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13 11:16:2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少年闰土教案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分析闰土,杨二嫂形象,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
二、整体感知
上节课,我们分析了二十年前少年闰土的形象,本节课我们将见到二十年后的闰土,在对闰土二十年前后的巨大变化及杨二嫂的变化的分析中,努力探究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及作品的主题。
三、教学过程
1.复习、预习:
(1)二十年前后故乡的景象有哪些变化?这个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2)在故乡,“我”见到了许多人,其中着重写了哪两个人物?这两个人物中,又重点以写谁为主?
2.分析中年闰土
(1)少年好友闰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闰土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肖像变化:
“紫色的圆脸”—“灰黄”且有“很深的皱纹”
“小毡帽”—“破毡帽”
“红活圆实的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问:中年闰土的脸色为什么会变得“灰黄”?“很深的皱纹”和“松树皮似的手”说明了什么?
(明确:脸色“灰黄”是饥寒交迫造成的营养不良的结果,“很深”的皱纹是生活的重负刻下的痕迹,“松树皮”似的手是长年累月超负荷的劳动造成的结果。)
问:59节中“终于”一词,体现了闰土怎样的感情变化过程?
明确:重逢的喜悦—想要叙旧、畅谈—想到自己的现状、凄凉—自卑自贱—终于恭敬地称“我”老爷。
称呼的变化:
问:“老爷”这一称呼写出了闰土心目中两人之间的什么变化?
明确:身份、地位的变化。
问:“厚障壁”比喻什么?
明确:人与人之间的隔膜。
语言变化
问:中年闰土的话中也有许多省略号,这些省略号有什么作用?
明确:显示闰土说话吞吞吐吐,断断续续,谦恭而又含糊,表现了他的迟钝麻木。
神态变化
问:神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怕羞”“高兴”天真活泼—“欢喜”“凄凉”“像石像”“像木偶人”。
问:“石像”这个比喻说明闰土的精神状态起了什么变化?
明确:由于饱受生活的折磨,已经变得呆滞、迟钝、衰老、麻木,了无生气。
问:是什么原因使他发生这样大的变化?用文中话回答,并理解这句话对表达中心意思的巨大作用。
明确:“多子……木偶人。”说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统治是当时中国农村衰败、萧条、日趋破产的根源,揭示了的不彻底性。
问:闰土为什么要拣“香炉”和“烛台”?
明确:把未来寄托神佛。说明他受封建迷信思想愚弄之深,说明了他的麻木迟钝。说明了闰土是旧中国一个尚未觉醒的农民形象。
(2)小结:闰土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明确:说明了后,中国农村破产,农民生活痛苦的现实。劳苦大众在封建传统观念辖制下所受的毒害以及人与人之间的隔膜。
3.分析杨二嫂形象:
(1)杨二嫂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她的变化又说明了什么问题?
今日肖像:凸颧骨、薄嘴唇、圆规—体现性格波悍、放肆、尖刻
语言、行动:尖叫,两手搭在髀间、贵人眼高—体现性格泼悍、放肆、尖刻
讨东西、造谣,“塞手套”—体现性格自私、泼悍,爱贪小便宜
昔日“豆腐西施”,终日坐着—体现性格安分守己
杨二嫂的变化,说明了后城镇小市民阶层的贫困化,反映了经济破产的另一个侧面。
(2)作者塑造杨二嫂这一形象有什么作用?
明确:作用一,以杨二嫂的自私、刻薄衬托扬二嫂的善良、朴实。
作用二,以杨二嫂的变化说明城镇小市民的贫困化,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破产的
广度和深度。
4.见到故乡的景和人发生如此变化后,“我”产生了什么样的心情?
