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毕业生跟踪调查报告

毕业生跟踪调查报告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3-13 11:16:4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毕业生跟踪调查报告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毕业生跟踪调查报告

第1篇

盐城纺院 商务英语 人才需求 培养方案

一、调查目的

为了进一步了解毕业生的思想状况、工作适应状况、社会人才培养的要求及我系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培养质量,找出我系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偏差,进而希望对人才培养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课程设置更加科学合理,并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对我系以后毕业的学生起到引导作用。我们“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组”于2010年10月份至2011年10月份对04~08届部分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作了跟踪调查。

二、调查情况综述

1.对毕业生的调查情况

“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组”对商务英语专业的毕业生进行了个人跟踪调查,主要是要求填写《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跟踪调查表》和《商务英语人才需求调查表》以及个别访谈等形式进行。从调查的情况看,做到98%的反馈,学生对调查和内容给予了积极的配合和充分的肯定。从学生就业和毕业实习的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还是能很快适应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要。学生对工作均表现出比较大的满意度,对学校也十分感激。

2.对用人单位的调查情况

我们采用走访、电话访问等形式,与部分用人单位就毕业生情况进行了沟通交流。这些单位对我系毕业生的思想表现和职业道德非常满意,特别是对我系毕业生的职业岗位能力给予了较高的评价,认为我系毕业生专业知识较全面,素质较高,岗位适应能力强,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3.对企业的调查情况

同时,我们还采用座谈、问卷调查等形式,广泛征求各企业对我院商务英语专业培养方案制定的意见,各位专家和一线的技术人员从企业的角度出发,很中肯地给出了建议。因此,本专业进一步调整和完善了授课模块、课程的内容及有些课程在每学期上课的顺序,校企合作展开了新篇章。

三、调查情况分析

1.毕业生对学校教学工作的建议

(1)希望学校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时间,多组织一些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到实际工作中学习工作经验、锻炼工作能力,使学生能得到全面发展。

(2)希望学校加强教学设施建设。学校应注重学习综合素质的培养和能力的提高,教给学生一种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并不一定非要专业对口,只要学生掌握知识即可。

2.企业对学校教学工作的建议

(1)在校内。学校所授课程,应少些单纯的理论,多些实践,应采用“理论+实践”的教学方式,强化“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不能空洞喊叫、应付上面的检查,应付诸于实践中,这样才能减少学生在就业初的束手无策、彷徨无助期。

(2)在校外。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前提下,增加校外实训的时间,多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企业,熟悉行业,提高认识。

四、调查结果对我们的启示

从整个调查情况来看,无论是毕业生还是各企业,对我们学校教学工作的成绩还是肯定的,专业的长期建设还是寄予了厚望。我院应在以下几方面加强工作,以提高教学质量,加快学院的建设和发展,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1.加强素质教育,锻炼学生的多方面能力

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打好素质教育的基础。素质教育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素质教育观念必须贯穿于专业教育和学科教育中。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既有赖于其自身对知识的探索,更有赖于学校的大环境。学校要精心组织学生开展诸如社会调查、社会服务以及各类文体活动,融素质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而各类活动也应注意考虑与专业培养相互结合,要注意发挥学生个体的不同特点,力求做到让学生人人积极参与、人人从中受益。

全体教师要认真研究新时期学生思想品德特点,通过循序渐进、相互衔接、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德育工作,帮助和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遵纪守法的意识,文明的行为习惯,树立团队精神,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增强自信心,有利于毕业生就业。

2.适当调整课程的设置

首先,要继续进行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的改革。专业调整既要着眼于学校的办学条件,更要着眼于社会需求,要避免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脱节。课程要按照“三人”的教学体系来设置,即从“职业人”、“岗位人”、“创业人”的角度出发,从而使得我们的教学即既要有利于培养学生专业素质,也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实现毕业生“零距离”上岗。

3.强化“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

事实证明,实践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应尽量为学生创设、打造多元化的实践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操作能力。实践教学对于学生接触、了解社会实际,认识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从而调整心态,有针对性地加强自身的学习和修养以及缩短毕业后的适应期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这方面我们应该大力加强,纸上谈兵毫无意义。

在教学方法上,要改变过去的只重知识传授的做法,要把发展独立思考和用于探索的能力放在首位,注重传授学习知识、运用知识及探索和检验知识的方法,并在课程内容中融入有关创造知识的主题的高尚精神境界。要改变过去的“填鸭式”方法,重在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重点加强对于进行创造性活动有关的方法、能力、品格的教育。

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我们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充分利用有限的教学条件,在不额外增加学生负担的前提下,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自觉获取知识的能力,逐步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知道,高职高专教育是以社会需要为导向的就业教育,即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是市场上需要的、抢手的、有一技之长的高素质劳动者或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4.要积极推进职业资格证的宣传工作

我们要在平时的教育中,要积极引导学生首先要有考取职业资格证的意识,然后,根据个人自身的学习状况,主动考取相关的就业资格证书,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一证多(技)能”,是我们今后的育人方向。

5.要不断开拓就业市场

我们要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开辟更多的实习、实训基地,为实践教学创造良好的条件;要积极拓宽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广泛联系,不断开拓就业市场,主动与一些用人单位建立稳固的、长期的合作关系。同时,我们在制定培养方案时,一定要保证学生实习实训的时间和质量。

五、结束语

第2篇

调查耗时长达半年,主要涉及毕业生就业起薪、择业规律、职业适应能力三方面内容。经过数据分析,报告总结出大学生初入职场状况。

1、毕业后,第一份工作起薪凭借什么来定位呢?

