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化工企业信息化

化工企业信息化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3-13 11:14:5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化工企业信息化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化工企业信息化

第1篇

关键词: 西北石油化工企业信息化; 人力资源管理

中图分类号: F2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2-0175-01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即“eHR”(electronic HumanResource),是新经济时代下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趋势,是以网络技术的成熟与运用为基础,以ERP、ASP(Applica―tion Service Provider,应用程序服务提供商)等概念的出现和具体实施为存在和发展的环境,以人力资本开发和增值的迫切性为终极原因,将先进的软件配上高速的硬件运用于人力资源管理,为企业建立的一种基于Internet的人力资源服务网络系统,石油化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基于互联网的人力资源管理流程化与自动化。“信息化”把有关人力资源的分散信息集中化并进行分析,优化人力资源管理的流程,实现人力资源管理全面自动化,与企业内部的其他系统进行匹配。

(2)获得人力资源管理外部服务。企业的人力管理者能够有效利用外界的资源,并与之进行交易,比如获得人才网站、高级人才调查公司、薪酬咨询公司、福利设计公司、劳动事务公司、人才评价公司、培训公司等人力资源服务提供商提供的服务。

(3)实现企业内部自助服务。让员工和部门经理参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现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视员工为内部顾客的思想,建立员工自助服务平台,开辟全新的沟通渠道,充分达到互动和人文管理。

一、西北石油化工企业人力资源信息化发展现状

我国石油化工企业的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开始的较早,少数石油化工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程度相对较高,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但相对于石油化工企业生产信息化的快速推进,我国西北石油化工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信息化明显落后,与东部和跨国石油巨头差距很大,还处于发展阶段,已经成为石油化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一块短板,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二、西北石油化工企业人力资源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1.对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存在认识上的误区

西北石油化工企业在石油勘探、油田测井、石油炼化、石油运输和销售等各方面的专业应用系统发挥了巨大作用,信息化已经日趋成熟。但是,人力资源信息化却相对滞后,显然,西北石油化工企业“重安全生产,轻企业管理”的意识仍然存在,忽视人力资源建设,更对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行动上缺乏动力,片面的把人力资源信息化看作是技术问题。

2.缺乏人力资源信息化的专业技术人员

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需要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对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大多数石油化工企业缺乏熟练掌握人力资源软件的从业人员,这直接导致企业开展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进程缓慢。

3.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软件的不完善,信息化效益没有得到发挥

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不断变化给信息化带来新挑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西北石油化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不断发生变化,相关信息化管理软件系统也要随之发生变化,甚至是有的企业因为人力资源信息化软件的开发跟不上管理的变化,而陷入困境。

4.不注重更新维护与可持续发展

人力资源信息化是紧跟信息潮流,时刻变化的。一些西北石油化工企业在初期引入人力资源信息化后,都希望功能众多,做到一步到位,以为这样就能够获得良好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益,不注重更新维护和持续发展,这种急于求成的心态是不合理的,严重影响了企业在获取人力资源信息方面的能力,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三、西北石油化工企业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和完善的对策

西北石油化工企业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和完善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需求与效益相结合、发展与改革相结合,重点解决石油化工企业人力资源信息化发展的全局性问题。要以公共信息设施为基础,以电子政务为龙头,以信息服务为切入点,通过人力资源信息化带动西北石油化工企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和完善需要研究企业外部经营环境中可能的风险与机遇,以及企业内部资源配置与管理的水平,同时要遵循企业信息化各个阶段的发展规律,循序渐进,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提高西北石油化工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1.革新观念,使领导和员工充分支持人力资源信息化的建设

信息化是一种管理方式的转变,也是管理理念的转变。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需要IT技术的支撑,但真正影响和决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的是人,软件只是帮助实施管理的一种手段。管理理念的转变需要各级领导、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和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

2.提高人力资源管理者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员工素质

西北石油化工企业在实施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中,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从业者对信息技术、管理信息化以及石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项目上的认识和技能掌握是十分重要的。要提高人力资源管理者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更充分的理解和消化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本质,从而提高石油化工企业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的使用水平和运行效益。

3.研发适合西北石油化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系统软件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和软件为企业带来了许多便捷和效益,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效率,但由于西北石油化工企业其特殊的性质和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因而石油化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就要用适合自身特点的系统软件。例如,陕西延长石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结合自身的特点启用了用友集团开发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初步实现人力资源基础业务的集团化集中管理。

4.制定符合西北石油化工企业特点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发展战略

西北石油化工企业所生产的石油、天然气、乙烯及其他化工能源是国家能源发展战略中重要的一环,为军事国防、交通、工业、农业、科技乃至人民生活各方面的必需品都提供了能源,这就奠定了其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中,要注重其系统性和战略性的发展,要纵观全程,对未来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做出明确的投资判断,使其效益最大化。

第2篇

1.1青工现状能主动利用

新的信息化工具管理自己,善于学习,思维活跃,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取、接受和利用新信息、新事物,在企业抢建工程、机组大修和文体活动中,体现出很强的工作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

1.2青工面临的问题

调查发现,由于受各方面条件的制约以及历史体制遗留问题的影响,仍然有一部分青年员工存在对自身工作没有方向,对企业没有融入感,对日常工作有所抱怨,缺少工作主观能动性,工作方式僵化,缺少对工作管理技术创新等问题。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1.2.1员工个人因素缺少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对自己没有明确的工作目标和计划。缺少自我激励能力,对企业的依赖心理很大,主动学习、主动工作、创新工作的意识不足,一旦企业没有满足其当下的需求或关心引导不够,就会对企业形成抱怨,降低对企业的凝聚力。

1.2.2企业的因素萧电是传统的国有企业,在企业经营理念、企业文化、方针政策等方面受到体制束缚的影响,流程执行的反馈机制和监督不能有效落实,不能很好地激发员工工作的使命感,在流程执行中,没有有效的监督,容易养成员工偷懒、消极的工作态度,加剧员工的离心力。导致企业利益与员工利益、企业目标与员工目标的不协调,不平衡,降低员工对企业的凝聚力。

2利用企业信息化

提高青工工作创新能力的对策和建议利用企业信息化平台,将青工的学习和工作有机的结合起来,在持续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挖掘青工的潜力,提高综合素质,使青工个人和整个职工得到共同发展。

