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继续教育学习总结

继续教育学习总结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3-13 11:17:1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继续教育学习总结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继续教育学习总结

第1篇

一、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完成情况:

今年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从9月11日开始,至 12月15日结束,我们经过宣传、发动,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共计完成4×××人。其中参加网络远程培训的会计人员计 39××人, 集中脱产培训计 4××人。 

二、主要工作:

(一)、领导重视,组织工作到位,做好培训准备工作。

在市财政局会计科正确指导下,各项工作做到了充分准备。为了做好今年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达到预期效果,根据市财政局会计科的具体要求,我校召开了会议,认真传达学习6号文件,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和计划,对培训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了认真的准备,从学员通知、落实培训人数、发放学习卡、解答网上学习流程,邀请专家教授、严格培训考勤,对集体脱产学习的,认真批改试卷,后勤保障等方面进行了分工,由于各项准备工作充分,确保了正常培训工作的开展。

(二)、根据《通知》要求,鼓励广大会计人员参加网络继续教育学习。

20××年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主要采取了网络远程教育的学习形式,为做好宣传工作,我校采取电话通知、短信平台发送短信等形式,及时传达《通知》精神。针对我市企业多、学员分散的特点,我们主动把《通知》送到单位和学员手中,并耐心细致地给学员讲解和操作学习流程。学员也通过登录远程教育网站,选择适应本人岗位需要的继续教育有关课程,学习时间达到24课时,并参加网上考试。考试成绩合格后,即完成了当年度的继续教育。这种时间灵活、方法简便的新方式得到了学员的认可,学员普遍反映较好,达到了预期学习效果。

(三)、突出培训内容针对性,送教上门,服务企业。

为做好企业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我们根据需求,对会计人员较多的单位,主动上门服务。对实行自行培训的企业,提前组织了继续教育,按照有关程序,先由企业单位提出申请,报市财政局审批、备案,同意后直接在所在单位培训。按照适用有效、按需施教的原则,选定学习内容。授课教师在××市会计继续教育师资库中选用,授课教师能结合企业的实际,分类别、分层次地进行,备课充分,内容实用。20××年10月21日至23日我校在××厂举办了为期三天的培训班,共有87名在岗会计人员参加了学习培训。从学习内容上看,具有实用性、新颖性和前瞻性。教师授课充分、认真,授课内容能面向学员,能胜任所讲内容。课堂秩序和到课率都比较好。深受企业和学员的欢迎。

(四)、加强管理流程,使培训工作正规化、规范化。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工作责任重大,不仅要做到认真负责,严肃对待,今年针对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学员,一是报名登记。对学员的单位、姓名、身份证号、会计证号、网卡编号联系方式都进行了认真详实的登记。二是认真严格地聘任授课教师。根据各类企业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学习内容,选聘教师,合理安排授课内容。三是集体脱产学习期间班主任点名。每节课开始、结束后各点名一次,做好考勤的登记记录,及时汇总,及时报告,严肃了考勤纪律,每期培训课时不少于三天(24课时),集中培训采取考核管理模式;考核满分为100分,其中,考勤占30分,考试占70分,经考核合格后,给予办理继续教育注册登记手续。

三、创新和完善会计从业者的交流平台。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是队伍建设的需要,也是经济发展的需要。目前,多数会计从业人员仍存在认识上的差距,对继续教育的功能没有给予充分重视。造成许多会计人员不想参加课程培训而只参加考试达到年检的强制性要求。在这种现实情况下,培训中心探索深化会计继续教育的功能的新思路,力图打造知识传授与会计职业从业经验的交流平台,今年接到继续教育通知后,经学校领导决定,申报市财政局会计科同意,我们开设了××市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微信群,建立并不断完善会计人员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吸引会计人员积极主动地参加每年的会计继续教育培训,提高了大家的业务素质,提升职业道德水平和会计职业政策水平。

四、存在的问题:

通过本年度企业会计人员培训工作,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按照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企业和部分学员对继续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特别是有些私营企业,和在校学生考取从业资格证书的,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学习不熟悉、不了解,认为会计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学习,耽搁正常工作时间,造成了不良影响。个别学员思想松懈,对学习积极性不高,集中培训时有迟到、早退和缺勤现象。

二是网络远程教育,方式新颖,但部分老年学员欠缺计算机操作基础知识,造成学习的不便。

三是在组织和服务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近两年,我市煤矿系统效益滑坡,在职会计人员流失较快,很难建立联系,虽然我们克服重重困难,坚持到每个煤矿企业摸底、联系和查找流失人员,但最终效果并不理想。

五、建议和打算:

(一)、加大会计继续教育重要性的宣传。根据《会计法》的规定,会计人员所在单位要负责组织和督促本单位的会计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并为其学习提供方便,切实提高单位负责人和会计人员对会计继续教育紧迫性和重要性的认识。建议深入企业做好调查和检查工作,并将会计人员参加继续教育情况作为会计人员任职、晋升和职称聘任的重要依据。

(二)、进一步完善网络师生交流平台。方便师生交流、学员之间交流,以达到继续教育教与学的目的。

(三)、不断提高培训的组织和服务水平。

第2篇

关键词:机械制造专业;教师继续教育;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1156(2013)05-065-02

一、机械制造专业继续教育教学模式的现状

1.机械制造专业继续教育教学定位不准确,缺乏特色的教育模式。机械制造专业作为一个实用性、技术性和专业性较强的学科,其继续教育教学模式应该区别于其他的传统学科,区别于普通的学历教育。我国现在的机械制造专业教师的继续教育教学存在很大的问题,很多继续教育模式仍然沿用普通的学历教学模式,没有将机械制造专业的特点突出出来,过多地停留在理论阶段,对于机械制造专业教师的专业技能和教学能力帮助不大。没有形成一个适用于机械专业独特需求的教师继续教育教学模式,教学模式非常僵化,教学活动具有不切实际的盲目性和空泛性,既不利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又不利于整个机械制造专业继续教育系统的完善和发展。

2.机械制造专业教师继续教育模式老化,跟不上时代的要求,有待于创新。随着机械制造技术的进步和创新,对于机械制造专业教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机械制造专业教师的继续教育模式长期沿用过去的教学模式,大部分教学内容停留在书本和理论知识的讲解上,不重视对于新知识的更新和应用,不注重对于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使得教师继续教育达不到应有的效果,继续教育教学模式严重落后于时代和专业的发展。

二、机械制造专业教师继续教育的教学规律和原则

1.机械制造专业教师继续教育的教学规律。在机械制造专业教职人员学习的过程中,继续教育应该更注重提供实践性和技术性的教学。实践性教学是机械制造专业教师继续教育的核心内容。机械制造专业不同于其他的传统专业,其继续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一批具有实际操作能力,技术性和专业性较强,能够给机械制造专业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和操作能力的教职人员。首先,机械制造专业教师的继续教育要符合继续教育的教学规律,通过对于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教师的培训,使其在自己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掌握教学规律,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总结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和缺陷,通过理论联系实际,从而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其次,机械制造专业与其他一些专业不同,这个专业对于教师的实际操作能力要求很高。在继续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和书本阶段,要充分把握和了解教师的实际需求,通过理论联系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的实践性教学模式来进行教学,充分发挥学员的主观能动性,使其教学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都能够得到相应的提高。

2.机械制造专业教师继续教育的教学原则。继续教育是教育的一种形式,其教学原则应该在一般教育的基础上,通过对继续教育的特点进行总结,发展出具有继续教育特色的教学原则。而机械制造专业的继续教育应该以机械制造专业教师的能力的提高为核心,建立起一系列的原则,在一般教育原则的基础上扩展和补充,形成符合机械制造专业继续教育实际要求的教学原则。

