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学校培养人才工作计划

学校培养人才工作计划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3-13 11:17:5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学校培养人才工作计划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学校培养人才工作计划

第1篇

关键词:高校;教育改革;建议

1前言

青年是国家复兴的希望,是国家兴盛的栋梁,培养优秀一代青年是教育最迫切的任务。如何进行教育改革需要高校急需建立一个符合国家发展、受同学欢迎的高等教师队伍。在这个队伍中,大学生能够受到优等的教育,培养自身的人文素质,更加注重相关学术的发展。

2壮大师资队伍,提高教师素质

2.1派遣教师留学,广纳人才

作为一个国家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发源地,通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水平,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改革的重要问题。只有保持这种意识,才能在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珍惜人才的良好氛围。通过吸引,培养人才,提高教师素养,形成合理的教学人员结构,学习风格,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使教师队伍建设具有高尚的道德,良好的教学方式和专业精神。

2.2增强教师能力,培养高素质教师

高质量的高等教育需要一流的教师队伍,教师不断完善自我素养,将研究重心放在教育研究方面,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建立以教师为导向的服务理念,教育规划应以教师为导向。因此,要不定时对教师进行专业培训,时刻提升教师综合素质。

2.3明细教师份内工作

教师教育质量是衡量学校教育有效性的重要标准,不同的工作岗位应该分配不同的工作人员,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书育人,教师应注重研究性教学,积极进行教育和研究,以取得成果。不断改进教学,需要合理分工,确保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

3完善教学体系,提高教学质量

3.1培养学生人文素质

现代教育非常重视为学生提供专业知识,强调学生的普通教育,提供人道主义培训,并培养人道主义素质。但是,目前中国的大学仍然受旧教育观念的影响,只强调专业教育,忽视普通教育。在中国的许多高校中,有些课程只谈简短理论而不解决特定问题,但能真正培养能力想到学生,创新和培养能力。人文课程太少,无法提高毕业后所需的人际交往和实际操作技能。这不仅导致中国大学普遍存在高分和低能耗,而且对许多大学的学习方式和学校精神产生了严重影响。长期发展不会促进全能型高素质学生的发展。我们应该借鉴国外成功经验,从中学习,注重人文教育。

3.2结合课本,注重实践经验

国外的高等教育对于培养实践能力至关重要,教科书可以清楚地解释这一点。外国教科书有两个非常鲜明的特点。每一章都将提供一些相关的参考学习案例。学生受到不同的教学内容的影响,以这种方式教授的知识更加真实,更有说服力,也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和记忆。在每章的最后,准备了一些实际的应用问题,使学生能够统一获得新的知识,测试他们的学习水平。此外,外国课堂也为学生提供了许多实践机会,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4引进先进教学设备

目前,中国大学的办公基础设施与发达国家的办公基础设施差别不大,但利用效率不高。转变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发展高校数字化管理体制是科学和现代管理的特殊要求,更加节省时间,加快教育管理工作。实验室的建设直接显示了高校人才的教学和培养水平,高校需要加大对实验室建设的投入和对学校外教学和训练场地的建设。建立科学合理的实践教育体系,使教学仪器设备的价值达到教育评估的优秀标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同时,有必要对实验室进行资源信息管理,确保实验室管理安全有序。建立实验中心网络管理系统,学生可以用来实现师生之间的在线互动,在线预约,它极大地促进了师生的教学和研究,实现了资源共享和仪器的广泛使用,有效地提高了仪器的使用率。

第2篇

企业方面,第一,企业会安排导师,引导学生尽快了解公司的运作和工作的具体流程;第二,企业在给学生布置任务的同时,也会组织专门针对实习生的培训课程,这是学生在学校从来没有接触过的;第三,在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去适应新的环境和角色的转换的同时,也有部分企业存在不能严格遵守“卓越计划”中的协议的情况。学生方面,第一,在企业完成毕业设计且实习期满继续留在原实习单位工作;第二,在企业完成毕业设计但实习期满转到其他企业工作;第三,实习期未满就退出“卓越计划”,重新回到校内完成毕业设计。

二、“卓越计划”中断的原因分析

当企业真正介入到高校办学环节中,当学生必须进入企业“真刀实枪”做毕业设计时,必定引发一些前所未有的矛盾。“卓越计划”中断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四种:第一,企业改变招聘计划。学生参与“卓越计划”到企业实习,多数希望早点工作,实习期满后能继续留任。但由于有些企业后期的招聘计划有变,学生无法留在原岗位。第二,企业未能兑现承诺。一些企业签订合同时许下模糊的承诺,多数在学生实践过程中无法实现。第三,个人定位与企业定位错位。有些学生急于想在短时间内做出成绩,谋求大的进步,喜欢做新鲜且具有挑战性的工作,让他们长时间做同样的工作,无法达到他们的自我满足感,产生厌倦情绪。第四,个人提升转岗或其他私人原因。学生在实习期间,仍然能够接触到大量的招聘信息,实习结束后,提升了整体素质,就业选择余地更大。

