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计算机室工作计划

计算机室工作计划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3-14 15:09:0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计算机室工作计划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计算机室工作计划

第1篇

首先要降低成本,应该采取的主要措施有:进一步拓宽进货渠道,寻找多个供货商,进行价格、质量比较,选择质量好价格低的供货商供货;勤俭节约,节省开支、避免浪费,工程方案设计要合理;内部消耗降低,日常费用开支、水、电、日常办公耗材尤其是纸张、车辆开支要节俭等问题。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部分-----培养意识,服务意识的加强、竞争意识的树立、市场创造意识的培养。我们是以服务为主的公司,可以借助服务去赢得市场,赢得用户的信任。同事之间,企业之间时时刻刻竞争都存在,自己业务水平不提高会被公司淘汰,企业不发展将会被社会淘汰。近几年,耗材市场竞争比较激烈,今年形势将更加严峻。

业务水平和员工素质的提高至关重要,关系到整个企业的发展与命运。业务水平的高低影响到办事的工作效率;员工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形象。只有具有一支高素质、技术水平过硬的队伍的企业才会有进步、有发展。

加大宣传力度也是市场开发一种重要手段和措施。

一、销售部获得利润的途径和措施

销售部利润主要有:计算机销售;电脑耗材;打印机耗材;打字复印;计算机网校等和计算机产业相关的业务。今年主要目标:家庭用户市场的开发、办公耗材市场的抢占。针对家庭用户加大宣传力度,办公耗材市场用价格去竞争、薄利多销。建立完善的销售档案,定期进行售后跟踪,抢占办公耗材市场,争取获得更大的利润。这里也需要我们做大量的工作,送货一定及时、售后服务一定要好,让客户信任我们、让客户真真切切的享受到上帝般的待遇。

能够完成的利润指标,***万元,纯利润***万元。其中:打字复印***万元,网校***万元,计算机***万元,电脑耗材及配件***万元,其他:***万元,人员工资***万元。

二、客户服务部获得的利润途径和措施

客服部利润主要:七喜电脑维修站;打印机维修;计算机维修;电脑会员制。20xx年我们被授权为七喜电脑授权维修站;实创润邦打印机连锁维修站,所以说今年主要目标是客户服务部的统一化、规范化、标准化,实现自给自足,为来年服务市场打下坚实的基础。

能够完成的利润指标,利润***万元。

三、工程部获得的利润途径和措施

工程部利润主要:计算机网络工程;无线网络工程。由于本地网络实施基本建成,无线网络一旦推广开来可以带来更多的利润点,便于计算机网络工程的顺利开展,还能为其他部门创造出一个切入点,便于开展相应的业务工作。今年主要目标也是利润的增长点-----无线网,和一部分的上网费预计利润在***万元;单机多用户系统、集团电话、售饭系统这部分的利润***万元;多功能电子教室、多媒体会议室***万元;其余网络工程部分***万元;新业务部分***万元;电脑部分***万元,人员工资***—***万元,能够完成的利润指标,利润***万元。

在追求利润完成的同时必须保证工程质量,建立完善的工程验收制度,由客户服务部监督、验收,这样可以激励工程部提高工程质量,从而更好的树立公司形象。

四、在管理上下大力度、严格执行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在工作效率、服务意识上上一个层次,树立公司在社会上的形象。

对那些不遵守公司规章制度、懒散的员工决不手软,损坏公司形象的一定严肃处理。

五、要建立一个比较完善、健全的管理运行体系。

1、从方案的设计、施工、验收、到工程的培训这一流程必须严格、坚决地贯彻执行,客户服务部要坚持不验收合格不进行维修的原则。

2、尽量创造出一些固定收入群体,如计算机维修会员制、和比较完备的设备维修收费制度,把一些比较有实力、有经济基础的企事业单位、委办*变成我们长期客户。

3、对大型客户要进行定期回访,进行免费技术支持,建立一个比较友好的客户关系。要利用各种手段、媒体,如利用我们自己的主页把公司的收费标准公布出去、从领导到每位员工要贯彻执行。

4、服务、维修也能创造利润。近几年工程越来越少、电脑利润越做越薄、竞争越来越激烈,我们可以从服务、维修创造利润,比较看好的有保修期以外的计算机维修市场、打印机维修市场等。

六、创造学习的机会

不断为员工提供或创造学习和培训的机会,内部互相学习,互相提高,努力把公司建成平谷地*计算机的权威机构。

职工培训工作是人力资源开发、干部队伍建设与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培训,可以统一目标、统一认识、统一步调,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树立学习风气,不懂得要问,不会的要学。

培训内容:一、爱岗敬业:回顾历史、展望未来,了解企业的光荣传统与奋斗目标,增强使命感与责任感,培养主人翁意识。二、岗位职责:学习公司制度、员工纪律,明确岗位职责、行为规范。三、岗位技能:学习从业技能、工作流程及在岗成才的方法。

培训方式:1、公司内部定期不定期安排员工培训。2、积极参与中心或公司组织的管理人员、技术员和全体员工的培训活动。3、为员工在岗成才创造条件,为企业提供员工积累。

我们是一个团结的集体,具有团队精神的集体,变成一支能够打硬仗的队伍。每个部门、每位员工,岗位明确,责任到人,个人奖金与部门效益直接挂钩。这样一来我们应该既有压力又要有信心,没有信心就不会成功,没有压力就不会使人在各个层面进步、提高。

