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10 14:54:0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国际学术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有去处――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是经教育部批准,由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办,针对科研人员普遍反映的困难,学术交流渠道窄,不利于科研成果快速、高效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而创建的科技站。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打破传统出版物的概念,免去传统的评审、修改、编辑,印刷等程序,给科研人员提供一个方便、快捷的交流平台,提供及时发表成果和新观点的有效渠道,从而使新成果得到及时推广,科研创新思想得到及时交流。
根据文责自负的原则,只要作者所投论文遵守国家相关法律,为学术范围内的讨论,有一定学术水平,且符合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的基本投稿要求,可在一周内发表。专业领域按自然科学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分为39类。
论文仅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不代表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的观点。中国科技论文在线所的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可为在本网站的作者提供该时间的证明,并允许作者同时向其它专业学术刊物投稿,以使科研人员新颖的学术观点、创新思想和技术成果能够尽快对外,并保护原创作者的知识产权。
了解会议动态不难――中国学术会议在线
“中国学术会议在线”是经教育部批准,由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办,面向广大科技人员的科学研究与学术交流信息服务平台。
“中国学术会议在线”本着优化科研创新环境、优化创新人才培养环境的宗旨,针对当前我国学术会议资源分散、信息封闭,交流面窄的现状,通过实现学术会议资源的网络共享,为高校广大师生创造良好的学术交流环境,以利于开阔视野,拓宽学术交流渠道,促进跨学科融合,为国家培养创新型,高层次专业学术人才,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做出积极贡献。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设计理念;设计原则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的解决是数学课堂教学的核心。课堂中问题的设计并不是随意的,每个问题的设计都带有鲜明的目的性,是为整个教学目标服务的。教师在钻研教材的过程中,针对学生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或者疑惑,将教材知识转化成具有层次性、系统性的一连串问题。这些问题看似是相互独立的,实际上它们之间又有着割舍不断的联系。从横向看,这些问题都是相互联系的,像九连环一样,一环套一环;从纵向看,这些问题又像是螺旋环,层层深入、层层递进的。
一、数学教学中问题链的设计理念与重要性
问题链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将知识转化为有层次性、目的性与系统性的问题。问题链的设计理念是根据皮亚杰的构建主义学习理念。他指出:“人从婴儿时期到成人总是以一定的认知结构形式来摄取知识,而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的认知图式。教师的认知就与学生的认知存在差异。教师的认知由于具有经验性,因而从整体认知分解到局部,然后回到整体,教师的认知具有全局性、深刻性和细密性。而学生的认知只能从局部到整体,再通过局部的巩固达到一个新的阶段。”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想要有效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必须采取合理的方式与手段,那么课堂上问题的设置就极为关键了。
二、数学教学中问题链设计的原则与方法
(一)问题链的设计是教师谨慎斟酌的结果,并不是随意的。笔者认为要符合以下原则。
1.目的明确。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我们的问题设置要始终围绕着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学质量。每个教学问题都有一定的设计目的,都在于引导学生不断思考,向我们的教学目标迈进,要做到有的放矢。
2.表述准确。教师在提问题时应该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层次和接受能力,用词准确,能快速让学生理解,而不是为了卖弄自己的学识而用一些孤僻、专业性的术语来表达。教学的目的在于能让学生自主、最大限度地理解掌握知识,所以凝练而又准确的语言更能吸引学生。
3.设计科学。课堂上具有启发性、连贯性的问题设置是一门大学问。课堂上的问题不能繁琐冗乱,要有张有弛、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于问题的逐步思考,知识也随之掌握了,真正做到了在教学中“师生共同体”。
(二)教师在设计问题链时定要多方面考虑,不仅着眼于教学内容,还要考虑到学生的知识接受层面。笔者认为在设计问题链时有如下几种方法。
1.设计与已学知识有一定联系的问题。对于已经掌握的知识,学生会多些自信,因此我们在设计问题时可穿插一些之前所学知识相关的问题。其一,这是对所学知识结构的进一步巩固复习;其二,在回答上这些问题时,学生积极性较高;其三,这些问题可为整个教学环节增添轻松的气氛,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新知识学习中。比如在学习指数函数的时候,可先让复习一次函数,让学生在一次函数与指数函数的对比中,了解指数函数飞跃性的增长。
2.设计一些实践操作的问题。学习不能仅仅依靠我们的眼耳,而是需要从实践中得出知识,这样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更牢固。设置实践操作的问题链可以利用一些辅助学习的工具,比如利用计算机等信息技术工具、图形计算机、几何图像等,让学生利用问题进行分析猜测,然后动手验证,最后得出结论。教学过程中穿插了实践性问题,会让课堂变得生动活泼,更能提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设计一些同一层次不同角度的问题。以一个知识面榛点,然后控制变量、转换不同的条件或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这样会使学生加深对这一知识的理解,转变他们固有的思维模式,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更灵活,让学生能够透过事物的表象抓住它的本质内涵。
