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13 11:14:0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气象与生活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石涛本姓朱,名若极,字石涛,又号苦瓜和尚、大涤子、清湘陈人等。本姓朱,名若极。字石涛,又号苦瓜和尚、大涤子等。石涛是位风格多变但又极易辨认的大师。能在艺术作品中展现强烈的个人风格的艺术家,通常都有着奇特的一生。石涛自号苦瓜和尚。石涛生于明朝末年,十五岁时,明朝灭亡。国破家亡后石涛颠沛流离,晚年才定居于扬州。他带着内心的矛盾与隐痛,创作了具有独特风格的精湛作品。他的画奇险中兼并秀润,笔墨中包含着淡淡的苦涩,那是和苦瓜近似的韵致。
石涛强调“我”的重要性,因为人是创作的主体,艺术本身就是艺术家精神的物化,这是一种非常可贵的自觉意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识。“我”是本真的我,是佛学中所说的大我,真我。是破除“我执”,精神与万化同和,悠游自在的“无我”之“大我”。石涛号大涤子,“大涤齐抛掷”以返归自己的本根,也就是“本真之我”。石涛说的大涤,就是穿越凡尘的一切,穿越所有的执迷,返回本真之我。人的精神性层次才是真我的真正本质。回到了本真之我,也就领悟了艺术创造之道。一切对艺术的企及,都离不开一颗纯粹的赤子之心。
在石涛的绘画作品中,物与我、自然与我,都是相互交融在一起的,充满于天地之间。石涛给山水画下过一个定义:“夫画者,形天地万物者。”他在《黄山图》的题诗中说“黄山是我师,我是黄山友。心期万类中,黄蜂无不有。”在他的绘画世界中,黄山,也就是外在于自己的世界,和自己是一种相互的存在。人和天地间的一切都源于造化,人和万物有同样的根源,也有同样的力量。石涛所认为的自我与自然的关系就是天人合一。
石涛在《画语录》中指出作为创作主体的画家必须具有超凡脱俗的生活态度和审美视野。身在万物之中,心在万物之上,最终又物化于万物。个人的生命连结着宇宙间的万物,死亡成为奉献。“不能实现的,在想象中描画它;破灭的,在心灵中恢复它;逝去的,在心灵中追溯它;宇宙永远没有回答,那就化作风,化作云,化作晨曦,化作晚霞,那就是我需要的回答。石涛绘画的意象就是这样,无可奈何的美感,迷离的美感。”
作为明王室的后裔,石涛自幼被迫出家,云游各地,一直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晚年才定居扬州。经历虽坎坷,但却使他海纳百川,成为一个无比丰富的人。 “古之须眉,不能生在我之面目;古之肺腑,不安入我之腹肠。我自发我之肺腑,揭我之须眉。”石涛认为古人那一套画法已经束缚住了自己自由驰骋的心灵,所以他一定会打破它。艺术是唯一能够安顿石涛那颗敏感而痛苦的心的所在。纯粹的我手写我心,才是艺术家真正的大潇洒大快乐。
此外,敢于画自画像,更是自我意识觉醒的一个突出表现。
自画像使个人作为唯一的画中主要形象出现在画面的中央位置,并且尽量排除一切无用无益的影响因素,以便突出画者的精神气质、社会地位等,尽可能都在画面上展现出来。梵高说过,他要画一个人,就要画出他滔滔的一生。可见石涛思想的现代性。明末清初,画家的自画像还不多见,石涛却敢为天下先,展现其英姿勃发的须眉气象。年轻的石涛英姿勃发,面容和善灵秀,洁净的脸庞上,明亮的眼睛静观天地,表现出了一种坦荡的胸怀。
石涛的自我意识在他的坎坷的一生中逐渐茁壮,一个人一旦有了清醒的自我,就势必会感到孤独,感到自己与周围世界的差异。“我自发我之肺腑,揭我之须眉!”石涛要不断地进行自我创造。那么这种自我意识究竟是靠什么实现的呢?石涛提出了“蒙养”与“生活”。蒙养的意思就是:要去体验感受远古之时“无法”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的浑然一体,然后领会无形世界的宏大、抽象,扩大自我审美理想的空间和价值,这样才能够在落墨之时,胸怀广大而不局限,笔法自成而不拘泥,这就是石涛所追求的蒙养之功。生活的意思就是:天地间的万象都能赋予画家以灵感,画家要细腻体会它们给自己带来的滋养。有生活作为深厚基础,笔墨才会有表现力。“蒙养与生活”强调的就是一种心和身的体验,也就是自我体验过程。生活是为了满足蒙养的需要而进行的一种体验。提高修养就必须加强身、心两方面的修炼,达到内心的自我提升,再将这卓尔不群的精神境界自然而然地表现到笔墨,成为独特的审美格局,终于在画中成就了自我。
进入艺术,就是把自己的生命投射进去,把艺术当做自己的明镜,是石涛生命中最本真的事情。石涛最终超越于凡俗之上,达到自己“大涤”之境,他代自然立言,为所有有情的生命写照。这是他作为一个万物之灵的人类个体最独特也最真实的意义。
[论文摘 要]学校推进科技教育与创建科技教育特色,需要充分认识校本课程开发的运演路径选择在课程改革中的重要意义和不可替代的实践价值。通过建立合作、整合、体验、活动四大机制,能促进校内价值认同一致、学科渗透互动、学习走向生活、智能多元开发,构建适合学校实际的科技教育校本课程开发模式,促进学校课程发展,并更好地体现其教育价值和育人功能。
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和配置是学校整个课程体系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和选择适合本校的课程。”学校特色发展,课程是关键。当前,小学科技教育愈来愈引起重视,推进科技教育,特别是创建科技教育特色,须充分认识校本课程运演策略在课程改革中的重要意义和不可替代的实践价值。因为学校特色课程文化的重建与否与学校特色教育的内涵发展有着必然联系,促进课程改革的深化和科技教育特色建设的创新发展就必须重视学校课程文化的重构和实践运演。
一、建立合作机制,多界面价值认同
当代课程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成果表明,影响特色课程建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来自课程本身的因素,又有来自学校内部和外部的因素。而在诸多因素中,学校理念文化在课程文化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实践价值。因为一所成功的特色学校,应有不同于一般学校传统教育的办学思想和办学宗旨,必须根据学校传统教育文化特色、师生特点、教育环境、办学信念及独特的发展方向确定特色课程目标、结构和内容。耐斯等人的研究发现,全校性的改革与多种因素有关,主要包括学校文化、资源、组织结构和领导四个因素。学校文化方面,要求学校内成员必须认同及分享以下价值取向:强调学习、珍惜互助与合作、接纳不同专业的意见、重视相互参考与支持。因此,只有充分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使教师成为课程开发和实施的主力军,使校本课程开发成为在特色教育理念指导下的学校整体性行为,全校性的课程改革就会容易成功。也就是说,教师的开发态度、合作精神、合作行为是校本课程有效实施和整合的有效保证。
学校在建构科技教育特色建设理念时,有位教师提出了“传承科技启智未来,学做合一提高素养”的建议,他认为这与学校办学理念“在实践中求真,在实践中求学,在实践中求发展”以及校训“强学力行”具有较大的相融性。教师对科技教育理念文化的深度思考,反映了教师在课程开发中的文化自觉,能以学习、开放、反省的方式投入课程开发。此后,学校通过“建立组织,明确职责;宏观指导,落实责任;强化培训,提高教师;挖掘资源,编撰教材;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健全制度,加强评价”等一系列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使科技教育文化以强大的影响力规范着学校教育的精神气质,科技教育特色创建工作逐步成为全校教师的普遍自觉,体现在每个教师的期望和态度中,不断影响着教师的教育行为。学校还通过学校理事会和家长学校向社会、家长广泛宣传学校的办学思想和科技教育特色文化,使特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得到街道、社区、家长的广泛支持。通过多年努力,学校领导、教师共同参与编写的校本教材《科艺苑》纳入课程后,越来越受到学生的广泛欢迎。为了用好校本教材,教师们主动参与校本课程教学方案设计,实现资源共享。
笔者认为,校长对课程的领导主要包括课程的价值领导和课程的教学领导,而课程的价值领导主要是把自己的理解和思考变为具体的引导决策,拓展校本课程的合作领导的空间和质量,因为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科技教育的内容需要向现代科技领域不断拓展和延伸,课程目标、类型、内容需要不断完善,只有确立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参与者和开发质量的主要决定者的意识,由校长、教师、学生、家长、教育专家共同担当科技教育特色教育责任,合作参与课程开发,才能反映学校对课程的价值追求。如果学校领导、师生、家长对学校特色教育课程理念没有一致的价值认识,就会缺乏课程建设的动力机制,教师缺乏创造性,并得不到家长的积极支持和配合,那么再好的校本课程也必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二、建立整合机制,多学科渗透互动
