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现代汉语语法

现代汉语语法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3-13 11:16:5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现代汉语语法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现代汉语语法

第1篇

一、汉语语法的特点 

1.名词与代词的数。在汉语中,常常是通过数词与量词来具体说明数目,但是对于数却没有规定的语法范畴,如“一朵花”“一条鱼”“一本书”等,而在现代汉语中之所以没有“数”的语法范畴,是因为数的语法范畴主要针对的是动词,其谓语不会受主语的变化而变化。如“她在跳舞”与“她们在跳舞”这两句话,虽主语指代的群体不同,但是谓语没有发生形式上的变化,都是在“跳舞”,再如“孩子在玩玩具”与“孩子们在玩玩具”,两句话中有无一个“们”字并不会影响句子所要表达的意思。换言之。不论是“她”还是“她们”,“孩子”还是“孩子们”,即单数还是复数,都无法构成完全的对立。所以,在汉语中单数与复数放在同一个句子中所表达的意思,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2.动词的时、体、态。总所周知,英语语法中有着明确的时态划分,而现代汉语语法的时态却没有一个明确的定论。如“她昨天做了作业”“她现在在做作业”“她明天要做作业”,这三句话以不同形式的动词为我们表示出了三种不同的时间,若只从“她做作业”这句话中,是无法得知这一行为发生的时间。因此,在现代汉语语法中,并没有专门的语法时态来表示时间,而是通过时间名词、时间副词来加以表示。需要注意的是,“了”“的”这一类的词并不是专用于表达时间,它们可以用来搭配在任何时间状态的句子中,如“她今天做了作业”“她明天做了作业就可以出去玩了”。 

动词的语法范畴主要通过添加前缀、后缀、变化元音的方式来体现,而“体”所表示的时间概念不多,主要是用来表示动作的类型或者是动作是否持续,“体”的含义可通过词汇表示,也可通过虚词来加以表达,如“我看电视”“我看着电视”“我看过电视了”,句子中的“着、了、过”均是动态助词,也就是虚词或者是叫做动词体的词尾,“着”表示持续体,“了”表示完成体,“过”表示经历体。 

3.语序与虚词。现代汉语的形态结构较为单一,所以在由词语组合成句的过程中比较依赖于语序和虚词,一点小小的改变,可能会直接影响整个句子所要表达的意思。如人们常说的“江西人不怕辣,湖南人辣不怕,四川人怕不辣”,仅仅是改变了“不、怕、辣”这三个字的顺序,所表达的意思却大不相同,有着一种层层递进的味道。同时,在运用词语组成句子时,不仅仅要把握正确的语序,还应注意到词形的可变性,一般来说,词语形态的可变性越小,其受的制约性就越多,所以想要构造出符合语法规范的句子需要多方面综合考量。 

二、汉语语法教学分析 

1.科学设定教学目标。现代汉语具有明显“工具性”的特点,所以在进行现代汉语语法教学的过程中,科学合理设置教学目标,以摆脱学生心目中现代汉语语法晦涩难懂的印象,从而更好的提高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可以针对现代汉语课程,设置阶段性的教学目标,如“周目标”、“月目标”、“小节目标”“单元目标”等,将阶段性目标具体划分融合进现代汉语语法教学中,扎实掌握基础,循序渐进,以获取更好的学习效果。 

2.采用多元教学法。当前,在现代汉语语法教学的课堂上,大部分采用的是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这不仅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为了改变这一现象,教师可以采用多元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提问法、论证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同时也可結合具体教学情况采用相互作用法、个性化法、强化法等方式,充分利用有利因素进行现代汉语语法教学。 

3.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在现代汉语语法教学的过程中,仅仅是告诉学生现代汉语语法的概念、成分、规则是远远不够的,学以致用,才能够让学生真正掌握到现代汉语语法,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当遵守“教用法”的原则,坚持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例如在进行虚词教学时,只是单纯将虚词的使用规则呈现给学生,并不能让学生真正领会到虚词的重要性,应当以例子为基础,通过举例为学生形象生动的验证虚词的使用方法,如“姐姐和哥哥”“姐姐的哥哥”,仅仅是“和”与“的”两个字的不同,却完全改变了句子的含义。所以,教学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真正让学生悟到现代汉语语法的精髓。 

结语:综上所述,应当在了解现代汉语语法特点的基础上进行教学,通过合理设置教学目标、采用多元教学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真正能够掌握现代汉语的语法知识并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王景萍.汉语量词的语法、语义、语用特征——兼谈对外汉语量词教学[D].福建师范大学,2001. 

第2篇

【关键词】语义研究;语法研究;语义转向研究;汉语言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3-116-04

作为语义的接收者和传播者,也作为体验者和参与者,而对这场语义上的转向,必须要具有一定的坚定立场和价值体现,并且要站在历史的高度和理论的高度对现代汉语的语法研究中延伸出来这次语义的转变进行客观的、公正的认识。这对此种情况,本文对汉语语法研究语义的转变及演变主要从四个方而进行论述及探讨,包括形式出发、意义出发、强调形式和意义的结合这四个阶段来对语义转向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同时,还针对现代汉语语义转向的方法进行相关总结,并整理出汉语语法研究向语义研究转向的各种原因,包括人们对语法、语义特点的特殊需求,语义对现在人们的生活文化交流的影响等。最后,现代汉语的语义转向对传统语法的冲击、继承和优化,在一定程度上,对形意结合、语义转向的方向指出表明。

随着语义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在逻辑学、哲学、计算机科学和心理学等众多领域当中语义已经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话题。在很大程度上,对于语义的研究已经上升成为了时代进步的标志,在现当代的语言体系当中,语义逐渐出现了另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一一语义的转向,正因为如此,语义才被越来越多的领域所关注。在对语法的研究中,对意义和形式的之间的关系问题是一直以来被人们所关注的,但是对于语义来说,各个领域的研究者还一直被其困扰着。从近百年的现代汉语发展的历史来说,对语义取向的转向可以发现一些端倪:从语法分析、排斥语义到与语义的结合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时至今日,语法要进行进一步发展时,又碰到了语义转向问题。所以,这对这样的情况,对应当如何正确的处理语义问题成为现代语言学家们着重探讨的话题之一。

对于语义的研究,在整个语法体系当中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语义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这不仅仅是因为现在语法科学研究领域有越来越多的著作对语义进行较为细致的分析解释,更重要的是,很多用语义作为论述基础的语法理论已经得到了全而发展。所以,在未来的时间里,要更加有理由的相信,对于语义的转向时期已经到来,而且正在深入到每一个学科的研究领域当中。通过本篇文章的论述,对语义的转向期间所表现的种种特点加以分析探讨,同时还包括语义转向的原因和对语义转向的正确认识等等。这样透彻的了解,对于把握汉语言的研究历史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总结出一整套适合汉语言特点的发展道路和研究方法。

一、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语义取向的嬗变

在语法体系中,语义所处的地位会随着时间的变迁和研究者整体的改变而产生发生变化,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语义的变化大致发生了以下几种转变:

(一)从语义的层次角度,意义处于次要地位

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时期,主义理论已经开始广泛的影响着中国的很多学者,特别是在文法革新阶段,广为流传的两种理论就对开始吸收分布理论加以改造,这两重理论为“方光焘的‘广义形态’和陈望道所提出的‘功能中心”’这些学说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表明,当时的语法构架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稳定的,就算是影响较为广泛的两说学说都没有对语言构架形成系统化的冲击。随着时间的推移,汉语语法的研究有了实质性的进展,其中赵元任的著作《国语入门》-书是第一个全而运用美国描写语言学的方法对汉语语法进行研究的。这当中对语句的进行了细致的分类,并且针对相应的位置去确定了主宾语,并总结出了几种简单的造句语法。

但是这当中着重强调的是对结构的分析,相反,对于语法所表明的意义却没有进行多少谈论,这和传统的语法从意义出发的根本角度差别很大,同时,还较为注重证实方法论和同质语言关,并且两者的关系还较为密切。回避或者是排斥意义的异质要素的必然因素是对语言系统内部同质要素的注重和对其构成结构主义的考察和证实,为了全而的保证研究的严密性和可行性,就对意义进行了研究范围的缩小和牺牲,这从根本上加大了研究的可能性。我国在上世纪的五十年代初期,有一部关于汉语言语法的著作,它就是成功的把结构主义中国先列,在整个语法研究中的,对汉语言语法研究体系都带来的深远影响,这部著作出发点跟别的著作有很大的差别,它是以形式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对整个句子的层次和次序包括成份都给予了相当程度的重视,对句法的成份和确定主宾语的关系都是以位置来确定。这部著作的横空出世,在一九五二年九月到一九五五年五月;一九五五年七月到一九五六年四月两个阶段期间引起了争议较大的两次讨论,这两次的讨论主要是针对词类和主宾语问题。

经过一段时间的激烈讨论之后,得出了“从形式出发、同时结合意义”的语法研究共识。但是由于当时学者的认识和意识不够,对于语义的问题却没有展开相应的讨论,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从形式出发”的这一研究理念再后来的语法研究中起到了实质性的作用。此后的很多学者,对汉语言语法的细致探索和深入描述都成功的运用了这一方式。其中,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结构主义在语法中取得了相应的地位并得到认可的著作是熙的《语法讲义》,这让语法研究增加了浓厚的结构主义色彩,使语法研究取得实质性的进展的同时也让结构主义在语法研究中取得了可支配的地位。

从上世纪四十年代到八十年代整整四十余年的研究,对于语法的形式分析已经由浅入深,最终成为了主流理论,这样的突破,对推动我国语言的发展,推动我国语法研究更加的现代化和精密化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的语法结构主义已经建立了一个属于自己的体系,但是对于美国的描写语言学也做了相应的揭示和分析。但是处于当时形式主义作为主要潮流的社会背景中,加上白身的理论和概括的能力不足,纵然付出了很多的努力也没有改变形式主义成为社会形式的结果,所以,在语法的研究领域中,语义依然处于次要和边缘的地位。

(二)从意义出发阶段

在汉语言语法研究的前其,并没进行改革和创新,依旧是在传统的语法理论下进行,这当中出现了两个较为特殊的时期,分别是初创期和革新期,这两个时期均是源于罗马合和古希腊的传统语言学。异质观一直是当时所坚持的语言理论,包括对语言的注重和其外在的联系等,所以,在我国早起进行语法研究时候,很大程度上是受到来白于西方传统语法的影响,这就导致了早期的语法研究有从“意义”出发这一特点,以此作为后期句法和词类的主要依据。我国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有一部著作,是以语义和逻辑作为语法研究的出发点,也是我国第一部成功和完整的描写白话文语法的著作,这部著作是黎锦熙所作的《新著国语文法》。这部著作用意义来划分词类,但是也处于一个尴尬的处境。这本著作的主语和宾语之间存在着“变式”的情况,在很多语句上,都有“受事等同于宾语”的状况。而后来的《中国文法要略》则是根据词语的概念意义用于划分词类的,对语法的说明和挖掘都较为注重。在词类划分上,根据意义的实质,主要把词类分为两类:实词和辅助词。实词一般是包括句子中的形容词、动词和名词这些具有实际意义的词语,而这些实词还有下而的分支结构,分为:无形、事件、人物和物质这四个小类;而辅助词就是一个句子当中没有实质意义的组成部分,比如“的、地、得、和”等都属于辅肋词,以便使句子的结构和所表达的意思更加的完整。这本著作,有一个特别的地方就是很少用到主语和谓语这两个概念,形式到意义和意义到形式开创了汉语研究的格局。