三、问题链的设计过程
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问题链的设计过程主要有四个步骤:备教材、问题链的设计、课程实践与课后反思。
教师首先要“吃透”教材,对教材内容要有整体的知识,再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及对于学情的具体分析,制定出合理的教学目标;其次,根据所设置的教学目标要进行问题设置,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具备的一定的分析总结能力;然后,在课堂教学活动的展开中,问题的提出要因势利导,随机应变,让学生主导课堂,推动教学环节的进行,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与学生的互动中及时发现问题,并且采取相应的措施;最后,上完课之后,要及时进行教学反思,找出在实践中的优点与不足,进行分析与总结,使自己的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设计得以完善。这四个步骤是教师上好一堂优质课程所必备的,也是教师应该具备的教学素养。
论文摘要:本文概括了德国、美国和中国技术哲学的历史发展,揭示了当代技术哲学研究的自觉意识,并进而提出,现阶段技术哲学研究的关键任务有两项:其一,面向技术,进行技术创新研究;其二,面向社会,进行技术启蒙。
一、技术哲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技术哲学”研究起源于德国。1877年,德国哲学家卡普(E.Kapp)发表《技术哲学纲要》一书,这是德国系统地进行技术哲学研究的开端。在这之后,基默扼(E.Zschimmer!和德韶尔(F.Dessauer)分别在1913年和1927出版了各自的《技术哲学》专著。从20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哲学家胡塞尔(E.Husser1)、舍勒(M.Scheler)和海德格尔(M.Heidegger)从现象学和存在论角度对技术作了大量研究。近30年,德国的技术哲学研究又经历了持续的、系统的增长,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成果是德国工程师协会人文与技术委员会的研究。该委员会成立于1956年,会员中有德国当代最杰出的技术哲学家胡宁(A.Huning)、伦克(H.Lenk)、莫瑟(S.Moser)、拉普(F.Rapp)、罗波尔(G.Ropoh1)、萨克塞(H.Sachsse)、塔克尔(K.Tuche1)、兹默理(w.C.Zimmerli)。迄今,该委员会的技术哲学家们取得的主要成果包括:伦克的《技术时代的哲学》(1971)、《论技术的社会哲学》(1982);罗波尔_的《系统技术:基础和应用》(1975)、《有缺点的技术》(1985)、《技术启蒙》(1991);拉普的《分析的技术哲学》(1978)、《现代世界的动力学》(1994);胡宁的《工程师的创造力》(1974);萨克塞的《技术人类学》(1978)等等。
从整体上看,经过百余年发展的德国技术哲学,虽在学术界逐渐获得了承认,但仍属于哲学的边缘领域。德国技术哲学研究呈现以下特点:…其一,该领域的智力结构是多种多样的,而不是单一的和标准化的。大致有经验主义、存在主义、实用主义、人类学等不同的研究视角。其二,与技术社会学、技术经济学和技术政治学等相关的研究联系密切,彼此的界限不甚分明。其三,技术的伦理、生态和资源问题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有突出的现实主义转向。技术哲学研究由过去的玄思转向现在的实践导向。
就世界范围看,德国技术哲学首先在法国、荷兰和西班牙等欧洲国家和日本有所呼应。20世纪60—70年代始在美国兴起。1975—1977年,美国哲学与技术学会(sf,r)成立。1978年开始出版技术哲学年鉴,1981年开始了每两年举办一次的SPT国际研讨会,1995年创办学会期刊(Techne)。近30年,美国技术哲学研究发展迅速,出现了一批知名的技术哲学家及其优秀的学术专著。如:米切姆(c.Mitcham)的《技术的思考:工程和哲学之间的道路》(1994);伊德(D.Ihde)的《技术与生活世界》(1990);费雷(F.Ferre)的《存在与价值:面向建设性后现代形而上学》(1996)和《认识与价值:面向建设性后现代认识论》(1998);勃格曼(A.Borgmann)的《技术与当代生活特征》(1984)、《坚持实在》(1999);温纳(L.Winner)的《自治的技术》(1977);费恩伯格(A.Feen—berg)的《追问技术》(1999)和《改造技术》(2002);杜尔宾(P.Durbin)的《科学、技术和医学中的社会责任》(1992)等。
从整体上看,美国技术哲学研究的特点是:其一,美国技术哲学研究有了迅速的乃至可说是突飞猛进的发展。近30年中,美国技术哲学研究的发展,与相关的科学哲学和技术社会学研究的发展相比,毫不逊色。l2J这一点主要表现为高水平文献的增长,而研究队伍并没有扩大。SPT的规模始终保持在成立之初的水平,成员不足300人。其二,美国技术哲学研究的范式是多元的。在SPT内部有杜威主义者、埃吕尔主义者、者和海德格尔主义者。其三,美国技术哲学研究中技术批判研究占有突出的比重。在哲学领域中,技术哲学仍处于边缘。由于许多SPT成员对技术持批判态度,SPT前会长皮特(J.Pit)认为美国技术哲学研究负荷着意识形态框架,其核心是敌视技术。由于不能全面、公正的对待技术的所有方面,皮特认为,美国技术哲学研究,特别是SPT的研究,存在着“智力诚信危机”的问题。
我国技术哲学研究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经过20多年的发展,目前在学科建制上已成立了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技术哲学委员会,已有几个以技术哲学为主要研究方向的科学技术哲学博士点和硕士点。从研究成果上看,1999年陈昌曙先生出版《技术哲学引论》,这是我国第一部标有“技术哲学”书名的学术著作。从总的看,我国技术哲学研究还少有人系统地进行,在哲学大家族中也处于边缘地位。
二、技术哲学研究的“自我反思”
综上所述,技术哲学研究虽然经历了30年左右的系统努力,但仍处于无统一范式、无哲学地位的困境中。与此同时,人类社会更急剧地步入技术社会,而技术,特别是当代高技术,更尖锐地激起一系列亟待研究的哲学问题。在这种背景下,如何认识和进行技术哲学研究,便成为当代技术哲学家们思考的主题,从而产生了技术哲学研究的“自我反思”。
关于技术哲学的性质。技术哲学是否是一个新的独立的哲学分支,研究者们曾进行过争论。拉普认为,技术哲学既不是工程科学的元理论;也不是社会学或历史学等独立学科的一部分;更不能归结为某一个哲学分支。它与认识论、社会哲学、哲学人类学、历史哲学和形而上学有密切的联系,但并不从属于它们。鉴于技术的认识论、伦理学、文化、社会和形而上学问题之间的联系如此密切,拉普认为有必要发展一个新的哲学分支——技术哲学统一地加以研究。拉普的这个观点基本上得到了学界的认同:技术哲学是一个新的独立的哲学分支。作为一个独立的哲学分支,米切姆指出,技术哲学就是关于人工制品的制作和使用的哲学反思。陈昌曙认为,技术哲学大致上可视为自然改造论,主要是对改变自然的穷根究底的反思。
