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跨文化交际毕业论文

跨文化交际毕业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3-13 11:13:5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跨文化交际毕业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跨文化交际毕业论文

第1篇

当今,旅游业已经成为拉动国民经济作用很大的行业。旅游业在扩大内需、促进就业方面将发挥更大作用。随着旅游业日益的蓬勃发展,高等教育在培养应用型旅游人才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是目前旅游高等教育研究的重点,旅游行业是应用型、实践性较强的行业,旅游人才的培养也要根据不同情况对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设计的因素进行优化组合,寻求最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涉外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

在我国,对涉外旅游人才培养的专业主要是旅游英语专业,它的起步及发展是在进二十年,但旅游英语专业已经迅速成为热门专业之一,其培养目标多为具备较强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掌握一定的旅游管理相关理论、拥有熟练的旅行社业务操作技能、能运用现代化办公设备处理日常事务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目前国内开设该专业的高校在专业体系构建、专业课程设置、课程内容选择上各有侧重,有的重视外语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有的重视旅游行业业务能力的培养。分析涉外人才培养的现状,会发现以下几个问题。

(一)课程设置专业性不强。目前多数高等院校开设的旅游英语专业中,英语语言基础课程的比重过大,课程设置中专业特色不突出。“英语阅读”、“英语口语”“英语写作”等基础英语课程占据多数学时,且与专业课脱节;另一方面,“旅游概论”、“导游实务”、“中外民俗”等专业课学时少,且为中文授课,与英文课程无法结合。

(二)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多数从教该专业的教师都是语言类或者师范类的毕业生,只能从英语语言交际方面提高学生的能力,缺少企业工作经历;企业引进的职业人由于工作时间的限制也不能承担全部的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职业人也无法将专业知识及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结合。

(三)实践教学模式落后不符合社会对旅游人才的能力需求。旅游英语专业的实践教学仍普遍采用传统模式,各院校只是局限于对专业技能简单机械的模仿及再现模式,综合型、应用型训练偏少,社会实践与教学实践之间还缺乏有机联系与结合。

二、涉外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善于跨文化交际与沟通,掌握实用的旅游知识,熟悉旅游业务,具有饭店旅行社经营管理和导游能力,能熟练运用英语在旅游行业的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涉外导游,涉外礼仪接待,酒店服务与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外向型高级英语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

要求学生“知识、能力、人格”全面发展,具备应用型、复合型、外向型知识结构,掌握英语语言基本知识,受到英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良好训练。掌握实用的旅游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三)课程设置

本专业学制为四年。教学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即:基础阶段(一年级和二年级)和高级阶段(三年级、四年级)。基础阶段的主要教学任务是夯实英语基础知识,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严格的英语基本技能训练和旅游导游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风,为进入高年级打下扎实的英语专业基础。高级阶段的主要教学任务是进一步扩大英语知识面,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提高综合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对学生进行旅游企业管理与服务技能训练,从而达到培养适应社会、适应市场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目的。

课程设置分为英语专业技能、英语专业知识和旅游方向三个主要课程模块。

1、英语专业技能课程:指综合训练课程和各种技能的单项训练课程,如:基础英语、高级英语、英语听力、英语口语、英语阅读、英语写作、英语口译、英语笔译等课程。

2、英语专业知识课程:指语言、文学、文化等方面的课程,如:英语国家概况、英语语言学概论、英国文学史及选读、美国文学史及选读、中西文化比较、跨文化交际等课程。

3、旅游方向课程:指与旅游相关的专业知识课程,如:旅游学概论、旅游法规、旅行社经营与管理、旅游英语口语、全国及地方导游基础知识、旅游人力资源管理、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等。

(四)主要教学方法

1、课外学习和实践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扩展,是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学习和活动以课堂教学的内容为基础,通过外语角、课外阅读、专业社团、演讲、辩论、读书报告会、戏剧表演、讲座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组织能力、交际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注意发展个性,提倡人人参与,培养合作精神。除参加校内学习和实践活动外,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与专业相关的各种校外社会实践活动。

2、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积极采用现代的、多元的和全方位的网络辅助教学模式,在充分利用数字化语言实验室、旅游模拟实验室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媒体技术优势,开发多媒体课件,建设网络教学平台,逐步更新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利用图书资料和网上信息,获取知识,并使学生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各种能力;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灵活、方便、实用和广阔的学习和实践的空间。

3、旅游方向课程高度重视实践教学环节,根据旅游方向课程特点,推广角色扮演法、图片演示法、案例式、项目式、任务型等教学方法;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运用现场模拟法、导游实地演习训练法、旅游现象分析法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极大地促进学生旅游实践能力的提高。

(五)专业特色

1、突出“英语知识与技能+旅游知识与技能”的应用型、复合型、外向型人才培养特色,能力培养体现专业的交叉性和跨学科性。学生综合素质好,既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又熟悉和掌握涉外旅游及旅游服务与管理知识,学生就业口径宽,适应社会实际和市场需要。

2、实践教学贯穿学习的全过程,通过校内外实训和实践的有机结合,学生的旅游技能得到全方位的锻炼,毕业生能够直接胜任英语旅游服务与管理工作。

3、学生在国际导游方面有深入的了解和专长,取得全国通用的导游资格证书,从而使自己具有良好的竞争能力。

(六)考核

考核手段主要采取闭卷笔试及口试形式。考核内容兼顾知识与能力,注意客观型试题、主观型试题、记忆型试题和分析型试题的适当比例,试题力求科学、客观、逐步做到标准化。高年级部分课程的考核也可采取撰写论文、讨论和答辩形式等。毕业论文(设计)是考查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和方式。毕业论文(设计)用英语撰写,长度为5000词左右。要求选题有价值、论文思路清晰、内容充实、文字通顺,并有一定的独立见解。加大毕业设计的比重,鼓励学生采用旅游市场调研报告、旅游计划书、旅游营销方案等多种形式,报告长度与毕业论文长度大体相当,用英文撰写,把创新思维和应用价值作为评价的重要依据。

(七)毕业学分要求

在此表中,公共课程包括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外语、中文、体育艺术与文学、人文素养、经济管理法学、信息技术。

专业技能必修课程包括基础英语、英语阅读、英语口语、英语听力、英语写作、高级英语、英语笔译、英语口译、英语演讲与辩论。

专业知识必修课程包括英语国家概况、英语论文写作。专业方向必修课程包括旅行社经营与管理、导游实务及模拟导游、饭店管理原理、领队英语与实务、旅游英语口语。

专业选修课程包括专业技能选修、专业知识选修及专业方向选修三大类别。专业技能选修包括英语语法与实践、21世纪报导读、实用英语写作、英语报刊杂志选读、新闻英语视听。专业知识选修包括古希腊罗马神话、西方文化概论、中西文化比较、英汉语言对比、英语语言学概论、跨文化交际、英国文学史及选读、美国文学史及选读。专业方向选修包括旅游学概论 、全国及地方导游基础知识、现代商务礼仪、中外民俗、旅游应用文写作与翻译、旅游资源管理与产品开发、旅游心理学。

实践性教学主要包括专业调查、课外阅读、专业社团、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综合技能训练及毕业论文。

三、涉外旅游人才培养的质量保障

(一)课程体系的设计

在进行专业课程设体系设计之初,应当进行旅游市场需求分析,根据企业、行业对于专业对应岗位的职业技能要求和知识构成,与毕业生现在主要从事的工作岗位和专业所开设的课程挂钩,归纳出本专业课程列表中的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技能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及职业拓展课程。此外,在课程内容中要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要紧紧围绕旅游市场需求来进行,同时又要充分考虑旅游高等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旅游行业相关职业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二)“双师”教学队伍的建设

“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高校应采用“派出去、请进来”的校企合作模式来培养教师。学校指派教师到旅游企业顶岗实习,参与具体业务,加强教师对相应工作岗位要求和能力的认识与理解。教师还应围绕专业建设的总体目标,研究如何将岗位能力要求融入课程教学,促使教师转变教学思想、调整教学内容、重新设计教学。

(三)实践教学设施的完善

保障涉外旅游人才培养的质量需要良好的实践基地,需要有模拟客房、前台、票务中心、旅游车等旅游实训设施。实训实验基地不能满足于模拟旅游业已有服务形态,必须研究摸索超越旅游业现状的服务形态,创建旅游业新兴的服务形态,传播先进的旅游发展理念、旅游服务形态。