继续教育的教学原则,是对继续教育的教学主体、目的、任务和规律的概括。机械制造专业的继续教育,是通过对机械制造专业的特点和教师的教学实践进行总结和抽象,从而形成的一套理论。第一,实用性原则。机械制造专业教师进行继续教育学习,目的是通过学习,更加系统、科学地掌握自己所教专业的知识,通过学习发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指导学生的能力,回到课堂中去进行教学实践。因此,继续教育的教学一定要坚持实用性原则,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太多地关注理论知识,从而停留在书本阶段,而是应该注重实用性,注重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正确引导和帮助教师发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对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行系统全面的培养和提高,使继续教育教学真正能够发挥其实用性的价值。第二,科学性原则。机械制造专业的继续教育,一定要坚持科学性的原则。教学活动是有严格的规律性和高度的思想性的活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对于各种规律正确的揭示,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对象的内在本质和联系,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机械制造专业教师继续教育要坚持科学性原则,注重引导学员揭示事物变化和发展的规律,让教师掌握科学的看待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方法,从而更加清楚地掌握教学规律,发现自己教学过程中的不足,总结教学实践的经验,能够更好地从事教学活动。第三,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原则。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指在教学过程中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互相结合,融为一体,从而使教学达到最佳效果。机械制造专业继续教育的教学一定坚持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原则。理论教学的作用非常重要,通过对教师进行理论教学,使他们能够掌握大量的教学理论,只有在掌握大量的理论知识的前提下,教师才能更好地以理论指导自己的实践教学活动。而实践教学同样不可忽视。实践教学可以通过模拟课堂等形式,使教师及时发现自己的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从而改进和完善自身的教学能力。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教师能够全方位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从而使继续教育教学达到最佳效果。第四,培养教师自主学习能力的原则。现代社会的知识和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非常快。机械专业的教职人员必须跟上这个专业对其教学能力的要求。机械制造专业教师的继续教育教学一定要注重对于教师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一些适当的引导和教育,让教师认识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动力,使其能够在平时加强自主学习,从而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教学能力,满足时展的要求。

三、继续教育教学的模式

1.群体教学模式。所谓群体教学模式,是指在继续教育的过程中,将所有学员集中在一起,通过上课或者其他方法对学员群体进行集中教育。这种教育模式,通过教师学员的集体教育,给他们提供和传授一般性的理论和知识,提高了继续教育的效率,节省了继续教育的时间。另外,通过集中学习和交流,教师能够接触到更多的同行,通过互相之间的教学经验的交流和学习,取长补短,总结和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

2.技能培训模式。实践和技能培训模式,主要着眼于学员教学实践和教学技能的提高。教师通过事先必要的理论学习,观摩其他优秀教师的教学或者通过录像的形式,总结优秀的教学技能,组织教师学员模拟现实课堂,每个学员都有机会走上讲台进行模拟教学,其他的学员对其评价和打分。组织座谈和观摩活动,让教师通过相互交流总结经验,理解理论,学习技能,以此来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通过这种教学模式,教师能够及时发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并且学习其他教师优秀的教学方法和技能,提高自已的教学能力。

3.个别指导和训练模式。在继续教育过程中,有时需要采取个别指导和训练的模式,即针对不同教师个体的特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教师个体进行指导和训练。每个教师都有其独特的教学方式,而他们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各有不同。因此,如果集中进行学习和教学,很多教师的独特性很难得以发挥,个体的能力很难得以提升。要针对每个教师学员的特点,制定出符合他们个体要求的教学和培训方案,对症用药,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

4.社会实践模式。社会实践模式,是指通过带领教师走入社会和课堂中,实地进行教学活动,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组织教师走入高校课堂,通过给学生上课的形式,将学到的教学理论运用以实践,考评教师的教学成果和效果,及时总结教师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的不足,组织教师和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让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活动进行评价,提出自己的意见,从而更加真实、有效地反映教师的继续教育学习成果,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第3篇

 

―、研究进展概况

 

成人教育学者们对于学习型社会体系的内容、处于转型期的继续教育、因应新技术不断变革的远程教育、适应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社区学院特点创新等问题的研究丰富和完善了成人教育理论研究的内容,同时也增强了成人教育理论研究的影响力与生命力。

 

近年来,全国性的成人教育学术活动频繁,推动了成人教育学科不断发展与成熟。围绕“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终身学习与人类发展、终身学习与中国梦”、“学习型社会建设与深化成人高等教育改革”、“学习型社会(城市、社区)建设与成人教育科学研究的开拓与创新”、“继续教育的综合改革一跨界、融合、创新”、“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一新时期我国继续教育的改革与创新”等主题展开讨论。这些学术交流,丰富了成人教育学科的内涵,壮大了成人教育理论研究的队伍,扩大了成人教育影响力。

 

此外,成人教育学科理论建设取得丰硕的成果,高质量论文和相关的课题数量不断增加,研究内容与当前社会发展的热点也是密切相关。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的年度立项课题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立项课题的调查数据显示,成人教育学科立项课题主要集中在教师继续教育、弱势群体技能培训、学习型城市建设、企业员工继续教育、社区教育以及高校继续教育、自学考试、人力资源开发、学习型城市建设等方面。基于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成人教育学刊》数据,主要成人教育期刊2010年至2014年发表的成人教育学科的文章数量近千篇。其中,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成人教育学刊》全文转载数量643篇,发表在CSSCI刊物及以上级别的成人教育类文章近400余篇,研究的主题涉及成人教育与成人学习、教师继续教育、开放大学建设、社区教育、现代远程教育与教学改革、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农民工等弱势群体教育以及成人教育比较研究等内容。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一)成人教育研究的多维视域

 

随着成人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开展,对此过程所产生的问题的相关研究与反思也不断展开,随着研究视域的不断扩充,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相关问题进行研究,丰富了成人教育学科的内涵,扩展了成人教育学科的外延,在这种学术争鸣的氛围下,成人教育学科的内容得以不断丰满,程度不断加深,其影响力也得以不断扩展。

 

1.成人教育学科的进展与反思

 

20世纪我国成人教育学的发展经历了初建、重建、停滞、再建、发展和成型六个阶段。回顾20世纪我国成人教育学学科建设,有学者提出,当前我国成人教育学学科发展亟待解决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即成人教育学科的独立地位、成人教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成人教育学的国际责任、成人教育学和成人教育实践的关系、成人教育学学科研究队伍建设。从批判与重建的角度出发,有学者认为,中国成人教育学科研究的关键在于着手进行社会组织体系的健全与完善,应把构建现代成人教育作为特定组织目标,使之对中国成人教育学科重建给出富有实际价值的引导。[2]

 

2.多理论视角探究成人教育学科发展

 

借鉴、吸收其他学科的理论,不断丰富成人教育学科的研究内容,已成为成人教育理论研究者的关注点之一。转变学习理论对建构主义理论、哈贝马斯的社会学理论和弗莱雷的解放理论等进行消化和吸收,同时又以生活情境下丰富多彩的成人学习现象为现实基础,形成了较为系统和完善的理论体系,是西方成人教育学界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持续探讨成人如何学习的一项重要研究成果。[3]对教师学习的研究应该用哲学的思维态度,即认识批判思考教师质变学习如何可能的问题。有学者通过分析找到教师学习的现实缺失,从而论证教师质变学习的“在场”是由教师学习的作为人的发展价值取向所决定的,以学者想象的“思想实验”方式进一步论证了教师质变学习的支架与路径。[4]

 

(二)终身教育问题的探讨不断深化

 

1.终身教育政策研究逐步展开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终身教育理念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等国际组织和机构的推动下,历经半个世纪的发展,已从理念的倡导逐渐发展成为一项国际性的政策与战略,一些先进国家已通过政策的制定及立法的手段,实现了终身教育由理论到具体实践的转型。但是成人教育政策更多地成为“社会控制的工具”,许多国家缺少对成人教育政策的整体处理方式,因此,制定相关政策特别应注重不同部门的整合性合作,提高资源与政策的运行效率。[8]中国终身教育立法正日益引起社会的关注,总的来看,近年来有关终身教育立法的相关研究大多是基于国际比较的视域而展开,如借鉴国外终身教育法诞生的经验,分析我国终身教育立法需要夯实的基础条件,这有助于更有针对性地做好推进工作,使得终身教育立法工作的更具可操作性。9]我国国家层面的立法虽尚未完成,但通过对现有法律政策及其实践的分析,从而进一步明确未来中国终身教育政策的着力点和基本走向,勾勒出未来中国终身教育政策的基本框架,如确立终身教育的责任主体、改革主体、服务体系、学习机制等。[10]

 

2.终身教育体系的研究渐趋推进

 

“终身教育”是20世纪以来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教育思潮之一。有学者借助福柯的“话语实践”的分析框架,运用N-Vivo8.0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终身教育政策文本进行了编码分析,研究发现,“终身”的哲学根源是回归人的价值理性、彰显人、制度和合作的力量,这也正是终身教育今天拥有如此旺盛生命力的原因。[5]确立终身教育体制的基本理念,促进受教者终身学习,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和个人的综合素质,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根本趋势及其政策的原则和目标。[6]因此,需要从多方面努力推进,如加强终身教育立法,保障教育体系的有效构建;加快开放大学建设,做为巩固终身教育活动的主要阵地;积极开展社区教育,夯实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基础。[7]

 

3.终身教育立交桥和学分银行建设研究成为热点

 