众所周知,当代科学的发展已经超越了学科界限,正向协同化、综合化的方向发展。这种新趋势要求加强学科联系,让学生获得跨学科的知识。美国普渡大学科学与数学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约翰·斯塔韦尔认为:“完善的科学教育都强调科学是认知方式和认知体系的统一体,主张将科学探究与科学知识学习视为一个不可分割的主体。”认为,人作为社会性存在,其发展不是割裂的行进,而是“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全面的本质。” 因此,科技教育不仅是科学、综合实践活动、信息技术教育等相关学科的教学任务,而且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精神气质、科学的态度和思维方式的综合性教育行为。应该承认的是,不同学科有其不同的教学目标和任务,不同学科的教师有着不同的思维和教学方式,不同年龄段的教师和学生也有着不同的观念和行为方式。然而,教师们更应该认识到科学课程文化的重建是科技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各学科课程的有机结合和相互补充,这需要多学科教师的合作、交流和互动。为保证科技教育校本课程的有效开发和配置,学校应建立开放的组织氛围和教研制度,引导不同学科的教师打破同一学科和年级的组织和界限,围绕科技教育课程文化重建的主题,建立起新的非正式的开放的组织气氛和组织制度,以利于设计和实施科技教育校本课程整合的学习和教研主题,推进不同学科教师的互动和学科整合。
如学校通过建立开放式的备课组,让科技教育骨干教师参与其他学科集体备课活动。在此过程中,语文、品德等学科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科学人文教育元素,对学生进行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教育;艺术学科组织学生绘科技幻想画、临摹获奖科技制作、排演科技小品、让学生在场景中扮演科学家的角色等;数学学科在计算、测量等教学中,密切结合科学学科教学,指导学生将科学实验数据转换成简图、表格、图像等,并指导学生运用图像和表格中的数据建立模型进行预测,指导学生运用分数、小数、百分数等运算方法就调查结果进行统计,让学生在整合性学习中激发学习科学的内在动机。由此可见,科技教育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不是简单地把知识内容拼凑在一起,教师应该形成多学科角度思考问题的综合性课程观,加强研究,积累丰富的科技教育整合性资源。学校要赋予教师课程职责,让教师在科技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中,提高课程合作、课程沟通、课程建设能力,推进课程开发实践,形成科技教育特色课程。
三、建立体验机制,多渠道走向生活
课程的主要内容都是人类科技文化知识和经验的结晶,它反映了人类科技文化的基本成果。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已经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已成为学生生活的一个重要组织部分。特别是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提出“知识经济”概念起,人们逐渐认识到基础教育的概念需要扩展,需要把经济、技术及实践性的知识包括在内,使科学教育结合现实生活,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实践体验中了解科学原理、发展智慧潜质、增长知识技能。因此,小学科技教育的课程设计更应关注与生活的联系,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是科学的生活,就是科学的教育”。“现代的世界是一个科学的世界。整个中国必须接受科学的洗礼,方能适于生活。”
为了使课程的内容实用化、生活化,就必须结合当代科技和社会发展实际,把生活、社会、科学、技术各个方面的问题和知识不断纳入科技教育校本课程教学中。如学校十分关注本地区的人文底蕴、自然风貌、科技进步,通过搜集、归纳、分类等信息加工过程,逐步形成有利于学生正确认识生活中的自然经济、人文科技、生态面貌等方面的科技教育课程资源,建立科技教育实践基地,形成有质量的科技教育活动方案,并组织教师围绕“小学生科技教育生活化的研究”课题进行深入的实践研究,引导师生发现和探究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和环境教育等方面的科技现象及现代科技在生活中的应用及原理。根据校本教材的教学要求,组织学生开展“生活科技实践行活动”,以专题形式加以设计,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定期请专家作环保科技专题讲座,请园艺师作栽培现场指导,请工程专家作“感知教育”基本知识讲座等,并带领学生走进姚桐斌故居等科技教育实践基地,让地方和社区的自然人文资源成为科技教育课程开展的不竭源泉。
实践型课程是校本课程开发追求的基本形态,强调体验和参与,课程设计理应加强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与实验,坚持不懈地关注和了解学生在日常生活和综合实践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指导学生通过实践体验获得对科学知识的深刻认知,并通过实践环境主动建构科技知识。同时,要帮助学生认识科学在他们个人生活中的作用、价值和重要意义。如学生自主研制的风能太阳能双能驱动小车在市科技创新大赛中获一等奖,20个学生的科技小制作获国家专利,其作品内容和项目均来自生活实际,证明了学生的社会生活、家庭生活中的科技教育资源十分丰富,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实际需要合理选择,使其与校本课程有效对接和互补,才能充分发挥校本教材的作用,使科技教育校本课程既能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建构体现对知识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
四、建立活动机制,多形式开发智能
任何教育都是从活动开始的,科技教育课程建设更是如此。在建立活动机制的实践中,必须确立以儿童为本位、以儿童兴趣为主题的课程观,十分注重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小学科学、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教材所选内容无疑是学校科技教育的基本内容,但学科知识是从一定的知识体系中选择加工形成的,而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使得课程的内容不仅仅是与某一个专业领域的人才相适应,因此,学校的课程开发应弥补科学学科课程的不足,重视开发和丰富活动课程,平衡课程类型,让学生在自主性体验活动中提升和发展科学素养。
从心理学角度看,学生的意志、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如果没有学生自我参与的主体活动,任何外在的“灌输”都是无效的。科技教育活动课程的设计,必须尊重和满足个性的兴趣、需要和意愿,在兴趣发展的基础上将知识掌握和智力发展统一起来。如学校的少年科技活动中心下设的少儿感知气象工作室,借助学校数字化气象台和实时气象数据网上平台,组织学生观察、记录、公布气象信息,学生十分喜爱;以制作“小三模”,培养学生创新技能的“金钥匙工作室”,每周组织学生学习航模基本知识,动手操作拼装和制作航空航天模型,定期组织班校竞赛活动,并积极参加省、市科技模型大赛,学生对杆身橡筋飞机、空中轿车飞机、东风一号模型火箭、太阳能气垫船等模型制作兴趣浓厚;以学习现代信息技术、机器人拼装、编程、调试等技能的“罗伯特工作室”,引导学生从小就接触前沿科技。各工作室设相应的班级工作站点,在以上科技教育活动课程的开发过程中,由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自主参加相应的工作室和工作站点,让学生各选其好,各展所长,各得其所。
完善的科技教育活动课程应该分年级、分程度设置,使其与学生的认识水平、智力水平、能力水平相匹配。这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需要反复研究、实践和改进。为了克服活动课程内部缺乏连续性的缺陷,学校通过多年实践研究,逐步发现各学年段学生心智发展的“自然”顺序和各年龄段学生的兴趣中心,并根据这种自然顺序,不断完善、充实校本教材的工艺制作、园艺栽培、模型制作、智能机器人四大模块,初步确立活动指标和预期学习活动结果。活动中,由师生根据预设的课程目标,通过查阅资料、计划组织活动、解决所遇到的困难以及安排从事的评定程序,初步形成科技教育的活动课程体系。这一活动课程体系适合小学生对外部世界的探究,具有与生俱来兴趣的特点,学校对不同年龄段学生提出的要求注意难度适中,更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为学生匹配分析能力和策划能力提供了历练平台。如课内课外结合型科技活动,引导学生活学活用科学学科课程中的科技知识和技能;普及科技制作型活动中,引导学生从制作杆身直升机模型开始,随着年龄的上升,再制作放飞杆身橡筋动力飞机、空中轿车飞机、东风一号伞降火箭、太阳能气垫小船等;在文娱表演型活动中,组织学生自编自演各种科技类文艺节目,使校园科技节与艺术节融汇一体;在评比竞赛型活动中,组织学生搞小制作、小发明,参加省市科技创新大赛,学校主动承办、协办各级机器人大赛,为学生展示新兴科技技能和特长创造机会;在科普宣传型活动中,让学生以自己制作的科技制作、科学幻想画丰富校园环境文化;在探索研究型活动中,组织学生写科技小论文、搞小发明参加专利申请等。开展这些活动的宗旨是用丰富的科技活动去实践科技教育特色学校建设的文化理念,在每一个学生心中播下科技创新的种子。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S].2001(6).