同志们,时间是有限的、尤其是从事我们这个行业的,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一天不学习就会落后,因此现在我们在座的每位职工都应该要有树立时间意识、竞争意识,引用十六大精神里的一句话就是要“与时俱进”。

公司各个部门应互相配合相互协作、按时按量、完成领导交给我们的各项工作任务,努力去实现本次大会制定的121万利润指标。

今后怎么办,我想,绝不能辜负信息中心的各位领导和30名职工对自己的殷切期望和支持,一定要努力做到以下两点:

1、放下包袱,抛开手脚大干,力争当一名合格的副经理

其工作职责就是开拓市场和***公司的业务,在工作之中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树立自己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顾全大*,把公司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绝不干有损于***形象的事情。

第2篇

中图分类号:TQ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1-0044-01

一、前言

立式沉降罐主要用于液液分离,是石油化工生产中常用的化工设备。具有结构简单、容量大、沉降时间长、操作管理方便的特点1。比如原油脱水2、洗涤沉降罐(酸洗、碱洗、水洗)、化工过程中有机无机相的分离等。例如某物质既溶于有机相又溶于无机相,为了去除该物质中的一些无机杂质,先用有机相萃取,再经立式沉降罐去除其中残余的水及其他极性物质,再去往下一工序。如果取消立式沉降罐,则极性物质带往下一工序,不仅增加下一工序负担,且导致产品不合格。故在很多化工生产中,立式沉降罐不仅可以起到缓冲、稳定物流的作用,还可以起到去除有机或无机杂质的重要作用。

二、立式沉降罐的原理

油水分离是依靠两者密度差及重力沉降原理实现的。若分散相密度大于连续相密度,则液滴往下沉,例如有机相脱水;若分散相密度小于连续相则液滴往上浮,例如水中除去有机杂质。两相密度差越大,连续相粘度越小,则分离越容易。

2.1 分散相液滴沉降速度

液滴直径随混合强度、沉降条件下液体的物理性质、化学组成或化学特性等因素而变化。对于经过孔板或喷射混合器混合后的大多数常见沉降分离过程,可采用下列指导性数据(如有可能,设计时采用实验室或工厂的实际数据):

液滴雷诺数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 Red: 液滴雷诺数;

d: 液滴直径,米;

wd: 液滴沉降速度,米/秒(根据不同雷诺数由下面沉降定律公式求得);

Sd: 液滴比重;

液滴沉降速度:根据液滴雷诺数范围分别按以下三种情况计算:

当Red

当2≤Red

当Red≥500时,适用于牛顿定律:

式中: Sc: 操作条件下连续相比重;

ΔS: 连续相分散相比重差。

2.2 罐体直径

罐体直径根据液体在罐内所需的沉降时间小于停留时间确定。

液体在罐内的沉降时间:

式中:τ:所需沉降时间,秒

h: 罐内液位高度,米

对于立式沉降罐,罐内无特殊结构的,液体在罐内的停留时间:

式中:t: 液体在罐内的停留时间,秒

Q:液体流量,kg/m3

D: 罐体直径,米

由τ

得到:

三、工程设计实例

假设有一体系经过立式沉降罐,重组分分散于轻组分中,且重组分量很少。总体积流量为80m3/h,轻组分密度880kg/m3,粘度为0.00074Pa・s;重组分密度为980kg/m3,粘度为1 cP。体积流量为需要将轻组分中的重组分分离。罐体示意图见图1。

3.1 液滴沉降速度

先假设液滴雷诺数< 2,工厂需要分离的液滴直径为0.00005m,则通过斯托克斯公式得:

图1 罐体尺寸示意图

H为罐体圆柱高度,米;h为连续相液位高度(该例中,分散相量少,高度忽略不计),米,D为罐体直径,米液滴雷诺数为:

与假设相符

3.2 罐尺寸确定

取整,罐直径D取7(米)。

该立式罐在过程中起缓冲、储存作用。故停留时间取长,假设取2小时,且罐内液层高度取罐体总高度的50%,则罐体高度为

取8.5米。

则液滴在罐内的实际沉降时间为

液体在罐内的停留时间为:

实际沉降时间小于停留时间,故能分离直径小于0.00005米的液滴。大大减少了后续工序的负担。若分散相量较大,则设计实例中的H应为h再加上轻组分的液层高度。

四、界面控制

立式沉降罐常以常压拱顶罐为主体,并需要对两相进行界面控制。在实际生产中,需要根据两相组成情况,计算出两相界面位置,并在界面处设置现场或远传界面计以观察两相分离情况,以稳定分离效果。

文献3中介绍了卧式油水分离罐的界面控制方法,该法通过控制重相出口管a点与b点的高差H来控制界面,如图2所示。该法较经济,但是缺点是需较多管线及阀门,不仅检修不便,还增加了管线阻力损失,使分离不好控制。

还有一种控制方法是通过流量调节控制。通过控制轻重组分出口流量来控制界面高差,操作简单直观,缺点是设备投入较大。

五、总结

立式沉降罐在化工生产中广泛应用。其作用不仅仅是作为储罐以稳定物流,同时还是液液分离场所,减少杂质夹带,使产品合格。影响分离效果的因素有温度、流量、来液组分等。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受这些因素影响,油水不总是能够理想地实现自动分离,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措施。

参考文献

[1] 沉降罐内流场流动规律及结构优化研究,石油机械,黄炳华,2002年 第30卷 第12期.

