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14 15:09:2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图书馆职称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1、随书光盘管理改革迫在眉睫
1.1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管理现状目前各高校图书馆对于随书光盘的管理存在不同的方式:
(1)流通方式。主要是将光盘与书同时进行分类、编目,采用与书一致的索书号,在典藏时光盘与书分开存放、分开借还。这种方式虽有利于光盘的保存,但读者借阅不方便,光盘容易磨损,电脑不易读取。
(2)不流通方式。即将光盘存放在电子阅览室,供读者查检使用。电子阅览室应配备专门的设备,如CDH盒、CD包、CD架等,分类存放,建立目录。这种做法的优点是管理有序,利用方便,减少人为损坏又不易散失,缺点是增加了读者的跑动查检时间,不便于读者随需随用。
(3)网络共享方式。也存在两种不同的方式,一种是光盘塔方式,将热门光盘放于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光盘塔中,供读者连网检索。这种方式所需硬件要求较高,前期资金投入相当大。
另一种是web检索方式,工作人员把随书光盘资源镜像到磁盘阵列中,开发主页提供给读者检索,读者可在校园上通过web主页浏览、下载光盘资源的内容进行阅读使用。这种管理方式能为读者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既保护了光盘,又方便了读者。据调查,国内外图书馆多采用随书光盘资源网络化管理模式。而当前我馆随书光盘实行的还是第(1)种传统管理模式,我们急需改变这种落后的管理模式。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我们选择自主研发、建立一个个性化的基于Web的数据库检索系统,并与图书馆书目检索系统OPAC有机链接双向融合,同时提供图书及其配套光盘的双重信息。光盘的记录标引可以从编目系统批量转入,只需简单修改即可使用,新书光盘的建设也不会造成编目人员的重复劳动。系统建成之后,减少了光盘多次外借和使用时造成的损坏、丢失情况,减少光盘因外借造成的时滞,提高了光盘的利用率;使读者不受时空限制随时随地使用,实现了随书光盘内容信息的共享。不仅拓展了图书馆网上信息服务的内容,改善了信息服务的质量,体现了图书馆适应现代网络环境,不断追求技术进步,满足读者丑益增长的多样化信息需求。
2、随书光盘web检索系统的设计
2.1系统功能需求分析,由学校工作人员的许多读者和需求管理的深入调查和分析归纳出随书光盘系统主要应包括如下功能:
(1)前台服务功能。为在校读者提供服务,主要有资源检索、资源下载及在线运行、资源开放申请及读者留言等。系统为读者提供多种方式进行检索,另外,由于馆藏的非书资源多达几千种,读者对其关注程度不一,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将所有资源同时上网,而是由工作人员定期或按需选择读者访问频率最高的部分资源即可,对于未开放的资源,读者可提出申请。
(2)后台管理功能。为图书馆工作人员管理、随书光盘等非书资源提供便利的途径。主要包括非书资源的与更新(如光盘镜像文件上传等)、定期的新书数据导入、读者请求及读者留言处理以及数据库备份与恢复。本系统最大的特色之一是与原有的图书馆书目检索系统OPAC有机链接,所有的书目及光盘目录数据都是从OPAC系统转入。本系统的新书数据导入功能则为此而设,避免了工作人员对相同数据的重复录入,而在本系统中光盘镜像制作与上传是工作人员的主要任务。如图1为该系统的概要模型。
2.2数据库设计根据系统的功能要求,要管理的系统数据库中的信息包括:书目数据,光盘数据,CD - ROM阅读器CD的发行,以及访问的应用程序等。数据库使用的数据库设计原则衍生的主要部分。由此转换的关系主要包括:bookinfo(附盘图书信息),cdinfo(随书资源信息),uploadcdinfo(已资源信息),bookclass(中图分类对照),cd—req(资源申请)等。系统以bookinfo关系表为入口为读者检索到图书及其光盘的基本信息,并可以书的isbn进一步检索到光盘的目录数据,对于已上网的光盘,还可以通过uploadcdinfo关系表进行网上运行或下载。 2.3基于MVC的系统模型的建立
