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13 11:15:5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中专生学习计划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一、找准成因,是转化的基础
“学困生”是指智力与感官正常,但英语学习效果低下,达不到国家规定的英语课程标准要求的学生。通过观察、询问、调查,发现产生困难的原因各不相同,其成因是极其复杂和多方面的,但从教育教学角度将其形成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
(一) 内部原因
1.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上进心。大多数学困生由于升学无望,认为读书无用,无心学习;认为学习是一种负担,读书是碍于家长的要求。因此,他们缺乏上进心,上课不愿听讲甚至违反纪律或旷课去玩,作业照抄,应付老师,从没想到提高自己。
2.意志不强。学习过程是一种艰苦的劳动过程,它要求学生付出较多的脑力和体力来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因此,没有坚强的意志是难以完成学习任务的。而学困生由于缺乏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一遇到困难就放弃对学习目标的追求,不愿和学习中的困难作斗争,久而久之,就成了害怕困难、不求进取、意志薄弱的学困生。他们学习英语的毅力和耐力较差,只有三分热情,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自卑心理严重,缺乏自信心。由于学困生长期处于班级的“底层”,处于被遗忘、被摒弃的角落,他们内心深处一般都很自卑。以至于认为自己不行,没有出路,造成对教师缺乏信任或对老师怀有敬而远之、敬而怕之的心理,很少主动提问和回答问题。太多的失败使学困生常感到学英语很无聊、很枯燥,情绪非常低落、沉闷,心理上敏感,脆弱,易形成挫折感,导致对自己学好英语缺乏自信心。
4.学习基础不扎实。学困生在前一阶段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基础不扎实、见识少、知识面窄、思维不活跃,接受能力较差,影响了今后的英语学习。
5.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不好。大多数学困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没有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仍满足于“喂一口吃一口”的学习方法。他们大多养成了等待、依赖的学习习惯,学习不主动,不会温故知新,在课堂上不能自始自终全身心投入,养成了不投入、不参与的不良习惯。有疑问也不及时弄清楚,学习时也抓不住重点,成绩自然低下,学习效率低。
(二) 外部原因
1. 师资力量与教学条件差。一些学校的师资、教学条件相对薄弱,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成绩。教师是科学知识的主要传播者和学生迈向正确人生道路的矮正者。他们的师德和业务素质,直接影响着学习效果和学生的成长。教师职业的辛苦、清贫以“经商热”的高涨等,致使许多教师不安心本职工作,不进行必要的政治业务学习,讲课敷衍了事,教法单调、乏味,内容安排上缺乏层次,没有充分照顾学困生这一弱势群体;不注意学法指导和兴趣培养,对学生的了解,渗透着个人的意识倾向,以教师自己的认知、情感、意向和个性特征去认识学生,致使教师产生心理偏差,出现体罚、讽剌、挖苦学生的现象,严重地挫伤了部分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积极性。教师授课“重”知识的传授,“轻”知识的发生过程,不重视知识的消化和巩固,逐渐形成初一重全体,初二重视中等生,到初三就以中上水平的学生为授课对象,盲目地提高难度,大搞题海训练,这样无疑抛弃了部分学生,严重挫伤了这些学生的积极性,加剧了学生的两极分化。
2. 家庭环境的影响。当代中学生都为独生子女。家长一方面望子成龙心切,另一方面又过分的溺爱,造成了学生复杂的矛盾心理,形成自私、蛮横的不良恶习,没有吃苦耐劳、认真学习、帮助别人的意识,对学习失去信心、对教师的善意批评教育记恨在心;一些家长认为对学生的教育是老师的事,不主动与教师配合,甚至外出打工,助长了这些学生的不良行为,挫伤教师积极性,导致这部分生受到冷遇,挫伤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困难未及时得到解决,随着问题的积累,学习成绩下降,沦为“学困生”。没有良好的家庭环境和缺乏家长的正确引导,孩子们的成绩就会一落千丈,成为学困生。尤其是一些单亲家庭和经常发生冲突的家庭往往更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
3. 英语教学本身存在的问题。现行的英语教材内容多、要求高,且班级容量大,学生水平参差不齐,而教师在教学上往往统一要求,难以照顾到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
4.社会原因。由于社会的发展,商品经济的活跃,金钱的诱惑,读中专大学学费高、不包分配、就业难以及网吧、游戏厅的吸引,加上学校、家长未给予及时正确地引导。“读书无用”论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突发事件的影响。如父母离异、生病、去世等,致使学生学习中断及心灵遭受重创,使学生出现心理偏差,造成学生的突然学习困难,若不能及时从思想上解决,随着时间地推移,问题的积累,导致这部分学生丧失学习信心,学习成绩一落千丈。
二、对症施治,是转化的关键
在转化学困生方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1. 帮助学困生端正思想,树立信心