[2]马延伟,马云鹏.课程改革与学校文化重建[J].教育研究,2004(3).
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时展、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对未来人才素质的需要。对学生的科学素养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认识和看法。
一、活用教材,优化资源,提升科学素养
科学课程的实施,离不开充足而丰富的课程资源的支持,我们要结合科学教材的内容,活化教材,优化教育资源,为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提供外部资源。我们首先要挖掘校内课程资源,特别要加强科学专用教室的环境建设,包括实验仪器、学校图书馆、校园网及其他教学设施。通过这些资源,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欲望、探究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教师应积极开发的教学素材,如教学材料、实验方案、教学论文、课件、图片、学生优秀作业和小论文等,使之形成资源库,在一定条件下逐步实现资源共享。
同时,要敢于走出课堂,充分利用校外课程资源,包括:河流、农场、田地、各种动植物,社区活动中心、街道、开发区、工厂等。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独特周边环境,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好校外课程资源,可以增加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为学生今后真正的科学探究奠定了基础,也为学生提供了接触社会的机会,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增强了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推进了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
另外,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我们开发和获取教学资源的渠道更加丰富和便捷,信息化资源进入课堂也使我们的教学更加生动活泼、贴近生活。我们还要通过网络收集信息、利用计算机制作教学课件,都是开发并整合教学资源的活动。在科学课教学中恰当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有利于学生认知构建和探究体验的教学情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质疑、探究、合作、创新等科学素养,提高科学课课堂的教学效率。
这样,以教材为依托,整合、优化教育资源,给学生培植科学学习的沃土,给学生的科学学习开拓更为宽广的时空,为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奠定基础。
二、关注实践,亲历探究,提升科学素养
学生是天生的探究者,他们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始终没有停止过探究。学生是生活在千姿百态的现实世界中的,他们的学习生活与气象万千的世界是一个和谐的整体。我们教育者所要做的,不过是促使儿童天生的探究能力不断提高和完善,促使儿童从自发的、不成熟的探究走向科学的探究而已。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不是简单地通过教师的讲授就可以实现的,其中科学方法与能力、科学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往往通过学生在参与科学探究活动中体验与感悟。所以,教师要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动手实践,亲自探究的机会和平台。
在科学教学中,探究性活动很多,教师要善于引导和鼓励学生在探究中去思考、去发现、去创造,这种引导和鼓励无疑为学生深入地探究注入了活力。因为探究既然是一种探索性活动,走的就一定不是别人走过的路,它往往有一定的风险。对此,教师应该有足够的认识:一方面,教师要充分肯定其探究精神,鼓励学生大胆探究;另一方面,在学生的探究出现障碍或然后失败的时候与学生一起分析原因,并鼓励学生尝试进行新的探索。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活动的实际需要灵活地转换角色,创设适合于学生自行探究、激励学生勇于探究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以最佳的情绪参与到研究活动活动之中。对学生的探究活动,教师还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多“看一看”,认真“想一想”,互相“说一说”,动手“做一做”,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题作用,开发学生的情感潜能、思维潜能、操作潜能,激发学生创新的火花。
三、课外延伸,拓宽途径,提升科学素养
科学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是有限的,而小学生对科学的探索是无止境的。科学探究不是随课堂铃声为起止的,科学探究是以问题为核心,去点燃学生课前、课后持续探究活动的激情,体验探究的乐趣。因此,在学生已理解了一定的科学概念、掌握了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之后,教师更要重视引导学生灵活地应用已有的知识与技能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去进行一些新的或较深层次的探索,这是学生从学习知识到灵活应用知识的一个深化过程,也是一个知识有效迁移的过程,更是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品质不断得到提升的过程。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课外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有益于拓宽学生的实践和创新途径,有益于深化了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和提高。
(1)拓展知识,学以致用。在学生实施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大胆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从而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在一项(或一段)探究结束之后,教师应该让学生接着讨论后续探究活动所需要的材料、知识等,为后续的探究学习做好准备。这样一来,学生的科学学习就会实现自主互助,学以致用,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循环往复,效果显著。我就把这几个问题作为这节课的拓展活动:利用同种器材,在不同的天气,不同的地方做同样的实验,相信你能解决以上问题,会有更多的发现。这样,学生的自主互助探究会继续进行下去,学生的探究学习也会持续发展下去。
(2)学会观察,进行研究性学习。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大自然及各种生活现象,开展各种趣味十足的研究性学习,学会观察、发现、探究、积累。如:观察校园里的植物,研究神秘的星空,关心天气变化,调查沙尘暴,发现温度计的秘密等等。
关键词:高中地理;经验资源;教学课堂
地理所授予人的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知识,若教师善于利用学生的经验资源,在课堂中由生活现象巧妙问题,抛砖引玉,鼓励学生融汇他们生活经验思考问题,在学生自主思考之后再对课本内容加以指导,这样贴近生活的授课方式更容易被学生接受,授课效率远远高于枯燥的“填鸭式”课堂。我们必须用更科学授课手段,向课堂的45分钟要效率。向学生教授教学大纲内要求学习的知识,我们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把抽象的知识扳开揉碎,再用学生熟悉的例子进行填充,将知识丰富化、生动化,做到便于学生吸收,培养学生形成一种理解记忆、触类旁通的学习地理特有的思维方式。
1 利用学生经验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地理涉猎的知识范围很广,这使学习变得有难度,教师授课也更有挑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更应该摸索出合适的、科学的授课方式,根据本地学生的知识程度、生活经验、文化修养水平,因材施教,有针对性的备课。
在授课时可以利用学生多方面的经验资源,举贴近生活的例子,把抽象的地理知识具象化、浅显化。比如必修二《城市与城市化》一课,需要雪深理解城市形态的分类,这时候教师应该选取学生了解的城市:如成都、合肥等地为平原地形,所以城市建造时用地规整,形态集中,属于团块状的城市;重庆、浦东新区等地受地势与河流阻隔或受规划控制,城市形态为组团状;洛阳、兰州等城市受交通路线等因素限制形成了条带状的形态。再以教学所在城市为例对城市土地的规划利用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城市土地的利用与分区,建立起基础的地理概念。在《人口的空间变化》一课中,也可引导学生运用其具备的历史与政治经验,回忆历史上中国与美国出现的几次大型人口迁移,分析其人口变迁的原因与特点,总结人口迁移的分类与成因。从此着手,学生便能有逻辑的记忆一整课的内容。
教师在课堂中举的例子必须是学生熟悉的事物,才能起到“举例”的作用。比如地理必修一的《地球的宇宙环境》一课,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科学常识对课文进行分析,加深学生对地球在宇宙里的位置的印象,让学生了解到宇宙的宽广无垠,认识在太阳系中与我们比邻的行星,知道行星们运动的规律。在此基础下,再引出地球的“普通性”与“特殊性”这两个概念,学生便能很好的理解。
在《太阳辐射与地球》一课中,可以利用学生的生活常识解释许多新概念,如太阳辐射――为地球带来光、热资源,地球接收太阳辐射受纬度、天气等因素影响。再对比本国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不同的区域特征,理解太阳辐射的意义。
贴近生活而又丰富的教学内容,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难点、记忆学习重点,为课堂带来多种好处。
2 利用生活教材,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老师是学生知识世界的领路人,带领学生领略知识的海洋,向学生倾授才识是老师的主要任务。老师需要有丰富的文化底蕴,但更要有科学的授课方法,课堂艺术,也需要我们教师苦心钻研――怎么样的课堂更高效?怎么样讲解知识点更容易被学生接受?
