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深秋的诗句深秋的诗词

深秋的诗句深秋的诗词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3-10 14:54:2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深秋的诗句深秋的诗词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深秋的诗句深秋的诗词

第1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代诗词教学创设情境方法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华,它语言凝练,韵律优美,想象丰富,它独特的魅力是其他任何艺术所无法比拟的,它浩大与深邃的文化内涵让世人惊叹。面对如此优秀的文化财产,该如何去研读和教授呢?我认为在教学中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可以起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作用。以下是我对初中语文诗词情境教学方法的一些探索。

一,联系作者和时代背景,为学生重温那些旷古绝唱

诗歌作品常常是作者经历和思想感情的外现。我让学生在课前搜集资料,如诗人的人生经历,作品的创作背景等,上课时师生交流。

如在教授《观沧海》一诗时,我让学生查找有关资料,通过学生的搜集,发现曹操写作此诗时,正是在他取得官渡之战胜利之后,作为一代枭雄,他当时有着统一北方,进而统一全国的志向。洪波涌起的大海,激发了他澎湃的诗情,也激发了他的壮志雄心。此时,教师再介绍曹操《龟虽寿》中的诗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总结出曹诗有“慷慨悲壮”的风格,在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学生不难体会出诗中所体现的曹操纵横天下的博襟。

二,抓住诗词意象,为学生打开意境欣赏之门

古诗中的物象一般都有作者寄寓的感情,诗人想要通过意象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了解意象,有助于快速把握诗词意境,进而深刻理解诗词精髓。

如“月”多表达离愁别苦,渲染悲伤寂寥的氛围。诗句有:李白的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杜甫的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苏轼的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斜阳”多表达诗人在苍茫暮色中的万千愁绪。如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中的诗句: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又如温庭筠 《忆江南》中的诗句:“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频洲”。

“杨柳”、“芳草” 等意象多含有离别之情,难舍之意。如:刘禹锡《竹枝词》中的诗句:“杨柳依依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又如:崔颢《黄鹤楼》中的诗句“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另外,笛、箫等乐器的吹奏,也都有特定的含义,多代表相思之情、离别之痛和内心的无边愁苦。如王之涣《凉州词》中的诗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其实,古诗文中有许多这样能让人产生共同感受的意象,如用 “流水”代表对时光飞逝、年华不在的感叹,用“磐石”代表对爱情或其他事物的忠贞,用“浮云”代表君子在名利面前豪放不羁的那种豁达态度,用“夕阳”来形容愁肠百转的心情,用“柳”来抒发离情别绪,……总之,由于历代诗人的反复应用,一些常见的物象,几乎都被赋予了特定的涵义。 熟悉古诗词的人,几乎一看到出现的物象,就能猜到诗人心中所想,明白诗人所要表达的内容。

通过意象的把握,可以深入理解诗人的情怀,归纳意象,犹如给学生一把打开意境之门的钥匙,可以使学生快速的理解诗词意境,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三,展开想象的翅膀,让学生在诗词意境中自由飞翔

艺术离不开想象,诗词作为文学艺术的最重要表现形式之一,更是与想象息息相关。学生通过想象和联想,可以在脑海中展现出诗词的独特意境,从而深切体会诗人的内心世界。

如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描绘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它深切的体现出了一个天涯游子孤寂愁苦的情怀。学习时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在秋天这个容易触动愁情的季节,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看到缠满枯藤的老树、回巢的暮鸦、静默的小桥、潺潺的流水、恬静安适的人家时,一定会萌生很深切的惆怅之情和悲凉之感,此时正值黄昏,夕阳将自己和瘦马的影子越拉越长,在暮色苍茫中,自己的乡愁也越来越深,孤寂的感觉就像漫漫长夜一样铺天盖地席卷而来,叫人怎能不愁情满怀、肝肠寸断?学生借助想象,可以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体会出作者孤独走天涯的悠悠哀愁,自然能够融入作品孤寂愁苦的意境之中。

四,播放音乐,将意境渲染的妙如乐曲

冼星海说:“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根据诗词内容选择恰当的播放音乐,使学生既为文学所感染,又为音乐所激动,教学中就可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我在讲授辛弃疾的《破阵子》之前,先播放雄壮苍凉的琵琶独奏曲,雄壮的音乐一下子将学生引入沉郁而激情飞扬的氛围中,为理解诗文奠定了一个情感基调。词中“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谓千古忠信之言,它将无数爱国志士怀抱梦想、立志报国的心情一语道破。讲授时播放古典琵琶曲《十面埋伏》,使激烈跌宕的音乐充满整个教室,同学们在欣赏中慢慢进入角色,陶醉在美妙的音乐氛围中。

五,诗画相融,将意境展现的美如图画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揭示了诗与画之间的相互联系。借助图画可以更好的表现诗词内容,使诗词内容更加生动、形象,便于学生真切的感受诗词意境,迅速的感知诗词内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讲授《钱塘湖春行》一诗时,可以用多媒体展现图景,也可以让学生根据内容,发挥想象,用画笔展现美好的图景。结果学生们画出了春水初平的堤岸、舒卷的云、柔柔的垂柳、初绽的春花、初生的春草……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色。

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的兴趣提高了,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在绘画中进行合理的想象和创造,产生了审美愉悦。

六,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营造诗意课堂

第2篇

近几年来,我一直致力于古诗词有效教学的策略探究。乐在其中,受益匪浅。我认为小学语文古诗词有效教学可以有以下几方面的策略:

一、创设诗境,在朗读对话中感知。

古诗词言简意丰,却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隔甚远。教师在教学时特别需要创设与古诗词相和谐的情境,带领学生穿越时空,如临其境深入感受。如王崧舟老师在执教《长相思》时,用凝炼而有诗意的导语和优美动听的音乐创设诗的情境,借助书上的插图和布景,让学生穿越千年的时空,走进诗人的生活情景。指导学生将《长相思》这首词读得有板有眼后,先引导学生进行对话:纳兰性德的身在何方?学生相继站起来回答:身在崇山峻岭、小河大川、山海关外、军营帐篷……教师巧妙地将站着的学生连成作者的身经过的点,从而自然地概括出:身在征途。然后,再次对话:纳兰性德的心在哪里?学生交流得出:心系故园。接着,教师在这两句上画了一个圆圈,引导学生感悟作者“身”“心”分离的痛苦,带着这样的感受、心情朗读《长相思》。最后,教师在音乐声中用浑厚而富有磁性的声音范读诗句,将静止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使立体的有生命的文本体现出精神的力量,激活了学生的情感,激发了探究的欲望。

二、整合资源,在对比欣赏中品味。

古诗词这灿烂辉煌的宝藏,不应止于课本、课堂学习的局限。借助课堂教学拓展延伸,把相关的诗词组合在一起探讨,可达到整体优化的教学效果。如孙双金老师在执教杜甫的《春望》一诗时,组合了《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形成强烈的情感对比。学生首先通过想象、品读、交流,感悟到《春望》中诗人忧伤到见花落泪,闻鸟惊心,忧愁到了极点。接着,教师通过深情描述过渡到学习《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在教学此诗时,教师引导学生抓住诗眼“喜”,通过自学、讨论、交流,体会诗人当时“喜欲狂”的情感来源:“一喜叛军得平复”,“二喜国家得安宁”,“三喜亲人能团聚”,“四喜回乡得偿愿”。以“喜”为探究主线,引导学生感悟那一刻诗人是欢喜到泪满衣裳,放歌纵酒,喜悦到了极点。两首诗的组合对比,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诗人忧国忧民、爱国爱家的心声。

三、咬文嚼字,在研词磨句中升华。

诗歌是最精炼的语言艺术。故而,学习古诗也切忌蜻蜓点水、浮光掠影。而须沉下来,觅诗眼,品佳句,感受诗歌的意趣和含蓄。如窦桂梅老师在执教《游园不值》时,就非常注重咬文嚼字、研词磨句。从“怜”和“嫌”两字的对比中引导学生品味出诗人的惜苔之意,爱园之心,探春之情。从“敲”字的千古佳话,引入“扣”字的模拟情境。引导学生扣出了小心翼翼,扣出了无限爱怜,扣出了诗意等待。在对“关”字的推敲中,先品味“关”与“出”的相映成趣,动感跃然纸上。再琢磨“关”与“遮”的气势差别,体会“关”的掷地有声。在对“一”的点化中,教师别出心裁地让学生把“一枝”改成“三枝”、“十枝”,体会“一枝”与“满园”的映照成趣,精当绝妙。在对诗中关键字词的敲打研磨中,窦老师带领学生们走进了别有洞天的诗意画境,感受古诗词教学的巨大魅力。

四、反复吟诵,直意抒情

让古诗词教学弥散醉人的芬芳,教学中就必须抓住“诗眼”和关键词句,细细品味文本的节奏和肌理,多种途径引导学生投入感情朗读,感悟文本的空白意义,直指作者的心灵,进而唤醒学生的心灵。

重视朗读要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教师要成为引领学生朗读的组织者、合作者和促进者,让学生渐入佳境,读出层次。我在教学张继的《枫桥夜泊》时,是按照这样的教学流程进行朗读指导:1、找出诗中描写景物的八个词,根据自己的理解,描绘这些景物(如西沉的明月、满天的飞霜、惊叫的乌鸦等),读出自己的理解。2、教师描绘意境:一个深秋的夜晚,一轮明月高挂,洒下清冷的光辉……学生诵读古诗并说说读后的感受。3、补充介绍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让学生说说如果你是落榜回家的张继,此时此刻是什么心情?带着这样的心情再读这首诗。4、播放音乐《汉宫秋月》,教师描绘意境,师生共同吟诵诗句,进一步体会诗的意境和情感。

第3篇

关键词:古诗词 作文教学 课堂渗透

把古典诗词名句引入话题作文教学,是作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新视野,一个新亮点,值得关注和研究。它不但开辟了古典诗词的又一功能,古典与现代相得益彰,而且使文章生动形象,风趣典雅,富有风采,较好的显示出作者的审美情趣和深厚的文化积淀,赢得阅卷老师和读者的青睐,是中考作文制胜的一大绝招,意义非凡。古典诗词名句引入话题作文,也较好的体现了一个学生的语文素养。古诗词名句往往体现出名人的思维水平和思想深度,内容广博,艺术精巧,是思想、智慧和艺术的结晶。在作品中,或揭示某种人生真谛;或创设一种气氛,感动人心;或突出主题,增添文采,给读者以亲切感。高尔基说:“我在警句的思维中学到了很多东西。”马尔顿认为:“许多人的成功,都是得力于一句格言的鼓励。”他们的话,指出了名句在人的成长和学习过程中所发挥的激励和促进作用。那么,话题作文中若能引进古诗词名句,就会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使文章别开生面,境界迭出。如何把已积累的古诗词名句恰当的引入话题作文的写作中呢?笔者认为,我们的作文课堂应为古诗词的赏析积累、体验运用创设情境,努力让古诗词穿行在作文教学课堂之中。