明确:由下文“老屋离我愈远了;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可见“我”对故乡巨变成如今的样子是十分失望的。
四、总结、扩展
本节课,我们着重分析了闰土和杨二嫂两个人物形象。闰土是解放前老一代农民形象的代表,他身上有着中国农民传统的美德—勤劳、善良、忠厚,但因长期遭受经济的压迫和思想上的愚弄,他被那个社会折磨得像个木偶人。从这个人物身上,我们可以读到作者对老一代农民不幸命运的深切关心和同情。杨二嫂是一个城镇小市民形象的代表,是一个既遭受压迫、侮辱,又深受私有观念支配的被扭曲了的人物形象。从她身上,我们可以读出作者对她的种种恶习是持否定态度的。
一.目标的重要性
现代教学论认为,完整的教学活动包括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三大支柱,而教学目标是最重要的,也是衡量教学成败的标准。我曾经带领学生到校外做观察训练,出发前我告诉一组的同学:“你们要注意观察道路两边的树木。”告诉二组的学生:“你们要注意观察路上行人的神态动作。”回来后我让学生写观察所得,大部分学生都能具体生动的写出来他们的观察对象,然后我让一组的学生写人的神态动作,二组的学生写路边的树木,极少学生能够写出来,写出来的效果也不好。这个实验告诉我们,目标的导向作用是巨大的。
二.目标的呈现形式
泰勒(R.Tyler)认为:“目标应该是清楚的,但不一定是具体的。”“清楚”说的是教师对本节课的目标要做到心中有数,并且可以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达到这个目标。我听过很多老师的公开课,包括很多的优质课,大家在导入新课之后,首先是在大屏幕上呈现“学习目标”,有的老师请一位学生起来给全班学生读,有的老师让学生齐读,对这种做法我不敢苟同。这个环节有时用掉三、四分钟的时间,有的学生只是简单的读完了就完了,可以说这三分钟是浪费了。我认为目标的呈现是通过师生的双边活动,水到渠成的达到,而非在大屏幕上“告知”。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设计目标呢?目标的预设与生成要掌控。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和最高宗旨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什么是“发展”?“发展”就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
钱梦龙老师执教鲁迅《故乡》时有这么一段插曲:
生:跳鱼儿怎么会有青蛙似的两只脚?
师:是啊!鱼怎么会有脚?
生:有。
师:什么鱼?
生:娃娃鱼。
师:你真是见多识广。我想跳鱼儿也有两只脚,可是我没见过。你们谁见过?
生:(齐)没有。
师:可是少年闰土就知道,这说明什么?
生:闰土见多识广,他“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这是我的朋友们所不知道的”。
这是一个较成功的局部调整的预设,学生提出“跳鱼儿怎么会有青蛙似的两只脚”这个问题是偏离原教学预设的意外问题,钱老师及时调整了教学计划,围绕“鱼脚”问题因势利导,反问学生:“可是闰土就知道,这说明什么?”启发学生加深对闰土的认识。
在传统的课堂上我们把“生成”看成一种意外收获,看成是教学智慧。在新课标的语文课堂上“生成”是彰显课堂生命活力的常态。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课堂上的“生成”呢?
首先,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保证。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他们在课堂活动中的学习兴趣,提出的问题,甚至是错误的答案,都是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只有在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中,教师了解自己的学生,尊重学生,并且能够把他们真正的融到课堂中,具有生命色彩的动态生成才能活跃在教学过程中。
其次,耐心的倾听是智慧。一位老师为了让学生体会《开国大典》中的恢弘气势,精心准备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录像,也预设了目标,可是当老师信心满满的走进课堂,刚刚开始展示的时候,有学生站起来反对老师的这种做法,她认为奥运会没法和《开国大典》相提并论,老师的精心设计被她否定了,怎么办?这个时候耐心的倾听是一种大智慧。那位老师是具有很高课堂智慧的,耐心的倾听着这个学生的分析:“奥运会是中国人的骄傲,代表着中国国力的提升,也增加了中国的知名度,但是开国大典却是中国独立的象征,是千千万万中国人用鲜血换来的,所以开国大典的意义怎么能和奥运会一样呢?”老师认真的听完后,相机抛出了一个问题“开国大典和百年奥运那个重要?”在学生们激烈的争论中完成了本节课的目标“理解开国大典对每个中国人的意义,提升爱国情感”。
一、 细心的观察
一个经验丰富又富有爱心的教师,他(她)每到教室总是会扫视学生,把爱的目光洒向教室里的每一个角落,细心观察哪个学生的脸上写满快乐,哪个学生似乎心情不佳,哪个学生的身体似乎微恙,哪个学生似乎冷漠呆滞,他(她)会静静地观察,细细地琢磨,而不是忙着准备自己的教案,因为他(她)的心里装有学生,而不只是知识。
