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13 11:18:2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经济合同诉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半导体激光二极管 光敏二极管 脉冲宽度检测
一、解决方案
1.如图一为此系统的结构,主要由n对红外发射、接收二极管、信号放大器、T触发器、单片机。
图一2.工作原理
多谐振荡器以一定频率的信号驱动半导体激光二极管,半导体激光二极管发出的光跨越轨道照射到红外接收二极管。在轨道沿路安装适当数目的红外发射、接收二极管,它们输出的结果经过放大器放大再通过“或门”最后送到T触发器,T触发器的输出信号输入单片机的INT1口,用于进行脉冲检测,单片机对信号处理后通过驱动电路驱动声光报警器和显示器件工作。
具体的工作过程如下:每对传感器的间距是已知的,且必须大于车身长,当小车通过轨道必定会遮挡光线,接收管收不到红外管,控制它的输出电路输出高电平,由于每对元件的输出都接入或门中,所以无论是哪一对元件输出高电平都会触发T触发器的输出翻转(低电平时保持,因此车身长不会影响结果),这样当有小车经过时, T触发器就连续输出实时脉冲,输送到单片机中的INT1端口,高电平时开始计时,低电平时停止计时,通过记录TH1,TL1的值可以知道脉冲的持续时间了,继而就可知小车速度了。由于每隔两对元件测量脉冲宽度一次,因此可以近似的得到实时的车速并显示出来。如图二为脉宽检测示意图。
图二
为了提高抗干扰能力,连续计算三个脉冲的宽度并求平均速度,通过比较电路与给定值比较,速度高于给定的值才驱动声光报警器报警。
三、检测与转换电路(硬件部分)
如图四为其中一对传感器的检测电路,当红外接收管接收不到信号时输出高电平。
再把N对传感器的输出经过放大器接入或门中,如图四所示。
然后把Q端输入单片机的INT1端,最后把P1.0、P1.1送到驱动电路。
四、软件处理及信息处理
如下为脉冲宽度处理程序:
ORG 0000H
MAIN: MOV SP,#60H;设堆栈指针
MOV 30H,#00H;存储空间清零
MOV 31H,#00H
MOV TMOD,#90H;T1定时,方式1,GATE=1
MOV TL1,#00H;置TL1计数初值
MOV TH1,#00H;置TH1计数初值
LOOP:P3.3,LOOP;等待/INT1变低
SETB TR1;为启动T1做好准备
LOOP1: JNB P3.3,LOOP1;等待正脉冲到,并开始计数
LOOP2:P3.3,LOOP2;等负边沿,并停止计数
CLR TR1;停止计时
MOV 30H,TL1;记录值
MOV 31H,TH1
ACALL COUNT;调用计算子程序(见流程图)
ACALL DISPLAY;调用显示子程序(略)
SJMP MAIN;返回主程序,以便检测下一个脉冲其中还有一个比较程序,将小车的平均值与给定值对比,大于则向工人发出警报信号,说明有小车,当平均值小于给定值则不报警这样避免行人通过时导致的误报警。
五、结论和存在问题
利用半导体激光二极管(红外波段的)、光敏二极管以及单片机检测矿井弯道处有无小车通过,并检测出小车的速度,在弯道的另一端向工作人员进行声光报警,速度的实时显示。有效的防止了危险事故的发生,对矿井的安全生产、运输及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有重要的意义。
但系统也有不完善的地方,如;第一,光敏元件一直处于工作状态,同时上拉电阻也会消耗一定的能量,不能做到非常节能。只能人为的设置系统的开通与关断。第二,此系统只能相隔两个元件产生一个脉冲,而且相邻元件的间距必须大于车身长度,因此不能得到小车的准确的实时车速,当有几节小车连在一起时很难满足测量条件,因此只能增大元件间距,这样准确度就降低了。
当然,此系统稍作改进还可以用于高速公路检测车辆的速度,一旦超速,便驱动摄像机拍摄车牌,这也是不错的应用。
参考文献:
[1]何宏等.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张毅刚等.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设计.黑龙江: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
【关键词】现代动画;场景设计;传统建筑元素;艺术形式
传统建筑是一个民族或地区历史的积淀,尤其是文化史,不同的社会文化、结构以及地理环境可以构成不同的建筑特色。因此,中国传统建筑能够最直观形象地体现出我国的民族文化和特色,同时还是民族文化和特色的最佳表现方式和最为有效的载体。在动画场景设计中运用传统建筑元素,可以很好地发扬并继承我国的传统特色文化,所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传统建筑元素与动画场景设计的关联性
我国传统建筑元素是一个独立的建筑系统,最主要的特点是木制结构,是一种由木制框架构成的房屋建筑。我国建筑历史悠久,尽管一直在改进与完善建筑材料与构造,但其整体的趋势仍然继承了这种木制结构的建筑,且这种结构已变为现如今我国传统建筑中的一种特色。传统建筑主要包括了寺院、寺庙、园林等,这些建筑中通常会有一些衬托的建筑,用以衬托建筑格局。比如牌坊、台基等,是比较常见的衬托建筑。动画场景设计主要有角色设计与造型设计,并且这些场景会跟着时间和环境的改变而改变。比如晴天、夜晚、雨天等场景,而场景就有生活环境、自然环境等,由此可见,在动画制作中,最为重要的造型元素和场次是场景的设计。在整个动画作品中,动画场景是最为主要的组成部分。场景设计的好坏能够决定这部动画片的视觉效果和动画效果是否优秀。而高水平高质量的动画场景设计,能够有效提升动画片的整体美感,同时还可以充实动画片的内容与效果。在动画场景设计时,建筑不是其中唯一的构成与元素,但是建筑与动画场景却结合成了一个有机整体,且不能被分离。在设计动画场景的过程中,传统建筑元素是其中最为重要的构成元素之一,不管是哪部动画片,无论是什么类型的题材,或是哪种形式,其中都会包含着相应的传统建筑元素。传统建筑是一种民族特色的代表,不但可以发扬民族文化,还能让观者体会到一种亲切感。但是,在运用传统建筑元素来设计动画场景时,不能一味进行照搬与复制。这是因为动画将现实虚拟化,能够带领观者进行虚拟的幻想,让观者对现实的想象变得更加美好。所以,动画能让人们产生各种各样的想象,并进到虚幻的梦境中,动画还能将现实中不存在的许多奇特的事物进行表现,这就是动画的魅力与美好所在。当前,动画市场中的许多动画片,大多是奇幻类型的题材,动画设计者为了体现出视觉效果,运用了多种表现方式来进行动画场景的设计,而并非一味地照抄和复制传统建筑元素。以传统建筑元素为前提,根据角色与剧情的要求,进行适当的动画处理,这样不但能够在视觉方面进行创新,还能够有效体现出我国的民族特色。
二、在现代动画场景设计中运用传统建筑元素的分析
在现代动画场景设计中,对传统建筑元素的具体应用主要体现在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写实方面
在动画场景的设计过程中,写实方法是其中最为常用也是最为常见的一种表现形式。该方法的表现方式主要是根据特定的比例、特定的结构作为标准,来进行人物造型的设计。运用写实方法设计动画场景,在对传统建筑元素进行选择时一定要充分顾及到动画题材的时代背景以及地方文化与特色等。在具体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要先寻找并收集大量的动画素材,如果有条件,还要去实地进行取景,接着在合理运用所收集素材的前提下,对人物造型的材质体现、透视手法、色彩使用、空间体积等方面开展艺术化的处理,将这些方面转化为动画场景中的构成元素,在制作的时候一定要力求真实,在二维画面中务必要突出表现符合人们的视觉和生理习惯的动画画面。就比如,观者在看到以故宫建筑为动画元素的场景时,就知道该动画片表现的是中国,在看到以白宫建筑为动画元素的场景时,就想到美国一样。
(二)装饰方面
装饰手法可以概括出要进行描述的对象的复杂色彩及自然造型,并进行合理的规划以及夸张化的处理,相比写实手法而言,装饰手法中的动画场景更为平面,并且尤其注重场景的夸张处理,对秩序和规则也很注意,这就不像写实手法一样要追求动画中的空间与表现的真实。传统建筑元素在动画场景设计中的运用,比较倾向于用简单的方式来处理较为复杂的建筑构造,但也可以在动画片中运用夸张的建筑造型。在进行表现的过程中,并不太过分要求塑造体积与空间,比如《大闹天宫》(图1)、《哪吒闹海》等我国早期比较经典的动画片,其装饰手法都颇具特色,动画片场景的设计从敦煌壁画、我国古代的铜器、漆器等方面来吸取民族文化与特色的精华,经过设计师的精心设计与合理利用,在动画片中很好地体现出了我国传统建筑的元素。
(三)奇幻方面
奇幻是不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幻想,并且在人们正常的想象与思想范围之外。奇幻手法表现的动画场景具有较为夸张和大胆的特点,其中的穿越时空的性质,是该手法最为突出的特征。奇幻手法使用较为夸张和大胆的色彩表现,可以很好地结合不同民族、地区及空间的建筑元素,为观者带来全新的视觉体验。我国传统建筑的地区特点非常明显,还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在进行动画场景设计时应用传统建筑元素,能够使动画片增加许多神秘感,从而营造出一种虚幻的空间效果,为观者的视觉和心理带来更震撼的效果。设计师在制作动画的过程中,场景的设计尤为重要,并对动画片的风格产生着决定性的影响。动画片的精髓是其中蕴含的精神,动画片制作的成功与否,是否能够正确地体现出动画片的精神,是最为重要的因素。我国传统建筑元素拥有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中国文化,能够与民族特点和国民的审美标准相贴合。所以,在设计动画场景时,设计师应全面吸收传统建筑元素中的优良内涵,从而使设计出的动画场景更好地凸显出民族特色,进而大放异彩。动画片《大闹天宫》是最能代表传统建筑元素在平面动画场景中的有效运用的作品。在该作品的场景设计中,传统建筑元素所体现的民族特色是浓厚且精美的,给人一种欢快、愉悦的感觉。在整部动画片中的动画场景,装饰色彩的灿烂、建筑构造的独特与宏伟,都能让观者体会到一种形式美,其中建筑元素的装饰美,是这种形式美的重要体现。该动画片中纳入了大量宗庙艺术、敦煌壁画等民间特色元素,加上设计师的精心设计,制作出来的艺术风格更具特色,并凸显了民族特色。该动画片通过兼容并蓄各个元素,从而成功制作出了独一无二的造型法则。
结语
传统的建筑元素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为宝贵的财富,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屹立于世界建筑之林,是其他艺术形式所无法取代的。运用传统建筑元素来设计动画场景有很多有利条件,因为我国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和文化积淀,还有广大群众的支持。如何很好地将这些资源运用于动画场景的设计中,是值得我国动画设计师深入研究的课题。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来重新解读传统建筑风格,再融入市场,从而发扬我国的传统文化特色。
参考文献:
[1]胡大勇.运用传统建筑元素的动画场景设计方法[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1).