关于技术哲学研究的内容。通常认为,技术哲学要研究技术本体论、技术认识论、技术价值论、技术社会批判论等等问题。而其中哪一类问题是当今技术哲学研究的核心,哲学家有不同的理解。在我国,张华夏和张志林等先生认为,技术的认识论和逻辑结构问题是技术哲学研究的核心。他们呼吁“技术哲学要转向技术知识论和技术逻辑的研究”。陈昌曙和远德玉先生则认为,技术与科学相比,具有更直接、更鲜明、更强烈的价值性,鉴于此,应当把技术的价值论作为技术哲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在美国,许多学者主张技术哲学主要是对技术进行伦理的、政治的分析;而皮特坚持认为,“技术哲学的首要问题是认识论”。他说只有从认识论问题着手研究,技术哲学才可能容身于主流哲学讨论之中。应该强调,在讨论技术认识论和技术价值论研究孰重孰轻时,不要忽视了两者的密切关系,特别不要把两者对立起来,两者都是构成一个完整的技术哲学所不可或缺的。或许,洞察在特定情景下技术哲学应研究的特定问题更有实际意义。拉普认为,今日技术哲学研究的当务之急是研究技术变革的动力学,关键是要明确在“技术决定论”中人们可能的作为。
关于技术哲学研究的方法。由于没有特定的强大的历史传统,技术哲学研究缺少公认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手段。从实际来看,米切姆辨别了两种不同的研究方法或传统,一种是由工程师和技术专家自己创立的工程技术哲学,这种哲学着重研究技术的内在结构;另一种是人文学者创立的人文技术哲学,这种哲学着重研究和阐释技术的意义,对技术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的种种后果进行反思。工程技术哲学倾向于分析的和赞成技术的,而人文技术哲学则更倾向于解释的和批判技术的。从理论上说,技术现象是一种复杂的现象,仅局限于从认识论、方法论的角度,或仅局限于从思辨的、“纯形而上学的”角度研究技术都是不够的,而应当从多个角度进行综合性研究。如伦克和罗波尔所说:“跨越陈旧的系科和学术边界,尤其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与技术科学之间的边界,进行富有成效的和现实主义的合作,在今天技术哲学研究中比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
在技术哲学研究中,处理好理论思辨和经验研究的关系极为重要,“唯理论”或“经验论”的方法都不可取。针对“唯理论”,拉普指出:“不能无视具体的经验证据,只根据对技术的逻辑的、不变的本质的思考,演绎出技术的现实特点。为了防止任意的和不可信的思辨,哲学分析和思考必须以有条件的事实为依据。从这一点出发,才能进行概括。”而针对“经验论”,拉普则指出:“技术哲学解释必须利用并努力整合于哲学传统之中。形象地说,哲学传统是任何哲学解释得以生长的土壤,不利用这个基础,为技术哲学研究重新发明‘轮子’是愚蠢的。”应该说,拉普的这个意见是非常中肯的。
关于技术哲学的研究方法,费雷基于几十年的教学、研究和思考,形成了自己的四个信条:其一,技术哲学应联合西方主流的哲学传统思考技术;其二,应用认识论、形而上学、伦理学、美学、宗教哲学、科学哲学、社会哲学等学科的范畴,能够阐明技术现象;其三,技术哲学在理解何为合法的哲学方法时应该采取多元化的策略;其四,一种全面的、批判的、多元的技术哲学研究方法对认识技术和制定有关的社会政策是有益的。
关于技术哲学研究的未来走向。从技术的文化环境看,随着冷战的结束,20世纪90年代以来,技术的文化环境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如果说过去人们蜷缩在防空洞中,那么现在人们畅游在网络中。伊德认为,技术哲学研究必须应对这种文化环境的变化,反思当代技术世界的新问题,而不能仅是继续研究与埃吕尔、海德格尔和马尔库塞相同的主题。从技术自身看,随着全球电子媒介基础设施及其文化的发展,米切姆认为,现代技术(与背景分离化)正在被一种新的“元技术”(meta—technology)取代。元技术正以虚拟的形式重新使分离的世界连接成一个整体。在这样的情况下,米切姆指出,“过去二十年,技术哲学努力思考我们做的技术,下一个二十年必须努力思考我们作为其中一部分的元技术。”从认识与实践的关系角度,杜尔宾则呼唤行动主义。杜尔宾说,虽然需要理论的进步,但更需要的是在解决技术社会的现实问题上取得进步;虽然理解技术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围绕它们的有关的社会问题做些什么。为此,他呼吁学院的技术哲学家们走进行动主义的领域,加入到解决实际问题韵行列中来。从根本精神看,无论技术哲学研究将怎样发展,陈昌曙先生提出,技术哲学研究必须要有自己的学科特色、基础研究和应用。他讲,技术哲学研究“没有特色(学科特色)就没有地位,没有基础(基础研究)就没有水平,没有应用(现实价值)就没有前途。”
三、技术哲学研究之关键:技术创新研究与技术启蒙
基于上述的技术哲学研究的“自我意识”的考察,本文以为,技术哲学研究在走向繁荣之途中至少有两项的关键任务:其一,面向技术,进行技术创新研究;其二,面向社会,进行技术启蒙。
进行技术创新研究的理由至少有以下三点:其一,从历史实践来看,技术创新始终是人类社会的轴心,技术哲学研究只有牢牢抓住这一社会轴心,才能向社会“敞开”,与社会现实相切近。在古代,这个社会轴心是隐含着的,这可以从史前各种传说中窥其踪迹,如《易·系辞》讲中国先王伏羲作八卦、网罟,神农作耜耒,黄帝尧舜作舟楫、杵臼、弧矢等;在现代,这个社会轴心是显在的。种种事实显示,技术创新是现代企业和社会的活力之源,是经济发展、生产率增长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基本驱动力。可以说,技术创新正作为第一生产力、第一竞争力、第一战斗力,成为世界各国企业家、政治家、军事家头等关切的主题。所以,研究技术创新,密切技术哲学研究与社会实际的联系,从而促进技术哲学的发展和实际社会问题的解决。
其二,从理论逻辑来看,技术创新是技术成为技术的过程,技术哲学研究只有牢牢抓住这一技术形成的过程,才能向技术“敞开”,与技术现实相切近。通常认为,技术归根到底是一种实践活动,而技术创新又是一种最基本的技术实践活动,因而,技术哲学研究若要反思技术就必然要首先研究技术创新。技术从构思到社会的实际应用,是一个复杂的创造性的技术一社会过程,其中,技术的、经济的、政治的、社会文化的和自然地理的诸多因素相互作用,最终产生与社会相适应的技术。这个技术产生的过程,这个技术成其所是的过程,被称之为技术创新。所以,技术哲学也只有研究技术创新,才可能切实知晓技术是什么,它何以可能、何以产生、如何产生、产生什么。超级秘书网
其三,从技术哲学自身发展看,技术哲学研究之所以分裂为工程的和人文的两个对立的流派,主要是因为各自偏执于一端:工程的技术哲学,如德绍尔等以技术发明为研究对象,只关心纯粹技术是如何可能的,而忽视了技术与整个社会的复杂关系;人文的技术哲学,如埃吕尔等以技术的社会影响为研究对象,只关心从人文社会的角度评价技术,往往对技术持敌对态度,而忽视了对技术自身的全面认识。由前所述,技术创新是技术成其所是的技术一社会过程,技术哲学研究技术创新,既能向技术“敞开”,又能向社会“敞开”,因此,研究技术创新可以在工程的技术哲学与人文的技术哲学之间架起桥梁,实现两者的融通,从而为建立一种健全的、连贯的、一致的技术哲学奠定基础。