心理学认为,人都有自尊的需要,学困生在班级中学习成绩差往往觉得矮人一头,缺乏信心,进取心理处于十分矛盾中。我们教师要有意识地鼓励他们,不要认为以前没学好,现在就没指望,只要从现在做起,运用新知识的同时,也复习旧知识,从而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
2. 诚心对待学生,以情育人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我们深知教师热爱学生能弥补自己教育才能的不足,可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感。诚心对待学生,尤其是对待学困生,有空就找他们谈心,遇到问题耐心帮助他们解决,尽可能抽出时间与他们多接触,尊重、理解、信任他们,真心实意帮助他们。
3. 表扬鼓励,激发兴趣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因此在教学中,要首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许多农村中学,英语是初中新生接触的新鲜事物,更能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可通过有意识地引导,组成英语学习小组、唱英语歌曲、做游戏、讲英语故事、举办小型英语演讲比赛等,给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消除师生间的心理隔阂,不失时机地调动他们的求知欲,用“兴趣”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 创设条件,使学困生获得成功
关键词:学习后进生 成因 转化对策
1.后进生成因
1.1 后进生的概念
英语学习后进生指的是智力正常,但在学习上难以达到英语新课标所规定的基本要求,与实际教学要求有一定差距的学生。这些学生大部分学生相比,在学习上有明显的困难。但不能称为差生,后进生强调的只是学习困难,不等于智力差,更不等于就是差生。
1.2 成因
通过对英语后进生的学习情况统计、分析和对比得出后进生在学习习惯形成上主要与基础知识、学习时间、学习策略、学习动机与爱好以及教师教学方法等有密切关系。
1.2.1 缺乏学习英语兴趣、意志
后进生对学习英语普遍缺乏兴趣。有些后进生,一碰到较长阅读题目就产生抵触情绪,缺乏克服困难,战胜自我的意志和信心,从而对英语学习产生畏惧心理,丧失突破障碍的毅力与勇气,成绩稍一波动就产生自暴自弃的念头。
1.2.2 知识积累过程中的断层
后进生的成因不是智力低下,而是由于知识积累过程中造成的断层。相对于初中英语,高中英语的逻辑性,系统性更强。在知识的衔接上,初中所学的知识是高中学习的基础。因此,如果学生对初中所学的知识量达不到规定的要求,无法及时把握知识,就造成了后续学习过程中的断层。后进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没有把握好基础知识,更没有查漏补缺,及时衔接,导致新旧知识的断层,长此以往,知识无法形成系统的网络,跟不上学习的进程。
1.2.3 学习方法、策略运用不当
后进生形成的原因往往是学习自主性差,通常是课上听课,课后作业敷衍了事。缺乏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解题后没有进行总结、归纳等科学的学习方法。不重视英语的理解,侧重于机械的记忆,对所学的知识不会通过比较、归纳形成系统的学习方法。还未摆脱初中机械识记、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无法适应高中英语的学习,从而影响了高中知识摄入的数量与质量,逐步导致学习跟不上的状况,最终成为英语学习中的后进生。
1.2.4 教师教学方法不当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高中英语教学仍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下列情况 :
(1).教师要求“整齐划一”、任意拔高。课堂教学中教师面对几十个知识、个性完全不同的学生,常常发出同一个指令,而没有考虑到学生水品层次不同的情况。这种整齐划一的要求,必然出现大量后进生,而任意拔高的教学要求又对后进生造成不堪的重负。
(2)“填鸭式”教学方法,忽视对学生及知识点的研究。教师讲得过多,学生练得过少,教师一讲到底的包办教学,学生听的过程中,其思维完全处于被动应付局面,缺乏积极主动参与思考,便忽视了知识的形成,使一些知识在理解上出现片面而又得不到及时矫正的学生渐渐分化成了后进生。
(3)作业布置不科学,学生抄袭现象严重,有效度低。学生普遍把作业当作“任务”对待,因此难以反馈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教师难以以此对后进生作针对性的辅导。
2. 转化对策
结合后进生成因分析,我们认为要转化后进生必须实施全面的、深层次的教育教学改革,从学习动机、教师课堂教学、教学目标内容及师生关系等方面多管齐下、研究对策、切实有效地提高后进生的学习成绩。
2.1 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促进后进生转化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这是一种需要。它表现为学习的意向,愿望或兴趣等形式,对学习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教师要努力培养后进生的学习动机,促进他们转化。
2.1.1 激发后进生的学习兴趣,让学习成为一种乐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使大脑处于最活跃状态,增强人的观察力、注重力、记忆力和思维力。兴趣不是天生,它是在学习中逐渐培养起来的。作为教师应善于结合课本内容介绍有趣的英语知识,以激发学生的进取心和求知欲。
2.1.2 让学生体味成功的乐趣
