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10 14:55:0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旅游管理就业方向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摘要: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对培养出的学生能否适应社会人才需求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在旅游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修订调查的基础上,结合酒店管理人才需求状况和要求,提出关于酒店管理方向课程体系构建的建议。
关键词 :酒店管理;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1、调查情况及分析
1.1 调查情况
适用人才的培养以及教育与社会的无缝对接,需要学校与企业的共同努力。为了更好地培养业界所需的人才,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旅游管理教研室于2014年12月开展了为期两周的旅游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修订的调查,在问卷网上共收回79份答卷。受访对象的工作单位来自酒店业、旅行社业(包括在线旅游运营商)、旅游业其他部门(旅游局、会展业、现代休闲业等)、其他等,比例分别是65.82%、25.32%、2.53%、6.33%。
1.2 数据分析
1) 本专业人才所需的能力、知识和素养的调查通过深入企业调查,发现旅游企业对员工的实务操作技能、独立思考与判断能力、学习能力、基于口头与书面的沟通技巧要求较高。旅游企业认为学生应重点掌握的知识类别依次是现代服务创新类、旅游市场营销类、旅游产品开发类、节事活动策划类。对旅游专业人才素养要求为:团队协作>抗压性>吃苦耐劳精神>职业道德。具体情况如图1、图2、图3显示。
2) 本专业主要实践环节的调查
旅游企业十分认可毕业实习、行业技能实训、生产/见习实习、案例分析这几种实践方式在提升实践应用能力方面的作用,并倾向于建立毕业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兼职机会、建立技能实训基地、高管进课堂给学生授课等方面的校企合作。具体情况如图4显示。
2、酒店管理职业岗位群对人才的要求2.1 能力要求
酒店认为员工最应该有的能力是:应变能力,组织协调沟通能力,自我完善能力,客房、餐饮、前厅对客服务能力。
2.2 知识要求
酒店认为员工最应该有的知识是:酒店英语,会计知识,计算机基础知识,服务理论知识,礼仪知识,菜肴、酒水知识,酒店营销知识,酒店管理知识。
2.3 素养要求
酒店对员工素质的要求是:(1)思想素质,主要是: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吃苦耐劳精神,具有良好的组织纪律性,工作责任心和工作态度,特别是职业忠诚度。(2)基础文化素质,包括文、史、地、政策法规等。(3)身体、心理素质,一般来说,酒店行业的工作劳动强度大,时间长,既要求有健康的身体,又要有较强健的体魄,能适应紧张高强度的工作;并且要求从业人员有一定的心理适应能力和应变、应急技巧。(4)交际礼仪素质,酒店行业综合性、开放性强,是一个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的行业,行业的特点要求从业人员有良好的礼仪素质。(5)职业素质,包括职业意识,职业习惯,职业技能,职业理论。
3、酒店管理方向课程体系的构建
3.1 明确培养目标
现今酒店需要的人才不只是熟练的一线服务人员,而是熟悉酒店业的发展政策与前沿动态,掌握其各个部门的运营知识和业务技能,具备战略规划、组织管理和市场营销的能力。以及拥有独立思考与判断能力、创新与创业意识、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基于口头与书面的沟通技巧等关键能力;具有较强的主动学习、独立工作和综合分析能力,能适应酒店行业发展和工作环境变化所提出的新要求;具备在国际化和多元文化环境工作的语言知识、沟通技能和基本素质的技术管理复合型人才。
因此酒店管理方向应培养能在国际高星级酒店和连锁品牌从事酒店产品开发与项目策划、酒店市场调研与营销、酒店企业经营与管理、服务管理等实务性、管理性工作,具有良好的人文与科学素养,扎实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良好的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3.2 构建课程体系
酒店的部门主要包括前厅客房、餐饮休闲、营销公关、人事文秘四个方面,因此,酒店管理方向人才培养要从酒店的四类部门出发,重点培养学生各部门实务工作、经营理念和管理技能。具体见表1。
结合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查结果、酒店管理职业岗位群对人才的要求以及酒店各部门的工作要求,参考厦门艾美酒店、厦门喜来登酒店、厦门威斯汀酒店、厦门日航酒店等5星级酒店的岗位设置,确定酒店管理方向课程组包括基础知识、服务能力、管理能力三大类,如表2所示。
参考文献
[1] 周义龙.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187-189.
[2] 饶雪梅.高职两年制酒店管理专业工学结合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9(05):29-30.
[3] 郑红梅,谢玉婧.创新型酒店管理人才培养问题与破解[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2(05):35.
[4] 段金梅.珠三角地区酒店人才需求现状与高职酒店管理人才培养[J].职业教育研究,2009(09):140.
[5] 朱云洁.中、澳高等院校旅游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比较[J].酒店管理研究,2014(07):140.
[6] 郭心毅,陈萍,刘乔乔.借鉴英国经验的高职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2(04):6.
[7] 李力,沈雅雯.我国旅游高等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解析[J].旅游论坛, 2011(1):123-124.
