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13 11:17:3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再别康桥背景音乐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一、领悟语言之美
《我的空中楼阁》一文中有这样几句话:“小屋在山的怀抱中,犹如在花蕊中一般,慢慢地花蕊绽开了一些,好象层山后退了一些。山是不动的,那是光线加强了,是早晨来到了山中。当花瓣微微收拢,那就是夜晚来临了。”学生对这几句话理解得不够深刻。我把画好的“山中小屋”放在投影仪上,利用光线的明暗控制操作了两遍后,学生恍然大悟。这样,学生不仅能够形象地体会到这个比喻的贴切,也更加惊叹于作者驾驭语言的能力,深切体会到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
二、体会画面之美
学习《神奇的极光》一文,通过观看“极光冕”“极光弧”“极光片”“极光带”“极光幔”“极光芒”等优美的画面,学生具体形象地感知到极光的美丽,极光的神奇。《故都的秋》则配以几幅“秋花图”“秋槐图”“秋蝉图”“秋雨图”“秋果图”,学生不仅能感受到秋的清冷,秋的清高,秋的成熟,更能体会到作者对北国之秋的喜爱之情。
三、渲染意境之美
朗读能尽显美文之美。在朗读时配以优美的音乐,不仅能使朗读更具韵律美,让人体会到文字的动态美,而且能渲染气氛,让人感受到深远而优美的意境,使读者与作者产生共鸣。例如,朗读《木兰诗》时,配以《十面埋伏》的背景音乐,让学生感受古时战斗场面的激烈,感受到花木兰身上的男子汉气概;朗读《再别康桥》时,配以《高山流水》的背景音乐,更能渲染作者与康桥依依难舍之情;朗读李清照的《声声慢》时,配以《二泉映月》的音乐,更能深入作者的内心,体会到作者国破家亡孤苦、凄凉的愁绪。特别是朗读“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一句时,配以空寂的滴水声,仿佛文字也具有了生命,一字一句都敲打在读者的心上,是那么的真切,那么的无奈,那么的伤感。
[关键词]备课 课堂教学 教学手段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3-0163-01
一、制定恰当的教学目标,在备课环节上下足工夫
教学目标是教育教学的指挥棒。制定一个恰当的教学目标,既能让教师在课堂教学环节紧扣主题,娓娓道来,极大节省教学时间和精力,而且引导学生由浅入深,集中精力,调动学习积极性,最后达到极大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在新课标下的高中语文教学目标具有如下特点:1.教学内容须是教科书中的重难点;2.讲授方式须是教师能讲透,学生能听懂;3.学习目标须是让学生能够联系生活实际,掌握知识方法。如果教学目标不明确,没有一个系统性的逻辑思路,不仅让课堂教学显得散乱无序,也使得教师教授吃力,学生也难以消化。
要把握好教学目标,就需要在备课环节多下工夫,尽可能多地了解和掌握与本课堂相关材料;下足工夫,精心设计本课堂教学。在备课环节中,语文教师首先要掌握课堂内容的大致范围、目的要求、重点难点。明确了教学目标,才能有的放矢,最终对教学做到胸有成竹。而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联系教学内容的知识点,积极寻找学生的兴趣点,用简练的语言编排课堂教学。
恰当的教学目标,能够引导教学环节紧紧地围绕教学目标有计划、有逻辑地进行;精心设计备课,能够创造出不仅教师讲课积极性高而且学生学习积极性高的优质课,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二、创设和谐的课堂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当今教学条件下,课堂教学依然是最重要的教学方式,因此,创造一个活泼、生动的课堂教学氛围,会极大提高学生对高中语文的学习兴趣。
(一)要注意教学语言表达的生动性
课堂教学的最重要交流方式就是语言交流,有人把教学比做是一门语言的艺术一点也不为过。因此,要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就要从语言做起。在教学中,教师要提前设计生动、幽默的语言,用最通俗易懂的表达能力来感染和吸引学生。教学实践证明,教师的风趣和幽默,不仅会增加学生对教师的好感,从而最终达到吸引学生的兴趣到这门课程来的目的。
(二)利用情感教学来感染学生
富有情感的课堂教学,不仅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促进他们的情感体验,从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高中阶段的学生不仅面对繁多的课程学习压力,还要面临一直都像一座大山一样压在心底的高考压力,因此,高中语文教师要增加亲和力和乐观的情绪缓解学生压力。
首先,教师也要增加课堂教学的亲和力。在传统教学中,教师都是一种“填鸭式”教学方式中的“夫子”形象,给学生一种冰冷和威严的形象,这样的师生关系是不利于新课标下的教学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以一种平等的态度与学生互动,还要在各方面多加关心和关爱学生,让学生感觉到温暖。教师要从教学的形象和态度上下工夫,从面部表情以及心情态度上对学生加以引导。还要求教师在课前积极调整,以放松的心情和愉悦的心情走进课堂,把微笑和放松传染给学生,让学生受到感染,缓解学习压力,能够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轻松学习,学有所获。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用丰富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
其次,还要注意通过鼓励等方式增强学生自信。自信是成功的保证,作为教师一定要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并在课堂教学中创造学生的表现机会,增强学生学习语文课程的自信。在课堂教学环节中,要针对不同的学习层次的学生,给予不同的鼓励方式。
三、丰富教育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一)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教学手段
