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听课评课总结

听课评课总结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3-13 11:15:1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听课评课总结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听课评课总结

第1篇

为了强化学校教研活动氛围,提高课堂授课水平,我们昨天借语文教研日,对初四讲课教师进行了评课活动。老师针对初四毕业班课堂教学的实效与常效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意见,研讨气氛非常热烈,主要针对如下问题作了集中讨论。

一、毕业班的语文教学更要注重实效性

怎样在有限的 45分钟内让学生收获更多的知识,这不只是任课教师的严谨、认真的授课态度问题,更要在课前对授课的内容千锤百炼,精讲精练,前后联系,举一反三,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燃烧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质量,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关于议论这种文体,我们初四语文教师应该怎样上得更好?

本次上课匡老师讲了小说《孤独之旅》,,董和苏老师教的是议论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其他教师分别上的是《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种》、《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虽然现在的课堂强调淡化文体,但中考阅读题仍是按文体分类,不同文体的文章,做题的思路答题的术语要求也是不同的,为了让学生学会阅读议论文,在教学此类文体时,老师们一致商定,由议论文知识入手,条理清晰的理清文章的论证结构,以科学严谨的语言,教会学生树立自己的观点,阐明自己的观点,让别人信服自己的观点。议论文本就是以理服人,以理性的授课思路教会学生读议论文,这样哟扑实效也有常效。

三、针对本单元有争议的几个知识点。老师们在经过激烈争论后,达成了思路的共识。

本次听课,老师们提出了两个有争议的问题:

1、《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种》的论点究竟是什么?

针对这个问题,老师们提出了三种不同的意见倾向。匡、董老师认为题目就是论点,徐、韩老师认为题目只是个引子,引出论题——人的创造性思维主要的要素。张、范、苏老师认为最后一段的结论是全文的中心论点。各位老师都提出了自己的论据证明自己所持论点是有道理的。但最后终因为各有道理,谁也没能说服对方,最终一致形成这样的教学思路。按自己的观点讲课,但把其他的两种意见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心中有数,不迷信老师和权威,真正把“事物正确答案不只是一个”运用到生活中去。

2、是《鱼我所欲也》的论点是“舍生取义”还是“不失本心”?

第2篇

苏霍姆林斯基说:“经验使我深信,听课和分析课——这是校长最重要的工作,经常听课的校长才真正了解学校的情况。”校长深入课堂听课、评课,有利于不断总结和推广成功的课堂教学经验;有利于发现和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了解教师的备课状况与学校教学常规管理的情况;有利于掌握教学管理的主动权,改善管理效能,提高学校办学质量。校长听评课应做到“六看”:一看教师的敬业精神;二看教师的教育理念;三看教师的教学水平;四看教师的教学技能;五看教师的课堂效果;六看教师的仪表。

一、听前准备

盲目是高效率的大敌,听课也是如此。校长盲目听课与有所准备地听课,效果大不一样,听课前应做好如下准备工作:

1.熟悉教材,了解这节课编者的意图,弄清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熟知教学内容的重难点。

2.明确这节课教学的三维目标,听课时只有明确了教学目标,才能看出教师对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

3.针对这节课在脑中设计出课堂教学初步方案。勾勒出大体的教学框架,为评课提供一个参照体系。

4.听课前要回忆自己是否听过这节课的内容,有哪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二、听课类型

校长对所听课的听课目的应当明确,主要有以下几种课型:

1.调研课。听这类的课,目的是了解教师执行课标和教学计划情况,了解教师的工作态度、课前准备、处理教材能力、驾驭课堂能力等。听这类课是校长监督、督促教学的一种最经常和最普遍的形式。

2.指导课。听这类课多数是针对教学能力偏差或刚上岗的新教师。校长听课之后,主要是给予他们帮助指导。校长要同他们一起备课,研究课标、分析教材、选择教法、预设方案,必要时还要指导试讲,每次听课后应及时提出意见,只要可能,还应连续进行随班式听课一段时间,直至该教师的教学能力有所提高,不足有了明显改进。

3.推广课。推广性听课,目的是推广优秀教师好的教学经验。听课对象是对教学有造诣的优秀教师。这种听课具有选择性,首先要发现好的经验,校长在听课时要善于观察、鉴别、发现教师典型的经验、合理的模式、灵活的调控、科学的方法等,还要帮助教师反复探究、总结提炼,形成特色,逐步推广。