技术创新哲学研究至少要包括技术创新实践论、本体论、认识论和价值论等内容。技术创新实践论,是研究技术创新实践活动的本质、特性、类型、结构和形态。技术创新本体论,是研究技术创新实践的“本原”或“本体”,是寻求技术创新成其所是的“最高原因”。技术创新认识论,是研究技术创新认识的发生、发展及其规律。技术创新价值论,是研究技术创新的价值标准、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等问题。显然,这几方面的研究内容是相互依赖、融会贯通的,比较而言,技术创新实践论是其它研究的基础,由它们共同组成的技术创新哲学研究,实质上可以被视为广义的技术创新实践论。
[中图分类号]G23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6-0059-02
学术期刊编辑对拟刊用论文的修改应该有个“度”。“修”者,校正也,如果失“度”,修改就变成了一定程度的“改写”,而改写是作者的权力,而非编辑的义务。况且,编辑并非百分之百地比作者高明。
笔者供职于一家公开发行的高职学报,通过自己的编辑实践,以及与同行的交流、切磋,通过对相当数量编辑校对稿的审视,通过一些作者的意见反馈,发现在编辑过程中的稿件修改环节,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感到有探讨、交流的必要。
由于有些编辑充分尊重作者原作的意识不强,或者唯恐自己的编辑工作不够周全,以及受自己编辑水平所限(专业知识方面、文字修养方面)和顾虑影响刊物的质量等原因,一些责任编辑在对拟刊用稿的处理,存在过度修改的情况。其中有的情况笔者也曾有过。现选择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具体表现形式罗列于后,并加以分析,以资共同探讨。
一、修改强迫症
有些期刊编辑习惯性地喜欢无度地修改作者的论文,好像不动一下“刀子”就无从体现自己的水平;好像不在稿件上留下点点“朱批”,稿子就不曾经过校改。于是就喜欢以自己的口味为标准,能不改的也要改,特别是对一些年轻作者的论文,随意“划拉”或填充,缺乏应有的尊重和包容之心,连一些可以通融的小地方也不肯放过,看似认真负责,实则呈现出一种“修改强迫症”的倾向。具体表现由下列例子可见一斑。
比如,有的编辑在编校文稿的过程中,喜欢对一些近义词作不必要的替换:比如,“调查对象(为)休宁县农村小学及初中的部分教师……”,有编辑用“是”替代“为”,似多此一举。再比如,在“要全心全意地(搞)好服务……”句子中,有编辑用“做”替代“搞”;在“经过医学研究生教育方法、管理制度、导师(等)层面的革新……”句子中,有编辑用“多”替代“等”,这些修改意义其实都不大。
实在没有改的了,有些编辑甚至在结构助词“的”的使用上也喜欢作无谓的修改。在具体行文的过程中,很多时候“的”的使用呈现出一种可以有,也可以无的情况,常常因作者的行文习惯所决定。有些编辑面对稿件时,喜欢刻意纠结:作者论文中有“的”的时候,他就将其去掉;作者论文中没有“的”的时候,他却将其添上,这就实在是有些不可理喻了。
请看下列句子:
“随着大学生就业(的)压力日益增加……”“传统(的)公文写作……”“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共青团工作不被独立学院(的)高层领导重视……”“结合社会发展(的)实际”等。笔者认为,这些句子中的“的”字,无论有与无,都无伤大雅,不必斤斤计较。
二、将自己的行文习惯强加给作者
诚然,“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但修改不可无度。比如,“独立学院共青团近些年来取得了不少成绩,积累了不少经验……”,如果你非要按照自己的行文习惯将其改成:“近些年来,独立学院共青团取得了不少成绩,积累了不少经验……”这有多大意义?既不能提升论文的学术性,也未能令文句更通畅。何苦来?
再比如,有这样一段话:“随着高等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结合得日益紧密,学生在工学过程中的针对性写作较多……”有编辑将其修改为:“随着高等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日益紧密结合,学生在工学过程中写作的针对性较多……”仅仅是将“结合得日益紧密”修改为“日益紧密结合”。这仅仅是一个行文习惯的问题,编辑不应该将自己的习惯强加给作者。
我们应该意识到,不同的作者具有不同的行文习惯。不能因为是编辑,有修改权,就将自己的行文习惯强加给作者。同样,我们还应该认识到,有不少时候,对作者论文能做出某种“修改”,并不一定能表明编辑就一定高明;反过来,能理解作者,具有一种包容的心态,能对作者提出具体修改的意见,而不是越俎代庖,对编辑的能力要求更高。
三、“无事生非”
如果变动几个词,换一下表述方式,对论文相关内容的表达没有任何实质上的提升,语句的流畅度也无明显的改善,却偏要去删改,其修改的动作,或多或少就呈现出一种“无事生非”的态势。
比如,“所推荐的书目要易于搜寻,是普及本,而不能是孤本、珍本等。特别是在地方院校里,要注意在所在学校已有的图书中推荐”。有编辑将“要注意在所”删去,改为“尽量”,看似语气通达了,但对内容的表达并无实质上的提升,反而抹去了其中强调的意味。
比如,“应用文写作课程的开设主要依据专业要求……”有编辑将其修改为:“开设应用文写作课程主要依据专业要求……”仅仅是将什么的“开设”前置。完全多此一举。
比如,“学校虽然开设了艺术实践课程,但课时基本被语、数课程占用,外语和综合实践课则从未开设过”。有编辑的修改就是换了两个词序,修改为:“虽然学校开设了艺术实践课程,但课时基本被语、数课程占用,从未开设过外语和综合实践课”。将“学校虽然”改为“虽然学校”;将“外语和综合实践课则从未开设过”改为“从未开设过外语和综合实践课”。这种修改,其实并无多少实际意义。
比如,“这里所说的人文环境,……也包含导师对学习者生活、科研、临床方方面面的人文关怀与人文引导”。有的编辑非要用“等方面”去替代“方方面面”,在笔者看来,确实有点儿“无事生非”了。
四、代替作者作文
对一些年轻作者的论文,编辑常有恨铁不成钢的感觉。为了扶持年轻作者,既然决定刊用,有些编辑不是明确地给作者提出建议,请作者自己修改,而是为了省去稿件来来往往的麻烦,随意地将自己的一些泛泛之论填进去充数,或者随意删节,这样做不仅不利于年轻作者的成长,也会给编辑增加不必要的工作量,给期刊造成一些负面的影响。
比如,“学历虽然不是衡量教师能力的唯一标准,但是制约教师能力发展的重要条件。教师的学历较低、素质不高,在新课程实施中就会出现观念和行动的落后,成为课程改革的‘抵触者’或者‘被动执行者’”。经过一位编辑之手,竟然改成“教师的学历较低、素质不高,教育教学观念和行动的落后,成为课程改革的‘抵触者’或者‘被动执行者’”。经编辑如此替作者行文,编辑可能认为行文简洁了,但原文论述的严密性和逻辑性却完全失去。
再比如,“针对上述存在问题的原因,笔者在走访和调研的过程中,与多名独立学院共青团干部进行过探讨”。这段话被一位编辑修改为:“针对上述存在问题,笔者在走访和调研的过程中,与很多独立学院共青团干部进行过探讨。”抹去了“原因”,估计是这位编辑认为,只能针对问题,不能针对问题的原因。可原文探寻的正是原因,问题已经在前文作了罗列。另外,将原文中的“多位”改为“很多”,估计编辑是认为,“很多”才足以说明问题,但事实是否真的“很多”呢?
