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2-16 21:48:1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公司演出策划案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新闻策划,是在占有大量信息的基础上,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活动后进行的。那么如何才能做好独家策划,不断提高纸媒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呢?笔者从策划的实际经验总结,认为要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来正确实施。
一、从新闻策划的选题来看,要围绕热点来进行
看看我们的周围,热点很多,但并非所有的热点都有策划的空间,尤其是党报,必须要做到审时度势,冷静观察,准确抓住那些能和时代脉搏共振的热点。
例如2011年12月13日《包头日报》用6个版的篇幅策划了“未来,我们怎样出行”的报道。当时正是在包头城市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人们对突破现有交通瓶颈的期待和拥有更加便捷出行通道的极度渴望,民间有改扩建道路、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加快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步伐、增加铁路机场对外通行能力等各种各样的呼声。与这些呼声相对应的还有政府的行动,从公路铁路到机场一系列的改造行动也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有热点是进行策划的前提,同时又有围绕这一热点产生的政府和百姓的共振。平时我们关于这些项目的零散报道虽然不少,但从未有过一个整体谋划和思考,特别是有些项目如城市轻轨“一直在传说,从未有进展”,也引发很多质疑。为此,我们认为这组策划既要展示成就和变化,又要回应质疑,让读者从中了解这座城市关于交通“动与不动”的个中缘由,从而获得市民的理解与支持。我们最终形成的策划方案将目标定为“注目民间呼声、展现政府作为、回应百姓质疑”,共组织了8篇报道,包括《不是黄金高峰期 进京回家也很“难”》《包头铁路运输瓶颈初现》《包头铁路通道“谋变脸”》《国道高速改扩建畅通进京路》《机场为什么迁建,而不是改扩建》《“飞”行 更多选择更加便捷》《仰望一座城市的轻轨梦想》《轻轨项目审批还需过几关》等。在策划方案的结尾,我们写道:“未来,我们期待火车票不再难买,坐在火车上宁静温馨;我们期待飞行到达的城市更多,省去很多转机的奔波;我们期待高速路不再被运煤车堵塞,车行路上更加畅快;我们期待城市公共交通更加发达,不要让我们没出包头就堵在下班回家的路上。”
此组报道策划的成功之处在于,将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在有限的篇幅里做了详尽地展现,让人们了解了包头未来交通方面将发生的巨大变化,零散的认知被提升为宏观性把握,有效地发挥了党报沟通党和群众的桥梁作用。
二、从新闻策划的主题来看,要有深刻的思想性
新闻策划的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的分析最终是为了给人们带来启迪和思索,能够指导工作,助益未来。
2012年7月13日《包头日报》以5个版的篇幅策划了“当文化与市场自由恋爱”的报道,这是一组关于包头文化产业发展的主题策划。包头有着建设文化大市、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雄心壮志,这是选题的热点。但现象背后又有着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冷”。展现“热”,思考“冷”,具有较大的策划空间。为此,我们梳理了包头文化产业的脉络。当时在包头,一些文化现象正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触不到的恋人》是一个规模很小的小剧场话剧,却成为内蒙古话剧院自成立以来唯一一部商业演出的话剧,它赚足了观众的欢笑和眼泪,也第一次掀起了包头人看话剧的热情。张学友演唱会,也是包头第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商业演唱会,看过的人们都感叹,这是包头有史以来最好看的一场演唱会。与此同时,仿佛一个轮回,看电影又慢慢回归了人们的文化生活“习惯“。 随着院线制改革的推进,电影院开始在包头遍地开花。与电影市场狼烟四起的激烈竞争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几乎不为人知的一隅,包头还有那么几个人正在埋头为动漫理想而孤独地坚持,同时,也有那么几个独立文化人在为自己的文化理想而在市场的浪涛中奋力打拼。我们决定在这组策划中记录并分析包头文化产业若干个“第一次”,从话剧到演唱会,从电影公司到动漫产业再到几个有代表性的独立文化人,展现他们试图让市场认可文化的努力,以及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我们查阅相关资料发现,2010年,包头文化产业增加值实现44.54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为1.8%,虽然包头的文化产业占GDP比重和全国平均水平2.75%,比较起来偏低,但蓬勃发展的趋势已难阻挡。包头这样一个三线城市,对文化的旺盛需求跟全国合拍,这是策划大背景。最终,这组策划共出了5篇稿子,包括《话剧 前世今生的爱与哀愁》《演唱会 张学友齐秦之后谁还会来》《电影 市场沉与浮》《动漫 两个人坚守的世界》《独立文化人 摸爬滚打韧劲不改》。
这组策划的成功之处在于给读者留下一个思索的空间,我们的策划案是这样写的:“虽然前途是光明的,但文化和市场的恋爱,从来都不会一帆风顺,包头的文化传媒公司,活下来的都在低端游离。想做高端市场、高雅艺术的文化企业,由于地区受限、人才缺乏以及资金不雄厚等客观原因,都还处在步履蹒跚的探索中。这些试图以文化滋养人们心灵并想从中赚取报偿的文化产业工作者,是我们报道的主角,在他们的故事里,有着甜蜜和哀愁,有着不服输的勇气和希望,更有着对未来的乐观和期盼。”
三、从新闻策划的参与人员来看,具有群体性
策划报道可堪称是一部集体智慧与劳动的结晶。前期策划、采访与后期编辑制作,需要付出大量心血。
为高质量地完成策划报道,当策划选题和主题确定后,接下来就是要在一定的组织结构下实施。策划者需要参阅大量的资料、形成详尽的新闻策划方案,并在实地报道过程中进行调整和修改。记者要按策划提出的问题、策划的要求去把稿件做深、做透,最后形成的系列报道还要经过精心的编辑和制作,要达到质量整齐,标题具有统一的策划感,能够形成强大声势。另外,在刊登大量文字信息的同时,还要适当地搭配一些精选的图片或图表漫画等,以实现对文字的补充并形成足够的视觉冲击力。