在当今中学教学当中,多媒体计算机等技术已经成为大多数学科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而由于高中语文课程的特殊性,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应用并不太广泛。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积极掌握计算机以及多媒体的制作和运用技术,积极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现代诗中的经典、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是一首优美、浪漫的抒情诗,它将对于康桥的不舍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并将自己的感情融入康桥美丽的景色,不仅使读者身临其境于诗人想象的美丽世界,而且也驰骋在诗人天马行空的情感之中。如果教师利用多媒体,通过那婉转悠扬的背景音乐以及那美丽至极的康桥图片,不仅帮助学生了解《再别康桥》,进而使学生学好这首诗歌,也使教师的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二)利用艺术表演等形式,活跃课堂教学气氛
如何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通过长期的教学探索,我总结了如下的几点:
教师的范读是最好的朗读指导,也是培养学生朗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由于教师本身的职业特点, 决定了他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教师在朗读时感情饱满,声音洪亮,节奏明显,读得抑扬顿挫,这无疑就会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同时也教给了学生一些朗读技巧。如诗词、文言文教学,教师通过范读,本身就是对学生的直接朗读指导。教师在范读时对多音字的读音、长句的停顿、句子的重音要重点指导。如《再别康桥》中“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两个“轻轻的”要读的轻快,这样才能表达出作者对康桥的留恋惜别之情。教师在范读时还要让学生再联系诗句的内容,把诗人所描绘的情景在头脑中构成一幅幅画面,把优美的文字变成立体的画面。只有这样,才能把老师的范读和学生的思考联系起来,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才能锻炼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教师的范读也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同的文体特点,可要求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自己喜欢的文章片段,形式灵活多样。学生可高声朗读,可悄声默读,可激情昂扬,可委婉低沉,只要便于感情表达,便于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这种方法既便于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又便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学生通过自由诵读达到对课文的理解、感悟和赏析。如在散文《鼎湖山听泉》的教学中,我运用这种方法,让学生自由的吟诵。学生很快便理清了作者的行踪,把握了作者的情感。在散文教学中运用这种方法,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中学阶段正是学生好胜心强的时期。针对这种心理,课堂上可采用比赛的朗读方式,给学生充分的准备时间,让其他学生做评委,对每一位同学的朗读作出点评,并评出“朗读能手”。也可在全班推行这种朗读方式,把全班同学分成几个小组,让他们各自互评,评出“优秀小组”。在准备朗读、评比的过程中,学生的朗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也调动了他们朗读的积极性,激发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这种方式比较适合小说教学。小说情节曲折,人物对话富有特色,彰显个性。课堂上,可让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朗读。在准备朗读的过程中,学生揣摩人物的心理,把握人物的个性特点,同时也加深了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朗读水平,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在《我的叔叔于勒》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分别扮演菲利普夫妇、于勒和我,学生在朗读时激情昂扬,语气语调模仿的活灵活现,掀起了课堂教学的阵阵。
多媒体技术集电脑、录像、电视、播放四者于一体,打破了计算机跟其他电教设备的界限,教师借助多媒体技术能同时处理、获取、存取以及展示两种及其以上类型不同的信息,创造良好、高效的教学环境。多媒体技术具备集成性、交互性、共享性、实时性等特点,在运用多媒体技术时教师应合理把握度。
一、多媒体技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优势
1.多媒体技术能创设逼真教学情境。借助多媒体技术能将文字、图片等静态的知识动态化呈现在学生面前,创造逼真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犹如身临其境,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如在《沁园春·长沙》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用多媒体播放背景音乐引导学生朗读,并展示著名画家傅抱石以《沁园春·长沙》为素材创作的国画“江山如此多娇”,让学生犹如真的身在辽阔的冰天雪地里,真的在与指点江山的伟人对话。
