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13 11:18:2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护理工作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1护患交流障碍的原因分析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和医学知识的普及,人们文化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以及健康观念的转变,人们越发重视自己的健康状况,住院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日益增强,如果护患交流不当,容易产生护患纠纷。在工作中,笔者发现护患沟通主要有以下几种不足。
1.1交流信息量不足
患者入院后首先接触的是护士,这时患者及其家属的情绪都非常焦虑,迫切的想知道有关住院治疗的一系列相关问题,如病情、用药、治疗措施、预后、护理安排,由哪位医生主管,责任护士是谁,业务水平等情况。因此,护士在接待患者时,如未及时将相关问题解释交代清楚,会影响护患沟通。
1.2护士的责任心不强,态度冷淡,语气生硬
主要反映在护士对工作不认真,不严格执行护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发生护理纠纷;其次护士未及时、热情的解答患者的询问,未及时给予帮助,引起患者的不满。据笔者了解到有56%的护患纠纷是由于护士的责任心不强引起的,有21%的护患纠纷是由于护士的态度较差引起的。
1.3使用专业术语过多
如果护患交流时,护士过多采用专业术语与患者交流,容易产生误解或不解,影响交流效果。
1.4技术水平不高
医疗是服务行业,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要求很高。如果护理过程中技术差,服务不到位,很容易造成患者及其家属的不满。
1.5表述、解释不到位
语言失度、解释工作不到位现象时有发生。
1.6保护患者的私密性不够
在与病人交流中,如果护士把了解到的病人的隐私随意告诉他人,易引起患者的不满,产生护患矛盾。
1.7医疗费用
一方面,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不断增加,总希望以最低的价格获取最好的医疗服务,另一方面,医疗费用的增长,特别是药品价格的偏高,因此,易产生护患矛盾。
2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措施
随着整体护理在各医院得到深入开展,由临床护理走向全科护理成为护理学发展的必然。这种“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模式以其合理、科学和完善的优越性适应了时代的要求、病人的期盼。“以病人为中心”就是要提供人性化的护理,致力于为患者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就医环境。笔者认为构建良好护患关系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2.1入院护理
当患者入院时,护士应主动、热情接待,并护送入病房、送上一杯热水,向患者和其家属介绍病房环境、入院须知、科室主任、护士长、经治医生的情况、责任护士是谁等患者关心的问题。协助并详细介绍有关检查的注意事项。为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建立基础。
2.2转变服务理念,认真开展护患交流
一切“以病人为中心”,尊重病人的人格和权利,让病人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健康状况和选择治疗方案,充分发挥其配合治疗的积极性,使护士和病人一同和疾病作斗争。这就要求我们的护理工作必须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变到以病人为中心的基础上来,树立整体护理观点,要对病人实施主动的、全面的、系统的护理。在进行护患交流时,首先要明确自己是一个护理工作者,时刻注意自己的形象,做到举止端庄、温文尔雅,从而给病人以纯洁、明快、高雅之感;其次要以关切的表情、虚心的态度、通俗的语言、简明的哲理与病人进行交流与沟通。
2.3以真情换真心
以诚待人,以心换心,把病人当亲人,护士应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提高自己的整体素质。在护患交流中,首先,护士要真诚相待,站在病人的立场上为他们考虑,这样才能取得他们的信任,才能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其次,护士在交流中必须做到全神贯注倾听病人的谈话,表情不能拘谨、严肃,应时时保持微笑,因为护士的一句甜美的语言、一个鼓励性手势、一张和蔼的笑脸,都会使患者感到温暖和亲切,从而使之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消除病人的恐惧感、厌恶感、陌生感和孤独感。然后在语言上要耐心解释,热情开导,消除他们的顾虑,使他们积极配合治疗,使病人安心养病,早日康复。
2.4加强学习,提高护士的自身业务素质,技术水平