第2篇

在正式撰写毕业论文之前,学生要写出开题报告,以便指导老师能根据学生对文献的综述和对所选论题的认识,确定其可行性。

开题报告是作者将自己初步选定的题目之内容、思想等,以书面形式向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的导师和听众作一书面汇报和简要说明。

写开题报告目的:一是作者能将所选课题的内容框架、研究现状、选题意义、重难点和创新点、文化结构、主要引征材料及参考书目作一总体思路的勾划,作者对该选题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进行有序的组合清理,为撰写毕业论文作好充分准备。二是作者能广泛听取他人的宝贵意见,并在此基础上重新理顺论文思路,使其结构更趋完整,内容更趋翔实。

开题报告的基本组成部分

1、毕业论文题目

论文题目用中英文撰写,汉语在前,英语在后。目的是限定毕业论文的大致范围和方向,即论题。应力求简明扼要,引人注目。一般不超过15—20字。必要时可使用副标题。

2、本选题的研究目的

以中学英语教学法方向为例,则须说明要解决英语教与学,理论与实践等方面的哪些问题,这些问题应是在教学实践中比较突出又难以解决的问题;或是前人从未解决的,并且能填补某一领域的空白的问题。

3、本选题在国内外同行业中的研究现状

国内外学者对该选题曾作过哪些方面的相关研究,本课题在国内外研究中处于何等地位?是属于未开拓的领域,还是在前人已经研究过的基础上作深层次的研究?国内外有哪些论文、论著涉及到本选题的内容?

4、研究本选题的动机及意义

提出本选题的根据是什么?为什么提出这个选题?本选题的研究有什么意义?从理论的角度看,本选题有哪些方面的突破,其价值取向是什么?本选题与相关领域之间的关系如何?对英语教学会起什么作用?从实践的角度看,本选题是否有助于英语教师和学生把握教与学的动向,使人们在英语教与学的过程中少走弯路,是否有利于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5、本选题研究的主要观点、内容、重点和难点

本选题研究有哪几个重要观点,其特点是什么?研究的重点在哪几个方面?研究的难点在何处?怎样从理论与实践出发,对英语教学进行更深入的理论探讨?如何结合英语教学实际对改进英语教学作对策思考?本选题有哪几个新观点?是否填补了国内外同行业研究中的空白?

6、本选题的撰写框架

框架可用提纲形式表述,一般构成如下:

引言:提出问题、摆明观点。

论点:分析问题与阐明自己的观点。大致包括:问题的原因及危害性;解决问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理论上来论证问题的解决方法,并联系教学实际阐述解决问题的策略与做法。另外,利用实际数据作为论据,证明方法的有效性。

结论:通过对问题的分析论证,其结果如何?对人们在英语教与学中有何指导意义?有哪些方面需要继续研究的?它还有什么不足之处?

参考书目:参考书目一般是英文参考书在前,中文参考书在后,以字母拼音顺序排列。

7、研究基础

作者在选择该题之前作过哪些方面的学习、研究或写过什么文章?说明能如期完成毕业论文撰写的理由。

8、研究方法

常见的研究方法包括:观察、调查、描述、实验、实证、文献、个案研究、比较研究、经验总结、实践反思、测量、量化、行动研究、表列、图示、内容分析等方法。例如:实验的方法就是对英语教学班级进行实验对比;调查的方法就是通过调查表、询问、问答等形式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个课题根据具体情况可能需要一种或多种研究方法。

9、撰写步骤及阶段任务

包括:选题及开题报告初稿、正式开题报告及提纲、完成初稿、二稿、三稿、定稿等、何时论文答辩等。

开题报告中文范例

标题: 英语隐喻汉译

(On Translating English Metaphors into Chinese)

1)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对隐喻的研究在国外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其中以Lakoff & Johnson (1987)的研究最具有代表性,而对于其汉译的研究却凤毛麟角。国内对于隐喻的研究主要受Lakoff & Johnson理论的影响,其中以胡壮麟、朱永生为主要代表。在隐喻翻译的研究方面,李国南(1990),胡文仲(1994)对于英汉成语或谚语中的习用性比喻的喻体进行过比较,并探讨了其翻译的途经。在近期出版的刊物中有对队喻翻译研究方面的文章,其中以徐莉娜的《隐喻的翻译》为主要代表。但其研究的范围也只是局限于文学、修辞用语的隐喻翻译。

2)本选题的意义、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意义:本选题突破了历来将隐喻的汉译局限在诗学、修辞学、文学等范畴。由于“翻译是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陈宏薇:1996),翻译对各民族之间文化的传播起着非常重要贡献的作用。我们对日常用语中隐喻的汉译研究应与英语语言文化背景的研究结合起来。

重点:本选题重在研究隐喻在英语日常用语中存在的普遍性、可译性及其翻译的方法。

难点:怎样从文化交际的角度对日常用语中的隐喻的汉译进行深入的理论探讨。

创新点:研究英语日常用语中的隐喻的汉译理论及其方法。

3)论文的结构及简要说明

1. 引言

2. 英语日常用语中隐喻存在的普遍性

2.1 隐喻的定义

2.2 关于隐喻研究的常用书语

2.3 英语日常用语中的隐喻

3. 英语日常用语中隐喻的特点

3.1 日常用语中隐喻的分类

3.1.1 习用语

3.1.2 新生隐喻

3.2 英语隐喻与汉语隐喻

3.3 英语日常用语中隐喻的可译性

4. 英语日常用语中的隐译汉译

4.1 翻译的标准

4.2 日常用语中隐喻汉译的难点

4.3 日常用语中隐语汉译的过程

4.4 日常用语中隐喻汉译的基本方法及原则

5. 日常用语中隐喻汉译的方法与技巧

5.1 直译法

5.2 意译法

5.3 转译法

5.4 直译和意译结合法

4) 参考书目

Brodkey, Linda. Review: The Language in Metaphors. ( College English Jan, v50 pp 89-94), 1988.

Jin Di & Eugene, A. Nida. On Translation. Beijing: China Translation Publishing Company, 1984.

Lakoff, G. & Johnson, M. Metaphors We Live b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7.

Nida, Eugene A. & William, Reyburn. Meaning Across Cultures, Maryknoll of N.Y. Orbis Book, 1981.

陈宏薇 《新实用汉译英教程》,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

陈文伯 《英语成语和汉语成语》,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0。

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张培基等《英汉翻译教程》,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3。

……

第3篇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课程;互动

1998年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在首次招收英语专业本科生之际,就意识到文化学习对英语专业学生的重要性,设置了“欧洲文化入门”、“中国文化概论”、“英语国家概况”等相关课程。直到2005年9月,笔者首次对通过了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非英语专业学生和英语专业三年级本科生开设了“跨文化交际”课程。依照胡文仲教授的观点,跨文化交际的研究分为“词汇的文化内涵、词汇缺项、有文化内涵的人名和地名、常用的文学典故、语篇结构、文体特点、语用规则、讲话顺序和非语言交际”,结合学生实际,本课程自行制定了涵盖以上研究方向的教学大纲,实施了比较完善的课程体系,形成相应的文字材料和电子课件。随着时间的推移,及时增添了新的教学内容,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主要采用案例讨论式教学模式,选择尝试了三维互动教学方法。

一、跨文化交际课堂内互动方法

屠蓓(1994)说过,“对于外语教师来说,最大的挑战不在于在语言外加上文化知识的讲解或另开一门文化课,而在于如何将语言和文化融合在一起来教授。”鉴于首次开设,这门课主要内容有:文化和交流的相互作用、语言与文化差异、文化冲击和文化休克、种族中心主义、语言沙文主义、英汉姓名、称呼、英汉语言性别歧视现象与交际、日常社会交际礼仪、请客送礼、非语言交际、英汉成语、谚语、习语、禁忌语、颜色词、动植物词汇和委婉语的文化内涵比较,以及一些特别的跨文化交际场合如跨文化约会、婚姻、商务、旅游比较。本课程用双语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广泛开展课堂内互动活动,主要步骤有:

1.专题讨论互动。按照课程安排,在专题讨论前教师选择一定的话题或编辑一系列问题,让学生在课外为解决这一系列问题而进行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时学生应注意借助多种资源和独立性。例如,就“文化”的概念这一主题,学生通过课前的准备,会得出不同的解释。在专题讨论过程中教师只充当参与者(participant),这样有利于解除学生的紧张情绪,消除其心理障碍,提高其参与活动的兴趣。参与学生课堂活动时,教师要抓住一切时机营造轻松、自然而又热烈的课堂活动氛围,让学生在无压力、无忧虑的环境中通过语言交流实践,使所学的语言潜移默化地进入学生的潜意识中。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再就多种观点归纳出一个高度浓缩的概念供学生理解,这样就会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辩论互动。主题讨论和一般辩论,以课程内容为主,教师在辩论活动的过程充当裁判(judge)角色,对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学习效果进行评估,及时掌握情况,发现问题,最后进行评价。通过辩论,学生可以归纳出非语言交际(nonverbal communication)涉及肢体语、时间语、空间语,而肢体语可以细分为面部表情语、眼神语、手势语、体态语、身体接触语、气味语、副言语。副言语研究侧重于声调的高低、强弱、快慢、停顿等,相貌服饰语指人们的相貌衣着手饰及个人用品发出的非语言信息,这个辩论环节为下一步的情景模拟打下了理论基础。

3.情景模拟互动。基于“输入Input―情景context―过程process―输出output”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要求学生亲身参与模拟实践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即非语言交际的媒介,如物体、触觉论、时间观、举止神态学以及空间关系学的概念和实例。模拟主体在事先准备完善的情况下为其他同学进行演示,教师与学生同时充当演员(actor)角色,之后得出实践活动总结。主要演示语言交际,如赠送和接受礼物时的文化异同、称呼、文化休克(cultural shock)现象,非语言交际的形式――面部表情、肢体语言、衣着图案、艺术品的吉祥图案等等。演示前先让学生观看英语名著《罗密欧与朱丽叶》以及《飘》、《儿子与情人》影视镜头中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在中国文化非语言交际方面,教师挑选了《诗经》的“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躇”、“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花间集・何满子》的“歌袖半遮眉黛惨,泪珠旋滴衣襟”,并佐之以PPT图片,之后教师讲解其隐藏的意思,学生纷纷要求上台表演模仿。婚俗方面挑选中国传统“掀盖头”和西方的教堂婚礼,学生争先模仿,使得课堂迭起、收效甚佳。

二、跨文化交际网络互动方法

网络教育的重要理念之一是学生自主学习,它源于20世纪60-70年代远程教育的学生自主学习或独立学习理论,该理论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威德迈和穆尔。另外,德国的德林认为:网络教学是由教师、现代教育资源和学生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只有存在着学生与教师、学生与资源、学生与学生的三维互动关系,网络教育才能正常活动。Williams和Burden(2000)提出社会建构主义模式时认为:知识是由个人自主建构的,而不是由他人传递的。鉴于这种建构发生在与他人交往的环境中,是社会互动的结果,所以课堂网上学习互动围绕学生、教师、任务、环境四个方面的多种因素,而处在中心位置的当然是知识构建的主体――学生,后三者则构成学习的中介因素和环境,对学习者的个人知识建构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基于该模式,网上学习互动方法有:

1.网络学习社区互动。教师公布与跨文化交际学习的相关网站,鼓励并要求学生登陆查找相关信息,养成网络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例如,在讲解英汉吉祥动物词汇文化含义、英汉植物词类文化含义之前要求学生先在网络进行搜索,搜索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而且记忆印象特别深刻。有些学生在非语言交际的学习中找出吉祥动植物的图片,在演示时制作成Power point,栩栩如生,活跃了课堂,增强了学习效果。

2.省略),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疑难问题时,可以发电子邮件向教师提问,教师再将问题的答案回复给学生,其他学生可以分享,学生间也可以对同样的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发表自己的观点,形成一个网络论坛。比如,教师要求学生就美国和英国国徽、国旗所承载的信息(非语言交际)进行探讨,教师随后给出完整的解释,有的放矢,2004级的17名学生就是通过这种网上互动确定了自己的毕业论文方向。

3.在线互动。就Unit 7禁忌语的话题,课前让学生准备:什么是禁忌语?中西方对禁忌语的态度存在哪些差异?原因是什么?哪些话题构成对西方人的禁忌语的侵犯?你发现禁忌语观念在中国有什么变化吗?通过网络聊天室的方式进行的实时答疑,在聊天室与学生进行交流,学生可以通过文字或语音两种方式直接向教师提问,教师即时回答。

4.电话、短信互动。电话、短信答疑具有答疑时间、地点、方式灵活等优点,不足之处是解答欠缺完整性。

5.网络教学场地的互动。主要包括:(1)语言实验室和多媒体教室学习互动。设施基本功能有:供教师进行讲授、讲评、演示分析、场景模拟、辩论,供教师进行多种媒体组合教学时使用,教师可结合投影仪、幻灯机和音响等设施进行授课,播放文化休克的影视镜头,也可以让学生开展演示、场景模拟、辩论。(2)电子阅览室学习互动。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时使用,学生可以浏览电子图书,可以学习网络资源,可以使用各种音像资源,也可供教师在进行特殊课程或者课程的特殊章节教学时选用,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较大的网络教学活动,如在线讨论等。

三、跨文化交际课堂外互动方法

语言环境是学习和使用语言的重要因素,因此,为学生创造并提供良好的实践机会对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课程除了在教学环节上注重知识的传输,还进行跨文化商务实践、跨文化商务英语洽谈实训,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技术,提高教学效果,还运用现代数字化语言实验室,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营造身临其境的跨文化商务语言氛围,使学生在踏入社会之前,对基本的跨文化商务常识和基本的商务礼仪有所了解。

1.校内第二课堂互动。积极鼓励学生参加每期的英语节,课堂教学配合主题文化周活动,全面了解欧盟和英国、美国等的历史、文化习俗以及风土人情,活动形式包括专题讲座、知识竞赛、英文歌曲大赛、演讲大赛等。积极鼓励学生参加每个星期四下午凌波桥边的英语角,注重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使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2.校外第二课堂互动。要求学生广泛地接触外资企业,让学生在假期或课余时间到企业见习,为客户服务、学习人际商务技巧,进行实训商务实践、进出口业务洽谈实训、进出口函电拟写实训。

3.校外实践活动互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规定,“除参加校内课外学习和实践活动外,还应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与专业相关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为此,本课程要求学生在社会实践和实习中,亲身参与接待外商、接洽业务、各类展会的筹划,承担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委托的各种科研、培训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及经济效益。如2006年、2007年,先后有150名学生担任中国常州科技经贸洽谈会中英文导迎员,受到了主办单位的好评;2007年6月,10名学生担任中国湖塘纺织博览会暨“国际模特大赛”的英语翻译,荣获承办单位颁发的荣誉证书等等,让学生接触到了直接的目的语的交际文化,跨文化交际能力得到了直接的锻炼和提高。

4.国际视野放映厅互动。定期为学生放映有关典型文化和文化差异、文化冲突的电影或记录片,开展英美电影台词模仿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5.文化及跨文化知识讲座。每学期面向全校学生组织四场文化及跨文化知识讲座,邀请外资企业高层领导、海外校友、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兼职教授以及其他外籍教师开设讲座,让学生与外商、外籍人员有一个面对面的接触机会,培养学生的实战能力,力求开阔学生的国际视野。

四、结语

通过跨文化交际课程的三维互动,学生在互动中自己探索文化知识,发现文化差异,体会文化冲突,实践跨文化交际策略,从实际效果看,为学生未来应对工作环境中的挑战提供了实践机会。从学生问卷看,100%的学生称赞图文并茂的授课内容,91%的学生认为英语能力方面得到提高,92%学生觉得自己通过学习这门课程了解了各国文化、风俗,丰富了课外知识,并熟悉了不同文化差异。96%的学生对跨文化已产生浓厚的兴趣,95%的学生认为此课程有助于他们开拓视野,收获知识。经过近4年的跨文化交际教学,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同时也意味着开设本课程产生了深远的现实意义,教学方法也得到绝大部分学生的认可。

参考文献:

[1] 胡超.跨文化交际实用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2.