2.1正确认识企业信息化的时代背景

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在生产、管理、经营等各个层次、各个环节和各个领域,采用计算机、通信和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逐步实现企业竞争力的过程;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过程,本身也是提升企业文化,规范企业管理,提升企业员工凝聚力和创新能力的过程;通过企业信息化,使员工接受并主动学习先进的科学管理理念,改变员工的思想意识和陈规陋习,进一步提高办事的主动性,有力推进企业规范化建设。

2.2注重企业文化类信息系统的建设

在当前的信息化时代,通过上网了解信息已经成为每一个人的习惯,而在企业间,由于互联网访问的限制,企业的新闻网站已经成为员工了解企业及国内外新闻的首要选择。企业应通过新闻网站之类建设,利用信息系统信息传递的高效互联,将企业的价值观及时有效传递到企业每个员工之间。

2.2.1善于把握信息化平台的切入点利用企业信息化促进企业文化建设,提升青工凝聚力和创新能力。第一,完善企业新闻网站建设,在做到企业新闻动态及时有效的之外,并以专题等活动,将每个系列的新闻汇集,使员工能够快速准确的得知企业的动态,了解企业的价值导向。第二,以新闻网站为基础,建立视频新闻传播的流媒体系统,建立以企业杂志、厂务公开、资料文档等为基础的内容管理系统,进一步加强不同类别的企业文化传播。第三,通过建立在线学习平台,通过技术培训视频、资料等方式向青工传播知识,引导学习氛围,建立学习型组织。

2.2.2营造充分沟通、知识共享的环境。

2.2.2.1建立沟通平台通过员工实名制的形式,建立论坛、群组、厂长信箱等形式的员工间沟通交流平台,并通过有效引导和管理,体现以人为本,尊重人的感情,使员工得到尊重和发言权。在企业中,营造团结友爱、相互信任的和睦气氛,强化团体意识。

2.2.2.2合理配置网络资源将企业组织的每个文化活动在网上公告,让员工直接通过网络方式参与,既能做到全面及时准确地传递企业价值观动向,又能有效地形成互动,增加员工的融入感和凝聚力,树立员工的使命感,提高员工的文化素养和道德水准,对内能形成凝聚力、向心力和约束力,形成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和道德规范,能使企业产生积极的作用,使企业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2.3建立以企业规范化管理为目的的流程管理系统

2.3.1积极倡导以人为本的理念和机制规范化管理是在管理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人的价值,而不是把人当作一个机器上的螺丝钉和齿轮,是在对人的本质特性准确把握的基础上,通过确立一套价值观念体系来引导员工的意志行为选择。规范化管理是在理清企业组织机制、人员岗位角色、业务流程的情况下,对企业业务活动和管理活动进行整合与重组,通过流程的持续优化,使企业活动既符合员工的个人利益,也符合企业的生产管理效益。通过规范化管理,使员工提升对企业的凝聚力,也使员工在事务性工作效率提高的同时,有更多时间关注创新发展。

2.3.2建立和完善共享互动的信息平台改进创新企业业务流程系统化设计与优化,打破传统的职能边界,有机整合企业各方面资源和能力,整合组织结构,基于流程的信息化,建立以业务流程为主干,以管理流程和支持流程为支撑的管理平台,使企业关键业务流程得到运行监控和持续的优化,减少业务流程的重叠和交叉,实现业务流程运行顺畅,提高运营管控效率。

2.3.3提升企业管理体系规范化在信息系统中,建立完善的沟通平台(如利用即时通讯软件,短信接口技术等)加强流程处理中的沟通,通过流程的合理规范透明,减少工作中的人为摩擦,推行固化的规范流程管理系统,使重复的职能事物性工作简单化,新员工上手容易,也可以使青工方便的在不同岗位上进行轮岗,提升人才的复合能力,加强人员的凝聚力。

2.4建立以信息资源利用为核心的管理决策

信息系统利用企业信息化来有效利用信息资源,为全面有效的给企业各项管理决策提供依据,建立科学、公平的人事管理制度。

2.4.1完善已经建立的设备数据库完善PI生产实时数据库、MIS及各业务系统的数据库,将各信息系统数据库做到整合,或利用接口进行数据传递,并通过有效的基础数据维护手段,确保数据的来源唯一,数据准确。

2.4.2建立以人为中心的主题数据库在信息系统中,建立指标管理、绩效计划、过程控制、绩效考核及结果应用等功能模块。通过信息系统设计一套科学、详细、动态的评价方法,及时准确公平的进行绩效分配,提高员工凝聚力和主观能动性。并且通过信息系统,对员工的职业发展状况做出预估,做好员工职业发展规划,保持畅通的成长通道。

2.4.3建立以设备为中心的主题数据库通过对设备运行健康状况的准确监控和预测及对设备缺陷发生情况的统计分析,强化点检定修、预防性维护等机制,建立设备运行情况和缺陷维护情况的核心的主题数据库,减轻员工工作压力和符合,提高员工凝聚力。提高员工创新能力的知识管理系统。

2.4.4利用企业信息化来有效整合企业知识资源建立学习型组织,调动人力资源学习潜能,以知识的利用为重点,整合分散在各个信息系统的散落知识,比如合理化建议、文书档案管理、技术管理、班组(培训)管理等,实现知识共享。

3结语

第3篇

关键词:工业工程;企业信息化;促进作用

0 引言

企业信息化是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信息资源的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实现企业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管理力式的网络化、决策支持的智能化和商务运营的电子化,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竞争力的过程发展现代工业工程和推动企业信息化是企业摆脱困境、赢得竞争优势的两种最有效的手段。

1 信息化是现代工业工程的重要特征

现代工业工程最基本的特征就是信息技术在生产与管理中的广泛应用。其重要标志之一,就是充分利用计算机及其现代信息系统技术辅助解决生产系统中的各种复杂问题。工业生产的资源要素主要有人员、物料、设备、方法、能源及信息等,其中信息资源将前几种资源有机地连成一个整体,它在现代生产系统的各种资源要素中具有突出重要的作用。

在工业工程所涉及的人因与效率工程、生产及其制造系统工程和现代经营工程等内容体系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具有普遍性和关键作用。具体表现在:

(1)信息化的发展推动技术进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2)通过信息化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可提高产业整体技术水平,推动结构优化升级;

(3)信息产业具有关联度高的特点,它的发展将带动一大批其他相关产业的迅速发展,对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效应。