要多学习理论知识,注重实践操作锻炼,虚心向经验丰富的同事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平时还要学习多学科的知识,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以自己过硬的技术赢得患者的满意与肯定。护理人员在技术操作上要做到准确无误,如果发生失误,应及时向病人道歉,寻求病人的谅解。
2.5主动关心、询问患者,倾听患者心声
患者住院渴望得到医护人员的关心、同情和照顾,因而应注重情感治疗,人性化护理,倡导心理护理模式,多和患者交流,了解患者的需要,及时给予帮助,对患者的进步要给予充分的肯定,以提高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注意尊重病人的各项权利,保护患者的隐私,应使用保护性语言、感情性语言和安慰性语言,以增加病人的安全感,使病人感到家庭的温暖,从而在心理上得到慰藉。
2.6营造温馨环境,实现环境治疗
住院环境的好坏对于患者来说极为重要,要尽一切力量改善病房的硬件设施,尽可能地创设一流的住院环境,应做到周围环境整洁规范、消除噪音、空气流通、阳光充足、色彩协调。作为护理人员要时刻注意维护病房环境,经常向病人宣传医院有关的卫生规章制度,督促病人及其家属自觉爱护这种美好的环境。另外,还要开展相应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发放一些健康教育宣传资料,普及健康教育知识,提高患者的自我防护能力,实现环境治疗的功效。
2.7合理收费,严格执行物价政策
耐心解释病人及家属的疑问,对经济非常困难的病人在政策许可的情况下,可适当减免部分费用。
本文作者:任联友工作单位:山西省汾州机械化施工有限公司
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技术对公路养护效果的提升
1.公路养护中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技术的内涵在公路养护工作中,乳化沥青稀浆封层这一技术,是通过对沥青混合料进行冷拌施工的,乳化沥青稀浆封层具备了沥青与骨料混合的一些特征,通过把一定比例的骨料、填料等规定的原料,根据一定的配比,获得的一种均匀的稀浆混合料,在养护的过程中,根据养护的需求,通过一定厚度的铺设,来实现公路养护质量的提升。稀浆封层技术不管是在低等级公路上使用,还是在高等级公路养护中使用,都能够获得良好的养护效果和养护效益。2.公路养护中乳化沥青稀浆封层的适用性首先,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技术适合在旧的沥青公路路面养护中使用,在公路使用的过程中,因为受到风、雨、雪等的侵蚀,同时沥青公路还要承载各种车辆的碾压,在路面使用一段时间以后,会产生物理性疲劳,表现出路面开裂、地基松散、路面磨损等症状。当这些症状产生之后,如果得不到有效的维修,那么这些受损的路面会扩大化。但是,假如现有的沥青路面在没有遭到碾压、自然环境侵蚀之前,就通过使用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来实施预防性的公路养护,那么将会有效的提升公路使用的质量,延长沥青公路的使用年限。其次,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技术适用于新铺设的沥青公路路面,通过对新铺设的沥青路面进行乳化沥青稀浆封层,能够有效的提升沥青路面的防水效果,并提高了路面的抗磨损能力。在新铺设的沥青公路路面上只需要5mm的厚度,来进行预防性养护。这种预防性的养护能够节省后期的维护成本,提升公路的使用效益。再次,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技术适用于砂石路面的预防性养护上,在进行封层之前,需要先将砂石路面做平整压实处理,这样能够提升乳化沥青稀浆封层的效果,提升砂石路面的使用寿命,改善砂石路面的交通环境有着明显的作用。
乳化沥青对公路养护中的石屑罩面技术促进
1.公路石屑罩面的技术特点在进行道路表面养护的过程中,有着多种途径可以来实现养护的目的。最常用的方法主要有石屑罩面等。在公路养护的过程中,石屑罩面技术特点是:通过构筑出具备高沥青含量的处理层,来提升公路路面的耐磨性。公路石屑罩面技术,在道路养护和重建的过程中,有着较为广泛的实用性。特别是在处理公路路面裂缝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公路石屑罩面的技术实施在进行公路路面养护之前,使用清扫工具,对路面进行清扫,以去除路面上的一些杂物,在清扫结束以后,通过水冲来获得干净的施工环境,以保证乳化沥青与公路基层两者之间的有效粘结。在路面清扫、冲洗以后,开始进行撒布乳化沥青,乳化沥青的保存需要按照严格的规定来进行。以保证乳化沥青在公路路面养护中,发挥更好的性能,保证路面养护的效果,更好的发挥公路的养护效益。3.公路石屑罩面封层的实施工艺在公路养护过程中,封层技术是为了更好的解决公路网裂,以及产生的不规则裂缝等问题。由于公路网裂、路面的不规则裂缝,在产生的初始阶段,对路面产生的影响程度是很小的,但是随着公路使用次数和车辆荷载的增加,这些裂缝会不断的被动扩大。如果不能够进行及时的修补,那么这种裂缝会越来越明显,修补工作的难度也会增大,修补的效果会受到影响。因此,做好及时的封层和预防性养护,是提升公路社会效益的重要途径。在进行乳化沥青喷洒施工之前,通过将安全标志的合理设置,保证公路养护施工的安全,可以安排专人来负责交通秩序的指挥工作。在公路路面的杂物清扫之后,就能够实施喷洒工作,通过快速的把石屑有序、均匀的撒到喷洒面上面,然后用乳化沥青进行覆盖,乳化沥青的使用量每平方米要控制在0.5kg,每平方米石屑的用量控制在1.5k左右,石屑与乳液的喷洒等要均匀,避免乳液流淌或者石屑漏撒问题的出现。在养护作业结束之后,所有的养护工作者,要一起来维护好养护现场的交通秩序,在养护使用的乳化沥青风干以后,清理好粘结不牢的石屑以后再离开施工的现场。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道班人员相互之间的配合与协作,在维持好交通秩序的同时,对粘结不牢固的石屑做及时的打扫和清理。