一.创设古诗词赏析情境

1.联系作者和时代背景,为学生重温那些旷古绝唱

诗歌作品常常是作者经历和思想感情的外现。我让学生在课前搜集资料,如诗人的人生经历,作品的创作背景等,上课时师生交流。

如在教授《观沧海》一诗时,我让学生查找有关资料,通过学生的搜集,发现曹操写作此诗时,正是在他取得官渡之战胜利之后,作为一代枭雄,他当时有着统一北方,进而统一全国的志向。洪波涌起的大海,激发了他澎湃的诗情,也激发了他的壮志雄心。此时,教师再介绍曹操《龟虽寿》中的诗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总结出曹诗有“慷慨悲壮”的风格,在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学生不难体会出诗中所体现的曹操纵横天下的博襟。

2.抓住诗词意象,为学生打开意境欣赏之门

古诗中的物象一般都有作者寄寓的感情,诗人想要通过意象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了解意象,有助于快速把握诗词意境,进而深刻理解诗词精髓。

如“月”多表达离愁别苦,渲染悲伤寂寥的氛围。诗句有:李白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斜阳”多表达诗人在苍茫暮色中的万千愁绪。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诗句:“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又如温庭筠《忆江南》中的诗句:“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频洲”。“杨柳”、“芳草”等意象多含有离别之情,难舍之意。妣刘禹锡《竹枝词》中的诗句:“杨柳依依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又如:崔颢《黄鹤楼》中的诗句“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另外,笛、箫等乐器的吹奏,也都有特定的含义,多代表相思之情、离别之痛和内心的无边愁苦。如王之涣《凉州词》中的诗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其实,古诗文中有许多这样能让人产生共同感受的意象,如用“流水”代表对时光飞逝、年华不在的感叹,用“磐石”代表对爱情或其他事物的忠贞,用“浮云”代表君子在名利面前豪放不羁的那种豁达态度,用。夕阳”来形容愁肠百转的心情,用“柳”来抒发离情别绪,……总之,由于历代诗人的反复应用,一些常见的物象,几乎都被赋予了特定的涵义。熟悉古诗词的人,几乎一看到出现的物象,就能猜到诗人心中所想,明白诗人所要表达的内容。通过意象的把握,可以深入理解诗人的情怀,归纳意象,犹如给学生一把打开意境之门的钥匙,可以使学生快速的理解诗词意境,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3.展开想象的翅膀,让学生在诗词意境中自由飞翔

艺术离不开想象,诗词作为文学艺术的最重要表现形式之一,更是与想象息息相关。学生通过想象和联想,可以在脑海中展现出诗词的独特意境,从而深切体会诗人的内心世界。

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描绘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它深切的体现出了一个天涯游子孤寂愁苦的情怀。学习时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在秋天这个容易触动愁情的季节,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看到缠满桔藤的老树、回巢的暮鸦、静默的小桥、潺潺的流水、恬静安适的人家时,一定会萌生很深切的惆怅之情和悲凉之感,此时正值黄昏,夕阳将自己和瘦马的影子越拉越长,在暮色苍茫中,自己的乡愁也越来越深,孤寂的感觉就像漫漫长夜一样铺天盖地席卷而来,叫人怎能不愁情满怀、肝肠寸断?学生借助想象,可以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体会出作者孤独走天涯的悠悠哀愁,自然能够融入作品孤寂愁苦的意境之中。

二.合理运用古诗词,有效渗透作文教学

1.直接引用

就是围绕一中心或某一话题,从知识积累中把相关名句提取出来为作文所用。直接引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1)引用名句

“……我爱我的乐园,它是我回避烦忧的港湾。谁说‘少年不识愁滋味’呢?‘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李白才是我真正的知音。考试的成绩,每次都像晴雨表一样阴晴变化……”这是笔者从一学生作文《我爱我的乐园》中截取的一段文字,小作者灵活引用了李白的诗句,恰到好处地表露了自己的心迹,宣泄了自己热爱乐园的情感。

此外,如能根据文章的内涵、主题或作者的情感引用恰当的古诗词,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深化主题的作用。如写母亲的文章,经过老师的引导,学生的结尾: “经过这件事,我终于明白母爱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千叮万嘱:母爱是‘惜孟母,择邻处’的学习激励”;而有些同学的结尾却是现代诗味: “母亲是遮风挡雨的伞:母爱是我跌倒了永不放弃的手;母爱是一杯热气腾腾的牛奶;是温暖的被子;母爱是我永远读不完的书?.”可见.结尾运用恰当的诗词,一方面可以增强语势,加深读者印象,另一方面又能照应开头,使文章显得圆满.让人回味无穷。

(2)名人+名言+内涵

如写有关春天的文章,可提供学生一些诗词范例“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所以学生在写起这些景物时,会不由自主地应用。

“春天是什么?是白居易‘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红花绿波;是志南‘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的和风细雨;是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柔滑朦胧;是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的莺啭花香。”这段文字灵活引用诗中名句来描述春天的美景,让人倍感亲切美好。

2.间接引用(或称化用)

根据作者本人的理解,把他人的文句加以改造,巧妙地“化用”在自己的文章中,它需要一个加工提炼的过程。如:“五斗米不能令你折腰,你选择的是南山下的;帝乡富贵不是你的心愿,你选择的是回乡种豆除草;嫌宫廷太繁杂,你宁愿选择桃李萦绕的草庐;嫌案牍太劳形,你宁愿选择欲辩忘言的独坐。”这段文字作者把陶渊明《饮酒》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与《归园田居》中“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余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等诗句巧妙地镶嵌在自己的文章中,为中心服务,同时也提升了文章的文化品味。

