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秋天的雨教学反思

秋天的雨教学反思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3-14 15:09:2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秋天的雨教学反思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秋天的雨教学反思

第1篇

一、设置趣味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的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这一特点,避免将知识强行灌输给学生,在教学中应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例如,在《乌鸦喝水》教学过程中,教师考虑到一年级学生认识水平有限的实际情况,在教学过程中设置趣味导入,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课文学习之前,教师为学生展示乌鸦图片,并利用多媒体播放动画形式的乌鸦视频,让学生对乌鸦进行描述,注重引导学生关注乌鸦宽宽的嘴壳。在学生交流讨论后,教师对乌鸦进行总结,教师说道:“乌鸦的外形不是特别漂亮,但是乌鸦十分聪明。”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纷纷问道:“为什么乌鸦是聪明的?”在这样的氛围下,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教学课件,第一页上只有四个字“乌鸦喝水”,并且教师将“喝”字?O置为不同的颜色并扩大其字号,以此引起学生的注意,带领学生大声朗读“乌鸦喝水”这四个字,着重观察学生“喝”字的发音。在这样的情景导入中,教师有效地刺激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很多学生主动要求学生讲述课文内容,有效地避免了直接讲授书本知识的单一感,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探究习惯

小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尤其当教师一味讲解书本知识时,学生会由于内容的枯燥而出现跑神等状况,严重影响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应注重情景教学,结合具体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恰当的情景,并且教师可以通过有效情景引导学生发现并解决问题,养成研究学习的习惯。例如,在《秋天的雨》教学中,为了使学生充分领会秋天的意境,教师为学生播放秋雨的Flash动画,并辅以课文朗诵的音频,为学生营造秋雨绵绵的意境,学生被声音与动画带入到秋景之中,很多同学参考自己对秋天的理解,展开丰富的联想,仿佛自己置身于秋天的田野、秋天的小雨和瑟瑟秋风之中。接下来,教师要求学生大声朗读第二自然段,并在朗读过程中标记出描写颜色的词语,并总结一下这些颜色对应什么事物。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朗读,在学生完成任务后,教师提出:这些颜色可以用什么词概括表达?很多学生纷纷发言:五颜六色、五光十色等等。接下来,教师要求学生自主阅读第二段,并注重本段中的动词,探讨其特点。在恰当的情景中,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并产生浓烈的求知欲望,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在潜移默化中养成了自主探究的习惯。

三、开展教学活动,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第2篇

“教育即生活”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内涵为:“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陶行知认为,教育和生活是同一过程,教育含于生活之中,教育必须和生活结合才能发生作用。他主张把教育与生活完全熔于一炉,教育内容要贴近孩子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幼儿园的美术教育应渗透于幼儿生活世界中,教学内容、材料等应趋于生活化、多样化。

无论何种教育理论的应用与实践,都必须以生活为基础,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在死教育、死学校、死书本里鬼混的人是死人。”这一语中的道出了“生活即教育”的本质。我会努力学习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精髓,不断探索并运用到教学中。

2.在游戏中培养幼儿规则意识

2.1融规则于游戏中,让幼儿体验和感知各种规则。

幼儿的游戏内容是现实生活的反映,是缩小了的社会。教师要善于将规则渗透于游戏之中,让幼儿在游戏活动,特别是区域活动中学习和体验各种规则。如幼儿通过游戏“红绿灯”,了解“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规则,过马路要走“斑马线”;通过角色扮演,让孩子充分认识不遵守交通规则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再如在棋类游戏中,了解象棋、跳棋、围棋等各种棋类的不同下法与规则;在“银行”游戏中,顾客取钱需要排队;“图书馆”内须保持安静,不能大声喧哗,懂得借阅图书的规则;在建筑角内与人合作搭建及整理玩具的规则,等等。幼儿通过游戏相互交流经验,明确所学到的各种规则都与自己密切相关,明白规则不仅约束着别人的行为,而且约束着自己的行为。

2.2增强游戏规则的灵活性,变他律为自律。

教育工作者对规则的最终期望是规则能成为孩子行为的内部参照,因此,孩子对规则的理解不能单纯依靠教师的灌输。引导幼儿参与游戏规则的制定、修改和完善,能加深幼儿对规则的理解,增强其遵守规则的自觉性。如在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中,按照规则应该是老狼抓住谁,谁就当下一轮的老狼。可由于幼儿都想当“老狼”,出现了“老狼”抓、没人躲的现象,孩子们失去了兴趣,达不到锻炼奔跑能力的目的。教师请孩子们想出了许多办法,最后确定了“谁最先跑回动物的家,谁当老狼”。这样就调动了幼儿奔跑的积极性。

3.利用多媒体,有效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

大自然绚丽多彩,是个变化无穷的“万花筒”,它的美千姿百态,幼儿园教材中有许多关于自然景物的散文:有河流山川的壮丽美,有花草树木的生机美,还有名胜古迹的神奇美,等等。叶圣陶说:“只要用手去采,随时会发现晶莹宝石。”但是,大自然里虽然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美的源泉,有些却在千里万里之远,不可能让幼儿身临其境、亲眼目睹其中的美妙景物。电教手段可以助我们一臂之力。例如散文诗欣赏《秋天的雨》,运用多媒体技术后,将静态的、平面的画面变成动态、生动形象的情景,同时背景音乐《秋日的私语》轻轻地响起,雨滴答滴答地从天空中落下来,秋天的大门徐徐打开,一朵朵美丽的盛开了,银杏变黄了,枫叶变红了,果子成熟了……在这种诗情画意的教学情境中,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兴趣浓厚,积极主动地把所听、所看到的秋天告诉大家。我趁热打铁,布置了一个特殊的“作业”:放学回家后寻找秋天的景象,把觉得美的地方以日记的形式写下来,或挑自己最喜欢的景物画画下来。通过这样的“说”、“写”、“画”,幼儿加深了对美的感受,对这篇散文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培养了审美情趣,陶冶了情操。

4.利用图书和墙报引导幼儿的健康实践

幼儿园的健康教育不仅仅是老师在课堂上的说教,还可利用孩子好奇的天性,运用图书,让他们了解并参与一些有益的健康活动。例如我们在图书区陈列一些《幼儿自救手册》,上面有图有字,小朋友连猜带蒙,也能理解很多内容,实在想不出来的,就拿着书问老师:“老师,这人被蛇咬了怎么办?”“你看,他被蛇咬后,坐在地上,先找一根绳子在被蛇咬过地方的上面关节处系好,再想办法求救。”在与老师的一问一答中,幼儿知道了被毒蛇咬后不能乱动,而应该先自救,再寻求别人的帮助。在这本书上,小朋友还可以学到很多有关自救的知识,例如救火要打119,救护车要打120,遇到坏人要打110,等等。同时,我们还充分利用墙报的功能,张贴各种画报,向幼儿宣传甲流感防治知识,让幼儿知道甲流感不可怕,可以防,可以治。幼儿积累了这些自救的知识,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就能积极从容地应对,丰富了自救经验。

5.利用结构游戏中创新智慧游戏的开展

结构游戏是幼儿通过想象和实际的创造行为,以多种建筑材料构造建筑形象的游戏活动。

现在意义上的建构游戏已经不是单纯地用积木搭建东西,而是在搭建过程中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发展幼儿思维能力,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在结构游戏开展过程中,为了激发幼儿的参与热情,教师可以将构造渗透在游戏情境中,为幼儿划分出几大区域,要求幼儿在不同区域中构造不同建筑形象。如在一片区域中有居民住宅、学校、停车场等,可以要求幼儿根据地点、用途不同,设计不同建筑形象。教师可以在游戏前事先在建构区张贴上学校等不同建筑形象,也可以在游戏前有针对性地播放各种建筑造型短片,帮助幼儿分别描述不同建筑形象的主要特征,让幼儿在搭建中做到有本可依。

在结构游戏结束后,带领幼儿参观不同区域的成品建筑形象,幼儿共同讨论建造感受,抛出问题:为了使公共社区服务更加完善,我们还可以加入哪些功能区?在联系实际生活的基础上,加深幼儿对不同构造技巧、不同功能区的认识,积累生活经验。