4.观摩课。听这类课,对象一般是有经验的骨干教师或优秀教师。听这类课的目的在于进行研究实验,校长对那些热衷于教学改革,不断探究的教师,应给予支持与鼓励。对于实验研讨课成功与否,校长不可指责、埋怨。关键是发现问题与不足,针对问题与不足,提出一些整改的方案,从而使教改实验不断完善,日臻成熟。

5.评选课。听这类课的目的是为了评选优质课或推荐教学能手。听这种课要按照有关的评判条例,客观、公正、合理地进行评判,结论力求公正准确。评议时,应采取统一标准,在对比中选优,在选优中总结,将评优与推广先进的教学经验结合起来,推动教学改革的发展。

三、听课方式

校长听课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即打招呼听课、推门听课、跟进听课。

1.打招呼听课。其做法是听课前一两天向教师打招呼,让教师充分做好准备。这种听课要全方位地观察课堂上师生的活动。如对教材的处理、环节的安排、课堂的调控、活动的组织、交流与互动、多媒体的使用、练习的设计、板书的设计以及教师的风格和特长等,然后进行指导性评课。

2.推门听课。目的在于真正了解每个教师常态下的教学水平与工作态度。听这种课能够督促每位教师上好平时的每一节课。尤其对那些学生和家长意见反映多,课堂教学效果不好的老师的课,应特别采取这种听课方式。运用这种听课方式要注意:(1)听课前校长要深入学生了解进度,熟知教材内容,明确教学目标,架构教学方案。听课后诚恳地和老师交谈,做到有的放矢。(2)利用例会提前向全体教师打招呼,请大家有所准备。这种无个人针对性的“告示”会激发教师的责任感,增强教师对“突然袭击”式听课的心理承受力。

3.跟进听课。目的是帮助教学能力较低的教师提高教学能力,适应教学需要。这种听课方式,要求校长要全面审视每一个教学环节,从教学目标的确定,到教学思想的渗透,从知识的逻辑安排到教学语言的运用,从教学风格的体现到教学机智的发挥……校长都要悉心观察,认真听取。其次要抓关键,突出重点地听,主要抓住四大重点:教学目标的制定是否准确恰当、教材内容的处理是否科学合理、课堂活动的组织是否合理有效、课堂教学是否高效。

四、评课方式

评课,是听课之后,对上课教师课堂教学的得失、成败进行评议的一种活动。校长评课应依据听课的类型与组织的形式,采取不同的方式。

1.个别交谈。这种形式是在听课人数较少或集体听课后,觉得某些问题不便在公开场合谈,而采取的交谈方法。先由执教者比较详细地谈谈自己的教学设计,然后与校长交换对课的看法和建议。这种评课的好处是:首先,是一种朋友式的平等交谈,容易建立宽松和谐的谈话气氛,可以诚恳地交换意见;其次,时间充足,探讨比较深入;最后,面对面的交谈,信息反馈及时,可以防止校长对课的片面理解。这种交谈法比较受老师欢迎,应该是经常采用的一种形式。

2.集中讨论。这种形式适用于示范课、公开课、实验课和观摩课。这些课的听课人数比较多,有领导、教师,有时还有校外的同行、上级领导和教研人员。评课可采取下面的方式。第一步,执教者介绍教学设计的意图及对教学目标的确定、教材的处理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与依据。第二步,评课教师可根据听课的情况及执教者的介绍,发表自己的一些看法与建议,提供给大家研究与讨论。第三步,校长综合大家的意见,对课做一个基本评议。归纳出几条值得借鉴的成功经验和若干条应注意的问题,增强大家对这节课的总体印象。

3.书面评议。这种评课方法,可以弥补当面评课的缺陷。有时由于教师的课程的原因,或由于时间限制不可能深入挖掘与评议,可采取书面评议。书面评议有许多好处,由于校长听课之后,经过深思熟虑形成的意见,见解说的透彻、有据,也是个很好的总结,有利于升华到教学理论的高度。这种评课要求校长做到:一是要把听课的情况做认真回忆和整理,二是要切实用教学理论来进行分析判断,评得有理有据,让老师信服。

五、评课五忌

校长评课是对课堂教学透彻地分析和总结的过程。通过评课,及时与教者认真分析这节课的优缺点,提出改进意见与努力方向,共同探讨存在的问题,达到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但校长评课应做到以下六忌:

一忌应付差事。校长评课不能—味地说好,还行……含糊不清,根本提不出什么好的意见,讲不到点子上来。这样的评课,—没有指导性;二没有总绪陛;三没有理论性。只能降低成长的威信,是不可取的。