2.3.1 MVC概述MVC英文Model一View—Controller,MVC结构是为那些需要为同样的数据提供多个视图的应用程序而设计的,它很好的实现了数据层与表示层的分离。MVC把应用程序分为三种对象类型:
①模型:维护数据并提供数据访问方法。封装了应用程序的业务处理逻辑,是应用的核心部分。
②视图:定制模型的部分数据或所有数据的可视图。
③控制器:处理事件。可以理解为从用户视图接收请求,将模型与视图匹配在一起,共同完成用户的请求。MVC模式被广泛应用于web应用开发,它能带来很好的软件结构和代码重用,且易于开发、维护和扩充。
2.3.2系统的MVC模型把确定的随书光盘系统的功能按照MVC模式进行分层,得到系统的MVC模型。
①将直接与用户(读者或工作人员)交互的模块分离到视图层(Viewer),如资源检索入口及检索结果显示页面则属于这一层。
②把数据库以及对数据库的逻辑处理分离到数据模型层(Mode1),则数据库的连接处理、数据检索(包括图书的中图分类检索、简单检索、高级检索)逻辑以及数据更新(包括新书资源导人、资源镜像上传j删除、数据库备份与恢复等)逻辑都被归属到Model层。
③ 对于用户各种请求的接受处理并转化为对相应业务逻辑的调用,将业务逻辑的处理结果返回给相应的页面显示,这样一些控制流程则交由控制层(Controller)完成。
3、 随书光盘web系统的实现
3.1实现技术的选择JSP + Servlet的+ JavaBeans的是在JS模型的MVC模式的有机结合,在应用程序开发,可以实现良好的MVC系统的功能模型。
(1)系统的Model数据层:全部封装于JavaBean组件(java类)中。
(2)View表示层:由JSP负责处理页面表,下。
(3)Controller控制层:Servlets接受用户在页面的输入以及提交动作,并根据动作指示,调用相应的JavaBean组件,然后根据处理结果交给相应的的JSP页面程序,由它们负责表示。
3.2基于MVC的系统模型的实现上述图3的模型中清晰勾勒出随书光盘系统的功能结构,而JSP、Servlets、JavaBeans与MVC模式之间又具有如此良好的映射关系,至此要实现随书光盘系统功能已经是非常简单的工作。
我们将系统模型中Model层的各种处理逻辑用相应的JavaBeans组件来实现,数据库采用MySQL建立;Viewer层的所有页面均采用JSP编写;同时我们主要编写了两个Servtets控制器,来处理用户的两种不同类型的请求:QueryServlet控制处理资源检索类请求,而Updateservlet控制处理资源更新类请求。系统中资源检索模块各程序文件的MVC映射关系。其中M层包括book-cd数据库以及DatabaseConnection、DAOFactory等java类,它们是以javabean形式实现的组件。V层包括所有的JSP页面,能显示各种形式的检索结果。而QueryServlet则属于C层。
[关键词]情境知识;隐性知识;显性知识;知识转移
为促使隐性知识转移,各行各业采取各种激励措施或体制上的改变来构建良好的知识转移体系,并导入新科技、组织资讯、知识的分类进行知识管理,建立知识分享的文化。情境作为知识管理的一个重要构成要素,对知识和知识管理的重要性逐渐得到认识和重视。本文尝试从情境知识的观点为切入点,发现影响知识转移的关键点在于知识转变过程中忽视了情境。
1知识转移的技术观和社会观
当前,关于知识转移的研究都在探讨如何通过现代技术促进知识转移,并在实践中利用技术提高知识的传递,强化知识管理。如科技接受理论强调改进科技的功能,增加使用者愿意应用科技的程度。Storey强调知识管理需要一些条件,如科技的架构、专案管理的技能及组织高阶层管理者的支持,以增加使用的意愿。Davenport主张在导入知识管理系统前,须先建立良好的知识分享文化。也有研究者从社会的观点说明知识转移导入的组织问题,Brown把对知识管理系统拒抗的原因归咎于组织忽略与科技整合过程的沟通、合作的社会程序。Hohham指出知识转移是一种沟通的过程,知识不像商品可以自由传递,学习知识的时候,即知识转移时,必须有重建的行为,而且要具备应有知识,才能完成转移职称论文。
Prusak认为知识转移包括知识传递和知识应用两个过程。知识转移有知识发送方和接收方两个主体,客体是知识,客观条件是传输的途径,目标是能够利用知识来指导行为。接收知识意味着对信息的充分理解,并能够据此采取行动。