[2]付力娅.中国古代建筑设计元素在动画场景设计中的体现[J].设计,2014(6).
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时代背景下,高等学校通过产学研合作服务社会的功能和实现方式迫切需要转型升级。如2015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修订稿,2016年国务院出台的“实施《中华人民共各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若干规定等,表明国家对成果转化的高度重视,而技术合同经费作为技术转移转化的一个重要指标,该指标可以体现一个学校技术转移转化的活跃度及市场价值。本文试图以江苏涉农高校近3年技术合同经费情况以来找到我校与其他高校的差距,并提出方法与对策。
1 近3年统计数据(万元)
数据分析:
1)根据省技术市场提供的数据,高校纳入统计的学校共计41所,大部分是理工类的学校或综合性大学,涉农高校共4所,南农,南林、扬大、江南。综合3年来看,我们几年都逐年进步,但和江南大学和扬州大学差距还是比较大.在技术转让上,我校的数据并不落后,但在技术开发上差距较大,这点,我们和林大比较相似,主要数据贡献体现在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上,也体现农业或林业技术的公益性强的特点。但我校的技术转让又远超过林大,说明我们科研实力还是远超对方的。
2)技术开发少,一个是项目少,二是单项开发合同额也少。项目少说明我校参与社会服务或者说与企业的合作还是小众行为的,合同额小说明农业技术开发相比工业技术来说要价更低,这也是体现了农业技术商品化的特点。主要原因,可能是我校对于合同科研没有进行一定的考量。相对于纵向经费来说,横向经费不仅难拿而且在项目实现过程中付出时间和其他成本更高。有能力从事社会服务或进行合同科研的团队往往优先可能会考虑申请纵向项目,而且普通科研教师,往往纵向和横向机会都很少。
3)从客观上讲,扬大和江南大学经过并校及所在城市的关系,都已经成为综合性大学,无论在师资、学科数及规模上都超过我们学校。扬大和江南大学都有不少理工科的学科,江南大学以前更是轻工类学科强校,除食品学院外,其余大部都是理工科,而且都拥有科技园。我校目前的发展方向中世界一流农业大学,行业性大学发展,这点和南林有点相似。
4)起步较晚,重视度不够。2012年执行新的对外服务管理方法后,我校的合同额无论从数量和总额上都有了明显的提高,从2012年占扬大总额1/7,到2014年也占到扬大的1/4左右。但经过这两年运作之后,也有一个明显的问题,就是后续无力,既无科技园又无孵化器。
5)在机构上,扬大有社会合作与服务处与科技处科技成果推广科统共同负责社会服务与产学研工作,科技处主要负责各类产学研相关的项目管理,社会处主要负责各类平台的搭建。江南大学在管理上项目管理主要科研院内成果处和江大技术工程公司,平台搭建主要在产业技术研究院。
2 方法与对策
1)机构整合,把产学研处和成果处进行整合,从成果的源头进行,实现专利申请、持有、转化一条龙服务。另外一种模式,推广与转化一体化。在新成果新技术的推广过程,完成转化的过程。
2)在成果转化上,尤其是需要有产出的产学研合作,就要加强与农药企业、肥料企业、饲料企业、种子企业、农机企业等合作,这类企业在生产中能做到标准化、规模化、技术保密性强、产品明确、科研投入大、知识产权交易清晰,技术投入对于的企业的经营有着明确的影响的。主要是有涉及生产工艺或生产线的农资类企业。
3)要设立种子基金或者概念证明基金,以解决科研成果与企业产品开发之间的“死亡之谷”因为大学与企业本质的不同,所以大学和企业在技术发展和推销阶段信息、动机的不对称以及科学、技术和商业企业存在的制度距离,构成了大学研究成果走向市场的障碍。这个目前国家主要通过孵化器和科技园及一些配套的政策来解决。但目前高校如果没有相应的孵化器或科技园。可以先通过种子基金来扶持一批有商业化前景的成果来进行深入开发。
4)成立涉农科技企业的孵化器。与工业或其他领域的孵化器相比。涉农科技企业有其独特的要求。对于土地或实验基地有着一定的要求。现在工业项目的孵化器比较多,专门为农业的很少。
5)尤其是大的学科组,设立兼职的技术经济人。进行一系列的培训。可以负责所在学科组或学院的成果挖掘和技术交易等相关事务,可以通过工作量或交易额提成的方式进行激励。
6)继续建立技术转移中心。利用地方的资源进行有效的布点,深入了解地方的企业科技需求状态。筛选有效信息,促进高校教师或学科团队与地方及企业的合作。促进学校科研成果的转化及获得更多科研经费投入。
7)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现在各类技术交易平台比较多,要选择一些比较活跃的、有政府背景平台,尤其针对农业技术和农业企业的更好,作为我们成果转化的有效平台。
8)转化模式要多样化。在知识产权管理方法的允许下,我们要更多以债权或股权的方式进行转化。和资产经营公司和各类投资公司合作,进行以商业化为目标的成果转化。
关键词:传统元素 现代家居 设计 结合应用
中图分类号:J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7(c)-0226-01
1 结合中国传统元素和现代家装设计的形态
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拥有儒,道,佛等古老的文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对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思想,观念有很大的影响。中国文化倡导“仁,义,礼,智,信”,主张相互之间的和谐。“天人合一”是人本主义哲学和传统美学的完美结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强调人的情感,感觉和意境之间的和谐统一,同时也更加强调审美主体与客体,形式与内容等的和谐。讲究气韵的生动,强调美与善的良好结合,即为“象外之象、味外之味、韵外之致”。把这一理念应用到中国的艺术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环境艺术设计风格和中国特色。我国传统美学体系拥有禅宗意识的融入,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元素非常重要的本质,同时也可以使设计抵达到一个新水平。
2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结合
随着的极简主义设计风格的起源和现代主义风格的发展,现代的环境艺术设计将更强调功能的合理性,强调应用功能与设计形式的完美结合,事实上也是注重其空间内的设计。简约风格的现代室内设计,主要讲究空间环境的功能布局。在创意中,首先使用合理设计方案,,在设计中要用最简洁的表达。简约设计方式重视精确,细腻,结构简洁,它采用了最先进的技术,并保持自然材料的原始形式,尽可能接近的材料从大自然的感觉。
当今时代背景下,在室内设计与现代简约的设计中融合传统文化元素,是以中国传统风格演绎当代的文化设计,也是基于对当代中国文化的全面了解,进而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简约室内设计互相融合,不是纯粹的传统文化元素的堆砌,而是把传统简约的设计和传统的概念元素结合在一起,顺应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并富有丰富的传统风格,进而使传统文化元素和艺术在当今社会中找到合适体现。因此,我们可以用中国传统元素和文化符号作为背景,以现代简约风格,提炼出中国传统元素和符号以及二级设计,丰富的中国文化内涵和元素,使其更简洁,更具有象征意义,
3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环境设计中的应用特征
有许多不同种类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形式各不相同,是中华民族在不同时期的社会生产和生活条件的形象演绎,也从侧面也反映了人们当时不同的审美标准和观念,.一旦出现在现代环境设计中的传统元素,就可以把人的思想指引到一个特定的时期、环境或相应情景上。正因如此,这种元素在不能被使用时,只要找到适合的环境即可。
传统室内设计的装饰手法通过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符号来体现其传统的象征意义。中式元素在室内设计随着近些年来我国对传统文化和艺术的保护与发掘,有许多室内设计就融入了我国的传统艺术和文化,这些元素突出了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史,和西方的文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中国传统艺术在文字和绘画上的表现主要强调“意境”,所包含的内容往往要通过仔细的揣摩和研究才能得出,不同于西方文化的强调直接性和写实性,所以运用到室内设计中,更突出了主人的文化底蕴与理念,也直接表现出了主人的品味。
4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设计室内中的应用