第4篇

关键词: 小学英语教师 全科型培养模式 专业能力 课程设置

1.目前小学英语教师专业能力职前培养存在的问题

2014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简称《意见》),提出了针对小学教育的实际需求应重点探索全科教师培养模式,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目标在于努力培养大批优秀教师。一般认为,全科小学教师是由具备相应资质教师教育机构专门培养的、掌握教育教学知识和技能、学科知识和能力,能承担小学阶段国家规定的各门课程教学工作、从事小学教育教学研究与管理的教师。按照这个定义,全科型小学教师具有知识博、基础实、素质高、能力强、适应广的特征[1]。在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我国,全科教师部分地解决了地区教师资源匮乏的问题。在这种培养模式中,教师的专业能力培养受到限制,一些问题凸显出来,主要表现在:

目前一般把职前小学教师培养课程分为通识课程、学科课程、教育课程、教学实践课程、课外活动等类别。科型教师的培养既要追求素质综合,又要顾及学科专业,既要彰显师范性,又要确保学术性。如何在固定学程内科学安排好五类课程的确比较棘手。就英语学科来说,专业课设置缺乏广度和深度,五分之三以上的课程主要为听说读写等技能课程;英语语言教学理论课程和语言学课程的设置几乎一片空白,外语教育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缺失,无法高屋建瓴。在职前小学教师人才培养方案中,英语课程类的考试基本以理论笔试的终结性考核为主,对学生的实践活动缺乏形成性评价和反馈,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了人才的发展。

培养全科型小学教师时,重其学业的广,而没能顾上学科的专。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小学英语教师,在英语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跨文化交际与情感态度这五个维度存在一定缺失[2]。全科教师入职英语教学后,大部分教师感到很难用英语写完整的教案,很难写出合乎语法规范的结构完整的英语句子;由于职前对教师准确语音语调、地道的英语口语能力培养不够,以及在培养过程中未能紧密联系小学英语实际教学,职前教师缺少英语教学言语能力的综合实践平台,致使这方面能力的发展受到限制,入职后甚至很难用课堂英语进行流利教学。

尽管全科型教师安排了教育实习及教学实践课程,共有近两个月的实习时间,但学生上英语课的机会远远少于语文和数学,因学校领导层面对小学英语的认识存在一定偏差,有时课表中的英语课甚至可能被其他课占用。由于缺乏平台,职前教师很难学以致用,职前专业能力培养无从谈起,因此难以实现入职时的有效衔接。由于缺乏有效的教学实践经历,教学反思成了无源之水,从而导致职前教师在语言教学理论、语言学科教学知识及情景知识等方面的欠缺。长期以来,高等师范教育重视语言知识的培养,忽略对语言职前教师科研全能力的培养,缺乏针对反思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创造型思维能力的培养[3]。

2.完善课程设置,加强小学英语教师专业能力的培养

根据存在的问题,培养院校在进行课程设置时要对应标准,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完善课程设置,以培养专业能力为核心构建符合小学英语教师职业岗位要求的课程体系。

2.1细化专业课程,培养语言教学专业能力。

全科型教师的职前培养方案中需增设英语语音课,对准教师语音语调和口语从严把关。第一学年应单独开设语音课程,要求每位准小学英语教师务必过好语音、语调关,未达要求者将采取淘汰制;建议在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中除了大学英语必须达到一定等级的规定外,须增加“英语语音”合格证书。第三学年针对选修英语方向的学生增开语言理论和语言学课,使得专业课程开设有广度和深度。增开外语语言学习理论和语言教学理论,让学生了解语言输入输出、语言习得等理论,这些理论对小学英语教育教学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开设语用学、语义学、话语分析等语言学课程,让学生接触语言学知识,以便更好地驾驭语言教学。我国教育界已经意识到培养师范生国际意识和视野的重要性,但在我们培养方案中没有明显的体现,在日程教学中也有待切实实施[4]。因此,建议在第四学年增开语言与文化、跨文化沟通课程,开阔准英语教师的国际视野,提升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2.2增设教学研究类课程,提升教学研究和反思专业能力。

尽管我国多数高校都开设了科研方法和毕业论文课程,但因课时、学分少,教学方法单一,缺少与实践的联系。许多学校在科研方法教学过程中还是采用传统单一的讲授法,忽视学生实际训练,导致准教师们的毕业论文结构松散、逻辑不严密,论文写作缺规范,大部分论文没有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复制现象严重。特别是英语方向的准教师们,由于平时缺乏规范训练,毕业论文短短几行英文摘要中出现的问题不少,如人称代词使用不当或指代不明;句子成分缺失,如缺少主、宾语;时态语态运用不当;句子结构混乱等既明显又频现。针对现实问题和未来教师的发展需要,建议在我国职前小学英语教师教育培养中要加强教学研究课程的建设,融学、教、研为一体。通过学习此类课程,准教师们既能掌握论文写作规范,又能熟悉小学外语教与学甚至研究的最新动态,既开阔了视野又形成了教学研究专业能力,为成长为可持续发展的卓越的研究型教师奠定了基础。

2.3增开信息技术课程,提升课堂应用信息技术的专业能力。

数字化环境给准英语教师开启了信息共享、智慧互联的平台。数字化的教学环境给小学外语教师和学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利好,而谙熟信息技术是驾驭这个平台的前提。数字化教学的大背景导致教学模式、学习方式的改变,以及教学内容存储的数字化,准教师们学习专门针对小学英语教学的信息技术课程,掌握信息技术已迫切成为这一职业的专业性要求。

2.4保证英语学科的教学实践时间,切实提高准教师的基础英语教育教学专业能力。

目前,我国小全科型教师人才培养方案中都有教学实践课程设置,但一方面设置的目标和评价过于笼统和粗线条,体现不了准教师教学专业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时间短而集中,一般只有8-10周的实习,大多数时间都是在观摩,真正上课的时间一般仅为2~6个学时或甚至更少。根据访谈得到的数据,近80%的准教师没有上英语课的机会,少数几个幸运者即使有机会也是流于形式,因指导老师缺位,准教师仅把实习当做一个任务去完成,导致课堂教学和实习效果的双低。《意见》反复强调将教育教学实践贯穿教师培养全过程,切实落实师范生教育实践累计不少于一个学期制度;全面推行教育实践“双导师制”,由教师教育院校教师和小学优秀教师共同指导,充分发挥高校指导教师的理论与研究优势、小学指导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优势。基于此,培养院校应优化课程设置,延长实践时间,保证小学英语课的教学实践比例;同时,由培养院校的专业教师和小学英语教师共同指导,切实提高准教师的教学专业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因此,教师职前教育要提供丰富的教学实践背景,使师范生有更多的机会深入多样的教学实践,通过实际训练发展专业能力[5]。

3.结语

优质的小学英语教育呼唤优秀的小学英语教师。职前全科小学英语教师的培养是一项系统的工程,课程教学是这个系统的内核,因而高等师范院校应与时俱进,聚焦教师专业能力培养这一根本点,完善当前课程设置,制订高效的人才培养方案。

参考文献:

[1]张楠.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模式下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以新疆教育学院为例[J].科教导刊物,2013. 11.

[2]周丽.关于小学英语教师职前培养课程设置的思考[C].新教育时代,2015.10.

[3]颜东.职前英语教师反思能力培养探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11.