三.改动字词

在写作时,将诗文名句中某些字词稍加改动并合理运用到作文中,显得新颖独到,妙趣横生。有的同学在自己的作文中,根据文章内容,将学过的诗词加以创造,以增加文采,增强文章的生动性和形象性。一位学生在学过《王熙风初见林黛玉》一课后就借用王熙风的外貌“粉面含春威一露,丹唇未启笑先闻”来写老师的外貌“脸面淡然威不露。身影未到步先闻”;又如一学生在母亲节写道:“独在外乡为外客,每逢佳节更思亲。儿知妈妈在外乡,满桌饭菜少一人”这样的再创造,使其更富有个性化色彩,也更有现代意味。

四.“旧瓶装新酒”

就是套用古人诗作的形式,翻新内容,表情达意,具有形象风趣,引人深思的作用。譬如:“作业几时有,把笔问青天。不知北京时间,现在是几点。我欲上床睡去,又恐明日挨训,言语冷似箭,无限苦闷情,不识少年心。手发酸,身乏力,脑灌铅。不敢有恨,此身不知在何处。爹是望子成龙,娘是盼女成凤,此事古难全。但愿少作业,从此开心颜。”这段文字套用了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格式,反映中学生课业负担的沉重,可谓入木三分。

当然,话题作文中引进名言的方法远不止这些,以上的四种方法,只是笔者近年来指导话题作文教学中的点滴体会,多有疏漏,仅供参考。前面我们阐述了古典诗词名句引进话题作文教学中的意义,作用及方法,但这并不意味着可无限制无原则的随便乱引。必须坚持适可而止的原则。否则会适得其反,成为“古纸堆里掉书袋”,“掏老祖宗的衣兜”(吕淑湘语)。在学生日常作文中,常犯这样的毛病,有些学生转引名句时,没吃透名句的内涵,误以为引得越多越好,大有泛滥之势,引得牵强,令人费解。

第4篇

一、由图入文――激情

对于小学生来说,知识积累较少,阅历层次较低,对一首新的古诗往往很难感知它的大意。教师如能充分利用插图导入古诗,不仅有助于激发小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也交给了学生一把进入诗境的钥匙。教学《山行》时,我先让学生欣赏一幅美丽的秋景图,并说说图中景物的特点,然后话锋一转:“唐朝著名诗人杜牧,在深秋的一天,乘着马车来到这儿。他顺着山路而上,山上的美景使他流连忘返。于是,他情不自禁地写下了一首流传千古的名、诗,诗题叫《山行》。”这样,创设出浓郁的情境再引出古诗,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调动起多种感官,积极主动地进行相应的课堂活动。

二、由字通文――感知

刘勰说:“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这表明阅读是先感知语言形式,然后理解思想内容。因此,古诗教学应由字通文,让学生感知诗文。

1.了解词义。一般来说,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很少有生字新词,只是熟悉的字词在诗句中的含义学生很难理解。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在诗句这样一个语言环境中理解字词的含义。孤立的字词没有生命的活力,只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才能具有叙事状物、表情达意的功能。《山行》这首诗,应在学生整体感知诗文的基础上,在诗句中理解“远上”“生处”“坐”“枫林晚”等字词的含义。

2.抓关键词。古人写诗作词,讲究炼字,凡在节骨眼处炼得好字,使全句游龙飞动、令人心荡神驰,这便是所谓“诗眼”。它可以是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精炼最传神的一个字,也可以是体现全诗主旨的精彩语句。“诗眼”是我们理解诗歌思想感情及艺术手法的一把钥匙。如《山行》中“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一个“爱”字,把诗人热爱满山红叶,热爱深秋晚景的感情写得淋漓尽致。学生根据这个“爱”字,可以比较顺畅地疏通整首诗的意思。

三、由文入画――理解

唐代王维的诗画被誉为“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的确,一首好诗,犹如一幅画面,一幅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理蕴其中的艺术画面,这种画面构成了诗歌艺术的形象性。儿童是通过形象来认识事物、认识世界的。因此,古诗教学最重要的一环是由文入画,让学生感受并理解古诗的形象美,引导学生初步尝试欣赏古诗。《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阐述第四学段的阶段目标时指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小学语文低段教学虽然没有这方面的教学要求,但是,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教师应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初步尝试欣赏。这首诗,教师应引导学生思考:“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林晚”“霜叶”这些事物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这样的画面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四、由画入境――想象

诗歌的写作,跳跃性比较大,这就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叶圣陶说:“作者始有境,入境始与亲。”《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因此,古诗教学要由画入境,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其方法主要是加强朗读体会和整合画面。

1.加强朗读体会。诗歌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感情饱满。感受诗歌的情感美,离不开在“断读”的前提下有感情地朗读诗文。有感情地朗读,叶圣陶称之为“美读”。叶老说:“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诸如此类。”“美读”,使学生在抑扬顿挫中体会到由一连串有意义联系的事物所表现出来的意境。

2.整合画面。阅读诗歌,不能孤立地看待事物所构成的画面,而应在理解这些画面内涵的基础上对它们进行整合,进入诗人所创造的意境。“寒山”“石径”“白云”“枫林”构成了勃勃生机的山林秋色图,满山红叶营造了热烈的深秋气氛。

五、由境入意――感悟

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是阅读教学的任务之一,培养学生良好语感的前提是让学生有所感悟。古诗教学要通过“对话”来促使学生对诗的意境的感悟。对话的方式主要有:

1.自我对话。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阅读的心得和感悟与自己原有的生活积累、文化积淀、情感体验发生碰撞,这个过程就是自我对话的过程,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它强调的是自我思考、反思与内心的交流。学习《山行》这首诗,当沉浸在诗人所创造的艺术境界时,学生便会根据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体验体会到诗人的情感,感悟到诗歌的意蕴。

