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中学教师教学论文

中学教师教学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3-10 14:54:1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中学教师教学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中学教师教学论文

第1篇

(一)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选择我任教的江苏省射阳实验中学的初一(11)班、(14)班,两个班级为平行班,均有60人,共有120人被试。两个班级人数、性别以及原有的兴趣水平基本相当,无明显差异。两个班级的学生入学成绩没有明显偏差,数学教学所采用的教材和教师均相同。

(二)研究方法

初一(11)班作为实验组,采用情景教学模式,极力采用创设有效数学情境的教学策略进行教学,精心设计各种数学情境,激发兴趣,引导探究;初一(14)班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有效性通过两个方面来评价:分别是这一阶段的数学学习成绩和数学兴趣水平。第一次对比是在半个学期的数学课堂情境教学,通过期中考试测试,第二次对比是在整个学期结束后,利用期末考试进行测试。成绩测试和调查在内容、时间、方式上相同。数学学习成绩通过数学考试,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相同的数学试卷,并且用统一的评分标准进行统一阅卷。数学兴趣水平则通过我自己设计的数学学习兴趣问卷调查表来测试。此表根据初中学生特点共设计了10道题,主要调查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对数学以及数学课的兴趣,对数学及数学作业的态度,学习数学的焦虑程度。被调查学生根据题中所叙述的内容与自己的相应情况,按是否进行判定,分别赋分值1或是0,通过累计总分,来反映学生对数学课堂教学的兴趣变化。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数学学习成绩对比分析

在完成期中和期末两次数学考试后,统计两个班级的考试成绩。分别从平均分、及格率和优秀率三个方面进行对比。从两次考试前后成绩整体来看,每个班级的成绩均有提高,可能由于试卷难易度的影响或其他原因导致。第一次测试结果说明:经过半个学期的不同方式的教学行为的实施,两个班的平均分成绩已经开始有差别,及格率和优秀率也开始有区别;等到整个学期结束后,第二次测试结果,已经可以发现实验班明显高于对照班,无论是平均分,或及格率和优良率的对照。说明经过一个学期的创设情境教学的实验干预以后,实验班的成绩大幅攀升,明显好于对照班,创设良好情境教学对于提高学生成绩非常有效。

(二)数学学习兴趣对比分析

在两个班级的学生入学时学习水平和兴趣水平相对均衡的情况下,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之后,发放《数学学习兴趣问卷调查表》,实验班60份,对照班60份,指导学生填写并且全部有效回收。测试卷按照学生实际情况评判,累计总分后求平均数,以此反映检测学生的兴趣水平的差异情况。测试结果显示了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显著差异。期中阶段,实验班学生的学习兴趣已经开始优于对照班,到了期末阶段,实验班的学习兴趣已经明显好于对照班,并且兴趣提高的幅度也高于对照班。因而可以认定经过一个学期的情境教学试验后,实验班的数学兴趣水平显著提高。

三、提高初中数学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的建议

通过以上的研究发现,基于学生的年龄特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情境教学具有比较高的有效性,在提高学习成绩的同时也很受学生的喜爱,教师更应基于情景教学理论,投入时间和精力,开发高质量的有效数学情境,提高学生数学能力和促进教学质量,寻找提高初中数学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的策略。

(一)教学行为有效性意识

作为初中数学教师,我们在实施教学行为过程中,应当具有有效性意识。教师应该具有“学习时间有限”的意识,也就是说,提高初中生学习有效性不能单独依靠延长学习时间来进行。初中数学教师应该具有教学行为有效性的意识,提高时间效率的观念,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而不是去占用学生很多额外的学习时间,而且会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提高每个学生的数学课堂学习时间的利用效率上。数学教师巧妙地将教学时间与学生主动学习时间有效结合起来,一方面加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

(二)创设有效情境教学

作为初中数学教师,我们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和多媒体信息等手段,用最短的时间、最高效的精力投入,取得最大化的教学效果,通过情境教学模式实现教学目标。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应以课堂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为着力点,有的放矢;要难度适宜,考虑到初中学生的特点,满足学生的挑战性与可及性,做到能激活学生自主思维,同时启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激发起主动学习的动力;要注意各个学习阶段,向学生创设不同的问题情境,教学情境的设置要具有新意,既可以满足不同教学目标的要求,又能保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三)激发学习主体能动性

新课改指出,数学教学应由重“教”转向重“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学”,变“教”为“学”。作为初中数学教师,我们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应该将激发学生学习主体能动性作为教学行为的目的之一。初中数学教师授课过程中应具有灵活性,照本宣科是不负责任的行为。教师应改变“主体”意识,将课堂教学过程的主角交给学生。通过改变教学方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并积极发言,教学过程气氛宽松、自然,使学生愿意主动地将自己的想象力、语言能力、思维力参与进去,教师不断改进授课方式,使初中数学课堂真正变成学生的课堂。在数学课堂上,学生能够真正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意识。