2011年11月23日《包头日报》用4个版的篇幅作了“规划包头”的策划报道。本次策划的热点在于包头百姓十分关注在日新月异的城市建设中,能否保证一直以来传承下来的大气疏朗的城市风格不要被破坏。我们在查阅大量资料后写出了这样的策划案:“一张白纸,画好最新最美的图画。1955年,一座包头新城在前苏联专家的指导下,由一批清华学子用智慧和汗水绘就,这版堪称经典的规划让并非天生丽质的包头,穿越半个多世纪,长成了大气疏朗、圆润秀丽的北国之城。规划也由最初的饱受质疑到渐渐认可,再到由衷地骄傲和叹服。今日包头,粗犷和深沉、包容和大气、含蓄和新锐,多重“基因”凝塑成一种气质。规划也在数度完善中升华,在平面控制之外,今天我们又有了对于城市空间、形象和色彩的追求。目前包头正在做《包头市重点区域城市设计》,本版城市设计相较以前的规划,第一次添加了艺术创作的属性,城市力图通过此次创作容纳历史积淀、铺垫地区文化、表现时代精神。本期“规划包头”,就是以关注这次最新的城市设计为起点,回望包头历次规划,通过梳理包头城市规划的生成、发展、传承和弘扬,以期解密经典版本背后的传奇故事,探究城市鲜活个性的构塑历程。”策划案出来后,我们组织四组记者分别采访包头历次规划的当事人,最终形成4篇系列报道,再经过编辑制作,集中推出,达到我们的策划目的,让百姓了解了包头的历届规划者们都在一直竭力维护包头的城市风格,未来无论添加什么,大气疏朗的基本脉络不会变。
关键词:大型文化活动;项目特征;阶段;控制
在我国,通过会议、展览、节日和体育等大型活动带动城市旅游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日益流行,会展、节庆、体育竞赛等事件活动也日益成为城市和地方政府发展战略的重要部分。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和积极筹办,我国对类似大型活动的认识和研究亟待加强。研究大型文化活动的管理及其质量控制,对于我国日益增加的类似大型文化活动的申办、筹办和举办具有借鉴意义。本文以大型文化活动项目的运作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同类文化活动的特点,从理论上探讨大型文化活动正确划分管理阶段,加强过程控制,提高其服务质量、管理水平和顾客的满意度问题。
一、大型文化活动项目特征
根据国际上的研究,在人均GDP跨越1000美元时,精神消费类支出开始大大上升。我国目前人均GDP在1000多美元,北京已接近3000美元,人们对文化、教育和娱乐的消费需求开始逐渐增长,国外一些地区的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区域或城市的支柱产业。
在大型文化活动项目的运作过程中,综合性的大型活动越来越多,单纯的庆典或者展览减少,开展活动时要考虑诸多的因素,包括社会环境、法律法规、观众参与程度、收益状况等。现在政府也把大型文化活动作为其经济发展、国家建设、目的地营销等战略的一部分。有的城市以活动带动旅游,形成了长期稳定的城镇发展模式。企业也逐渐从单纯的平面媒体广告转向综合性活动营销,而从事大型文化活动的企业,包括国有、合资和外资公司,在文化事业向大型文化活动的转变过程中,也逐渐与国际接轨,借鉴同外经验,注重策划和可行性研究,开始目标市场的细分,招商融资工作的投入,加大了市场竞争能力。
现代大型文化活动项目也有可行性研究,策划设计、实施举办等过程,同时具有与以往项目及其他行业显著不同的特点:
(一)项目发起的复杂性与综合性
一个文化项目的产生,从简单的创意到立项审批,涉及到多方面知识,不但要在相应的领域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而且需要考虑到目标受众的需求、赞助企业的需求、国家的法规政策及导向,以及本企业的优劣势等。它不像建筑项目,需求明显,较易识别,一个大型文化活动的项目目标确定要经过多个回合,需要详尽的调研,利益相关方的目标整合才可以明确。我国文化需求的增长在与日俱增,瞬息万变,而又缺乏市场运作经验,相关数据和信息较匮乏,项目发起难度相应增加。在市场化运作时,需要考虑更多的市场因素,比起其他行业,对产品的独特性要求更高。这就要求项目策划和审批的决策者具有综合的素质。
(二)项目策划的艺术性和技术性
一般而言,大型文化活动项目的策划从项目发起就开始了,在国外,一般艺术类项目的发起是策划人负责制,同时负责项目的具体策划。对于综合性的大型文化活动,其策划人员和项目的发起人可能不同,但一般要求项目发起人要具备一定的项目策划能力。相对于交通项目其技术性多半包含在设计中,而文化项目的技术含量就体现在策划中,发起人应该懂得与策划内容相关的技术支持,比如现有的电子设备水平、运输技术等。在策划项目的同时,还要考虑市场结合点,艺术和市场相结合
(三)项目实施结果的不可修改性和风险性
―般大型文化活动项目已经确定,日程确定之后,一旦举办或者开展,其结果就具有不可修改性。比如一个展览、一台演出,即使不是现场直播,可是对于直接现场的观众来说,其结果具有不可修改性。特别是有的大型活动不可能有预演,不像IT项目中软件开发,可以一次次地模拟运行检验,所以其风险性比较大,一个疏忽可能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所以其策划和控制尤为重要,作为项目一次性的特征更为明显。
(四)项目举办具有严格的审批程序
大型文化活动项目都有严格的审批程序,不但其活动名称、场所、渠道需要审批,甚至具体的内容都要进行有关的审核或备案,有的项目还需要交通、消防、公安、环卫等部门的协助。在涉外项目中,其审批程序更为严格,所以在大型文化活动运作过程中,审批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
二、大型文化活动运作阶段划分与控制
(一)项目发起阶段
可以由策划人员、市场人员发起,通常依据客户的直接需求或者分析得到的间接需求发起项目,一般是比较有前景的项目设想,这项工作一般是由部门内完成。
(二)可行性研究阶段
在提出项目设想之后,就要进行一定的调研和可行性研究,也是项目的初期策划阶段。在这个阶段,要通过分析国内外市场大环境、项目的艺术要求、拥有的资源平台,初步明确项目战略目标,选定主要的客户群,对项目的损益进行概算或估算,主要进行定性分析。
(三)项目策划阶段
通过可行性研究之后,形成项目建议书。此时可以申请公司立项,同时申请专有的项目启动资金。如果获得审批通过,就要进行项目策划,项目策划不但要保证活动的文化艺术性,而且要在策划方案中体现目标市场营销、项目赞助的基本亮点。使活动项目真正从市场中来,到市场中去,通盘考虑。
项目策划的前期阶段是项目孵化阶段,包括需求分析,形成的阶段性成果为项目建议书。项目策划的工作程序有:
第一,研究市场需求,包括市场信息和客户信息:捕捉收集国内外同行、文化机构信息;收集相关的传媒、娱乐、历史、艺术、考古、体育等专家或明星的信息;收集私人收藏家及个人文化经营者的信息资料;跟踪、收集政府有关大型文化活动的政策及相关的文化信息;关注国内外文化市场动态,并收集有关艺术馆经营的信息资料。
第二,寻找并提出项目建议。分析信息和文化市场需求,提出有意义的文化项目策划案;承接政府、主管上级,以及相关政府机构、集团、中心的提议、命令和委托的相关项目;承接合作单位或意向合作单位的文化项目提议。
第三,部门内部立项,形成滚动小组。