再如,“调研发现,独立学院共青团工作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为:准入门槛低,选拔机制不合理;力量薄弱,素质参差不齐;出路模糊,流动性大等。有的团干部没有系统地学习过团情团史,缺乏扎实的团的理论基础和业务能力……”
平心而论,这段论述,逻辑是成立的,表达是清楚的,但有的编辑却大动干戈,修改成:“调研发现,独立学院共青团工作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为:准入门槛低,选拔机制不合理;力量薄弱,素质参差不齐;缺乏发展平台,流动性大等。有的团干部没有系统地学习过团情团史,缺乏扎实共青团的组织管理知识和管理能力……”如此修改,改得好与不好我们姑且不论,但其中表现出来的代替作者作文的倾向十分明显。代作者作文,自己辛苦不说,抹杀了作者的行文风格和学术个性,且并不能确保一定正确,作者也未必领情。
五、有违作者意图的误改
一个期刊编辑文字水平需要不断提高,专业知识也不可能做到全覆盖。如果动辄下“刀子”,草草修改之,难免会出现误改,重则对原作造成破坏,轻则贻笑大方。
比如,“这与用人单位以能力为核心的人才需求产生了极大的落差,也违背了工学结合的初衷”。有编辑将“初衷”修改为“要求”。“初衷”在这里有“原始要求”的含义,以“要求”替换之,显然有失偏颇。
比如,“学生自小学到高中的学习中对应用文接触较多,从而形成一种认识,觉得不用系统学习也能使用和规范操作”。有编辑将原句修改成“学生自小学到高中的学习中对应用文接触较多,从而形成一种认识,觉得不用系统学习也能写作应用文”,将“使用和规范操作”,用“写作应用文”替代,将原文的两层意思缩减为一层意思;将原文较严密的表达修改成较笼统的表达。
再如,“教育实习是一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实践课程,是师范专业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是学生在具体真实的教育情景中感受由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逐渐培养教师的职业意识、职业情感、职业技能的过程,是高等师范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段话中,编辑将“感受”修改为“实现”是一个错误。因为实习生只能是感受,并不能实现。
另外,“高师特殊教育专业学生就业主要是在特殊教育学校和康复机构等,为不同障碍类型的特殊儿童进行教育或康复训练”。编辑将“康复机构”修改为“康复医院”也有误,因为“康复机构”的内涵大于“康复医院”。
六、小结
综上所述,无论是从尊重作者、保持原作的原创性和行文风格,以及学术气质方面,还是从有利于作者和编者的水平共同提高方面,或者避免编辑失误等多方面看,编辑动笔修改论文都是一件应该慎重对待的事。编辑的“笔锋”所向,当有规矩,有原则。
笔者认为,对处于拟刊用阶段的论文稿件,应尽量尊重作者,能不改的尽量不改。这样才能在不影响内容表述的同时,保持作者原有的行文风格,论述方式和论述思路。修改是以“修”为主,而不是以“改”为主。编辑对拟刊用论文的修改,主要是纠正字词句的笔误,并把不合理的、不合常规的东西转变为读者可以理解的东西,而不应该是代作者作文。无论是在内容还是形式方面,编辑的义务和权力是根据相关编辑要求对论文进行一种在一定范围内的“修正”,而不是根据自己的好恶,随意增添或删除内容,呈现出一种“越权”的态势。这样不仅不尊重作者,也不利于作者的提高,且并不能保证编辑增删的内容就一定正确。为此,对问题较多的稿件,编辑有权否定稿件,有权力指出稿件存在的问题,要求自己作者修改,但无权力、也无义务根据自己的难免存在偏见的判断和认识,以及某种需要作过多的修改与增删。
【参考文献】
[1]王亚.撰写科技论文的一般规则[J].焊接学报,2007(10).
[2]吴晓红.学术论文题名的语法规范性[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7(040.
[3]张国范,王萍;科技论文中参考文献的编辑加工[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3).
[4]胡昌军,胡昌标.科技学术论文题名应言简意赅[J].编辑学报,2005(02).
[5]张品纯;科普期刊出版产业化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关键词:河北省;乳制品;乳品消费
基金项目:河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河北省奶业健康发展对策研究”(项目编码:14457522D)
中图分类号:F713.5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9月28日
乳制品消费水平是一国居民消费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乳制品的消费也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
一、河北省乳制品消费总体分析
无论从生产还是从消费来说,中国都是一个奶业大国,但是却称不上一个奶业强国。自2005年以来,中国乳制品产量稳居世界第3位,约占全球总量的5.5%,但由于中国人口众多,人均乳制品生产量却很低。液态奶消费量很低,奶油和奶酪消费量更低,奶粉消费量较高。
(一)河北省城镇居民家庭人均乳制品消费情况。2010年、2011年、2012年河北省城镇居民人均全年乳制品消费支出分别为148.19元、179.01元、203.69元,是全国平均消费水平的75%、76%、80%,居全国第25位、第26位、第25位,因此虽然消费水平逐步靠近全国平均水平,但所列名次并没有根本变化,说明其他落后省份也在不断进步。(表1)
(二)河北省农村居民人均乳制品消费情况。河北省农村居民乳品消费水平增长很快,2010年接近全国平均消费水平,排名全国第15位,2011年已经超过全国平均消费水平,河北农村居民家庭人均乳品消费量分别为5.50千克、6.24千克,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06%、118%,居全国第14位、第11位。
虽然河北省农村乳制品消费相对于城镇居民来说,从全国看来并不占明显弱势,但是毕竟当前城镇居民消费是乳制品消费的主体。因此,从总体上看,河北省乳制品消费水平低,从而造成有效需求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乳制品的生产。(表2)
二、河北省乳制品消费结构分析
(一)河北省城镇居民乳制品消费结构。河北省城镇居民对不同乳制品消费经历着不同方向的变化,尤其2010年后,鲜乳品占比基本稳定在55%左右;酸奶消费出现下降趋势;奶粉消费逐步上升,并逐步稳定在16%左右;其他乳制品消费首先上升,并逐步稳定在11%左右。(表3)
总体上看来,河北乳制品消费大体上是鲜乳品消费依然是主体,与其他乳制品消费分成。从全国情况看,鲜乳品与其他乳制品消费的比例大致是五五分成。相对而言,河北省鲜乳品消费比例较高,而奶粉消费比例较低。
(二)河北省农村居民乳制品消费结构。相对于河北省城镇居民乳制品消费结构而言,河北省农村居民对鲜乳品的消费比例更大一些,约占乳制品消费总量的65%左右,其他乳制品消费约占35%左右,但是鲜乳品所占比例有逐步下降的趋势。从全国情况看,河北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与全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大体相当。(表4)
不论城镇还是农村,目前奶制品消费结构比较单一,主要消费品种为鲜乳品、奶粉和酸奶,对于奶酪、黄油的消费量很少。这种现象一方面与人们的饮食习惯有关;另一方面是人们缺乏有关奶酪、黄油的知识。
三、促进河北省乳制品消费的对策
(一)加强宣传,引导居民消费。近年来,食用乳制品的人数越来越多,乳制品消费量也逐年提高。但目前国内消费者对乳制品的重要性还缺乏一定认识,对乳制品的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因此,要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各种宣传媒体,采取各种形式开展鲜乳及乳品营养价值和科学功效的知识宣传,积极引导居民消费。宣传重点放在在中小城市和农村,引导居民膳食结构不断合理化。逐步转变居民消费观念,使其认识到乳制品是一种有益健康的营养食品。改变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增强消费者对乳制品的消费偏好,使乳制品逐渐成为居民日常生活必备品,从而扩大对乳制品的市场需求。
(二)加大对乳品市场的监测及信息披露力度,增强居民对乳制品的消费信心。通过加品监测,及时披露信息、公布乳品质量安全状况,使乳品质量阳光透明,是增强居民对奶制品消费,尤其国产乳制品消费的重要措施。当前河北省乳制品消费较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三聚氰胺”事件造成的负面影响是其中之一,“毒奶”的阴影在许多居民的心目中依然存在。因此,重塑国产乳制品形象,必须加品检测,及时披露真实信息,让居民重新树立对国产乳制品的信心,是促进河北奶业持续健康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三)推动乳品由偶发性消费向习惯性消费转变,激活四线及以下地区的乳制品消费活力。当前是四线及以下地区居民由“偶发性”消费向“习惯性”消费转变的关键时期。因此,应在推进区域无缝隙铺货基础上,提升低价位乳品生产比例,推动四线及以下地区乳品消费水平。四线及以下地区居民乳品消费从普及到形成习惯消费需要10年时间,到2025年居民乳品消费将由“偶发性”向“习惯性”转变,当然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这一目标有望提前实现。
主要参考文献:
[1]李翠霞,姜冰.情景与品质视角下的乳制品质量安全信任评价――基于12个省份消费者乳制品消费调研数据[J].农业经济问题,2015.3.