结合家具的现代设计中的传统元素的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家庭风格,最流行的就是带装修和家具的西式风格,混合几件中国风格的家具,往往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事实上,经过千百年来,现在可见的中国风格的家具,已经是经过大浪淘沙的经典样式,所以也具有极高的和谐性。我们专注于中国风格的家具,除了考虑它的材质,恐怕应更注重其内部设计体现出的事一种对中国人的家具智慧。除了家具搭配,还包括室内墙面可以使用亚光漆,这样我们就可以减少光污染,仍然可以选择草编壁纸,硅藻壁纸,矿物石壁纸等。而且地面可以设计成回蓝砖字图案,中国风的味道呼之欲出,云纹这个富有浓郁中国味道被应用到玻璃上,采用国产的卷草纹的铁艺效果进行分区。
金属材料具有概括和整合的能力,如果觉得空间过于呆板,添加适当的金属装饰可以增加重彩,例如金属,金属窗口的分区,或者是体现现代经典的面料柔软自然的材料,也可以增加材料的肌理和质感,如亚麻,丝绸和天鹅绒材质,不仅表面雅观,同时感觉非常精致,也可以适合做沙发和窗帘。总之,通过融合现代设计理念的装饰图案与材料可以表现出整体的空间感。
中式传统设计中色彩以深色沉稳为主,因中式家具色彩一般比较深,这样整个居室色彩才能协调,再配以红色或黄色的靠垫、坐垫就可烘托居室的氛围,这样也可以更好的表现古典家具的内涵,也具体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结合的效果。空间上讲究层次,多用隔窗、屏风来分割,用实木做出结实的框架,以固定支架,中间用棂子雕花,做成古朴的图案。门窗的确对中式风格很重要,因为中式门窗一般均是用棂子做成方格或其它中式的传统图案,用实木雕刻成各式题材造型,打磨光滑,富有立体感。天花以木条相交成方格形,上覆木板,也可做简单的环形的灯池吊顶,用实木做框,层次清晰,漆成花梨木色。
中国传统的设计色彩多沉稳,中国风格的家具色彩一般都是这样,这样一整个居室色彩的协调,配合红色或黄色的靠垫,坐垫可以烘托居室的氛围,这也可以更好的表现古典家具的内涵,也体现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空间上,多层次的窗口,用隔窗和屏风来隔断,用实木做出框架,固定支撑,中间用凌雕刻花纹或图案的木制品。门窗对确定中式风格很重要,因中式门窗一般均是用棂子做成方格或其它中式的传统图案,用实木雕刻成各式题材造型,打磨光滑,富有立体感。天花以木条相交成方格形,上覆木板,也可做简单的环形的灯池吊顶,用实木做框,层次清晰,漆成花梨木色
传统与现代室内设计的结合,是现代生活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偶遇和火花的碰撞,也是一种新的文化形式。人们崇尚异国文化,精神内涵却转向自己的传统文化,皈依传统。这使得传统与现代的室内设计相结合而诞生,并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受到大众的追捧。
参考文献
[1] 李立新.中国设计艺术史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
[2] 田颖拓.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M].桂林:广西美术出版社,2008.
关键词:江南园林 传统文化元素 现代景观设计
本文为2012年度河北省科学技术厅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课题结项论文,项目编号:12457205D-18。
1、 江南园林概述和特点
江南园林属于我国三大园林派系中的一派,代表了我国古典园林和传统元素的经典。江南园林距今已经有1500多年的历史,但是因为园林的面积和篇幅都比较小所以至今保存完整的园林一般都是明清时期的园林,这些作品体现了我国的古典美艺术。园林的主要特点就在于园林和园林之间的不同,古人造园的方式体现了有法无式的特点,只有一定的艺术规律但是却没有一个固定的流程,因此多种多样具有与众不同的美感。
中国古代的私家园林的特点主要有:(1)源于自然高于自然:这是创作中国古代园林的主旨,主要是为了获得一个典型、凝练、优美并体现自然反映自然的一个私家环境;(2)建筑和自然的和谐:中国古代园林创作过程中体现了一定的“天人合一”的观念,体现了道家“为而不持,主而不宰”的思想特征;(3)意境美:古人都喜欢用山水画和田园诗来表达对于自然的喜爱,而中国古代园林则体现了古代自然风景的意境美,可以用诗情画意来形容。总而言之,中国古代园林结合了建筑、自然、人文的美,将这三者进行有效的融合,从而创作出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意境,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建筑价值和人文价值。
2 江南园林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
2.1 我国目前的现状
现如今,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人口密度的不断增长,出现了许多环境、交通、资源等方面的问题,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下文主要就河北省的环境状况进行分析,其环境问题已经达到一个无法忽视的地步,阻碍了城市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随着我国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自然景观和城市生活支持系统和过程等使人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注环境问题。因此建立人性化、生态化的城市环境景观已经成为促进城市发展的迫切任务,这样才能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和谐、优美、自然的环境。
2.2 江南园林的运用
2.2.1 存在的问题
江南园林的意境是现代人向往的生活环境和境界,因此我们利用江南园林的艺术特征和营建手法来设计和创作现代建筑,将其运用到河北省现代化城市景观的设计中去,这样不但可以实现人们的精神向往,而且还能实现古代园林艺术的发展和延续,真正的实现中国特色。
但是我们如何才能实现对江南园林的运用呢?这个问题是目前最需解决的问题,不管是使用怎样先进的技术或者思想要想实现江南园林的完美运用都是比较困难的。现在我们都流行“在继承中创新、在继承中发展”的思想,这是目前最具代表性的观点,这种观点鲜少遭受攻击,因此其看上去体现了一定的哲学性和中庸性,符合中国人广泛的思想和心理。江南园林中的传统文化元素是精髓所以要在现代景观设计中进行发扬,其他领域的中国文化因素也要使用这个态度进行运用,但是江南园林中值得现代景观设计运用和借鉴的元素却很少。
现代景观的概念比较宽泛,现如今我们还只停留在通过研究江南园林来发展的道路上,但是这样我们就永远不能获得发展,只能永远依附在古人的设计思想和创作中,并且我国高校的园林教育中都将大部分的时间花费在研究“死去的艺术”上,真正的体现发展的东西很少。导致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我国江南园林具有一套完整的体系,不管是设计背景还是方法等都比较完备和经典,但是现代的景观设计却缺少实践经验和理论支撑。
2.2.2 河北省景观设计中的问题
河北省城市中有众多的文化广场、主题公园等,但是景观园林的设计却很荒诞,不但不能体现现代先进的文化和艺术风格,而且还体现了一些落后的思想和文化,整体设计显得繁杂琐碎,尤其是一些所谓的继承江南园林的建筑设计更是荒诞无比,只是简单的抄袭了一些江南园林的色彩、符号、纹样等。
我们对于古代文化一直强调要在“继承中发展”,但是现在我们继承的只是一幅画、一副图案,我们至今都没有明确到底要继承的是什么。所以在进行现代景观设计时不但不能自然之美,反而扭曲了其意境,然后不断发展最后就形成了矫揉造作、灰暗沉闷的设计手法。有时候我们只关注传统的表现方式和形式而忽视其精神和内在,但是一个优秀的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不应该只是视觉上的享受更应该是中国古典文化和底蕴的一种体现和发展,要在传统文化元素的氛围中不断研究和发展,最终创作出体现古典美和中国特色的一种设计风格和体系。譬如:江南园林中的园林设计和建筑设计都是非常经典的作品,如果将园林设计随便的放在一个小区的景观设计上那么就相当于将江南园林的美学概念直接套用在现代建筑上,忽视了园林设计和建筑之间的统一性和和谐型,忽视了江南园林也是建筑的一个部分,建筑本身其实就是景观,江南园林只是景观中有建筑,建筑中体现景观,相辅相成,最终达到一个完美的意境。
2.3 欧洲建筑风的盛行