一、在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就业指导较少
学生入学开始,逐步接受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对旅游行业有了感性的认识,在面对就业时,对工作的认知、薪酬待遇、个人的择业价值都出现不同的问题,甚至再就业一段时间后,依然很难适应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出现这些问题和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有一定的关系。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一般面对毕业生展开,主要以就业指导课的方式给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大多为开设时间较短,或者以慕课的方式在网上教学。高职院校学生的主动学习性较差,对以课程进行开设的就业指导有一定的抵触情绪,甚至有些学生认为是学校没课上了,才给他们开了这门“没什么用的”的。这样的观念影响下,学生对就业指导课的重视程度会大大降低,没有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在毕业离校后难以适应工作环境。高职院校肩负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也应该在职业技能教育的同时,重视学生的就业的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针对当代学生的特点,结合当下的就业情势,帮助学生提前分析行业内就业。就业指导教育应该在大学整个过程中进行,而不是集中在某个学期。
二、培养方向不明确导致课程设置应用性不强
旅游业本身要求从事旅游业工作的专业人员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懂得处理人际关系、了解政策法律相关信息,身在游客立场为游客着想、心在旅游公司为公司牟利。这要求旅游工作者是“全能型”人才。但高职院校资源有限,培养什么样的旅游人才成为旅游管理专业制定培养目标时最大的问题。很多高职院校都会把培养目标简单制定为旅游管理方向。方向的不明确致使在专业课程设置时就会出现庞杂、重复的现象,有些课程笔者认为可以选择性开设,比如以扩大学生知识面为主的《中外民俗》、《旅游地客源国概况》,这两门课可以选其一开设;《旅游地理》、《旅游资源概况》可以不开设在以导游为主要方向的培养方案中。在有限的课时内需要给学生传授的是理论与实操相结合的、适应学生就业的课程,教会学生融会贯通,比如对滕王阁景区的讲解能否利用《导游基础知识》里的古建知识对滕王阁建筑进行讲解,而不是简单按照百度的导游词来讲解。
三、学生对旅游业发展缺乏认识,理想与现实之间出现鸿沟
很多学生在选择旅游管理专业之初,认为这个专业就是可以到处玩的专业。在毕业找工作时,发现期望薪酬远远高于实际薪酬,工作的难度超出自己想象的程度。以导游为例:面对不一样的游客说着相似的话,强体力劳动下还要回答不同游客相似的问题;加上一些社会评论对导游的片面认识、导游本身不高的底薪;工作中没有处理好的各种关系增加了就业者的精神负担。这些都让刚就业的学生被迫认识到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同时,这种不满也会通过各种渠道影响到其他人,形成恶性循环。结合上述原因,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改进,希望对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率有意义。
(一)丰富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教育的类型,这类课程贯穿于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
如前所述,高职院校的很多学生对于以课程形式安排的学习内容有较大的抵触,所以笔者建议,将就业指导教育做到课上、课下相结合。课上,教师除进行理论讲解外,建议将任务驱动法切实应用,比如对国家旅游发展的分析、旅游业人才需求情况的调查分析、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率的调查分析等,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本人认为不必可以追求标准答案,在调查、分析、理解过程中,相信学生自己会形成认识。课下,讲座、社团必不可少。学校、院系可以邀请已经毕业的本校优秀毕业生,行业内有一定影响力的名人,在大学生群体中有一定认可度的专家开展讲座,实际工作与心灵鸡汤同时灌输。建议减少读稿纸一类的讲座,大多数学生对这类的讲座不认可,很多学生也是“被逼”去听这一类的讲座的,效果可想而知。同时,建议高职院校将就业指导类课程的教学、活动贯穿于学生的在校学习期间。从大一的专业定位,到大二的间接感知,到大三的心理辅导。根据学生在学校的阶段不同,因时施教。逐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价值取向,提高行内就业率。
(二)课程设置适应市场需求,突出方向性
现代旅游逐步趋于智能化、国际化、全域化,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也应该逐步适应这种发展趋势,在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方面体现特色,突出方向性。以导游方向为例:旅游管理导游方向是现在很多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实际培养方向,针对这一方向的就业,除对学生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要求外,还有一项硬性规定:考取导游证。根据国家旅游局的规定,导游资格证考试没有指定教材,只设置考试大纲,内容规定在全国导游基础知识、地方导游基础知识、旅游政策法规、导游业务等范围内。如果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是导游方向的,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就应该突出其特色,将有利于导游考试的课程和实践相应设置。
(三)充分利用实训基地,缩小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学改革;就业订单化
1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育目标及教学特征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教育目标是,为旅游行业输送合格的技能型人才。因此,我国高职旅游教育应立足全面发展,同时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提升学生的个人素质以及实操能力。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具有明显特征,同时要根据旅游行业的发展需求进行调整课程的设置。
(1)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倾向。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广泛分布于旅游服务业、酒店营销、旅游景区以及旅游管理部门等,从就业方向上看其专业对学生提出了非常强的实践操作性要求,同时要求学生必须具备更强的服务意识,这也决定了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倾向。
(2)具有非常完备的教学理论体系。与我国旅游行业的发展相对应,旅游管理专业在高职院校中的设立已经有一定的历史,因此其教学理论体系也已经非常完善。(3)对学生发展的全面性有着较高要求。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就业时大多投身于服务行业,而旅游服务行业对从业者知识面的广度、技能技术的掌握程度都有着比较高的要求,因此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趋于全面。
2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问题分析
(1)理论课程与实践相脱节。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理论教学由于开设时间久、研究较为透彻等原因其教学已经具有非常完善的体系,故而能够很好保证学生理论知识汲取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但从教学实际出发我们却能看到,只有理论课程与实践保持良好的契合和辅助才能确保学生的全面发展。
(2)普遍缺乏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团队。高职院校的教师构成不同于其他院校,其任职教师虽具有相应的学历基础但队伍却以应届毕业生为主,缺乏相应的社会工作经验和岗位经验,因此在授课中也大多更倾向于理论知识的传授,而无法充分的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这种教育模式下不仅不利于学生实操性的提高,同时也因课程的空泛而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也正因如此,能否做到双师型教师的适时和适度引入已经成为了高职院校教育水平提升的关键。
