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13 11:14:1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微文化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一)以资本为核心的社会贫富不均从历时的纵向层面来看,人们的经济收入或物质生活条件有了很大的改观,但从共时横向比较不同地域、阶层的社会成员贫富悬殊日益拉大,而且呈极不均衡的状态,出现人们常说的社会财富被少数人所拥有的状况。这似乎是一个经济学的问题,但它对民族文化认同有着重要影响,因为占了人口较大比例的社会成员在缺乏享有相对“丰裕”的生活条件下,他们的热情或重心依然停留于对“物质财富”的追求上,这是人性中“自利”的一个基本体现。所以,在绝大多数人还在为所谓的“小康”生活“苦苦奋斗”的情况下,民族文化建设往往被置于“次要”地位而受到人们的“忽略”甚至“残害”。除此之外,以经济物质财富为纽带的社会权力资本不公更是民族文化认同发展的阻碍力量。众所周知,民族文化认同是一个互动交往的过程,而相互之间要形成“交往理性”关系,则需要相互“尊重理解”的公平正义环境。然而,当前城市和农村、东部和西部、富人和穷人、权力阶层与社会民众之间总是有着“体制、权力”的隔膜和不平等,处于社会底层的人们往往对其持有两种极端的态度和行为表现,或“仇富敌视”或“谄媚奉承”,而社会上层则紧攥“权力或资本”以扩大其“财富规模”。基于此,双方在一种“非对话”的环境中“努力”提升自我的“财富收入或社会地位”,他们共同缺乏如何使人类或自我生活过得更“幸福、尊严和文明”的诉求,于是,民族文化中反映“仁爱、大义、德美”的优秀成分被漠视或弃置。
(二)以教育为基础的上升渠道堵塞不可否认,贫富悬殊引发的社会秩序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政府部门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来缩减这种差距,尤其对民族地区、农村地区的社会发展加大了投入力度,从道路交通、水利设施、医疗保险、农业补贴等方面进行发展建设,并且取得了较大的成绩,这可从民族地区或农村地区人们的房屋建设、村庄道路及生活用品的“焕然一新”得以明显反映,但人们的生活幸福和生命品质却没有得到同步提升,反而呈现出下降趋势。其中,十分重要的原因在于优秀传统文化消逝及现代文化得不到恰当地引导消融。虽然人们的物质生活不断丰富多元,可其精神生活却日益萎靡,这一点尤在城镇化进程中有着突出的反映,社会成员通过“非农业”的外出打工获得了“财富”,但都用于“房屋建设”以显“阔气”,而身心健康、亲情呵护、传统文化等都受到了严重的破坏,“留守儿童、老人、妇女”及缺乏“生气”的村貌环境成为当下农村的真实写照。人们一门心思或绞尽脑汁地增加经济收入的同时,却造成了社会发展的僵化,集中反映在以教育为基础的上升渠道堵塞,社会底层通过接受教育来改变“命运”的功能不断弱化,以致人们不再投入对教育的热心关注,加之教育自身的扭曲,使得一个社会的发展失去了具有综合素质基础的公民支撑,这必将引发包括民族文化认同危机在内的各种社会问题。
(三)以道德为底蕴的社会风气沦落民族文化认同并非仅仅是一种“理论宣传”,它更应落实在人们的行为实践中,成为社会成员的心理或思维习惯,在面对与周遭环境交往时形成自我的价值判断和自觉的行动实践。所以,民族文化认同得以良性发展,很重要的因素是要让社会成员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能够判断是非曲直而非“随波逐流”或“同流合污”,而这样的思维价值除了通过教育来培育之外,还得依靠充满“正气”和“美德”的社会环境来孕育促发。然而,当下社会道德和价值风气是“颓废”的,虽然对此学术界尚存争议,即当下社会道德是否真的滑坡?可不容质疑的是社会中存在着许多非道德的现象,诸如医药、食品、教育等行业都不断发生有悖道德、法治的各种不良现象,为了谋取经济利益,社会各行业可以“易毒而食”、“权力寻租”等。因此,即使社会上有着许多“文化项目”在推行实施,也往往变成了“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局面,不少文化活动如同“过眼云烟”,表面看起来“轰轰烈烈”,但就似一部“上映赚足了票房”之后的电影逐渐在观众视野里淡退,再迎下一场戏来掀起“演艺热潮”。的确,我们可以看到当前人们的生活中不乏有着“丰富”的“文化活动”,加之借助于“影视媒体、信息网络”等现代技术而使社会成员的生活“灯红酒绿”,而在偏远的民族或农村地区人们一旦“闲暇”下来,他们便开始进行“赌博”活动,这已成农村或民族地区社会成员的一种“习惯”。可以说,当前以道德为底蕴的社会风气沦落使得民族文化认同建设遭遇困境,人们在面对各种交往情景时失去了基本的信任而相互设防,让民族文化认同缺乏了最基本的交往沟通所应具备的“互信”和“进取”品质,人们只在自己认定的“物质经济”目标里“一意孤行”而无顾其余。
二、民族文化认同思维误区的消解
(一)加强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导民族文化认同离不开社会成员对文化发展的积极关注,而非将经济增长当成社会或自我发展的全部,在积极追赶经济或科技发展步伐的同时,能够具有传承与发展传统文化的意识,主动投入到民族文化的建设中去。换言之,正因为当前民族文化认同陷入危机,所以,更应该加强文化建设,夯实其在社会成员生活中的价值意义。为此,民族文化认同需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导,从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的推进融入全球化时代进程中,凸显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天人合一”、“民胞物与”等思想精神或价值尺度作为人类处理与自然、与他国或文化进行交流的基本原则;从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法治来权衡各阶层、各地域、各行业之间的秩序关系,在充分发挥人们的创造力和自主性同时,自觉遵守国家和社会的法治规范,并严格实施“依法而行”的原则,如此,民族文化才能百花齐放且又有着基本的法律导向;从个人层面的爱国、诚信、友善来调节社会成员的交往品质,通过“仁爱、内省、为己、忠恕”等传统文化精神的继承来使日常生活中人与人的交往达成互信互爱、互助互益的良好关系。