《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建立继续教育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实现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学分银行旨在为学习者搭建终身学习的“立交桥”,它是以终身教育学分认定、积累和转换为主要功能的学习成果认证管理中心和转换服务平台。近年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员国的终身学习政策与实践的发展显示,年轻人和成人在生活经验中对于知识、技能与竞争力获取的需求日益增长,对于各种学习成果的认证,应该成为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一个重要环节。[11]随着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理念的日益渗透,许多国家都把建立学分银行作为将终身教育理念转变为实践的一种切实可行的措施进行推广,我国北京、上海等地也相继开展了有关学分银行建设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12]结合国际经验和我国实际,有学者提出,我国学分银行应采取建立国家层面的学习成果认证、积累与转换制度模式,应在大量研究和调查的基础上,进行整体设计,建立继续教育协调机构、学习成果框架和标准体系,并通过国际合作和试点,协调、稳步推进学分银行建设实践。[13]成人教育学分银行制度建设的核心在于学分互换,即建立学分转换对接体系、学分转换评价体系、学分保障体系。[14]应从顶层设计、法规建设、公益性手段、质量规范等现实问题人手,从而夯实终身学习“立交桥”的基础。[15]

 

4.学习型城市建设研究取得突破

 

知识化、信息化、智能化时代的全面到来意味着学习型社会建设势必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大势,而学习型城市建设是实现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步骤与衡量标准。目前,世界上有超过1000多个城市和地区已经把建设学习型、教育型城市作为城市的发展目标,许多城市积极参与相关国际政策交流、行动研究、能力建设和相互学习,如2013年全球首届学习型城市大会在北京召开,讨论了学习型城市的主要指标,并通过了《建设学习型城市北京宣言》和《学习型城市的主要特征》两个文件,明确了学习型城市的基本特征,提出了建设学习型城市的主要战略。[16]有学者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新近的全球学习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框架进行了解读,整个框架从“为什么”、“是什么”和“怎样做”三个逻辑源点出发,以“学习型城市建设增加的裨益”、“学习型城市建设的主要支柱”和“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基本条件”为三个一级指标,又分别列出若干个二级和三级指标,形成了学习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促进学习型城市的构建与发展。[17]

 

(三)继续教育转型发展研究备受关注

 

党的十报告提出“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表明国家从政策层面对继续教育的重视,继续教育作用也更加明显,继续教育应顺应经济发展的趋势,为创新型国家建设、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

 

1“继续教育”概念取代“成人教育”

 

从历史沿革看,我国多将继续教育视为成人教育体系中的一部分,约从2002年开始,国家出台的文件中常同时出现两个词汇,但在2007年之后,国家出台的文件中多使用“继续教育”一词。继续教育的概念产生于西方的“继续工程教育”一词,原意主要是把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再教育对象,后来理解为完成继续教育之后针对成人所进行的教育,我国于1979年正式引人该概念以来,不同学者基于不同的立场、价值观对此概念进行了界定与评价。我国《关于改革和发展成人高等教育的意见》(1987)等文件也表明,继续教育是指以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和中级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为对象的再教育活动,[18]这是“继续教育”与“成人教育”两者之间联系与区别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继续教育”一词在理论与实践中更多地使用,尽管仍有学者对区分两者上持不同意见,但无论是使用“成人教育”或是“继续教育”,都改变不了面向成人群体,提供各类学历或非学历教育的这种教学活动的根本性质;而且从实际角度看,众多成人院校更名为继续教育学院等,也是在实际行动上对国家使用“继续教育”这一表达的回应与认可。

 

2.高校继续教育的定位与转型研究重点

 

更新继续教育观念,加大投人力度,以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为核心,大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稳步发展学历继续教育,这是明确继续教育的定位与发展方向问题。19]而继续教育要获得持续发展,必须打造品牌特色。大学继续教育是大学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功能得以实现的重要途径,应与大学品牌形成互动关系。[20]从发展现状看,高校继续教育还存在不少问题,高校继续教育应该更新观念、创新管理运行体制机制、建立教育培训机构联盟、构建基于网络的开放式终身教育平台、调整培训项目结构,以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21]高校继续教育需实现人员互补、教学相长、资源共享、市场共赢之利,这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组织体系、营销体系、教学体系以及学生服务体系四个方面进行系统整合。22]在此过程中,高校成人院校需要增强整体自我办学实力,高质量完成学历教育、非学历继续教育等人才培养目标,全面提升成人教育学院服务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能力建设。[23]高校继续教育要形成自己的优势,必须从理论、政策、目标、模式、对策等方面加以创新,制定特色鲜明的发展战略。

 

(四)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民融入城市问题研究成为关注焦点

 

1.关注新市民角色转换研究

 

新市民角色转换是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而产生的。农村土地被征用,农民身份发生转换,从而由农民转换成城市的“新市民”,随着新市民对城市生活的融人,会有一些文化上的冲突,他们综合素质的提高对城市化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成人教育不仅可以帮助新市民掌握城市生存所需要的技术、技能,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城市生活,调节好由于身份转换带来的焦虑。[24]

 

2.关注农民工融人城市问题研究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发展以及农村地区人口向城市的流动,产生了我国独有的农民工问题。因此,在农民工社会融人问题上,教育都是一个既注重现实需求又关注长远发展的解决方式。[25]城镇化或进城务工意味着从农村生活方式向城市生活方式发展和质变,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适应实质上就是接受城市生活结构、社会行动影响并自我调整的过程。受收人水平、工作和生活环境、社会融人状况、自我发展能力、学习能力和文化程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农民工幸福感偏低,有效地促进农民工的社会融人程度,教育培训是非常重要的方式与手段。成人教育应该通过提升技能水平、促进经济融人、重视社交平台,促进社会融人、增进城市认同、促进心理融人等内容,真正消解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隔阂与认知隔阂。[26]

 

三、未来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成人教育研究数量增多,研究选题、内容比较分散,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如成人教育学相关文化研究、企业大学的战略发展、开放大学的质量研究、继续教育的劳动力市场研究、进城务工人员的满意度的相关研究等选题都有所涉及。但是,成人教育研究的质量有待提高,研究的深度还需加强,如何增加、提升、搭建多方面的研究平台,也是今后成人教育学科亟待解决的问题。构建“处处学习、人人学习”的学习型社会,需要成人教育学,成人教育学科也在不断参与社会经济发展、提升全民综合素质的过程中得以不断成长与壮大。在此过程中,成人教育学者需不断关注相关领域的研究,积极总结经验与教训,从而更好地服务社会发展、个体提升的需求。

 

(一)实践导向的价值取向

 

从价值取向看,近年来成人教育学科的发展仍然延续了以往的研究特点,即对解决社会实践问题的追求,无论是城镇化进程中农民的技能培训问题、信息化进程中远程教育与新技术的结合问题、成人教育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抑或是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问题,都是立足于解决成人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或就对成人培训工作中所取得的经验、教训展开反思,这一方面是由成人教育学科特点所致,即实践指导性所决定的,另一方面也是成人教育发展到特定阶段的必然结果。这一取向将是该学科发展的主流,当然,有关元成人教育学的相关研究并未停止,对基本理论的思考仍在持续着,这是该学科存在与发展的重要前提与基本保障。

 

(二)开放学习,总结反思性研究

 

随着终身教育、终身学习思潮全球化蔓延的态势,在基于合作、交流、达成共识前提下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来接纳、学习国外先进的经验,并展开反思也必然是今后本学科发展的重要内容。应结合国际成人教育会议提出的思想理念、行动框架与愿景,思考我国成人教育改革和发展。[27]目前,全球成人教育实践呈现多元化发展特征,需要成人教育政策必须是动态化的延续发展,因此,全球成人教育政策的实践走向,拓展了我国成人教育政策实践的空间。[28]今后有关国外成人教育的成果,包括政策类、课程类、信息类的题材将会受到更多研究者的关注。

 

参考文献:

 

侯怀银,吕慧。20世纪我国成人教育学学科建设的本土探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7).

 

曾青云,许伶军。当代中国成人教育:批判与重建一基于社会变革的视角[J].职教通讯,2014,(1).

 

朱敏。西方成人质变学习理论发展的比较研究[J].当代教师教育,2011,(3).

 

伍叶琴。教师学习的现实深描与学者想象一基于成人教育哲学视域结构的分析J].教师教育研究,2013,(3).

 

滕珺。回归人的价值理性一联合国教育文组织“终身教育”的话语实践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11,(4).