首先我们需要清楚认识到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师傅引进门修行在个人,把课堂还给学生,是我们面临的最迫切,也是最为重要的问题。教师最需要激发起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对地理感兴趣,改变传统课堂一塘死水的局面。因此老师需要巧妙的设立地理生活情景,让学生在课堂内进行思考,分析生活现象,探索自然奥秘。老师可以将旅游景点、名胜古迹的故事带入地理课堂中,分析这些故事中所包含的自然现象,比如我国广西、云南等地会出现奇特的喀斯特地貌,这种地貌是由于外力作用中侵蚀作用中的流水侵蚀形成的,喀斯特地貌形成我们所熟知的溶洞、石笋、石钟乳、石柱、林峰等自然奇观景象。在讲述气候时,可以通过新疆“早穿皮袄午披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这一奇特的景象,带动学生们求索的兴趣,让学生们以学者的身份对此进行讨论,进而得出新疆昼夜温差大的原因。通过这些自然趣事的讲述可以激发学生的向往与求索欲望,并了解各地的地理风情、气候与农作物的差异,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学习。
3 培育能将课堂知识充分运用于生活的学生
我们学之于生活,最终也将学识反馈于生活。学以致用,是学习的最终目的。古人有诗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课堂教学的最大成就,正是学生可以将知识灵活的运用在生活中,既让学生可以通过课堂学习到的知识,科学的解释生活之惑,又能够通过生活经验,丰富所学知识。理论学习与生活实践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达到提升、扩充学生的知识面的目的。
人类的生活受地理环境的影响,但人类活动又影响着地理环境。因此鼓励学生进行地理课程社会实践十分重要,我们要培养学生能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来解释身边的地理现象的能力,可以让学生在出行时勘测不同地区的地质地貌,或对所在城市进行地理分析,归纳该地生活方式、人员分布、气候的成因,并写出实验报告,巩固课堂教学成果。
在利用学生的经验资源辅助教学的同时,我们还应该帮助学生充实自我,充实“经验”。教师可以就某些课题组织地理论文竞赛,并对优秀的论文颁发奖章。比如关于自然灾害题材的论文竞赛,可让学生着手搜集灾害的资料,总结不同地理位置发生的灾害,探索灾害起因与地理、气象因素的关联,并提出的自己对防治灾害与灾后重建的见解。学生们通过搜集资料、了解新资讯,达到丰富见识的目的;通过总结书本内容与查找资料,又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只有达到了知行合一,课堂教学才是真的成功。
4 小结
人的学识会形成一棵知识树,所有学科都是相辅相成的,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善于利用这一点,利用学生的经验资源。在课程讲解中利用学生的地理、科学常识,引出课堂真正要教授的新知识,在其以往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学习任务的深化,并巧设贴近生活的课堂提问,抛砖引玉,引起学生的思考与讨论,从而激发他们对地理学习的兴趣,让他们真正的融入课堂,做课堂的主人。
参考文献
[1]卢灵 ;《高中地理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J];《中学教学参考》 ;2014年13期;
[2]栾奕;《高中地理课堂中学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新课程学习(中)》; 2012年09期;
论文摘要: 本文主要立足中学地理课程的学科优势,试从课堂教学、各项活动开展和形势政策教育三方面论述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如何渗透环境道德素质教育。
环境道德素质教育是新时期素质教育的一项新内容,主要是教育人们如何关心地球、关心其他物种,其最终目的是培养自觉践行环境道德的“理性生态人”。环境道德素质教育包括代内公平、代际公平、种际公平、绿色消费观教育。环境道德教育的提出,使道德价值观从当代人之间、人与之间扩展到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人与自然界之间。中学生作为国家未来和的希望,正处于世界观与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其环境道德意识一旦形成,就会给他们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打下深刻的烙印,对其一生的社会行为乃至对整个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都产生巨大的影响。美国前环保局长威廉瑞斯利曾说:“全球环境的威胁是现实地理的反映,未来环境问题要从地理教育开始解决。”《地理教育国际》也确立了地科在培养学生环境道德意识方面的基础学科地位。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培养学生的环境道德素质。
一、挖掘教材内容,寓环境道德素质教育于课堂教学之中
我国现行的地理课本均以人类和地理环境的关系为主线,整个知识体系都以地球的宇宙环境为开端,而自然地理方面则着重阐述了宇宙、大气、海洋、陆地四大环境的性质、特点、分布、运动规律及其相互关系,为培养学生具有环境道德意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人文地理方面则着重论述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关的几个主要问题,突出了工生产、城市乡村、、商业贸易、邮电通讯、观光等人类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蕴含着丰富的“人地和谐”的环境道德教育资源;区域地理方面则阐述了某一特定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及其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人地关系,蕴含着丰富的“因地制宜”的环境道德教育资源,最后又都归结到人类和环境及如何协调人类和环境的关系上,使得环境道德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贯穿整个教材的始终。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吃透教材,充分挖掘教育素材,寓环境道德素质教育于课堂教学之中,潜移默化地渗透环境道德意识,提高学生的环境道德素质。例如讲“逆温现象”时,可介绍世界公害事件之一的洛杉矶光化学污染事件;讲“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时,可利用课本与课外补充资料,加深学生对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等环境问题的理解;讲“气候资源和海洋资源”时,可让学生明白这些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所以要节制、适度利用,否则就有可能导致气象灾害、海洋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在人文地理教学中,更要注意每一课都蕴含的人地关系思想,每节内容都要渗透环境道德素质教育。例如讲“工农业的区位选择”时,可让学生从正反两方面充分讨论影响区位选择的各种因素,以及可能造成污染转嫁问题,深深懂得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的人地关系思想;讲“逆城市化现象”时,可进一步讲述国外许多人出于环境保护的目的,主动摒弃高消费、高享受的生活方式而选择恬静的田园生活而导致的逆城市化现象;讲“湿地、森林、草地既有经济价值又有生态价值,而且生态价值比经济价值大得多”时,可以印度一位教授曾对一棵正常生长50年的树算的两笔不同的账为例:其木材等经济价值最多值300多美元,其涵养水源、调节大气湿度、产生氧气、吸烟滞尘、降低噪音等生态价值却高达20万美元;讲“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时,可结合一些发达国家的动物保护法规定主人剖鱼宰牛等时,必须使动物无痛苦地死去,否则就是违法行为,让学生理解人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的公平;还可以1993年菲律宾的45名儿童由他们监护人的代表为诉讼代表人,代表他们这一代及其下一代向法院提讼,指控菲律宾政府环境治理部门所签发的木材许可证超出了森林的采伐能力,要求政府停止大规模地出租森林(尤其是原始森林)采伐权的活动的案例,让学生浅显地理解代际公平原则。