(二)提升道德水平,以社会成员人性真善美为基础民族文化认同非为一种“客观实体”的自主运行,正所谓“人能弘道,非道能弘人”,民族文化认同发展要注重对社会主体的价值引导,除了上述提及的法治或制度规范之外也需要道德自律,并且这更符合民族文化认同自觉的价值诉求,只有社会成员能够对民族文化传承延续怀有虔诚之心,才能保证民族文化的可持续性发展。所以,要使民族文化认同摆脱“事物化”或“特质化”思维误区,采取的措施应该是“软硬”并重,“硬”的即为“民主法治”制度的建设,让民族文化发展有着“透明”的正义环境;“软”的则是“道德风尚”孕育,让民族文化有着和谐的“礼让”风气。也就是说,民族文化认同只有“法治”和“德治”并举才能真正收到效果,因此,提升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显得十分必要,让社会成员具备“勤劳进取”和“讲信修睦”的品质,积极融入到社会的建设发展中来。但应注意的是,社会道德水平的提升离不开社会主体的“觉悟”,没有其思维价值的转变就不可能在实践中妥善处理包括民族文化发展在内的各种社会关系。而要实现社会主体道德的觉悟,需要让人性中“真善美”的品质或精神不断充盈,它是人类共同追求或认可的“普遍价值”,能为包括民族文化在内的各种社会实践交往奠定了“沟通理解”的基础,各种政治、制度、文化都能以其为价值标准而“”并实现“互利共赢”,既可繁荣文化的多元,也能促进人类文明的共同进步,而这也是民族文化认同的题中之义。
分析卫生监督精神文化的定义是与精神文化的内涵息息相关的。而精神文化主要指的是人类在进行某些事情使所产生的一种精神上的意识形态,这种意识形态是人类所特有的,是人类各种观念的总和。精神文化之所以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意识形态主要是因为它代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同时也推动着人类的精神文明不断进步。作为卫生监督的精神文化来讲,从其基本概念上来分析,卫生监督精神文化主要指的是一种精神,一种监督系统内部工作人员在工作时一直秉持的职业操守和道德观念。这些价值观念一直驱使人们寻求更多的发展并取得更多的进步。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卫生监督精神文化也可以称之为卫生监督群体的集体价值观和职业取向,也就是卫生监督的价值文化,这是卫生监督精神文化中的核心部分,是支撑卫生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这种价值文化在工作人员的心中会逐渐形成一种潜在的价值观念,帮助人们建立一个较为完善的价值观和价值取向,从而使卫生监督系统内部具有非常强的向心力。除了卫生监督价值文化是构成卫生监督精神文化的重要因素以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也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卫生监督的执法力度,也可以称之为卫生监督体系的作风文化。该文化可以说是价值文化的外在表现,卫生监督系统内部有着怎样的价值取向,其外部形象就会有所不同,所以说有一个较为严谨和科学执法文化也是构成卫生监督价值文化非常重要的组成条件。
2构建较为完善的卫生监督精神文化的作用
建立一个较为和谐完善的卫生监督精神文化体系对中国卫生事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建立这个完善体系的过程中会有许多或大或小的问题。如果没有正确看待或解决这些问题,产生相应的结果也是异常繁琐的,所以说建立一个科学完善的精神文化体系可以省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2.1完善的精神文化体系具有较强的向心力通过卫生监督精神文化的定义中可知,其组成因素并不只是一个,包括了卫生监督的道德文化、价值文化和执法文化,这些文化是构成监督系统精神文化必不可少的因素。通过这些文化在卫生监督系统中的作用,可以不断提升人们的道德标准,不断改善人们的行为习惯。换句话说,也就是通过构建一个较为完善的精神文化体系,可以在人们生活和工作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形成一种共同的价值取向,这个价值取向关系到所有的卫生监督工作者,使得这些工作逐渐形成一种保护人民健康、维护卫生监督安全的价值观,这个价值观将会在工作者中间形成一个强大的向心力,该向心力将驱使着人们不断完善卫生监督系统。
2.2有效制约工作者的工作行为卫生监督文化里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因素就是其执法文化,可见每一个公共单位都是需要一个科学又严谨的执法条例,这样才能有效约束员工的行为,避免产生危害集体利益的事情。卫生监督系统同样也是如此,通过卫生监督精神文化的构建,卫生工作者的行为得到有效的约束,这样才会不断推进系统的科学发展。而精神文化在此的主要职能就是约束卫生体系内部工作者的行为规范,有效阻止各项权利的滥用,始终做到以人为本。通过精神文化的大力倡导,使得人们心中有了道德的熏陶和影响,从而形成了一种潜意识的自我约束和相互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通过外部的条列约束以及内心的自我约束,于是就逐渐形成了内部的精神文化系统。所以说,卫生监督精神文化的构建可以有效制约工作者的个人行为,也能在工作人员之间形成严谨的约束氛围,从而促进人们不断改善自己的行为,让人们自觉遵守和履行职责。
3卫生监督精神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据分析可知,卫生监督系统精神文化的建设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这需要成千上万的人们的共同努力才能逐步发展,而这个发展的过程也不是那么轻轻松松就能够完成的,所以在这个过程中也会有不同的问题产生。比如说,在新时期构建卫生监督精神文化,不能简简单单就停留在其灌输模式上,精神文化的建设并不是强调其运作形式,在精神文化建设上要非常注重卫生监督工作人员的价值观和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工作人员的主体地位,使得工作者得到充分的尊重,这样才能逐渐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为建立完善的精神文化系统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在进行精神文化的构建是要强调出对精神文化的组织和领导,不能如同一般散沙任其发展,要做到内外兼顾,层层面面都要有专门的人员进行负责和检查,这样才是立足长远的最好办法。
4结语
关键词:微信;文化失衡;文化调合
一、手机微信的特点
微信自其推出,在较短的时间内造就了微信时代。微信就其设计而言,融美学、文学于娱乐之中,兼有其他通讯工具的优势。具体而言,作为成功的新兴媒介,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1创新性