这份针对浙江大学XX届毕业生的调查结论显示,学历对起薪有较大影响,学历越高,起薪也越高。另外,性别、地域、行业、单位性质和工作岗位类型都是影响毕业生起薪的重要因素。

2、不同专业,起薪差距相当大。

3、从性别上看,男性与女性起薪差别不大。

本科毕业生男女起薪差距为520元,毕业研究生男女起薪差距为826元。在事业单位或者当公务员,男女工作收入差不多。但如果是在三资企业、民营企业就业,起薪差别会比较大。 受调查者中,本科毕业生平均起薪为2732元,毕业研究生中,硕士生为3721元,博士生为3765元。本科毕业生与毕业研究生相差1000元左右。但是,通过数据也发现,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差距不是很明显。

针对这种现象,浙江大学就业指导与服务中心主任金海燕分析认为,本科生阶段学生接受的一般都是通识教育,或者说是素质教育,针对社会上的产业或行业知识所学不多,入职后上手较慢,需要较长时间的培训,因此相应的薪酬会低一些。硕士研究生对一个行业算是已经入门了,而且去企业的多,薪酬比较高是可以理解的。博士研究生目前看来薪水不是很高,但可以预期的是,它今后的增长曲线会更陡。金海燕说,博士毕业生起薪不是很高的另一个原因是,他们毕业后进高校、研究单位工作的比例最大,这些单位起薪一般都不如企业高,但随着资历加深,博士的科研提成等收入进来后,其薪酬优势会逐渐体现出来。

4、期望与实际薪酬差最高达1393元。

求职前,你对月薪的期望值是多少?调查表明,大学生对薪酬期望还是偏高的。

记者从报告中发现,不同专业背景的毕业生,月薪期望值参差不齐。以本科毕业生为例,浙江大学材化学院和计算机学院的薪酬期望值较高,均值在4300元左右。信息学院、电气学院和外语学院次之;理学院和人文学院最低,均值在2900元以下。

月薪期望值与实际月薪(不包括年终奖)之间,材化学院、外语学院和教育学院的毕业生差距最大,期望值高于实际值在1000元以上,其中,材化学院的毕业生以1393元差值位居第一;理学院、信息学院、人文学院的毕业生较实际,月薪期望值和实际值之间差距在500元以下。

第3篇

关键词: 婚姻型校企融合模式

高等职业教育的兴起促成了一对以前从未牵手的部门――学校、企业碰撞出火花,进而结成了联姻关系,并且整个运作过程非常符合中国婚姻习俗,沉淀为婚姻型的校企深度融合模式。这也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提出的“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形成以学校为核心、教育行政部门为引导、社会参与的教学管理保障体系”的精神相契合,德国甚至把它写进了法律来保障实施。

学校和企业在高等职业教育产生之前以及之初,双方互不搭理,老死不相往来,中间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后来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推进和社会关系的调整,开始尝试试探性的接触,但双方态度不甚明朗,表现为双方羞羞答答,授受不亲。为打破尴尬的局面,促使双方都向前迈进一步,政府开始扮演红娘的角色,从中牵线搭桥,双方开始真正实质性接触,但往往有始无终,第一步是迈出去了,但双方彼此无甚需求,结果是有其名无其实。自16号文件下发后,双方一改以前冷冰冰的姿态,由一般象征性的合作发展成为婚姻型的校企深度融合。

1.相亲式见习

相亲是在媒人介绍的基础上,男女双方通过走访会面,互相审视人品,察看家况,俗称“看新人“及“看厝”、“看人家”。其间,相亲者吃下对方煮的鸡蛋、线面,就算婚事说成了。

新生入校后,学校总会在老师的带领下组织学生到相关企业实地参观,让学生切身感受企业的氛围,目的就是增加学生的认同感。这个活动就是相亲,是让学生对未来的婆家家产、制度、生活环境、企业文化等方面尽早了解。如果符合意愿,将来就可以许配成亲。

2.定聘式订单培养

定即定议,聘又称小聘,也就是相当于现在的定婚礼。定聘是指在双方认为条件均能接受后,由男方备办聘礼,送到女方家,女方父母收下礼物就表示同意女儿许配。

校企合作过程中,为满足学校出口和企业用人的需要,双方在产学研合作时达成一致意见,由学院为指定企业限定的行业“定向培养”一部分学生,对这批学生可以按照企业特定的要求进行课程设置,毕业后直接到企业上

岗,这种模式称为“订单培养”。这种订单培养也就是定聘,只是没有聘礼。

3.恋爱式工学交替

恋爱是创造和谐美满婚姻的前奏,是步入婚姻的必要环节,双方在不断交往中相识、相知、相爱,在磨合中增长情谊,在付出中体验幸福。

高职院校提倡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可以根据教学计划的需要,学习和工作交替进行,在多次交替中彼此了解,增长见识,培植感情,历练专业,不断校正专业方向,缩短自己与岗位能力的距离,最终满足企业用人的需要,这种动态的工学交替就是“恋爱”。

4.试婚式顶岗实习

试婚是新时代的新生事物,虽然众说纷纭,褒贬不一,但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存在。双方在感觉时机基本成熟,感情升温到一定程度时,不想等到婚后品尝爱情果实,迫不及待就进入准结婚期。

高职院校在学生未毕业之前都会安排一个顶岗实习期,其实学生身份已经演变为企业准员工,学生享有与其他职工基本相同的权利,等到学院组织毕业考试后,该类学生就真正成了企业的一员,就与企业成为正式夫妻。

5.招赘式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

在男子无力迎娶,女子以守家为荣的情势下,产生了招赘婚姻。招赘婚姻,一般是家里只有一女而无男,如果女儿出嫁,父母无人赡养,父母过世之后,这一家就绝了户,家业无人继承,只好招赘女婿上门,支撑门户,继承祖业。

为实现零距离培养,让学生不出校门就能体验到企业经营管理的氛围,学校采用招商引资的办法,让企业到学校建厂,学校给企业提供厂房等便利条件,这样学生不必“出嫁”就能见习、实训或者上岗,既方便了学生,又为企业和学校都创造了产值,实现了三赢。