第3篇

摘 要

幼儿园教学的研究正面临着领域不断拓宽、视野不断更新的趋势。就目前的研究来看,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的操作经验型探索居多。然而幼儿园教学的许多问题依然存在,有些问题在一种背景下是解决了,但到了另一种背景又变相出现。“曾经是怎样做的”与“应该怎样做”“为什么要这样做”不是一回事。这说明,已有经验对于建构与完善指导幼儿园教学实践的理论是很不够的,仅从技术层面来探索如何彻底解决幼儿园教学问题也只能是良好的愿望而已。因此,还必须对幼儿园教学进行哲学反思,而且应该是彻底的反思。

儿童与知识的关系是幼儿园教学需要思考的一个哲学问题。儿童与知识之间本是一种原生态的和谐关系,幼儿园教学的知识应当是有意义的知识、行动性的知识和经验化的知识。知识与儿童的分离只会割断儿童对知识意义的追问,剥夺儿童对知识的情感体验,使儿童丧失思考的能力与探究、质疑的求知精神。

关键词

幼儿园教学 儿童的学习 知识的性质

相信绝大多数孩子都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不久前,笔者曾亲临过一次语言教学活动,碰巧教师选择的内容就是《龟兔赛跑》。教师通过动画演示讲了该故事后,孩子们大概明白了故事的大意,比较贴切地回答出了教师的“乌龟为什么赢了”的问题。接下来,教师安排故事表演,当问到谁愿意当乌龟时,大家都纷纷举起了小手,而问到谁愿意当兔子时,没有一个小朋友愿意举手。很明显,孩子天真地以为,在乌龟和兔子的较量中,兔子是“命中注定”的失败者,而谁也不愿意去充当一个失败者,哪怕这只是在游戏中。

黄全愈先生曾就“乌龟和兔子赛跑,谁赢了”的问题先后问过一些中国的孩子和美国的孩子,他发现,中国的孩子无一例外地而且都很肯定地回答:“乌龟赢了,因为它坚持,不偷懒。”而美国的孩子普遍对这个问题感到不可思议:“乌龟和兔子赛跑,这怎么可能?”或者说:“就算是把乌龟和兔子放在一起,让它们比赛,也肯定是兔子赢,因为它本来就善跑!”……相形之下,我们的孩子对童话故事所宣告的知识深信不疑。这种反差让我们不得不反思幼儿园教学的意义:我们的教学是让孩子变得越来越聪明了,还是越来越愚蠢了?

这一现象反映了我们的孩子普遍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与习惯,然而当深入思忖,就不难有这样的疑问:教师不是一直都很重视儿童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吗?不是经常提问而且要求孩子回答得“与别人不一样”吗?幼儿园教学设备与手段已日益现代化,教师的教学技巧已经出神入化,为什么还在制造大量的答案一模一样,没有独立思考的现象?到底是什么使儿童失去思考力?当我们一边在理所当然地安排大量的教学内容,另一边又在挖空心思地组织课堂教学行为,却为得不到理想的效果而困惑时,我们怀疑过这种“安排”本身了吗?我们凭什么“安排”这样或那样的教学内容?它们对谁有意义?这些问题涉及儿童与知识的关系这一哲学命题:

一、知识观的问题

“知识是什么”的问题很复杂。为简便起见,笔者参考了石中英的《教育哲学导论》一书中对知识概念的分析,尝试从不同的认识论的角度来概述。[2]

(一)理性主义的知识观

知识是一系列符合逻辑的概念、公式、性质、规律等,是理性沉思的结果。按此解释,感觉经验不是知识,因为感觉到的东西是表面的、混乱的,而且容易改变,感觉经验是不可靠的,而只有经过判断、推理、内省等理性认识而得来的知识才是清晰可靠的。例如动物也有感觉,但不能说动物拥有知识。知识只与主体的理性有关,而与主体的感性及客体本身没有关系。显然,认识某事物是因为人已经具备了关于这一事物的观念,因而这种知识观具有先验论的基础,其知识获得方式可以简化为一句口号,即“不要看,只要想!”(Don’t look,but think)。笛卡尔等人是这种知识观的代表。

理性主义知识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学,通常表现为以教材、课堂、教师为中心的教学,一切围绕书本,按预先规定好的知识及设定的讲授进度进行,完全抛开了学习者个人的经验与情感,教学因缺乏具体而生动的实践而死气沉沉。

(二)经验主义的知识观

洛克等人认为,任何知识都来源于感觉经验,都是人的感官对外部世界的反映,观察和实验是获得这些知识的最可靠的途径。按这种解释,认识某种事物不是因为人已经具备关于这种事物的观念,而是因为人确实感受到了它的某些属性。与理性主义强调知识与主体理性的联系不同,这种知识观强调知识与客体属性的联系。因为“看到了什么取决于怎样去看”,所以“看”的方法和技术倍受重视。受此影响,教学强调学习者的感官活动与内容和方法的直观性。

(三)实用主义的知识观

杜威、詹姆斯等人认为,知识既不像理性主义者所说的那样只与主体的理性相联系,也不是经验主义者所强调的只是与客体属性联系的感觉经验,而是一种行动的工具。知识既不是拿来思辨的,也不是借以验证感觉的,它本身就存在于行动中。知识的意义不仅在于它是有用的,而且还在于要用才能得以体现。例如,在儿童修理课桌的时候,就会接触到关于形体、材料属性及工具使用的知识;在帮助整理办公室的时候,就会了解方位、面积等知识并建立美的观念。如果没有行动,作为工具的知识也就不存在了,其意义会走向消亡。按此理解,通过事先向学习者提供知识并帮助他们掌握、储备知识的做法是毫无意义的。可以想像,过去的教学把知识孤立地来教(哪怕采用了先进的手段),学习者虽然学了大量的知识,却从来不曾有实践行动。问题不是他们没有实践能力,也不是他们不想实践,而是这种教学从一开始就将知识堵在与儿童隔绝的“死胡同”里了。

(四)其他知识观

其他一些人也对知识作了自己的解释。如尼采从非理性的角度分析知识,而福科则从社会权利关系学的角度,将知识看成是一系列社会权力关系运作的结果。在教学领域,各级教育工作者对教材内容的选编和取舍反映了他们对知识的选择与控制,实质上是人的权力意志及权力分配的一种方式。

另外,从结果形态上看,知识还有社会知识观和个体知识观之争。社会知识观认为,知识为某些权威人物、社会机构或利益集团所有,强调知识的正统化、标准化、稳定性与继承性,排除异己,对个体知识进行打压,而个体知识观则强调知识是个人在生活中经过不断地自主解释和建构的,只有这样才能保持知识的创新活力,因而通常批判既成的知识秩序,反对知识霸权。

有什么样的知识观就有什么样的教学,同理,任何教学都含有相应的知识观。对于幼儿园教学而言,不是所有的知识观都适合于指导幼儿园教学,这中间还得考虑儿童。学前儿童的特殊性决定了幼儿园教学知识观的取向,其自身与知识的关系也是幼儿园教学中知识选择的基础。

二、儿童与知识的原生态关系

从一开始,儿童与知识之间就是一种紧密相关的、和谐的生态关系。为建立这种关系,儿童已在情意和能力方面做好了准备。

(一)儿童有求知的本能和与生俱来的浓厚的探究兴趣

乐于求知是人的天性。荀子曰:“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求知的天性在儿童身上表现更甚。儿童具有天生的探究兴趣与求知欲。杜威也认为,儿童有四大本能,即社交本能、探究本能、艺术本能和制造本能。其中儿童探究本能就是一种探究未知事物的本能。陈鹤琴将好奇好问列为儿童发展的特点之一。儿童对知识有着一种执着、向往的积极态度,他们是一群虔诚的求索者,以求知为生命追求,全身心投入到每一次发问与探究之中。可以想见,不让儿童对世界产生好奇,不让儿童去探究不仅抹去了儿童生命的本色,还无疑否定了儿童自身。从这个意义上讲,儿童是喜欢知识的,儿童是科学家。

(二)儿童对知识有一种非功利性的需要

人的毕生发展离不开知识。同样,儿童的发展也需要知识。但儿童对知识的需要是一种非功利性的需要,即儿童需要知识,但不是为了知识以外的其他目的,儿童求知的目的就在于求知本身——满足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纯粹是因为对世界的好奇。儿童求知不为功名利禄,不为取悦他人,而是自发的,他们所做的一切都发自他们内心。儿童的求知动机单纯,而这种动机又使求知具有可持续性。