微信作为一种新兴媒介,吸收成熟传播媒介,如广播电视、电脑网络等新媒体的设计理念。微信的重要功能之一是可以从手机通讯录与QQ列表中添加好友,这在无形中利用了QQ这一传统聊天工具的资源。另外保留了QQ所拥有的聊天公众平台、漂流瓶等特色功能。在此基础上,微信还利用智能手机的特点开发了便捷的语音消息功能,由于语音的便捷性与其低成本,这一功能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手机的语音通话消费额;微信的另一创新之处便在于其朋友圈公众平台的自由链接功能,这一功能使微信用户可以在网页上迅速搜索到感兴趣的新闻或文章。
1.2前卫性
新兴媒体是时代的产物,随社会大众需求的改变而改变,并且更新的速度较快。QQ等较早兴起的通讯工具在满足社会变化与大众需求的过程中不断革新,在革新的过程中自身也得以成熟,这种成熟产生了一系列固定的规范与僵化模式,这些模式在新时代由于其变革成本较高,难以像微信一样的快速革新,这一系列的原因导致QQ的功能转而朝着办公便捷化的方向发展。人类学家们将此称为“受到阻滞的领先法则”。“该法则认为,最具适应性、最成功的社会要在转变时期改变和保持自己的领先地位,是极为困难的。相反,不太成功的落后社会更有可能适应变化,突飞猛进”。[1]微信利用其他新媒体“受到阻滞的领先法则”的困境,迅速而及时地根据社会与大众的需求作出相应变革。
1.3私密性
微信相对于完全匿名的手机通讯软件有一定的公开性;而对于QQ空间等具有一定的私密性。通讯工具的功能之一是好友之间的交流。微信比其他同类产品更注重“私密性”。“微信最开始时会主动扫描用户的通讯录,这曾经让许多人不满。在更新版本中,微信做出了改变,并在功能介绍里说了这样一句话:为了保护您的隐私,微信不会自动扫描和上传您的通讯录。”[2]其他通讯软件对信息私密性的忽视使用户失去了信息时代的安全感,如QQ的空间评论信息就呈现树形扩散态势,好友及好友列表中的联系人均可共享,信息者的隐私权受到严重威胁。
新兴媒介是一种传播工具,也是一种赢利工具,其赢利性凌驾于其他性质之上。从根本上讲,正是由于迎合了时代的需求。微信才创造了微信时代。
微信的工具性特点与时代的社会文化需求关系密切,因此透过微信赖以成功的优势,可以发现当今新媒体时代社会文化的特点与大众的价值观念变化。“西方社会特别注重展示个人生活的方面,显示个人的独特之处。而东方人相对含蓄,特别是日本人,很多日本人并不愿意将自己生活的各方面向所有公众袒露。”[4]。
二、微信时代背后的文化原因
社会现象、大众心理、思想潮流都与文化有关,微信时代根本上是一种文化现象,微信的创新性反映出社会交流日益密切;前卫性反映出大众对新媒体的依赖与需求;私密性反映出大众话语表达需要与社会秩序之间的冲突。交流的密切导致不同文化之间融合的加速,在融合的过程中不同文化群体会发出不同的声音,由于时空的限制,媒介在交流过程中愈发重要。“一系列影响深远的社会变化不仅是传统中国现代转化的继续,而且对一百多年来逐步形成的中国人的心理结构和意义系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5]。因此,微信时代的到来是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引起的。
2.1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的互动机制
“在传统社会中,由于没有现代化这种大众传媒以缩小时空,地域文化的特征表现得相当明显”[6]。大众文化在民间文化的基础上产生,是被大众传媒改造过的民间文化。大众文化自产生之日起就必须面对民间文化,这也是新兴媒介必须迎合的文化形态。民间文化与精英文化之间的关系即为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之间的关系。
精英文化对民间文化进行普遍化、体系化处理,因此精英文化来源于民间文化,这决定了精英文化会随民间文化的变化而变化;由于精英文化适应国家机器与体系完整的需要,在形成过程中对民间文化又具有选择性,这决定了精英文化对民间文化的修正、领导地位,其修正、领导功能有时以矛盾、对抗的方式进行。
“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区别在于……前者遵循的是一种市场运行机制,后者遵循艺术运行机制。大众文化关注娱乐和消费性文化活动,而精英文化则偏重于艺术和审美活动。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大众文化在我国迅速崛起,对精英文化形成了一定冲击”[7]。受市场经济影响,社会变化对民间文化产生空前的压力,要求大众文化做出相应的变革,以适应改革开放。大众文化由于涉及面广,内容驳杂,形成时间久远而拥有巨大的惰性,并且具有明显的保守性与狭隘性,无法做出及时的自我调整,这种惰性阻碍了改革的进程。
2.2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发展失衡
中国文化自大一统王朝伊始,便由精英文化主导思想文化的统一,大众文化缺乏自发思考、把握历史与时展趋势的能力,当今的社会文化变革依然需要精英文化指导。“任何国家都有自己的主导文化,可称之为“中心文化”。这种中心文化可能被各种文化集团所认可,而无论其受教育程度、年龄、性别以及贫富的差别。有的学者便竭力强调中国文化的这种同一性,认为在传统中国社会中尽管人们在社会地位和个人财富之间差异甚巨,然士绅和农民皆处于同一社会文化系统中,只不过各置一端而已”[8]。
现代社会中,精英文化发展远快于大众文化。平衡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方法之一便是大众传媒。大众传媒一方面具有大众文化与民间文化通俗易懂、娱乐性与受众数量大的特点,另一方面大众传媒信息素材的产生、传播反馈都掌握在精英知识分子手中。
现代社会下中西方文化影响下变异的精英文化远未成熟,给各种文化的发展留下了巨大的空间,这种文化思想意识形态的多样性是由于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失衡造成,即精英文化本应与民间文化保持一种大致同步的协同发展。
大众文化由于缺乏精英文化的导向而呈现完全自发的发展状态,不同地域的大众依据各自社会环境现状提出并发展相对狭隘的文化体系。而大众文化面对时代变化,缺乏普遍阐释力,其意义体系也易遭受危机,这种危机导致香港电影、粤语流行歌曲等特殊的文化现象。
三、微信对文化失衡的调合作用
思想文化观念的统一是历史与时代的必然要求,而大众媒体,尤其是微信便承担了这一任务。大众文化脱胎于民间文化,因此,精英文化对大众文化具有修正、领导功能;而大众文化则决定精英文化的内容、形态。
微信的创新性、前卫性特点有能力将形态众多且特点各异的文化纳入自身的传播范围中,从而拥有整合破碎的文化形态前提。
3.1 精英文化对大众文化统领的媒介――微信
精英文化要实现对大众文化的统领,必须将自己展现于大众面前,并取得大众的认可,即精英文化需要微信使其抽象的内容具体化,普遍的内容特殊化。
而精英文化抽象的形态又难以吸引大众,因此要实现精英文化自上而下的传播,必须对精英文化进行改造,即借助于民间、大众文化的特点传播自己核心的思想价值理念。而大众面对精英文化主导下取得巨大成功的市场经济改革,也有着与精英文化接轨的迫切需求。大众需求与新媒体之间互动的媒介便是消费,大众由于对精英文化需求所导致的对相应信息的兴趣,微信的创新性保证自身功能的及时更新。改革开放的速度与进程导致社会生活、精神面貌的变化日新月异,因此大众的需求也在发生着快速的变化,微信的前卫性保证大众需求的满足。
