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13 11:14:0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师范院校实习工作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教学信息员 高校管理 实践与反思
1.教学信息员设置的意义和必要性
在高校教学建设中,为满足教学管理需要,切实提升教学质量,我们根据教学管理实际设置了教学信息员。教学信息员是为了全面了解教师教学基本情况和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加强教学质量监控而设置的教学联络员。
1.1师生间需要教学信息员作为沟通纽带
高校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数量较多,课程设置较紧凑,教师往往没有大量时间与学生进行沟通,师生间的沟通存在一定障碍。
1.2教学信息员是教学管理实现预期目标的必然选择
为深化教学改革,实现教学目标,高校通常根据教学实际推动教学管理改革,而要检验教学管理改革的成效,单纯依靠高校教师是无法实现的。
1.3设置教学信息员是加强教学质量监控的必要手段
高校教学信息员的主要职责是在老师和学生间建立起沟通的桥梁,客观公正地反映教师的教学情况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此检验教学改革成效。
2.高校教学信息员管理工作的具体办法
目前各高校对教学信息员的管理工作均极为重视,形成了对教学信息员全面管理的局面。主要采用以下办法:
2.1高校教学信息员的产生主要采取推荐加选拔的模式。每班推荐一名品学兼优、工作责任心强、热情高、为人正直、处事公道、在班级中具有代表性的同学作为教学信息员;在本、专科各年级学生中组建一支教学信息员队伍。
2.2高校教学信息员的职责和目的得到了加强和明确。教学信息员需要定期填写教学信息反馈表上交教务办,填写问题及建议并最终反馈到教师本人,帮助教师了解自己授课的不足,便于及时进行调整。
2.3高校教学信息员工作纳入了高校的日常教学管理工作中,成为教学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时,构建教学信息员管理体系,也成为高校教学信息员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3.高校教学信息员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3.1高校现行的教学体制下,教学信息员所起的作用十分有限
由于高校目前的教学体制相对严格,每学期的课程都是经过预先设定,针对教学信息员所反馈的信息,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方面只能是做一些微调,想通过教学信息员制度对教学体制进行全面改革并不现实。
3.2高校教学信息员的自身素质决定了提出问题的局限性
高校教学信息员的身份是在校学生,并且尚处于学习时期,自身的素质并不完善,这使得他们在问题搜集和意见提出方面受到自身素质的局限,反映的问题不成熟,也不具备很好的有效性。
3.3高校教学管理体系复杂,教学信息员的意见仅供参考
目前高校已形成一整套复杂的教学管理体系,教学信息员管理只是其中一个分支,教学信息员提出的问题和对教学管理的意见也只能作为参考,对高校整体教学管理的改变作用较小。
3.4信息员对教师的评价缺乏客观性
教学信息员都是在校学生,这导致对教师的评价个人感情因素占据了主导,无法从旁观者的角度去客观评价教师的教学行为。
3.5教学信息员所反映的情况在真实性方面没有达到预期要求
部分教学信息员对于信息反馈表上个人信息的保密性有疑虑,从而导致不敢反映真实情况。
3.6教学信息反馈机制本身挫伤了教学信息员的积极性
由于高校教学信息反馈机制链条较长,问题的回复和解决缓慢,客观上会让教学信息员误认为问题的反映没有必要甚至信息员只是一种虚设,从而对此工作失去信心,不积极主动、不认真对待。
4.对高校教学信息员管理工作的思考
前已述及,高校教学信息员管理工作受到了诸多因素的限制,也存在一定问题,为保证高校教学信息员管理工作达到预期效果,须对高校现行的教学信息员管理制度进行深入思考。
4.1高校教学信息员管理工作应合理定位注重实效。基于高校教学信息员的定位和局限,我们应进一步明确高校教学信息员的作用与职责,努力发挥其积极作用,促进教学信息员管理工作的实效性。
4.2高校教学信息员管理工作应努力消除信息员的自身局限。我们应努力提高信息员自身的综合素质,最大程度减小教学信息员自身素质对管理工作造成的局限,从而提升教学信息员管理工作的实效性。
4.3高校教学信息员管理工作应实现与教学体制的对接。虽然目前高校教学信息员制度具有突出的优点,但若不能与高校目前的教学体制进行有效融合,将无法取得积极的应用效果。因此高校教学信息员管理管理工作应与教学体制进行有效对接。
综上所述,高校教学信息员队伍的建设对教学管理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受高校现有教学管理体制和信息员自身素质的制约,教学信息员体系的设置和管理尚未取得预期成效。我们应努力完善高校教学信息员管理制度,积极推进信息员管理工作,对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反思,总结经验,促进高校教学信息员管理工作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邱文教、陶成.高校教务管理现代化的探索与实践[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05)
[2]姜莲珍,董爱云.对高校建立一支稳定的教学秘书队伍的认识[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2005(03)
关键词: 高职 师范教育 教育实习
教育实习是师范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职前教育的必要环节,也是综合反映师范院校整体办学水平的重要依据。成功的教育实习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教师技能,而且对学生了解教育实际、巩固专业思想、培养初步的教育研究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高职院校全面落实毕业实践教学改革的精神,以特色办学为目标,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服务社会为宗旨,高度重视师范生教育实习工作,根据高职教育特点,深入开展教育实习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在实习中存在一些问题。
一、师范教育实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学前教育、基础教育的发展,市场经济和小学“应试教育化”对教育实习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使教育实习工作遇到很大的困难,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师范院校毕业生的多元化就业方向打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
现在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的方向是多元化的,有的学生想去当老师,有的学生不愿当老师的或当不成教师。教育实习是师范生整个师范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想当老师的毕业生自然无心对待教育实习,而且包括平时在学校师范技能的训练上以及教育教学基本理论的学习上也没有认真对待,这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师范院校教育教学秩序的正常运行。
(二)小学、公立幼儿园对教育实习不支持。
小学、公立幼儿园不支持教育实习主要表现为不愿意接纳实习生实习,或者接收了实习生不给予具体的实习指导,其主要原因是:
1.师范院校与小学的关系逐渐疏远
由于扩招导致了师范院校和当地教育局生源竞争,当地教育行政部门不认可师范教育实习是它的职责和义务,而且教育行政部门也没有正式获得上级部门所赋予的指导教育实习的权利。自然小学、幼儿园也就没有指导教育实习的任务,还有实习单位也没有从指导教育实习中得到实际的利益等等,使得原本合作的关系逐渐疏远甚至僵化。
2.实习经费严重不足,缺乏保障性
教育实习需要有充足的经费作保障,因为教育实习要建设基地并给实习基地指导费,要安置实习生的食宿,要给教学单位的指导教师一定的费用,这些费用在实习生日益增多的情况下也在不断增加。我院在2004年以前由教育行政部门调拨的实习经费是每生每周40元,这些经费不能足够支付教师的指导费及实习学生吃、住、用等一系列支出。但目前教育行政部门不再调拨实习经费,致使师范院校无法给实习单位任何实习经费。有的实习单位还要贴钱贴力,无偿帮助师范院校指导教育实习。师范院校实习生数量庞大,是过去的好几倍,一般的学校是很难妥善安排实习生的饮食、起居、办公。即使实习单位能安排下来,也要无偿地投入相当大的人力、物力、财力。这也正是小学、幼儿园不愿接纳教育实习生的又一原因。
3.师范院校实习生的素质差
师范院校自从扩招以来,学生的素质就参差不齐,又由于学生的就业意向的多元化,所以有部分学生没有认真地学好师范教育的理论,更没有扎实地练好教师基本技能。素质差的学生来到实习单位不能有效开展实习工作,所以有的实习单位要么一口拒绝接纳实习生,要么不让实习生参与听课上课,也不让他们参与班主任教育实习,生怕他们会弄巧成拙。
(三)教育实习指导工作不足。
在教育实习期间,除了由各实习基地任课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外,各师范学校都指派指导教师指导实习工作,这样做对提高实习质量大有好处。但在指导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1)指派的指导教师太少,不能对每个学生进行指导,尤其不能进行上课前的心理辅导和学生第一次上课前的试讲指导,实习生第一次上课的效果受到影响。实习生上课后,指导教师不能及时听课,无法一一给予指导和评价。(2)有些教师知识面较窄,只限于某一学科,而对其他学科的教学无法予以指导。(3)有少数指导教师责任心不强,不能给实习生以有效的指导。(4)有的教师没有指导实习经验,实习安排不够周密。
(四)对学生实习考评不严格,没有建立多元化、科学化的评价机制
在实习中,有的学生不去实习,有的没有认真实习,有的实习成绩不合格,但由于欠缺相应的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对那些实习不合格的实习生也没有相应的教育措施,导致教育实习每况愈下。甚至有的实习生在分散实习阶段不参加实习干脆到某个单位盖一个章就了事。这样严重影响师范院校的师资的培养,同样,实习指导老师的指导效果也无法得到检验和考核,这样无形中降低了实习的效果。
二、改进与完善教育实习的建议
教育实习是师范生成长为一个合格老师的最关键的一步,所以我们一定要抓好这一步,千万不能掉以轻心,结合这几年的实习指导实践,提出如下建议:
师范院校应根据毕业生的就业意向将实习生分成两类,一类是教育实习,另一类非教育实习。教育实习安排实习生到小学、幼儿园实习。非教育实习可以根据学生的就业意向,让他们自愿选择实习的单位。这样既减轻了教育实习指导的负担,减轻了实习单位接纳实习生实习的压力,同时也更有利于思想统一和集中管理。
(二)调整师范院校与实习地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实习学校的利益关系