(四)教学创新与信息化

第2篇

很多历史教师在选取案例时,往往陷入一个误区:即仅仅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设计案例,而忽视了课标的要求,结果课堂教学效果十分有限。课标是案例的“灵魂”。笔者认为,教师应在教学设计的初步阶段,就紧密围绕课标内容,建构出本课知识体系,在此框架之上设计案例,让案例真正为课标服务,为教学服务。如人民版必修一第七专题《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课标要求学生掌握英、美、法、德四个国家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的过程和特征。为了切实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的要求,笔者结合其他教师的相关经验,设计了“李鸿章环游欧美记”这一教学案例。本案例利用李鸿章于1896年4月-9月出访欧美的史实,以李鸿章的视角,观察德、法、英、美四国的政治体制有何异同点,这样的设计,让平日里始终是“家—学校”两点一线的学生仿佛伴随李鸿章一行踏上了异国的土地,感受不同文明的魅力,和李鸿章一样思考和探究不同政治体制形成的原因,为风雨飘荡中的大清国寻找新的发展思路。在此案例背景之下,学生的求知欲一下子被激发出来了,课堂气氛活络起来。接下来,学生积极阅读教材,对教师设置的情景问题分组进行课堂讨论,在互助合作中完成了对该四个国家代议制特点的学习。最后,教师再通过案例情景再现,帮助学生总结本课学习内容,完成表格,落实教学目标。

2案例的设计要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

在尊重史实的前提下,应在案例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特别是在处理一些距离我们所处的时代久远的历史知识时,由于政治经济背景和人们的价值观的变化,学生对这些史实较难理解,教学重点更是无从突破。在此情况下,如果能够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则有助于加强其对史实的了解和知识的把握。如《罗马人的法律》一课,课标要求学生了解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在维护罗马帝国统治中的作用。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表示理解过于困难。针对此问题,笔者同校的一位青年教师,积极运用案例教学法,把本课内容设计成一场法庭断案:“布鲁图是罗马城的贵族,喜欢到各地旅游。在旅游途中,他因经费紧张而向埃及铁匠卡西借了20个金币,并立契约30天以后归还。但30天过去了,卡西并没有收到钱,卡西因此将布鲁图告上罗马法庭。请问,如果你是法官,会如何判决这个“以下犯上”的官司呢?为什么?”在课堂上由学生担任“法官”,现场断案,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的眼球,课堂上一瞬间鸦雀无声,学生们都在认真思考这个难题。接下来,为了完成“断案”的任务,教师按照以下几个环节开展课堂教学:第一,回归教材,让学生分阶段归纳罗马法的基本内容和特点;第二,各小组内部进行讨论,探讨如何“断案”;第三,各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他们的“法庭宣判”和相关法律依据。通过这三个环节的设计,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本课的教学重点。最后,由教师对学生的“断案”表现进行点评,并引导学生分析:不同阶段的罗马法在其所处的时代起到了怎样的作用?整节课下来,学生不仅对罗马法在不同时期的发展过程和具体法律条文的特点有了明确的认识,而且提高了知识运用能力,并且对罗马法的性质有了直观的体验,较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

3案例语言力求生动化

第3篇

一、由景至情至主题,逐步分析

我国古诗词的首要元素为景,其次为情,在景与情均具备的情况下,进入古诗词主题的描述。由人人都可以随口朗诵出的《静夜思》,到婉转拗口的《离骚》,无一不是诗人或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的情境之下迸发出的情思或心绪。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我们也要着重注意古诗词中的景,根据景思考其代表的意象,从而进行更深层的情的表述,情的认知,进一步把握诗的主题。

以李白的《蜀道难》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由景至情,再至主题,对此逐步分析。教师可以在教学时先利用多媒体展现“蜀道”之景,并且从诗词中,找出“鸟道”“天梯石栈”“黄鹤之飞”等意象,在学生脑海中勾画出一副雄浑壮阔,又危险之极的蜀道之景,为诗人所表现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进行铺垫和陈述,从另一方面领会到诗人借蜀道之难抒发人生艰难的愤懑之情。

在了解了古诗词的基本含义之后,教师可以通过介绍诗人的人生历程以及所处的时代背景,从诗人的角度出发,对诗词进行更进一步的认识,帮助学生更为深刻地理解该诗词。仍然以李白为例,众所周知,李白虽才华横溢,但是仕途坎坷,他早年奉召进京,曾有过一段十分风光的时日,曾让高力士脱靴,杨贵妃研磨,但奈何最终造奸人所害,仕途不得志,满腔热血被浇灭。于是肆意游玩于山水当中,放浪不羁,满怀浪漫情怀的同时有着压抑与心底的壮士未酬。以景入情进一步对主题进行分析,可以帮助学生全面认识诗词,认识简单的文字背后所蕴含的丰富内容,以提高学习效率。

二、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讲解古诗词的基础知识

时代在不断改变,国家对人才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因此教育模式也应该随之发生新的改变。在新课改中,国家教育提倡学生的全面、自主、个性发展,即提倡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被迫学习的境况。这一方面在讲解古诗词的基础知识中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古诗词虽然十分美好,但是其语言表达方式与现代汉语的差别很大,稍显枯燥的基础知识教学时常难以被学生理解掌握,因此教师必须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在课堂中自主学习相关知识,从而获得教学中质的改变。