三、“卓越计划”管理制度建立的原则

(一)以人为本的原则

“卓越计划”应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树立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观念,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体系,创新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机制,努力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建立大学生自我管理模式,通过寻求专业教育、教学管理、学生管理三方面的有效契合,激发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育和管理的过程,以校园作为学生锻炼的社会环境和活动舞台,实现由“学生”到“卓越工程师”角色的逐渐转换,最终达到培养人才之目的。

(二)规范公平的原则

参与“卓越计划”的学生的人选通过选拔产生,坚持自愿申请和择优选拔相结合。为保证选拔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学校应专门设立一个“卓越计划”学生选拔工作领导小组,并制定好相关选拔的政策。学校在建立学生的遴选机制的同时也应该建立学生的淘汰和退出机制,以保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质量。

(三)系统可行的原则

严格按照程序实现人才培养计划的初衷,为“卓越计划”制定相关的制度和政策,保证其能顺利且高质量地运行,将学生培养成具有实践动手能力,能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人才。

(四)能动发展的原则

“卓越计划”对人才培养的方案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在实践中进行调研,根据学生和企业的亲身经历及他们的反馈,不断调整和修改培养方案中出现的问题,使“卓越计划”的每一个环节都尽可能规范化,满足学生、企业和学校的要求,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四、“卓越计划”相关管理制度归纳、建议

(一)预备期:宣传制度

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宣传工作应从新生刚入学时开始。首先,在新生报到时向新生及其家长发放卓越计划相关的资料,这样做不仅让学生和家长了解“卓越工计划”的相关政策,也可让家长为孩子今后的选择做好把关工作。其次,在新生导论课上,学校可安排学生进入“卓越计划”合作企业内参观,更加直观地感受实际情况。再次,邀请同专业已就业的学长来校与新生做专业交流会,使他们进一步了解自己所学专业今后的就业方向,激发他们对于工程师这一职业的兴趣。

(二)前期:选拔、签约制度

成立“卓越计划”学生选拔工作领导小组,制定相关的政策,坚持自愿申请和择优选拔相结合。选拔分为初选和面试两个阶段:初选阶段,学院依据报名学生的智育成绩和参与科研竞赛的情况,按一定比例计算出进入面试环节的学生名单。面试阶段,邀请我校“卓越计划”合作企业的专家一同参与面试,一般更倾向实践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同时学校与企业应该建立相应的签约制度。

(三)中期:反馈、考评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学生、学校和企业三者之间应建立反馈和考评制度,以规范学生的行为,有利于学生在校内和企业内更好地学习和开展工作。反馈和考评工作具体可通过调查问卷、开座谈会等形式展开,通过学生和企业的反馈发现卓越计划进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便学校及时解决问题,不断完善“卓越计划”。企业和学校对学生的评价同样重要,在尽量满足学生需求的基础上,学校和企业在学生中应树立权威,制定好各项考评制度。学校和企业的考评结果也将成为判断该学生最终能否通过实习期,顺利进入该企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后期:答辩、保障制度

本科毕业设计要求参与“卓越计划”学生的毕业设计选题源于企业的实际问题,真题真做,以毕业设计的形式参与企业的工程实践,在真实的环境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进入毕业答辩阶段,学校应将参与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学生单列入“卓越工程师”组,考核老师由校内教师和企业导师共同组成。答辩时间灵活安排,可根据学生和企业的要求适当提前答辩的时间,这个阶段学校更要和企业接洽好,充分帮助在时间、地域上存在困难的学生,为他们的按时毕业及顺利进入企业工作提供便利。