 

。浅析终身教育体系的理念与意义[J].教育教学论坛,

 

刘晓平。努力构建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N].河北日报,[29]

 

欧阳忠明,肖玉梅。全球成人教育政策的现实图景与实践走向[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桑宁霞,文伟斌。中国终身教育法诞生的保障机制研究—基于国际视野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桑宁霞,渠佳敏。终身教育法规的借鉴与重构一《太原市终身教育促进条例》评析[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杨进。对非正规和无一定形式学习成果的认可、核定与认证在推进终身学习中的作用J].开放教育研究,

 

汤诗华,等。我国学分银行研究与实践述评[J].中国远程教育,2013,(5).

 

李林曙,等。我国学分银行制度建设的模式、途径与策略[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王贺元,乐传永。论成人教育学分银行制度建设中学分转换体系的构建[J].教育学术月刊,

 

刘素绢。“学分银行”如何夯实终身学习“立交桥”基础[N].光明日报,

 

谢伊青。全球首届学习型城市大会在京召开[J].成才与就业,2013,(21).

 

高志敏,等。帕提农神庙?学习型城市——UNESCO全球学习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解读[J].教育发展研究,2013,(11).

 

侯同运。继续教育概念辨析与基本特征研究[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3,(1).

 

高丽萍。继续教育在终身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作用[J].新课程研究?高等教育,2013,(2).

 

刘广送,李春亮。大学继续教育品牌建设相关概念浅析[J].继续教育,2014,(3).

 

孟至和,等。后金融危机时代高校继续教育发展的思考[J].继续教育,2012,(6).

 

曾祥跃。以整合促发展:高校学历与非学历继续教育的整合之策[J].当代继续教育,2014,(3).

 

方莹芬。我国成人院校转型发展的能力建设研究[J].职教通讯,2013,(13).

 

卢美芬。成人教育在“村转居”新市民角色转换中的作用[J].教育发展研究,2013,(5).

 

杨良刚。关于新型城镇化下教育与农民工社会融入关系的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刘雅婷。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及成人教育应对一一基于山东省济宁市、泰安市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4,(15).

 

曾青云。论当代中国成人教育学者的使命与责任[J].当代继续教育,2013,(1).

第4篇

 2007年是“十五”继续教育进入全面发展的一年,也是落实北京市和通州区教委“十五”继续教育工作意见的关键一年。这一年,我们紧紧抓住有利时机,积极开展各级各类的培训,教师培训工作抓出成绩、抓出实效,进一步推动了我区教师教育工作跨入新的发展时期。下面将2007年教学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抓好全区参训教师的教学及教学组织工作

 (一)、非学历教育

 1.启动《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公共必修课培训

 2007年根据市区教委关于启动公共必修课意见,我区组织了《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培训。由我校教育理论组教师承担面授、组织辅导工作。扎实、有效地做好《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培训,通过讲授、发放材料、录制软盘等形式,完成全区7218人的培训任务。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了教师对职业道德的认识和师德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2.继续教育面授专题培训

 为了提高中小学各学科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我们组织全区4209人参加学科面授专题培训。培训学科小学有语文、数学、科学教育、美术、体育;中学有数学、历史、地理、美术、体育、政治等,通过请专家、教授、特级教师、名师讲学,使教师对学科前沿知识、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有了深刻的认识,对教育教学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3.信息技术应用培训

 全区中小学教师共有800人报名参加培训,通过学习,参训教师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并较好地应用所学知识制作教学课件等。

 4.新课程改革培训

 高中政治教师新课程培训班。共40人参加培训。培训目标:帮助高中政治教师深入理解高中政治课新课程标准,把握新课标的理念、结构和内容,从而提高了高中教师实施新课标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为实施新课标、新教材做好师资准备工作。

 中学政治骨干教师新课程理论与实践研究研修班。聘请首都师范大学胡玉顺教授到我区担任本班指导教师。培训目标是新课程下教师角色转换的理论与实践的探讨。

 中学地理骨干教师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方法研究研修班。聘请区级教研员和教改实验区有经验的教师承担培训任务,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在进行理论学习的同时,带领学员到基层中学开展听课、评课等教研活动,收到了良好的培训效果。

 区级骨干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研修班。共120名骨干教师参加,学习时间为80学时。通过对网络技术的学习,参训教师搜集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制作课件的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5.继续教育专管员、信息员培训

 共160名学员参加了培训。全区幼儿园、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各单位信息员、专管员经过培训,加强了继续教育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和系统化。

 6.区级骨干教师培训

 本学年主要对区校骨干教师进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培训:共502人参加培训。对骨干教师进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培训,进一步提高了骨干教师师德水平。并组织骨干教师结合工作实践又撰写了师德案例,区继教办已经对骨干教师上交的师德案例进行筛选,并组织专人将优秀案例编辑成册,拟出版《骨干教师师德论文集》。

 7、新教师培训。为了提高新教师的培训质量,本学期修改了“十五”初期制定的新教师培训计划,更突出实效性、针对性。注重了对新教师的师德、教育教学技能、教学基本功的培训,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全区共有261名新教师参加李培训。

 8、组织部分骨干教师参加“绿色耕耘行动计划”的培训:由北京教育学院组织实施的“绿色耕耘行动计划”培训项目,自2007年7月开始到今年年底,开展了集中培训、跟踪指导等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培训活动。本次培训形式灵活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培训效果显著,深受学校领导和学员的欢迎。

 我区共有252名学员参加了“绿色耕耘行动计划”项目的培训,包括:组织骨干教师利用暑期时间到教育学院参加集中培训;教育学院教授来我区送教上门,全区150名小学英教师接受教育学院的教授、专家传授知识;教育学院理科部李晶教授等来到了?t县中学,听取了校长的有关汇报,针对学校

共5页,当前第1页1 年青老师多、教师队伍富有活力并有一定的教科研基础这一有利条件,跟踪指导活动结合学校发展,以教师反思为切入点,安排了3次讲座。并确定?t县中学为“绿色耕耘行动计划”课题研究试验基地。教育学院组织实施的“绿色耕耘行动计划”通过课堂教学实录、教育科研论文、调研报告、教学课件、个人成长案例、课堂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技能等一系活动对推动我区新课程改革、提高中小学骨干教师教育教学和教科研能力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特别师在组织小学英语全员培训项目上大大强化了英语教师的教学语言能力,参训学员一致感到此次培训收获很大,这是发自内心的肺腑之言。在培训结束后,教育学院组织了以区县为单位开展得教学技能展示活动。我区代表队经过积极准备、认真训练,荣获教育学院组织的“2007年京郊小学英语技能展示”活动的“教学设计奖”,获得奖杯和奖状。

 (二)学历教育

 为提高我区教师学历层次,拓展学科专业知识,2007年在我开办学历教育班16个,共有学员1276人。2006年新招学历教育班四个,包括中文、教育学、英语本科班,小学艺术教育大专班,共计232人,录取率在75%。研究生课程班:上半年已经结业5个班,共200人。2007年6月份新招生193人,目前已进入培训阶段。

 在学历教育方面,从总的趋势看,参加培训的人员是在逐年减少,重点已转入非学历教育,但是学历教育的各项工作没有放松,特别是紧紧抓住考前辅导工作,提高新生录取率。2007年的专、本科考前辅导的应该说录取率在70%左右。由我校教师承担的语文、政治、英语辅导的科目,开始成绩是较高的,对提高录取率起到了较大的作用。

 (四)校本培训

 1.开展《教育热点问题研究》校本培训教材的培训

 《教育热点问题研究》一书是我区“十五”继续教育自编教材,教材内容主要是突出先进教育理念的宣传,为加强教师自身修养、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提供帮助。此教材成为了全区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学习、理解和领悟的重要参考资料。各学校都组织教师进行了认真的自学,并完成了每人3000字以上的学习体会,全区7218人参加培训。目前,教师通过学习撰写的心得体会等材料已陆续上交区继教办,由继教办组织教师进行成绩评定,并选出优秀文章给予荣誉奖励。

 2、抓好中小学校本培训工作。今年6月份区教委人事科、区继续教育办公室对全区部分学校开展校本培训调研。通过听校长汇报,召开教师座谈会,查阅档案材料,交换意见等形式,较全面地掌握了各单位校本培训情况。通过校本培训调研,我们感到:校本培训是“十五”继续教育的重要培训形式。校本培训是受到各级领导重视,受到校长、教师欢迎的一种培训形式,应当广泛推行这种培训形式。但是,校本培训开展不均衡。表现在领导重视程度、教师的认识程度不均衡;学校硬件设施的利用率不均衡;师资队伍不均衡等影响了部分学校较好地开展校本培训。区教委人事科、继教办将调研情况上报教委后,教委认为有必要开展评选校本培训示范校活动,带动全区校本培训活动的广泛深入开展。在区教委的领导下,我们将调研与查看基层学校上报材料相结合,经过反复研究决定确定了13所中小学为校本培训示范校,确定1所园本培训示范园,通过帮教、帮训、手拉手等形式,发挥优质校的教师、管理人员、设备的辐射作用,带动一批薄弱校,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提高我区学校办学整体水平,推动全区普教工作走上新台阶。

