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建筑施工组织总结

建筑施工组织总结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3-10 14:54:5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建筑施工组织总结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建筑施工组织总结

第1篇

关键词:实施性 改进 信息化

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作为指导工程项目施工全过程各项活动的纲领性文件,它是工程项目管理与工程技术经济、施工技术有机结合的管理文件,它是工程开工后各项施工活动有序、高效、合理地进行的保证,它是科学发展观应用于建筑施工过程中的产物。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特点看:施工组织设计是以单位工程为对象进行编制的,一般情况下是各个施工企业分别独立进行,它有很强的技术性、管理性和综合性,需要编制人员有足够的建筑工程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必须适应工程项目和业主、设计、监理的特殊要求,同时也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及地方规范的要求。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必须满足最终的一个基本要求即对施工过程起到指导和控制作用,在一定的资源条件下实现工程项目的技术经济效益,实现施工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目的。

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目前所存在的缺陷:

1.目前所累积的建筑施工技术资源得不到有效、充分的应用,特别是其中的智力资源,这一方面是编制人员自身素质和经验不足造成的;另一方面是传播渠道不足不畅通所致。对早已有的成功经验没有进行借鉴,所编制的内容缺乏新技术、新工艺,没有起到提高劳动效率、降低资源消耗的作用。往往有这种情况,某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人员在构想的内容,早已是有经验可以借鉴,但他不仅没有借鉴,甚至根本不知道有这项成果的存在,这就给编制人员带来了大量的重复劳动。

2.有的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人员缺乏技术理论基础和具体施工经验,编制中只是对技术规范照搬照抄,而未对具体工程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规划和设计,没有起到指导施工作用。

3.施工组织设计必须对每个建筑工程逐个进行编制,以适应不同工程的特点,但不同编制人员对于同类型的施工工艺在进行编制工作的同时,作了大量不必要的重复劳动,降低了工作效率。

4.现在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只作为技术管理制度的一项工作,它主要追求施工效益而很少考虑经济效益,存在只注重组织技术措施,而没注重经济管理的内容,以至在实施过程中不讲成本,没有实现经济效益的目标。

5.目前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经常是技术部门的几个技术人员包揽,技术部门搞编制,生产部门管执行,出现设计与实施分离的现象,以至造成施工组织设计只是个形式而已,不能真正起到指导施工的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建筑水平的不断提高,施工企业管理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原有的传统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方法已不能适应现在的要求。目前我国已加入WTO多年,建筑施工企业为了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适应建筑市场和新型施工管理体制的需要,要具备建造现代化建筑物的技术力量和手段,就必须对现在的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方法进行改进。实施办法如下:

1.运用系统的观念和方法,建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工作的标准。行业管理部门如能对建筑工程的大中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收集,经过分析和归纳,整理并,则能使先进的施工组织设计更能发挥效益,减少编制人员重复劳动,而且能推广先进经验。

2.企业应改变施工组织设计由技术部门包揽的做法,实行谁主管项目实施,就由谁负责主持编制并执行的方法。使施工组织设计能较好的服务于施工项目管理的全过程。

3.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就是根据不同工程的特点和要求,根据现有的和可能创造的施工条件,从事实出发,决定各种生产要素的结合方式。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案是施工组织设计的核心,应根据多年积累的建筑施工技术资源,同时借鉴国内外先进施工技术,运用现代科学管理方法并结合工程项目的特殊性,从技术及经济上互相比较,从中选出最合理的方案来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使技术上的可行性同经济上的合理性统一起来。

4.施工组织设计内容应简明扼要,突出目标,结合企业实际满足招标文件的需要,要具有竞争性,能体现企业的实力和信誉。

5.建筑施工企业应实行施工组织设计的模块化编制,更多的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以便进行积累、分组、交流及重复应用,通过各个技术模块的优化组合,减少无效劳动。

6.努力贯彻国家质量管理和保证体系标准,走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建立并完善科学的、规范的质量保证体系。逐项地编制质量保证计划,应与施工组织设计工作同时进行,并努力使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第2篇

关键词:施工组织设计;工程造价优化;影响;对策0前言当前,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为带动国民经济的增长注入了活力,而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一系列影响因素的存在使得施工风险隐患加大,阻碍了施工项目综合效益目标的有效实现。而施工组织设计与工程造价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实现对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有效优化,能够在有效规避施工风险隐患的基础上,借助完善的施工方案与施工技术,来提升施工质量,进而子降低工程造价的同时,提升建筑施工企业的综合效益,为促进建筑行业的稳健发展奠定基础。

1施工组织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的主要影响

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施工方案所带来的影响。对于建筑施工单位而言,在实际开展施工工作前,需要实现施工方案的科学规划,整个施工方案明确了组织目标、施工技术方法与设备设施以及施工技术人员投入量等,而这些因素直接影响到了工程的最终造价,因此,针对施工组织方案进行有效优化,能够为优化工程造价、降低工程成本奠定基础;第二,施工进度方案所带来的影响。施工进度作为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之一,做好工程进度计划能够为有效缩短工期、节约施工成本奠定基础,因此,实现施工进度计划方案的科学制定,能够在合理缩短工期的同时,为优化工程造价奠定基础;第三,施工平面布置所带来的影响。在当前建筑施工场地有限的背景下,在开展施工活动之前,则需要以施工平面图的合理规划为前提,明确好材料运输线路、存储地点,为实现施工工序的顺利落实并降低运输成本等奠定基础,进而为降低工程造价提供保障。

2在施工组织设计阶段有效优化工程造价的具体措施

2.1实现对资源需量的科学计划

在实际开展施工组织设计工作的过程中,为了降低工程造价,提升工程项目的施工效益,就需要针对建设项目施工资源使用量进行优化。在实际践行中,需要结合施工质量的要求,并按照施工进度计划,优化施工用料资源的采购方式,以科学材料供应计划的制定,满足施工需求并节约成本,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在此基础上,针对施工设备以及施工人员,同样需要对设备入场的时间进行合理的把控,并实现对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进而以完善资源用量计划的制定,来优化工程造价,在降低施工成本的同时,为提升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奠定基础。