2.生生对话。学生通过独立的阅读,获得了独特的感悟之后,便产生了交流的欲望,希望能与同伴交流阅读心得,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这时,采用合作学习,进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也就很重要了。通过生生对话,学生便会感悟到:诗人没有为秋天的寒山伤感,而是被眼前的枫叶所吸引,可见诗人热爱秋天,热爱大自然。

第5篇

我国古诗词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和很强的艺术魅力,集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于一体,是文学殿堂中的一朵奇葩。古诗词中和谐的韵律,优美的形式,含蓄精炼的语言,深沉炽热的感情,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上好材料。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应该充分挖掘古诗词的美,让学生感受到并因此而喜欢古诗词,从而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一、语言的精辟

初中语文课本所选的诗词一般短小精悍,具有“言约旨远”、“语少意足,有无穷之味”,“语少而意广”等特点。古诗词追求在有限的字数内表现尽可能丰富的情感内涵,在运用语言方面力求简约含蓄,常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如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里的“生”与“入”二字不仅使得这一联对仗工稳,更妙在这两字一出,才使得“海日”和“残夜”,“江春”和“旧年”两不相干之事物有了联系,而且还因此而生动起来,既写景又抒情。

二、情趣的充盈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育是审美的,诗意的,充满情趣的。”而语文教育中的古诗词读解更具这方面的魅力。这种情趣的充盈主要表现为:

1.诵读时能感到语言美。古诗词审美教学中要注重诵读,让学生在品味诗歌音乐美的过程中,受到美的陶冶,并由此产生创造美的积极性。古诗词所具有的美多不胜数。在教学中要挖掘这些美,把传授知识和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统一起来,实现古诗词的审美化教学。初中诗词大都节奏鲜明、韵律和谐,读起来抑扬顿挫,听起来扣人心弦。在学生读通了文句、理解了诗意的基础上,再反复让学生吟读,细心地体味诗的平仄、声韵、节奏,就能让学生体会到诗词和音乐的相通处。先秦诗歌,多为四言一句,反复吟唱。例如,《诗经》中的《蒹葭》,对于这样的诗句,一般处理为两个音节一停顿,如“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整齐划一,节奏简单而分明;五言、七言古诗则一般多为三个节奏,如“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把握这种规律性的节奏,同时点拨学生去留意押韵产生的朗朗上口的韵律美、声调平仄搭配产生的、章节的回环往复,学生即可在这样的诵读中自然领略到古典诗词的韵律美。

2.诵读时能体悟出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在某种程度上,所有的诗词都应是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没有感情,就没有诗人,也就没有诗词。我们诵读诗词时,只有把凝注于古诗词里的思想感情读出来,才能真正使自己受到感染,从而使我们的情趣得到提高。如何读出感情呢?我们可以注意以下方面:首先,要反复地诵读,比起读散文来说,诗词要读得稍慢,以便于思考领略,悟出其义。其次,诵读中要深入理解诗词的主旨。这样又可以更好地确定自己诵读的语调和语气。再次,诵读中要准确把握作者感情的变化,这样才能恰当地处理自己声音的高低、升降、快慢和抑扬顿挫的变化。《黄鹤楼》中崔颢的感慨和乡愁,《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刘禹锡的愤懑和乐观,《泊秦淮》中杜牧的忧愤,《夜雨寄北》中李商隐的深情,都必须在反复诵读中才能领悟,才能诵读得更有情味。

3.诵读时能体会到生活的多姿多彩和人生哲理。古代的学校,诵读之声不绝于耳,古人通过诵读激发学习古诗词的方法是值得效仿的。在教学中,采用多种诵读形式,不要拘泥于单一的齐读,可以采用多种诵读形式,如范读、齐读、自由读、比较读、配乐读、表演读,还可以举办诗词朗诵会,以激发学生读诗的兴趣和积极性。古诗词之所以情趣充盈,主要在于诵读时,我们不仅能感到语言美,而且能体悟出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体会到生活的多姿多彩和人生哲理。

三、诗意的蕴藉

诗意的蕴藉就是诗意含蓄而不显露。古诗词诗意的蕴藉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1.古诗词意象的蕴藉。由于诗词追求简约含蓄之美,作者往往舍弃铺陈直叙或直接抒情,而通过淡漠勾勒之笔和婉曲比兴之词,追求言外的意趣来表达题旨,因而诗词的意象常常带有蕴藉性。蕴藉性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是很常见的,比兴、象征、用典、暗示,往往情在言外,旨在句中。在教学中,教师领学生通过把握其总体情感内涵,去领略其诗意与诗美。

在古诗词中,诗人常常通过选取特定的客观物象(如山川草木等)来表达内心独特的感受,这些客观物象我们称为“意象”,意象是诗词抒情言志的基本单位,是诗词的情感赖以寄托的地方。所以从意象入手,展开想象和联想,是理解诗词的必由之路。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前三句,十八字,共写了藤、树、鸦、桥、水、家、道、风、马九种事物,九个意象,一字一词,一字一景,真可谓“惜墨如金”,但凝练而不简陋,九种事物之前分别冠以表现各自特征的修饰语,使各个事物都带上了鲜明的个性,又使本来互不相干的事物,在苍凉的深秋暮色笼罩下构成了一个统一体。

第6篇

月明星稀好景致,便引诗情到碧霄。脑中突然闪现出宋代词人辛弃疾的《太常引》一词——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恒娥:被白发欺人奈何!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面对中秋的一轮满月,辛弃疾所抒之情,缠绵悱恻,伤怀念远,幽情寂寂者多,思与境谐,景与情会,“飘飘有凌云之气”者少。而像辛弃疾这样情思浩荡,神驰天外,异彩纷呈,爱国壮志隐含其中者,尤不多见。