二忌百般挑剔。校长听课之后,千万不能百般挑剔,这也不对,那也不对,攻其一点,不及其余。教师上课总会有许多优点也存在—些不足,存在问题在所难免。为此,校长要给予实事求是的评价,以肯定和鼓励为主。千万不能百般挑剔,造成教师的反感。

三忌不懂装懂。不管校长的学识水平怎样高,都不可能对各个学科都精通。尤其是担任校长工作时间长了,业务上也会生疏。这就要在听评课时抱以虚心的态度、探讨的语气,千万不要不懂装懂,讲个不停,不得要领,甚至闹出笑话,遭到教师蔑视。本专业的要全面听,非本专业的听理念和方法。

四忌固执己见。因为评课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如果要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就要发扬民主,倾听各方面的意见,能议课的尽量采取议课的办法。切忌运用行政命令来进行评课。容不得半点不同意见,评课就很难实事求是,造成不良的后果,这也是不足取的,是校长听课的大忌。

第3篇

关键词:听课;语气;共同进步;激励

听课和评课是英语教学中提高教学水平,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一个重要环节。听课和评课的目的就是让我们在听课的过程中获取授课者的可取之处。同时也谈谈自己的观点,互相交流取长补短,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目前英语教学中听课,评课出现的问题

(一)在英语实际教学中,常常有这样的现象:被安排听某个老师的课,就会听到这样的回答:“今天的课不好讲,过几天授课内容好讲时再听吧。”然后授课者就开始精心备课,授课时便挖空心思“作假”“作秀”,安排节目,调用优秀学生,多媒体使用的天花乱坠,恨不得将所有的教学方法都在这一节课中表现出来。授课时教师夹杂一些平时很少使用的课堂用语,搞得自己手忙脚乱,而学生平时又没有得到经常性的听力训练,因此被搞的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半天没有反应,老师的脸上随即表现出不悦的神色,整个课堂气氛十分紧张,尽管这样,教师还是津津有味地讲下去,一节课的教学环节,几乎是按部就班地被表现的“淋漓尽致”,而学生只是复合着教师的每一句问话, 课后便会听到这样的牢骚:这节课学生和我没配合好,还不如平时,真气人!试问,听这样的课又有什么意义呢?可以发现授课教师在这一节课的主要目的是尽力表现自己,抬高身价。若课后对学生进行民意测验,就会反映出教学效果不如平时。

(二)有些教师对听课,评课应付了事,将其认为是一件“痛苦”的事,并没有参与的热情,相当多的教师听课、评课都不是真正为了研究,听完一节课,既不能从授课教师那里学到些成功的经验,也不能总结出什么失败的教训,只是一定程度上完成学校的任务,教师在评课时,或碍于同事情面,或自觉资历不够对自己没信心,说假话、空话、套话 、过于走形式,不能坦诚交流,并起不到教学观念更新、教学经验交流、教学方法探讨的目的。

二、对于听课,评课出现以上问题的对策探讨

(一)从上课教师方面。上课教师要以正确的心态对待公开课,课前不需要刻意准备,无需提前告知安排学生,也不必将听、说、读、写各个环节都安排进去,更不必费尽心思的做过多华而不实的多媒体课件。授课教师应该正确的对待听课,平时怎么讲,听课时就怎么讲,这样就会发挥出自己平常的教学水平,也会讲出自己的授课特点来,效果会大不一样,师生之间才能配合默契。即使有不足之处,通过指出后很容易改正,组织这样的听课活动才会有意义,有价值。

(二)听课方面。认真正确地对待听课是评好课的前提。端正听课态度,本着学习的精神,集中注意力听课。全面细致地观测,批判性的思考,选择性的记录,还要及时写出自己的见解。这是我们听课需把握的原则。笔者认为听好一节英语课的三方面,(1)听。听教师能否用流利的英语组织教学,教师的语调,语气,语速均影响着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水平和质量。讲解是否清楚,精炼,反馈评价是否得当、及时、有激励性。听清学生回答老师的提问,表达是否清晰完整,反应是否强烈,才能了解教师的对学生的影响。听老师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声音,思想碰撞的声音,也有学生吞吐沉默的声音,遇到此声音,教师如何去解决此种状况。(2)看。教师听课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全身心的投入,不仅看如何教,教什么。还要看怎么学,学什么。要仔细捕捉上课教师的语言和表情,认真记下他每个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对于新词或句子的呈现方式是单一还是多样化?是否有更好的方法?看教者对教材的钻研,重点的处理,难点的突破,教法学法的设计,教学基本功的展示。看学生的学,要看学生的课堂表现,看学习参与的情绪,学习的习惯。总之要看教师得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是否有机结合。(3)想。听课教师要想本节课如果我来上,我会怎么上?如何利用好教材,更好的开发本课的课程资源。学生是怎样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上课教师是怎样利用教材的,着重分析上课教师本节课的成功之处,亮点和不足的原因,提出中肯的建议。