总的来说,传统的汉语语法的研究对我国的语法研究奠定了框架基础,在一定形式上,为语法的研究指明了道路,同时也为语法的研究提供利理论和技术支持。但是,如果从意义这一观念来对语法进行系统分析,那么施受语义的关系就会和主宾语句法处于一样的地位,这是因为词类的划分主要用概念意义作为划分依据。

(三)强调形式和意义结合阶段

随着结构分析法在语法的研究中占据了重大的地位之后,结构主义语言理论的弊端所产生的局限性已经逐渐地被众多学者所清楚的认识。意义的牺牲来换实证性,由于语言是一个相对复杂的体系,只是从结构形式来分析,而把语义关系排除在外,这对语法研究来说是远远不够的,所以,针对语法中的语义研究,需要重新审视和定位。形式和意义的结合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是比较新颖的一个想法,在此基础上奠定了意义和形式相结合的基础。后来经过长时间的摸索和探究,同时很多学者对相关的理论进行了阐述,最后使语法分析和形式分析都处于一个同等重要的地位。几经沉浮,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语义终于在语法研究中得到了一个确立的地位,人们不再只是针对形式分析、注重形式和意义的相结合为探讨的主流,而是逐渐把精力转移到语义当中。

(四)转向语义阶段

语义在语法研究中得到一定的地位之后,通过后来的发展,语义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语义的转向已经成为语法研究的一个重要趋势。那个时候的学者甚至说道:对语法中的语义探讨是八十年代语法研究中最为突出的成就。就是说语义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压倒了形式研究,逐渐成为一种趋势,针对意义的语法研究已经在国内起步。

二、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转向语义的表现特征

(一)研究方法向语义的倾斜

在上文已经谈到,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对语义的研究就已经成为语法研究的主要趋势。而到了九十年代,语义格、语义特征和语义价等和语义有关的研究已经在语法研究领域全而展开,达到了历史上最繁荣的时期。

(二)研究对象向语义倾斜

语义探讨已经成为汉语语法研究的主流,这个过程长达十多年,这当中包含了语义范畴的研究和意义系统的构建和描写,其中探讨较为深入的是对句法语义的探讨,这充分表明了研究的对象已经偏向于语义研究领域。同时,当时定期举办的语法研讨会也研究过关于语义的问题,其中一九九四年举办的语法研讨会就以“句法结构中的予以问题”作为这次研讨会所研讨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为语义分析成为研究的主流铺平了道路。

(三)语法理论向语义倾斜

从外国引进的配价语法、格语法、生成语义学语法等这些相关的理论较为偏重于理论,是语法研究理论向语义倾斜的具体体现。同时原创性的语义侧重也决定了向语义的倾向。通过语义十余年的研究高峰期研究,可以发现在研究的方法、理论和对象这二而都已经显露出对语义转向的特征。所以,汉语言语义研究的转向是语法研究的以此重大变革,同时表明了我国的语法研究正在跟随现代语言学的节奏,打破了传统的以研究分析形势的模式,确立了语义的研究成为现今语法研究的只要方向。

三、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转向语义的原因

在语法研究领域中发生了如此大的转变之后,我们应该进行一定的分析,任何学术的诞生都需要适合的研究土壤,也就是说,一种思想诞生就必须要有有社会的需求和潜在的动力。那么针对语法研究完成向转向语义的转向又是出于什么样的原因呢,大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而进行分析:

(一)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存在着深入的内在需求

语义发生转向一定需要一个内因,也就是内在需求,这种需求就是语法研究白身的需要,这里存在两个条件,一个是可能条件,另一个则是必然的条件。

首先是可能条件,语义发生转向的可能是语义的独立地位确定的。一直以来,由于对形式结构的研究较为深入,语义没有得到独立的堤外。但是在过往的语法研究中,又时常会出现语义的影子,句子和语义不能很明确的却别开来,甚至有时候,会把语义作为句法的附属物。所以根本上区分句法和语义的方法,只能是使语义得到独立的地位。从而分别出语法机构有语法的结构,语义结构有语义的结构,这两者虽然有区别也有联系,根本上杜绝了混合不清的状况。同时,语义的独立,为全而的进行语法研究提供了可能;

其次语义转型的必然源于语义研究的薄弱。再通过对语义和句法之间的明确区分后,对于语义研究的欠缺就暴露无遗,这使得整个研究系统显得不协调、不自然,当然,这两者之间的研究是相对而言的,语法形式的研究在经历了许多的分析法之后为句法结构层次的分析和汉语语法单位的提取分类提供了严密的分析程序。当对形式分析取得一定的成就之后,研究者再回过头来针对语义,却发现语义没有和他们多研究的体系处于一个平而上,也即照样还是停留在词义逻辑分析阶段。这导致了语义研究环节的薄弱,为了使语法的研究能够得到进一步发展和明确,对语义的研究也就随之成为了必然。尤其在九十年代以后,之前对语义的研究还远远不够的情况已经得到很大的改观,语义的独立地位没有得到体现,所以在具备了一系列的语义转向条件之后,语义的转向已经成为一种历史的趋势,无可阻挡。

(二)现代汉语语法应用的要求

现代汉语语法的要求成为语法研究语义转向的另一个原因,改革开放之前的语法仅仅是作为我国母语的学习,是为了帮助学习者对中国语言的基本了解和语言规则,用以使人们在交流的过程中能够正确理解对方的意思。长此以往,人们对语言形式和句子成分分析都有所了解,但是对于语义的认识还不够充分,但是对于基本的过于教育需求还能够得到满足。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涌入了大量的外国人,为了保证外汉语的教学能够顺利进行,现代汉语所偏重的形式和意义研究导致的薄弱问题就显露无疑,语法的研究受到外汉语教学的严峻挑战。同时,在句法和表现形式等问题上,中文信息处理的实践也表现出了较大的不足。所以,而对外汉语教学和中文信息处理不足这两个问题的挑战,是中国的语法研究者强烈的感觉到,语义研究在整个语法研究中是最为需要突破的一个关隘。

(三)受到外国哲学思潮的语法理论的影响

语言的研究是一个庞大的体系,不可能独立于其他国家的语言研究理论之外,中国汉语确实有它特别的地方,但是,作为一个理论不仅仅是用于彰显民族的特征和软实力,这样过于片而的拒绝国外的理论也不是真正的研究,同时要把世界的语言体系有机的结合起来,在更深的层次和更广的范围发现语言研究的意义和作用。

在一定程度上,世界上的任何一种语言存在着一定的共性,所以,国外的语言对于国语来说也具备一定的解说能力,同时也有很多值得汉语语法研究值得借鉴的理论,广外收纳国外较好的语言经验,对自身语言的完善发展和深化研究都会得到较大的帮助。在汉语语法的研究过程中,外来的理论,比如系统功能语言法、切夫语法、配价语法等等这些理论都对我国的语法研究产生重大影响,这些理论的引进,强调了语义分析的重要性,从而推动了我国汉语语义研究。

(四)现代汉语语法所具备的的引导作用

如果较为片而的强调西方国家语言的影响力,从而对白己语言的民族特征进行忽视,这在语法研究领域也是极为不正确的,所以,现代汉语的引导作用就是汉语言的特点,其对语法理论和方法的引导作用是极为重要的,同时也是不可忽视的。所以,语法特点的引导和国外理论的推动从根本上促使汉语语法转向语义的研究行为,使之成为后来的研究发展趋势。

四、对现代汉语语法转向语义的认识

(一)语义的转向与传统语法研究的关系

回顾汉语语法研究的种种历史,会发现语法的研究终究与意义、个性和共之间存在着联系。汉语语法语义转向是在一定的基础上,是通过对传统的语法研究的结果进行接纳传承和一定形式否定的基础上决定汉语语法转向的,而并不是对传统汉语语法的简单回归,汉语语法语义的转向,对汉语语法的研究步入一个全新的台阶,是其对语义的分析进行形式化和精细化的研究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二)语义转向与形意结合原则的关系

语义的转向和形式形意的结合之间并没有存在任何矛盾,而是对其坚持实行结合的原则。在汉语言体系里而,形式和形意本来就存在,任何一方都不能也不会进行单独行事的存在,它们是独立和结合的统一。之所在语法语义转向之后再次强调两者的统一,不仅是为了形式与意义结合这一原则的普遍和重要,更是为了另一个值得我们考虑和反思的问题:“当今语法的研究过程中出现一些要抛开一切句法而只从语义系统求解释的提法”值得深思。

五、结语

不管从哪一个方而来说,对现代汉语语法转向都应该有充分的认识,对传统的理论应该借鉴,这对我国的汉语言研究有着重大作用。现今,我国的语法语义的转向,是汉语语法在历史研究的过程中实现的以质的飞跃,在更大的程度上,改变了语法研究中语义处于薄弱环节的尴尬局而。对我国语法研究的深入和精细化的研究方向在形式化和可行性的追求上,将极力的推动者我国语法研究的科学化和现代化。同时,也应该清楚的看到,在语法研究日趋成熟的今天,对语义研究的热潮依旧不减,应该再这样的潮流中,结合多种模式和研究途径,对汉语特点的方法和理论进行积极的努力的探索,以求取得更好地成就。

参考文献:

[1]金立鑫,白水振现代汉语语法特点和汉语语法研究的本位观[J]汉语学习,2003(5):15-21

[2]贺阳现代汉语欧化语法现象研究[J]世界汉语教学,2008(4):16-31;2.

[3]安华林.论现代汉语语法的特点[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96-102.

[4]邢福义.谢晓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中理论与事实的互动[J]汉语学报,2013(3):2-8;95

[5]施春宏,李晋霞当前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基本态势及相关问题[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80-89.

[6]周清海华语教学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4(5):1-9.

[7]邵敬敏八十到九十年代的现代汉语语法研究[J]世界汉语教学,1998(4):22-27

[8]陆俭明当代语法理论和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之管见[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97-104

[9]乔芸,刘飒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现代汉语语法研究[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65-69

[10]邵敬敏,罗晓英语法本体研究与对外汉语语法教学[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5(3):14-22.

[11]范晓关于构建汉语语法体系问题――“小句中枢”问题讨论的思考[J]汉语学报,2005(2):53-61;96

[12]储泽祥.“十五”期间的现代汉语语法研究[J]汉语学习,2005(1):3-8.

[13]陈万会.语言接触与语言变异――论英汉翻译对现代汉语语法的影响[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85-88

[14]刁晏斌早期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性质:模仿还是借鉴――以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为例[J]武陵学刊,2011(1):111-115

[15]孙德金语法规范、修辞张力与对外汉语语法教学[J]修辞学习,2009(1):30-38.