最近一些研究逐渐地在知识管理中应用情境,如文献[6]设计的KnowledgeScope知识管理系统,把以过程为中心的情境信息保存在知识库中;文献[7]研究了以设计情境为中心的设计知识管理方法;文献[8]研究了虚拟协同工作下的知识情境模型,并基于该模型开发了基于Web的协同系统。
上述研究虽然涉及了情境知识研究领域,但研究局限于技术方面。笔者不否认从科技、组织及社会观点下对知识管理系统的贡献,但这些观点不足以完全合理解释隐性知识为何不能有效转移。本文探讨的是一种非结构化知识,是需要跨领域相互交叉的知识,这种知识必须与当时的情境互动,才能启发突现的知识,这就是情景知识。研究认为只有从情境知识观点才能合理解释隐性知识突现的问题,因此,本研究力求深入探索情境知识的性质以及显性知识号情境知识在本质上的差异,从而证明情境能够促进隐性知识转移,达到知识的创造、储存、转移及应用的目的和作用。
2情境知识的特质
隐性知识与个人的经验及当时的情境有关。根据情境知识的复杂及难以描述的特性,对情境知识处理得宜,确实可以促进情境知识转移,缺乏互动情境就会妨碍情境知识突现。隐性知识的隐蔽性和唯一性,属于意识范畴,具有不完全客观性的特征。研究发现情境知识同样也不是完全客观的,它是与个人或集体根据过去的经验对当时情境的认知,经个别或共同思考认定的结果,它与当时的情境具有密切的互动关系。因此,情境知识不仅具有隐性知识的特质,而且还具有半衰期非常短的特质。由于情境重现的机率很低,隐性知识必须与情境结合才有显性的机会。由于不同情境所造成的结果不同,而且出现时间非常短暂,因而具有不确定性。因此,需要做的不是期盼某一种情景出现来诱发隐性知识的突现,重要的是让组织成员持续地经历各种不同的情境,才能不断累积这些情境知识,只有人、社会、实体情境不断的互动,从情境中体会,才能实现情境知识触发隐性知识进而解决问题。
3情境知识观点下的知识转移及其重要性
首先要辨识出知识转移过程的媒介(情境),才能促进知识转变的模式。显性和隐性知识的转变,是一个互动及其复杂的过程。Mdumolu指出,隐性知识会依赖当时实际情境所产生,而立即反应出适当的行动。因此,我们认识到情境知识埋藏在个人或群体间,具有历史背景的脉络渊源的事实。研究发现,实现隐性知识转移必须满足一个前提两个条件才能达到隐性知识的转移目的。前提是有合适的情境;条件一是分享和继承,条件二是奉献。隐性知识隐蔽性很强或是绝密的知识,不会公开传播,这就是为什么有的文化在逐渐消失甚至失传。继承就是为了分享,完成隐性一显性一隐性的传递过程,更好地发挥知识的作用。奉献对隐性知识持有者而言,奉献的结果意味着个人献出了最有价值的资产。因此,隐性知识的转移方法,不仅仅是要有吸引人的奖酬机制,最重要的是要在组织成员的信任下,才能顺利地推展知识管理。这样就引入了情境知识概念,如果失去情境知识这个前提,探讨隐性知识转移是非常困难的。
知识转移要考虑知识、知识转移主体及其相关情境、转移的方式。知识可以通过文件或人际互动来转移知识,通常使用结构化的格式确实对知识的转移及知识累积非常有用,实际上仅有少数情境才能被清楚地描述。比如一个预期外的复杂方案的确定,由于是从未发生类似的情况,既没有现存的案例也没有先前的经验,而且大家知道这个预期外问题若不即刻解决,则会导致严重的后果。这就需要大家在一起讨论并配合当时的情境相互启发,商定解决方案,这是特殊情境下激发式的转移隐性知识。事实说明,当时的情境确实会引起隐性知识的转移。研究发现,虽然可以用文件方式记录问题解决方案以及当时的情境及实体现象,但是无法记录隐性知识互动的过程,因为在这样的情境下激发出的隐性知识是极为短暂的。这样的例子很多,在每个人的身上或有发生,比如你遇到一个多年未见的同学,怎么都想不起来,可是提到多年前的某一情境,马上就会清楚地想起。这个简单的例子说明,相关情境可以调动人的思维,激活隐藏在记忆深处的知识。如果缺少情境,那么隐性知识或将埋没甚至消失,可见情境对知识转移的重要性。
4知识与情境的关联度
按照知识和情境结合的程度可分为两类:第一类知识与情境的关联度不高,也就是说,既使没有类似的情境,也可很容易被理解并转移,例如操作手册;第二类知识与情境具有高度的关联,这种知识就是情境知识。这种知识必须提供类似的情境,隐性知识才可以被完全理解并转移,否则就可能产生隐藏或误解。
研究资料显示,当隐性知识被迫分类、编码成为显性知识时不可避免出现情境上的差异,被迫转移的隐性知识实际是失去知识的价值,即使存储到知识管理系统,也不能有效地转移知识。如果采取强制获取隐性知识的显性化,这样一种情境会产生隐性知识人为设计化和一般化的结果。转移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掺杂太多情境,因而形成不易转变为显性知识的事实。目前在多种数据库里,都可以检索到大量的论文,研究这些论文的价值,结论是隐性知识并不是来自数据库而是来自于经验。