6.走亲家式校企人员互派

走亲家是为加强联络,互通有无,以密切双方关系,同时也能动态关注婚姻质量,发现潜在危机,解决问题,达到稳固联姻的目的。

高职院校要坚持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与行业、企业建立密切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和实训基地,成立学院教育专家和企业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共同参加的产学研合作委员会,下设专业指导委员会,学院与企业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校企互派专家开展技术培训,企业专家、工程技术人员亲自指导学生实习,学院教师到企业进行职工培训。这样的交流互动让企业有了更好的员工,学校的培养与市场更加接轨,“联姻”关系更加稳固密切。

7.婚姻诊断式毕业生跟踪调查

婚姻的诊断是一个社会化的话题,各类资料连篇累牍地剖析和开掘婚姻的类型、成因、走势,以期在提高婚姻质量上达成共识。婚姻的质量也是亲家间无时不关注的问题,他们采用考察、座谈、咨询等手段来获取资料,进而诊断,开出药方,让婚姻沿着正常的轨道发展。

毕业生跟踪调查是为了及时了解毕业生的反应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政治思想、职业道德、知识结构、工作能力和技能、创新精神等方面的评价情况,不断改进高职院校的教学、训练、科研、学生管理和后勤保障等各项工作,为了使调查定期、定点进行并全面反映毕业生的情况与用人单位的意见,要建立毕业生质量信息监测、反馈点,坚持地区兼顾原则和毕业生相对集中的原则,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座谈、走访的形式,学校对跟踪调查报告进行加工处理、统筹分析,作为教学改革、专业设置调整、就业制度改革等的依据,为以后联姻的对象、范围提供借鉴。

校企合作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必由之路,推进校企深度融合又是当前高职院校发展的关键。只有提高对其紧迫性、必要性的认识,积极探索新模式,总结融合的经验,升华成理论,才能有效地保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士圣.论中国古代婚姻形态的产生和演变.青岛师专学报,1988.4.

[2]刘一兵,鞠敏.中国古代婚姻制度琐议.淮海文汇,1996.1.

[3]浦卫忠.《左传》中的婚姻家庭生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1.3.

[4]朱懿心等.坚持产学研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J].中国高教研究,2004.2.

[5]姜波,刘惠萍.产业化――职业教育的必由之路[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第4篇

关键词:市场营销专业 实践教学体系 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9(a)-0018-01

1 构建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必要性

由于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市场营销的作用和地位在不断提升,社会对市场营销人才需求日益增长。我国不同教育层次的学校都相继开办了市场营销专业以解决营销人才供需的矛盾,各地区高校的本科市场营销专业教育在这种大趋势下也得到了长足发展。但是,从对本地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得出:

第一,毕业生在学校学到多为的理论知识,缺乏实战演练,进入企业后往往难以很快进入角色,而企业对于市场营销人员的考核主要采用的是业绩指标,很多毕业生难以适应市场营销工作,造成了一些毕业生选择了文员、行政助理等压力较小的工作,并且这种趋势在不断增大。

第二,企业对营销专业人才的需求不仅注重动手实践能力而且注重其持续创新与发展能力。由于受师资和传统教学体制的限制,市场营销以往的教学模式重理论轻实践、教学结果重成绩轻能力、教学方法重灌输轻启发,这些问题造成目前高校营销人才的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发生脱节,因此企业认为学校培养的学生不能适应企业对营销人才的要求,“眼高手低”且缺乏职业技能和专业素质。毫无疑问,企业需要的是掌握一定技能,能为企业开拓新市场.具有开拓创新能力的高素质营销人才,高等院校最关键的是要将实践教学环节的创新作为培养创新人才的着力点。

辽宁何氏医学院市场营销专业于2010年成立,虽成立较晚,但本专业至筹建之初一直注重实现教学体系的构建,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辽宁何氏医学院市场营销专业依托辽宁何氏集团的政、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体系,以医药市场营销为特色,并以集团多家医院、制药公司、眼镜店为实践教学基地,在经过3年不断的教学改革过程,以基本建成了具有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

2 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为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培养综合的专业素质,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沟通能力、信息能力及组织能力,辽宁何氏医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建立了以课内实践教学体系和课外实践教学体系相结合的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2.1 市场营销专业课内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在辽宁何氏医学院市场营销专业成立之初,学校领导、授课教师通过大量的调查,在广泛听取教师、学生意见和收集查阅了国内外同类学科专业培养方案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了较为科学和规范的课内实践环节。(见表1)

课程类别包括: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博雅课。

通过课内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使得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明显增强。以《现代推销与商务谈判》为例,学生在实践环节中,以小组的形式,针对不同的项目,充分锻炼了学生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充分掌握推销及谈判的基本环节及技能技巧,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到这种自己所喜欢的教学中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2 市场营销专业课外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课程内的实践教学体系增强了学生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但一些综合性问题的解决,若只依靠课内实践教学环节,还不能够满足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的需要,因此,市场营销专业课外实践教学体系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

市场营销模拟实习。在市场营销模拟软件提供的市场背景下制定和发展营销战略,实施营销决策。以分组的形式组织上机实验,在模拟环境中巩固专业知识,以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竞争意识。

专业见习。在大一、大二、大三学年下学期分别安排80、80、160学时的专业见习时间,并以辽宁何氏集团教学基地为依托安排学生到相关岗位进行见习工作。见习过程中,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专业指导教师指导相关工作。通过专业见习,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以致用,并发现自身不足,为以后课程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梦工厂”实习。辽宁何氏医学院以“梦工厂”校内创业园,为市场营销专业提供了真实的创业机会,目前学生参与并管理了校内水吧、印刷厂和快递公司的相关工作,学生不但能够应用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现实问题,还能够获得客观的收入,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

假期社会实践。提倡并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到校外企业、组织等,由教师根据目前营销发展所提出的新问题和新情况拟定调查题目,要求学生写出调查报告或论文、心得体会等。新学期开学后,市场营销专业将组织有关教师进行认真评定并写出评语,对调查报告或论文质量较高者,给予表扬和鼓励。

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由相应指导教师就选题方向,文献查阅作出指导,并监督学生阅读相关书籍与文献(理论3~5本,文献15~20篇,其中包括英文文献3~5篇)并形成书面报告,教师综合考核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写作能力、资料分析能力。