教育实习真正有效的运行,应该建立在师范院校和实习学校合作共赢的伙伴关系上。教育行政部门应给予师范院校实习经费,实习基地老师来师范院校进修给予优惠,比如提供住宿和提供餐费补助。同时实习学校提供一些实习必备的办公设施、用品和住宿。师范院校实习指导老师和实习学校教师可以开展合作、交流,组成研究团体。这样他们可以相互交流,共同研究当前教育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师范院校和实习基地可以通过座谈会、讲座、网络博客等方式进行多渠道的沟通促进双方教育科研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三)建立严格、科学的考评机制。
改进对指导教师、实习生的考评方式,实施新的激励措施,是当务之急。机制能约束人,机制能确保工作的成效。不同实习地点困难不同,无法统一衡量工作量,指导效果的评价机制不完善,也就无从考证实习指导的业绩,这样挫伤了实习指导老师的工作的积极性。实习生实习成绩缺乏科学的、规范的、全面的、统一的标准,所以给学生评成绩只靠印象,这样就挫伤了学生实习的积极性。我们要制定出科学、细致、规范、可行的评价标准,鉴别出优秀、合格、不合格的实习生,给予恰当的奖惩,这样才能引起下届实习生对实习的重视。
(四)夯实基础,注重加强教育实习的前期准备
师范生应该从入校开始就进入教师角色,进行教育实习的准备。对于教育实习而言,做好前期准备最重要的是应着眼于教育类课程的合理设计和教育技能技巧的严格训练,以提高学生传授知识的能力,实现专业知识与教学能力的统一。因此,师范院校首先必须开齐、开够、开好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学法等教育教学基本理论课,加强学生的教育教学理论功底。同时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其次,可以开设“教育研究方法”、“师生沟通艺术”、实习指导或职业指导等教育类选修课程系列,并规定每位师范生必选门数。第三,要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活动,包括到实习基地去观摩、见习、调查以及开讲座、讨论会和模拟课堂等,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第四,加强微格教学和说课的训练,以提高学生运用现代教育手段的能力。
(五)增加经费投入,多方筹措实习经费
经费问题是当前实习工作的最大难题,这个问题不解决,实习工作就无法开展。要增加实习经费投入,多方筹措实习经费,并实行“统一计划、专款专用、量入为出”的使用原则,超支部分由教学单位解决,从政策与制度上保证其有效使用。首先要争取高师院校教育行政部门的政策扶持,争取能从财政上划出一块教育实习专项经费,努力增加教育实习经费在整个学校经费中的比例。其次,应开源节流,一方面是实行“国家拨一点,地方给一点,学校出一点”的多方集资办法,充实实习经费,促使实习经费的稳步增长;另一方面是争取得到实习学校的理解,使实习学校少收费或不收费。再次,可以组织一些有偿性的社会服务,比如家教、教育调查、教育研究等,这些项目本身就属于教育实习内容的一部分,既可以使实习生受到实际锻炼,又可以减轻实习时的经济负担。
(六)丰富实习内容,改革实习模式
关键词:中小学;课堂模式;师范教育模式
目前,中小学课堂教学已经完全突破了传统单一的老师教授模式,进而学生已经成了课堂的主体,尤其是新课改以来,各地相继出现了许多教学模式,不管什么样的模式都突出了学生这一主体因素。课堂模式灵活多样,异彩纷呈,学生对学习也变得更加积极主动。
然而,在这一背景下,我们现在的师范教育――这一培养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模式俨然与中小学课堂的教学模式脱轨。主要表现为:当前师范院校的教育教学模式主要是教授,课堂突出的是老师对理论的讲解,但却忽略了实践与练习,师范院校的课堂难以凸显中小学课堂的教学模式,因此,当师范院校的学生走向中小学教学的讲台时,他们的讲课模式大部分存在一种思维定式,难以突破单一的讲授式,而这种模式和中小学的课堂要求是不相符的。即便有些师范生能够很快地从中跳出,但在授课的过程中仍带有这种“胎记”。
那么,站在中小学课堂来观望师范院校的教育教学模式,如何使二者能够更好地接轨,不但是中小学教育教学应该反思的一个问题,而且更应该是师范教育教学走出的误区。
一、要加快师范院校教育教学模式的转变
对师范生的教育教学模式应该灵活多样,在注重理论的基础上突出实践,我们的老师一定要让我们未来的准老师走向讲台,就某一中小学课程的教授来加以分析和说明,在成就其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提高其授课的灵活应对能力。对此,我们可以模拟一下中小学的课堂,让我们未来的准教师走向讲台,就某一教学理论、某篇课文进行实践,最后,再进行点评总结,使理论和实践更好地结合起来,使我们师范院校的课堂模式更加丰富,进而打破那种典型的以教育学、心理学、教法为代表的内容陈旧、脱离实际纯理论学习的局面,以促进师范教育教学模式的发展,为我们以后走向中小学讲台的准老师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加强师范院校师生与中小学老师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师范院校的老师面对的是未来有走向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准老师,中小学老师直接面对的就是中小学生,那么我们就可以在师范院校老师与中小学教师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加强师范院校教师与中小教师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不但能使中小学教师在理论学习上能够提高,同时我们中小学课堂的授课模式也会渗透到师范院校的课堂,如此交流、沟通、渗透也就在无形中缩短了师范教育与中小学教育教学模式之间的距离。
三、加强对师范院校学生的实习与岗前培训
一方面,要加大对师范生的实习力度和考核,对于师范生的实习一定要正规,一定要走到教育教学的一线去体会和感悟中小学教学的课堂模式。当前,众多师范院校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往往放弃实习的大好时机去四处忙着就业,实习也就成为一种形式,结果是就业不如意,实习的机会也被耽误。其实,这是一种舍本逐末的做法,只有在实习实践中积累了更多经验与技巧,才能在就业的过程中一帆风顺。因此,加大师范生的实习和考核的力度,不仅能提升师范院校学生的自身素质,更是对他们走向工作岗位后所面对的中小学学生的负责。
另一方面,在师范院校的学生即将走向教师这一工作岗位时,要给予其一个正规的岗前培训,使他们在思想上有一个转变,同时明白作为一名中小学老师应该怎么去做,做一些什么样的具体工作,更重要的是要他们认识清楚中小学课堂的教学模式究竟是什么样的模式,才能适应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1.办学目标不明确,丢弃了为农村基础教育服务的传统和优势。
多年以来,大多数地方师范院校把面向农村、面向农村基础教育作为学校的办学目标,并且为农村中小学培养和输送了大量优秀的师资。但是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师院校的转型变革,大多数地方师范院校发展为综合性大学,由此衍生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第一,许多地方师范院校一味盲目“攀高”,纷纷上本科,上硕士点,原来彰显高师院校特色的师范教育逐渐被弱化。第二,一味盲目“跟风”,很多地方师范院校的办学定位不明确,也就是为基础教育培养师资特别是为农村中小学培养教师的目标不明确,教师职前培养方案中“去农村化”现象非常严重。第三,办学出现了严重的偏向:一味盲目“攀比”,比的是规模大小、设备好坏、考研率高低,而不是比为农村基础教育培养了多少优质教师。第四,一味盲目“乐观”,很多地方师范院校纷纷开设非师范专业来拓展专业类型,因而丢掉了为农村基础教育服务的优良传统,丧失了其本身所特有的师范教育特色,还美其名曰“综合性大学”,表面上形势一片大好,实际情况并没有那么乐观,有人说过,没有特色的学校是平庸的学校,任何高等学校如果没有特色要想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确保其地位将缺乏绝对优势。因此,地方师范院校如何传承和发扬师范教育的传统,坚守教师教育特色,为地方基础教育尤其为地方农村基础教育培养优秀的师资,这是留给地方师范院校也是留给每个高教界同仁去探究的问题。
2.服务意识不强,缺乏对农村基础教育的关注和研究。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三之多,这种特殊的人口比例就决定了农村基础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也将决定了如果农村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缓慢或者止步不前,则大大制约和阻碍整个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因此,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应该达成共识:我国基础教育的当务之急和重中之重是发展农村基础教育。但是,农村基础教育目前发展的现状还差强人意、不容乐观,农村基础教育在发展过程中暴露的问题还比较明显。以师资为例,师资薄弱是制约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农村中小学中,教师自身比较普遍的问题是:学历多半不达标、整体素质不高;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教师教育观念陈旧、教学方法落后;学科结构不合理、教非所学现象突出;工资少待遇低、职业倦怠现象严重;外出学习、培训机会少;教研、科研意识缺乏。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然而,一直以来,由于地方师范院校位于远离农村的中小城市,再者由于缺少科研经费和图方便、图省事等原因,师范院校的教师教育者大都是选择在城市中的中小学搞研究或者搞培训,而对于在各方面都需要地方师范院校进行帮扶的农村中小学并没有去积极主动地研究和深入细致地了解,特别是对农村基础教育的师资和素质要求没有主动、系统地研究,往往把适用于城市中小学的一套东西生搬硬套到农村学校,其结果可想而知。
3.课程结构不合理,不符合农村基础教育的现实需求。
课程结构不科学,影响了培养目标的实现,不能满足农村基础教育的实际需求。主要表现在理论型课程和实践型课程比例失衡。在现行的地方师范院校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理论型课时的比例通常占总学时的70%以上,而实践型课时的比例往往低于总学时的30%,处于一种比例失衡的状态。而现有的实践教学主要是以教育实习的形式进行,实习时间短,大多数地方师范院校的教育实习时间为6—8周,这样难以使学生通过实习对中小学实际情况及教师的专业特性有全面的了解和深入的认识。另外,地方师范院校的教育实习通常在城市的中小学进行,学生没有机会零距离全方位接触和深入了解农村基础教育的实际状况。再者,代表地方师范院校特色的“师范性”在逐渐弱化,教育类课程课时所占比例越来越少,而且教育类课程的内容仍然停留在传统的“老三门”:“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学法”,课程内容严重陈旧和过时,滞后于时代而且与农村基础教育的实际情况严重脱节。因此,许多师范生既未能获取必要的教育理论知识,又无法掌握真正的教育教学技能,不能很好地为农村基础教育服务。
4.师范生欠缺师德教育,献身农村基础教育事业的意愿不强。