(三)儿童能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世界

皮亚杰关于儿童主动建构知识世界的理论,说明儿童能以自己的方式获得知识——他们是因需要而学,在行动中理解。这早已被实践所证明。例如:10个月大的婴儿就能主动设问与探究,哪怕他还不能用语言表达自己需要解决的问题。再如,4岁的儿童不大可能理解成人告诉他们关于蚯蚓的生长环境、再生能力等知识,然而可以通过自己的探究行动来获得这些知识:在土里寻找,不小心把蚯蚓弄成两截却发现仍是活的等。这种生动的学习方式更加密切了儿童同知识的关系。在儿童心里,知识并不是他人强硬给予“我”的东西,而是“我”真正需要的东西;知识不在“我”之外,而成了“我”的一部分,于是,对于知识及求知的过程都刻骨铭心。

从知识的角度来看,知识也与儿童密不可分。知识起源于探究,而探究起源于个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经验。[3]儿童从一生下来就处在一种互动着的环境中,他们经历着而且探究着。在人类中,只有儿童和科学家才是最富有探究精神的。由此可见,与儿童关系密切的知识,从一开始就不是死的、冷冰冰的概念或语言符号,而是带着儿童经验、情绪情感体验和对知识态度的综合体,如发问的投入与天真、探究过程中的热切期待、发现的惊喜等都内在于知识之中。儿童获得的不再是那种倍感无聊的东西和无奈的心情,而是一种心理满足和长远发展所需的学习动力。

三、幼儿园教学的知识

基于儿童与知识之间的原生态关系,幼儿园教学应采取什么样的知识观?由于教育时空背景的转换,幼儿园教学的知识不可能呈完全的原生态,但是对于幼儿园教学来说,只有充分体现儿童的主体地位,讨论知识才有意义。幼儿园教学的知识必须以儿童为参照系。

(一)幼儿园教学的知识必须是有意义的知识

什么样的知识最有意义?斯宾塞的回答是科学知识,比较贴切地反映了他那个时代的需要。然而,这个回答在今天看来未免过于笼统而且片面,因为它忽视了学习者的年龄因素,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将学习者个人对知识的需要排除在外了。对于幼儿园教学来说,最有意义的知识必须是儿童自己需要的知识,指向儿童关心的方面。

什么是需要?马斯洛关于人的需要层次理论描述了人类需要的一般构成,然而从本质上讲,需要是一种体验,它产生于具体的情境之中,有时一种遭遇就能激发人的需要。儿童的需要更为具体情境所左右,如教学中,儿童的突发奇想和不期而遇的问题都可以促生需要——他们需要实现自己的设想或解决偶遇的问题。儿童的需要可以去发现,但不能够被事先规定。很多人在理解“教学要满足幼儿的需要”的原则时,往往根据教育目标或自己的意愿去认定或预设儿童的需要,然后再根据这些所谓的需要进行教学设计,使教学建立在儿童虚假需要的基础上,犯下了严重的逻辑错误。此外,“为了儿童的未来”也是一个伪命题,因为未来是变化莫测的,“未来需要什么”是谁也不能把握的,以“未来”作为借口很容易遮蔽什么是儿童所需要的和真正关心的。

(二)幼儿园教学的知识必须是行动性的知识

儿童不理解也不相信备用知识的意义,对于儿童来说,要他掌握备用知识是很困难的,而且是不必要的。我们以往将儿童当前的主要任务看成是积累知识以备将来所需,由于知识不是现在要用(行动)的,所以,儿童体会不到目前所要学的对于自己将来生活的意义。由于儿童眼前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正在发生着的学习动机逐渐熄灭,取而代之的是疲于应付,更多的则是无奈,所以,掌握备用知识很难给予儿童发展真正需要的心理能量,也不可能有真正的自我建构。这就是为什么许多知识学完了就忘记了的原因。

鉴于此,幼儿园教学的知识必须是儿童自己迫切需要的知识,这种知识以行动为载体,儿童在行动中理解并建构知识。例如,儿童在给植物浇水的过程中就建构了关于植物与水的关系的知识,这比单纯告诉儿童“水如何重要”有意义得多。与通过语词来表达的陈述性知识相比,行动性的知识由于个体身心沉浸其中,是终生难忘的知识。这印证了美国华盛顿儿童博物馆上的格言:“我听见忘记了,我看见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4]

(三)幼儿园教学的知识必须是经验化的知识

幼儿园教学的知识有概念化和经验化之争。概念化的知识就是客观知识、学科知识,是有特定结构的、体系化的知识。这种知识对事物的所有具体特征进行概括并抽象出根本属性,以使概念的意义完整。例如我们要让儿童掌握鱼的知识,就要包括一系列的内容,否则就不能成为概念化的知识。相对于儿童而言,概念化的知识是现成的,是早已确定好的,教学只是借助各种手段将之呈现出来,并促使其向儿童内部转化。儿童只存在如何理解知识的问题,因而它与儿童的距离是遥远的,哪怕教学手段再高明。经验化的知识不是由学科专家事先建构好的,它没有特定的结构,更没有体系,因而是松散的,它以知识碎片即经验的形式出现,让儿童自己根据需要去拾掇。经验化的知识不是现成的,它没有稳定不变的结构体系,不能以事先规定的形式出现,因为在儿童还没有和事物接触之前,很多东西根本无法预先确定。换言之,知识是通过探究和行动得来的,在儿童还没有探究与行动之前,就没有完形的知识,只有它的“碎片”。经验化的知识印证了幼儿园课程的变化性、流动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这种知识更切合儿童的需要,它能拉近知识与儿童的距离。

经验化的知识并不是将知识简单地等同于经验本身,而是儿童基于经验对事物不断加深理解与解释,也就是儿童对知识的自我建构。例如,儿童起先对“人群”的理解是五花八门的(基于经验),但都有疑问并发现了自己的认知冲突,然后通过考察、展示等行动使自己的理解更丰富而深入。”

四、儿童与知识的分离与教学危机

儿童与知识原本就是一种密不可分的关系。但不知从何时起,儿童对知识变得漫不经心,他们不再那么虔诚,当他们将知识学习当成不得不完成的任务时,他们开始厌学了。儿童与知识之间的和谐关系也随之破灭。许多人将此归因于儿童贪玩与自制力缺乏,在笔者看来,这些固然是影响因素,但教学中将儿童与知识分离的做法却是最根本而且致命的主因,直接导致了幼儿园教学的危机。

(一)功利性的教学目的使教学中没有儿童,使知识对于儿童的意义走向消解

当前,有些幼儿园教学功利性强于教育性。他们的教学主要是为了显耀成绩,提高名气,甚至是为了迎合家长,以提高经济效益。他们可能什么都考虑了,惟独不考虑儿童。这样的教学便没有了儿童。例如,在儿童不知七星瓢虫为何物,也不明白老师为什么要我们画这个东西的情况下,教师就在一次课堂教学中让儿童“掌握”了七星瓢虫的画法,教师自始至终在示范,儿童则完全模仿。教师自鸣得意:这就是效果,家长还就认这个!只强调绘画技能技巧的训练与灌输,这还是儿童的绘画吗?显然不是,因为儿童绘画反映的是儿童的认识、情感与兴趣以及他们独有的思维方式和表现方式的。

儿童绘画教学居然看不到儿童的需要、情趣和个性,其目的的功利性也就昭然若揭。功利性的教学目的使儿童觉得知识是教师和家长所需要的而非自己所需要的。于是,当儿童没办法只得硬着头皮跟教师走时,儿童对知识开始失去好奇,知识不再是他迫不及待地要去探究的东西。当儿童原来那种内在的探究动机消逝了,知识就不能提供儿童发展所需的能量,它对于儿童个人的意义也就不存在了。

(二)将知识看成是与儿童个体无关的东西,割裂了儿童与知识的情感联系

幼儿园教学内容的学科取向基本上抛弃了一切与儿童有关的东西:个人经验、意愿、需要、情感及关心的态度等。例如,某教师发给每组幼儿大致相同的材料,然后提问“大蒜头能不能立起来”,请幼儿自由探索,接下来,要求小朋友借助橡皮泥、牙签等材料让不能站立的大蒜头立起来。教师边巡视边询问小朋友用到了什么办法和材料。尽管幼儿很配合教师,尽管场面热闹而且有条不紊,但是,幼儿真的需要了解并关心“大蒜头能不能立起来”的事情吗?类似这般的教学有意义吗?就算是其中包含了“平衡”这一学科知识在内?由此推之,对于只要知识结果不要儿童对知识的积极情感和态度的教学,儿童不能发自内心地学,尽管教师教了大量的知识,除了“走走过场”之外,还能给儿童什么呢?