如今,我国现代建筑越来越多的体现了中国建筑和欧洲建筑的结合,可以说是国人和洋人之间的一种结合,但是国人对于欧洲建筑风格之下外向型的空间设计慢慢的具有一定的抵触心理,因为国人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向往那种君子在院墙内品茶谈天的意境,所以国人只需要一个属于自己的自然的小天地而不是外向的空间,而这种需求只有在中国古代建筑中才能体现出来。中国传统建筑中最鲜明的特征就是封闭的庭院,这不仅是一种私密的不外向的空间,更是一种暂时逃离外界纷争的世外桃源。受到这种心理的影响,我国目前出现了很多“新中式”的建筑风格(就是指以中国传统建筑风格作为主要特征的建筑风格),虽然建筑设计的手法不一样,有的是神似,有的是形式复古,有的是空间传统,但是这些都体现了现代建筑设计师对于古代建筑文化的一种探讨和发展。
3 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
笔者认为要想实现将江南园林中的传统文化元素运用到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必须要从下面三个方面进行思考:形式美运用;精神传达;文化共融。下面主要用书法艺术作为实例从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第一,形式美运用:传统文化因素运用到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最基础和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运用形式美,这种形式美的运用也可以说是一种符号的运用,简单来说就是形式的模仿和再创造。书法中的形式美主要体现在书法线条上,其是书法家内在气质和情绪的一种外在体现,通过点、线、结构、章法来有效的体现。譬如: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可以利用点和线设计一些小品。
第二,精神传达:精神的传达不但是形式的模仿和再创造更是通过环境来表达一定的思想、艺术和文化。书法中的精神传达主要是“书中有画”的意境,不管是书法还是景观设计,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人的情感的表现。景观的意境也是来源于设计者对于自然环境的考察和自己的情绪、心理和对人生的态度,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特点。景观设计和书法在某些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共通性和特点。
第三,文化共融:不管我们如何设计城市景观还是如何运用传统文化元素,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人民服务,都是为了当代人的生活,所以当代文化是设计和生存的基础和根本。当今设计是一个文化融合的时代,不管是传统文化还是现代文化,不管是国内文化还是国外文化都要实现融合和共生,最后才能真正创作出现代城市景观,实现传统文化因素的有效运用。
4 结束语
综上,江南园林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对于现代城市景观设计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但是对于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不只是简单直接的抄袭、模仿等,必须要融入自己的思考和想法这样才能实现再创造。利用“在继承中创新、在继承中发展”的思想实现对传统文化元素的有机融合和运用,最终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城市景观。
参考文献:
[1]郑曙阳《景观设计》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
[2]张家骥
[3]李长君“创造宜人的城市景观简析城市设计中的城市景观要素”《华中建筑》2000
为最适宜CO2施用量;CO2加富可以促进白籽南瓜和黑籽南瓜嫁接黄瓜苗生长,但2种嫁接黄瓜对CO2敏感性不同,黑籽南瓜嫁接的黄瓜形态指标、叶片叶绿素SPAD值和净光合速率明显优于白籽南瓜嫁接的。
关键词:黄瓜;CO2加富;嫁接;光合速率
黄瓜是设施栽培中经济效益较高的一种喜温性蔬菜,经济价值高,栽培面积广,是世界普遍种植的蔬菜。近年来,我国设施蔬菜种植面积和规模逐年扩大,设施黄瓜栽培在产业化水平上也取得了迅猛发展[1]。但在我国北方高寒地区设施栽培黄瓜中,往往受到温度的影响。嫁接广泛应用于蔬菜作物的生产实践中,能提高蔬菜作物的耐寒性、耐热性、耐旱性、耐弱光、抗涝性和耐金属胁迫等[2]。目前,在我国北方地区普通日光温室中,通常以云南黑籽南瓜和白籽南瓜作为砧木。CO2是蔬菜作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空气中CO2的浓度一般为300~400 μL/L,远低于光合作用的最适浓度,不能满足蔬菜作物的需要。在设施蔬菜生产中,由于设施自身密闭性特点,作物经常处于严重的 CO2亏缺状态,被认为是影响温室生产中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的重要因子[3~6]。在我国北方高寒地区设施黄瓜栽培中同样存在着此问题。因此,对棚室作物增施CO2是提高作物产品产量的重要途径之一[7]。Wu等[8]认为,高浓度CO2有利于提高作物光合作用,促进生长;孙潜等[9] 研究表明,增施CO2处理黄瓜的株高、茎粗、净光合速率均显著高于未增施CO2处理;王忠等[10]研究表明,黄瓜增施CO2,其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旺盛,产量增加23%~37%。
目前,有关CO2加富对黄瓜生长影响的研究较多,但是对黑籽南瓜和白籽南瓜嫁接黄瓜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鲜有报道。通过开展CO2加富对黑籽南瓜和白籽南瓜嫁接黄瓜生长影响的试验,旨在选择一种适合在北方高寒地区普通日光温室栽培且CO2施用量适宜的嫁接黄瓜。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以温室嫁接黄瓜为供试材料,选用津优35号黄瓜作为接穗,分别以云南黑籽南瓜(辽宁省凌海市农光种业有限公司)和云南白籽南瓜(北京硕源种子有限公司)作为砧木。其中以黑籽南瓜为砧木嫁接的黄瓜以下简称“黑籽”,以白籽南瓜为砧木嫁接的黄瓜以下简称“白籽”。
供试育苗基质为蒙大育苗基质,由内蒙古蒙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主要成分为草炭、蛭石、腐熟羊粪。
1.2 试验设计
试验于2016年4~8月在内蒙古农业大学试验基地日光温室内进行。设置4个CO2浓度,(600±50)μL/L(B1)、(800±50)μL/L(B2)、(1 000±50)μL/L(B3)和(350±50)μL/L(CK)。用乌兰察布市慧明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 AI型二氧化碳发生器增施 CO2。其原理为高温分解碳酸氢铵产生CO2、NH3,经过滤系统除去NH3后施用CO2。4月3日于实验室浸种4~6 h 后置于28℃ 的培养箱中催芽。4月5日进行播种育苗,育苗采用32穴的穴盘,每穴1粒,每处理2盘,3次重复,播种后覆盖蛭石,浇透水。4月23日嫁接,5月15 日定植。试验在同一温室内进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3个处理和1个对照,每个处理3次重复。各处理通过搭建塑料小棚使其完全隔开,相互独立。每个小棚长1.46 m、宽0.87 m、
高2 m。定植采用双行种植,每个小区内植株行距为40 cm,株距30 cm。于黄瓜幼苗2叶1心时开始增施CO2,时间为晴天的每天8:00~11:00,阴天不施。
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①形态指标测定 于黄瓜3叶1心期、抽蔓期、盛瓜期各测1次指标。株高:为嫁接部位到生长点的距离,用直尺进行测量;茎粗:为子叶基部下胚轴的直径,用游标卡尺进行测量;叶面积:叶片(自上向下第3片叶)的长和宽,叶面积公式=14.61-
5×L+094×L2+0.47×W+0.63×W2-0.62×L×W(L:叶长,W:叶宽)。
②光合指标测定 a.采用美国Li-cor公司生产的Li-6400型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测定,于黄瓜3叶1心期、抽蔓期、盛瓜期选择一典型晴天,9:00~11:00 在各处理中选择健壮植株的功能叶进行测定。具体测量时,每次选择3株植株,对黄瓜最佳功能叶片(上数第2片展开叶)进行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胞间CO2浓度、气孔导度测量,重复3次,计算平均值。
b.用SPAD-502叶绿素仪(柯尼卡美能达,日本)测定黄瓜3叶1心期、抽蔓期、盛瓜期功能叶片(自上向下第3片叶)的叶绿素SPAD值,每片叶片重复3次,取平均值。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应用Microsoft Excel 2003软件和SAS 9.0对数据进行处理和绘图。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CO2浓度处理平均CO2浓度日变化
