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10 14:55:2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生态学理论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1.自主质疑
学生课前预习学案,初步掌握本节课的基础知识,了解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同时发现、提出并记录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课堂中主动参与,参与中积极思考、解决问题。教师的工作就是认真批阅预习学案:一要整理记录学生主动提出的问题;二要记录学生预习好的方面、预习好的和预习较差的学生名单;三要分类记录知识漏洞、思维偏差、书写表达不规范等问题。学生的问题也不要全部放在课堂上解决,对预习质量较差的个别学生通过单独交流,帮助解决一些基础问题,这样可以避免因课堂时间限制而忽略学习差的学生。通过自主质疑的反馈,既全面掌握了学情,为教学积累第一手资料,又为课堂教学选择合适教学方法节省了时间,赢得了效益。“热力环流”的问题整理如下:(1)如何直观理解空气的热膨胀、冷收缩现象?(2)热力环流图太抽象不易理解,空气的运动方向搞不懂?(3)如何判断热力环流的空气运动和气压变化关系?(4)如何比较气压大小?是不是高压大于低压?(5)判断气压高低是否可以根据等压线高低直接判断?(6)山谷风和城市风会不会分析?(7)海风和陆风是怎么吹的?(8)海陆风对海滨地区的气温有什么调节作用?(9)书写不规范、表达能力欠缺、个别学生生活经验错误。
2.互动排疑
这是教师选择合适教学方法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关键环节。合适的教学方法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即在学生主动参与过程中解决问题。例如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法,让学习较好的学生和学习较差的学生合理搭配,组成生生互动小组,一方面让学习好的学生充当“小老师”角色,通过讲解、示范,帮助学习较差的学生解决问题;另一方面,相互讨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教师在互动中要扮演好组织者、参与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在生生互动中巡视,适时点拨,重点关注预习中错误较多的学生,注意不是就题论题,告诉学生答案,而要引导学生挖掘信息,寻找解决问题的规律和方法。教师除了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法外,还要灵活地、综合地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比如对话教学法、探究教学法、读书指导法、支架式教学法、演示教学法等等。在互动排疑中,教师要让位于学生的学,教师由主讲变主持。学生不仅解决问题,更要体验问题解决的过程,感悟问题解决的方法,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设计如表1所示)。
3.精讲释疑
为了改变过于强调老师讲学生听的接受学习方式,新课程倡导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式,但教师不是不要讲,而是如何有效地讲。教师要杜绝没有重点、主次地“串讲”和根据自己意愿、思路地“灌讲”。应该讲学生易错易混易漏之处;讲学生想不到想不深想不透之处;讲学生似懂非懂很难搞懂之处。总的来说,教师讲解过程要以学生为主。在互动排疑中或在互动排疑后,教师根据学生问题解决的程度,一要探究错因,在讲解过程可以还原学生的错误思路进行讲解,找出学生错误根源,让学生发现错误,反思错误,纠正错误;二要点拨思维,教师用生动、形象、精练的语言进行点拨,让学生掌握地理思维的方法和技巧,理解地理问题的解决过程,思维品质得到培养。在互动排疑中,引发“为什么等压线在高压处凸起来、低压处凹下去,是否有特殊情况?”的新质疑,学生解决这一问题有争议,需要教师讲解。笔者首先在等压线上画了a,b和c三点(见图1),A′,B′和C′的气压分别取值为900(hpa),950(hpa)和900(hpa),通过刚才分析的同一垂直方向海拔越高气压越低的结论,引导学生分析垂直方向上a的气压比A′大一些,b的气压比B′小一些,c的气压C′小一些,所以a,b和c三点的气压可以相等即在同一等压面上,验证了气压高等压线上凸,气压低等压线下凹结论的正确性。5.练习馈疑课堂练习的当堂训练是教学的主要环节。教师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以及学生学习状况,精心设计或选择好典型练习,将学生的疑问再次暴露反馈。课堂练习一要体现基础性,面向全体学生以考查学生对本节课知识掌握和初步运用为主;二要体现适度性,就是数量要适度,限于课堂时间确保少而精;三要体现针对性,针对学生的疑点选择或设计练习。
二、“五疑导学”模式构建高中地理生态课堂的优势
“五疑导学”模式的实践,带来了高中地理课堂的变化,使课堂更有了“生态味”,主要体现在:
1.确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教学活动是一个由师生构成的双边活动,两者缺一不可,是一个有机的共存整体,缺少任何一个方面,都不能称其为教学。[2]因此,教师和学生是生态课堂的主体因素,两者互利共生、共同发展。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应该是主体间性,即平等互助的双主体关系。教师不能过分强调自我主体,而忽视学生主体,教师应该在充分调动学生主体的前提下发挥自我主体。“五疑导学”模式通过学案导疑,教师尊重每位学生的质疑权利,在批阅学案中尊重学生的已知和未知,与学困生的答疑平等交流。在互动排疑中,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参与学习,把学生的话语权还给学生,让学生的想法、智慧、错误、争论充满课堂,倾听每位学生声音,不断捕捉学生生成的教学资源。教学中,师生平等对话,相互学习,相互促进,营造了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实践了生态课堂理念。
2.建立动态平衡的教学机制
在生态课堂中,学生成为学习的起点和终点,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识状况成为课堂活动的切入点。[3]“五疑导学”模式让教案变学案,在充分了解学生学情的基础上,以“预设问题—解决问题—生成问题—再解决问题”为主线展开教学。首先教师创设问题打破原有生态因子(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平衡,学生解决问题达到平衡,学生生成新问题,再次引起课堂生态的失衡,学生再次探究,寻求新的平衡。因此,课堂教学处于平衡到不平衡再到新的平衡的动态稳定之中,在设疑、质疑、释疑的生态链中走向和谐高效。
3.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提出“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生态课堂理念倡导“以人为本”,为了体现上述理念,教师根据学生个体差异,探索适应学生差异的多种教学方式。“五疑导学”模式中根据学生的疑问,选择了合作交流、实验演示、支架式、对话式等主要教学方法,教学方式的多样化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学生较好地解决了热力环流的预习问题。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而且培养了学生人际交往、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品质。“五疑导学”模式关注知识与技能的生成,关注过程与方法的科学,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体现了新课程“三维目标”的要求。
4.构建互动生成的教学过程
雅斯贝尔斯指出:“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生态课堂是联系的课堂,各生态因子之间(主要是教师和学生)需要通过对话和交往互动来达成理解,促进发展。[3]“五疑导学”模式中教师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合理组建小组,形成新的交往场域,在该场域下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小组、小组与小组、学生与老师、小组与老师进行多维互动。在教师合理组织、科学引导和积极参与下,互动交流渠道自由通畅,质疑在互动中生成,智慧在碰撞中产生,思维在交流中升华。如互动中生成了“为什么等压线在高压处凸起来,低压处凹下去,是否有特殊情况?”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继续讨论交流,学生提出了很多想法和办法,在精讲设疑环节,教师还是点拨引导为主,在师生对话中解决问题。5.形成多元的发展性评价体系《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重视反映学生发展状况的过程性评价,实现评价目标的多元化、评价手段多样化。”多元发展性评价目的是尊重学生个性的差异,关注每位学生的生命状态,促进每位学生全面发展,让每位学生有尊严地学习。“五疑导学”模式中运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生生互评的多元评价。教师在预习状况、课堂表现、互动交流、情感态度等方面进行反馈评价,强化激励。学生参与自评与互评,不断认识和了解自我,增强学习的动力,优化学习方式,开发非智力因素,提升学习能力。通过课堂教学中多元发展性的评价,帮助师生建立信心,进行自我认识,发展自我,有利于促进师生各方面的可持续发展。[1]
三、“五疑导学”模式构建高中地理生态课堂存在的问题
在生态学看来,生物界的生命有机体要想生存都离不开所处的生态环境,而且不管是生物有机体还是非生物有机体相互之间也是存在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有着千丝万缕的竞合关系的。类似的,高校的发展也会受到地理环境、地域经济、科学技术环境、国家及地方政府的政策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也会受到学校的管理水平和制度、文化和学术氛围等内部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的汇聚也可以看成是一个高校生态系统,每一个因素就可以看成是整个系统中的一个构成因子或者是高校生态系统的子系统,占据着自己固有的生态位,学科建设就可以看成是整个高校生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这样同一个地区作为不同生态系统的每个不同的高校肯定会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竞争和合作,而同一个高校生态系统中的不同的学科子系统之间自然也会出现对资源竞争的局面。而且,高等学校这个生态系统中也和生态系统一样会有投入产出,其投入的是各项资源,产出的是各项学术成果,而产出的成果取决于其竞争占有相关资源的能力。综上可知,可以根据生态位理论将高校学科系统分为“态”和“势”两个属性,其中“态”指的是每个学科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及其当前的状态;“势”指的是每个学科对环境的适应性及其可持续发展能力,也就是说,由于资源的有限性和稀缺性,不同学科获取资源的能力也不同,所以为促进学科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学科之间的竞争是客观存在的,同时,为实现整个高校学科系统的健康发展,更需要学科之间的协作共生、协同进化。可见在理论上将生态位理论引入学科建设评价是可行的。
2高校学科生态位评价模型的构建
运用生态位理论评价高校学科建设情况,应主要进行两方面的评测:一是高校学科生态位的态与势的测定,二是高校学科建设的综合评价。本文在借鉴生态位理论与测度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高校学科生态位评价模型的构想。
2.1学科生态位态势模型
学科生态位态势模型是整个学科生态位评价模型的基础和前提,包含生态位宽度和重叠度两方面。学科生态位宽度表明的是某一学科在整个学科体系中竞争力的强弱,学科生态位重叠度表明的是学科多样性的大小。
2.1.1学科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宽度是从一个生态因子轴的角度研究的,学科生态位表明的是某一学科在整个学科体系中占据的生存和梯度位置,会存在生存、发展和竞争三种状态。学科要生存就要有占有一定的资源和功能要素,要发展就要协调好内部构成要素关系,增加其竞争优势,积极进行管理创新,提升其综合竞争力。通过分析生态位的态势理论可知,学科生存力是一种“态”属性,学科竞争力则是一种“势”属性。要想提升学科的发展力,管理者必须提升其生存力和竞争力。
2.1.2学科生态位重叠度。
学科生态位重叠是学科在各个维度上的相似程度的度量,体现的是学科之间的相似性和利益冲突的频率。
2.2高校学科建设的综合评价
高校学科建设综合评价的具体评价过程应该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2.2.1建立高校学科建设评价因子集。
以已经建立好的评价指标体系和具体内容为基础,即可整理得到各层次指标的因子集合。
2.2.2归一化处理。
归一化处理的目的在于消除指标量纲,并实现指标变化范围的统一化。
2.2.3确定指标权重。
为了使评价指标体系能够可行和有效,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确定指标的权重,综合比较各种赋值方法,结合本文所构建的评价模型,特别是学科建设评价指标绝大多数都属于难于直接准确计量的特性,最好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
3结语
关键词教学学生态度策略
AbstractStudent’sattitudeaffectsalotonhisstudy.Changingthestudent’sattitudetomakehimbevigorousinstudyistheproblemwhichtheteacherhastofaceandtrytomanage.Thepassagediscussedsomestrategyforteachertochangestudent’sattitudeonstudy.