第3篇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初始化

在会计电算化系统中,初始化工作包括设置系统参数、设置科目、建立各种账簿文件、定义各种辅助核算、定义报表以及录入各种余额数据或者是发生额数据等。初始化工作只能进行一次,并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后的核算工作。不论是从手工核算过渡到电算化处理还是更换会计电算化软件,都需要做初始化的工作。在初始化的工作中,将本单位要采用的核算程序、方法、规则、基础数据录入电脑,使会计软件能适应本单位的核算、管理需要。本文就会计电算化的核算方法、规则的选用、科目的设置、报表定义等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讨论。

一、在项目的具体实施工作之前,单位的会计电算化实施项目的主管人员应该与电算化软件公司的实施人员做好沟通、协商的工作

单位的会计主管人员对于本单位的会计管理工作比较熟悉,清楚实施会计电算化项目要实现哪些功能,达到何种管理的目的。但是,处于项目实施阶段时,单位的会计主管人员对于电算化软件如何实现某项具体的功能,如何才能达到自己需要的管理目标,还处于摸索的阶段。软件公司的项目实施人员对于自己公司的软件的具体功能,功能之间的细小的差别设置了如指掌。但是,对于实施单位的具体业务却不太熟悉,不清楚实施单位需要实现哪些具体的管理目标,哪些功能对单位的会计核算重要,哪些功能对该单位的会计核算无足轻重,单位要实现功能是否具备了客观的条件。因此,在项目的具体实施之前,单位的会计主管人员应该与软件公司的实施人员做好交流沟通工作,对软件的具体功能和单位的具体管理核算目标进行讨论,将二者之间协调起来,以避免在具体的实施工作中产生不必要的误会,并且制定出标准化的方案,标准化方案的制定应该做到尽量的细致、明确。在制定标准化的方案中还要注意满足单位现有的客观条件,既要避免那种没有实现条件的功能,又要为实施单位的进一步会计核算管理发展的需要留有一定的空间。

二、单位在选择会计核算程序、方法、规则时,应充分考虑电脑处理会计信息快速、准确的特点

《企业会计准则》和各行业会计制度确定了很多核算程序、方法,单位应结合自身特点进行选择应用。它们各自具有鲜明的特点,且能相互补充。在手工核算方式下,我们往往选用那些计算过程不能很复杂、会计处理不能太冗长、结果要求准确或较准确的方法、程序。而会计电算化由电脑执行程序自动处理会计数据,就可以不考虑计算的复杂性,只要求结果准确就行了。如成本核算中的代数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它的突出特点是计算复杂但是其结果很准确;再如存货收发计价中的个别确认法,它也是结果准确而对会计核算、库管要求甚高。所以代数法、个别确认法等应在会计电算化中广泛采用。然而,在会计实务中,初始化的方法选用问题,往往由软件公司辅助完成,将本单位的现行会计核算模式照搬到电算化中去,这样就无法充分发挥电脑处理信息快、准的优点。因此,我们应当从会计历史上去检索、选用适应电脑高速处理、结果准确的方式、方法和规则。因此,在由手工账过渡到电算化的过程中,应该了解电算化的特点与优点,摒弃传统的一些会计核算方法,采用适合会计电算化,能够充分发挥电算化功能的会计核算方法。

三、科目设置中应注意的问题

建账时要将收集到的会计科目加入软件系统,建立账务系统的会计科目体系。一般在建立账套的同时,电算化软件会根据你所选择的单位性质,按照会计规则默认安装一套会计科目。这些会计科目大都是总账科目,一般会满足单位的需要,不用再自行手工建立,但是各单位的会计核算的区别较大,明细科目还需要自己根据本单位会计核算的需要分别建立。在电算化账务系统中除了像手工账务一样要使用会计科目外,还要为每一个会计科目加入一个编码,另外还需要注意科目的性质、余额的方向,需要辅助核算的科目还要进行辅助核算方面的设置。在设定会计科目时需要重点注意以下问题:

(一)科目的设置要规范。财政部已制定的各行业会计制度中都系统地给出了总账科目及少量二级科目的名称和科目编码。在设定总账科目编码时必须符合财政部门制定的会计制度中的有关规定,设立明细科目编码除会计制度有、规定的以外,应该按上级主管部门和本单位的管理要求设定,以保证科目代码的规范系统性和统一性。尤其是集团公司,科目的名称、代码等一定要做到规范统一。

(二)科目的设置要简洁。在满足管理要求和适合计算机处理的前提下,力求代码简单明了、位数越短越好,既便于记忆又能提高录入凭证的速度,应当避免那些冗长而又无用的科目影响日常工作的效率。

(三)科目设置中应该考虑到业务的发展和会计核算的进步,注意科目的扩展性。会计科目体系一经设定,其代码结构就无法改变。修改结构只能通过重新建账实现,而重新建账将丢失已输入的所有初始化数据和已输入的凭证资料。因此在设计代码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各方面的要求。确定某一级明细科目的代码长度通常是以上级科目中所含明细科目最大可能达到的个数来确定的。

四、初始数据的录入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完成科目设置的工作后,即可将各科目余额输入系统,根据系统启用的月份不同,原始数据的录入也有区别。账务系统在一月份启用时只需输入上年余额即可,上年余额既是年初余额又是一月份的期初余额。