2 工业工程与企业信息化之间的关系

2.1工业工程是企业信息化的基础

对于一个现代化的企业来说,信息化系统就是要把工业工程的方法集中统一整合形成一个综合性的信息管理系统,首先信息源自企业的方方面面,所以信息系统的开发以及使用就是要将企业本身当做参照物,使用科学系统的分析方法对企业信息进行分析;其次对于信息的处理使用计算机技术,这样能够对收集的企业信息进行各种优化处理,在使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设计信息系统的过程中要充分的考虑人员的认知能力,由此设计系统控制界面综上来看,企业信息化发展过程中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分析将会是工业工程技术的综合运用过程再者企业信息化本身就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几乎包含了工业工程全部的知识量,所以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应用使得现代科学技术真正得以发挥系统工程是工业工程的基础,它在所有领域发挥统领作用,所有的都要围绕系统工程展开,而数据库往往扮演信息管理工具的角色,系统工程并不是单一存在的,还需要其他工程来补充完善,软件工程就是起到了系统完善的作用,软件工程致力于本身的生产和控制工作所以整体上可以看出,企业信息化就是在工业工程发挥作用的基础上,时刻的强调系统工程在其中的使用,当然还需要必不可少的信息工程的知识和技术综合形成的一个边缘领域.

2.2MIS系统有效促进信息化发展

作为企业信息化的一个重要方面,MIS就是基于企业管理流程而设计并且最终服务于企业管理的信息化系统,就是要通过现代化的管理理念以及相对系统的开发方法的引进和使用来对企业的所有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加工以及储存,适时地利用手中的信息来对市场进行预测和控制,达到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决策的目的,而这个标准就是工业工程作用的结果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工程的结合就是要将其在微观层面上的管理技术发挥到极致,是现代化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基础通过科学高效的MIS系统的建立,及时准确的对企业的信息进行处理,既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节省人力资源,同时还能够增强决策的可行性,对企业的管理层来说,能够提供预测、计划以及控制等信息支持,实现数据的整理和数据资源的共享使用,使企业的信息功能高度的集成统一,实现信息要素的优化配置,真正的发挥信息以及信息化的强大作用,逐步的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实力。

2.3企业信冬化过程中离不开工业工程的有效支持

现代化企业信息化发展过程对于基础信息数据的准确度要求非常高,这些基础性的数据都需要工业工程的强大支撑,比如标准工时,需要工业工程进行动作分析以及作业研究,如果没有工业工程这个环节很难达到要求的准确性,当前阶段很多企业的基础性数据都是通过估计得出的,这样不精确的数据会严重的影响企业的发展,包括产品的生命周期、生产成本以及生产计划等环节,同时企业的信息化还需要LAPP/CAM等软件的使用,而这些软件又都是以准确的基础型数据作为前提条件的,所以说要想促进企业的信息化发展就必须得到工业工程的强大支持

3 工业工程对企业信息化的促进作用

3.1工业工程提升了企业的信息化水平

工业工程的基本功能就是对企业的信息化以及系统的建设提供整体规划和设计,首先要有系统性的进行整体规划设计,就是要在对企业的发展以及信息化的使用的理解基础上对企业的现状以及发展进行客观的分析,将企业当前发展和未来规划作比较,将两者的差距作为参考的依据,制定系统的信息化战略,确定没一个环节的关系,将信息化建设项目具体的落实到位,真正的让企业的信息化系统得到充分的发挥,能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3.2工业工程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的资源利用效率

MPS就是研究企业的资源利用,主要是针对企业的生产计划提出的,就是针对企业某一个具体的产品,确定其在特定时间段内的生产计划,还会根据MPS确定产品生产所需要的资源计划,通过资源计划的制定来确定所有生产制造所需要的采购物资所以生产计划是现代企业达到资源整合配置以及平衡的关键点,也能够有效的保证企业的信息管理和实际的生产经营保持高度一致对于制造企业来说,需要根据企业的资源计划以及控制建立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任何企业都需要建立自己的信息管理系统。

总之,多年来,许多企业一直在努力寻求具有较好适应性、系统性、综合性的管理模式和方法。而现代企业工程正是具有这种特点的力法论和技术综合体。另外,技术改造除了需要企业有必要的硬投入外,更需要采取强化软投入的办法。工业工程立足于生产系统结构的优化调整,其推广应用是一种有效的软投入推广应用工业工程,促进企业信息化,是我国企业真

正走入国际市场、有效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基础和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冼香仪,陶俐言.基于IE思想和方法的H照相馆业务流程改善[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6(08)

[2]张浩.浅析工业工程的发展及在我国发展存在的问题[J].河南科技. 2014(12)

[3]齐二石.西蒙谈工业工程[J].机械工程.1991(01)

[4]罗一新.关于在我国推广工业工程的思考[J].湖南大学邵阳分校学报.1993(01)

第4篇

企业信息化是在企业范围内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建设规范辅助企业经营管理流程和业务流程,通过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等手段,实现对企业生产经营中各种信息的控制和管理,使企业经营过程对有价值信息感知、筛选和使用,提高企业的经营水平,降低管理、运营等成本。

1.1 信息化水平

运用评价体系分析企业信息化发展,将企业信息化水平分为三个层次:①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辅助管理等软件工具,对企业经营活动中的生产、研制和行政管理等过程进行辅助,提高原有的工作效率;②实施一些计算机系统软件,进一步提高企业经营管理的系统化水平;③使用互联网作为基本工具,通过统一门户网站等方式实现电子商务(在特定类型的企业中,不适合通过互联网进行企业经营管理工作)。

1.2 信息标准化

在企业信息化建设历程中,信息化标准体系参与信息产品的研制、信息技术开发、信息系统建设以及企业信息系统运行与管理的全过程。

1.3 信息化体系

企业信息化标准体系对企业信息化重要组成的形成过程有指导和手册性的作用,其中主要包括信息系统建设、信息技术开发、信息产品研制、信息系统运维管理等,在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起到纲领性作用,并且是技术依据和标准的提供来源,至关重要。

1.4 信息化系统

信息化系统组成要素较多,企业信息系统规模和需求是较为典型的基础信息系统,涵盖了一般信息系统根本的六个要素:物理平台、网络平台、应用支撑平台、应用平台、系统安全体系和标准体系。

1.5 信息化体系组成

根据企业信息化系统组成分析,信息化标准体系中涵盖的标准既为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运维管理过程和企业信息化发展过程中使用和遵循的标准汇总,主要包括:信息技术基础标准体系;信息资源标准体系;网络基础设施标准体系;信息安全标准体系;应用标准体系;管理标准体系。