地方师范院校的学生80%以上来自农村,他们本应到农村中小学,为农村中小学注入新鲜血液增添新生力量,但是由于长时间耳濡目染城乡基础教育的硬件条件、基础设施和教师生活条件、工资待遇等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因此很多农村孩子上大学的目的就是“跳龙门”,从而成为“城里人”,进而改变命运,真正乐意或者愿意在大学毕业以后回农村任教的学生少之又少。像陶行知先生六十多年前就曾提出的,“中国的师范学校多半设在城里,对于农村儿童的需要苦于不能适应。城居的师范生平日娇养惯了,自然是不愿到乡间去的。就是乡下招来的师范生,经过几年的城市化,也不愿回乡服务了。所以师范学校虽多,乡村学校的教员依然缺乏”。六十多年过去了,我们面临同样的问题:一方面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迫切需求大量高素质的“用得上、留得住”的师资;另一方面,地方师范院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脱离了农村基础教育这个可以大有作为的天地,这个现实而严峻的问题值得每一个地方师范院校的教育工作者去关注和思考。
二、地方师范院校服务于农村基础教育的措施及对策
1.明确办学目标,发扬为农村基础教育服务的传统和优势。
地方师范院校,其办学目标定位如果盲目跟风赶潮、攀高比大,注定会丧失自身固有的价值和特色。地方师范院校的特色就在于其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所积累的教师教育优势尤其是为农村基础教育培养优质师资的优势。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浪潮中,许多地方师范院校虽然被冠以“综合性大学”,但正是因为“综合性”使其迷失了方向,被淹没在其它同类型的大学中。因此,地方师范院校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虽然办学层次在不断提高、办学规模在不断扩大,但是办学目标和办学特色应该保持不变。我国是农业大国,13亿人口中有半数以上生活在农村,多半以上的学龄儿童也生活在农村。因此,为了提高我国国民整体教育水平,必须加大力度解决农村基础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能否解决好,与农村未来的持续发展,与全体国民整体素质的普遍提高息息相关。为基础教育尤其为农村基础教育培养高质量的师资和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是国家赋予地方师范院校的重要历史使命,也是服务农村、服务社会的职责和责任所在,更是地方师范院校存在的重要意义和核心价值所在。地方师范院校如果在改革中迷失方向,弱化乃至放弃服务农村基础教育的基本职责,也就丧失了自身的根基和血脉乃至存在的价值。因此,地方师范院校应该转变教育观念,坚持面向农村基础教育的办学方向,充分发挥自身在培养农村基础教育师资方面的优势,以培养高素质农村中小学教师为目标,以培养甘愿扎根农村并且能完全胜任农村基础教育教师工作的高质量师资为己任,为农村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做出贡献。
2.树立为农村基础教育的服务意识,加强对农村基础教育的关注和研究。
地方师范院校应该充分认识到农村基础教育在我国教育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不折不扣、全心全意地为农村基础教育服务。作为基础教育“工作母机”的地方师范院校,汇聚了大量教学、科研、管理方面的专家和学者,因此应当充分发挥自身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以及图书设备等优势,积极主动地为发展农村基础教育事业,缩小城乡学龄儿童教育差距,促进城乡学龄儿童教育均衡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具体做法是:深入农村基础教育一线教师中去,了解他们的教学、工作和生活情况,体会他们的所感、所思、所求,以便有的放矢地培养在校师范生和培训在职农村中小学教师,更好地满足目前农村基础教育对师资的实际需求。此外,面对农村中小学教师科研能力差和科研水平低的现状,地方师范院校的专家学者要引导和鼓励农村中小学教师具有强烈的科研意识、养成良好的科研习惯,帮助他们探索有效的科研途径和方法,从而提高他们的科研能力和水平,共同探索一条科研兴教、科研兴校之路。再者,地方师范院校和农村中小学还可以在双方自愿、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开展多种多样的合作和服务活动,通过联合承担课题,合作研究,共同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帮助其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另外,地方师范学院有现代化的计算机中心、测试中心和实验室,有先进的语音设备和多媒体设备,有丰富的图书库藏,有宽敞明亮的教室,地方师范学院应把所有这些公共资源向农村实习基地的老师开放,实现资源共享,提高资源的利用。
3.调整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内容,满足农村基础教育的现实要求。
面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改革和现实需要,地方师范院校应对课程结构和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针对理论型课程远远多于实践型课程的现状,地方师范院校应依据农村基础教育发展和培养目标要求,加强实践教学,实践教学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主要措施有:加强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也就是三字一话(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和普通话)。由于地方师范院校的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普通话是他们的弱项,学校要加大力度训练他们的普通话,使他们能在走上农村教师岗位之前说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而不是带着一口浓重的地方口音去给学生讲课,而且要把教育实习的时间延长至发达国家的平均实习时间10—12周。另外,要拓展农村中小学教育实习基地,城市的中小学,因为担心实习生影响学校的教学效果和质量,并不很情愿让地方师范院校的学生进校实习,而地处偏远落后的农村乡镇中小学,由于师资短缺,非常希望地方师范院校的学生去实习,但是由于受很多条件限制,地方师范院校常常不选择这些学校作为实习基地。因此,针对实习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地方师范院校应该与农村中小学校建立稳定而长久的联系,把农村中小学作为学生固定的教育实习基地。与城市中小学相比,农村中小学由于短缺师资,更愿意放手让实习生锻炼,促使他们将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化为教学的技能和技巧。可以说,开拓农村中小学实习基地,地方师范院校和农村中小学达到了互惠互利、互助共赢的效果:实习生的教学技能得到了提高,农村中小学师资短缺的困难也暂时得以解决。而针对教育类课程陈旧和过时的现状,学校应更新教育类课程的内容,做到推陈出新、与时俱进,并且开设教育类选修课程,适当增加选修课的比例。比如在现有课程的基础上,增加开设农村中小学教育研究与实践,中外教育史,中学生学习理论与方法等,为师范生以后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奠定广泛的教育理论基础。
4.加强师德教育,培养学生献身农村基础教育事业的高尚情操。
地方师范院校的农村籍学生不愿回家乡任教是一个很现实而迫切的问题,这虽然与历史因素和社会因素有一定的关系,但很显然与地方师范院校对学生进行面向农村、服务农村的教育宣传力度不大有很大关系。因此,地方师范院校要向学生们大力宣传新形势下农村发展的巨大成就及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好前景,让他们用变化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农村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让他们坚信毕业以后回到家乡这片广阔的天地里会大有作为。具体做法是:第一,加强师德教育,要把师德教育贯穿于整个大学阶段,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艰苦奋斗、乐于奉献等优良传统的教育,教育学生增强为农村基础教育服务的意识,提升为农村基础教育服务的能力;培养学生回馈农村、热爱农村基础教育事业的情感;坚定学生扎根农村、服务农村基础教育事业的决心;激发学生改变农村、献身农村基础教育事业的动力。第二,组织学生返回家乡中小学进行教育见习和实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切身感受和体验农村基础教育,亲自接触农村中小学学生,感受他们的纯真、淳朴和对知识的热切渴望,增进和他们的感情,树立坚定的献身农村基础教育的职业信念。第三,对于农村生源,学校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培养和奖励机制,如果毕业后他们愿意回农村从教,学校应该根据农村基础教育的师资需求对他们重点培养并给予一定资助,力争形成“从那里来,到那里去”的良性循环机制。地方师范院校利用农村生源这个得天独厚的优势去服务农村基础教育,既拓宽了学校毕业生就业渠道,也为农村中小学补充了高素质师资,同时提高了农村基础教育的教学质量,缩小了城乡义务教育的差距。
三、结语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中小学面临的竞争压力加剧,中小学普遍不愿意接受实习生,因为它们要更多地考虑升学率的竞争压力,配合师范院校培养人才的社会责任日益淡化,学校的功利性考虑加剧。而相应的制度保障和政策导向滞后,过去往往要靠人脉去落实师范生实习问题的方式往往受到很大制约,连过去在中小学建立的教育实习基地都纷纷消极对待师范生到本校实习。加上师范生的教师职业思想在市场经济下的影响,不重视师范生的教育实习环节。这些都使得师范院校实习生一直反映的实习时间短等问题,以严重弱化的实习成效反映了出来。2007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发了《关于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明确要求部属高师院校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完善师范生在校期间到中小学实习半年的制度。2007年7月,教育部出台了《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的意见》规定高师院校要因地制宜地组织高年级师范生,到中小学进行不少于一个学期的教育实习。2012年1月,教育部了《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要求强化实践教学环节,规定师范类学生教育实践不少于一个学期。从以上文件可以看出,确保教育实习的成效问题不断引起高层重视。因此,不少师范院校尝试打破传统教育实习模式,探索新的教育实习模式,以提升实习成效。如很多师范院校曾经实行过分散实习、回原籍实习、委托管理实习、顶岗实习、上岗实习、自主管理实习、模拟实习、微格实习等模式。但是,普遍存在实习的成效问题。如分散实习实际上成了无实习或者无教育实习,有的学生去备考研究生,有的学生去干教育实习之外的工作。就是进行了教育实习的学生,也由于缺乏师范院校教师的管理与指导,实习质量不高。
二、部分师范院校提升教育实习成效的实践探索