二、理论联系实际,寓素质于各项活动之中
在教学中渗透环境道德素质教育,课堂理论教育固然重要,但更需要让学生走出课堂,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寓生环境道德素质教育于实践中,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其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认同感。一方面可开展校园环境建设。“校园环境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气氛,体现着学校群体的荣誉感、自豪感和集体的意志作风,它以一种无形的力量对群体中的每个成员产生教育作用,以潜在的规范性支配着每个成员的行为,使生活在这个群体中的成员不断调节自己的和行为方式,以获得群体肯定”。[1]如为唤起学生的节水意识,可在学校的每个水池、卫生间、食堂等地方醒目地张贴一些温馨提示,如:“水是生命之源”。为唤起学生勿踩草坪,保护植被的意识,可在学校的草坪上竖起如“走路让让道,小草微微笑”的提示语。为倡导学生拒绝白色污染,开展自制购物袋、禁止带一次性饭盒进校园等活动。教育学生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另外,可充分利用学校 宣传拦、校报、广播站、校园网站等各种媒介,开辟环境专栏、环境专刊、环境30分、环境专题网站等;举办各种有关环境保护的摄影、漫画、环保资料剪报、论文、诗歌朗诵等展览和比赛活动;举行环保主题班会、环境专题讲座等,结合教学内容请本市环保单位有关人员开展环境保护专题讲座,普及环保科学知识;每学期可组织学生适当观看有关宣传环保的经典,如《可可西里》、《后天》、《地球停转之日》等,让学生幼小的心灵在震撼人心、感人肺腑的故事情节中一次次地受到洗礼。
另一方面,可组建地理课外兴趣小组或环保社团,利用节假日开展环境现状与保护、环境观测、野外考察、郊游等活动。如参观本市垃圾场、有代表性的工矿企业、气象站、水文站、自来水厂等,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环境对人类的重要性。或游览本地名山秀水,让学生亲近自然,在良好的环境中陶冶情操,使学生能多角度、多层次地在更现实的活动中了解环境,理解环境与人类的关系。通过这些知行统一的各种实践活动,能使课堂渗透的环境道德意识内化为每个学生的实际行动。
三、把握时政热点,寓环境道德素质教育于形势与政策教育中
当前,各类媒体上常有生态环保的报道,这些报道既具有时代感、新鲜感,又具有教育性,易被学生所接受,因而把握时政热点,寓环境道德素质教育于形势与政策教育中,是提高学生环境道德素质的有效途径。一方面,可结合地震、冰灾、沙尘暴、水污染、全球气候变暖等具体的国际国内生态灾难时政,国际国内有关环境保护的会议、新出台的各种政策和法规,国家采取的诸如环保风暴等行动,师生共同探讨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危害、成因及解决办法,促使学生经常性地关注各阶段的环境大事。如观看上世纪90年代我国长江流域发生的特大洪灾、黄河断流,2003年我国西北地区的蝗灾,2008年元月席卷我国南方的冻雨,“5·12”汶川大地震和京津地区每年春季爆发的沙尘暴等影像资料,使学生在强烈的视觉效果冲击下,树立环境忧患和危机意识,增强学生保持环境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如世界环境日、地球日、无烟日、无车日、水日、及植树节、爱鸟周、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等环保纪念日,开展环境道德素质教育的宣传活动,帮助学生树立环境道德意识。如9月22日各大城市举行以步行或乘坐公交车代替小汽车上下班活动,倡导学生积极响应这一活动,自愿步行上下学,使他们懂得在面对现代享乐主义和物质主义的诱惑时,能够清醒地认识到地球资源的有限和短缺,能够依照生态及生态道德的理念自律,自愿体验简单化的生活,形成生态化的简朴、健康的风气。以各种时政热点渗透环境道德素质教育,既能巩固课堂理论知识又能使学生学会关心社会发展,关注世界变化,树立科学的环境道德观。
一、突出工具性的特点,重视“听说读写”的培养
中职语文教育必须完全服从语文的工具性特点,并强调实效性与实用性,努力使学生所积累的语言转化为听、说、读、写的能力。从语文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基础地位看,学生通过不断学习语文,不断积累与丰富语言,可以进一步学习文化知识与科学技术。同时,结合中职语文教育的实际,我们可以从中寻出“听说读写”在中职语文教育的特点。一方面,听、说必须注重事务际用语与日常交际用语的使用,明确交际目的的事务际用语。另一方面,读写必须重视文学教育和读写的融合,同时更要和学生的就业、生活相结合。语文能力的不足势必影响专业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语文能力是职教学生所迫切需要的。
二、突出人文性的特点,重视“文学教育”的功能
从时展的需求看,当今世界日益激烈的竞争,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单纯的科学技术竞争,更是人文素质、人文精神、人文眼光的更深层面的竞争。底子薄,文学素养差,又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期的中职学生要成为高技能人才,还要注重素质的培养,特别是人文素质的培养。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播、环境熏陶及自身实践,内化为人格、旗帜、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通过教育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包括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及自身的理性、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问题,怎么做事、怎么生存、怎么与他人合作共事,引导他们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和价值,追求人的完美,发展人性、完善人格、陶冶情操。
三、突出实用性的特点,推进语文教育为生活与工作服务
面对中职学生的就业需求,语文教育内容应强调学以致用,重点考虑学生怎样很快适应毕业后投入工作的需要,这应是中职语文教育的核心部分。
中职语文教育要同社会和市场需求对接。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我们要思考职校生应该具有怎样的语文素质才能适合市场的需要。这时的语文教育内容把重点放在学生练习与实践各种实际工作所需的应用文,比如广告、新闻报道、设计说明、讨论记录、笔记及各种报告等。不要重复纸上谈兵的故事,要重在应用,走出课堂,组织活动,参加实践,动手练笔。
职教语文教育要与社会、信息沟通对接。现代社会已经是信息化的社会,高科技已经在平时工作与生活中处处应用,学生要很轻松地适应这样的社会需求,学会接受信息、处理信息与利用信息,这样才能适应如今职场的工作需求。当然,现代化的生活、生产方式都需要学生通过现代化的通信工具通话、交流信息,有了这些能力学生才能站稳脚跟,立于不败之地。信息时代的发展与推进,使传统语文教学日益显得尴尬与不适应,探索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将利用网络等现代教育手段与流行文化对学生的影响,给中职语文教育带来崭新的气象和面貌。与以往相比,利用网络等现代教育手段,重视创造性思维,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令其潜能得到充分挖掘,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语文的综合运用能力。