[16]张德岁,张雪涛.近五年来国内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综述[J]巢湖学院学报,2010(5):91-95

第3篇

论文关键词:现代汉语 语法 词类 句子

论文摘 要:本文选取胡裕树主编的《现代汉语(重订本)》和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增订三版)》两套教材,试从语法体系、词类、短语(词组、结构)、句子以及其它语法层次方面入手,进行语法方面比较研究,以期对今后的教学研究有所帮助。

现代汉语是中文专业一门重要的必修课程,而关于这方面的教材也种类繁多,且各有优劣。本文就选取流传广泛,影响深远的胡裕树主编的《现代汉语(重订本)》(以下简称胡本)和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增订三版)》(以下简称黄廖本)这两套现代汉语教材,从语法部分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它们的异同,试从语法体系、词类、短语(词组、结构)、句子以及其它语法层次方面入手,评述两套教材的理论指导和编写特点,以期对今后的教学研究有所帮助。

一、两部教材版本介绍

(一)胡裕树主编的《现代汉语(重订本)》

本书第一版最早成书于1962年,由教育部组织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教育学院和复旦大学六所院校协作编写。1978年修改再版,增加安徽大学为协作单位。《现代汉语(重订本)》吸收了语言学界一些新的科研成果,并根据使用单位和读者的意见,对原书做了必要的增删和改动。

(二)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增订三版)》

本书是编者原“兰州本”《现代汉语》的增订三版。1991年出版的增订版对原来的兰州版做了大幅调整,增补了如句群、语体风格等大量内容。1997年的增订二版,有吸收新的科研成果,在语法章增加了语义、语用和变换分析等内容。而增订三版在增订二版的基础上调整了部分章节,使教材编排显得更加合理科学。

这两本教材,胡本编写的特点是简赅扼要,通俗易懂,突出重点,方便初学者了解现代汉语这门课程概况。本书出版早,流传广泛,影响深远,是学习入门的好教材。而黄廖本是目前发行量最大的一种教材,影响也较为广泛。本书与胡本比较,可以看出其编写详细,几乎囊括所有现代汉语研究的内容,而且构建的现代汉语系统也很严密,能够更好地为读者提供帮助。而且本书的修订一直不断,作者能够适当地吸收新的研究成果,对书中的内容做出删改,特别是在句法分析上,基本能够为句子分析提供合理的解释,跟上时展的潮流。

二、语法体系比较

在胡本中,是这样定义语法体系的:“所谓体系,包括两层意思:第一,它不是单一的东西,是许多较小的单位组成的;第二,这些单位不是孤立的,它们互相联系,处于一定的关系之中。”“语法体系这个术语,也可以用于另外一个意义上,那就是指‘语法学家对于语法现象的观点,及其根据这些观点作出的一切阐述。’”

黄廖本认为语法体系有两个含义,一是指语法系统,即客观存在的语法事实、语法规律的系统性。一是指语法学说的系统性。“它是研究和解释语法事实时所使用的分析方法、分析术语等的系统性。”

从两本对于语法体系的定义不难看出,二者对于语法体系在概念上看法大同小异,都认为语法是一个系统结构,由其下位结构单位组成,这些单位相互联系,具有规律性。其次,我们所说的语法体系,实际上是语法学家用来分析客观存在的语法现象所采用的一套理论体系。

三、词类比较

胡本认为语法上的词类,“指的是词在语言结构中表现出来的类别。”“语法上区分词类的目的是为了指明词的外部机构关系,说明语言的组织规律,因此分类的基本根据是词的语法功能。”并认为词的语法功能首先表现在能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上,能够单独充当语法成分的是实词,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的是虚词。

据此把词分成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副词、代词等七类;虚词分为连词、介词、助词、语气词、叹词、象声词等六类。

黄廖本认为词类是词的语法性质的分类。分类的依据是词的语法功能、形态和意义,主要根据的也是词的语法功能。认为单独充当句法成分,有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的是实词;不能充当句法成分,只有语法意义的是虚词。

实词下位有名词、动词、形容词、区别词、数词、量词、副词、代词、拟声词、叹词等十类;虚词下位有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等四类。

从二者对于词类划分的标准来看,黄廖本主要依据词的语法功能,同时以词的形态和词汇意义为辅助标准。而胡本在划分上一般是词的语法功能即以能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为依据。黄廖本认为“语法功能”指词在语句中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以及词与词或者短语的组合能力。胡本也基本是这样表达。二者都采用两分法,把词类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但是,由于对词的语法功能内涵的把握和采用其它辅助标准的侧重点不同,因此两家对实词和虚词所包含的范围有不同的看法。具体表现为

(一)都把句子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两种。根据谓语,大致都把主谓句分为名词性主谓句、动词性主谓句、形容词性主谓句和主谓谓语句。黄廖本划分更详细,还对非主谓句进行下位分析。

(二)在句法成分上,胡本只有传统的六种成分,即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等六大成分,而黄廖本增加了动语和中心语两个成分,这样显得更加严密,因为谓语是与主语相对的,动语是跟宾语相对的,中心语是与定语、状语相对的。

(三)对于主语和宾语的分析,二者都注意从语义和语用平面入手,形成句法、语用和语义三个平面的语法分析。黄廖本进一步分析了主语和宾语在句子语义上是施受关系,指出主语、宾语与施事、受事不是同一个层面的内容,把它们分为施事主语(宾语)、受事主语(宾语)、当事主语(宾语)三个意义类型。

(四)两本教材都把“把”字句和“被”字句作为动词谓语句的特殊形式做了深入的讲解,但在黄廖本中还有连谓句、兼语句、双宾句、存现句,在胡本中把连谓和兼语这两个放到动词性谓语中讲,比黄廖本显得简略一些。

(五)胡本所说的特殊成分跟黄廖本的独立语相当,其中的全句的修饰语,一般是作为状语分析,属于黄廖本中的插入语,其他两项相当于称呼语、感叹语、拟声语。

(六)在句子分析上,二者采用差不多的分析法,即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成分分析法综合起来的直接层次分析方法,与短语分析相对应。

在复句章节中,胡本认为一个复句包含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有一定联系,而这种联系是通过一定的语法手段——语序和关联词语——来表示的。按照分句之间的关系,把复句分为联合复句和偏正复句两大类型。认为联合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平等地连接起来的,分句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分不出主次。而偏正复句是由偏句和正句构成的,正句是全句的正意所在,偏句从种种关系上去说明、限制正句。按照分句间的关系把联合复句分成并列、连贯、递进、选择关系四种复句,把偏正复句分为因果、转折、条件、让步关系四种复句。

黄廖本认为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上相关、结构上互不作句子成分的句子即分句组成。分句是类似单句而没有完整句调的语言单位。根据分句间的意义关系可把复句分为联合复句和偏正复句两大类。联合复句内各分句间意义上平等,无主次从之分。偏正复句内各分句间意义有主有从,也就是有正句有偏句。联合复句又分为并列、顺承、解说、选择、递进五小类。偏正复句又分为转折、条件、假设、因果、目的五小类。

从以上比较可以看出,二者对复句的大体认识相同,但在分句间的关系上存在着一些差异,胡本认为有八种复句,而黄廖本认为有十种。胡本的连贯复句相当于黄廖本的顺承复句,胡本的让步复句归入黄廖本的转折复句中,而假设复句又从胡本中的条件分出来。此外,黄廖本还另外分出解说和目的两种复句。

胡本把分句间的停顿取消了,或者有一些词语省去的复句叫做复句的紧缩形式。而黄廖本直接用“紧缩句”来表示这种形式,不过胡本只提到偏正复句的紧缩形式,而黄廖本包含联合和偏正复句这两大类。

黄廖本里还有句群这一说法。它由前后连贯,共同表示一个中心意思的几个句子组成。根据句际关系,可以把句群分成并列、顺承、解说、递进、选择、转折、因果、目的、假设、条件等等。这与复句关系有对应关系。本书把句群编入语法部分,是从学习复句和连词的用法角度来考虑,掌握句群知识有助于理解语言,运用语言。而胡本不在语法篇章中考虑这些问题。

六、结语

上述两部教材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繁简与通俗的协调上,各有千秋。由于教学对象、教学目的的不同,这两部教材的编写在体系框架、语法点的选择与分析上都有各自的特点。在上述比较中我们可以做出下面一些小结:

二者在大的语法框架上,基本一致,都能吸收新的语法研究成果,对现代汉语的语法系统做出较为科学合理的解释。其次,它们又有不同的特点,相对黄廖本,胡本较为简约。特别在句子成分的介绍上,黄廖本用了大量的篇章来构建这个系统,建立起相对严密的系统,并在逻辑推理和划分标准上尽量做到一致,使其能够量化,可操作性更强。再次,胡本采了用许多传统术语,并进行了一些创新,现在大多数为大家所采用,而黄廖本在术语的规范性上更加科学合理。胡本提出的句法、语义、语用三平面的尝试,现在也为大家所采用,这在黄廖本中更进一步做出论述。在实用角度,胡本体系清晰,而黄廖本有大量的例释,并配有详细的图解,具有一定的价值,能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

参考文献:

[1]胡裕树.现代汉语(重订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孙建强.论黄、廖《现代汉语》(增订本)的语法体系[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3).

许光烈.黄廖本《现代汉语》求疵[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1).

徐晓琳.四本高校现代汉语教材语法部分之比较[J].东南传播,2007,(10).

肖 钢.几部通行现代汉语教材语法部分的比较分析[D].吉林:延边大学,2003.