(3)对学生的评估方式过于简化。学生学习状况和就业状况的有效评估是学校合理调整课程安排和教学内容的基础,也是高职教育能否与时俱进的关键所在。但从高职院校对学生评估的现状来看,院校的评估往往仅依靠学生考试成绩进行划分,而忽略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以及综合评定等方面,这种单一的应试式评估严重扼杀了学生的实操动手积极性,不仅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也与高职院校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相背离。
(4)教学过程没有向学生明确就业方向。学校在专业设置的同时为学生做好职业规划,确定其明确的就业方向能够有效降低学生在求学过程中的茫然感,同时也可以对自身和专业选择的契合度做出判断,大大提高专业就业率。然而,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虽然有着非常广泛的就业面,却很少有学校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就业指导,这是其专业教学中的重要缺失之一。
3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建议
(1)课程体系模块化改革。高职教育中实践课程和理论课程的脱节是造成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水平始终无法得到提升的重要原因之一,而模块教学化在高职教育中的引入则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利用模块化教学模式可以对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整个教学周期进行模块式划分,并且对各个模块进行评估和细分,根据实际的要求对课程进行调整,因此能够有效解决高职生在学习过程中实践课程比率不足的问题。而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课程体系的模块化改革其重点则在于以就业为导向,以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为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在各个模块的调整和确定是做到理论与实践课程的相互贯通、融合,把握好合理的课时比例和课程结构。
(2)实践教学体系化改革。高职院校在实践课程的安排上普遍采取了“内二外一”的模式,即校内理论学习两年,校外实践实习一年,这种方法虽然表面上保证了较为充足的实践学习,但实际上其模式的变通性非常弱,同时也没有做到良好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和理论事实上仍是互不相干的两部分。因此要打破高职院校在教学模式上的这一弊端就必须引入更为灵活、使用的教学体系,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部分有机结合到一起,并根据课程的进度和社会职业需求逐渐调整教学中存在的弊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根据国家旅游局数据显示,中国旅游产业对GDP综合贡献达到了10.1%,超过了教育、银行、汽车产业。2015年,我国国内旅游突破40亿人次,旅游收入过4万亿元人民币,出境旅游1.2亿人次。中国国内旅游、出境旅游人次和国内旅游消费、境外旅游消费均列世界第一。我国旅游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10.2%。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的旅游人才。2014年全国旅游相关专业(方向)人数:博士研究生167人,硕士研究生1569人、本科生5.34万人、高职高专生11.08万人、中职生12.30万人、以上合计不到30万,而全国旅游业每年新增就业约50万人,两者相比缺口很大。在旅游教育中高职所占比例很大,如何搞好高职教育是需要我们认真研究的问题。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是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它关系到人才培养的方向、人才知识和能力结构的构建。本文将对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与创新做一些探讨。
一、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现状
课题组对全国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进行了一些调研,采用了两组数据,一组数据是全国20所旅游类高职院校。另一组数据是高职旅游教育资源大省山东、浙江、江苏、广东、四川开设旅游管理专业的高职院校,每个省选取了10所学校进行调研。调研数据来自于教育部阳光招生信息平台和部分学校的网站上的招生简章。调研的内容各个学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通过调研发现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存在以下问题:
(一)课程设置与专业培养目标不吻合
课程设置应该紧密结合培养目标,每门课都应该对应的培养目标。在调研中发现,有些学校旅游管理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结合不紧密,设置的课程体系无法达到培养目标。比如,某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本专业主要面向国际旅行社、景区及国际酒店等现代化旅游企业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技能、高素质的服务与管理人才。但课程体系里面没有一门酒店管理概论课,也没有一门是能够扩展学生国际视野的课程。
(二)课程体系没特色,是旅行社、酒店、景区相关课程的大杂烩
各个学校旅游管理的课程体系有一些差异,主要在于各个学校所处的区位、资源、办学定位不一致。但是,通过对全国70所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调研可以看出:第一组数据显示,全国20所旅游类高职院校中,有3所学校没有开设旅游管理专业,另外开设了导游、旅行社经营管理、景区开发与管理、酒店管理等专业。有8所学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都涉及了酒店、旅行社、景区三个方向,有9所学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涉及了旅行社、景区二个方向。第二组数据显示,50所学校中有31所学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涉及了酒店、旅行社、景区三个方向,有19所学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涉及了旅行社、景区二个方向(详见表1)。有极个别学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只涉及旅行社一个方向。
(三)课程体系与中职本科雷同,不能实现以能力为中心的高职人才培养目标
高中职培养目标的混淆,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某行业或某岗位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某行业或某岗位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职业人才。中职教育注重的是高素质、中级初级技能,高职教育注重的是高素质高技能的职业人才。高职教育培养目标更多地注重了专业能力,但是没有注重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要求。
由于对培养目标的混淆,导致高职课程设置缺乏准确定位,没有充分结合旅游企业对人才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的需要。导致,一些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与本科院校差别不大,办成了本科压缩式的普通专科。实践课程体系设置不如中职,专业理论水平不如本科,专业特色不鲜明,没有完全实现“以能力为中心”的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旅游教育和旅游产业在人才培养上没有完全实现“无缝对接。”旅游教育培养的人才与旅游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之间存在一定差距。
二、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题体系优化与创新的思路
(一)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要符合高职专业设置的要求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同时也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适应技术进步、生产方式变革和社会公共服务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年)》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指导性文件,是高校设置与调整高职专业、实施人才培养、组织招生、指导就业的基本依据,是教育行政部门规划高职专业布局、安排招生计划、进行教育统计和人才预测等工作的主要依据,也是学生选择就读高职专业、社会用人单位选用高职毕业生的重要参考。对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与创新就必须遵循这个目录的规定。