会议采取征文与特别邀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特邀专家将在会上做主旨报告。征文面向全国中国古代史研究学者,包括研究机构、高等院校的专家、教师、博士后研究人员、博士研究生。会议筹备组将遴选符合本会主题、具有前沿性的论文选题,邀请作者撰文与会。会后将编辑出版会议论文集,特别优秀论文经作者同意后,将被推荐给《中国史研究》、《史学月刊》或《古代文明》发表。
会议筹备组在会议基本主题范围内,提出若干方向性选题建议,供考虑与会学者参考。
一、晚近中国古代史资料新发现的学术意义;
二、电子文献、资讯扩展对中国古史研究的意义;
三、域外文献对中国古代史研究发展的意义;
四、对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实证方法及实证主义历史学的新认识;
五、对中国古代史研究诸视野的评价(如西方中心主义、全球史观、区域性研究、中国中心史观);
六、对域外中国古代史研究成就、特色、局限的评价;
七、对二十世纪初以来中国古代史研究各种模式性论说的评价;
八、对后现代主义对中国古代史研究影响的分析;
九、历史人类学、社会学对中国古代史研究的启示及相关评价;
十、历史研究的“宏大叙事”与“碎片化”――中道何在;
十一、中国古代史研究国际化对研究者素质的新要求。
拟参会论文者请在2016年11月30日前向会务组提交参会回执,表明作者真实姓名、工作单位、职务与职称、联系方式、论文题目及提要。会议组委会将在2016年12月31日前发出正式邀请函。正式受邀与会者请在2017年5月15日前向会务组提交论文全文。论文需用MS-Word打字,页下注,1.5倍行距。
会议为期2天、与会者旅行费用自理、会议期间食宿费用由会议承办方承担。
会议筹备组联系人: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 教学改革 研究现状
大学生就业的相关理论
就业理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一个认识深化和不断发展的过程,大致分为三类:传统就业理论、凯恩斯就业理论和现代就业理论。
(一)传统就业理论
传统就业理论以法国经济学家萨伊(J.B.Say)为主要代表,他提出著名的“萨伊定律”,认为“供给能自动创造需求”。传统理论认为,在市场机制自动调节下,完全竞争市场可以实现充分就业,不会出现“非自愿性”的真正失业。因此,传统就业理论反对政府干预经济、干预要素市场调节,这种观点在现实世界显然很难成立。
(二)凯恩斯就业理论
经济学家凯恩斯从理论上否定了市场价格机制会自动调节经济实现充分就业均衡的传统理论,认为失业的原因在于有效需求不足。有效需求不足使社会就业平衡经常处于一种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因此,主张通过国家干预经济来拉动需求,以实现促进生产、提高就业的目的。
(三)现代就业理论
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出现了经济停滞、高通货膨胀和高失业率并存的现象。“滞胀”现象引发了对凯恩斯政府干预理论的批判。一些经济学家认为20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现的失业问题与30年代有较大不同,它主要不是有效需求不足的总量失业,而是一种劳动力供给的结构性失业。为此,提出应实行积极的人力政策,重视对劳动力的再培训,完善就业服务,以及通过多种综合治理政策增加就业需求。
国内关于大学生就业的研究
目前国内学者对大学生就业的研究主要从以下六个方面展开:
(一)大学生就业特征研究
1.群体特征。作为一个受过较长期教育的特殊群体,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受个体主观因素影响较大,表现出如下特征:首先,与大专生、技校生相比,大学生在知识的深度、广度和技能的熟练程度等方面优势明显,有些大学生在校期间就有一定工作经验或参与实际项目的经验,这些经验对求职有很大的帮助。其次,在考虑未来发展方面,与高中毕业时相比,大学生有了更多的时间思考自己的人生定位,对职业发展有一个相对长远的规划,因而求职目标更为明确、心态也更成熟。最后,随着我国高考制度对学生年龄限制的放宽,还有一部分大学生在就业问题上需要考虑家庭、婚姻等生活上的现实问题,受婚姻家庭等牵绊的压力较大,这也限制了他们在就业去向上的一些选择。同时,由于投入了较多的教育成本,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值比较高,这主要表现在:对单位性质、薪水待遇、工作岗位、专业的对口度、就业区域等方面要求较多。
2.个体特征。大学生对自身认识定位不足,在求职过程中存在着不成熟的心理特征。第一,攀高心理,有些大学生总是拿身边同学的就业标准来定位自己,在此心理下,即使某单位非常适合自身发展,但因与他人选择的单位做不必要的比较后,也会彷徨放弃。事后却又后悔不已,导致一些毕业生落聘。第二,自负心理,一些大学生认为自己是社会中的高层次人才,所从事的工作也应是社会中高层次的,不屑做“小事”,不愿从基层做起。这种不合理定位是造成不少大学生择业就业时“高不成、低不就”的心理诱因。第三,功利心理,许多大学生把追求优厚的薪金和福利待遇、就业发展机会、社会人文环境和生活水平较高的地区作为自己择业的首选目标,对县以下和西部地区则持漠视态度。在国家需要、发挥个人专长与获得高收入、高社会地位之间存在两难选择时会不知所措。
(二)大学生就业现状研究
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1.对大学生就业的整体形势分析。多数学者认为,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社会需求旺盛,从长远来看整体就业形势好,如屈百达(2004)通过对中美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指出美国的大学生就业己成为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近几年大学生失业与滞后状况加剧,越来越多的新毕业大学生不得不从事低层次简单劳动。相比之下,目前我国的大学生就业情况要好得多,不过某些学科、专业的大学生甚至研究生也已出现就业难的苗头。但也有一些学者认为,近年来随着高校本科毕业生普遍性就业难的问题日益浮出水面,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应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
2.关于大学生就业的地区流向和行业流向的研究。宁小华(2002)指出,大学生就业的地区流向呈现出两个倾向:其一,在学校所在地就业的比例相对较高;其二,在北京、上海、广东以及东部发达地区就业的大学生比例高,而去中西部地区就业的大学生相对比较少。另外,在行业流向上,大学生的就业单位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需要高学历层次的金融单位为主,国有单位依然是大学毕业生的主要吸纳单位。但是,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非国有单位就业已经逐渐成为今后的趋势。
3.关于大学生择业观的研究。学者们普遍认为,大学生择业和择业期望值都比较高,而且他们的年龄较大,已经是成人,有些还存在婚姻、家庭问题,因此择业心态也更为复杂。还有学者指出,当今大学生择业观出现了趋于功利化的现象,许多人对功利标准的追求强于对事业发展和社会贡献的愿望,过分突出自我,片面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忽视对社会的贡献,注重经济效益,缺乏远大的理想和奋斗目标。
(三)大学生就业市场研究
为了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近年来我国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变过去“统包统分”的分配体制为“由政府调控、市场导向、学校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之间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由此确立了大学生就业市场。王春莉(2007)指出,大学生就业市场看“实力”不看“标签”,即用人单位越来越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他们在选用人才时不单要看学历和身份“标签”,更要求应聘者具备企业所需要的工作经验和能力。目前大学生就业市场存在主体发育不足、供求不平衡、工资机制不健全、运作不规范等问题,需要逐步建立和完善,以便更好的发挥市场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的作用。