第四,调研、咨询、讨论,完善项目策划的思路。
第五,撰写项目建议书,并提交完整的策划文案作为项目建议书的附件。
(四)项目规划阶段
即项目实施部门针对项目滚动,进行项目实施规划,比如组建项目团队,完成进度、资源和质量规划,就如何保证实施策划的内容进行规划,更多的倾向于管理与运作知识。
(五)项目实施控制阶段
即按照项目规划,一步步地把项目策划的内容变为现实。重要的是项目的推广工作与实施操作,通过媒体或市场营销,完成项目的门票、赞助和招商工作;必要时通过变更程序处理出现的问题。
项目实施的目标:计划、组织和控制项目的工作内容、时间进度、人力和财力。
第一,筹备阶段。一是组织专家进行讨论、分析、测评、认定;针对分析论证结果,对项目建议书作必要的修改;撰写可行性分析报告。二是申报政府批文的撰写,包括活动的背景、意义、时间、内容、地点、组织方式、总体规模和风格、经费预算及资金来源等内容;随时注意行文去向,追踪政府批文,注意与主管领导沟通批文的进展程度,争取回复意见的时效性和获准几率。三是立项决策是根据可行性论证中形成的专家、投资与财务及法律等方面的意见召开会议,对项目做出决策:投资决定、投资预算、合作方式、项目实施的组织结构。四是组建项目管理机构,指定项目小组成员和主管领导。五是理解项目定义,制定粗略工作计划,项目经理填写“项目定义报告”除工作细分结构之外的部分,报主管领导批准。
第二,实施阶段(填写项目定义报告)一是制定实施计划是预测未来、确认任务、估计可能碰到的问题,并提出完成任务和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案、措施与手段,以及所必需的各种活动和工作成果的过程。项目经理需要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包括工作细分结构表、项目时间进程表、风险评价表等,同时要制定变更管理的相关程序。二是项目经理对项目计划的完整性、合理性、可行性进行核对,签署计划,让项目负责人在项目计划上签字,承担责任。然后对全体项目人员做实施动员。三是项目小组共同开始实施项目的管理,项目经理要注意人员与资源的计划与协调,建立有效的沟通与管理渠道。四是依据项目计划控制项目的实施,根据需要对项目计划作适当调整。对于正式展出或演出前的演练,特别是对重大活动或应客户要求进行彩排演练,注意相关费用是否在预算之列;搜集客户、观众、主管领导提出的修改意见,对方案进行适当调整,注意在对客户或领导答复和承诺修改方案时,相关费用和时间是否允许;得到客户或领导对最终方案的书面确认或会议口头确认。五是项目全面实施要注意现场维护的管理,比如正式展出、演出或开幕,现场的维护,发生风险时按照风险管理计划处理。
(六)项目收尾阶段
这是很重要的一个阶段,即项目按计划实施完了直至所有善后工作的完成。它对于资源处理和经验积累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收尾阶段的工作包括项目收尾和交付品项目的交接,形成的阶段性成果为项目总结报告、项目团队成员绩效评估书、项目后评价报告。
项目验收,对完成的工作成果或项目活动结果重新审查;整理最终交付品;总结评价,并撰写报告;整理相关文档,并归整管理;填写项目团队成员的绩效考评报告。
项目交接的工作内容包括:提交最终交付品和进行项目后评估,并撰写报告。
参考文献:
关键词:文化礼仪 发展 现状 服务质量 问题
一个国家文化产业的发展速度决定于国家经济发展的速度,文化产业的发展是否健康取决于国家民族文化和现代文化意识的融合度。1995年开始中国的文化产业迅猛发展,无论是影视行业还是文艺演出行,业、出版行业、毫不夸张的说是一日一景像。食时温饱不足为虑的当今社会,精神需求日趋增长。人类的文化需求分为意识需求、知识需求、娱乐需求、交际需求等等,文化需求的基础是经济基础,没有经济实力的支撑。文化产业不可能有较好的发展,同样,健康的文化产业的发展叉促进了经济的有力发展。这种需求已经不是简单的观赏和娱乐,更多的驾驭和参与评判,不在乎经济利益的商业掠取,在乎的是自身的价值观念的体现,我们必须关注的是网络的直达车,为各种层面人群的文化需求创造了最有利的条件,无论是还是寻找,文化需求的双通道总会在这里满足你的奢望,15年来,网络非但促进了文化产业的需求发展,又自我完善了文化需求的产业结构,调整了市场的融合度。同样,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正在为国民经济的稳步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市场的文化需求日趋增加,软硬件基础产业存在极大的调节空间,市场更多产业的融合,调整,组合不断为文化产业注入新的商机。
文化产业面广量大,包含范围及其丰富,我们取其一粟观其一面。礼仪文化行业作为一个产业文化以其无不渗透的特殊性,在不到15年的发展历史中,迅速崛起,正在成为一个众人关注的新兴产业文化。所谓的文化礼仪,就是把文化的需求通过礼仪的方式来读解给大众观摩,我们细化来看,文化需求就是精神的需求,礼仪的方式就是依靠专业人士的策划,运用合适的场景和道具来表达展现的过程。礼仪文化行业的发展依托经济的发展,我们以苏州市经济发展为例。1995年前苏州城市规模面积不足现代城市规模的1/10,人口数量从60万人猛增到800万人,合资企业,民营企业,独资企业的总数量全市不足1000家,到2011年直线飙升到300多万家。
首先从过去的婚礼仪式来看,一般家庭花费在婚礼仪式上的开销为100―200元,没有冗长的车队和华丽的仪式,金牌的司仪主持,而现在花赞在婚礼仪式上的费用,最少3000元,多则几百万元,甚至动用航拍直升机。我们从民政局结婚登记的数量分析,结婚数量基本呈上升数量,以每年26000对为例,婚庆礼仪费用一般为7000元,苏州市场的婚庆礼仪费用将达到1.8亿元。
其次企业文化背景的变化(外来企业比较多、外来打工比较多)造成企业文化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我们估算一下,仅在年终尾牙或各大节日上企业的礼仪开销就会较大的支出,一般在年终总结和庆典上,以10万家企业计算,每家按照文化礼仪费用10000元人民币计算,就将达到1亿元的支出。
再次我们在从汽车和房产的角度来看,每辆新车的上市和新的楼盘的开盘,一般商家都将举行会或者观摩会,我们保守估算苏州有500家房产商,300家4S展示厅,每年的大型房交会,车交会不计算在内,一年普通展会为6次,这样的概率在苏州市每年至少会发生4800次,每次礼仪消费8000元,就将达到3840万元。
最后我们再从企业的开业和破土奠基来分析,300万个企业分为15年分摊,每年至少将有10万个企业开张或者奠基,一般的外资企业从奠基破土开始一直会连贯策划做文化礼仪活动,规律是:破土动工奠基仪式,封项落成典礼,开业庆典,周年庆典,5周年庆,10周年庆――我们以每年5万个企业连续做4场为例,每场礼仪仪式费用为2万元,这部分费用将达到4000万元。
还有大量的学校,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的文化礼仪的需求,我们保守估算在苏州市文化礼仪行业的销售额不会低于5亿元人民币。偌大的市场赢来了庞大文化礼仪团队,苏州市从没有一个文化礼仪公司到如今的大小文化礼仪公司上万家,从较大的文化传媒公司到文化传播公司,还有文化礼仪公司、婚庆礼仪公司、礼仪咨询公司等等。