1.1由于更年期的妇女缺乏保健的知识
通常情况下造成情绪不稳,如心理情绪产生波动、失眠、自我难以调节症状,加重了更年期综合征的到来,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妇女在这之前,最好进行一些心理咨询或去医院或相关门诊进行问诊,可以采取适当的药物治疗,例如,激素的定量使用,对该病的预防有积极的作用;保持积极的上进心,能很大程度的增强妇女的机体的免疫力。此外,良好的心情会促使神经分泌系统、免疫系统进行密切的协作以及紧密的协调,从而使机体处于一种健康的、稳定的最佳状态,还能有效的降低和克服妇女更年期的综合症[2]。
1.2妇女在经期期间对钙物质的的补充和吸收显得十分的重要
尤其是妇女在绝经前、后,每天对钙的吸收平均量为1200~1500mg,外加还要补充维生素D,因为维生素D能够促进钙和磷的吸收,促使钙物质能在骨骼内快速的沉着。还有要适量的补充相关的激素,尤其是女性激素,它能更好的调整女性在过渡时期激素的分泌量,从而能延缓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发展,还能降低心血管方面的疾病,对妇女更年期的综合症也有改善性。
1.3对妇女围绝经期间的保健与护理
首先,正确的使用药物干预。从流行病学、临床实验、动物实验等方面讲大豆异黄酮能够改善绝经后女性出现的潮热症状,还能防止血管粥样硬化的症状以及防止骨质疏松的出现,从而降低了乳腺癌的发现率,因此要建议女性尤其是更年期的妇女要及时的使用大豆异黄酮进行治疗借助依赖性症状以及相关的疾患[3]。其次,妇女在更年期的时候易出现三大肿瘤:卵巢癌、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更年期属于高发阶段,因此要更加的重视,尽早的做好妇科肿瘤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妇女应每隔3~6个月做1次妇科检查,对疾病的筛查工作一定要做到无病早防,有病早治疗。假若月经周期除了出现了紊乱之处,还出现了经期的延长以及经量的增加,那么就应该及时的就诊,防止失血过多,从而出现贫血症状。
2妇幼卫生工作的相关特点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自己的保健意识也逐渐的增强,保健的需要也在慢慢的改变,人们对自身的健康观念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不仅仅要求减少疾病的发生,而且还要追求生命的高质量。因此,对妇幼卫生保健必须要以人为中心,以家庭为小单位,从维护生理健康岛社区以及家庭健康的促进来更新人们的思想,从而更好的调整妇幼卫生服务的思路,不断的拓宽服务的范围。对妇幼卫生展开保健服务要根据其妇幼卫生的工作特点,开展以下相关的工作:在社区建立相关的妇女早孕的保健卡,主要是包括产前、产时、产后的相关保健服务;对高危妊娠的转诊以及筛查;对育龄的夫妇要进行相关计划生育的指导。其中尤其是要注意对危重症的儿童和妇女要建立妇幼卫生的急救站,及时的将危重症的患者进行急救或者是急转诊治,从而有效的降低5岁以下的儿童和孕产妇的死亡率。帮助以及指导母亲坚持6个月的母乳喂养。对儿童的管理和服务要从孩子的出生到成年,制定一套完整的服务系统;加强对儿童急性的消化道和呼吸道疾病的管理;给儿童要做好定期的体检、免疫等工作。对于下岗的职工,因为有失落感,在更年期的时候更容易出现焦虑、烦躁等症状,这就要求服务人员对其患者要加强思想的开导并给予相关药物的辅助治疗,帮助更年期的妇女高兴的度过更年期。日常生活中和要加强妇女、儿童多发病、常见病以及相关的慢性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日常生活中要加强对妇幼卫生保健活动的宣传,引导人们不断的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和行为的方式,在人们的心中树立健康的观念,降低疾病的发生。
3加强人员素质和基础设施的建设
妇幼卫生工作是关系到我们民族的昌盛以及每个家庭的幸福生活,所以医院应该加强对妇幼卫生工作的重视。在医院配备必须的产科、儿科的医疗器械以及专业用车。在专业医护人员方面,不仅保障基层人员的工资报酬和福利待遇,而且还要加强对基层妇幼卫生人员的业务培训,要求每年对基层妇女卫生人员的专业培训达到100%,其合格率要达到96%以上。另外,还要建立吸引人才的机制,提供学习的机会和晋升的机会,改善工作的环境,最终形成合理的、严格的、科学的工作环境,保证妇幼卫生工作顺利的进行。
门诊护理不仅是一项技术服务性较强的专业。也是一门有关道德的专业,在工作中难免涉及到大量的伦理道德问题。本文就当前门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伦理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从而说明加强护士伦理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1 工作中存在的伦理问题