由图1 可知,未施用CO2以前,各处理的CO2浓度基本相同,均可达到400 μL/L左右,8:00施用后,CO2加富的3个处理均可达到试验要求,在
11:00~12:00浓度达到最大值,之后缓慢减小。
2.2 不同CO2浓度处理对嫁接黄瓜形态指标的影响
①对嫁接黄瓜株高和茎粗的影响 黄瓜株高和茎粗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植株的营养生长,体现植株长势强弱,更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黄瓜的健壮程度,是反映作物生长特征的重要指标之一。如图2所示,不同CO2浓度处理均能明显提高“白籽”和“黑籽”2种嫁接黄瓜的株高和茎粗,总体均表现为B2>B3>B1>CK。“白籽”株高在3叶1心期、抽蔓期和盛瓜期,与CK相比,分别提高了37.34%~53.09%、11.54%~26.87%和10.66%~19.50%;“黑籽”株高在3叶1心期、抽蔓期和盛瓜期均以B2最好,与CK相比,分别提高了61.25%、33.63%、11.76%。“白籽”在3叶1心期、抽蔓期和盛瓜期茎粗较CK增加了1.89%~25.71%,“黑籽”茎粗较CK提高6.60%~30.56%。相同CO2浓度处理下,3叶1心期、抽蔓期和盛瓜期的株高和茎粗均表现为“黑籽”高于“白籽”。可见,CO2加富对黄瓜生长有促进作用,且“黑籽”效果较好。
②对嫁接黄瓜叶面积的影响 如图3所示,黄瓜叶面积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呈增加趋势,“白籽”和“黑籽”的叶面积均在3叶1心期到抽蔓期急剧增加,抽蔓期到盛瓜期增加缓慢。以抽蔓期为例,“白籽”B1、B2、B3分e较CK增加了20.44%、33.74%、22.82%;“黑籽”B1、B2、B3分别较CK提高了20.29%、34.98%、24.23%。CO2加富对“白籽”和“黑籽”叶面积的作用效果与株高和茎粗相同,不同CO2浓度处理间总体表现为:B2>B3>B1>CK,且“黑籽”表现明显优于“白籽”。
2.3 不同CO2浓度处理对嫁接黄瓜光合特性的影响
①对嫁接黄瓜叶片叶绿素SPAD值的影响 据魏胜林等[11]报道,高浓度CO2对百合叶绿素含量的影响达到显著性差异水平。叶绿素是与光合作用有关的最重要的一类色素,在光合作用的光吸收中起核心作用。如图4所示,随着处理天数的增加,叶片叶绿素SPAD值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在抽蔓期达到峰值。3叶1心期,随着CO2浓度的增加,无论是“黑籽”还是“白籽”,叶片叶绿素SPAD值均与CK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抽蔓期和盛瓜期,B2极显著高于CK,其他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在各个时期,“白籽”和“黑籽”叶绿素SPAD值均在B2处理下达最大,分别较CK提高了34.42%、46.66%、21.42%和40.65%、46.01%、35.86%。相同时期同一浓度处理下,“黑籽”叶片叶绿素SPAD值均高于“白籽”。
②对嫁接黄瓜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CO2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其浓度直接影响植物光合速率。高浓度CO2可以提高RuBP羧化酶活性,减少O2对RuBP的竞争氧化,从而增加叶片的光合速率[12]。如表1~3所示,随着CO2浓度增加,“白籽”和“黑籽”叶片净光合速率均先增加后降低,B2处理下最大,与B1、B3存在显著差异;“白籽”净光合速率较CK分别提高0.90~3.70、1.42~5.45、1.59~7.79 μmol・m-2・s-1,“黑籽”净光合速率较CK提高1.82~4.51、1.33~4.80、2.71~7.96 μmol・m-2・s-1。随着CO2浓度提高,“白籽”和“黑籽”胞间CO2浓度均不断增加,气孔导度降低,蒸腾速率亦降低。相同CO2浓度处理下,各个时期“黑籽”较“白籽”叶片净光合速率分别提高1.95~3.62、0.34~2.40、2.66~
3.74 μmol・m-2・s-1。
2.4 不同CO2浓度处理下嫁接黄瓜形态指标与净光合速率的相关性分析
嫁接黄瓜的形态指标与净光合速率的相关性分析如表4所示。嫁接黄瓜3叶1心期的株高、茎粗、叶面积与叶片叶绿素SPAD值、净光合速率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抽蔓期除了株高与叶片叶绿素SPAD值之间不相关,其他指标之间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盛瓜期,各指标之间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可见,黄瓜形态指标既反映了黄瓜植株的生长状态,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叶片叶绿素SPAD值。叶片叶绿素SPAD值是光合作用的基础,间接反映了叶绿素含量的高低,从而影响了净光合速率。嫁接黄瓜各形态指标之间也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叶片叶绿素SPAD值与净光合速率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
3 讨论与结论
3.1 讨论
作物形态特征反映作物生长状况,与作物生长发育密切相关。潘玖琴等[13]研究表明,增施CO2对不同品种辣椒的茎粗、开展指数、叶片指数影响不明显,但株高、叶柄长和产量增加明显,与本研究结果稍有不同,可能是由于作物、地区不同而产生差异。有研究表明,增施CO2可以促进日光温室蔬菜的生长,株高、茎粗、叶面积的生长优于对照[14~16]。本试验表明,CO2加富均能增加“白籽”和“黑籽”株高、茎粗、叶面积,且随浓度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在(800±50) μL/L(B2)处理下达最大。
增施 CO2对“白籽”和“黑籽”光合特性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普通土壤栽培增施 CO2,黄瓜植株的干、鲜质量和叶片叶绿素含量均有所增加[17]。潘璐等[18]研究表明,长期CO2加富和高温条件下,黄瓜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均显著提高。有研究表明,增施CO2能显著提高叶片叶绿素SPAD值,而SPAD值与叶绿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因此增施CO2能提高光合速率[19,20]。于国华等[21]研究表明,增加CO2浓度可显著提高黄瓜叶片的光合速率,叶片光合速率对不同CO2浓度的响应都有一个由低到高再到低的趋势。本试验结果进一步表明,随CO2浓度的增加,“白籽”和“黑籽”叶片叶绿素SPAD值、净光合速率、胞间CO2浓度亦明显提高,均在(800±50)μL/L(B2)处理下达最大,(1 000±50)μL/L(B3)、(600±50)μL/L(B1)次之,(350±50)μL/L(CK)最低。CO2浓度升高,会引起气孔的不均匀关闭或开度减小,使气孔阻力加大,气孔导度降低,蒸腾速率降
低[21]。本研究中,随着CO2浓度增加,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亦呈下降趋势。
同时发现,“白籽”和“黑籽”在同一时期对CO2浓度增加的敏感性不同,“白籽”株高、o粗、叶面积、叶片叶绿素SPAD值和净光合速率明显低于“黑籽”。
3.2 结论
不同CO2浓度均能促进嫁接黄瓜的生长,显著或极显著影响“黑籽”和“白籽”3叶1心期、抽蔓期、盛瓜期株高、茎粗、叶面积、叶片叶绿素SPAD值和净光合速率,尤以浓度(800±50)μL/L效果最好。相同CO2浓度处理下,“黑籽”的形态指标和光合特性均明显优于“白籽”。
综上所述,以黑籽南瓜为砧木的嫁接黄瓜更适合在我国北方高寒地区普通日光温室栽培,且CO2最佳施用量为(800±50)μL/L。
参考文献
[1] 喻景权.“十一五”我国设施蔬菜生产和科技进展及其展望[J].中国蔬菜,2011(2):11-23.
[2] 阳燕娟,王丽萍,高攀.嫁接提高蔬菜作物抗逆性及其机制研究进展[J].长江蔬菜,2013(22):1-10.
[3] 潘瑞炽,董愚得.植物生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79:86-117.
[4] 郑光华.蔬菜保护地栽培中二氧化碳的应用原理和方法[J].国外农业科技,1980(4):18-22.
[5] 曹红红,张颖,张翠梅,等.我国二氧化碳气肥生成方法及发展趋势[J].长江蔬菜,2001(6):25-27.
[6] 袁会敏,周健民,段增强,等.CO2浓度升高与增施钾肥对黄瓜生长的影响[J].土壤,2009,41(6):869-874.
[7] 朱维琴,章永松,林咸永,等.蔬菜CO2施肥技术现状及展望[J].农业与技术,2000,20(6):1-5.