Keywordsteachingstudentattitudethestrategy
在教学中,学生对所学课程的态度将直接影响学生学习该课程。这种影响主要表现为:学生对该课程的态度是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前提;学生已有的态度,对于学习与他的态度相一致的材料有助益,而对于学习同他的态度相矛盾的材料则有阻碍;学生具有积极态度时,学习材料通常不会同他的已有观念发生对抗,有可能同认知结构中的相应观念形成更清晰、更牢固地联系,因而学习以后不易遗忘。因此,形成和改变学生的态度,使学生对所学课程持积极态度,是教师在教学中不得不面对并试图解决的问题。
一、基于态度结构的态度策略
社会心理学把态度视为对任何给定的客观对象、思想或人,都具有认知的成分、表达情感的成分和行为倾向的持久系统,并认为人们努力在各种态度之间、特定态度的情感、认知和行为成分之间保持一致。特定态度的三个组成成分倾向于一致,这意味着某个成分的变化将导致其他成分的相应变化,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影响学生态度的某一成分而使学生的态度发生变化。
1、认知改变策略。学生对学习材料或某一课程,会在心理产生许多与此相关的认识和信念。这些认识和信念可能是关于该课程内容的,可能是关于该课程形式的,也可能是关于该课程结果的,还可能关于该课程与其他人或物的关系的,每种认识和信念在重要性上和在其效价的强度上是有差异的,它们的综合就形成了学生对该课程的不同的态度。教师通过各种方法改变学生对该学习材料或课程的认知来影响学生的态度,致使学生对学习该学习材料或课程形成积极态度,这就是认知改变策略。学生对该学习材料或课程的认知的改变可导致对该学习材料或课程的喜爱,也可直接导致学生投入到该学习材料或课程的学习活动中去。
多属性态度模式提供了改变态度认知成分的策略基础。运用多属性态度模式,认知改变策略的具体方法有:
改变学生对课程的评价。这种方法就是改变学生对课程某方面或几方面的信念。由于受先验经验或态度的影响,部分学生会认为学习没多大意思、知识没多大用处、上课很无聊等。为了改变学生的这种信念,教师可以通过多样化的讲授不断提醒学生该课程对其在某方面是“更好的”或“最好的”,如,对高职生来说,教师可以在课程开端介绍课程体系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或未来职业相关度讲解;在开始讲授课程中某部分内容时,提示这部分内容对学生在某方面的意义或作用;案例选择时,贴近学生的实际。改变评价的关键是课程表现出对学生的意义。
改变学生对课程的相对评价。学生对课程的不同方面有不同的认识或重视程度,常常会看重某方面而认为这方面更重要,改变学生对这些重要性的认识程度,是认知改变策略的另一种方法。在高职中,有些课程是专业基础课,有些是专业课,还有些是通识课;有些是侧重学习职业知识,有些是倾向培养职业能力,有些是增加学生的人文素质,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特点强调这方面,说服学生更重视这方面。
增加学生对课程的新认识。这种方法就是在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增加新的概念。可以增加一个以前被学生忽视的方面。例如,对高职学生,告知课程成绩40%~60%取决于学生的课堂或平时表现;考试内容着重于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或运用知识于实际的能力等,以强化学生对课程的重视。也可以增加课程与众不同的方面,例如,告知学生本课程是精品课程;课程内容的许多方面是教师的研究成果或观点看法等,以增加学生对课程的积极评价。
从另一个角度来认识课程。这种方法是引导学生从新的视角看课程,如把课程看成是学生自己的某种资源,怎样拥有它、怎样有效利用它;从职业生涯角度看课程;从经济角度、消费角度看课程;从时间利用率上看课堂学习,等等。如果学生认同,就会改变学生对课程的观点。
2、情感迁移策略。教师利用学生对某事某物某人的积极情感并把他们迁移到对于课程内容的好感上来,这就是情感迁移策略。这种策略,从原理上看,是建立在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的,也就是说利用已经形成的条件反射来形成新的条件反射。在教学中,可用的方法有:
给予学生不同的肯定。对于学生的进步、与众不同的回答、个性的作业、闪光点等,予以积极的反馈,形成学生积极情感,这会导致学生对课程的喜爱,进而就会增加对课程学习的投入。
利用多媒体呈现学生喜欢的刺激。课件制作与呈现中,对于色彩、图案、动慢或音乐的选择,结构的编排,考虑学生的喜好或赏心悦目,逐渐地学生就会把与该课件形式联系的正面情感就会转移到课程学习上。
激发学生对课程本身的情感。上课时,使用幽默的语言、抑扬顿挫的语调;讲课的激情与热情,以增加学生对上课的喜爱。上课所举的案例或例子与学生所关注或喜爱的对象、事物结合,使学生对该对象或事物的积极情感与课程内容联系起来,促使学生对课程内容也产生同样的情感。
师生良好的人际关系。教师对自己的形象进行有效管理,以增加自身对学生的吸引度,使学生对教师产生积极情感,进而学生就会把这种情感扩展到教师所授的课程中去。
学生对课程的喜爱会增加他对课程的正面认识与评价,进而增加他们对课程学习的投入度。
3、行为参与策略。行为参与策略就是指教师利用学生其他需要,如好奇、表现、成就等等,吸引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使学生对课程形成积极态度或改变学生的消极态度。因为,学习行为可以先于认知和情感而发展,导致认知或情感的形成,促使积极态度形成;也可以与认知和情感相对立的形式发生,导致认知或情感的转变,也促使积极态度形成。如一些实训类课程,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就在于学生的行为参与。
行为参与策略,主要是以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为基础的。与经典条件反射一样,操作条件反射也需要在刺激和反应之间有一个联结,但它强调强化物的功能和强化的时间。例如,如果学生出现积极的课堂行为时,立即给与鼓励性言语的强化,对课堂的积极态度就会发生。如果学生的学习行为,带来了批评或时间浪费或痛苦,则会对课堂产生否定态度。因此,行为参与策略的关键是促使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或发生学习行为并同时确保学生感到这种参与或行为是值得的。
行为参与策略的具体做法除了实训类课程的实训法实验法演练法外,还可以是:要求学生做课堂笔记并予以检查;选择合适的课程内容,让学生来讲解;让学生举出与概念相关的案例或例子;给学生案例,让学生分析;让学生对某内容提问,并奖励问题提得最多的或最具特色的或最深刻的学生;促使学生参加课堂讨论,回答课堂提问,并给于不同的奖励,如主动发言(不考虑正确与否)给予最高等级、被动而正确回答了问题给予第二等次成绩、被动而不太正确的回答给予第三等次成绩、被动又错误回答记为差,导致学生积极发言;布置多种形式的课外作业,并给予及时反馈。
可以运用逐步升级技术促使学生发生学习行为、一步步进入学习状态。
二、源于态度条件的态度策略
学生的态度是习得的,是各种主客观因素不断作用影响的结果。态度形成与改变过程的多元变量研究表明,态度的形成与改变与学生内在的心理状态有关,也受外界情境的影响。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施加对态度形成与改变因素的影响,来改变学生对课程的态度。
1、动机唤醒策略。学生对课程的态度主要取决于该课程能否满足自己的需要,因此,改变态度的一种有效的策略就是唤醒学生的动机,使他们的特定的需要显性化,导致态度改变。
心理学研究表示,与学生的学习特别是课堂学习有关的动机主要有认知需要、自我提高的需要、附属需要等三类。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这些动机,使学生投入到该课程的学习。
认知需要,就是想了解与理解要掌握的知识、要阐明与解决问题的欲望。这种需要,一般来说,主要是从好奇心与探究环境等的心理素质中派生出来的。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创设一些问题或情境,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更多地了解相关知识,尝试解决问题,经历学习情景。
自我提高的需要,就是个体的那种因自己的胜任能力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在学习中表现为,一方面,学生力图用学习成绩来取得名次或等第。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肯定,或学习行为的赞许,促进学生努力取得更好成绩,来唤醒或满足学生的这些需要。另一方面,同学业上的失败相联系的那些可能导致丧失自尊的威胁,也促使学生发生学习行为,努力学习。因此,失败的威胁也是教师用来形成与改变学生的态度的一种方法。但要控制在一定的限度,不能让学生一直遭到学业上的失败,一直得低分,那样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将引起学生的回避和退缩反应,导致对学习的消极态度。
附属需要,指的是一个人为了保持长者们(如家长、教师等等)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做好的一种需要。对高职生来说,来自同学(特别是异性)的赞许也是一个强有力的因素。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对学生作业的积极评价,学生对某教学活动结果的个人或小组评优,来唤醒与满足学生的这种需要,使学生更积极投入学习。