(二)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要符合旅游职业教育的要求
旅游管理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题体系的建设必须符合旅游职业教育的要求。强化校企合作,学校与旅游企业共同来开发课程体系。国家旅游局、教育部于2015年10月26日颁发了《加快发展现代旅游职业教育的指导意见》,文件明确指出:鼓励校企联合开发专业课程,增加任务驱动型、项目开发型、行动研究型、案例教学型课程数量。推动专业教学紧贴旅游技术进步和旅游服务实际,加大实践性教学比例,提高“双师型”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承担教学任务比例。推广“多学期、分段式”“淡旺季工学交替”等顶岗实习模式。引导旅游企业充分发挥重要办学主体作用,积极推动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一体化育人的现代学徒制试点。
(三)坚持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综合职业素质教育为核心
旅游教育不属于单纯的学科性教育,是培养人的岗位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职业教育,是学历教育和岗位职业教育相结合培养应用型管理人才的教育。既是学历教育,又是岗位职业教育,属于“双证书”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既要把科学理论传授给学生,又要坚持以培养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和专业技能为目标。学生获得大学毕业文凭的同时,还取得岗位职业资格证书,获得岗位职业从业资格和职业能力,学生毕业就能直接在工作岗位上开展工作。
三、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优化与创新的措施
(一)学习教育部高职教育专科目录,明确专业对应的岗位群
《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年)》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指导性文件,专业大类对应产业、专业类对应行业、专业对应职业岗位群或技术领域,突出职业性和高等教育属性。在该目录中旅游大类(64)分为旅游类(6401)、餐饮类(6402)、会展类(6403)三个专业类。旅游类又分为《旅游管理》(640101)、《导游》(640102)、《旅行社经营管理》(640103)、《景区开发与管理》(640104)、《酒店管理》(640105)、《休闲服务与管理》(640106)六个专业。六个专业中《旅游管理》、《导游》、《旅行社经营管理》三个专业对应的岗位群均为旅游及公共游览场所服务人员岗位,衔接中职专业均为旅游服务与管理,接续本科专业为旅游管理。《景区开发与管理》对应的专业岗位群也有旅游及公共游览场所服务人员。《酒店管理》专业对应的岗位群是住宿服务人员、销售人员、商务专业人员、健身和娱乐场所服务人员。
(二)根据学校所处区位和自身条件确定专业重点培养方向
从目录规定来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主要是培养旅游及公共游览场所服务人员。这个范围比较广泛,但是主要是指旅行社和景区的工作岗位。每个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来确定专业重点培养方向。笔者认为旅游类专业院校,可以不开设《旅游管理》专业,可以细分《导游》、《旅行社经营管理》、《景区开发与管理》等专业,使培养出专业性更强的专业人才。非旅游类高职院校可以开设《旅游管理》专业,但不同的学校开设的《旅游管理》专业包含的重点专业方向可以不一样。如果学校位于旅游业发达的省级城市、学校教学资源充足的情况下,《旅游管理》专业的重点是培养旅行社方向的专门人才;如果学校位于旅游业不是很发达地区,学校开设有《酒店管理》专业和《旅游管理》专业的情况下,《旅游管理》专业的重点是培养旅行社方向、景区方向的专门人才。如果学校处于二级城市、当地酒店比较多,学校只开设了《旅游管理》专业的情况下,《旅游管理》专业就要兼顾旅行社、景区、酒店三个方向了。
(三)校企联合进行市场调研,共同确定该专业的培养目标
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的制定单靠学校是不能完成的,需要旅游企业和高职院校进行深度合作,共同搞好市场调研。首先,要摸清旅游行业特点、人才结构、需求状况、岗位群对素质、知识、能力的要求,应该具备的职业资格等。然后,才能从宏观上把握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与高职院校的培养现状,最后,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共同来确定《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要从专业能力、学习能力的和方法能力三个方面来把握。专业能力是指具备从事旅游活动所需要的专门技能及专业知识,方法能力是指具备从事旅游活动所要的工作方法及学习方法,社会能力是指具备从事旅游活动所需要的行为规范及价值观念。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目标培养目标为:该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旅游行业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具有(旅行社、导游、景区、酒店)等旅游企业工作能力,具备必要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能胜任(旅行社、导游、景区、酒店)等旅游企业服务、管理岗位需要的,掌握技能学习方法的高素质高技能职业人才。
(四)校企联合制定该专业的课程体系体系
在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指导下,旅游管理专业应紧密结合培养目标,以旅游企业需求和学生就业为向导,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以考取各种职业资格证书为手段,以为地方旅游经济建设服务为载体来构建课程体系。把课程体系分成专业基本素质模块,专业基础知识模块,专业核心技能模块、专业可持续发展模块。要完成这四个模块课程体系的开发,就需要高职院校与旅游企业深度合作。课程开发既要有高职院校的教师,也要有各种类型旅游企业的总经理、部门经理、一线员工。首先,分析行业发展趋势和职业岗位任务,把职业要求的知识、技能、态度、素质与受教育者的认识、习得过程有机结合起来,组织、筛选相关教学内容。然后,共同设计课程结构,实现课程结构的模块化。其基本设计思路是:对旅游职业能力进行分解,将其中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确定为各个具体工作岗位的技能,确定为选择性岗位技能,设计就业方向性课程。多个核心课程模块和就业方向性课程模块的组合,构成一个旅游管理的课程体系。
(五)《旅游管理》课程体系融入双证课程
关键词:旅游管理;课程体系;三位一体化模式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3-0150-02
一、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设置现状
(一)理论课与实践课分配不均现象普遍
虽然旅游管理专业已经升级为一级学科,但由于自设立起就被定位在经济学下的二级学科,随后被放入管理学但也是作为二级学科,所以在其课程中不难看到对经济学和管理学相关课程的异常重视。旅游管理不同于其他的社科类专业,它是一门应用性强的学科,就业范围相对宽泛,在短短的30多年中就出现了中专、大专、高职和本科等不同层次的应用型培养阶段。而作为区别于职业和专科教育的本科阶段,安排大量理论课程,却轻视旅游管理本身的学科特点,与服务相关的实践课比例过低,几乎在大多数的旅游管理本科课程中屡见不鲜。
(二)课程设置缺乏创新和特色
旅游活动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其核心就是具有地方特色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所以,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应该与本地旅游资源相结合,形成具有地域性和地方特色的专业课程。目前,这种乡土类的旅游课程在各大院校中几乎没有,学生毕业后对当地的旅游资源都不清楚,使其岗位适应期加长。
(三)因人设课,教材建设滞后
随着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培养的加强,对旅游专业师资力量注入了新鲜血液。但是研究生培养的数量远远不能满足旅游管理专业设置数量的增加,一些学院就忽视了人才培养的要求和专业特点,考虑更多的是现有的教师能上什么课,使得一些专业背景不同的教师被迫转变研究方向,因人设课造成教学内容的理论化。同时,也使得教材的编写和更新出现时滞性,师资薄弱势必教材建设脱节,长此以往形成相互的恶性循环态势。
(四)缺乏与社会企事业单位的合作