现在认识到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在本质上的不同:①情境知识是可独立于复杂情境的知识,可以有效重复使用;②情境知识是与情境高度相关的知识,如果缺少或不同于当时的动态情境,除非使用者有经验或具有共享的知识背景,否则很难掌握抓到隐性知识的诀窍。以情境知识的观点,如果情境被简化、省略,情境知识就丧失了真实性和价值性。
5基于情境的知识转移运作机制
在知识转移社会化情境分析运行步骤中生成情境,创设情境知识的基本要求是能引进对知识的认知冲突,形成持久的知识、知识转移动机,提示新旧知识的联系,开发信息要素,以利自主建构情境知识认知的路径。
5.1知识转移情境体系运行机制的框架设计
根据系统学观点,机制是保证系统运动有序的程序和力量的总和。运行机制是指系统内各子系统、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形式及其运动原理和内在的、本质的工作方式。
知识转移情境运行机制将其各种驱动力作用于配套协作结构要素后,促进知识转移和配套情境体系的各种效应产生,并最终转化为知识转移体系显性竞争优势。情境知识运行机制在知识转移中将起着基础性、根本性的作用。在理想状态下,有了良好的情境运行机制,甚至可以使知识转移接近于一个自适应系统,在外部条件发生不确定变化时,决策者能自动地迅速作出反应,调整原定的策略和措施,实现优化目标。
情境知识运行机制通过情境与知识相互作用的方式,把国内外社会化目的“新结合”引入情境知识运行机制体系,对知识转移的多元化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作为在多种实现知识转移目标的可行方案中进行分析和决断的一种快速反应体系,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情境知识运行机制为知识转移发展指明了方向。简言之,情境知识运行机制就是以情境为中介,结合目前知识管理领域进行情境描述,引导未来可能发生的场面或途径,以知识社会化、国际化目的为大情境,以政府调控为导向,以区域间协调发展进行知识转移为最终目标,协助决策者作出适当的选择。随着知识国际化要求,自动翻译语音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不仅应用于语言翻译,同时也呈现语音背景所具有的文化、习惯或社会规范等信息,情境促进国际之间的知识交流成为不争的事实。因此,构建知识转移可能发生的情境,满足情境知识的关键技术及其应用是当前研究知识转移的一项关键课题。情境知识运行机制描述如图1所示:
由图1可知,情境化就是知识、知识转移过程等与情境匹配的过程。在知识主体从事知识产生创造等活动时,将其所处的情境与其所产生创造的知识通过关键技术整合为一体,通过情境形成情境知识。知识的组织存储把集成情境在内的知识进行建模描述,并存储于情境的知识库中,在知识主体从事知识共享应用等知识活动时,将其所处的情境匹配到相关的知识中,通过情境增强知识转移条件,形成情境的知识库,拟定知识转移未来情境中的愿景,通过反复的理论和实践,形成较完整的情境技术,建立并模拟未来知识转移的可能情境模型,通过情境获取知识,达到知识转移在社会中的新定位。
5.2情境知识运行机制模块分析
情境知识运行机制主要是指以情境知识为核心,通过政策协作、制度协作和技术协作、文献资源协同和大学与科研院(所)进行配套知识转移,对知识社会化的总需求的变化做出反应,以使情境知识体系的综合知识竞争能力达到最大化。围绕政策协作、文献资源、技术协作和制度协作进行扩展与反馈,构建出知识转移情境运行机制匹配模式,如图2所示:
情境知识运行机制强调了系统中社会需求之间的相互协作,这种协作将使系统产生出某一个子系统各要素不具有的功能和结构。要求系统中的要素在完成其自身功能时要以体系整体发展、提升体系的综合竞争能力为目标,进行整体决策。
5.2.1政策协作政策协作主要是指将针对配套情境体系相关政策的需要进行有效协作,并采取措施提高知识转移。政策不是简单组合,而是政府以推动知识转移发展为目的构建的配套、协调的政策情境体系。
5.2.2文献资源协作文献资源协作是针对情境配套的图书馆文献资源进行有效的协作服务。图书馆利用先进技术和手段走协同建设、资源共享、联合服务之路,形成合力,建立特色数据库扩大传输功能,拓宽服务范围和领域,全面提升文献信息保障水平。建立科学的、合理的、可持续发展的虚拟参考咨询系统。