2.2实现对施工现场布局的优化

为了进一步降低工程造价,在优化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过程中,需要提高对现场施工布局工作的重视程度,实现对施工场地与设施资料的合理运用,进而节约资本投入以降低工程造价。在实际践行中,一方面要针对运输的方式进行优化设计,确保在运输环节中能够最大程度的节约资源,实现对场地的科学利用;另一方面,要针对施工现场的各项临时设施,进行合理规划布局,为确保施工的顺利且高效开展奠定基础,避免因产地布局混乱而影响到施工的进度与施工的安全性。

2.3实现对施工方案的优化

在实际践行践行中,对于施工方案的设计与优化,需要抓住如下几个重点内容:第一,要针对施工预案的经济性,实现多维度的对比分析,以此来确保施工方案具备较强的经济性,同时要保施工技术的可行性,以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来确保施工方案的经济性与可行性,进而为实现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奠定基础;第二,要实现对施工工序的科学且合理安排,实现对施工过程中间接成本投入情况的有效控制,进而在确保施工顺利开展的同时,降低成本投入并缩短工期;第三,需要确保施工组织的科学合理性,并针对施工方式以施工机械设备的选择进行合理设计,以此来缩短工期兵提升施工质量,进而为优化工程造价兵确保建筑行业实现稳健发展奠定基础。

2.4实现对施工进度的优化

在整个建筑施工组织设计阶段中,还需要提高度施工进度计划的重视程度,按照工程项目规定的工期来实现进度计划的科学落实,在此基础上,借助赶工的方式,在确保施工质量的基础上,实现对施工工期的压缩,以优化施工进度的方式来降低工程造价,提升建筑施工企业的综合效益。在实际践行中,可借助网络计划技术的运用,实现施工进度以及劳动计划网络图的绘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逻辑关系的优化,来实现对施工进度计划衔接关系的协调,确保在有限资源下,实现对施工进度的优化,进而为降低工程造价提供保障。从当前建筑施工企业的实际看,很多单位存在着片面强调施工进度与施工效益的行为,进而严重影响到了施工质量与建筑行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施工组织计划阶段,需要基于优化工程造价这一目标基础上,针对施工进度计划进行优化设计,确保在缩短施工工期的同时,保证施工质量并优化工程造价,为建筑行业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效获取奠定基础。

3总结

综上,对于建筑行业而言,在当前日趋激烈的行业竞争背景下,如何实现自身乃至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了当前其所面临的一大挑战。而在施工组织设计阶段中,实现对工程造价的合理优化,是提升建筑企业经济效益与竞争实力的有效保障。在实际践行中,需要在实现对资源需求量有效优化的基础上,针对施工现场布局、施工方案以及施工进度进行科学且合理优化,进而才能够在确保施工质量基础上,压缩工期、提升施工效率,进而降低工程造价,为企业实现自身的效益目标提供保障,以此来确保建筑行业实现自身的稳健发展。

参考文献:

[1]梁影.建筑工程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管理[J/OL].建筑知识,2017(01):1.

[2]李军.优化施工组织设计,降低工程造价成本[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5):74-75.

第3篇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管理;质量通病;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TU20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工程启动。随着这些工程的启动,在施工过程中不免产生一些安全问题。安全永远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那么作为建筑施工人员,最起码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就是保证施工的安全和居民的安全。高层建筑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成为一种业内通病,需要及时采取一些控制措施。

二、高层建筑施工管理质量通病

在高层建筑中最常用的两种材料就是钢筋和混凝土,质量就是建筑的生命。要想保证建筑施工的质量,首先就要保证建筑取材的质量。以下主要针对这两种材料的施工管理来分析其存在的通病。

1、钢筋施工管理的质量通病

在使用钢筋作为建筑施工的材料时,首先就是要确定钢构件的制作和钢结构的安装两方面的质量保证。梁箍筋弯钩应放在受压区,从受力角度看,是合理的,而且总构造角度看也合理。但是,在特殊情况下,例如在练习梁支座处,受压区在截面下部,要是箍筋弯位于下面,有可能被钢筋压开,在这种情况下,只好将箍筋弯钩放在受拉区,这样做法不合理,但为了加强钢筋骨架的牢固程度,习惯上也只好这样对待。此外,实践中还会出现另一种矛盾:在目前的高层建筑中,采用框架或框剪结构形式的工程中,大多数是需要抗震设计的,因此箍筋弯钩应采用135度,而且平直部分长度又较其他种类型的弯钩张,故箍筋弯钩与梁上部二排钢筋必然相抵触。在钢构件的制作方面存在的常见质量通病包括:

节点杆件轴线交点偏移。即桁架上下弦、双肢柱节点各杆件受力轴线或重心未汇交于一点,出现超差,从而降低了各杆件的受力性能;扭曲。构件拼装后全长扭曲不平,出现超差;未磨光顶紧。柱、吊车梁等支承受力部位、支承板与柱肢翼板、腹板要求顶紧的两个平面之间存在空隙,使构件受力后易产生变形,并降低了承载能力;拱度不符合规定。构件起拱数值大于或小于设计数值,拱度曲度不均匀;焊接存在咬边、弧坑、飞溅、气孔、夹渣、未焊透熔合、裂缝等缺陷。

2.在钢结构安装方面存在的常见质量通病

钢柱位移。钢柱底部预留孔与预埋螺栓出现超差;钢柱垂直偏差过大;安装孔位移。即构件安装孔不重合,导致螺栓无法配合;螺栓位移。即柱底预埋螺栓位置与轴线相对位置超过允许偏差;夹渣、未焊透和咬边。柱与柱的横缝,柱与梁以及梁与梁节点的平缝,手工焊出现夹渣、未焊透、咬边等缺陷,超出了允许的要求;装配面不合要求。高强螺栓装配面不符合要求,螺栓难以安装和紧固;连接板间存在空隙。高强螺栓连接板之间拼缝不严密,存在