1.1 工作态度中存在的伦理问题 门诊是集疗养院病种最多的地方,但医疗设施却不如医院完备,当前紧张的医患关系让护士承受着一定的心理和精神压力,用人机制、分配机制、奖惩机制的不完善使护士积极性得不到充分发挥,社会上对护理职业的轻视和军队编制体制的改革,使护士对所从事的职业有抵触和失望情绪,所以在进行护理工作时有应付之嫌。
1.2 操作中存在的伦理问题 在门诊护理工作中,各项操作是必不可少的,若没有较高的道德修养,很容易违反操作规程。比如加药、注射前不洗手、不戴口罩,注射时皮肤消毒范围不够,换输液瓶时忘记消毒瓶口,在病人输液过程中不按时巡视等。还有护士认为门诊工作只是机械的执行医嘱,因而出现厌倦心理。
1.3 关于保护病人隐私方面的伦理问题 门诊护士涉及最多的是臀部肌肉注射。护士往往不注意在操作时为病人遮挡,长时间暴露患者身体的敏感部位,或未经病人同意,就带其他护士观摩,当班护士无意透露患者身体某部位的隐私,而其他护士听了之后则津津乐道,互为传说。
1.4 慎独修养欠缺导致的伦理问题 慎独是极其重要的护理伦理规范,是护士从“他律”向“自律”转化的典型表现。在临床工作中,护士夜班、中午班经常是独立工作,常见的伦理问题是护理巡视不按时,测脉搏每次只测10s,还有,给病人只做治疗,不做健康教育,这也是缺乏慎独修养的表现。
1.5 特殊患者的护理伦理问题 婴幼儿、老年人不能或不善表达自身的不适,完全要依靠医护人员的观察来了解其治疗效果。若护士不及时巡视、观察,也就不能发现病情的变化。当前社会对乙肝等传染病的了解还是不够。而门诊护士又有受皮肤针刺损伤的危害,所以相当多的人员对这类病人仍存在恐惧心理。
2 应对方法
2.1 加强护理伦理学教育 由于种种原因,学历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中的伦理教育十分有限,造成护士普遍缺乏伦理知识,因此,及时组织学习医学伦理基础理论、医学道德规范体系等内容,进行服务意识与服务理念、人文关怀等方面的教育迫在眉睫。
2.2 加强护士素质教育
2.2.1 强化人文理念,转变服务观念 在护士中广泛开展人性化教育,给患者服务时需牢记“三不”、“四禁”、“五多”。“三不”即不训斥、不埋怨、不吵架;“四禁”即禁态度冷硬、禁作风推诿、禁接诊草率、禁治疗粗心;“五多”即多一点理解、多一点解释、多一点安慰、多一点温暖、多一点帮助。
2.2.2 尊重患者隐私权,强化法制教育 护士在工作中能够获悉患者的病史、症状、家族史等,应当保守这些秘密,避免因泄露隐私而造成不良后果。不断增强门诊护士的法制观念,定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相关文件,用具体案例告知护士任何一个细小环节的疏忽,都有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2.2.3 规范工作流程,增强门诊护士的慎独精神 我区护理队伍突出体现为年龄小、护龄低、经验少等特点,但她们又是临床操作的实施者。为规范各项内容,门诊部制定了护理工作流程,使各项操作有章可循。通过护士长值班巡视,可及时检查、督促各项护理工作的落实,增强护士工作的主动性和慎独精神。
2.3关爱护士,调动其工作热情
2.3.1 门诊护士的职业保护措施有待于提高 门诊护士在操作的过程中,既有受病原体侵害的危险,又有受皮肤针刺损害的危险,潜在各种感染的机率较大,容易产生焦虑、恐惧等心理,所以管理者要给予其更多的关爱,提供积极的心理支持。
一、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的现状
(一)缺少一支高素质、专业性强的文物保护和管理工作队伍。基层的文物工作队伍,人员结构复杂,文化程度参差不齐,业务素质存在着差别,这使得基层文物工作者对自己所肩负的历史使命的认识和判断事物的能力存在着极大差别。加之长期缺乏必要的文物专业知识的培训、学习和深造,缺乏学习专业知识和提高自己业务素质的自觉性,造成目前难以适应日益发展的文物保护和管理工作的新形势。因此,要避免基层文物保护和管理工作中的不规范性、不科学性和不完备性等情形的发生,就要不断加强专业人员的培训学习,不断加强专业技术力量和知识的储备。
(二)工作环境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许多基层文物管理机构的办公条件简陋,没有必要的经费保证,没有畅通的通讯工具和交通工具,甚至没有相对安全的库藏条件和安全预防设施。文物安全隐患无法及时排除,工作难以正常开展。
(三)机构不健全和体制不顺。由于各地区的整体经济实力不同和领导的重视程度不同,致使基层的文物管理机构所肩负的任务繁多,绝大多数肩负着“一揽子挑”的任务。由于各种事务繁多,基层的文物工作就更需要大量的经费投入,而恰恰是因为基层的文物管理机构是作为当地一个二级机构核定的,尽管国家在文物保护工作上制定了许多政策,但在实际工作中,各地政府在执行文件的过程中大打折扣,在经费投入、人员编制等诸多方面,文物工作都会受到各方面的影响和制约。
(四)宣传力度与重视程度不够。基层文物管理单位由于经费的严重短缺,往往导致在《文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方面力度欠佳。正是由于宣传力度不够,一是难以得到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二是难以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视,难以形成群防群治的网络。宣传力度和重视程度不够,往往出现法人单位不经过文物保护和勘探调查的基本建设擅自开工;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被侵占和破坏;政府职能部门的审批混乱,难以把关;司法部门难以有效配合打击文物犯罪的行为和活动等一系列的问题。