三、以朗诵吟哦的形式从不同角度欣赏古诗词

在古代,众多诗词都是与朗诵吟哦相匹配的,其中的抑扬顿挫、高低起伏为诗词带来了与众不同的魅力。将其运用于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有利于学生培养古风之气,并且体会其中的深刻情感。与此同时,应试教育制度要求学生能够完整地默写出教材上的诗句,并且通过教材学习,从而对课外古诗词进行赏析。

这无疑要求学生对古诗词进行死记硬背,在多次循环重复之下,学生容易产生厌倦情绪,十分不利于古诗词的教学,因此教师必须另辟蹊径,采取有效有趣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认识到古诗词的魅力,而朗诵吟哦就是其中十分有用的方法之一。

例如在古诗词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教学中。首先,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资源,搜索优秀的朗诵材料,并且对自己的朗诵吟哦水平加以检验,使自己的朗诵能够饱含情感且吐字清晰;其次,让学生进行自由朗读,检验他们的朗诵水平;最后,教师带领学生朗诵,进行停顿处的讲解,如“千古’风流人物”等语句,促使学生在不断的锻炼之下,渐渐体会这首诗词的豪迈之感,以朗诵得雄浑壮阔。

第4篇

当然,中学教师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首当包括思想政治建设,应采取多种形式引导教师用马列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现实工作,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些都是无可非议的。但是,以政治思想教育取代教师的思想道德建设,实际上缩小了教师思想道德建设的内涵。“以政代德”有损于教师思想道德建设的全面发展。尤其值得强调得是,对一些“左”的倾向,更要注意加以纠正和防范。

二、加强对中学教师人格的塑造

在教育领域,立身是立言的根本,一切师德要求都应基于教师的人格。教师的人格,既体现着教师之间的个性差异,又是社会关系和道德关系在教师个人身上的内在表现。它反映在教师为人处事的道德风尚上,体现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在德育环境里。在学生的心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学生对教师尊敬信赖的程度常常超过了自己的父母,有的学生可能会把对父母的“恋亲情结”转移到师长身上,或者在师长中寻觅自己“英雄崇拜”的对象,把他们作为学习的榜样,模仿其态度、品行、行为举止等。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教师的人格就是师德的有形表现,高尚而富有魅力的教师人格能产生身教重于言教的效果。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由此可见教师人格的力量。作为一名教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与学生在人格上建立平等的关系,摒弃“育人者”的架子,尊重学生和家长的人格,与家长建立平等合作的关系,对学生一视同仁,要“不争轻重尊卑贫富,而重于道”,避免爱富嫌贫、亲尊疏卑,否则就失去了教师的人格。

三、确立中学教师的主体地位,解放教师

第一,尊重和保护教师应有的权利。在学校里,教师的教学思想、观点和教育风格应得到学校的尊重;教师的价值标准、道德观念、兴趣爱好、业余生活,直至个人仪表等应是独立自主的。我们不能要求教师每天24小时都是道德的完人,对于中学教师的个性和他们的社会职务,我们应给予支持和帮助。第二,正确对待教师的情绪,科学有效地进行劝解。目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历史性变革之中,社会政治、经济生活及人际关系的变化,时刻在影响着教师此外市场经济的大潮,更是给中学教师的生活、工作、思想、感情等方方面面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由于种种原因,多数中学教师的实际收入及生活水准都不太理想。所以当教师在实际生活中遇到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局部利益和集体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冲突时,当他们遇到工作上的难与易、环境上的顺与逆、生活上的苦与乐、待遇上的高与低等各种现实的、无法回避的矛盾时,常常出现心理上的失衡,产生心理错位。于是有的教师牢骚满腹,有的焦躁怨恨,有的自卑消极、应付差事,甚至有的经不起商品经济的挑战与物质利益的诱惑,把商品经济的原则盲目地运用到教师与学生、家长、领导中去,用“一切向钱看”的错误思想取代一切。凡此种种,必然对教师的精神及生活带来损害,使他们陷入心理上的苦闷、彷徨和空虚中,摆脱不了内心的矛盾,享受不到真正的幸福和欢乐。在这种情况下,重新唤起教师的职业道德,可帮助教师本人冷静、客观地分析各种利益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现实矛盾,确立崇高的道德责任感,纠正与道德要求相悖的各种思想和行为。第三,正确确立教师思想道德建设的标准。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角色,学校一定要正确确立教师思想道德建设的标准。一些中学把教师思想道德建设标准定得过高,用古代“谋道不谋食”的传统师德观来衡量和要求现代教师,片面强调教师的奉献天职,而轻视教师的应得利益,忽视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教师队伍变化的必然性,要求教师事事处处都成为“人之楷模”。有的中学把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标准描绘得“尽善尽美”,把“誓做蜡烛”“甘为人梯”“无私奉献”喊得又响又亮,对教师的应得利益却很少考虑,甚至连法律赋予教师的权利都不能很好地维护。有的中学对教师双休日补课、节假日加班要象征性地给予报酬,与此同时却给教师冠以“拜金”的“罪名”,甚至有的把教师维护自身的正当权益,也视为不本分、不道德的行为。过度理想化的倾向,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教师的合法权益,挫伤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诚然,“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是中学教师思想道德建设的准则,教师如“蜡烛”“人梯”般的奉献精神应当大力弘扬。但是,不能过度理想化,不能追求脱离社会现实的师德模式。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经济基础的反映,而不是脱离历史发展和社会现实的抽象概念。中学教师思想道德素质建设要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不能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要把理想和现实割裂开来,不能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要赋予教师思想道德以更有基础、更现实的目标和价值取向,使教师的思想建设具有合乎实际的可操作性。