目前,中国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设置基本都是重视课堂理论教学,轻视社会实践过程和经历。根据对一些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学计划的分析,第8学期为毕业论文设计,时间约为6—10周不等,其他的专业见习、专业实习等实践教学活动都不太一致,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如专业实习,有些院校将其集中在最后一学期,这样学生既要找工作又要做毕业论文,根本无心实习。有些院校为了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增加了实习时间从第7学期开始,相当于大四一年时间给学生充分的自,但是由于缺乏同实习单位的合作往往使实习流于形式,旅游企业对旅游人才舍不得投入,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不能很好的得到锻炼和学习,造成学校、学生和社会企事业单位间的矛盾。
二、现行课程体系设置造成的问题
现行的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设置缺乏统一性和科学性,忽视了旅游管理专业的特点,没有以旅游活动为研究对象、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出发点,影响了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造成多方利益受损。
(一)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
作为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就是为社会企事业单位培养合格的可用人才,但是,在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下培养的大学本科生中却出现了高职、大专抢夺本科生的就业岗位,而且用人单位更是视本科生为“鸡肋”。究其根源在于旅游管理本科生动手能力差,理论与实践不能很好的相结合,造成大学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现象的普遍发生。
(二)课程设置使就业方向趋同
由于存在课程设置缺乏创新和特色的现状,最终大多数毕业生选择的就业方向基本相同,出现了旅游行业间的就业不均衡。根据对旅游管理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的粗略统计,绝大多数选择到酒店行业就业,其次是旅行社、景区及其他一些相关行业,但是服务于本地的毕业生要远远少于到外省就业的人数。这种就业选择完全没有考虑到旅游活动的地域性,培养出的学生替代性强。
(三)学生定位不明确,人才流失严重
从大学生自身出发,由于其考入高校选择专业时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和主观性,会使其对所选专业存在一定的主观想象和错误认识,那么,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设计会起到积极的引导和规范作用,能够在不变换专业的情况下,为学生提供微调的机会,改变其消极态度。相反,现有的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的设置让众多选择旅游专业的学生定位模糊,认为所学课程就是管理学和相关学科的拼凑结合,一些实践课却由于缺乏实验室或者实习基地而成为纸上谈兵。
在定位不明确的情况下,学生就业机会减少,期望与现实的差距使得毕业两三年的学生选择其他出路,造成旅游方面人才流失严重。
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应是一个以旅游活动为研究对象的由各相关课程组成的具有有机联系的整体。体系内课程给予学生的知识结构、知识深度和广度应能使他们用来分析和解决旅游管理中的各种问题。在由全校性的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组成的四大主体中,前两个属于作为旅游管理人才必备的通用性基本理论知识,后者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定位自主选择的。根据这种高校普遍采取的标准出发,提出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三位一体化”模式。
三、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设计的“三位一体化”模式分析
当前,全球旅游的趋势向着国际化、多元化、体验化和自由化发展,包价旅游已远远不能满足旅游者的需求,这对旅游从业人员提出了更大更高的要求,经验丰富,阅历广,学历高的高素质人才方能适应。如何厚积薄发成为服务能力和管理知识兼有的全才是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目标的核心内容。鉴于此,笔者提出“三位一体化”模式。
(一)实践应用型
旅游管理专业对学生的实践应用性要求强,作为大学本科的学生不仅要学习好理论知识,而且要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同时在理论与实践的相互学习中培养专业服务态度。这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过程,实践应用能力可以说是理论知识和服务观念的基础,没有很好的实际操作过就无从谈起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也就无法体会服务意识对旅游各个行业的重要性。
理论来源于实践,唯有在实践过程中才能很好地总结经验,不断创新。很多大学本科的旅游专业学生总认为自己比高职、大专学生起点高,就业定位一开始就是管理人员,这样势必造成就业困难。其实,旅游企业的中层管理者往往还承担培训新员工的工作重任,所以要成为旅游企业的管理者必须具备娴熟的操作技能和专业的管理知识。
因此,旅游管理本科课程体系中要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通过专业课程中的相关教学实践内容,寒暑假期的实习,毕业实习等环节有层次,有阶段的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对于处于懵懂期的大一新生主要是观摩式的实践教学;大二迷茫期的学生可以教授一些入门级的实践课程;大三面临矛盾期的学生可以从思想入手进行服务能力实习;最后到了大四的抉择期通过学生的自主选择进行不同旅游行业的管理实习。这样使其毕业就能就业,很快成为高素质技能人才。
(二)管理储备型
旅游管理本科学生仅具有实践应用能力是不够的,要成为真正的管理储备资源、旅游企业的骨干力量和生力军还要有一定的管理理论知识和素养。当前,由于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应用管理人才缺失,从业人员素质低成为普遍现象,加之旅游管理本科生就业理想与现实的不相符,一部分人在步入社会两三年后选择其他行业,造成旅游企业与学校间的供需矛盾。对于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设置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旅游管理人才,成为各大院校关注的焦点。
从目前各院校修订和现行的课程设计看,已经意识到应用能力的重要性,逐步加大教学实践课程的比重,但是如何将实践与理论知识有机结合培养学生良好的服务态度还是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很多课程采取的是分段式教授,理论课就是课堂上的传授知识,能力培养在学校主要以观摩、参观为主而且集中在大三、大四阶段。虽然现在很多院校通过定点实习单位来进一步教授学生的操作能力,但是由于校企合作的利益冲突,使其流于形式。
对于旅游管理本科生来说,应在实践运用能力的基础上,对其旅游管理方面的理论知识有深刻的理解和掌握,这样才能在经历一定时间的基层工作后运用所学的知识成为旅游企业强有力的管理人员。这就需要对课程设置进行一定的修正,从入学起就有计划的让学生参与实习,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同时,丰富教师的实践经验和技能,创造教师到旅游企业兼职或挂职学习、交流和进修的条件,使其能够深入旅游实践的第一线,及时了解旅游行业的新动态。或直接聘请一些水平和能力都比较突出的旅游业界管理人员到学校教学,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
(三)学术研究型
作为旅游管理本科教育阶段,不仅是为旅游行业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也是为研究生培养做基础,培养旅游专业教育者和研发人员。所以在旅游管理本科课程体系设置中除了对应用和管理的培养外,还应融入对旅游相关学术研究的深层次课程安排,对于选择研究生教育的学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同时也能够让其他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有更深的认识,起到产学研相互促进的作用。
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的“三位一体化”模式是对旅游管理本科课程体系安排的总体规划,是结合学科特点,市场需求和学生自身发展阶段做出的新的模式设计。最终使学生在获得实践应用能力、管理理论知识和了解学术研究前沿的基础上,通过自身能动力在工作岗位上取得创新,无论是技能创新还是学术创新,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动力。
参考文献:
[1] 刘海鸿.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4,(9).
[2] 杨音南,袁尧清.地方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问题探讨[J].商业经济,2009,(3).
[3] 宋晓微.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探讨[J].职业技术,2012,(5).