2、归因引导策略。归因理论认为,态度形成和改变是人们对自己的行为(自我知觉)和经验进行思辨的产物。学生对他们自己在学习活动中完成得好坏及其原因有不同的看法或信念,这些看法或信念影响或构成他们对课程的态度。这些对成功或失败的原因的看法或信念也就是归因。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的归因进行引导,使学生做出合理、积极的归因,就是归因引导策略。
内在归因和外在归因。外在归因就是把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归因于对学习者来说是外在的东西,内在归因则归因于包括人格、品质、动机、情绪、心境、努力以及其他一些个人所具有的东西。归因研究(Weiner等,1978;Sohn,1977)指出,当把成功与失败归之于内部原因时,会引起最强烈的情绪反应;当把成功与失败归之于外部原因时,则引起最微弱的情绪反应。不同的原因可以引起不同的情绪反应。因努力而取得成功,导致极度的兴奋、非常高兴和狂喜的情绪;因幸运得到成功,会引起意外和惊讶;因能力而成功,导致胜任和自信的情绪;失败则导致无能和无望的情绪。当把失败归因于缺少能力时,会引起最严重的不快;将失败归因于努力,会感到比归因于能力更严重的羞愧。
稳定的原因和不稳定的原因。原因的稳定与否是指,原因是不是学习者内在素质或外在客体比较持久的特征。有些外在因素相当稳定,如某些任务的难易程度等,而有些外在因素相当不稳定,如运气等。同样有些内在原因相当稳定,如能力等,有些则不稳定,如努力等。原因的稳定与否的归因结果将会对学生以后的学习行为与学习结果产生影响。把学习成绩归于努力的学生比把学习成绩归于能力的学生在未来的学习中坚持的时间更长,把失败归于能力的学生比把失败归于努力的学生在未来的学习中花的时间更少。因此,努力这种归因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教师要给学生的学习行为或学习成绩以恰当的评价,帮助学生分析成败的真正原因,引导学生正确归因,使学生乐意努力学习该课程。
3、认知失调策略。根据认知失调理论,当一个学生对某个信念或态度对象持有相互冲突的想法时,会产生不愉快地感觉或失调,这将驱使他设法减轻或消除失调的状态,使相关的态度之间或相关的态度与行为之间变得比较协调。对于对学习或课程持否定态度的学生,教师可以使他们产生认知失调,从而使学生的行为或态度发生变化。
认知失调的研究(J.Brehm,1956;L.Festinger,1957)表明,当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之后,他就会倾向于为自己所做出的行为给予积极的肯定和辩护。因此,当学生的态度与他的学习行为不一致时,当他们不得不做着相对无趣的作业时,就会产生失调。因为行为本身是难以收回的,所以通常只能改变态度以消除失调。教师可以利用正面诱因如奖励,吸引学生去做与他的态度不一致的学习行为,也可以用负面诱因如惩罚,来威胁他,让他去做自己不喜欢的事。在这里,改变态度的诱因水平有一定的限度。一般地,过高或过强力的外部奖励,会降低学习的内在价值,并且也降低了学生对这一学习活动的感兴趣而体验到的愉快程度。
4、榜样提供策略。学生的态度形成与改变受其周围的人影响,其中榜样的影响是较大的。在教学中,可以利用课程内容与教师自身教学行为为学生提供榜样。
就课程内容而言,只要涉及到人就可能提供榜样。教师在讲解内容或案例与例子时,选择一些学生关注或喜欢或仰慕或崇拜的人物,有意识地把这些人物与学习材料联系起来,如这些人物如何看待这些知识、如何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这些知识给这些人物带来了什么益处、没有相应知识给这些人物造成的遗憾,等等,向学生传达这些人物对这些知识的积极态度,引导学生形成对课程的积极态度。
就教师而言,教师对课程的态度,是认真负责还是敷衍了事,是热爱教学还是完成任务,是喜欢课程内容还是程序化讲授内容,等等,影响并形成了学生对这课程的不同态度。因此,教师要控制与设计自己的教学行为,用自己对课程内容的专业与权威、热爱和激情来为学生树立榜样,产生正面、积极的榜样力量。
总之,影响态度的许多因素是可能由教师操纵的。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应用一些态度策略使学生对课程的态度更为积极。
参考文献
1.[美]詹姆斯·H·麦克米伦,何立婴译.学生学习的社会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2.邵瑞珍.教育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1988
3.[美]J.L.费里德曼,D.O.西尔斯,J.M.卡尔史密斯著,高地等译.社会心理学[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
现代教育的目的是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使学生产生问题意识和问题态度,激发学生科学探索的精神和意志,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学习兴趣以及综合社会实践能力,以适应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发展的需要。作为农林类的课程,传授课程理论知识和一般原理不是林业生态工程学教育的全部,生态工程类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应该采用现代教学理念和方法,为提高实践能力而教。案例教学的理念是促进对学生科学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而不是让学生强记知识和理论。对于林业生态工程学课程,要给学生树立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思想,引导和加强大学生对环境恶化、荒漠化、酸雨等问题的思考,重视大学生动手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林业生态工程类课程的案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有些案例就是受教育者身边发生的事或自己经历过的事,可以激发大学生的自我学习意识,提高大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教学效果上充分挖掘教学过程蕴含的巨大潜力,让大学生体会到自我学习的乐趣,实现内在的自我需要和追求。林业生态工程学涉及的学科面很广,它不仅涉及水土保持学、森林培育学、防护林学等自然学科,同时还涉及生态经济学、区域规划、城市建设等工程和经济诸多学科,这就决定了林业生态工程学这门课程具有很大的拓展性。林业生态工程学课程体系包括基础理论与概况、林业生态工程营造技术、林业生态工程构建技术、林业生态工程效益评价与规划设计技术等四大模块,是一个相互承接、逐渐过渡的课程体系,而且课程应用性极强,比较适合案例教学方法的应用。因此,结合学校和教学实习基地周边地区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情况,引入看得见且可参与的教学案例,将林业生态工程学课堂教学引入深入探讨、广泛学习、积极参与的氛围之中,意义深远。
2林业生态工程学案例设置的主要内容
2.1生物群落建造工程
生物种群的合理选择与匹配是建造人工生态系统的前提,生物群落建造工程主要是把种群按一定的时空顺序定植在复合生态系统之中。林业生态工程的主要种群可以是乔木,也可以是灌木,甚至是草类。在这方面,农田防护林建设、防沙基干林建设、荒漠植物优化配置、梭梭无灌溉造林、乡土树种在城市中的营建技术与模式以及“三位一体”的防护体系等内容可以设置为专题案例,这些案例的讲解可以为林业生态工程学的学习奠定基础,触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2环境改良工程
人工复合生态系统主要在非森林环境中建造,为了保证植物正常生长发育,必须改良当地的立地条件,达到改地适树的目的。在干旱区一些严重退化的困难立地条件下,不采用环境改良或治理工程,就很难建造稳定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这方面的内容可以设置为专题案例的题材较多,例如:保水剂在干旱区造林中的应用、暗管排盐、荒漠区集水造林、沙地造林采用的人工沙障、固定活化沙丘的草方格等,可以为学生充分认识到干旱区生态环境改良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起到的重要作用。
2.3食物链工程
食物链工程可以有效地利用绿色植物产品或加工剩余物转化成经济产品,主要包括生产性食物链与“减耗”性食物链。在环境恶劣的干旱区受条件限制,食物链简单、产能较低,但是也有一些地域特色的食物链工程取得了较好的示范,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的总体效益,例如:人工释放赤眼蜂控制杨二尾舟蛾、梭梭接种药用植物肉苁蓉、无叶假木贼等荒漠药用植物种植、经济型防护林建设和林下养殖等。
3林业生态工程学案例教学模式
3.1选择合适的林业生态工程教学案例
一个好的林业生态工程案例是开展好案例教学的前提,典型的林业生态工程学案例应具有以下4个特点:(1)针对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案例设置的作用,案例分析能够很好地阐明课程教学的原理和理论,有助于对原理和理论的理解;(2)案例内容要能够反映林业生态工程中比较成熟的技术以及新动向;(3)围绕林业生态工程案例提出的问题恰当而且有教学意义,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最好是能够结合教师的课题或实习中涉及到的林业生态工程项目或问题开展案例教学与分析;(4)通过查资料、咨询、现场观摩等多种途径,设置的案例要使学生能够比较容易获得案例所涉及的知识内容和体系,例如城市林业建设案例。城市林业建设是城市绿化的一个重要内容,而且林学专业的学生比较熟悉,因此可以针对城市林业建设中的大树移植、树种优化配置、园林施工等内容设立专题,既可以突出教学内容,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3.2林业生态工程学案例讨论设计