陆俭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第三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第4篇

关键词:汉语,句子,分析,成分,层次

一、 句子和现代汉语析句方法

(一) 句子

要想分析一个汉语的语句,先我们先要知道什么是句子。一般的来说,“句子就是用以表达完整思想的具有一定语法特征的基本语言单位。①”从这个定义来看,一个完整的句子是应该有两个部分组成的,一是可以完整表达思想的一个基本的语言单位,一个句子就是能完整的表达出什么人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做了什么。第二个就是语调,而语调的表达方式就是在最后的标点符号了,例如“。”表示陈述,“?”就是表示疑问等等。例如:“昨天我在家乐福买了水果。”这个句子就完整的表达了说话者向想要传达的信息以及想要表达的语气。

(二) 句子的成分

知道句子的成分是对汉语语句分析的一个必要条件。句子的成分简单的来说就是指组成句子的各个结构组成部分。一般来说,现代汉语句子的主要成分有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中心语等。

(三) 汉语语句分析的方法

汉语的语句分析是对句子的各个结构之间的相互逻辑结构与关系。语句分析的方法主要就是有传统语言学理论下的成分分析法,结构主义语言学里的层次分析法,以及转换生成语法学中的转换分析法。另外就是一些其他分析方法,例如根据语义来分析的语义指向分析法,语义特征分析法,还有就是变换分析法,配价分析法等。

二、 现代汉语语句成分分析法

(一)成分分析法的分析方法

句子成分分析法是基于传统语言学理论框架下形成的。在我们学习汉语的语句分析时,最先接触的就是成分分析法了。成分分析法又叫中心词分析法,这种分析方法就是将句子分为六个成分,即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六个部分。这种分析方法的基本分析方法就是先将语句中的主语、谓语、宾语者几个语句中的核心词(即中心词)找出来,然后再看语句中修饰中心词的其他成分,也就是定语、状语以及补语其他成分。

在做成分分析时,主语用双下划线表示,谓语用单下划线表示,宾语用波浪线表示,定语用括号表示,状语用中括号表示,补语用单书名号表示。

例如:他[开心地]唱着(老掉牙的)歌,。

(二)成分分析法的优点和缺点

成分分析法的优点是很明显的。首先,通过对句子进行成分的分析,和容易的就可以找到句子的主干,从而明确整个句子的格局与分布特点,理清主干和枝叶,就很容易分析出整个句子的结构与特点了。其次,成分分析法操作简单,容易理解,和适合刚刚学习汉语语法的学习者使用,在进行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时,也可以使用。而成分分析法的主要缺点就是成分分析法主要是用作进行短语的分析,用在分析句子时,就会出现语义不明甚至是语义出错。

三、 现代汉语语句层次分析法

(一) 层次分析法的定义和分析方法

随着我们现代汉语的不断发展,外国的语言学成果也不断地被引入到汉语研究中来,层次分析法就是其中之一。层次分析法又被称为直接成分分析法,是现代结构主义语言学派最常使用的语句分析方法。结构主义语言学派在对句子进行分析时,逐渐的用层次分析的方法取代了中心词分析的方法,进而,不仅对单句,而且对复句甚至是整个文章都可以用层次分析的方法加以研究。这样的研究方法很容易就可以了解到整个语句的整体结构以及各个语句的组成部分之间的层次关系。到如今,在现代汉语研究上,层次分析法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常层次分析法有两种表示方法,他们分别是树形图示和框式图示。

例:

一般来说,树形图更容易操作,很容易就上手了,但作为层次分析法来说,从框式图上更能清晰的看到这个句子的层次结构,更有利于研究,因此,在具体使用时,应学会两种层次分析方法的互相转换。

(二) 层次分析法的优点和缺点

层次分析法优点也很明显。首先,它弥补了成分分析法在语句分析上的一些不足。例如在分析否定句时,成分分析法在提取主干后就改变了句义,层次分析法就不会。另外,使用层次分析法使得句子的层次结构清晰,很容易的就能找到语言的使用规律和变化,对于汉语的深入研究者来说,是十分有利的。另外,在一些语义上的歧义句上,层次分析也很难解决,就要在依靠语义分析才能解释。

四、 现代汉语句子的其他分析方法

(一) 转换分析法

转换分析法事根据转换生成语法的理论成果而产生的。转换生成语法主要就是提出了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这两个概念来。表层结构主要就是指具体句子,也就是我们平常以语音形式说出的语言或者是以文字形式句子。深层结构就是在具体的语句中所包含的内在结构和含义。

(二) 语义指向分析法

语义指向分析法就是依据语义指向理论,通过语义指向的不同,来辨别一些通过传统的析句方法不能解决的歧义问题。例如,通过语义指向分析,就能很好的辨析出通行异构的差异。另外在解释一些结构成分和语义关系上,语义指向分析同样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例如:他有个女儿很骄傲。通过语义指向分析就可以得出两种结果来,一是他因为有个女儿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另外一个就是他有一个很骄傲的女儿。同样地一个句子,通过不同的语义指向分析,就可以得出完全不同的两个意义来,这是十分值得研究与讨论的。

(三) 其他的分析方法

另外的一些分析方法在现代汉语语句的分析上同样是有着其不能或缺的作用的。例如语义特征分析法,还有就是变换分析法,配价分析法等。这些分析方法很好的解决了传统分析方法的一些局限性,在辨析同义句,修改病句,汉语语法教学上,都有很大的帮助。

结语:

在现代汉语析句方法中,最为广泛使用的,就是传统语言学使用的成分分析法和结构语言学派使用的层次分析法,这两种分析方法在语句分析上占了主导地位。其他的几种分析语句的方法虽在在使用上不很广泛,但是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这两种分析方法的不足,很好的解决一些病句和歧义句的问题。另外我想说得,既然一个句子的构成部分有句子和语气两个部分,在语句分析上就应当将语气也列入汉语的析句中来,这样才能更好,更全面的了解汉语言的语言规律,才能更好地用以指导汉语的教学。(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1] 王渝光,王兴中.语言学概论[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

[2] 骆小所.现代汉语引论[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

[3] 王咏梅.浅谈几种语法分析方法[J].龙岩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12(2)

[4] 刘文莉.句子分析浅谈[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1

[5] 王灿龙.简评句子成分分析法[J].池州师专学报,1994.1

[6] 刘文莉.汉语语法层次分析法[J].龙岩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7(1)

[7] 冯志纯.谈谈句子的分析方法[J].自贡师专学报(综合版),1994.1

[8] 袁焰.浅谈两种析句方法之优劣[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1996.3

第5篇

关键词:开发;传媒;现代汉语;资源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06)11―0020―02

媒体的社会使命是向大众传播信息,虽然信息的载体多种多样,但语言仍是人类信息的最重要的载体。这决定了媒体在传播信息时,也在向大众传播语言。在当代数字化、信息化的语境下,现代大众传媒凭借其发达的技术优势和高超的传播艺术,已深深地影响并改变着传统语言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合理开发和有效整合现代大众传媒中的语言课程资源,已成为当前现代汉语课程改革的当务之急。

一、现代大众传媒中可供开发的现代汉语课程资源

现代大众传媒资源色彩纷呈,丰富多元,供听说(唱)读写方方面面之用,可谓无所不包,无所不容。下面介绍几种主要传媒资源。

1.网络语言资源

作为“第四媒介”的网络传媒以其多样化的选择空间,愉悦的视听享受以及高密度、快节奏的信息容量,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对大学生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亲和力。作为网络伴生物的网络语言,亦显示出了其鲜明的个性。在QQ、聊天室、BBS上面,年轻的大学生们以其或幽默或抒情或含蓄或直白或怪异的特点,演绎着网络语言的新时尚。网络语言的新、奇、快、变的特点较其他传媒更为显著,其资源的浩瀚博大亦非其他传媒所能比。因此,广泛开发、有效利用网络传媒中的现代汉语课程资源,将极大地拓展语言教学的空间,拓宽语言学习的途径。

2.手机短信资源

被称之为“第五媒介”的手机短信,称得上是现代汉语课程资源的另一大宝库。优秀的短信文本总是妙语连珠,引人入胜。语音的合辙化、词语的新异化、语法的超常化、辞格的多样化是短信文本鲜明的创新特征。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精彩片段融入教学,不仅能以最有趣、最生动的方式教给学生语言的基本知识和一般技巧,还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与网络相同的是,常摸常用的拼音输入法和笔画输入法,还能为大学牛掌握规范的拼音文字提供便利。

3.电视传媒资源

电视剧、电视小品、电视广告、电视新闻,电视中蕴藏了丰富的取之不尽的语言资源。仅以电视喜剧小品为例,生动幽默、诙谐风趣已成为现代人评价话语质量的审美取向,也正因如此,当那些经过“改装”的“有意思”的小品台词出现在语言课堂上的时候,立即就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如“高档高档,说白了就是让你高高兴兴上当”;“生活生活,就是生下来就得干活”;所谓的“专机”,其实是拉砖的拖拉机……学生们在这一个个精彩的语言包袱中,领略到了现代汉语的无穷魅力。

4.流行歌曲资源

歌词既是我们最古老的艺术语言,也是我们最现代的话语表述方法。尤其是年轻人爱听一些优秀的流行歌曲,其歌词既具口语性、通俗性,又不乏艺术性。随着随声听(MP3、MP4)和光盘影碟等音像制品的普及,流行歌曲越来越成为大学生的生活伴侣和情感的寄托。现代汉语教师若能将其作为一种语言元素融入现代汉语课程,往往能使语言教学素材时尚化、新质化,使原本普通平易乃至枯燥刻板的语言传授在瞬间散发出诱人的音乐美和艺术美。

二、开发整合传媒资源的基本途径

1.课前调研采集

首先是调研。教学应与科研相结合。一方面,现代汉语教师必须密切关注各类媒体语用现象,关注大学生的语言文化生活,并对其有一定的了解、认识和研究,积累素材,探索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常教常新,才能做有米之炊的“巧妇”。另一方面,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语用调研,勤于捕捉、收集、整理、对比、分析各种传媒语料,只有这样,才能常学常新,才能做有创新精神的自主学习者。

其次是采集制作。努力挖掘采集媒体中与教材内容密切联系的语言资源,根据教学所需精心取材,合理采编。对精挑细选出的传媒用语进行技术合成,统筹安排,使之成为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课堂的亮点和兴奋点。

2.课中互动生成

“生成”是相对于“预设”的一个概念,它是新课改所倡导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理念。“生成”是指教师恰当地把握时机,运用教育机智,采用艺术方法,在课堂中生成教育资源,变“预设”为“生成构建”的一个动态过程。教学过程是一个生成性的动态过程,其中存在着我们无法预见的教学因素和教学情境。这些因素中就蕴涵着许多有价值的学生生活资源。学生生活的丰富程度远远超过教师备课的预设。教师若能由原教学方案的执行者变成师生互动中课程资源的开发者,便能营造“师生共情”的课堂效果。如讲短语这节课时,正好“神六”上天,笔者结合中央电视台公布的网上调查结果,询问同学们:老百姓最关心宇航员的是什么问题。答:吃喝拉撒睡。在明确了此短语为动词性联合短语后,学生们信手拈来,相继举出了名词性联合短语《昨天今天明天》(电视小品名)、形容词性联合短语《痛并快乐着》(白岩松书名);偏正式短语《暗香》(歌名)……这些来自现代传媒的鲜活语料,不仅大大充实了课堂教学的内容,而且使整个教学过程充满了快乐的情绪体验。

在生成构建互动的教学过程中,师生发掘共享传媒资源,还能引导学生深度卷入,培养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讲授词类知识时,笔者以“非常”为例,让大家讨论它的归属。大部分学生认为它是副词,有少数同学认为是形容词,并以“非常可乐”(饮料)为例。笔者对前一答案给予了肯定,对后一答案要求举例求证。经过讨论,学生们一致认为,副词是不能做定语的,此处的“非常”修饰名词,做定语,确实是形容词。还有一位学生竟然知道这一用法始于1996年台湾著名电视栏目《非常男女》开播。笔者充分肯定了学生们的发言,并让他们下课后继续追根溯源,查查“非常”一词的古义。第二次上课,有学生宣布查考结果:“非常”用作形容词其实古已有之,现代汉语此用是其古义的回归。有的学生甚至做到了由此及彼,举一反三,提出了歌词中出现的“曾经的你我”“曾经的往事”之“曾经”的词性和规范问题,等等。语言课堂因“互动生成”而大放异彩。

