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10 14:54:0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导师制课程设计总结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1.1建设目标
将社会进步的需求和能源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依托,对当前采矿工程专业的优势和特色进行保留,在这个基础之上将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都贯穿着对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人才培养的方案和课程体系进行优化,对教学的内容和专业内涵进行扩充,要对新教材的建设进行加强,还要推动教学管理和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提升教学团队的能力,提高院校实践教学的硬件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培养更多的基础扎实、能力强、知识广、综合素质高的采矿人才。
1.2建设方案
1.2.1对于采矿专业国内国外发展的动态进行充分的掌握和全面的调研,在此基础之上,将“学习、创新、实践、交流、适应”这5项能力作为培养采矿专业人才的标准,将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核心,对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调整。
1.2.2要对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进一步的优化,要将专业实验室作为建设的重点,在这个基础之上,要对独立实验课程的建设力度进行加大,对实验内容和实验程度要更强调综合性、创新性、研究性,对于实验室的开放程度也要加强。
1.2.3要对建设新教材的步伐进行快速的推动,在教材中要引入最新科研成果的内容,对于重点主干课程的新教材的编写要加大力度,还要设计新的毕业设计配套图册,教育部将一些采矿工程专业的课程教材的修订纳入了国家级规划教材的建设。
1.2.4要对实践教学环节进行强化,对于实践教学的改革要进一步的深入,更好的实行系统化的改革,其改革重点是专业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要对专业实习的模式进行改变,传统专业实习模式中,老师充当主导者的角色,要对这一点进行改革,要让学生在专业实习中充当主角,要对学生的交流和适应能力进行培养和加强。在对课程设计进行改革强化的时候,还要对毕业设计内容和形式进行调整,这样有利于学校培养出适应不同社会层次需求的人才。
1.2.5要将课程负责制在教学中推行,还要推行对教学团队的建设,要对教学团队中人员的搭配中要注意老中青的合理配置,还要根据教师的研究方向和不同老师的不同教学特长组建最好的专业课程教学团队。为了使教师的积极性得到充分的调动,可以通过实行课程负责制来达到目的。对于课程负责人的选择,要根据教学经验丰富程度和教学效果的好坏来确定,尽量选择教授或者教学骨干担当课程负责人,其他相关的教师为课程设计团队的成员,课程教学工作由教学团队来完成,和教学相关的教材的编写工作也要有教学团队来完成,对于创新能力培养课程的改革需要课程组织形式的保证,实践环节的改革也需要课程组织形式的保证。
1.2.6要将国家级重点学科的优势作为依托来将本科导师制进行全面的推广,要让学生在课题研究早期就进入课题组,和导师一起完成科研工作,要将毕业设计分组和导师制培养进行有机的结合,这样有利于科研训练连贯性的加强。
二、采矿工程特色专业建设的进展
2.1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在过去采矿工程专业教学中,主要是对大学生的学习和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的,而为了顺应社会对于人才需求的变化,要调整人才的培养方案,将培样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主,这也是进行人才培养方案调整的目的。要培养更加全面的的采矿工程专业人才,不仅要具有扎实的采矿专业知识基础,而且综合能力要强,具备很好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能够在采矿一线从事生产管理、施工管理、科学研究的全方面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才。
2.2优化毕业设计环节
应该将多种毕业设计组织方式在人才培养中推行,例如面向设计单位、部分研究生可以推行“大设计、小专题”的组织方式;面向非煤系统、研究生、科研院校可以推行“小设计、大专题”的组织方式;面向研究生、科研院校可以推行“全专题”(类似研究生论文)研究方式。对于实习组织也要采取不同的方式,要以指导教师支持为辅,学生自主联系实习单位为辅。可以采取下述三种方式:第一种是对于那些被分配到同一实习单位的学生,让这些学生组成一个小组,现场导师负责指导工作,学生进行自主室习;第二种是校内的导师联系实习点,校内和现场双导师负责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实习;第三种是推荐的研究生,还有就是参加导师制的学生,直接和导师进行联系,进行自主实习。对于毕业答辩工作也要加强,在改变了毕业设计内容和形式之后,应该严格的把好出口关。可以通过分小组的形式进行毕业答辩,一个小组的成员共同完成一个矿井的设计,然后一起答辩,对于在这个矿井设计中自己负责的部分进行内容的介绍,然后老师进行适当的提问。
2.3充实实验教学内容
为了使学生可以更方便的对实验课程进行预习,对实验内容的具体操作进行了解,要制作全过程的视频。还要通过互联网建立虚拟实验室,可以采用虚拟现场、三维动画等软件。开发出“煤矿绿色开采技术”、“现代化矿井漫游系统”、“顶板离层指示仪安装”、“深基点多点位移计安装”、“顶板离层指示仪安装”等。学生可网上共享。还要增建“巷道支护质量监测监控技术”,能够对不同的断面巷道进行变形和应力的监测,利于学生使用各种仪器仪表。
三、总结
[关键词]多元智能 实践教学 校企合作 任务型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2-0004-03
引言
如何评价人的智力高低、学习程度好坏一直是教育学和心理学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加德纳(Gardner)在总结斯皮尔曼(Spearman)等学者关于智力多元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由九种智能组成的多元智能理论,很好地驳斥了以比纳(Binet)为代表的智商唯一评价论。该理论的提出对整个教育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学者们纷纷以多元智能理论为理论基础开展多种多样的教育教学研究,我国学者在这方面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1]
加德纳在提出多元智能理论时并未提供多元智能应用方法,于是在实际中存在大量将多元智能理论简单套用于“素质教育”的现象。[2]学者们认为,多元智能理论与“素质教育”简单附会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对多元智能的内涵理解不足。故而探究多元智能理论的本质意义[3] [4] [5],重视多元智能对传统教育教学观念的改变,用多元智能本质内涵指导教育教学成为多元智能理论研究的趋势。[6] [7] [8]
多元智能理论自引入中国以来,已成为了我国教育改革指导思想之一。2010年国家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指出高等教育应“教好每一个学生,提高人才培养质量”。[9]《纲要》的要求符合多元智能理论的内涵,故而关于多元智能理论实践研究有助于实现《纲要》的规划内容。
本文依托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以欧亚学院物流贸易学院的电子商务专业为实例,总结2011年至今利用多元智能理论在实践教学的创新探索,探讨多元智能理论实现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
一、多元智能理论的内涵和意义
多元智能理论是长期通过科学手段对脑神经学和人类认知过程研究总结而得出的智能理论。该理论认为智能是一种生物生理潜能(biopsychological potential),是在特定环境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10],且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是单一的,而是由多种能力共同决定的。多种能力被定义为基本智能类型。每个人的智能都是由基本智能类型组合的有机整体,由于智能结构中基本智能类型占据的分布是不同的,所以每个人的智能存在差异。
观察多元智能理论的发展,基本智能类型从最早的七种到现在被广泛认可的九种(也有称八又二分之一种),说明多元智能理论中的基本智能类型仍然是不确定的。事实上,由于智能本身是复杂的,探究智能所具备的基本智能类型是困难的,还需更长期地科学研究。正如参考文献[4]中指出,多元智能理论在逻辑上仍不是一个严谨的理论。作者认为多元智能理论是一种智能的定性理论,虽然加德纳提出了对基本智能类型的判据,但是判断智能高低仍需要利用“在特定环境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个本质内涵作为判据,即回到多元智能理论的基本观点。
周卫指出多元智能理论给教育工作者更多的启迪是思想的转变。作者认为多元智能理论对教育教学的指导意义在于:“人的智能是多元的,故教育教学应因材施教,教育教学评价应是多尺度的,评价教育教学是否成功的标准为是否能够在社会环境中解决实际问题。”
二、多元智能理论的实践教学研究
欧亚学院在2011年成立了CTE(Center of Teaching & Education)中心,全新推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笔者是该教育模式推行的参与者之一。本节讨论2011至今利用多元智能理论在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的创新和探索的总结和体会。
(一)发展“植入课程”让教学与社会接轨
多元智能理论中的智能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学生而言是一种综合素质。在知识爆炸、信息高度融合的社会,只有具备较高综合素质的学生才能更好地适应企业需求,面对竞争激烈的社会市场。但是目前传统高等教育教学内容陈旧,与社会需求脱节,从事教学的教师缺少社会实践背景,很难满足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
为了让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接轨,引进具有企业背景的优秀人才、教师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是有效的解决方法。更快速的方法是与企业合作,将部分实践性课程交付给企业,由企业派送具有行业经验并能够胜任教师岗位的工作人员完成相应课程的教学。
笔者所在学校经多方考察,结合电子商务专业特点,在2011年与阿里巴巴进行合作,将阿里巴巴的“淘宝大学课程”植入电子商务本科教学计划。植入的“淘宝大学课程”由本校教师和淘宝大学派出的教师共同授课。
欧亚学院作为西部地区首家与阿里巴巴合作的大学,通过植入课程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最直接、更便捷地获取阿里巴巴最新成功经验、成果及行业前沿资讯。学生学习植入课程后学习热情发生了明显改变,更愿意探索与电子商务有关领域。许多学生自发的在淘宝上开店、开微店,实践自己课堂上学到的知识。
在与阿里巴巴课程良好合作的基础上,学校又先后成立了欧亚淘宝社,欧亚阿里小邮局,并共建了天猫大学生创业实训基地,为“植入课程”和校企合作项目提供了实践实训场所。
通过几年来“植入课程”的实践,“植入课程”不仅仅为学生提供了实用的教学内容,而且本校教师在与阿里巴巴教师共同授课的同时,也提高了自身实践教学的能力,有四名电子商务专职教师获得了阿里巴巴“百年橙师”师资培训认证讲师资格。