林业生态工程学授课老师要在课前设计讨论题,先把一些简单的问题提出来,可以帮助学生初步熟悉案例教学内容,消除紧张情绪,进而切入案例模式,引导学生很快进入案例讨论状态,比如:防护林、农田防护林的概念等。林业生态工程学的老师还应在相关理论讲授之前将案例发给学生,督促学生认真阅读案例内容并进行小组讨论,在阅读理解案例的基础上查阅相关资料,确定发言的角度和观点并撰写案例讨论发言提纲。对于一些较抽象、复杂的知识,可以用案例教学中的实物、照片或视频等方式先解释现象,然后再通过设计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地引导,让学生在直观、简单的讲解过程中寻找答案,比如:干旱区防护林树种的优化配置、防护林网的间距的确定、景观尺度上的防护林体系规划等问题。在案例讨论过程中,还要根据学生了解的情况对问题进行必要的调整。
3.3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讨论
教师要使讨论的专题案例成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就要注意引导学生紧扣要讨论的专题案例主题内容发展,还要避免将讨论变成老师或一个学生的讲座或偏离主题,尽量调动主动性、参与性差的学生的积极性,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提高课堂气氛。林业生态工程学是一门偏应用的交叉学科,涉及的相关学科内容较多,要对设置的案例进行广泛的考虑并认真选取较为恰当的细节,在对案例讨论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和问题进行估计和预测的同时,还要请教研组的老师和优秀的学生来参与评论,教师要准备好记录以备总结和改进。
3.4注重课后总结
课后总结应该包括几个方面:(1)评价讨论课或专题案例进行的情况,评估每一个案例设置是否合适,是否起到了促进教学的目的,是否还要修正或完善;(2)评估学生对案例设置的看法和反应,总结学生视角下有待改进的地方;(3)评价学生在案例教学过程中的互动情况,学生是否积极参与,同时还要肯定和表扬有独到的见解、辩论精彩的学生,以便激发学生的热情。专业教师在讨论课后,要由浅入深地对本次案例教学内容进行小结,应针对讨论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评论,使学生加深对知识难点、重点的理解,达到解决问题和掌握技术的目的。就拿荒漠药用植物种植这个例子来讲,案例结束后的总结可以涉及到防沙治沙、开发荒山荒地、药用植物产品开发等和学生创业有关的问题,这样就可以更加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
4结语
关键词:生态文学 大地伦理 生态整体主义
一.生态伦理溯源
有记载的最早的伦理规范主要用来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随着伦理道德发展,它也开始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致力于将个人融入社会。从表象看,伦理最早作为约束人类活动的规范,在经济发展初期,它强调的是人类如何幸福地生活而并不涉及生态意义上的约束和准则。但实际上,早在千百年前,中西方众多哲学家、思想家所宣扬的传统伦理中就已透露出生态伦理智慧。不管是儒道传统中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还是西方哲学中的幸福观,其中无不饱含丰富的伦理诉求。正是这些思想里所体现出的伦理智慧,为后来生态文学的产生,生态伦理的发展做了铺垫。
伦理规范作为一种模式,引导着人们反思生存环境的演变。随着人类对物质生活的追求不断提高,人类通过无节制开采资源不惜打破生态平衡,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在此背景下,一部分人开始意识到自身的生产活动与周围的动植物、大自然等生态环境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进而反思人类自身与自然、和其他生物的关系。就是这样,生态伦理在人类社会中的发展和反思中逐渐萌芽。
作为生态伦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大地伦理”于1933年由美国哲学家、美国环境伦理开创者之一的利奥波德首先提出。它强调人类在大自然中并不是一个征服者的角色,而是与自然紧密相连、共同生存发展的友好人类。人类在改造、征服自然取得前所未有成就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如人口膨胀、环境污染、资源匮乏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大地伦理把伦理学研究的范围扩展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将道德共同体的边界延伸至土壤、水、植物和动物或由它们组成的整体―大地。否定了人在土地共同体中原来的征服者的地位。[1]
生态伦理强调人类最终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与生态环境的整体利益是一致的,生态伦理把生态环境的整体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标准,形成于20世纪的“生态整体主义”具体阐述了这一观点。生态整体主义努力寻求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把价值建立在整个生态系统的非人类中心主义思想。[2]与生态整体主义理念相似的另一理念便是绿色科技,绿色科技反对“唯科技轮”,崇尚正确使用科技,通过一系列绿色环保手段发展绿色经济,从而进一步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二.美国生态文学中的生态伦理
工业革命之后,社会生产力提高带动巨大的社会财富积累,同时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和地位也逐渐发生了变化。人类由自然界的依附者变成了自然界的改造者,由自然界的奴仆变成了自然界的主人。在此背景下,有识之士开始反思人类中心主义,反思科技文明。1915年,著名思想家史怀泽(Albert Schweitzer,1875-1965)提出了“敬畏生命”(Reverence for life)的伦理思想。史怀泽对东方文明给予高度评价,对欧洲传统却持怀疑甚至是批评的态度。史怀泽坚持把生命整体性作为思想的逻辑起点,指出人的存在不是孤立的,有赖于其他生命和整个世界的和谐,进而将人类的伦理关怀从人扩展至所有生物和整个世界,倡导所有生命休戚与共、生死相依的密切关系。敬畏生命理论指出,伦理与人对所有存在于他的范围之内的生命的行为有关。只有当人认为所有生命都是神圣的时候,他才是伦理的。伦理即敬畏生命,或奉献给生命。“敬畏生命”理论深刻影响了许多生态文学家和生态思想家。生态文学先驱、《沙乡年鉴》的作者奥尔多・利奥波德从史怀泽的作品中受到启示,他所倡导的大地伦理和生态整体观,就是对史怀泽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寂静的春天》的作者卡森认为,《敬畏生命》一书让人类走出自我,第一次意识到其他生命。
1.大地伦理:整体思维之美
从17世纪开始,美国生态文学就有所萌芽,早期作家用文字抒发自己对所生活的土地的热爱抑或抨击破坏自然的行为。从17世纪的约翰・史密斯,18世纪的乔纳森・爱德华兹、威廉・巴特姆;再到19世纪的拉尔夫・爱默生、大卫・梭罗,最后是20世纪的生态文学代表性人物奥尔多・利奥波德和蕾切尔・卡逊,自然书写抑或生态文学贯穿始终。其中利奥波德被称为“生态伦理之父”,其代表作《沙乡年鉴》充分体现出了利奥波德的生态伦理思想。利奥波德在本书中提出了一个新的生态伦理观:大地伦理。利奥波德出生在美国德裔移民之家,他的父亲是一位真正的大自然爱好者。由于从小跟随父亲亲近大自然,大自然灵动的美在他心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也为他之后从事生态文学的创作做了铺垫。《沙乡年鉴》的环境伦理观就是“大地伦理”,具有两大鲜明的进步特征:反对人类中心论,提倡生态整体观。[3] 1935年,利奥波德在威斯康星河畔购买了一处被人类遗弃的沙乡农场,在这里作者和他的家人用最原始的方式生活着,并且寻找到了上帝赋予他们最原始的快乐。远离现代化的社会,在这一片最亲近大自然的农场上,利奥波德开始了自己的大地伦理探索之路。
一月到十二月的农场四季景色不同。春天,种下一排排松树、看着大地上的雪融化、追赶臭鼬的足迹、看着天上的大雁飞过;夏天,播种野花、为它们浇水施肥,期待它们为这片土地带来生机;秋天,去树林里听鸟儿高歌;冬天,看漫天飞雪飘落在这片农场。利奥波德细致、优美的语言,无不体现了他对这片土地深切的爱意。在对沙乡农场12个月不同景象的描绘后,他提出了“土地伦理”观念,他认为,“土地道德就是要把人类在土地共同体中以征服者的面目出现的角色,变成这个共同体的平等的一员和公民。它暗含着对每个成员的尊敬,也包括对这个共同体本身的尊敬。”[4]个体是由一个由相互影响的部分所组成的共同体的成员。个体的本能激励它在共同体中争取一席之地。而伦理观则协调共同体内各成员在相互竞争中的关系,促使个体和其他成员合作从而达到共生共存的目的。