人的潜力是无可估量,但只有在意识中肯定了自己的力量之后,才有可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同样地,只要后进生从英语学习中获得成就感,也可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与此相反,假如学是失败,就会丧失信心,就会产生失败感。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创设适当难度的提问,讨论和测试的机会,让他们付出一定的努力,在独立的思考中解决问题,使学生体验到战胜困难后的愉悦,熟悉到自己的力量,增强自信心。只有如此才能锻炼后进生的意志,才能让他获得经过自己努力所取得的成功的体验。
2.1.3 创设学习情境
创造情境是指教师给学生创设积极的学习氛围,情境教学注重“情感”,又提倡“学以致用”,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应充分利用情境教学特有的功能,在拓展的,宽广的英语教学空间里,创设既带有情感色彩,又富有实际价值的操作情境,其教学效果可谓“百问不如一做”。
2.2 优化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每堂课应尽可能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教学要求,做到“堂堂清”、“周周清”才便于促进后进生的转化,因此课堂教学改革是转化后进生的工作重点。
2.2.1 教学创新,培养后进生英语学习的主动性
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讲究教学策略,舍去陈旧的、不适应现代教学规律的教学方法。贯彻启发式教学,采用生动活泼的形式,让后进生开动脑筋,积极、大胆参与实践,在主体参与过程中领略成功的愉悦,激发学习英语的动机。
2.2.2指导学习方法,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时常发现,有些后进生英语学习也富有积极性,并且他们不比其它学生少下功夫,但他们的英语成绩却总是上不去。其重要原因就是他们缺乏英语学习策略,不会对信息进行加工整理,不会归纳调整自己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认知与方法。陶行知先生曾说过 :“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是教会学生去学。”因此,我们对后进生在弥补知识缺陷的过程中,应以英语的学习以及问题得解决为重点,让学生逐步熟悉掌握英语思维的特点,尽可能让他们较多的把握基本学习方法和学习技能,培养灵活应用各种方法的能力。
2.2.3 把握反馈信息,精心设计练习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信息的反馈,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弥补缺陷以保证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因此,在一节课内进行两次反馈,一是尝试练习。如发现问题,及时补充讲解,起强化,调节作用;二是课堂作业,如再发现缺陷,当堂就能补救。
练习是知识掌握,技能形成的重要途径。每个练习的精心设计,做到有的放矢,练在点上,多次反馈,重点讲评,实实在在地帮助后进生查缺补漏,使之切实把握所学知识,并能在知识的实际运用中,得心应手。
3.结论
通过调查和实践表明:只要给予后进生一定的学习条件及氛围,他们都能取得合格的水平。造成高中英语后进生的重要因素是高中学生的思维结构与知识结构的不协调。这些不协调与初中学习时的基础密切相关,是知识断层的结果 ;其次是对后进生的要求与英语教学内容的严谨性,逻辑性,有序性的矛盾。一定的教学干预措施能逐步排除知识结构的障碍。
同时,采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智力发展、能力培养、课堂教学优化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为后进生转化工作提出了全新的挑战。
后进生转化工作是一项实践时间长、因素多、难度大的教育教学改革。今后我们应充分发挥英语学科特点,拓宽改革面,加大实践力度,把重心集中到后进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学习能力的提高、后进生学与教师教的相互关系上来,进一步进行探索,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Bloom.B.S. (1971). Emotional Education Theory. Retrieved April 27, 2008, from
省略/readarticle.asp?id=11219
[2]Domyei, Z. (2001) Motivational Strategies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3]Harmer, G 2000. How to Teach English.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4]Li Lisheng, Liu Shoulan and Qin Hui. (2002). Teaching English as A Foreign
一、课堂表现
1.基础欠缺,信心不足。有些同学对计算机的理论常识不了解,对一些专用名词不关注。如老师说菜单栏,他不知道是哪里。对于像从因特网上找到一些网站或下载特定的图片、素材之类的常规操作,有的同学也比别人慢很多。他们担心自己会做错,怕会弄坏电脑,一有问题就茫然无措,也不敢跟别人交流。2.操作技能及习惯不好。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课程内容之一就是对常用软件的基本操作。但在教学中我却发现学生们在软件操作中存在很大的难度。比如,在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中,不会使用常用软件等。3.应付任务。对于老师布置的任务没有兴趣,只是在老师或组长的监督下,才勉强参与。他们对上网聊天、游戏等有兴趣,只要一有机会不管作业是否完成,便开始上网。造成问题堆积,跟不上教学节奏。
二、成因分析