四、建立健全教师培训制度、监督评估制度

第5篇

一、讲谈——接受式

讲谈——接受式是在改革传统历史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形成的。

传统历史教学模式是50年代初我国历史教育工作者以苏联的教学模式为基础,融合我国的一些传统的教育思想的方式而成的,以“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家庭作业”五个环节为结构程序。它的优点是方便了人们对历史教学活动过程的准确把握,有利于历史知识的系统传授,对历史教学实践的指导也更为明确具体。其教学过程由教师直接控制,通过教师对历史教材内容的系统讲述,使学生对所学的历史知识由感知到理解,然后通过总结新课和家庭作业的完成,巩固所学的历史知识。它能使学生比较有效地在单位时间内掌握较多的历史知识,比较突出地体现了历史教学活动作为一种简约的认识过程的特性,使系统性较强的历史知识得以有效地传授,历史教师的主导地位得到了较好的发挥。

然而,它的局限性和缺陷也是非常明显的,最主要的是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在教学实践中,就是过分强调书本知识,忽视能力培养,造成了“先生只管教,学生只管受教”;教师一讲到底,学生一听到底的被动学习的局面。它所反映的师生之间的教学关系为授受关系,表现在教学内容上以知识为主,在教学方式上以传授、灌输为主。

70年代末、80年代初,人们对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在巩固了教师系统地讲述历史知识、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的基础上,采用师生谈话的方式展开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自主积极地接受历史知识,教学双方形成了双向的反馈交流,这一改革后的模式,从其特征上看,可称为“讲谈——接受式”。

讲谈——接受式的教学要素的关系如图(一)所示。

图(一):

附图{图}

该模式所依据的教学理论,源于现代认知理论的一个分支——信息加工理论〔1〕。它把学习过程看作是信息的收集、加工、贮存和在需要时提取出来加以运用的过程。根据这一理论,分析讲谈——接受式,可以形成这样的认识,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不是简单的、机械的刺激——反应的过程,而是信息播发者与接收者之间用语言交流的传递信息和反馈信息的过程。学生接收了教师播放的信息后,经过大脑神经系统的加工,引起反应活动,并把反应活动后得到的信息反馈给教师,再经过教师的大脑神经系统的加工,对其反馈的信息作出再反应。

讲谈——接受教学模式,就是依据这一原理,在历史教学过程中,以师生谈话的方式逐步展开教学过程、完成历史教学任务的。其中,既有教师对历史知识的系统讲述,也有学生的积极反应、自主探索;教学的过程是信息的传递过程和反馈过程的结合。它继承了传统历史教学模式中重教的一面,又发展了重学的一面,把教与学、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保证了历史教学任务的全面完成。

该模式适应了历史知识因果联系性的特点和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特点。历史知识的各个部分之间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历史事件既可能是前一个历史事件所引起的结果,又可能是后一个历史事件所产生的原因,它们互为因果,环环相扣,构成了完整的知识结构。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掌握,正是从历史知识的本质联系中,形成历史知识的结构,进而认识历史发展规律的。运用这一模式进行历史教学,可以达到以故引新,学新联旧;以旧启新,新旧相连的目的。运用得当,学生的历史认识也就会象链条一样,一环扣一环地向前迈进,螺旋上升。

该模式的结构程序为:导入新课教学新课总结新课检查巩固新课。

1.导入新课:通过谈话联系与新授历史知识内容有关的旧的内容,既复习巩固已有知识,又引起新知识的学习。

教学示例:(材料选自“人教版”初三《世界历史》第1册第23课《美国内战》,下同。)

师:美国独立战争发生于何时?它对美国历史产生了什么影响?

生:1775——1783年,它使美国获得了独立,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师:如果说独立战争扫除了殖民统治这一大障碍,为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开辟了道路的话;那么,70多年后的美国内战则扫除了另一大障碍,为美国经济强国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这节课我们就要学习有关这方面的内容。(板书):第23课美国内战。

2.教学新课:通过谈话联系已有知识,引出新知识的教学。层层相扣,使新知识逐步呈现,学生逐步接受新知识。

教学示例:(教学目标是引起“美国领土的扩张”的教学)

师:独立战争结束之时,美国的领土主要在哪些区域?后来有了什么变化?