(五)开发与保护失调。应该说,文物保护单位的开发利用是体现文物价值的重要内容,但目前随着国家经济建设和旅游开发的热潮,对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工作却造成了新的问题。在基层的文物管理工作中,往往受到地方政府经济建设总体目标的影响和行政的干预,往往是文物保护为开发和经济建设让道,文物法规难以有效实施,文物保护难以有效落实,管理工作造成失控。
二、对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的几点认识
针对当前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工作中所面临和存在的诸多问题,作为文物工作者应认真分析、冷静思考。在认真贯彻执行?“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 的文物工作方针和原则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一是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文物及其重要性的认识,这是搞好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的基础;二是提高领导干部对文物工作的认识水平,加强领导是搞好基层文物管理工作的关键;三是加强对文物工作者自身业务水平和素质的提高,增强责任感,培养敬业精神,这是做好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的保证。
(一)加强管理,强化管理职能。基层文物管理职能主要表现在行政执法管理和业务监督管理上。基层文物管理部门要加强业务管理,加大监管力度,认真履行保护职责及有关管理措施,将文物保护单位纳入科学、正规的管理体系,使业务管理、监督真正落到实处。
(二)正确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问题。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纯粹的保护是没有意义的,但片面地进行开发也是有危害性的。所以仍需坚持“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进行开发利用。但针对一个地区来说,众多的文物保护单位,全面开发利用也不现实,而要结合实际,二者兼得,走出适合当地发展要求的路。因此,开发利用应有主次,要贯彻“重点开发,全面保护”的原则,先以一个或几个点为突破口,不断探索经验,循序渐进,促进整个地区文物保护单位工作的开展。
(三)理顺基层文物机构的管理体制。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地区重视的差异,往往导致基层文物工作现状的差异和各种不平衡。所以对文物工作的垂直管理,进行上划管理,笔者认为是体制改革的良好出路。对文物工作进行上划管理,集中了行政管理、人事管理、财、权、物管理,有以下几个好处:一是便于推行统一的政策标准和规范管理;二是便于进行专业技术人员的统一调配;三是便于财力的统一平衡调配使用;四是免受地区差异带来的各种冲击和地方政令的干扰。最大的益处是便于统一的行政领导和统一的业务指导及监督。如此,就会使基层文物工作有一个统一的工作思路,打破小框框,放开手脚,统一思想,发展有序。这种机制的改革,将会解决许多基层文物工作中面临的问题,有利于国家文物事业整体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质量考核; 工作量化; 护理管理
中图分类号 R197.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9-0086-02
随着当前临床对护理工作质量要求的不断提升,加强对护理工作的管理,并及时改善护理管理方式成为临床护理管理工作的基本内容[1-3]。护士工作量化自2002年首次提出后,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显示出明显的应用效果,而同时进一步进行质量考核,有效保证了护理工作量化后的护理效果[4-6]。本文即就此问题作详细探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笔者所在医院的4个病区作为研究对象,所选病区均采取护理工作量化以及加强质量考核方式进行护理管理。4个病区共有护理人员42人,其中男4人,女38人;年龄20~48岁,平均(32.7±6.2)岁。高级护士8人,初级护师20人,助理护士14人。学历情况:中专6人,大专22人,本科及以上14人。
1.2 护理管理方法