[8] Wu D, Wang G. Interaction of CO2 enrichment and drought on growth,water use, and yield of broad bean(Viciafaba)[J].Environmental and Experimental Botany, 2000, 43(2): 131-139.
[9] 孙潜,崔世茂,宋阳,等.内保温日光温室光温性能及增施二氧化碳对黄瓜生长发育的影响[J].北方园艺,2016(9):50-55.
[10] 王忠,蔡恒,高煌珠,等.CO2加富对黄瓜的增产效应及其原因分析[J].江苏农学院学报,1993,14(2):37-44.
[11] 魏胜林,刘叶好,屈海泳,等.高CO2浓度对百合某些生理生化物质的影响[J].植物生态学报,2001,25(4):410-413.
[12] 王精明,叶庆生,黄胜琴.温室CO2施肥技术及研究进展[J].惠州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3(3):63-67.
[13] 潘玖琴,卢国强,周晓平,等.增施CO2对大棚不同辣椒品种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长江蔬菜,2016(4):66-67.
[14] 崔庆法,王静.补施CO2对日光温室黄瓜生长的影响[J].西北植物学报,2003,23(1):39-43.
[15] 艾民,刘振奎,杨延杰,等.温度、光照强度和CO2浓度对黄瓜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影响[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5(8):414-418.
[16] 李宁,王龙昌,郭文忠.不同二氧化碳浓度与栽培方式对番茄生长的影响[J].北方园艺,2014(1):6-11.
[17] 马俊,贺超兴,闫妍,等.普通土壤栽培增施CO2和有机土栽培对日光温室秋黄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中国蔬菜,2012(2):47-53.
[18] 潘璐,崔世茂,宋阳.长期加富CO2条件下温室黄瓜光合作用对高温的应答机理[J].北方园艺,2015(16):1-6.
[19] 熊B,曲英华,范冰琳.不同CO2浓度下番茄苗期及果期的光合特性[J].北方园艺,2015(9):6-9.
上诉人(原审原告)北京拓普心高科技视听传媒有限公司,住所地北京市昌平区城区镇超前路9号。
法定代表人张东林,总经理。
委托人于国庆,北京市中凯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上诉人(原审被告)北京喜乐广告有限公司,住所地北京市门头沟区水闸南路10号。
法定代表人韩印志,总经理。
委托人仇庆林,男,汉族,37岁,该公司经理,住北京市东城区东皇城根南街32号3院。
委托人王磊,男,汉族,26岁,该公司职员,住北京市海淀区皂君庙甲2号4门501号。
上诉人北京拓普心高科技视听传媒有限公司(简称拓普心公司)因著作权转让合同纠纷一案,不服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2003)二中民初字第2690号民事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2003年7月25日受理此案后依法组成合议庭,于2003年8月22日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上诉人拓普心公司的委托人于国庆、被上诉人北京喜乐广告有限公司(简称喜乐公司)的委托人仇庆林、王磊到庭参加了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判决认定:
2001年4月25日,拓普心公司与喜乐公司就电视连续剧纪实片《二十世纪重大悬案》(简称《悬案》)在东北三省发行播放一事签订了协议,协议约定的主要内容是:喜乐公司购买拓普心公司《悬案》在东北三省的播放权,授权期限为2年;拓普心公司保证在2001年5月20日前向喜乐公司提供《悬案》的四分之三样带2盘,录制《悬案》片3集;喜乐公司保证在收到《悬案》样带2个月内向拓普心公司支付节目播放权费100 000元,否则赔偿因不能按时支付费用给拓普心公司造成的损失;拓普心公司保证在收到喜乐公司支付的《悬案》片节目播放权费五日内向喜乐公司提供《悬案》片BETACOM播出带一套共31盘。
喜乐公司为履行协议,与锦州海尔工贸有限公司等四家单位签订了广告合同。后发现拓普心公司已于2001年3月14日与哈尔滨有线电视台签定了播映权转让合同,喜乐公司认为拓普心公司的上述转让行为使喜乐公司受让的播映权权益受到影响,拓普心公司构成违约,喜乐公司有权解除协议,故未向拓普心公司支付100 000元的播放权费。
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认为,拓普心公司与喜乐公司签订的《悬案》片广播权转让协议合法有效。因拓普心公司在与喜乐公司签定上述协议前已与哈尔滨有线电视台签订了广播权转让协议,哈尔滨有线电视台已实际取得了在黑龙江省除上星台之外范围内的《悬案》片的广播权,而拓普心公司将黑龙江省除哈尔滨有线电视台(不含上星台)之外范围内的《悬案》片广播权又转让给喜乐公司,其中拓普心公司对于黑龙江省除哈尔滨有线电视台及上星台之外的其他台范围内的《悬案》片广播权的转让,属于重复转让行为,故拓普心公司与喜乐公司所签订的涉案协议中关于黑龙江省范围内广播权转让的条款属于无效条款。
由于上述条款无效,致使喜乐公司与拓普心公司所签订涉案协议的目的无法全部实现,拓普心公司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喜乐公司单方终止并请求解除该协议,理由正当。拓普心公司请求喜乐公司继续履行该协议,给付100 000元广播权转让费,缺乏事实与法律根据。
双方所签涉案协议期限已满,双方未就该协议相关事宜达成一致意见,该协议已实际终止。喜乐公司主张解除该协议已无实际意义。
据此,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第(五)项、第五十六条、第九十七条的规定,判决:驳回拓普心公司的诉讼请求。
拓普心公司不服原审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其上诉理由是:1、拓普心公司已履行了合同约定的主要义务。因为本案合同性质应为著作权发行权、广播权有偿许可使用合同,拓普心公司有权许可或转让给第三方;不存在重复转让的问题;2、即使协议中涉及黑龙江省广播权许可使用的条款无效,也并不必然导致合同全部内容无效,且事实上也并未影响喜乐公司履行合同,喜乐公司至少必须支付吉林和辽宁二省的播放权费。请求二审法院撤销原判,判令喜乐公司向拓普心公司支付播放权费、支付违约赔偿金,诉讼费由喜乐公司负担。
本院审理查明:2001年4月25日,拓普心公司与喜乐公司就电视连续剧纪实片《二十世纪重大悬案》(简称《悬案》)在东北三省发行播放一事签订了协议书,约定:喜乐公司购买拓普心公司《悬案》在东北三省的播放权,在辽宁、黑龙江(不含哈尔滨有线电视台)、吉林三省城市电视台带广告随该片播出,不限无线电视台和有线电视台,但不得上星播出,授权期限为2年;拓普心公司保证在2001年5月20日前向喜乐公司提供《悬案》的四分之三样带2盘,录制《悬案》片3集;《悬案》片版权及播出带如有问题,拓普心公司保证及时给以解决,否则赔偿因此给喜乐公司造成的一切经济损失;喜乐公司保证不将《悬案》片的全部或部分交予辽宁、黑龙江、吉林三省城市电视台之外的第三方(无线电视台、有线电视台、教育电视台)播映,保证不将该片的全部或部分复制,或制作为音像制品或图书出版发行;喜乐公司保证在收到《悬案》样带2个月内向拓普心公司支付节目播放权费100 000元,否则赔偿因不能按时支付费用给拓普心公司造成的损失;拓普心公司保证在收到喜乐公司支付的《悬案》片节目播放权费五日内向喜乐公司提供《悬案》片BETACOM播出带一套共31盘。
拓普心公司依约履行了给付《悬案》片样带的义务,喜乐公司以样带进行了广告招商,并与锦州海尔工贸有限公司、沈阳海尔工贸有限公司、长春海尔工贸有限公司等单位签订了广告合同。喜乐公司与沈阳海尔工贸有限公司签定的合同中约定的广告媒介为沈阳海尔工贸有限公司负责的5个城市电视台,与锦州海尔工贸有限公司签定的合同中约定的广告媒介为辽西五地市电视台,与长春海尔工贸有限公司签定的合同中约定的广告媒介为吉林省9个电视台。
上述合同签定后,喜乐公司发现拓普心公司已于2001年3月14日与哈尔滨有线电视台签定了播映权转让合同,约定拓普心公司将《悬案》片的播映权有偿转让给哈尔滨有线电视台,播映权转让范围为黑龙江省(不含上星台),播映权转让期间为2000年9月至2002年9月,哈尔滨有线电视台向拓普心公司支付播映权转让费共计36 600元。喜乐公司以拓普心公司违约为由拒绝支付100 000元的播放权费。拓普心公司以喜乐公司未支付播放权费为由未向喜乐公司交付BETACOM播出带。《悬案》片事实上未播出。
关于拓普心公司与哈尔滨有限电视台签定的播映权转让合同,拓普心公司与喜乐公司在一审中分别向法院提供了合同的原件和复印件。该合同原件和复印件均为2页,合同第一页抬头部分的乙方均为手写体的“哈尔滨有限电视台”。但在合同第一页关于播映权转让范围的问题上,拓普心公司提交的合同原件载明为“黑龙江省(不含上星台及其他台)”,喜乐公司提交的合同复印件载明为“黑龙江省(不含上星台)”。该合同原件和复印件的其他内容均相同。一审法院就两个合同文本的真实性向当时签定合同时的哈尔滨有限电视台方的经办人徐英超进行了调查。徐英超确认拓普心公司提交的合同复印件的第一页、第二页均无问题,喜乐公司提交的合同原件的第二页无问题,但第一页中的乙方台名不是其所签署。拓普心公司同意徐英超的确认。