3 结语

针对市场营销专业的特点,建立适合本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有助于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使之具备市场营销专业人员的素质,达到市场需求的条件。

参考文献

第5篇

论文摘要:广东岭南现代技工学校在艺术设计专业建设中,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服务就业为宗旨,积极推行5S管理,形成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艺术专业特色;深化教学改革,凸显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特色;多样化举办学生成果展,强化展示交流、互动的艺术特色。在此过程中,激励学生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学技能、学沟通、学合作、学服务、学奉献,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广东岭南现代技工学校从市场需要出发,结合学校实际,积极探索艺术设计特色专业建设之路。

一、推行5S管理。形成培养良好职业习惯的艺术专业特色

5s管理就是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五个项目,其最终目的是提升人的品质,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学校模拟企业文化,推行5s管理,将企业文化融人到校园文化中来,把企业精神融入到学生思想中,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态度和团队协作精神。

艺术设计专业具有灵活性和特殊性,实训场容易脏乱,如画室地板粘着颜料、胶袋、废纸片等,画架摆放凌乱无序。针对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特点,把5S管理作为教学的硬要求,如在所有实训室悬挂《实训室管理规定》,制订《实训管理细则》,督促学生按照作业指导书要求严格执行五分钟5s活动的所有内容,即单元课程结束后把画室打扫干净,地面无积水,把作业台、画架、画板、椅子整理归类,并存放在画室四周,作业上墙贴整齐,供师生点评,观摩交流。同时,注重学生职业态度、沟通能力、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将学生的品德发展、潜能开发与美的意识养成,以及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有机结合起来。

二、深化教学改革,凸显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特色

(一)专业设置贴近市场需求

一是组织教师深入市场调查研究,紧紧围绕就业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专业方向,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主动适应市场经济新形势,完善课程体系和教学环节,走产学研结合之路。如近年动漫人才需求处于严重紧缺状态,学校针对人才市场需求增设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并在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中增添Flash、3D动画制作课程,突出本专业的职业核心技能,拓展学生的就业渠道。

二是建立有企业和行业专家参加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帮助学校制订更加贴近市场的人才培养计划。以“实践”和“应用”为主线构建课程,规划教学内容,培育高素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三是建立毕业生信息反馈机制。坚持做好“人才需求调查报告”、“毕业生跟踪调查报告”及“用人单位意见的调查”等工作,检验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是否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哪些教学内容要增加,哪些能力要加强,为教学改革提供依据。

(二)围绕职业能力培养改革课程内容

适当压缩基础课,加快从绘画基础到设计基础的转化进程。在素描、色彩等专业基础课中,改革教学内容,加大设计素描和设计色彩内容的比例,加快学生设计能力的形成。实训项目,把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使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课符合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要求。

针对电脑制作员需求量大的情况,加强电脑设计课程群的建设,涵盖艺术设计中最通用、最实用的设计软件系列,并根据市场岗位需求特点,确立本专业的职业核心技能——电脑设计能力。围绕职业核心能力的形成,构建符合培养目标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让软件教学与专业技能课紧密结合。调整教学计划中各类课程安排的顺序,把考证课程作为精品课程进行开发,在保证考证通过率的同时更注重学生软件运用能力的提升。

(三)实行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

推行“双证书”制度,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职业技能训练。指定专人负责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的高水平专业竞赛,与合作企业联合举办专业设计大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重点加强校内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实现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转向学习工场模式,突出“基础训练扎实、电脑设计运用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特点。深化教学改革,融“教、学、做”为一体,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市场知识与行业活动能力。

(四)建立“校企互动”人才培养模式

彻底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增加实践时间和动手机会。实施“校企互动”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建设优质核心课程,探讨生产性实训方式,重构教学、管理及评价体系。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本着“合理互惠、合作双赢”的基本原则,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的基本途径寻找合作企业。通过校企合作,引进企业行业设施、技术、师资,共建专业实训基地,让企业行业以办学者的身份直接参与办学全过程,实现办学经费的有效投入和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达到优势互补、利益均沾、合作共赢的目的。

(五)制订切实可行的实习实训实施方案

一年级贴近市场、接近市场、了解和熟悉市场;二年级走进市场,到企业现场教学;三年级融入市场,到企业上岗实习突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把实践教学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稃的始终。

(六)组建素质良好、专兼结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邀请用人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来校讲座,聘请企业总裁及有经验的设计师或有成就的毕业生担任客率讲师;组织教师利用假期到企业学习和开展专业技术服务,同时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校内外的科研、教改等工作,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

三、多样化举办学生设计作品展。强化展示交流、互动的艺术特色

第6篇

关键词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体系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4)08-0053-04

一、就业质量调查体系建立的缘起

自2006年颁布《教育部关于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见》以来,我国职业教育进入了从以示范引领到全面提升教育质量的新阶段。武汉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从各个方面开展了提高教育质量的探索。就业质量是衡量一所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指标之一,同时更是高职院校制订招生计划、推进学科专业调整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依据。2011-2013年,学校采用滚动调查方法,跟踪学校近年来各届毕业生,对其就业质量进行调查,并坚持每年一次调查报告。总体看,取得了较好成效,为按教育部要求在2015年底以前建立起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体系及年度报告制度提前做好了必要的准备。

每年报告调查的抽样对象均为应届毕业生和2009年以来的历届毕业生。每次采取随机抽样法,提取不同专业的毕业生3000人,每次问卷回收率在55%~65%之间。问卷回收后将数据录入计算机,利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并结合个案调查和对用人单位的调查,对各方面数据进行综合评价,然后撰写年度报告。本文不拟全面介绍调查的结果和结论,只着重论述在这一研究中,对建立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体系的初步认识和体会。

二、不断改进和完善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要建立行之有效的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体系和就业质量的年度报告制度,遇到的难题就是如何建立系统、科学而又便于操作的评价指标体系。目前国内外尚无一种公认的就业质量测评体系。由于目的、对象、环境条件不同,不同单位、学校、个人对就业质量的认识千差万别。解决这一难题,除了坚持客观性、科学性、全面性、简明性和可比性等一般性原则外,重要的是必须跟踪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发展趋势,掌握正确的方向。