空隙而影响连接质量。

3、混凝土施工管理的质量通病

现代社会建筑工程呈大幅度大面积高建筑的发展趋势,在所有的建筑中都少不了混凝土的运用。那么混凝土的用量用法及其质量问题就成为了重中之重,正因为很多人都会忽视一些根本性的问题,所以在混凝土的施工管理中也存在一些质量通病。它包括:混凝土的施工质量问题。所有的建筑材料不一定是从一个渠道得来的,不同材料有着不同的性能和结构,所以首先要保证其质量,然后在混合配比的过程中慎重处理。混凝土存在质量问题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结构的偏差;柱轴线位移和垂直度超限和超控问题。角度和长度的把握是很细节的问题,但是也不允许存在丝毫偏差,如果角度不合适或者长度有偏差,那么整个建筑工程安全系数就大大降低,安全也是岌岌可危的。

另外,很少有人会一丝不苟地测量没一个小细节,所以建筑材料存在偏差或位移就变得很常见了,这也是最致命的问题,一个高层建筑,如果连根基都没打好,那就更不用谈其质量问题了。

三、高层建筑施工管理控制措施

高层建筑施工管理内容包括施工组织以及质量、进度以及成本的控制。要想改善和缓和高层建筑施工管理的质量通病,就要从以下几方面来采取一些控制措施。

1.优化施工组织

施工组织内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施工组织也是建筑工程项目完成的最基本的方针和领导团队。那么施工组织方面,首先就是选择合适高效的工作团队,团队员工必须具备很高的职业道德和社会道德,还要有很高的安全意识。在施工过程中认真对待任何一个小细节,不马虎,在取材和材料配比过程中先考虑材料不同特性,保证建筑材料的质量和完美结合。另外,还要根据施工组织内员工不同优势和特长,然后结合建筑工程项目的侧重点合理分配和安排人员作业。定期进行员工考核和思想汇报,总结前面犯的错误,为下次准

确的施工制定更完美的控制措施。

2.加强高层建筑施工质量的控制

质量保证就是建筑施工安全的保证,也是头等重要的事情。质量就是建筑材料的质量和施工过程的质量。首先对于建筑材料的质量就是要选择最好最信赖的来源渠道,保证建筑材料无硬伤。然后就是施工的质量,这个直接与施工组织人员联系起来,施工人员不能偷工减料,也不能马马虎虎地将就,而是要实实在在地对症下药,画好施工草图,研究材料特性,合理配比混合,要保证施工的质量,要做就要做到最好。

3.加强施工进度的控制

施工进度通常是个很难把握的事情,通常说的要保证质量就要精益求精,难免在进度上有点滞后。但是要想保证进度,那么质量肯定多多少少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中所提到的进度控制就是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合理安排好进度。高效率高质量的工程项目离不开好的团队组织和建筑材料的把握和控制。

4.加强施工的成本控制。

作为建筑施工组织团队,要想完成好一个建筑项目,让客户满意也让消费者满意,必须要控制的就是成本。但是成本问题一向很敏感,要保证建筑的质量就要保证建筑材料的质量,那么要想保证建筑材料的质量就需要一定的成本,低成本的工程多多少少会有一些质量问题。在这里所提到的成本的控制就是指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合理控制成本。好的材料从不同的渠道也会有不一样的价格,这就要求施工团队将成本合理化,能少则少。选择最好的购买渠道,用有质量保证的材料来施工。不能偷工减料,也不能投机取巧,只考虑到成本而不考虑质量的建筑工程一定不会是让人放心的工程。

四、结束语

在本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这些质量通病,主要是施工管理人员对质量意识淡薄,对以往工程出现的质量问题没有进行总结分析,在今后的工程实践中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总结经验教训。我相信以上问题的发生是可以克服和避免,只要我们能切实提高质量意识,加强质量管理力度,提高施工人员的业务水平,做到精心施工,管理到位,这些质量问题就会自然消除。总而言之,在建筑工程中,质量就是生命。但是往往有一些人还是忽视了建筑工程的质量,尤其在高层建筑中,安全问题显得尤为重要。随着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屹立在世界各处以及随之而来的安全隐患,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也被大家重视。在高层建筑的施工管理中存在的一些质量通病需要及时的控制措施来补救,只有质量有保证,人们的安全才有保证。

参考文献:

[1]安柯羽,毛甜懿,吴发林 高层建筑地下室混凝土的裂缝成因与预防措施[J];煤炭技术;2005年08期

[2]张建国 施工项目质量控制的分析与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年

第4篇

关键词:施工组织 设计 编制 改进

1 目前在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中存在的缺陷

1.1 有的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人员编制中只是对技术规范照搬照抄,缺乏具体施工经验和技术理论基础,没有起到指导施工作用,未对具体工程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规划和设计。

1.2 所累积的建筑施工技术资源目前得不到有效、充分的应用,特别是其中的智力资源,这一方面是传播渠道不足不畅通所致;另一方面是编制人员经验不足和自身素质造成的。对所编制的内容缺乏新技术、新工艺,没有对早已有的成功经验进行借鉴,没有起到降低资源消耗、提高劳动效率的作用。设计编制人员在某施工组织构想的内容,早已有可以借鉴的经验,但他根本不知道有这项成果的存在,就更不用谈借鉴了,这种情况常常会出现,大量的重复劳动需要编制人员去完成。

1.3 为适应不同工程的特点,对每个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必须逐个进行编制,但对于同类型的施工工艺,不同编制人员在进行编制工作的同时,会有大量不必要的重复劳动需要做,工作效率降低了。

1.4 现在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主要追求施工效益而很少考虑经济效益,只作为技术管理制度的一项工作,它存在只注重组织技术措施,而没注重经济管理的内容,没有实现经济效益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不讲成本。

1.5 经常是技术部门的几个技术人员包揽目前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生产部门管执行,技术部门搞编制,出现设计与实施分离的现象,不能真正起到指导施工的作用,以至造成施工组织设计只是个形式而已。