如果账务系统在其他月份启用,除需要输入启用月份余额外,还必须输入年初余额和一月到启用账务系统之前各月的累计发生额,这是为会计报表所准备的数据,如不输入累计发生额,由于会计数据缺乏连续性,在以后的查询及报表中如需要全年累计发生额,系统将无法提供正确的数据。但是仅仅是录入各月份的发生额,再查询以前月份的账户的明细时,还是不能得到结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如果单位的业务量小,凭证的数量较少,可以采取手工录入追加凭证的方法;另一种方法适用于更换财务软件的单位,与软件公司的人员协商,使用特定的软件,将过去使用的软件的数据转出来,再导入到新的软件系统中,这样做可能会存在一定的风险,丢失某些数据。总之,在会计年度中间实施会计电算化,数据的初始所涉及的问题较多,应尽量在会计年度的开始或者是结尾,来更换财务软件。

五、报表初始化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会计报表是会计工作流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在会计软件中通常都预置了通用的会计报表,但除通用会计报表外,单位一定还需要其他报表,这些报表是无法预置的,需要重新设定。报表通常由表标题、表头、表体、表尾四部分组成,其中表体的设置是关键所在。表体中有两类数据,一类是固定的表项目,另一类是变动的数值性数据。数值性数据须设置取数公式,从账薄、其他报表中取来,随账薄中的数据变化而变化。但是取数公式的格式在不同的会计软件产品中各不相同,必须参考会计软件所属的用户操作手册。在定义报表的过程中,需要用到很多函数,财务人员一般不容易掌握。因此在初始化的过程中,这一项工作一般由软件公司的项目实施人员与单位的财务人员来共同完成。定义完报表以后还应该注意报表的校验公式的定义,校验报表内部、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避免出现一些低级的错误。

与一般的报表相比较,现金流量表的制作相对困难了一些。对于现金流量表的具体制作,不同的软件提供了不同的方法,各种方法之间的差别也比较大,我们在这里简单地总结一下,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方式:第一种是在制作凭证的同时将涉及现金流的分录,归纳到不同的现金流项目中去;另一种方法是事后调整,制作凭证的时候不进行归类,等到会计期末,再由专门的制表人统一进行调整制作。这两种方式各有利弊,第一种方式直截了当,做完凭证后随时可以得到现金流量表,但是对于凭证的制作人员的要求较高,凭证制作人员应熟悉现金流量表的制作。第二种方式对于凭证制作人员的要求较低,但是将工作量积攒到会计期末,制表人员的工作量较大,修改相应凭证后,制表人还得重新进行调整。单位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合的方式。

总之,会计电算化的初始工作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涉及方面较广泛的,内容较复杂的工作。只有在会计电算化的初始工作中注意上面所提到的问题,高质量地完成初始化工作,才能避免在今后的工作中走不必要的弯路,才能最大地发挥软件的功能。

参考文献:

第4篇

一、前期基础工作

在企业准备从手工会计转变到会计电算化的过程中,必须做一些提前的准备工作。按照循序渐近,逐步提高的原则替代手工记账。

根据财政部颁布的《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替代手工记账的单位,应具备三个方面的条件:第一,配备了计算机硬件设备和适用的财务软件,第二,配备了相应的会计电算化工作人员;第三,建立了严格的内部管理制度。

在达到了相关规定以后,单位还需要准备好所需要的会计科目体系,手工账中的各科目的余额,从年度中间开始建账的还需要收集各科目的累计发生额、年初余额。所以需要预先从手工账中整理各级科目的名称、层次、余额、发生额,避免遗漏,保证初始化输入的数据准确。

二、初始化设置工作

初始化设置是指将手工会计业务的数据移植到计算机中的一系列工作,需要输入有关的基础数据。比如,会计科目的设置、期初余额的输入、企业部门设置、员工设置等等。初始化设置是会计电算化的基础,初始化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会计电算化工作的效果。

(一)建立财务核算系统框架

建立本单位的会计核算体系是财务处理系统初始化设置的第一步,其目的是使财务管理系统适应本单位会计核算体系的基本要求。建立会计核算体系的工作主要包括:

1、增加操作员

增加操作员就是把操作财务软件的人员输入到财务软件系统中,并为每一位操作员设置密码,密码只告知本人,并要求操作员对密码进行保密,并不定期的更换密码,来保证财务软件运行的安全性。

2、建立账套

建立账套就是把企业的基础信息输入到财务软件当中。建立账套的时候,以企业名称做为账套名称,根据企业的性质建立相应的会计科目体系、核算方式、经营周期、分类编码方案、记账本位币。核算方式主要是指企业对客户、供应商、存货是否分类核算。经营周期一般来讲,按照规定都是从每年的1月1日到12月31日。分类编码方案主要是对会计科目编码方案、部门人员的编剧方案、客户编码方案、供应商骗码方案进行设置。例如:会计科目编码方案是按照4―2―2―2的设置,还是按4-1-1-1的设置。这主要应从企业的实际情况来考虑,如果明细科目较为繁琐,则应该选用4―2 2―2的设置方式。如果涉及的明细科目很少的情况下,就可以选用简单的4―1―1―1设置方式。对于记账本位币,按照相关的规定,一般为人民币,特殊的企业也可选用一种外币做本位币。

3、设置权限

操作员的权限,一般由系统管理员进行分配。如果该账套已经设置了账套主管,那么账套主也可为其他的操作员设置权限。财务软件对系统操作分工和权限的管理,一方面可以避免与业务无关的人员进入系统,另一方面可以对系统所包含的各个子产品的操作进行村协调,以保证各负其责,流程顺畅。操作员权限的设置,要遵循不相容岗位分离原则。例:出纳人员不得兼管稽核工作。