2.科技伦理:经济与自然的博弈
20世纪美国海洋生物学家、生态文学代表性人物蕾切尔・卡森对美国生态伦理思想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1962年,《寂静的春天》的问世标志着卡森开始向美国的“生态伦理”发问。当时的美国,经济快速发展,科技发明更是给美国人带来了无尽的物质福利,但不知不觉中,科技也带来了灾难,一触即发。杀虫剂、除草剂、化肥农药的频繁使用给美国人的生活、生命带来巨大威胁。卡森在她的书中这样描述道:“神秘莫测的疾病袭击了成群的小鸟,牛羊病倒和死去,到处是死亡的阴影;这儿的清晨曾经荡漾着乌鸦、鸽子、鹧鸪、鸫鸟的合唱,以及其他鸟鸣的音浪。而现在一切声音都没有了,只有一片寂静覆盖着田野、树林和沼地。”[5]卡森认为污染是和核战争同种重要的大事。书中,作者描写了小镇前后翻天覆地变化,从鸟语花香、一片祥和之景的小镇变成处处是死寂的场景。卡尔森希望人人都能有一种“环境危机观”,努力还原生态平衡。卡森同时也批判了不顾后果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的行为,反对过度干预自然。卡森认为,科技原本的目的就是提高生产能力进而为人类带来福利,如果一切科技的发展都以破坏自然为代价,那便是得不偿失了。人类需要科技,但不可以过于依赖科技,人类实用科技,但不可以滥用科技,人类应该树立绿色的科技价值观念,把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纳入到保护自然中去。实现科技与自然、社会同步和谐发展。
人类盲目夸大对自然的控制能力,殊不知自己在大自然的面前是多么的渺小。大自然是极其智慧的,它赋予了每一个生物存在的意义。现如今,自然的美貌已不复存在,人类毫无节制的伤害自己的家园,忽视对自然的敬畏,必然会得到自然的惩罚。科学和技术不能够拯救人类,但伦理能够在思想上解放人类。当人类意识到自己对于大自然的伦理责任的时候,人类就是自由、幸福的。
三.生态文学的伦理教育功能 利奥波德在《沙乡年鉴》中曾问道,为什么没有人制定相关的规则?有人回答,因为群体并没有自觉遵守规则的意识,必须用教育改变这种局面。可是现行的教育受到利己主义的束缚,并不关心人对土地的责任和义务,局面令人堪忧。我们唯有反思体制观念,从内在开始改变,才能促进伦理规范的良性变化。
1. 从“个体主义”走向“整体主义”
伦理学属哲学范畴。利奥波德却极具新意地从生态学维度界说伦理学,将其定义为在生存斗争中对行为自由度的一种制约。利奥波德认为,无论是生态学还是哲学,伦理表达的都是一个相互依赖的个体或群体趋向于全体的进化模式,共同体是个体存在的基本单位。作为共同体成员,虽个体为在共同体中有一席之地而出自本能地去进行竞争,但趋于长期合作却是出于伦理观使然。这也就是将“个体主义”上升至“整体主义”的理念。
从本能的角度来说,人类对于自然的索取大于回报。长此以往,生态必然失衡。问题的关键在于观念的改变,而且必须是从内在开始改变。就公民的生态伦理素养提升而言,当务之急是改变生态教育理念,培养生态良知,将人类从利己主义中拉出来,用“生态整体主义”重新由内而外塑造其生态价值观,因为人与土地关系不仅仅是一种经济关系,还应该承担相应的义务。如果人类能够正确理解进化,那么伦理标准应当扩展至整个自然界”[6]环境危机实则人性危机。基于大地伦理的生态整体主义给生态困境中的现代人类带来启示,对环境伦理教育至关重要。
2. 超越“科技至上”论
科技就其本质而言,是人类的一种有目的的活动。科学技术自从产生以来,已经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实际利益。科技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与社会有着双向依赖关系――人类发展科学技术的初衷在于让科学技术造福人类,使人获得更大更大程度的自由与解放,从而使人获得全面发展,当代科技更是与人类自身的发展建立了密不可分的关系。然而,由于科学技术本身存在某种非人性化的因素,加上人类自身对科技的过度依赖和不合理使用,导致科技发展的异化。在这种状态下,技术不再是为人服务的工具,反倒成为一种破坏性力量,造成了人类社会的种种灾难。技术因缺乏伦理指导而产生的负面效应,在美国生态文学中有着丰富的表征。20世纪60年代开始,美国几乎所有生态文学文本都笼罩在由科技化、工业化及现代化引发的环境污染、阴霾与生态灾害之中,几乎所有的生态文学作家的心都充满焦虑。[7] 生态文学作者们不断对科技发展进行谨慎而全面的反思:科技的发展到底给人类带来了什么?在生态文学中,通过反思科技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图景,及对生态创伤的体悟,读者自然会重新考量“科技万能、发展至上”这一现代神话。
自然的意义并不复杂,也不深奥。包括人类自身在内的所有生物、植物、物质都被囊括在自然生态之中,生态从其存在的开始就是一个整体。自然作为进化的整体,是产生一切价值的源泉。自然进化衍生出一系列日益精致的物种,个体价值随之愈加丰饶,作为个体的人类是生态演替的最高层次,其价值根源于自然整体的价值。[8]
公民环境教育首先应重新评估人类中心主义,倡导生态整体主义伦理观,将人类的眼界放在与万物平等的角度,重新在生态整体中定位人的位置。作为自然之子的人类,更应用心灵去体味自然之美与魅,使灵魂得以净化,思想得以升华,生命得以延续。不论是人的现实生存体验,还是心灵体验,以及人对精神自由境界的追寻,都是无法脱离自然而独立存在的。人类生态体验性地关注自然,实际就是在生命的整体中关注自然。人类审美地关爱自然,不仅是把人自身与自然视为价值共同体,如同罗尔斯顿所言,是呈现着美丽、完整与稳定的生命共同体,对这种生命共同体的审美关注就表征为生态审美之境。这也是美国生态文学努力传递给读者的伦理信息。唯有真心回归自然,我们才能体味生命的真正含义。
[基金项目:2013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大学生态教育现状及其文学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1310364015);安徽农业大学2012年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环境文学视角下大学生心灵生态的建构研究”(项目编号:2012zs01zd)。]
参考文献:
[1]葛丽丽. 利奥波德大地伦理思想探析[J]. 重庆科技学院院报(社会科学版),2008(8):35-36.
[2]杨芷郁. 生态整体主义环境思想评析[J].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103-104.
[3]李秋红. 论《沙乡年鉴》的环境伦理观及其教育意义[J].素质教育,2013(5):58.
[4](美)阿尔多・利奥波德. 侯文蕙译,沙乡年鉴[M]. 长春: 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196.
[5](美)蕾切尔.卡森. 寂静的春天[M]. 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6]刘玉. 美国生态文学及生态批评评述评[J]. 外国文学研究,2005(1): 154-158.
[7]程虹. 寻归荒野[M]. 北京: 三联书店,2001.
关键词自然环境评价心理学方法
一、研究背景。
21世纪,生物学、法律学、经济学、建筑学及心理学领域的研究者,在探索人类幸福生活方法时,把关注点集中在环境问题及环境与人类和谐发展的问题上。心理学领域,研究人类行为最主要的是探求人类生存环境和人类知觉、认知及学习的因果关系。在某种意义上说,心理过程就是对环境的不断适应过程,就人类发展来讲,无论是个体还是群体,适应环境是其发展的前提。但是,人对于环境的适应不是完全被动的适应,通过认识和实践去改造环境是人类适应环境最大的特点。
环境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借鉴多种科学知识,反应出交叉学科的特点。与其它研究相比,环境心理学一个相当明显的特点是,关心自变量(环境)对因变量(人类心理)的长期效应。
二、环境评价的心理学研究方法。
(一)景观评价的心理物理学研究方法。
20世纪70年代,Daniel等人开始采用心理物理学方法进行景观评价的系列研究。即探求景观的物理特性(例如,地形、植物、水等)与心理反应(例如,选择的喜好、风景的感觉等)的相互关系研究。
景观评价的心理物理学研究方法是把风景与风景审美的关系理解为刺激——反应的关系,再把心理物理学的信号检测方法应用到风景评价中来,通过测量公众对风景的审美态度,得到一个反映风景质量的量表,然后将该量表与各风景成份之间建立起数学关系。所以,心理物理学的风景评价模型实际上分两个部分:一是测量公众的平均审美态度,即风景美景度;另一部分是对构成风景的各成份的测量,而这种测量是客观的。
(二)景观评价的心理学方法。
Daniel认为景观评价的心理学研究方法注重人的景观经验多元分析。虽然在研究程序上景观评价的心理学方法与心理物理学的研究方法比较类似,但是在解释景观选择和喜好时,不是从物理特性上解释,而是运用心理学的各种概念来解释。
1.Berlyne的对照刺激特征(collativestimulusproperty)。Berlyne根据实验美学的研究结果,提出美的反应是人的视觉刺激所具有的复杂性(complexity)、新奇性(novelty)、不协调性(incongruity)及意外感(surprisingness)等相互对照特性与此类刺激诱发的探索行为的函数关系。也就是说Berlyne认为通过不同的刺激类型的特性,可以促使不同唤醒的产生。这就是Berlyne的对照刺激特征概念。
根据Berlyne的对照刺激特征概念,Wohlwill以人工景观、自然景观和二者混合景观等3类景观为评价对象,对人的景观喜好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显示:第一,3类景观中自然景观的喜欢程度最高,人工景观的喜好度最低;第二,无论是自然还是人工,中等复杂程度的景观最受欢迎;第三,新奇性、不协调性及意外感与喜好程度成直线关系。其中,新奇性和意外感与喜好程度成正比关系,不协调性与喜好程度成反比关系。