近年来,很多师范院校纷纷探索改革教育实习模式,通过将教育实习覆盖四年本科全学程以保证实习时间,通过强化实习的研习环节以巩固提升实习效果,通过全校统筹成建制地混合编队到中小学实习以解决中小学相关诉求等途径,以适应新形势下全面提升师范院校教育实习成效的目的。很多师范院校卓有成效地探索,为我们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很好经验。
(一)探索四年全学程教育实习模式,形成有梯度的渐进式实习模式洛阳师范学院在1998年提出了全程教育实习的要求,他们在不断调整传统教育实习方式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具有一定理论支撑的实习模式。全程教育实习是在大教育实习观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师生进行的全方位、全过程教育实习。全程教育实习模式是在传统教育实习模式中逐渐孕育和发展起来的。目前,全程教育实习模式已逐渐成为一种师生共同参与、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教育模式。全程教育实习模式在不断加强课程和教材建设的基础上,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全程教育实习的大课程体系,建立了双向校本师生培训模式,而且还充分利用寒暑假进行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全程教育实习模式的主要特色在于:一是延长了教育实习时间。以“全程”为着眼点,利用暑期实习与毕业前集中实习相结合,从学生一入校就开始分阶段并合理有序地开展教育实习活动;二是更新教师培养理念。不仅关注实习生所学的知识如何向从教能力转变,还关注教师自身的专业化发展,着重其教育素养、教学技能的培养;三是加强教育实习主体间的互动。不仅积极与中小学沟通,拓展实习基地,同时通过教育调查、教育见习调动实习生的积极主动性,与指导老师形成良好互动;四是教育实习方式多元,可以融入“顶岗实习”、“混合编队实习”、“模拟实习”、“分散实习”等多种实习方式。
(二)探索见习、实习、研习三阶段一体化的教育实习模式,强化反思实习效果环节,培养有思想的教师上海师范大学在对传统教育实习模式改革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教育研习”三个阶段,称为“三阶段教育实习模式”。该模式以师生需要为本,增加操作性;以基础教育发展为导向,体现实用性;以培养教师新能力为主,突出实践性。“三阶段教育实习模式”是高等师范教育改革与基础教育的需要相匹配,同时又有利于师范生专业发展的一种新型教育实习模式。它改变了把见习与实习混为一谈的传统做法,又着重突出了教育研习。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目标定位和评价体系。
(三)探索全校各专业混合编队的教育实习模式,提升实习的规模效益,加强师范院校、实习的中小学对师范生实习的管理华南师范大学对传统的教育实习模式进行了改革,在1999年提出了实行“混合编队”的教育实习模式,以相信学生、依靠学生为基础,充分发挥学生、中学教师及其他社会资源的主体作用的一种模式。每一支混合编队的队伍大多由艺体类、文科类、理工类等多学科专业的实习生搭配在一起所组成。该模式实施以来,有更多的大学生到边远山区及农村地区去实习,促进了高校与中小学的沟通与合作,而这些大学生也得到了更加全面的实践锻炼。故混合编队教育实习模式是指高师院校的若干专业的实习生组成一支实习队,到一所中等学校实习,并完全委托该校全面、全程指导实习工作的教育实习模式。混合编队追求的目标是通过各专业之间的杂交、互补来求取共同发展。所谓“杂交”是指各专业实习生之间的杂糅、合作与共赢,即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探讨、相互补充和相互促进。所谓“互补”是指中小学与高师院校互补长短、相得益彰、相映成辉。所谓“共同发展”是指在互补的基础上,使中小学与高师院校共同得到发展,共同为人才培养营造一种和谐、高水平、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的良性循环的教育环境而努力。混合编队教育实习模式的特色主要有几点:一是构建了专门的教育实习网站,高师院校、实习生和实习学校之间及时实现信息反馈,实现教育实习管理现代化;二是重视实习准备,师范生的实践环节四年不断线,实习前实现“三个基本”:基本能写教案、基本能上讲台、基本能板书;三是派遣高师院校相关教师到实习学校兼职副校长及校长助理,可以充分了解、熟悉、学习和研究基础教育新动态,提升高师院校教育师资水平。
三、保障教育实习模式成效的几个问题
(一)确保教育实习的时间足够确保教育实习的时间足够,才能保障教育实习的成效。很多师范院校已经将过去5周的实习调整为一学期或一学年的时间来进行教育实习。如长春师范学院早在1986年就开始尝试一学期的顶岗实习,还有河南信阳师范学院用实习生顶替中学未达标的教师,而被顶替的教师集中到高师院校进行培训的“双培”制教育实习等。国外一些较发达国家,教育实习时间一般都在16至27周,相比之下,一些高师院校实行的8周教育实习时间就显得远远不够了。目前,高师院校可借鉴全程教育实习模式,结合专业特点,充分利用一些假期,将教育实习或见习与大学生假期社会活动、支教活动相结合,连续有序地进行教育实习的准备、开展或考核。
(二)构建教育实习的信息平台借鉴混编教育实习模式,高师院校可构建数字化信息平台。这样,不仅可以为师范生提供丰富的教育实习资源,帮助师范生了解教育实习动态,更重要的是为教育实习搭建一个互动平台,可以保证教育实习的三个主体处于一个互动的系统中,毕竟高师院校是教育实习的管理者、实施者和完善者;中小学是教育实习的指导者和推动者;实习生是教育实习的实践者与反思者。例如通过教育实习平台,中小学等实习学校可以对实习生的需求,能够及时反馈实习生的教育实习情况;或许可以实现实习生自愿申报实习学校,高师院校再通过统一调配,规范实习队的组队;实现实习学校与高师院校的指导老师保持联系与沟通;高师院校可以有效进行教育实习的准备、申报、组织等管理活动。
(三)将地方师范院校的教育实习基地延伸地域外不少高师院校由于受教育实习经费的限制,只能在当地及周边地区建立教育实习基地。然而,有限的地方基础教育资源即将不能满足剧增的教育实习师范生数量,不能保证师范生教育实习的各项任务有效完成,这就要求高师院校须不断拓展教育实习基地,甚至是省内外广泛布点。当然,广泛推广这种做法会导致有些地区的基础教育资源被省内乃至省外的其他高师院校占用。其实,多元教育实习模式是一种开放的教育实习模式,省内的高师院校是否可以考虑在某一时段统一进行混合编队来开展教育实习?新的混合编队,将产生新的思维、新的体验和新的模式。如果省内甚至是国内的高师院校互派实习生进行混合编队教育实习,互相借鉴、互相学习,这势必能够促使教育实习达到最佳的效果,同时取得全新突破。
(四)构建教育实习成效监控的多元主体高师院校培养的虽然是中小学师资,但其培养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中小学师资的素质以及地方教育的质量;而教育实习的质量也影响着师范毕业生的质量,因此,教育实习质量的好坏与提高中小学师资素质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教育实习工作不仅仅是高师院校的责任,也是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学校的责任。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实习学校对教育实习的重视已成为确保教育实习质量的决定因素。因此,充分调动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各实习学院的积极性,共同管理与监控教育实习,才是保证教育实习实施质量的关键。教育实习监控包括教育实习管理监控、教育实习督导监控和教育实习信息监控。其中,教育实习管理监控是通过建立组织机构,协调管理教育实习各环节的有序运转,包括教育实习制度的管理与质量评价,这一过程由高师院校、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各实习学校三方共同完成;教育实习督导监控是对教育实习运行过程提供咨询、督促和引导,这一过程可由各实习基地具体负责;教育实习信息监控则是教育实习监控基础,通过收集、分析与整理教育实习的相关信息,为教育实习的改革、优化提供决策依据,这一过程主要由高师院校负责。教育实习监控多元化,将更有效地提高教育实习质量和提升实习生的教育教学水平。
关键词: 资源环境专业 专业实习 管理模式
专业实习是师范院校资源环境专业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实习亲自参加实践、管理、社会调查等工作,检查实习生所学科学文化知识、所具备的基本素质和基本技能,提高实习生从事专业工作能力的过程①。
资源环境专业实习师范院校是本科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而专业教育实习管理模式又是决定实习效果的关键因素,专业实习质量的高低是检验高师院校教学质量的重要衡量指标。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带来的毕业实习生人数激增、专业实习资源相对短缺,加之基础教育的改革,传统集中式实习模式受到严重冲击,高师院校资源环境专业实习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我结合多年工作实践,就如何加强和改进师范院校资源环境专业实习管理模式进行了探讨和思考。
一、我国师范院校资源环境专业实习管理模式现状
现行的师范院校资源环境专业实习管理模式处于多种模式并存的状态,既沿用传统管理模式,又在尝试和探索的新型的实习管理模式。
(一)传统管理模式。
传统管理模式的专业实习一般是指建国以来高师院校基本上沿用的常规实习管理模式,其突出特征是院系为主、单科编队、定点实习、集中指导。
目前,大多数师范院校都实行这种教育管理模式,并相应制定了具体的《实习工作管理规定》等,规定实习方式上采取集中实习和自主联系实习单位;实习时间多数在6―8周,一般专科生安排在第五学期,本科生安排在第七学期;实习内容包括专业技能实习、工作见习、实结、社会实践、工作调研等。绝大部分学校与当地相关单位合作建立了相对固定的实习基地,学校安排实习专项经费,支付实习单位的教师指导费和实习学生的生活补助费等。但在具体落实上却不尽如人意,大打折扣。黑龙江省某师范学校某专业05级资源环境类毕业生中,约有60%的参加了学校统一组织的实习,加上往返时间总共实习时间3周,40%的学生自行联系实习,基本上没有真正到相关单位实习,大多数都采取到熟悉的单位找人帮忙在实习鉴定上盖章或签署意见了事。
据调查,许多院校即使把见习时间和实习时间加起来,实践周数没有超过12周的,如果去掉准备和总结的时间,加上基本上都是几个实习生同在一个班的,共同完成参与技能实习和调查等各项任务,分配到个人的实际时间大打折扣,很难使学生有足够的实践经验积累和反思自己实践的机会②。
(二)新型实习管理模式。
近年来,针对传统实习组织与管理模式的弊病,我国高师院校不断改革,积极探索,提出了一些新型的专业实习管理模式,如“顶岗实习”、“委托管理实习”、“分散自主实习”、“中介组织实习”等。
1.顶岗实习
所谓顶岗实习,是针对人员不足,学历不达标或者职工严重短缺的相关单位,有计划地组织有能力的学生深入该类单位开展为期一个学期的顶岗实习,由一至两名学生接替一名在职职工一个学期的全部工作。该模式保证了学生亲自实践的时间,并取得了可观的社会效益。但是,由于该模式过多依赖于大量高质量的指导教师,且需要有特定的适合条件,因此顶岗实习的规模难以扩大③。
2.委托管理实习
所谓委托管理实习,是实习生或分散或相对集中,实习指导与管理或主要由实习单位负责(高师安排教师巡回指导),或由实习单位全面负责来进行,即部分委托或全面委托。④这种模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其得到全中学式的熏陶,但缺少高校教师的指导,难以保证实习的质量。