精英文化要求的一致性与大众文化的多样性矛盾不可避免。而精英文化承载着官方意识形态,由于国家强有力的支持,处于强势地位,对大众文化形成无形的压迫。由于不同区域之间环境习俗不同,精英文化所推行的理念不时与特殊的文化形态相对立。而精英文化对区域文化的同化又是一种必然趋势,因此,相互对立与冲突的思想与观念也会相应产生。文化的直接交流容易造成尖锐的对立与矛盾,双方需要一个缓冲平台。微信私密性的设置,使信息在特定群体中传播,一方面增强了过滤掉偏激言论的力度;另一方面朋友圈中自由链接功能,使一些言论在得到群体认同的过程中被同化,使异文化的诉求得以表达。
3.2大众文化对精英文化内容形态引领媒介――微信
精英文化必须不断吸引大众文化的成分,满足最多数群体的利益诉求,才能维持社会秩序的和谐,完成其领导使命,即大众文化需要微信将其个体文化需求合理化,局部文化形态被精英文化内化。微信作为文化之间的媒介,具有双向互动功能。
面对精英文化,大众有一定发表言论的需求,大众传媒的这种反馈机制被政府所关注,成为官方与民间相互交流不可或缺的重要媒介。这种由于文化冲突所导致的矛盾,主要表现于大众对于政府政策、社会现象、市政管理与百姓生活的评论之中,如“城管现象”在微信中的评论与传播。而作为被同化文化群体,由于其知识、教育的限制,尤其是自我中心立场使其评论时常偏离国家改革的大方向,并不乏错误的思想观念,这种错误的思想观念是文化交流同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大众对于自身立场与观念的狭隘性也有所自觉,但是出于一种诉说与表达的需要,又需要与好友进行沟通与发泄。此时媒介私密性的重要意义便突显出来。
出于隐私考虑,信息者希望其的信息在特定的对象中流通,微密等完全匿名的聊天软件,虽然可以相关信息,并逃避可能的社会规范制约,但由于其受众是陌生人,信息得不到有效的反馈,信息者的思想也得不到关注;QQ等传统大众媒介,由于其信息传播群体过于分散,无法确保信息的私密性。而微信的私密性既满足了受众的发泄反馈需求,又确保了信息者的安全。虽然在信息传播量方面,微信不如微博丰富,但这恰恰成为微信的优势。“这种定向信息的方式,避免了大家淹没于信息的海洋中,我们错过老朋友信息的概率就大大降低了。微信作为更加私密的方式有别于微博的媒体化平台,更像一对一的私聊。”[9]在文化交流过种中,大众对精英文化思想与立场的接受,不仅需要大众化、娱乐化的形式,更重要的是相互之间交流互动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时间,并且确保双方有较多的交流机会与渠道,文化融合的接轨与融合建立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之上。而微信除了确保受众自下而上地表达诉求之外,还提供了大量的间接表达素材,而这一功能的实现依靠微信朋友的链接得以实现。
链接功能为大众提供了大量间接表达所需要的素材。这些素材包括新闻事件,精英知识分子的言语、行为,大众可以依据自身的思想表达需求自由选取相关素材表达自己的观念。而这一类似于文学隐喻与广告学当中的代言行为,可以有效减弱言论的偏激性,同时由于其内涵与趣味性增强了其影响力。
这种影响力的增强又使得原本过激的言论得到不同受众的修改,这一修改过程本身便是一个趋同的过程,这一趋同的过程使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的对立减弱,这种对立的减弱有效促进了三种文化之间的同一。
微信正是以其创新性、前卫性与私密性满足了精英文化对大众、民间文化同化的需求,建立起大众与精英知识分子之间的有效交流互动,才得以赢得了众多受众,获得巨大成功。
参考文献:
[1][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M].吴象婴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297.
[2]朱艳婷,丁当.微信来了[M].北京:中国理工大学出版社,2014:1.
[3]曾航,刘羽,陶旭骏.移动的帝国 日本互联网兴衰启示录[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3.
[4]张伯存,卢衍鹏.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文学转向与社会转型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4:3.
[5]王笛.走进中国城市内部 从社会的最底层看历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113.
[6]张友谊.文化软实力 提升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社会影响[M].济南:济南出版社,2013:74.
[7]Bonnie S McDougall.“Writers and Prformers:Their Works.and Their Andiences in the First Three Decadesjj in B S McDougalled,Popular Chinese Literature and Perfonning AFfsl-in the Peoples Republic
1.1调研阶段调研阶段的主要工作是根据策划活动的具体需求,设计针对性的工作内容。在进行策划之前,对本次策划活动进行一定的调查和研究,准确掌握本次活动的具体信息,提高广告策划的可行性和可靠性。通过获取本次策划活动的信息,可以极大的提高广告策划的实用性,进而提高广告的宣传力度。
1.2分析阶段分析阶段是指将调研阶段获得大量有关策划活动的信息,通过严格认真的分析加工,使其更加适合本次活动的内容需求。在分析阶段,对活动信息进行深层次的加工,使信息更加具有条理化,满足活动的促销需求。通过对策划活动进行认真的分析,明确本次活动的优势和不足之处,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提高策划活动的针对性,从而实现广告的宣传作用。分析阶段主要包括环境分析、产品分析以及消费者分析,结合分析结果,确定营销单位在本次市场竞争中所占据的地位,根据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及时对广告策划进行相应的改变,提高广告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1.3决策阶段作为一种以说服为目的的信息传播活动,广告的主要作用是吸引消费者进行消费,对目标消费者的说服成功与否直接决定了广告的宣传效果。由于目前广告发展较快,市场上的广告形式种类繁多,广告策划的创新性显得尤为重要。只有能在众多种类的广告形式中脱颖而出,提出新的广告策划,才能使消费者眼前一亮,吸引消费者的眼球,从而使消费者可以关注该产品,进而达到促进消费的目的。