 二、抓好学校校内的教学工作

 (一)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培训

 根据北京市教委《关于加强“十五”期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工作意见》和通州区教育委员会《关于中小学教师“十五”继续教育校本培训工作意见》,结合师资培训工作特点和我校实际情况,制定了“十五”期间我校校本培训工作意见及2007年校本培训内容的计划和具体安排。

 今年10月学校召开教代会通过了《通州区第一教师进修学校校本培训工作意见》《通州区第一教师进修学校论文评审条件》《通州区第一教师进修学校优秀班主任评选条件》。与会代表充分认识了学校开展校本培训有利于提高学校教师自身政治、思想、道德素质,有利于发挥教师学习的主体作用,促进自身个性发展,有利于学校学习性组织的建设。并深深的感到开展校本培训是全面提高我校干部教师素质提高教师培训质量的重要条件。并决定于11月开始培训。本年度的培训重点:

 (1)组织学习《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必修课教材,采取自学和辅导相结合的方式深入理解教材内容,并结合本职工作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的提高。通过学习,教师深刻认识到,培训者必须不断提高素质,才能真正树立为基层服务

共5页,当前第2页2的意识,才能为基层做好服务工作,才能保证培训质量。

 (2)、加强对教师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培训,适应新课程改革和学习性社会的需要,提高教师终身学习的能力。组织40岁以下教师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Authorware5.0培训50学时。并将考核与竞赛结合起来,激发教师学习积极性。

 (3)、强化教师教科研意识,提高教师教科研能力和水平。开展专题论坛活动,主题是:“继续教育培训内容,培训模式,管理服务观念、手段、方法的探究”。在全校教师、教学管理人员中广泛开展“以师资培训为中心”,更新教育观念、管理服务观念的研讨活动,创造一个优质教学、优质管理、优质服务的进校形象。结合教师专业化和学校长远发展的需要,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培训科研型的教师队伍,以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4)校本培训管理

 学校校长是校本培训的第一责任人,建立校本培训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主管教学校长、主管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副校级干部任副组长,由师资培训科研办公室具体组织管理工作。学校为每位参训教师建立档案(一人一档),记入继续教育学分。并与评优、评先、晋职等挂钩。

 (二)、培训者培训。

 为把我校建设学习性组织,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学校组织起草了《通州区第一教师进修学校校本培训工作意见》,组织全体教师参加师德培训、计算机应用培训、继续教育科研课题论坛活动。教师积极性较高,学习兴趣较浓,效果明显。同时组织教师参与市区组织的各项培训。

 1、北京教师培训中心组织的各学科培训者培训:

 2、计算机教师参加因特未来教育培训和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整合的培训;

 3、推荐教师参加英语全国骨干教师、普通话新大纲、初中政治和语文骨干教师培训;

 4、组织小学教师参加北京市小学数学、语文学科新课程课堂教学研讨活动等。

 5、推荐和组织政治、地理、英语、化学、物理教师参加北京教育学院组织的“绿色耕耘行动计划”的培训,我校教师普遍反映受益匪浅,对提高培训者素质起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培训,拓展了培训者的学科知识面,在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方面也有较大提高,为更好的开展我区教师培训奠定良好的师资基矗

 (三)教育科学研究

 1、根据《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必修课”的教学反愧优秀案例评癣学分反馈等项培训工作,组织编写了区骨干教师《师德案例选编》。

 2、组织教师进行“教育热点问题研究”一书学习体会的评定学分工作,并将优秀论文编辑成册。

 3、强化研究意识,开展研修活动。学科教师围绕“继续教育培训内容、培训模式探究”的主题,结合教学实际开展专题研究。本学年末,根据研究情况教师、教学管理人员撰写论文,学校组织论文评审,评选论文等级,学校给予奖励,并召开学年度继续教育教学、管理论坛会,组织编写“十五”继续教育论文集。

 4、开展继续教育论坛活动。本学期论坛的主题是:“继续教育培训内容,培训模式,管理服务观念、手段、方法的探究”。在全校教师、教学管理人员中广泛开展“以师资培训为中心”,更新教育观念、管理服务观念的研讨活动,学期末共征集教育教学及教育教学管理论文25篇,评出一、二等奖,中奖率占50%。为创造一个优质教学、优质管理、优质服务的进校形象奠定了良好的基矗

 5、坚持校内外调研制度。教师深入教学第一线,开展听课、评课、教学研究、专题研讨等活动,其中本学期教师听课共计380节,人均达到了20节。把继续教育的教研、教学活动着眼点放在适应教师新课程需要、为基层教学服务上,深受基层中小学的欢迎。

 6、发挥教学指导组作用。本学期教学指导组的任务:

 组织新教师学科专业培训的开课汇报。共有13位教师讲述了本人授课的教学设计思路,会上大家畅所欲言,并就热点问题,难点问题进行了充分的讨论。与会的教师深深感到:这种开课汇报形式好,教师间相互取长补短,有利于本校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各教研组长组织本组教师开展教学观摩课、研究课、公开课活动;

 组织继续教育论坛,制定教学论文评审条件,开展论文评审活动,为我校建成学习型、研究型组织出谋划策。

 三、本学期教学效果

 1、培训。

 (1)本学期圆满的完成了学历教育、研究生课程班和继续教育的各项培训工作,得到基层学校、教师和联合办

共5页,当前第3页3学单位的一致好评,培训效果好。

 (2)组织了全区中、孝幼、职、成教师继续教育总结表彰会,认定通州区中、孝幼、职、成学校校本培训示范校12所,表彰先进个人32名。此项活动对下一阶段我区继续教育工作深入开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获奖。

 (1)继续教育办公室和我校英语教师(张淑清)组织指导了我区部分小学英语教师参加“北京市远郊区县小学英语教师技能展示”大赛,并获得“最佳教学设计奖”,捧得奖杯和奖状。

 (2)学历教育获得“北京市师范大学2007年函授教育先进单位”奖励。

 (3)普通话水平测试获得“北京市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3、教育教学研究成果。

 (1)继续教育办公室组织部分我校教师参加编写的《骨干教师师德案例集》一书初稿审阅、编辑工作已经完成,待出版发行。

 (2)学校校本培训领导小组组织了“现代信息技术培训”课件和继续教育论文评奖活动,获得一、二等奖教师的比例占参评教师总数的50%。

 (3)参与北京市继续教育校本培训课题研究,我校承担的子课题《校本培训制度与管理研究》已取得中期成果——编辑出版了《校本培训管理制度汇编》初稿,发至全市教师进修院、校。

 4、教师个人获奖、登载论文、参与教科研课题研究等

 (1)刘志田撰写的《信息技术课的实践创新与课堂实践》获得通州区教育学会“创新教育与教育创新”征文一等奖。

 (2)王金华撰写的《激发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的方法研究》获得通州区教育学会“创新教育与教育创新”征文二等奖。

 (3)明纪英撰写的《应用讨论法引导新教师进行讨论式教学》一文在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指定刊物“信息技术教育”第六期登载;并指导我区两位新教师孙雪涛、赵云撰写了《心路》《我的教学生活》论文,在“信息技术教育”第九期登载。

 (4)张振松撰写的《加强组织管理,切实抓好小学英语教师培训工作》发表在《北京市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继续教育信息》刊物上。

 (5)政治学科郭淑琴、王金华参与了北京市高中教师《生活价值观》课题研究,成为该课题组成员。

 (6)王学一被北京教育学院聘请为北京市“义务教育新课程教学资源库”项目专家。

 (7)崔静平获得通州区教育系统名师称号。

 五、2007年师训工作特点

 1、层次多,任务重。2007年是“十五”继续教育的关键的一年,凡是“十五”期间开展的各项培训今年全部启动,包括提高学历层次的培训、三门必修课培训、各学科骨干教师的培训、小学、初中、高中的新课程培训、信息技术培训、校本培训等。同时参加培训的人员多,全区7000多人都要参加不同层次的培训,培训任务相当繁重。

 2、培训的时间长。2007年暑假培训自7月10日至8月22日,每天都有教师在进行培训,时间达到了43天。平时的双休日也安排了培训,时间超过了“八五”、“九五”以来的任何时间的培训。

 3、培训的机构多。北京教育大会召开以后,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受到了高度重视,与师资培训有关的大学、学院、教研部门等纷纷参与教师的培训,我区现在与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教育学院、教师培训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等高校联合办学,充分发挥高校的资源优势,提高我区教师的水平。