关键词:旅游管理;大学生;就业
2003年,毕业生人数首次突破200万人(达到212万人),之后平均每年都要增长五六十万人,2009年首次突破600万人(达到611万人),今年则增至630万人。人保部门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630万人,比2009年的611万多19万人①,就业形势非常严峻,高校毕业生则是所有就业群体中就业的难点。本文主要从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问题入手,分析其主要原因,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一、旅游企业人力资源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旅游业的发展靠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旅游教育是培养旅游人才的活动,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一)旅游企业人力资源发展现状
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主要就业方向是旅行社和旅游酒店,从事旅游交通的很少,在这里以旅游酒店为例来探讨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就业。在知识经济时代,拥有一大批高素质的旅游从业人员,以满足旅游业飞速发展的需要已成为当务之急。目前旅游管理专业的大学生从事本行业的不到30%,这一现象已经严重影响旅游业的发展[1]。在我国的旅游行业队伍中,高中文化程度的人员占90%;服务人才流失严重。在其他行业正常的流失率一般在5%~10%左右,而旅游企业员工的流失率竟高达20%以上[2]。
(二)旅游企业用人需求状况问卷调查
通过向旅游企业、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同时发放问卷调查,当面访谈等方式进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状况调研。调查问卷内容设计分为两大部分,即:旅游企业招聘、聘用人才倾向;被聘用的我校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状况等的反映。本次调查设计调查问卷并有计划地发放,回收率为95%,有效率为93%。
调查问卷资料经过整理和统计,得出如下结果:用人旅游企业聘用我校毕业生主要分配在企业的中层、基层管理或技术岗位,比较注重毕业生的道德品质、沟通能力、协作能力、执行能力等,有实习经验者是聘用单位比较注重的,他们认为能力比专业更重要,当前的毕业生眼高手低;对于我们学校的毕业生而言,基本操作能力较好,具有较好的职业道德和服务精神,但缺少创新精神和灵活应变的能力。
(三)当前旅游酒店人才需求问题分析
目前旅游酒店服务的现状不容乐观,企业人力资源的配置上还存在一系列的不足。具体表现为:
1.基层人员数量庞大,素质低下
服务性很强的行业,基层工作虽然是一些体力上的劳动,需要基层工作人员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同时,直接面对顾客,能处理各种突发状况,要善于和客户沟通,能快速准确地处理好与客户之间的关系。现阶段酒店的基层工作从业者主要是技校毕业生或者社会待业人员,数量虽然庞大但质量不高,素质偏低,很难保证企业的服务质量,导致客源减少,效益降低。
2.中高层管理人员紧缺,专业水平低
中高层管理人员应该具备丰富的社会经验和管理经验,具有很强的办事能力和独到的见识见解。这种能力是需要大量时间,处事经验和丰富的社会阅历积累的。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后只有一少部分从事酒店管理工作,而且大部分因为种种原因而短期改行。旅游企业培养出来的人才往往在几年后因为薪水待遇等因素“跳槽”,作为把经济效益放在第一位的酒店,往往直接从别的酒店“挖”来人才,导致酒店中高层管理人员紧缺的问题没有从本质上解决,并且近几年来越来越严重。
二、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培养现状
1990年到2000年期间,旅游院校净增980所,其中旅游高等院校净增197所;旅游在校学生净增27.89万人,其中高等院校在校学生净增6.53万人。直到2004年底,我国每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开设旅游院系或专业的高等院校,全国共计574所,旅游专业在校生274701人。伴随旅游高等教育迅猛发展,高等本科院校“招生容易,就业难”。分析其主要原因时,旅游专业的实践性环节薄弱是其病灶。事实上,国际上主要旅游专业的学生在学习期间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和教学中大量引入实践的做法在我国还未形成,这也正说明目前中国旅游高等教育的存在课程设置等诸多方面的问题[3]。
三、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培养模式的完善
一、课程优化的必要性
(一)旅游人才市场供求矛盾突出,有必要调整课程体系,培养新型人才
我国旅游高等教育发展迅猛,规模不断扩大。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压力,缺乏竞争力,大部分学生毕业后并没有进入旅游行业,而是改行进入其他行业,人才流失率居高不下。造成此现象原因多方面,从教育自身而言,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是重要原因之一。因此,从新的视角探讨课程体系设置,是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方式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探讨,促进旅游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旅游专业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践
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与实施目前还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在强调技能培养的新导向下,旅游管理专业在追求理论学习的同时却忽略了对实践能力的培养,也缺乏专门的实训实验室和模拟实训室。因此,旅游专业人才职业能力培养有一定的缺失,使得毕业就业面临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差和专业技能不强的尴尬局面。
(三)课程内容重复现象严重
从笔者自身经历的专业培养和多年来的教学体会,目前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内容的重复问题很普遍。首先,在基础理论课程方面涉及到管理学、经济学等方面的课程,而在旅游学类中又涉及到经济学、地理学、文化学、法学等内容。其次,在专业课内部,分化出饭店管理、旅行社管理与旅游景区(点)管理三个方向,饭店类课程涉及到饭店经营管理、饭店市场营销等内容;在旅行社管理方向同样出现了旅行社经营管理、旅游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内容;在景区(点)管理方向同样出现类似的课程内容,这是专业方向分化而缺乏有效综合的结果。
二、研究方法和调研结果
(一)研究方法
质性研究可以被认为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主要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陈向明,2000)。
笔者在进行课程优化设置的研究过程中,重点运用质性研究方法。通过运用质的研究中的现象描述分析学的方法对笔者所在院校的2013级(调研时已经步入工作岗位)、2014级和2015级的旅游专业的学生进行调研,调查学生对正在运行的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的态度。调查结果对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论文调研设定四个方面的问题对学生进行问卷式的访谈调查,主要包括了课程开设内容的必要性,课时数的安排,课程开设的优先顺序,课程的考核四个方面。
(二)调研结果
1.课程内容设置的必要性
当问到学生“您认为旅游管理专业应该开哪些课程?哪些课程的开始没必要?为什么”的问题,学生普遍认为与从业资格考试有关的课程,非常的有必要,并且对实践类的课程提出了强烈的要求。原因主要在于,课证结合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相应的考点知识,有助于提高从业资格证的过关率,增强学生学习信心。也有同学对管理学原理、会展策划以及酒店类的课程的必要性提出了一定的质疑,认为这些课程一方面太过于抽象,另一方面认为与旅游的关联度较低。