2广告策划的技巧
2.1广告定位策划
2.1.1明确广告定位的主要任务广告面向的主体是消费群众,因此,广告定位首先应该确定该产品的销售目标,明确广告策划信息的主要接受对象。对消费群体的充分了解可以有效地帮助广告策划确定广告的大致发展方向,投其所好,满足消费者的心里需求,从而达到提高广告的市场竞争力。另外,通过广告定位可以确定产品的内在特点,如价格、质量、成分、产地用途、工艺、外观及产品知名度等。对于部分特别产品。通过广告定位还可以确定产品所表现的精神意义。
2.1.2正确运用广告定位策略广告定位是一种针对性的广告策略,从策略的角度划分,广告定位具有两种划分方式:虚实划分和技巧划分。其中虚实划分可以分为实体定位策略和观念定位策略两种形式。相对而言,实体定位策略更注重产品的自身特点,为消费者的实际利益着想,凸显出产品实际功用。而观念定位策略则是更加侧重于体现产品所代表的深层意义,满足消费者的心里需求,从而达到吸引消费者消费的目的。
2.2广告主题策划
2.2.1科学的提炼广告主题广告主题是对宣传产品的高度概括。确定广告主题必须抓住产品独一无二的独有特点,确保广告的创新性。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选择的特点不能太过生僻,必须满足消费者的生活需求和消费心理。另外,宣传的手段也应尽可能与采取独特的方式,避免出现创意雷同的情况,影响广告的宣传效果和竞争力度。
2.2.2广告主题的选择和变换产品是客观存在的事物,难以做到时刻创新和变革。而广告则是由人们的主观思维设想的,无论是论广告定位还是广告主题,都是经过广告创造人智力活动的结晶,也是广告创造力的客观表现。
2.3广告诉求方法策划
2.3.1理性诉求方法的运用知识广告诉求方式、证言广告诉求方式、突出信念广告诉求方式及品牌鉴别广告诉求方式等多种诉求方式都属于理性诉求方法的范畴。知识广告诉求方式的主要表现形式是表现出产品中含有的生物科学或电子科学知识,进而吸引消费者进行消费。而利用传统品牌进行宣传则是利用信念广告诉求方式。
2.3.2感性诉求方式的运用除了理性方式以外,感性诉求方式也是刺激消费者进行消费的重要手段。感性诉求方式主要包括知觉刺激诉求方式、形象直观诉求方式以及以情动人诉求方式等。通过感性的诉求手段可以从根本上满足消费者的内心需求,从而达到吸引消费者消费的目的。
2.4广告媒体策划广告媒体策划主要分为自筹媒体和大众媒体。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逐渐成为当前主流的传播手段。除此之外,大众媒体还包括报纸、杂志、电视、电台等多种传播媒体。报纸具有较长的发展历史,向来是高声誉和权威性的代名词。而且报纸具有发行量大、制作简单、阅读方便的优点,深受人们的喜爱。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传播形式发展起来,报纸印刷不精美、内容不专一的缺点也暴露出来。杂志相对于报纸来说,制作精美,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但发行的范围受到较大的限制。而利用电视传播,表现的信息声情并茂,具有非常强的感染力,普及的范围也相对较广,传播影响较大。
3结语
关键词:手机 短信 拇指 狂欢
如今,手机已经成为了人们必不可少的联系工具。而随着手机使用的普及,短信文学成为了步网络文学之后的一种时尚。手机短信已经开始与文学联姻,已经成为当今时代人们的一种时尚阅读活动,成为一种拇指的“狂欢”。而对于“狂欢”的理解则往往只停留在手机短信的浅层,比如,手机短信文学参与者的数量化,把手机短信文学内容的宣泄情绪化夸大为是对权威和传统的颠覆。笔者以为,手机短信与文学的联姻是消费时代的产物,面对当今手机短信文学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特别是它所产生的“狂欢”色彩,回避是不可能,这已成为大家的共识。而应该怎样对待这种“拇指的狂欢”呢?这是一个根本的问题。
为了避免论述的空泛,笔者以韩颖琦的《拇指的狂欢――手机短信文学正在成为新时尚》(见《文艺争鸣》2007年第五期,以下简称《拇指》)一文作为批评文本,与其商榷。
在《拇指》一文中,集中论述了手机短信文学的“狂欢”面目和民间性,并且以巴赫金的狂欢作为理论支援,提出当今手机短信文学是民众的狂欢节,体现在三个方面:大众性、宣泄性和颠覆性。而笔者认为,《拇指》一文过分夸大了手机短信文学所具有的“狂欢”意义。因为当今的手机短信文学所具有的“狂欢”与巴赫金的“狂欢”理论并不能等同。
因此,本文就以《拇指》中所论述的手机短信文学呈现的三个“狂欢”内涵作为批评的逻辑起点,并请方家赐
教。
一、对《拇指》的批评
(一)关于大众性
《拇指》一文认为,手机短信文学使文学的门槛降低到几乎与地平齐。全民大众都体验到了一种自由的开放。《拇指》一文借用了巴赫金“狂欢”的理论资源来解释手机短信文学的文化意义。《拇指》认为,手机短信文学使全民都体验到了一种狂欢的文化浪潮。笔者以为,这种观点是一种二元对立的观点,以电子传媒时代与前电子传媒时代的文学场――创作需要、发表形式、阅读方式的变化,来凸显电子传媒时代文学的平民意识,并且把这种平民意识上升到颠覆权威与官方的地位。这种二元对立的观点体现了一种绝对化的意愿,是充满想象的民间神话。因此,在《拇指》一文中,提出的所谓“众声喧哗、全民狂欢的大众文化时代已经来临”的界定不具有学理的合法性。《拇指》一文认为手机短信文学是继网络文学之后的又一文学新时尚,这一新时尚具有巴赫金意义上的民间性。这种民间性首先体现了手机短信文学的大众性。但是《拇指》一文对这种文学中所包容的大众性存在着理解的偏差。
在《拇指》一文中,“大众性”的概念表述不清。“大众性”到底是指手机拥有者的大众性还是手机短信创作主体的大众性?韩文并没有明确区分,而且还有概念套用的嫌疑。如在《拇指》中这样表述:“据信息产业部的有关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有超过4亿手机用户,是世界上拥有手机用户最多的国家,而且分摊着世界短信数量的50%。在第一届短信文学大赛中,参赛者遍布全国的31个省、市、自治区,人群包括学者、作家、政府官员、大学生、企业老板、打工者,等等。”从这种表述中所得到的大众性仅仅停留在手机用户的数量上。《拇指》没有进一步从学理上分析这种大众性所具有的时代流行意义。