第5篇

职业经理人(ProfessionalManager)管理模式已被国外酒店行业证明是有效的管理模式。顾名思义,职业经理人是指在现代企业里以担任高级管理职务为职业的专业人才。他们具备丰富的管理经验、崇高的道德品质、优秀的经营意识、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宽阔的知识结构。酒店职业经理人是指受酒店企业法人聘用,运用系统的现代酒店管理知识和管理经验,对酒店进行经营和管理,对酒店企业法人负责,并以获取年薪、股票期权等作为报酬的职业化酒店企业经营管理专家。成功的酒店职业经理人是酒店的核心竞争力,必须具备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管理经验以及极强的决策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和应变能力。

二、本科酒店管理专业教育现状

目前本科酒店管理专业教育偏重理论素养和学术能力的培养,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师资建设、实践教学、学生职业思想教育等方面存在缺陷,主要表现在:第一,人才培养目标模糊。人才培养目标笼统地概括为培养中高级酒店管理人才,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不如专科生,研究能力、分析能力和管理能力不如研究生,学生行业就业率低,流失率高。第二,教学模式僵化。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段式”学科型体系已成为专业教育的不二定律,教学重理论,轻实践,教师实践经验不足,实验室设施设备不完善;忽视对学生职业道德、意志品格等人文素养的培养。

三、本科酒店职业经理人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高等院校是酒店职业经理人后备力量的主要来源。本科酒店管理教育要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以市场为导向,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吸收反映当代酒店行业最新发展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本科酒店管理教育体系,实现酒店职业经理人的培养目标。

1.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基于酒店管理专业的应用性、操作性强的特点,笔者提出将本科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以职业经理人为目标导向,培养适应现代酒店发展需要,通晓国际规则,具备较高的管理理论素养和扎实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沟通能力、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和竞争意识,熟悉现代酒店经营管理的职业经理人。

2.设计工学结合特色课程。

把酒店管理学科型教育转变为应用型教育,按照酒店职业经理人培养目标要求,以岗位技能及标准、行业规范及标准的训练为主要内容,校企联合开发、设计和整合工学结合课程体系。第一,课岗对接,“课证融合”。使职业教育与国家职业资格鉴定相衔接,要求学生毕业时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第二,模块化设计课程。通过对现代饭店管理岗位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按照岗位的工作流程与任务,把酒店管理课程内容整合成七大模块,七大模块下根据实际工作内容划分若干工作项目,每个工作项目下又根据工作需要划分为若干工作任务,工作任务下又设计了具体的操作步骤、程序和方法,构建集理论、方法、实践操作为一体的“教、学、做、验”一体化教学体系。第三,增设跨文化交际等人文类课程。注重跨文化交际和以忠诚度、职业操守和职业使命感为核心的职业素养和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3.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方式。

第一,采用酒店鲜活的案例教学和多媒体教学,同时融合多种形式的教学组织方式,如上网搜索案例,小组研讨等形式,通过案例呈现和分析,让学生熟悉酒店经营管理的全过程,掌握酒店管理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和钻研精神。第二,灵活运用项目教学法。紧紧围绕现代酒店企业的工作领域和具体工作任务设计项目课程和教学模块,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关联性,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能力的相关性。第三,建立网络教学平台,为师生提供一个教学互动、教学资源共享的数字化教学环境,为学生开展探究式、自主式和全天候学习创造条件。第四,采用全过程、多维度的课程考核,形成理论考试与实践结合,课程形成性考试与总结性考试结合,笔试与口试结合、职业素质考核与职业技能考核结合的开放式、多元化评价体系,综合评价学生在课堂学习及实训的表现,同时注重对学生人文素养和职业能力的综合评价。

4.构建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

本科酒店管理专业教育属于应用型、职业性专业教育,应充分借鉴瑞士“洛桑模式”和美国“康奈尔模式”的成功经验,采取“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理论与实践、学校与酒店的紧密结合模式,通过“服务→基层管理→中高级管理”的职业能力上升路径,本着“分段循环、递进拓展”的原则,构建认知实践、店校工学交替、带薪顶岗实习、管理与研究实习的实践教学体系。即在第一学年,组织学生集中到校外实习基地(酒店)进行见习参观,强化专业认知;第二学年工学交替,学生在校学习专业理论课程的同时,进入酒店完成相关课程实训学习,按照酒店的标准操作规程,在“做中学、学中做”,侧重训练实践动手能力;第三学年带薪顶岗实习,要求学生熟悉酒店前厅、客房、餐饮等工作流程,培养学生人际交往与团队合作精神;第四学年是管理与研究实习,包括酒店客源市场的调研、酒店营销策划、酒店人力资源调研等,同时在老师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设计)为就业选择与创业奠定基础。

5.师资培训国际化。

第6篇

关键词:商务英语;本科教学;国家标准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039(2015)19-0083-03

在中国经济发展蒸蒸日上的今天,国家参与的国际商务活动急速增长,对于同时精通英语和商务知识人才的需求也不断扩大。商务英语专业在市场需求的激励下应运而生,这是一门较新的英语类专业。商务英语本科专业于2006年获得教育部批准设置,于2012年列入本科专业基本目录,截至2015年,已有约250所高校开设了商务英语本科专业。相对英语专业和翻译专业本科教育较长的办学历史,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育没有太多的经验可以继承和发扬,因此不够成熟,在实际的专业教学中面临了许多问题,尤其是新开商务英语专业的高校,面临了很多实际的问题亟待解决。

1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

在做具体的专业课程设置之前,学校对于人才培养目标应该加以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是本科教学开展的根基。商务英语专业具有明显的跨学科特点,是英语与商务两种学科的交叉,不同的院校对于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育立足点是商务知识还是英语知识,有不同的理解,这就产生了几种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一是以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为主,将大量精力集中在培养学生的英语技能上,只要求学生了解有限的商务知识,培养的人才与其他英语专业人才在商务知识上没有明显的优势;一种是主攻学生的商务知识,保证学生具备较好的英语能力,但英语基本功不够扎实;还有一种是英语能力与商务知识同时具备的人才。从商务英语专业的命名就可以看出,其实商务英语专业落脚点在英语。培养的人才应该是具有扎实的英语基本功,同时掌握相应的商务知识、跨文化知识及人文学科知识的人才,是能够从事国际商务工作的应用复合型人才。商务英语本科专业学生首先应该具备扎实的英语应用能力,在英语基本技能听、说、读、写、译能力上的培养是根基,要保证学生具备一个英语专业学生应有的扎实基本功,并具备良好的学习策略能力。在此基础上应具备应有的商务知识,具备较强的商务实践能力。应懂得商务礼仪,拥有办公文秘及公共演讲等通用商务技能。同时具备用英语从事商务谈判、电子商务、贸易实务、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专业商务技能。为了能很好得用英语从事商务活动,还应具备基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对于英美政治文化应有较好的了解,具备跨文化思维沟通能力,以及商务沟通及商业事务能力。自我规划、自我决策、自我监控及自我评价等自学能力也尤为重要。有了明确的培养目标就能制定科学的课程设置。

2课程设置不科学

由于办学经验不足,对专业的理解不充分,对区域经济不理解和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导致部分院校不能很科学的进行课程设置。出现了部分学院开设英语类课程过多,商务相关课程不足,并缺乏实践类课程;部分院校不顾学生基础,盲目跟风开设多种全英语商务课程这两种极端。商务英语本科专业应该根据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来制定合理的课程体系,要处理好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英语技能与商务专业知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关系。而具体如何进行较为科学的课程设置,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商务英语专业教学协作组制定的《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给出了较为明确的指导。王立非,叶兴国等(2015)对其进行了解读,提出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育课程总学分应达到150学分,学时达到2500学时,其中专业课程应该占三分之二以上。较为合理的课程设置应包括除大学本科生普遍应该学习的思想政治理论、信息技术等公共课程以外的有针对性的人文与艺术、现代汉语、第二外国语等课程。而重中之重的商务英语本科专业核心课程则应该包括英语知识与技能(占专业课时比例50%~60%)、商务知识与技能(占25%~35%)、跨文化交际(5%~10%)、人文素养(5%~10%)、实习实践和毕业论文几大模块,其中实习实践和毕业论文不计入总学时。

英语知识与技能课程应包括英语语音、英语语法、综合商务英语、商务英语听说、商务英语阅读、商务英语写作、商务英语翻译七门课程。商务知识与技能应包括经济学导论、国际商法导论、管理学导论、国际营销概论、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商务谈判和实用电子商务七门课程。跨文化交际包括跨文化商务交际导论和英语演讲两门课程。人文素养课程包括英美概况、英美文学选读和欧美文化概论三门课程。而在实际操作中,各院校应该根据各自的培养目标、专业特色、师资配置、硬件设施等情况来对课程进行动态调整。比如对于一本高校,学生英语水平较高、师资力量雄厚,可以考虑适当减少英语类课程,增加商务及跨文化类课程,开设双语或全英文商务类课程。三本院校则应把重点多放在夯实学生英语基础能力上,可适当增大英语学习力度,同时用汉语学习商务知识,或者开始双语课程,但不可脱离学生学习能力实际开设全英语课程,导致学生学习吃力,疲于应付,不能很好地掌握商务基础知识,舍本逐末。具体到各个板块的课程设计上,在公共课程设置上各学校大同小异,值得一提的是,部分院校没有针对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设计汉语类课程,这种轻汉语的做法对学生的专业发展尤其是英汉互译能力的培养是非常不利的,十分不可取。而在专业核心课的设计上,各院校对于英语知识与技能板块的课程设置是相对合理的,但有的院校存在英语课程设置与英语专业和翻译专业区别不大的问题,没有在英语教学中突出商务因素,如基础英语课程应该为商务综合英语,视听说课程应为商务英语视听说。各种课程的具体设置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不一定要原原本本按照《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课程设置要求开设,可在保证主干课程开设的情况下,适当进行调整。为了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可以开设指导学生取得外贸、会计、金融等行业资格证书的课程。在实践环节上,硬件设施过硬、资金充足的学校应有实训室,开设相关实训课程,可让学生在仿真环境中练习对外贸易、财务、营销、人力资源管理、法律等流程。可根据本地经济环境、企业情况,安排学生参观实习,使学生能够具备实战能力。