(五)结束期:回访制度

第3篇

关键词:实习;工商管理;教学;改革

一、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教育的目标

高等教育的目标是高校开展教育活动的总方向,对高等教育的活动结果起规范作用。在教育史上曾经出现过的“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1]虽然观点各有片面性,但有一个共性值得肯定和回味,那就是要满足一定的需求。高等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在观念上规范所要培养人才的素质和规格,实质上是要使得培养对象的发展既要满足个人的发展需要,又要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同时,高等教育的目标是高教活动的依据,是一切高教工作的出发点。不仅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教材和教学方法的选择要受目标的支配,任何的教学改革也必须和高教目标相联系。另外,高等教育目标还是高等教育活动的归宿,应成为检验高等教育效果的标准。20世纪30年代美国教育学家泰勒提出教育过程的三要素:目标、活动和评价,即首先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随即设计和开展相应的教育活动,最后根据目标评价体系和方法对教育效果进行评价,只有建立起目标——活动——评价之间的良性循环,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基于对高等教育目标的上述理解,所以,现代高等教育所具有的三大价值功能——培养人才、发展科学和服务社会,由于能顺应满足人才成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为高等教育活动指明方向、提供依据,也便于在此基础上制定评价标准,进行教育效果评价,所以也应成为高等教育活动应追求的根本目标。工商管理的本科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必然服从于整体目标,表现为应为各行业工商企业培养和输送具有市场意识和一定的战略思维、熟悉经济规律和管理原理的各类管理人才,满足人才在管理观念和技能上的成长要求,发现和解决企业在管理实践上存在的问题,丰富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管理科学理论。[2]

长期以来,人们对实习环节的认识主要为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生产实践,填补对知识感性认识上的空白,学习进行理论与实际的联系等。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的实习,对于弥补学校课堂理论教育的不足,初步实现理论教育与社会需求的对接,培养既掌握理论知识又熟悉专业实践环境的高层次人才确实发挥过较大作用,也使得实习环节成为高等教育各专业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是,在我国市场经济环境日渐成熟,工商企业对管理人才的需求迅速上升,各类高校纷纷开设该专业或扩大招生量,成人教育、研究生和MBA等其他不同形式和不同层次的工商管理人才成长途径的开辟,并日益形成相当气候,这使传统的工商管理本科层次的人才培养显现出明显不足,主要表现为学生对经济现象与实际工作的社会性缺乏了解和经验,加之受学科特点影响重思想观念培养、轻操作技能训练,掌握的知识易于停留表面,导致许多毕业生对走入社会心存恐慌,对理论知识的运用找不到切入口,只好在思维上另起炉灶接触社会,熟悉业务知识、学习工作方法,导致理论与实践在脑海中形成断裂,从而产生新的“读书无用论”。

所以,本着教育要满足人才和社会共同发展需要的思想,追求培养人才、发展科学和服务社会的高等教育目标的实现,笔者认为在工商管理本科的实习目的中必须强调以下特点:针对性强,个性突出。工商管理学生的实习不仅应有大目标,具体到每一个实习小组和个人应有自己的具体目标,具体目标会因为实习环境的不同和管理工作的复杂多样性和个性化而各有偏重和特色;知识与能力在交流中的双向性。表现为学生在实习期间既要虚心向生产实践学习,又可以尝试提供管理咨询服务;理论性与现实性的紧密结合。对于管理实践中存在困惑、不足,以及企业和管理者面临的机会,工商管理学生应全面地或择其重点地提出建立在理性分析基础上的建议方案;加强控制,前馈、同期与反馈控制并重。体现为做好实习规划、分解落实实习任务和方案;加强指导教师与个性化实习小组与个人的专业指导联系;实习结束之后在校企充分沟通与总结的基础上,指导教师应与学生交流实习成果,总结收获,改进不足。

二、设计工商管理实习的新模式

1.基本设计思路

设计工商管理实习的新模式就是为了解决传统实习方式存在的低效,克服在学校对实习的控制性和学生实习内容针对性两方面之间存在的矛盾,得到好的实习效果。从前述分析中不难发现,高校扩招后工商管理专业在校生大幅增加是引发这一矛盾的导火索,再加上该专业实践工作本身所具有的强烈个性化,这就需要高校的相应管理要遵循权变原则,在管理幅度、管理层次的安排上与个性化的学生实习工作结合起来。

首先,要杜绝为节省管理费用所导致的管理层次虽少,但管理幅度太大的现象。如在一个实习基地大量安排学生。这容易导致学生在单位人浮于事,实习走过场等不良后果。其次,小的管理幅度虽能增强实习指导效果,但在学生数量多、实习分散而个性突出的条件与要求下,师资相对更为有限,再加上管理层次的相应增加,这样的做法难以大力推广。如教师推荐学生。再有,当来自学校的管理缺乏有效控制时,实习效果则取决于学生个人素质和自身所拥有的各种资源。当学生素质参差不齐,资源贫富不均时,实习质量的外部不确定性影响因素陡然增加。

2.具体做法

“校企合作项目实习”是指学校以各种方式建立起和企业(也可以包括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其他非营利性组织)的联系,双方在对工商管理专业实习工作充分沟通的基础上,形成对学生实习的目的、内容与方式的一致意见,并根据实习单位的管理工作需求和学生能力,设计实习项目,让学生肩负课题任务,利用实习时间与单位提供的条件,以完成课题的形式执行并结束实习任务。“校企合作项目实习”模式在实习基地和教师推荐学生实习这两种方法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不仅将实习的联系上升到了以学校的名义,更强调了学校和实习单位的平等和紧密联系关系。