 4、培训的要求高。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和教师本人的需求,对“十五”继续教育的培训内容和形式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从过去教师一人在课堂上讲授逐步扩展到学员上讲台,师生互动,开展教学实践,带着问题进行培训等,突出继续教育的实效性、针对性。今年我区针对教师的需求开展了不同层次的培训班。有高研班、研修班、新课程培训班、骨干班、专业课专题培训班、学历班、研究生课程班等。聘请了大学教授、教育专家、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中小学骨干教师等,登上继续教育讲台指导我区教师的培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5、培训难度大。一是时间已过半任务却没有过半,逼人紧;二是教师培训大楼建设期间,需要的教学设备不能完全满足,硬件条件差;在此基础上要完成培训任务,难度较大。但是,在区教委和各基层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在我校干部教师的共同努力下,2007年的培训任务完成了,这使各方共同努力的结果,再此表示深深地感谢。

 总之,我区2007年的教师培训各项工作圆满完成了。但

第5篇

关键词:高等教育;继续教育;教学管理;探析

实现有效的高等继续教育对全民学习与终身学习的构建具有重要作用。为了加快教育改革发展,建立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我国在社会服务发展中,为了满足人们的多样化发展需求,将高等继续教育实施在我国高校中,对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道路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等继续教育教学管理的问题

首先,没有形成一定的思想认识。高校对高等继续教育形成的终身学习理念、学习型社会在办学过程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因为高等继续教育在我国构建形式上,不仅是成人教育形式,还是一种高等教育形式。学习型是将教育发展的全过程进行呈现,以学习型发展培养更多的复合型人才,没有形成充足的办学到位理念,没有增加对高等继续教育教育发展的功能、教育的定位方向的认识,在高等继续教育中影响了学历教育与办学名誉的积极实施。很多高等继续教育单位并没有将人才培养质量放在首位,高校也没有建立标准化的招生理念,在办学中还过多地追求经济效益。在专业设置、教学资源等问题选择期间,也没有体现良好的社会适用性。其次,教学内容严重落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高等继续教育内容的选择存在较大局限性,教学内容比较陈旧,没有突出主要的教学重点。最后,市场竞争表现无序问题。高等继续教育在整体规划以及宏观管理方面,由于办学过程中各个因素的影响,不仅办学形式不统一、制度不完善,办学期间还存在资源浪费现象以及恶性竞争现象。

二、高等继续教育教学管理的对策

1.提高认识。在高等教育体系中,高等继续教育发挥着重要组成内容,它不仅能提高大众化的教育水平,还能满足人们多样化的教学形式需求,为教育发展形成有效的教育途径。高等继续教育教育的实施要根据人员知识能力与素质水平的实际情况,才能实现小康社会的有利发展,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创新能力与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更是发展人力资源强国、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在科学发展观理念指导意义上,将高等继续教育有效发展,坚持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原则,实现科学定位,这样才能为人力资源发展、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供积极力量,并发展为适合全民学习、终身发展以及学习型社会发展的综合教育。

2.人才培养。对人才进行培养是高等学校教育的主要目标,也是高校提升教育层次、实现行业发展的重要形式。要根据学生在学习中的基本目标实施多层次办学,还要突出继续教育培养的职业化、应用化,以及发展社会经济化的潜在需要,探索适合的学习对象、学习形式以及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教学模式。以社会的市场变化、学生的导向需要为目标,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职业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以及专业人才素养。为了突出继续教育的主要特色,要根据教育者的实际要求,将学生的学习结构进行优化、形成具有特色的教学课程模块,优化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最重要的是,还要协调高等教育与继续教育之间的关系,合理利用职业教育中的核心内容,这样才能使人才培养目标得到落实,才能处理好知识、素质的培养关系,以实现人才培养的积极需要。

3.师资队伍。推进师资队伍以及管理队伍的建设,能提高高等学校的办学质量。优化高水平的教师队伍,首先,针对继续教育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不仅要对教学工作量进行计算,还要对教师的岗位进行考核,以及对教师职称进行评选等,从而提高教师在继续教育过程中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要建立有关教师的信息库,保证师资信息之间的共享。同时,要对师资队伍进行管理,根据继续教育发展的规律、相关政策,要形成高水平、知识年龄比较合理的继续教育管理团队,从而实现继续教育的规范化与制度化。

4.网络平台。建立网络平台,主要以信息技术作为优势条件,并实现高等继续教育形式。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要发展以互联网、电视等媒体为载体的服务平台。不仅要合理进行规划,实现资源的有效共享,还要利用优质资源实施整合,以促进网络资源的合理开放。利用远程教育技术,加快继续教育,在高校中利用相关的教育优势,搭建合理的教育平台,实现不同类型的学习成果,满足学生者的个性化需求以及多样化发展。

5.监控管理。要完善高等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的相关政策、法规制度建设,教育部门就要统筹安排、相互协调,坚持政策指导以及质量监控。高等继续教育建立质量保障体系,建立具有专业特色的、精准课堂高的教育机构。还要实现政府、社会以及高校之间的监督形式,并定期进行有效评估。加强管理监控,实现办学行为规范化,提升教育质量水平。不仅要分级管理,落实各个人员之间的管理责任,还要建立继续教育的管理部门,统一实现学校管理,以保证高等继续教育的健康、有序发展。

三、总结

继续教育面向学校教育发展,对社会所有成员实现的教育活动,也是成人教育活动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部分。在我国实现高等继续教育不仅能提高劳动者素质与国民科学文化素质,还能为社会成员提供一定的获得学历、技能以及文化教育的机会。

作者:邵丽君 单位:南京科技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张新华.高等继续教育教学管理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

[2]方敏.高等继续教育学籍管理的变革及其发展探析[J].高等继续教育学报,2013

第6篇

2017年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学习心得体会【一】

教师专业是动态发展的、终身持续的过程,现代教学应是建立在教师学习基础上的。必须在加强和发展教师教育,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同时,加快教师专业化进程,以适应学习化社会、终身化学习的需要。由此通过对教师专业观发展历程的回顾,通过对教师专业能力的时代内涵以及教师继续教育课程改革原则的论证和阐述,探讨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创新的机制,明确教师的专业成长与教学的发展性是一种不断演进、不断超越的创造发展历程。因此,努力实施继续教育工程,加强中小学师资队伍的建设,开展面向21世纪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是面临新形势的需要,是增强县域经济实力、综合实力的需要,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为教育夯实了基础,教育的发展必将迎来一个美好的春天。

教师继续教育是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全体在职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和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有效途径,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学习期间,在与实际相结合不断的实践,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现将一些学习体会做个小结。

一、通过学习,我首先是更新了观念:对教师来说,研究是学习、反思、成长、发展的同义词,与专业人员的研究具有质的区别。它是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诊断性研究及实践者对自身实践情境和经验所做的多视角、多层次的分析和反省。通过学习,从过去的我与现在的我的对话交流,是努力摆脱已成的我,为不断获得新生的过程。努力研究自己,其目的就是为了提高自己、发展自己、更新自己。

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守护人。他将教师角色定位于学习者、研究者、实践者。教师首先是学习者,不仅要善于向实践学习,向理论学习,而且要向学生学习。教师是研究者,带领学生主动积极参与科研课题的研究。教师是实践者,实践的内涵是变革。

二、教育无小事。一个细节可能会影响一个孩子的一生。一个教师最可贵的品质在于他能从日复一日的教学生涯中领悟和体会到教育的真谛,开掘出散发着新鲜芳香、体现着高尚情操的教育细节。学生是具有极大可塑性的个体,是具有自立发展能力充满创造力的生命体。概括地说,教育的真谛在于启发自觉,在于给心灵以向真、善、美方向发展的引力和空间。

三、就人格而言,无论在任何时代、任何地域、任何学段,师生之间都应该是天然平等的。教师和学生不但在人格上、感情上是平等的朋友,而且也是在求知识的道路上共同探索前进的平等的志同道合者。

在教育中,教师要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学生,要用自己的言语去打动学生,把自己对人或事的真情实感流露出来,以此使师生间产生心灵的共鸣。学生只有感受到教师的善良和真诚爱心,才乐于听从老师的教诲。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抓住机会,适时地把自己的喜、怒、哀、乐表现给学生,与学生通过交流达到心与心的沟通。教师的语言要有魅力,要富有人情味、趣味,同时又要富有理性。这样的语言才能让学生愿意接受,达到教育的目的。暖人话语,滋润心田。温暖的的话语,可以使学生深深感到教师真诚的关爱,从而拉近师生的距离。教师对学生还要有一种充满责任感和理智感的爱,这种爱就是严格要求,严而有度,更要严而有理。

除了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之外,我们还需要结合个人情况及教学环境和特色来很好的贯彻和应用它们。这个过程也是一个自我发现和自我完善的过程,除了需要不断客观的看待过去的我,我们更需要一份持久的热情,一份对教育、对学生、对社会的神圣信仰与追求!