(二)创建多元化实践教学环境推动学生任务式学习
任务型教学法是一种有效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易于促使学习者发挥优势智能,带动弱势智能,全方位促进智能发展。[11]传统教学过程中课程设计和实习可以提供任务式学习,但是一般时间比较短、内容单一,不易发现学生的智能优势。开发形式多样并能为学生提供长期实习的实践教学环境将有益于学生智能的发展。
考虑传统课程设计和实习的缺陷,作者所在学校根据电子商务专业特点,与多家联系企业洽谈,逐渐形成了网络商务实训基地、物流运营实训基地、商务贸易实训基地,实训基地合作单位如表1所示。所建立的实训基地除了在假期为学生提供实训实习外,教学计划也做了更灵活的调整,学生可以选择一个实训基地,在课余时间按实训基地的安排完成实训内容,以获得每学年第二课堂课程的学分。
学生在实训基地完成第二课堂课程,丰富了课余生活。学生像企业员工一样被安排工作任务,在企业教师的帮带下,能够更直接体会工作内容。长期且持续的实训使得学生对实训内容更加熟练,为毕业就业和择业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经历。
(三)导师制帮助学生快速成长
导师制度起源于英国。导师有别于毕业设计的指导教师,有益于培养创新人才。许多大学开展了本科导师制度[12],但是大学本科导师制度仍在探索初期,存在生师比例偏大、指导资源不足等客观问题。[13]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完成实践教学,笔者所在单位采用了本科全程导师制度,为了克服生师比例偏大等问题,推行了一种四导师制度,不同类型的导师负责学生不同内容、不同时间段的帮学工作,如表2所示。
推行导师制度使得学生在每个成长阶段都有相对应的指导教师,不同类型的导师可以给予学生差异性帮助。特别是将优秀的高年级学生纳入导师队伍,扩展了一般导师制度的内涵,这不仅解决了导师与学生的比例问题,而且高年级学生比教师更易于在课余生活和学习中给予学生帮助。
(四)参加各类大赛提供学生的横向比较
竞赛有助于大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并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技能、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同时竞赛可以提供与其他兄弟院校相互切磋和横向比较的机会。笔者所在学院长期组织学生参与国家和行业举办的多种类型的竞赛,锻炼学生短时间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竞赛让学生找寻自身在教育教学中的不足。主要参加的竞赛有全国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创业”大赛(简称“三创大赛”)、物流条码技术大赛、大学生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大赛、PEMT全国营销策划大赛等。
三、结论
多元智能理论是“素质教育”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的指导理论。抓住多元智能理论中“是否能够在社会环境中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内涵有助于促进实践教学的良性发展,有助于促进实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从2011年至今,笔者所在学校在校企合作、任务式实践教学、本科导师制改革及组织学生竞赛等方面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和尝试。“素质教育”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仍是长期的工作,如何在校期间有效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如何将多元智能理论应用于实践教学是笔者今后需要继续研究的内容。
[ 注 释 ]
[1] 陶西平.多元智能在中国[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 郅庭瑾.多元智能理论与个性化教育:诠释、悖离与超越 [J].上海教育科研,2013(4):5-9.
[3] 周卫.多元智能论的启迪[J].上海高教研究,1997(8):50-52.
[4] 张玲.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对教育的意义到底何在?[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1):44-52.
[5] 田友谊.多元智能理论及其对教育的意义[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47-51.
[6] 赵忠山.论多元智能理论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7):168-170.
[7] 张健,熊建文,张军朋,等.“通信原理实验”多元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及实现[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136-139.
[8] 李艳,郝大鹏.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评价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3(22):61-62.
[9] 顾明远.学习和解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J].高等教育研究,2010 (7):1-6.
[10] 沈致隆.多元智能理论的产生、发展和前景初探 [J].江苏教育研究,2009(9):17-26.
[11] 宋雪松,文旭.多元智能理论在任务型英语教学中的现实化[J].课程教材教法,2006(9):52-55.
【关键词】市场营销教学方法
市场营销学课程的基本特点,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想方设法运用各种可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内容、活泼的教学场景,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理论知识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市场营销学常用教学方法
1.理论讲授法
理论讲授适应于理论架构的讲述,具有逻辑性,能把知识贯穿起来,使学生的思路脉络更加清晰流畅,利于学生理解理论和流程。但单纯的理论讲授相对枯燥乏味,可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营销理论的发展史,采用生动的案例进行阐述,以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可以运用福特T型车的兴衰史讲述市场营销从生产观念到产品观念的转变;用万宝路香烟从女性专用到剽悍男人的最爱说明什么是产品定位。理论讲授法简单易行,教学效率高。
2.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能提供给学生一个具体的商业场景,为学生创造接触和解决问题的机会,使学生能够了解现实企业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案例要尽可能选择易于被学生接受的、有代表性的、高质量的、具有时代感的本土案例,可从报纸、杂志和网络等多种媒介上获得,也可通过实地采访等方式获得。案例教学法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案例讨论法。由学生阅读现成的案例而后进行分组讨论,分析其营销的流程、方法技巧及其可借鉴之处。学生可对案例发表看法,对其某些问题提出不同的方案或解决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增强学生的合作与竞争意识。在案例讨论法中,教师应积极组织学生发言,发挥引导和激发作用并最后对案例讨论进行总结和补充与提高性讲解。这种方法占用学生课外时间较少,能有效借鉴前人经验,反馈效果较好,但教师在案例的选择上须花费相当多的精力。
(2)学生自讲案例法。由学生自己收集整理感兴趣的案例素材,暂时取代教师的位置进行课堂讲授。这种方法优点突出,教师只做适当进行补充的配角,而把讲与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环节都交给了学生。这种教学方法,因学生在案例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可以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模拟情景教学法
教师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将企业的营销活动或模拟的企业营销活动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身临其境并进入角色,真正站在企业营销者的角度思考问题,针对企业面临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模拟情景教学法又可以分为以下两种。
(1)沙盘模拟法。由学生分组成立若干“企业”,每个“企业”的不同职能部门由不同的学生来担任经理,在市场环境下进行若干年度的模拟营销活动,学生在“企业”的营销活动中完成体验式学习。在沙盘模拟法中,通过实战模拟,学生可进行市场营销活动的分析、计划与执行,从而从整体上了解整个市场营销活动的运作过程,并且通过不同部门之间的配合学习如何合作,如何协调不同部门、不同人之间的关系。
(2)营销软件辅助教学法。营销软件是模拟实际营销环境开发出的营销流程软件,因软件设置的流程性和交互性,学生可以仿真地体验营销整个过程并对其营销效果作出积极的反馈,从而调整营销思路或策略,以期达到最初设计的目标。营销软件因其网络性,能够使每一位学生在同一商业环境下进行营销活动并比较营销效果,更能体现实际营销的竞争性,进而促使学生优化营销组合。营销软件辅助教学法能使学生透彻了解整个营销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整体观念和大局意识。
4.实践教学法
实践教学法指由学生亲自参加市场营销系列活动,从中积累学习经验。例如,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营销实习、支持学生在学习之余在企业做兼职等,使学生学会对身边的营销机会进行分析、定位,锻炼和提高学生运用营销组合策略进行业务推广的能力。
二、与以上教学方法相适应的教学策略
在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可结合以上教学方法添加以下教学策略。
1.课程结构模块化
市场营销专业培养方案将打破原来的按学科、课程设计的做法,而代之以模块的形式,一级模块有职业素质模块、职业能力模块、就业准备模块及选修模块,每个一级模块下再设若干二级子模块或项目。模块化的课程结构,按照职业岗位能力的标准体系设置,打破专业基础、专业课的界限,从而使学生毕业即能上岗;而实习与毕业设计则是对模块教学后学生素质及能力的检阅。
2.采用学分制的教学管理方法
为了鼓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尤其是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教学管理方法上采用学分制。学分制的实行,从理论上来说,市场营销专业学生从大一开始,即存在提前修满学分予以毕业的可能,这对学习优异的学生来说将提供提前就业的机会。因此,学分制不仅是一种教学管理方法,同时,也是一种激励机制。
3.推行“师傅带徒弟”式的导师制