3师资配置不合理

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育师资不足及配置不合理的情况普遍存在,尤其是自身综合性不足,又处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校,商务类师资相比语言类师资明显不足。由于商务英语专业是新设专业,拥有商务英语专业学士学位的师资较少,而获得商务英语专业硕士学位的教师数量则十分有限,在很多院校担任商务英语专业课程的教师多为语言文学类专业毕业的教师,虽具备较强的英语功底,但商务知识十分有限,有时甚至是现学现用,更不用提商务实践经验了。对于少部分拥有商务英语专业学历的老师而言,他们当中大都是从高校毕业后直接从事教师职业,虽拥有较强的商务英语书本知识但缺乏商贸活动实践经验,在教授如国际贸易实务一类课程时往往流于纸上谈兵,不能和实际操作接轨,这是商务英语教学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商务英语本科学生毕业进入工作岗位后要直接从事外贸跟单、报检、报关、货运等工作,仅仅拥有书面知识远远不够,亟须老师给予基于经验的实战指导。在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育师资配备上,较为合理的比例应为:语言类师资占约60%,商务类师资占30%,实践类师资占10%,其中商务类的教师应该至少具备一个经济、法律或管理类专业的本科、硕士或博士学历。实践类的教师应由从事对外商务活动的行业专家兼职(王立非,叶兴国等,2015)。针对以上要求,王利民、袁晶等(2014)提出在个人层面,个体教师应具备双师素质,而在群体层面,教师队伍应该具有双师结构的理念。笔者认为,若开设商务英语专业的学院师资不足、质量不高,应考虑从多方面下手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具体笔者认为有以下一些方法可以使用:第一,在师资不足的情况下,让现有任课教师继续深化学习商务知识,如拥有英语专业学历的老师考虑进修商务类第二学位,已有商务英语专业学历的老师继续深造提高学历,安排教师参加国内外进修,进行学术交流,有条件的情况下可派教师到相关公司企业进行挂职实践,提高教师实战能力等。第二,综合性较好的大学,应考虑与学校其他学院如经济管理学院、商学院、法学院等联合培养学生,或聘用其他高校或学院具备良好商务专业素养及英语能力的优秀师资任教。第三,在面对教师商务实践经验不足的情况下,学院应与当地企业加深交流,选择有意向的企业建立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校外实践实习基地,让学生有机会到工作一线去实地观摩学习,并获得宝贵的实习机会。遇到行业内业务能力强的商务人才应考虑外聘为高校兼职教师,他们能够结合实际操作经验,直观地对学生的商务课程进行指导,同时可以对学生的毕业论文撰写提供咨询,帮助学生脱离纸上谈兵的学习模式,拥有较多的实战经验。

4专业教材不成熟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选用适当的教材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与其他英语类专业教材相比,目前高校商务英语专业教材不够系统成熟,存在许多问题。在扈珺,刘白玉(2011)对山东省30所高校所用的商务英语专业教材调查研究中发现,学校选用的商务英语教材普遍存在教材不成体系,难易程度不一致,书本内容缺乏时效性、实用性的问题,还有个别教材存在概念性的错误,同时书本缺乏配套的教师用书、教学课件、练习册、参考答案、视频音频光盘等,导致教师备课困难。有时会出现课程教材之间难易程度不统一,教材部分章节内容重复,练习设计不合理,内容缺乏时效性等现象,教师选取教材非常困难。面对这样的情况,仅凭一所学校之力是不够的,教育部应该组织专家编写一系列覆盖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育各课程、知识准确清晰、难易程度合理、理论与实践并重、紧跟时代步伐的权威经典教材,让高校在教材选取上能够保证所选数目水平一致,难易程度相当,使教学成体系。同时教材的编写应针对目前商务英语教师商务专业水平不足的情况设计配套的教师用书、视频音频文件、参考答案等,帮助老师减轻困难。而作为教学院系和任课教师,应多下工夫,对比各种教材之间的优缺点,根据学生实际水平选取难易适中的教材,不只拘泥于一套教材上的内容,根据课程安排适当针对教学目标删减或增加资料,注重教学资料的多样性,在学院内可以成立备课小组,教师之间互通有无,在现有教材不适合的情况下可以协力编写校本教材。

5教学条件不到位

目前高校办学能力参差不齐,经费投入也相差甚远,由于缺乏办学经费,个别学校存在缺乏与商务英语相关图书的现象,专业图书、期刊数量较少,种类有限,内容陈旧,工具书配备不足,部分学校存在语音实验室设备陈旧,容纳学生数量有限,维护不善,不能有效利用的现象,不能满足教师和学生平时学习科研的需要。为了能顺利有效地开展商务英语专业教学,高质高量的纸质及电子版的中外文专业图书、期刊、工具书等必不可少,同时应投入资金购买相关电子数据库,随时更新资料,与时俱进。针对语音实验室等硬件设施的问题,学校应该多提供经费,用于建立符合专业特色的实训基地。步雅芸(2009)提出商务英语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应该包括以英语技能实训为核心的实训基地建设和以国际贸易工作流程为核心的涉外商务实训建设。因此,一方面要为语言学习配备足质足量的数字语音实验室,不定期更新设备,加大维护和管理投资,有条件的学校除了传统语音实验室以外,应为语音实验室添置电脑,建立多媒体语音实验室,为学生提供进行语音训练、英语视听说等基本语言训练和英语自学的环境和条件。同时还应购买能够帮助学生仿真学习商务实务流程等的实训软件系统,设立拥有自动化办公设备的涉外商秘实训室、国际商贸谈判室、可进行进出口业务流程操作的国际商贸综合实验室等让学生在较为真实的环境下操练诸如商务谈判、签订合同、外贸单证制作等所学内容。在全球步入大数据时代的今天,还应该高效利用网络系统及资源,让老师能拥有足够的素材进行课件开发、网络教学等,学生能接触学量网络资源,作为对课堂学习的延伸和补充。

6评价体系不合理

目前对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能力进行评价的时候,直接针对设置课程出试题进行笔试是主流的评价考核方式,与其他英语科目的测试内容相近,倾向于知识测试和基础语言性考核内容,以分数高低为标准,重视专业四级和专业八级过级分数,导致书面知识测试大于能力测试。有的院校也有技能性考核,但往往流于形式,设计不科学。但商务英语作为一门实用性、实践性很强的科目,旨在培养拥有较强实战能力、专业素质高的商务英语人才,用传统单一的测试方式明显不能对学生能力进行合理的评估,不能根据评估结果对学生下一步的教学提供有用的参考。评价方式应针对不同课程的专业培养目标而有所不同。如针对英语阅读、翻译能力及基本商务知识的考查可以采取传统书面测试的方式;而针对商务英语写作和单证制作等课程则不能拘泥于单纯的答题,可以让学生独立用英语制作单证、撰写合同;针对学生实际商务能力应综合使用口试、小组合作、模拟实际操作等方法进行,比如以个人形式对新产品进行介绍,以小组形式进行模拟商务谈判,在实训室运用实训软件模拟进行贸易活动等。并且评价不能仅仅局限于传统上教师对学生的期末测试进行打分这一种形式,而应该结合学生的平时课堂内外表现、课后完成作业及小组活动情况等综合评价。在教师评价的基础上,结合个体学生进行的自我评价,小组成员之间的小组互评等多方位的评价方式。