2.Kaplan的风景审美理论模型。
Kaplan以进化论为前提,以人的生存需要出发,提出了风景信息的观点,相继提出并完善了他的风景审美理论模型,他认为,人为了生存的需要和为了生活得更安全、舒适,他必须了解其生活的空间和该空间以外的存在,他必须不断地去获取各种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去判断和预测面临着的和即将面临着的危险,也正是凭借着这些信息,去寻求更适合于生存的环境。所以,在风景审美过程中,他将人的风景认知中质的信息归纳为,复杂性、神秘性、统合性和明瞭性等4个方面。同时,他又指出人对风景质的要求是既要风景具有可以被辩识和理解的特性“理解性”(Makingsense),又具有可以不断地被探索和包含着无穷信息的特性“探求性”(Involvement),如果这两个特性都具备,则风景质量就高。随之Kaplan又把这两个特性分别在风景信息是否马上使用(即时),还是作为线索使用(推测)两个侧面进行了扩展,于是形成了四维量的风景审美理论模型。
(三)自然环境的减压功效研究。
20世纪80年代初,Ulrich开始将研究的重点投入到自然对人的心理及生理压力的缓解上。首先,他为了解释人对自然环境的感情与美的反应,提出了心理进化模型。此模型详细地描述了人的感情形成的基本过程,其别强调到了人接触新环境时的感情状态。其次,将人对环境的喜好作为重要的感情考虑,并将其视为压力调节中众多情感(如,恐惧、关心、愤怒及悲伤等)中的一份子。由此可见,心理进化论体系,不仅包括美的反应,也包括压力调节、自然的形状及内容等众多情感的反应与生理反应。
近年来,Ulrich等人用脑电图、心电图等精密的科学测试手段,来客观地测量人的情感反应,避免了语言表达测试的种种弊病,使得该理论体系更趋于完善。Ulrich认为,自然风景的作用并不仅仅在于其作为审美对象而存在,它也直接影响着人的其它生理和心理的各种反应,他的研究发现,自然风景往往明显的加速病人的恢复,产生积极的心理反应,而城市风景则延缓病人的恢复,产生消极的心理反应。
(四)原生态自然体验研究。
环境体验课程的目的是借助于教育手段,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使整个社会对人类与环境间的相互关系有一种新的正确理解和态度,使人们了解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和紧迫性,激发人们关心环境、爱护环境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培养一批保护环境、治理环境所需要的各种专业人才。保护环境是可持续发展中的关键,而环境体验是推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Talbot和Kaplan在其一项长达十年(1972-1981年)的纵向研究中,对参加野外环境体验者进行了跟踪调查。在这项研究的初期结果表明,所有参加者对原生态自然体验的价值都给与了极大的肯定。经过野外环境体验,与其他人相比,体验者不仅关心他人,同时在自我认知、自信心和日常生活的计划等方面都有极大提高。
在此项研究的中期,通过问卷调查,对野外环境体验者在观察原生态自然反应变化过程中,面临知识、理解等困难时所产生的感情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体验者不仅在野外环境的体验过程中,有意识、自觉主动地学习相关知识,而且不分男女老少都表现出较高的热情和斗志。此项研究的最后两年,研究者主要考察了体验者的支配环境情感。研究结果显示,体验者无论参加时间长短,也不分男女老幼,都表现出无意支配自然,自己是自然的一部分的感觉。这一研究结果表明,人们在直接接触自然的活动中,能提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认识。超级秘书网
(五)自然环境自身的机能评估。
在物理环境中,动物和植物等有机体与土、水、大气等无机物在相互影响的同时,构成一个统一的体系。目前的研究已经不仅仅关注景观对于土地、空间的利用等自然环境的直接效果,还包括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内,自然环境和人的关系也成为研究关注的重点。
日本学者青柳等人在制定森林环境保护机能概念体系的基础上,以附近居民为对象,对森林管理基层单位从4个方面:风景保护;和自然亲密接触场所的提供;文化财产与历史遗迹的保护;生活环境是否安定等进行了调查研究。学者横张在林地评价上设定了多种环境保护机能,在居民中实施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总结概括出8种农林地的环境保护机能:生物生态体系保全;水保全;风景保全;保健修养;微气象暖和;居住环境保全;大气保全和土保全。
一、呈现“简约”:追寻创意教学
【课堂速描】前不久,台湾的王家珍老师在福州上了一节《类叠法与短诗创作》的作文指导课。这节课紧紧抓住“叠词”这一重点展开教学:先情境导入,教师用的是一碗热气腾腾、香气四溢的牛肉面,让学生在闻、尝中,回忆曾经学过的类叠修辞法;接着进行句式比较,妙用生动的“一毛”、“二毛”的漫画,为课堂增添了许多情趣;再实践创作,教师只在黑板上信手画了一个圆,让学生以此展开联想;最后的评议阶段,师生也是围绕“叠词”的使用来进行评价的。
【视点透析】王老师这节课给人们留下最深印象的是:简约。“简约是最终的成熟”(达芬奇)。近年来,台湾的国文教学最热门的是作文创意教学,屡受广大教师的热烈推崇和提倡。因为创意教学彰显了这些特点:篇幅短小精致,形式活泼自由,目标明确集中,非常适合高节奏化的台湾生活――追求一种速食文化,寻觅一种多元表达。他们关心的甚至不是如何使学生获得一整篇作文写作能力,而更注重作文过程中学生思考力和想象力的激发与培植。
1.目标简明
台中师范学院王财贵教授就说过:“教书是件很简单的事,只要你找对了方向。”其中的深刻内蕴耐人寻味。王家珍老师把本节课的认知目标确定为:指导学生学习类叠修辞,使文辞更优美。至于技能目标、情感目标,贯穿作文的每一节课。这节作文课目标单一,要求明确,就像这节课学会认识和运用叠词那样,下节课就学习和运用比喻,再下节课学习和运用拟人……我们的课程从三年级开始作文,一周安排一次,假如一周学会作文的一种方法,一学年按40周计算,到小学毕业就学会160多种作文方法,试想还有什么方法没学到?到那时候,写不好作文都难!有人说,对四年级学生而言,王老师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太简单了,大陆的孩子二年级就知道这类叠词了。但问题是,这些二年级的孩子,只知道在书本上画出各种形式的叠词,只知道在考卷上照样子写出各种各样的叠词,可是有多少孩子知道在自己的作文中自觉运用、灵活运用、准确运用这些叠词呢?综观这节课,叠词的学习和运用就是教学的核心所在,舍此其谁?这样目标明确,重点突出,保证师生在40分钟时间里,心无旁骛、“无牵无挂”地到达目的地。实践表明:最有创意的答案往往在后面。我们的作文教学往往目标繁多,学生还在“中途”就戛然而止,而王老师的教学目标单一明了,有更多的时间让学生相互“碰撞”,直到“后面”,点燃了学生的创造思维、创新表达的火花。
2.过程简化
作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简化教学程序,挤出更多的时间,让给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修正补充、实践创作。王老师这节课按“概念生成――概念澄清――概念应用――概念形成”四个版块展开教学:先复习导入,丰富学生的叠词;接着句式比较,感悟叠词的神奇;然后实践创作,灵活运用叠词;最后评议阶段,准确运用叠词。整节课紧紧抓住“叠词”这一重点学习和运用。从教学进程上看,“比较句子,感受叠词之美”这个环节,几乎占整堂课的一半时间,遵循认识、积累、运用的创作顺序,环环相扣,步步深入,线条明晰,指向明确,效果可想而知!我们的作文课上只是出现一道道精心设计的作文题目,教学生既要立意选材,又要布局谋篇;既要语言表达,又要结构安排;既要开头结尾,又要照应点题……篇篇如此,课课如此,像走马灯似的,“教”也匆匆,“学”也匆匆,云里雾里,一个学期下来,给学生留下深刻“印痕”的,几乎没有。我想,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推进,各种教学都值得尝试,作文课怎样让学生学得更有效,如何让学生的个性更张扬?“目标简明、简化头绪、细化过程”的教学处理,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3.方法简洁
有人说,蠢材用简单方法解决简单问题,庸才用复杂方法解决复杂问题,天才用简单的方法解决复杂的问题。王老师整节课只设计了三个相应的课堂活动,看似简单,恰是尽显她的才智。一是引导儿童回忆曾经学过的类叠修辞法;二是超级比一比;三是妙笔生花。对三个活动的指导,方法非常简洁,如百合花开,虽一身素白,但缕缕清香,沁入心肺。活动之一:观察法。教师用的是一碗热气腾腾、香气四溢的牛肉面,让学生在闻一闻,尝一尝,这种原生态的方法,却激发学生产生出“香喷喷”、“热乎乎”、“热辣辣”、“香辣辣”、“滑滑溜溜”等鲜活的叠词,这对“简单是智慧的孪生兄弟”作了最好的诠释。活动之二:比较法。王老师摒弃了现代的媒体,选择了充盈中国文化的毛笔抄在白纸上,来展示要比较的两个句子,看似信手拈来,其实是她的别具匠心;用形象生动的“一毛”、“二毛”的漫画,跟平实的比较法,相得益彰,相映成趣,真可谓“看似平常最奇崛”。活动之三:想象法。教师只在黑板上信手画了一个圆,让学生展开联想。一个简单的“圆”,让学生无穷的思考:有形的“圆”,无形的“圆”,现实存在的“圆”,意念产生的“圆”……为他们的创新思维提供了驰骋的天地。纵观整节课,没有新颖的教法,没有精美的课件,没有百出的花样,但有妙趣横生的场景、事半功倍的效果,不能不叹服教者的智慧。