推行导师制,其主旨是帮助学生完成学业,并根据学生自身特点,给予个性化指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体做法是,与学生一进入专业学习后便确定的团队结合起来,根据现有的师资力量,一个团队配备1-2名导师。导师全面介入学生的专业教学及课内外实习、实训、订单式培养、自主创业、公司项目经营,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同时也可以按照学生的个性和经历帮助学生设计职业生涯,达到全面发展。导师制在市场营销专业的推行,将会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动手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每个导师通过个性化的教育方式,依靠日常的言谈举止、身体力行、思想交流、答疑解惑,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塑造学生,将能有利于形成全方位育人的环境,使学生在导师指导下,获得学习和实践的方法,养成对专业的浓厚兴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他们的全面成才。
总之,市场营销学的教学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提高,积极总结方法和经验,才能很好地提高市场营销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实现该课程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关键词: 环境工程专业 促进就业 培养模式
环境工程专业是新兴专业,也是发展较快的专业,1977年,环境工程专业成立之初,全国仅有7所高等院校设立了环境工程专业,到2004年,全国已有247所高等院校设立环境工程本科专业。尤其是从1999年到2004年,环境工程专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仅仅5年间,新增环境工程本科专业的高等院校达到98所。尽管最近10年间,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工作的进一步重视,环保产业迅速崛起,新增不少环保就业岗位,但新增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的人数远远超出了新增岗位数目,并且最近3年随着环境工程硕士、博士就业难度的加大,考研热也急剧降温,每年都有大量的环境工程本科毕业生面临着就业,就业压力非常大,尤其是2009届毕业生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因此,如何提高本校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的社会竞争力,有效促进就业成为当下各个高校师生探讨的热点。我们认为调整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1.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于个体而言代表了其“人才含金量”,关系到学习和就业的竞争力;对整体而言代表了祖国未来一代建设者的质量和水平[1]-[2]。环境工程专业的大学生要具备学习专业知识的热情,将主要精力放在学好本专业知识上,教师要根据社会的需求、学生的兴趣爱好开设一些与专业相关的课程或辅修专业,扩大学生们的知识面。这样才能使所学的专业课程有更为广泛的理论基础,学生才能更好地了解本专业的前沿。另外,从大学一年级就开始鼓励同学们多参与一些社会活动,如参与班级管理工作、学生会工作、假期社会实践工作等,让同学们能够独立地去思考、做事。这些活动不仅能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而且能为学生创造科研创新、互相学习的机会,提供展示自己多方面能力和才华的平台,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协调能力和交际能力得到加强。
2.强化职业规划意识
哈佛大学的爱德华・班菲德(EdwantBarfield)博士对美国社会进步动力的研究发现,那些成功的人往往都是有长期时间观念的人,重视职业规划的人[3]。职业规划指的是一个人对其一生中所从事的职业及其相继历程的预期和计划,对在校大学生来说,职业规划就是通过规划的手段来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的过程[4]。强化大学生职业规划意识就是要让每一位大学生充分重视自己的职业规划,使之贯穿于大学生生活的全过程,密切关注和深入了解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职业信息,确定适合自己的专业方向,并为之努力和付出[5]。由于环境保护工作涉及与人类健康相关的诸多环境要素,环境工程专业又是涉及多学科的一个交叉学科,就业方向较多,就业面也比较宽广,包括环境污染治理、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规划、环境监测、环境管理、环境仪器设备开发、清洁生产审核、环境污染治理设施的运行维护等就业方向。各就业方向又有更详细的方向,如污染治理方向又包括水污染治理、大气污染治理、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噪声污染控制、生态破坏与修复等众多方向,污染治理还可分为治理技术的机理研究、治理技术的研发和治理技术的推广应用等方面。但大多同学毕业后从事的工作只是这些方向中的一个方向,或是一个方向的某一个方面。这就要求学生在大学期间及早了解专业和专业就业方向,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加强该方向的知识储备,除了学好教学计划中所开设的课程外,还要再进一步拓展专业知识的深度,并加强实践练习,从而在毕业时在某一方面已有较扎实的基本功底,已能够独立地开展实际工作,代替目前什么都了解,但什么都了解不深,需通过几年工作以后才找到自己的兴趣点,才能独立开展工作的局面。
3.加强导师制培养模式
所谓本科生导师制,就是组织学科带头人和大批教学、科研的骨干教师,在本科期间或高年级本科生中定点定人进行因材施教的制度,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分析解决问题、适应社会竞争及工作的综合能力,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6]-[7]。我们认为环境工程专业的导师制应从大学二年级下学期以后开始,此时学生已逐步开始对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逐步了解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方向和本专业老师的研究方向,让学生采用单向选择的方式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向和老师(但一个老师指导学生不宜过多,一般应在5人以内)。指导老师要经常与所带的学生交流、沟通、指导选课、布置并验收所查阅的资料书籍和记录的笔记,指导学生尽快参与到自己研究的课题中来,尤其是多参与到导师所从事的一些实践性较强的横向课题中,譬如导师与企业合作的一些污染治理工程项目,一些环境风险评估项目,等等。开始可以用类似的基础资料让学生模拟着做,逐步让参与到真实项目中来,最后放开让学生去独立地完成一个项目。这样既可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使学生能够认识到课程学习的重要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课程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又可锻炼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在学校期间就能够完成理论学习与工作实践的接轨,避免学生在就业时因没工作经验而被拒之门外的尴尬局面。
4.开拓多元化的专业课教学模式
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主要包括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工程,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环境影响监测与评价等课程,这些课程都系统地阐述了某一环境要素的基本污染治理技术理论,但在实际工作中仅靠学习了这些课程是很难独立地完成某项工程治理任务,因为很多工程项目都是通过多种技术或工艺组合的方式才能达到治理效果,需要对所学理论知识的一个综合运用,而由于环境污染要素的复杂性,采用什么样的技术或工艺组合是需要多年的工作实践经验积累的,这也正是目前用人单位不愿要没有工作经验毕业生的主要原因。鉴于这种情况,就要通过多渠道锻炼学生的实践工作能力,尤其是专业课教学过程中,既要传授课本上的基本理论知识,又要通过多种方式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来积累学生的工作实践经验,譬如除了现在各高校环境工程专业普遍安排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外,还要在课程学习过程中不断给学生布置一些工艺设计、案例分析方面的作业,让学生通过实际调研或查图书馆的方式设计出自己的方案,然后通过课堂讨论来总结最优方案,这样既可调动同学们学习的主动性,又可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积累大量实践经验。另外,可经常邀请一些工程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来课堂给大家传授、交流工程实践经验,来替代目前各高校盲目追从而对学生枯燥无味、摸不到边际的学术交流。这种模式相当于同学们走了捷径,积累了别人工作中的实践经验,既提高了就业竞争力,又把这些经验应用于实际工作中,提高了工作效率。
5.试设3+1课程体系
所谓3+1课程体系是指大学的理论课程教学在前三年全部完成,最后一年全部用来毕业实习,可以让学生跟着毕业实习指导老师做项目,也可以直接把学生送到一些环境工程公司或咨询公司,让学生提前进入工作岗位,使他们在毕业前已初步完成理论与实践的接轨。这样他们在毕业时已经有一年的工作经验,对于就业和择业都有较大的帮助。这种模式目前已在我校进行尝试,效果是比较明显的,毕业时大多同学业务已经相对熟练,有一部分就直接留在实习单位工作。但这种教学模式由于把7个学期的理论课程压缩到6个学期,在修订教学大纲时,要合理地安排各学期课程门数和内容,避免因课程负荷太重,同学们出现厌学情绪。
6.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
目前环境工程就业难还有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学生的就业观念还不够解放,大多同学就业最佳选择目标就是各级行政环保部门或其它相关的环保事业单位,就是所谓的“铁饭碗”单位,但当下想进这类部门要经公务员考试,实际上由于受编制的限制,进到这类单位的人数都是非常有限的。进不了“铁饭碗”的单位,大多同学把就业目标锁定在地市级城市以上的环境工程公司、环境咨询公司或清洁生产审核公司,这类公司经过近10年的快速发展,目前逐步趋于稳定状态,公司员工也趋于饱和状态,公司新进人员数量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对新进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大多要求新进人员要有工作经验,有较高的技术水平,这样就加大了应届毕业生的就业难度。但是,在一些工厂企业的环保部门因工作环境差,厂址偏离市区,受到了同学们的漠视。这要求专业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正确引导同学们的就业观念,促进多渠道就业。
以上培养模式中的导师制培养模式、多元化专业课教学模式和3+1课程模式已在河南农业大学环境工程专业进行了一定范围的推广,我们认为这些培养模式对于开拓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促进学生就业具有良好的效果,可以在更多高校和相关专业推广。
参考文献:
[1]张必涛,肖旭.大学生就业与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25,(2):325-328.