2.多媒体技术能凸显教学重点难点。借助多媒体技术能将复杂难懂且枯燥的内容具体、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如在《荷塘月色》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用多媒体图像、声音等将荷花的颜色、外观、姿态、习性等展现出来,让学生更全面、更直观地欣赏荷花,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文中的“借景抒情”。
3.多媒体技术能有效拓展学生视野。电脑里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教学素材,能有效解决传统语文教学中语文素材少的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进行检索和超链接,查询需要的教学资源,有效拓展学生的语文视野。
4.多媒体技术能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传统语文教学注重给学生灌输知识,通常学生都是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状态,禁锢了学生思维。借助多媒体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促使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打开和运用思维,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多媒体技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弊端
1.减少师生情感交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后,在课堂上教师更多的是注重正常播放课件,学生注意更多的是屏幕上的播放内容,本应是师生间的交流也演变成了“人与机”的关系,师生间缺乏情感交流。
2.学生思维发展受到抑制。多媒体课件都是教师先制作好的,要临时更改很难,这就使得教师很难结合课堂上学生的实际表现适当调整教学思路,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强度难以得到有效培养。
3.不能有效培养学生语感。在语文教学和学习中文本阅读永远都占据着难以替代的地位,学生要领悟语言,培养语感,必须要注重积累、仔细推敲、品味和比较,但很多时候这些都被多媒体呈现的动态画面和音乐替代了,很难达到深入培养学生语文语感的目的。
4.限制了教师主导地位的发挥。教师借助多媒体教学就将显示屏当做了黑板,鉴于屏幕只能一幕幕显示讲课内容,不能将整堂课的教学内容和重点难点在一页显示完全,这必然会对学生把握整篇文章造成影响,加之教师难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已经设计好的课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就容易处于被动地位,难以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三、中学语文课堂应突出文字魅力
通过分析多媒体技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利弊,本文认为,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技术时要把握好度,教学重点还是应该放在如何突出文字魅力上,这是由语文学科的本质特点决定的。具体可以从以下两点着手:
1.注重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朗读是将书面语言转变成有声语言的再创作活动,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语感、提升语文素养的重要环节。通过朗读,让学生体会语言文字的含义和美感,领悟课文的思想情感,甘愿被语文文字魅力折服。
2.注重联系实际。语文教材中很多知识都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注重挖掘教材里的实际元素,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将这些元素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便于学生接受和理解,也让学生能更深入的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如徐志摩《再别康桥》的教学,这是一首十分出色的离别诗,要让学生感受诗里的离别美和诗意美,首先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故乡》、《蓝莲花》等具有离别气息的歌曲作为背景音乐,营造一种充满离别美的氛围,让学生讲讲自己有没有跟家人和朋友离别的经历,勾起学生心中浓浓的爱和离别之情;然后通过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表演性朗读、分角色朗读等多种方式,跟着背景音乐带入情感朗读课文。课文里有这样一句话:“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这句话里的“轻轻”、“走”、“来”都无不展现了作者的缅怀之情和离别之情,这就是文字魅力的体现。这句话也成为了中国传诵一时的名句。
【关键词】语文课堂;多媒体
“内容枯燥,气氛沉闷。”这是大多数人对传统语文课堂的认识。这样的课堂教师往往占了主角,整堂课以教师的单一讲授为主要手段,往往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
夸美纽斯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怎样才能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怎样提高课堂的效率?这就需要我们与时俱进,让语文课堂活起来。我尝试在传统课堂模式中插入多媒体的运用,在不断摸索中总结出了一些不成熟的做法:
一、运用多媒体,用歌曲、故事或时事新闻等形式激情导入
传统课堂一般由教师口述直接进入新课内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枯燥乏味的导入,从课堂的一开始就没有勾起学生激情,那接下来的课堂中学生也就浑浑噩噩地混日子,只是在被动的接受,没有了参与的热情。
而如果换一种导入的方式,是不是结果就大相径庭了呢?