(1)工作步骤。调查学生实习需求,广泛联系实习单位。在这一模式下学生依然可以根据自己的资源和兴趣,以及未来职业定位与发展的设计,选择自行联系实习的方式,而对学校的实习组织有兴趣和自行联系有困难的学生即可以视为是“校企合作项目实习”的需求者。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联系实习单位,如学校和院系的对外交往与合作、教师的社会关系、甚至广告等等。只要这一合作是建立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一定会有更多的企业产生以高校资源提升管理工作水平的需求,而学生实习所具有的低成本优势会为此带来机会。广泛联系的好处是:有利于对单位和项目进行比较选择,提供更适应学生知识架构的工作锻炼机会;有利于让学生的实习工作环境得以扩大,接受更充分的锻炼;有利于学校和院系社会知名度的提高。与单位共同商定实习方案。由院系出面,与合作单位就实习的目标、内容、形式、时间安排,学生的知识、能力、优势、弱点等与实习单位进行充分交流,由单位在考虑学校的建议后根据自身需要,自拟适合高年级工商管理本科学生利用实习时间完成的工作课题。进行学生分组,确定实习小组的指导教师。将“校企合作项目实习”的需求学生按照每一个合作项目的需求人数进行分组。考虑到个别学生的机会主义行为,笔者暂不提倡完全由学生自选项目,而是建议先由院系统一分组,在分组方案公布后,允许学生在实习开始前自愿相互对换,调整后的结果在指导教师与院系处各自备案。具体实施合作项目。由指导教师将小组学生带往实习单位,学生在单位领受任务后,即在单位的计划和安排下,确定自己的实习工作计划。对于实习工作中的问题,可以向学校与单位的指导教师咨询,指导教师负责校企联系中各种具体问题的协调。课题任务原则上应在学校规定的实习期限内完成。检查、总结与反馈。在实习进程中,院系和指导教师可随时检查实习情况,指导教师与学生、单位保持联系,并定期向院系汇报学生情况与工作进展。实习结束时可建议单位召开座谈会,院系领导和指导教师参加,学生向单位提交工作成果,并汇报工作心得,校企双方畅谈收获。学生全部返校并提交实习文案后,院系再进行专门总结,对任务完成好的学生进行表彰,并就总结的成效与实习单位保持联系和沟通。

(2)主要特点。“校企合作项目实习”具有以下特点:任务明确,实习工作针对性强。无论是单位还是学生,都对在这有限的实习时间里应产生何种效果心中有数,任务计划十分清楚,这能有效杜绝人浮于事的现象,不仅利于单位对学生的管理,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实习效果;工作时间安排较为灵活。实习通常在四年级时进行,而这往往又是一些考研学生的紧张备战阶段,同时全国和各地的双选会也粉墨登场,环境压力让学生难以安静实习。“校企合作项目实习”强调让学生完成特定任务,而不是让学生天天坐班、打考勤,这给学生的实习时间安排带来了较大的弹性,确保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前提下能够兼顾其他;适宜的管理幅度为强有力的教师指导提供保证。项目小组的学生数视任务的艰巨性而定,指导教师人数也便于作相应调整。同时,项目小组的任务特定,小组成员各有分工,避免了人浮于事,从而使管理幅度大的基础不复存在;又可避免因高度个性化实习带来的过于分散局面(管理幅度过小)而愈发突显的师资不足,能有助于有效指导的实现;多向沟通,能更好地促进高等教育功能的实现。单位和学生,实践经验的所有者和基础理论知识的拥有者,在课题任务的安排下,有了交流的基础和共同的语言。院系和指导教师,作为校企合作的联系者,也易于在这一工作过程中,发掘实践工作对理论推广和进步的需求,总结现有工商管理本科人才培养中的成就与不足,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从而更好地培养人才、发展科学和服务社会。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初中生;学校;安全管理

一、高度重视,建立完善的安全责任制度

学校是学生生活与学习的另一个家,学校有责任保证学生的安全。首先,校长和各层管理人员要对学生的安全加以重视,不可存在侥幸心理。最好成立一个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专门管理学校的安全事宜,并带动班主任及其他任课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渗透安全知识的教育。建立安全考核目标,把安全管理工作细化落实到全体教职员工。另外,学校要建立完善的安全规章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章制度是保障安全工作顺利实施的基准,没有完善的规章制度约束,安全管理工作就很难落实到实处。因此,学校在完善制度时要从全局出发全面考虑,实施工作要从细处着手,比如制定相应的安全工作计划、安全检查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各种制度的可操作性要强,并争取落实到个人,以便全体教职工都能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共同保护学生的安全,维护学校的稳定。