笔者以为,从当前中国大陆手机短信的使用情况来看,手机短信的大众性是当之无愧。然而,这种手机使用的大众性并不能代表在文学创作方面的大众性。因为,手机短信的大众性仅仅表现在短信发送的数量标准,这种数量的标准首要的原因是经济原因,短信的发送比打电话、写信便宜。当然不排除当今电子传媒社会所导致的人们的生活方式包括感情联络方式的改变而出现的流行趋势。手机短信文学的出现是一种流行时尚,这种流行时尚属于大众文化,但和狂欢有着本质的区别。狂欢是一个理想的概念范畴,比如,它是人们自己的文化,它是自由的心灵书写,是美好家园的一种乌托邦的向往。然而,狂欢是大众文化的一部分。流行性中的主体不是大众而是财团,虽然如此,大众却是流行文化必不可少的元素。也就是说,大众是控的身体,是作为流行性的参与元素。大众文化中操控的主体是财团。具体到手机短信文学的发送中,商业网络就是操控的主体,包括以电子技术为终端的有偿服务机构:比如手机运营商、电脑网络经营商、电视广播媒体及广告商等,在有偿服务的经营管理模式中,经济发展战略是其首要的考察指标。而经济发展战略中的流行性元素永远是他们追求的目标。虽然在经济发展的指标中,许多方面也渗透着人文精神,比如,广告词中对传统文化的描述,电视广播中对正义、善良的讲述,一些大众娱乐节目中的亲情接触,手机短信中对传统文学艺术的挪用,对亲朋好友的情感问候,这些往往成为商家操控者为了迎合大众的心灵需求而采取的一种文化制作策略。因为大众的自我表现需要另外一种空间,这种空间不是在现实的空间里,在现实的空间里,大众的自我总是被淹没在“大众”的身体里,而要找回自我的身体权利的在场,则需要一种能超越大众的空间。当初电脑网络文学的诞生和繁荣就是迎合了大众对自我解放的心理需求,而如今手机短信文学的出场则更为凸显了这一特征。
手机短信文学的诞生与其说是一种新的文学样式,还不如说它是一种流行时尚。在这种流行时尚中,既有商家的经济发展战略的成分,同时又兼具大众的一种参与欲望。在这种欲望的推动下,商家制造了一种流行时尚,而在这种制造的流行时尚中,大众得到了一种情感释放的满足,这种满足在一种似乎是民主平等自由的广场中得到实现。手机短信的开发为这种大众的情感满足找到了途径,于是,手机短信就延伸出了一种文学的内容,这种内容带有对传统文学的神韵的摹仿、对社会的一些不良风气的戏拟、对自我生存的艰难的嘲弄、对电视广播、广告中宣扬的中产阶级闲适生活的向往。因此,手机短信文学以一种狂欢的集体的宇宙论挑战了传统人们日常生活观念――认为日常生活是一种苛刻的缺憾的观念,代之以一种享受的、全面发展的生活消费理念。因此,手机短信文学表现的是一种大众文化所特有的人们对生活的理解,是在一种集体的戏剧舞台上对生活的“万象”表演:兴奋与失落、幸福与忧伤、欢乐与痛苦、戏剧与悲剧、新生与死亡、害怕与胜利等混合物的表演。就是这种混合物的集体戏剧表演催生了手机短信文学的诞生。手机使用是大众身体表演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每一个个体都可以尽情地释放自己,最大程度地宣泄被挤压的情绪。从而在流行的短信中借用了文学的自由翅膀,两者结合产生了一种狂欢的集体表演艺术。这种集体表演恰恰是消费时代的特点。
(二)关于宣泄性
《拇指》一文从“话语权力”观来看待手机短信文学所具有的大众话语色彩。文中说:“广大民众由于始终被“权力话语”排斥在外,由于总是处于权威者发号施令的被动接受方而备感压抑和不满。不过他们却永远拥有‘讲故事的权利’(巴赫金语),大众充分利用这一权利和自由,对社会和现实实行狂欢式的‘惩治’,这实在不失为一种机智的自我保护手段。”笔者同意这种“话语”讲述权所具有的宣泄性。正如《拇指》一文中认为,大众在现实生活中总是被排斥在“权力话语”之外,而手机短信文学则是一个很好的宣泄口。大众可以充分利用文学的自由话语,针对当前人们关注的问题,如对教育乱收费、医患关系、企业管理的描述及对媒体现状的讽刺等,虽然不能改变不合理和不满意的现实,但短信文学却是平民百姓宣泄对社会风尚不满的一种途径。从这个意义上说,短信文学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给平民百姓提供了一个讲故事的平台。但是,《拇指》一文却又是仅仅停留在故事的讲述层面,这种民间的故事讲述权是早已有之,生生不息。但是,不同时代的人们有自己确认的生活实在世界,也有人们在故事的讲述中所向往的另一种梦想的世界。正是有了文学这一种媒介,人们才可以穿梭在两个不同的世界之间,讲述着故事的真实与虚假。《拇指》所缺乏的正是对手机短信文学作为一种媒介的讲述本质的分析。讲述为何源远流长,正是因为讲述是生命的建构过程,体现着时代气息。手机短信文学作为一种新时尚,它很好地满足了当今人们的讲述愿望。当今时代的一个明显特征是电子化的世界,这个世界不再是一个界限分明的世界,任何事物都存在着不确定性和模棱两可性,电子化世界中的人机一体更加导致了真实与虚拟概念的不确定性和模棱两可性。而这种时代的特征深深地影响了手机短信文学的表现内容。针对上文中提到的手机短信文学的宣泄性方面,同样存在着不确定性和模棱两可性。笔者以为,这种不确定性和模棱两可性表现为在这种讲故事的权力中所达到自我宣泄的限度非常有限,在这种宣泄的狂欢背后隐藏的是一种对人生和社会的无奈。并且在这种宣泄中,还隐藏着一种自我对既定社会秩序的认同。因此,手机短信文学所具有的不确定性和模棱两可性也恰恰是一种消费行为模式。
(三)关于颠覆性
短信文学继承了民间文学中的幽默、讽拟手段,在“幽政治一默”、“开性一笑”中达到心理平衡。《拇指》一文举例说“这年头,到处都是错别字:植树造零,白收起家,勤捞致富,选霸干部,任人为闲,择油录取,得财兼币,检查宴收,大力支吃,为民储害,提钱释放,攻官小姐。”并断言如此短信,体现了对政治和性的颠覆作用。而笔者认为,未必。这种短信文学存在着两面性,一方面,体现了民众对自由精神的渴望。短信文学是一种狂欢精神的体现,正如巴赫金所认为的那样,这种狂欢精神无论怎样在人类历史中受到压制,它始终是人类自身的一部分。但另一方面,这种短信文学所蕴涵的狂欢精神却是有限的。它只是表明了一种新的观念和多种可能性的存在,这种存在是与现存秩序并存的矛盾体。手机短信文学的狂欢往往要借助于操控的主体,如手机服务运营商和杂志、报刊、网络等媒体,有时甚至是炒作的结果。如千夫长的《城外》作为国内第一部手机短信小说,由电信增值服务商华友世纪以18万元人民币的价格获得这部小说的“无线版权”,这部总共4200字的小说被分割成60条短信“出版发行”,国内移动和联通手机用户要以每条3毛的价格通过手机短信来订阅,阅读完整部小说要花18元。4200字等于18元,对于目前中国一般手机用户来说太贵。千夫长也坦诚说,自己创作这部小说是看中了当今手机中所蕴涵的无限金钱的魅力。在此之后,千夫长的《城内》和其他手机的作品也相继在商业市场间找到了其位置。因此,手机文学带有浓郁的商业气息。手机短信文学的创作主体往往只是寻找一种文字游戏的狂欢,而忽略了一种文学精神的提升。如千夫长的《城外》,选择了一种在婚姻外的情感题材,写一个道德和法律都不支持的合情却不合理的婚外恋,正好符合当今人们对情感的消费思想。
二、小结
1.1二维码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
二维码又称为二维条码,它是在二维空间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信息存储于信息识别技术。二维码技术的工作原理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信息的存贮;另一方面是信息的识别。这就需要有扫描设备、处理器、打印设备、工作软件共同工作,才能实现二维码扫描目的。二维码处理设备中包含有二维码生成程序和读取程序两个部分,通过生成程序,可以将其对应的信息生成二维条码,以二维码形式存贮信息;通过读取程序,可以将二维码所对应的信息读取出来,实现信息识别与提取。二维码在平面上一般用黑白相间的线条表示图像信息,这些图像是根据计算机编程的原理来实现的,通过“0”“1”的比特流,打印出不同数列的条形码,为信息识别提供了依据。而矩阵的条形码与二位条形码原理基本相似,再次不在详述。