2 标前设计的内容

标前设计根据编制投标书和签订施工合同的需要应具有下述内容:

2.1 工程概况。招标文件中对工程质量、工期等方面的要求所拟采取的相应措施要简述。地质、现场、相邻建筑的关系及工程施工中比较突出的特性是除概述工程自身情况外应包括的。

2.2 投入工程施工的主要力量,目的是使招标方对劳动力投入、机械周转材料配置,本企业承建拟建工程的组织安排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2.3 施工部署要经过统筹考虑,运筹后确定,是工程施工的战略部署,主要包括施工流水的划分和组织。

2.4 主要分部工程施工的编写要兼顾全面,结合实际,先进合理,突出重点。

2.5 保证工程质量安全的措施从组织上、技术上考虑,要切实可行,最好制订较为具体的预防对策,以针对不同的工程情况和易发生的质量通病。

2.6 制订工期保证措施,应以网络图的形式表示施工进度计划,用以表明我方按工期竣工是有把握的。

2.7 施工总平面应合理布置,应分基础、主体、装饰,临时设施用量及所有的费用用最经济最合理的方法计算出。

2.8 以表格的形式表示施工准备工作,现场准备,技术准备,机械材料准备等。

2.9 有关投标和签约谈判所需要的其它设计。

3 标后设计的内容

3.1 施工部署。做出对重要组织问题和技术问题的规划和决策。

①根据工程规模,项目经理的组织结构和人员配备确定组织结构的规模,矩阵制组织应得到提倡。应突出建筑安装与施工、质量、技术、安全、核算等直接相关的职能机构设置,最后职能人员根据部门责任配备。②从提高施工项目经济效益和施工效率的目的出发,在已签施工合同的基础上进行质量、进度、成本、安全和文明施工控制目标的决策。为采取各项技术组织措施留有足够的余地,做出积极决策,调动职工积极性,使其有更高的努力目标。

3.2 施工方案。包括施工段的划分,施工方法和施工机具选择,科学试验安排,施工顺序、新工艺、新技术、新机具、新材料特别对新方法的使用,应予以高度的重视。

3.3 施工技术组织措施。这项内容是提高施工效率的潜力所在,实现控制目标的需要,它应包括以下具体措施。

①保证工期和控制施工进度的措施。②安全防护技术组织措施。③文明施工措施。④防护环境污染的措施。⑤技术组织措施是质量保证。⑥提高经济效益措施。

因为组织措施潜力大、辐射面广、效果显著,在设计技术组织措施时应把重点放在组织措施上。

3.4 施工进度设计。综合安排施工顺序,施工过程的开始和结束时间,搭接关系,实现合同工期目标,必须利用流水作业和网络计划方法编制施工进度计划。

3.5 施工平面图。该图以节约临时设施费用和现场运输费,合理利用施工用地来实现文明施工,设计要厉行节约宗旨。

3.6 施工准备工作计划。该计划明确责任和完成时间对所涉及的相关单位关系的处理,对开工前的施工准备工作进行业务量计算予以安排。

3.7 技术经济指标。评价施工组织设计的质量是其目的。

4 应用科学管理方法

通过科学管理方法的应用,施工组织设计规划,大力提高管理水平,从而实现施工项目管理方法的科学化。

4.1 应当将目标管理方法、系统分析方法、预测方法和决策方法应用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全过程中。

4.2 可将滚动计划法、流水作业法、网络计划法及排序法应用在编制施工进度计划上。

4.3 应将设备采用方法、方案比较法排序法以及优选的施工方案运用在编制施工方案上。

4.4 线性规划法和经济库存法等在设计施工平面图时使用。

5 应建立哪些加强施工组织设计的指标

由于它是评价施工组织设计整体效果好坏的依据,而现在计算方法不规范,各行业也还不统一,作为评价执行状况的尺度,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

5.1 指标体系。指标体系为评价提供依据,其设置要反映施工组织设计目标达到的水平。

5.2 指标计算。包括劳动不均衡系数,施工准备期、降低成本额和成本率,单位工程工期,临时工程费用比例,施工机械化程度等。

5.3 指标分析。与同类工程历史实际水平相比,施工组织设计指标可评价施工组织设计效果。可以优选方案,不同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指标对比,求指标的加权分数,均可作为评价的依据。

6 改进现有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方法

6.1 建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工作的标准时运用系统的观念和方法。对建筑工程的大中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如能进行收集,整理并,行业管理部门经过分析和归纳,减少编制人员重复劳动,更能发挥先进施工组织设计的效益,而且先进经验能得到推广。

6.2 根据现有的和可能创造的施工条件,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就是根据不同工程的特点和要求,从事实出发,决定各种生产要素的结合方式。应根据多年积累的建筑施工技术资源,施工组织设计的核心是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案,结合工程项目的特殊性并运用现代科学管理方法,同时借鉴国内外先进施工技术,从经济及技术上互相比较,使技术上的可行性同经济上的合理性统一起来,从中选出最合理的方案来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6.3 施工组织设计由技术部门包揽的做法企业应改变,为使施工组织设计能较好的服务于施工项目管理的全过程,实行谁主管项目实施,谁负责主持编制并执行的方法。

6.4 结合企业实际满足招标文件的需要,施工组织设计内容应突出目标,简明扼要,能体现企业的实力和信誉,要具有竞争性。

6.5 施工组织设计的模块化编制在建筑施工企业中实行,现代化信息技术更多的运用,通过各个技术模块的优化组合,以便进行分组、积累、交流及重复应用,减少无效劳动。

6.6 走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努力贯彻国家质量管理和保证体系标准,科学的、规范的质量保证体系应建立并完善。质量保证计划应逐项地编制,努力使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应与施工组织设计工作同时进行。

7 结束语

建筑施工组织设计必须对设计图纸的合理性和经济性做出评估,扩大深度和范围,实现设计和施工技术的一体化。施工企业要扩大技术积累,加快技术转化,建立施工组织设计总结与工法制度,在施工组织设计中使新的技术成果得到应用。拓宽智力资源的传播渠道,重视高新技术的移植和利用,增强建筑施工企业的竞争力,全面改进传统的编制方法,从而使企业能更好的组织生产经营工作,保证安全质量的前提下,满足工期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李小利.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应用[J].施工技术.2010年07期.