3.课后实战演练

一个人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靠课堂教学获得的,而是在长期的丰富多彩的社会语言生活中,在学习和运用语言的实践中获得的。因此将学生的课外活动作为课程内容的一部分,在开发整合各类传媒资源的实践活动中训练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在讲究传媒素质的今天,就显得尤为重要。

精心设计体验式课外作业。作业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体验式课外作业旨在使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实践操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作来获得知识。基于此,笔者设计了一系列富有挑战性的课外作业。如“新词新语例析”,要求学生就传媒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新词新语,像“忽悠”、“暴料”、“闪婚”、‘雪藏”、“我靠”等,从词性、构造、语义指向和语用特征等多方面加以分析;还有“最佳小品台词赏析”、“短信选美与揭丑”、“歌词语病诊所”、“给电视节目主持人正字音”、“网络语言规范问题之我见”等等。

精心组织实战比赛。知识在不断演练体验中得以巩固,技能在实战比拼中不断提高。如组织趣味性的歌咏比赛,要求学生就歌词找韵脚,就歌名辨析语法结构,就句子分析修辞特色;组织网上“捉虫”比赛,要求学生在上网过程中,缉拿语言粗糙、内容鄙俗的网络符号及网络语言,并及时粘贴上网,由学生管理员分类整理后,定期展示。看谁“捉”得多,“捉”得准。通过实战演练,学生提高了辨别能力,规范了语言行为,净化了网络空间;还有像“短信最佳”大比拼、“报刊最佳标题”评选,“电视字幕错别字大排查”比赛,等等。

正如现代建构主义课程观所认为的那样,学校课程的实施过程决不是学生单纯、被动地接受知识与训练技能的过程,而是他们积极地自主地参与活动、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实践证明,以学生为主体开发整合现代传媒中的语言资源,凸显了现代汉语课程的大视野、宽口径、大容量、多趣味和高效率。

三、开发整合现代汉语课程资源的创新点

1.在课程目标的定位上,由“以知识为本”向“以能力为本”转变

调整了语言教学的着力点,扭转了语言学习和教学实践中过分强调课内知识灌输,而遮蔽课外丰富的语言生活实践和忽视能力培养的倾向。在现代大众传媒中开发整合现代汉语课程资源,有助于学生学习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极大提高,真正做到了在学中用,在用中学。如在网络创作方面,注重炼字炼意能力的培养;在网络阅读方面,注重学法指导,要求学生在浩如烟海的信息中掌握快速检索、存储、传输、重组、编辑、信息等技能。

2.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由“以教材为本”向“以生活为本”转变

教材内容不等于教学内容。可长期以来,我们总是把教材看做是学科知识的载体,教材即知识,教材内容即为教学内容。这种将教材视为唯一的教学资源的做法,使传统的语言教学失缺了生命的活力。生活是最好的老师,生活是每个人切实的经历,它对人产生最直接、最深远的影响。我们倡导语言与生活同在、生活即课程的教育理念,提倡师生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类传媒资源,扩展自己的“教”“学”空间,使现代汉语课程重返生活世界,紧跟时代步伐,确保现代汉语之“现代”特色。

3.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由教师的“独白课堂”向对话互动的“生态课堂”转变

生态课堂,即充满了生命活力的互动课堂。对话状态下的语言课堂是一个丰富的、灵动的、充满生命体验和情感碰撞的课堂,它颠覆了传统语言教学的耳提面命和师生关系的二元对立,它不是教师独白掌控一切的僵化模式,而是在民主、平等、自由和开放的前提下,通过开发整合现代传媒中的语言资源,来开启学生的自由天性,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在师生交往互动的对话教学中达到和谐相容、共同提高的理想境界。

美国媒介素养教育学者W.Jalnes Potte在他的《媒介素养》一书中说:“媒介传播效果对人的影响就像人对人的影响一样,它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并且有着各种各样的存在形式。”随着新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信息化日趋显著,大众传媒对人的影响会越来越大,对教育教学的影响也会越来越大。因此,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有效开发、科学整合现代大众传媒中的现代汉语课程资源,无论是对大学生进行媒介素质教育,还是对大学生进行语言综合素质的培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6篇

一教学现状

通过一系列的调查研究,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觉得现代汉语的基础理论知识太多、太琐碎,学起来有点枯燥,过于抽象;但也有一部分学生认为现代汉语课挺有意思的,学进去,里面有一个奥妙的语音文字世界在等待他们。目前的现代汉语教学有一定的优势,同时也伴随着许多潜在的问题。

我们现在所使用的教材基本上大同小异,主要包括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五大部分,教学中以语音、词汇、语法为教学重点。这五大部分中,特别是语音和语法中有些基本知识在中学语文中已经学习过,而且现代汉语基础理论知识比较繁琐和细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懈怠心理。另外,在这些教材中,大多数院校选择了黄廖本的《现代汉语》,虽然这本教材也在不断进行修订,现在已经修订到增订五版,但是不得不承认里面仍有一些知识相对老旧,个别语音、语法问题讲解不够明确,而且里面还存在许多印刷错误,使学生不能充分相信书本[1]。

由于时代的发展,人文素质教育的提出,现代汉语课的教学模式也与过去有所不同。有些老师仍然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知识的讲解,基本上是老师讲,学生听;有些老师为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在知识讲解时加入了大量的课外知识,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并丰富学生的信息量。

由于科技的发展,大多老师会采用新的教学手段,将现代教学技术运用到课堂中来,把教学知识做成课件展示给学生看,增强视觉效果,使得现代汉语教学更加直观。

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主动性和积极性都不高,听课时产生心理疲倦,并认为学习这些理论知识将来用处不大,甚至无用。还有些学生虽然也比较认真学习,但是做不到学以致用,听的时候似乎明白,但到了练习时却不知如何下手。

通过调查,我们看到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前行,现代汉语课程教学也在不断进步,比如现代教学技术的应用,教学模式的改进等等;但是革新是循序渐进的,不是一步而就的,现代汉语课堂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去解决。我们在进行现代汉语教学改革时,一定要保持头脑清晰,弄清问题的关键,准确把握,系统地进行有效的教学改革。

二教学改革策略

1教学内容的更新

汉语是我们的母语,从小就接触,有些知识会与中小学语文发生重复,学生在学习时会产生“似曾相见”的感觉,失去了学习的新鲜感,产生严重的厌倦心理,自以为知识“了然于心”,实际上却是“似懂非懂”。近年来,语言发生巨大变化,新的表达方式层出不穷,为我们的语言知识提供了丰富的新鲜的材料,而教材却不能及时反映这些具有时代气息的内容。

教材的编写、修订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每年都对教材进行更新也不大可能。现在的语言变化太过迅速,有些只是一时的流行而已,我们投入的大量的人力、物力很可能会付诸东流,所以教材所编入的只能是那些具有相对稳固性的知识,否则不利于语言文字的稳定性,不符合语言文字约定俗成、稳步前进的原则。

不管教材如何,在实际教学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教师,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合理处理教材,有选择性地进行知识点的教授。比如在进行语流音变的教学时,可以将其与普通话水平测试结合起来,因为无论是汉语言文学专业还是对外汉语专业都要进行普通话测试。又如在进行语法教学、修辞教学时,都会需要大量的例子作佐证,我们在选取具体例子时要慎重,尽量选取一些具有趣味性,又具有时代特征的实例,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会知识。

当然趣味性不是目的,只是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手段,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知识。所以在吸收和增添新的学术研究成果时,一定要考虑这些成果的普及性和稳妥性,看其是否符合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从而避免漫无限制地随意吸收。

2教学方法的改进

传统的现代汉语教学主要采用讲授法,这种方法就像新闻广播一样,老师忙着讲,学生忙着听,在这种“讲———听”过程中,学生就像被语言炸弹炮轰一样,很快就疲惫不堪,甚至于昏昏欲睡。即使有些师生互动,比如提问,学生依然是问而不答,消极回应。这样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就变成了“身在课堂,心在课外”,课堂出现了一种尴尬的沉闷局面。

随着人文素质教育的提出,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汉语教学也出现了很大的变革。很多老师在讲课的时候不再仅拘泥于现代汉语基础知识的讲授,而是插入了大量的课外知识,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讲授时,也不再完全依靠“黑板———粉笔”,会提前做好大量的准备工作,制作课件,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以图文的形式将知识展现在学生眼前。这种现代教育方式,增强了教学的视听效果,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知识量,缓解了现代汉语课过于沉闷的问题。但是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度的限制,知识的扩充和新技术的采用也不例外。在有些课堂上,老师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会加入大量的故事,甚至课堂中的故事量盖过新知识的容量,并且全程使用课件,过分依赖新技术,这样就超过了度的限制[2]。

鉴于此种状况,课外知识的插入就需要把握好一个度。没有的话,学生会认为老师死教书,没有新奇感;太多的话,学生上课时找不到学习的重点,一味地听故事,可能会造成喧宾夺主的局面。所以在扩充知识时,要寻找与现代汉语相关的内容,不能太过随意。另外,在进行音节分析和语法结构分析时,不一定非要使用课件,也许利用板书效果会更好。

3语言实践活动的开展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所以我们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适当地开展一些语言实践活动,老师引导学生,学生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实践中获得知识,增强语言运用能力。

比如在学习声调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自主分组,然后引导学生使用自己的方言,把方言中的声调与普通话中四声放在一起 进行分析比较,找出相应的规律。在学习音变的时候,可以模拟普通话考试活动。在讲朗读和语调时,可以进行朗诵比赛。学习汉字形体的时候,可以鼓励学生练习书法,体会不同字体的形体差异,培养他们对汉字的审美感觉。学习汉字特点的时候,可以开展微型辩论赛,讨论汉字是否应该分词连写等。学习词汇发展变化时,可以提醒学生关注现时社会中出现的新词语,像“××门”、“打酱油”、“神马都是浮云”、“给力”等等。

通过实践活动的展开,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锻炼他们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思维,培养他们的语言分辨能力。这样既增强了学生上课的活跃度,又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

4学生“现代汉语无用论”观点的纠正

现代汉语里大多都是一些基础性的语言知识,很多学生都会产生疑问:“学习现代汉语有什么用啊”、“对我们而言,好像没什么作用吧”等等,因而学生会持一种“现代汉语无用论”的观点。面对这样的现象,作为现代汉语老师,我们应该积极面对,让学生充分意识到本门课程所教授的知识和他们将来可能从事的行业是息息相关的。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大多数会从事语言文字工作,其中有一大部分将会从事语文教师这一职业,这样现代汉语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的获得,基本技能的掌握就显得十分重要,通过现代汉语的学习可以分析一般的语言现象,为以后的教学工作打下良好的语言基础,为从事语言研究工作奠定扎实的语言功底。

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毕业后面对的可能是外国留学生,也可能会到国外从事汉语推广工作,这样势必要求他们系统地掌握有关现代汉语的理论知识,并将这些理论知识和语言分析能力运用到汉语教学的听、说、读、写实践中。