第4篇

一、 跨学科听课评课的组织与实施

(一)构建学校跨学科听课评课的组织体系

跨学科听课评课教研活动的思想精髓就是“跳出学科看学科”。我们发现,不论是历史、政治和地理三门有天然融合优势的学科,还是物理和化学,抑或是文科和理科之间,都有相互的联系和可以借鉴的事物。而且,不论是学校层面,还是教研组、年级组层面,抑或是班级任课教师层面,都可以进行跨学科教研活动,三者横纵交错,构成了学校跨学科听课评课的组织体系。

我校建立了三级听课评课教研网络。

【一级】成立由校长室领导下的教学评议小组,由校学术委员会成员组成,主要职责:一是统筹安排校际之间或学科与学科之间的大型听课评课活动;二是评议刚参加工作的新教师、准备参评高一职称的教师和在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教师等三类教师。一般每周开展两到三次活动。

【二级】这是由学校教务处组织下的年级组听课评课活动。主要职责是加强学校内部学科教学的纵向研究和学科之间的横向交流与联系,一般每周开展一次活动。

【三级】这是由各班级的任课教师组成的教学协调小组,主要是搞好学科之间作业量的安排、自修时间的分配以及在会考等重大考试来到时各学科的配合。一般每周安排一次活动,由班主任组织。

(二)完善跨学科听课评课的制度建设

进行跨学科听课评课活动,首先要在全校范围内建立相关的制度,制订相关的计划。合理的听课评课制度是相关教师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是使跨学科互动式听课评课活动有条不紊开展的必要条件。

1.制订跨学科听课评课学期计划

确定每学期学校进行跨学科听课评课的日期与主讲人、参加者;确定参加每学期跨学科听课评课教研活动的主题与任务布置;制订跨学科教研管理的相关奖惩条例,如要求每个教师每学期听课评课在20节以上,其中跨学科听课评课不少于5节。

2.设立跨学科听课评课日

每周四是学校课堂的“对外开课日”,也是校内教师的“跨学科听课评课日”。这一天,学校重点安排各学科骨干教师的示范展示课、各学科青年教师的研究提高课、学徒教师的邀请指导课等。其他各学科教师可以根据自身学习研究的需要,自主选择本学科各种不同层次的课进行听课评课,也可以选择跨学科的课进行听课评课。

3.加强对跨学科听课评课的过程管理

为了加强跨学科听课评课活动的针对性,我们要求每个教师必须带着问题参加听课评课活动,如三维目标如何落实、教学的重点难点怎样突破、生成性目标怎样达成、有没有新的教学模式、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如何等。听完课后,听课教师要写出听课评析,并参加跨学科的评课活动,与其他教师相互切磋。活动结束后,听课教师要及时填写“跨学科听课评课登记表”“跨学科听课评课信息反馈表”,撰写听课评课反思笔记或特色案例,并把听到的和学到的“亮点”灵活地应用到自己的教学中。

4.加大跨学科听课评课展评力度

学校课程部定期对“跨学科听课评课登记表”“跨学科听课评课信息反馈表”进行汇总,开展跨学科听课评课反思案例的展评活动,并对优秀的案例进行及时推广。期末,课程部还要对教师参加跨学科听课评课活动的情况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纳入教师教学工作综合评估指标。

(三)开展专题性的跨学科听课评课研修

在教学实践中,有一些主干问题是许多不同学科教师都会遇见的,如有效的教学导入、怎样提问最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讲解与练习的关系、学生的动态评价,等等。同一学科的教师往往只能站在自身的学科角度思考这些问题。如果围绕这些主题,通过集体讨论,就可以帮助教师们跳出学科视野的限制,更加充分合理地去解决这些问题。

在进行跨学科主题研修时,我们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研修主题应鲜明

研修主题应关注新课改下学生的发展,聚焦以“学习规律”“认知规律”等为基点的学生学习活动;关注“新课改背景下的疑难问题解决”;关注反映本校实际、切口小易操作的教学现实问题;关注教师成长规律,尤其是教师发展的关键点、能力的增长点。