1.个性原因。由于生长环境不同,因此不同的学生对事物的认知、情感、理解等方面也是不同的。信息技术是一门以动手实践为主的课程,性格活跃的同学就比较容易接受。而对于性格较内向学生,他们在课堂上即使听不懂、看不明白,也不会求助同学,不善于和同学交流,更不会举手问老师。2.家庭环境的原因。我校的有些同学来自农村,家庭条件不是很好,家里没有电脑,只能依靠小学、初中的部分年级一周一次的信息技术课,造成实践的机会比较少,课堂上的内容得不到很好消化,不敢下手。另外有些家长认为用计算机都是玩游戏的,丧志,影响学习,等孩子长大了电脑是早晚会用的,就让他们晚点用,家长也省去监督的任务。3.自己没有积极学习。由于信息技术课从小学到初中不要求统一考查,造成被其他科目挤占的情况很多,没有弄清的知识、技术要点越来越多,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还有的同学就是自控力差,喜欢玩,老师一不关注就要开小差,形成“学”“玩”不分,甚至弄虚作假,只玩不学。久而久之,对学习就会产生懒惰的心理。
三、转化学困生的策略
一、英语学困生产生的原因分析
通过对部分教师和英语学困生的访谈分析发现:产生英语学困生的因素,既有来自教师教学引起的负面因素,又有学生本人自身因素。
1.来自教师方面的因素
(1)教师教学着重中、上层学生,忽视学困生的需要,对学困生来说,难度过大,自身英语基础不能适应教学。
(2)从课堂观察来看,多数教师重在教课本内容,课本或资料有什么,就教授什么,忽视教学生,教师的教学脱离学生的基础实际。
(3)教师“一言堂”教学,教师过多的讲解和分析,学生缺乏语言实践练习,活动单调乏味,激发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4)部分教师与部分学困生之间存在误解,有对立情绪,关系不融洽。学生课堂以及作业的表现可能让教师生气,教师过多的批评责怪伤害了学生自尊心,产生不良师生关系。
(5)当前,由于多数班级大,学生人数多,教师时间、精力有限,不能全程兼顾每一个学生。教师对于学生学习过程中所出现的学习滑坡、学习气氛反常、学生情绪低落等情况未能及时过问、关心、分析和采取有效的辅助措施和对策,对于学困生的关注就更少了。
(6)教师对学生个体差异关注不够。学生个体在智力、气质、性格、情感以及在学习效能和自我管理等存在着差异,对英语语言的接受和领会有快有慢。若得不到教师关注,就会出现严重分化。
2.来自学生自身的因素
(1)学生自我课堂管理能力差。缺乏自主性、积极性、课堂教学互动性差,把自己当成学习的旁观者,不主动积极参与听、说、读、写等课堂教学活动。对课堂中的“练”,得不到加强,语言技能得不到有效发展。情绪自制力差。一些学生不是靠目标主宰行动,而是靠情绪主宰行动,一听不懂就烦躁,达不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2)存在学习方法问题。就对英语学困生的学法访谈发现,学习方法不佳,学习过程呆板,缺乏灵活性、科学性,如他们对英语单词的学习是靠死记硬背,对语法的学习是靠机械的记忆;把单词、语法孤立起来地记忆学习,而不是把它们生成话语,在情景中、生活实际中以交流运用;他们把英语只当作一个考试科目来学习,而忽视了英语语言的功用。
(3)当问起对英语教师和英语学科的看法时,他们认为英语难学,没兴趣,由于基础不好,不适应教师教学,所以课堂表现不积极,教师批评话语有时偏激,或对他们不理不睬,使得学生对英语老师的态度和行为有看法,存在抵触和对立情绪。
(4)就如何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学困生的普遍做法是:遇到的困难少时,问一问同学,困难多时,则不闻不问,不愿积极地去寻求解决办法,缺乏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意志力薄弱,自暴自弃,不听课不学习。
二、英语学困生转化策略
1.寓情于教
新课标不仅将学生的情感态度确定为课程目标之一,还明确指出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并将其定义为:情感态度指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祖国意识和国际视野。为此,教学活动应既有认知发展目标,也有情感发展目标。情感态度既是教学活动的手段和途径,又是教学活动的目标和内容。教师应充分重视并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实现知情的统一发展。
(1)以情优教。教师要常怀理解、包容之心。理解理论认为,整个教育活动的本质就是“理解”。教学的根基是对人的本质的理解;教学的核心内容是心智活动的理解;师生关系本质的理解是德行的理解。理解教育工作者在调查研究中了解到,来自家庭、社会和教育的误解是导致许多学生后进的基本原因之一。
(2)以情促知。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因素最引人瞩目的功能就是对一个人的认知活动具有的组织或瓦解的效能。因而情感因素是高效率的认知活动的条件和保障,直接影响着认知活动的成效。克拉申的情感过滤假说认为,学习的情感因素会对语言的习得起着阻碍或加速作用。只有在最佳情感条件下,才会产生真正的习得,最佳条件有三:学习者有强烈的学习动机;学习者充满信心和学习者心情舒畅、无什么焦虑感。
2.树立信心
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思维方式、学习方法和学习动机等,因材施教和辅导,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如通过分类、分层教学,使他们有展示自己的机会。布置的任务应有层次性,使学困生能够完成相关任务,体验到学习的成就感,树立学好英语的自信心。
3.学习策略训练