2017年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学习心得体会【二】

纳雍县东关中学 赵 锋 作为一名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是我们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为适应新世纪教育形势的发展,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及业务水平,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为努力搞好自身的教育教学工作,现将过去一学年的继续教育工作进行小结:

一、 学习情况及取得成绩: 本人在过去一年里,不断加强继续教育学习,通过自学、集中培训、远程教育培训及自练等方式,自己在各方面都有一些进步,完成自己制定的学习目标,具体体现在:

1、加强政治理论学习,认真学习了党的方针政策,了解时事及教育理论和相应的法律法规,通过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牢固树立了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思想,严谨治学,依法执教,在教育教学中树立为学生和家长服务的观念,增强了工作的责任心。

2、认真学习了《数学课程标准》、《教学方法和策略》等,从中吸取了不少经验,丰富自己的业务知识,获取现代教育的信息,使自己更加适应当前教学改革的发展,得心应手的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进一步改进了教育教学方 法,并积极投身教学实践,教学过程更加优化,为提高教育教学工作质量打下一定的基础。

3、 坚持不懈地参加各级开展的教研活动和业务学习、技能培训等,在教研活动中,认真做好准备,积极参加并与教师共同探讨新的教学方法,并认真作好记载和活动小 结,及时反思。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在教材的培训中,态度端正,积极主动学习,取得比较好的成绩,提高了教育教学的技能和技巧。

4、积极学习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作为一名教师为了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不仅认真学习理论,还要更加重视的是深入好教师的课堂,认真听课,学习教

师对教材的分析处理及应用生成的能力,与老师探讨教学方法,认真总结提炼,形成新的教学模式,达到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

认真吸取教学得失,分析原因,撰写的经验论文,体现了新的教学意识。

6、学习并撰写笔记《中小学教师法制教育》4学时,《多媒体课件制作与教学资源应用》(第二版)80学时、作业10次;《有效教学初中数学教学的问题与策略》48学时,作业10次;《教师师德、文明礼仪》4学时;共完成学习笔记(讲义)136学时,作业20次。

二、存在的不足: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虽然努力的学习,但自己的教学工作能力和某些素质较高的教师相比,还差距很大,如教学理念的转变,教育思想的更新以及教学方法采用还不能适应现代教育教学的发展,自身的业务知识和教学技能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今后的措施:

1、继续加强政治理论的学习,牢固专业思想,并加强师德的修养学习。 2、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课程标准,积极参加各级教研活动,积极投身于教育教学改革。

3、积极参加教学技能的培训,自练、自学,敢于实践,不断提高教学技能,为搞好来年的教学工作而努力。

2017年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学习心得体会【三】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是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全体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和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有效途径,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通过不断地学习,使我在理论上对教育、教学有了更深层次的体会。现做一个小结。

一、充分认识了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意义。

加强继续教育学习是教师适应竞争上岗的迫切需要,在人口出生率不断下降、中小学生逐步减少的情况下,中小学教师的需求量也在逐步减少,必然给教师的上岗带来严重的危机。在实行教师聘任制的今天,每个教师都应做好能者上、庸者下的思想准备。一个教师要在教师工作岗位上占有一席之地,在竞争上岗中处于优势地位,就必须加强学习,使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加强教师继续教育学习是教师适应学生思想日趋活跃复杂的客观要求,为了避免学生误入歧途,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教师必须及时了解各方面的信息(包括错误的),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善于运用先进的德育方法,消除学生受到的不良影响,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二、不断虚心学习、调整、充实、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

完善教学能力,明确认识到教育不仅仅是技术,更是艺术,教学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行为,教育行为是在教师自我临近下的一种有选择的技术,是根据在教学实践中积累起来的有关教学的经验,知识而形成的一整套操作技巧,我们只有善于设计教学,善于研究教材,选择合理的教法,学法,灵活地运用讲解、提问、练习、复习、谈话,编制试卷等技术,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才能表现出高水平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技术,而且这种教学技术与行为的发展组合,便会产生一种寓于创造性的教学方式和方法,甚至学术能达到正确、鲜明、生动的境界。使学生不仅生动的理解了学习内容,而且给人以艺术的享受。

三、转变教育理念,相信我的学生一定能成才。

第7篇

【论文摘要】培训理念及其指导下的培训模式直接影响着教师培训的质量,湖北省树立中小学教师培训的新理念,并在理论创新的基础上构建了新的教师培训模式,建立了符合全省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需要的教师培训模式。

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是指在基础教育领域内,对在职教师进行的以提高师德水平、业务素质、教育教学能力和自主发展水平为目标的培训机制、内容、方式和方法。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的基本构成要素是培训主体、培训理念、培训对象、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手段(方式、方法)与培训管理(过程监控、考核评价)等,这些要素的优化组合及发挥独特作用的过程,就是模式生长、发展、形成的过程。培训理念及其指导下的培训模式直接影响着教师培训的质量,湖北省树立中小学教师培训的新理念,并在理论创新的基础上构建了新的教师培训模式,建立了符合本省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需要的教师培训模式。

一、湖北省中小学教师培训组织运行管理模式的分析

1.“两线四级”的组织运行管理模式

湖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建立了教育行政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的“两线四级”组织运行管理体系。湖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行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省、市、县、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和培训基地,组织开展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各司其职,齐抓共管,保证培训工作的运行。

省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全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负责制定全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规划和政策;组织制定各类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计划;组织编审教材;审批全省高、初中教师继续教育基地的办学资格并加强对继续教育基地建设的指导;检查指导全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

市(州)教育行政部门根据省统一要求,负责制定本地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施规划和措施;负责本地区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及其基地建设,负责审批本地区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基地的办学资格;筹措和管理教师继续教育经费;考核、评估并指导本地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

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制定本地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规划并组织实施;负责本县(市)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基地建设;筹措和管理继续教育经费;指导乡镇及学校的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建立和完善教师继续教育管理制度;建立综合考评、奖惩制度等继续教育的驱动机制。

乡镇教育管理部门和教师任职学校有计划地选派、组织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并筹集相应的师训经费。中小学校长负有组织和指导本校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责任,把教师的继续教育列入学校工作的重要议程,积极组织教师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

省、市(州)、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依托教师进修院校和师范院校建立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协助教育行政部门抓好本区域内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工作。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行成绩考核和证书登记制度。继续教育基地负责做好学员的培训、考核和登记工作。对完成了继续教育的规定学时并经考核合格者,颁发省教育厅统一印制的湖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结业证书。

2.“三位一体”的组织运行管理模式

为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湖北省实施了“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以下简称“工程”),此项工程主要采取三位一体运行管理模式。

湖北省“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是湖北省教育厅为提高农村教师整体素质,实现教育资源优化配置,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而采取的重要举措。从2005年开始,用5年时间,将全省现有的10万农村乡镇中小学教师(其中校长培训1万人),集中到武汉市进行免费培训10天。“工程”采取政府招标购买培训,受训者全免费接受培训,严格考核培训情况,根据绩效给予奖励的运作模式。在具体运作方式上做到“五统一”,即统一安排培训时间,统一设计培训课程,统一调配培训师资,统一规定培训方法,统一订购生活用品。在培训工作实施过程中,省教育厅、培训院校、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建立了“三位一体”管理模式,加强培训工作的管理和质量监控。

省教育厅负责培训方案的制定、实施和管理,培训师资的选配、资源建设,加强培训过程的质量监控。市、州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参训学员的选送、组织与协调。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按时组织好学员报到并提供交通便利,确保学员往返和培训期间的安全,敦促学员完成集中培训后的在岗研修任务。承担培训任务的院校按要求利用自身资源,提供优质培训服务,确保培训质量。“工程”参加单位及其领导都按照职责分工,切实承担起相应的工作任务。省教育厅领导高度重视“工程”的统筹与协调、实施与管理。