浙江省特级教师赵群筠老师上示范课《背影》,上课伊始,赵老师细心地观察到最后有一个同学是一个人坐的,她上课第一句话就说:“老师发现你很孤独,但没关系,只要你一举手,我就会穿越千山万水来到你的身边。”接下来整堂课中,这个坐在最后的学生特别积极,赵老师也没有忘记她的诺言,只要这个学生一举手,她就马上来到他身边,亲切地把话筒递给他,可想而知,这个学生对这堂语文课一定是永生难忘的。赵老师美丽的背影也一定会定格在他的脑海里。
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有句名言:“课本知识如果不经过教师心灵世界的加温,那么,课本知识传授得越多,你的学生将变得越冷漠,越无知。”细心观察,这是给知识加温的开始,课堂上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而不是等待填充的容器。我们要时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二、 有效的激励
有效的激励是沟通师生情感和智慧的纽带,能够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能够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热情,能够推进学生思维的深入,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有的教师在课堂上为激励学生,喜欢给学生奖励一些东西:一朵小红花,一颗小星星,一个小笑脸,这无疑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调节课堂气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同学们的新鲜感很快就过去了。另一方面,与课文内容毫无关系的实物奖励,有时反而冲淡了教师苦心经营的教学情境。
特级教师马老师在上《老王》一课时,提了一个问题:“老王说‘我不是要钱’,那他要的到底是什么?”一个男同学回答说:“他要的是作者杨绛把他当成一个平等的朋友来看。”马老师热情洋溢地说:“我感受到了作为一个男同学深邃的思想。”课的最后,马老师又拿出了杨绛的新作《我们仨》,并向学生推荐这部作品,然而意想不到的是,马老师说:“我把这本书送给老王的知音,就是那个有着深邃思想的男同学。”可以想象,全班同学是用何等羡慕的目光,看着这位得到最高奖励的男同学的,而这本书又将会对这个男同学产生怎样的影响!
赵群筠老师上《春酒》一课时,她提出了一个看起来既简单又不简单的问题:“琦君家园何在?”学生马上七嘴八舌地说:“温州。”“杭州。”“台湾。”赵老师又笑眯眯地问:“还有别的答案吗?”“在琦君的心中。”一个女同学说。赵老师大声地说:“你真是独具慧眼,老师奖励你在黑板上写“家园”两个字,写得越大越好!”这个女同学就在大家羡慕的目光里走到讲台前,自豪地写了大大的“家园”两个字。当后来同样是这个女同学说出家园和春酒的联系时,赵老师说:“你今天的表现让我吃惊,我决定再给你一个奖励。大家猜猜奖什么?”这时候全班同学大声说“写‘春酒’两个字。”这时候这个女同学上台的脚甭提抬得有多高了,写起“春酒”来也特别潇洒有劲。让学生两次上黑板书写了这堂课的内容精髓,这样的奖励对于这位同学来说,是何等的荣光!
三、 精妙的点评
课堂上,精妙的点评,往往能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最现实和最重要的力量,成为拉近师生距离最有效的方式。教师对学生的点评,语言要准确、中肯、实事求是,让学生在面对面的交流中,获得实实在在的提升,既有激励,又饱含期待,既有对学生回答的肯定,又能指明解决问题的方向,更有对学生灵魂的感染。同时,点评的手段讲求贴切,要紧扣课堂主线,吻合教学情境。
《端午的鸭蛋》一文的教学中,教师问学生,生活中大家见到的鸭蛋在形状上有什么区别?很多学生回答,有的鸭蛋椭圆,有的不太像椭圆;一个学生站起来说,鸭蛋有的胖,有的瘦。这一学生的语言表达很形象,很有感染力,说得真好。教师没有用“很好”来打发这位学生,而是抓住了这个“胖”字点评:“胖”通常用来形容人,特别是用于孩子时,有可爱之感,可见这枚鸭蛋在这位同学手上是活生生的,赋予了它生命。这一点评,不仅肯定了这位同学的语言能力,同时也在教其他同学如何赏析、运用。
四、 耐心的等待
在课堂上,耐心的等待是一种教育的胸怀。不少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最怕的就是冷场,所以每当教室里静悄悄的时候,总是会不断地响起教师重复问题的声音,或者不断追问的声音,生怕课堂会沉闷下去,因此在我们的课堂中,就会不断地问“还有吗?”“还有别的想法吗?”问题提出后,不论学生回答快慢与否,教师不要马上重复问题或指定别的同学来回答,而要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时间来思考问题。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也要等待足够的时间,才能评价学生的答案或者再提出另一个问题,这样,可以使学生有时间详细说明、斟酌、补充或者修改他们的回答,从而使他们的回答更加系统,又不至于打断其思路。
