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维修类专业技术工作

维修类专业技术工作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3-13 11:15:4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维修类专业技术工作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维修类专业技术工作

第1篇

航空航天技术是信息、能源、制造等综合性尖端技术的集合,是一个国家综合科技实力的象征和衡量标志,在国家的军事国防中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近几年“神舟”系列载人飞船的成功飞行,以及我国首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喷气式支线飞机ARJ21总装下线等,引发了人们对航空航天技术领域的极大关注,而航空航天类专业更是吸引了不少同学和家长的眼球,被同样怀揣飞天梦想的考生所追捧。

学科优势助推人才起飞

航空航天类专业主要研究飞行器的结构、性能和运动规律,培养如何把飞行器设计制造出来并送上太空的工程技术专业人才。从狭义上讲,航空航天类专业包括飞行器设计与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飞行器环境与生命保障工程、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等主体学科专业。然而,无论是飞机还是航天飞行器,都是综合科学技术的结晶,涉及材料、电子通讯设备、仪器仪表、遥控遥测、导航、遥感等诸方面。因此从广义上讲,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计算机、交通运输、质量与可靠性工程等都是航空航天技术不可或缺的学科专业。随着航空航天事业的迅猛发展,近年来又催生出航天运输与控制、遥感科学与技术等新兴专业。

航空航天类专业对同学们的要求是“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重创新”。同学们要学习和掌握航空航天技术的基础理论和知识,接受航空航天飞行器工程方面的系统训练,通过各种实践性教学环节,可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良好的实践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毕业生在数学、物理、力学、计算机等方面的基础比较扎实,在逻辑、分析、空间想象力、推理等思维上优势明显,知识面宽,适应力强,发展潜力大。本科毕业生考取研究生的比例很高,申请国外大学奖学金的成功率也较高。

有同学认为航空航天类专业就业覆盖面窄,如果毕业后不能进入航空航天类企业,就很难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其实不然,航空航天高科技辐射国民经济各个部门,航空航天类专业扎实的工程技术理论与实践基础平台,促成了其拓展性宽、应用性强、适用面广的专业特点。可供毕业生选择的对口职业有很多,如飞行器设计、制造人员,科研机构研究人员,国防部门研究管理人员,各级政府部门负责航空航天相关工作的研究管理人员,民航企事业单位的技术管理人员等。毕业生不仅可从事航空航天等领域的设计、制造、研发、管理等工作,还可在民航、船舶、能源、交通、信息、轻工等其他国民经济领域施展才华,像微软、IBM、贝尔、方正、海尔等知名企业都曾纷纷到航空航天院校招贤纳才。很多民用部门也都点名要航空航天类专业的毕业生,认为他们基础扎实、学以致用。

行业繁荣点燃人才需求

航空航天科技工业是知识密集和技术密集的高技术领域,航空航天技术的广泛应用影响到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及通信、气象、能源、探测等领域,成为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从世界范围来看,航空航天科技工业是朝阳产业,在提升国家整体科技水平和综合国力方面起着龙头的作用。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航空航天工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国务院公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关于大型飞机、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载人航天工程与探月工程等航空航天领域范畴的工程便占到16个重大专项中的4项。未来我国航空航天发展将重点开发大型飞机设计与制造成套技术,载人航天实现航天员出舱进行航天器交会对接试验活动,直至实现登月计划等。2007年大飞机项目正式上马,给我国的航空业带来了空前繁荣,带活了一批航空类企业,也为航空航天类专业毕业生带来了良好的机遇。

航空航天科技工业极具发展前景,对人才的需求会持续旺盛。据统计,2011年最被看好的12类专业之航空航天产业将引发对航空航天人才的巨大需求,包括航空航天经营管理,航空航天飞机总体设计与研发、发动机研发与制造,零部件研发与设计,航空航天新材料研发、制造及总装技术、计量检测技术、航空航天电子电器设备设计开发、信息及测控技术,航空航天生物技术、航空适航管理、航空维修改装,以及航空航天产品光电通信技术、能源系统设计、力学及环境工程、计算机、仿真、可靠性技术等领域在内的专业人才缺口巨大。有关人士根据教育部公布的相关信息归纳出的“最出人意料的十个高就业专业”,便将航空航天类专业列入其中。

上海作为我国新支线飞机和未来大型民用飞机设计总装基地和重要的航天基地,举办了“上海航展”,展会上举行了航空航天人才大型招聘会。据航展招聘组负责人介绍,目前航空航天项目需要大量人才,仅空客A380一个项目组的技术人员需求数量就超过六千人,而我国这方面人才缺口非常大。

近年来,以航天科技,科工集团,航空一、二集团等为代表的航空航天类企事业单位生产和科研任务饱满,条件大为改善,待遇提高很快,一些单位的员工年薪可达十几万,稍差一些的单位其员工薪资待遇也可达到当地中上水平。航空航天事业的迅猛发展,无异于为年轻学子的成长搭建了理想的平台。像航天空间设计研究院、航空材料研究院等单位都炙手可热,受到重点院校毕业生的青睐。毕业生就业地域以北京、上海、西安、成都、沈阳、哈尔滨、深圳等省会及核心城市为主。

从个人长远发展来看,在航空航天类企事业单位工作,发展前景好,待遇高,成长快。随着载人飞船、探月工程、大飞机等重大项目的深入实施,必将有越来越多的青年才俊在锻炼中脱颖而出。

报考提示

我国目前开设航空航天类专业的重点院校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近年来,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厦门大学等也相继设置了此类专业。开设航空航天类专业的普通院校有南昌航空工业学院、沈阳航空工业学院、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中北大学、中国民航大学等。由于各个院校的发展历史、层次、实力不同,学科专业水平差异也较大,同学们应注意了解自己感兴趣的院校,根据自身实力,准确定位,合理选择。

学习航空航天类专业以及将来从事航空航天技术工作,需要具备较强的学习钻研及动手能力,要求同学们的数理化基础扎实,逻辑思维能力较强,严谨求实,乐于钻研。同学们应从实际出发,量体裁衣。

一些考生和家长误以为报考航空航天类专业,体检的标准要按照军检的标准来进行,其实不然。航空航天类专业主要是培养航空航天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对考生的身体状况没有特殊要求,同学们只要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指导意见》,就可放心报考。