如在上《都市精灵》时,课堂一开始我以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导入。“有一个女孩, 她从小爱养丹顶鹤,在她大学毕业以后, 她仍回到她养鹤的地方。可是有一天,她为救那只受伤的丹顶鹤,滑进了沼泽地,就再也没有上来。”当这段旁白响起,学生立刻进入了这凝重的情景中,w会到了女孩的伟大精神,从而激发起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野生动物,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热情。教师再稍加点拨,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了课堂,融入了课本。
再如《两小儿辩日》一课时,我请教电脑老师制作了动漫图片,从课堂一开始就提出:“太阳是早晨离我们近,还是中午离我们近?”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课堂气氛一下就活跃起来了。得出了几种结论:有的学生认为早晨、中午的太阳离我们一样远近,有的学生认为是早晨的太阳离我们近,也有的认为是中午的太阳离我们近。众说纷纭,这样,课堂一开始,通过动漫图片和引导性的提问,激发了学生主动求知的兴趣,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新授课的内容中去。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我们可以运用多媒体,把音乐,美术带到语文课堂教学当中去,多变换导入的形式,其效果是出人意料的,充分抓住学生的心理,定能激发起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样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
二、诗歌的配乐朗读,激感的兴趣
白居易曾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语文老师应该将学生带入预想的境界,挖掘出教材的内涵。要学生透彻理解作者的情感,那有效的途径就是朗读,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让学生爱上朗读,我想到了配乐朗诵比赛。每学期我多会组织学生进行几次朗诵比赛,事前让学生先找好材料和配乐,再利用语文课进行比赛。每次活动,学生参与的热情非常高,每次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如A同学在朗诵李瑛的《我骄傲,我是一棵树》时,他选择了雄壮而激奋的《黄河大合唱》为背景音乐,在朗读中倾注了自己对诗歌的深刻理解,如“山教育我昂首屹立,我便矢志坚强不移;海教育我坦荡磅礴,我便永远正直生活……”语气铿锵有力,激昂滂湃。
而B同学朗诵的是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他选择的背景音乐是《秋日私语》,当背景乐响起,眼前浮现是那样一幅美景:萧萧的秋意,宁静的日落,金黄的树林……B同学读到“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时,那轻缓柔和的语言,和配音构成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传递出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
通过这样的朗读,教师无须过多分析,学生就已领悟了情感、理解了诗歌的主题。通过几次这样的活动,学生爱上了朗读,不管是诗歌还是现代文,一拿到课本,配乐响起,他们就有了古人“摇头晃脑捋胡须”的投入感,对于文本的理解能力也与日俱增。
孩子的天性就爱动,有一种先天的表演欲望。借用多媒体,运用一种调动其积极性的教学方法,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在教学中如果能利用这一点做文章,肯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名著阅读中的多媒体运用
随着名著阅读在近几年的语文考卷中比分的加大,语文教师也越来越重视名著阅读的教学。如何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比较完整地掌握书中情节,理清人物的关系,成了语文老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我再次运用了“神器”――多媒体视频。
当学习名著《西游记》时,我鼓励学生利用节假日看《西游记》电视,同时要求学生找出电视与原著的不同之处。学生对于用这样的形式来学习名著,自然是兴趣浓烈,这比枯燥乏味的读书有趣多了。而学习《格列佛游记》时,我就组织学生观看相关电影,看完电影,学生对于小说中出现的四个国家,主人公的性格,主要的经历等问题,自然了如指掌,而且印象非常深刻。在考试中遇到这样的问题,自然是小菜一碟,难不倒他们了。
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学习名著,我认为比单一地读原著有趣得多,也有效得多。学生也乐于接受,不得不说这又是多媒体的功劳。
关键词:音乐 语文 运用
一、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就是语文教学和音乐教学结合的实践者