从国外研究看,一个明显的趋势就是从特别关注从人对“物”的需要转向全面关注人对“物”和“精神”的双重需要,从以“物”为本转向以“人”为本。20世纪20年代,著名的“霍桑试验”就证明人不是单纯追求金钱和物质收入的“经济人”,而是同时具有心理方面和社会方面的感情需要,包括安全感、归属感、事业成就感等需要的“社会人”。是否满足人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样影响劳动生产率[1]。1999年6月,国际劳工组织(ILO)提出“体面劳动”(Decent Work)概念,并将“体面劳动”作为工作的主要目标。ILO将体面劳动定义为“体面的、高质量的就业应该是自由的和非强迫的、机会平等的、安全的、有尊严的工作。”[2] ILO一共设置了11个维度、40个指标构成的评价体系,包括:就业机会、不可接受的工作、足够的收入和生产性的工作、合理的工作时间、工作稳定性、社会公平待遇、劳动安全、社会保障、工作与家庭生活、社会对话与劳动关系,等等。进入新世纪以来,有更多国外学者对情感、人格以及自我效能感等与就业质量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这些研究证明,就业质量不仅体现为人对物质的需要,也不仅体现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更体现为人作为人的发展需要。

国内对就业质量的研究,包括对大学生就业质量的研究,借鉴国外研究成果并结合我国实际,已从多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即在一定程度上人的需要的层次性和多样性被忽视,强调物质的东西多,对人的精神需求重视不够,或者说没有完全体现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要求。这种倾向与上世纪80和90年代单纯追求GDP发展的以物为本思想有一定关系。以发表较早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2007)[3] 为例,该研究提出从五方面的指标评价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一是就业率(权重为20%),包括一次性就业率和年终就业率;二是毕业生供需比(权重为28%),包括对不同层次的单位需求和不同层次的岗位需求的相关度;三是薪金水平(权重为15%),包括三个月平均起薪和年终薪金水平;四是就业结构(权重为31%),包括就业单位性质、自主创业率、发达和不发达地区比例等;五是社会认可度(权重为6%),包括学生家长和用人单位的认可度。显然这一指标体系是以毕业生是否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个人对物质的追求为目的,突出的是人对“物”的需要。人本身的全面自由发展被忽视。另一方面,也存在以马斯诺等人的需要理论为指导,完全从个人发展视角构建的就业质量评价体系。如彭世武《建构适应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的理论探索》[4] 则走上另一极端,即完全忽视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毕业生就业质量的需求。还有一些兼有“物质”和“精神”两种需要的指标体系,但往往是两种指标纠缠杂揉在一起,主次层次不分,不仅思路不清,也给调查和分析带来诸多问题。

基于上述分析,本研究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与人自身发展需要的两类指标分列,暂以前者为核心指标,主要包括柯羽体系的五个方面的指标;以后者为辅指标,主要包括个人发展环境、工作环境、劳动关系、就业稳定性等四个方面的指标。通过对专家和学生的调查对这一体系的可行性进行测度,确定前者的总权重为60%,后者的总权重为40%。通过三年的调查研究实践,总框架没有变,但对其中具体指标不断进行改进和完善。当然这个指标体系仍然存在明显不足:一是还没有完全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关于毕业生精神方面的需求还缺乏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二是目前的体系主要还是一种“咨询报告”体系,还不是一种接受社会监督的“问责报告”体系。三年来学校对毕业生就业质量的跟踪调查研究以及撰写的年度报告的主要目的还是为高职教育自身改革提供参考。虽然这是最基本的工作,但还不是真正的“问责报告”。如何建立行之有效的毕业生就业质量体系和编制面向社会问责的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年度报告,还需要更深入的研究。

三、探索和发现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发展变化的特点与规律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每年都根据新的形势,提出一个新的主题,并强调要通过纵向对比反映发展变化的趋势,发现新的特点和新的问题。

这一点正是在调查研究和撰写年度报告中应特别重视的问题。为了便于对比分析,本文不仅采用跟踪和滚动调查方法,而且每年调查对象的选择,除了包括应届毕业生外,还选择了2009、2010、2011、2012年等几届毕业生同步开展调查。这虽然增加了工作难度,但这样的调查不仅能更客观地反映实际情况,而且每一年的调查既可以同前一年的调查进行比较分析,而且同一年的调查也可对不同届毕业生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这种调查方法的优点就在于能通过比较发现问题,并通过研究探索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在总结和撰写2011年和2012年年度报告时,从比较中发现如下问题。

第一,就业率上升,而毕业生对就业的满意度却下降。调查显示,2009、2010、2011、2012等四届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依次为79.1%、86%、95%、97.8%。这就是说绝大多数毕业生在毕业半年后都能找到工作,就业率不断上升。而另一方面,学生对找到工作的总满意率,2009年为91.8%,2010年为87.4%,2011年为91.1,2012年为76.7%。除2011年比2010年有所上升外,总的趋势呈下降状态。这有两个原因:一是学生对就业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二是有越来越多的学生面对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理性选择了“先就业,后择业”,因此他们虽然就业了,但对初次就业的单位并不满意。

第二,就业层次下降,而就业信心不减。就业单位层次分为高层次单位(包括在国内外知名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和其他就业单位;将岗位层次分为重要岗位(包括部门主管、从事研究工作和高级管理工作)和其他单位。2012年调查数据说明这两方面的高层次比例都有明显的下降。从单位层次看,高层次单位比例2009届为57.5%,2010届为33.1%,2011届为24.8%,2012届为35.1%;从岗位层次看,高层次比例,2009年为47.5%,2010届为39.0%,2011届为22.9%,2012届为28.7%。具体见图1。