[2]程轶宏,汪小飞.论应用型本科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J].科技信息,2009,23:183-186.
[3]李丽芳.美国大学生职业规划辅导的发展与创新实践[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4,(5):39-42.
[4]刘瑞晶.做好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提高就业率[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13):111-112.
[5]曹根阳,肖信华.大学生职业规划模式探析[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9,(Z1):143-144.
然而,作为新近开设的地方高校本科专业,在实践教学方面还存在着师资力量薄弱、实践教学体系不健全、实践条件与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从而影响了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推进实践教学改革,探索有效的实践教学模式,成为浙江海洋学院安全工程专业亟须解决的问题。
1.“3+1”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与优势
“3+1”模式是近几年在我国高校中推广的一种成功的人才培养模式。所谓“3+1”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学生在4年的本科学习中,前3年在学校完成教学大纲中所规定的各门课程的学习,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与技术知识,完成专业所需要的基本能力训练;第4年则根据专业方向培养,进入实践基地或相关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并完成毕业设计[2]。
“3+1”人才培养模式在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方面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一是延长了综合实践环节的时间,突出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各实践环节课时比重都不高,学生去企业实习的时间偏短,在企业的实际动手机会较少,学生得不到很好的锻炼,实习流于形式,未能起到其应有的作用。而实施“3+1”人才培养模式后,增加了毕业前的实习时间,不仅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企业的实际工程或工序,而且保证了毕业实习的连续性,并与毕业生的就业和今后的工作很好地衔接起来,使毕业实习更有针对性、有效性和实用性。同时通过长时间的顶岗实习,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扩大了视野,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专业学习、深造的积极性。
二是有利于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毕业设计是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中的重中之重,通过毕业设计,可以让学生融会贯通所学的各种理论知识,提高其综合应用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但以往的毕业设计,往往是指导教师出题。选题一部分来自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一部分来自指导教师模拟,很多选题都是与企业实际和学生今后的工作严重脱节,而且选题陈旧,缺乏新意,使得学生缺乏兴趣,加之毕业设计安排在第8学期,这时有的学生要找工作,有的学生要准备研究生考试。所以学生往往是快要到答辩时间了,就临时抱佛脚,参照往年同类型的设计模板随便改几个数据,或上网摘抄几篇文章拼凑应付了事,导致毕业设计的成果质量不高,甚至不能按时完成基本的毕业设计任务。
实施“3+1”人才培养模式后,学生最后一年在实践基地或相关企业进行专业实践训练,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工程和参与的项目进行毕业设计,不仅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来做毕业设计,而且由于结合了企业实际,能大幅度地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高质量地完成毕业设计工作[2]。
三是有利于校企合作,发挥学校和企业双方优势。高校由于受到资金和其他条件限制,在实践教学方面普遍存在着校内实训场地、设备以及师资不足的问题,而学生进入实践基地和相关企业进行实习和毕业设计,就可以很好的利用企业先进的设备,并为学校解决实践场地和师资不足的问题。而对企业来说,“3+1”人才培养模式能够针对性地为他们提供所需的人才,而且这些人进入企业以后能够直接上岗,节省了企业岗前培训的开支[3]。
2.“3+1”人才培养模式下安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紧紧围绕安全工程专业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以能力和素质培养为中心,以校企合作为平台,构建“3+1”人才培养模式下安全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学生前三年注重专业技能培养,最后一年进行综合素质训练。
2.1前三年的专业技能培养
前三年的专业技能培养主要包括实习实训、专业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和第二课堂等。
实习、实训。为了增加学生对实际工程的认识,促进相应理论课的学习,并为学习后继专业课打下基础,在大一至大三,分别安排了1周的认识实习、2周的校内工程技能训练和2周的专业实习。
专业实验与课程设计。专业实验与课程设计主要依托专业核心课程和部分学科核心课程开展,均安排在大三,重点在于强化学生对相应课程的理解,并加强学生基本技能训练。
在实践教学体系中,设置了两个专业实验,专业实验一包括工程力学实验、金相实验、燃烧测试实验、流体输送综合实训、离心泵性能测定实验、安全人机工程综合实验、安全防护用品认识等7 个实验项目;专业实验二包括电工测量仪表实验、无损检测综合实验、危险品固体闪点燃点和自燃点测定实验、石油产品闪点燃点黏度测定实验、石油产品铜片腐蚀实验、汽油氧化安定性测定、可燃气体和液体爆炸极限测定实验、火灾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实验实训、失效频率分析实验、风险分析实验、事故后果模拟分析实验等11个实验项目[4]。
课程设计包括防火防爆与消防工程学课程设计、安全人机工程课程设计、化工安全工程课程设计(石油化工安全方向)、船舶安全工程课程设计(船舶修造安全方向)和安全评价课程设计,时间1-2周不等。
第二课堂。在保证专业教学计划内课程有效开设的同时,在大一至大三,还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第二课堂不仅是第一课堂教学的延伸,而且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第二课堂实践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包括课外科技创新、实验研究、学科竞赛、“挑战杯”竞赛以及安全宣讲、社会调查、科技卫生文化“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不仅能巩固学生课内所学理论知识,开阔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还能培养他们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2.2最后一年的综合素质训练
最后一年的综合素质训练主要包括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安全工程专业教学计划中原来安排的毕业实习时间是4 周,在大四第8学期进行。由于学生到企业相应岗位实习需要一定的适应时间,加之第8学期很多学生还忙于找工作或考研,使他们不能安心在实习单位实习。因此,4周的时间对他们来说是远远不够的。采用“3+1”人才培养模式后,将大四第8 学期的毕业实习提前到第7 学期,并延长为16周,根据学生的毕业去向安排合适对口的实习单位,这样可以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来熟悉企业岗位要求,深度了解自己将来所要从事的工作。通过顶岗实习,学生参与企业的实际业务,可以真正发挥毕业实习在培养和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上的作用,同时将实习与就业对接起来,使学校、学生和企业实现了“三赢”。