这里所说的策略训练是指结合英语学科知识的传授对学生进行英语学习策略的训练,传授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能力,帮助学生改进方法,提高效率。学习策略既是中学英语教学的目标之一,也是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多种因素中的重要因素,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因此,教师有必要根据学生实际,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训练。训练认知策略,使学生掌握为完成具体学习任务而采取的步骤和方法;训练元认知策略,让学生会计划、实施、反思、评价和调整学习过程或学习结果;训练交际策略,让学生争取更多的交际机会、维持交际以及提高交际效果,教师可给学生提供笔友,与母语为英文的人士或同龄人进行英文书写或电子邮件的来往,从而达到交际的真正性;训练资源策略,使学生合理并有效地利用多种媒体进行学习和运用英语。
4.发展能力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当教学活动能引起学生兴趣时,就可使学生在学习中集中注意力,更好地感知、记忆、思维和想象,从而获得较为牢固的知识与技能,并使他们觉得学习不是一件苦差事或沉重的负担,表现出喜悦和求知的欲望, 加强对知识的探索力量,激起克服困难的意志。教师如果能够根据教学内容经常变化教学形式,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各种活动达到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生活中学习和使用英语的习惯、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发展英语运用能力。
5.合作互助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类的大多数行为是通过榜样作用而习得的,个体通过观察他人行为会形成怎样从事某些新行为的观念,并在以后用这种编码信息指导行动。课堂内外组建动态小组,异质搭配合作学习。把不同层次的学生组合在一起,有意识让学习好的同学积极影响,带动学困生。
6.发挥学能
关键词:学习状况;中职汽修专业;教学策略
我国经济近年来一直处于高速发展状态,基于这种背景,汽车行业获得的成绩可谓辉煌。逐年递增的汽车数量状况,使汽车技术也处于不断提高状态。就汽车工业整体状况而言,逐步由制造业转变为服务业,相应的汽车服务行业发展得也极为迅速,社会需求汽车维修专业人才数量越来越多,同时在规格和综合素质方面要求汽车维修专业人才也有了新标准。而培训这些行业人才以中职学校为主要场所,为了把与社会发展相适合的技术人才培养出来,中职学校深度改革培养这些人才的模式就是极为必要之举。
一、中职汽修专业学生学习状况形成的原因
1.学校因素
中职汽修专业的学生学习成绩差的主要决定因素源于学校教育的瓶颈。几个学生共同协作是完成汽修实习课的必要条件,而一旦汽修专业学生把同学的尊敬和老师的关爱失去,随之而来的就是把进取心失去,最终不能很好地学习汽修专业知识。中职学校长期以来没有改进教学方法和模式也是导致学生学习成绩差的原因所在。
2.家庭因素
分析目前中职汽修专业学生的学习状况,其特殊心理主要源自经济状况和家庭教育的匮乏。培养学生成为整车装备技师和汽车质检师等中高端人才是现代汽修专业的发展方向。但目前,个人素质和文化水平约束了很多家庭的教育能力,使家庭教育水平极低,能力相当薄弱,不正确的父母教育方法或者不平衡的教育等原因使教育力量内耗现象经常出现,使学生形成较差的专业底子,知识储备相对薄弱,这使学生在学习初期兴趣就不足,最终成为成绩下滑的直接决定因素。
3.社会因素
目前,从主流视角看,社会环境能够积极向上地影响到学校教育,但是社会上一些消极因素负面影响中职学生的学习也是极为深刻的。有些家长和学生认为念书需要花一大笔钱,而毕业后挣的钱并不多,念书就没有必要了,赚钱还得靠自己打工或经商来实现。这是导致有的学生在中途退学的主要根源。
二、中职汽修专业学生学习转化的教学策略
1.循序渐进,强化激励,明确学生学习的培养目标
汽车机械识图和汽车电子等为中职汽修专业主要基础课程内容,汽车维护和钣金喷涂等为技能课程主要内容。由于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且学习起来较难,因此教师应以循序渐进与强化激励手段对待学生的学习。学校要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为他们学习信心的树立,厌学消极情绪的克服采取积极的应对鼓励措施,并与汽修专业本身的特点结合,以学生学习的持续发展为针对对象,着眼于近期和远期,把更加具体的与学生相适应的学习目标制订出来。目标制订之后,教师对实施与完成目标情况要定期督促与检查。
2.协调合作,强化管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汽修专业实习设备较笨重,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要求,且价格昂贵,人手一台无法实现,所以小组合作、协同操作为经常采用在教学方法。为使学生组内合作效果良好,自我展示每个学生都能有机会,尤其是学生学习,因此应遵循“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分组原则。在汽修实训车间内,相对来看学生处于自由状态,比较活泼,学生学习往往会失去约束,因此实训教师要注重相应管理制度的制定与实施,把课堂纪律严格控制好,注重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尤其要格外关注学生学习,做到辅导要耐心,沟通交流要加强,对他们的行为进行规范,增强学习氛围的浓郁程度,达到把学生学习热情激发出来的目的。
3.因材施教,有的放矢,促进学生不断进步
培养具备汽车运行等技能型人才是汽修专业的任务。通过学习能够让学生掌握维修现代汽车等方面的相关技能、技术理论与工艺流程。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快速推进下,人们生活水平也随之不断提高,汽车走进千家万户将是必然的结果。汽修人员技术水平将与社会和谐与发展产生直接密切关系。因此,把中职汽修专业学生的素质提高上来是极为必要的,学生学习素质与技能水平的提高尤其应作为重点来抓。