这一结果印证了前面就业率与就业满意度的调查结果,即初次就业率升高与满意度下降的矛盾一定程度上正是因为高层次就业率下降造成的。但这种下降,并不是坏事,反映了更多毕业生理性选择了“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方式。这也印证了一个令人不解的问题,即调查显示虽然就业层次下降,但毕业生的就业信心不降反升。2010年对学生就业意向进行的调查显示,当年对就业有信心的学生只有53.8%,而2012年调查的毕业生对就业有信心的达到70%。

通过以上对两组矛盾现象的综合分析,得到这样一个规律性认识,即不能把就业率作为衡量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最主要指标。

四、找到切实可行的提高就业质量的措施和办法

无论建立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体系的目的是为了“咨询”,还是为了“公示”,最后的结果都应是根据调查结果提出进一步提高就业质量的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办法。

第一,寻求对策和建议的思路。在这一点上国家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体系有些新的突破。如2012年的报告,采用由“院校年度报告系统+深度个案访谈+政策跟进”三部曲组成的新框架。全篇定量分析退居次要地位,而大量实例的引用和分析成为主体,而政策跟进的对策、建议等内容还采取了“高职质量报告大家评”的方法,邀请社会各界、各地区28人对报告内容以今后发展提出了意见、建议、对策等[5]。虽然各院校不必完全按这种调查体系来撰写年度报告,应该适应院校特点有所创新,但这种方式和方法所显示的一些基本原则是都应该遵循的。

第二,针对调查结果,全面分析原因和影响因素。定量分析结果往往具有更为具体和客观的特点。但由于其概括性强或往往过于具体,而使提出的对策和建议或一般化、或不具有较普遍的意义。这就需要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结合,与文献研究结合,与案例分析结合,并注意与其他类似调查比较,真正找到产生问题的深层原因。例如,通过定量研究认识到就业率不应成为高职院校追求的主要目标,建议以育人为本,把培养全面发展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作为提高学生就业质量的根本目标。如果仅仅这样分析,就流于一般化。为了克服一般化,除了用统计数据说明问题外,同时还从两方面来论证问题:一是教育部对北京大学等高校大学生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不同类型、层次大学教育目的认知基本一致,依次排序为:全面提升学生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34.7%);为社会服务、促进社会发展(23.4%);以学生就业为目的(15.5%);专业知识的学习(14.2%),此外,还有满足人的精神需求(9.9%)等。这基本印证了上述调查分析的结果,说明广大学生越来越认识到学校应该把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作为根本目的。二是理论和实际结合,分析论证了就业率是由多种复杂因素决定的,如人口因素、经济因素、政策因素等都对就业率有重大影响。目前一些高职院校,特别是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率相对较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最重要原因是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的失衡,“普职倒挂”现象严重。从社会和经济发展趋势看,应用型或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西方发达国家普通高校学生和高职学生的在校比例一般为1∶3左右,而我国目前这一比例倒过来,一般为3∶1左右,近来虽有所提高,但未改变“普职倒挂”的现实。这就更加造成了高职毕业生社会需求量的不足,这不能不说是高职毕业生就业率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三,根据调查数据和分析结果,本研究提出两条有针对性的对策。一是针对大多数学生认为就业质量与专业学习和技能培养紧密相关,以及影响专业学习和技能培养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学习动力和实践活动不够,以及课程设置不能适应就业需要,提出加强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创新实践活动为中心,不断深化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的建议。二是针对调查中大多数学生反映教师缺乏创新能力和深入学生中、关心学生不够,提出高职院校不应盲目追随普通高校,要制订鼓励教师深入实际,自觉提高创新能力,更加关爱学生的制度和规范,真正建设一支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并能以育人为本,从各方面关心、爱护、尊重学生的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1]黄维德,等.人力资源管理(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8-9.

[2]ILO. Decenl Work. Report of The Director General[R]. Geneva. 1999.

[3]柯羽.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中国高教研究,2007(7):82-84,93.

[4]彭世武.建构适应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的理论探索[J].当代教育论坛,2008(8):82-84.

[5]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麦可思研究院.2012年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N].中国教育报,2012-10-17.

Thought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Survey System for Employment Quality of Graduates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WANG Qiu-mei, LUO Qing-ping, JIANG Hui

(Wuhan Polytechnic, Wuhan Hubei 430074, China)

第7篇

关键词 职业教育;用人单位;高职院校毕业生;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6)35-0033-04

一、问题提出

高等职I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技能技术人才。高职教育强调人才培养要和企业需求接轨,以满足社会需求、符合用人单位要求、提高用人单位对高职院校毕业生满意度为出发点。用人单位对高职毕业生的满意度及其评价,是学生培养过程的重要反馈。提高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是高职院校质量建设的重中之重。以对用人单位人才规格需求的预测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质量评价,带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进一步深化,是当前提高用人单位满意度和提升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路径。通过用人单位满意度评价能较好地反映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有助于高职院校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与就业能力。本研究从用人单位对职业院校毕业生满意度调查入手,分析用人单位需求,探寻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理念并为人才培养需求的预测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评价提供现实参考,推动专业内涵建设的深化。

二、研究设计

(一)调研工具

采用问卷调查形式,科学设计问卷,内容包括基本情况和调查用人单位对高职毕业生各项能力素质的满意度。满意度量表主要内容包括用人单位对职业院校毕业生的敬业精神与职业道德、职业规划能力、专业知识和技能、实际动手能力、学习能力、外语能力、忠诚度等方面的评价,共16道题目,采用四个等级: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一般和不满意。经检验,该满意度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Cronbach α系数为0.953。

(二)调研样本

运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将上海市医药卫生类行业、房地产业、城市建设业、工程技术类行业等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三资企业、民营企业、私营企业等企业单位教学管理部门负责人员作为调查对象。调查问卷由调查员发放至随机抽取的调查对象,介绍注意事项并指导完成问卷填写。共回收有效问卷数为318份。在统计调查结果的基础上,探究用人单位的人才标准与用人需求,分析目前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不足,从而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建议和对策。