《春酒》一课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品味文中的语句“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从而来理解文中作者小时候的形象,有的学生读出了用蜜蜂来比喻是形似,有的学生说是跟蜜蜂一样飞来飞去很勤劳,应该说学生的回答都不太准确。这时候这位教师并没有着急,也没有对上述学生的回答马上作出评价,而是让学生再作思考。在耐心的等待中,她从一个同学的眼里读出了否定,她马上请这位同学发言,并巧妙地引导:“没关系,不要对琦君这么客气”。学生在她的鼓励下,大胆地说出是“贪吃”。教师随即表扬:“你看,真实的就是好的。”这一表扬既肯定了这位同学的回答,也巧妙地指出了前几位同学理解的不足,而如果教师过早地评价学生,或者急着公布答案,显然不会取得如此的效果。耐心的等待,成就了学生的自我实现。
当然,有时候“等待”的结果,可能会失去一个预期的教学目标。如果没有这“等待”,这堂课可能会上得更完整。但哪种结果对学生发展的教育价值更大呢?我想,我们追求的,始终应该是学生的成功,而非教师的精彩。课堂是教师的,更是学生的,只有我们眼中有学生,心里装着学生,才不会因为暂时的沉默而慌了手脚,不会情不自禁地让自己的声音固执地在教室里响起,不会为追求表面上的热闹而牺牲学生思考的时间。让我们的课堂多一些静静的等待,还学生一片“静”的时空;让我们的课堂张弛有致,动则激情四射,静则神思飞扬,在动静相生中,尽显无限魅力。
五、 创新的设计
许多我们早已习以为常的教学细节,在教师的教学设计中往往成了被遗忘的角落,缺少应有的关注。其实,如果对于“惯常”细节能深入反思,换一个角度审视,就能在“惯常”中生出一些变化,改“平常”为“创新”,变“乏味”为“趣味”。这样,一定会消除许多遗憾,带走几丝平淡,让语文课堂充满生机和情趣。
教学《端午的鸭蛋》一文时,教师充分利用课前的五分钟,出示双黄鸭蛋的图片,请班里一位喜欢画画的同学,到黑板上画双黄蛋,画完之后,师生一起结合课文中评判鸭蛋的标准:“蠢”或“秀气”,对所画鸭蛋评论一番,学生们一个个都“掉进”鸭蛋里了。起初,大家都认为这一活动设计,仅仅是课前与学生交流、调动学生情绪而已,随着教学的行进,原来这一双黄蛋还是教师板书所在,双黄分别是“情”与“趣”,一枚小小的鸭蛋中蕴含了汪曾祺先生的“情”“趣”所在。看似不经意的一个环节,却是教师的独具匠心,可谓“化大形于无痕”,让课堂情趣无限。
六、 机智的调控
尽管我们提倡精心预设教学细节,但不能不提的是:课堂不能再是教案剧的演绎舞台,而应是珍视学生变化的学习需要,精心“预设”与即时“生成”相统一的弹性调控过程。在教与学、师与生、生与生的良性互动中,往往会闪现许多有价值的教学细节,此时的教师,就应把执行预案看作课程实施的一个起点,用心搜集、捕捉、筛选这些细节,把它作为一种鲜活的课程资源,紧紧把握,因势利导,从而使课堂教学由“执行预案”走向师生互动生成。
钱梦龙教《故乡》一文时,学生提出一个“打横炮”式的问题:跳鱼怎么会有青蛙似的两只脚?这个问题跟理解课文毫无关系,而且也不可能讨论出什么结果来。但如果轻率否定学生提出的问题,势必会损害学生求知的积极性。钱老师表现出了高超的教学智慧,他说:“是啊,鱼怎么会有脚?”有学生说,娃娃鱼有脚。老师说:“你真见多识广!我想跳鱼也有两只脚。可是我没见过,你们谁见过?”学生都说没有。老师继续问:“可是少年闰土就知道,这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闰土见多识广,他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这是我的朋友所不知道的。”钱老师及时捕捉生成的教学细节,顺其势而导之,避开正面回答,把学生旁逸斜出的思维,引到理解课文的总目标上来,化“废”为“宝”,加深了学生对少年闰土见多识广的认识。
一、语文课堂教学的“三项坚持”
1.坚持相信学生
相信学生,就是相信在他们身上蕴藏着巨大的创造潜力。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创造能力,老师就要像地质勘探队员一样,细心勘探,发现深处的宝藏,把它们开发、挖掘出来。有了老师的信任孩子们定会产生巨大的力量投入到积极的学习状态中。
相信学生,就是把学生真正当作学习的主人。平时我们听的一堂低年级学习生字时,老师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记住它们,或与同桌一起讨论怎样记住它们。学生往往会想出了许多很好的记字方法,而这写方法往往是我们老师没有办法事先在备课的时候预测到的。
有了相信学生的思想,就会真正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保证学生有充分的自学的时间、思考的时间、合作学习的时间、交流讨论的时间和动手操作的时间。
2.坚持人人平等
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师生观,在教学中,热爱、尊重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师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认可、相互补充,在课堂上创造出宽松和谐的教学气氛,在交融中进行创造性地教与学,才是真正高水平的教学境界。
在教师和学生的心目中全班学生完全平等,没有“好生”、“差生”之说,观念上我们始终相信:每个人都有所长,有所短,不能以学习成绩作为唯一标准。
3.坚持尊重个性
尊重个性,在教学中主要是尊重学生敢于发表不同意见的创新精神。一个问题可以有多种答案;一个知识的掌握,可以有多种学习方法。因此,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实行三个鼓励:鼓励学生各抒己见;鼓励学生相互争辩;鼓励学生有创造性的见解。