当教学使知识与儿童无关时,不仅知识淡出了儿童的视线,而且儿童感受不到知识对于自己的意义,也就不会有真正的疑问和思考了。儿童所能做的,要么认真听话,混过上课的时间,要么游离于教学之外,这时,教师自然免不了搬出常规来压了。要知道,常规总是针对那些不能投入的孩子的。

(三)教师对知识的严格控制使教学拒绝除知识外的一切可能,进而将儿童排除在知识之外

既然认为知识与儿童无关,自然地,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很少真正地去考虑儿童。加上教师的社会地位,使教师在知识控制上拥有绝对的权威,教师掌握着知识选择与分配的大权。典型的表现是:教师先人为主地安排一切,控制整个教学流程,教学内容早已是确定好的,“教什么”“学什么”都是教师的事情,由教师说了算。然而,教师安排的教学内容往往与儿童眼前最关心的事情和需要学的内容之间相差甚远,而且在很多情况下,这种集中统一安排、学习步调一致的教学与儿童的个性与鲜活的生命极不协调,有时甚至格格不入。难怪当出现幼儿的学习兴奋点与教师预设的教学内容和步骤不一致时,教师往往从“圆满”完成计划的角度出发,将幼儿真正的学习需要抛之脑后,置幼儿的学习动机与热情而不顾。教师的知识控制剥夺了儿童的学习主体地位,将儿童置于完全受支配的境地,极大地削弱了知识的亲和力。儿童难以发自内心地从事各种活动,他们逐渐明白:“知识只不过是成人的游戏罢了,我们所要做的就是顺从你们,做个样子给你们看,这不正是你们所需要的吗?”儿童对这种“高高在上”的知识逐渐敬而远之。

(四)教学过程的简约性将儿童原本生动的求知过程枯燥化、机械化,使儿童失去探究与思考的能力

许多教学都是在缺乏材料、没有探究行动甚至不需要儿童离开座位一下的口耳相传中完成的。教学过程以一种不变的机械程式日复一日,味同嚼蜡。这种教学的最大优势是能大量传授知识而节约时间和物力,要做到这一点,除了教师要把知识讲得让儿童听懂(多用儿童化语言)外,还必须满足一个条件,就是要努力使儿童相信,教师说的、书上写的都是绝对正确的,不需要有任何怀疑。所以,对于儿童来说,只存在接受“是什么”而不存在思考“为什么”及“如何可能”的问题,也就不需要动脑筋了。

案例:文学欣赏活动:秋天的雨(散文)

原文片段如下:

秋天的雨,嘀嗒嘀嗒地唱着歌。

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带着清凉和温柔,轻轻地,轻轻地,你还没有留意,秋天的门,就悄悄地打开了。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你看,她把黄色给了银杏,黄黄的树叶扇哪扇哪,像一把把小扇子,扇走了夏天的火热;她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飘呀飘,像一枚枚邮票,邮来了秋天的凉爽。金黄色呢,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

教学片段如下:

教师:为什么说秋天的雨有一盆五彩缤纷的颜料?

幼儿A:雨下到哪个地方,哪个地方就变颜色。(不得不佩服幼儿A的领会力。不知他是照文回答,还是就相信这一点。再说,任何地方都是这样吗?)

幼儿B:秋天的雨落到田野上,田野变得金黄;落到枫树上,枫叶就变成红色;落到上,美丽的都开了……所以它有各种各样的颜色。(幼儿B去过田野吗?他心目中的田野是什么样子的?)

幼儿C:因为秋天的雨落到银杏树上、枫树上、田野上,它们都变成各种颜色,所以是五彩缤纷的。(幼儿C见过银杏树吗?这是哪里的秋天?)

教师顺利地完成了教学,幼儿也都回答了教师的提问,一切看起来是那么的成功!幼儿“流利”地回答教师的问题,而自己没有任何疑问,是什么都懂了?还是什么都没懂?是不愿意去或者根本没想到去弄明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童连思考能力都丧失了,对这样的教学我们还能说些什么呢!

参考文献

[1]黄全愈.素质教育在美国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273-274

[2]石中英.教育哲学导论.dE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35~137

[3]转引自詹栋梁.JL童哲学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63

[4]粱志燊.学前教育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66

[5]郑三元.幼儿园课程的本质.学前教育研究,2005,(3)

第4篇

针对大班幼儿即将升入小学的情况,重点就幼儿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适应能力、抗挫折能力等),完成任务意识、能力,做事情的坚持性,能自己解决问题、处理矛盾等诸多方面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培养。

现总结如下:

一、教师的观念

1、教育思想的转变。

通过认真学习《纲要》、学习瑞吉欧教育的经验和许多幼教专家的教育理论及教研学习,我们对瑞吉欧教育的思想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在边学习边探索的过程中,我们的观念又有了很大的转变,意识到做一名教师最基本的条件是具有不断学习的能力,因为教师的发展与幼儿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整体,只有教师不断发展,才能为幼儿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只有老师具有创造性,才能培养出具有创造性的幼儿。因此,我们对教师的角色理念又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不仅要做幼儿的倾听者、合作者、伙伴、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引导者、激励者等角色,而且还要做一名研究者和学习者,通过不断的学习、不断对实践进行反思,从而来不断提高和发展自己。珍惜每一次外出学习的机会,在参加青岛市素质教育研讨会的观摩活动时,从中吸取他人先进的教育观念、方法,如:通过参观改进大班早操的队列练习、放松活动、创设了低幼衔接心灵相约信箱、在音乐活动中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在让幼儿认识简谱的基础上,学唱歌曲等。

2、教师驾驭《课程方案》的思想转变。

本着"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先导,以尊重幼儿的兴趣、需要为前提,以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活动为媒介,以时代的需要为标准,以主动探索、主动学习、主动建构、主动发展为核心,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和谐发展”的课程方案精神,我们注重了给幼儿提供创造性发展的空间,尊重了孩子离奇的念头与怪异的行为。在教学中,能注重从幼儿"最近的发展区”确定教学目标。注意观察了解幼儿的兴趣与需要,根据主题、兴趣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在环境中感知、体验、操作、发现、交往等与环境发生交互作用。结合教育目标及幼儿需要形成新的主题网络,鼓励幼儿创设情景,自由选择,大胆探索,在组织的过程中,我们注意发挥主导作用,与幼儿一起协商,提出建议,引导幼儿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通过观察幼儿的行为、游戏及其材料的运用,及时调整环境思路,因材施教。通过隐形指导鼓励幼儿的创造与表现。能注重幼儿的个体差异,能根据不同能力的幼儿创设环境、提供不同的材料、进行不同的指导。并认真记录幼儿活动的过程,及时进行反思。

二、积极参与教研活动,坚持向教研要质量。

本学期的教研子课题《拓宽材料种类,提高结构游戏水平》,我班采取以下有效的教育措施:1、调整扩大活动区域,使其与美工区有机结合,从而扩展幼儿对结构材料的认识。

2、加大了同领域的观摩交流次数,增加同领域观摩学习的比例,互相学习好的经验与做法,提高教研实效。

3、认真学习两个《纲要》及《幼儿教育学》等对结构游戏的定位,拓宽思维,了解结构材料的种类。

4、期初对本班幼儿结构材料的使用情况做出前测分析。期末总结分析每月统计资料并进行结果分析,对幼儿做出系统和全面的分析,期末撰写综合报告。

5、在活动中注意保留幼儿参与活动的足迹——即积累幼儿的作品资料。

6、制定了家长信,请全园家长共同参与搜集材料活动。

三、教学形式的宽泛。

1、探讨游戏教学一体化灵活的教学方法。

在活动中,我们注重充分用一日活动各环节来落实教育目标,在集体教学中,我们坚持树立"启发”教学的指导思想,不断探讨"启发”教学的方法,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激活幼儿的思维探索,如游戏法、表演法、课件法等。此外,我们还注重了一日各个活动环节的联系性,做到相互配合补充、渗透、而不是孤立的进行,如语言活动、科学活动等,我们即提前让幼儿在活动区接触教学中的有关内容,又在活动后引导幼儿反复练习,巩固知识技能,促进更深入探究,自身素质、教育技能和教育研究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2、注重多种形式的有机渗透。