2.研修方案要细化

各个跨学科的研修组长组织本学科教师学习讨论后确定主题,精细化预设研修过程,体现研修活动的系列性,深化研修主题。

3.研修过程重生成

引导教师主动、全程参与活动,并能围绕主题展开实践研讨,使跨学科的主题研修层层推进,体现连续性和系列性。同时要丰富研修形式,增强研修的技术含量,在理论的引领下通过听课实践、课后反思、课后评议交流、再实践、再反思等过程,不断生成并加深对研修主题的认识,从而指导教学实践,提高教学质量。

4.研修成果需提炼

要重视研修活动的总结反思,提炼出可供借鉴的方法、策略,并达成共识,即形成某个阶段的研修成果。这既利于改进并优化研修过程,又利于后续的教学研究以及教学经验的推广应用。

二、跨学科听课评课制度的成效分析

首先,跨学科听课评课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大大拓宽了教师的教研视界,强化了学科之间教学方法的优势互补和教学资源的整合。开课教师们针对本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研究文本,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内容、形式、步骤,在高效上下功夫。各学科教师通过听课、评课等形式,真切地感悟到跨学科教研带来的多视角的教学设计、多渠道的资源共享、多内涵的专业发展的益处,并有效营造了浓郁的教科研氛围。

其次,在跨学科听课中,资源的获取不再局限于单一的学科渠道,而是具有广泛的选择性。参与的教师能从其他学科教师授课的过程中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不断加以改进。此外,跨学科听课和研讨还有助于教师更全面地了解学生,更好地改进教学,实现因材施教,有助于教师间的相互交流、切磋技艺,促进教学方法的整体优化。

第5篇

区域层面的教研活动是一线学校开展教研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对广大学校与一线教师起着十分重要的引领作用,如何发挥好教研员对区域教学的研究与指导职能,大面积提高区域教师素质与教学质量,是当前摆在教研部门面前需要思考的问题,

当前的区域教研至少存在着两方面不足,一者是教研员一言堂,一线教师只是机械地受教,参与教研的力度不足,无法较好地激发一线教师参与教研的兴趣而出现区域教研活动敷衍了事的现象;另者是听课后的集体评议多是空话、套话,且由于只是一轮讲课评课,任课教师根据评议建议改进教学的动力不足,听课教师也未引发更多的思考,

针对上述区域教研中存在的问题,笔者在多年的教研活动中逐渐摸索了一套反复研讨式区域教研模式,尝试总结与探讨如下。

2反复研讨式区域教研模式理论与案例探讨

集体听课评课是当前各地区域教研活动常见的形式,一般采用下面的流程:任课教师教学设计——上课——集体评课,思考上述三大环节,教学设计环节基本上由任课教师独自完成,参与区域教研活动的听课教师并未参与关于教学设计的讨论与思考,显然,以未经深入思考的状态进行听课,在一定程度上会使听课的效果有所折扣,在课后的集体评课环节,当前常见的形式是首先由各位听课教师简单发表自己的意见,最后教研员进行总结,然而,评课环节往往是以赞扬的话为主,且不少属于泛泛而谈,关于改进之处轻描淡写甚至不提,对于授课教师和其他听课教师而言,这种较为表层的评议受益并不多,此外,即便听到部分改进建议,但因为只有一轮公开课便结束,因此任课教师往往忙于其他事务而较少再去修正自己的教学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并未较好地发挥到听课评课帮助教师职业成长的价值。

针对当前区域教研活动听课评课各环节存在的不足,笔者立足多年的教研经验与相关教育理论,提出了“基于教研员引领的反复研讨式区域教研模式”,该模式采用两轮甚至三轮听课评课的形式,针对一位教师的某一节课反复研讨与改进,教研员则在听课教师深入讨论的基础上进一步点拨升华,点拨这一类课型的一般性教学策略,该教研模式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笔者结合一次高三复习《电场的性质》试卷讲评课为例,一一阐释该模式对应的各个阶段。

阶段一:第一轮教学设计与课前研讨

在阶段一初始,教研员首先确定此次区域教研活动的主题,例如物理概念课、规律课、实验课、习题课、复习课、讲评课等,并选取学校与任课教师,其中学校与教师的选取并非集中于名校名师,而是尽量照顾到教研区域内不同类型的学校、不同教龄的教师以及不同的授课年级,尤其偏向中青年教师,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职业发展。