提倡争论,生与生、生与师之间都可以进行辩论,只有在这样的民主教学氛围中,学生才能以积极热情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自主学习”才有实现的可能。
二、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四种渗透”
语文教学历来崇尚“文道统一”,心理教育其实仍可归之于“道”之列,这也就为它在语文课中的渗透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土壤。语文学科渗透心理教育可以紧紧抓住以下主要内容。
1.坚强意志的渗透
意志是人们为了达到有意识提出的目标而克服前进道路上的障碍所做的持续努力,对个体的学习、工作有着巨大的影响。教师可以充分挖掘教材中人物耐挫、抗挫的品质,进行心理教育渗透。例如,《军神》一文,教师引导学生感受人物()坚定意志,获取潜在力量的好教材。
2.灵活思维方法的渗透
学习过程是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思维是学习心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中,一方面要凭借教材中具体人物的思维实例启迪学生,比如《跳水》中的辩证思维,《田忌赛马》中的求异思维;另一方面,还应该指导学生抓住课文语言深悟文字所蕴内涵,在具体的智力活动中渐渐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3.保持积极情感的渗透
情感是构成人格稳定而独特的心理因素。青少年学生的情感正处于急剧变化时期,其情绪状态带有很大的情境性。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赋予的人物的积极情感因素,引导学生体验、共鸣,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像《苦柚》中浓浓的思乡情,《少年闰土》中的少年友情,《地震中的父与子》中的父子情,《秋天的怀念》的母子情,《圆明园的毁灭》中的爱国情,《再见了,亲人》中的国际主义情谊,等等都是极好的范例。
4.自我调节意识的渗透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心理渗透不仅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教育的过程,也是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过程。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有赖于相应心理知识的掌握,更需具备一定的自我心理修养能力。这样,个体才能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保证心理健康,发挥心理潜能。因而,语文教学中,还应注意结合教材与教学,提高学生自我心理修养的能力。比如调控情绪、自塑性格、主动磨炼意志等等。在教学《负荆请罪》一课时,就应该注意这一点。可以先指导学生找出廉颇绪变化:不服气佩服惭愧,继而讨论廉颇情绪变化的原因。学生在接受语文训练的同时,懂得了要正确认识自己与他人,实现了提高自我心理修养能力的目的。
三、语文教学中的在教学中的“五个结合”
1.教与学的结合
课前,教师要认真备课。课上,教师要善于把问题、困惑摆在学生面前,“激”他们出学法,出思路,出智慧。教师要为学生让时空,把尽量多的时间、 空间留给学生;为学生让舞台,把尽量多的表现机会留给学生,激发教学的活和课堂的活。
2.学与练的结合
知识要靠一定的练习转化为能力。练的策略:精练、巧练、活练,以一当十地练。不搞题海战术,不搞重复练习,不靠家长帮练。通过练习训练思维,使学生从理解、巩固、运用,形成技能技巧的训练过程中启发思维。
3.学与评的结合
学生学的情况,经常得到来自教师和同学的评价,这些评价会不断激发学生取得新知识的兴趣和决心。教师要巧妙地运用评价,引导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评价“金三角”:方向:比昨天、定今天、促明天。方式:师评、自评、他评。方法:知识、态度、能力(特别注重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4.“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结合
要使课堂上将教材、教案、教法、学习环境四者和谐同步,并呈现出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能力四者和谐发展的运作过程,就会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情绪调动起来;把学生的情感激发起来;把学生的思维激活起来;把学生的自学劲头鼓动起来,变“要我学”“教我会”为“我要学”“我会学”。
5.知识学习和情感交流的结合
【关键词】高效课堂 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 学生注意力