有些院校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会开设一些后续课程,比如语言学概要、音韵学、词汇学、语法研究、汉语语用学等,如果现代汉语学不好的话,这些课程的学习也会受到影响,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就会受到限制。

5消解现代汉语课的压力

现代汉语教授的是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作为一门基础课,它是为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能力打基础的,而非全能课,不能将汉语的“三基”(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三能”(理解、分析和运用语言的能力[dYlw.Net专业提供写作和的服务,欢迎光临wwW. DYlw.NEt])全部都压在现代汉语一门课程上,不要给现代汉语课过多的压力,我们可以开设后续课程相辅助(汉语言文学专业和对外汉语专业可以根据具体需要,开设不同的后续课程)。另外,知识获得后不一定马上就能转化成能力,需要吸收和消化,能力的具备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口气”就“吃”成个语言大师[3]。

综上所述,我们看到现代汉语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虽然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是它并没有固步自封、墨守成规,而是在不断地改进,慢慢地革新。在这个革新的过程中,我们要树立一个正确的观点,不要盲目变革,不能抹杀传统教学几十年的优秀成果,做到“去糟取精”,遵循稳步前进的原则。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编码复制框架理论;现代汉语;被动语态;翻译的作用

中图分类号:H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169(2012)03012905

一、引 言

语言是不断发展变化的,除了受政治、经济、文化等影响外,语言接触(Language Contact)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Heine & Kuteva\[1\];Thomason & Kaufman\[2\];Weinreich\[3\])。对于语言接触引起的语言变化,研究者多关注双语或多语社区中,面对面交流而产生的语言变化,而对以书面语翻译为载体的间接语言接触却很少谈及。翻译作为语言接触的一种,要么被忽视,要么被归结于词汇借译(Loan Translation)。实际上,翻译是语言接触的一种重要的、特殊的形式,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目标语原创语言的发展(Kranich et al\[4\](P11))。翻译作为诱因(Trigger)、通道(Gateway)、导管(Conduit)等,在改变目标语原创语言的语法系统和交际规范中发挥着重要作用(Koller\[5\](P113));Becher,House & Kranich\[6\](P147-148);Baumgarten\[7\](P2);Baumgarten & zetin\[8\](P293);Cary\[9\](P3)认为翻译承载着发现的作用(转引自Mohamed)。然而,翻译作为语言接触的一种形式,在语言学和翻译学领域的考察都欠充分(Kranich,et al\[4\](P3))。House\[10\](P36)在研究中明确指出翻译对目标语原创语言发展变化的作用。她认为英语对世界很多语言的影响将是下个世纪研究的重点。

近些年,国外学者考察翻译对目标语原创语言影响的研究逐年增多,考察的文本类型集中于经济文本和商业文本,考察的语种多集中于相近语种之间,如英语翻译对德语原创(Baumgarten & zetin\[8\];Steiner\[11\];Becher,House & Kranich\[6\];Braunmüller & House\[12\],2009;Kranich,Becher,Hder & House,et al\[4\])、法语原创(McLaughlin\[13\])和波斯语原创(Amouzadeh & House\[14\])等的影响。但针对其他文体和语言对(Language Pair)的对比研究相对比较缺乏(Becher,House & Kranich\[6\](P26) )。

国内学者一直都很重视翻译对目标语原创语言即现代汉语影响的研究,尤其是五四时期提倡欧化,借助翻译改造汉语。但对如何欧化及欧化的程度,译者有不同的见解。如傅斯年提出,欧化就是直接用西洋文的款式、方法、词法、句法、章法和词枝(Figure of Speech)(转引自\[15\]);而另外一些学者则认为理想的汉语白话文不能急于求成,需要经过多次试验,翻译正是其中的“试验田”。如赵元任\[16\]翻译《爱丽丝漫游奇境记》时,力图译得“得神”,从而“这个译本亦可以做一个评判语体文(白话文)成败的材料”。而王力\[17\](P334)指出,所谓欧化,大致就是英化。欧化的语法只是文法上的欧化。他进一步强调,欧化的来源是翻译。并在《中国现代语法》的第六章专门谈论欧化的语法。总之,不同程度的欧化主张,对于初步形成和快速发展的现代汉语影响很大。诚然,五四之后欧化句式的逐渐增多和文言文句式的逐渐少用,受多方面的影响,但本研究只聚焦于翻译这一内部因素。即最先由译者引入译文中频繁使用,逐渐由目标语原创作者吸收,最终成为现代汉语的一部分。

欧化语法的表现有多种形式。王力\[17\]认为被动语态的运用最甚。谢耀基\[18\](P18)指出,欧化句式的使用中,最明显的是表示被动的“被”字句普遍使用起来。关于被动语态的欧化,学者(Kubler\[19\];Xiao,McEnery & Qian\[20\];贺阳\[21\];胡显耀、曾佳\[22\];王克非\[23\])论述颇多。上述研究为本研究提供了大量翔实的语料。被字句的翻译研究离不开英语原语。英语原创中被动语态并非都译成汉语译文中的被字句,还有其他表示方法。因此,本研究基于编码复制框架理论中的频率复制理论,借助双语平行语料库辅以历时类比语料库,考察20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欧化的被字句在英译汉翻译及汉语原创作品中的表现方式,研究汉语白话文初步形成和快速发展时期,翻译可能发挥的作用,即翻译能否或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现代汉语的形成和发展。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5月第12卷第3期 董元兴,等:编码复制框架视角下翻译对现代汉语发展变化的影响——以被动语态为例 本研究的具体问题有:

1翻译文本和目标语原创文本在被字句的使用中是否有差异,如果有,是原语的渗透(Shining Through)还是受目标语原创语言规范(Normalization)的影响?

2不同阶段,译者是如何处理被动语态的?这种处理是否对目标语原创作家的创作产生一定的影响?

3被动语态在汉语中的扩大使用,翻译在其中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

二、理论基础:编码复制框架理论

翻译引起的目标语原创语发展变化研究中,Johanson\[24\]\[25\]\[26\]\[27\]的编码复制框架理论(Codecopying Framework)有很强的解释力(Steiner\[11\])。编码复制框架理论包括整体复制(Global Copying)和选择复制(Selective Copying)。整体复制指的是基本编码语言(Basic Code)会全部复制模型编码语言(Model Code)的某些词或某类词的语音、语义、搭配和频率,它主要指词素方面的复制,如一些外来词或音译词。选择复制指基本编码语言有选择的复制模型语言中的语音、语义、搭配或频率中的某一项或某几项,复制过程如图1所示。

图1 全部复制和选择复制图示

选择复制在语言接触中运用得更频繁。选择复制包括词形复制(Material Copying)、语义复制(Semantic Copying)、搭配复制(Combinational Copying)和频率复制(Frequential Copying)。其中频率复制(Frequential Copying)通常呈现为某些结构的使用频率增加或减少;或保留原有结构,功能或语境发生了变化。频率复制总是伴随着某些语言学标记的过多使用或过少使用;如果某一创新的语言形式经过长期频繁的使用,这种语言形式会固定下来。翻译引起的语言变化通常也遵循这一轨迹。首先,译文中大量使用原创中的某些语言学特征(这些特征通常有别于目标语原创语言,有时被看作一种创新的语言学结构),目标语原创语言会借鉴、吸收(Adopt)译文中这些高频出现的、创新的语言学结构,进而扩散(Diffuse)到整个目标语原创语言中,最后作为目标语原创语言的一部分固定下来。上世纪前半叶的大多数译者既从事翻译,也进行大量创作,如巴金、鲁迅等,因此他们更容易在创作中频繁复制译文中各种创新的语言形式,如被字句的使用即是一例。

三、研究方法

学者Lindquist\[28\](P98)、Steiner\[11\](P336)指出:频率变化是语言变化中最重要的因素;而语料库研究最有意义的成果也在于研究语言变化(Leech\[29\])。鉴于此,本研究采用基于语料库的研究方法。

本研究中首先建立文学文本英汉平行语料库和类比语料库。文本集中在1930—1948年。平行语料库如:《呼啸山庄》、《鲁宾逊漂流记》、《红字》等,共计383 403个字/词,所有语句经人工校对后都达到句子平行,英语采用CLAWS进行标注,汉语采用中科院ICTCLAS2008标注。汉语原创文学语料库,共计2 979 113个字,包括《生死场》、《创世纪》、《四世同堂》等文本,也采用中科院ICTCLAS2008标注。为了更好地比较汉语原创语言的发展,我们建立了晚清汉语原创文学语料库,主要涵盖晚清时期作品,如《儿女英雄传》、《红楼梦》和《浮生六记》等,代表欧化前的语言特点,库容为3 400 614个字。

根据Quirk\[30\](P160-161),英语中被动语态的表达方式主要有:be+动词过去分词和get+动词过去分词两种形式,但get+动词过去分词的情况大多用于非正式英语中,出现频率也远远少于be+过去分词的情况。同时,其他半被动语态,如remain、turn等动词加过去分词,出现的比率更小。Leech\[29\](P164)的考察表明: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中,be+分词有减少的趋势,而get+分词略有增加。基于此,本研究首先考察be和get表被动的情况,结果发现所考察的语料中get+分词表被动的例子较少,整个语料库仅出现了5例,且译文中都翻译成主动语态,因此,这种方式的被动语态忽略不计。本研究只考察be+分词表被动的情况。

为了更好地对比被动语态在汉语译文和汉语原创文本中的发展,本研究历时考察了英汉平行语料库和类比语料库。据收集的语料,分为三个阶段,即1930—1934年、1935—1938年和1942—1948年;晚清时代的文学作品语料库作为参考库,对比考察汉语原创文学受翻译语言影响前后的变化频率。

本文中首先运用正则表达式\S+_VB\w*\s(\S+_R\w*\s)*\S+_VVN\s,查找英语原文中所有涵盖被动语态的句子,考察它们的翻译方法;其次,查找译文中含有“被”的被动语态(去掉“被”做名词的情况);最后通过对被动语态的历时考察,总结不同阶段,原创作家使用被字句与译者处理被动语态的关系,研究翻译可能在目标语原创文学发展变化中所起的作用。

四、结果和讨论

(一)频率考察

首先,考察英汉平行语料库中被动语态的翻译,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英语原创、汉语译文中被动句的比例,以及英语