2 军工企业信息化

我国的军工企业与国外的同类企业不同,有其一定的特殊性,国外的军事装备制造公司,比较著名的美国波音公司、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他们的军品生产研制比重较大,但他们更多的还是民用产品,而国内的军工企业以大的军工集团的形式存在,近年来较少部分非核心军事装备、保障装备开始在民营企业和私人企业中研制生产。

2.1 信息技术基础标准体系

信息技术包括感测与识别技术、信息传递技术、信息处理与再生技术信息处理、信息施用技术又包括控制技术、显示技术等。信息技术基础标准体系主要包括:术语标准;识别卡标准;存储媒体标准又包括光盘、磁带、磁盘等介质标准;软件与软件工程标准;设备标准;字符编码标准。

2.2 信息资源标准体系

信息资源标准体系从信息资源的采集、分类、目录、存储和服务等环节入手,适用于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工作的规划、设计、建设、验收、测评、运行与维护。其标准主要包括:数据元标准;元数据标准;信息分类及编码标准;业务文档/媒体格式标准;数据库标准;描述技术标准;目录服务标准;Web服务标准。

2.3 网络基础设施标准体系

网络基础设施标准体系是信息系统基础建设的依据,在基础建设的全过程中适用,这个标准体系是一个年轻的,快速发展的标准分类,国际上有主流的美国标准TIA/EIA和国际标准ISO/IEC标准两大体系,国内也有相应标准制定组织。网络基础设施标准体系按公用标准和实际使用特性划分如下:

①共用标准:线缆标准、网络结构标准、配套设施标准。②IP网标准:TCP/IP标准,总体标准、协议标准以及MPLS、VPN、IPv6等。协议标准涉及接入层的Ethernet、FR、ATM、PPP/SDH、WDM,包括网络层的ARP、RARP、IP、ICMP、IGMP、IGP、EGP、PIM、IPsec等标准,传输层的TCP、UDP标准,应用层的FTP、SMTP、MIME、HTTP、SNMP、DNS、TELNET、RTP、RSVP、HTML、XML标准等,IPv6标准体系包括IPv6规范、地址寻址、逐跳选项、组播、MTU路径发现、报头压缩、建隧道传送数据包、域名系统、路由、邻居发现、自动配置、程序接口、映射、移动性、基于不同介质的IPv6、管理信息库、演进机制以及设备与测试标准等。③以太网标准:以太网技术是目前局域网和城域网的主流技术,万兆以太网技术可能把该技术扩展到广域网应用领域。④移动网标准:移动通信标准体系包括GSM/GPRS、CDMA、WCDMA、CAMA2000、TD-SCDMA、EDGE、TD-SCDMA、TD-LTE、LTE FDD、数字集群标准等。⑤其他实际使用还包括ATM网标准、FR网标准、电话网标准、传输网标准、接入网标准、卫星网标准、业务网标准和支撑网标准。

2.4 信息安全标准体系

信息安全标准是军工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最为重点考虑的方面,作为与国家安全相关的行业单位,在进行信息化建设,特别是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系统的时候,都会以国家相关机关的标准为依据进行建设。

根据企业信息系统组成模型,分析企业信息安全标准体系构成应在以下几个方面考虑:①物理平台安全方面: 信息系统的综合布线标准、设备间及中心机房建设标准、电磁泄露发射防护建设标准,介质存放环境和介质销毁条件建设标准等;②网络平台安全方面:网络数据交换标准,远程数据传输防护标准,数据完整性要求等;③应用支撑平台安全方面:数据安全保障标准,包括存储设备、磁带、光盘标准等,安全数据库标准、病毒及恶意代码入侵防护标准、访问控制、身份鉴别和接入控制等标准;应用平台安全方面:应用平台既是企业经营活动所使用的各类应用系统,应用平台安全是指在网络模型应用层的安全问题,包括网页应用安全、邮件安全、信息传输安全等,这些问题的防护以系统集成和应用系统建设为根本,通过在建设中遵循和制定协议使用标准、信息加密技术标准、抗抵赖和电子签名、电子标签标准等,实现应用平台的安全防护;④安全支撑环境方面:与网络平台安全方面相类似,同时它是为物理层到应用层全局安全进行支撑的,应该包含信息系统建设相关安全内容的设计、运维管理方面的制度制定标准,这些一般以国家标准、国家保密标准的形式出现;⑤系统安全管理方面:系统安全管理这里指对系统运行维护工作的标准要求,《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系统分级保护管理规范》BMB20-2007为主要依据,同时单位应建立相应的具体制度,囊括运维管理的全过程。

2.5 应用标准体系

应用标准体系包括“电子政务标准体系”、“电子商务标准体系”和“空间信息应用标准体系”三部分。

①电子政务方面:应用业务标准、应用支撑标准、网络基础设施标准、管理标准等。②电子商务方面:术语、EDI参考模型等总体标准、业务操作标准、功能服务标准等。③空间信息应用:最为常见的是导航、地图服务、GPS卫星服务、北斗等这些内容,因为服务的主题不仅是企业,更多的是人,主题数量巨大,服务渠道众多,对标准的依赖程度较高,而随着空间技术,太空技术、海洋资源等未来重要领域的到来,对企业对这类标准的掌握、应用提出很高的要求。

2.6 管理标准体系

管理标准体系包括系统管理、网络管理、工程标准、验收与监理标准、测试与评估标准以及质量控制与认证标准等。

第5篇

[关键词]信息化管理;财务;优化;工作流程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30-0130-02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企业面临着残酷的竞争。同时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化的管理系统进入企业运转的各个环节,信息化管理系统不仅提高了企业的办公效率,同时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但是在信息化管理进入财务系统时,却面临着一个非常尴尬的局面,那就是信息化与传统财务管理工作流程的冲突。

1 财务信息化管理的基础工作

在传统的财务管理工作中,由于需要多部门的协作,有时一项工作可能需要往返于两个部门几次,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浪费办公资源,使工作不能在高速的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在信息化财务管理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信息化技术对应用活动的管理。在信息化过程中需要对传统的财务管理工作流程进行分析,对应的把各流程在计算机软件上予以实现,完成财务信息化管理。

比如说在该企业的办公费用报销方面,采用的是员工通过员工接口进入财务系统,提交自己的报销信息,然后财务人员和部门负责人分别审核,最后提交票据完成报销。流程简单,时间短。