毕业设计时间8周,虽然在新的教学计划中仍安排在大四第8学期,但在第7学期学生进行毕业实习之前就开始布置,要求学生在企业实习时就要紧密结合毕业设计,带着课题和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实习。同时考虑到学生毕业去向的不同,在选题来源上有所区分。对不考研的同学,鼓励他们结合工程实际真题真做,培养和提高专业素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对考研的同学,鼓励他们选择指导教师科研课题的部分内容展开研究,培养其创新思维和科学素质,使毕业设计真正从模仿型、验证型训练向实用型、研究型训练转变。
3 “3+1”人才培养模式下安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组织与实施
3.1修订专业教学计划
以往的教学计划是按四年制订的,要实施“3+1”人才培养模式,就必须在大三完成所有专业课的教学,腾出一年的时间用于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和为考研作准备,这就需要对原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进行调整,将原来7个学期的课程调整为6个学期。实施“3+1”人才培养模式后,对专业课尤其是实践教学环节进行了优化重组,通过此举,提高了实践教学的比重,集中实践教学环节由原来的31周增加到41周,突出了实践教学特别是毕业实习的重要性。
3.2建立校企合作育人平台
实施“3+1”人才培养模式后,学生有大半年的时间在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因此,加强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在企业建立校企合作育人平台十分重要。为此,需要找准学校与企业利益结合点,建立起互惠多赢的动力机制,调动企业参与合作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校企双方的合作优势。一方面,结合企业的实际生产情况和硬件条件,针对学生实习,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对学生的实习时间、实习内容、指导教师、毕业设计和推荐就业等方面做出具体的规定和安排,并建立起一套有效的组织和管理程序,规范学生的实习过程;通过采用“合作办学”、“订单培养”等多种校企合作模式,使实习学生能直接为企业所用,这样使学生在得到实际锻炼的同时,也为企业节省了招聘成本[5]。另一方面,学校也积极在技术咨询与开发、科研和员工培训等方面为企业提供服务,形成产、学、研结合的多元化校企合作局面,夯实双方合作的基础。
3.3实行“双导师”制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实习和毕业设计,在最后一年实行“双导师制”,即由企业指定工程实践经验丰富的中、高级工程技术人员,点对点地指导学生的实习和毕业设计,同时学校也对同一位学生指定一位校内导师。校内导师负责实习计划制定、专业知识与技能指导、实习检查与考核以及毕业设计指导等工作,同时定期或不定期地深入实习企业了解学生实习情况;而企业导师则负责学生的上班纪律,在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上给予技术指导,帮助学生尽快熟悉和掌握工作业务,并对学生的工作、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及时反馈给校内导师。采用“双导师”制,可以随时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与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和提高,有效保障实习效果。
3.4完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针对实践教学环节因素多、组织形式多样、分散性强和可控性差等特点,以学生的知识面掌握情况、创新思维、工程实践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等为构成要素,建立起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根据实践课程的内容、特点以及教学目的不同,采取理论考试、实际操作、提交实习报告、论文、现场表现等多种考核方式[6],并将考核方式量化;同时,将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学生间互评结合起来,充分体现评价的公正性、监督性和激励性。
关键词:全学分制;财政学课程;认知偏差
一、引言
财政学课程在经管类专业本科生课程设置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早在民国时期,中国学者在经济学中国化进程中,财政学就作为一门重要的经济学课程。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何廉、李锐先生编著并于1935年出版发行的《财政学》教材就是多年财政学课程经验的总结。但财政学课程对于财政学专业和非财政学专业本科生的要求是不同的,其课程设计应当体现差异性。财政学课程对于非财政学专业经管类本科生而言,其设计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在部分推行全学分制的院校中,财政学课程成为经管类本科生学科基础选修课之一。这意味着,学生选修财政学课程的主动性很强、主观性很大、影响因素很多。因此,如何在经管类本科生学科基础选修课的框架下设计财政学课程成为部分院校推广全学分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笔者对上海某高校进行了调研,向选修财政学课程的本科生发放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68份。本次问卷调查的对象是大二的本科生,是在大二第二学期选修财政学课程,进入大三后开始专业课程的学习。调研中发现,尽管有260余人选修了财政学课程,占全部大二经管类本科生总人数的23%,但也发现一些问题有待于思考。本文基于此次问卷调查数据,分析财政学课程设计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优化全学分制教学改革提供建议。
二、财政学课程设计的影响因素
从问卷调查数据的分析结果来看,影响财政学课程设计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三大方面,即课程知识模块、学生认知、课外时间资源配置等。(一)课程知识模块设计的因素从绝大多数财政学教材来看,财政学课程的知识模块已经成型,主要分为方法论、财政收入、财政支出、财政联邦制。但图书市场中,财政学教材的数量非常之多。上海图书馆收藏的《财政学》和《公共经济学》教材在2010年1月至2016年5月期间出版的共有160本。其中,教材的质量参差不齐,差异较大。从课程开设的时间来看,经管类本科生在学习过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之后,就会面临选修财政学课程的选择。财政学课程的知识模块如何与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知识储备进行衔接成为学生选课的重要影响因素。从国际流行的财政学教材来看,如哈维•罗森和特德•盖亚编著的《财政学》(第10版)、乔纳森•格鲁伯编著的《财政学》(第4版),财政学主要侧重于微观经济学知识的拓展和延伸。而有关财政政策知识已经在宏观经济学课程中讲授。如果选修学生的微观经济学基础比较薄弱的话,那么,就会感到财政学课程的难度比较大。这是学生的微观经济学知识储备水平直接影响财政学知识模块设计的因素。在课程知识模块的载体形式来看,学生是偏好教材,还是讲义?由于罗森等编著的国际流行教材的知识体系比较完备,但分析的对象主要是美国等国家的财政现象,不是中国的财政问题。尽管部分院校选择其作为课程教材,但往往是财政学专业的本科生研习使用,并会有其他课程提供中国财政问题的案例与数据。而对于非财政学专业的本科生并不具备这一要件,对讲义的偏好程度是非常高的。从调研的数据来看,共有105名学生认为讲义的形式简洁,不是单一教材的内容,占比为62.5%。这部分学生实际上是通过阅读教材和讲义之后得出的结论,如果扣除掉44名学生没有阅读教材的话,占比将达到84.7%,只有17名学生认为教材讲解的比较详细。在课程学时方面,财政学课程主要是提供了2学分32学时和3学分48学时两种模式。尽管非财政学专业本科生对选修财政学课程并不是强制要求的,但根据问卷调查数据,有56.5%的学生认为48学时是适当的,12.5%的学生勉强接受48学时,只有20.8%的学生建议减少至32学时。