原创中被动语态翻译为汉语被字句的比例/千字

时代 库容 英语原创

中的被动

比例/千字 汉语译文

中被字句

比例/千字 英语被动

语态翻译

成被字句的

比例/千字

1930—1934 23 342 141 180 086

1935—1938 21 877 170 137 087

1942—1948 63 214 145 082 033

考察历时类比语料库,可得出汉语原创作品中被字句的使用频率(如表2所示)。

表2 汉语原创作品中被字句的使用频率

时代 库容 汉语原创中被字句比例/千字

晚清 3 400 614 049

1930—1934 484 250 056

1935—1938 822 167 107

1942—1948 1 672 696 069

将表1、表2制成柱状图,如图2所示。

图2 译文中被动的比例、英语原创翻译成被字

句的比例和汉语原创中被字句的比例

注:系列1汉语译文中被字句比例/千字,系列2英语被动语态翻译成被字句的比例/千字,系列3汉语原创中被字句的比例/千字。

从柱状图中可以更直观地看出汉语译文、汉语原创以及被字句翻译的历时变化。总体上说,译文中被字句的使用呈下降趋势。1935—1938年,汉语译文中被字句的使用甚至超过了英语原创中被动语态的比例,可能是译者过多地复制了英语原创中的被动语态。被字句的过多使用,导致译文中出现大量不地道的用法;但被字句的比例在40年代大量减少,表明译者有可能在不断调整翻译策略,使译文更加符合汉语原创语言规范。汉语原创中被字句的比例为:先升高,后降低。40年代初,汉语原创与译文中被字句的使用频率最为接近,逐渐走向一致。表明汉语原创作家复制了译文中被字句的使用频率,根据目标语原创语言的规范,不断调整;这与Kubler\[19\](P93-97)考察巴金《家》的发现不谋而合。初版的《家》中有272处被动句,1957年修订版中修改、删除了116处之多,其中的被动句或删除,或省略,或改为主动句。从某个层面上说明了,为了更好地适应目标语原创语言的写作规范,译者和原创作家都在不断修正自己的语言形式,既保留了传统,又促进了创新。

图3可以更清楚地表明译文和汉语原创中被字句的发展趋势。

图3 不同阶段汉语译文和汉语原创被字句的比例

检索发现,总体上,不同时期,汉语译文中被字句的比例呈下降趋势。30年代前半期使用最多,达到每千字180;1942—1948年间,使用最少,几乎与原创文学持平。晚清开始,原创文学中被字句的使用大致呈上升趋势。1935—1938年间,使用频率最高。一方面,表明创作过程中,汉语原创作家不断复制译文中被字句的频率,过多使用含“被”的标记。在英语原文的渗透(Shining Through)下,译文复制原文被动语态的使用频率,进而,汉语原创复制译文中的使用频率。同时,译文中被字句的使用也要适应汉语原创的规范(Normalization),因此,译者和作家都在不断调整语言形式,40年代左右,译文和原创中被动语态的使用趋势和频率基本上达到了一致,表明经过一段时间,这一语法标记已经逐渐被现代汉语接纳,成为其中的一部分了。

(二)翻译对被动语态使用频率的影响

我们通过考察发现,无论哪个时代,汉语原创中被字句的使用频率都超过了晚清,总体上使用频率呈上升趋势。诚然,这与汉语自身的变化有一定关系,而社会因素也有可能导致被字句出现增多的趋势。在现代汉语初步形成,还未定型的发展初期,翻译作为一种“改良”汉语的催化剂,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汉语的发展。译文中被动语态的减少,表明译者作为一种双语使用者,在介绍和引进新的语言表达方式的同时,尽量使之更加符合译语的规范。因此,译文中被字句使用下降的趋势持续到40年代末期,直至使用频率基本上与目标语原创一致。而目标语原创文学作家,大多都受到翻译的影响。即模仿或复制翻译中的表达形式。

翻译过程中,如果译文中被字句使用的少,表明译者有可能更注重目标语原创的写作规范,尽量与目标语原创的写作规范一致;反之,则表明译者有可能更注重英语原创的规范,更倾向忠实于原文,注重忠实翻译。翻译是新兴语言方式的试验田,但新兴语言方式是否能够成功,还取决于多种因素,如大众是否接受它。

五、结 论

本文主要考察了20世纪前半叶被字句在翻译文本和汉语原创文本中的使用情况,通过考察,发现:(1)总体上,译文中被字句呈下降趋势。表明双语使用者,既引进创新的表达方式,又尽力促使译文更加符合目标语原创语言的规范。(2)汉语原创中被字句先升高,后降低。表明创作中,原创作家在符合目标语原创写作规范的基础上,不断复制译文中创新、高频出现的表达方式。

五四时期,目标语原创语言汉语白话文处于一个特殊时期,即初步形成和快速发展时期,翻译的作用更加凸显。同时,20世纪前半叶,正是中国社会的转型时期,翻译就更值得关注。在现代汉语的初步形成过程中,翻译起了诱导作用,引进了新的语言形式。尤其是在频率的使用上,汉语原创作家复制了译文中被字句的使用频率,在原创文学中进一步促进了它的使用和发展。本研究验证了House\[31\]、Neumann\[32\]等的观点,翻译在目标语原创语言的发展变化中,起着通道(Gateway)的作用。本研究仅限于20世纪前半叶的文学文本,其他阶段的其他文体的语料还有待进一步考察。

参考文献:

[1] Heine,B.,T.Kuteva.Language Contact and Grammatical Change\[M\].Cambridge Univ.Pr.,2005.

\[2\] Thomason,S.G.,T.Kaufman.Language Contact,Creolization,and Genetic Linguistics\[M\].Univ.of California Pr. on Demand.1991.

\[3\] Weinreich,U.Languages in Contact,Findings and Problems\[M\].NY.1953.

\[4\] Kranich,S.,V.Becher,S.Hder,J.House.Multilingual Discourse Production\[M\].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Pub.Co.2011.

\[5\] Koller,W.bersetzungen ins Deutsche und ihre Bedeutung für die deutsche Sprachgeschichte\[A\].In W.Besch,A.Betten,O.Reichmann,S.Sonderegger (eds.).Sprachgeschichte:Ein Handbuch zur Geschichte der deutschen Sprache und ihrer Erforschung(pp.112-129)\[C\].Berlin:Mouton de Gruyter,2000.

\[6\] Becher,V.,J.House,S.Kranich.Convergence and divergence of communicative norms through language contact in translation\[A\].In K.Braunmuler,J.House(eds.).Convergence and Divergence in Language Contact situations(pp.125-151)\[C\].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2009.

\[7\] Baumgarten,N.The Secret Agent:Film Dubbing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on German Communicative Preferences.Towards a Model for the Analysis of Language use in Visual Media\[D\].Unpublished PhD Thesis,Hamburg:University of Hamburg,2005.

\[8\] Baumgarten,N.,D. zetin.Linguistic variation through language contact in translation\[A\].In P.Siemund,N.Kintana(eds.).Language Contact and Contact Languages(pp.293-316)\[C\].John Benjamins Pub.Co.,2008.

\[9\] Mohamed,A.M.A Comparative Study of Literary Translation from Arabic into English and French\[D\].Unpublished PhD Thesis,University Sains Malaysia,2006.

\[10\]House,J.Moving across languages and cultures in translation as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A\].In K.Bührig,J.House.D.T.Thije(eds.).Translational Action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pp 7-39)\[C\].Manchester:St Jerome.2009.

\[11\]Steiner,E.Empirical studies of translations as a mode of language contact\[A\].In P.Siemund,N.Kintana(eds.).Language Contact and Contact Languages(pp.317-346)\[C\].John Benjamins Pub.Co.,2008.

\[12\]Braunmüller,K.,J.House.Convergence and Divergence in Language Contact Situations(Vol.8)\[C\].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2009.

\[13\]McLaughlin,M.Syntactic Borrowing in Contemporary French:A Linguistic Analysis of News Translation\[M\].Oxford:Legenda,2011.

\[14\]Amouzadeh,M.,J.House.Translation as a language contact phenomenon:The case of English and Persian passives\[J\].Languages in Contrast,2010,(1).

\[15\].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C\].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36.

\[16\]Carroll,L.爱丽丝漫游奇境记\[M\].赵元任,译.商务印书馆,1922.

\[17\]王力.中国现代语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18\]谢耀基.汉语语法欧化综述\[J\].语文研究,2001,(001).

\[19\]Kubler,C.C.A Study of Europeanized Grammar in Modern Written Chinese\[M\].Student Book Co.,1985.

\[20\]McEnery,T.,P.Xiao.Passive constructions in English and Chinese\[J\].Language in Contrast,2006,(1).

\[21\]贺阳.现代汉语欧化语法现象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22\]胡显耀,曾佳.翻译小说“被”字句的频率、结构及语义韵研究\[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10,(3).

\[23\]王克非.近代翻译对汉语的影响\[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6).

\[24\]Johanson,L.Codecopying in immigrant Turkish\[A\].In G.Extra,L.Verhoeven (eds.).Immigrant Languages in Europe (pp.197-221)\[C\].Clevedon,UK:Multilingual Matters,1993.

\[25\]Johanson,L.Framechanging codecopying in immigrant varieties\[A\].In G.Extra,L.Verhoeven(eds.).Bilingualism and Migration(pp.247-260)\[C\].Walter de Gruyter,1999.

\[26\]Johanson,L.Contactinduced change in a codecopying framework\[J\].Contributions to the Sociology Language,2002,(86).

\[27\]Johanson,L.Remodeling grammar \[A\].In P.Siemund,N.Kintana(eds.).Language Contact and Contact Languages(pp.61-80)\[C\].John Benjamins Pub.Co.,2008.

\[28\]Lindquist,H.Corpus Linguistics and the Description of English\[M\].Edinburgh Univ.Pr.,2009.

\[29\]Leech,G.,M.Hundt,C.Mair,N.Smith.Change in Contemporary English:A Grammatical Study\[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9.

\[30\]Quirk,R.,S.Greenbaum,G.Leech,J.Svartvik.A Comprehensive Grammar of the English Language\[M\]:Pearson Education India,1985.

\[31\]House,J.Linking constructions in English and German translated and original text\[A\].In S.Kranich,V.Becher,S.Hder,J.House(eds).Multilingual Discourse Production:Diachronic and Synchronic Perspectives (pp.163-181)\[C\].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Pub.Co.,2011.

\[32\]Neumann,S.Assessing the impact of translations on EnglishGerman language contact\[A\].In S.Kranich,V.Becher,S.Hder,J.House(eds).Multilingual Discourse Production:Diachronic and Synchronic Perspectives(pp.233-255)\[C\].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Pub.Co.,2011.