5.2.3技术协作技术协作是指在利用技术创新实现知识增长的过程中,从技术的开发到最终通过创新知识实现知识转移的各个环节之间的相互作用。技术对知识转移适应能力和设计配套情境潜力做出判定,从而决定其选择的技术创新能否使知识转移产生和发展,这将直接决定关键技术被采用的方式,也将影响知识转移的方向、速度和规模。
5.2.4制度协作制度协作是指在知识转移实现的过程中,知识转移必将打破原有制度的框架,重新确定新的制度体系对现有的资源进行重新整合、配置以及提高资源有效利用率的过程,制度是知识转移成功推进的保障。
5.3情境知识运行机制的完善措施
5.3.1完善运行机制的基础在知识转移中配套情境中的各个主体应该明确自己的定位。对于已有相关产业之间的情境知识体系的建立,要努力形成知识和情境紧密配合、专业分工完善的个人知识定位情境体系,改善目前知识转移配套情境能力弱的现状。
5.3.2完善知识服务体系建设推进机制的完善,离不开信息服务体系和管理服务体系,信息与管理服务的核心功能是为推进配套情境的知识转移的发展提供信息和管理服务平台,促进技术和知识信息的交流。
5.3.3加强主体间的沟通与交流有意识加强相互的学习、交流与合作。情境知识运行机制不是一个孤立、封闭的体系,如何把情境与知识转移结合起来,将关系到其在未来的竞争能力。因此应加强与外部机构的交流与合作,以加速自身知识、技术的更新与循环,包括与国际、国内同行和相关组织之间的合作,绝不能受地域的限制。提供这样的情境,对提高知识转移质量和效率是一个重要途径。
情境知识运行机制成功运作的关键因素是——情境与知识转移相吻合。知识转移是否顺利不仅受到知识本体特征的影响,也受到知识所处的情境约束,并随着情境差异而表现出或强或弱的转移难度,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知识转移的成败。由于知识情境范围不同,即文化、战略、组织结构等差异,有的知识或许根本就无法在源单元和接受单元之间实现主体变更,如果由于目标不明确或受外界因素影响而进行知识转移,则势必或无法顺利转移,或转移后知识、知识转移社会的新定位与情境不匹配而运行不畅。因此,知识转移情境机制对知识转移具有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StoreyJ,BarnettE.Knowledgemanagementinitiatives:Learningfrom
failure.JournalofKnowledgeManagewant,2000,4(2):145-156
[2]DavenportTH,KalahrP.Managingcustomersupportknowledge.CaliforniaManagementReview,1998,40(3):195-208
[3]BrownJS,anizingknowledge.CaliforniaManage-mentReview,1998,40(3):90-111
[4]CliveG,NigelC.Developingmanageriallearningstylesinthecon-textofthestrategicapplicationofinformationandcommmticationstechnologies.InternationalJournalofTraining&Development,2001,5(1):22-34
[5]常荔,邹珊刚,知识管理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科研管理,2000,21(2):13-19
[6]KwanMM,BalasubramanianP.KnowledgeSeope:Managingknowl-edgeincontext.DecisionSupportSystenrs,2003,35(4):467-486
[7]杨涛,肖田元,张林鳢,以上下文为中心的设计知识管理方法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4,10(12):1541-1545
[8]KakabadseNK,KaKabadseA,KouzminA.Reviewingtheknowl-edgemanagementliterature:towardsataxonomy.JournalofKnowl-edgeManagement,2003,17(4):75-91