一阵秋风拂过,挟带着明月的空灵和清澈,一股诗情又溢上心头——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李商隐的《霜月》叫我陶醉在他绵绵的诗情中,融化在这溶溶的月光下。深秋季节,词人在一座临水高楼上观赏霜月交辉的夜景,秋色明朗单纯,月色清幽空灵,冷艳绝俗。李商隐为人们盈造了一个美妙想象的摇篮,唤起了人们脱俗离尘的意念。正是在这个摇蓝里,诗人的灵府飞进月地云阶的神话世界中去了。

中秋佳节,是诗人词人最爱抒怀创作的时间。坡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诗仙李白的“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诗圣杜甫的“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转蓬行地远,樊桂仰天高。”无不是借中秋的这轮明月来寄托情思,表达情感,而正是这些古色古香的诗词歌赋,唱咏感叹使得中秋这个传统佳节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音律的和谐美以及诗情画意的浪漫色彩。

我突然想起了一年让我悲恸万分的事。就是在很多年前的中秋节前夕,张爱玲女士在美国的寓所里被发现时,她的灵魂已早早地飞到了天堂上。

在中外文学史上,身前寂莫,身后热闹的故事很多,却很少有张爱玲那样,满世界在为她而热闹,她却躲着,躲着谁也找不着她。她这种自我放逐,自我埋没式的寂寞,并非外力所迫,而是一种深刻的故意。

余秋雨先生说过这样一段话:其实这一切都是她自己选择和设计的,她的辞世方式,包括她的衣着姿态。她把一切都想过了,冥冥之中有什么力量在帮助她,使她把这个仪式择定在秋天,又把尾声伸延到中秋节前夕。“我欲乘风归云”,这或许是她最终吟诵的诗句?

这不得不让我联想到一位女诗人临终前的讣告,大意是:我有一空小木屋,仿佛是童话里的一朵鲜蘑菇,依附在百年老树上,撑着一把小伞,为我遮挡深冬的寒流仲夏的雨。我在小木屋里追忆,思考,假如人间的善恶爱憎无法分明,我宁愿飘浮在永恒冷寂的太空。

此间情景,很像海明威《老人与海》中的老渔夫,要么小木屋,要么大海,其他场所与他无缘。

女诗人的小木屋空了,不必在别处寻找,她们只会云了太空。

正这么想着,凉风阵阵袭来,雁阵惊寒,树叶飒飒作响。忽然从天边传来一阵嘹亮的吟咏,所咏之词竟是李白的《关山月》,接着却是另一个声音,后来,声音逐渐增多,耳边也嘈杂一片,不得辨认。后来,便是嫦娥的哭泣声,还有吴刚砍伐桂树的斧声。在这一年一度的时刻,月亮为他们献上最皎洁的光,让他们在宇宙之中团聚,赏人间风景,再抒心中之情。

第7篇

一、知人论世

诗歌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作家的生活经历不可避免地与作品发生联系。理解作品大多要联系作家的生活经历,写作背景,即知人论世。因此,在诗词教学开始前,要引导学生查阅诗人和诗词创作背景的有关材料,让学生在情感上拉近与诗人、诗词的距离。如学“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前,先了解万古愁心的李清照是在已历国破、家亡、丧夫、文物散失后第二年作词《武陵春》,便不难体会词人无法抑制的满腹忧愁,无限悲伤;“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是辛弃疾被弹劾罢官赋闲家居,赋给友人陈同甫的壮词,就能更深刻理解词人渴望建功立业,但却壮志难酬、英雄迟暮的悲愤。爱国诗人陆游的大部分作品都在抒写恢复中原的豪情,壮志难酬的激愤及“中原北望气如山”,“镜中衰鬂已先斑”的愤懑与感慨。由此可见,教师要加大对这方面知识的引导,使学生重视这方面知识的积累,才可洞察诗人心。

二、以题统文

题目是文章也是诗词的眼睛,它必然会或多或少,或隐或显地揭示所写的内容。故在阅读诗词的时候,必须留心题目,要注意思考分析题目所传达的信息,注意把握题目与诗词内容间的关系,不失为理解诗意的一种好方法。如学习《梦游天老吟留别》时紧扣“梦”字,“梦园——梦境——梦吟”结构简洁,记叙——描写——议论——抒情手法清晰。由现实转梦境,再由梦境回现实,标志清晰。

再如杜甫《望岳》首联“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是远望泰山绵延、高大之景。颔联是近望之势,“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突出泰山神奇秀丽、高耸挺拔。颈联是近看之景,“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由静转动描写山腰云雾层层缭绕,山腹何等深远之景;尾联是想象中的登山之情,仍是“ 望”。全篇紧紧抓住“望”字写景,表现作者由望景而产生了登临的愿望。

三、熟读精思

诗歌鉴赏切忌只究词句忽略诵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诵读,是对语言的最直接的感知,是品味语言的最好手段。欣赏诗词要在反复诵读中,运用联想和想象,探究它们的意境。这既是对学习方法的指导,又是对鉴赏诗词的要求。

1.反复诵读,品味韵律。

诗词教学开始之前,要讲解一些诗词朗诵方面的常识,让学生自己学会在读中感悟诗词的意境,最好能达到熟读成诵的程度。因为好的诗词不仅具有文句排列的形式美,而且还有节奏音韵的和谐美,从而创造出文、理、情并茂的诗词意境美。浅咏低吟戴望舒的诗句:“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反复吟诵品味,体会诗歌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调、动听的旋律,就不难领略诗歌内涵,包括音乐美、情感美。鉴赏诗歌时我们反复诵读,熟悉诗歌的节奏韵律,就会领悟诗歌语言体现的音乐美。

2.抓关键词,推敲语言.