[2]张伟.施工组织设计相关问题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1年03期.

[3]刘继.施工组织设计的设计系统[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第5篇

在建筑施工项目中,人们一般把不确定因素定义为“风险因素”。若对施工项目中的风险熟视无睹,或者对于已经认识到的风险不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今天的风险就会演变为明天的危机。

建筑项目危机的涵义可以表征为:当施工项目所面临的风险产生的严重后果不能够被妥善处理,逐渐恶化演变为项目的危机。建筑施工项目危机管理就是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尽力消除潜在的危机因素,防止危机的发生;在项目危机爆发后,能给予及时的回应,将损失降到最低;在危机消除后,经过总结和学习,不断完善项目的管理体系和危机管理体系的过程。

识别危机是危机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区别不同危机的特点,对危机进行明确的分类,才能很好的识别和检测危机。按危机产生的起因可分为:技术上的危机,主要体现在技术上的错误,缺陷导致的危害;自然上的危机,主要是自然外界环境突发性影响,如气候的变更、地震等;政治上的危机主要是由政治系统、战争及公共事业政策等;社会上的危机是由于社会各方利益集团引起,如环保组织的抗议等;组织上的危机,是由于组织内部结构、性质带来的,如工作人员不同的民俗、文化造成的冲突。

二、建筑项目危机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施工组织管理出现的纰漏

施工组织的管理对整个施工有直接的影响。施工危机的产生,大多数情况是由于组织对潜在不稳定因素的忽略,错过了预防和控制的良机,问题集中表现以下几方面:(1)组织规范不完备;(2)组织沟通失效;(3)组织功能失效。

(二)过度市场竞争带来的弊端

市场竞争环境无疑给建筑施工带来了许多潜在的危机因素,其主要表现为:(1)建筑施工的周期越来越短,没有足够的时间消化不稳定要素;(2)激烈的竞争使得项目组织不断通过压低价格以期获得工程,为了获利又采取手段降低成本,如在生产中偷工减料、减少施工人员等;(3)市场要求快速的产品更新、跳跃性技术又带来了全新的产品。

三、建筑项目危机的应对

(一)危机发生前的预防

(1)建立完备的组织规范,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项目组织的高层领导有责任领导组织的劳动保护工作,并监督整个组织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劳动保护的各种法规政策,组织管理人员学习劳动保护作业的知识,督促他们定时对下层员工开展教育,并定期检查劳动保护工作,关心劳动条件的改善并结合组织情况,制定和贯彻安全责任制度和措施等。

(2)有效的沟通。危机之所以会给人们带来危机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危机的突发性和难以预料的发展事态。有效的信息沟通可以减少施工项目危机带来的突发性,并做到“防患于未然” 。

(3)建立工程项目危机管理的动态模式。针对于工程建设项目本身的复杂性、多阶段性,将项目进行的全过程实行动态危机管理,将危机管理化分为:检测、确认、决策、执行、反馈、修正和总结七个阶段,由这七个阶段相互关联和逻辑性组建了动态危机管理模式,这个模式对工程建设整个全过程和全过程的每一个阶段均实行动态管理。

(二)危机发生中的应对措施

(1)启动危机应对计划,进行预警。建筑施工现场出现了异常情况,首先要进行预警,使项目施工现场的危机管理人员各司其职,根据不同的状况可以采用不同的预警方式,譬如有现场的火警通报,现场发生安全事故的通报等。

(2)进行初始评估定级。建筑施工项目危机发生后需要对危机的情况进行初始评估。初始评估包括事件影响的范围和扩展的潜在可能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情况。根据评估的结果及项目危机应急状态分级。初始评估和定级的结果是由危机管理组织人员共同决策,定级后需要上报相关政府部门。

(3)救护行动。主要包括:第一,人员查点;第二,搜寻和营救行动;第三,疏散;第四,危险区进出管制。这也是对危机进行隔离的一种方式。一是确保人员的安全;二是防止产生对项目不利的信息;三是防止有些“趁火打劫”的行为。

(三)施工项目危机管理评价

建筑施工项目危机管理评价,它的任务是对建筑施工项目组织危机管理的全过程进行评价,包括建筑施工项目危机防范的工作内容、建筑施工项目危机管理组织的设置、建筑施工项目危机应对计划、建筑施工项目危机决策和施工项目应对等方面的评价,提出建筑施工项目危机管理的不足之处或存在的问题。建筑施工项目危机管理评价的基本目的是通过对建筑施工项目危机及危机管理的过程的客观评价,提高施工项目组织预防和处理施工项目危机的能力,也就是提高项目组织分析预测施工项目危机的能力、对施工项目危机的防范能力、应对能力。因此,施工项目危机管理评价应本着总结和提高的态度,客观地进行评价。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由于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与否、施工质量,为人命关天的大事,直接影响到施工单位的经济收益和企业形象等,因此必须通过科学有效的手段加强施工技术管理,以确保主体结构的安全性与功能性。

一、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性

近年来,施工企业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其中在施工技术的管理水平方面的比较尤为突出。一些施工企业尽管物资力量雄厚,但由于施工技术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专业的施工技术管理,使得其在竞争中一直处于被动的地位。管理作为一个企业永恒不变的话题,可以说关系到其未来的成败与兴衰,若想提高企业市场的竞争力,就必须要抓好这个关键。建筑企业更是如此,其管理的内容不仅在于企业内部的管理更涉及到施工技术的管理。只有进行良好的施工技术管理,才能推动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将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进一步降低工程的预算及成本,继而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使得工程施工顺利进行。并且通过进行施工技术的管理,还能将企业的生产、管理面貌逐步进行改变,从而提升企业的形象,进一步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力。