二、注重学习,提高师生的安全知识技能和安全意识

鉴于学生对安全知识与技能知之甚少,安全意识薄弱,要求学校不仅要教授知识,还要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因此学校要积极组织学生学习安全知识。首先,学校安全小组人员要定期对师生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比如每月对全体师生进行一次教育,以提高师生的安全知识技能和安全意识;其次,加强安全教育宣传,如在校园里悬挂安全条幅,让班主任每周给学生播放安全知识短片,让学生体会不注重安全所产生的严重后果等,以引起学生对自身安全的重视;最后,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合,让学生、家长也参与进来,学校可以让学生向家长讲解安全知识与技能,以促进学生的记忆,家庭与学校密切配合,从而共同做好学生的安全管理工作。

总之,安全是头等大事,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安全管理工作更是重中之重。只有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提高师生的安全知识技能与安全意识,将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到实处,才能保障学生的健康发展,社会的和谐稳定。

第5篇

关键词:信息管理 重要性 人才培养 哲学交流

一、当代信息管理学科的重要性

1.清除发展中的不确定

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人们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确定性问题,有的属于个体面临的不确定性问题,有的属于群体面临的不确定性问题,有的属于一个民族面临的不确定性问题,有的甚至属于整个国家面临的不确定性问题。有效地利用各种信息,清理发展进程中的不确定性,其有力法宝就是对收集的信息资源进行数据化模块分析,作出正确的评估。目前信息科技创新迅猛发展,首先离开科学的系统的综合性的信息资源,就会造成多项社会管理活动陷入盲目状态,政府组织等社会机构以及个人就不能及时有效地作出决策,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计划和行动方案。其次离开信息,人类的沟通也将受到影响,彼此的关系逐渐变得弱化,后果严重时还会出现猜疑、矛盾和误解。甚至引发新的冲突。所以有效的信息管理可以增强团队的凝聚力,促使工作的顺利展开。

2.追求较高品质的生活和良好的工作业绩

21世纪人类社会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受丰富的信息资源影响产生了革命性改变。人类对这个世界的以及未来的认识能力,都因为现代信息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而得到了不断的增强。通过信息数字化的方式,人们的生活方式得到了全新的变化:一是人们足不出户就能通过电子商务购物网站获取所需的生活用品;二是许多高校毕业生通过网络信息资源就可以同时投递多份简历寻找适合自己岗位的工作;三是政府学校等组织通过大量有价值的信息资源就可以制定工作计划和业务安排;四是企业如果在生产过程中某些环节出现问题,通过搜索信息很轻松地就可查找到问题产生的原因;五是企业还可以通过网络信息资源,科学地对生产成本进行精确的预算,及时提供客户满意的需求信息,不仅可节约大量的单位工作时间,而且可提高生产效率,进而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这些新的社会需求,在传统的社会中是很难变成现实的,但我们可以欣喜地发现这些需求正在通过高价值的信息资源和有效的信息管理技术得到了满足,进而加强了个体或群体之间的依赖,促进了各行各业的联合,提高了整体的凝聚力。

3.科学合理的管理信息资源

我们以科学的信息管理理论为指导,通过有效地提供信息资源服务,就会在工作中取得良好的管理效益、生产效益和经营效益。信息资源按马费成教授的观点可分为记录型信息资源、实物型信息资源、智力型信息资源和零次信息资源。人们可以根据信息的不同类别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整合,这是信息管理系统的一大特色,同时也可根据信息分布规律和基本格局的三种层次,即集中与分散规律、时间分布规律和空间分布规律,在时间轴上揭示信息资源的增长与老化,把握信息的变化,实施动态管理;在空间轴上对信息进行扩散与分布,设计文献信息资源分布格局和网络信息资源分布格局,对信息进行传播和利用。马费成教授指明要想了解信息管理的重要性,只有掌握组织信息资源的科学方法,充分利用信息在时间轴和空间轴上的各种规律,才能达到预期的管理效果。

二、信息管理的人才培养哲学理念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一门集信息技术资源和管理技能于一体的新型复合性学科,对当代社会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培养出大量的知识型人才,是灵活运用信息管理技术的关键。对如何培养人才本文提出以下几点意见:

1.以人为本,系统而有效的分型培养

以人为本,首先就要信任学生的发展能力,尊重学生个性选择,做好能力分析。同时,要建立弹性学分制,开放的模块课程,推进主辅修制。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不是管理与计算机两门专业的简单叠加,而应该采用自己的人才培养类型,以经济管理为基础,以信息学科体系为支撑,以信息技术为手段,把管理类的课程与信息技术类的课程融合在一起,只有这样,才能创建信息管理专业的特色,培养出专业人才。