2.课时数的安排
在课时数的安排上,学生普遍认为酒店类的课程相对较多,而对于旅游心理学、旅游审美、旅游景区等有助于提高旅游专业素养类的课程相对较少。原因主要在于旅游心理学、审美的课程有助于他们了解游客心理,对将来从事的工作有极大的好处。
3.课程开设的优先顺序
在“从目前个学期的课程安排来看,你认为哪些课程应该先学,哪些课程可以后学”的问题上,学生倾向于循序渐进式的教学,从业资格证相关的优先考虑。认为景区类课程、规划类课程以及酒店类的课程可以后学。
4.过程考试考核
在“你觉得现在实行的过程考试改革有没有对你的学习和能力提升起到促进作用,为什么?”的问题上,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学生认为对自己理论的实践应用能力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并且认为,实行过程考试对自己学习主动性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而对过程考试持反对态度的学生,理由主要在于个别课程的过程考试采用分组考核的方式,考核过程容易流于形式,互动性较差,没有充分发挥过程考试的作用。
从调研结果情况来来看,学生对课程内容设置必要性、课时数安排、课程优先顺序安排以及考核方式所持有的观点原因可以做如下分析:
1.人才培养方案自身不足
原有的人才培养方案在设定时,除了考虑到课程设置的内容之外,也有考虑到师资力量的安排情况,制定方案的教师从专业教师的代课习惯、学期课时数安排的角度做了过多的考虑。因此,容易导致人才培养方案在制定时存在课程优先顺序不合理的现象。
除此以外,人才培养方案的特色不突出,培养目标不明确,也容易导致课程设置全而不精的问题。旅游行业涵盖面广,课程设置时,将所有行业考虑在内,反而容易导致特色不突出,培养目标不精准的现象。
2.学生专业认识不足
通过调查结果,学生普遍对酒店类课程的安排表达了不满的情绪,或者认为没必要,或者认为课时数太多。这个结果的原因除了因为人才培养方案不合理,还有就是学生对专业人士不足的原因。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往往容易忽略掉,酒店行业也是旅游行业发展的一大支柱产业,也是未来就业的一大导向。而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很容易陷入的误区就是,他们未来的就业方向是基层的导游人员。
3.就业压力影响深刻
在全社会范围的就业压力影响下,学生更倾向于掌握一技之长,因此,容易将就业的容易与否与自身所拥有的职业资格证书的数量进行结合。所以在学生所表达的诉求上,普遍认为与导游证考试相关的课程相当重要。
三、课程优化设置的建议
(一)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1.确定专业方向,明确专业培养目标
针对学生所面对的困惑,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时,应该明确专业设置的方向,不是笼统的划定一个旅游管理方向,根据“互联网+”、“全域旅游”、“旅游产业融合”的理念背景以及市场发展的需求,设置合理的专业方向,明确各个方向的培养目标,给学生以明确的引导。
2.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以市场为导向,以专业发展特色为依据
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时,应通过课程设置内容凸显旅游管理专业和酒店管理专业的不同,避免学生产生疑惑的情绪。但又不代表酒店类的课程要完全剔除,笔者建议可以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时,适当弱化酒店类课程的比例,未来的教学中,可以通过选修课或者是讲座的形式,向学生传递酒店行业的一些发展信息。
(二)重视入学教育和课程介绍
针对学生在课程必要性设置时提出的质疑,笔者认为,学生的疑惑解决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解决:1.在入学教育时,一定要明确告知学生专业发展的趋势,未来的就业途径和方向,避免学生将自己的就业方向仅仅局限于基层导游;2.教师授课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在于,向学生进行课程导向介绍,使其明晰每门课程设置的意义。
(三)强化就业导向的课程
1.课证结合
“课证结合”是指以市场所需的专业资格证书为导向,将日常教学内容与考证内容相融合的一种教学模式。学生通过相关课程的学习,可以提高职业资格证考试的通过率。为学生未来的就业提供一定的保障。因此,在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时,应当加入与职业资格证书相关的课程,课程大纲的设定以及教材的选择应当与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相一致。
2.企业课程植入
旅游管理专业的应用性较强,而且人才市场需求量较大,笔者所在院校与多家旅游企业进行了校企合作,能够为学生提供较好的就业保障。但是,旅游管理教育同样面临供给侧改革的问题。目前的课程设置与教材选用与市场发展存在着一定的脱节现象,学院的课程设置有着完善的理论体系,而企业需要的是步入工作岗位即能有出色表现的员工。因此,在校企合作的背景之下,有必要将企业的课程植入到学院的教学课程中。
(四)健全实践教学体系和过程考核
实践教学体系是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运用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组成时间教学的各个要素进行整体设计,通过合理的实践课程和环节设置,建立与理论体系相辅相成、结构和功能最优化的教学体系。在课程设置优化的过程中,可以将教学和过程考试进行融合,对学生的考察侧重于实践技能、职业素养的考核。对学生的评价可以引进三方评价机制,即:学生自查、教师考核、企业评价。
四、结束语
课程优化设置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在实践运行过程中的不断验证和修订。旅游管理的课程优化有助于进行旅游管理专业教育的供给侧改革,为培养更加适合旅游业发展需求的旅游人才做出贡献,促进旅游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巩固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关键词】高校 旅游管理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09-0006-02
一 引言
我国自加入世界旅游组织以来,各级政府对旅游业提高了重视,国内旅游环境得到很大的改善,国家也不断推出“拉动内需”等刺激旅游投入的方针,我国的旅游业取得了突飞猛进、举世瞩目的成就。2009年我国旅游总收入达到1.29万亿元人民币,2010年初,中国旅游就业人数已达到7600万人,旅游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我国也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旅游大国。
我国旅游市场的快速发展导致了对旅游人才需求的快速增长,近些年,我国大中专院校也都积极地申报旅游管理专业,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人数也有了很大幅度的增长。但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就业时却陷入了一种尴尬境地,那就是很难选择本专业就业。一方面是因为旅游管理专业工作主要集中在旅行社、饭店管理、会展、规划等领域,以基层服务为主,很多学生不愿选择。另一方面是当前大部分旅游管理毕业生缺少实践经验,适应工作能力较差,这与企业需求相脱节。当前很多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从事本专业工作的人数不足一半,大部分学生则选择进入了其他行业。
人才的培养与需求相脱节导致了我国旅游人才市场的巨大缺口。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实际需要旅游专业人才高达800万人,旅游业人才缺口至少有200万人。如何解决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需求的矛盾,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
二 高校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现状