李娜(2010)提出在校内评价基础上还应该结合校外考核,形成一系列包括校内课程生产型实训评分表、顶岗实习企业实习指导老师转向评价表、毕业实践报告转向评价表、毕业实践报告企业现场答辩等的考核体系,力求做到把行业标准、相关的职业资格证考试(如剑桥商务英语考试、全国商务英语翻译资格考试、报检员考试、跟单员考试等)与教学评价相结合。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学习过程应有来自企业的指导老师参与教学和评估,实现在真实职业环境中人才评价与社会实践过程的有效结合。在商务英语专业教学中采取多元的评价方法对学生进行考核,力求真实全面地评价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以及方法、专业和社会能力,再根据科学的评估结果来指导下一步的教学。7结语商务英语作为一门新兴的、应用性强的交叉学科,其本科教育还不够成熟,面临着诸如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师资配备、教材选用、硬件设施、评价体系等多方面的问题。对于越来越多新设立商务英语专业的高校而言,这些实际问题亟待解决,而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整个高校教育界的共同努力。应该在教育部的商务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指导下,明确以培养英语基础扎实、商务实战能力过硬的人才为目标,结合各高校实际情况调整英语类、商务类、实践实习类课程的比例,培养现有师资,引进拥有实际经验的教师,选用、编写难易适中、时效性强的教材,加大教学资金投入,完善商务英语实训设施,多元化地对学生进行评价,逐步形成成熟的商务英语本科人才培养方式。

参考文献:

[1]步雅芸.商务英语技能调练设计与研究[J].青海师专学报(教育科学),2009(2):115-117.

[2]扈珺,刘白玉.商务英语教材使用实证研究——基于山东省30所高校教材使用的问卷调查[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1(12):53-57.

[3]李娜.构建真实性的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评价体系[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0):117-118.

[4]宋海玲.商务英语专业系列教材策划要注意的问题[J].科技与出版,2011(2).

[5]王立非,孝琳.我国商务英语研究十年现状分析[J].外语界,2013(4):2-10.

[6]王立非,叶兴国,严明,等.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要点解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5(3):297-302.

第7篇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综合改革;汉语国际推广;文化软实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1-0027-02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要适应国家汉语国际推广,提升文化软实力,培养国际化专门人才的战略需求,就要进行综合改革。

一、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综合改革目标

1.构建“三位一体”的学科专业体系,体现综合教育优势。(1)围绕汉语国际教育,构建较为完整的主干学科群。形成由汉语言文学、文化学、外国语言文学“三位一体”的学科体系,实现学科专业之间的交融与互补,强化汉语国际教育主体。(2)形成统一的行业领域,强化人才培养目标的针对性。充分利用校内外教育教学资源,借助汉语言文学的学科背景和优势,在科学合理的学科结构下,确定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培养方向,使教学培养目标和课程教学统一。(3)按照不同培养方向的特点,开展专业综合教育。汉语国际教育方向突出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的教学,强化教学实践;涉外管理方向突出管理学教学,强化管理实践;涉外文秘突出秘书学教学,强化秘书实务实践。同时,三个方向都实施双语教学,注重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2.实施“三位一体”综合教育,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实现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建立相应的理论教育、技能教育、岗位教育“三位一体”的综合教育体系,全面加强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综合教育。专业理论教育要以“语言学”、“文化学”、“管理学”等学科理论为基础,技能教育要按照不同方向培养方案对学生专业技能的要求,形成由专业技能、综合技能、创新技能构成的技能教学体系。岗位教育要根据相关行业的用人要求,形成由职业素养、岗位技能、行业技术资格认证为内容的教育体系。

3.完善“三位一体,双向互动”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学生应用能力。强化实践教学,重视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三位一体”是指依托留学生教育,建立校内的实习实训基地;依托国际学校、有留学生的高校、地方外事机构、涉外企事业单位,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依托与国外高校的联系,着力建设海外实习实训基地。“双向互动”就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介入留学生的教学与管理之中,互相学习,互相促进,从而实现双向互动。

4.打造“三位一体”师资队伍,保证人才教育质量。借助社会力量,整合师资队伍,建设一支由本校专任教师、外校兼职教师、相关行业专家组成的师资队伍。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培养“实践为基、专业为主、能力为本”的师资队伍。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力争在教师队伍中,专任教师高级职称比例达30,博士研究生比例达50,涉外企事业单位、外事部门兼职教师比例达30%,有国外国际汉语教学经历教师比例达30%,建设一支高水平、强能力、高职称,富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的教学团队。

5.建立“三位一体”科研训练体系,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在教学中,不断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和知识结构,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形成“学年论文―学术论坛―毕业论文”为框架的科研训练体系,逐步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提高科研能力。

6.建构“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增强学生综合素质。实施“双语教学”、“人文教育”、“海外交流”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针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专业特色,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双语教学,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放共享的双语教学网络课程,展示教师先进的教学理念、独特的教学方法、多形式交流的网络平台。加强人文素质培养。推进国际化办学进程,实施“2+2”、“1+2+1”等中美双学位联合培养,积极组织学生赴海外学习,开阔学生视野。

7.疏通“三位一体”就业渠道,保证毕业生就业。抓好考研动员、考研辅导、考研报考调剂指导,鼓励学生考取研究生;通过参加国家汉办赴国外汉语教学志愿者选拔、互惠生项目等多种途径,组织学生海外从事汉语教学;积极开拓就业市场,使学生在国内相关行业就业。

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综合改革措施

1.加强教学团队建设,优化师资结构,增强师资实力。建设教学理念先进、教学水平高、职称结构合理、具有创新精神的校级教学团队,在此基础上建设省级教学团队,使之成为高水平、强能力、高职称,富有创新精神和开拓意识的教学团队。每年拟从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外事部门、涉外企业等聘请5~8名具有教授职称或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专家任教或讲学;每年拟派遣1~2名优秀教师到国外开展汉语国际教育教学,为专业教学积累经验;每年拟聘请1~3名汉语国际教育方面的资深专家承担实践模块课程的教学与训练。积极鼓励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晋升高一级技术职务、到国内外知名高校访学。不断强化教师的科研意识,鼓励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提高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组织青年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赛教活动,以先进的教学理念、科学的教学方法指导教学实践。

2.实施专业目标、课堂教学、实践训练相结合的教学体系。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注重汉英双语教学,培养具有扎实的汉语和英语基础,能适应教育现代化和经济全球化需要的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在企事业单位以及国内外其他相关部门从事中外文化交流等相关工作的实践型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初步从事科学研究能力的学术型人才。据此,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材选用、教材编写、学科作业等教学环节中体现这一目标,在实践中不断改革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遴选和编写一套适合本专业教学的教材。完善平时校内实习的各项环节,为学生安排专门的指导教师。与留学生教育机构、外事管理部门、国外友好学校合作,建立实习实践基地,把汉语国际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落实到实践训练之中。

3.强化学生的科研意识,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在学生掌握汉语言文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中外文化交流的理论,了解相关的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知识;具有现代教育理念,熟悉教育法规,具有良好的口语、书面语表达能力和较高的汉字书写水平的基础上,逐步强化学生的科研意识,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组织学生撰写学年论文,举办学术论坛,创办学生学术刊物,提高学生科研论文写作能力。

4.改革课堂教学方法,革新教学理念。注重学生在教学中的参与性,强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学实践中力求改变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的角色,学生由观众变为演员,教师由演员变为导演。使学生在课堂上不再被动地听课,而是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采用“探究式”、“讨论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每次上课之前给学生布置好关于授课内容的阅读材料,学生课下完成阅读任务,并就阅读过程中对问题的思考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性。