3.分散自主实习
所谓分散自主实习,是师范院校将实习费发给实习生,由师范院校出具证明让实习生自行联系单位开展实习,并由实习单位作出成绩评定和实习鉴定,返校后再做验收试讲,最终评定成绩④。这种做法很不利于师范院校对实习生进行统一管理与指导,难以保证每位实习生都能到实习学校开展实习,甚至出现弄虚作假的情况而严重影响专业实习的质量,影响师范院校的声誉和人才培养质量。对此,国内同行达成共识:难以保证实习质量,一般不宜采用。
另外,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很多相关单位不愿意接收实习生,尤其是专业水平高、技术力量强的对口专业单位不愿意接收实习生,给资源环境专业实习造成很大困难。
综上所述,我们国内师范院校资源环境专业实习的管理模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方面一些高等院校采取传统的专业实习管理模式,但效果不尽如人意,难以为继,而一些新型的专业实习管理模式也在不断进行尝试,另一方面一些新型组织模式的尝试并不理想,要么是寄希望于某一环节的改善带来整体效果的改善,要么是条件不允许而难以全面铺开,要么是不顾质量向地方或社会转嫁责任。从目前现状看来,我国师范院校资源环境专业管理,且不说跟上国际改革潮流以质量为导向全面展开,恐怕连传统的专业实习都在走下坡路。
二、我国师范院校资源环境专业实习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实习管理模式理念落后,缺乏具体的衡量标准。
长期以来,专业实习被当作对学生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最终应用和检验,是一个教学环节或毕业前的一次性实习。事实上,专业实习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它是本科生在校期间都要不间断进行的学习过程,包括学习和开展基本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技能实践等内容。传统实习管理模式理念的指导下,实习生的角色心理准备、对工作的把握及工作观念、组织能力、创新精神等基本素质的培养就略显不足。它既不能指导实习学生全面发展,又不能适应当前形势的需要⑤。
我国现行的制度框架没有对资源环境专业实习规定具体的衡量标准,而且实习内容、时间、基地、经费、保障条件、效果鉴定等一系列问题也未规范化和制度化,这就导致实习没有具体量化的可操纵性标准。我国高师院校对资源环境专业实习的管理也较为宽松,缺乏相应严格的、多元化的管理、考核与评价机制。一般而言,高师院校独揽专业实权,从实习的计划、组织、实施到督导、考核与评价等,都由高校自行决定。教育行政部门、实习单位、用人单位则无法参与到专业实习相关管理上来。这种单一的管理不仅造成实习内部管理松散,实习质量欠佳,还使得高校无法融洽与地方行政部门、实习单位、用人单位等的关系,给实习带来诸多困难⑥。
(二)现有资源环境专业实习管理模式存在不同缺陷,各项配套条件不完善。
1.实习经费严重不足。
由于实习需要给实习单位指导费,要给学校派下去的老师一定费用,这些费用并没有随着国家物价上涨和实习生人数的增加而不断上升。黑龙江省高师院校实习经费最高的是人均300元,这点经费完全不能保证吃、行、住、用、指导老师工作补助等一系列支出。由于经费严重不足,有些高师院校被迫做出“改革”,在距离学校较近的单位高度集中实习。经费不足也会造成其他方面的问题,如:无力给予实习中学更多帮助,无法付与指导经费,也很难调动实习指导老师和实习生的积极性,从而导致实习效果低下。
2.实习次数少,时间短而且集中。
按照教学计划规定,实习时间为8周,一般安排在第七学期。由于大学四年只安排实习一次,时间仅为8周,除去准备和总结,真正锻炼的时间只有4周左右。这使得许多实习生认为实习是走过场,并以“体验”的心态参加,实习收获不大,感受不深。
这样的实习方式既不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实践,也不利于在实践中进行学习。这种学用分离的形式导致教育理论和实践相脱节,不能全面、综合地提高实习学生的综合素质。在专业实习过程中,实习生只是个配角,特别是一些比较出名的单位,由于专业性比较强,且工作的内容有很强的连续性,专业人员对实习生很不放心,于是实习生往往是看实习单位技术人员的脸色行事,小心翼翼,不敢越雷池一步,只能规规矩矩按传统施教,大大挫伤了实习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⑥。
3.实习内容和形式单一。
随着各单位员工的逐步饱和,实习学生的到来有可能干扰正常工作秩序,所以很多对口专业单位不再像过去员工相对短缺时期一样积极主动,有的单位甚至拒绝安排实习生。高师院校往往采取“求援”、“摊派”的方式向对口单位安排实习任务,这种状况已经越来越不适应专业实习的要求。实习时间偏少的情况不利于学生完成从学生到工作者的角色转换,这样的实习安排无论是教学还是管理都没有实践、反思和提高的过程,达不到预期的实习效果。
(三)现有专业实习管理模式过于单一,制约学生进一步提高教学实践能力。
现有专业实习管理模式所具有的优势从其存在的长期性可窥一斑,同时客观上,该模式对于保证实习质量是很有益处的。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尤其是高校扩招和教育系统内部的竞争加剧,传统高师院校专业实习组织与管理模式,伴随着固有弱点(如科目单一、管理机械)愈发凸显而越来越难以为继(如指导教师难以派出、实习单位难找等)。因此,改革传统的实习组织与管理模式势在必行⑦。
三、我国师范院校资源环境专业实习管理模式的讨论
(一)开展高师院校为主的合作管理模式。
在英美等发达国家的教育实习管理中,一般由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成立包括教育行政部门、大学、相关对口单位三种力量在内的专业实习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专业实习工作,从而在专业实习工作中实现大学与相关对口单位的协同合作,从形式上保证实习质量⑧。从我国师范院校资源环境专业实习实际效果来看,目前实习管理模式并不理想,专业实习必须有坚实的领导和有效的合作。
合作管理模式的内涵可以表述为:坚持实习质量的改善和人才专业化的实现为导向,高师院校主动履行职责,构建起学校职能部门统筹领导,实习组织机构统一实施,相关院系积极参与,教育行政部门和相关对口单位大力支持的实习组织与管理框架。对此,可进一步描述为:学校高度重视教育实习工作,改变过去以院系为单位组织实习的形式,由学校成立专业实习指导委员会。下设专职实习管理机构负责统筹安排全校实习工作,集中安排学校对实习的财力物力投入,联合相关专业对口单位搞好实习基地建设,组建包含校内校外力量在内的指导教师队伍,联合编队进入基地现场实习,加强实习评价与考核环节,从而切实提高资源环境专业实习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该模式与高师现行的实习组织管理模式相比,更加富含与国际潮流相吻合的先进理念④。
(二)有条件推广改进的“委托式”教育实习管理模式。
1.健全和加强实习工作的组织,遴选优秀的实习指导老师。
资源环境专业实习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的有力协助。由高校主管部门负责与当地实习单位签订“委托管理”协议书,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位,保证有充足的经费。高校要定期召开实习学校领导工作协调会,研究委托实习工作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定期举办实习指导教师工作经验交流会。完善实习指导教师的聘任制度,严格遴选出一批在资历、师德、素质等方面都优秀的实习指导教师,签订聘任合同,落实聘任待遇,在经济上对指导教师的劳动给予一定补助。当地教育部门为实习指导教师在职称评定、职务晋升时提供一定的政策鼓励,优先选拔实习指导教师参加课程进修。
2.做好实习前的准备工作,突出大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
在专业课程的考试中加大了把知识应用于实践环节的命题,建立了学生基础素质考证制。针对扩招后高师院校的现状,对资源环境专业学生的学习提出了新要求,把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放在教学工作的首位。构建学生“课堂实践能力”的动态性考核办法,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方式,促进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形成。实习生远离学校的监管,安全工作的保障是实习工作的一大重心。一般在学生离校实习前两周时间里,召开实习动员大会,布署实习的整个工作。召集学生学习实习的各项规章制度,签订“自觉遵守实习纪律”协议书,严防安全问题的产生,让学生树立独立自我管理和遵守任职单位纪律的意识。
3.充分发挥巡回教师指导和实习小组长的作用。
各实习点指定一名认真负责的同学作为小组长,积极发挥其在实习单位、巡回指导教师之间的桥梁作用。小组长做好向实习单位管理老师、巡回指导教师的信息反馈工作,配合实习单位进行学生自我管理。同时,组建临时党小组和临时班委会,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学生党团员在教育实习中的模范带头作用。派出的巡回指导教师,代表学院实习领导小组保持与当地教委和实习学校各有关部门的联系,并做好协调工作,了解和关心实习生的工作、生活情况,随时解决实习期间发生的各种问题⑨。
(三)基于质量的实习管理模式。
实习管理模式作为研究实践教学的教育科学结晶,必须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而每一循环的内容,都相对进到了更高一级的程度。新模式的三阶段实习结构就体现了循序渐进的质量取向。
体验性实习是培养实习生实践能力的初级阶段,安排在大学第6学期。体验性实习目的是让实习生体验真实的实践工作与管理,掌握实践工作的主要环节,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发现自己在实践中的诸多问题,引发他们的积极反思和整改,促使他们在下次实习中弥补自身缺憾,提高实习质量。反思性实习是资源环境专业实习新模式的核心内容,是提高实习生实践和研究能力的主要阶段,安排在大学第7学期。
反思性实习的主要任务是要求实习生运用反思性教学理论指导专业实习,逐步养成实践反思习惯,提炼实践智慧,为自身专业成长打下坚实基础。
研究性实习安排在第8学期,以分散回原籍或到相关单位实习、研究家乡某一专业问题及就业政策、写出调查报告为主要内容,培养实习生专业调查研究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提高实习生的就业竞争力⑩。
四、结论
一个成功的资源环境专业实习管理模式,首要条件是配备有经验的指导教师,这有助于实习生的反思成长。在外部条件中,实习单位的精心指导是提高实习质量的关键。内部合作要求高校理论和教师职业技能等各科教师通力合作,教学管理和服务部门积极配合,实习领导机构妥善组织安排,带队教师合理协调,实习小组成员团结互助、共同提高。此外,要不断提升专业实习质量还需要专业实习模式自身不断完善,不断总结,不断汲取中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实践经验。只有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与时俱进,才能使基于质量的资源环境专业实习新模式充分发挥自身价值,真正把提高实践教学质量落到实处。
注释:
①杨爱荣.高师地理教育实习与地理教育人才的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09,(19):129-130.