生:主要在大西洋沿岸,后来扩展到了太平洋沿岸。

师:这些变化是怎么形成的?[板书并依次讲述以下内容:1.领土的扩张(时间、方式、结果)]

3.总结新课:通过与学生的谈话,使所学的历史知识逐步形成历史概念和历史原理,建立起新的历史知识结构,并使之系统化和科学化。

4.检查巩固新课:一般通过口试练习和笔试练习两种方式进行。测试题目,不仅要达到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程度的目的,而且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讲谈——接受式教学模式,以讲述法和谈话法为主要教学方法,同时采用指导阅读、看图、图示、讨论等法,属于接受学习的教学范畴。由于它方便易行,又能起到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作用,并可采用多种变式,因而是目前使用得最为普遍的一种教学模式,尤其适用于初中的历史教学。

二、自学——辅导式

自学——辅导式,又称导学式。它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的自学,和教师有的放矢、相机点拨的辅导,使自学和辅导在教学活动中有效地配合的一种教学模式。

这一模式教学要素的构成关系,如图(二)所示。

图(二):

附图{图}

错综复杂的教学过程,从理论上可以作这样的剖析:以教师为主体,作用于教材、学生等客体,构成了教的过程;以学生为主体,作用于教材、教师等客体,构成了学的过程;教师、学生均具有主客体双重角色的意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因其职业的特点和年龄、智力及知识水平的优势,理应发挥主导学生学习的作用,即主导作用,主要用于对学生的指导、点拨和引渡上;同理,学生的学习活动也理应接受教师的主导。然而,学习活动是有其自身发展规律的,一切都有赖于学习主体主动积极地去吸收和消化知识,并构建为自己特有的认知结构。“从宏观上看,人的健康成长过程也必然是受动性递减,主动性递增,直至完全能把握自己,达到‘自由王国’的过程,故学生的主动性必须受到重视和珍重。”〔2〕这样,教的主导性和学的主动性的契合,就构成了“自学——辅导式”的主旋律。显然,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理论是支撑该模式的主要理论依据。

实际上,早在80年代,该模式就已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试验。

1982年,杭州的茅蔚然老师提出了“四段式历史教学法”〔3〕。他把45分钟的历史课分成四段来进行。第一段,学生带着教师提出的问题阅读新课内容,时间约5—7分钟;第二段,教师针对学生的疑难问题讲课,约25—28分钟;第三段,师生对话,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提问,教师回答提问,约5分钟;第四段,课堂作业,约5分钟。这一方法明确而具体地安排了各段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此后,上海的钱昌明老师将一堂课分为阅读、整理和练习三段,1985年总结为“读、理、练三段式教学法”〔4〕。后来,杭州、兰州等地的历史教师又先后提出了“读、讲、议、看、练”五字三段式教学法和“自学、精讲、练习”三步式教学法等,虽然名称各异,但都具备了自学、辅导和练习的环节,并改变了“讲”的内涵,针对性强,效果好,都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因此,它们都为该模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自学——辅导式的结构程序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学教材学生讨论交流解决疑难问题教师精讲练结。

第一步: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学教材。学生带着教师布置的问题,阅读教材课文。通过阅读,了解新课的主要内容,并掌握一般的阅读方法和能力。

教学示例:(材料选自“人教版”高一《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二章第一节《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二课时)。具体实施如下:

教师用幻灯或小黑板等教具,向学生展示阅读本课内容的要求:(按一课时的量进行)①、阅读第1、2自然段,归纳16—17世纪早期英国国内经济领域的变化;②、阅读第3自然段,总结资本原始积累的方式及其在阶级关系方面的变化;③、阅读第4、5自然段,思考都铎王朝和斯图亚特王朝在政治和经济方面各自采取了哪些措施,怎样评价?④阅读“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一目,概括英国革命经历了哪几个阶段,主要采取了哪几种形式?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说明了什么?“光荣革命”的实质是什么?怎样认识英国革命的功绩和对内对外的影响?

学生根据阅读要求,认真阅读课文内容,并试作课题笔记。

第二步:同桌学生或相邻学生展开讨论,交流疑难问题的解决方案,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其间,教师要善于掌握学生中存在的普遍性的问题,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对那些基础知识薄弱、历史思维能力较差的学生要作重点的辅导,并作方法论上的指导。

第三步:教师精讲。本环节着眼于对全班学生的辅导。主要针对学生在前面环节中所出现的带有普遍性的疑难问题进行精讲。所谓精讲,一是讲授的内容要精,教师主要讲本课的知识结构和重点、难点问题;二是讲授的语言要精,教师的语言要点到为止,让学生从中得到感悟。

其中,知识结构的讲授尤为重要,要使学生明确各教学内容的历史知识体系、框架和线索,理解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常常采取图示法进行。

第四步:练结。教师要紧扣教学目标,通过让学生完成各种类型的作业,进行评价、小结等活动,使学生所学的知识系统化,并得到及时的巩固。如上例,既可以针对阅读要求上所出的题目检测学生,进行总结;也可以针对课文中的思考题和练习题,进行练结。

自学——辅导式在功能目标上突出强调了学生自学课本知识的能力和习惯的培养,它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有明显的效果,能够保证教学的质量。但是,这一模式要求学生要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和一定的历史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因此,它比较适合于高中的历史教学。此外,它对教师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师不仅要提出有利于启发学生思考,有利于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的问题,而且要善于概括知识的结构,熟谙知识之间的联系,并能作出精要的表达;还要有较强的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要善于和学生交流,并作耐心的辅导。