[9]NidumoluSR,SubramaniM,AldrichA.Situatedlearningandthesituatedknowledgeweb:Exploringthegroundbeneathknowledgemanagement.Journalof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s,2001,18(1):115-150
[10]JarvenpaaSK,KnollK,LeidnerD.Isanyoneoutthereanteced-entsoftrustinglobalvirtualteams.Journalof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s,1998,14(4):29-64
1 引言
国内研究主要分析我国东西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信息差距及其社会影响。而新近的调查发现,我国互联网的普及率差距超过信息差距的总水平,同一城市中的不同群体间存在显著的互联网信息差距,而且还呈现出加剧的倾向。需要从城市信息贫弱群体的信息需求与认知能力出发,结合我国的互联网发展模式与特征,探讨治理差距的对策职称论文。
本文首先区分互联网信息差距的不同层次。在此基础上,具体阐述我国城市群体间互联网信息差距状况与成因,以促进就业与社会和谐发展为目标,明确治理差距的政策思路,基于我国城乡二元分割的具体情境,提出分阶段的治理措施。
2 互联网信息差距的三个层次
虽然已有文献尚未明确划分其过程的层次性,但可以从中发现,群体间互联网信息差距涉及接入、使用、获益能力差距三个层次。
2.1 第一层次接入差距
以欧盟的互联网调查和美国商务部的系列调查为代表,许多研究根据创新传播理论分析了互联网接入的发展过程。研究发现一国的不同社会群体开始接入互联网的时刻、饱和率水平都有显著差异,可以用图1所示的分层模型来表述:
群体A属于信息富有者,是一国最先接入互联网的群体,该群体中的个体接入比例最高;群体C是信息贫弱群体,开始接入互联网的起始时刻最晚、群体中仅有较低比例接入互联网之后就不再有新增的采用者。
2.2 第二层次使用能力差距
不同群体的互联网使用能力存在较大的差异。使用能力包括基础性技能、结构性技能两个层面。基础性技能即对网上文献的阅读理解能力,包括英文水平,主要是通过基础教育取得的;结构性技能是使用互联网收集信息、加工数据等方面的能力,包括使用超文本以及各类软件等工具的能力,建立在基础性技能之上,主要通过信息技术培训与学习取得。参与网络游戏、浏览网页与设计图文、开展网上交易之间的技能差别是显著的。基础性技能具有相对稳定性,而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着结构性技能持续变化。
2.3 第三层次获益能力差距
互联网使用能力在经济资本、社会资本的辅助下,形成获益能力,即运用互联网支持工作、改善个人生活等方面的能力,是在信息社会中生存的一种战略性能力。综合已有研究,本文认为互联网使用能力、社会资本、经济资本和获益能力之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获益能力差距最难以缩减。由于掌握的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差异,即便在使用能力等同的条件下,图1中的群体C从互联网使用中获得的收益也低于群体A和B:
3 我国城市互联网领域的信息差距现状
3.1 我国互联网发展模式与信息传播特征
与发达国家不同,我国的互联网发展建立在政府推进和外来技术的基础上,形成了政府一信息服务组织一用户自上而下的信息服务体系。自2005年后,我国互联网快速普及,正处在快速扩张初期,开始向农村渗透。2009年普及率超过世界平均水平,截至2009年12月已有网民3.84亿,成为人口最多的网民国家。区别于发达国家的一个关键性变化,是产生了多样化的互联网应用方式创新。除电脑之外,手机、游戏机、电视机等,都已具备网络接人能力,手机和电脑共为互联网信息服务的重要基础设施,互联网随身化、便携化趋势日益明显。持续更新的互联网媒介,推动了我国信息传播向分众化、个人化方向发展。
3.2 我国城市互联网信息差距
我国城市信息贫弱群体主要包括城市户籍的无业与失业人员、在业低收入人员等以及农民工两类。
3.2.1 城市互联网接入差距