二、湖北省中小学教师培训组织模式的个案分析

1.“三型十环”培训模式

湖北省十堰市教育局在中小学教师培训实践中总结出“三型十环”培训模式。“三型十环”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是教师需求多元化和教师培训多样性理论。“三型十环”模式构建的实践依据是校本培训经验的总结。教师校本培训,必须充分考虑欠发展类、发展类、优先发展类的不同实际及多种需求,设计教师培训的多样性培训模式。“三型十环”模式的构架主要有三种模式:学习——岗练——考评——分层模式;分层——研训——师导——定向模式;定向——专修——独创——发展模式。十堰市实验区按照行动研究的基本思路,构建了九种校本培训的教学模式:案例教学式、现场诊断式(微格式)、问题探究式、专题讲座式、示范——模仿式、情境体验式、自修——反思式、研训互动式、网络信息交流式。目前十堰市教育局总结提炼出了适合各种不同类型学校的校本培训“三型十环”模式,用于实验区的学校和县市部分中小学实验,获得了良好的效果。该模式正由实验区向全市中小学辐射实施。

2.“专家诊断”式培训模式

在教师培训实践活动中,武汉市洪山区积极试行“专家诊断”式培训模式。所谓“专家诊断”培训,即选出的专家组对参训教师进行培训前的调查研究后,针对不同的教师存在的问题,采取集中、分组、个人培训的模式,其主要特征是:专家“会诊”,因材施训。“专家诊断”培训的理论依据是皮亚杰的“临床法”和巴班斯基的“教育会诊”理论;成人个性虽具有相对稳定性,但也是可塑的;发展学生个性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需要具备鲜明特色与个性的教师。“专家诊断”培训遵循主体性原则、多样性原则、指导性原则、实效性原则。“专家诊断”培训采取一看、二听、三察、四议的诊断形式与方法。诊断标准与内容一要以学员个性特征为依据,二要以骨干教师标准作为依据,三要以新世纪对教师的要求为依据。“专家诊断”培训的程序:①聘请专家,成立小组;②自我评价,提出问题;③专家诊断,确定目标;④制定方案,实施培训;⑤效果评价,总结提高。如此培训,形成了一批具有独特教学风格和鲜明个性的骨干教师。同时也遇到一些困难,如实践场地难找,工学矛盾,经费紧缺教材缺乏,给参训教师备课造成了困难,从而影响培训效果。

3.校本培训能级模式

2004—2007近三年来湖北荆门东宝区教育局着力于具有“针对实际、强化实训、突出实效”特点的校本培训模式创新,展开了构建新型教师校本培训能级模式的初步探索与实践。所谓新型教师校本培训能级模式,是一种以培养适应新课程和学生素质发展新要求的高素质师资队伍为目标,以学校为单位,以教师为主体,以教师能力发展为核心的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工作体系。新型教师校本培训能级模式的总体构架是:构建三大体系,形成三大平台,达成三大愿景。

(1)目标与内容体系:首先是明确总体目标定位,达成三大愿景。一是以构建“能级模式”为支撑,切实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二是以发展教师“八项能力”(终身学习能力、职业表达能力、课堂教学能力、课程开发能力、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学生教育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和特色争创能力)为支撑,切实促进学生的素质发展;三是以优化师资团队“三型”(成长型、成熟型、成就型)能力发展结构为支撑,切实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其次是分能力项目、年度(学期)和具体实施培训活动项目,拟定明确的培训目标要求。形成培训内容菜单:一般可分A培训能力项目、B必修课程要目、C能力实训要点三级来编制,并相应附加必要的实施说明。

(2)途径与方法体系:搭建自主研修、岗位培训、远程教育三大平台,突出“主体化”、“一体化”、“信息化”特点。

(3)管理与评价体系构建要求:落实机构,落实常规,落实评价。

4.课题驱动模式

2007年,蕲春县被确定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有效推进区域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实验区,申报的子课题《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的有效模式研究》已被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总课题组审定批准。参与课题实验为该县以校为本的教师培训提供新的发展支点。以课题为载体,以校情为依据,进一步深入探索校本培训的新模式、新策略,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实现全县教师队伍素质的整体提高。

在面上,积极构建“县、片、校”三级联动的教师培训机制。在点上,不断创新努力形成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模式。一是导师引领模式;二是名师研修模式;三是课程开发模式;四是课题带动模式。开展教师校本研修工作的指导思想是:统一部署,全面推进,科研引路,示范先行,校长负责,评估奖惩。

第8篇

关键词:教育工作;成人继续教育;受教育者

当今社会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经济发展竞争日趋激烈,经济发展的竞争本质上是人才的竞争。全日制教育学习是培养人才的一种渠道,但是仅靠这种渠道培养出社会所需的各种类型人才是不现实的,有必要开展一种新的教育形式—成人继续教育。

一、成人继续教育的重要性

我国成人继续教育在以往的发展过程中长期处于低谷状态。近年来,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在不断扩招,我国民办高等院校的规模在不断壮大,在高等自学考试不断改革和调整的背景下,我国原来的高校教育的“精英教育”逐步发展成为大众教育。学校教育结束之后,全体社会成员参加的教育活动主要是继续教育,特别是成人继续教育,成人继续教育在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增加综合竞争实力,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进行的关键工作是大力开展成人继续教育,以此来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能够促进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有利于构建学习型社会。

二、成人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

1.社会大众的接受继续教育的意识还不够强烈

我国很多在职企事业员工,出于评定职称需要,大都具有很强的接受成人继续教育意识,但是这种继续教育意识本身存在一定的功利性,很少能够考虑到自身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其实最应该接受成人继续教育的群体是低学历者、工作不稳定者、农民以及外来务工人员,但是这部分人群却思想却恰恰相反,极度缺少接受继续教育的意识。

2.成人继续教育的质量不高

以全国统考的成人高考为例,成考的门槛很低,考场混乱,入门考试的分数线也很低,甚至于说没有分数要求,使得成人高等教育的全国统考含金量很低,其招生也只是流于形式。这种宽泛的招生考试制度,显然不能保证教育质量。现阶段的成人继续教育普教化现象非常严重,在教育模式上照搬、照抄普通高等教育模式,没有从成人继续教育的特点出发,探索出具有特色的教育模式。接受成人继续教育的学员存在工学矛盾、接受能力低等现象,使得教育受到影响,使成人继续教育功能不能有效发挥。

3.政府和社会对成人继续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在教育体系中,成人继续教育没有占据重要地位,只占从属地位,社会大众对其也普遍存在轻视心理。高校当中有些提供成人继续教育,但是并没有当做工作重点,也并没有安排一些优秀的教师致力于成人继续教育,对待成人继续教育只是敷衍了事。社会大众对成人继续教育的认可度不高,认为参加成人继续教育只是在混证书,学不学效果一样。在企业中,企业也没有严格规定员工要接受成人成人继续教育,对其重视程度不够。

三、解决对策

1.将成人继续教育纳入学习型社会建设范畴

政府要发挥宏观调控职能,借助社会组织的力量大力开展成人继续教育。政府要鼓励社会办学机构积极参与成人继续教育工作的开展,不断扩大社会办学机构的办学自,办学过程实现规范化管理,不断提升教学质量。要充分发挥社区教育在成人继续教育中的作用。借鉴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办学经验,充分发挥社区教育在成人继续教育中的作用。我国开展成人继续教育要考虑到社会居民聚居性强的特点,充分利用社区教育的组织和管理优势,对社区内的学校、机关以及团体进行有效整合,组建社区学院,实现社区居民不用出门就可以接受成人继续教育。

2.提高成人继续教育的质量

高校要将成人继续教育作为工作重点,使其能够推动高校发展。在大力提倡构建学习型社会的背景下,高校要充分发挥全面提升国民素质的社会职能,提高对成人继续教育的重视程度,使成人继续教育模式能够更加连续,过程中更加完整。成人继续教育要探索出符合自身实际的教育模式,绝不能单纯照搬普通高等教育模式,根据自身实际制定出符合自身发展特点的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要更加注重教学大纲、课程设置以及教材选用的实效性和体系性。

3.大力推广非学历教育

成人继续教育应该从我国教育的实际出发,积极开展学历教育,但是成人继续教育在增强学院专业能力,提高学生职业素质方面能够发挥重要作用。成人继续教育应该注意这一特点,在社会范围内大力推广非学历教育,这是成人继续教育获得有效发展的大势所趋。比如成人继续教育应该按照用人单位对员工的要求开设一些有针对性的训练课程,而不能只是单纯进行学历教育。成人继续教育应该有效整合社会教育资源,不断拓展办学渠道,提高办学质量。

四、总结

总而言之,成人继续教育要想获得更好地发展,需要国家、高校、社会组织以及公众的积极参与,要不断探索适合成人继续教育发展的特色教育模式,借助于社会各界力量,在政府的鼓励和支持下大力开展成人继续教育,促进成人继续教育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晓红,胡俊江.建设学习型社会与成人教育的创新和发展[J].继续教育,2014(9):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