四、突出职业性的特点,强化课堂教学的实践与应用
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突出职业特色可以改变过去语文作为文化课和专业课之间产生的“此厚彼薄”的状况,以教学内容的相互渗透、教学方法的调整、评价体制的改革等推动语文课和专业课的共同进步,实现“双丰收”。努力尝试语文课堂教学改革,让语文教师与专业教师一起在课堂中执教,寻找在语文课和专业课之间寻找合适的结合点,让学生意识到学生专业课的学习离不开语文课中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与人文精神的熏陶,慢慢理顺语文课与专业课之间的不和谐关系,客观评价各自在教学中的影响力,只有这样,语文教学的职业特色才能充分发挥出来,从而相互合作,共同协作,进而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在实际教学环节中,教师让学生参与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训练学生的胆识、口语表达能力与动作协调能力。在教学数控技术专业的学生《邹忌讽齐王纳谏》时,应努力为学生创造这样一个行为实践的机会,让这篇课文变为一部课本剧,要求学生在课余到网上查找资料,自己策划和讨论写剧本,再进行表演探讨,从而让学生在这样的语文课堂上收获的不仅是语文知识,而且收获在网上查找资料的技能,锻炼口头表达能力和动作协调能力。
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指导学生进行对《项链》、《窦娥冤》的改编表演,甚至构思《祥林嫂》、《林黛玉进贾府》等创作小品演出,以及《琵琶行》中“琵琶女是白居易之知音还是情人”、《项链》中的玛蒂尔德“诚实”的探讨上,在课堂上可举办演讲比赛、主题演讲,进行言谈举止有礼貌和用语得体的教育,教会学生学习写求职信,掌握求职面试技巧与必要的求职礼仪训练等。这些体验、行为与实践,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丰富了学生,是使学生获得职业发展的重要工具。在求职中,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是个人良好的风貌展示,诚恳的求职信会给人用心与稳重的深刻印象。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自如地书写报告、信件、说明书、制作图表及流程图,能使学生快速适应企业生产,使整个生产过程有条不紊,生产效率得到更大的提高。
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不能只讲授一般的知识,还应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进行有效的职业化观念的灌输,以学生为主体,高度重视学生在广阔的综合的教学空间里参加各种教学活动,想方设法地营造浓厚的语文学习气氛,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左右脑功能 左脑型人 右脑型人 两脑型人 认知过程 右脑教育法
长久以来人们对左脑(left brain)和右脑(right brain)所担当的角色进行了专门性研究。1861年在法国举行的学会上Broca首次作了关于左脑能力的学术报告。Broca对右脑小局部损伤患者的失语症状分析后揭示了左脑有担当语言的功能。100年后,1981年加利弗利亚理工大学教授Roger Sperry博士发表了左脑功能与右脑功能完全不同的论文,并由此获得诺贝尔奖。此后对左右脑研究除神经外科外其他领域也开始了正式研究。
那么,左右脑功能的研究对我们实际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什么启示呢?在现实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追求以知识、内容和伦理、分析为主的课程。也就是说,学校和家庭教育还停留在培养左脑能力状况下。课堂上是以读、写、算为主的活动,教科书是由理论和体系所构成,教学形式是依存在语言性的沟通。只强调左脑的功能,而忽视了发掘创造力的右脑能力。因此本文重新分析一下左右脑的功能和在学习中担当的作用,使广大教师和家长对左右脑功能有一个全新认识。运用和开发右脑教育法,使我们学生平衡发展左右脑,更有益的发挥自己各项才能。
1.左右脑功能
根据学者们对左右脑差异的比较研究,左脑是具有语言性、分析性、推论性、部分性、意识性、时间性、连续性的,右脑具有非语言性、关联性、直观性、无意识性、空间性、全体性、同时性的。左脑来组织语言、掌握生词的意义、计算、按顺序背诵数字和生词。记忆人脸、认知环境中的声音(自然音)、旋律、噪音、掌握视觉形态(知觉和分析图片、相片)之类构造性弱的事情则由右脑来完成。
Galin(1974)对脑半球的认知能力(Cognitive function)下了4个定义。第一,思维过程中右脑更有使用非语言性影像(nonverbal image)的倾向。第二,在解决问题方面右脑是并列性(appositional)的、非直线性的、分析性相对弱的。第三,在序列性和时间性认知上,左脑比右脑更有效率性。第四,在语言能力上,虽被认为是左脑的机能,但生词与生词之间的连接上(比如,歌曲、诗、熟语等词语的排列使用上)右脑占优势。
McCarthy(1980)对大脑的机能做了具体归纳。见下页表1左右脑的功能。
2.左右脑的发育
人的大脑从受孕后大概3周开始发育。现在我们看看Spinger&Deutch(1985)对出生1个星期婴儿的研究。婴儿平躺在床上后边发出小溪流水的声音时,婴儿头向左转。相反叫婴儿名字时,头向右转。从这个结果中,我们能看到从新生儿起偏好左脑信号的样式和右脑信号的样式就有区别。而且,生后5个星期的婴儿翻身时,80%以上向右翻身。人体右侧是由左脑控制的,从而我们能看出从出生后5个星期起左右脑的偏重化就开始形成了。
给出生后24个月到48个月之间的幼儿照脑波图的话,能看到左脑非常旺盛的蠕动状态(fischer,1994)。这个时期幼儿的词汇能力以惊人的速度增长,自然地形成掌握母语的基础能力。从24个月开始词汇能力急速增长,左脑指向的信息逐渐增多,同时到48个月大脑神经细泡的内部变化(即,左脑的活动)达到旺盛时期。即,过了24个月的幼儿因左脑的活动比右脑更旺盛,这个时期不进行偏向右脑的教育的话,右脑的才能就会开始急速减退。
周围环境对左右脑刺激的不对称带来了两脑发育的不对称,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越明显。如前所诉两个半球的专业能力从出生起就存在,两脑不对称的水平也随人的发育成熟而变大。即,脑功能分化发育从2岁前后开始,之后缓缓地持续发展。到5岁时达到功能专业化的高峰(Blackslee,1980)。大脑的两重性构造虽然从人生初期具有未分化状态,但是随生命体的成长通过环境的接触和教育方式的不同,从而形成了左脑型人、右脑型人。
3.认知过程中左脑型、右脑型的特性
人原来以空间性思考而存在,随年龄的成长更加依赖语言性?分析性情报化过程(Kosslyn, Koenig, Barrett & Gabrieli, 1989)。对此Grady和Luecke(1978)认为是由教育对学生传达社会性教育要求的结果和先天性人的成熟过程的结果。根据他们的研究大概到了10岁,儿童的认知分化成为语言-分析性和整体-空间性,这个时期后,语言-分析性的情报处理能力更加发展。
Haglund(1981)指出传统教育中认知、记忆、抽象化的符号使用上依赖于左脑,因此学生的左脑得到发展而右脑出现尚未完全发育的结果。在实际的教学上,整体-空间的认知过程中具有右脑才能指向的学生喜欢机械性和科学性专业领域(Kosslyn, 1989)。比如,数学和科学科目的很多部分要求在多样的图形中理解三维空间的几何性关系的可视化。而且,大部分成功的科学家都是整体-空间性概念化的人。在这方面和人文领域的人有显著区别。Anderson(1976)提出物理学和右脑可视化之间有着很高的相关指数,而且空间性能力对化学反应的概念化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天文学、气象学、地质学之类的高层次方位学上和精确细微的切断面的研究上需要学生的整体思考能力。从而我们得知整个科学领域和数学领域中都要求整体-空间概念化能力。这与脑右半球机能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转贴于