然而,面对蓬勃发展的市场规模,文化礼仪行业的服务质量却突显出一系列的问题。
首先突出表现在对行业的思想认识上,把一个意识形态的思想传播行业简单理解为文化娱乐的服务型行业,突出表现在策划创意上没有思想性,执行制作上缺乏艺术性,表演展现时没有系统性。我们一方面在感叹电视剧的质量不高,一方面还在大量的编辑和制作,一方面在埋怨春晚的节目不精彩,另一方面却在苦苦的等候春晚的到来,这说明,民众有这样的需求而我们却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这就告诉我们。文化礼仪行业不是简单的制造一个卖一个产品,它是传播一种思想,体现一种精神,满足人们的文化食粮,传承一种民族意识。无论你是尾牙还是开业,你不能表达企业的思想实质,再漂亮的硬件设备也只是丑陋的电视剧一样;不管你是车展还是房展,你不能有力的展现出中心主题,任何华丽的舞美效果也只能是摆设;诚然,要解决这样一个思想意识层面上的问题,不是某一个产业可以解决的,但是我们要了解这个行业的特殊性,逐渐来提高行业的认知度。
其次,也就是我们需要重要解决和分析的行业内部的硬件问题。
这就是缺乏完善的台账管理考核机制,几乎是每个文化礼仪企业的硬伤。一般考核文化礼仪行业的管理质量,必须具备的主台账有13本,分别是:(1)服务对象登记台账,(2)服务内容登记台账,(3)策划案例登记台账,(4)现场管理执行台账、(5)配套供应商登记台账、(6)价格管理各案台账、(7)主要设备管理台账,(8)辅助设备管理台账,(9)配套工具管理台账,(10)车辆管理台账,(11)人力资源管理台账,(12)业绩考核台账、(13)财务管理台账等。由于文化礼仪服务行业是流动的分散性行业,在管理执行难度上非常大。大多数的文化礼仪行业单位,台账建立混乱。
文化礼仪行业所提供的产品是无形的服务,而服务的提供要依赖于人。因此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服务理念、文化水准关系到整个服务技术质量的效果。这里的服务技术质量不仅仅是指呈现在服务对象面前的终结效果,更是技术的可靠性,技术的安全性,技术的先进性和技术的科学性。文化礼仪行业的技术发展非常之快,我们可以从最简单的视频效果这块来拿分析。1980年的春晚上首次选用了灯光作为效果,而从录像画面我们可以明显看到当时的技术水平非常落后,只能使用一些在今天看来极为普通的LED四色光带走灯,演员的面光都是明显不足的。2D00年的春晚,开始使用LED大屏显示,作为当时使用P7 16的室内屏幕已经是非常先进了。而今天看来又是非常的滞后,2011年光束灯,高清彩幕出现了,这些设备与舞美灯光的配合展现了前所未有的视频冲击力。展现在亿万观众面前的是美,是文化的传播,是文化的需求,观众从既往的笑声、掌声,到今天的评论声,叫板声犹如一波潮汐,你有多少能量,就能掀起多大效应。春晚的质量一直是纠结着剧组乃至全国观众的心,而每年的春晚质量总是留下极大的遗憾,在舞美造型和灯光上可以看到了独具匠心,可是文化传递的精神效应上,还是差距极大。当今我们国家的文化传媒、文化传播、文化礼仪等等文化产业的公司,在文化界和文化领域相当纷乱,而文化礼仪行业的迅速发展对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目前我国行业的现状是,技术人员满足现状,掌握一定技术后频繁跳槽,成为了文化礼仪行业服务技术质量提高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
由于文化礼仪行业所提供的服务几乎没有一次相同,顾客是否满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现场执行的质量。完美的策划,一流的硬件,熟练的工人,如果没有一个优秀的统筹执行官,也难以实现方案的效果。目前具有丰富经验的现场执行非常缺乏,处于现场执行的风口浪尖的人物也是在实际工作中摸索出来的熟练操盘手。从理论教育到实际操作的结合培养,需要有完整系统的教育体制。我们知道的艺术学院,电影学院,传媒大学等,有着完整的演出体系教育体制,演员,剧务,导演,编剧等等,应有就有,这是经过多少年实践而总结出来的实际需求。
从文化礼仪服务行业的从业人员素质分析,大多数年龄结构在30岁以下,有些不足25岁,文化程度大多数是大专和高中,所学专业是群众文艺和演艺类。从事这个行业的人员,对待文化礼仪行业的认知度几乎是同一个模式,就是建立一个漂亮的网站寻找客户群,或者从同行中高薪挖掘业务员,技术人员。我们知道社会市场需求决定行业的发展趋向,反过来行业发展趋向引导了社会需求的方向。由于社会整体的需求量比较大,而市场的成熟度比较低,造成对行业的要求和门槛很低,这就给现有的服务人员的整体素质提高起到了负面作用。
团队的的配合在文化礼仪行业的服务中非常重要。文化礼仪行业讲宄的是整体的协作和配合,这种协作和配合从企业内部来看,是从企业的构思策划到执行完成;从外部分析是供应商之间的互相理解和默契的协作。而目前的状况是,在淡季的时候,各个文化礼仪公司互相压价,疏于配合;到达旺季的时候,变相抬价,现场争夺客户,暗地互相诽谤,很难做到携手同进的境界。这就需要有一个很好的行业规范来完成这个使命,当然,最好的规范也需要互相之间的认同和利益的均等。而目前实现这些还是比较艰难的。众所周知,诸如婚庆协会,家具协会,餐饮协会等组织,其会长既是行规的制定者也是行规的执行者。因为互相之间存在利益的驱动,要做到利益均衡是不客观的。据了解:苏州市婚庆协会的领导,因为依靠这块牌子承接业务比较方便,大家就纷纷效仿,成立了名目繁多的类似协会,从不同的角度来争夺市场的份额,比如婚庆主持人协会,婚庆装饰协会,婚礼礼品布置协会等等。如何规范这一市场,从婚庆市场来看,就可见难度的一斑。
最聪明:张靓颖 2005年“超女”季军
解约费用:0元
解约原因:
地球人都能看出来,张靓颖不适合留在天娱,她自己也很明白这一点,在05年超女比赛过程中,张靓颖就一直不愿和天娱签协议。直到5进3比赛开始之前,张靓颖被迫和天娱签约,但对于这份拥有对自己演艺事业绝对支配权、长达8年的协议,张靓颖是完全不能接受的。所以超女总决赛结束后,张靓颖即刻开始与天娱交涉有关解约的问题。
解约过程:
张靓颖是第一个与天娱解约的艺人,也是最顺利的一个。没赔一分钱,张靓颖就脱离了天娱加盟华谊,张靓颖的顺利解约得益于她有一个“智囊团”。在比赛过程中,张靓颖就利用合同上的漏洞,递上一纸律师函与天娱脱离了关系,只是天娱“名义上”的艺人,实际早就把经纪约掌握在自己手中。总决赛结束后,张靓颖马上解约,离开天娱加盟华谊。
当前发展:
在华谊的几年,张靓颖虽然也客串过电影角色,做过动画配音,但她主要的精力还是在音乐上面,她唱公益歌曲、奥运歌曲,演音乐剧,出了一张翻录唱片LIVE专辑,两张EP,三张唱片,举办6场演唱会,演唱了多首经典影视歌曲,包括大热歌曲《画心》、《夜宴》主题曲《我用所有报答爱》、《神雕侠侣》主题曲《天下无双》、好莱坞电影《功夫之王》主题曲《Heroes》等,算得上成绩斐然。
2009年张靓颖自组少城时代,加盟环球唱片,至今又发行了三张专辑,举办了N场巡回演唱会,还演唱了上海世博会中文主题曲和南非世界杯中文主题曲,成为首位亮相格莱美的华人歌手,各种颁奖礼上更是拿奖拿到手软,甚至参加了博鳌亚洲论坛。张靓颖无疑是聪明的,如果她现在还在天娱,能否取得这样的成绩?