2 财务信息化管理的工作流程优化方案

2. 1 科学性出发保证财务信息化管理正确有效

首先应当对财务工作流程的特点以及要求进行具体的分析,力求得到准确的办公流程方案,这样才能在信息化的过程中保证财务管理系统不会出现漏洞,保证公司的正常运营。通过对传统财务管理系统工作流程和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流程进行对比,把不需要的环节取消、不重要的环节优化,减轻信息化财务管理系统的负担,降低复杂度。

2. 2 建立科学的优化评测系统,保证信息化管理优化过程的正确性

建立流程优化评测系统应依照工作流程优化分析所得的需求及目的,从而满足信息化财务管理系统的基础需求,在评测系统的组建上应在行政、财务以及基层员工中抽调专业人员,进行该系统的需求分析,只有通过专业人员的分析才能得出专业的结论,但是由于专业人员只是在某个领域内专业,所以在需求分析完成之后还需要由信息管理部门的人员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评估,剔除没有意义的目标,保留重要目标。另外,信息系统人员不可以拥有“一票否决权”,以防止信息部门员工为了简化工作而把重要的但是复杂的目标否决。同时在信息化过程中不能只考虑企业目前的状况而放弃将来的提升空间。要充分考虑企业未来的前景,给信息化财务管理系统留有充足的提升空间,从而保证企业的发展不会受制于信息化财务管理系统的落后。

比如说员工的薪资系统,根据合同,确定员工的工资水平,同时录入员工信息,在每月工资核算日,传统的工作流程需要财务人员核实每个员工的考勤和业绩,然后再到负责人处签字确认,工作量大而且容易出错,并且查证困难。在新的系统中可以通过财务系统直接联网确认员工的考勤状况,同时业绩方面也可以直接从数据库中调取信息,这样就可以在办公系统中直接确认员工本月的实际工资,大大减少了工作量,并且不容易出错。

2. 3 优化信息化财务管理工作流程的重点

首先要把财务信息的收集流程优化放在第一位,因为财务系统中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财务信息的收集,通过信息系统来实现财务系统的信息收集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还能保证信息无遗漏的收集。通过财务系统的高效收集信息,可以为企业在财务方面增强信息实效性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之前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信息在审批过程中会造成多少人力以及精力的浪费。

另外,在销售人员申请办公资金的时候,简化的流程也可以减少工作延误的可能。比如说一个刚刚入职的没有什么积蓄的工作人员需要外出办公,但是经费比较紧张,如果通过传统流程则很难在短时间内申请到办公资金,并且如果相关人员外出办公没有回来则这个工作可能就无法完成了。

在优化过程中要确定财务主导地位,在财务管理系统中明显要采用财务主导为关键,这样才能为提高办公效率打下基础。在财务信息化优化工作流程过程中,同样需要创新思维的建立,因为任何工作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保持创新同时保证以人为本,要知道系统终究是为人服务的,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2. 4 为达到优化工作流程的目的要加强培训

因为不同于传统的工作流程,所以在信息化管理系统刚刚上线的时候由于员工还不熟悉工作流程,从而造成新的工作方式反而使工作效率降低,这就需要员工进行快速培训进而熟悉新的工作流程。在简单的培训之后,新系统的优势才能体现出来。这时如果再有新员工加入公司则可由老员工指导工作,系统更新之后也只需要简单改变就可以适应工作。

3 关于信息化财务管理工作流程的优化方法

首先应对传统的财务管理系统的工作流程进行改造,并针对新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进行相应的创新。因为信息化管理系统最根本的目的就是提高工作效率,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如果完全保留旧系统的工作流程,则信息化就只是一句口号,只不过是用信息技术包装的传统财务管理工作而已。同时信息化的财务管理系统还应该从企业的战略角度出发,为企业的长远目标服务,提高财务系统的控制能力,优化快速反应能力,让财务系统能进一步在企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从企业的市场定位确定企业的竞争力所在的关键点。

在对外竞争中,如果公司代表在外出谈判过程中不能对自身企业有一个很好的掌握,难免在工作中出现各种纰漏,而传统的财务系统中,员工想要了解信息需要进行大量的工作,从而降低工作效率,要知道在快节奏的发展中,任何一处时间的浪费,无用工作的重复都是企业发展的一个绊脚石。通过新的财务管理系统,相关公司员工可以快速对情况做出判断,节省大量的时间。

另外,制定企业规划的工作人员也一样需要快速了解公司情况,传统的工作方式不仅人力资源浪费严重,并且信息处理过程中如果出现差错则很容易将企业引入万劫不复的深渊。但是信息化的管理系统会把最正确的信息用最短的时间显示给相关的人员,而不必经过任何中间环节,从而大大降低工作中出现错误的概率,这样由于愚蠢而导致的决策错误就可以完全避免了,为企业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风险。在激烈的竞争中,任何一点细微的风险都有可能产生蝴蝶效应,所以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绝对不是耸人听闻。而信息化的管理系统正是对细节最好的处理方式,所以信息化的优势一目了然。

4 结 论

基于以上讨论可以看出,在现代化进程越来越快的市场经济中,若想占据有利的竞争地位,必须从每一个细节提高企业的资本,而财务管理系统在整个环节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如何优化财务工作流程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优化过程中不仅要考虑企业内部的因素,同时对外部发展情况也要有相应的理解。所以在优化过程中必须采用谨慎的态度,同时大胆创新,为企业长远的发展铺平道路。

参考文献:

[1]汪慧甜. 会计信息化服务市场的财政监督[D]. 上海:华东理工大学,2012.

[2]宋莹莹. 安徽省农业企业会计信息化问题研究[D]. 合肥:安徽农业大学,2012.

[3]仇铭燕. 基于会计信息化下的财务会计流程优化[J]. 财经界(学术版),2013(12).

[4]张伟清. 企业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J].中国市场,2014(25).