第2篇

关键词:“1+X”模块化课程结构;系统化教学设计

《电工电子技术》是高职院校非电专业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课程。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获得有关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及未来从事的相关工程技术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包含“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两部分内容,涵盖了电路分析、电机及电气控制、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等多方面内容。《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作为工科专业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在我学校主要服务于制造大类专业,如数控设备使用与维修及机电一体化、汽车检测与维修等专业,由于各非电类的专业培养目标不同,人才培养方案中对《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内容广度和深度的要求都有所不同,要求《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既要体现出专业技术基础课程的“基础平台性”特征,还要体现出非电各专业的“专业性”特征,《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不能再以一个同样的课程标准应对非电各专业的专业培养目标,必须体现为专业服务。《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要以学生为本。坚持工学结合,强化教学、学习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推行项目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要求课程的《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不断进行改革与优化,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如何更好的开发与实施《电工电子技术》这类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工作,如何系统地把基础课的知识讲解给学生,让学生对电工电子专业有个全面的认识和统一的学习,完成《电工电子技术》“基础平台性”要求,为学生将来的可持续学习能力打下坚实基础,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将电工基础理论与非电各专业紧密结合,让枯燥的理论在实际应用中获得生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这些都是电工基础课教师密切关注和积极思考的问题。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课程本身的发展来看,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工和电子技术的信息量日渐增加,如脉冲功率技术、新型电源技术等,另一方面,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不断调整与修订,《电工电子技术》的学时数进一步减少,传统《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不能适应非电各专业的教学目标。从学生方面来看,《电工电子技术》不是非电类学生的专业课,部分学生认为所学的专业与电工电子无关,以后工作生活也不会涉及电工电子方面的知识,因此这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都不高,再加上传统《电工电子技术》的理论知识多且比较难,大部分高职学生的物理、数学等文化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对学好这门课程即缺少兴趣又缺乏信心,这些思想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从教师方面来看,高职的很多教师缺乏企业经验,从本科院校毕业后直接从事教学,将本科院校里学习本课程的教学模式照搬到高职院校的课堂里。在理论教学中,采用单一的讲授法,以“一言堂”教师为主体的方式进行枯燥的理论推导,这样就使得电学基础差的学生听不懂,逐渐形成厌学、怕学的心理。在不多的实验教学中,学生只是机械地按照实验步骤与要求进行验证性实验操作,缺乏自己动心动手动脑设计实验的环节,这样的学习过程,使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脱离,达不到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教学效果。

二、“面向学生、服务专业”,建构《电工电子技术》模块化课程教学内容

《电工电子技术》是我院工程实训中心电工电子基础教研室,面向全院的工科非电各专业授课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服务的专业面较广,如数控设备使用与维修、机电一体化、汽车检测与维修、计算机应用等,由于各个专业对该课程的要求不完全相同,如果采用一个标准进行授课,会导致《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不能有效支撑后续课程的学习,极大地影响人才培养质量。为此,工程实训中心电工电子基础教研室老师和各系部专业教师、行业企业专家经过三年多的对接调研,深入了解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对本课程内容的要求,形成了电工电子课程模块化的体系结构,并开发了系列教学载体,以期表征相关专业的特征。《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模块化是源自于学科体系的《电工电子技术》知识与技能内容,即对电路基础、电机及电气控制、电子技术三部分内容进行教学加工,同时结合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中级维修电工”技能鉴定要求,以工作过程中的能力要求对接学习过程中的能力培养,序化知识结构。电路基础、电机及电气控制、电子技术三个模块下分子模块,共有14个子模块,即安全用电,直流电路的安装、测试与分析,正弦交流电路的安装、测试与分析,三相交流电路的安装、测试与分析等模块,各个模块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其中4个为必选子模块、10个为选修模块。通过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这些模块进行选择,从而实现专业《电工电子技术》的教学内容广度的选择,体现“必需、够用”原则;通过对模块中的教学载体的选择完成对教学内容深度的选择,体现“实用”原则,凸显其“专业性”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基础模块和差异化模块见图1。《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模块化教学可以实现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区别教育,见图1。如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学生对“电”知识的要求以实用为主,趋向于科普化,没有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中级维修电工”的职业资格考证的要求,因而选择了电路基础部分的四大基础模块,以及“常用电子器件的测试与辨别”、“基本放大电路”、“直流稳压电源的分析与设计”、“基于触发器构成的计数器分析与设计”4个选修模块。体现了“1+X”,即“基础平台性+差异性”。授课教师在课程的讲授过程中,以趣味的、日常接触到的计算机用电实例为教学载体,更多地偏重于知识性和应用性,刻意淡化电工理论的数学推导和计算过程。如此一般,能够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通过趣味性、实用性引导学生掌握电的相关技术及其应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内容结构的“1+X”化,有助于实现《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开发的开放性,从而不断开发带有各非电专业特色的教学载体,使《电工电子技术》具有基础与应用的双重性。如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学生在学习“变压器使用与维护”时,除了学习常用的变压器外,还会以汽车上使用的变压器“点火线圈”为教学载体进行教学,力图将电工电子技术基本知识与技能直接应用到汽车维修实践中。“面向学生、服务专业”,建构《电工电子技术》模块化课程教学内容的核心是为了改变传统的学科式的《电工电子技术》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开发出符合高职院校学生思维特点“先动手、再思辨”的特点,以能够实际操作的教学载体为课堂导入,通过完成任务来引导学生在实做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电工电子技术》模块化设计的出发点是以职业需求为基础,以提高技能为目标,以能力的培养为划分模块的依据,将理论知识进行巧妙加工在教学载体中,从而实现理论与实际操作技能的有机结合,整个教学过程贯穿工程素质的养成,体现职业技术教育的特色。

三、“任务驱动、项目引领”,系统化教学设计

《电工电子技术》模块化课程教学内容是整合相关的理论知识、实践经验、操作技能以及活动方式、方法、方案的理实一体化的教与学,以实现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与应用、操作技能的领悟与习得,工程素养的学习与内化。因此课程是”任务驱动、理实一体”的系统化教学设计,按照职业能力培养、工程素养养成和学生个性要求构建“学习与工作任务相结合”的教学范式,有针对性地采取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课论与实践一体化等行动导向的教学形式。传统的《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实验教学主要包含验证性实验,验证性实验指的是为了配合本课程的理论教学而设置的实验,目的是使学生熟悉常用仪器仪表的使用方式,掌握正确的实验方法,如验证经典的叠加原理、戴维南定理等。这样的验证性实验一般需要到实验室完成,由于硬件资源的限制,验证性实验的课时量不可能开设太多。这就与实现理实一体化的教与学形成冲突,这也是《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改革的瓶颈之一。为有效突破这一瓶颈,以任务驱动,项目引领为主体结构,完成任务,整合相应的知识、技能,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电路基础部分大模块的课程教学设计如图2所示。图2电路基础部分大模块的课程教学设计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构建新知识的过程,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情境性,主张以学生原有的经验为主构建知识。《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以关注学生已有的经验为起点,通过教学载体,通过完成任务,把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与新知识进行有效衔接,学生不仅提高学习兴趣,缩短电工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距离,极大地调动学生积极性、自觉性与主动性。以“电的认知与安全用电”模块的教学为例,这是本课程的第一个学习模块,学生在高中物理中学习过欧姆定律,能够绘制简单的电路,这是学生已有知识,作为本次学习的逻辑起点;本模块的目标是掌握安全用电常识,具有安全用电意识。根据起点与目标,我们引入教学载体“试电笔”,设计学生行动任务:(1)用试电笔测出教室内的插座上是否有电?判断零线、火线?(2)绘制出用试电笔测量教室内的插座上是否有电的电路图。(3)用欧姆定律计算此回路中的电流。学生通过完成上述任务,掌握人体电阻,试电笔氖管电路结构,电流对人体的危害、安全电流等安全用电常识。把握学生学习的逻辑起点,找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把握好新知识的生长点,才能帮助学生实现知识迁移。再以学习模块七:“基本控制线路的装接”为例,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是已经掌握了低压电器各元器件的元件识别、电气图形符号认知、简单电气控制原理图识读与绘制知识与技能,是本次学习的逻辑起点;本模块的目标是完成具有电动机正反转控制功能的线路设计与装接。根据完成任务的要求和环境等条件,选取适合的各种行动导向教学法,例如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任务设计法、小组工作法等,教学资源为任务单、工作单、评价单、技术资料手册、技术网站的网址等。图3验电笔的使用及其电路图根据起点与目标,我们引入教学载体“正反转控制线路原理图、正反转控制线路实物等”,设计学生行动任务:(1)识读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原理图逻辑起点,温故知新(2)资讯并设计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资讯(3)确定正反转控制线路设计方案与实施方案计划与决策(4)实施作业,完成检查并评价实施、检查与评价(5)总结学习单元,明确课后任务知识归纳与内化在上述任务的设计中,体现了完成任务的6个行动基本步骤,即“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同时根据学生的逻辑起点,找到联系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即通过分析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原理图,经过资讯,设计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的实物装接图,包括元器件的选择,元器件的布局布线等;教师帮助学生选择设计方案,确定实施方案;教师在学生的实施环节中,观察学生的实施情况,并及时做出示范及引导;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多种形式的评价,包括学生自评,小组互评,老师评价等;最后,教师总结本学习单元,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反思行动的知识并进行知识的归纳、总结与内化,构建形成新的知识。图4“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的教学任务设计“载体导入、激发兴趣;操作体验、温故知新;建构新知,拓展延伸”是检验学生灵活应用本课程的理论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是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关键。学生根据课堂已学过的理论知识,按照要求通过自主或小组讨论确定任务完成方案并实施,得出操作结果,再从实践结果来分析所应用的理论知识。经过学生在实践与理论融合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但从中锻炼了动手能力,而且培养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了对本课程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了工程素养。