最昂贵:尚雯婕 2006年“超女”冠军
解约费用:700万
解约原因:
自2006年年底开始,尚雯婕与天娱就闹起了解约。天娱要求旗下艺人对公司布置的工作必须全盘接受,而尚雯婕无法局限于天娱设下的条条框框,她不想被包装成第二个李宇春,且跟天娱在音乐理念上也存在着不可协调的矛盾。天娱不止一次对外表示,尚雯婕性格不适合娱乐圈,也不了解这个圈子的规则,参加集体演出时大家在休息室里都是有说有笑的,就尚雯婕一个人老是坐在边上,谁也不理。
解约过程:
2007年天娱计划让尚雯婕担任《快乐男声》的嘉宾,被尚雯婕拒绝。天娱以不配合公司活动为由,向长沙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要求尚雯婕赔偿800万元违约金。尚雯婕方面认为,他们愿意做出赔偿,但必须有一个合理的数字,800万对于一个新人来说无疑太猛了点,他们的心理价位不到天娱要求的一半。
然而在仲裁过程中,几乎所有的证据倒向天娱一方,几经调解,双方以700万成交,而这700万,都由尚雯婕一个人承担。打完官司,尚雯婕承认自己输得很惨,但她并不后悔自己的选择。
当前发展:
离开天娱,加盟华谊,成立尚雯婕工作室,成为独立唱作人。离开天娱后开始的几年,尚雯婕走的是有女人味的文艺路线,2010年后转型推出《In》、《最后的赞歌》等三张原创电子专辑,造型风格也大胆前卫,被称为内地的Lady GaGa,但话题性虽然保证了尚雯婕的关注度,大家关注的却始终都是她的形象,大多数人都对她的音乐视而不见。直到她六年后回到湖南卫视参加《我是歌手》,人们才蓦然发现,原来尚雯婕的音乐如此高端大气上档次,奔放洋气有深度。人气回升的她出场费据传不低于45万元,直逼黄绮珊的50万元大关。
最折腾:周笔畅 2005年“超女”亚军
解约费用:500万
解约原因:
周笔畅与天娱之间的分歧看起来都是些小事:比如巡演期间周笔畅屡受冷遇,在选歌、排舞、服装等方面都受到了极大的限制;比如在老家广州她想演唱粤语歌被拒绝,甚至在广州站穿的演出服也是自己掏5000元买的;再比如没有经纪人……但归根到底就是两个原因,一是不重视,二是钱。周笔畅爸爸暗指天娱只重视李宇春,完全把周笔畅放在了一个配角的地位。而分红方面也很不合理,合约规定超女所有收入天娱70%,超女30%,周笔畅曾提出增加收入被拒绝,所以才决定和东家分道扬镳。
解约过程:
周笔畅离开天娱时,天娱索要900万违约金。最终双方以500万成交。周笔畅以500万人民币代言一家深圳数码公司,这笔签约费正好可以抵上周笔畅需要向天娱支付的违约金。实际上,这家公司与周笔畅的父亲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也应了周爸爸说过的话:钱多少都不是问题,重要的是孩子的前途,别人不为她负责,我们当父母的要为她负责。
笔笔的下家乐林唱片与她签的合约,远比天娱来得公平、宽容,但周笔畅与乐林合作的后期也并不愉快,乐林冷藏了笔笔。2009年合约到期后,周笔畅签约金牌大风,2012年转投乐华娱乐,并且成立个人音乐工作室。在历届的“超女快男”中,周笔畅算是换东家最勤的一个。
当前发展:
回忆在乐坛闯荡的这几年,周笔畅认为自己“当初真的太嫩”。在乐林的时候,她不想做那种港台流水线生产的歌手,所以尽管出了三张专辑,但还是觉得别扭。转投金牌大风以后发展顺利了很多,后三张专辑业内评价不俗,获奖无数,直到去年年底,新公司乐华斥资8位数给她成立了个人工作室,笔笔自己做起了老板。笔笔的例子说明,离开天娱并不意味着得到了真解放,适合自己的才是对的,选对东家很重要。
最反叛:何洁 2005年“超女”第四名
解约费用:80万
解约原因:
从2004年出道以来,何洁一直对天娱百依百顺,公司给她的安排她都照单全收,但她没有想到,公司安排的负面新闻在提升她知名度的同时,也令她的形象越来越差,最终被外界视为一个炒作女星。机场晕倒、红毯摔跤、车祸、出演《流星雨》中的“杉菜”,以及和陈楚生之间的绯闻等等,都是公司炒出来的,何洁很不开心,但还是忍着。直到天娱出了一个策划案,要把她跟郭敬明送往南极共同生活一个月,一起观察冰层变薄关心地球环保,并打出“洗脱以往的罪过,打造新一代清纯玉女”的口号。何洁觉得很可笑,自己有什么罪要洗脱呢?
解约过程:
2009年何洁在北京单方面宣布与天娱解约,她甚至表示,实在不行就退出娱乐圈,回家继续念书。8月7日,何洁拿到了判决书,需向天娱赔偿80万,但天娱还拖欠她近57万的收入,所以算下来只赔给天娱20多万,比她预想的情况好了很多,也总算有了个了断。
当前发展:
2010年何洁带着第三张个人专辑签约A8音乐。2011年何洁“嫁入”新东家华谊兄弟,华谊公布了为何洁定制的“减法计划”,宣布要打造一个简单优雅的何洁。此后何洁又发了两张专辑,虽然现在的她只能算不温不火,但她内心是平静幸福的。今年8月何洁与男友赫子铭领证结婚,如今的甜蜜足以让她忘记曾经的那些困扰。
最拖延:陈楚生 2007年“快男”冠军
解约费用:650万
解约原因:
陈楚生作为07年快男的冠军,自然应该备受天娱力捧,但其实陈楚生与天娱积怨已久。天娱经常让他去跑场子,也断断续续地给他录单曲,合约上的唱片发行却始终不见提上日程,这些都导致了矛盾的爆发,也上演了轰轰烈烈的陈楚生“失踪门”事件。
2008年12月31日,陈楚生和十几位快男到深圳参加湖南卫视跨年演唱会,下午彩排时他还登场,但晚上直播时却突然失踪,只留下一封信给同事说明原因。其实他和天娱的主要矛盾还是理念上的分歧,他希望有更多的时间做音乐,但天娱并没有履行当初的承诺,很多事情都得不到妥善解决。
解约过程:
从2009年到2012年,陈楚生的解约官司居然闹了三年之久,直到2012年年底,陈楚生在微博上发文表示,他与天娱传媒的解约官司达成庭外和解,并称天娱及湖南卫视是他的伯乐,感谢他们的厚爱及谅解,致歉说当年临阵缺席跨年晚会的做法太极端,不成熟。
当前发展:
在遭受各种非议之后,陈楚生选择了华谊,组建了自己的团队,之后他的轨迹可以算是相当成功,从2009年的《冬去春来》到2010年的《影之传说》,再到去年的《瘾》和今年的《我知道你离我不远》,陈楚生既保留了他民谣创作那种浓郁的纯真与本色,又不断地寻求着创作与个性,渐渐走出了一条暗色调情歌的“楚式”路线,音乐也开始变得厚重而有张力。
最委屈:苏醒 2007年“快男”亚军
解约费用:未知
解约原因:
作为07届快男的亚军,苏醒一直称得上天娱的模范生,不闹绯闻、不玩失踪、不发脾气,每次出现都带着标志性酒窝礼貌微笑,在索尼的护航下陆续发着创作专辑。而苏醒跟天娱矛盾爆发缘起中歌榜后台打架事件,去年12月29日在台北小巨蛋举办的中歌榜群星演唱会后台,苏醒因不满其前女友与师弟李炜的“艳照门”,怒殴李炜,导致后台混乱。李炜在之后的半年多时间里依然演出不断,还发了一张全新专辑,苏醒却就此被雪藏,长达半年之久。
今年7月份,苏醒在微博宣布单方解约。25日,天娱传媒一封加盖公章的声明,加上苏醒充满火药味的回复,让此事成为热点话题。苏醒微博中写道:“我知道自己哪里做错了,也担了;而这么多年发生这么多次解约了,你呢?”