作为各国教育目标之一的创造力和右脑也有着紧密的关系。教育初期用右脑来解决视觉性和直观性事物,然后用左脑进行伦理分析。即,创造性思考的原动力来自非语言方面(Torrance,1982)。但是Torrance,Rockenstein(1987), Galin(1976)指出创造力不光需要右脑的功能,而且同样需要左脑的配合,即,创造力是通过全脑来发展的。右脑优势的创造性人实际上同时也运用左脑,因此提高右脑能力的教育中同时也会发展左脑能力。
因此学生的认知过程中左右脑的功能都要充分运用。在实际教育中,不是只依存抽象符号而是要通过讲述故事、使用具体事物等恰当的教育法,使左右脑达到均衡的发展。而现代教育和文化带有偏向左脑的倾向,教育家们主张直线性-伦理性的思考和循环性-隐喻性思考要相统一。作为教师和家长要意识到调整学生脑功能的不均衡,追求两脑型教育。教师和学者要进一步开发学生大脑均衡发展的教育过程和教育方法,区分和认清左脑型人、右脑型人、两脑型人的特征,制定切合实际的教育法。
4.右脑教育法探索
在这里综合各种资料,把右脑教育法归纳为以下八个方面。
1)为了促进右脑活动,需要达到止住左脑活动的准备状态。通过冥想、松弛训练能够达到这一效果(Grigsby & Harshaman,1984)。减少左脑活动(Out smarting the Left Brain)是帮助人尽量达到收容、包容的精神状态的一种训练,从而抓住一个中心点的活动。在凝视一个中心点期间,止住左脑活动,让担当空间能力的右脑处于运作的准备状态。松弛训练(Biofeedback Training)是放松人身体的紧张,在右脑无意识思考中让右脑达到敏感状态为目的的。传统的方法先让身体的各个部位有意识地用力,达到紧张状态后,松弛全身。还有想象一个光点或烛光的方法,让想象中的人物松弛放松的方法。
2)想象或是心想训练直接刺激和活化右脑,从而带来新的洞察活动。放松身体紧张,让右脑无意识的想法在敏感的状态下运作(Nancy & Kance,1979)。想象训练(Guided Imagery)中诱导右脑方式的第一个体验是幻想和梦中用心来绘画的活动。山林中散步、在自己喜欢的场所中抛弃各种烦恼、洞窟探险等都是好的想象方法。
3)回想过去事情中好的经历,带着乐观的心情、肯定性的状态更有效率地灵活运用右脑。控制感情是属于右脑的活动(Rubenzer, 1979)。促进回想过去训练(Transitional Objects)是用小时候盖的被子、用的玩具等促使回忆孩童时的物品或当时的气味,来使我们回到当时的氛围中,从中得到灵感的一种活动。
4)大脑的两半球互相掌管身体的相反方向,所以对右撇子的人要经常训练左手活动,从而刺激右脑(Ko Young hee, 1982)。从小培养用左手(Using Other hand)能力很重要。人大约90%是右撇子。经常运用左手,使右脑运作起来,带来无意识的想象和欲望。
5)感觉训练不是一般形态的感觉处理,而是通过五感提供新的、敏感的体验。从而为右脑回想过去提供机会(Khatena, 1977)。感觉训练(Sensory Stimulation)是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感觉,来调动平时没有感受到的新感觉,用心来探索身体的活动。
6)诱导幻想或空想来促进右脑的活动(Gowan,1978)。空想(Fantasy)试图通过想象现实中不可能的活动来感受新的体验。
7)通过解说和分析梦,揭开右脑中存在的无意识世界。梦在右脑活动的结果用EEG(脑图检查)、眼球转动、梦和创造力及问题解决的实例等研究中都有证明(Sladecek & Domino,1985)。梦(Dreams)作为右脑活动的产物,是无意识的表现。在这一活动中通过梦探知传达的意思,适用到现实生活的状况中。
8)无意识的自然联想中发挥右脑功能,提供机会创造新思路(Nancy & Kane, 1979)。自由联想(Free Association)是通过没有理论性的连接,把一连串的想象写下,松缓左脑,促进右脑活动,无意识的一种表现。在这种活动中找到有意义的部分。
5.左右脑平衡教育启示
左右脑的分工不同,起的作用也不同。偏重左脑的教育已经适应不上21世纪高速发展的年代。国际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脑力的竞争。开发右脑能力,培养创造性人才是我们每一个教师和家长的夙愿,也是我们的责任。希望通过本论文提高大家对左右脑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在实际教育中不懈地研究和探索适应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左右脑平衡教育法。
参考文献
1.田真七. 右脑开发法. 学志社. 1996.
2.Kang Ho Gam & Ha Jung Coon. 关于人的大脑发育和认知技能的发展. 仁川教育大学 论文集 1994,(28,1):291-310.
3.Ha Seung Min. 关于幼儿右脑训练活动效果的实验研究. Korea Woosuk University 教育系硕士论文. 2002.
4.Choe Jin Seong. 关于脑类型不同与学业成绩和智力的关系研究. Korea Dong-A University 教育系硕士论文. 1999.
5.lee Young Jun. 刺激右脑机能活动对创造力深长的影响. Korea Pusan University 教育系硕士论文. 2005.
6.Galin, D(1976). Educating both halves of the Childhood Education, 53 17-20.
7.Torrance, E P(1982) Hemisphericity and creative functioning. Journal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Education, 15 29-37.
8.Torrance E P and Rockenstrin, Z L (1987) Styles of thinking and creativity Gifted International, 4 37-49.
9.Anderson, B. (1976). Science teaching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inking. Goteborg Studies in Education Science, No, Goteborg, Acta Univ.
10.Bogen. J. E (1969). The other side of the Brain Part Ⅰ,Ⅱ and Ⅲ. Bulletin of the Los Angeles Neurological Society, 34, 73-105.
11.Galin, D, & Ornstein, R. (1974). Inpidual differences in cognitive style: Reflective eye movements. Neuropshchologia.
12.Haglune, E. (1981). A closer look at the brain as related to teachers and learners. Peabody Journal of Education, 3.
13.Kosslyn, S. M., Koening, O., Barrett, A., & Cave, C. B. (1989). Evidence for two types of spatial representations: Hemispheric specification for categorical and coordinate relation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Human Perception and Performance, 15, 723-735.
14.Springer, S. P., & Deutsch, G. (1985). Left brain, right brain(rev.ed.). San Francisco: Freeman.
15.Grigsby, C.E. & Harshman, H.W. (1984). Learning to relax: A self-directed method for enhancing creative behavior. The journal of creative behavior, 18, pp. 275.
16.Nancy & Kane, M. (1979). Comparison of right & Left hemisphere functions. The Gifted Child Quarterly, 23, pp. 157-167.