(二)输入期初数据

输入企业的期初数据,我们首先要完善企业的基础信息。客户、供应商、部门、人员、凭证类别、会计科目的辅助核算等,都是需要完成的项目。完成这些内容后,还应该将计算机开始使用的月初余额录入到计算机中。

账务系统的启用时间不同,对录入期初余额的要求也不相同。如果企业是在年初启用系统,则只需录入年初余额;如果企业是没有在年初启用系统,则需要输入启用月份的月初余额和年初到该月份的各科目借贷方累计发生额,系统将根据输入的数据自动计算出年初余额,若某一会计科目涉及辅助核算,还应将辅助核算的期初数据输入到系统中并使之与总账账户保持一致。一般来说,大部分企业都是在年初启用会计电算化系统,这样,企业各个账户的月初余额就是本年的年初余额,没有借贷方的累计发生额,相比较来说,工作量小,出错的率也会降低。

三、初始化的校验

企业所有的期初数据输入完毕。并不能马上脱离手工账来进行会计电算化工作,而有一个人机并行期间。人机并行,就是说,手工会计与电算化要同时进行会计处理。人机并行的主要任务就是检查建立的会计电算化系统是否满足需要,使用过程中是存在问题,对运行中发现的问题是否时行修改,并逐步建立比较完善的电算化内部管理制度。

第5篇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 会计 电算化

会计电算化是将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账务中,用计算机替代人脑和手工进行账务处理的一种现代方式,它使账务处理的便捷性、准确性、规范性得到了显著提高,加快了会计由单一的核算职能向融合分析、预测、决策、控制的管理职能转变的进程。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软件的开发也已经走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的轨道,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账务处理至关重要,但要让会计电算化向更深层次发展,从而更好地为单位服务,就必须正视和解决制约其发展的几个问题。下面主要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工作中必须正视和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

一、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工作存在的问题

1.强化电算的作用,弱化对人的管理

在传统手工记账中对于财务机构的设置和财会人员的分工有着严格的要求,尤其是财会人员之间有着直接的联系,能形成相互的监督和制约,而目前许多行政事业单位尤其是领导者只注意到会计电算化减轻了账务处理人员的工作量的优势,忽略了会计电算化虽然是以计算机为计算工具,但其整个信息处理过程仍表现为计算机与人工的结合,需要建立与之相配套的一系列内部控制制度加以约束,才能充分发挥电算化的优势。忽略的结果就是放松了对财务机构设置和财会人员分工的控制,有些单位甚至因为实行了会计电算化而减少了财会人员的数量,导致记账、复核、结账均为同一人,这就使原本应该存在的相互间的监督和制约不复存在,轻的随意记账、结账和调账,造成账务混乱,重的利用管理的漏洞虚列账、列假账,从中牟利,致使单位的钱财遭受很大损失。

2.强化核算的功能,弱化管理的功能

在我们的机关事业单位中,会计电算化主要强调的是记账、结账、报表等基本工作,只局限在财务会计范畴,也就是主要应用于事后的核算,不能够真正的参与进入管理决策的制定。大量的财务分析工作仍需要手工操作,费时费力。而真正的会计电算化强调的是管理和决策职能,也就是要具有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分析等功能,例如对“三公”经费即公务招待、公务用车、公务出国经费的能够做详细分析,“三公”经费是否超标,超标多少,占经费比例是多少,能够更直观的在软件中体现出来,这样才能够提高财务管理的水平,帮助单位借助更加准确的财务指标做出正确决策,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3.强化账务的便捷性,弱化账务的安全性

在会计电算化环境下,会计信息以各种数据文件的形式记录在磁性存储介质上,这些存储介质上的信息机器可读形式存在的,因此很容易被复制、删除、篡改。同时会计电算化要求每个会计管理人员都有自己的身份代号或者权限设置,并且各自的口令都应是保密的,但是有的操作员对权限管理比较松懈,为了方便账务软件的进出只设置“123”、“666”等简单口令,有的操作员甚至不设置口令,有的一个操作员可以以不同的身份进入系统并进行不同的操作,这些都对账务的安全性提出了极大的挑战。

二、解决制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问题的措施

1.建立能够约束会计电算化的内部控制制度。

我国财政部颁布的《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明确规定,“开展会计电算化的单位应根据工作需要,建立健全包括会计电算化岗位责任制、会计电算化操作管理制度的内部管理制度”,同时可以通过提高会计部门人员的基本素质,完善会计机构及财会人员的配置结构,来实现对会计电算化的内部控制,不能因为实行会计电算化就放松了应有的相互监督和制约,更不能随意减少财务人员。另外要提高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引导财会人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时刻牢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古训,强化依法理财、遵章守纪、廉洁奉公的意识。

2.更全面地发挥会计电算化的优势,突出会计电算化的管理功能。

由于会计电算化不仅仅要实行传统会计的职能,更有分析能力的功能,

这就要求我们一是要提升软件的管理层级,丰富软件分析模块,软件要具有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分析等功能;二是要把软件分析能力转化成自身的能力,要熟练运用软件的各个功能。如实行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后通过升级财务软件增加了很多管理、决策的功能,财会软件操作人员一定要弄懂弄透,帮助单位借助更加准确的财务指标做出正确决策,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3.注重会计电算化环境下财务数据的安全性、保密性。