2.没置案例培训方案

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固然是知识传播的基础,但按部就班的学习方式,已跟不上信息化科技时代的发展速度。改变教学计划,设计丰富多样的与生活更贴切的教学案例,结合实际是使学生快速理解和使用信息技术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通过设计一定形式的模拟案例教学方案,带学生先入门了解信息系统,对信息系统有个整体的生动的认识,是提高学生应用能力的重点。

3.更多地参与社会实践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的人才最终要投身于社会实践的,因此,增加学生社会实习机会是快速把理论应用到实际中的有效途径。高校应加强与社会的联系,让学生亲身去感受各种社会组织机构和企业的工作方式、工作环境以及工作要求,通过参考企业的信息开发与管理模式经验,明确日后的学习方向,也是培养人才探索本专业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这样学生的动手能力自然就会迅速得到提高,也实现了学以致用的教学计划。

4.加强环境建设

培养浓厚的学习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热情高校加强本学科本专业环境建设也至关重要。高校除了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外,还可以在校内举办各种竞赛、知识问答等活动,提高学生学习信息管理专业的热情,只有热爱这个专业学生才能全力以赴认真学习,高校才能加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的力度,所以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学科的人才培养也是重点。

参考文献:

第6篇

一、当前高校教师科研业绩评价基本方法及存在问题

当前高校对教师的科研业绩一般采用量化考核的办法,各自规定具体的量化指标和评价方案。尽管各有差异,但基本思路大体上都是根据教师在各级别刊物上发表了多少篇论文,在各级出版社出版了多少字数的学术著作,承担了各级别的多少课题,获得了多少科研经费等,把这些论文、著作、课题、经费等按一定的方法折算成科研工作量。然后进行考核、评定。这种评核方法与单纯的定性考核相比,有效排除了各种主观因素的干扰,产生的内部矛盾较少,评价结果也比较客观,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教师从事科研工作的积极性,推动了高校科研的发展。但就评价制度、评价体系以及具体评价指标来说仍存在很多的问题。

1.刊物、出版社和课题的级别并不能完全代表科研成果和科研活动的质量。例如,一份刊物整体水平较高并不能保证其发表的每篇文章都好于其他刊物,这种以刊代文的评价方法并不能完全替代对文章的具体评议。单用出版社和课题级别来评价也同样如此。这一缺陷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评价的准确性。

2.对科研业绩的评价与教学脱节。高校科研固然担负着直接为社会服务的职能,但主要职能是通过提高教师的思想和业务素质来为教学服务,然而从当前各高校的科研业绩评价指标体系中来看,基本上都忽略了这一点。当然,高校的教学和科研从整体上来看是一致的,但是二者在实际运行中又是存在矛盾的,若评价教师的科研业绩完全不考虑其主业――教学的情况,可能会导致教学与科研的矛盾进一步加深。在当前对教学质量评价还没有找到像科研这样较易量化的“硬指标”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3.教师科研业绩量化指标存在过于复杂或过于简单的现象。指标过于复杂会加大统计工作的难度,降低可操作性;指标过于简单又容易造成评价工作的片面性。因此很难在量化指标的全面性与可操作性之间找到一个契合点。

4,由于学科特点不同、科研条件不同,在基础学科与专业学科、文科与理科之间用统一的量化指标体系去衡量,势必造成量化的不公平性。

二、量化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建立一个科学有效的高校教师科研业绩量化指标体系应遵循下列原则:

1.系统性与科学性原则。高校的科研涉及到学校工作的诸多方面,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要用有限的指标来量化复杂系统中的某一方面,必须采用科学系统的方法构建量化指标体系。所选取的指标要能体现出各类科学研究活动的不同特点,应有利于教师科研积极性的发挥,做到科学合理、界定准确。

2.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原则。高校教学与科研客观上存在着深刻的内在联系,高等学校一方面通过教学为科技事业培养大批高层次创造型英才,提供最主要的人才资源,为开展科研工作提供良好环境;另一方面,高校教学有赖于科研支持,科学研究以探索自然和人类社会获得的新知识、新技术,不断丰富革新教学内容和手段,成为教学进步最重要的驱动力。因此,高校在长远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中,应坚持科研与教学有机统一的原则。

3.多层次与多模式相结合原则。由于各个高校办学层次不同,对科研规模和水平的依赖程度存在差别,层次越高对科研依赖程度越大,同时高校的科研实力与条件各不相同,即使同一层次的高校,环境不同,发展状况也不平衡,这在客观上要求高校应多层次、多模式地开展科研工作,科研业绩量化指标设计也要客观反映高校的实际运行情况,处理好重点和一般的关系。