本学期,我们灵活运用集体、小组和个别的活动形式,充分利用社区及家长资源,不断拓宽活动的广度与深度,以幼儿感兴趣的活动形式引导孩子在搜集信息、探索实践、表征交流的过程中,获得学习的方法,丰富其感性经验。

(2)在创设、更换区域时,我们先观察了解孩子们的兴趣点和需求点,然后与幼儿共同商量、出主意,进行游戏,以满足不同幼儿的需要,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的兴趣;在区角设置上注重区域感,动静区分开,本学期结合教研子课题,组织幼儿搜集易拉罐、薯片桶、奶盒等废旧材料,与幼儿共同搭建"小栅栏”当活动区的隔断,增加了活动区的区域感,幼儿活动时非常有序,同时利用废旧纸箱搭建了美工区"展示台”既可以当隔断又可以展示幼儿的作品,体现多个教育功能,体现了"游戏教学一体化”的内涵,受到参观老师的好评。为激发幼儿自由创造的欲望和合作的意识,我们设立自由墙,鼓励幼儿自由选择材料,大胆创作,幼儿兴趣特别高涨。共3页,当前第1页1

(4)在活动中我们注意保留幼儿参与活动的足迹。美术作品和小制作按主题分别放到纸盒进行保管,对于大型作品通过照片形式进行保存。语言区的资料按主题分袋存放,有顺序张贴,便于幼儿查阅复习。结构游戏幼儿搭建的大型主题通过录像和照片进行保留。并创设大班主题活动资料库,为日后的教育教学活动提供了依据。

(5)本学期注重自然角与种植角的创设与管理。在种植区的创设及种植种类方面教师将与幼儿一起讨论确定。师幼共同种植大蒜,洋葱、郁金香等,制作了种植区的标志。一起根据季节播种、除草、施肥、收获,让幼儿体验劳动的快乐,激发爱劳动的情感。我们充分挖掘自然角的三维空间,将自然角分为若干个试验区:看看我们的根象什么;从哪里长出来;我们的叶子一样吗?那种材料好?种在哪里长的快?谁先发芽?追太阳等,并让每为幼儿建立了记录本,同时鼓励幼儿主动管理自己种植的植物,进行观察记录,并协助幼儿保留活动中的参与足迹。同时在日常生活中积极渗透环保教育,美化班级环境,成功地接待了青岛市绿色幼儿园的检查,为迎接期初视导做好准备。

3、深入的理解目标,不断的拓宽活动的广度与深度。

如:在进行"动物世界”活动时,我们认为开展这样的主题,既是幼儿兴趣所向,又为幼儿自主进行探索打下基础。在探索中,我们尝试减少教师单方面的强化,鼓励幼儿通过搜集的资料主动探索,幼儿对探索具有强烈的兴趣,因此他们从探索水生动物、陆地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到动物的秘密等,于是,我们不仅把目标定位在探讨动物的秘密,还定位在培养幼儿保护自然资源的意识上。

在主题活动"秋天”中,我们在一日活动中各环节丰富幼儿有关秋天的知识。点名时,我们请幼儿说出秋天都穿哪些服装,秋天的大树变成什么样子;进餐时给幼儿介绍秋季是丰收的季节,秋天的水果最好吃,多吃水果,鼓励幼儿多吃蔬菜有营养等;外出散步时鼓励幼儿感知秋天的秘密,比较冬天、夏天的风吹在身上有什么不同;活动区活动时,组织幼儿玩季节拼图,了解季节特征;在语言区启发幼儿讲出秋季人们的主要活动;每天请早来的幼儿在气象台记录气温,并和第一周气温进行比较、统计;在科学区,组织幼儿观察雨的形成,使幼儿了解水变成水蒸气滴落下来变成雨;在户外活动前,请幼儿讨论秋季自我保护的方法;对于每天按时来园的幼儿我们发给小粘贴予以奖励,表扬他们不迟到,能坚持天天来园;在散步时,和小朋友一起观察动、植物的变化……。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完成教育目标。为了巩固幼儿对知识的掌握,两位教师在每天的离园前组织幼儿复习巩固所学内容,并利用小纸条的形式把学习内容进行打印,让家长配合幼儿园复习知识,减少教育的空白。

4、幼儿园、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教育方式。

(1)本学期,我们灵活运用了集体的、个别的、口头的、书面、电话的等多种形式和方法与家长沟通。

(2)结合教育目标,邀请家长参与教育活动,如搜集教材和材料,评估、记录幼儿在家中的表现等。同时,以家长联系便条、家长会、焦点话题、面谈的形式与家长交流、讨论。

四、本班幼儿发展情况。

在共同生活方面。

(1)开学初期,我们运用家长问卷的形式了解家长的困惑,并通过《家长会》向家长介绍家长关心的问题,介绍幼小衔接关键所在,使家长深刻理解,入学前的准备并非是单纯的知识灌输,重要的是良好的习惯和能力的培养,从而使家长走出入学前准备的误区,更好与幼儿园配合。

(2)增强幼儿对学校的感性认识。我们组织幼儿参观学校,让幼儿熟悉学校环境,了解学校生活,让幼儿知道上课要认真听讲,不随便出入教师,不随便说话,发言先举手,大胆回答老师提问。其次,了解学校与幼儿园的不同,使他们有思想准备,并且乐意接受一些入学前的准备和训练。

(3)向幼儿进行爱学校、爱学习教育。利用讲故事、图书、幻灯、学习课件等形式,连续不断的向幼儿介绍革命前辈童年时代渴望上学,刻苦学习的故事,激发幼儿的学习欲望。

(4)对幼儿进行常规训练。如训练幼儿坐姿、握笔姿势、整理学习用品,我们通过一日个环节及时纠正幼儿的正确坐姿及正确的握笔姿势。在日常活动中及时提醒、指导幼儿用完活动用品及时整理,放到指定地方,并请家长在家中加强督促、配合教师,共同指导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

同时我们又利用随机教育法,使幼儿的生活习惯落实到行为上,并逐渐内化为品质。如有一次,一个不爱喝水、不爱吃青菜的幼儿突然鼻子出血,我们发现后马上带这位幼儿到盥洗间冲洗,其他幼儿都跟在后面问怎么回事。一个小朋友说:"我妈妈说,不吃青菜,鼻子就会出血。”我们意识到这是培养幼儿生活习惯的良好机会,便及时进行了引导,对他们说:"这个小朋友说的对,小朋友在吃饭时不光要爱吃青菜,还要不挑食、不偏食、多喝开水,这样鼻子就不会流血。”孩子们听完老师的话,都信服地点点头。这样的事情是孩子们亲身经历的,因此易于被孩子们理解和接受。本班幼儿生活的自理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共3页,当前第2页2

在探索求知方面。

1、给幼儿充足的时间,开放的空间、宽松的氛围,通过查阅资料、搜集信息、观看录象、交流经验、参观社区等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感知、有序的观察,了解体验大自然的美,理解自然与人们的依存关系,形成珍惜自然资源的意识。

2、能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索、试验、愿意与同伴分享发现科学的快乐,科学的兴趣。如雨后的彩虹、七彩世界、车牌的秘密、等。

3、在数学方面,幼儿较好的掌握了10以内数的组成、加减。认识了球体、圆柱体、钟表等知识。

在体验表达方面。

1、本班幼儿的倾听能力和大胆地讲述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2、能用较清楚连贯的语言将所见、所闻、所做、所想的是表达出来。

3、学会关注、理解生活中常见的符号、标志、文字所表达的意思,尝试用图像、符号等形式进行表达,有创意。

4、能真切、自然的表达对音乐、舞蹈等作品的感受,大胆运用语言、动作、表情、进行表现。

5、个别能力较弱的幼儿逐步克服了口语中的语病,如能大胆地、用较完整的语言讲述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6、能尝试运用各种材料、工具进行制作和绘画,有初步的想象和创新的能力。合作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五、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加强幼儿安全教育。

针对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从幼儿的周围生活开始,开展情景表演、娃娃家、讲故事、角色游戏、参观、演习等一系列活动,由近及远、有浅入深,使幼儿了解家庭、幼儿园、社会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增进幼儿团结友爱、互相帮助、遇事多动脑等的良好品质。其次,我们在一日活动中,仔细观察幼儿的一举一动,利用各种教育活动,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增强安全意识。