三、参与——活动式〔5〕

参与——活动式是近年来出现的较为新颖、同时也是引起较大反响的一种教学模式。

其教学要素的关系,如图(三)所示。

(图三):

附图{图}

该模式的理论基础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教学主张〔6〕。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尊重学生、相信学生。教师扮演的角色不是学生的导师、知识的传播者,而是学生的朋友、学习知识的顾问。教师的任务是创造促进学生学习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挥独立性与创造性,鼓励学生自己解决问题。

这一模式强调师生的,共同参与和活动。所谓参与,一是指教师和学生以平等的身份参与教学活动,共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二是指师生共同参与包含了教学活动在内的整个社会生活。所谓活动,则是指学生的主动活动作为教学的主要形式,自己找资料,定课题,做实验,搞制作,既动脑又动手。它既表现于课堂教学,更表现于课外活动。

历史课外活动的推行,特别是历史“活动课”课型的确立,以及历史情景教学法和情感教学法的实验,为该模式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及推广创造了条件。

参与——活动式的基本结构由三个环节组成:创设历史情景参与各类活动总结转化。

第一步:创设历史情景。该模式的一大特点,就是以多种具有生动形象的历史场景,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情绪,使学生乐于参与活动。创设历史情景的方法很多,可以采取创设模拟历史场景的方法,如把教室布置成手工工场、历史会议的会场;也可以采取再现历史背景的方法,如展现文物、音乐渲染、电视和电影播放等;还可以把学生带入社会,选择典型的历史遗址或博物馆,作为学生活动的场所。

第二步:师生在预置的场景中,按照一定的程序展开活动。可以采取由教师一边讲课,一边指导活动的方式,也可以采取由学生自己组织活动,教师指导的方式。这一步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参与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为学生学习历史知识提供具体的实践机会。使学生既有听课、学习的过程,又有参与活动的过程,既动脑,又动手,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参与意识。

第三步:总结转化。通过教师的启发,使学生感悟所学内容的情感基调,做到情与理的统一,使这些认识、经验转化为指导他们思想行为的准则。其方法可采取教师与学生一边活动,一边点拨的方式;也可采取活动结束前,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活动内容,加以启发讲授的方式。

例如,上海有位教师曾经运用这一模式教学“宋元时期的社会生活”(“上海版”初一《历史》新教材,二课时)。大致情形如下:

第一步:在教室里创设宋元时期民间风俗的模拟场景。墙上贴满春联、年画,桌上摆满春卷、月饼、腊八粥及烟花、爆竹等。经过布置,教室俨然成了宋元时期的一个“小社会”。

第二步:师生双方在模拟的“小社会”中学习。活动开始后,教师以一“长者”的身份向学生讲述春联、春卷、腊八粥等实物的来历和嬗变,并概略介绍有关的宋元时期社会生活的文化背景、主要内容及其表现形式等。学生一边对照实物,一边听故事似地了解有关知识。接着,师生一起在“小社会”里开展活动:观看年画,学写春联、学做元宵、学包春卷……个个忙忙碌碌,人人喜气洋洋,师生仿佛正在忙着过年。

第三步:临下课时(下午二节课连上),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课的内容,启发学生通过宋元时期社会生活的“参与”和“活动”,自然地感悟到我国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文化传统的神奇魅力,并以此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社会的情感和爱祖国、爱民族的高尚情操。

参与——活动式特别适合于地方史和有关专题史的教学。它对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教学效果明显,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和现实意义,是实施中学历史素质教育的较好的教学模式。但是,这一模式的运用要求较高,它不仅要有恰当的教学内容,明确的主题思想,还要有教师的精心组织和指导,最好与校、团、队的活动结合起来,并选择恰当的教学时机进行。

此外,在当前的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发现教学模式、范例教学模式和目标教学模式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试验,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注:

〔1〕参阅:钟启泉编译《现代教学论发展》[+]“着眼于信息处理的教学模式”,1992年10月版,教育科学出版社。

〔2〕杨小薇著《中小学教学模式》,第127页,1990年4月版,湖北教育出版社。

〔3〕茅蔚然:“四段式历史教学法”,《教学月刊》,1983年第1期。

〔4〕钱昌明:“以三个面向为指导,加速历史教学改革笔谈”《历史教学》,1985年第2期。

第6篇

“人文”二字,泛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在中国,“人文”一次最早出现于《易经》中“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天下”。人文在《易经》中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中国古代的人文,是指礼教文化,一方面强调内心修养,使人成为有德行有善心的人。另一方面强调掌握礼乐仪文、琴棋书画等文化艺术形式或技能。在西方,古希腊哲学家认为“人文”指的是教养和文化、智慧和德行、理解力和批判力等理想的人性;在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中,出现了人文主义和理性主义的思考。

现代学术界把人文精神定义为依靠社会学科的基础知识,结合生活实际,通过内心反省,感悟而形成的道德、情感、态度、价值观、自由、批判及超越精神。和对人生的的意义与价值的批判和思考。它是以对人生的价值的终极关怀和现实关切相结合为原则,以实现完整人性为基础,以全面而自由发展为目的的一种文化精神和生活方式,它对人的生存发展起着定向或定位的作用。作为人文科学的历史教育,从根本上讲是一种人性化的教育,是通过授予受教育者的历史知识,使其在认识自我世界,认识和适应社会,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能力和人文精神等方面得到发展,通过历史熏陶的与涵化,提高其自身修养与素质。学会做人。