二、聚焦“情趣”:放飞学生的思绪
【课堂速描】一位台湾国文教师在作文课上要求每个学生笔录或讲述有关班级的轻松话题一二则,叫“班级趣谈”,随后让学生分组讨论,选择自己喜欢的话题写作。分组,教师没有指定,让学生自由选择同伴;讨论,非常随意,没有正襟危坐,大家畅所欲言,教师也参入讨论的行列;话题,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生活阅历、作文水平等自由选择,体现学生是作文的主人。有一位同学讲述了这样一则趣事,题为《“报告”,“进来”》。上课时,常有同学故意晚到,然后喊“报告”,因为班上有个同学的爸爸叫“王进来”,所以每个同学都爱作弄他。有一次上国语课,老师正讲得津津有味时,一个同学突然喊“报告”,全班大喊“进来”,一片哄堂大笑。
【视点透析】经济高速发展的台湾,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竞争的压力愈来愈大,人们对传统的这种文雅教育提出了挑战,公开宣称:“人,就是目的,不该被当成工具。”、“让作文成为一种快乐的历程。”他们认为学生是有感情有灵性的人,教育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更应该使学生学会丰富、安排和消遣学习、工作以外的生活。其实,生活也充满了情趣,关键要看教师是否有一颗“有趣的心灵”(台湾林文生)。有了一颗“有趣的心灵”,课堂就成了放飞生命的快乐园地,学习就成了充盈笑声的快乐之旅。台湾作文教学追求趣味性、幽默性和游戏性的趋势日益明显。主要表现在:
1.在兴趣的话题中飞扬
纵观台湾近年高考作文,钟情于一题小作文和一题大作文,并将其固定为高考的作文模式,但形式活泼,流淌着浓浓的情趣。如小作文:1999年题目是从“车站”、“夏天的骤雨”、“深夜的犬吠”三种意象中任选其一,展开联想;2000年题目是从以下是有关“鱼”的两种不同情景,选择其中一项,写一段散文,可以从“人”的角度写,也可以从“鱼”的角度写:(一)餐桌上的鱼;(二)水族箱中的鱼。大作文:2003年作文题《猜》,由于题目引导语中有一句“上课中猜想暗恋的人会不会经过门外?”于是引发了很多考生都以猜“对方”的恋情为写作主题。有一考生陈述自己在公车上受到美女的注视,心中飘飘欲仙,猜想对方一定是对自己颇具好感,后来才猛然发现原来是自己的裤子拉链没有拉好。严肃的高考作文题都充盈着情趣,小学的作文题更是情趣盎然。这些喜闻乐见、津津乐道的话题,改变了传统那种以很沉重的使命感和道德感的面孔,着力于开掘学生身上的各种潜能。心理学家认为,教育太严肃、太文雅了,反而窒息学生的创造性。教育家认为,教育目的在于发展人的潜能,以适应多元的环境。潜能的类型有多种,层次也有别,但每一种潜能,都具有发展价值。诸如人天性中的幽默、滑稽、轻松、机智、顽皮……只要能加以正确引导,它们都直接指向创造性。比如幽默的特性,就是以愉快的方式输入生活,享受心灵的散步与休憩,从而引发学生的创造力。
2.在温暖的氛围中徜徉
台湾教育指导大纲要明确提出:“重视联络教学与随机教学”,这跟大陆《标准》注重多种方法的运用,尤其重视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有很大的差异。不管是联络教学,还是随机教学,课堂呈现出来的是:平等、自主、开放和温暖。①让学生在教师温情的行为中张扬情趣。教师真正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只有在“蹲下身子看孩子”的平等对话中,才能看到一个儿童的世界。这位教师在课堂上始终保持一种俯下来与孩子对话的略微前倾的身姿,这样的身姿传达给孩子们的是温情的信息就是:老师在听着你,老师在看着你,老师在关注着你!在十几分钟时间里,她始终都沉入到各组,弯着腰、俯着身子与学生融为一体。“蹲下来看看孩子的世界”本来只是一句口号,但经由这位教师的践行,带给我们的却是一种直接、强烈、有效的心灵冲击。②让学生在教师亲切的语言中放飞情趣。王老师创造性地使用了一种别样的语言与孩子沟通:“亲爱的――”像妈妈温柔的呼唤,它代替了“注意了”、“请看黑板”、“请看过来”,它包含了提醒、关心甚至表扬和批评,它比所有的语言都富有亲和力,它改变了整个师生关系!③让学生在温馨的氛围中尽显个性。教师营造让学生感到温暖的课堂气氛,于是孩子放松了,课堂活跃了;于是孩子兴趣了,作文精彩了!作文心理学家认为,愉悦温情的写作氛围,会使儿童在情趣盎然、动机蓬发、情感充沛的状态下学习。他们在大胆地、自由地绘童心、露童趣、叙童乐中,个性得到充分张扬,创意表达得到充分彰显。
3.在团队的合作中驰骋
台湾也提倡素质教育,也要求学生“全面发展”,但跟我们大陆的“全面发展”有所区别:增加了“群”,即“德智体群全面发展”,把“合作”作为全面发展的硬性指标。台湾比较有影响的作文分组教学,即根据教学的需要,各尽所能,将一班分成几组,自由结合,由老师出题,交给各组讨论,然后有选择的完成,这其间学生就有充足的合作空间和机会。因为作文过程是感知、注意、表象、记忆、思维和言语等复杂的心理认知过程。而小学生作文是对事物直观的描述和单一的表达,这基于他们思维活动仅处在对事物的表层现象上,对事物间的关系也仅局限在一种线形的因果关系的认知。这就产生了作文过程的“复杂性”与小学生认知水平“单一性”的矛盾。如何让学生的认知从“线形”向“立体”跨越?教师就得充分利用班级资源的优势,进行有效的分组合作学习。如这位教师创设轻松和谐的合作学习氛围,让学生之间产生思维碰撞,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的精神。学生合作去了,教师干什么呢?许多教师不是装模作样地这组走走哪组看看。她是在忘我地“扶”学生一把,“送”学生一程。这种忘我、细致、真实的指导,不是为了应付上课的一个环节,更不是装腔作势做给台下听课者看的,而是发自内心、自然而然的职业行为。在学生自主合作中,在教师精心帮助下,学生对事物的认知不断丰富了起来,思维也不断地丰满了,创新潜能得到了开发。
三、注重“弹性”:传递学生的思想
【课堂速描】一位台湾国文教师翁老师在作文上这样描述:今天早上,我上班走在街上看到一件令人震撼的事(教师贴出这则《寻人启事》),我看后想了很多。假如你看后会怎样想的,怎样做的?请同学分组交流,编一则故事,或写一个场面。
这种方式新颖,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有的聚焦小女孩出走的“原因”作为重点,有的捕捉人们看见《寻人启事》后为寻找小女孩出谋划策,凸显人们的“关心”,有的则从清洁工阿姨为了留下这张《寻人启事》,被别人误解,受领导批评……课堂上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场景。
【视点透析】经济的高速发展,时代的迅速发展,人们明显感到这种主要依据课本的作文训练,不但内容与时代相隔,形式单调、枯燥,而且根本不能适应学生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与《纲要》提出“要切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也很不相符。因之,在作文教学中倡导的多元化和弹性化,就应运而生。在内容上,他们更灵活地有选择地处理教材中作文训练的内容,增加教材之外的作文训练量,寻求自由的、更富有创造性的训练内容;在形式上,变过去一味地从教材出发的固定方式,为有趣、自主、创新的方式,如漫画作文、接力作文、即兴作文、想象作文等,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主要呈现以下几种趋向:
1.创设“多元”的表达空间
台湾教育始终秉持这种理念:知识社会需要大量具有创造能力的人才,培养学生的目标不仅是使之成为有知识的人,更重要的是使之成为有创造力的人。学生的思维空间是无限的,关键在于教师要有积极拓展的意识――在课堂上善于精心引导,引导学生对材料进行多元化的解读和剖析,立足不同的方向和角度深入挖掘,充分借助推测和想象,让学生的思维由一点到无限扩散。创设了“多元”的表达空间,培植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多样性和创新性,这成了台湾教师创意课堂的教学常态。
一是逆向思维。摒弃在通常情况下普遍习惯的单向思维,从完全相反的思路,对立的角度思考和探索问题。如《寻人启事》中11岁的小女孩,是充满快乐的花季少女,是尽情享受家的温暖,为何采取极端的行为:离家出走?众多学生从“批评”的角度来写:或因学习成绩差,躲避学习而出走;或因跟同学有意见,对周围的人抱有敌意而离家;或跟父母闹矛盾,玩起“人间蒸发”的游戏……这非常贴近学生生活,因为小学生的年龄跟这个小女孩相仿,有相似的心理想法,或类似的生活经历,容易引发他们的情感共鸣。有一学生独辟蹊径,摈弃从众心理,从“欣赏”的角度写:小女孩对学习不感兴趣,但心灵手巧,又肯于吃苦,想尽早参与社会实践,但她的父母反对。于是她悄悄离家,去做自己喜欢的事。这样让学生改变习以为常的思维,让课堂成为培植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摇篮。
二是侧向思维。是平行同向的思维,但流向别人不易想到、比较隐蔽的方向,提出不同凡俗的新观念,获得新的结果,产生新的创造。如有些学生同样从“批评”写,但角度较新。有一个学生这样写道:小女孩迷恋于电子游戏,父母怕她游戏成瘾,不给她钱玩游戏。她天真地想自己挣钱玩游戏,于是她离家出走。这样改变学生固有的观念,增进他们对事物的敏感度,促进创新潜能的发掘。
三是多向思维。是正反两种思维的形式和其他发散形式的综合,散发出众多新颖独特的信息来,使学生思维在广阔的天地里遨游,写出奇、新、美的境界。有的学生突出人们对小女孩的关注、关爱:一个11岁的小女孩离家出走,牵动了许多人的心,引发多少路人的关注,小女孩为什么出走,怎样才能更快地找到她,为何采取如此的极端行为等等,作为情节设置的主要内容;有的学生凸显清洁工阿姨的可敬:我走在街道上,望见清洁工阿姨在清理广告,当撕到最后一张广告时就不撕了,我感到非常奇怪。我走进一看,是一则《寻人启事》,为了尽早找到小女孩,宁可受领导的批评,遭别人的误解,多么善良、多么可敬啊!这样的立意避免了单一和狭窄,显得新颖和独特。