本院认为,关于拓普心公司与哈尔滨有限电视台所签定合同的真实性问题,鉴于拓普心公司同意徐英超对于该合同复印件的确认,可以推定拓普心公司认可合同复印件的真实性。原审法院依合同复印件确认拓普心公司与哈尔滨有限电视台所签合同的播映权转让范围为“黑龙江省(不含上星台)”,转让期间为2000年9月至2002年9月的事实并无不当。将该合同与本案双方当事人所签的购买播映权的合同相比较,在2001年4月25日至2002年9月这段期间内,在黑龙江省(不含哈尔滨有线电视台)的地域范围内,两个合同涉及的播映权转让范围是完全重合的。因此,拓普心公司是在隐瞒相同范围的播映权已经转让他人这一事实的情况下,以欺诈的手段与喜乐公司订立了涉案合同。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喜乐公司在法定期限内有权请求撤销双方签定合同中的相关条款。鉴于喜乐公司未在法定期限内及时行使撤销权,该合同亦不属于损害国家和集体利益、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等应当被确认无效的情形,故涉案合同为有效合同。原审法院关于涉案合同中涉及黑龙江省播放权的条款因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属于无效条款的认定是错误的,本院应予纠正。
拓普心公司在涉及黑龙江省播映权问题上违反了合同的约定,喜乐公司有权行使在后履行抗辩权拒付相应部分的播放权费,拓普心公司上诉要求支付全部播放权费缺乏事实和法律依据,本院不予支持。但拓普心公司依约交付了样带,在其它问题上并未违反合同的约定,喜乐公司未依约支付涉及吉林和辽宁二省的播放权费,其行为构成违约。拓普心公司要求喜乐公司至少支付此部分播放权费的上诉主张,应予支持。喜乐公司关于《悬案》片因拓普心公司未交付播出带而未能播出,其亦不应支付吉林和辽宁二省的播放权费的主张不能成立。喜乐公司主张其所购买的东北三省的播放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在拓普心公司将部分播放权卖于他人的情况下,合同无法继续履行,故其有权不支付全部播放权费,但喜乐公司向法院提供的其与锦州海尔工贸有限公司等单位签定的广告合同表明涉案合同在不同的地域是可以分别履行的,部分内容不能履行并不影响其他部分的履行,故其上述主张缺乏事实依据,本院不予支持。拓普心公司在二审中要求喜乐公司支付违约赔偿金已超出其一审诉讼请求的范围,本院不予支持。
综上,原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但在认定合同效力和判定双方当事人责任承担方面适用法律错误。拓普心公司关于要求喜乐公司支付全部播放权费的上诉请求缺乏事实和法律依据;但其关于喜乐公司应支付辽宁、吉林二省的播放权费的上诉请求成立,本院予以支持。据此,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四条、第五十五条第(一)项、第六十七条、第一百零七条、第一百二十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一款第(二)项之规定,判决如下:
一、撤销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2003)二中民初字第2690号民事判决;
二、北京喜乐广告有限公司向北京拓普心高科技视听传媒有限公司支付播放权费66000元人民币(于本判决生效后十日内支付,逾期付款,参照中国人民银行同期有关逾期贷款利率计收利息至款项实际付清为止);
三、驳回北京拓普心高科技视听传媒有限公司的其他诉讼请求。
一审案件受理费3510元,由北京拓普心高科技视听传媒有限公司负担1170元(已交纳),由北京喜乐广告有限公司负担2340元(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七日内交纳);二审案件受理费3510元,由北京拓普心高科技视听传媒有限公司负担1170元(已交纳),由北京喜乐广告有限公司负担2340元(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七日内交纳)。
本判决为终审判决。
审 判 长 陈锦川
审判员 张冬梅
审判员 周 翔
作者简介:陈炳泉(1958-),男,香港理工大学建设及环境学院院长,主要从事建设管理及教育研究,(e-mail)bsachan@polyu.edu.hk;胡毅(通讯作者1982-),男,香港理工大学建筑及房地产学系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建筑节能技术与管理、项目组织管理、建筑质量与安全管理研究,(e-mail)hu.yi@connect.polyu.hk。
(香港理工大学建设及环境学院,中国 香港)
摘要:在建筑及环境专业本科教育中,通过设立通识教育课程,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及综合素质非常必要且极具挑战。文章结合香港理工大学和同济大学的“建设更美好居住环境”暑期联合课程实践,重点对该类通识教育课程的设计和实施进行了研究。回顾了案例课程背景、培养目标及学生分组情况,剖析了课程教学和考核模块的设计和实施,并分析了学生反馈意见,总结了5点实施经验。
关键词:本科通识教育;课程研究;能力拓展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2909(2013)05001004随着香港和国内合作交流日趋频繁,香港与国内高校在教学与科研方面的合作也越来越紧密、深入。近年来,如何培养既具有全球视野,又具备自主学习、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高素质工程师成为两地高校在教育合作中最为关注的一个领域。当前,内地高校建筑及环境专业本科教育中,主要依赖课堂授课的方式了解国际工程实践与惯例。在香港相关专业本科教育中,除了课堂授课外,考察学习(study tour)则是了解和学习国内建筑行业及实践的主要方式[1]。这两种方式具有操作简便、实施容易等优点,但难以实现较深层次的认识和学习。2011年,香港理工大学(以下简称“理大”)与同济大学(以下简称“同济”)签署了一系列关于《两校学生联合培养和交换》等全面合作协议,希望能借助两校优势资源,加强在本科生教育方面的创新和合作。2012年,两校决定首先在建设及环境专业率先启动教学创新,开设相关专业本科通识教育联合课程,计划轮流在两校所在地举行。首次“建设更美好居住环境”联合课程主要由理大的建设及环境学院负责组织,同济对口的土木、机械和管理三个学院协助实施,地点在上海同济四平路校区,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学习和了解国内外居住环境相关的可持续建设技术及设计。
一、课程方式及目标
“建设更美好居住环境”联合课程采用暑期选修课程的方式,由学生自愿报名参加。课程目标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2]。(1)介绍建筑及环境专业与居住环境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热情。(2)培养学生创造力、问题解决能力与全球视野。(3)帮助学生了解国内建筑行业及工程建设情况。(4)帮助学生培养自我约束、自主学习和认识能力。
二、学生对象及学习分组
课程主要针对理大建设及环境工程相关专业一年级本科生和同济相关专业二年级本科生。两校通过公告,由学生自愿报名的方式招募,按照各专业等比例搭配和成绩优先的原则,确定最终人选。最后,两校实际参加课程的学生各39名,共78名,具体如表1所示。
高等建筑教育2013年第22卷第5期
陈炳泉,胡毅面向全球视野和综合素质的建筑及环境专业本科通识教育课程研究
表1两校学生专业分布及人数专业理大学生人数
(百分比)同济学生人数
(百分比)土木与环境工程11 (28%)18 (46%)建设及设施管理14 (36%)11 (28%)建筑设备工程9(23%)10 (26%)测绘及地理信息5(13%)—合计39(100%)39 (100%)为促进两校学生跨专业、跨区域的交流和协作,按照课程教学考核需要,将学生分为8个组,每组约10名学生,其中理大学生、同济学生各占一半,并尽可能实现组内学生专业的多元化和差异化。
三、课程教学和考核模块设计
课程教学模块设计主要参考理大以往开设的通识课程,具体包括课堂授课、授课研讨、现场参观、专题讲座、项目实践等环节,具体如表2所示。
为方便教学和考评,该课程应用了理学网blackboard网上教学平台,提供课件下载、作业布置、网上评阅等功能,方便课程教学和考核工作的实施,其系统操作界面如图1所示。
考核成绩包括平时表现和期末报告两部分,共涉及4个考核模块,如表3所示。平时表现包括考核模块1、模块3中学生个人或所在小组的平均成绩,期末成绩为考核模块4中学生所在组的小型项目
作业成绩。小型项目作业要求各组学生针对一个实际可持续建筑实例进行资料搜集和实地调研,撰写一份关于该案例可持续建筑技术和应用情况的案例分析报告。由于课程在同济四平路校区进行,因此选取校园内及附近的4个旧建筑绿色节能改造案例,包括教学楼、浴室、礼堂和办公楼。作业为期三天,首日教师布置作业,简述要求;次日各组学生有一次和助教研讨的机会,修改作业;第三日提交作业并作口头汇报。
四、课程安排和实施
课程从7月15日开始,至28日结束,总共持续2周。第一周教学内容包括一次参观、三次课堂授课、三次研讨指导(两次授课研讨和一次参观研讨);第二周教学内容包括一次课堂授课、一次授课研讨、三次参观和小型项目作业。两校校方非常重视此次课程的实施工作,配备了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资深教师为课程授课,教师主要来自理大建设及环境学院4个学院,包括一名教授。两名副教授和一名助理教授,两名讲座教授分别来自同济土木工程学院和经济与管理学院。表2教学模块设计和说明教学方法教学语言数量说明实施方课堂授课英文共4次,每次2个小时以“建筑业及管理”“声、光及热环境和设备工程”、“地理信息学及宜居环境”和“可持续性和可持续家居”为主题理大教师研讨指导英文共4次,每次1个小时针对一次参观和三次授课各有一次课研讨,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和汇报小组讨论结果,有一次授课无研讨环节。同济助教专题讲座普通话共2次,每次2个小时主题分别为“上海地下工程的发展”和“工程管理实践需要”同济教师现场参观普通话共4次,每次约2-3小时分别为上海城市风貌、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上海中心和世博意大利及沙特馆。理大和同济教师小型项目 作业指导英文分3次,每次3小时三次主题分别为作业说明、过程指导和评估考核。理大和同济教师