对于经管类尤其是管理类专业本科生而言,接受的经济学课程并不多,进入大三阶段后主要接受专业课程学习。因此,部分本科生对财政学等经济学课程是比较偏好的,也愿意接受更多的经济学训练。(二)学生认知方面的因素学生对财政学课程,以及专业课程体系的认知直接影响财政学课程的设计。学生认识因素直接反映为选修财政学课程对自己专业学习和就业取向的关联度、培养计划的课程设置,以及教师的指导方式等。第一个因素是选修财政学课程对专业和就业的关联度和贡献度。如果学生认为财政学课程有助于自己专业学习和就业选择,那么,财政学课程的选修比例就会很高。从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来看,45.2%的学生认为财政学课程对自己专业有帮助,而16.1%的学生则认为对就业有帮助。由于主要的专业课程在大三开始学习,因此,学生持有的对专业学习有用的观点具有一定程度上的主观性。另外,从这两个统计数据也可以看出,本科生在大二阶段时尚未对专业学习和就业观念形成清晰的认知,从而形成较大的数据反差。而对于现阶段本科学习生活的体会时,32.7%的受访者表达出,当前具有一种莫名的空虚感,不知道毕业后能够做些什么。问卷调查还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秉持专业导向原则,认为选修财政学课程与自己的专业关联度不大。这部分学生的占比为28.6%,甚至有14.3%的学生在选修财政学课程是否与自己专业相关联上持有无所谓的观点,无法对其作出评价。第二个因素是选修财政学课程是否有助于本科培养计划的完成。本科培养计划一般把课程划分为经管类学科基础必修课和选修课、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而财政学属于经管类学科基础选修课,学生根据培养计划选择不同的课程。在此次问卷调查中,共有70.2%的受访学生是自己在阅读培养计划后选修财政学课程的。但在这部分群体中,通过阅读财政学课程大纲和课程内容之后对财政学课程产生浓厚兴趣的仅为29.8%,而40.4%的学生是在比较和筛选不同的选修课之后,在没有可替代课程的情况下才选择财政学课程的。这部分同学还是表达出了主动学习的意愿,以尽快的修满学分完成培养计划。问卷调查还发现,学生选择财政学课程存在明显的从众行为,并没有在认真阅读培养计划、课程大纲和课程内容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偏好作出是否选修财政学课程的独立判断。调研数据显示,13.7%的受访者是在听取其他同学的建议下选修了财政学课程,而另外13.7%的受访者甚至在看到其他同学选修财政学课程时径直选修,没有作出自己的独立性判断。第三个因素是导师指导对财政学课程选修行为的影响。为了帮助本科生有效的解决学业上困惑和困难,部分院校推行了本科生导师制。这种模式类似于研究生导师制,主要指导本科生在课程学习、培养计划完成、课外实训等方面的学习行为养成。指导本科生选修课程也是导师的职责之一。尽管导师为学生提供了建设性的专业意见,但学生选择哪一门选修课程还是取决于学生的自主判断和决策。调查问卷统计数据发现,26.2%的受访者是在接受导师指导下选修财政学课程的。(三)课外时间资源配置的影响财政学课程无论是在规范分析还是实证分析方面,都需要学生在课外阅读经典文献。这就需要学生如何优化课外时间资源的配置。在外语等级考试的压力以及社会实践活动的需求下,学生大多不愿意投入课外时间资源阅读经典的经济学文献,阅读财政学经典文献的学生更少。问卷调查发现,只有10.7%的受访者阅读过经济学通俗读物。当然,这些经济学通俗读物不是专业性很强的学术文献,而是影响力很强的经济学家,甚至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面向社会大众而专门撰写的文献。尽管有57.1%的受访者表达出了想读这些经典经济学文献,但通常会以没有时间或者没有人指导为理由,而没有实际去阅读。甚至部分学生采取了功利短视作法,认为课外阅读与考试内容没有关系,因而没有兴趣对课外阅读经典经济学文献。持有这种功利观点的学生数量占受访者的29.8%。那么,学生课外时间是如何配置的呢?根据调查问卷结果的统计,38.1%的受访者把课外时间配置在了课外实践活动和英语等级考试上。14.9%的受访者除了上课,就是回宿舍做宅男宅女或者外出逛街购物。另外,7.7%的受访者对目前的学习生活状态说不清楚。
三、财政学课程设计的完善路径
对于非财政学专业的经管类本科生而言,选修财政学课程的因素复杂而易变。因此,从财政学课程设计的角度来看,应当注重以下问题的解决。其一,提供完整的经济学课程模块,降低学生尽快完成培养计划的冲动。为完成培养计划和选修课程学分数的要求,经济学课程模块应当是完整的,目的旨在让学生明确,通过课程学习获取知识和接受经济学思维训练。在选修财政学课程时,大部分学生还没有开始专业课程的学习。因此,财政学所属的经济学课程模块中应当尽可能的提供多门次的经济学课程,提供为学生更多的选择空间,同时使财政学课程与其他经济学课程相互衔接,而不是零散化。这是培养学生学习财政学课程及其他经济学课程的关键点。在财政学课程与经管类学科基础必修课的关系上,除了必须具备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知识储备外,还须熟练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等实证分析方法的运用。如果学生还没有系统学习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等课程的话,那么,财政学课程只能侧重于规范性分析的知识模块和具体案例分析。在财政学与其他经管类学科基础选修课设置时,应当注意其知识内容的衔接。例如,经济法课程也是经管类学科基础选修课。经济法课程内容中,如果把有关中国税收法律制度包括在内的话,那么,财政学课程中涉及税收的财政收入知识模块更倾向于从经济学方面进行传授。如果经济法课程没有把税制的内容包括在内,那么,财政学课程就要增加相应的时间给予讲授。其二,课内和课外结合,让学生在课外动起来。学生对财政学课程的学习兴趣除了在课堂上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给予激发和培养之外,还来自于课外对经济学文献的阅读和对现实经济问题的思考。相对于其他的经管类学科基础选修课,财政学关注的是国家理财及经济活动,是关乎每一个公民的经济利益。如果通过财政学课外小组或者与其他经济学课程联合设立经济学课外小组的方式,不仅会激发学生对财政学及经济学的兴趣,而且也会进一步反补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当然,课内和课外结合的症结点是改革现行的考试方式,通过课内和课外成绩的合理分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财政学课堂之外动起来。这种给予任课教师更多自的做法,一方面会使学生的潜在的兴趣得到激发,会以获取知识和培训经济学思维选择课程;另一方面也会防止不同选修课的任课教师之间朝底竞争的现象发生。其三,通过多种方式纠正学生的认知偏差,克服功利短视行为的出现。在快餐和素食文化的影响下,部分学生对课程的选择出现了唯及格的行为。全学分制实质上是通过学生对课程的自主选择权的行使,其学习能力得到提高和改善,而不是纯粹的为完成培养计划而选修课程。但是,学生认知偏差的纠正不是单独一门课程就可以得到解决的,还需要在培养计划设计时给予综合考虑。其四,讲义的合理运用。讲义能够将财政学理论以清晰、简洁的方式提供给学生,同时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思考,才能理清财政学理论的精髓。但是,财政学课程除了为学生提供主流和非主流的财政学理论之后,更要为学生传授发现问题、搜集数据的能力,避免出现只会解答讲义及教材习题,却不会运用理论分析工具和实证分析工具回答现实社会中的财政问题。
四、结论
完全学分制为本科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如同进入商场有更多的商品可供选择。但是与普通商品不同的是,课程只有在学生研习后才会有真实客观的评价,这就需要在课程设计上更加关注学生对选修课,例如作为经管类学科基础选修课的财政学课程的实际影响因素给予更多的关注。只有如此,学生才会通过财政学课程及其其他经济学课程的系统化的经济学训练才能学有所获。尽管本文的研究是建立在对小样本学生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但对问题的思考也会给财政学课程进一步的改革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刘怡.财政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宋健敏、温娇秀.专业学科建设与社会需求变化间关系的思考———以美国和日本财政学学科的发展轨迹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14(7):32-36.
[3]张锦华、郑春荣.我国财政学类本科专业建设状况分析报告———基于56个专业点的问卷调查[J].中国大学教学,2014(7):26-31.