4.稳定性与发展性原则。指标体系中指标的相对稳定是极为重要的,也就是说指标应具有连续性。如果一个指标在今后若干年里,可能时有时无,这样的指标就不能保证量化的科学性,应予以剔除。发展性原则,要求所构建的指标体系能够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等领域的发展,相应地做出调整和改变,以利于教师科研业绩量化效果的最优。

5.定量性与可操作性原则。为了减小教师科研业绩量化结果受主观因素的制约,应尽可能多使用定量指标。同时,整个体系的量化方法和相应的各项指标的计算方法要简便、科学,易于操作。运用科学的方法才能保证量化结果的有效性。

三、对高校教师科研业绩评价体系的几点建议

1.要以促进教师全面发展为评价目的。在评价过程中要提倡对教师的人文关怀,积极倡导富有人性化的评价内容和方式,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将学校发展的需要与教师个体的需要紧密结合,不断为教师营造宽松的学术氛围,注重教师学术研究的创造性和个性,让教师作为评价主体,使其积极参与评价,改变原有的客观被动地位。

第7篇

    一、更新育人理念,创新育人模式

    新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育人为本是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一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所以,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不断更新自己的人才观和育人理念已成为一种责任和必需。

    (一)树立人人成才观念,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树立多元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为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树立系统培养观念,推进各个学段间的有机衔接,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重视活动育人与教学育人的有机融合,不断丰富育人形式和内容。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得到长足发展。

    (二)树立新型服务观念,建设服务型学校,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在全社会大力提倡服务型政府和服务型机关的背景下,学校首先应该把“以人为本、以发展为本”的思想提到新的高度落实,把“为学生服务、为家长服务、为社会服务”理念转变为具体行动,内化为学校文化,把当前从事的工作当做一种责任和义务,把“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作为一种崇高的事业追求而不只是一种职业定位,只有这样,教师的心才能真正潜下来,静下来。

    (三)树立长远发展观念,教育学生养成习惯,形成能力,为学生成为人才奠基。作为基础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学校教育只能是为学生人生的发展奠定基础,书本理论知识只能是人生发展的专业基础,学校(特别是基础教育阶段)是为让学生成为未来人才做准备、打基础的地方,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养成习惯,形成能力,适应社会,创造未来。

    二、创新管理机制,提高管理效能

    “向目标要动力,向细节要超越,向管理要质量,向科研要创新”。学校要实现内涵发展,管理创新势在必行,关键在于教师管理、学生管理和学校工作管理的创新。要坚持走“制度+情感+目标”的管理模式,追求管理的精细化、规范化和人文化,不断创新管理机制,提高管理效能。

    (一)创新教师工作评价制度,加快推进教师管理实现三个转变。即教师管理制度由“重规范”向“重促进”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重形式”向“重效果”转变。教师评价制度要充分体现评价的过程性、发展性和激励性。要明确规范制度,提升“规范”境界,引领教师向“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工作品位追求,用发展的目标激励教职员工,摒弃“只按制度工作”的传统思维;要坚持教师发展与学生发展相结合、教师发展与学校发展相结合、教师个体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结合,特别要注重优秀教师群体的建设,专门制定教师团队发展评价激励制度,使评价激励的重点聚集在教师、学生和学校“三赢”的结合面上。使学校管理更趋科学化、高效化。引导和促进教师向学习型、研究型、发展型方向发展。

    (二)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推进学生管理自主化。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目标,构建各学段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公民意识教育;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对学生心理的疏导和沟通,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把德育与智育有机结合,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把思想品德教育和行为养成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坚持学校发展为本,推进学校工作管理科学化、民主化。重点抓好三项工作,一是明确目标,首先要结合学校实际科学地定位学校发展目标愿景,围绕学校发展目标自上而下确定各部门在各个阶段的工作目标,引导全体师生确定自己的人生发展目标和各个阶段的发展计划,自下而上实现目标的过程就是逐步实现学校整体发展目标的过程。二是科学计划,近期规划要落实长远规划,学年计划要落实近期规划,学期计划要落实学年计划,周工作安排要落实学期工作计划;三是狠抓落实,实行教师岗位竞聘制和领导岗位目标管理责任制,要保证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要做到工作标准有高度,过程管理有力度,考核评价有尺度。努力实现四个转变,即由经验型管理向科学型管理转变;由粗放式的外延管理向精细化的内涵管理转变;由事务型管理向流程式管理转变;由封闭式管理向开放式、民主式管理转变。