(四)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研究
关于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第一,个人因素,由于自身学习周期的加长与教育投入成本的加大,学历层次的进一步提升,致使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就业期望值比较高,从而影响到个人就业。第二,学校因素,重视专业教育,忽视思想教育;忽视与用人单位的联系,缺乏必要的就业指导,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学校方面因素。第三,家庭因素,家庭价值观会对对大学生的择业观产生较大影响,一般来讲,家长文化程度愈高,其对子女的教育期望水平也愈高,反之亦然。第四,社会因素,社会因素主要是指国家或者地方政府在促进就业或者人才流动方面所制定的方针政策,以及实施的一系列措施对大学生就业所造成的影响。
(五)大学生就业政策建议研究
关于就业政策建议的研究一方面是基于问卷调查、个人访谈等实证研究,通过对部分地区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其影响因素,给出相对应的政策建议;另一方面是基于理论分析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如纪军、杨鹰(2008)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出大学生就业难的几个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六)大学生自主创业研究
“以创业促就业”的大学生就业模式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大学生具有“心理素质趋于成熟;社会阅历丰富;拥有一定的启动资金;拥有一定的专业知识”等优势条件。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社会建设和经济发展的经验,高层次人才的创业将成为我国提高自身在国际市场上的综合竞争能力不可忽视的新生力量。
国外高校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教学改革措施
(一)英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
英国对大学生就业的研究一直走在国际前沿。他们研究得出: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是非常复杂的,社会经济形势是其中根本性的因素之一。个体影响因素方面,所学专业是影响大学生就业最重要的因素,且不同专业的就业差异非常显著。专业对进入工商企业及政府部门的影响不如对学术单位的影响大。其次,所就读的院校也会影响大学生的就业机会,如牛津、剑桥是英国传统的名牌大学,其大学生就业前景比其它大学好得多。大学生所获得的学位级别与其就业机会也有关系。再者,大学期间所学的学位课程实用性较强,在劳动力市场上的适应面就广。
(二)美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
美国的大学生教育体现为多元化的培养目标,与培养目标多元化相对应,美国大学生培养模式也是多样化的,主要有专业式、协作式和以课程学习为主的教学式三种。专业式适用于培养教学科研型及其他高层次人才;协作式适合于应用型、开发型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而教学式则适合于专业学位教育及研究生课程教育。三种模式相互补充,以满足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多样化需求。此外,由于现代科技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日益紧密,加之市场竞争加剧,使得大学同企业界、工商界的合作日益加强,美国一些高校改革大学生培养模式,把教学、科研与生产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工商界所需各类人才,毕业后直接进入其合作企业中就职,或与企业界建立教育联合体,合作培养研究生。斯坦福大学就是通过与市场、企业紧密协作,创造了“硅谷”奇迹,成为高科技时代大学与产业界合作的成功典范。
(三)日本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
日本的大学也敏锐地意识到,在21世纪,人类要进一步发展,必须解决科学技术与人类之间的接口问题,单靠对科学的探索和高新技术的开发是不够的,还需要对人类社会普遍意义上的理解和人文社会科学新思想的支撑,因而探索并创造了一种打破文科和理科壁垒的跨学科教育,并在日本东京大学成立了社会工学研究生院。该院以“创造人类与科学技术协调发展的社会”为理念,以“社会所面临的问题群”为研究对象,以“新的理学”、“新的工学”为特色,创设了新的专业与课程体系,着力于新领域开拓。总之,该院毕业生输送到社会中,已不仅仅限于谋取一个职位,而是能够通过其理念与研究方法,解决人类社会重大问题,为全球作贡献。
结论
从上述研究内容来看,关于我国大学生就业方面的研究,特别是相关的综合研究相对较少,已有的研究成果多是以某一方面为主,对大学生就业缺乏系统性、逻辑性与前瞻性的认识。虽然也对个人、学校、社会三方面作了分析,但深入研究不足,如思想教育工作者关注的是大学生择业观念的变化;日常管理者关注的是大学生培养质量与就业的关系;就业指导工作者关注的又是如何改进和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等。事实上,一些学者已经认识到把大学生就业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总体对策的重要性。从长远来看,及时深入地研究和解决大学生就业中的问题,科学地提出应对方法,不仅对于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促进大学生的个人成长、充分实现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刺激本地区乃至全国经济的持续增长等方面都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对于大学生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以及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改革也具有非常现实的理论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屈百达,白瑞林.美中理工科研究生就业对比及其启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1)
2.宁小华.“极点”对大学生就业地区流向的影响[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2(8)
一、早在1999年,语言学家Flowerdew就指出:“在全球化时代,用英语以外的任何语言发表文章都是一方面把自己隔离于国际社会之外,另一方面为职业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不利。”[1]目前国内部分高校已经将建设国际性知名大学视为发展目标,“教育国际化的潮流成为高等教育国际交流和合作的动力,也为我国高校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2]在国际刊物上,特别是在诸如SCI、Ei等国际检索刊物上的多寡已经成为衡量各高校学术研究水平的一个重要参数。研究生作为国家培养的高层次精英人才,应该具备较强的英语学术论文写作能力,及时将自己的研究推向世界,实现专业学术信息的国际交流。
近年来,国内教育界对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给予了极大的关注,2005年召开的全国高等院校研究生外语教学研究会明确指出:研究生的英语教学一定要“以需为本”。“应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提高研究生的英语应用能力,特别是要提高研究生在本专业和相关专业领域的口语和文字交流能力。”[3]为适应这一新的要求,国内许多高校相继开设了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选修课程,其中英语学术论文写作被视为提高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目前选修课课时相对较少,大班授课,同班学生专业差异大,教师大多沿用传统的全堂讲解模式,教材较为陈旧,学生无法充分体会授课内容和自己专业的关联性,因此参与度不高,积极性不大,缺乏学习的动机和兴趣,直接影响到学习效果。