四、以“电动机正反转电路装接与调试”单元为例,看教学实施效果

通过实践我们发现,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比较适合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运用任务驱动法教学,教师要精心设计学习任务,创设激发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与经验,探究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的教学情境。在设计学习任务时,教师要紧扣本模块的重点、难点,从模块的知识特点以及学生的具体实际出发,遵循由简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分解模块的学习任务,将学习任务具体化,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任务中,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完成学习。“电动机正反转电路装接与调试”单元是子模块七基本控制线路的装接中的学习单元2,学生已经熟知了低压电器以及电动机的工作原理等,能识别、检测各低压电器,能够对电动机的点动-连续控制线路进行连接、排故等。结合学情及教学目标、重难点进行本单元的教学设计与实施,如下图所示。图5“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的教学组织与实施(1)下发工作单,明确初步任务———即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原理图的识读。教师以班级授课的形式,引导学生应用已有知识,分析电气原理图,识别各低压元器件及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2)设计方案并明确工作过程,明确具体任务———即工作流程。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对电动机控制线路的连接过程进行任务分配,确定所需的元器件、工具及其检测方案、线路连接方案和故障检测与排除方案。(3)实施工作,按照所确定的方案进行作业,明确各流程中的具体小任务———即①工具准备和元器件检测;②完成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的装接;③完成线路检测,故障排除,并进行通电试验。在各阶段,同组成员需团结并分工合作,积极主动动心、动脑、动手,按照电工职业标准进行操作;鉴于学生的竞争心理,学生都会踏实、努力完成任务。在此过程中,教师需从旁协助,密切关注各组的完成情况,并对安全用电知识进行普及,确保各组成员有效、安全的完成任务。(4)总结学习单元,明确课后任务———即完成实验报告。在此阶段,学生需将自己的作品进行呈现,并做简要说明与总结,最后将自己的认识,理解通过实验报告的形式呈现。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对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的认识,以及线路检测、排故方面都会有所认知,同时培养了学生勤动手、爱动脑、爱设计的习惯。

五、结束语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的改革并非盲目的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我们结合学生的学情以及非电各专业对本课程的要求,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载体的确定以及教学形式的选取上进行了系统化建构与设计,实现《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内容与载体上的“1+X”化,体现出该专业技术基础课程的“基础平台性”特征与“非电类各专业接口”特征;以任务驱动、项目引领为主进行系统化教学设计,突出“教、学、做、练‘一体化特色,遵循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通过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授课教师明显感觉到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极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作者:龙海燕 龚 雪 单位: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曲克敏.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性与职业性的对立统一[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30).

第3篇

关键词 农业机械应用技术;课程体系;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 S2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3-0333-02

近年来,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职业院校越来越开始重视专业技术课程的教育,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现代社会越来越看重个人的技能,对学历的要求已不如往年那样高,具有过硬的个人技能、优秀的个人素质的人才是发展现代社会亟需的[1]。因此,职业院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和要求要随之改变,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农业机械应用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能够掌握机械画图、农业机械的基本构造和原理、基本农业机械的操作和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可以从事农机的操作、维修和售后等方面的工作。

1 课程体系

1.1 立足人才培养目标,加强岗位职业能力分析

通过调研农业机械应用技术专业面向的行业企业和分析就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确定了该专业学生从事相应工作岗位所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即应具备一定的自然和人文科学知识及适度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具备熟练的农机操作与维修等专业能力;具备协调沟通和独立解决问题等社会能力;具备辩证思维、系统思考的方法能力;具备爱岗敬业、求真务实的职业素质[1]。具体的岗位能力分析,以农机使用与维修岗位为例见表1所示。

1.2 构建与高职教育相适应的新型课程体系

在充分进行职业岗位能力分析的基础上,将岗位能力细分到相应课程,构建与高职教育相适应的新型课程体系。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由文化课、专业课、拓展课三大模块组成,其中专业课程又分为专业基础课、项目课程、综合实践3种类型[2]。该专业具体课程体系结构设置如表2所示。

专业基础课程、项目课程、综合实践教学目标分别对应识图绘图(AUTOCAD)技能、农业机械使用、维护、检修、管理、车、钳工技能、维修电工等技能。此种从农业机械应用技术工作岗位需求出发,将岗位技能融于课程教学所设置的新型课程体系与传统的课程体系有着本质的区别。新型的课程体系是根据岗位需求设置课程,培养学生专业技能,而非传统的学科型课程体系。

实践证明,通过构建新型的农业机械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课程定位准确,培养目标明确,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农机专业毕业生不仅掌握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技能的同时还掌握农业机械应用管理、销售等基本常识,能满足农业机械使用、维护、生产管理等岗位的需要,增加学生的就业筹码,使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培养毕业生与企业岗位需求更接近。

2 课程改革

在充分进行职业需求分析的基础上,为更好地适应当前当前工作岗位及具体的职业环境的需要,从而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农业机械应用技术专业注重专业课程内容的组织和改革,在核心专业课程的实施上打破传统的学校封闭式教学形式,利用校内外的一切资源,争取更好地实现课程与工作岗位的对接。

2.1 实施项目式教学

农业机械应用技术专业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专业课程以任务完成为核心采用项目式教学。项目式教学,是指在打破原有学科课程界限的基础上,将专业课程中所涉及的专业技能以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的形式交给学生,由他们按照企业实际工作的完成程序,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完成任务为核心的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组成形式。在教学中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