从外部来看,需要会计软件生产企业在开发设计新软件的同时加强对数据保护模块的研究;从内部来看,需要行政事业单位自身加强财务安全意识。一是政府部门进一步完善会计制度,对危害计算机安全的行为进行制裁,为计算机信息系统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二是实行用户权限分级授权管理,建立网络环境下的会计信息岗位责任。三是实行纸质档案和新型载体档案双套保管。四是建立进入网络环境的权限制。例如采用防火墙技术、网络防毒、信息加密存储通讯、身份认证、授权等。

综上所述,会计电算化作为一种财务管理手段,同时也是一门科学体系,它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目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工作机遇与挑战并存,只有发挥其优势,提升其分析、预测、控制功能,同时正视、剖析和解决存在的问题,建立能够约束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对人的管理,注重会计电算化环境下财务数据的安全性、保密性,才能推进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电算化向更高水准和更深层次发展,从而更好地为单位服务。

参考文献:

[1]王艳菊 会计电算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理论研究》2011年02期

[2]兰卓飞 浅谈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决策与信息》 2009年12期

[3]李卫连 会计电算化有关问题的分析探讨 《新课程学习(综合)》 2010年11期

第6篇

近些年来,计算机水平的进步使得各行各业的信息化速度不断加快,工作变得越来越方便快捷。作为单位,会计工作水平在单位正常运转方面的作用至关重要,需要不断改进工作策略,提高工作效率。发展单位会计电算化,是促进单位会计水平向更高方向发展的要求,但是在公路管理这样的单位内,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我们必须找到其根本性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实施策略。

一、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的概述

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是指在会计工作中充分应用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信息技术,集计算机技术、管理技术、会计技术等技术于一体。具体来说,就是通过会计软件,利用计算机完成对手工来说有难度的工作的过程。会计工作电算化的要求更高,尤其是数据的精确度对工作的影响很大,因此,要加大会计工作电算化发展力度,有必要参照2000年7月1日开始施行的修订版《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制定规范化的内部管理制度。

二、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的必要性

目前,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要求单位会计信息不断更新,适应单位发展的需要,使会计核算工作满足单位正常运转的需要。特别是在大型单位,如果会计工作无法和快速发展的市场和单位相适应,则会阻碍单位管理结构的优化,不利于单位的长久发展。

(一)电算化是增强会计工作及时性的需要

和传统人工会计核算相比,会计电算化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传统人工核算面对大量的会计信息处理起来难度增加,某些时候不能做到当日账目当日结清,造成了遗留问题,不适应单位对工作速度的要求。而实现单位会计电算化后,只要掌握相应的计算机技术,就能将庞大的会计信息录入计算机,利用会计软件,将复杂的会计工作便利化,使当日的账目能及时生成报表,单位管理部门能及时从财务部门获取财务报表,了解单位的财务收支情况,作出准确的决策,减少因信息不畅通带来的决策失误。

(二)电算化是提高制证速度的需要

在传统人工会计核算中,从凭证到记账中有很多程序,使得制证工作变得复杂,不利于简化会计工作程序。而实现会计电算化后,会计人员的工作量会大大减少,计算机的辅助工作能使制证的程序由复杂化向简单化过渡,从繁琐的数据中解脱出来的会计人员能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制证工作上来,规范了凭证的工作流程。

(三)电算化是加强整个财务管理的需要

传统的人工操作在数据的录入、核算程序、报表生成等方面都是手工操作,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无法满足单位对财务工作的动态管理。实现会计工作电算化后,会计信息核算程序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简化,财务报表能自动生成,处理信息的能力得到增强,对于整个财务管理工作大有裨益。而且,单位规模越大,会计工作越复杂,越能体现电算化的优势。

三、事业单位电算化的工作策略

要更好地实现单位的会计工作电算化,就要在单位内部形成了良好的管理氛围,在会计人员素质、资金、技术等诸多方面为单位会计电算化提供有力条件,从而促进单位工作健康、有序进行。

(一)提升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实施最终还是要依靠会计人员,因此,提升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是加快实行会计工作电算化的一种。单位除了要求会计人员具备过硬的会计知识以外,还应该在计算机知识和管理知识方面提高对会计人员的要求。当会计人员具备了充足的知识,并能以新的头脑来在会计工作中发光发热,这必定能给单位注入新的活力。所以,可以通过定期培训、带薪学习等方式提升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二)制定并完善电算化管理的制度

单位会计电算化的开展需要完善的制度来保障,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同时这些制度要深入到会计工作的方方面面。首先,应该制定会计人员管理制度,对其态度、行为等产生约束力。其次,应该制定电算化具体操作制度,将数据录入、凭证报表的制作流程等归入到具体制度中去,减少工作的失误。另外,还应该明确奖惩制度,对会计人员的过失行为追究责任。

(三)加强对电算化工作的安全管理

单位的财务本身就是敏感而关键的话题,再加上信息化技术快捷性与风险性并存,加强对电算化工作的安全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单位应该设立专门的督查小组,对会计工作进行监督和约束。其次,要经常对单位的计算机系统进行安全维护,防止泄露重要信息。另外,还要做好重要会计信息的备份工作。

(四)加大对会计电算化的资金投入

单位会计电算化需要大量的设备,还要对人员进行培训,对资金的需求较大,因此单位不但要重视发展电算化,还要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加大对其资金投入,为电算化建设准备物质条件。单位应该将会计电算化的资金纳入到财务支出预算中,定期拨款,防止因资金不足而陷入困境。另外,会计系统对资金的使用也要严格监督,防止会计系统内部利用职务之便滋生腐败现象。