打造高效课堂是当今课改的一项重要内容,每一名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都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那么,要想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就要对什么是有效课堂有一定的了解,如果连有效都谈不上,又怎会高效呢?课改专家、华东师大崔允郭博士说:“教学有没有效率,并不是看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看学生有没有学到东西或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习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我们由此得出结论,只有学生学到了,学好了,才是有效的教学,课堂教学必定要以生为本,以学为本,课堂教学所有的一切都是为学生服务的。那如何才能使科学课堂高效呢?下面就谈谈我在近几年教学中的认识。
一、课前充分把握教材,精准定位教学目标
首先,课前我们要反复阅读教材,查阅有关教学的参考资料,明确各部分的要求,了解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熟练地掌握教材的知识体系和逻辑结构,确定出每个单元和每节课的教学难点和重点。
其次是要精准定位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在教学活动中有定向的作用,它限定课堂教学的运作,对保证课堂教学有效开展至关重要。课堂教学目标明确,可以有效地克服教学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只有确定了教学目标,才能弄清自己该教什么,否则,闭着眼睛捉麻雀,大抵是无效劳动而已。新课标中提出了三维教学目标,分别指的是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其实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一般都不会完全按照这三个目标去确定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我们基本都是参照教参或是教案上的目标,然后根据自己班的学生实际进行小小地更改。语文课的教学目标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设计:(一)会认哪些生字,会写哪几个生字;(二)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哪几段;(三)理解课文中哪些词的意思;(四)懂得课文的道理,感受祖国的美丽,培养爱国的思想感情等等。当然这些教学目标,我们不需要也没必要在一堂课中全都设计进去,我们要根据课文的特点有选择地设计教学目标。比如低年级的识字课,我们可以确定认生字、写生字为主;像人物对话较多的课文,我们可以以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为主;像写得比较优美的写景课文,我们可以以积累词语,背诵优美句段为主。总之,不同类型的课文,教学目标的侧重点就不同。
二、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有效的教学步骤和方法
正确的、合理的教学目标能导出有效的教学。那么,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步骤和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就成为一堂有效的课堂教学的关键。一般说来,教学步骤应通过一定的教学方法来展开。因此,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就为教学设计制订了相对稳定的教学步骤。
一节语文课为完成教学目标,除用到普遍使用的讲授法以外,应该根据教学步骤穿插朗读法、谈话法、讨论法、探究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但每一种教学方法我们应该掌握其特点,能自如地、有效地运用到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去。如讲授法的关键是讲授的“精”,教师为激发学生的思维用恰当的语言来讲授,这样就为教学的顺利进行做了铺垫。一般说来,对那些知识性很强的内容,人物及其相关背景的穿插介绍,教学中的疑难点,关键处,都需要教师的讲授。廛授贯穿于一堂课的始终,但也不能演变为“满堂灌”。当然,语文课少不了朗读,洪镇涛先生说过:“朗读是语文的第一教学法。”朗读的方式很多,如自由读、配乐读、分角色读、齐读。好的朗读方式能体味感情,帮助理解形象。但朗读一定要有目的性,每一个读的过程,必然要给学生明确的目的,教师要讲明朗读的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去品、去理解、去升华。再如讨论法,这是新课程理念中竭力倡导的方法之一,它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如合作学习能力、探讨研究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等。讨论法中,讨论的问题是成败的关键,精心设计问题是能否完成教学目标的核心。