1.2二维码的特点
二维码技术是一项新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与一维条形码相比,二位条形码具有很多优势,它可以通过网络链接到数据库从而获取更多的信息。而且二维码的信息存储能力要远比一维码存储能力高很多,一般而言,每个二维码可以存储500多个汉字,信息存储量是普通条码的几十倍。二维码具有很强的信息存储能力,而占用的空间性,为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很大的帮助。而且二维码还具有图像、声音、指纹的存储功能,通过使用二维码可以将存储的信息进行加入,实现对信息的保护。同时,在二维码使用过程中,二维码具有很强的纠错能力,在使用中及时二维码局部毁损高达30%,其仍然能够读取出来,有效保护了信息安全。
2.二维码在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前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推动机关信息化,可以有效提高机关信息化的发展步伐。二维码作为一项新的信息技术,具有识别能力强、成本低等优势。将其应用于信息化发展中,可以有效的改变我国机关的工作方式,提高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能力,减少不必要的精力资源浪费。目前,二维码在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2.1二维码在证件办理中的应用
在机关工作中,办理证件是公民日常工作的重要一项。目前,机关的户籍迁移证、暂住证等事项,都是通过传统的证件办理流程实现的,它主要依靠人力通过键盘录入系中,这种工作方式具有很多缺点,其工作效率比较低下,而且会浪费很多的人力物力。在系统的办证制证过程中,引入二维码技术,可以将证件的相关信息以二维码的形式进行打印,将所需要的信息以二维码形式录入存储入计算机,这样可以大大节约人力资源。将二维码技术应用于机关的制证过程中,在未来的机关行政管理过程中,只需要简单地扫描一下,就可以读出相关的信息,保证信息的安全管理工作。
2.2二维码在门禁系统中的应用
系统是一个具有多层次多部门的社会管理机构,在雄内,不同部门的工作保密程度和安全性具有很大的差别。为了保证系统工作的安全性,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工作部门和工作岗位进行划分,根据工作需要划分保密级别。这就需要在工作中对不同工作人员以不同的工作权限,从而保证机关工作的安全性。将二维码技术应用于系统的门禁系统中,可以根据工作岗位及工作人员权限的不同,设置不同的权限,认定不同等级的个人认证信息,让每个民警的个人认证信息以二维码形式存储入个人的手机中,当民警需要进出某个电子门禁系统时,只需要扫描一下二维码即可。以二维码的形式进行信息匹配,可以实时记录工作信息,将各个部门的工作情况进项详细的汇总,进而实现信息的科学化管理。
2.3二维码在资产管理中的应用
在系统财产管理中,其工作涉及到多个方面,容易出现数据错误和数据遗失问题,影响数据真实性。为了提高我国机关资产管理工作水平。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改变我国传统的资产管理工作方式,提高资产管理工作水平。二维码技术是一种良好的资产管理方式,机关每件资产都对应一个二维码,形成一个独立的财产管理工作体系。在机关的日常管理工作中,查账工作只需要扫描二维码,就可以清楚的了解资产使用情况。充分利用二维码的有点,在工作中利用二维码自动获取信息,实现信息的提取、调整、存储一体化管理,同时又能够根据资产来源和去向编制财产追踪信息,从而提高信息管理工作水平。
3.二维码技术在信息化建设中面临的难题
二维码技术在实践应用中存在很多的优点,但是基于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现状,二维码技术应用于信息化建设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对提高机关信息化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3.1规范二维码的使用机制二维码中存在有多种码制,不同的二维码需要使用不同的扫描工作,这就给系统的管理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求必须配备多种二维码扫描工作,如果能够研发出具有兼容性的二维码扫描设备,无论任何一种码制,都可以通过同一扫描设备读取,这就大大减少了设备投入,减少资源消耗。3.2提高机关自动化管理工作水平二维码技术在信息化中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机关的工作效率。但是,就我国机关管理工作现状而言,我国机关信息化建设水平有限,无法实现一般工作的自动化管理,这就限制了机关的发展水平。要提供啊二维码的使用水平,需要以二维码设备为基础,逐步实现机关管理工作的自动化,才能提高机关信息化水平。
4.结语
多年来,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生活,使他对自己的生活了大半辈子的故国——赵宋王朝有一种刻骨铭心的爱。对投降妥协派的一种不耻与不平的恨。爱恨交错的这种思想在《采薇图》画卷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可以说《采薇图》是他空有爱国之志,却无力报效国家,自表心愿的一个心声表达。李唐愿学古人伯夷、叔齐不愿安于亡国,饿死不食周黍。或以此提醒当权者勿忘亡国之耻,勿安于现状。驱除鞑虏,收复故地,百姓能够再食国黍。以他一个垂暮之年的老者,又能以什么方式来述说自己的内心世界呢?拿起他的画笔,当作他的唇舌,表达他心中的意志。对于《采薇图》闻其名,未见其面时,不甚理解其含义。见过此画之后,打动我的并非画面中描绘具体故事。而是画中人物的塑造神韵。是正面直身坐立的伯夷的眼神。就是看到这幅画的一刹那,深深地被画面中伯夷的眼神所吸引。看伯夷的眼神,你能感觉到画家传神的画出了伯夷的内心世界。面容憔悴,双目却像寒星一样,主人公的那种坚韧不拔,刚直不阿、愤世嫉俗的内心世界表现得痛快淋漓。一个没有经历、没有生活、没有体会的人,是不能如此传神的把它表现出来的。历史记载的伯夷和叔齐也仅限于他们相互让国,亡国后不食周粟而饿死于首阳山上(今陕西境内)的简略概述。不同时代的故事,放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便有了不同的历史含义。李唐所处的历史时代和伯夷、叔齐的历史背景,尽管大的框架相同,但历史意义却截然不同。李唐所处的历史年代是国家已经破败,而且还有完全亡国的危险,可是朝中的一些大臣却还过着偏安一隅,歌舞升平,纸醉金迷的生活。甚至为了自己的享乐生活能保持得住而去与敌对的军事敌人投降妥协,打击抵抗的一派。在这种环境下李唐所作的《采薇图》是有一定积极的政治意义的。而我对于人们评述商周时代的伯夷、叔齐的一些思想与做法却有一些异议。