中职汽修专业学生学习的改造任务艰巨,挑战性极大,但作为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心理,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原因主要源自其心理素质,教师不应以打击的态度对待他们,扼杀学生的积极性,而应积极地进行引导,实施因材施教原则,分析他们的具体状况,想尽办法彻底从思想上为他们的转化而进行积极的努力,为他们营造积极向上和充满成功的学习氛围,积极地鼓励他们,循序渐进,发现他们的每一点进步,并及时给予鼓励,为他们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正确树立发挥出积极的引导作用。
一、思品学科学困生的成因及表现
形成思品学科学困生的原因有很多,通过近两年的课题调查和分析研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1.思想品德学科地位的因素
受思品小学课小副科的影响,有很大一部分同学认为学好“语数外”才是真本事,思想品德不用背不用学都能参加考试,都能蒙混过关,对总分不会有多大影响,还是多磨磨课语数才是硬道理。所以,有些优秀学生在思品学科上也现出现了薄弱环节。
2.家庭环境的因素
思品学困生中有一大部分群体是留守儿童和父母离异或单亲家庭,这些孩子缺乏家长们必要的生活上的照顾、心理上关爱及学习上的鼓励和监督。他们内心孤独感较重,不愿与他人相处,缺乏沟通能力和自信心,且学习自律性较差。有的甚至因为无人监管而迷恋上网络游戏,沉迷于网吧游戏厅等场所,结交一些社会朋友,对学习毫无兴趣。
3.陈旧的教育观念的影响
虽然素质教育观念深入人心,但是大多数学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还是实行应试教育的方法,社会、学校和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只重视分数,忽视对学困生的引导和成因分析,加之教师思品学科教学简单枯燥,对学困生一味责罚,公开揭短,漠视学生的自尊,致使学生厌恶思品学科,久而久之形成学困生。
4.个人因素的左右
大多数学困生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上进心,惰性较大。同时,由于自身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考试屡屡受挫,长期处于班级的底层,自卑心理严重。
二、思品学科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学生的本质都是好的,他们都是爱学习、要求进步的。之所以有的学生学习困难较大,成绩较差,是因为他们在学习上遇到了困难需要帮助的时候,没有能够及时的得到家长或老师的关心、帮助和教育,使他们不能明辨是非,错误地选择了外来影响而又难以自行调节有所取舍的结果。也有的是因为经过自己的努力却没有明显的效果,没有得到老师的肯定而失去学习的信心,形成恶性循环导致的结果。综上所述,科学的转化对策也不难寻求。
1.了解学困生,对症下药。
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学生观,尊重和关爱每一位学生是转化学困生的关键。学校和教师要对学困生进行深入的了解,判断他们是属于哪一类的学困生,再了解造成学困生的原因,是家庭因素,个人因素,学科因素还是教育观念等因素的影响,然后针对各自的特点,对症下药。
2.善于发现优点,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的思想品德教材的14课关于生命的独特性中有这样一句话“树叶繁茂,寻找不到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人海茫茫找不到没有任何差异的两个人”,这说明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有自己的优缺点,兴趣爱好等。学困生也一样,有自身的闪光点、进取心、自信心,他们渴望进步。教师在转化学困生时要根据其自身的个性特点,善于捕捉其身上的闪光点,并给予一定的鼓励和肯定,使他们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同时,教师要有耐心将这个转化过程进行到底,最终促进他们的进步。
3.发挥思品学科特色,倾注关爱,传递情感
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是中学生德育的主阵地,也是影响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新修订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材内容的编排与制定要根据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一般规律,从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出发,以学生能够接受、乐于参与和能够促进思考、拓展体验、激发实践等有利于品德发展的方式组织和表述教学内容,将课程的价值引导意图转化为学生发展的内在要求,创造一个生机盎然的学习空间。”而学生思想品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自尊,自信的爱的教育。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伴随着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的增强,渴望他人把自己当作大人,得到尊重与关爱,自尊心极强,这就要求我们思品教师更给予学困生一定的尊重,不能公开揭短,漠视他们,而是在教学过程中帮助他们树立自信,让他们体验受到尊重与关爱的情感,为他们倾注更多的关爱,促进其形成健全的人格。