我们应该看到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和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现在研究生的英语水平和二十年前不可同日而语。很多研究生已经通过了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有着较为扎实的英语基础。另一方面,作为高层次学术精英,他们也拥有相当量的专业知识,较强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和自学能力。如果课堂上仍采用“满堂灌”的形式,仅仅强调对语言的讲解,就很难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我们要尊重研究生的认知特点,探索一种能够让学生全程参与到学习中去,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去观察、体验、交流、学习、总结,在实践中更新知识结构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情形下,目前国外较为盛行的“项目驱动教学法”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二、项目驱动教学及理论基础
项目驱动式学习是“以学科的概念和原理为中心,围绕某一项目而进行的探究性学习。”[4]项目驱动教学目前在西方国家颇为流行,不仅用于语言教学,还广泛地用于其他学科的教学中。该模式模拟现实生活的真实情景,注重语言的实用性,让学生在实施项目的过程中相互协作、讨论,亲自操作,积极探索,主动研究,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积极性和参与意识,在此过程中主动构建新的知识体系并在将来的工作中顺利完成知识和技能的迁移。
Railsback认为[5],项目的主要特征包括:①以学生为中心或导向;②有具体的项目起始阶段、实行阶段和完成阶段;③项目内容对学生来说有意义,在他们所处的环境中能够进行直接观测;④项目解决的是真实的问题;⑤学生进行的是第一手调查研究;⑥项目必须尊重当地的文化风俗;⑦项目具有和教学大纲、学校、地区以及国家要求相符的具体目标;⑧有可以分享的具体成果;⑨重视学科知识、生活知识和工作技能的相关性;⑩有反馈和评估的机会;辑讹辊有反省和自我评价的机会;辊輰讹拥有真实的评价体系,如学档、日记等等。
人本主义教育观、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以及多元智能论为项目驱动教学提供了理论支撑。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在教学目标上,应该强调个性和创造性的发展;在课程内容上,应该强调学生的直接经验;在教学方法上,主张以学生为中心,放手让学生自我选择,自我发现,自我评价。学校和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条件和氛围。教师的职责不应是知识的灌输者,而应该是学习的促进者(facil-itator)[6,7]。建构主义提出“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在新旧知识之间主动构建意义的过程,学生应该是积极进行意义建构的个体,“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8]。教师的职责在于帮助和引导学生,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
多元智能论认为人的智能不仅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语言智能和数学逻辑智能,还包括身体运动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知智能和自然认知智能[9]。多元智能论认为教师不能只以某一种智能的高低去评价学生,因为学生的智能是多元的。学校应突出“个性化教学”,为学生创造多元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项目驱动教学充分体现以上教育理念,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完成模拟真实情景的特定项目的过程中,相互协作,积极探索,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
另一方面,随着校园网络化的普及,网络给我们的学习理念带来了根本性的变革。学习从课堂向课外延伸,由阶段性转向终身性,由教师全程监控逐步转向在教师引导下的自主学习[10]。网络的介入可以最大化地发挥项目驱动教学的优势,互联网上的专业数据库和搜索引擎可以帮助学生找到丰富的真实语料,便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去思考、分析、总结、归纳本专业学术论文在语篇和语言运用等层次上的特征。此外,随着各高校校园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和进一步完善,教师可以在网上管理、指导和协助学生学习,为他们提供学习资料、数据库和词典库的链接以及学术论文篇章范本,在线讨论学生提出的问题。同时,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建立电子学档,学生将作业提交在学档中,实现网上自评、互评、教师评价和论文修订。总之,网络和项目驱动教学的结合有利于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英语学术论文写作课的教学要点
1.体裁分析
最初人们对学术篇章的分析仅仅局限于篇章的表层语言特征,后来人们发现特定篇章中的遣词造句和谋篇布局是有一定的交际功能和意义的,因而提出了体裁分析的概念,其中代表人物是美国语言学家Swales。体裁分析的优势在于它能够超越篇章表层的语言特征去对篇章的宏观结构及交际功能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和探讨。体裁分析是英语学术论文写作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不仅可以引导学生掌握选词造句的技巧、谋篇布局的机制,而且对语篇的体裁结构有一个宏观的认知把握,以提高学生的学术论文写作能力,使他们在将来的学术研究中能够遵循学术规范并且更得体地运用英语”[11]。学术论文的体裁分析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学术论文结构层面,包括论文的宏观结构及论文各部分的语步结构;二是论文语言特征层面,如情态、时态、转述及措辞等[12]。
(1)语篇结构。学术论文不同于文学作品,它遵循约定俗成的写作惯例。比方说,实证性研究论文的正文通常包含引言、研究方法、研究结果、讨论和结论几个部分。Swales曾对学术研究论文各部分的语篇构造和语言特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比方说他曾经将学术论文的引言部分分为三个语步(move),每个语步下面又包含若干具体步骤(step),如图1所示[13]:很显然,Swales的以上模式是“通过揭示作者的交际意图来达到描述引言部分结构的目的[14]。”由于国内研究生缺乏语篇构造的基本知识,有些学生仅仅将论文按照中文模式翻译成英文,没有遵循西方学术论文的体裁和交际惯例,很难被国际权威期刊接受。比方说,有些研究生的论文中根本就不谈及相关前期研究,殊不知任何一项研究都是相互关联的,不可能绝对独立存在。为了使更多的研究生能够走向世界,有必要将体裁分析融入学术论文写作课堂。Swales等语言学家详细地分析了研究论文各部分的体裁篇章结构和逻辑关系,其取得的研究结果是值得借鉴和学习的。
此外,论文中的一些微观篇章结构,如例证、因果关系、对照对比、定义、分类、描述等也是学术论文写作课的授课要点。
(2)语言特征。学术论文的语言分析包括情态、时态、转述及措辞等方面的内容。情态动词是模糊限制语的一种形式,合理地使用模糊限制语可以避免把话说得太绝对,让自己留有余地,使自己陈述的观点更加严谨、周全和客观[15]。中国学习者由于不懂得正确使用情态动词,往往把问题论述得较为肯定武断,从而影响了论文的可信度。
关于时态,Dudley-Evans和St.John认为学术论文各部分的语句有其惯用的时态[16]。如在引言部分多采用现在时和现在完成时,研究方法部分多采用过去时及被动语态,结果部分多采用过去时,而讨论部分多采用现在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