传统教学主要强调知识掌握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在项目式教学中以任务完成为核心知识与技能间的放射性的演绎关系。通过“任务驱动”法教学,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帮助,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能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例如:在《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的轴类零件工艺规程的编写学习中,以典型零件小轴,通过识读(熟悉制定零件加工工艺规程方法)—剖析(能够对已制定好的零件加工工艺规程指出错误)—模仿(能够模仿零件工艺规程的编制)—改进(能够对工艺规程进行完善)—设计(能够独立完成零件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的流程“边讲边练”,把学和用有机统一起来。在此过程中,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和兴趣,培养了他们独立探索、勇于开拓的自学能力,而且通过任务的完成使学生获得满足感、成就感,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良性循环。而且通过任务驱动可以把知识和企业中的工艺岗位结合起来,实现课程与岗位的对接。

2.2 积极实施课程综合化

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是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学改革的难点和重点: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改革的原则:“实际、实用、实践”,教学内容必须做到实用性、针对性。

现代科学最突出的特征之一是学科之间的知识和技术相渗透、相交融。而且随着科技进步、农机行业界面的破裂以及行业互相渗透与综合。从职业岗位共同的知识和能力结构看,几乎覆盖了车辆、农机、机械专业的多门基础课。这些传统的机械类基础课程有近10门,因此必须精简课程的门类,把一些相关的课程有机地综合[3]。

如机械技术基础这门课就是把传统的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公差配合、工程力学、机械基础、液压与气动等5门基础学科综合而形成的。电工技术是将原来的电工类专业的电工基础、电机与变压器、安全用电等学科综合合并而成的。

2.3 加强实践教学,进行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

根据农业机械应用技术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要求,在专业教学中突出实践教学,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目前该专业学生实践课时超过整个培养计划总学时的1/2,实践教学在核心专业课程中的地位更为突出,在部分课程教学中实践教学还与考证相结合。

教学中,还鼓励教师将课堂引到车间、工厂,积极引导教师将教学和生产实践相结合,倡导职业教育在做中学,在学中做,从而让学生真正能多动手,多实践,为今后的职业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要在教学中多总结,多吸收,多实践,逐步摸索出符合农业机械应用技术专业教学的方法和理论。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根据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职业岗位要求,对学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进行分解,将学生应具备的专业技能逐项分解到实践性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并明确每一环节应达到的教学目标。

探索专业课程周教学模式,在专业课教学中,对于系统性、连续性很强的内容,用整周的时间学习一门课或一部分内容。学生一方面进行理论学习,另一方面进行技能训练,将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

2.4 模拟企业环境

由于学生毕业后要面向社会,因此高职院校应该在校内模拟企业环境,建立企业类似的生产、加工生产线,让学生能够熟悉企业的运作模式、了解企业的工作环境、掌握农业机械的使用方法等,使其毕业后能够迅速适应企业工作[4]。在发动机实训室里,完全按照企业模式的站、工位等进行发动机拆卸、装配、检测与运行调试的实践教学,学生以员工的角色进入实训室,接受企业式的管理,让学生熟悉企业的生产流程,提前进入状态。

2.5 改革课程考核评价体系,与行业职业资格考试接轨

考试方式要随着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而改变,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使之与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相吻合。一方面改变以往的只由期末考试分数为主导的考核方式,变成实践考核成绩与理论考试成绩各占50%,其中实践考核成绩由平时的实验实习、课程设计等环节按照一定的比例形成。这样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必须重视实践教学,学生在学习中也要求认真参与实践实训,积极动手,全面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另一方面建立专业课程的考试题库,考试命题从题库中随机抽取,改变以往考试命题的随意性、侥幸性;最后课程考试的难易程度、考试标准参照行业职业资格考试的标准进行[2,4]。

3 结语

农业机械应用技术专业是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的特色专业,该校办学历史悠久,有深厚的办学底蕴。在办学过程中紧跟着时代的思路,从人才培养的目标出发,正确的把握职业岗位能力分析,在课程的设置和课程内容改革中及时反映新技术、新工艺、新理念和新成果。然而在专业取得有效成果的同时,在如何建立课程改革的规范性、如何通过加大科研力度深入课程改革等问题上还需要更进一步的探索[5-7]。

参考文献

[1] 吴玉娟,刘永华,孙昌权.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装备制造技术,2011(12):180-182.

[2] 刘永华,孔德志,王石莉,等.高职高专《电气控制与PLC》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广西轻工业,2008,24(6):142-143.

[3] 吴秋芹,张如萍.高职《电气控制与PLC》改革探讨[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13(5):77-78.

[4] 袁清萍.高职《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教学改革与实践[J].铜陵学院学报,2008,7(5):118-119.

[5] 汪高法.专业课程与职业技能考核课程的教学整合新论[J].职业教育研究,2009(8):147-148.

第4篇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

目前,中国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在办学规格、办学层次、办学类型、学校的个性和特色上出现了多样化的特征,地方本科院校的定位问题也已基本解决,加强学校的内涵建设,提高办学水平,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已提上议事日程,传统的教育模式也面临着空前的挑战,就机械类专业而言主要表现在:(1)培养目标定位需更具体、更明确;(2)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比较薄弱,特别是综合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面;(3)工程教育中,团队精神与合作精神的教育尚需大力加强;重当前业务能力培养,轻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4)重政治思想教育,轻职业道德教育,研究、改革、创建具有地方本科院校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教学改革,对提高其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一、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

培养目标的确定离不开当地的社会环境、学校的实际条件和生源情况,机械类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是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面向工业、工程领域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培养从事制造、施工、运行、维修、测试等技术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要突出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1)基层性:强调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级专门人才,(2)实践性:强调应用能力强、实践能力强,能够解决生产现场的实际问题,(3)综合性:强调富有创新精神、基础扎实、知识面宽、适应性强、后劲足、综合素质高,

二、以人为本,构建教学体系

突出工程素质和工程能力,培养方案的设计以“做中学”为核心思想,以工程设计为导向,以实践性和探索性的设计项目为载体,以人为本,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着重在工程基础知识、个人能力、团队精神和工程能力四个层面进行培养与训练,以科学的课程安排促进能力培养。

(一)理论教学体系

根据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规格,按照“基础扎实、知识面较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指导思想,充实学科专业基础课程平台,构建“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结构,即公共基础课平台、学科(专业)基础课平台、专业方向模块,总学时应控制在2500学时以内,在保证必要的公共基础理论课程的前提下,加强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因其不仅要为专业技术知识的学习打基础,同时还要为综合素质的提高服务;专业方向课模块要贴近工程岗位实际,体现应用型工程人才特色,在保障前后课程内容衔接合理的情况下,可将专业教育和工程教育适当前移,理论教学体系还要进一步明确理论与技能的深度和广度,整合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是实践能力和工程能力培养的主要手段和途径,是构建工程特色的机械类人才培养方案的关键所在,一般不少于40周,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遵循“循序渐进,由基础能力养成到综合能力提高”的人才培养规律,依据“系统性、实践性、可操作性”原则,以培养工程技术应用能力和有明显职业特征的工程素质为核心,有针对性地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从而确定实践教学的方法和内容,