其次,我们借助一些偶发事件、偶发行为,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让幼儿明白道理,逐步形成正确的态度,了解自我保护的意识。

在园领导的关心和班组成员的相互支持下,我们顺利完成了本学期的工作,但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今后,我们将再接再厉取长补短,发扬成绩,纠正错误,更好的工作,信心百倍的迎接下学期的挑战

幼儿园学期总结

第5篇

【关键词】 创造潜能 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言语实践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关于“创新、创造”的阐述,总共提到了三次。第一次,说的是总要求。第二次、第三次说的是要开发、激发学生的创造的潜能。那么,如何开发、激发他们创造的潜能呢?从新课标的表述中,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创造潜能的开发、激发绝不是脱离语言的,而要在扎扎实实的言语实践中培养、培育。联系平时的语文教学,本人想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谈谈如何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一、正确解读教材是开发学生创造潜能的基础

教材是语文教学的载体,要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是不能离开教材的,正确地解读教材是激发学生创造的基础。

平时教学中,老师们往往认为有了教学参考,教材的解读就不会出现偏差,其实不然。最近,听了一堂课――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秋天》,教师总结课文时,这样问:“蓬蓬勃勃”是什么意思啊?这“汗珠”让你想到了什么呀?两个问题一出,学生很听话,就知道老师要告诉大家田野的丰收、田野的蓬蓬勃勃是农民伯伯辛勤劳动的结果。秋天的意境,这首诗的意境一下子荡然无存。其实,本人认为这首诗最重要的一个词就是“蓬蓬勃勃”。透过这个词,我们可以看到诗的全部,看到整个“秋天”。这个词可以成为理解课文,激发孩子创造潜能的关键点。可以创设情境:秋风送爽,秋色宜人。当我们结伴来到田野、果园、公园、郊外……哪些景、哪些物、哪些人让你充分感受到“蓬蓬勃勃”呢?这是很开放的问题,孩子在想象,表达中内容理解了,言语能力提高了,创造潜能激发了。

二、制定准确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创新潜能的前提

教学目标是“起点”,也是实施教学的“终点”。每次失败之后,你是否从“起点”开始去反思呢?如果“起点”都错了,方向都偏了,那还会到达“终点”吗?学生创造潜能开发,那也就是一句空话了。

几年前,本人参加市级青年教师赛课,执教苏教版三下《槐乡五月》。我备课时将教学分成两大板块。首先感受“槐花美”,安排学生朗读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其余同学边听边想,从视觉、听觉、嗅觉……方面去感受槐花的美。第二板块就是顺接第一板块,引导学生交流:“如果你来到槐乡,你最想做什么?”两大问题自认为够开放。这样开放的教学,学生的创造潜能一定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

然而我清晰地记得,当时试教没有一次是满意的。几年后,我又一次任教三年级。一次公开课,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槐乡五月》。调整从教学目标开始。这次我是这样来阐述教学目标的:槐花美,孩子乐;槐花因表达而美,孩子因表达而乐。较之之前的教学目标,这次我只是把教学的重心向“表达”上靠了靠。事实就是这么一“靠”教学的效果发生了质的变化。

第一部分(槐花美)教学时,让学生充分地朗读、想象的基础上,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作者是怎样将槐花的美用准确、规范的语言表达出来的?第二部分(孩子乐),我给学生充分的自由,让他们大胆地想象,如果你来到槐乡你最想干什么?你最想吃什么口味的槐花饭?

在一次次言语实践中,在老师、学生、文本的充分对话中,在一次又一次激励表扬中,学生的创造潜能被充分地激发出来。

三、注重言语实践是培育学生创造潜能的需要

“理解、积累、运用”这是母语教学永恒不变的定律。曾经我们的语文教学花大工夫在理解上,如今,我们要转变观念,必须淡化理解,将更多的时间、精力放在语文实践上,要让积累、运用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

教学苏教版三上《学会查“无字词典”》时,有这样一个片段。

①爸爸是怎样教聪聪理解“惊涛拍岸”这个词语的呢?请同学把课文中相关的段落找出来。②出示:聪聪和爸爸来到大海边,只见海面上滚滚的波涛不断涌来,撞击在岩石上,发出了山崩地裂的声音。③请同学们边读边想像,把课文所描绘的景象在头脑中浮现出来。④读完课文中的这个片段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⑤我们也尝试着用爸爸的方法来理解以下一些词语好吗?出示:“大雨倾盆”我和爸爸来到大门口,只见( )。教学中,把更多的时间省下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指导学生言语实践中去。学生在语文实践过程中,才能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

四、生活、情感体验是激发学生创造潜能的关键

生活是创造的源泉,离开孩子的生活,谈创新、创造,一定是花架子,一定是形式主义。教学时,唤起学生学习语言的情感,让孩子积极地投入学习、品味、感悟语言之中,主动滴探索未知领域。只有这样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潜能才不是一句空话。

第6篇

[关键词]儿童诗;课程;儿童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4)03-0017-05

[作者简介]张君燕(1971―),女,本科,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樱园小学教师,小学一级。

儿童诗是指一种节奏、声韵充满美感,文字流畅自然,内容生动活泼,适合儿童念唱或朗诵的诗作。儿童诗篇幅短,诗中有优美的语言、丰富的想象、恰当的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新颖的构思、奔放的激情,是最适合儿童的文学样式,也是训练儿童语言的最好启蒙教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在小学低年级学段要适当诵读优秀诗文50篇,从而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一年四季,轮回更替,周而复始,这春、夏、秋、冬四季景色的变化每天都呈现在儿童面前,是最直观、形象的学习资源。教师以四季景色的儿童诗为课程内容,和儿童一起读写童诗,设立课程目标,规划课程进程,开展丰富多彩的赛诗、写诗活动,让儿童掌握童诗的朗读、仿写的基本方法,促使儿童诗情激荡、思维飞扬,从而陶冶儿童情操,开发儿童潜能,发展儿童语言,不断丰厚儿童的人文素养。

一、课程开发的意义

(一)儿童天生是诗人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爱幻想,求知欲和好奇心旺盛,记忆力强,正处于学习的最佳时期。特别是低年级的儿童,他们是以直观形象的方式进行思维的。正因为如此,他们虽然只能运用只言片语表达自己的想法,却不乏童真、童稚和童趣,这样的语言犹如沙砾中的珠贝,采集出来都是富有灵性的小诗。

(二)儿童诗是语文学习的有益补充

在儿童文学浩瀚的海洋中,我们发现儿童诗清新活泼、质朴纯真、琅琅上口,散发着清新的气息。一首优秀的儿童诗,集美感的内容和优美的形式于一身,能拨动儿童的心弦,还能引起他们浓厚的阅读兴趣。

(三)儿童诗是校本课程开发的有效载体

《基础教育课程纲要(试行)》中提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优势、儿童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即校本课程。”我们开发的“儿童诗”第二课程旨在提高儿童人文素养,促进他们和谐发展,这不但符合课程改革发展的方向,也有利于学校特色的形成。

二、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通过“儿童诗”第二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提升儿童的语文素养,促进儿童和谐发展,培养儿童的创造能力,完善儿童的个性特长,增强儿童的人文底蕴,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具体目标

1.喜欢朗读儿童诗,感受儿童诗的乐趣。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儿童诗。

3.对感兴趣的诗歌乐于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4.背诵一定数量的儿童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5.能够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写浅近的诗歌,并能用断行的形式记录下来,初步用诗歌表达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6.在诗歌仿写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三、课程内容

春天诗歌:春鸟、春风、春的消息、春天的秘密、春天的颜色、春天的味道等25首。

夏天诗歌:夏天的许诺、美丽的夏夜、夏天的催眠曲、夏天的故事、夏天的色彩、夏天的味道等25首。

秋天诗歌:秋风、秋歌、秋天的信、秋天的落叶、秋天的雨、秋天的声音等25首。

冬天诗歌:会唱歌的雪花、冬天的树、雪花的快乐、如果我是一片雪花、无言的冬天等25首。

四、课程实施

(一)朗读儿童诗,让诗意润物无声

朗读是用形象化口语表达的过程,是培养儿童说话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有效方法。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朗读,是一种应该贯穿在儿童诗教学全过程中的教学要求,也是对儿童进行长期训练的一项基本技能。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小学低年级儿童的思维虽然有了抽象的成分,但仍然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1]在朗读儿童诗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创设情境,营造朗读氛围,从环境布置、音乐调节、多媒体课件展示诸多方面来激励儿童积极参与到朗读活动中去,给儿童提供广阔的想象空间,引领儿童展开想象,调动儿童的各种感官,使儿童细细品味诗歌优美生动的词句,从而感悟诗歌的意蕴,领略诗歌的意境。

