,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深入文本,钻研教材,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通过品析词句,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比如,在学习《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教学的难点在于分析复杂人物的情感与性格,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关键人物进行分析,首先让学生画出不同人物的对话描写,然后通过分角色朗读的方式让学生体会人物形象以及情感,最后通过品析重点词句了解人物性格。比如,“我一向怀疑这个扒儿手做不成一点好事,并且有一天他又会落在我们脊梁上来的!一个姓达佛朗司的,怎能够指望在他的身上盼望一点什么!……”从这些典型句子入手可以看出母亲对叔叔的厌恶之情。当然,文中像这样的句子还有许多,只有深入文本,挖掘教材,才能深刻体会文章所蕴含的深切的情感。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过于情。”只有当学生有了自己的情感体验之后,才能对文本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有助于提升课堂效率。

三、层层推进,升华情感

课堂教学是在教师引导下,以学生为主体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活动,一堂好的语文课能随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始终处于旺盛的学习状态,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注意运用情感的有效蓄势,通过层层推进,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教学质量得到提高。这种层层递进的教学方式,有利于突破教学重点,形成课堂的小,在教学时间的安排上,提倡小步轻迈,不易大开大合,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心理上不放松,思考上不断层,在情绪的控制上不紧张,有利于学生主动地理解、接受。比如,在学习《未选择的路》时,可以这样设计:美美的听―美美的读―美美的品―美美的说。听是为学生能够读好服务,读又是为了品,在课堂教学中,课堂教学的在于品这个环节,说又是在品基础上的升华,这四个环节的设计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在这种状态下,一方面加深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另一方面在这个教学设计里学生熟读成诵,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四、课外阅读,有效延伸学生的“情感体验”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充分说明了阅读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升学压力或者应试教育的影响,当今初中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却不是很乐观,那么,如何在有限的阅读里,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呢?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和学生特点布置一些情感类作业,情感类作业不同于平常的字词练习,它主要是通过课外实践,然后让学生以日记、笔记或读后感等形式写出自己对生活、对文本的感悟和理解。另外,对于情感类的练笔,教师要尽量选择一些能够触动学生心灵的素材,让学生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教师在批改时也要随时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进行有效疏通或者激励,坚持长期练习,学生的情感培养定能提高。

第8篇

关键词:自主预习;模式;监测;评价

一、自主预习的意义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初中语文教学有了成功的预设,教师在教学中才会得心应手,学生学习才容易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只要牢牢抓住“自主预习”这个节点,课堂教学便成功了一半。

二、自主预习的模式

自主预习模式包括:课前预习、课堂预习和课后预习。

1.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指学生对新课的提前知晓和探究过程。教师应在旧课结束后,布置新课的相关学习任务,让学生对其“三维目标”及重难点有清晰的了解,布置新课学习的具体要求。例如,上完九(下)十课《孤独之旅》后,要把十一课《我的叔叔于勒》的相关学习目标及要求布置下去。让学生对照目标对课文先自行阅读探究,不理解的地方做好标记,以便上课集中解决。此方法能为新课的成功教学打好基础。

2.课堂预习

课堂预习指学生在上课时预习的环节。教师在新课传授前,一定要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检查的方式包括:让学生读书、出题目测试等等。以便及时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从而在教学中有的放矢。如果学生整体预习不理想,教师要预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再次预习,时间可掌握在5~15分钟。也可采用小组合作的预习模式和设疑引导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预习结束后,教师方能按部就班地授课,以高效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

3.课后预习

课后预习指将培养学生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审美情趣等素养目标告诉学生,让学生带回家思考,最终达到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的目标。当然,课后预习也包括对新课的预习过程。

三、自主预习的监测

自主预习监测包括以下几种形式。

1.抽样监测

根据学生的平均成绩把学生分成三类:成绩优异者、成绩中等者和成绩较差者,再按学生名单分类做表。上课时分别抽取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监测,并做好标记,确保每周监测率达到100%。教师在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后,因材施教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确保每位学生的语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2.分层监测

采用帮扶结对的形式,把班级中三类不同层次的学生每3人标准编为一组,明确小组任务。让他们在学习中互相监督,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使得班级每一位学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3.相互监测

针对学生的平时作业及日常检测,以同桌为单位,要求其相互测评,相互批阅,相互纠错,达到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目的。

四、自主预习的评价

评价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开始评价

指教师对学生预习习惯进行的正确评价。采取暗访和问卷调查的形式,不定期对学生在校、在家预习情况摸底,及时总结。对养成良好预习习惯的学生公开表扬,对未养成习惯的学生帮助其分析原因,给予适当引导,帮助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

2.过程评价

即评价学生的预习模式及过程。预习的模式包括个人模式、小组模式和集体模式。预习的过程包括何时预习、怎样预习,如何解决预习中出现的问题等。教师可采用“三位一体,个人为主”的方法,而预习的过程,要坚持“明确要求,先易后难”的原则,从而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形成。

3.结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