实践教学体系可分为基本工程能力培养和工程应用能力提高两大部分,“基本工程能力培养”由“课程理论教学一基础性实验一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一课程设计一实习一毕业设计”构成,课程理论教学中一方面以具体工程实例为背景讲述理论知识的工程应用,不断形成学生的工程意识,另一方面以理论知识的验证掌握为诱导,通过基础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通过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和课程设计,将多个理论知识点和实验、设计方法综合运用,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是通过深入一线的观察、操作、体验,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工程意识、积累实际生产经验,毕业设计以实际课题为对象进行系统的工程设计训练,使学生的工程能力得到综合性的锻炼和全面提高。

“工程应用能力提高”由“基础强化训练能力提高训练”构成,主要是以导师制为基础,通过基础强化训练、数控加工实训等项目训练,以及开展学生早期的科研训练计划项目,如各级机械设计创新大赛、学生技能大赛项目、校企合作项目等,达到进一步拓展学生工程应用能力,深化提高的目的。

(三)素质拓展体系

高等教育既是培养“人才”的教育。也是培养“人”的教育。因此必须开展工程文化教育。强调现代工程教育除了突出实践性特点之外。还要强调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养。赋予工程教育“文化”内涵。突出“育人”的功能。主要是通过设置素质拓展学分。开设人文社科类选修课程、各类讲座、课外创新、实践活动和各种竞赛等。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团队意识、创新意识和开拓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当然。培养方案的制定要处理好“课内与课外、学校与企业、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即课内按教学计划组织教学。保证学生的基本工程能力的培养。在课时外安排对学生工程应用能力进行拓展、提高的内容。以导师指导下的课外活动小组和科研小组、开放实验室等方式组织教学。学校与企业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即以学校为主体。以企业为支撑。让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及其实施。这样。使工程能力培养更切合生产实际。满足企业的实际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即课堂教学与生产实践和社会环境相结合;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促进理论教学。在实践教学体系中坚持加强基础知识、专业技能、技术应用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够更有效地促进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和机械工程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林涛.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昆明大学学报。2007。(18)。

[2]刘晓保.“应用型本科教育”辨析[J].高教研究,2007,(1)。

[3]李进金,杨李娜.高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关键因素分析[J].辽宁教育研究,2008,(5)。

第5篇

【关键词】高等数学;专业教学;结合

高等数学是工科院校最重要的基础课之一,它使学生具有理解和运用逻辑关系、研究和领会抽象事物、认识和利用数形规律的初步能力。近年来,笔者在认真学习职业教育和数学理论的同时,本着把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真正落实到教学工作中,对高等数学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及其内容的确定、教学模式和方法的选择进行了反复的探讨,对“基础课为专业基础课服务”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专门的探讨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实际效果。

一、当前高等数学课程与专业课的关系

首先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传统的高等数学过分强调理论的科学性、严谨性、系统性,而忽视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课堂上专业课老师只讲授专业知识,涉及数学知识则一笔带过,推给数学老师去解决;而数学老师只负责讲授数学知识,不关注数学知识在专业课程中的应用,也不懂专业,不知道各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时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数学知识,忽视了不同专业对不同数学知识的需要,使学生产生学而无用的思想。

其次教材大多是国家统编教材,编写过程中要考虑各行各业的特点和需求,所以教材内容多是基础性的东西和共性的东西。这样的教材没有行业特点,不能完全照顾到各专业的需要,所以导致高等数学课没能很好地起到为专业课搭建知识平台的作用,所讲授的知识自然与专业课的实际需要脱节,二者无法形成有机的整体。

二、高等数学和专业相结合的原则和方向

1。以“必需、够用”为度

根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高等数学作为公共基础课程,应坚持“应用为主、必需、够用、服务专业”的内容定位和“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学定位原则。基础理论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必需、够用”是针对专业的需求提出的,其目的是强调基础课要为专业课服务。一些高职教育工作者往往对此有片面的理解,以为“必需”所指的范围或“够用”所指的深度,均只限于对专业课程教学的需求。其实还要兼顾数学知识的相关性以及各专业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2。注重知识衔接,力求平稳过渡

高职院校的生源一般数学基础参差不齐,因此,高职数学教学内容应切实注意不同生源的实际状况,充分调研学生入学前所学过和掌握的数学知识和内容,注重衔接,保证来源不同的学生在学习高职数学时能够平稳过渡。

3。淡化理论体系,立足实际应用

为专业课学习服务和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高职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因此,基础理论要以应用为目的,尽量淡化理论推导,尽量借助图形、实例解释验证,使抽象问题具体化、形象化。

三、高等数学融入专业教学可尝试的具体措施

1.按专业分别做好体现能力训练和学以致用的整体设计

根据目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使数学课教学更好地为专业课服务,使数学课老师掌握更多的专业课知识,充分利用数学知识解决专业课中的问题,加强参与工学结合、能力本位的教学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外出学习调研和各种教研活动了解专业课基本知识,掌握一些可以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的专业课中的教学案例,实行真实工作情景教学。这里可以初步将高等数学教学内容按专业分为六大类:机械、电气、经管、计算机、建筑、汽车等,分别按专业要求搞好课程的整体设计与单元设计,达到“学用结合”为专业课服务的目的。

2。与专业课教师共同制定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目标

加强与专业课教师的联系以增加对专业课学习的了解,及时了解专业课将用到哪些高等数学知识,以及在什么地方用、什么时间用和如何用。高等数学课教师应和专业课教师共同开展教研活动,了解专业培养目标,分析专业所需要的能力结构,详细了解专业教学计划、课程体系,一起根据高等数学课的特点、专业课对数学知识的需求以及该专业的发展前景,共同研究制定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目标,优化更新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内容,使之适应专业课教学需要,实现高等数学课程与专业课学习的无障碍衔接,有助于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从而提高专业水平。

3。基于专业服务需求打散重组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内容

根据“课程教学目标服务于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针对专业课教学的实际需要,对高等数学的知识体系进行解构和重构,整合高等数学教学内容,可分为基础模块、专业应用模块和素质提升模块三个模块。基础模块是所有的学生必须掌握的,主要内容为一元微积分;专业应用模块是针对不同专业课程学习的需要加以补充的内容,例如:信息技术类专业讲授数理逻辑、图论、矩阵、计算数学方法、微分方程、逻辑代数等,机电工程类专业讲授拉普拉斯变换、傅里叶变换、多元微积分等,经济管理类专业讲授线性规划、数理统计等;素质提升模块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潜力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素质提升模块是数学建模,开设数学建模选修课,组织学生参加数学建模比赛。

4。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过程和方法要有利于专业课学习

高职院校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应用,那么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就要有意识地结合专业特点进行引导,避免注重纯数学方法和技巧的教学而忽视数学和专业结合的现象。教学过程应遵循“专业实践问题数学模型数学解答应用于专业问题”。如教学导数在求函数极值方面的应用时,在介绍基本定理的同时重点讲求极值、最值在生产、生活等领域的实际应用,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突出了其应用功能。教学方式上可以灵活多样,如在介绍重要数学概念时,使用“案例教学法”,在习题课上使用“引导文教学法”“任务教学法”。这些探究式的自主学习方法,使学生乐于思考、勤于实践,培养了学生严谨、缜密的工作态度,求实、创新的工作作风,为学生今后学习和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及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打下基础。