二、历史上的伯夷、叔齐的故事
伯夷、叔齐是殷商时期古孤竹国的王室子孙,姓“墨胎氏”。伯夷名“允”,字“公信”;叔齐名“致”,字“公达”。夷、齐分别是他们的谥号。按中国古代兄弟排列为伯、仲、叔、季的传统习惯,他们之间应该还有一位兄弟。实际上老孤竹君膝下是有三子的,在伯夷与叔齐中间,尚有一中子(次君)佚名。又《史记》中记载在夷齐二君逃走后,“国人立其中子”在今冀东迁安市团子山仍有“次君墓”。老孤竹国君曾传位于叔齐。国君死后叔齐认为自己不是长子,要让位于伯夷,伯夷以父命不可违为由拒绝出任国君而逃走。结果叔齐为了让位也逃走了。那么王位就有他们中间的次君来继承了。他们的让位被正统的儒家学派奉为一种美德。他们的行为是一种贤德的表现,要示意云云众生,不要争抢名利地位,看看伯夷、叔齐长幼尊卑,互相谦让的是多么高尚的美德。而封建统治阶级则树立其为美德的代表,成为加以约束、规范百姓的思想禁绳。这是他们千古流传的原因之一。次君就当仁不让的做了国君。虽然没有得到千古流传,但却不可否认的当上了国君。其实伯夷、叔齐也不是不想做国君,出于对周文王姬昌的尊敬,他们去找姬昌,让他定夺谁做国君。可是姬昌不幸病故了。而他的儿子武王姬发又反大商王朝,他们的孤竹国同周一样是商汤分封的属国。从前地位既然平等,他们就不愿意自降身份而降周。故国也有了新国君(国不可一日无主,你们不做国君,就需要有一个新人作国君),他们进退两难,只好中途进入首阳山,采薇而食了。他们这一做法就又被封建统治者利用了,称他们为商的遗臣,亡国以后不肯归降新的统治者,而隐居山林,甚至不肯吃新的朝代的食物,而只吃自然生长的山野菜,直至最后饿死。表现出他们的爱国品格是高尚,对故国的坚贞不渝、忠心耿耿。
三、封建统治阶级推崇的原因
封建统治者正需要人们的这种对自己的统治忠贞不二的精神。千百年来,把他们的故事广为流传,把他们的故事树立为一种精神、一种象征。事过沧桑,当年的事谁也不得而知,只是善于取舍的人们把有利自己的一面尽量的夸大,而不利于自己的另一面尽量的缩小或淡化为无了。至今在辽西孤竹国故址仍有伯夷、叔齐墓遗迹。对此说法不一,有的说,是他们死后被运回故国,有的说是他们的衣冠墓冢。为什么不在他们生前把他们接回故国?还是不为新朝接受他们所存在的事实。他们若是回来,于次君而言则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一个是自己的兄长,一个是绶有遗命的储君,哪个回来做国君都比他名正言顺。最好的解决方式就是他们不要活着回来。李唐所绘《采薇图》时,生活在南宋高宗赵构开国时期,赵构当时的心态应当和孤竹国的次君一样。只要北宋的徽、钦二帝不活着回来,不分享帝位,就可以给他们一个好的名声,为自己争取最佳利益。或他私下就想让那两位皇帝像伯夷、叔齐那样,不食异国之栗而饿死于异国,于名于利都是大有益处的。南宋高宗赵构曾在他的《长夏江诗卷》上题云:“李唐可比唐李思训”所以李唐其人其画也就被宋高宗所利用而大为赞扬?也许吧。
四、今人的思考
一、思维深刻性的培养
思维的深刻性是良好思维品质的基础。它表现在对化学问题的深入思维,要求学生用扎实的双基、透彻的概念以及化学知识的本质和规律,去认真分析和深刻理解题意,灵活、准确地解决具体问题。对于初中生来说,其化学思维的深刻性往往受到思维具有离散性所影响,从而在化学概念与原理、化学性质与变化、实验操作与手段的本质理解呈孤立、间断的状态或停留在机械记忆的水平上,影响了思维能力的提高。离散性还表现在对化学概念、原理、规律只满足于形式上的理解,忽视其来龙去脉,或只注重内涵而忽视其外延,对化学知识理解应用起到不良的影响。
克服思维的离散性,提高思维的深刻性,必须逐步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化学的思维特点和规律,正确认识化学复杂运动形式,抓住关键形成思维中心,以逐步达到增强思维的深刻性。在初中教学中,还应把提高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的培养放在重要位置,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结构体系,并挖掘它们之间内在联系和对立统一关系,使学生形成“多则择优,优则达快”的思维方式。
二、思维逻辑性的培养
这是思维的重要品质,它表现思维的条理性和有序性。由于初中生的思维处在半幼稚半成熟时期,造成他们在认识问题过程中存在混乱现象,即思维的无序性。这种无序性还反映在学生不能正确把握有关化学概念及知识间的因果关系,造成多步推理的困难。
作为描述性为主的初中化学,很有必要以理论为指导,以反应规律为线索,加强推理教学,增强化学知识的条理性、规律性。同时,教师要时刻注意正确引导,进行归纳总结,做到触类旁通。在“无序”变“有序”的过程中,督促学生复习和理解重点知识,记忆有关结论,强化巩固所学的知识,并按类型精选有关习题进行有目的练习,使所学的知识由“无序”到“有序”,由“会”到“活”,由“活”到“用”。
三、思维精密性的培养
这是思维特殊的品质,化学思维的精密性(或精确性)表现在从量的角度来理解或研究化学概念理论、物质及其变化规律。它是深刻理解化学知识的需要,也是教学大纲所要求的。但是,初中教学毕竟是以描述性为主的化学定量研究与化学计算,必须恰当地建立在所掌握化学知识的基础上,不能脱离初中化学原理与化学事实去搞偏而怪的空洞的化学计算。教师在精选题型、题量上要使学生在思维的精密上得到训练与加强。
为了使思维的精密性得以提高,我们可以运用不同的知识讨论、分析同一问题,加强知识间的联系,这种训练由教师给学生输入一个信息,然后,学生根据这个信息和已掌握的知识,在教师的指导下,输出许多新的信息,逐步减少思维的片面性,从而提高思维的精密性。
四、思维敏捷性的培养
它反映了思维的锐敏程度和迅速程度。敏捷性应以正确性为前提,它是上述几种思维品质的集中表现。在教学实践中,因思维定势缘故,思考问题方法总受某种“模式”的束缚,而极大影响了思维的敏捷性。如,我们讲到物质的组成和结构时,学生容易接受“原子分子物质”这种模式,而对于原子、离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却认识不足,由于知识面掌握不全,就谈不上敏捷性。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将零碎的化学知识联系成一个整体,使他们学会知识迁移的能力,是克服思维定势的一个方法。同时,配合增加足够数量的习题,以及经过一定的解题技能的训练,对于提高思维敏捷性有着明显的帮助。
如何搞好这方面的训练呢?我们总结以下几点:
(l)变化练习,深化双基;
(2)定时练习,训练速度;
(3)一题多解,训练思路;
(4)多题一解,掌握规律;
(5)设计新情景,培养迁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