二、中学历史教育中的人文精神

历史乃人文之本,作为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历史教学不但要传授知识,更要从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使学生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稳定的心理素质、良好的人文素养以及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1、从人的角度重塑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历史学是对人类既往生活的记载、认识,历史学蕴藏着丰富的人文精神。例如从“匈奴未灭,何以为家”的霍去病到“精忠报国”的岳飞,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等历史人物所表现的都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一种价值观和人生观,这正是人文精神的体现。历史教学中,我们提倡人文精神,学生通过学习这些历史人物的事迹,在思想上受到教育,明确自己的历史使命,明确了为祖国勤奋学习的目的。[

2、通过悠久的文化遗产的教育提高人文素养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富的国家。千百年来,这些丰富的遗产激励着每一位华夏儿女自强不息、奋勇前进,是我们中华民族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如中国古代的瓷器,通过对瓷器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精美的瓷器是我们民族的瑰宝,它能表现出各个历史时期的进程,反映每一个时期的时代特征。通过启发、诱导,可以提高学生的探究精神、审美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如:唐代妇女多彩多变的服饰,处处显示出靓丽、浓艳的色彩,各种造型都很丰满,雍容之中显示着富庶,这些,无一不说明这一时期国家经济的繁荣,人民生活安康。唐代的服饰所呈现出的包容、开放、大气、进取的文化精神,是我们培养人文素养的宝贵财富。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历史之美,文化之美,使学生从内心确立其对真、善、美价值的追求,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陶冶学生的人格情操,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3、通过历史事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一部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人类不断创新勇于探索的历史。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无限创造的民族,在科技、文化等众多领域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历史上通过改革创新而带来了社会大治的史实举不胜举: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以及各朝各代的统治者为加强自己的统治,恢复和发展经济所采取的各种政治经济改革措施等。这些改革无一不表现出改革所具有的锐意创新、不墨守成规的改革精神和政治上的远见卓识,这些改革为国家政治上的清明、经济上的繁荣和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前提。

结束语:中华民族是一个善于创造和发明的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创新连绵不断。文学艺术、建筑、医学、天文历法、科技创造,尤其是四大发明无一不彰显着中华民族文化创新的灿烂辉煌。五千年的历史积淀,培育了中华民族丰厚的人文精神,但由于长期的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这种丰厚的人文精神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扬。作为史学工作者,我们今后应该更加努力地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升华教材知识,在历史教学中更加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张凤飞论历史教育与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当代教育论坛2006.2.

[2]陈长华历史教育应弘扬人文精神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4.9.

[3]楼宇烈论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4]夏毅辉试论孔子的人文关怀与人文精神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1.2

[5]袁英慧历史教学中的人文教育科教文汇2008.7

[6]余伟民历史教育与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第7篇

探究式学习实际上就是一种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作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我们如何激发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兴趣是关键。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个个体都有着不同的性格,他们每个人身上的个性便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在语文课堂的教学中,我们应该重视学生的个性,引导学生向好的方面进行发展,这就对于在课堂上的自由程度提出了一个要求,即尽可能地给学生以自由,不给他们各种条条框框的束缚。自由的程度越高,他们的思想会更加的开阔,这样的课堂环境下更加有益于学生自我提问,自我解答,自我发现以及自我评价。这样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有了保证。但是任何事情都是有度的,课堂的自由程度也是如此,课堂不能因为采用探究式学习就完全没了秩序,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所以在保证课堂秩序的前提下,更好地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课堂的效果往往会更佳。

二、创设课堂情境,增强师生互动,融洽课堂氛围

师生关系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点,良好的师生关系必然有助于教学活动的展开,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优化好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教学过程中的核心问题,是实施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关键。作为教师的我们要热爱并且尊重自己的学生,对于年龄尚且不大的小学生来说更加需要这种关怀,我们教师应该亲近学生,爱护学生,让学生能够体会到教师对他们的信任和关爱。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声肯定的话语都能够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这样的课堂氛围将不会是死气沉沉的,课堂将会更加得活跃,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敢于发言,敢于和教师进行互动。用热爱与尊重的行为去赢得学生对教师的喜爱与信任,轻松愉快地参与探究学习,营造民主氛围。

三、提出问题,引导探究

探究性学习主要是围绕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来进行学习活动的,在这个过程中能否巧妙地提出问题也是很关键的,问题是引导学生进行探究的一个重要的爆发点。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合理地提出问题,让学生怀着问题去进行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便是一种自主学习的过程。我们在问题设置的时候可以以班级学生实际的水平为依据,设置出不同难易程度的问题来引导大家进行探究学习。同时在问题进行设置的时候也可以设置一些相对来说比较开放性的问题。比如,在对《刻舟求剑》的故事进行学习的时候,提出问题:“剑掉到水里,应该怎样才能找到剑呢?《坐井观天》中的青蛙跳出井口之后,又会发生什么呢?”通过诸如此类的开放性问题的设置,将会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的积极情绪就会得以调动起来,课堂的学习氛围更好,探究性的学习结果也会变得更加理想。同时也应该鼓励学生,让学生在对课文学习之后能够提出自己的疑问,敢于提出疑问,教师要从文本出发或改变体裁,或转换角度,或引导质疑,或抒感,渲染鼓励创造的氛围。在此情此境中,学生的创造性才会易于表现出来,才能通过各种学习途径获得知识和能力,从而使学生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得到发展。