例如,物理试卷讲评是高三阶段常见的教学活动,笔者以此为主题,在广州荔湾区选取了一所中等略偏上的学校。在高三年级选取了一位青年教师M,选取了高三年级两个平行班A班和B班,请M教师进行两轮高三年级物理试卷讲评公开课,过去的公开课往往都是概念课、规律课、实验课等形式较为活泼、教学资源较为丰富的课型,而作为高三教学主体的讲评课几乎不作为教研活动的主题,实际上这类课型的研讨却是一线教师更期待的,因此,由教师灵活选择的此次教研活动消息公布后,广州荔湾区各校不同年级的物理教师都纷纷放下手头的事务赶赴此次研讨,这也是多次教研活动后教师们感到受益带来的可持续的发展,参与教研活动已经成为广大教师自发的一种行为而非任务。

选取了课型、学校、任课教师与上课内容后,由任课教师独自进行教学设计,而后在上课前教研员召集听课教师围绕如何上好这一节课进行课前研讨,研讨时先由任课教师简单介绍学生情况、教学目标、教学设想、教学流程及教学特色,接着听课教师对任课教师的介绍进行评议,并阐述各自对于上好这一节课的若干思考,最后教研员进行点评与总结,任课教师听取意见后对原教学设计进行轻微的调整,准备上课。

例如,任课教师M选取的是高三第一轮复习《电场的形式》检测题评讲,在课前研讨中,M教师谈到了上课班级学生物理成绩两级分化的现状,谈到了题量较大而讲评课时间较少的困惑,并简单阐述了按照试卷顺序选取错误率较高的习题逐题进行讲评的教学流程,听课教师则纷纷阐述了各自关于如何上好高三试卷讲评课的思考,例如有教师提到可以将同一知识点对应的试题进行归类讲评,有教师提到可以抓重点题讲评并采用变式训练,有教师提到多让学生自主讲考点与做法等,显然,经过课前的小型研讨,可以看到各位教师都已经较好地进行了一种积极思考的状态,为有针对性的听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6篇

关键词:农村学校;听评课活动;解决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1-130-01

农村学校由于师资缺乏,交通不便、与外界联系不密切等因素,导致很多教学活动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开展,让教学达不到期望值。解决这些的办法不能说光靠政府社会的扶持,在职的老师自身也要积极的去探索有效的教学模式,其中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学校开展听评课活动,让老师与老师之间交流学习体会,取其好的教学方法来弥补自己的不足。听评课活动的开展势必会出现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必须要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才能使教学活动跟上脚步,那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本文将结合自身教学经历对农村学校听评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做初步探讨,并对解决问题的对策进行探究。

一、听评课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当前农村学校的听课评课的现状不容乐观,普遍存在一些问题。我也是“窥一斑而观全豹”,现探讨如下:

1、重听轻评,评议滞后

有些学校,公开课安排了,但由于忙于应付其他事情没有及时组织评课活动。有些学校是听的多,评的少,或者光听不评,使评课的作用没有得以发挥,听课也就失去了意义。

2、敷衍了事,模糊策略

评课时一部分是虚假的评议,只讲赞歌,不讲缺点。个别人有碍情面,“只说好,不说坏”。有的只有三言两语,轻描淡写,不想得罪人,采取不说好,不说坏的模糊策略。

3、平淡肤浅,随了大流

有的听课者记录上只是笼统地写“这节课效果不错”,或 “这堂课气氛不热烈”。有的评课者虽提了不少意见,但多半是枝节问题,教者的板书认真,声音洪亮,教态大方,课件精彩,普通话标准,教具新颖等等。评议平淡肤浅,没有触及到教学深层次的专业性问题。部分人碍于多数人的意见,虽有不同看法,但也“随了大流”。

4、面面俱到,理想求全。

有些评课者往往拿着某种理想化的课堂模式来对比,评课时面面俱到,泛泛而谈,自觉不自觉地提出了过高的期待要求,这种“高标准”“严要求”自然而然会降低对课堂的评价。

5、喜“新”厌“旧”,冷热不均。

有些听课者热衷于那些“新的”课堂手段和模式, 比如多媒体课件、音乐和视频、导学案、电子白板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师徒”帮扶结对等等,而对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似乎就是“落后”和“过时”了。于是,凡是有“新”东西的地方就门庭若市,听课的人多,评课时也津津乐道,而对传统的东西不屑一顾,只言片语,显然这是不妥当的。