解约过程:
至今苏醒与天娱的解约纠纷尚无结果,天娱指责苏醒宣布单方面解约是恶意炒作,苏醒回应称:“被雪藏200天期间零演出零通告零采访零收入,如果这是炒作,恐怕是史上最失败的炒作。双方同意解约,但是公司开了我不能接受的条件。”可想而知,苏醒要想换来自由身,很可能会赔上一笔价值不菲的解约费。
一、现状及问题
(一)交叉学科处境尴尬
交叉学科处境尴尬,培养的人才往往全能之无能。文化产业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就目前世界上一些主要国家,如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来说,其对于文化产业内涵和外延的界定也各有不同。我国的文化产业及相关产业的范围领域,也在一直调整和补充中。具体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制订上,尽管不同的高校各有侧重,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即文化产业培养的是既要懂文化,又要懂经营和管理,甚至还要有一定艺术才能以及创意策划学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学者费振华也曾撰文指出,纷繁的文化产业,让部分高校难以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准确定位,他们针对这些主干产业,开设了涉及多个行业的多门相关课程,力求做到面面俱到,培养具有宽广知识覆盖面的综合性人才。
(二)人才培养的现实误区
在制订人才培养计划时,很多专业都非常强调个体能力的塑造和培养,强调学生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但是就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来说,人人都是英雄却是一个很大的现实误区。道理非常简单:一个文化创意项目、一套演出策划方案、一条旅游线路规划等,都不可能单靠一个人的力量来完成。在现实的教育实践中,许多高校都采取由团队成员共同完成的方式,只是这样的“合作”,大部分都是来自于学科背景完全相同的不同成员的“集体劳动”,离真正的合作还有一些距离。
(三)有产业无文化的普遍现状
除了以上提及的问题之外,目前在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人才的培养中,还存在着对学生文化素养的极大忽视和缺失的现象。赖声川先生在自己的著作《赖声川的创意学》中,提到“其实不只是创意教育,综观现代教育体系,似乎都从明信片的右边出发,令人讶异地遗忘了左边。现代教育体系并不负责左边‘智慧’教育,在这‘不负责’中隐藏着一种共识:智慧无法或不该被教导”。很多高校深谙文化知识对于整个产业的源头作用,表面上也会在课程设置上做出强调和倾斜,开设一些诸如《文化史》《艺术史》《艺术鉴赏》之类的课程,但课程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在课外也没有进行专门的巩固和强化,领导不重视,导致学生对此类课程的轻视和排斥,多米诺骨牌的最末端,就是学生作品中核心要素的缺失。
二、国外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欧美国家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出现了“艺术管理”以及相关专业,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不管是在学科建设、理论构建以及高校招生、人才培养方面,这些先进的国家都积累了大量经验,有非常多的思路和方法值得我们借鉴。高迎刚在《欧美国家艺术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探析》一文中对欧美国家艺术管理人才培养的模式的特点,做了系统归纳。从师资构成来说,欧美高校的艺术管理专业教师一般都有丰富的艺术管理从业经历;从对学生的入学要求来说,欧美国家的学校提供的主要是艺术管理及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一部分学校提供学士学位,很少有学校提供博士学位;从专业培养目标来说,艺术和管理二者缺一不可,但是却是按照具体的就业方向进行有目的的专业化、细分化培养,满足不同机构对人才的需求;从课程设置来说,本科生主要偏向经营管理等实用性很强的课程类的学习,而研究生阶段,则需要学生在入学前有艺术学习经历的基础上,专注于将艺术和管理融合在一起的能力培养。
三、国外人才培养经验对当下中国的启示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不管是从专业建设、师资培养还是课程体系调整,都存在较大差距,而这些方面又与人才培养和最终成型关系深远。笔者非常赞同文化产业管理人才的研究生培养,只有在有了一定文化素养和基本技能之后,文化产业管理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才能得到最大可能的实现。而就本科生的培养来说,则更需要调整思路,转变现有的培养模式,从学生个体的能力和需求出发,不强求成为各个专业的通才,有意识地将专业细分,侧重学生纯粹能力的培养,然后再自上而下进行资源整合,强调不同专业背景人才的共同协调协作能力,方能在目前混沌的状态中找寻到一条清晰的思路。
四、系统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可行性之路
(一)系统论的个体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系统的思想来源已久,在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对于系统论的研究以及该理论给其他各个领域带来的观照,从没有中断过。系统强调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整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有机联系,具有整体性、动态性和目的性三大基本特征。作为一种指导思想,系统论要求把事物当作一个整体或系统来考察。其核心观点即在于强调万事万物的整体性,并强调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认为整体是部分的整体,而部分也是整体的部分,二者密不可分。系统中的各个要素不能独立存在,并且自身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各个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二)文化产业管理系统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1.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具备个体与整体的特点。诚如上文分析,不论是在企事业单位,还是文化传播公司,能胜任文化管理、文化经营、文化市场运作、文化项目策划、文化经纪、贸易、咨询、国际文化交流与传播、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研究型专业人才,都不可能是单个的个体而应该是集体合力。而不管是国内还是国际经验,笔者认为都违背了系统论的观点,人才培养的策略不是过于注重个体能力的伸展,就是面面俱到式的整齐划一,没有充分考虑到个体与整体的关系,在充分发展个人、实现个人专才的同时,能够通过自上而下的牵引,将具有不同专业特长的个体融入到整体中来,各自在具体的领域发挥优势,同时齐力实现整体的最大化目标。从现实经验出发,一个优秀的创意项目,从前期的构思阶段开始,就应该由不同专业背景的“出点子者”“分析点子者”“点子推广者”,乃至于“点子执笔者”和“包装包装者”等共同合力打造。比如“出点子者”,应该是具有比较厚实的文化素养、对社会、对人生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思考力,能够准确判断出什么有价值而什么没有价值的“文化型”人才;“分析点子者”,则是具有比较扎实的研究问题、分析问题能力,能熟练运用各种调查方式取得第一手数据资料,对前者的“点子”进行科学验证的“科学型”人才;“点子推广者”,则是具备熟练的市场学、经济学、营销学等相关知识,对经过评估的“点子”进行切实有效的推广的“操作型”人才;“点子执笔者”,是具有较厚实的写作功底和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的“作家型”人才;而“包装包装者”的不可或缺,是因为一份完美的策划案,离不开会熟练使用各种文档编辑、图片美化,甚至于视频包装的“技术型”人才。这样的人才可以重合,但绝不可能只由一个人、或者一种人完全胜任。