当前我国高校培养人才的模式是以理论知识为主,实践教学为辅,重视学生的学识教育,不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导致出现书呆子型的优秀生。当前大部分高校在培养学生时无法按照专业的特征实行不同的培养方案,存在一系列问题。
1.按分数录取的教育体制忽视学生的兴趣及特长
当前我国高校的录取方式还是采用分数制度从高分到低分,忽视了学生的自身特长和兴趣,这给学生今后的就业带来了很多问题,也是导致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选择其他专业就业的重要原因。而在美国,学生在高考的录取中是需要加入学生的申请和学校的面试环节的,减少了学生报考专业的盲目性。
2.培养目标不明确,培养模式单一
目前,很多高等院校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设置方面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甚至多年采用一套教学方案和课程设置,无法按照市场的需求情况进行适时的改进。在人才培养的模式上也都采用国家教育体制实行的“宽口径、厚基础”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所学的知识多而全,但在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所掌握的知识都是泛泛而谈,缺乏深度和特色性,与当前旅游管理所急需的营销人才、景区规划管理人才、电子商务网络人才、旅游财会人才、旅游行政管理人才、高级导游等专业性强的人才相脱节。
3.不重视实训教学环节
旅游管理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但我国的很多高等院校却不重视或没有能力为学生创造实习、实训的机会,这也是很多企业反映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后上手难的一个重要原因。与国外具有代表性的旅游高校相比,我国旅游管理专业最突出的差距就是实践环节比重明显偏低,方式明显落后。如美国康奈尔大学、希尔顿大学等都安排旅游专业学生社会实践和实习约7个半月至8个半月;英国旅游院校学生实习时间为6~12个月;澳大利亚旅游管理专业的研究生在完成一年的学习课程后,另外两年都要带课题进入企业边实践边做论文。我国很多旅游管理的学生在毕业前没有机会从事本专业工作的实习。
4.不重视学生的思想、素质教育
旅游业是一种服务性行业,对工作人员的素质和工作能力等要求很高,而很多高校在教育学生时注重学生的知识学习,轻视学生的素质教育,特别是对学生的就业观、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与引导更少。有数据表明,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不仅是本专业就业率低,其本专业就业后的人才流失率也非常高,很多从事本专业的毕业生在工作一两年后就转入其他行业就业了。针对这种现象,一位高校的教授指出,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就业很多是从基层开始的,工作比较辛苦且待遇不高。在对一个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采访中,60%的旅游管理学生表述不愿考虑去基层工作。高校在培养学生时既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对学生思想、素质的教育,从心出发,引导学生树立一个正确、合理的就业观。
5.师资与教材建设难以满足教学要求
师资是影响旅游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目前,我国高水平的旅游管理专业师资紧缺,很多教师是由管理类、经济类等相关学科转行而来,缺乏旅游管理专业的系统教育理念,更没有旅游经营管理的实践经验,授课时多为照本宣科,无法将理论研究与旅游实践紧密联系。
三 应对策略
1.从选拔人才开始,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特长
旅游是服务性行业,其专业人员在工作中往往需要与外人交际,这就需要其具备较好的与人交往的素质和能力。如普通话良好,英语口语较好,具有亲和力和服务意识,性格开朗、端庄大方,富有朝气,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等。个人素质除了后天的培养,还和其生存环境和遗传等相关,因此,高校在选择学生时应设置一定的选择条件,这样可以避免一些不合适的人才进入本专业。国外很多国家的旅游管理专业在高考录取时都要进行面试,我国高校有很多特殊的专业在录取学生时也有较严格的面试程序。鉴于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就业的特殊性,本人认为高校在选拔人才时实施面试,可以从一定程度上避免该专业人才流失的可能。
2.依据市场需求,细化培养目标
当前我国各高校在培养旅游管理人才时,培养目标大体相同,定位基本为“就业面宽泛的复合型人才”,既能从事酒店工作,又能为旅行社服务,既能从事服务接待工作,又能从事策划管理工作。因此,很多高校在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上也采用宽泛的方式,通常是集营销类、酒店管理、旅游管理等多个方向的课程。在这种情况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对专业知识认识不深入,大同小异,缺乏特色,是造成我国旅游毕业生就业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此我们有必要借鉴国外的做法,根据旅游市场需求变化,依托自身的学科背景和学科优势,走多元化道路,实时调整、细化人才培养目标,强化人才专业化。可将旅游管理专业分为导游、游客信息服务、市场营销与旅游产品开发、酒店烹饪管理、餐厅服务管理、酒店设施管理和客房管理等方向,使培养出的人才具备明确的专业就业方向。
3.重视实践教学
旅游业是应用性很强的行业,旅游专业人才除应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外,更应具备良好的实践能力和技能。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应重视实践技能课程的比例,从而保证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实践教学可从两方面入手:(1)整合校内资源,设立包括模拟导游实训室、旅游电子商务实训室、模拟餐厅等在内的校内旅游实训基地,为学生创造仿真的训练环境,增加操作技能。(2)高校应积极与旅行社、餐饮、旅游景区等企业联系,走校企结合的道路,多为学生创造在企业实习、实践的机会。为了确保人才的质量,可以规定每个学生实践、实习的时间不少于半年。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高水平的旅游专业人才离不开高质量的旅游教师队伍。由于旅游教育发达的国家多以培养具有较高实践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为目的,因此其对教师的任用资格有严格的规定,除学历要求外,专职教师必须有4~5年的实践经验或行业经历,必须有技能等级证书。这给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有专业理论知识,又要具备实践技能。而我国目前旅游高等院校的教师普遍是理论知识较高,科研能力较强,但缺乏行业实际操作经验,由此导致在教学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要改变这种局面,就必须建立一支“双师型”的师资队伍。对此,旅游院校应有计划地安排现有教师到旅游企业兼职、挂职,通过实践增强专业技能;另一方面,强化教师的理论知识。此外,聘请相关旅游企业中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经验的管理者为兼职教师,并定期安排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前来做讲座,以此弥补学校教学的不足。
四 结束语
我国的旅游业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旅游管理人才出现了明显的缺口,如果不能尽快地改变这种落后的教育模式,那么必将对整个旅游行业的发展造成明显的影响与制约。这种人才培养与应用不相适应的现象应引起国家、高校及企业等多方的重视。
参考文献
[1]杜江.中国高等旅游教育的发展与改革.wuyc68.blog.省略/blog/static/81080499200862282534170/,2008
[2]孙淑英.国外经验对我国旅游人才培养的启示[J].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