二、管理建筑施工技术的原则

(一)经济效益的原则

对施工现场的管理不能只抓质量、进度而不计市场和成本,导致形成单纯的进度观与生产观。项目部门应该在拓展市场、降低成本、精品奉献等方面上下足功夫,同时还要在生产经营等诸多因素里精打细算,争取做到投入少而产出多,坚决杜绝不合理的开支以及浪费的现象。

(二)科学合理的原则

施工现场的各项工作应时刻遵照科学、合理的原则来进行,创造科学的管理现场以符合现代化生产的客观要求,同时还应该将施工作业流程以及操作方法设计合理,科学安置现场的设备,有效的利用现场的资源,充分发挥工作人员的聪明才智。

(三)规范标准化的原则

只有在规范标准化的要求下进行的现场施工管理工作才能够顺利完成。正是由于施工现场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规范标准,很难使得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行之有效。只有建立好一个规范标准,才能够做好现场的管理工作,也才能够让现场的生产活动在一个规范、合理的秩序下进行。

(四)安全施工

任何施工技术及质量的控制都要以安全为前提的,安全施工可从两方面进行: 一是工程施工人员的安全及施工的顺利进行,这就要求现场作业人员要按照工程技术标准和流程施工,认真进行,稍有疏忽,会造成安全隐患。二是工程建筑质量控制过关,由于质量的原因,会造成建筑工程的安全。这就意味着安全可以倒逼施工技术和质量的提高。

(五)成本效益的原则

工程建筑中有资金的投入及使用,在考虑安全的情况下,以技术和质量控制为目标,充分考虑建筑工程的投资成本,节约材料,降低工程造价,努力实现施工建筑的成本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以实现工程建筑对社会的贡献和工程利润的收回。

三、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建立完善的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组织体系

因为不同建筑企业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不同建筑企业之间的软硬件配备也存在很大不同,还因为建筑系统内存在的总分包制度,因此不易建立通行规范标准,但因为存在大量的建筑施工企业对于这样一个过于庞大的系统来说如果缺乏科学管理系统则不易实现有效的技术管理。在当前总分包制度下,施工技术管理实际上就是总包部门的技术管理,实际操作时就是利用分包合同将总包建筑单位与分包建筑单位联系在一起,但这种技术管理不能完成完整的连接,由于分包单位缺乏必要的软硬件设备,因此不易落实原来制订的施工技术,不能完全依据施工设计要求进行材料的采购、保存和堆砌,所以导致工期一再延后,给施工企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大量提高了施工成本,不能实现企业间的完美交接。

(二)建筑施工制度体系存在缺陷

大量的建筑企业水平也存在较大差异,很多企业不能完全依据国家标准进行施工,不能全部落实地方关于建筑企业标准和行业操作规范,以及国家文件要求,不能建立完善的建筑有关管理部门管理组织机构设立的要求和有关责任制度,在人员配备中不能实现技术岗位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合理连接,有的在企业内部不能依据技术岗位划分施工技术责任,有的多人负责一个流程而有的环节却无人负责。甚至有的施工企业不考虑《建筑工程施工规范》,不建立施工制度,有的虽然建立了制度但存在很大缺陷。即使全部依据制度要求去做也与工程施工建设不能相符;有的单位在培训一线施工人员时没有完全依据建筑施工技术管理要求,不具备严格的操作规程也不进行安全教育,有的任意违反规定进行操作,不顾施工人员安全,没有进行详细的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对于施工建设中的安全防护设施如脚手架,没有定期进行检查与维修,有的施工现场消防设备不能正常使用等。再由于施工项目本身存在很多缺点,管理人员管理水平不高,周围环境也存在很多不利影响等,因此要求必须建立完善的制度给予保障。

(三)对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监督不严

企业内部没有严格管理建筑施工技术,在管理施工人员时没有完全依据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标准进行,由于施工操作人员文化差别很大,所以要求对这些人员进行管理时应该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但企业没有考虑到这一点。

四、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相关措施

(一)完善相关制度,建立管理部门

要做好建筑施工技术的管理工作,首先要有一个专业的管理团队,自上而下地实行技术业务的统一领导和分级管理,明确各级技术管理的职能和各级部门的职责范围,建立明确的责任制和健全的管理制度。将企业的技术管理工作科学地组织起来,明确技术管理目标、管理内容和管理制度,让工程技术管理有章可循。尤其是对施工的验收、施工中的各个分项、施工技术的要求、施工方法和质量标准等都要有明确的规章制度,符合国家、行业的技术要求,方便工程的施工、检查和评定。

(二)做好施工前准备,分析数据资料

建筑施工前要重点调查各项工程的工作量,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和施工特点修改、完善施工方案,确定合理的施工方案,以便于更好地达到施工目的,为工程施工提供详细、精确的资料。建筑工程的技术资料是施工过程的准确记录,为了加强工程技术资料的管理,有效的方法是细化工程的施工方案,以分项工程为对象,施工方案为指导,按照国家的管理规定进行技术资料支持。

(三)深入现场监督、指导,确保工程质量

建筑施工技术的管理并不是简单的纸上谈兵,更重要的是深入施工现场,实时监督施工进程和施工状况,定期跟踪检查施工的实际进度,收集施工现场的数据,并进行统计整理和对比分析,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及时发现施工中出现的违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纠正。另外,建筑施工过程中用到的设备复杂多样,现场监督不仅要关注施工操作,也要关注施工设备的正常运行,确保工程的质量和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四)重视人才培养,引进先进技术,总结施工经验

现代社会的建筑水平不断提高,网络管理系统和 CAD 辅助设计方便了人们的日常工作,进一步推广网络化管理,提高自动化水平,成为我们面对的另一个问题。建筑施工技术不能固步自封,企业的相关管理部门要及时引进新的技术、新的工艺、新的建筑材料,为建筑施工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也要及时总结工程建设的经验教训,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认真做好施工技术的总结工作,让以后的建筑施工有所借鉴。除了总结施工经验和引进先进技术,企业也要注重人才培养,人才培养是提高管理水平的基础。很多企业认为人才培养是一项费事费力的耗时工程,导致建筑施工技术的管理水平下降。事实上,只有不断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挖掘他们的自身潜能,培养自己的专业人才队伍,才能使企业的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提高到新的层次,推动企业的长远发展。