[4]哈维•罗森、特德•盖亚.财政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关键词:本导制体系;导师组;培养模式;本科生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3-0091-03
一、引言
因材施教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认可的教育教学原则,孔子是我国第一位自觉实践这一原则的教育家。在当代西方,自觉实践并发展孔子“因材施教”思想的教育家、教育心理学家很多,典型的有提出“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布卢姆(B.Bloom)和创建“多元智能理论”的加德纳(H.Gardner)等。布卢姆在“教育目标分类学”中提出,每个学生都具有六种不同水平的思维,即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突破了我们传统对智力的理解,拓展了“聪明”的含义。他认为人类至少有8种“智能”,即口语/语言、逻辑/数学、视觉/空间、身体/运动、音乐、人际关系、自我认识和自然观察,并且指出,尽管每个人都具有这些智能,但掌握情况不一样,有的智能比较突出,有的智能比较薄弱。学生的优势智能和偏好不仅影响他们的最佳学习方式,还影响他们用以表现自己理解和掌握程度的最佳方式。1998年,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委员会在其报告《重建本科生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蓝图》中就曾建议,“每个学生都要有一名导师,导师与学生间一对一的关系对学生智力发展会产生有效的影响,个人的表现受到观察、纠正、帮助和鼓励,这种形式应该在所有的研究型大学推展开来。”
众所周知,目前本科教育阶段学生的最大缺失是实践能力差,科研意识薄弱,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水平低下。这些在教师指导学生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的过程中,以及学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过程中都得到了突出的爆发式的表现。那时候我们再嗟叹“恨铁没成钢”,就为时已晚。本导制的实施,可以让我们救失于未晚,让我们的学生在走出校门前具备应有的科研意识、实践能力以及较强的就业竞争力。实行本导制,是我国高校更好地实施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并充分发挥教师在学生培养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高水平教师更多地参与本科生指导工作,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以提高学生质量和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综合需要。本导制的推行能够最大限度地使学生的个性、个体差异受到关注,从而实现因材施教。
二、本导制教育模式的构建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生产效率的提高、生产方式的复杂化以及国际化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传统意义上的高等教育模式也需要进行补充与完善。一直以来高校本科生教育注重传授课本知识,缺乏思维方式的培养,普遍认为把课本上的内容讲得越细,讲得越明白,学生掌握得好。学生注重跟着老师的板书拼命抄笔记,拷贝PPT,考试的时候死记硬背,按笔记和PPT内容,一五一十地答题。毕业设计,按课程设计要求,依葫芦画瓢,多为纸上谈兵,其思维方式往往不适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加之本科生毕业设计时间较短,很难得到充分地锻炼。研究生教育,一年级仍以课程学习为主,沿用本科生教育模式。但在研究课题、研究计划、试验计划等部分,缺乏系统的主动性、创新性、完整性、严谨性。
(一)本导制体系的基本构架
本导制的基本构架(如图1所示)就是在博硕研究生导师制的基础上引入本科生,使本科生也成为高校科研系统中的部分有生力量。
明确导师职责,安排研究生负责指导本科生。导师在研究团队里,指定不同年级的研究生负责相应年级的本科生,实施具体的指导和交流。如研一的同学带本科生二年级,研二的同学带本科生三年级,研三的同学带本科生四年级,可以安排同时毕业。本科生一起参与研究室的研究活动、研讨会、交流会。导师把握总方向,对关键性的问题进行指导。最终可达到科研实施过程中,分工细化,提高效率,培养高质量的研究梯队。
(二)导师与本科生双向选择、时时反馈机制
本导制双向选择是指本科生在完成一年级部分基础课程学习后,按照自己的兴趣参加导师课题组说明会,参观研究室,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然后选择自己本科生导师,提出申请,并参加面试,阐述自己选择的理由及优势;最后导师根据本科生的综合评估确定自己课题组的本科生名单及安排。
本导制时时反馈是指在导师课题组内导师、课题组教师、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生各级之间采取双向反馈机制,对于每一级成员产生的问题可以得到各级的反馈,也可以指定级反馈。
(三)本导制主要工作内容
1.帮助本科生设计合适的个人知识结构,加强所学专业的认识。
2.指导本科生正确选课,打好专业基础。
3.指导本科生进行科研训练,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4.协助学生做好专业指导工作,夯实专业基础,培养动手和创新能力。
5.帮助及早确定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整体提高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
三、导师组管理考核机制
导师组是解决研究生培养中优质导师资源缺乏重要途径,本文将其引入到本导制体系内,并承担管理考核本导制体系的作用。导师组中的成员从本导制体系中选拔优秀导师组成,并采取定期、定员学术交流的机制促进其本身和本导制体系的健康发展,如图2所示。
(一)导师组构建基本原则
导师组成立的主要任务,一是进一步优化和加强研究生培养,二是完善本导制体系管理机制,使本科生学习实践能力转化为科研能力,锻炼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同时选拔优秀本科生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研究。因此导师组的构建有着严格要求,需要综合考虑各级学生的发展。
1.跨学科、跨方向构建导师组。不同学科、方向研究成果的综合,有力的促进该系统整体性能的提高,各级学生在深入钻研自己课题的同时通过平台交流深化对课题、专业知识内涵的认识。
2.适度跨专业导师构建导师组。基于本导制的导师组吸收跨专业导师是必须的,这样有利于完善本科生课程学习的指导工作。加之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学科融合的必然趋势,适度引进吸收跨专业导师也是提高科研能力的必要途径。
3.建立定期、定员的学术交流机制。对导师组模式优缺点进行扬弃的最有效措施是学术交流平台的建立。在这个平台下的交流必须做到定期、定员;做到师生平等,交流过程中充分体现民主自由的精神;交流前定主题,交流后及时总结。在学术交流与合作过程中,不同专业方向甚至不同院系的导师和学生相聚在一起,在切磋、交流和争论中让各种学术思想自由碰撞,师生在平等民主的环境中对话,以不断激发新的思想火花,产生新的研究思路和方向。
(二)导师组管理考核机制的优势
1.依托知名导师资源,多导师群策群力,有利于学生吸纳集体智慧,博采众长,兼收并蓄,使其知识与技能得到全面发展。知识时代的学科交叉性要求研究生具有宽广的知识面,单一导师的知识局限性易产生研究生接受知识范围过窄、知识结构不合理等弊端,单一导师制已经不适应当前科学技术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趋势。实行导师组制,将不同知识层次、不同专业特长的指导教师组成培养指导小组,充分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可以使学生从学术风格、科研经验、治学方法等诸方面吸取适合自身实际的助长要素,使学生更为全面地掌握科学技术发展的多学科知识,拓宽学术视野,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使其走向社会后有更强的适应力和竞争力。
2.导师组内加强交流,可以有效减轻“学术门户”的负面效应。“学术门户”现象是研究生培养中伴随着导师和学生交互关系的确立而自然形成的关系。“学术门户”给学生提供了稳定的培养环境,能够保证学术思想的同一性和延续性,在特定的历史时间段内对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也起到了一定的保证作用;但它同时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消极的一面,如阻碍学术交流和发展,不利于师生交往和学术创新,容易助长教授的极端权威,导致个人权力的滥用等。导师组强化了集体培养意识,分散了导师的个人权力,狭隘、偏执甚至错误的学术观点将得到及时纠正。
3.有利于培养团队精神。本导制体系融入了本科生,注入了新的元素,同时时时反馈机制加强了各成员之间的联系,指导力量加强也会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团队内部的集体荣誉感。
4.有利于软硬件资源的共享。导师组制度的实施,可以使原来分散在各指导教师实验室中的试验仪器设备以及各种软件集中起来共享,研究生得以充分利用优良的实验资源,最大限度地保证实践环节和科研活动取得实效。
5.有利于学术梯队营造活跃的学术氛围。有了导师组作管理和交流平台,有了实力雄厚、知名度较高的学术带头人,可以形成了良好的学术氛围,将使每一位成员都成为受益者。这样的环境对每一位成员的发展都会产生助推作用,各成员之间可以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久而久之,在导师组的监督管理下,各个本导制体系就会形成良性的竞争,体系内培养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表达能力、信息获取能力以及辨识能力,养成了良好的思考习惯,一些创新火花就会迸发。
6.有利于学科的发展建设。学科建设包括学术队伍的建设、研究方向的凝练、软硬件平台的构建、科研学术成果的产出、高质量学生的培养等重要活动。从这些要素和导师组制的内涵中可以看出,导师组建设对学科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一个优秀的导师组可以自然发展成一个健康的学术梯队,其研究方向和成果自然统一,导师组中的综合资源自然形成了学科的软硬件环境,导师组的主体活动也自然是人才培养。
虽然导师组管理考核机制具有很多优点,但是为了推进本科生导师制的顺利实施,应充分考虑相应的激励制度。如将本科生导师制的执行情况作为科研团队的评价指标内容、教师年度考评的内容等。本科生培养数作为团队的组成内容之一、本科生的科创项目等成果也作为考核团队的成果内容之一。
四、结语
1.本导制体系的建立可以解决现在高等教育中本科生缺乏系统、全面管理的弊端,且通过长时间的系统培养和具体实践,本科生可以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和技术,提高动手能力,研究生可以培养组织协调能力,更好地实施相关研究课题,达到双赢。
2.本导制的推广应该在继承导师组管理考核优势的同时,提出相应的激励政策,例如将本导制体系内本科生培养数量、学术成果也作为考核本导制体系内导师成绩的指标等。
参考文献:
[1]L・W・安德森,L・A・索斯尼克.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40年回顾[M].谭晓玉,袁文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2]Diane Heacox.差异教学[M].杨希洁,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3]谷贤林.导师制・午后茶・住宿学院与一流大学的人才培养[J].比较教育研究,2003,(9):28.
[4]张福生.本科生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辽宁工学院学报,2006,8(3):139-142.
[5]王世杰,郑鹏,王洁.以规范的导师组架构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4):373-376.