教室的前后黑板上可适当描画冬天的布景,如雪花、雪人、玩雪的孩子们等。同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冬天的雪景,播放轻柔的音乐渲染,营造冬天静雅、优美的环境。

2.教师范读,示范引领

低年级儿童的生活背景、人生阅历、情感体验等方面决定了他们对儿童诗的理解和感悟还比较肤浅,所以,儿童读熟诗歌往往要经历很长的过程,而课堂时间又很有限。这时候,老师的范读会将自己对诗歌的理解、感悟、体验以最质朴、最直观、最生动的形式展示出来,给儿童以激发和感染。范读是指导儿童有感情朗读的一种有效朗读方法。在学习儿童诗过程中,教师应经常以精彩的示范朗读给儿童正音,唤起他们朗读的欲望,提升儿童的朗读水平,还可以通过师生共读悟方法。

(1)你是否能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如图1)

(2)你是否能读出节奏感呢?根据画出的停顿线来练一练吧!(如图2)(教师范读)

(3)你是否能在朗读中表达自己对冬天的赞美,读出美感呢?(如图3)(配乐)

(4)你觉得要读好儿童诗,我们应该做到哪几点呢?(师生交流后归纳朗读方法)

(5)那就让我们来比赛背诵吧!

这样做不但可以引导儿童领悟儿童诗的朗读方法,让儿童读出层次,读出感悟,读出美感,还可以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上下工夫,从而扩大儿童的语言积累,提高儿童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3.方法导航,举一反三

朗读能力的形成不是一朝之功,更不能一蹴而就,而是在长期朗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因此,在朗读诗歌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方法的引领和过程的体验,引导儿童感悟理解,尝试自悟自得。久而久之,儿童就会掌握朗读要领,形成朗读能力。

(二)仿写儿童诗,让诗情表达酣畅淋漓

特级教师王崧舟曾经说过:“儿童是诗,诗是儿童。”在朗读基础上,儿童已经对诗歌的形式初步明晰,初步了解了儿童诗的特点。所以,运用多种形式鼓励儿童尝试仿写,促使儿童诗情激荡,诗思飞扬,当然也就水到渠成。

1.融合语文学习,强化句子训练

(1)句式训练

小学语文句式训练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也是整个小学阶段语文句式训练的基础。中年级的写段练习、高年级的写篇练习都与学句、说句、写句有着密切的联系。只有写出完整、通顺、具体、生动的语句,才能写成优美、流畅、诗意的儿童诗。

低年级的句式训练,主要包括肯定句、疑问句、反问句、否定句等。句式训练可以与语文教学紧密联系在一起,也可以进行专题训练,让儿童学会句式之间的转换,增强儿童诗的表达效果,为儿童诗的诗句增色添彩。比如在学习《美丽的小路》时,教师引导儿童体会“美丽的小路不见了。美丽的小路怎么不见了?我一定要把美丽的小路找回来!”这三个句子的不同,并体会肯定句、疑问句、感叹句要表达的语气,从而学会使用句号、叹号、问号。

(2)修辞训练

修辞手法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小学低年级学段,修辞手法主要包括比喻、拟人等。学会运用修辞,对于儿童写儿童诗无疑是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增添了诗歌创作的神奇功力。比如在学习比喻句时,教师给儿童提供了鲜明的对比,让儿童在对比中体会比喻事物和被比喻事物的联系,并学会自己写出生动的句子,为后面的片段写作打基础。(如图4、图5)

2.观察四季变化,尝试仿写训练

在前面句子训练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儿童体验四季的变化,在观察、感悟、交流的基础上进行仿写训练,让儿童学会用诗歌的形式感悟生活、表达情感。在这种循序渐进的仿写训练中,儿童从会写一句两句稚嫩的诗句开始,到后来成段的诗歌,逐渐成为一个个小诗人。

(1)体验感悟,口头表达

因为低年级儿童倾向于直观形象思维,喜欢具体感知的事物,所以,在四季轮化中,教师首先组织儿童观察季节的变化,体验景物的特点,感悟季节的美好,从而让儿童走进生活,观察生活,热爱生活。其次,教师可组织儿童口头交流看到的景象,用诗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2)尝试仿写,落实训练

仿写不是孤立存在的,也不是单独进行的,往往与读诗、诵诗紧密结合。比如在学习仿写《秋天的诗歌》时(如图6、图7),教师就组织儿童在观察秋天树叶的形状、色彩后,让他们按照提供的句式写简单的诗歌。

(3)独立作诗,放飞诗情

在读诗、诵诗、仿写进行一段时间之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儿童独立创作属于自己的诗歌,表达自己的诗情。比如,秋天的时候,教师和儿童一起把各种颜色的树叶收集起来,夹在书里,镶在镜框里,制作出各种形状的图案……让儿童仔细观察秋叶的独特,秋叶的色彩,秋叶的韵味……然后让儿童小组交流自己看到的秋天景象,最后让孩子们仿照《秋天的诗歌》里的句式自己尝试写秋天的观察所得。于是,一首首诗歌跃然纸上。(如图8)

五、课程评价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评价要关注过程性评价。在儿童诗教学评价中,教师要注重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有机结合,采用成长记录的方式,注意收集、积累儿童创作的资料,记录儿童的成长过程。对儿童学习的日常表现,首先以教师的表扬、鼓励等积极的评价为主,同时采用激励性评语,从正面加以引导。其次将教师的评价、儿童的自我评价及儿童之间的相互评价结合起来,加强儿童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另外也让儿童家长也参与儿童诗评价活动,丰富评价形式,提高评价力度。

在儿童诗评价过程中,制订朗读、诵读、仿写评价标准,形成适合儿童发展的评价机制;积极探索儿童自评、互评、他评的功能与策略,实现评价的自主化、科学化、民主化。

(一)朗读、诵读、仿写星级评价办法

1.朗读评价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阶段朗读要求制定《儿童诗朗读评价标准》,具体内容为:

(1)声音响亮,口齿清楚,不拉长腔;

(2)停顿合理,语速适中,语句通顺;

(3)不丢字,不添字,不错字,不重复,不读破句子;

(4)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处理得当,对作者的感情有较好的体验。

根据《儿童朗读评价标准》对儿童朗读进行一一评价测评,确定等级,优秀的儿童被评为朗读之星,颁发证书,给予奖励。

2.诵读评价

在朗读基础上,诵读评价主要突出量的积累,每个阶段根据制定的儿童诗数量提出诵读评价标准,如诵读《四季篇》儿童诗时,全部背完的儿童可获得诵读之星,颁发证书。

3.仿写评价

当儿童尝试写儿童诗时,教师可以将作文和小练笔有机结合,从句子到段落,逐渐过渡,从用词用句、标点符号到写法运用,根据年级不同制订不同年级的《儿童诗创作评价标准》。我们依据标准评价儿童创作,促进儿童在儿童诗创作上不断进步。

(二)自评、互评、他评评价办法

1.自评

制定《儿童诗自评量表》,让儿童根据儿童诗内容而进行自我评价,如根据《儿童诗朗读评价标准》自评朗读情况,根据《儿童诗诵读评价标准》自评诵读情况,根据《儿童诗创作评价标准》评价仿写情况等。运用自评手段,让儿童养成自我评价、自我反思、自我提高的习惯。

2.互评

“互评”主要是小组评价,包括组长对组员的评价,组员之间的评价等。通过这种评价,儿童与儿童之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3.他评

“他评”包括“教师评价”和“家长评价”。在儿童朗读、诵读、仿写过程中,教师要适时给予评价,这最常见的指导环节。教师的语言评价直接影响着儿童对儿童诗的学习情况,因此,应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在评价儿童时尊重儿童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一个儿童儿童诗读写水平的发展。同时,教师还应与家长紧密联系,让家长对孩子学习儿童诗的情况及时作出反馈和指导。只有这样的家校合作,才能让儿童把儿童诗学习真正落到实处。

(三)落实评价制度,构建评价机制

立足学校现状,从儿童实际出发,坚持日读、月诵相结合,坚持儿童诗读、写相结合,坚持活动开展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让儿童诗教学成为语文教学的有益补充。每月落实一课一展一评,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有机融合,让儿童诗教学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一部分。每学期定期开展儿童诗专题研讨活动,定期开展儿童诗教学展示活动,定期开展儿童诗成果展示活动,等等,让儿童诗教学工作成为学校语文教学工作的一抹亮色,为学校文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六、取得效果

经过两年的读写童诗,儿童从心灵深处流淌出来对童诗的浓浓的眷恋之情。儿童的写作水平不但有了明显的提高,还能运用生动形象、充满童真的语言表达自己对事物的理解和感受。笔者相信,“儿童诗”第二课程将成为我们语文学习的另一扇窗,成为语文学习的有益补充。

参考文献:

[1]殷炳江.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第7篇

一年有四季:春种,夏长,秋收,冬藏。自然界用它无声却又饱含深刻的意蕴彰显着生命的更迭与交替。而二零一八至二零一九年的四季于我则始于秋,终于夏......