2.文化产业管理系统化人才培养思路。从学生个体的能力以及专业培养的目标出发,笔者认为要培养出能够适应社会需要的专业型、复合型人才,需要将个性化培养以及整体性协作结合起来,一方面重视个体专业特长的塑造和养成,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实现个体的“专业”和整体的“复合”,培养出能够真正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队伍。首先在个体培养方面,目前大多数高校对每个学生的培养计划都是一致的,在专业课程类别上,也一般分为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对于此,笔者建议可以在课程类别中将“专业选修课”调整为“专业限选课”。此类课程不同于专业课和选修课,一方面不具有专业课程的强制性,同时也缺少选修课程的自由性。为了多渠道培养专业型人才,学校可以对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的素质进行归类,提炼出诸如“文化素养”“科学分析”“传播推广”“文案写作”以及“艺术技能”“多媒体设计”等方面的培养方向,同时在限选课中分模块设置可以培养学生诸种能力养成的课程,并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相应模块进行学习,以期在共同的专业背景下,学习形成不同的专业特长,从一般的“通才”向具体的“专才”转化。从整体“复合”方面,要对教师的授课方式做出调整,对于专业基础课以及专业课,可以以课堂授课的方式为主,辅以课外实践的方式;但是对于专业限选类课程来说,则需要在基本掌握了理论知识后,让学生脱离课堂,进行大量的训练和实践。对于这部分的授课和学习,可以参考研究生导师培养的制度,为每个模块配备一位专职导师,除课堂授课外,主要负责下达任务给学生,同时做好指导、督促、评价等工作,通过大规模的实战经验,让学生能够基本掌握每个模块的具体专业素养。在培养学生形成不同的专业特长的同时,可以以学院或系所为单位、成立工作室制度,制订工作计划,并按照项目化培养的方式,将具体任务细分,由不同专业素养的学生分别完成“出点子”“分析点子”“点子推广”,乃至于“点子执笔”和“点子包装”等全部流程的工作,每类学生只负责单项流程的任务,但是在各自的流程中,每个学生都需要充分发挥特长,合力完成最后的工作目标。
五、结语
创意说出来黄晓明沉默了一分钟
和世界和解的第一步用现在最流行的词来说叫“自黑”。相信许多人都记得三年前风靡一时的凡客体,黄晓明也是在那一刻重新被世界认识。从网民的自发恶搞到黄晓明坚定地对着镜头念出“闹太套,我不是演技派”,这中间度过了漫长的“一分钟”。黄斌回忆说,当他正式成为黄晓明的合伙人后,两人从未就2010年的风风雨雨有过认真讨论,“我觉得这是揭疮疤的事。”所以当凡客的人和黄斌已反反复复就创意方案讨论多遍后,黄晓明并不知道他要做的是什么。“不是没有人说,把闹太套和他用这种方式连接起来,等于是定了性,成为抹不去的污点。可我坚持认为,这是真正直面痛处的方式,直面才意味着战胜。”虽然黄斌说得很坚定,但在听完广告公司策划案后,他一直不敢看黄晓明,“我只是瞄了他一下,结果发现他在盯着我,真的差不多有一分钟,现场气氛非常尴尬,没有说一句话,然后他就跟我说,黄斌你觉得OK吗?我说OK,他就说好。”包括广告公司在内的所有人都惊呆了,黄晓明甚至没有选择画外音来讲广告词。凡客的人后来感慨,黄晓明这样的人,很多人都会来主动帮他,因为他还是够单纯,够相信。 《匹夫》小制作冒险
用非常规的东西打碎黄晓明
在《中国合伙人》拿到金鸡奖前,黄晓明在表演上做了许多努力,很多人都忘了,他也曾凭借《风声》入围亚洲电影大奖和金鸡奖最佳男配角,但他依然被认定是个永远在表演帅的偶像,于是在《赵氏孤儿》里,黄晓明申请把原本开在脸颊的伤疤改成自上而下贯穿左眼,他迫切希望人们能认识一个新的黄晓明。但是这种急迫的心情并不见得能带来太大的改变,直到《匹夫》的出现。用黄斌的话说,黄晓明和整个工作室正是在《匹夫》之后开始坚信,种下一颗种子有可能四五年后才开花。向来是乖学生的黄晓明,在表演上几乎是一板一眼地按照老师教的去做,他从来没被打破过,过去在片场享受的也是明星待遇。而杨树鹏非学院派出身,心里没有任何规则,这个“破坏者”最终让黄晓明慢慢品尝到演戏的快乐,抛开那些急切的情绪、杂念。陈可辛导演在看过《匹夫》后觉得,黄晓明的表演开始有质感了,这颗种子种下去结的果就是《中国合伙人》的机会。 《中国梦之声》烟熏妆
工作室全体只有一张赞成票
在黄斌看来,黄晓明的改变不是突然的,而是渐变的,“失败多几次就变得更宽容,宽容甚至是指你能承担输的代价。”在正式接下《中国梦之声》评委工作前,工作室内部做了一次民主投票,同意的只有一票。黄晓明的担心是他不是以表达见长的艺人,但最后,他的表现有目共睹,在那场以“改变自己”为命题的比赛中,黄晓明的烟熏妆引来巨大争议,事后他把照片放上微博,笑称:“我是自己最大的高级黑。”看到这样的他,黄斌回想起当年凡客会议室那漫长的一分钟,“从凡客开始他就学着和自己和解,和世界和解,这种和解不是说放弃什么,而是懂得什么才最重要。”也因此,在金鸡奖颁奖台上,当黄晓明说出“我就是一个土鳖”时,台下响起的是鼓励的掌声和善意的笑声。 从打破偶像到做一辈子偶像
与粉丝一起来造梦
黄晓明工作室成立三年,在黄斌力主下,每年黄晓明生日都会办生日会,今年放在上海,明教粉丝们精心为新科影帝黄晓明准备了各种礼物,黄晓明也为他们精心挑选了一件大尺度围裙“洗手做羹汤”。外人看来,这不过是给粉丝的一次“福利”,让她们近距离看到帅气偶像做“亲密接触”。然而黄斌对此有不同看法,他们曾讨论过黄晓明还要不要继续做偶像。黄晓明对这词是抵触的,但黄斌说,我们要做的不是表面浮华吃青春饭的偶像。大家看着黄晓明,不是简单迷恋他的帅,而是因为他经历的那些成长的烦恼,都是让人感同身受的。他的不断成长,就是和大家一起呵护和完成这个梦。无论是粉丝相聚还是全程透明化黄晓明做手术的过程,都是造梦的一部分,每个人都身处其中,陪伴着黄晓明,最终完成这个终身偶像梦。 南都娱乐周刊 黄晓明
“我会向晚辈学习,《小时代》我也研究过”
我特意翻出了周刊三年前对黄晓明的专访,那时候他刚开始试着说“我就是挺二的”,却被我刊记者一针见血地指出他的情绪中充满反弹,而今天我们再做访问,黄晓明自己也不禁感慨那时候的稚嫩与叛逆。这三年,他逐渐放下,最重要的是终于懂得该如何宽容自己。有一个细节是,以往我和他做访问,他永远坐姿端正,表现得彬彬有礼,这样的“模范”黄晓明却让人有种莫名的距离感;现在,他还是那么有礼貌,却也会说,实在是太累了,诶,我要不闭着眼睛跟你聊天吧? 凭《中国合伙人》拿奖
“以前我的道德规范束缚了表演”
南都娱乐周刊:还是要说今年的金鸡奖,我觉得你在演技上面说服旁人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包括拿奖的《中国合伙人》,陈可辛导演一开始对你也是有质疑的?