《诗》是我国最古老的诗歌总集,它收录了我国自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间的诗歌。这些诗歌当时都是配乐演唱的歌词,是文学和音乐结合的最完美的形式。《诗》成书的时代正是孔子生活的时代,孔子一生又酷爱音乐。他在齐国与乐师们论乐,听到《韶》乐,他说:“学之,三月不知肉味。”孔子把《诗》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势必关注《诗》中的音乐因素,孔子的课堂上一定是书声朗朗、歌声悠扬的。孔子是大教育家,他们的课堂就在河边,最好的教学方法是唱歌。歌词是文学的,曲子是音乐的。由此可知,音乐和文学是孔子教学的重要内容,并常常使两者融为一体。在孔子的课堂上音乐与文学相融,分离是不可思议的。
二、音乐应用于语言教学具有科学理论依据
新课标指出,高中语文课程要“加强与其他课程的沟通,更新内容,以适应现实生活和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新课标的这个要求告诉我们,可以用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和手段辅助语文教学,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有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新课标还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新课标把审美教育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而音乐对审美意识的构建起重要作用,它不仅能提高人的美的鉴赏力和美的创造力,而且能启迪人的智慧,陶冶人的情操。
据此,我们应在教学实践中将音乐引进语文课堂,用别开生面的课堂教学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最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中学教材中作品与音乐关系密切
现行的高中语文教材版本很多,新的、旧的、普高的、职高的,基本上都少不了《诗经》《汉乐府》中的优秀作品,以及《琵琶行》《蜀道难》等经典的篇章。《诗经》中的音乐因素和文学因素是不可分割的;《汉乐府》实际上是带有音乐性质的“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诗体;《明湖居听书》听的就是音乐效果;《琵琶行》中再现作者心路历程、生命流程的是音乐流程。因此,要读懂这些文章离开对音乐的理解是很难实现的。现代诗文中很多都可以作为配乐朗诵的典范,如《致橡树》《再别康桥》《泪珠与珍珠》《我与地坛》等。
四、音乐与语文结合多样效果
(一)课前序曲,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新的课程标准非常强调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真正的参与,应该是思维的参与,情感的投入。每篇课文都有特定的时代特点、生活气息、人物性格以及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中,我们首先要为学生营造与课文相一致的情感氛围,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感受作品。
同志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政治家,也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他的诗歌《沁园春·长沙》把磅礴的革命气概和壮观的景物融为一体,体现了豪放的诗风。学习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同志以天下为已任的博怀,可以用贝多芬著名的《英雄交响乐》作为学习这首诗的前奏。波澜壮阔、排山倒海、激情澎湃的音乐体现了和人民的坚强意志、英雄性格。音乐预热了课堂气氛,学生产生了激起奔放的热情,形成了学习这篇课文最佳的情绪状态。
(二)背景音乐,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
声音中蕴涵着的丰富情感魅力是不可忽视的。为了让悦耳的音乐吸引学生投入情感,与课文中的文学形象产生情感共鸣,为一些课文朗读添加一些背景音乐,在激发学生情感,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课文方面,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孔雀东南飞》和《梁祝》是我国艺术苑囿中的奇葩,“焦刘”的悲剧和“梁祝”的悲剧惊人的相似。不同的只是它们分别以不同的艺术样式表现。我们在学习《孔雀东南飞》时,先让学生聆听小提琴协奏曲《梁视》。音乐时而委婉起伏,时而渲染惊恐不安的情绪;时而如泣如诉,悱恻凄绝,催人泪下;时而充满幻想,清澈柔美。迷人的音乐让学生感受到“送别”的缠绵,“殉情”的悲切和“化蝶”的美丽。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联想和想象,由梁山伯与祝英台的遭遇联想到焦仲卿与刘兰芝的悲剧,联想到诗歌中的人物性格。悲剧产生的社会背景,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五、解读音乐,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在借助音乐组织语文课堂教学时,一定要把提高阅读写作能力作为“本”,不能把语文课上成音乐欣赏课。音乐走进语文课堂是一个大文章,随着课程改革逐步深入,语文课堂教学的形式必然会出现多姿多彩的局面,而音乐的参与必然会给语文课堂教学带来更多的新意。
六、配乐朗读,调动情绪,引导学生领悟作品的内涵