5。数学建模思想为高等数学融于专业应用牵线搭桥

根据不同专业构建课程教学内容,融入建模思想。利用数学软件,穿插安排利用计算机学习应用数学知识的“数学实验”与“数学建模”课程,使学生掌握学习、应用数学的方法,加强学生利用计算机学习、应用数学的训练,适时安排简单的数学实验,使学生学会利用现代计算工具进行极限、导数、极值、积分、解微分方程等计算。长期以来,数学课程处于自我封闭状态,即使传授了许多定理、公式和方法,仍免不了成为一堆僵死的教条,以至于学生不会应用或无法应用,甚至觉得除了应付考试之外毫无用处。数学建模为数学与实际问题的联系打开了一条通道,数学建模要求学生对实际问题中的数据信息加以整理、归纳、简化、抽象,并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还要求学生对结论加以验证、完善、推广。数学建模有助于学生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和作用,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培养高职生的创新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结语 笔者这学期的授课对象便是航空电子设备维修专业的学生,非常注重高等数学与专业相结合的问题,经常强调航空航天等领域的进步与数学之间的密切关系。她说,“没有数学就没有科学”。为了说明数学对于航空诸多专业的重要性,她还把仿鸟扑翼机等多项研究成果以图片、视频等形式融入到课堂中,形象生动、深入浅出地讲述了其科研中所运用的场论、微分方程、离散数学、分形理论等数学知识。让众多学生了解到数学对于专业学习以及今后从事各项科研工作的重要意义,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参考文献】

[1]黄曦。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

第6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5)06-0061-05

2007年以来,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多次派教师赴德国考察学习,在借鉴德国基于工作过程的先进教育理念的基础上,积极推进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和教师为主导的课程改革与实践,基本建成了具有“地方特色、校本特色”的基于工作过程的精品课程教学体系,培养了一大批能从事数控故障诊断与维修岗位的优秀毕业生,实现了学生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

一、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突出适用性和针对性,重在培养实际应用和操作能力,“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是其教育方针。本课程是专业培养的最后课程,前导课程比较多,具有实践性强、理论教学难度大、知识面涉及广、师资培养和设备投资多的特点,而且高职学生普遍存在理论知识基础薄弱,尤其电方面的知识对于机械学院的学生来说理解掌握难度较大。传统的课程标准是基于学科体系架构设计的,设置单独的实验实训环节,教师作为知识的垄断者和传播者以讲授为主,学生学习是集体化和被动的。这样,即使教师的水平再高,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如虚拟实验室、先进故障检测诊断设备和实验教学用数控系统平台等,也难以真正改变理论与实训教学相脱节的现状,难以充分发挥实训设备和校企合作的作用,常会造成学非所用、学非所需、边学边忘、知识与能力割裂的状况。另外,由于数控系统品牌多,技术发展迅速,不同数控系统机床在故障诊断与维修方面存在不小差异,传统教学体系一般只以一种数控系统为主进行教学设计,缺乏方法能力的培养,难以提高学生的创造性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造成学生的职业能力与企业岗位的需求脱节。

传统的课程标准已不能满足新形式下高职教育的发展需求,本课程就是在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用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方法设计课程标准体系,开发融合“教学做”为一体的任务驱动的行动导向课程。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理论研究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论源自德国的“双元制”教育,其核心思想是从职业需要的角度出发,紧随岗位典型工作任务需求,开发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强调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深度融合,以岗位涵盖的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将理论实践学习过程、岗位工作过程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过程结合起来,打破理论课与实践课的界限,学生能够在逼真的企业环境中做到边学边用,体现工学结合的高职教育特征。课程改革含课程定位和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支持四方面的改革与实践,如图1所示。

改革思路如下:

由院系领导、专业教师和教育专家组成的专业团队与企业专家进行基于职业的深入分析,获取足够多的信息并提炼出专业的岗位群、能力群和一级典型任务群,建立校企合作下的课程体系群,并给出课程体系中各课程的性质、目标、地位和理念等,实现专业与行业之间的对接,落实专业的培养目标。

由教育、企业和实践方面专家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经多维度的企业调研,对岗位群及其成长历程和发展方向进行研讨,对课程相关岗位工作过程、岗位需求和岗位技能等进行分析,结合国家职业标准,进行针对工作任务的行动领域分析,获取一系列二级典型工作任务;由教育和企业专家对工作任务进行归纳、整理和提炼,形成若干个内部各任务相互关联的任务集合;教师团队和企业人员进行学习领域的分析设计,也就是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得到工学结合的教学内容。学习情境的载体可以是项目、任务、案例、产品和工艺等。情境及其内部各载体按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顺序安排,每个学习情境和情境下的各载体都有相应的能力目标。这一环节将实现课程与企业间对接,落实职业能力。

由教师团队和企业人员进行学习领域的分析设计和学习情境的设计开发,然后进行基于任务的以行动为导向的课程实施和推动改革,课程实施中要进行教学条件和教学模式开发、改进和革新,要对重要资料和经验等进行保存,并向专业委员会和课程负责人等及时反馈相关信息用于课程调整或进一步改革。这一环节主要实现理论和实践的融合与执行,落实培养。

学习情境的开发包括5个方面,教学组织有个别教学、分组教学、开放教学、协作教学和设计教学等形式,教学组织的具体实施体现在学习活动设计上,应具有多样性。课时安排指对每个学习情境和情境下每个项目所占课时的分配。课程评价指在学生完成课程的理论和实践环节后给出的最后评价,采用百分制,主要依据平时项目完成的鉴定结果分、期末笔试分和学期综合表现等。教学支持指课程实施所要具备的软硬条件,包括教材、网络教学、实训设备、图文视频等资源,投影仪、幻灯机、网络、虚拟平台和计算机等教学工具,逼真的校内实训基地、校内工厂和校外实训基地等环境,课程专家、理论教师、实训教师和助讲组成的教学团队,校企合作的互惠和资源共享。

教学模式是实施教学的核心,分五个方面,针对每个学习项目,都要对学习者、学习需求和学习内容进行分析,然后以“六步法”的工作过程为引线进行教学策略设计。学习环境设计指学习者所需的问题情景、学习资源和认知工具设计,要考虑学校场地和宿舍、社会和家庭等因素。学习活动设计指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学生知识与能力准备和教师指导等设计。过程控制是针对任务的每一个工作过程的教学控制,可以是观察、口头提问和书面问卷等,以一个或多个工作过程为单位进行鉴定,最后给出任务的综合评价结果。

三、课程的改革与实践

本课程的改革就是基于上述的思路逐步推进和完善的。

(一)课程定位、目标及理念

我院地处重庆市,依据地区产业特点,数控专业被我院定为重点建设专业。就业跟踪调查结果显示,数控专业就业岗位正从较低层次的操作工向较高层次的装调、维修和管理等岗位迁移,本课程被列为我院数控、机设和数设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电工电子、数控加工、机械装调、PLC在机床上应用和机床联调等都是其先导课程,该课程为数控维修顶岗实习和获得国家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职业资格证书奠定基础。

按照“能力为本位,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思想,本课程的社会能力目标有团队工作、交流组织协调能力、纪律性和环境保护等方面;方法能力目标有培养学习方法、逻辑思维、分析创造、信息获取、判断、解决问题策略和制定工作计划能力等;专业能力含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知识目标体现在情境目标和子任务目标上,技能目标指培养具有较高职业道德素养、掌握数控机床操作和维护、掌握常用机床维修和检测工具仪表的使用、掌握数控机床的调试与检测方法、掌握数控机床常见机电故障的诊断与排除,能从事数控机床装调、维修维护工作的技能型人才。