第7篇

关键词:事业单位 会计电算化 不足 对策

一、会计电算化运用的作用

目前,我国很多企业在不断的提升自身的会计电算化水平,但对于我国的事业单位来说,近几年才开始逐步重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会计电算化的作用最显著的就是提高会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由于事业单位自身的行业性质,其日常经济业务有一定的复杂性,在传统会计处理方法之下,会计人员所要承受的劳动强度大。会计电算化之后,事业单位会计人员进行数据核算时,不再需要逐一核算和汇总,只要将复杂的数据录入系统,进行一定的操作就可以获取到想要的会计信息数据,这是一种利用电脑代替人脑进行的计算,能够提升会计人员进行信息处理的速度,还能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度。会计电算化是管理系统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因为事业单位在日常经营管理中做好会计工作十分重要。事业单位实现会计电算化是加快现代化管理进程的表现,电算化的应用,使事业单位与现代化信息技术实现更好的互联,与此同时,会计电算化还能促进其他管理部门的现代化进程,两者相互配合,达到提升事业单位整体现代化水平的目的。

二、目前我国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工作中存的不足

(一)会计电算化意识淡薄。会计电算化工作是一套整体财务管理系统,它在运行中不仅需要得到领导的高度重视及各部门积极配合,还需要全体工作人员形成良好的核算意识及工作态度。一是部分事业单位法人将主要精力投入到争取专项资金等工作上,对于财务管理模式的改革则无心过问,片面地认为财务人员只要将本单位资金收付记录正确即可,至于财务风险、管理效率则不在财务工作范围内。同时,由于事业单位领导缺少重视,也导致各业务处室及工作人员对于电算化改革与应用存在消极或抵触心理。二是由于各部门及员工对电算化核算改革的漠视,未能给予财务部门必要的配合与支持,致使财务基础数据缺少科学依据,会计信息质量低下。

(二)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匮乏。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软件的应用不仅需要财务人员掌握《会计法》、《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等财经法规,而且需要财务人员掌握必要的软件操作技能。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事业单位财务人员自身学历、专业技能及主观工作态度等原因,导致事业单位财务人员未能真正胜任电算化操作管理工作,在实际工作中表现为金额与会计科目录入错误、会计报表未试算平衡及财务数据备份不及时,一旦在财务软件出现异常情况时则无法及时应对,直接影响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并给事业单位带来潜在财务风险。

(三)会计电算化软件存在漏洞。一是绝大多数事业单位在选择财务软件时,单纯以功能模块的数量作为标准,未能根据自身会计核算特点及工作强度量身定制具有可操作性的财务软件,导致事业单位将财政资金投入到未发挥作用的软件模块中,造成极大的资金浪费。二是市面上的财务软件大多只注重经济业务活动的事后登记入账及报表生成,未能通过对资产负债率、现金比例的计算与分析给事业单位提供更多的财务预警、管理功能,未能真正摆脱会计核算型管理模式,无法为事业单位领导决策出谋划策。

(四)财务数据面临安全风险。目前,会计电算化软件在提高财务核算效率的同时,也使事业单位面临极大的数据安全隐患。一是网络病毒或黑客攻击。由于部分事业单位未能及时更新、安装防病毒软件,使本单位财务软件服务器面临被网络或移动存储设备病毒侵害风险。二是篡改用户名。个别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由于密码设置过于简单或将账号密码泄露,极易导致其他非财务人员利用账户漏洞篡改、窃取本单位财务数据,给事业单位造成巨大的安全隐患。三是财务人员将本单位历年形成的电子财务数据存放在硬盘中,由于未及时备份,一旦该电脑受到病毒攻击,该单位历年形成的电子账簿将丢失,给单位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三、解决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工作问题的对策

(一)增强事业单位领导会计电算化核算意识。目前,大多数事业单位为了规范财务核算及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纷纷使用会计电算化软件进行财务核算,但由于事业单位领导重视程度等原因,导致我国多数事业单位电算化仍停留在基础核算阶段,一些如财务预警、分析对比及现金流量等功能未能被有效应用,离彻底、系统的管理型会计改革目标仍有一定距离。因此,建议事业单位领导带头重视会计电算化工作,督促业务科室及全体工作人员认真执行财务管理制度,为财务部门录入会计基础数据提供准确依据,在事业单位内部形成良好的会计电算化运行氛围。同时,事业单位应加大对财务软件更新、机房硬件维护等电算化软硬件投入力度,以保证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工作顺利、有序开展。

(二)提高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数据安全防范能力。事业单位在享受网络与电子计算机技术所带来的便捷同时,也面临着来自网络黑客、病毒的威胁,一旦事业单位电脑、服务器被恶意入侵,将给单位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因此,建议事业单位指派专人负责会计电算化网络与数据安全,一是定期将财务电子数据备份入移动硬盘、刻录光盘或上传云盘,保证事业单位财务数据丢失时可以恢复使用;二是根据财务人员岗位职责为每位财务人员设置不同的登录账号与密码,禁止非财务人员接近电算化工作机房与电脑,提高电算化安全性;三是尽可能不使用财务软件运行电脑登录网络,防止黑客、病毒入侵财务软件系统。