关键词:语文;情境;实效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给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者带来疲劳。”所谓教学情境,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感氛围,也指具有一定情感氛围的教学活动。实践表明,跟语文有关的自然、社会和生活现象以及问题、故事,史实、新闻报道、实物、图片和影像资料等,都可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用来创设课堂教学情景,用来引导学生进入学习语文知识的天地。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启发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是提高中学学科教学实效的重要途径。一位著名的教育家说过,“思想、观念、信仰一旦插上情境的翅膀,喻理和情境一旦合成美妙的气氛就能使学生产生巨大的学习驱动力。”可见创设情境多么重要。怎样才能发挥好语文教学中的情境效应呢?笔者就从如下几方面进行了探讨。
一、创设导入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妙的导语,可烘托出特异氛围,把学生的感情引入到课文情境中去。教师如能通过巧妙的导入设计,调动学生,创设出各种相对应的情境,那就为一堂好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设置各种导语,如诗词导入、音乐导入、故事导入、问题导入、实验导入等等,让学生一开始就融入教师创设的情境氛围中。如在讲《边城》的时候,由于历史年代的久远学生无法直接感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当中,笔者这样设计:由中国四大爱情传说的片断影像引出一段话:“中有孟姜女哭长城的执著,外有魂断蓝桥的钟情,以及乱世佳人斯佳丽,泰坦尼克水晶恋……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姆霍林斯基所说‘爱情,是生活中的诗歌和太阳。'既然爱情如此神圣、神秘和神奇,那么,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进湘西,去解读一段健康、优美、质朴的爱情故事。”很自然地导出新课,使学生饶有兴趣地融入到作品的意境中去。
二、创设音乐情境,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音乐能给人很强、很直接的感染作用。古有项羽“闻四面楚歌”而兵败,最终乌江自刎。可见音乐能渲染情境,创设氛围。在语文教学中,有效地运用音乐,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教学中,如果能够配上情调和谐的音乐作背景,就能给学生一种直观的感受,从而营造出更强烈的情感氛围。背景音乐的选择应该与文章的基本情调一致,否则,非但不能促进情境的设置,反而会影响课文本身的感人色彩。在《春江花月夜》、《再别康桥》、《荷塘月色》、《念奴娇・赤壁怀古》等诗文的教学过程中,或播放钢琴曲,或插入古筝独奏等,能在课堂教学中营造出和谐的氛围,让学生沉浸于作品当中,真正激发学生的领悟能力,带给他们美的享受。
三、创设画面情境,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
课本中选取的大量文学珍品,其作者的生活背景、文化阅历、文学修养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都不可能在同一个层面之上,甚至是有着难以逾越的距离。那么,如何让学生走近作者,走进文字当中去撷取精神上的养料,培养想象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教学过程中引入画面,目的就是用这种艺术手段来刺激学生的感官,使他们以最佳的情绪有意识地、设身处地地展开想象,从而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字里行间的信息和意蕴。所以,课堂情境创设最根本的目的就是激发学生的思维热情,引发学生的创造活力。如果学生能够在画面营造的氛围当中,将感情倾注于审美对象,那么作品本身具有的情感美和艺术美,都能完美地展现在他们的面前。比如教学戴望舒的《雨巷》,我给学生展示一幅幅雨景图,配上轻柔的音乐,让学生想象主人公在雨巷孤独前行时的彷徨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适宜的画面情境设置,能调动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引领学生由此及彼、触类旁通,自然地进入到作品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思之中去,他们的审美能力也能得到很大的提高。
四、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品质
通过巧妙提问,创设悬念情境,可以造成学生渴望、追求的心理状态,激发学生的兴趣,使教材紧紧扣住学生心弦,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教学《胡同文化》时,为使学生深刻理解胡同文化对北京市民的影响,并能用辩证的观点看待胡同文化,教师设计了以下三个问题:
⑴北京市民形成这种文化心态的原因。
⑵用现代的眼光审视胡同文化,你认为哪些应该发扬继承,哪些应该摒弃。
⑶面对胡同文化的衰败,作者的感情是复杂的,你从字里行间品读出了哪些感情,请结合课文进行分析。学生通过对这三个问题的探讨,学生的思考更深入,对胡同文化有了更全面而客观的认识。
再如我在分析《项脊轩志》的写法时,设计了三道题:
⑴本文在题材的选择上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⑵本文最让你感动的事情是什么?为什么?
⑶生活中最细小的事往往也是最感人的,在家庭生活中有你感受最深的小事吗?