课程理念为:确定目标明确、现实可行、有教育意义的典型工作任务,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实现教学的能力培养目标,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体验为先导、执行为目标,教学做一体化、学历教育与技能认证相结合的理念方法。

(二)课程内容设计

典型工作任务体现了对象、手段、方法、组织、产品和环境6个要素,我们确定了表1所示的8个学习情境,并精选了企业典型维修案例作为项目教学任务,每个项目都具有典型性和可操作性,每个情境都对应岗位,任务设计遵循简单到复杂。以FANUC、华中和西门子系统的机床为载体,各小组抽签选择载体。

(三)学习情境的设计开发

1.教学支持

经多年课程资源开发和条件建设,我院已拥有自编的精品课程教材和实训指导书,并精选出一些同类教材作为参考,有丰富的图片素材、视频动画、挂图、电子教案和教学仿真软件等资源,并组建了网络课堂,含电子学习、电子作业、虚拟实验室、电子测试批改、资料下载和视频动画播放等功能,有投影仪、幻灯机、局域网、摄像机和大屏幕液晶电视等教学工具,拥有国家级和多个市级称号的校内实训基地、FANUC应用中心、校办工厂和工学结合教室等校内环境,与重庆长安、中国嘉陵和重庆机床集团等32家知名企业合作建立了多个校外实训基地。拥有一个结构层次合理的教学团队,多数教师都是双师型,满足了理论教学、实训和科研的需要。

2.课程评价

本课程的最终评价由各项目总评占25%、实验报告及课后小作业占10%、期末理论考试占45%和综合实训考核占20%组成,理论考试采用闭卷笔试的方式,综合实训考核有8个题目供6组学生抽签选择,每个实训题目都细分为6个工作过程,让组内成员抽签选择过程任务,按工作任务顺序逐个完成并现场打分。

3.教学模式

教学中以工作过程导向和实践行动内容为主,以科学性原则和理论的知识为辅,学习情境以项目任务驱动的形式进行行动导向模式教学,如下页表2所示。

(四)课程的实施

1.教学准备

项目教学开展前,要做好以下工作:

(1)分析学生的基本状况、学习实际需求和本次学习内容,做好自评表、互评表和教师记录表。

(2)做好学习环境、资源和认知工具的设计和准备。准备好任务中教学用的工具和设备,提前设好故障点,将相关说明书、学生用记录表、原理和结构图、工具、仪器仪表等分类集中摆放,让学生自行查询和使用。

(3)准备好任务页、解决思路页和联网电脑。任务页可发给学生,解决思路页可供学生在讨论研究之后仍有困难时备查,每看一次思路点要扣取相应分,若还未能解决,可申请询问相关教师。

2.任务实施

按照表3所示设计的“六步法”实施教学,完成如下工作。

(1)明确任务完成场景和工作学习任务,下达任务书,告知学生资料、设备和仪器仪表的位置和不同阶段的选用要求,针对项目中重要和比较难的知识和技能点进行现场集中讲授,同时进行安全教育,教师可采用板书、多媒体和幻灯片等进行图文讲解。

(2)按异质分组的原则,将5~8人分成一组,由组长带领组员先进行现场的“望、闻、问、切”,充分了解故障现象及产生过程等,查阅相关资料和记录单。教师采用“头脑风暴法”指导学生从机械结构、电气控制、数控系统等不同方面进行分析,最后由学生给出任务解决、零配件和工具选用方案等,进而给出该方案的实施计划和步骤,由组长负责填写资讯汇总表和行动计划表,并进行组内分工。教师在该阶段也要做好过程控制、阶段性鉴定、学生综合表现记录及问题和经验的保存。这一阶段鉴定主要由教师根据学生行为表现、提问和阶段成果来给出相应分值。

(3)学生按照制定的工作计划和任务页的步骤要求,进行故障排查和设备调试,这一过程要求学生注意分工协调和操控安全,严格执行科学的方法和步骤,采用循序渐渐的策略。教师要积极巡视,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单独或集中指导,必要时可进行引导性示范,但不能包揽,同时教师要做好该阶段的控制、鉴定、记录和保存工作。可采用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结合的鉴定方式。

(4)在项目完成之后要根据任务的验收标准进行任务实施中关键点的自检和互检,并给出自检和互检的模糊评价,最后由教师给出检查阶段的终结性评价。

(5)学生计算维修成本、记录工作过程和经验、提交总结报告、成果展示、尝试给出维修和保养方面更好的建议。教师要在项目结束后对项目完成情况和学生综合表现进行总评,兼顾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阶段表现记录和最后总评,填写项目考核表。同时,做好信息保存和反馈工作,把问题所在及时反馈给学生,把过程经验保存下来供教学改革研究用,并由教师给出改进和修改建议。

四、改革效果与结论

(一)改革效果

本课程于2008年成功申报为重庆市高等学校市级精品课程,2009年被评选为教育部高职高专机电设备技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精品课程。课程改革的实践收到了显著效果,我院数控、机设和数设专业学生理论知识、实践操作技能和综合职业素质都得到大幅度提高,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2012和2014年分别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数控机床装调、维修与升级改造”项目二等奖和一等奖,2013年获得全国职业技能大赛高职组“数控机床装配、调试与维修”一等奖。学生就业率逐年提高,越来越多学生被用人单位录用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并被单位部门所器重。

(二)结论与建议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及实践,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理论知识理解的深度速度、学习的主动性和竞争意识,增强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创新意识和职业素养,体现了现代职业教育“能力为本”的价值取向,也提升了教师的教育水平和综合素养,使好的教育模式及改革理念传承下去。对用人单位的调查了解显示,学生的综合能力能适应企业岗位的要求,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随着改革的完善和落实,必将培养出更多企业需要的技能型高素质人才。

课程改革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要及时完善与更新,院系要把最新改革成果的应用落实到位,同时也要努力做到:把握数控技术的发展动向和最新技术,对实训设备积极升级更新,积极安排一线理论和实践教师定期参加企业实践,要求核心教师要不断学习并总结教学经验,定期聘请生产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来校指导教学和组织学生深入企业参观学习等。做好以上几点,才能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作用发挥到最佳,保证学生毕业后能迅速适应岗位并有大的发展空间,实现学生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R].北京: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2012(7).

[2]欧阳慧平,王茜,朱江峰.系统化的“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建设与改革[J].教育与职业,2011(2):146-147.

[3]夏燕兰.基于工作过程的《数控机床控制系统的装调》课程开发与实践[J].课程研究,2010(6):41-42.