6、看重他评,忽略自评。

其实每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意图和目标达成情况,只有上课教师心里最清楚。在评课活动一开始,应该先让上课教师就自己的教学过程和目标达成情况进行自我评价,从而让听课教师也更加明白教者的设计意图,才能更客观的评价课堂教学。而我们目前有的评课,往往走形式,教研组长宣布会议开始,听课者一一评完,散会。没有反思,也不总结,活动完全成了走过场,失去了意义。

7、观念误区,以偏概全。

有些教师认为:课堂提问人次越多越好;学生回答问题准确率越高越好;教师讲得越少越好;教学手段越复杂越好;导致对一堂课的评价抓不住重点,以偏概全,不能作出公平、公正、合理的评价。

二、改进听评课效果的策略

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中心。教师只有深入彼此的课堂,才能了解彼此的教学,通过别人的言传身教,才能获得第一手的资料,从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找出规律,总结经验,不断提升自己,带动教育整体改革。下面针对新课程理念下听评课的有效策略谈点个人的看法。

1、开展培训,掌握听评课的技巧、方法

听评课也是一种技能和方法,需要一定的学习和培训。

2、加强听评课研究活动的主题化活动流程。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进与深化,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日益增强,教学方法也随之改变,听评课活动也应该有主体化活动流程,如:集体备课,执教教师上课,集体评课,形成有效方案。

3、减轻教师负担,增提高教师校本教研的积极性

目前,农村小学教师一般身兼3、4门课程的教学,负担较重。教育主管部门要关注教师的工作负担与压力,深入农村小学调研,增强农村小学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改善教师生存状态,这样可以提高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积极性。

4、加强听评课活动的管理

(1)活动组织者要提前把开课信息公布,让听课教师及时做好准备,带着问题听课,评课才能评得中肯和具有针对性,听评课活动也才能达到互相交流和借鉴的目的。

第7篇

全面的认识。

听课评课是一种行之有效地研究课堂教学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只有掌握听课的技能和技巧,才能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也有助于教师自身进行课堂教学反思,不断向专业化程度和专家型教师的方向迈进。在这之前,我曾参加各种各样的听课评课,经常对周围一些教师的评课不以为然,殊不知自身的评课也存在许多问题。下面我就本次学习作出总结并且谈谈体会。

一、如何评课?首先要了解从哪些方面去评,这样才能做到胸有成竹,有的放矢。

(一)从教学目标上去评课。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宿点。评课首要要分析教学目标。现在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体系是由"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的组成的。这三方面犹如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任何一个顶点不稳都会导致不平衡,导致课堂的不完整。

(二 )从教材处理上去评课。要看教师是否抓住了教材的重点难点,是否抓住了关键问题,以及对教材材料的组织顺序如何。

(三)从教学程序上去评课。教学目标能否实现,主要在于教学程序的组织。这主要包括教学思路设计和课堂结构安排。教学思路是教师上课的脉络和主线,它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平两个方面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来的。它反映一系列教学措施怎样编排组合,怎样衔接过渡,怎样安排详略,怎样安排讲练等。一些教师上课效率低的主要原就在于教学思路没有设计好。评课时我们要注意教学思路是否符合学生实际水平,有没有一种超凡脱俗的独创。课堂结构安排也很重要。评课时要注意各个教学环节时间安排,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时间,另外还有师生互动时间,小组合作时间安排。

(四)从教学方法和手段上评课。首先看教学方法是否量体裁衣,因材施教,其次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再次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最后是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总之,课堂教学方法的运用不能刻意呆板,不留痕迹灵活运用才能起到效果。

(五)从教师教学基本功上评课。包括板书,教态,语言以及教具的操作。

(六)从教学效果上评课。一是课堂效率高,学生发言积极,开动脑筋,气氛活跃;二是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不同的提高,三方面的教学目标都有实现;三是有效利用40分钟,学生轻松愉快,负担河里,当堂问题当堂解决。

二、 如何评好课?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好的方法,才能如虎添翼。评课还要善于开动脑筋,讲究方式方法,才能做到最好

(一)做好评课之前的准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评课也一样,应事先了解课程目标以及教学思路设计。并且对照自己:如果是我将会如何设计?将两者比较一下优劣。