根据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关于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的调查报告,2008~2010三年中,我国总体互联网接入率在持续增加,网民城乡结构对比基本没有变化;而城市信息贫弱群体的接入率远低于平均普及率,其中农民工的接入率明显低于城市户籍信息贫弱群体的接入水平,几乎没有提高,如表1所示:
3.2.2 城市互联网使用差距在以上海、广州和北京为代表的大城市及其周边城市中,同一城市中的不同群体之间存在明显的互联网使用差距。以互联网发展全国领先的北京市为例,包括流动人口、郊区农民在内的各群体的信息化水平可分为高端、中端、低端三个层次,所占人口比例分别是9%、37.6%、53.4%。各群体之间在收入水平、电脑拥有率、互联网接入、上网时间长度、网络应用方式等方面差距较大。高端群体网络接人率近100%,在工作和生活中都广泛使用电脑和网络,平均每周上网时间超过30小时,网络应用水平高;中端群体电脑拥有率超过五成,网络接入率近50%,平均每周上网时间13小时;低端群体电脑拥有率低,几乎不能上网、没有邮箱。占人口半数以上的低端群体包括城郊农民、下岗与无业人员、残疾人、家庭妇女以及农民工,传统媒体仍是他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
虽然缺乏国家层面的量化数据,北京市的互联网应用结构作为一个参考,部分反映了城市信息贫弱群体的数量以及该群体与其他群体间的互联网使用差距。
3.2.3 城市互联网获益差距城市信息贫弱群体的网络应用产生的价值很有限。在我国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制度环境缺乏稳定性、组织机构快速变迁、个体流动性大幅提升,城市信息贫弱群体的信息服务需求主要涉及就业、社会保障、子女教育、生活服务等方面,而利用互联网提供上述服务,在我国仍处于初始阶段。第24次CNNIC互联网调查指出,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等群体因回避社会现实而上网的倾向,超出主动的互联网应用,而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者、企业管理人员等则与之相反;农民工与办公室职员在网上教育、网络银行、电子商务等应用的普及率上有巨大差距。第25次CNNIC互联网调查发现,与我国整体网民相比,手机网民中农民工和城市无业、失业人员所占比例更高;而手机上网中使用率最高的应用是聊天,达到71.5%,信息贫弱群体从互联网应用中获得的利益十分有限。
4 我国城市互联网差距成因与治理
4.1 群体间互联网信息差距的成因
在个体层面,低教育程度、职业状况、收入水平以及对互联网的有限认知是我国城市互联网接人与使用差距的四个主要成因,社会资本和经济资本对产生互联网获益能力具有重要的影响。CNNIC历次调查发现,个人不上网的两个主要原因依次为:缺乏上网所需的技能、不具备上网条件。国家统计局的《2009年农民工监察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外出农民工中初中文化程度比重占64.8%,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占23.5%,以从事低收入的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为主。月平均收入为1417元,几乎没有在岗位上获得信息技术培训,制约着该群体对互联网的使用。我国市场化定价的互联网接入费用每户平均77元/月,网吧上网费用平均44.8元/月(第22次CNNIC互联网调查),网络接入价格占收入水平较高。城市户籍的信息贫弱群体的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略高于农民工,但是也难以支付市场化的信息技术培训和网络接入费用。信息贫弱者获取信息的途径以先赋性社会关系为主,链合关系短缺,导致其社会支持系统薄弱,难以通过使用网络获得利益。
在社会层面,农村互联网信息基础设施薄弱、城市公共信息设施的难以获得性,是造成农民工、城郊农民这两个细分群体低接入率的两大外部主因。信息资源供给存在制度性缺失,是城市信息贫弱群体获益少的主要原因。信息贫弱群体对信息服务的类型和定价决策以及信息内容和传播形式没有实质性影响,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对符合信息贫弱群体需求的信息资源整合不足,未能支持这一群体的就业、学习、生活事务。4.2 治理互联网信息差距的政策视角