4.指导学习方法,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发现,有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学习虽然也有积极性,且花的功夫也不比其他学生少,但是成绩总是上不去。其重要的原因就是学习方法不当,这就需要教师有耐心,教育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思品学科知识点,改变其思品学科错误的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课上要注意记忆方法的引导和答题方式的辅导,课外有针对性的沟通与指导,帮助其改变对思品学科的认识,激起对思品学科学习的兴趣点。
【注释】
关键词: 高中数学学困生 成因分析 转化策略
现在高中数学“学困生”的数量持续增加,已经成为高中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数学作为一门科学和技术性学科,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但在如今的高中教学中却出现令人担忧的状况。很多教育教学家对此作出分析,由于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高中数学学困生自身出现了许多变化因素,这使这学困生现象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需要教师及各教育工作者进行研究,对此现状进行有效控制。高中新课标明确指出,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科学技术发展道路上的作用举足轻重,所以必将把解决高中数学“学困生”问题提上日程。
一、明确“学困生”的含义
学困生,指的并不仅仅是那些在学习方面有着严重问题的学生,这类学生群体在性格、体质和思维等方面都与普通学生有着细微差别。这类学生的智力在年幼时并未得到合理的开发,导致日后的学习越发困难,以至于在课堂上无法跟上老师的进度,达不到教学大纲的要求。这些学生自身往往有着很严重的惰性,在学习过程中会刻意回避有难度的问题,从不愿意积极思考,而且注意力不集中,在课堂上经常出现开小差的现象。在高中基础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在基本的公式概念记忆等方面也表现出其能力有限的情形,这对于以后的数学学习造成了很大的困难。相较于其他学生而言,学困生即使花上更多的时间也难以与其他学生处在同一起跑线上。而特定的“数学学困生”指的则是那些在智力方面并未与其他学生相差甚远,但在感悟数学的能及分析数学的能力方面有着明显差异的学生,这类学生往往在课堂上难以当堂掌握知识,达不到教学目标。
二、分析“学困生”的成因
高中数学学困生出现的原因包括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从客观方面来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规定的教学目标不仅内容负荷过大,而且难度也超过部分学生所能接受的范围。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往往本着时间紧、任务重的原则,将基础的知识点和习题一带而过,将课堂重点放在难点和发散性习题的讲解上。这样忽略基础知识,不注重对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必然会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恐惧心理,进而导致数学学困生的数量增加。
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不管是在思维方式还是在数学语言上都有着天壤之别。就像高中数学中一些函数、几何、逻辑运算等,都不在初中知识的接受范围内,跳跃性非常大,以至于学生出现难以接受的现象。数学语言也变得越发抽象,使学生开始产生畏惧心理,认为学习面临很大的阻碍,不敢尝试,这就导致学困生的产生。
从主观方面来看,在高中学习中往往出现“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的现象,使得学生的自尊心严重受挫。有些同学的学习用功程度根本没法和自己比,但成绩却比自己要理想的多,这样一来会造成学生的心理压力极大,郁闷情绪又无法及时排解,日积月累便对数学学习产生了恐惧心理,甚至开始排斥数学课。这样一来,使数学学困生的数量持续增长。
三、转化“学困生”的策略
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强调要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区别对待,这里的“区别对待”指的是针对学生的不同程度对课堂内容进行适当改变,降低教学内容的难度,以适应各个程度的学生,达到增强学困生自信心的目的。
(一)实行鼓励政策
教育学家认为,造成学生成绩的差异的原因不在于智力因素,而是其他方面。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对学生的思想进行疏导,也可以起到排解学生消极心理,增强学生自信心的作用。学困生往往出现自卑心理,在这时教师就应该给予学生充足的空间及充分的理解与信任。要切记,尊重他们是帮助他们的首要前提。要知道学困生的心理是十分脆弱的,教师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时常鼓励学生,使他们对学习充满信心。这样知识教学与心理疏导共同进行,可以使学生在有效的课堂学习中获取更多的知识,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坚定学生意志
学困生往往存在着意志定不坚的现象,才会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被难题所击溃。难题往往由一个又一个简单的公式和概念连串而成,所以教师要注意强化学生对概念和公式的记忆。在这个过程中,因为枯燥和繁琐,又会使得一些学生轻言放弃,这时教师应当采取激励措施让学生坚定自己的信念迈过障碍,久而久之,学生在面对困难时便不会轻言放弃了。
(三)激发学习兴趣