1.2.1 护士工作量化 (1)基础工作方式:对所有护士分别设置不同的编码,并根据不同的护理内容,分别设置巡视卡[7]。护士在接药后,对药品进行严格核对,并打出两份标签,分别贴于药瓶和夹在巡视卡上,同时在巡视卡上标注自己的编号;配液的护士完成药物配置后,于巡视卡上签注编号;输液护士核对好患者的基本情况,确定所输药液无误,并待穿刺成功开始输液后,于巡视卡标注并签上编号;另外,换液时对患者的基本信息认真核对,确认无误后于巡视卡上作相关标注,并签注换液时间和编号;巡视护士按规定定时对患者进行巡视,并在每次巡视后于巡视卡签注巡视时间与编号等;拔针时应对患者的信息再次核对,并对末瓶输液信息核对,确认无误后于巡视卡标示并签编号[8]。(2)量化方法和量化工作量评定:在不同护理环节均配置不同的护理人员,以保证护理工作的量化开展;同时,借助各护理人员的巡视卡了解护理人员的护理内容和整体情况,并对具体护理工作量作出核定[9]。在工作量评定中,根据各项工作的护理难易度以及护理风险,分别设置合理的分值,护理人员的护理总量按照各项目分值与护理项目数量乘积方式计算,以对护理工作量作出比较客观公平的评定[10]。
1.2.2 质量考核方式 对护士的护理工作质量严格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具有全面性,考核方式多样化,并坚持公平和公正的考核原则[11]。考核内容包括:基础护理、护理态度、消毒隔离情况、药品管理情况、健康宣教情况、心理护理情况、危急症护理情况、差错发生情况等;考核方式包括不定时考核、季度考核以及年度考核等;考核成绩综合所有的考核结果,并同时结合对患者的问卷调查,对护理质量作出综合评价。同时,根据考核质量及时采取合理的奖惩措施,以利于调动所有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1.3 评价方式
(1)对实施护士工作量化并加强质量考核前后各项护理内容落实情况分别作对比分析(参照以上1.2.2中的护理内容),各护理内容指标均以百分制评分,满分为100分。(2)分别于实施前后随机选取1年进行护理差错年度发生情况统计,并同时于所选两个年度中各选取200例患者作护理满意度的问卷调查(问卷均全部收回),统计患者的满意率并作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护士工作量化以及质量考核实施前后护理情况
实施后与实施前比较,在各项护理内容指标方面评分值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护士工作量化以及质量考核实施前后满意率与差错情况
实施后,患者满意率明显提高,差错发生量明显降低,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2 护士工作量化以及质量考核实施前后满意率与差错情况
时间 满意情况 例(%) 护理差错情况(例/年)
实施前(n=200) 167(83.5) 16
实施后(n=200) 192(96.0) 5
3 讨论
护理工作量化通过将护理工作细化,以及促使护理工作量逐步客观化,更利于对护士的工作情况作出合理的评定,可极大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12]。同时,对护理工作加强质量考核,通过对相关护理内容指标分别进行多种方式的具体考核,并结合对患者的问卷调查,从而对护理质量作出评价的方式,有效保证了护理工作的全面性和高效化开展,利于护理工作与护理管理工作质量的不断提升。本文对笔者所在医院4个病区的护理工作情况进行研究和评价,结果显示,实施护理工作量化以及质量考核后,护理工作内容各指标的评分值与患者的满意率均提高明显,且年度护理差错发生量显著下降;实施前后差别显著。护士工作量化与加强质量考核利于护理管理水平的提升,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
参考文献
[1]邬丹丹.护理安全综合量化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13(13):83-84.
[2]向远萍,廖伟新,黄姣.护理工作量化积分在临床绩效考核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8):42-43.
[3]王洪敏.量化绩效考核对护士工作积极性和护理质量评价[J].中外医疗,2012,31(25):156-157.
[4]肖爱华,蒋银芬,王蓓,等.护理质量量化考核对年轻护士长管理能力培养的影响[J].现代护理,2012,20(17):120-121.
[5]刘文慧,张开秀.提高护士长的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11,11(22):195-196.
[6]郭小红.新时期护士长管理压力与应对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2,50(12):132-133.
[7]召容.浅谈护士长在管理中的时效观[C].全国护理临床研究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会编,2012,18(14):116-117.
[8]黄小云.护士长在整体护理中的作用与领导技巧[C].全国护理临床研究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会编,2011,35(12):110-111.
[9]许冬梅,赵丽俊.岗位量化考核在护理管理中的建立及实施效果[J].中华护理杂志,2012,10(3):106-107.
[10]李国宏.医院各专科护理人力配置标准研究[D].东南大学,2006.
[11]刘登贤,于书存.护士长综合素质评价分析[C].首届《中华护理杂志》论文写作知识专题讲座暨研讨会论文汇编,2011,18(7):109-110.