其基本要求如下:第一,讨论的问题要有吸引力;第二,要善于在讨论中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第三,要做好点评和小结。例如,教学《少年闰土》时,有老师这样设计讨论的问题:①“我往常的朋友”是些什么样的人?②“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是什么意思?③表达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 问题一层层深入,学生们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讨论,主观的,客观的,从作者的角度,从个人的角度,从社会的角度等等。这几个问题,不仅涉及文章的主旨、人物的性格、人物的描写等,还启发了相关的思考。
总之,一定的教学方法是为一定的教学目标而制定的,方法只是手段,其目的是更好、更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要完成具体的教学目标,就需要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巧妙地穿插,相互补充,互为表里。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
三、富有激情,用风趣幽默的教学语言抓住学生注意力
在教学中,老师们常常为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而烦恼。学生看上去坐在那儿挺老实,其实早开了小差,或者交头接耳,或者手里不停地做小动作,根本听不到你讲什么,经常是布置下任务去,其他同学都在做了,总有一些同学还在东张西望,课堂总是热不起来。这时候老师们不妨用风趣幽默的教学语言、恰如其分的肢体语言来吸引学生注意力。
课堂上,如果教师教学语言平淡无味,一个声调从头讲到尾;如果教师铁青着脸,严肃而又庄重,就好像不是在教学,而是在举行追悼会,那么同学们在这样的课堂上听课,多待一分钟都浑身难受。如果老师充满激情,声音洪亮,妙语连珠,滔滔不绝,有时候声音高亢起伏令人振奋,有时候语调低沉令人伤感,有时候一句南腔北调令人合不拢嘴,有时候一两句不标准的普通话引人发笑……这会使得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
除了运用幽默的语言,我们还应该不时地配上丰富的甚至夸张的肢体语言,这不但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加深学生的印象,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如果教师站在讲台上手扶讲桌,动口不动手,犹如一台发声机,呆板无趣,是不能引人注目的;如果头望天花板,或者目不转睛地看某个地方讲课,久而久之,学生便会厌烦。相反,讲到兴奋时老师们应该充满激情,声音洪亮,表情丰富,手舞足蹈,在这样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中,学生的注意力就集中了,学生注意力一旦集中就能积极响应,并且爱上你的课堂。
四、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让学生节节课都在进步成长
在教学中,教师要做有心人,善于挖掘每一位学生的优势潜能,用心走进学生的心里。对一些学习困难的或自暴自弃的学生,要坚持以鼓励、表扬为主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每一点进步,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欣赏,重树学生的自信,逐步培养学生的成功心理,形成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内部动力机制,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记得我曾经教过一个学生,我刚接手班级时他的成绩处于全班倒数。他上课总是没精打采,从不举手回答问题。但有一天中午我早到了学校几分钟,还没进教室就听见我班的孩子们在大声叫好。我好奇地往教室走去,看见了这个男生在跳街舞,跳得很是投入,脸上溢满了自豪感。我等他跳完后就兴奋地冲进教室捧起他的小脸就亲。我看到他小脸上泛着红光,然后就大声地表扬了他,教室里再次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从此,他像变了个人似的,课堂上积极活跃,课外认真完成作业……你看,教师一个充满赞扬的眼神,一个表扬的手势,一句鼓励的话语,就能使学生心潮澎湃,甚至对他们一生都会有影响。因此,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每一个学生,发现他们的优点并进行表扬,让他们充分感受到老师及同学给予他们的肯定,帮助他们建立自信。这样能使他们从厌学到愿学甚至是好学。
总之,我们作为一线教师,应该不断地学习教育理论知识,学习教育大家的风范心得,在教学中不断反思并总结经验,真正做到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
【参考文献】
[1]课堂教学艺术[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