②邬跃,陈恒.提高师范生教育实习实效性的思考[J].教育学术月刊,2009,(11):48-50.
③韩立福等.高等师范学校教育实习现状调查报告[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11):35.
④孙锦明,凡.合作管理模式:当前高师教育实习工作的应然选择[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9,(5):113-117.
⑤季新华.范生教育实习改革和创新的思考[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3,(3):36-39.
⑥杨邓红.师范生教育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2,(6):69-73.
⑦王文静.关于我国高师教育实习的理性思考[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5):67-69.
⑧傅松涛等.PDS教育实习经验与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4,(6):24-26.
⑨杜红蓉,李丽萍.高师院校“委托式”教育实习管理模式的探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25,(03):23-24.
1师范生支教实习的必要性
1.1响应国家号召,缩小东西部教育水平差距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我国教育事业获得了长足发展。但由于历史及区域发展不平衡等原因,西部教育相对落后,特别是西部偏远的农村,存在着师资严重匮乏、教师整体素质较低、办学条件差、设施设备欠缺、留守儿童多等问题。
大学师范生实习支教对促进我国教育公平、发展落后地区教育、缩小东西部教育水平差距有着重大作用。一方面,支教师范生自身可以将发达地区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手段带到教育落后的地方。另一方面,支教队伍的大量投入,可以顶替上专职教师的位置,让一部分专业教师有时间交换到教育发达地区进行培训,转变教学理念,提升教育技能。
当前,教育投入不足、教师队伍素质总体不高依然是制约我国教育走向均衡优质发展道路的主要障碍。区域之间、城乡之间、校际之间教育资源配置还存在很大差距。因此,师范生支教队伍的到来可以帮助促进教育公平,缩小东西部教育水平的差距。
1.2体验农村学校,提升师范生为师素养
让师范生到偏远的农村去进行支教实习,能够增强师范生待人处事及适应环境的能力,更能让师范生切实了解到中西部地区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况和现实条件,从而提高其为人从师的道德意识和责任意识。
一方面,到农村中小学支教实习,可以使尚未踏出学校的师范生真正与社会接触,增强他们人际交往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学会怎样在艰苦环境下生活和做事,增强了他们生存与适应环境的能力,全面提高了实习学生的综合素质。
另一方面,在偏远的西部农村实习,能够让即将踏上教师岗位的师范生们看到我国教育发展所存在的不平衡、差距大等诸多问题,明确作为人民教师的职责,强化作为人民教师的责任意识,为其踏实努力从事教师岗位打下夯实的基础。
1.3艰苦踏实实习,锻炼师范生教学技能
原有的师范生教育实习,主要是由学校统一编队或学生分散进行实习,实习时间短,一般为8周时间。而《意见》中明确指出:“高师院校要因地制宜地组织高年级师范生,到农村中小学进行不少于一学期的教育实习。
首先,从时间上看,一个学期的时间,有利于即将成为人民教师的师范生去完整而全面地熟悉基础教育现状,体验课程设置,了解常规教学工作安排,提高他们对教育及教学的认识,加深对教育问题的理解。
再者,由于当地学校对于实习师范生及其教学内容的重视,以及对师范生实习的大力支持和培养,能够使得参与支教实习的师范学生有更多的参与教学、教研活动和进行班级管理的机会,通过备课、讲课、评课及班主任班级管理、社团组织、早晚自修带领等活动,增强其从教能力,提高师范生的组织和管理能力,为他们今后教师职业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2师范生支教实习机制的建立
2.1选拔机制
选拔过程中,师范院校应当对师范生的专业技能以及教师素养进行全面的考察。师范院校应当派遣教学技能和专业基础都相对扎实的师范生。选拔的形式可以有专业技能笔试、心理测试、面试、团训、模拟课堂等,多种方式有机结合,从而全方位地考察师范生的综合能力。
2.2培训机制
首先,要做好师范生实习支教前的专业思想教育工作。一方面我们要肯定他们的选择,要支持他们为西部教育事业而付出的努力和贡献。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告知其当地的艰苦的教学和生活条件、落后的教学资源以及可能产生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使其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其次,要对其教学技能和专业基础知识进行培训。师范院校要请专业教师对其进行一系列的课堂教学实际技能培训;同时,要带领学生熟悉当地的教学教材,使其能够通过对教材的分析和知识的运用,教授课程。当然,还要对师范生如何开展课后活动、业余社团、以及专业讲座等技能进行相应的培训。再者,要培养其团队合作意识。培养整只师范生支教团队的队伍意识就相当重要。通过团队协作,可以互相帮助,排忧解难,互相帮助,从而更好地提升支教服务水平。
2.3保障机制
(1)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探索建立教师教育综合改革和高师院校服务基础教育试验区,促进师生积极参与教育改革实贱,在教师培训、教育教学研宄和咨询等方面提供多样化的教育服务。高师院校和实习基地支教可以以爱心义教、互动课程、远程体验等多种形式的结对互动形式,扎实建立相互之间的协作培养关系。
(2)配备专业实习导师。师范生支教实习队伍应当配备专业的实习导师,采取导师带队、师生结合、合理配置、成组派遣的方式,组建实习支教小组。专业实习导师能够加强对实习支教师范生的全程指导和跟踪管理,特别是在师范生实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教学问题和教学困扰进行及时的指导和解答,对提升师范生支教教学质量、提高师范生专业教学技能等诸多方面起着积极而切实有效的作用。高等院校可以在教师考核、职务聘任和表彰奖励等方面体现积极的政策导向,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并深入中小学第一线开展教育教学研宄。
(3)提供学习生活绿色通道。高等院校派遣的实习支教师范生以高年级为主,而高年级学生往往要面临寻找就业岗位、考研出国升学、毕业论文撰写等诸多事宜,而长期在外地实习往往会对了解本院校内所发生的事宜和具体的通知产生影响,特别是在招聘期间会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开通学习生活绿色通道就变得尤其重要,如雪中送炭般给予在外支教师范生最坚实的保障。
同时,也要建立起完善的安全应急预案,当参与支教的师范生在当地生病或者遇到安全隐患时,一定要第一时间与当地学校负责人、带队教师和学生取得联系,尽可能地提供一切方便的通道给予保障和支持。
2.4反馈和延续机制
实习师范生在实习期间,要定期让派遣院校和实习基地予以反馈,实行及时汇报、定期汇报。结束支教实习后,要在实习基地和派遣院校认真总结实习经历并且及时汇报。高等师范院校要推广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典型经验,对做出突出成绩的先进个人和单位进行表彰奖励和宣传。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高等师范院校和实习基地学校也要积累经验,不断完善培养模式和服务模式,为师范生开展支教实习、为中小学学生学习知识、为高等师范院校和实习基地的共同建设作出努力。3师范生支教实习现状及展望
师范生实习支教,是教师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创新教师培养模式、提高教师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也是当前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师工作部署的重要举措。目前,在一些试点学校,实习支教工作已经取得了积极成效。实贱证明,实习支教既是高校师范教育改革的需要,同时也是解决贫困地区农村师资短缺的有效途径。高等学校师范专业学生到农村贫困地区中小学进行支教,是融农村基础教育师资问题与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于一体的双臝互惠的改革探索。
[关键词]师范生;教育实习;市场化
师范生毕业教育实习是师范生将所学理论性知识与具体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阶段,其具体表现为师范专业学生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在具体与真实的教育情境中实现由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也是逐渐培养教师的职业意识、职业情感、职业道德、职业技能以及职业发展能力的过程。因此,师范生毕业教育实习环节在师资人才培养过程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长期以来,师范生毕业教育实习通常由师范院校依照惯例,将师范专业应届毕业生派到学校周边中小学进行顶岗毕业实习,由高校带队老师与实习学校合作,共同完成毕业教育实习工作。这种传统做法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这种形式的实习,打造了一大批优秀的师范教育毕业生,使他们成为基础教育行业的佼佼者。但当前由于师资人才的迅速膨胀,每年毕业师范生的数量远远超出了基础教育师资的实际需求,特别是中小学等基础教育部门在各种考核的巨大压力下,以及面对学生家长对实习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的质疑,使得大多数基础教育部门对接纳师范专业毕业实习生的热情普遍不高。虽然有些学校出于校级合作与既有惯例,接纳了部分师范生实习,但在很多情况下也仅仅安排实习生旁听中小学课程,观摩课堂教学与教育教学方法,而不是让师范生走上讲台亲身体验授课,使师范生的毕业教育实习的效果大打折扣。因此,传统的师范毕业教育实习模式已经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困境,亟待师范院校根据新的形势发展,不断创新师范生毕业实习的新模式。