关键词 护理文化 医院建设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人文关怀需求不断增加。护理工作包括执行医嘱、疾病护理、健康教育、社会伦理学、心理学等人文科学,这不仅要求护士要有爱心、细心、责任心,更要有开展护理管理和护理科研的能力,要有塑造护理文化的意愿。护理文化的建设,对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它反映和代表了护士的护理思想、共同的价值标准、合乎时代要求的伦理道德、行为准则及追求发展的文化素质[1]。现对医院护理文化建设的内涵和意义浅谈如下。
护理文化的内涵
护理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它包括表层的形象文化、浅层的行为文化、中层的制度文化和深层的精神文化[2]。形象文化和行为文化,也就是物质文化,它是将抽象的护理理念以外在形式表现出来,包括医院环境、护士着装、礼仪、服务态度等自身形象塑造及业务技术培训等。中层的制度层,主要是护理人员的行为规范,如护理工作制度和操作规程等,通过护理质量考核,将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转变为看得见、可操作的制度[3]。而深层的护理文化,是护理文化的核心内容,是形成物质层和制度层的基础和原则,它包括护理人员职业道德、护理理念和科研意识等。上述护理文化不同的表现形式,是相辅相成、相互关联及协调发展的,可共同构筑出护理文化这一独特的职业文化现象。
护理文化的建设
加强护士形象管理,优化医院环境:良好的护士形象是护理文化的外在表现,护士举止端庄、着装整齐、仪表大方、说话礼貌等可使患者感到亲切和信赖。因此我们应从规范护士的言行入手,加强护士礼仪培训,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护理文化活动,从而丰富护士的文化生活,增加护士的凝集力,同时也可满足人们不同的审美需求和心理需求,为患者营造人文修养环境。良好的环境能愉悦护士情绪,提高工作积极性和护理质量服务水平。通过我院精心设计各种标识牌、温馨提示语、导诊服务台等,使护理环境与周围形成一种协调的组合,让患者一进入病区就能领略到浓郁的护理文化气息。这种多渠道、多形式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为护士建立起学习、交流和减压的园地,奠定了良好的工作和学习氛围,实现了护士的自身价值。
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制定护理人员行为规范:要建立健全各项护理规章制度,护理部制定的《护理工作制度》、《护理工作流程》和《护理应急预案》等,使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有章可循,约束和规范了护理行为,确保了医疗质量和病人的安全。为实现管理体制的创新,制定了护理部-总护士长-科护士长三级质量管理体系,采取多种形式对护理质量进行了考核,同时护理部还经常深入病房,了解护士解决患者所需情况,并以患者的满意度做为工作质量的标准,保障了护理质量的可持续发展。创新护理管理模式,护理文化的实质应该是提高全体护理人员的素质,体现以人为本的护理管理理念,本着尊重护理、爱护护士的原则,管理上应注重情感激励,及时发现每个护士的闪光点,并予以鼓励。关心和满足护士自我成长、自我实现的需要,创造护士进修学习、晋升和自我实现的机会,开展品质管理活动,为护士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品质管理活动是借助质量控制的方法,由同一现场的人员,自觉地为质量管理组成小组,在自我启发和相互启发的原则下,以全员参加的方式,持续不断的对工作现场进行改善和管理[4],这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管理方法,要让每一位护理工作者发挥主人翁的精神,对科室的护理工作提出建议,分享其经验教训,在非惩罚的原则下,对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给予奖励,激发大家的创造力和团队精神。
不断提高护理人员职业道德,树立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护理服务理念包括护理人员共同信守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职业道德和精神风貌,它是护理文化建设的最高层次。护理人员担负着保存生命、减轻痛苦、促进康复的崇高职责,其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临床护理质量的优劣,关系着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精心护理和高度的责任心是消除患者思想顾虑的关键,在工作中以患者为中心,而不是以疾病为中心,开展整体护理,重视每一位患者的需要和需求,努力提高整体护理质量和效果。
加强科研意识:要设立护理科研小组,并统一规划和管理。科研成果和学术论文每年组织年会学术讨论,并对各个年限各个层次的护士有不同书写论文的要求,定期开展评选优秀论文活动,以提高护理人员的创新意识和积极性。护士在平时工作中,要积极积累经验,书写论文,不断进行护理科学信息的获取、传递和交流,加强科研能力,更好的丰富护理文化的内涵,以促进护理事业的创新和发展。
讨 论
医院护理文化建设是推动医院生存和护理发展的源动力,是医院生存的基础和精神支柱,对医院核心竞争力起着重要的作用。护理文化建设的关键是以人为中心,在护理组织内,推行人本管理,要学会尊重人、关心人、激励人和培养人,同时要注重目标、信念、文化及价值等因素的管理,最大限度的发挥护理人员的潜力,调动其护理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5]。总之,护理文化应与时俱进,要不断完善和发展,充分理解其重要性和必要性。护理人员要把握护理文化建设的要点,积极实践,以促进护理事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培君.现代护理管理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177.
2 朱念琼,晋和安,周乐山,等.试论护理文化内涵功能与建设.中国医师,2002,4(12):1303.
3 曹淑卿.护理文化的建设[J].天津护理,2009,17(1):54-56.