(二)做好听课记录。在听好课的基础上评课。包括两种方法:详细记录,也就是课堂实录;选择记录,记录那些值得注意的地方,如主讲人的优势所在,创新特色,不足之处等。

(三)倾听讲授人的自评以及其他人的评点。"智者千虑 ,必有一失",只有在广泛听取他人意见的基础上才能作出更加完善的评论。听课人里面有刚刚参加工作的,有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有性格张扬活泼灵活的,也有严肃认真严谨的。结合他人评点的同时要根据主讲人自己的评论,因为这本身就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评课无法用条条框框来锁定,只有主讲人与评课人达成一致才能取得共同进步的效果。

第8篇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常规教研工作:

常规教研的成败直接关系着一所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能否得到提升。

1、具体做法:

(1)、每学期开校之初即详实地制定好学期教研工作计划,以一个星期为时间段,按文、理科间隔分布的方式合理地安排好学校教研课的授课顺序。让每一位教师都事先明白一学期以来的教研任务和目标,从而可以提前做好讲课、听课和评课的各项准备,保证了教研工作得以井然有序地持续开展。

(2)、教研课的开展遵循了“以老带新”的原则,用“一对一”的指导方式,借助老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充分地激发新教师的教育教学热情,使他们得以尽快地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初中教师。

(3)、为了保证教研活动顺利有效地开展,我们规定了教师的听课节数至少为6节(新教师至少为10节),规定了同类学科必听和必评的原则,同时实行了听课、评课签到制度。

(4)、教研实践还需要教研理论的指导,为了让每一位教师不致于在教研活动中迷失方向,每学期开校之初,我们都会给每一位教师准备一些教研方面的学习资料。如本学期我们就为每一位教师准备了《浅谈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和《提高教学质量的策略与方法》两份学习资料。

(5)、设计了“教师听课记录表”,本期我单独试用了一下,感觉还很不错,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的肯定和好评。所以,下学期我们决定所有教师不用听课笔记本,改用“教师听课记录表”,每听完一节课就收集一次。2、年度小结:

(1)、做得比较好的方面:

①、绝大多数教师都比较慎重地对待每一堂教研课,无论是讲课、听课,还是评课,都认真地做好了准备或做好了记录。本期14人次讲了16堂教研课,有8人次运用了课件教学,其余教师都不同程度地运用了其它辅助教学的教具。

②、每一位教师都按要求完成了至少6节听课(新教师至少完成了10节听课)。做得比较突出的是陈雪梅老师和唐星老师,陈雪梅老师听了9节课,单独的详细的评课记录有6次;唐星老师听了11节课,单独的详细的评课记录有5次。唐星老师在听课记录后还有“假如是我上这一节,我该如何做?”的换位思考式的详细的分析记录。

③、在评课环节中,许多教师都本着从探讨不同的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的目的出发,“对事不对人”,大胆地提出自己鲜明的看法,为推动学校的教研教改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是白新春老师和赵容老师。

④、唐星和陈诚两位新教师勤谨好学,其他教师乐施善教,尤其是他们俩位的指导教师更是倾力以授教学经验,从而使得两位新教师教育教学上手很快,成长也很快。

(2)、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①、部分教师教研听课以完成任务为目的,只要完成了任务,决不肯再多听1节课,听课记录和评课记录也都相应较少。有了听课的形式,缺少听课时的真实体验和感悟,个别教师有心不在焉的感觉。

②、部分教师主动参与听、评课的意识不强,即便有空闲时间也不愿意积极参与不是同类学科的听课或评课,尤其是评课时,除了两位新教师以外,很少有教师愿意主动参与不是同类学科的评课,即便他听了这一节课。

③、评课时有个别教师有敷衍塞责的现象,评课太过随意和简单,有些对不起那些准备了很久又认真讲了课的教师。另外,评课时有个别教师空着手来,空着手去,没有认真地做好评课记录。

(二)、科研课题工作:科研课题研究是常规教研的提炼,是针对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而提出来展开研究如何解决实际问题的一项教研工作。所以,科研课题是为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而服务的。我校的课题研究正是基于以上的认识而开展的。

在XX年年度里,我们不断改变个案撰写方式,由表格式个案到教育叙事性个案,再到心理访谈式个案,我们希望在探究形式的不断变更中来寻求更多的“留守娃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每学期开校之初我们就为每一位参研者准备好了《个人个案集》和如何撰写相应个案的相关资料,让每一位参研者从学期之初就明白了本期课题研究的目标和方向,以及具体的操作办法。从实际的效果来看也比较好,每学期参研教师都能按质按量按时地完成参研任务。同时,还涌现出了一些做得比较好的参研者,如本期表现比较好的有:

二、下一步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