城市信息化的本质是建立政府、企业和公众之间的信息共享和良性互动,改善城市交通、教育、安全与公共卫生、社区服务等,促进城市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公众的深度参与。我国城市信息贫弱群体数量庞大,与其他群体间存在较大的互联网信息差距,城市信息化进程缺少坚实的社会基础。在缺乏外部干预的情况下,现存差距将会加速扩大,互联网差距会与既有的多种社会分化相互渗透,导致信息贫弱群体难以参与信息技术手段支持的社会活动,加剧这一群体在社会、经济等多个方面的劣势。
已有研究发现,仅采用技术性思路,例如改善互联网基础设施、降低互联网接入费用、提供网络技能培训等技术性措施,不足以缩小群体间的互联网信息差距。自2000年以后,相关政策设计开始转向社会性视角,在采用技术性政策措施的同时,从信息贫弱群体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发展障碍出发,通过社会政策,向这一群体赋权,使之形成自我发展能力。治理我国城市互联网信息差距涉及教育、就业政策与信息化政策等多个领域,需要提高信息贫弱群体的信息使用能力和职业技能,增加其社会资本,完善公共服务,使这一群体获得更多利益。一个有效的途径是通过公私部门、非政府组织等多方利益相关者的合作,共同治理互联网信息差距。
5 治理我国城市互联网信息差距的思路
需要根据《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建立一个社会矫正机制,缩小我国城市群体间的互联网信息差距,改善信息贫弱群体的就业与生活状况,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5.1 治理我国城市互联网信息差距的战略目标
与发达国家不同,我国信息化发展的社会基础还较为薄弱。本文认为,我国治理城市互联网信息差距的目标应具有阶段性,以提高接入率为基础,设定近期和长期目标,见表2。
5.2 治理城市互联网信息差距的对策
5.2.1 近期的治理措施
改善互联网信息服务的可获得性。应加强城市公共网络端口建设,将学校、图书馆、社区学习中心等接入互联网,使信息贫弱群体能够接触网络。建议以民政部门的社区信息化建设、各地区的社区学习中心为依托,通过社区、居委会统一管理,借助非政府组织的力量,向各类信息贫弱者提供廉租或捐献电脑、免费或低收费网络服务;各地区应探索将城市公共网络资源向农民工开放的模式,改善他们对网络的获得。应融合网络与传统媒体,整合从中央到地方的已有信息资源和服务,向信息贫弱群体提供多样化的信息渠道。
提高互联网使用技能与收益。目前面向信息贫弱群体的信息化培训存在多方投入、多头管理、缺乏整体规划等问题,应鼓励信息技术培训机构、用工企业和非政府组织,以及开展就业支持计划(例如国务院扶贫办的雨露计划)的政府部门进行合作,结合就业需求(无论是正式或者非正式就业)设计教学内容,使信息贫弱群体通过培训提高信息使用能力,增强这一群体在就业市场上的灵活性。
5.2.2 长期的治理措施
强化信息化的社会基础。应推进竞争政策和普遍服务政策,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降低互联网接入费用;根据国家未来的发展方向,把握互联网产业的发展趋势,为本土产业技术创新形成包容性空间,继续推进信息无障碍标准,增强缩减信息差距的技术基础;借鉴国外经验,重视全民信息技术教育,避免信息差距的代际传递。
提高信息服务质量。采取措施促使各类信息服务主体承担社会责任,要求电视、广播、报纸、杂志、中文网络等媒体对信息内容加强自律管理,创建符合信息贫弱群体需要与认知能力的信息内容。重点是加强电子政务建设,提高公共信息服务的用户导向性,使城市信息贫弱群体能够获得关键性的公共信息服务。
形成长效信息培训运行机制。信息技术培训需要进行平台建设,吸引地方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的长期投入,对培训项目进行科学的评估和改进。在实践中,一些跨国公司联合公益性、非营利性组织和志愿者等多方力量,建立了面向城市信息贫弱群体的社区学习中心,项目设计和管理的规范性高,重视培训师资和当地的骨干力量,产生了规模效应,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社区学习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