表3课程考核模块设计和说明序号考核模块形式/语言数量说明评估人1课堂授课作业习题/英文3次针对每次授课均有课后习题进行评分,作为平时表现,但有一次授课无作业同济助教2研讨考核当堂讨论/英文3次对每次授课研讨各学生小组讨论汇报表现当堂评分,计入平时表现同济助教3城市参观研讨考核个人简要报告
及书面报告/英文1次对个人汇报及书面报高进行打分,计入平时成绩同济助教4小型项目作业(可持续建设案例)分组提交报告
并作汇报/英文1次对各组报告及汇报进行打分,作为期末考核成绩理大教师和
同济助教
图1理学网blackboard 网上教学平台界面
五、学生问卷反馈评价
课程结束后,理大利用网上教学平台对学生课程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采用自愿参与的方式。网上问卷调查共收到49名学生填写的有效回复,其中理大学生33人,同济学生16人。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学习成效评价、教学活动评价(包括教学模块设计和实施情况评估)和开放式问题(包括优点、缺点和改进建议)等,调查问题包括选择题和开放式问答题。调查结果见表4。根据学生反馈情况,课程总体平均满意度(即为非常同意和同意两项答案之和)达90.4%,较好实现了课程预设的4项目标,其各问题反馈情况统计参见表4[3]。
六、分析与讨论
从学生反馈情况看,此次课程较好地实现了预定的课程教学目标。在相关通识教育课程设计和实施上,有以下5点实践经验可供借鉴。
(1)合理的双语多元化课程教学模块设计有助于培养学生全球视野和综合能力。与以往两地类似课程相比,该课程案例教学模块较为多元,除了考察学习、课堂授课外,还包括了专题讲座、研讨指导和小型项目指导,同时,有机结合教学内容合理采用中文或英文进行教学,为学生创造双语的学习情境,必要的英文教学环境能更好地帮助学生了解全球相关专业词汇、信息和趋势科技,中文教学环境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认识和接触当地工程实践情况。
(2)跨专业、混合学生分组学习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包括沟通交流、自我管理和团队协作等。对于异地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语言和文化背景差异等障碍,可以通过小组内学生互助来予以解决,充分发挥学生的团体合作、互帮互助的能力。
(3)设置高比例(占60%)实践导向的小型项目作业考核也是课程设计的重要经验。该项设计既能帮助学生巩固课堂和讲座中学习的理论知识,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的认识和思考,又能帮助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自我
约束、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目前工程教学改革和创新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4)网络化教学手段也是实现跨地域教学合作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保障。在此案例中,理学网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的应用既方便教师即时更新课件、信息、评阅作业和教学评估等,又为学生获取课件及信息、提交作业和网上沟通提供了良好的支持,对于暑期课程的教学和考核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
(5)人力和经济资源是保障课程成功实施的重要条件。在实施过程中,两校都对此予以了高度重视,在课程准备、硬件支持、交通和住宿安排、师资选择等方面作了大量工作,这些对于保障课程设计成功实施不可或缺。
根据学生对教学模块设计问题反馈情况看,相关问题的平均满意度(包括非常同意和同意两项之和)达到76%,说明大多数学生对于课程教学模块设计表示满意。相关开放式问题总体反馈也进一步表明合理的双语多元化课程教学模块、跨专业混合学生分组学习模式、实践导向的小型项目作业考核都是课程设计的重要成功要素。根据学生对课程实施情况反馈来看,相关问题的平均满意度(包括非常有用和有用两项之和)达到84%,说明课程实施总体比较成功。开放式问题反馈也进一步表明课程存在安排过于紧凑的问题,将一门正常3学分12周的课程压缩到两周内完成,对于学生负担仍嫌较重。应当注意的是,学生总体对暑期合作课程形式予以高度肯定,认为学校可以在更多课程尝试此种合作教学模式。表4学生对于学习成效评价打分反馈统计结果序号问卷问题反馈统计非常同意/%同意/%中立/%不同意非常不同意1该课程能促进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41554无无2该课程能增进学生对全球和当地相关问题的了解39556无无3该课程能促进学生积极拓展学习渠道,掌握更多知识31654无无4该课程能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75716无无5该课程能激励学生对事物产生新想法39556无无6该课程能帮助学生了解从设计到实施的建设全过程3155122%无7
该课程能帮助学生了解与居住环境相关各种技术和设计的指标39556无无8该课程增进学生对所选专业和职业的了解335314无无9
该课程能帮助学生更好了解建筑及环境工程专业,及个人及相关专业毕业生将在“更美好居住”和“可持续性”的专业分工3155122无10
该课程能开拓学生不同于中学学习的大学学习技巧和方法315712无无11合计(10项平均)34.256.29.20.4-七、结语
加强通识教育,提升学生全球视野和综合能力是当前建筑及环境专业本科教育中的一个重要趋势。对此,结合理大和同济“建设更美好居住环境”联合课程案例,对课程目标、学生学习分组、教学和考核模块设计、课程安排和实施以及学生问卷反馈评价五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总结出5点工程通识教育课程设计和实施经验,包括合理的双语多元化课程教学模块设计、跨专业、混合学生分组学习模式、实践导向的小型项目作业考核设置、网络化教学手段以及人力和经济资源保障。
当前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中,加强学生全球视野的通识教育得到普遍共识[4]。要做好这一工作主要依靠两种方式,一是帮助学生“走出去”,二是把海外资源“引进来”。国内高校在实施工作方面受到学生人均资源投入有限的约束和限制,较难开展相关工作。因此,理大和同济课程合作的成功经验可为香港和国内高校的相关合作提供有价值的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1] 宁欣,刘文涵.国内和香港高校工程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启示[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495-499.
[2] 邓兆强.《ce2001建设更美好居住环境》课程大纲[z].香港理工大学建设及环境学院,2012.
[3] 甘振杨.《ce2001建设更美好居住环境》课程学生问卷评估报告[z].香港理工大学教学发展中心,2012.
[4] 查建中.面向经济全球化的工程教育改革战略—产学合作与国际化[j].高等工程教育,2008(1):21-28.
enhancing undergraduates’ global perspective and capability
development through a collaborative general education subject
chan albert p. c., hu yi
(faculty of building and environment, 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hong kong, china)
abstract: enhancing undergraduates’ global perspective and capability development th
rough a collaborative general education subject is both important and challenging. the paper reports the findings based on a case study of a collaborative summer program “construction for better living” between 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and tongji university. the paper first reviews the background, objectives and student groups of the summer program, followed by analyses of teaching module, student assessment module, and student feedback questionnaire. finally, five recommendations on the design and execution of a collaborative general education subject are provided.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