(五)审批施工组织设计和工程技术交底

想要有效控制施工的质量和进度,就要有良好的施工组织设计和工程技术交底,依据不同的环境、条件、技术、工期等要求,规范施工组织设计和技术交底,这也是企业招投标与施工准备的重要环节。另外,这也是工程项目顺利实施的关键,施工组织设计要针对每一个细节,根据现场的情况,认真分析,做好设计工作。

(六)重视施工后期的技术管理

在建筑施工后期,建筑工程施工基本结束,但这个时候也不可放松管理要求,要进一步加强技术管理,认真核对实际施工是否与设计相符合,检查工程施工是否有漏洞和失误,对重点施工部分要着重检查,及时发现和改正,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水平。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施工单位只有做好施工技术管理工作,才能切实提高工程施工工作效率,减少施工成本,保证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宇.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分析[J].门窗,2014,04:78.

第7篇

关键词 建筑施工;工程管理;施工技术

技术管理工作落实到位,就能对预期的施工目标起到保障作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目标就是在确保合同规定的工期和质量要求的前提下,力求降低工程施工成本,追求施工的最大利润。要达到保证工程质量、保证按期交工,同时,还要力求降低工程施工成本,就要在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抓好技术管理工作。

1.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概述

所谓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包括技术管理制度、档案管理、技术培训、图纸会审、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技术交底、安全技术、“四新”技术开发应用等。我们一般可从内业和外业两个方面进行分类。内业包括制定技术管理制度,完善技术标准规范规程、岗位技术培训以及技术档案管理外业包括施工前技术准备、施工过程中技术实施以及施工技术的更新。施工技术管理实施原则要讲究从企业实际情况和需求出发,正确贯彻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技术政策、规范和规程:要实行按科学规律和实事求是办事。对“四新”技术的应用推广要坚持经过试验鉴定的原则;所有施工技术工作都要全面考虑其经济效益状况,合理择优选取;日常技术管理工作和生产实践过程紧密结合。

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重点是做好基础工作,既要全面又要重点控制。根据不同项目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落实,分工协作力求最大程度为工程施工提供服务。当前施工竞争日益激烈,技术管理水平所反映出的竞争势力也较为突出。不少企业,尽管拥有雄厚的物质技术力量,但由于技术管理的薄弱,管理制度的不健全,而在竞争中却处于被动的境地。

2.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优化措施

2.1 建筑工程整体管理制度优化

落实并完善与工程施工相关的各种技术标准、规范、规程和文件要求。建立和健全技术管理组织机构和技术责任制度。实行技术责任制的目的是保证各技术岗位都有技术负责人,防止和杜绝施工中责任不清或无人负责现象。同时可以充分发挥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认真落实技术交底和技术档案管理制度。图纸会审要求要有组织、有领导、有步骤地进行。未经会审的施工图纸不得用于施工。技术交底工作可分级进行,分级管理,目的是使全体参与职工做到心中有数,避免盲目施工。对于重点工程、重点部位、特殊工程、“四新”技术应用工程更需要做详细的施工技术交底。技术档案管理包括交建设单位保管的竣工资料部分和施工单位保存的施工组织与管理方面的技术档案,均应按照档案管理要求进行搜集、整理和归档。测量、试验和工程变更管理。

2.2 施工阶段技术优化管理措施

在施工准备阶段.所做的技术准备工作是为了创造有利的施工条件,从而保证施工任务得以顺利进行,它的主要工作内容及基本任务是了解和分析建设工程特点、进度、要求,摸清施工的客观条件,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并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充分及时地从技术、物资、人力和组织等方面为工程创造一切必要的条件,使施工过程连续、均衡地进行,保证工程在规定的工期内交付使用,使工程施工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做到提高劳动生产率和降低工程成本。而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工程项目进行施工准备和施工的基本技术条件,具体应采取以下措施:

2.2.1 加强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组织工作,对参加编写的人员明确分工,责任到人,最后汇总,修改定稿。

2.2.2 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依据、编写格式、基本内容应有统一规定,实行标准化管理。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管理也就是施工现场的技术管理,是施工技术管理的主要内容,作为项目部,为了实现质量、工期、成本、安全目标,必须加强施工过程的技术管理。

2.3 技术文件管理措施

2.3.1 变更文件管理。工程变更作为工程施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后果也直接影响甚至左右着施工效益的高低。工程变更与否主要应参考是否对工程进展有利。是否可以节约成本,是否可以增加施工利润,是否损害其他方利益,是否会使工程受阻等因素。设计是否符合有关技术规范的规定。图纸及设计说明是否完整、齐全、清楚,图中尺寸、坐标、标高、轴线,各种管线等是否准确。一套图纸前后是否一致;互相联系的各套图纸设计是否有矛盾。主要结构的设计在强度、稳定性方面有无问题;主要部位的结构构造是否合理。

2.3.2 竣工文件管理。竣工文件指在建设项目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如实反映施工过程和建设项目实体状况的、具有保存利用价值的各种文件材料、图纸、录音、录象等,是建筑建设项目的真实记录,是对建设项目进行审计、监督、管理、验收以及养护和破损后修复的依据。真正工作的技术难点在资料的搜集上,因为问题总是出现在组卷时和移交时,组卷时东拼西凑,移交时才发现类似于同一工作实体的各种资料日期前后不一、填写内容与规范要求自相矛盾的现象。

有效的竣工文件管理,必须做到:

(1)把握工程竣工图上没有的项目,对工程数量的增减,做到心中有数,不要遗漏任何相关技术项。

(2)详细检查实验资料,因其建筑施工环节紧密相连,加上同一实体各种资料日期对不上,后期整改的难度可以想象。这就需要在填写资料时认真、及时、准确、符合规范,特别是实验人员要监督把握。

第8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技术管理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site management in the whole construction process, is very important.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site, and constantly improve the level of management of construction site, more and more by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and the Department in charge of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nstruction sit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management meaning, content, importance, and some aspects of the problem analysis and measures.