一石激起千层浪。那些平常被自己忽视的、不以为然的,或是认为理所当然的事一经说出,就不再是小事了,学生的思想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在语文教学中,合理设计问题情境,能激活学生的思维,能带活一堂课。
【关键词】现代诗歌;现状、成因分析; 方法探究
一、初中生学习现代诗歌的现状及成因
笔者曾对某中学初三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 :初中学生绝大多数是喜欢现代诗歌的;现代诗歌优美的意境、饱满的情感对学生富有吸引力;学生认同学习现代诗歌有助于美好性情的养成;但是学生课余却很少主动诵读现代诗歌;绝大多数学生没有自己能张口说出的现代诗句。
结合问卷中学生给教师的建议来看,笔者分析认为,目前初中语文现代诗歌的教学现状,还没有很好地实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分析原因无外乎以下几点:
(一)中考这一“指挥棒”的影响,使现代诗歌处境尴尬
翻看一下历年中考试卷,很少有涉及现代诗歌内容的。在紧跟中考导向的前提下,很多老师很难把现代诗歌教学落到实处,忽视了对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无法有效彰显现代诗歌的美,更无法有效培养学生的感悟、鉴赏能力,尤其是在一些相对较弱的农村学校。
(二)选编教材的现代诗歌文本内容缺乏时代感
很多语文教师又没有对课堂内容进行适时适当的延伸拓展,语文课本似乎是中学生了解现代诗的唯一途径,从而造成除了从课本上学到的为数不多的几首现代诗歌外,学生们基本上再也说不出其他的现象。当然选入文本的这些诗歌都是中国现代以来很好的作品,但有限的篇数,还是限制了学生的阅读广度。
(三)语文教师对现代诗歌教学的认知有待改进
一些初中语文教师对《初中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没有足够重视。对现代诗歌缺乏足够深入的研究,并且阅读的现代诗歌作品数量有限,导致教师文学素养相对不足。没有能够让学生充分领悟诗歌的意境韵味,没有能够通过引领感悟的方式展示诗歌的美,导致学生对现代诗歌学习缺乏兴趣,不能很好地完成大纲要求。
二、现代诗歌教学新实践
初中语文教师针对当下新形势,学生学习现代诗歌的现状和要求,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应积极探究现代诗歌教学的新模式,让学生学有所得,实实在在得到高尚情操与文学素养的熏陶,打开现代诗歌的一片新天地。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曾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
(一)多维度调动学生学习现代诗歌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喜欢现代诗歌,自然要投其所好,采用一些方法,激发他们对现代诗歌的兴趣。
1.让学生为现代诗歌选择朗诵的背景音乐
诗歌是诗人用文字构建的拥有音乐感的意境。诗由歌起,歌由意生。语文教师要把脉学生生命的律动,他们爱唱爱跳,爱新奇的东西,现代诗歌是诗!是音乐!是舞蹈!那就把诗歌交给学生自己玩吧!
学习戴望舒的《我用残损的手掌》时,学生有的配阿炳的《二泉映月》,有的配电视剧《士兵突击》主题曲,有的用纯钢琴音乐《TEARS――眼泪》,比较效果之后,学生最后一直认为小提琴《沉思》既不过于激昂又不过于忧伤,更适合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如此一番比较,学生学习现代诗歌的兴趣高了,唤起对诗歌的向往和追求。
2.从普通话版到方言版诵读现代诗歌
诗有最精粹的语言,是文学的经典。如何读诗?才能让学生感受诗人情感,领悟诗歌哲理呢?单一的诵读模式,程式化的朗读指导,学生习以为常,诗歌教学不妨来点“麻辣烫”。班级的学生大都来自不同省市,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言朗读歌诗,呈现出浓郁的地方色彩,让诗歌教学课堂充满情趣,不同的乡土文化在课堂形成碰撞,诗歌语言悄然发出新芽。
(二)立足单元整体教学,联读优秀现代诗作
1.上好单元小结课
让学生在比较中品评诗歌,不同时代,不同思想情感,学生把学习体验提升到语言表达高度。认识诗歌的视角多样化了,视野就会越广阔。学生内心世界是跃动的,眼中的世界也满是诗的元素。
2.对现代诗歌拓展联读
学习现代诗歌单元,引入《雨巷》《致橡树》《再别康桥》等优秀诗作。通过一些撼人心魄的诗句,让学生心灵跃动起来,既是从内容上吸取个性思想的滋养,又是从形式上学习时代句子的创新。学生心灵就会开出自我的花朵。
(三)由仿现代诗歌到诗歌创作
诗歌与生活、生命联系紧密,初中生有着懵懂丰富的情感,就其天性来说每个学生都可能成为诗人,教材中选录的现代诗歌篇目大多文质兼美,是学生仿写的最好范本,模仿的目的不是机械移用,而是站在名家经典的肩膀上,激发学生自身的生活体验和创作热情。从模仿到创作,学生完成了对现代诗歌认识质的飞跃,就会把写诗当成一种生命能量的释放。
语文教师不一定是诗人,但应该具备诗人的气质和情怀,这种气质和情怀表现在:让你的学生爱上诗!你的课堂要多角度呈现诗歌的魅力,带给学生诗歌的感动,慢慢浸润在文学气息之中。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