5.实施双语教学,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采取保持型教学法,实施双语教学。在第一学年,各门课程使用母语教学,同时,加强英语的学习。第二学年和第三学年,在“外国文学”、“国外汉学研究”、“西方美学史”和“西方文化与礼仪”等课程开展双语教学。第四学年,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美学概论”、“文学概论”、“中外民俗”、“旅游美学”、“比较文学”、“西方文论和秘书学”等课程中,根据学期教学计划和教师的授课特点,适当开展双语教学。在“中国古代文学”、“古代汉语”、“中国传统文化”等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课程中采用母语教学、双语教学兼用。提高学生英汉双语表达能力,增强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6.加强国际交流,为专业建设打造平台。加强海外联络,不断拓宽国际交流与合作途径,为汉语国际教育学生拓宽视野创造条件。不断拓展合作区域,拓宽合作途径,拓新合作项目,鼓励学校更多的学生赴海外实习。以项目为载体,积极做好教师和学生的访学、留学。积极创造条件,有计划地选派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到国外进行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和访学。选派教师参加国家留学基金委、国家汉办公派教师项目等,积极引导教师赴国外做访问学者、教授汉语或参加学术会议。通过举办出国项目说明会、印发招生简章和网上宣传,选派优秀学生参加带薪实习项目,国家汉办对外汉语教学志愿者项目。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各种方式,搞好留学生招生宣传,改善留学生学习生活条件,扩大留学生规模。充分利用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成果,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打造平台。

第8篇

关键词: 翻译导向 文本分析 翻译教学设计 文外因素 文内因素

一、引言

德国功能派第二代代表人物克里斯汀·诺德(Christiane Nord)出版了《翻译的文本分析模式:理论、方法及教学应用》一书,代表了翻译文本分析模式和翻译教学的最新成果。本文将诺德的“翻译的文本分析模式”用于中国本科翻译教学,以湖南科技学院2010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彭长江教授主编《英汉——汉英互译教程》为源文本,从翻译教学过程的安排、翻译问题的归类和翻译质量的评估三个方面,将诺德的理论应用于具体的翻译教学过程中,并对翻译的文本分析模式下的翻译教学设计进行阐述。

二、翻译导向的文本分析模式

德国功能学派代表人诺德(2006:12-13)认为,翻译是一项跨文化交际行为,译文是否能被接受取决于读者个人期待与否。影响读者个人期待的因素由译者的常识、交际需要、语境和社会语境构成,达到了交际目的的翻译才能称为读者接受的译文。该模式可以用于分析研究不同的“语言和文化对(language and cultural pairs)”。这一方法不仅有助于学生在课堂上做翻译练习,而且有助于他们在社会上做翻译实践,促进人们对翻译作进一步研究。

诺德统一了翻译过程中的语言和非语言模式,将文本分析模式和她的翻译实践结合起来,论证了她本人设计的文本分析模式。她在序言中指出,翻译导向的文本分析要求译者透彻理解源语文本,准确阐释源语文本,或能解释语言和文本的结构及其与源语语言系统规范的关系,还应该考虑到翻译过程中影响译者决策的一切因素,从而确定正确的翻译策略。诺德详细地从翻译教学的安排、翻译问题的归类和翻译质量的评估等方面阐述了这一模式在译者培训中的应用。这一模式有两个特点:它是非常笼统的,不涉及任何具体的文本分析,因而可以用于所有的文本分析;它又是具体的,可以用来分析各种各样的翻译问题。

三、翻译导向的文本分析模式下的翻译教学设计

诺德(2006:155)指出这一翻译教学过程的设计不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为主,而是以提高翻译专业学生的翻译转换能力为主,包括导入、翻译选材、翻译文本难易度区分、翻译问题归类和翻译质量评估等。

1.设计翻译导入,培养学生的文献搜索能力和源文本分析能力。诺德(2006:161)指出,翻译学习是实践学习,翻译课不仅要提高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而且要提高与翻译相关的能力(translation relevant competences),如本族语的语言能力、外语的语言能力(包括词的色彩、词的语义特征、语法、语言变体、语域、风格、类型等)、文化能力(百科知识)、某些特殊领域的确切知识(如婚姻法、经济政治、贸易平衡、信息技术等)及文献与科研的技术能力(如字典的使用、参考书目的使用、信息存储等)。翻译教学之前最好有一个导入部分,以话题的形式引入,提高学生的文化能力,加深对特殊领域知识的理解。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文献搜索能力、翻译导向的文本分析能力。所有这些都将舒缓翻译课堂的紧张气氛,使学生关注翻译转换能力的培养。翻译课堂不再是以语言比较为重心的课堂。在翻译教学中,我们会布置课前的预习任务,设计翻译导入,引导学生对翻译目的、源文本进行分析,并聆听他们对翻译述要的理解,鼓励形成多样、生动的译文。

2.选择真实的文本用于翻译教学,引导学生进行真实的文本分析。翻译选材是由文内因素和文外因素共同决定的。通过选择真实的文本,将翻译文本归类,并将文本分析模式应用到翻译讲述中,翻译讲述便可以与文本特征结合起来,通过这一过程学会自己分析文本因素,或者是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分析文本因素。好的翻译文本选择可以减少学生在翻译中遇到的困难,不至于惊慌失措、失去动力。

3.理性评估翻译任务和翻译文本的难易度,通过课前任务,降低文本难度和译者难度。翻译教学中,由于受到教材的限制,很难将难易度不合适的文本全部剔除出去。首先,文本难度主要与学生对源语文本的理解程度相关,学生可以独立通过文内因素分析察觉翻译任务的难易度。其次,老师可以通过课前分配阅读任务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从而确保翻译文本对学生不是太难。而在翻译课堂教学中要将语言能力的教学减到最低,语言能力的教学可以延展到其他语翻译实践相关的课程中。再次,语用难度与翻译任务的本质相关。如果真实情境下的文本并不是针对译者而是针对母语读者的,那么译者可能会对源语文本情境的理解不透彻。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当通过说教性翻译指令降低翻译任务的难度,包括文内因素分析、译语文化的传统形式、文本功能的变化等。最后,文献和研究技术能够加速翻译任务的完成。如在课堂导入阶段,老师可以添加源语、译语的文本,通过平行文本(同主题、同类型、同背景的文本)的阅读,降低翻译任务的难度。在以后的阶段,可以由学生自行搜索平行文本。通过这些辅助文本(auxiliary text),学生完成翻译任务的情况非常好。

4.引导学生将翻译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有效归类,分为语用失误、习俗失误、语言学失误和文内失误。以彭长江教授主编《英汉——汉英翻译教程》为例,我们在教学中要求学生以小组的方式对集体翻译进行报告陈述,要求学生对自己的译文中的错误进行归类。

5.测试学生的双语转换能力。通过毕业论文的方式考查学生的语言、文化转换能力及量化的科研能力。在试卷中包括各种类型的翻译文本以全面测试学生对翻译的掌握。改革以往的语言能力评估模式,“衡量翻译质量不再以源文及其功能为唯一标准,而是要综合考虑源文与目的文本各自特定的文化语境、功能与文本特征,以及翻译的社会交际功能的实现程度(朱琳,2012:102)”。

这一教学设计意在培养学生的语篇分析能力和语篇转换能力,不仅突出了译者能力的培养,而且有助于打破脱离语境、以翻译产品(译本)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不讲思维,简单罗列“技巧分类+词语句子译例”。通过正确的引导和激励,教师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翻译,激发学生的翻译灵感和思维。尽管并不是每一个译文都是佳作,然而学生对“双语转换”的无数尝试才是真正提高翻译能力的前提。正如Sonia Colina(2009:2)所说:“新型的翻译课堂师生关系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的,其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四、结语

诺德提出的翻译导向的文本分析模式该模式统一了语言和非语言模式,为翻译学习提供了一个分析源语文本的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翻译文本分析的思维能力。该模式在教学实践中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并且能够激发学生的翻译灵感和创造性,有利于形成生动、多样的译文。同时,翻译教学最开始应尽量少地考虑翻译策略,而在翻译学习的高级阶段才需要展开。Vanden Broeck(1978:96)说过,翻译教学通常认为翻译课老师可以针对翻译实践中出现的某类问题,归纳出严厉的条款(翻译策略),以尽量减少翻译中出现的问题。然而更理智的做法应该是给学生一定的空间,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判断或是翻译目的选择灵活的翻译方法。

参考文献:

[1]Colina Sonia.Translation Teaching From Research to the Classroom A Handbook for Teachers[M].McGraw-Hill Education(Asia),2003.

[2]Nord Christiane.Text Analysis in Translation:Theory,Methodology,and Didactic Application of a Model for Translation-Oriented Text Analysi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6.

[3]Nord Christiane.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ined[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4]彭长江.英汉汉英翻译教程[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