诗是精炼的语言,一句话乃至一个字,里面蕴藏着深厚的旨趣,所以诗家以一字称工,刻意锤炼,以求其精深。对诗歌的炼字进行推敲,从而品味语言的隽美。司空图在《诗品·含蓄》中说:“不得一字,尽得风流”。极言一字传神之功效,所以我们在鉴赏古诗中可重点理解某些字眼,从“字眼”中挖掘学生的想象力。“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怨”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蒸”、“撼”具有夸张色彩。雨去花光湿,风归叶影疏。(《郊兴》王勃)看这句诗,“湿”言“光”,“疏”言“影”,本身就不寻常,王勃写春雨,雨下的时间短,雨后日出,花上已没有雨水,在日光照耀下更见滋润,所以说“花光湿”,这个“湿”字极为确切。这个“光”字显得花有精神,所以说“光”字有情。风停了,在日光照耀下,夜影清疏,一个“疏”字,显得日光从叶影透出。完全按照生活的样子写出,又显得有诗情,用字尽妙于此。

四、把握具象

情感是抽象的,抽象的情感必须借助于形象才可具象。诗歌鉴赏中,指导学生从约定俗成、有规律可循的具象入手,感悟诗外之诗,词外之词是诗歌鉴赏必走之路。 转贴于

1.捕捉意象,体察诗情

“意”是作者表达的中心,寄托的思想、情感;“象”是具象,具体可感的事物。“意象”合指作家头脑中所形成的客观形象和主观情趣的有机融合,也指表现在作品里的、包含着主观思想情趣的具体形象。教学中,我们要指导学生善于捕捉诗词意象,体察知识分子精神世界里纠结的入世与出世情怀,思乡念祖的意识形态。

如苏轼《水调歌头中秋》中,“归去”、“又恐”“、不胜寒”、“何似”,准确说明作者在“退”、“进”、“仕”、“隐”之间抉择上的深自徘徊、困惑心态。教学时抓住“神话中月的具象”,“现实中月圆缺的现象”,体察作者俯仰古今变迁,感慨宇宙流转,厌恶宦海风涛,揭示人生理念的诗情。

再如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让我们感到单调凄凉的秋景和作者落寞断肠的情怀。这个意境主要是我们通过诗中具体可感的形象领悟到的,如枯藤、老树、昏鸦……这些情感的客观对应物就是意象。因此,要领悟诗歌的意境美,就要从寻找意象入手。“藤”、“树”、“鸦”,本是郊野司空见惯的景物,并无特别之处,可一旦与“枯”、“老”、“昏”结合匹配,一股萧瑟肃杀之气立即从字里行间油然升起,笼罩在读者心头,再加上平仄的转换与音韵的配合,“平平—仄仄—平平—”,两字一顿,语调由低转高,再由高转低,“枯、老、昏”依次递进,紧压过来,让人顿感气息闭塞,真有喘不过气来的感觉。 “小桥流水人家,”诗人笔锋一转,表现了漂泊的诗人对悠闲恬静的田园生活的向往与渴望。“古道西风瘦马。”古道萧索、西风凋零、瘦马宛然,浪迹天涯的孤行苦旅还得继续。九种意象的累加凝练而并不简陋,在苍凉的深秋暮色笼罩下,构成了一个统一体,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漂泊他乡的游子面对如此萧瑟凄凉的景象,怎能不悲从中来,柔肠寸断!一颗漂泊羁旅的游子心在秋风中鲜血淋淋……

又如,余光中的《乡愁》抓住“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单纯的意象,所谓单纯,绝不是简单,而是明朗、集中、强烈,没有旁逸斜出意多文乱的芜蔓之感;它们又是丰富的,所谓丰富,也绝不是堆砌,而是含蓄。有张力,能诱发读者多方面的联想。就使诗中丰富复杂的感情跃然纸上,将诗人个人之思与巨大的祖国之爱、民族之恋交融在一起。

2.调动想象,领略意境

诗词创作离不开联想和想象,诗词的教学也必须运用联想和想象。诗词教学就是运用联想和想象将作品中的语言、声音、色彩、线条等还原为自己曾经有过的类似的阅读体验和生活体验,并走进作品中去认识作者眼中的世界、心里的世界,从而洞见作者的人品性格。而联想和想象便是“登堂入室”的一把钥匙。借助它,学习者便可以充分调动自己美好的遐想和情思,我们的思维便可能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并循景入境,“再现”“再造”诗词的情境,走入诗词的天地。

想象并不是凭空而来,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的情境进行联想。比如杜甫的“一览众山小”,写的是登上泰山的感受,学生没有登过泰山,但是有登上过其他的超高层建筑的体验,照样能体会那种居高望远、万物入胸的境界;想象并不是凭空而来,想象依托的是文本。如温庭钧的《望江南》中“梳洗罢”、“独倚望江楼”、“斜晖脉脉水悠悠”、虽一字未写女子容貌,却可知得卿本佳人,想象到她的妆容美、情态美、眼神美,皆因依托文本。这几笔描绘,一个望眼欲穿的柔美女子便浮现在我们面前。想象并不是凭空而来,借助多种媒体组合也能更好的领略意境。放些古调雅韵方面的音乐,或者制成动画,激发想象等。一首好的诗词就是一副精妙的画面!

第8篇

语文既是生活的工具,又是思维和交际的工具,更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工具。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应该包括“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的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思想观念等内容”。一个人的语文素养如何,无疑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产生很大的影响。

小学生大多怕写作文,因为写作是一种创造性劳动,是对综合素质的考验,所以小学生写不好作文也不要过多地责怪他们。我对我的学生要求是宽松的,说来也怪,我的学生不但不怕写作文,相反地作文越写越好,以至于近来不断涌现出一些令人开心之作,我将其质量上乘者集结成集,谓之《名作》。今天,我又获得了一个极大的惊喜:我班怎么竟在瞬间出现这么多诗人?