(三)分析技术

本研究采用EpiData 3.1进行数据录入,并进行逻辑纠错;用SAS8.2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用t检验,多组之间比较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用SNK(Students-Newman-Keuls)法。

三、调研结果与分析

(一)用人单位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满意度评价

根据用人单位对高职院校毕业生满意度的作答情况频数统计,“比较满意”选项的比例最高(53.92%),其次为“一般”(23.90%)和“非常满意”(20.97%),而“不满意”的比例最低,占1.21%。可见,用人单位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总体满意度比较高,但是组织管理能力、创新精神与能力、职业规划能力和外语能力等满意度较低。

满意度的定量研究,采用从属函数赋值法将定性评价结果定量描述[1]。用人单位对高职毕业生的整体满意度平均分为0.84654±0.0525,除去总体满意度,15道题目中岗位适应能力得分最高为0.8548±0.0681,外语能力的满意度最低为0.8130±0.0805,经方差分析各条目间得分不完全相同;经SNK法检验,用人单位对高职毕业生的外语能力的满意度显著低于其他方面的能力。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第一,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只有20.97%的用人单位对高职毕业生的整体情况非常满意,远远低于国外的同类调查结果[2]。用人单位招聘人才时最注重高职毕业生的专业知识、技能水平和动手能力、学习能力等“核心技能”[3],这些核心技能是用人单位的重要参考指标。这就需要我国职业院校借鉴美国、德国等职业教育较为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管理体系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逐步完善我国职业教育体系,提高职业院校竞争力,增强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二,用人单位对高职毕业生的职业规划能力、创新精神与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显著低于岗位适应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有研究显示,高校毕业生的敬业精神与职业思想道德对用人单位满意度的影响最大,其次为毕业生的团队协作和管理沟通等能力[4],尤其是企业单位更加关注学生的性格与岗位吻合度、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等“软标准”[5]。职业院校在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同时,还应通过各类活动提高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协调组织能力和协同管理能力,真正满足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

第三,用人单位对高职毕业生的外语能力满意度最低,这与类似研究相符,主要原因可能是在于高职的英语教学内容和方法,与实际工作岗位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偏差[6]。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需要相关技术人员具有较高的英语水平以满足对外合作交流的需求,能够及时了解相关领域的前沿信息和新动向,在对外交流时能够消除技术交流障碍,以获得新技术,因此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加强应用性外语的训练。

(二)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对高职毕业生满意度的比较分析

事业单位对高职毕业生的整体满意度显著高于企业单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事业单位与企业单位对高职毕业生满意度个别项目差距较大,如忠诚度、创新精神与能力、独立工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说明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的人才规格需求有不同的侧重点。首先,事业单位对毕业生的忠诚度满意度远高于企业单位,这可能与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工作模式、工作环境等有关,有研究发现影响高职学生忠诚度的原因主要是缺乏长远的职业规划、对职业环境的认识模糊[10]。其次,本研究发现企业单位对高职毕业生的创新精神与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满意度低于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有着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重责任,事业单位的发展更加注重创新,因此对人才创新能力要求较高,而组织管理能力作为一般实践能力的核心要素和起保证作用的非智力因素,是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中不可或缺的成分。

企业作为聘用职业院校毕业生的主体,提高其对高职毕业生的满意度,高职院校应安排针对企业的专项工作能力训练[11],以工作过程逻辑为中心,打造行动导向课程体系,增强校企合作,实施项目式实习制度[12],使学生在学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提升掌握知识与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及创新能力。因此,高职院校应做好学生遴选及入职前教育,过滤好适合企业产业特性的高职学生,加强学生各方面能力的锻炼,做好将来毕业后进人社会进入企业的心理和身体准备,得到企业认可。

四、调研结论与建议

综上,本次调研结果显示:第一,用人单位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满意度有待进一步的提高;第二,学校除了给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外,还应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如思想品德、创新能力、社交能力、外语水平等影响学生就业质量的因素;第三,不同的单位性质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人才规格需求侧重点不同,满意度之间存在差异,因此学校进行人才培养时应注意因材施教,并加强校企合作。

(一)深化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职业导向规律,决定了职业院校必须与企业合作才能完成教学任务,保证人才培养质量[13][14]。学校必须“内外兼修”,加强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专业服务产业的能力、提高知名度,获得企业的“青睐”[15]。职业教育服务终端主要在企业,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只有全程参与育人过程,与学校共同把脉学校的专业设置、课程匹配、教育过程、设计教学、质量评估、学生就业、创业帮扶等,才能确保专业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相对接,更好地使职业教育以企业需求为导向,适时地调整人才培养方向,培养出更多的“适销对路”的高级技能型人才。

(二)加强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在校企合作基础上建立学生职业能力教育机制,高职院校在现实中的培养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为依托,但对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视是未来高职院校要把握的方向,学生要具有适应社会的能力和方法,能力本位的价值取向有助于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全面把控。因此学校可通过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教学做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重点培养学生的技能应用、创新思维、就业能力和职业素养隐性要素等,使学生的实习与就业完全融合,实现教学与就业的零对接,培养学生成为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突出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16]。

第8篇

[关键词]保定 高职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目前,环渤海经济圈和京津冀都市圈正以无可替代的优势成为中国最具活力的区域经济增长中心,在未来一段时期京津冀地区需要大量的应用型人才和高级技能人才。保定毗邻京津,人力资源丰富,在环渤海经济圈中处于重要地位。保定拥有良好的工业基础,经过多年建设,正逐步成为一个技术先进、结构合理、外向度高的工业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近几年来,保定高等职业教育规模日益扩大,高职高专院校发展迅速,为保定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但是,目前企业和学校面临两种困境,一是企业生产一线的劳动者素质总体偏低,技能型人才紧缺,成为制约产业升级的突出因素。二是现在职业院校学生出口不畅,学生毕业的就业压力很大,学生毕业后不能直接操作,上岗前还需要进行技能培训。因此,保定高等职业教育如何适应新形势下经济发展的需要,是一个新的课题。