关键词:充分就业 课程模式 教学方式 师资队伍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4-136-0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地方高校课程建设仍停留在重理论、轻实践,忽视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实际需求,课程模式、教学方式与就业岗位要求相差甚远。本文从分析地方高校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入手,在课程模式、教学方式与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构建面向充分就业的地方高校课程体系的基本思路,以增强大学生就业能力。
一、地方高校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设置落后于时代的发展与大学生生活实际。随着时代的变化,高科技在社会经济各个领域渗透,使产业结构、市场结构、经济结构也发生了巨变。这样的变化反映到高校课程体系上,就要求课程设置跟上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适应时代的新需要。但事实上,课程设置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出与时代相脱节的现象。现代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大学生不仅要学到高深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对人类、民族命运的责任意识和健康和谐的个性品质。这就需要高校设立相关课程来培养学生相应的素质,但很多地方高校的课程体系未能作出及时的反应。
2.脱离大学生的现实生活,不利于大学生特长、兴趣、爱好的充分发挥。重视理论课程,忽视实践课程。实践是创新的根本,理论如果远离实践,创新教育就失去了实现的途径和方式,也失去了发展的动力和源泉。高校课程设置适用性要求学生在校学习的课程适应未来工作需要,然而,地方高校在课程设置中只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知识转换能力培养,大多数地方高校的实践课程在数量少,形式单一,没有严格的考核制度。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忽视独立性实践环节。地方高校课程的设置,长期以来就有忽视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倾向,课程体系中理论课程较为系统而实践课程却多被分散在各门理论课程内,即使有独立的实践环节,也不太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随着地方高校大幅度扩招,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中生产实习、教育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环节在落实中困难重重,将实践环节的学时压缩,在数量少的同时,质量还难以保证。有些实习采用分散组织管理,由学生自主联系实践单位,使实践环节形同虚设。其二,忽视实验课课程。实验课在课程设置中,应该与课堂理论教学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但地方高校实验课却仍停留在“开阔眼界”的阶段,实验课的设置,往往依附于某一理论课。就学生的成绩而言,极少与实验技能的高低相联系。大学生的实验能力一般分为基本实验能力和创造实验能力两种,前者属基础实验,后者属专业实验。地方高校实验中基本实验多,创造性实验少。
3.课程实施方法落后。课程建设包括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改革,教学方式的改革是课程建设的重要载体,课程设置再好,如果没有相应的教学方式支撑,也是不行的。当前地方高校教学方式普遍存在重视教师讲授,忽略学生自学,教师以灌输知识为主,片面强调知识传承,教学中强调按部就班的教育方式,忽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重视理论传授,忽略能力和技能训练,即使是一些实践性的课、专门训练能力和技能的课,也以课堂讲授的形式施教,缺少甚至没有实践环节,纸上谈兵;重视接受学习,忽略发现学习,教师向学生传授的知识是现成的有唯一标准答案的知识,学生只需将其装在脑子里即可,很少让学生经过自己的探究,自已总结结论;重视学生存储与积累信息的能力、模仿和继承能力的培养,而忽视学生提取、加工信息的能力、应变能力的培养。
二、构建面向充分就业的地方高校课程体系的基本思路
1.改革地方高校课程模式,使大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得到协调发展。(1)确立技术与人文相互融合的课程理念。知识经济时代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除了要具备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外,更需要有较高的人文素质、健全的人格,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地方高校应重视对学生专业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培养,培养的学生不仅懂得专业知识,掌握相应技能,而且,还要懂得学习和吸收人类社会的优秀文化成果,加强理想信念、价值意识、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社会沟通能力、审美鉴赏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地方高校应在基础课程方面注意灌输这方面的知识。(2)确立专业理论与技能相互渗透的课程目标。地方高校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必须具备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同时,在情感态度方面,除了应该具有现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等一般素质之外,还应该具有应用型工作人员的基本素质,即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创业精神和开拓能力以及具备自律性的人格特征等。在这些能力和素质的基础上形成应用型人才的基本素质。在“应知”方面,应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在“应会”方面,应掌握专业技能。能够熟练运用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完成较为复杂、非常规性的工作;掌握本专业的关键技能或技巧;能够独立处理和解决技术、工艺或管理问题。(3)确立模块与系列相结合的课程结构。地方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课程横向有三个模块,即基础课程模块,包括政治理论、高等数学、大学英语、体育、计算机基础理论与操作等;专业课程模块,包括各专业基础课和各专业主干课;实训课程模块,包括在实验室或校外实训基地上课的实践课程。根据发达国家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经验,地方高校在课程总量分配中,三个模块应各占1/3。
2.改革地方高校教学方式,提高教学的实效性。(1)以教学模块与项目代替课程。职业素质中所需要的知识往往更注重针对性而非系统化。课程结构模块化可避免重复知识的讲授,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一项或多项针对性技能的练习,提升职业动手能力和综合能力。具体实施时按照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思想,打破原来的按学科、课程设计的做法,而代之以模块的形式,以工作岗位各项知识及技能的要求为主线确立若干等级模块,进行教学与实践。(2)以工学结合的“大课堂”代替固定的教室。所谓“大课堂”,即将教室、实训室、实习基地有机结合。围绕创业型人才培养需要,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以自主创业中各项知识及技能的要求为主线进行教学与实践,突出创业核心能力训练,采取以工学交替为特色的教学组织形式,按照“实践――理论――再实践”的分段式教学或完全以实训替论教学。学生除了在课堂学习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及市场调研、营销策划等基本技能之外,还要去实训基地和工商企业分别进行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认知实习和以强化创业能力为目的的顶岗实习。(3)以案例化、实战化教学代替灌输式教学。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分期、分批开展了实训主导型课程改革,将教学内容和过程尽可能向实践过程转移,采用团队案例化、实战化的教学方法和课堂内外结合的形式,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时间走向社会。接触实际工作,通过参与社会、企业、商家的具体实际活动或学生自主创业的方式,进行真实环境下的全过程、全方位的实践活动。(4)以多元化和多样化的教学评价形式代替单一的卷面考试。摒弃以往唯卷面定分数这种传统考核方式,实现考核方式的多元化和多样化。在基础课程的考核上采用闭卷、开卷、开闭混合卷、小论文、小实验、小设计、上机操作、报告和答辩等多样化方式。在大多数专业课程的考核中,过程评价及形成性评价相结合,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校内教师评价与企业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方式。鼓励学生在学习中提出独特见解。
3.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推广校内外一体化的“双导师制”。(1)加强具有应用能力的教师队伍建设。具有应用能力的教师队伍建设有两条途径:一是建立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既能教授专业理论课,又能指导学生实践的教师队伍;二是可以由两支教师队伍组成具有应用能力的教师队伍,即由一支专业理论基础扎实、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组成教学型队伍,另一支是有企业工作经历、实践经验丰富而又具有教学潜质的教师组成的实践型队伍。从人才引进和培养来看,一方面大力引进校外相关行业具有实践经验和教学潜质的技术人员;另一方面,加强对校内教学型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既要抓好对新任教师的全方位培训,也要加强在岗教师的各项培训,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提高应用能力,使之能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2)推广“双导师制”。学生在第一学年即配备校内导师,实施校内导师制,第二、第三学年要求实习单位再配备校外导师,实施“双导师制”。校内导师一般从专任教师中选拔那些具有良好师德、有较强组织管理和沟通能力及扎实的专业知识,熟悉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具有较强专业学习指导能力的双师素质教师担任;校外导师则一般由校外实习基地所在企事业单位中业务素质高、专业知识丰富、工作能力强、职业道德好的业务骨干担任。校内导师侧重于解决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问题,校外导师侧重于解决学生的实践能力问题。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面向充分就业的地方高校课程体系建设研究”(10YB035)的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刘旭.当前大学课程改革的几点反思[J].高等教育研究,2004(4)
2.姜运生.地方院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D].东北师范大学,2006
3.王根顺,杨峻.论高校课程体系存在的矛盾与问题[J].有色金属高教研究,2007(4)
4.刘光成,徐锋.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课程观[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8(5)
5.耿冰.以满足学生求职需求为核心构建印刷技术专业课程体系[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2)
6.陈益飞.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构建[J].职业教育研究,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