【关键词】科研管理;护理管理;质量控制;数据护理
科研是护理学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护理事业发展和学科理论完善的关键[1]。不可否认的是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需求和护理团队广泛缺乏科研知识、科研能力的矛盾,已经成为阻碍护理学科发展和学科建设的主要问题。本文就实际护理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部分性科研能力培养的尝试进行总结和探讨,以期在今后的工作中找到可以促进护理管理水平和护理服务能力提升的一个切入点。
1护理科研现状
1.1科研意识不足
很多护理人员认为科研高不可攀,且护理没有科研可搞,大多数工作都是重复劳动,创新内容根本无从谈起,对科研可能对工作带来的益处以及自身素质的提升没有认识。任萍等[2]曾经在1994年对科研与临床护理工作的调查中发现,36.3%的护士有此看法。笔者也发现,这种现状在临床护理人员中目前仍旧没有明显改善。
1.2缺乏有效管理机制
大多数医院特别是地级市级别的医院对于科研工作的高投入、低质量没有切实可行的改善方案,不愿过多投入和进行有效管理,是科研特别是护理科研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医院对于护理科研的管理缺乏组织性和明确的针对性,也是造成整体护理科研水平不足的主要原因之一。现行的职称管理制度,对科研的要求过于片面化和数量化,对科研内容和科研思维培养没有任何帮助,大多数人是为了晋升而“造”科研,因此造成目前整体护理科研水平不高。
1.3资源缺乏
人力、理论乃至资金的支撑,是进行科研尝试的必要条件,就科研资源缺乏来看,大致可以归结为以下四个方面。
1.3.1人力资源不足
从护理团队整体素质来看,尽管近年来的大专以上护理人员比例明显增加,但我院50%以上人员学历均为大专以下,特别是在人才梯队构建中,高年资护理人员初始学历多为中专且往往担任护理管理职务,造成整个护理团队科研意识缺乏,同时,对后续人员不能进行有效的科研指导和规划,造成经验不足和科研思维不能与临床工作结合。而且,医院整体护理力量不足,也是护理人员担任日常工作较多,很难有精力和热情进行科研方面的尝试。
1.3.2无科研资金支持
仅仅的临床护理观察和总结,往往是不能产生高质量科研和高水平论文的,因此需要正确引导和课题科学设计的前提下,有意识、有指向性的进行临床观察和研究,这就需要资金的支持,而在科研尝试的初期,获得专项科研资金支持或是启动资金是非常困难的,因此科研资金获得难、支配难也成为了护理科研发展的一个阻碍。
1.3.3理论支撑不够
如前文所述,大多护理人员知识深度和广度不足,又缺乏有效的科研指导,因此不能不说这也是导致护理科研水平滞后的一个原因。
1.3.4信息资源不足
护理人员缺乏采集科研信息的意识和技巧,对于医院不能提供文献检索、图书支持的尤为突出,而且护理人员外出学习、交流、参观机会少,陷入了意识缺乏,进而信息量少,导致科研水平不够的恶性循环中。
1.4科研能力培养欠缺
对于目前各个专业快速发展和专业化趋势加强,更多的亚学科被独立出来,医学信息、数据挖掘、统计学等都是临床护理人员很难进入和掌握的,因此需要更多的培训和有意识的引导,这也是基层护理人员极为需要但是又极度缺乏的。不得不说,科研培训的缺乏,特别是护理方面有指向性的科研培训的不足,造成了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不足,进而导致科研与临床工作的脱节。
2护理管理中的科研管理体会
2.1培养科研思维,提高整体素质
在无法有效改变现有护理团队结构和人员素质的前提下,借助医疗和医院科研方面的力量,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和科研尝试,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利用科研专题讲座、课题设计分析以及信息数据采集、课题运行问题讨论等方式,将科研中的各个环节呈现给护理人员,帮助其树立科研思维和搭建整体科研设计架构,细化实施流程都大有裨益。同时,科研思维的建立,将其所强调的创新性、严谨性纳入日常工作思维,将对护理工作的细化、工作方向和工作重心的把握以及护理整体水平提升都是极为重要的。
2.2鼓励科研尝试,拓宽眼界和思路
利用各种较大规模的学术交流会进行论文投稿和论文交流,拓展护理人员眼界和科研广度,在团队内邀请科研管理人员和具有科研基础医护人员进行论文点评,对进一步的论文书写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适当进行重点内容的信息检索交流,不但有助于医疗护理水平和服务水平的提升,也有助于护理科研开展方向的拓宽和整体质量的把握。
2.3质控与科研结合,深度挖掘数据内涵
科研强调的数据化是质控管理的要求,从质控管理方面,提出有整改意义的方向或课题,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信息收集和统计,由简单的、更为直观的实际临床问题[3],引导大多数人员树立科研思维,掌握数据收集技巧和数据挖掘技巧,进而可以帮助护理人员消除对科研的“恐惧感”,改变将科研“神圣化”的心理,从而将更多的临床科研和“软科学”引入实际临床护理工作中。
2.4重视经验分享,促进成果临床应用
采用多样化方式进行经验总结和分享,有将临床护理经验转化为科研内容的理念和意识,同时也有将科研成果辩证分析后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的能力和办法,促进临床护理工作和科研的有机结合,让更多的人可以参与进来,也让更多的人可以从中受益。这样的分享与讨论,不仅可以对于可能造成工作、科研甚至伦理不良后果的问题及时发现并加以制止,也可以将更多的新思维、新观点纳入科研和临床服务工作中。“通过护理科研促进健康服务”是新时期护理专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正是有了这样的理念和不断地尝试,护理工作与科研有机结合将成为促进护理质量提升、护理人员素质提高以及护理服务能力增高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刘明,邵薇薇.我国护理科研滞后的原因与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00,15(9):646-648.
[2]任萍,王颖.对护理研究影响因素与发展对策的初步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1994,11(9):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