四、精心组织、加强合作学习的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分组学习是一种不错的方法。因为小学生的天性决定着他们比较喜欢这种小组式的学习模式,在实际分组上,我们教师也应该考虑到每个人的性格特点来进行分组,力求能够让每个小组成员达到优势互补的目的。这样的分组模式对于学习将会带来极大的帮助。分小组学习,各个小组之间相互竞争,这样可以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各个小组内部的成员之间,又有着明确的分工,既能够保证相互竞争,又能够实现相互帮助。分组学习既有着极大的好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人多瞎胡乱的情况也会出现,所以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为各个小组明确自己的目标。让各个小组将目标记录在黑板上,待问题完成后再展现给大家,这样课堂上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也会大大提高。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不仅能够有效地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便于他们人人参与,相互激励和共享信息。在小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己组织,自主探索和研讨,使学生切实处在自主学习和积极交往的状态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有效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

五、及时对学习成果作出评价

第8篇

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呢?

一、由实验现象创设问题情境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教育最本质的特征。化学实验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问题教学情境,千变万化的实验现象让学生惊奇、诧异和不解。它会使学生对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渴望对新知识的获得和探究。在上化学的第一节课时,我以“魔棒点灯”、“空杯生烟”、“烧不坏的手帕”、自制“葡萄酒”等趣味实验,作为开场白,一下子让学生喜欢上了化学学科的学习。再比如在讲《中和反应》时,让学生先做实验,在氢氧化钠溶液里滴加无色的酚酞试液,会发现酚酞变成了红色,这时学生能用上节刚刚学过的碱的知识来解释。让他们继续滴加另一种液体(盐酸),结果溶液的颜色逐渐减退,直至变成了原来的无色。为什么滴加盐酸后溶液的颜色由红变无,学生的思维矛盾自然而然的产生了,于是学习的兴趣立刻高涨。

二、由生活知识创设问题情境

学习的本身是为了应用,能把实际生活中的例子与化学知识相联系,也是创设问题情境的一种方法。例如。在学习一氧化碳的性质时,引导学生回忆一个熟悉的怪现象:烧开的水不小心泼在煤炉的火焰上,炉火不但没有减弱,反而窜出一股火苗使得燃烧更旺,这是什么原因呢?又如,在学习溶液的某些性质时,可探讨这样一个问题:在严寒的冬季,厨房里的水结冰了,而盐水、食醋却不会结冰,这是为什么呢?例如,讲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时,教师问:“新买来的铁锅是什么颜色的?使用一段时间后的铁锅又是什么颜色的?你知道为什么吗?学完这一知识后,你会自己找到答案的……”,这种由实际应用创设的问题情境,最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会感到化学是有用的,化学就在身边,接下来学生的学习一定是兴趣盎然。

三、由趣闻轶事创设问题情境

每一种元素的发现,每一种物质的得到及推广应用,都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其中都蕴藏着丰富的生动感人的故事。结合教材,讲述一些生动有趣的化学史,化学家轶事,引人入胜,使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思维的情境中,增强学生的理解效果和记忆效果。介绍居里夫人与镭等,再如:讲解磷的性质时,首先给同学们讲了二战期间盟军为了炸掉德国军队一个戒备森严的军火库,在人不靠近的条件下,就无法炸掉,这时盟军就利用了在老鼠身上涂白磷的CS2溶液,让不起眼的老鼠完成了这项艰巨的任务。学生听完故事后,兴奋,一方面为设计者的聪慧而惊叹,另一方面又急于想知道其中的奥妙。这时因势利导,传授相关的知识,效果特别好。

四、由多种媒体创设问题情境

形、声、色的感官刺激,不仅使课堂气氛轻松愉快,易激起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还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从信息论角度看,利用直观教具,尤其是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更有利于信息的传播和吸收。现代化教学手段主要包括幻灯、投影、录音、电视、电影、计算机等多媒体教学手段,这些手段和传统的教学媒体相比,具有形声性、展现性、先进性、高效性等特点,它能有效地利用图像、声音、色彩等形式来传递教学信息,使教学内容能较好地接近客观实际。例如神州六号的成功发射是我国高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教师可搜集有关神州六号发射方面的录像和图片资料,并在初中化学复习课上进行展示,生动形象的资料必将对学生的感观产生强烈刺激。教师可适时提出思考题。这些题目把氢燃料的利用、空气中的粉尘污染、碱的通性、化学方程式的配平等诸多旧知识点在一个新鲜的情境中呈现在学生面前,大多数学生经过思考都能顺利完成。在这样生动活泼的情境中进行复习,必然能使学生对旧知识产生新鲜感,避免了简单机械的重复,大大提高了复习效率。

五、由错误再现创设问题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