2.提供“思辨”的思维沃土
台湾《纲要》指出:“语文教育应提升学生思辨、理解、创新的能力。”思辨能力,很大取决于天赋,但是通过后天的培养,尤其是思考的深刻度和慎密度,是可以通过正确掌握思维逻辑和学习相关知识技能而提高的。我们必须引导学生以辩证的思想,以一分为二的观点审视事物,鼓励学生从创新思维出发,学习挑战传统与权威的勇气,以开辟作文教学的新天地。思辨能力对小学生来说,主要培养他们思考问题的多角度,看待问题一分为二,不能以是非对错简单下结论。台湾这位教师《寻人启事》就非常注意培植学生的思辨能力。如一些学生对小女孩的离家出走表达自己的观点:有的认为小女孩的遭遇值得同情,但选择离家出走的做法欠妥;有的觉得小女孩这种做法让人恼怒,但只身在外非常可怜,我们要竭尽全力找到她;有的则盼望她的父母给孩子一个和谐温暖的家,让小女孩早日回家。随着社会的全球化,社会日显多元存在,因此思辨能力日臻重要。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重要场所,不遗余力地为学生提供“思辨”的良田沃土,这是创意课堂的一种境界。
3.培养“问题”的解决能力
关键词: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生态学问题;生态环境;生态平衡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X703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28-0077-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28.039
在国民日常物质、文化生活中,水资源占据着不可动摇的地位,同时也是国家大力发展经济的能源基础。近些年来,随着国家日益注重工业发展,从而忽略了对水能源的管理,致使国内大面积出现水污染的问题,不仅对国民日常生活带来影响,还对国家生态环境造成十分严重的破坏。因此,为了更好地解决水污染的问题,对污水处理厂及污水处理工艺设计进行有效分析,是国家有效解决水能源问题的重要途径。
1 国内当前污水处理工艺设计关键
1.1 起吊装置设计
在进行污水处理工程的整体设计中,必须对起吊装置的设计工作充分考虑到位,主要是由于泥污泵站与进水泵房的体积较为庞大,重量上也非常大,因此在进行安装的过程中会用到起吊装置,所需要考虑的问题也会很多。安装起吊装置前,要对起吊的高度和吊车安装的高度进行合理、准确的确定,避免由于钢丝绳过短而无法吊起水泵的现象,更要考虑到由于水泵的体积较大,在安装的位置方面需要更大的空间。在起重装置方面,电动装置是首选,可以在水泵起吊的过程中,对紧急状况进行及时解决和处理,保证水泵安装工作的顺利进行,水泵在使用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对水泵进行大修甚至是返厂维修时,电动装置也可以为水泵起吊提供一定的便利。
1.2 搅拌装置的设计
在国内众多污水处理厂中,都或多或少地有发生池内积泥的现象,积泥的堆积现象主要出现在生物池的拐角处以及贮泥处,然而这些污泥的堆积不仅严重影响污水处理厂对污水的处理效率,而且致使池内的容积出现越来越小的情况,因此国内污水处理厂应提高处理技术工艺和加强对出水水质进行严格管理,对其所产生的影响高度重视。经实践与调查得知,导致池内出现污泥堆积的现象的原因众多,其堆积现象主要出现在池内搅拌器的位置设置和其搅拌器的型号选择上不合理,因此造成池内没有完全混合,进而使池内搅拌器搅拌不到死角出现的污泥堆积。
加强对构筑物的池型和其深度进行详细的调查,并充分了解该池内的容积大小,从而进一步保证该构筑物选型的正确性、合理性。对池型进行有效优化,是实现污水处理构筑物中的污水完全混合最为有效的办法。可以将厌氧池和缺氧池设计成为具有循环流动的池型,并在两个池子中间设置隔墙,防止发生厌氧池和缺氧池混淆的问题,以此作为搅拌顺利进行搅拌的坚实基础,在进行搅拌时可以完全带动沟内的循环流动,使池内死角的污泥跟随循环流动的污水进行流动,这样就不会让拐角或死角出现污泥堆积的现象。对矩形的构筑物可以采用高速小叶轮搅拌器进行搅拌,也可以有效防止污泥堆积的情况发生。
在搅拌器型号选择方面,要选择搅拌范围大、机械混合搅拌功率强的搅拌器,因此在选择前应加强对搅拌设备进行专业软件的计算,从而进一步保证搅拌设备的科学性;加强对污水搅拌设备的优化,对水量不足和进水污染物不足的情况进行综合性考虑,加强对构筑的池型、容积大小的考虑,从而制定相应的设计方案,提高污水厂处理污水的效率。
1.3 放空管和集水坑的设计
国内众多污水处理厂建设各种构筑池已成为普遍现象,而构筑池一般都是用来盛水的,因此污水处理厂对构筑池进行检修的过程中,要对池内的污水进行排空,这其中就关系到污水处理厂放空管和集水坑的作用,目前国内大型的污水处理厂的构筑物,对污水进行放空有两种不同方式:
1.3.1 将放空管在池壁的底部弯贯穿至池外,而不需要设置集水坑。由于污水厂的污水处理管道预埋的深度达都很深,在对管道整体性进行设计时,需要针对放空管的混凝土进行满包防护措施。
1.3.2 放空管是从池壁底部贯穿出池外,一般情况下池体底部的结构都设有腋角,为了防止防水套管切断钢筋,要以腋角为设置高度,对放空管进行放置;造成放空管与池壁之间有一定距离,池内的水不能完全排净,因此可以在放空管附近设置集水深坑,这样就可以把池底部的污水进行强制排出。该方法只适用于小型的污水处理的构筑物、构筑池,同样也有不足之处,由于底部污水需要水泵进行提升,从而增加了电能的损耗。在构筑物埋设深度较深的情况时,污水管道的埋设深度不足以进行自然防控,应在构筑物内设置集水坑,从而有效地将池内污水排放至厂区水管内。在对放空管和集水坑实际的设计过程中,应加强对放空管管径、厂区污水管坡度、构造物内壁压力以及污水搅拌流速进行全方面、综合性的分析和研究,从而避免由于流速较慢而引起的污水管道内壅水的情况发生。
1.4 止回阀、手动阀门的设计
为了有效防止介质倒流,要加强对止回阀、手动阀门的设计,在污水处理厂水泵及鼓风机的出水口上面设置止回阀,在止回阀旁边设置手动阀门。在污水处理厂进行污水处理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生止回阀故障的问题,由于其运行启动过于频繁,导致止回阀需要经常维护和检修,在进行维护和检修的过程中,就需要将手动阀门关闭,从而有效组织管道中的任何介质,进一步保证不会因止回阀的正常维护和检修导致管路泄露。其中手动阀门的设置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污水处理厂工艺设备能否正常运行,因此在对污水处理厂整体污水处理设计的过程中,要加强对手动阀门的设计及安装位置的控制,从而保证其他污水处理工艺设备得以正常工作运行。
2 污水处理生态学问题
国内当前污水厂处理生态学问题主要表现在:对野生动、植物的管理和蚊蝇控制方面。为了更好地节约能源,降低水损耗,加强环境保护,促进生态、人类共存,国家污水处理管理部门应加强对污水处理厂周边环境及其厂区进行生态化管理,在有限的土地上增加三维绿量,从而进一步提高生态消能,控制和有效利用土地有利于国内污水厂处理的长远发展。
2.1 提高污水处理厂绿化覆盖率
土地是绿化建设的载体,在污水处理厂规划的初始阶段,就应该将整个厂区纳入生态环保建设的考虑范围,通过对污水处理厂设施和周边环境进行全方位、综合性的分析与研究,合理布置污水处理厂的建筑、道路和工艺设施,并按照生态绿化标准预留出足够的绿化用地,加强污水厂周边的生态林建设,利用地形、山石、水体、植物等园林要素,并且依托自然环境,设计生态基础设施并实施布置,使生态绿化与污水厂处理的各项处理设施协调融合。坚持“发展立体绿化,拓展绿化空间”的基本污水厂生态建设基本理念,将立体绿化与污水处理厂形成一体,不仅可以为污水处理厂增湿降温,还可以提高污水厂处理污水的效率,提高污水厂经济效益。选择喜光、温、矮状、枝叶茂密、根系发达的植物,对污水厂周边进行生态绿化,从而有效控制蚊蝇的问题。
2.2 加强污水处理厂复层植物群落构建
加强污水处理厂复层植物群落的构建管理,并遵循地带性植物生物学的规律,选择生长比较稳定、健康的组合对污水厂环境进行生态环境模拟,由于污水处理厂生产工艺以及各个构筑物之间的绿地面积相对较小且较为分散,再加上地下管线较多,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和频繁的启动,会需要维护和维修,不利于形成立体多层植物群落,同时污水厂处理排除的污染物浓度也是特别的高。因此在污水处理厂植被生态绿化覆盖方面,应主要选择灌木丛,地被铺草皮,灌木群植,可修剪成整形树,其中适合的树种有龙柏、山茶、海桐、苏铁、棕榈、丝兰、女贞、竹柏、石楠等。国内众多污水处理厂应加强乡土景观元素在生态建设中的应用,利用现有的自然资源,提升生态防护标准,借用自然环境,更快地形成污水厂园林景观。遵循生物学的原则,选择光合作用效率高、抗性强、芳香性、本地型的植物,对污水厂进行绿化覆盖,并且选用敏感植物做污水处理厂生态污染报警器。
3 结语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各项资源的索取需求不断增加,加强污水处理工艺设计,从而提高水资源的使用效率,降低水损耗是国家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在对污水处理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单位应对污水处理的细节问题和影响因素进行全方位、综合性的分析和研究,在污水处理的实践中,对出现的问题不断总结经验,从而在污水处理方面形成系统化、科学化的工艺设计。
参考文献
[1] 范旭红.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及其应用[D].东南大学,2006.
[2] 冯杰.城市污水处理工艺综合比选研究[D].重庆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