写诗,对于小学生来说,我想都没想过,因为我总觉得离小学生太遥远,白话文尚且不能尽如人意,诗词创作岂不是天方夜谭?殊不知,今天的偶然撞见使我非常惊讶!这是一堂普通的练习课,我与学生们正在聚精会神地做着一道道《基础训练》中的习题。当我们做到一道知识拓展题——让我们写出描写“荷花”的诗句时,许多学生将“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等古人的优美诗句填在了题中的横线上,按说本题学生已做得很不错了。可当时,也不知是我因被题中的“写出”二字弄混了头脑,还是想来一点课堂“游戏”舒缓一下课堂节奏,竟然提出了让学生尝试写一写“荷花”的混账想法,而且还随口说了一句“给三分钟时间”。结果三十秒后就有一个学生举起了手,两分钟后竟有五名学生写完了,三分钟后我让学生念念自己的大作,真是“不念不知道,一念吓一跳”!请看:“雨后荷叶珍珠亮,风过荷花笑颜开。”(周林峰) “《风雨莲》 狂风暴雨荷花开,个个花朵散纯白。无需担忧碧莲碎,雨后玉瓣笑开颜。”(邱铭) “《咏荷》 风煞碧荷郁,骄阳照花艳。花绽引蝶来,污泥纵难染。”(董建) “《柔荷》 荷花池边微风起,亭亭玉立弄娇姿。不与桃李混融开,洁白无暇颜如玉。”(陈颖) “《赏荷》 漫步荷池朵朵绽,细闻清气绕花间。引入蜂蝶花叶笑,犹如霞光红半边。”(李彩虹)…...啊呀,太美了,太妙了,我忙不迭地边欣赏边抄录,一时间那兴奋、那陶醉使我近乎痴狂!雨过天晴时碧荷上的珍珠闪亮、风雨中荷花的洁白如玉、骄阳下荷花的坚贞不屈、丽日下莲花的娇首弄姿、荷池中流露出的半边红霞……我简直不敢相信,这些初生牛犊竟能从“雨后”、“雨中”、“骄阳”、“丽日”等不同的天气环境中去描绘荷花的亮丽风姿,把荷叶荷花的碧绿、洁白、半红半白、娇柔的姿态和烈日下不屈的品性都出神入化地描绘了出来!这里既有七言诗,也有五言诗;既有新颖而贴切的题题,又有语言的锤炼与推敲,其诗情诗境俨然一位位脱颖而出的诗人!“麻痹,麻痹,实在麻痹”!兴奋之余,我责备自己,作为它们的老师怎么没有早点发现呢?其实,早在去年五年级我在教学《二泉映月》时,就有学生根据我的上联“你心,我心,他心,心心相应”,写出了“泉声,琴声,心声,声声相和”、“困难,苦难,灾难,难难齐发”、“友情,恩情,恋情,情情相生”等精彩的对联,已是初露头角,只是没有在意。如果早一点有这种意识,如果早几年从这方面给予引导,今天,我的学生的语文素养将会又是什么样子?我不敢想像!

于是,我于第二堂课又让学生去写松、梅、竹、兰、菊等,结果我们的大黑板上,密密麻麻地写下了许多让人惊诧不已的诗作!请看:“《青松赞》 寒冬腊月仍青葱,飘雪积压更挺胸。待到来年雪化时,挺身依旧迎春风。”(陶经) “《雪梅》 忽然一夜大雪来,百花凋谢齐衰败。金秋离去冬风至,枝枝腊梅堆银白。”(邱铭) “《青松》 一年四季仍如春,百日长青与花分。骄阳大雪无奈何,唯它枝干穿贵衮。”(谢晋玄) “《赞竹》 破土而出冲直上,一节更比一节高。四季常青终不败,苍翠挺拔亦窈窕。”(陈颖) “《翠竹赞》 立足挺立风雨中,微风乍起舞姿弄。世人连夸剑叶葱,却留身躯供人用。”(邱铭) “《赞》 金风送爽绽,姹紫嫣红齐争艳。风过花儿轻轻舞,满地黄金炫人眼。”(周林峰) “《春兰》 桃红柳绿兰花绽,枝枝花朵色不艳。虽在深山遮蔽处,早逸幽香天地间。”(邱铭) “《兰花》 本在深山中,寂寞吐幽香。偶遇他人赏,移栽至高堂。”(陶树奎) “《桂赞》 八月桂花伴菊开,阵阵芳香迎面来。吴刚捧来桂花酒,醉得人人乐开怀。”(吴文钰) “《咏竹》 春至新笋拔石上,夏日引得百鸟赏。秋风疾过未曾伤,冬雪飞来节节长。”(董健)……“《卜算子.赞梅》 深秋快离去,暴雪早来到。动物已去冬眠了,仍有花俊俏。……”哎呀呀,我赏不完,也抄不完!有的学生写完一首,又写一首,诗兴勃发文思难收。这哪是一首首诗,这简直是万物的精灵闪耀,是心灵的鲜花绽放,是遍地的嫩芽萌生……我的脑中骤然有一个闪念:语文教学教什么?诗文教学怎么教?学生的语文素养又从哪里来?唔,我似乎感觉到了些什么……

《语文课程标准》中所指出的:“语文教学要注重语文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语文素养形成的过程又是一个养成的过程,我们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要让语文课程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在不断的潜移默化和熏陶感染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