学困生的一大特点是缺乏自信心,他们自我否定,因此对待学习持有消极态度。在课堂教学中,他们往往惰于思考,从不积极主动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根据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设计一些简单有趣的内容吸引学困生的注意力,使他们注意力集中。并且教师可以在学生有准备的情况下,邀请学困生回答问题,并且给予鼓励。这样一来,学生的努力得到老师的肯定,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还可以激发起学困生对于学习的兴趣。
(四)加强师生沟通
师生间的沟通需要家长作为桥梁,教师要及时向家长反映学困生在校表现,家长要及时向老师提供反馈,帮助教师在校对学生的辅导与帮助。教师与家长共同掌握学生动态以便教师对学生进行开导。师生之间的沟通要做到平等,教师要适当了解学生内心的想法,并加以引导,让学生恢复自信,这对于学困生的转化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预防“学困生”的产生
想要预防高中数学学困生的产生,就要紧紧抓住学困生的心理特点,并在心理疏导方面给予他们适当的关心与鼓励。并且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多关心,多表扬。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进行必要的自我分析,这样一来,当学生遇到问题时,他们能够第一时间进行必要的疏导与排解。这样,高中数学学困生的数量便可以得到控制。
学生始终是要走向社会的,只有充分认识自己,使自己的身心健康发展,才能够被这个社会所接受。所以新课标要求教师研究学困生的转化问题,是为了了解学生心理,使学生能更好地走向社会,做好充足的准备。学困生的转化需要在日常的实践教学中获取经验,是一项需要长期进行下去的工作。教师找准学生问题,对症下药,帮助高中数学学困生解决问题,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树立理想,为未来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申银燕.高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2013.12.
[2]沈夏佳.如何转化高中数学学困生[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07.
一、搞好初高中知识衔接,控制学生分化
实话实说,实验教材在初高中知识的衔接上做得不尽如人意。如韦达定理是一个比较实用的工具,但由于中考已不做要求,因此有的学校根本就不讲,这就需要教师在讲解实验教材前及时补充。搞好初高中知识衔接,可以有效地防止自学能力还没有培养起来的学生,由于新课听不懂而产生厌学,过早地出现两极分化。
二、激发数学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加强数学应用意识,体现数学生活。对于新课程来说,最重要的是使学生真正理解数学。在课改实践教学中,教师应从现实中创设并引入数学情景,从现实生活中引入数学知识,使数学生活化,让学生带着生活问题进入课堂,使他们觉得所学习的内容与生活息息相关。
三、创新地改进教学方法
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教学才能变成有效教学。在这两年中,我大胆地实行“先学后教,作业迁移”的导学方式。具体做法是:讲课的前两天发一张预习学案,内容包括:1.自学提纲,本节课的知识点:定理、定义、公式、性质等;2.动手做一做,展示给学生一些最基本的内容,以例题改编的题目为主,检验一下自学的效果;3.提出问题,共同探讨,主要是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
四、遵循教学规律,因材施教
在高中数学起始教学中,教师必须着重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基础知识状况,尤其在讲解新知识时,要严格遵循学生认知发展的阶段性特点,照顾到学生认知水平的个性差异。针对不同学困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分别给他们提出新的奋斗目标,使学困生有一种“跳一跳,就能摸到桃”的感觉,提高学困生学好高中数学的信心。
五、纠正数学学困生不正确的成就归因
对课堂形成性检测题、单元检测、章节过关题要选自课内外练习题或者难度不大的变式题。让学生认识到,不注意听讲、不认真完成作业和练习、课后不复习就不可能学好。让学生把自己考试失败归因于不努力或不得法的主观原因上来。通过试卷评语、讲评、个别辅导,引导学生建立自己的努力目标,让学生根据自己过去的成绩,而不是别人的成绩来判断自己现在的成绩。即使有时比别人差,但超越自己就是进步,使学生在不断的提高中,摆脱困境,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六、向数学学困生倾斜,给困难生公平竞争的机会
将班级学生按数学基础和能力强弱分为A、B、C三类,实行分层次教学。让各层次学生公平竞争,让学困生在同等条件下竞争。这样,他们在学习中尝到了甜头,学习的劲头会更足。
七、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指导学困生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意识是学困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对自身行为的选择,它既不是对基础知识的具体应用,也不是对应用能力的评价。数学意识是指学生在面对数学问题时该做什么及怎么做,至于做得好坏,当属技能问题,有时一些技能问题不是学生不懂,而是不知怎么做才合理,有的学生面对数学问题,首先想到的是套哪个公式,模仿哪道做过的题目求解,对没见过或背景稍微陌生一点的题型便无从下手,无法解决,这是数学意识落后的表现。数学教学中,在强调基础知识的准确性、规范性、熟练程度的同时,我们应该加强数学意识教学,指导学生以意识带动双基,将数学意识渗透到具体问题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