一、传统的师范生毕业教育实习模式严重滞后
于时展为了客观把握当前师范生毕业实习的情况,笔者实地走访调研了河南省内的4所师范院校,通过走访调研,对当前师范生毕业教育实习遭遇的现实困难有了较为全面的掌握。当前师范生毕业教育实习基本状况归纳为以下5个方面:
(一)实习学校的选择受制于人为因素
由于受到传统师范生毕业教育实习模式的影响,目前师范生毕业教育实习存在明显的路径依赖,师范院校往往沿袭过去的做法,通过学校专业院系与合作实习学校联系,为师范生毕业教育实习寻找机会。但社会形势的发展变化对传统的实习模式提出了严峻挑战。众所周知,与20年前相比较,如今的中小学师资数量趋于饱和,加之中小学面临巨大的升学与考评压力,以及学生家长对学生成绩的高度关注与对实习生教育教学水平的质疑等,使得中小学等基础教育机构对接收师范实习生的兴趣普遍不高。笔者在调研中发现,绝大多数师范院校在实习学校选择上主要依赖于人际关系,通过熟人牵线搭桥才有机会将学生引荐过去进行教育实习。毋庸置疑,这种做法明显缺乏制度性保障,受制于人为因素,容易受到师范院校或实习学校人员变动的影响,尽管有些师范院校与实习单位签过合作协议,但却常常流于形式。
(二)实习内容的确定受制于实习学校考核环境
一般而言,师范生毕业教育实习应该包括听课观摩、教案撰写、课堂教学、导师点评、作业批改、自习辅导、班主任工作等几个方面。在中小学师资相对匮乏的年代,师范生在毕业教育实习中能够获得较多的实践教学机会,甚至有机会承担一个学期的课程教学任务,或者承担班主任工作。然而,在当前形势下,由于繁重的考核任务使得中小学管理者与任课教师都不愿意让缺少教育教学经验的实习生到教学一线,他们普遍担心这种实习会影响到学校、年级或班级的考试与考评成绩。笔者在调查走访中发现,多数师范专业实习生在整个毕业实习周期内也仅有一到两次教案撰写与课堂教学实践机会,几乎没有机会担任班主任工作,实习生大多数时间主要进行听课观摩、作业批改与自习辅导,以及协助中小学老师从事一些琐碎事务。可以想象,这种实习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毕业生实习的预期效果,不利于师范生实现从学生向教师角色的转换,也不利于师范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实现无缝对接。
(三)实习监管的职责受制于非制度化的安排
如前所述,由于当前师范生毕业教育实多是基于熟人关系而作的安排,这种师范生毕业教育实习模式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对实习生监管的空白地带。一方面,尽管师范院校相关专业都分派有实习指导老师,但大多数老师仅仅承担协调与沟通功能,一旦实习生入住实习单位以后,带队老师往往退居幕后,实习指导与监管的任务就转由实习单位具体负责;另一方面,这种基于熟人关系而作的毕业实习安排缺乏机制化,实习单位也仅仅将其作为一种友情支持接收实习生入校实习,尤其是在中小学课业负担相对较重的情况下,也不会抽出专门的人员去监管实习学生,分派进行具体指导的一线教师也往往基于考核任务而忽视对实习生的指导,使得师范生毕业教育实习学校的监管职责流于形式。毫无疑问,这种非制度化的师范生毕业教育实习安排是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如果不能得到合理解决,势必给师范生教育实习埋下种种隐患。
(四)实习时间的分配受制于中小学自身的教学进度计划
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都在强调素质教育,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素质教育的推进速度仍然缓慢,应试教育仍然是大多数中小学的基本教育教学模式,几乎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都围绕着高考这个指挥棒[1]。尤其是在中学,多年来这种现象司空见惯,基础教育一线教师为了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任务,或者说学校设定的具体考核指标,他们对课程有一个整体性的教学设计安排,诸如课前预习、课中讲解、课后辅导、测试练习等,形成了一套类似于工厂流水线的流程[2]。如果在这一过程中,安排实习生介入,无疑会打乱既有的工作安排,一定程度上影响到预定目标的实现。笔者在走访过程中发现,多数中小学一线老师并不情愿带实习生,即使接收实习生旁听观摩,大多数一线教师由于担心影响教学进度与教学效果,往往不愿意为实习生提供课堂教学实习的机会,使师范生毕业教育实习的内容安排以及实习的绩效不尽如人意。
(五)实习效果的评估受制于应试教育的藩篱
如前所述,多年来,我国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积极倡导并推进的素质教育仍然是雷声大、雨点小,应试教育仍居于主导地位。造成这一问题的重要原因就在于高考这个指挥棒,能否考取大学以及考取的数量仍然是判断基础教育优劣的一个核心指标。除此之外,现有素质教育师资力量的匮乏也是造成素质教育推进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造成素质教育师资力量匮乏的原因无外乎两个方面,其一是师范院校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上的不合理,在引导素质教育教学理念方面跟不上时展需要;其二是师范生毕业教育实习环节与素质教育的理念相脱节,应试教育教学理念充斥师范生毕业教育实习全程[3]。笔者在走访过程中发现,师范院校在素质教育养成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不仅在培养方案的设计上融入了很多素质教育类课程,而且通过开展大量的素质教育活动,引导与帮助学生树立素质教育教学理念。但到了毕业教育实习阶段,学生进驻实习单位,在课堂教学观摩、自习辅导、作业批改等过程当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基础教育一线教师的影响,应试教育的理念潜移默化地融入到实习学生的教育教学理念之中,再加之社会中存在着比较浓厚的应试教育氛围,使得师范生已有的素质教育理念逐渐在这种传统的实习过程中被消解[4]。
二、师范生毕业教育实习市场化运作及基本内容
如前所述,传统的师范生毕业教育实习模式已经严重滞后于时展,与客观需求明显脱节。因此,亟需加快实现师范专业毕业教育实习模式的创新。为了探寻师范生毕业教育实习的新出路,笔者进行了广泛的走访调研,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充分与深入的论证。实现师范生毕业教育实习的市场化运作是未来师范生毕业教育实习的发展方向与趋势,只有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才能科学高效地推进教育实习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师范院校人才培养与实习机构的双赢。推进师范生毕业教育实习市场化运作应包括以下3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第一,在实习单位遴选上采用市场化的运作方式。与传统师范生毕业教育实习单位的选择不同,市场化运作方式并不依赖于熟人关系,而是借助市场手段进行教育实习资源的优化配置。具体做法是:各师范院校可以根据本校师范生毕业实习的相应专业与人数进行整体打包,然后向全社会教育机构公开招标,通过对投标单位相应资质的综合考察,并结合各师范专业实习的实际需求,遴选出具有相应资质的教育机构承担师范生毕业教育实习工作。这种遴选实习单位的方式可以有效地避免因为人员变动而带来的实习单位选择上的变动,促使相关中小学或社会教育培训机构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参与者,有助于借助市场手段帮助高校遴选出具有实习需求的实习单位,进而确保师范生毕业教育实习的效果。第二,在实习经费投放上采用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在中小学等基础教育机构师资资源相对短缺的时期,师范院校不仅不用给实习教育机构提供实习经费,而且入驻中小学等基础教育机构的实习生往往还可以得到实习学校发放的少量生活补贴。
受此影响,长期以来,各个师范院校在毕业教育实习经费的投入上普遍较低[5]。但随着近些年来基础教育师资力量的逐渐饱和,尤其是这种通过熟人引荐安排的非制度化的教育实习安排,不仅参与教育实习的学生得不到生活补贴,而且还要由各师范院校象征性地给予这些接受实习生的学校与相关指导老师一定的补贴,以维系既有的校际合作关系。毋庸置疑,这种情形的出现对师范生毕业教育实习经费投入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果还继续依靠传统的低投入显然已经无法满足高标准教育实习的需求,更难实现师范生毕业教育实习的预期效果。因此,在师范生毕业教育实习经费的投放上应采用市场化的运作方式,根据师范生毕业教育实习内容、实习规格、实习时间、实习效果等因素投放合理比例的经费,并通过市场手段对实习经费进行优化配置,以提升师范生毕业教育实习的效果。第三,在实习效果考核上采用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师范生毕业教育实习能否达到预期效果也是考核市场化运作成败的关键环节。既然在实习单位的遴选上采用招投标方式,那么也有必要将这种市场化运作方式向前再推进一步,即通过市场化手段引入独立的第三方评价机构介入到毕业实习效果的考核,具体可从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与方式、教案撰写、课堂教学及教学环节设计、课堂时空延伸与课外辅导等诸多预设指标上客观公正地评价实习成效,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评价体系,通过制度设计来保障教育实习预期目标的达成。