(责任编辑 燕 祥)第12卷第3期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Vol12 No3

第8篇

近来,关于简化汉字及其产生的年代,出现了一些不同的说法。较有代表性的观点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产生于宋代说。1995年11月8日《光明日报·文化周刊》专版刊登了邹晓明、唐信忠二先生《汉字简体字九百年前就出现》一文,认为“早在900年前的北宋时期,简体字已在人们的手书中流行,这是有关学者对最近发现的米芾手书《昼锦堂记》碑刻进行深入研究后得出的结论”,并举出“记、将、荣、盖”等14个共17处简化字作为证明。

1995年12月4日新华社又发了一条电讯稿《宋明清文物上发现简体字》证实上述消息,1995年12月5日的《光明日报》予以登载。文中报道说,在江西吉安市兴桥镇钓源村“发现一北宋书法家米芾手书《昼锦堂记》的清代道光年间碑刻,清晰可辨的159字中,有13个简体字,这又将简体字的出现前推了400多年”。

二、产生于唐代说。1993年10月24日《光明日报》刊载魏奕雄的文章《唐碑已有简体字》,谓《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记》碑文的撰刻时间为“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十一月五日”,“碑文共800多字,尚有270字清晰可辨”。“在270个可辨识的字中,发现‘弥、万、将、与、继’5个简体字,与我国大陆现在通用的规范简化字完全相同,其中‘弥’和‘万’出现两次。”

三、产生于晋代说。1996年1月3日《文汇报》载王春南先生文《中国何时出现简化字》,说“现今通用的某些简化字,岂但北宋的米芾用过,在米芾之前700多年,东晋王羲之就用过”,并举出王羲之在《兰亭序》、《游目帖》及唐怀仁和尚集王书《大唐三藏圣教序》等传世墨迹、碑刻中使用简化字22个。据此,该文认为:汉字简化字出现的上限应在王羲之生活的东晋年间。

上述几种关于简化汉字出现的年代的说法,都是值得商榷的。

为了便于说明问题,我们首先应弄清楚简体字和繁体字的基本概念。在文字学中,简体字与繁体字是两个相对的概念。一般来说,经过简化的汉字称为简体字,而已有简体字代替的汉字,则称为繁体字。因此,用笔画简单的字代替笔画繁多的字,称为汉字的简化。其次,考诸汉字的结构及其发展变化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简化的趋势是从有了文字之后就开始存在,并且贯彻在文字发展的整个过程中的,是文字本身内在的规律”[1]。也就是说,简体字是从汉字产生的时候起就出现的客观实在。

下面依次加以说明。

殷商甲骨文是我国最古老而成体系的汉字类型,它以象形、会意等造字方法为基础,同时大量使用假借字以适应记录语言的需要。迄今可辨识的甲骨文字约有2000个。从这些可识的甲家文字的笔画和结构看,简繁无定是这些锲刻文字的突出特征,常常有一个字出现几种乃至数十种不同的写法。如“贞”字,就有67个繁简不同的形体[2],“马”字有50个繁简不同的形体[3],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文字学上把这种“一字多形”的字称为“异体字”,也称“或体”、“重文”。异体字是在汉字创始之后和新陈代谢过程中客观存在的现象。这是因为,作为表意文字的汉字,在与语言的适应过程中,往往导致独立的记录符号随着语言表达的细密而相应增多,于是就产生了代表一个音节的符号出现几种不同的形体和结构的现象,所以在甲骨文中,几乎每一个字都有异体。另外,与文字缺乏统一的规范标准亦有很大的关系。

甲骨文中的异体字,多数出现在不同的甲片上。而在同一甲片上,复用字一般都保持着笔画的一致。如果把这些异体字作一归纳比较,可以发现使用频率越高的字异体越多。若进一步把同一字的异体按笔画的多少排列,可以看到年代越早的字笔画越繁,其图画性越强,反之,年代较晚的字笔画就越简单。如“马”字,商王武丁时期的字形要比武乙、文丁时期的字形简单很多[4]。这种现象反映了表意文字由具象图形向担象符号发展的趋势,也说明了使用频率促进着文字的简化。另外,甲骨文字由于书写工具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也对字形的简化产生了影响。从已出土的商代后期的甲骨和玉石、陶等类物品上残存的少量书写文字看,这些字是用毛笔蘸墨或朱砂书写的,可见,在商代,毛笔已经是主要的书写工具。“笔”字繁体作“笔”,从(附图略)

在西周金文当中,文字虽然存在着简化和繁化两种倾向,但简化始终是汉字发展的主流。

与甲骨文相同的是,两周金文中的异体字依然大量存在。如“国”字,不同的写法形体仍有数十种,多数字仍是异体各存。这个时期的文字多是范畴于器物之上,工艺复杂,因而对一些字在笔画上进行了较多的省简,形体也逐渐规整。这是两周金文发展的基本趋势。同时,由于社会分工的日渐繁复和人类思维的发展,相应地要求语言文字的表达与之适应,因而通过假借法赋予新义,或用指事法增加义符,或用形声法增加音符,或增加笔画以区别同音异义字等,创造了一些新字;这些新字不同程度地使文字的笔画增多了,出现了所谓“繁化”现象。两周金文繁化的另一个特点是图画形文字的复现。这主要是器物铸造日益精美,在青铜器上采用了装饰性极强的图案花纹,这种装饰意味也渗透到了文字之中。郭沫若说:“东周而后,书史之性质变而为文饰,如钟磔之铭多韵语,以规整之款式镂刻于器表,其字体亦多作波磔而有意求工。……凡此均于审美意识之下所施之文饰也,其效用与花纹同。中国以文字为艺术品之习尚当自此始。”[6]如东周时期的“鸟虫书”,在笔画的上下或左右增加了一些变形的鸟、虫图案,无疑使文字变得复杂了。但这些文字具有艺术性而无实用性,很快就因为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生活的发展与实用汉字相分离,进入纯艺术的殿堂;而作为记录语言的符号的汉字,仍然沿着简化的道路向规范化、科学化、抽象化、实用化发展。

战国时期,群雄争霸,各自为政,“书不同文,车不同轨”,文字的使用也产生了混乱状况。正像唐兰先生指出的那样:“特别是到了战国末年,贵族社会崩溃,在商人社会里,书法也不讲究了,锲刻文字笔画草率,简体跟破体盛行。”[7]从汉字发展的历史来看,这个时期文字混乱的状况具有两面性:一方面,诸侯国各按所需、各自为文,任意增减笔画,造成文字交流的困难,影响了汉字的规范化进程;而另一方面,这种率意简笔与破体省略,却又在客观上为新体汉字的产生准备了条件,促进了汉字向着简化方向发展。

秦始皇统一六国,下令全国“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8],命李斯等人作小篆,废弃六国异文,这是中国文字发展史上的第一次规范化运动,也是第一次由政府主持的文字简化运动。王国维曾经考证过秦统一文字的情况:“班孟坚言《仓颉》、《爰历》、《博学》三篇文字,多取诸《史籀篇》,而字体复颇疑,所谓秦篆者也。许叔重言:‘秦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文字,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是秦之小篆本出大篆。而《仓颉》三篇未出,大篆未省改以前,所谓秦文,即籀文也。”[9]也就是说,小篆是经过“省改”大篆而产生的;所谓“省改”,即是简化之意,通过对史籀大篆的规范、简化,才得以使新的字体小篆作为统一文字颁行天下。相对于大篆,小篆即是它的简体字。

现代意义上的简体字的大量出现,是在汉字完成了隶变之后。隶变是古汉字演变为现代汉字的关键,同时也是汉字的一次大规模的简化过程。所谓隶变,准确地说应该是“草变”。郭绍虞先生曾指出过这个问题:“隶书对篆而言,是篆书的草体。”[10]这在已出土的大量简牍、帛书中可以得到证明。事实上,古草书在小篆之前就存在了。侯马盟书、温县盟书、信阳楚简、仰天湖楚简等文字都已出现了简省连写的笔画,这些与常见的铭刻文字不同的率意而写的篆草书体就是古草书。在秦以小篆正定文字之前,主要是因为这些古草书才形成了“书不同文”的局面。小篆的不易书写加大了文字与实用的距离。许慎说:“秦焚烧经书,涤除旧典,大发吏卒,兴戍役,官狱职繁,初有隶书,以趣约易。”[11]赵壹说:“盖秦之末,刑峻网密,官书烦冗,战攻并作,军书交驰,羽檄纷飞,故为隶草,趋急速耳。示简易之指,非圣人之业也。但贵删难省烦,损复为单,务取易为易知,非常仪也。故其赞曰:临事从宜。”[12]秦代的隶书就是篆书的草写,史称“古隶”,以睡虎地秦简为代表。古隶的发展分为两途:一是在草化省略圆转弧曲笔法的基础上规则端正,形成左右对称、方正波磔的“八分书”即今隶;二是在草化连笔快写的基础上规则简率,形成了轻捷便利的章草。

从已出土的文物考察,篆书草化的进程肇始于战国晚期。1980年在四川青川战国晚期墓葬中发现的木牍文字即有明显的草化痕迹。省略、连笔、方折的笔法已经较多地取代了圆转的篆书笔法。稍后一些,从睡虎地秦简、马王堆汉墓帛书和银雀山汉墓竹简文字中,更可以清楚地看到秦隶的形体和章草的雏形。至少在西汉时期,章草已经成为可以应用于各种重要场合的正式字体,其使用范围已相当广泛。据笔者对现存已出土的西汉景帝(前156年-前141年)时期至东汉章帝(76年-88年)时期的两汉简牍、碑刻用字的不完全统计,当时使用并和今天简化字相同的简体字有30多个。如“记、兴、为、东、张、问、来、时、麦、铺、杨、书、伦、车、头、陈、长、贯、郸、孙、干、朴、夹、鱼、萧、赋、事、门、稻”[13]等字。这些字绝大多数来源于古隶的草写,并且都有着较高的使用频率。草写在客观上完成了对汉字繁复笔画的简化,因而在汉字简化的历史演进中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到了东汉后期至魏晋间,出现了现代形体的楷书。楷书又称“真书”,它是从今隶和章草中演变而来的。从汉晋木简的字体和笔法中考察,在章草中已渐次具备了楷书的形体。从存世的碑刻、墨迹看,汉代没有楷书的遗迹。现在可以见到的最早的楷书,是钟繇(151年-230年)所书《宣示表》、《荐季直表》等碑刻。又有吴之《谷朗碑》,字体笔画亦近楷书[14]。而流传最古的西晋陆机《平复帖》,仍存章草笔法,可见晋初章草与楷书尚在进行嬗变交替。楷书的出现,使汉字在科学化、规范化的道路上迈出了一大步,建立了现代意义上的汉字形体系统,使方块汉字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固定下来。

楷书的定型是在对今隶的简化和对章草的吸收和基础上完成的。在笔画上,简化了今隶的波折和方撇;在结构上,吸收了章草的简省和连写替代,形成了科学的、规范的方块汉字。因此,可以说,楷书又是对今隶的一次简化。此后,简体字随着行书、草书的快写而使用得日益普遍。魏碑中已大量出现了如“万”、“无”等简体字。晋、唐佛教译经、写经鼎盛,宋代雕版印刷大为发展,话本小说、说唱诸宫调、戏曲等市民通俗文艺崛起迅速,都促进了简体字使用的社会化。特别是宋、元雕版书籍中大量出现的“俗字”,是刻工贪图省工省时恣意简省笔画的结果。虽然其中很大一部分因违背了汉字简化的规律而被淘汰,但这些“俗字”在汉字由繁趋简的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注释:

[1]梁东汉:《汉字的结构及其流变》第48页。

[2][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甲骨文编》卷三·二九、卷十·一。

[4]高明:《古文字类编》第192页。

[5]裘锡圭:《文字学概要》第42-43页。

[6]郭沫若:《青铜时代·周代彝铭进化观》。

[7]唐兰:《中国文字学》第120页。

[8]《史记·秦始皇本纪》。

[9]王国维:《观堂集林》卷七《战国时秦用籀文六国用古文论》。

[10]郭绍虞:《从书法中窥测字体的演变》。

[11]许慎:《说文解字·叙》。

[12]赵壹:《非草书》,见《法书要录》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