Key words: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U723.3

1 施工项目管理的含义

施工项目管理:是指建筑工程施工企业运用系统的观点、理论和科学技术对建筑施工项目进行的计划、组织、监督、控制、协调等全过程的管理。所以建筑施工项目管理工作是一个复杂多样、变化多端的工作,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项目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搞好施工现场的各项管理工作,正确处理现场施工过程中的劳动力、劳动对象和劳动手段在空间布置和时间排列上的矛盾,保证和协调施工的正常进行,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对多、快、好、省地完成任务,为国家和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建筑产品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 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现场管理的内容

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现场管理对施工过程中各个生产环节的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进行开工前的现场施工条件的准备,促成工程开工;二是,进行施工中的经常性准备工作;三是,编制施工作业计划,按计划组织综合施工,进行施工过程的全面控制和全面协调;四是,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平面管理,合理利用空间,做到文明施工;五是,利用施工任务书进行基层队组的施工管理;六是,组织工程的交工验收。施工现场管理的好坏,事关整个项目成败,所以必须要求每个项目部们严格管理,紧抓安全,确保项目目标顺利实现。

3 项目管理中技术管理的重要性

从施工企业角度来看,工程项目管理的目标是在节约成本的前提下按照合同约定的工期、质量等要求将工程项目交付业主使用,在实施过程当中项目部必须通过对内部生产要素和外部要素的综合管理来确保目标的实现.

项目技术管理贯穿工程项目实施的全过程(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后阶段):从内容来看,技术管理内容与项目其他方面管理内容相互衔接、相辅相成,为工程项目管理的顺利实施而服务,是实现项目管理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项目技术管理是从技术保证角度实现对工期、成本的有效控制:从前期施工准备阶段的原始资料调查分析、编制合理可行施工组织设计、全面的图纸会审等环节,到项目施工过程中的编制及实施合理的施工方案、为减少返工和返修损失对施工过程及过程产品而进行动态控制、提出合理的工程变更、进行“四新”项目应用等环节,都是以降低成本、加快进度为中心来进行技术组织管理.没有技术依托的施工组织过程不可想象.特别在施工条件困难、环境差、结构复杂、技术难度大、工期紧的工程施工中,所选择的施工技术方案是否经过经济技术分析、是否进行优化等对其施工进度、工程成本控制更是起关键作用.良好的技术管理能促进项目管理目标的实现,低劣的技术管理将使整个项目管理混乱甚至导致施工安全事故,以致引起项目的进度、质量、成本控制失控,最后导致工期、经济方面的损失.因此必须将项目技术管理与项目管理中的资金管理、合同管理等其他方面同等重视起来,相互配合协调,才可能实现优化的项目管理过程.

4 .现场项目管理诸多问题分析 4.1 现场施工技术问题 一个建筑施工项目,特别是多工种交替施工项目的工地,其施工技术、工艺复杂,材料品种繁多,各施工工种交错。这要求建筑施工各环节的技术人员以及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务必做好技术准备,必须熟悉施工图纸,针对具体的施工合同要求,尽最大限度去优化每一道工序,同时考虑本企业技术实力及气候等自然条件,认真、合理地做好施工组织计划,确保每一分项工程能纳入受控范围之中。并针对工程特点,除了合理的施工组织计划外,还必须在具体的施工工艺上作好技术准备,特别是高新技术要求的施工工艺。技术储备包括技术管理人员,技术工长及工人,新技术新工艺培训,施工规范,技术交底等工作。但事实上我们的多数建筑企业在技术管理上仅限于粗线条的宏观管理,缺少细到每一个具体技术措施的管理,出了问题相互推拖责任。4.2 现场施工的材料问题 建筑施工现场,最难的就是其所需的材料种类繁多,大到堆积如山的砖砂石料,小到一两个配件。并且,经常有许多最新的材料应用的问题。但普遍问题还是现场材料验收的准确性问题,绝大多数材料只能通过视觉辨认,缺乏数据说话,就算是有随来料检验报告,但真实性很难确定,往往是质量事故出现了才做事后确认和考证。4.3建筑施工问题 建筑施工的关键是进度和质量。对于进度,原则上按原施工组织计划执行。但作为一个施工项目而言,现场情况千变万化,如材料供应,设计变更等在所难免,没有绝对的模式化可以模仿,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而另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就是经常会因向哪个日期献礼的行政手段约束工期。4.4 施工人员管理的问题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人是决定工程成败的关键。但关键的问题在于建筑施工行业人员结构复杂,工种之间交替复杂,人员间的管理意识差距甚远,潜在管理隐患比较难预测。4.5 施工现场安全的问题 施工现场易燃物较多,上下同时作业,现场情况复杂,防火、高物坠落、乱搭接电线、无关人员不戴安全帽安全带等相应的施工安全问题时刻存在。5 提高施工现场项目管理的措施

5.1提高认识,加强监管

①施工企业的各级领导必须提高对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认识,从思想教育入手,狠抓职工的技术业务素质,提高职工的管理意识,把施工现场管理当作企业的重要工作来抓,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和约束机制,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紧紧围绕施工现场管理开展各项工作。② 要建立健全定期检查和抽查制度,落实施工现场管理责任制,重视施工现场管理规律和管理经验的研究和总结。③要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调整和解决,始终保证施工现场管理正常进行。

5.2合理安排,周密计划

施工组织设计是施工现场管理的纲领性文件,是各项工作的中心,必须紧密结合施工现场实际,采取科学有效地方法,认真加以研究和编制,对整个工程的现场布置、人员安排、特别是秋、夏季节的季风性时期的人员安排都要认真考虑周到,对施工进度计划表、平面布置图等要经过严谨的计算和合理的安排,对控制工程施工周期的质量、安全都有详尽的安排,并且要留有余地。施工组织设计经建设单位领导批准后,就要认真执行,确保整个工程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组织施工。

5.3 强化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