一、保定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近年来,保定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较快,但总体高职教育资源偏少,在量和质上都不能满足需求,不足以应对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当前,保定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以下问题。

(一)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错位

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具有大专文化或技能基础的,掌握必要的职业知识体系并具有扎实的职业文化素养和具有较强的创新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但在实践调查中我们发现,一方面,学生和家长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认识或多或少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偏差,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层次、类型及毕业生的去向等模糊不清。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对就业市场的调研不够深入,不能根据需要对培养对象的知识和技能结构、就业区域与行业选择以及就业期望适时进行调整。

(二)人才培养方案设计问题

目前,高等职业教育还没有完全脱离普通高等教育的教学体系和培养方案,不是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来设计教学体系和培养方案,没有充分考虑高等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如对人才需求情况的调查不充分,缺乏与就业市场、用人单位的有效沟通,不能预测人才供需数量、结构状况和趋势的确切信息,造成人才供应的及时性不够和适应性不强。课程设置缺乏对人才培养定位的思考,不能体现地方性、行业性和市场导向性等特性,不重视人文教育,职业道德难以内化为学生的行为规范,影响了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和生活态度。

(三)“双师型”教师短缺

尽管近几年“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有了很大发展,但从总体上看,仍落后于高职教育的发展要求。现有的师资队伍建设与高职教育的发展不协调,与教育部门有关“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要达到50%”的合格要求对照,仍存在较大差距。在目前的教师队伍中,有较为丰富的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经历和经验,较强的运用专业技术理论从事技术咨询服务、技术创新以及解决企业实际技术问题能力的师资队伍很少。由于教师的实践经验欠缺和动手能力不强,具有“双师型”教师不能达到规定标准,直接影响了对学生应用技能的培养。

二、保定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应用性人才,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应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根本出发点,使他们不仅能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还能适应未来社会变化发展的要求。遵循着以就业为导向、素质为基础、能力为本位的原则,保定职业技术学院国际贸易专业在建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以下探索:

(一)准确定位培养目标

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上,首先,明确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充分考虑地方经济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及时了解地方经济的发展趋势,适时地根据地方经济的发展来调整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其次,根据人才需求情况调查报告,从分析学生未来工作岗位和岗位能力入手,科学制定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向。

2009年,我院国际贸易专业调查小组对京津冀20家外贸企业进行了人才需求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外贸企业岗位需求类型较为集中,对国际贸易技能型人才如业务员、跟单员、单证员、货代员、报关员、报检员的需求较大,同时人才缺口也很大。作为环渤海经济圈的保定,拥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逐年递增,对外贸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而“中国电谷”更是为国际经贸专业人才提供了就业的契机。所以,根据行业背景分析与人才需求调查报告,同时结合专业指导委员会专家及企业专业人士的意见,我们将国际贸易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为:基本知识够,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好,直接从事国际经济与贸易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深入调研论证,变革课程体系

高职教育的实践性动手能力要求高,要求学生能很快满足企业的上岗要求,所以为保证专业课程体系和结构的合理、科学,本专业聘请了外贸企业的资深专业人士,成立了专业指导委员会,我们根据专业的培养目标、服务面向特点及市场需求变化变革了传统的课程体系,并且在课程设置上充分体现职业教育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指导思想,将以职业素质为核心的全面素质教育培养,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1.专业课程体系

在课程体系建构的过程中,根据本专业领域职业岗位及其典型工作任务,明确核心课程,分析应具备的主要技术能力。在此基础上,重构理论教学体系,夯实实践教学体系,职业素质教育融于其中,进而构建出新的课程体系。见下表:

2.实践教学环节

根据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我们加强了以实践教学为核心的职业能力的培养。实践课程比例超过了50%,并分别通过教学课内实验、集中实训、毕业设计和顶岗实习的方式进行职业实践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以此强化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努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集中实训环节,学生利用Simtrade外贸实习平台,通过国际互联网的虚拟环境注册自己的公司、开立独立的账户、查询各类贸易信息并开展谈判、签约、履约、结算等活动去独立地营运一家公司,从而达到锻炼和培养其在国际商务环境中的分析、组织、应变、管理能力,等等。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实践技能,本专业积极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到企业实训的机会,目前已与9家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近两年本专业的学生到以上企业进行了校外实训和顶岗实习,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同时通过在企业实践锻炼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意识、敬业精神,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素质拓展课程

通过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及反馈信息,我们发现学生仅仅具备相关理论知识和较熟练的专业技术是远远不够的,要加倍重视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素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在调查中,很多企业都谈到了毕业生的职业道德问题。在实际工作中,这些企业也几乎都遇到过毕业生离职带走客户资源、泄露企业机密的情况。因此,我们建立了素质拓展课程库,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社科知识、组织管理能力、合作共事能力、协调应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审美感知能力、服务质量意识、规范的言行举止、仪态仪表等。这种方式较好地实现了专业课程与素质拓展课程的交叉和融合,提高了学生的关键能力。

(三)构建专兼一体的教师团队

由于高等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密切相关,很多课程应用性较强,这就需要由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来担当。通过聘用兼职教师,可以将课程与生产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通过调整课程内容来适应社会相关行业的现实要求。在科技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按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内在要求,我们国贸专业依托保定优势产业,采用“送、下、带、引、聘”的方式。具体来讲:“送”,就是鼓励部分教师进行深造;“下”,就是让部分教师(主要是实践经验相对缺乏的教师)下基层锻炼;“带”,就是以老带新,以强带弱;“引”,就是从国际贸易企业中引进优秀人才担任专业课教学工作。“聘”,就是聘请行业专家、企业家担任客座教授。这样,以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中坚,培养、聘请、引进相结合,不断改善和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形成了企业直接参与教学、专兼一体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

高等职业教育是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才培养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按照职业岗位或技术领域的需要进行课程设置,更具职业性;使高职课程内容紧跟时代的发展,突出培养人才的时代性。从而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增强其可持续性发展的动力。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2005.

[2]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2.

[3]保定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