    三、落实课改精神,深化教学改革

    提高教育质量,教学改革是动力。深化教学改革要以课标为依据,以常规为基石,以科研为依托,以课堂为载体,实现“六化”,即教师素质品位化,师生交往人文化,教学设计科学化,习题训练精炼化,课堂教学高效化。

    (一)以课堂为主阵地。教学改革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优化教学手段,改革教学方法。教师进课堂要求“六带”,即“带着微笑进课堂,带着激情进课堂,带着爱心进课堂,带着自信进课堂,带着责任进课堂,带着反思进课堂”。具体要明确一个中心(即以学生为主体),实现两大转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落实三维目标,创设“四多时空”(课堂给学生多一点深入思考的时间,多一点消化反馈和校正的时间,多一点动手实践的时间,多一点了解社会的时间),全面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学校领导要经常深入课堂督查、研究和指导,实现课堂教学“零距离”管理。教研组要有计划地组织以课堂教学为主的评课活动和专题研究。

    (二)以能力培养为重点。教育改革要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事做人,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

    (三)以评价体系为导向。建立并逐步完善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要善于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和激励功能,帮助学生激发兴趣,树立自信,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主动发展、全面发展。

    (四)以课程建设为主要内容。学校在全面执行国家和地方课程计划,按要求开足开齐开好所有规定课程的同时,要积极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开发校本课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四、强化队伍建设,关注教师发展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能力强、水平高,学生才能健康成长,学校才能可持续发展。因此,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是提升学校内涵,提高教育质量的前提。

    (一)加强师德建设。要不断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引导教师要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良好习惯的训练师,知识技能的奠基者。要把师德建设摆在学校工作的首位,校长亲自抓,常抓不懈,要求师生做到的,校长和领导班子成员首先必须做到,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这样才能引领全校师生强化拼搏奉献意识、主人责任意识和行为示范意识。以校本培训为平台,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师德培训。要重视做好每年一次的师德标兵评选表彰工作,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评价和评优聘用的前提和重要指标,采取综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

    (二)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完善培养培训体系,做好培养培训规划,努力抓好集体备课、校本研修、名师育名师和校际结对帮扶等活动,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创新教师培训模式,走“以训带研,以研促训,研训结合”的校本研训新路子,要做到“学有所用、用有所思、思有所得”。通过研修培训、同伴互助、自学反思、课题带动等方式,培养教育教学骨干、专家型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强化教师的竞争进取意识、团队合作意识、学习反思意识和专业成长意识。

第8篇

一、建立队伍,明确职责。为确保文物普查工作在我县扎实有效地顺利开展,我县成立了以文化局薛局长为主任,原县衙博物馆老馆长王家恒同志和文化局主任科员马建锁同志为副主任的内乡县文物普查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文物办,负责协调指导全县普查工作。抽调县衙博物馆、文化馆有关业务骨干组成普查队伍,并对这些人员进行统一管理,统一考勤。专门腾出两间办公室,安装了空调、电话,配备了办公设备。建立建全县、乡、村、组文物普查网络,各乡镇都已建立了文物普查领导小组,每个村、组也都确定了一名副职做为这次文物普查的骨干或联络员,使普查工作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得到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参与。同时,我们今年争取到县财政普查经费3万元,为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基础。

二、加强培训,夯实基础。利用县文化工作会议的召开,我们按照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标准、要求,对全县各乡镇文物普查专干、文化中心主任进行培训。其次,为了便于各乡镇更好地开展工作,我们把有关文物普查的文件、要求、标准、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登记表和现已掌握的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分别下发到各乡镇。同时,我们还组织有关人员对各乡镇的文物普查进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并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在工作中遇到的疑点难点问题。

三、锻炼队伍,培养人才。由于我县的文物工作当前正处于青黄不接和新老交替的关键时期,因此,我们把这次文物普查工作做为我们培养人才,锻炼队伍的首要目标。人人头上有任务,个个肩上有压力,每个同志负责2-3个乡镇的普查工作,负责所分管乡镇的复查认定和新发现文物的所有文字资料,并且要求每个同志增强责任意识,坚持高质量高标准来完成。目前,全县16个乡镇的普查工作任务已全部分解到每个同志。

四、核实认定原有已知的文物点和在普查中新发现的文物点相结合。我们这次文物普查工作距上次已有20多年,这20多年正是我县经济建设大发展时期,原有的文物保护单位生存环境也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我们借此普查机会,对原有的保护单位逐个进行核查认定,对新发现的文物点,要求每个同志积极搜集有关资料,一是查档案、查县志、查乡志,二是深入乡村,走访离退休老干部、老教师、老村长和名家后代,三是寻访保存下来的石碑上,从石碑上去寻找实物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