第6篇

关键词:合同管理;信息化水平;存在问题;有效举措

随着我国经济的日益发展,企业的竞争日益加大,工业企业只有加强现代化的管理才能够促进企业的经济实力,从而在社会中立足,面对当下企业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必须要采取现代化信息的科技手段,提高合同管理的科学性和技术性,才能够有效维护企业的经济利益,实现企业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因此本文主要探讨当下工业企业合同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探讨其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管理水平的有效举措。

一、企业合同管理采用信息化手段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工业企业面对当下日益竞争的激烈,合同管理也必须要提高管理水平,才能够有效的应对一些危机,因此工业企业合同管理采用信息化手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工业企业合同管理采用信息化手段,有利于提高合同管理的科学性。面对当下我国工业企业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我,采用信息化的手段,不仅能够为工业企业的合同管理注入新的活力,而且有效地提高工业企业合同管理的科学性,有效的规避当下工业企业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促进工业企业合同管理走向正规化的轨道,从而有效的增强企业的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的发展。新信息时代到来之后,采用信息科技能够使得工业企业的合同管理水平得到提升,解决传统的合同管理的漏洞,实现工业企业合同管理新的飞跃。其次,工业企业合同管理采用信息化手段,也能够提高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水平。企业纷纷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方式,工业企业的合同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采用了信息化的手段,提高了管理的水平,才能够使得整个工业企业的管理水平更上一层楼,从而实现整个工业企业的管理走向现代化的轨道,工业企业合同管理采用信息化的手段,是适应当下企业现代化管理方式的必然选择和必然趋势,合同管理采用信息化的手段才能够改变传统的合同管理方式,能从繁重的合同管理中解放出来,促进合同管理更加有序、规范、科学。最后,加强工业企业合同管理的信息化水平,确保合同的安全不被泄露,维护企业的经济利益。面对当前日益激烈的竞争,企业之间恶性竞争越来越明显,企业的合同涉及到很多的机密,一旦泄露,就会损害企业的经济利益,因此只有加强了企业合同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才能够有效的防止信息的泄露,同时确保合同的安全,这样就能维护到企业的重要信息不被窃取,从而有效的维护企业的经济利益,因此加强工业企业合同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对于维护企业经济利益有重要的作用。

二、当下我国工业企业合同管理的主要问题

首先,合同管理存在着不合规不合法的现象。由于工业企业的合同管理采用传统人工维护的方式,在合同的草拟及签订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与现代化的管理方式和现代社会的需求严重脱钩,这样一方面导致了工业企业合同管理的落后,而且很有可能导致合同管理出现问题,尤其是违背法律的相关规定,这样就会导致合同管理失去效应,导致合同失效,从而损失的企业的经济利益,也不利于维护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沟通与联系,不利于建立合作的模式。其次,工业企业合同管理人员的素质低,导致了信息化的水平比较差。由于当下工业企业合同管理要采用信息化手段,必须要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不仅要具备合同管理的能力、操作的能力,但是当下在工业企业中,合同管理的人员由于缺乏相关的培训,或者是本身的知识水平有限,使得在工业企业合同管理的过程中,技术水平比较差,无法采用现代化信息设备,使得合同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比较低,不能够满足现代化企业发展的需求,也不利于工业合同管理的有序、合法、正常进行。所以说工业企业,合同管理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到了合同管理的水平和现代化信息化的水平。最后,合同文件内容不完整、不规范,影响到合同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在工业企业的合同管理中,由于建设工程施工是一个较长的过程,期间会受到政策因素、经济因素等的影响,合同的实施过程也面临着很大的问题,这样就会使得合同在后期的费用往往会增大。需求企业盲目的追求快速签约,对合同谈判过程中讨论的内容和范围没有用文字记录下来作为合同附件,不重视合同的草签,对工程价格条款、工期和维修,合同中需要完善的条款,如违约金和工程提前资金的规定不明确,这种合同订立过程中不严谨,责、权、利划分不清楚,本身就存在缺陷,在今后工程在实施过程容易产生合同纠纷、经济损失等现象。

三、提高当下我国工业企业合同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有效举措

为了提高工业企业合同管理信息化水平,必须要采取有效的举措,因此,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有效的探索。首先,加强培训,提高工业企业合同管理人员的素质。企业必须要加强培训,通过参观考察或者是在校继续深造学习的方式,提高课堂管理人员的素质以及技能,使得他们能够利用现代化的信息设备进行合同的管理和维护,并通过采用现代化的信息手段,提高工业合同的管理方式,能够维护合同的合规合法性,而且能够保障合同管理,能够满足现代化发展的需求,从而实现企业工业合同管理的规范性和合法性,提高工业企业合同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所以,工业企业的合同管理人员必须要通过培训提高其职业技能。另外,合同管理人员也必须要熟悉本企业的业务,通过采用信息化手段,制定合理的、全面的、科学的合同,仔细按照规程进行合同的签订。其次,加大投入力度,提高合同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为了使得工业企业的合同管理体系实现信息化的方式,必须要采用现代化的信息设备,因此需要工业企业要增加投入力度,不仅要加大人员投入,而且要加大资金的投入,通过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系统,使得合同管理能够采用现代化信息方式,并且增加合同管理的水平,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有引进了相关的信息化设备,才能够增加企业合同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最后,严格按照合同的规程、流程进行合同的签订实施。为了确保工业企业合同管理的信息化,必须要严格按照合同的制定流程,确保合同的合规合法,同时严格审阅合同的细节,确保合同的规定符合实际的工程操作,这样才能够使合同具有指导实践的作用。尤其是在明确各自职责的条文制定时,要严格按照工作的流程进行工作,要经过仔细的讨论和严格的把关,确保合同的有效性。另外,在确定了合同价款和结算方式之后,合同在实施过程中对工程合同价款的主要因素便是工程设计变更或签证,以及由于外部环境产生的不确定因素等。所以,加强建设工程合同管理应加强日常工作的管理,解决好项目上的合同纠纷,按期做好合同索赔工作,办理好工程变更,价款结算工作。工业企业合同管理采取信息化的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必须要采取多方手段提高合同管理的信息化水平,面对当下的工业企业合同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必须要采取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和引进先进的信息化设备等方式,切实提高工业企业合同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才能够充分发挥工业企业信息化合同管理的意义,实现工业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的提升,促进工业企业经济利益的维护。

参考文献:

[1]冯霞,苏晓婷.病毒病预防控制所采购合同管理的信息化建设[J].中国校医,2016(10).

[2]张妮丽.浅谈信息化教学在我校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6(13).

[3]江丽华.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合同管理法律风险防控研究———以江铜财务公司为视角[D].江西财经大学,2016(13).