第7篇

关键词:工程质量控制

一、全方位控制

(1)人的因素是影响工程质量的第一因素。

做为工程建设主体之一的决策者、管理者、指挥者和施工操作者是影响工程质量的第一要素。在工程建设中,把人做为控制对象,是为了避免产生失误;把人做为控制的动力,是为了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因素第一”的主导作用。人员的素质,将直接和间接地对规划、决策、勘察、设计和施工的质量产生影响,包含了个人执业资格及单位的从业资质两方面内容。严格执行经营资质管理和各类专业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是保证人员素质的重要管理措施。

(2) 材料的因素是影响工程质量的基础因素。

材料是指投入工程建设的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及水电暖通设备等。工程的特点是:上道工序将被下道工序所覆盖,其间的质量问题难以被发现,如果质量问题有所表现,则往往是较为严重且难于补救,或产生费用过高。工程材料将直接影响建设工程的结构刚度和强度,影响工程外表及观感,影响工程的使用功能,影响工程的使用安全。在材料上首先选择质优价廉、信誉高的生产厂家和供货方;其次是加强对材料检查验收,严把进场关;第三是重视材料的使用认证,特别应该优先选择通过国家认证机构认证的材料和厂家,落实建设行政管理部门推行的建设工业产品准用证制度。第四是对材料质量进行跟踪,避免造成更大的浪费和损失。

(3)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之一的“方法”。

方法指工程建设周期内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施工工艺、组织措施、检测手段、施工组织设计等。工程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生产过程,工艺对质量有重大的影响。如钢筋的连接,以前有搭接,后来出现了焊接,大大地提高了质量。混凝土现场搅拌,质量离散性大。采用集中搅拌站(或是商品混凝土),质量的稳定性大大提高。而且施工性能发生极大的改变。结合每一个工程实际,从技术、组织、管理、工艺操作、经济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大力推进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不断提高工艺技术水平,是保证工程质量稳定提高的重要因素。

(4)施工机械和施工机具是影响工程质量不可疏忽的因素。

施工机械设备的型号、机械设备的主要性能参数,以及施工机械设备的使用方法、操作技术,是质量控制应该考虑的必要条件。当代工程建设项目规模大、技术新、精度高,必须依靠先进的施工机械才有可能进行施工,有些工程项目要借助专业化的设备,否则很难胜任和开展此项工作,更不要说保证质量。

二、设计方面的原因及对策

在屋面防水的设计中,带女儿墙的屋面,发现有局部泛水檐高度不够;也有伸缩缝出屋面墙压顶设计不合理;自由排水的屋面上,檐部不作铁皮泛水檐,而且卷材没有探出挑檐的边沿等。另外有的厨房和卫生间设计选用空心楼板,且不作防水层;上下水管道穿越楼板不加套管,这些都是渗漏的隐患。

设计单位及设计人员对出现的工程质量问题要进行认真分析研究,如果属于设计欠周造成的,应通过改进设计方案来治理。当施工图完成之后,应详细地向施工人员作好技术交底工作,听取他们的意见,修改设计中欠周之处,为了使设计切合实际和避免差错,设计人员不仅要经常去现场参加实践,积累设计经验外,还应学习有关施工验收规范及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设计人员应考虑业主投资的综合效益,如果设计考虑周到,即使建造工程的造价难以降低,也可以有效地减少质量问题,建成之后减少维修费用。

三、 材料选用方面的原因及对策

由于材料选用方面原因造成的质量问题也比较常见。例如防水卷材的质量和品种,预制楼板灌缝时所选用碎石的粒度大小,抹灰用砂含泥量的控制等,都对工程质量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再如某工程刚刚竣工,防水工程采用瓦屋面直接在挂瓦条上挂瓦,没考虑风的影响致使平瓦被风吹起;由于内墙装饰涂料质量不过关,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出现变色、脱皮等情况;有的饰面砖由于吸水率过大(>10%)及外形规格不整齐,马虎施工,致使有不少新建成的工程,外墙饰面砖釉面爆皮、空鼓、脱落及灰缝不均匀等质量通病,造成外墙渗水;有的石膏板质量低劣,在空气中容易吸湿受潮,因此形成石膏板顶棚出现变形,板块中间出现下垂、板块翘角等质量通病;结构板面在施工中,在提升架口部位的板面浇筑马虎,没有注意板负筋位置,造成提升架口部分板面出现不必要的结构裂缝。由于材料及设置质量低劣而造成的质量通病比较普遍,造成的后果也是相当严重的。

所以要重点把好材料、制品及设备质量关,材料使用前严格遵守“先检后用”的原则择优选购,不要采购生产厂家不清、质量不明的建筑材料、制品或设备。购入的材料、制品在使用前,必须严格按规定进行质量检验和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对一些性能尚未完全过关的新材料,要慎重使用。对于地方生产的建筑材料,制品及设备应该加强质量管理,实施生产许可证和质量认证制度,从根本上杜绝不合格的产品流入社会。

四、施工方面的原因及对策

工程施工队伍素质过低。各施工企业内部新工人比较多,技术培训跟不上,工人技术素质较低,甚至个别工人对本身所施工部位在整体建筑物中所起的作用都不了解,操作时不按规程顺序进行,这就很难达到质量标准。尤其是许多未经过专业训练的农民工涌入建筑行业,导致了施工队伍整体素质下降很快。用这些农民工可以使房屋建筑中的人工造价降低,可其技术水平也很低。不少建筑企业缺乏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无法按照设计与施工图纸的规定和要求进行房屋建筑工程的规范性施工。在施工过程中,没有建立健全质量控制体系,工序与工序,工种与工种之间没有严格的交接措施,前道工序留下的隐患,后道工序施工者不但不及时处理,甚至蓄意隐蔽。施工管理混乱。针对这个通病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一方面要提高施工企业的综合素质,改进施工工艺,提高质量意识据统计。我国由于施工因素造成的质量问题占所有质量问题的80%左右,因此提高施工企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减少困施工不当造成的质量问题至关重要,可以提高施工企业管理人员的技术素质,熟练掌握工程质量问题形成的规律并具有预防工程质量问题的技能,有效地指导本企业施工技术工作。改进施工操作工艺,对一些不能保证工程质量的工艺要加以改进。对某些容易形成工程质量问题的部位或工艺要加大管理力度,以预防工程质量问题形成。加强施工技术人员对规范、规程的学习,认真组织施工,倡导优质服务,建立有效的奖罚机制。对违反规范、规程施工造成质量问题的予以严惩,对能按质按量,有效消除工程质量问题的技术人员作出奖励。对治理难度大的质量问题,要组织科研力量研究攻关;对不配套,不成熟的施工技术,应制止推广对于一些治理难度大的工程质量问题,应动用科研力量来攻关,有关管理部门应有足够的重视,增加科研投入,鼓励推广使用产生实效的新技术和新工艺。但有的新技术、新工艺不成熟,尚未达到推广使用阶段,就不能盲目上马,一些质量问题就是由于采用了不成熟、不配套的技术或工艺形成的。如某种高分子防水卷材,自身具有良好的防水性和耐久性,但其粘合剂还不成熟,使用之后仍然会出现渗漏现象。

五、现场监理不到位原因及对策

施工现场监理行为不到位是造成质量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个别监理单位为了寻求经济效益挂靠高级资质承接监理业务,项目监理机构的人员资格、配备不符合要求,存在监理人员无证上岗的现象,现场监理质量控制体系不健全,监理人员对材料、构配件、设备投入使用或安装前未进行严格审查,没有严格执行见证取样制度,甚至对隐蔽工程没有进行有效的监理,有的项目监理机构甚至未按规定程序组织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的质量验收,就进入下道工序施工,许多质量隐患得不到及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