(三)引进会计电算化专业技术人才。一是在向人力与资源管理局提供招录计划时,多以具有财务工作经验并同时具备财会、电子计算机专业的人员倾斜,保证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专业性。二是定期对财务人员进行电算化操作技能培训,并及时将财务人员在电算化操作中遇到的软件问题与软件公司进行沟通,在提高财务人员专业技术的同时及时解决财务管理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三是建立会计电算化考核机制,对在日常会计核算、电算化操作过程中表现突出的财务人员或为改善本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提供有效建议的工作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以鼓励工作人员积极参与会计电算化操作。

(四)积极建立事业单位内部会计电算化制度。事业单位应根据自身财务核算特点在内部建立会计电算化工作流程、制度,具体包括,每位财务人员的登录权限、机房安全维护职责及各业务处室提供财务数据资料的时限等内容,以保证事业单位所有工作人员可以遵照制度进行会计电算化核算,不断规范财务管理行为及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近几年来,随着信息化时代步伐的加快,我国的会计电算化水平取得了阶段性的进步,事业单位的会计改革也有了不容忽视的成绩。但这并不是说我们的会计电算化工作可以高忱无忧了,相反地,我们更应该从观念上、理论和方法上高度重视会计电算化工作,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在信息化时代使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工作得到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第8篇

一、会计电算化概述

会计电算化是利用信息技术与现代化会计技术,以计算机为工具,对各种会计数据进行收集、处理、存贮及分析,为企业高效率提供各种会计信息,使会计从单纯记账、算账、报账、核算型向预测、决策的经营管理型转变。

1.会计电算化不仅是要使广大财会人员从繁重的手工操作中解脱出来,而且减轻了劳动强度并且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时间,使财会人员有足够的精力去研究财务工作,更重要的是通过计算手段和会计管理决策手段的现代化,提高会计信息收集、整理、传输、反馈的灵敏度和正确度,提高会计的分析决策能力,更好地满足管理的需要。

2.从实践看,会计电算化一般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单项业务电算化:即由计算机代替手工处理某项业务;多项业务电算化:即几项业务有机地组织起来,由计算机进行处理;会计信息系统电算化:即将所有的会计业务组织起来由计算机进行系统处理;管理信息系统电算化:即把所有的会计业务和所有的管理业务有机地组织起来,由计算机进行系统处理。

二、会计电算化实施中存在问题分析

1.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不到位,

个别领导对实施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意义缺乏足够的认识。没有认识到开展会计电算化是时展的必然,会计电算化是会计进入信息化的基础,是今后企业决策的重要依据,是会计体制改革的突破口;由于传统的手工记账方式长期被人们所接受,加上目前各项管理都是建立在手工记账的基础之上,要改变人们长期形成的习惯方式,有较大难度;由于一些财务负责人对电算化知识不掌握,对电算化管理很陌生,只习惯于手工记账的管理。尤其对会计电算化的保密性、安全性存在空白,因而对会计电算化数据可靠性发生质疑,造成不会管,不敢管的混乱局面,严重影响了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和推广。

2.会计电算化基础管理工作薄弱,

会计电算化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会计人员的工作量,但同时也增加了操作人员、系统维护人员等岗位,带来了许多新的要求,提出了新的问题。实施会计电算化,就需要建立与之相配套的一系列内部控制制度加以约束,才能充分发挥电算化的优势。目前,不少基层单位没有严密的管理制度或有章不循,使得会计电算化不能正常健康运转。由于基础工作薄弱,建立在此基础上的电算化管理也就出现一些问题,导致手工与计算机并行时间过长,增加了会计人员的工作量。

3.缺乏会计电算化复合型人才,

由于会计电算化涉及到会计和计算机两种专业知识,在岗的会计人员虽经过计算机等级培训,但与实际要求水平还有较大差距。

(1)会计人员知识不全面。许多年龄较大的会计人员对会计业务比较熟悉,但对计算机知识了解有限,而年青人则相反。要使得计算机知识和会计工作经验有机结合,还有待时日。

(2)缺乏对会计人员的再培训和定期考核。

三、解决存在问题的对策

1.建立健全一整套电算化模式下的规章制度,形成良好的内控环境,这些内控制度的建立应遵循的原则:不兼容权限必须分离原则、相互制约原则、安全、保密原则、内部防范原则。

2.加大对“复合型”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养力度,特别是对电算化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要经常性进行,并结合经验交流,使培训收到实效。只有普及型的速成人才培训,难以提高会计电算化的水平。在吸纳高校会计电算化毕业新生的同时,还应选拔具有一定计算机知识的会计业务骨干到高校进修计算机专业。这样新老结合,高中低结合的会计电算化人才队伍就会形成,必将推动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进一步提高。

3.加强会计电算化的管理。

(1)日常使用管理。计算机替代手工记账后的日常使用管理是通过对系统运行的管理,保证系统正常运行,完成预定任务,保证系统内各资源信息的安全与完整。具体包括机房管理和上机操作管理等方面。

(2)系统维护管理。系统维护管理包括硬件维护与软件维护两部分。硬件维护主要内容是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硬件故障时,及时进行故障分析,并做检查记录,在设备更新、扩充、修复后,由系统维护人员安装和调试。软件维护主要包括正确性维护、适应性维护、完善性维护三种。正确性维护是指诊断和改正错误的过程;适应性维护是指单位的会计工作发生变化时,为适应而进行的修改活动;完善性维护是为了改善已有功能的需求而进行的软件修改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