第7篇

关键词:基层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现代企业;企业运营;因地制宜

中图分类号:F2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4)33-0155-02

基层企业文化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文化生命力的重要支撑,是推动企业快速、稳健、良性发展的动力源泉。笔者在基层挂职工作中发现,基层单位在企业文化建设各方面的投入与需求间,有着较突出的矛盾。主要表现在对企业文化工作的认知模糊,不能正视文化的重要性和本企业文化的内涵;另外,对“人、财、物”的投入也十分有限,难以满足当前基层企业文化建设的需求;而且对于基层文化工作的建设和发展,工作盲目,缺乏计划,难以突破。这就迫切需要我们寻找一条适合基层企业文化创新发展之路。

1 突破壁垒,注重“认知、认清、认同”

基层单位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工作,首先要明确认识,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对企业文化的认知、认清和认同,上下齐心,保障企业文化的宣贯和落地。

但在基层的企业文化实际建设中,还存在以下认知问题:一是在建设实施过程中,部分单位和领导对企业文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政绩误区,认为文化建设会影响基层日常生产经营和自身的政绩,从而忽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使工作流于形式。二是部分基层单位缺乏向下、向外的宣传力度和应对培训,基层员工对企业文化内涵认知不深、不清,工作做得多,但十分盲目。对外,有些基层单位官方不愿说、不敢说,而有些职工却在网络媒体上说不清、胡乱说,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正常工作,损害了企业的公信力和社会形象,给企业稳健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要改变现状,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基层领导要主动打通“认督二脉”。“认”即“认知自身企业文化之根,认同文化是企业之魂”,深刻认清企业文化建设的迫切性、重要性和全局性以及本企业的文化精髓;“督”即“督率统领亲力亲为,督办监察认真对待”。要主动践行企业价值观,在日常工作抓好落实、做好“行”为表率。二是加大企业文化内部向下的宣贯力度,基层企业特别是一线部门要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努力转变观念,主动加强学习和培训。要积极正确地向外宣传本企业文化,与公众和媒体建立良好顺畅的沟通渠道,消除误解,增进互信,化“危”为“机”,提升基层企业的品牌形象,树立企业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2 提升管理,注重“做实、做新、做好”

管理是企业运营的基础,企业文化工作做得好不好、扎不扎实、深不深入、能不能长久发挥作用,关键要看企业基础管理做得如何。

在基层的企业文化建设管理中,确实还存在着一些不合理之处:一是基层单位缺乏科学的态度,没有根据企业的文化建设方案建立适合自身的工作制度,也没有将企业文化管理纳入企业正规化管理中去。管理随意、散乱,缺乏计划和延续性,虽然喊着打造特色企业文化的口号,实质只是迎合领导喜好,领导一换,文化也就变了样。如某基层单位的职工文化室,在领导调整之后,该文化室一直闲置,至今两年没有被启用过。二是受经济发展不均衡影响,部分基层在企业文化建设的软硬件投入上存在许多困难,很多文化活动因缺乏经费支持而不能开展。一些偏远基层单位的党建文化阵地建设,至今仍只有一部电视机,这与国有企业科学创先发展的要求是极不相符的。三是各条业务线缺乏统筹,使得有限资源浪费严重。例如某基层单位去年3月初开展的“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刚结束,紧接着又在中旬开展“3.15安全服务志愿宣传活动”,活动形式重复粗糙,应付了事,不但浪费了人力和物力,更影响了基层的正常工作。

因此做好基层企业文化的管理,要从以下三点着手:一是要加强制度管理建设,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和规范,做实制度基础,建立适用于自身文化建设发展的管理制度和规范。例如可根据上级企业文化职能战略制定适用本单位的《基层文化工作指导手册》、《文化活动资源统计表》等。加强制度激励,通过加大对领导个人参与度考核、增加基层考核加分值等方式,强化领导责任,激励基层员工。二是要加大投入,加强预算监督和后勤监管,通过规范预算申报,强化预算管理,做好经费保障和后勤物资保障工作,保障基层企业文化建设活动的有序进行。三是要做新管理方式,逐层成立牵头负责机构或设立专职人员,统筹整合各条线的文化经费,合理支配,避免资金浪费。

3 把握主体,注重“方向、方式、方法”

方法论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方向路径指引的对错,方式方法运用的好坏,往往对于企业文化建设效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基层企业文化建设要有非常明确的工作导向,注重方式和方法,摸索出一套既符合企业需要,又有利于工作开展和员工接受的方式方法。

基层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会出现方向不明、工作方法不对头的问题。因为现有企业文化宣贯方式,还依赖原有自上而下的方式执行,上级目标明确,但传达到基层时就有了偏差,加上缺乏自下而上的双向沟通反馈渠道,导致一些基层职工不理解或不知道企业的文化价值内涵。例如对某基层单位进行服务抽查时发现,该单位职工认为“什么服务意识?只要把活干了就行了”,存在“怕麻烦”,不愿让客户直接致电客服电话的现象,说明该职工对企业转型后的文化概念模糊、方向偏离,同时也说明了我们宣贯教育的方式和方法较僵化,使得企业文化成效没有落到实处。

因此,基层企业在自身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企业文化建设总目标为总方向,坚决贯彻企业文化建设统一的价值理念、发展战略、行为规范和品牌建设,保持自身与总体战略的一致性,以“全面覆盖、细微渗浸”的工作态度将文化理念融入基层,以最通俗易懂的语言、最平实的事例和最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宣贯,使企业文化建设根植基层、上下一心、方向一致,实现从浅滩到深蓝,从“被动接受”向“主动践行”的跨越。同时,还要掌握好工作的方法,做好人才培储工作,创新培训形式,通过为专职人员和班组长提供交流学习平台、成立文化工作室、请进“专家”普遍培训、重点指导等方式,培育基层企业所需专业人才,为基层企业的长远发展储备好人才。

4 寻求创新,注重“因地、因时、因企”

受地域、历史等客观因素影响,不同地区间、不同基层单位的文化也不完全相同。

因此,基层要注重因地制宜,高度重视地域文化的影响,充分了解掌握本地区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根据自身实际,以地域人文为特色,以历史文化为支撑,建立自身特色的文化建设体系。例如走向世界的海尔集团就深受齐鲁文化的影响;同时,要因企不断完善、因时不断修正,始终以自身企业文化的总体框架为主体,始终把握时代主流与时俱进,吸收借鉴当代优秀企业文化,有机融合,为我所用,较好地实现个性与共性的统一,用多彩的音符奏响和谐的协奏曲。如某基层单位结合古老南江文化和上级企业文化编排的企业文化舞蹈《情语禾楼》,推出后不但社会反响强烈,群众认可度高,而且很大程度提升了职工的凝聚力和对企业的归属感,尤其对引导青年职工扎根基层起到了积极作用。

5 重点打造,注重“精心、精品、精益”