论文摘要:早在七十年代,人们开始研究无线电通信技术。无线电通信技术有线电通信相比,具有不用架设传输线路线、脱离传输距离限制、传输距离远、通信灵活等优点,备受市场的青睐。无线电通信技术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但它亦有不容忽视的缺点,譬如声音、文字、数据、图像和视频等传输的质量不甚稳定,由此造成的声音失真、文字模糊、数据滞后、图像和视频失真都亟须改进之处,还有信号容易受到干扰、容易被人截获造成通信内容保密性差[1],尤其在军事和经济领域,再一次说明无线电通信技术通信方法的拓新势在必行。本文就无线电的优缺点进行分析,探讨其通信技术所需拓新之处,并提出建议。
1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
1895年5月7日俄国物理学家波波夫已“金属屑与电振荡的关系”的论文向全世界宣布无线电通信技术的诞生,并当众展示了他发明的无线电接收机,那天俄国当局定为“无线电发明日”。
1896年3月24日,波波夫将无线电通信的通信距离延长到250米,做了用无线电传送莫尔斯电码的表演为无线电通信技术拉开新的序幕。
1898年,年轻的意大利青年马可尼利用游艇证明了他的无线电电报能够在20英里的海面畅通无阻地通信,第一次实际性地使用无线电通信技术。
1901年,他在相隔2700公里英国和纽芬兰岛之间成功地进行了跨越大西洋的远距离无线电通信,从此人类进入无线电波进行远距离通信的新时代。
随后,无线电通信技术如雨后春笋其涌现出来。直到1946年,美国人罗斯.威玛和日本人八本教授利用高灵敏度摄像管家用电视机接收天线问题,从此超短波转播站一些国家相继建立了,无线电通信技术迅速普及开来[2]。
随着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超远控制技术为满足遥控、遥测和遥感技术的需要,于人们生产与生活中被广泛使用;后来微电子技术也推动了电子计算机的更新换代,使电子计算机信息处理功能大大增加,日益成为信息处理最重要和必不可少的工具。
信息技术是以微电子和光电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为支撑,以信息处理技术为主题的技术系统的总称,是一门综合性的技术。今天的信息化时代,就是电子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紧密结合的标志。
无线电通信技术发展到今日,拥有无限潜力。军事、气象、生活、生产等各个领域都对其都有空前的需求。虽然无线电通信技术优点虽然卓越,但其缺点至今给技术的发展带来很大的障碍,都是我们亟须解决的难题。
2无线电通信技术的特点
近些年无线电通信技术领域引入无线接入技术,是迅速发展起来的新技术领域,不需要传输媒质,部分接入网甚至入网的全部皆可直接采用无线传播手段代替,无论是概念上还是技术含量上都产生了一个重大的飞跃,实现了降低成本、提高灵活性和扩展传输距离的目的。其特点喜忧参半,优点主要体现在传输线路线、通信方式等方面,我们可以总结如下:
不受时空限制。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对通信运用的时间、地点、容量需求无法预知,而无线电通信不受时空限制的优点能够采取灵活多样的手段和方法,确保通信联络综合高效,语音、数据、图像的综合传输畅通无阻,随着近年来国内各个经济领域和国际经济的来往,无线电通信技术不受时空限制方法为其打开方便之门,尤其通信与网络的连接,通信技术踏上新的台阶。
具备高度的机动性及可用性。无线电通信技术传输数字化、功能多样化、设备小型化、智能化及系统大容量化决定了其具备高度的机动性和可用性,尤其在军事构建地域通信网方面起到很大的作用。
可靠性高。无线电通信比起有线通信的一个卓越优点在抵抗水淹、台风、地震等方面有较大的可靠性,一般情况下除非信号干扰都能保持通信的畅通,这也是无线架输的最大特点。
无线电通信技术虽然解决了架设传输线路线、脱离传输距离限制、传输距离远、通信灵活等的难题,但其信号容易受到干扰、影响,还有容易被截获造成了该项技术的保密性极差。无线电通信技术的缺点几百年来都是让人头疼的问题,目前全球化经济愈演愈热,其信号的稳定性与安全性上升为经济领域里关注的焦点,因此,无线电通信技术的通信方法拓新成为其发展的新话题。
3无线电通信技术之通信方法的拓新
21世纪无线电通信技术正处在关键的转折时期,尤其最近几十年最为活跃。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和IP技术的兴起,欲求无线电通信技术适应未来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求。务必在通信方法上进行一系列的拓新。针对以上无线电通信技术的缺陷,笔者认为,我们可以从通信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蓝牙技术、软件技术等方面进行尝试,主要可总结一下八点:
3.1采用了数字通信技术
提高系统频谱资源的利用率,维持信号上的稳定,避免通信信号收到干扰,增大了系统通信容量,提供话音、图像和数据等多种通信服务,确保用户信息安全保密。
3.2推广通信信息技术宽带化的发展
信息的宽带化对于光纤传输技术和高通透量网络的发展起到关键的推进作用[3],尤其近年来世界范围内全面展开,无线通信技术正朝着无线接入宽带化的方向演进,这个方向对无线电通信信号源稳定来说的确非常之重要。
3.3推广个人信息化技术
个人信息化在全球个人通信已经有着不争的发展趋势。个人信息话,能够有效地减低传输路线的信息量堵塞,大幅度提高通信的传播速度。
3.4拓新接入网络的样式
技术上融合实现固定和其他通信等不同业务,在无线应用协议(WAP)的出现以后,无线数据业务的开展得到大幅度的推动,促进了信息网络传送多种业务信息的发展。随着市场竞争的需要,传统的电信网络与新兴的计算机网络融合,尤其具备开发潜力接入网部分通过固定接入、移动蜂窝接入、无线本地环路入等不同的接入设备,满足了生活与生产地各种通信需求。3.5过渡电路交换网络
关于过渡电路交换网络,IP网络无疑是核心关键技术,是最合适的选择对象,处理数据的能力电路交换网络大大提升,这一点对保持通信畅通方面解决了信号容易受到干扰的难题。
3.6使用Bluetooth技术作为信号传感器
Bluetooth技术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适用性,利用蓝牙做出来的传感器随时反映出用户所需要的信号方向,一旦连接到Internet上的话,即可以实现更具备高度的机动性及可用性。
3.7推广软件无线电
软件无线电通信侦察与对抗方面世人瞩目,但它仅限于军事通信领域,如果能够推广到市场,对于无线电通信技术的通信内容保密性来说将是一大跨步的改革创新。
3.8提高无线通信网络可持续性
无线电通信技术的网络设备如果没有良好的配置和网络部署,一旦受到安全威胁,其后果不堪设想。因此,无线电通信技术通信方法的拓新我们与必要提高网络设备性能、优化设备配置、冗余备份等等手段来保证网络的可靠性[4]。
结束语
回顾无线通信的发展历程,无线电通信技术的传输路线、传输距离、通信灵活性、信号稳定性、保密性等方面的需求将愈来愈突出。通信方法新技术的拓新将有愈来愈广阔的活动舞台及光明的发展前景。鉴于市场对经济的推进作用,尽管我国的无线电通信技术发展速度飞快,但面对我国12亿人口的通信需求,无线电通信技术普及率低的问题,面对我国12亿人口,网络规模和容量方面就变得苍白无力了。同时,无线电通信技术愈来愈激烈竞争局面促使各无线电通信运营企业积极拓新新的技术涵盖面,提升自身的营业水平,为市场提供丰更加富的选择,满足用户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需求。因此,在无线电通信技术通信方法应用开发的发展潜力无穷,这要求我们积极加快无线领域的科技进步,为无线电通信技术创新出谋划策,为全球信息化及经济全球化的通信事业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信号与系统(第二版)》A.V.Oppenheim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年.
[2]《数字与模拟通信系统》LeonW.Couch,II电子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