黄晓明:很难很难。争取这份“认可”真的需要很大勇气与决心,每一个角色都是一场赌局,可能让你一下子赢得喝彩,也可以让你一夜之间一落千丈。我并不是一个很聪明的人,更不是个天生的演员坯子,这一路走来的大部分时刻我都有很重的危机感,甚至是看不到未来的方向。我真的是在拿奖的那一刻,才找到了这份真实感,觉得自己好像是个靠谱的演员了。大家都知道,起初可辛导演是有怀疑的,他不打算让我演这个角色的,但是我一定要演,直到演了第一场戏之后,他跟我吃饭,我问他说你觉得怎么样,可辛导演就说我很惊讶,我没想到你现在的表演跟以前完全不一样,非常细腻,他也感慨自己很幸运地碰到了好多演员的这个(黄金期)。
南都娱乐周刊:相较之下,你是不是更激动于业内人士对你的肯定,因为他们过去很习惯把你划分到男花瓶范畴里?
黄晓明:不论是业内业外,很多人都习惯这么认为了,甚至已经产生一种刻板偏见。我以前没有意识到,觉得只要自己认真努力地拍戏,大家自然就觉得我是OK的,但后来发现很难,“改变”的这个过程是非常艰辛的,甚至有那么一段日子,别人看到你不是把你当作一个演员、一个艺人,而是当成一个笑话。但为了梦想,只有勇敢地面对,这个过程漫长而艰难,并且时刻在考验你的毅力,但我很庆幸现在的自己已经看到了越来越多的曙光。
南都娱乐周刊:觉得你没以前那些包袱了。
黄晓明:以前我总是会拿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我很感激《血滴子》和《中国合伙人》的制片人。我在拍《血滴子》的时候虽然很努力,但他就说,晓明你人太正了,所以在你表演当中的感觉太正了,你总是在处处让着别人的这种感觉,他说我真的有时候希望你坏一点,我宁可你去抽烟、酗酒……
南都娱乐周刊:就是说你的一些生活原则其实限制了你的演出?
黄晓明:从他那句话开始我突然明白了,明白为什么我始终突破不了自己,我永远把自己箍在一个道德规范之内,不允许自己出任何错误,希望自己在公众面前是完美的。因为我的这个性格和内心的这种拘束,导致在任何事情包括表演,都会给大家一种感觉—“黄晓明是个好人,但就是总觉得差了那么点东西”,觉得我很装……这对演员来说是一个非常致命的问题,因为你不肯放开自己。所以在《中国合伙人》的时候我选择了彻彻底底改变自己,从头到尾摆脱黄晓明,去演一个别人,演一个真正我理解的、我看到的土鳖,我做了很多的功课,目的就是一个,让自己不像自己。
南都娱乐周刊:某种程度上也是对自己的一种“宽容”?正如你代言的东风日产的理念?
黄晓明:这句话总结得好,就是对自己的一种宽容,不再执着于一次的成败得失,做不到也没关系。
南都娱乐周刊:就是这种宽容会让你变得像个普通人了?(笑)不是无所不能、不犯错的?
黄晓明:我一直就是个普通人啊(笑),以前我会很天真地认为凡是我想要的只要我努力就一定能够得到,但现在会觉得凭什么你想要什么就得给你什么呢?人生不可能每样东西都是你的,给自己放松、宽容一点,客观对待自己,过得也会轻松、快乐一些,这就是现在我对自己的“宽容”。 三年心态转变
“我会研究后辈为什么成功”
南都娱乐周刊:我看三年前你的采访,尽管某些表达跟现在差不多,但字里行间的情绪会让我觉得,那时候的你其实不太愿意承认并不是所有事情努力了就一定能做到?
黄晓明:对,以前想得很天真,比如说我在出专辑的时候,学过一阵舞蹈,但大家就会反应认为舞蹈不适合我。可那会儿的我认为只要你肯做肯努力就一定能做得到。是,努力是你必要的前提条件之一,但他也只是之一,并不是占有全部因素。你有没有这个天分,你适不适合,也非常非常重要。特别是舞蹈这种技能,它不是努力努力就学得会的,所以现在这点我很清楚,不适合自己的东西就没有必要浪费时间去做,排除没意义的杂念,专心致志把适合自己的事情做到极致,做到最好才是最重要的。
南都娱乐周刊:你是怎么想通的?
黄晓明:我想人总是在挫折里总结经验教训的,没有反省,或反省得不够,那说明挫折还不够大。我狠狠地跌倒过,一度还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抑郁症,后来我开始总结为什么会跌倒,是不是我有很多细节没注意,过去的我可能在太多保护下。说实话,如果不是因为那么大的挫折,可能这一辈子都很难彻彻底底地让自己真正地低下头来。
南都娱乐周刊:在演戏这件事上,你从来都是不怕去问别人的?从来不怕露怯?
黄晓明:我是一个乐于学习的人,更不希望放弃一切可以学习的机会,尤其当我有机会面对一些已经成功的前辈或者与他们合作,我总是相信成功一定是有它的必然性的,也许有些电影角色并不一定特别适合我,却能给我一个很好的机会与前辈认识、合作,那我就认为这个机会是值得的。
南都娱乐周刊:你从来不会有这样的心态吗—“我已经是这么大的明星了,干吗还要来问你,如果你愿意说就说,我觉得我还不错”?
黄晓明:我是一个在这些方面脸皮很厚的人。我希望永远可以保持一个谦虚和谨慎的态度,可以抓紧一切时间趁着自己还能学习的时候去学一些东西。人是可以活到老学到老的。现在可以学长辈,未来也可以学习比你成功的晚辈,一个谦和的心态很重要。作为一个老板也是,你要允许并且愿意比你有才华的人进到你的团队里面。
南都娱乐周刊:即便是真的比你年轻的后辈跟你一起来拍戏,你也会去研究下他到底为什么这么成功,这么有人气?
黄晓明:当然。我一直都是这么说的,每次看到一些成功案例的时候,我都会分享给我的团队并且跟他们研究,每个人每个作品的成功是有他们成功的道理,他们为什么可以这样……
南都娱乐周刊:最近研究哪些成功例子?
黄晓明:很多,比如郭敬明的《小时代》,为什么这个作品会这么受关注,一出来之后马上有很多人喜欢、追捧,我问过一些年轻小朋友的看法,发现其实他们对于电影的要求并没有我们想得那么复杂,他们就是单纯地希望自己幻想出来的人、事物,能够有人把他们变为现实放到大银幕上,那他们就会抱着这份好奇与热情来关注这个作品。商业和艺术看起来是矛盾不相容,但其实每个时代赋予艺术的定义也渐渐变得不同,艺术的也可以是商业的,这个时代冒出的一些新的想法和审美观,我们不仅要去尊重,也要慢慢地去适应。 快问快答追婚期
“明年二月结婚?没这计划”
南都娱乐周刊:赵薇要去做《达人秀》评委,你有给她建议吗?作为评委圈的前辈。
黄晓明:有,她有问过我,我觉得她是可以去的,因为《达人秀》的那个班底就是《中国梦之声》的班底,很不错。但她比我聪明太多了,不需要我给她什么建议,她邀请我跟她一起做,但是我真心真意的是没时间。
南都娱乐周刊:因为你碰到一个强大的好对手周迅?
黄晓明:不光是这部,我现在在三个剧组拍戏,时间都不够用。但这部戏又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
南都娱乐周刊:那你也觉得撒娇的女人才好命吗?
黄晓明:我认为是这样的。但这个撒娇不是表面的撒娇,不是无理取闹,而是该撒娇的时候会撒娇,要一种收放自如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