三、师范生毕业教育实习市场化运作步骤
既然传统的师范生毕业教育实习滞后于客观需要,推进教育实习的市场化运作势在必行。针对师范院校而言,推进师范生毕业教育实习的市场化运作,其核心内涵就在于基于市场原则购买教育实习服务,提升师范生毕业教育实习的效果。笔者认为,推进师范生毕业教育实习的市场化运作应从以下3个阶段具体推进。
(一)科学论证与厘定师范生毕业教育实习内容与标准
对于师范院校而言,以市场为导向购买师范生毕业教育实习服务的前提在于科学论证与厘定实习服务的具体内容与标准,这是实现师范生毕业教育实习市场化运作的第一步。只有科学合理地厘定实习内容与具体考核标准,才能有效地规范师范生毕业教育实习过程,进而方便地通过以公开招标的方式向各级各类教育机构购买教育实习服务。结合师范专业毕业教育实习的特点,我们认为,师范生毕业教育实习内容应包括4个方面:其一是教育教学理念。如前所述,传统的教育实习基于其既有的运作模式,更多地关注于应试教育,在引领实习生树立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尤其是素质教育理念方面乏善可陈[6],这也是笔者倡导推进教育实习市场化运作方式的动因之一。与其他实习内容不同,教育教学理念往往通过课堂教学过程等具体环节展现出来,因此,对教育教学理念的考核标准也应该与课堂教学等环节相关联,进而细化考核标准。其二是课堂教学技能。课堂教学技能是教师从业必须具备的基本功,也是师范生毕业教育实习的关键环节。培养课堂教学技能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备课、授课与反思。备课环节是提升实习生课堂教学技能的第一步,实习生能否根据教育教学内容科学合理地安排课程教学内容、教学环节,能否巧妙地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灵活多变地处理教学重难点等,都是考核实习效果的重要方面[7]。授课环节承上启下,是将备课过程与课堂教学设计方案的具体化。当然,具体课堂教学环节可能会遇到突形打破先前备课阶段的方案设计,实习生能否做到随机应对突形也是考查其课堂教育教学技能的一个方面。而且,具有创新性思维的一线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并非简单地将备课设计方案加以重复与再现,而是能够在教学过程中灵活地促成课堂教学环节的实时优化。
反思环节是对课堂教学过程处理的回顾与总结,通过反思过程,厘清课堂教学各个环节处理上的成败得失,有助于培养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与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其三是课外辅导能力。辅导学生自习是中小学教师的一项重要职能,也理应将其作为对师范生毕业教育实习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这一过程不仅能够展现教师的知识素养,也是体现教育因人制宜与因材施教的重要方面。因此,对实习生的考核主要应从其知识水平、作业布置与批改,解疑释惑的思路以及问题解决能力等方面具体展开。其四是班主任工作能力。班主任工作是一项繁琐的工作,一个成功的班级不仅需要班主任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更需要其具备一定的班级组织与管理能力。因为班主任是学校班级工作的领导者、教育者和组织者,是教学工作的协调者,也是学校目标管理的具体实施者,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桥梁和纽带[8]。因此,班主任工作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传统的教育实习中,班主任工作也曾经是师范生毕业教育实习的重要内容,但多年来的实际状况却令人堪忧。笔者在走访调研中发现,绝大多数师范生在毕业实习阶段没有接触到班主任工作,这也是我们积极倡导通过市场化运作师范生毕业教育实习的重要原因。因此,非常有必要在推动师范生毕业教育实习市场化过程中落实班主任实践环节,并将其作为实习效果考核的重要方面。
(二)以项目制形式公开招标
师范生毕业教育实习服务在师范生毕业教育实习内容与标准厘定后,师范院校可以通过实地走访调研,对中小学教育机构的自身接纳能力进行总体把握,并根据一般中小学的实际接纳能力与基础教育中的高中、初中与小学等不同层级,将学校开设的师范专业实习生进行综合打包,按单个招标项目包括中文、外语、数学、政治、物理、化学以及小学教育等师范专业实习生的具体人数,依照市场原则安排招标资金,以公开方式向全社会招标,遴选出最优的实习单位。当然,从目前来看,这一招标过程也有亟待突破的难点,即如何激发社会教育机构参与投标的积极性。如果缺少有竞争力的投标教育机构,势必造成预设教育实习目标的流产。因此,在市场化运作的初期,师范生毕业教育实习也不能完全抛开宏观性的制度设计,教育主管部门如何从制度设计层面引导社会教育机构参与投标的积极性至关重要,让中标的教育机构不仅可以获得基于市场原则的利益回报,也应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开展的考核中得以体现。这种做法既可以激发教育机构参与投标的热情,又可以扭转传统师范生毕业教育实习遭遇的不利局面。毫无疑问,参与投标的教育机构越多,招标的选择面就越宽,越有助于遴选出最优的实习单位。有了制度与资金投入上的保障,具备资质的社会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参与投标的热情将被极大地激发出来,踊跃参与到招标过程中。在各教育机构实习标书提交后,师范院校应组织专业团队审验投标教育机构的资质,依照先期设定的师范生毕业教育实习内容与标准进行比照,并组织人员深入投标教育机构进行实地考察调研,对社会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标书申报内容进行逐一查验,诸如实习硬件设施、指导教师安排、实习监管机构、实习后勤与安全保障等方面,以确保标书内容与实际情况相一致。在此基础上,组织专家进行招标评审工作,最终遴选出最符合师范生毕业教育实习要求的教育机构。
(三)由第三方机构评估师范生毕业教育实习效果
如果说招投标是师范生毕业教育实习市场化运作迈出的第一步,那么借助第三方独立机构对实习效果进行评估则是师范生毕业教育实习市场化运作走向成熟的标志,是师范生毕业教育实习服务走向市场化运作的重要保证。这种做法不仅可以客观地评估实习的效果,也可以规范师范生毕业教育实习服务的招投标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地规避招投标过程中的腐败现象。只有借助具备相应的资质与广泛的公信力的第三方机构,才能够较好地避开各种人情因素,进而做到客观公正地评估师范生毕业教育实习效果。但目前的情况是,我国针对教育实习的专业性的第三方评估机构较为鲜见,这是推进师范生毕业教育实习市场化运作的障碍之一。为了突破这一难题,教育部与各省市教育厅应通过制度设计来引导、培育与规范第三方教育实习评估机构的发展,为师范生毕业教育实习的市场化运作提供相应的机制保障。惟有如此,才能够确保毕业教育实习真正实现由传统模式向市场化运作模式的成功转型。作为新生事物的教育实习评估机构,在最初发展阶段,很难形成师范院校普遍公认的一套评估内容与指标,而是需要在不断摸索中逐渐形成一套标准化的评估指标体系。但在运行初期,独立的第三方教育实习评估机构应遵循招标方即师范院校预设的具体实习内容及量化指标,并以此为依据,全面考核实习生各项既定实习内容与标准完成情况,并借助技术手段全面与深入地评估各个实习环节具体的运行方式、运行方法、时间安排、智力支持、硬件保障等,对各项教育实习运行数据进行考核,最终做出权威性的实习效果鉴定报告,并将其作为对提供师范生毕业教育实习服务各个中标教育机构的评价与后续资金划拨的科学依据。
综上所述,传统的师范生毕业教育实习模式遭遇前所未有的冲击,推进师范生毕业教育实习的市场化运作是大势所趋,只有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才能科学高效地推进教育实习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师范院校人才培养与实习机构的双赢。推进师范生毕业教育实习的市场化运作,其核心就在于基于市场原则购买实习服务。而科学合理地厘定实习内容与具体量化考核标准,有效规范师范生毕业教育实习过程,以项目制形式公开招标师范生毕业教育实习服务,以及由第三方机构评估师范生毕业教育实习效果等是推进师范生毕业教育实习的市场化运作的重要步骤。
参考文献:
[1]李小红,秦晋.教育实习中实习生学科教学知识的发展及其改进[J].教育研究,2015(12):141—145.
[2]姚云,李福华,张继华.我国师范生教育实习改革的路径思考[J].教育研究,2012(2):103—108.
[3]吕建表.对建立专业化市场化顶岗实习教学基地的思考[J].当代职业教育,2011(7):24—27.
[4]黄兴帅.高师院校师范生教育实习模式的转变———基于认知学徒制的基本思想[J].中国高教研究,2014(5):77—80.
[5]王旭卿,陈燕.基于协作共享的教育实习信息化研究[J].教师教育研究,2011(1):33—38.
[6]张玉宝.创新师范生实习工作的思考[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0(9):77—78.
[7]杨秀玉,杨勇.后现代课程观视野下教师教育实习的革新与发展[J].外国教育研究,2012(8):7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