基层企业文化建设不仅讲究方式方法,因地而异,更重在成效。这要求基层企业必须始终专注企业自身文化体系的建设,精心策划,精品雕琢,精益管理,追求卓越。

在基层,虽不乏优秀作品,但真正称为精品的还是不多,一个很重要原因是部分基层潜心创造不够,精心磨砺不足,在文化建设过程中心浮气躁,喜欢“吃快餐”,缺乏调研,常为活动而做活动,缺乏沉淀积累,如同“熊掰棒子――掰一个扔一个”。例如在某单位调研时,一名基层员工谈到,虽然单位每年的文化活动、品牌打造的不少,但每次年底总结时,却总找不出亮点可写。这从侧面也反映了基层的企业文化缺乏“精品”意识。

第8篇

【关键词】信息化 管理 企业 应用

随着近年来经济的发展,通信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的持续不断增加,工程所涉及的数据也越来越多,传统的管理模式显然已经不能满足,不仅影响效率,而且准确率低,并在传输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信息化管理的融入不仅减少了工作量,而且实现了数据的共享、分析、收集与整理,并且实现了高层次数据的分析,如:数据的挖掘等等。

一、关于信息化管理

信息化管理就是目前人们为了对充分的开发的信息资源进行收集、加工和输入、输出然后进行有效的利用,以信息化管理带动工业化管理,实现企业现代化管理的过程,它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先进的管理理念相结合,转变了企业的传统的管理模式、生产模式、经营模式、业务流程和组织模式,企业内外部资源得到了全新的整合,既增强了企业的效率和效益,又增强了企业的竞争能力。

二、信息化管理的好处

(一)借着信息化管理的强大动力,通信施工企业才能建立起系统的规章制度和先进的流程体系;通过信息化管理,我们才能知道流程是否得到了有效执行,才能真正了解每个流程执行的效率;通过信息化管理,我们才能够适时地采集信息,录入和处理信息;通过信息化管理,管理层才能够适时看到企业乃至整个集团的绩效营运指标,才可能随时关注细节的信息,实现真正的信息透明。

(二)信息化管理能够可以使通信施工企业的运作经营透明,解决企业在生产经营模式上的不透明,以监控等问题,从而避免或是减少资产流失、避免生产能力低下,组织结构冗余之类的问题。与此同时,它还能够指导促进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各个环节的沟通与协调,帮助企业能够及时的收集到企业内外部的信息,经过研究和分析,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使得企业能够全面发展。

(三)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传统的管理模式与理念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信息社会,通信施工企业想要取得胜利就必须依靠信息和创新,信息和创新已经成为了一种新的战略资源。企业的管理创新与信息化是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信息化管理的创新工程已经不仅仅是企业的效益工程了,更是企业的生存工程。

三、信息化管理在通信施工企业中的应用

通信施工企业通过计算机设备、网络系统等一系列现代化技术,对信息资源进行深度的开发、综合分析和广泛的利用,从而不断提高生产、经营、服务管理的效率和水平,来实现通信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的目的。随着现在信息技术的不断迅猛发展和普及,企业的生存方式和生存环节也发生了根本变化。通信企业想要在市场激烈的竞争中稳步前进,就必须要尽心信息化管理,所以信息化管理业就成为了企业获取竞争优势必不可少的环节。通信企业不仅在内部要形成网络做到资源共享,使企业能在每天的运作中能高速的进行,而且还要与外部网络进行链接,形成互联网络,以便更加广泛迅速的获取各种有利的信息。在通信企业中由于信息化管理在信息技术的大量采用,增强和改进了其企业的资金流、人员流、信息流以及物资流的集成管理,对企业以前的管理模式和生产经营方式产生了强有力的冲击,带来了更本性的转变。信息化管理使通信企业的管理方法得到了创新,企业的竞争力也得到了提高,最终使得企业更加具有鲜活的生命力。

(一)改进组织结构,优化业务流程。传统的组织结构存在诸多问题,如层次多、等级多、缺乏活力、机构臃肿、信息传递失真、横向沟通困难、对外反应迟缓等弊端。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经济的发展,广大用户的需求以及社会环境的改变,使得通信施工企业面临着复杂的市场环境,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已经不能在适应。然而信息化管理技术的迅猛发展,从源头上改变了企业收集、处理和利用信息的方式和途径,从而变革了企业的组织结构,优化了业务流程的调整。

(二)加强技术创新,促进产品多样化。由于,现在网络的发展,让全球信息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跨国界、跨地域的流动。信息的流动同时为通信施工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商机,为企业开拓了新的市场,使通信施工企业与供应商和消费者建立起了有好的合作关系,进而提高了企业把握市场的水平和能力。

(三)降低了通信施工企业的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信息化管理技术的不仅会影响企业经营过程中的环节,还可以改变结构。计算机制造技术和辅助设计不但可以使企业降低新产品的生产成本和设计成本,还可以降低现有产品修改或增加的成本。从而给企业带来了新的竞争空间,使企业能够获得更多的竞争优势。

(四)提高通信企业整体的管理水平。信息化管理技术实现了异地信息同步交换,尤其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及各种决策工具的应用,使企业在获取、传递和利用信息资源的时候,能够更加方便快捷。通信施工企业信息化管理不仅仅是计算机本身,更为重要的是与新的管理理念相结合。提高了企业职工全体的素质,建立起了良好的管理制度和管理体制,进而提高了通信施工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

四、信息化管理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信息化管理与通信施工企业基础管理的关系。目前有不少企业为了追赶潮流,过多的依赖信息化、商务电子,而忽略了企业的基础管理,特别是对自己企业如何实现数字化管理,以便更好的与信息化、网络化接轨缺乏耐心和明智的决策。(二)软件管理的引进与自我开发的关系。企业应该具有不断创新意识,但是又要有自己独特的软件,能够适时地跟上时代的脚步。(三)信息化管理与人才引进与培养的关系。信息化管理人才应该坚持自己培养与引进相结合,企业必须立足自身人才的发掘和培养。每个企业都要有一群优秀的人才,企业才能发展壮大。

五、结束语

信息化管理是加快实现通信施工企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通信施工企业的发展,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人力资源丰富的新型路子,相信这样通信施工企业一定能在各行各业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韩包海.信息化管理在企业中的作用[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6月

[2].贾旭东.浅析施工企业的信息化管理[J].无线互联科技,2012年7月

[3].胡焕中.通信施工企业的信息化建设[J].北京大学, 2010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