秋——相遇

佛曰: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换来今生一次的擦肩而过。那么与一四班五十五个孩子的秋之相遇则是我们冥冥中注定的师生缘分。最初,他们是懵懂无知的孩童,带着幼儿园的天真无邪甚至是些许的幼稚可笑。哭,找你诉苦;笑,与你分享;甚至上学路边一朵不起眼的小花也会被他们当作珍宝送到你的手里;更不用说在最爱的美术课上辛苦画出的作品也拿来毫不犹豫的送到你的桌前。而我,彼时已在教师的岗位上工作了十余年,可是却仅仅局限于初中。二零一八年的九月的秋季,与我而言,教学生涯中的我也仅仅是幼儿园刚毕业。

于是,师生之间这场注定的缘分被我称之为“萌芽”。秋天,本该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可是我的生命中因为与一四班孩子们的这次相遇开始有了一场崭新而又充满希望的开始:一四班,萌芽之始,新的相遇,新的希望,新的希冀。

冬——蕴藏

秋的步伐在冬雪飘落中越走越远,原本寒冷的冬日却在孩子们的日渐成长中有了丝丝的暖意:日常行为上的逐渐规范;学习习惯上的不断进步;从最早的入学规范教育到简单的右行礼仪,如厕文明,特色班会,校本课程......在学校一系列大的方针和政策的引导下,在一四班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下,萌芽初始的一四班在二零一八年的冬季不断积蓄着蕴藏着属于自己的能量,不断找寻着属于我们自己的精神家园。

“做中国好少年:学会感恩、学会担当、学会反思”,如果非要让我对这群孩子有所希望有所要求的话,那么我便希望是这样三个“学会”。有国才有家,少年强则国强,当时代把责任与重担交付到这一代孩子身上的时候,他们能否成为一个合格的接班人,我是一个老师可是我也是孩子的妈妈,我深知教育孩子先成人才能再成才。学会感恩,看的见父母老师的辛苦付出,看的见同伴好友的互帮相助,看的见生活中值得感谢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用善良的心灵带着感恩上路,这样的孩子一定会走的更远,走的更稳。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师者之心,尤父母者更甚之。人生路上风雨兼程,无论何人都注定只能与他们同行一程而非一生,所以宽厚的肩膀、豁达的胸襟、开阔的眼界、担当的能力才会帮助他们在人生路上披荆斩棘、勇往直前。学会担当,不仅是一种勇气,更是一种能力。

如果方向错误,那么所有的努力就像数字零失去了最前面的一,再多的努力也是徒劳无功,所以学会回头看看,学会停下来想一想是一个真正聪明的成功的孩子必备的品质,反思是警示、是前进更是成长。

这是我在许多个冬夜曾经思考的过的关于这个班级和这群孩子的些许种种,也许时至今日的他们都不能完全理解和明白。但是我深知,没有经过冬日的严寒和蕴藏,哪来的春日的繁花与美景呢?时间,会让这群鲜活的生命学会感恩、学会担当、学会反思。也会让这个小小的萌芽班经过冬日的蕴藏而展现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春——萌动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在春节的融融气氛中,春的脚步向我们走来。大年初七,节日的气息还未褪去,一四班的孩子们经过假期的酝酿已然带着各自的作品前来参加学校举行的“不要压岁钱,讨要压岁言”的特色寒假活动。精美的绘画,灵巧的手工,有趣的民俗,孩子们在用自己的童真展示自己所了解的新年文化的同时,也让我看到了这一学期以来他们的成长与思考,他们的努力与进步。寒假,收获的是快乐是知识更是生命在悄然间拔节成长的过程。而“校园文明监督岗”则是学校向家长和社会展示自己的另一张名片,这群六七岁的孩子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更好的诠释了什么是责任什么是坚守,小小的笔直的身影在每天的朝阳中熠熠生辉。好的行为和习惯必然离不开日常班级公约和规章制度的约束,而在开学之初就定立的规则经过不断的强化和训练,几个月下来已成为他们的习惯。都说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那么一四班的这群孩子在春的萌动之际就已慢慢学会如何培养习惯,把握未来。

夏——长成

第8篇

关键词:读;李成;山水诀;随笔

中图分类号:J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5-0042-02

一、对原文的研读

凡是画山水,首先要立宾主之位,后定远近之形。然后再穿凿景物,摆布高低。落笔不要,太重则容易产生混淆不清的感觉;也不能太轻,太轻容易造成干枯而不润泽的效果。烘染不要过度,过度地烘染会使画面失去精神。树的出枝要注意左长右短,画山石的姿态和气势的时候,要上重下轻。相互穿插、要符合大的趋势。上下的云烟不要画的太多太细,否则会出现散漫无神的的感觉;左右的林木不可画得太多太繁,否则就会产生堆塞不舒畅的效果。山高峻不要使其显得很危险,水深远就要注意不要使其显得穷涸。路要画得曲折回环,山要画的高大雄伟。孤城画在远处,集市适宜画在山脚。雪天不用画云烟,雨里不要画太多的远景。山里的农舍要画在狭隘之处,渔翁要画在较平的滩上。早晨要画得明晃爽朗,暮雨要画得阴暗昏昏。所画的房屋不在多少间,钓鱼的有时可画可不画。藤蔓缠绕着古木,矮小的灌木簇拥在山头上。高山被烟云笼罩住腰间,长岭被云雾遮挡了脚。远处的水盘旋弯曲而来,还要用云烟遮挡水的源头;怪石在岩上陡立,还要用土培植遮挡其根部。原野空旷远荡相连,苍山有高低远近之分。石头需要有圆浑的立体感,锋芒要显出其它的角和纹理;树木要交叉,挺立的树干要显出其四季的枯茂特征。迅猛的狂风拔起高大的树木,暴雨冲刷崩垮山岩。浅浅的河流则出现平坦的沙滩,深湔则出现陡岩直下的景象。高耸的山坡土要高,低了就会显得地很浅。烟林之处,树木要画得稀疏,如果画得太密,就会显得繁絮杂乱。重的山岩切忌头齐,群峰更要注意其高低变化。孤峰要设在远处,野水也要远远地流来。道路要时隐时现,不要暴露无疑。桥梁或有或无。远处的要略作交代,不可模糊一片,近处要防止浓重而纹理不清。颠崖怪石,不可多画。峻岭枯槎,也尽量少做。远处的烟雾浓罩的曙光,如果烟云太多恐怕要失去朝晖而显得昏暗;绸密的树林要断断续续谨防刻版。山峰险峻,应该依稀可以看见樵夫上山的小径;崖岸倾斜危险,隐隐约约被深谙的云林所遮挡。平川虽远,应该用参差不等的皴染而完成,流水源泉,仿佛还多扑跌宕。安排雨路,应该有明有暗;起双峰,应该陡高陡低。薄薄的云雾显得明亮清爽,抒发晴好天气的雾霭,如果是画的蒙蒙腾腾就是要快下雨了。高大的乔木生长在路旁,盘曲多姿的有一两株即可,乱石磊堆,奇怪的或则是异样的有特点的两三块就够了。点树叶,要注意稀疏,浓淡的变化,最好能做到密不透气疏可走马。在皴石头的机理的时候,要考虑到浓淡、干湿、轻重的变化。亭子和尼姑庵不要画得太多,偶尔做一两次;楼观仍然需要画得非常简洁,点到为止;人物的姿态要有来回,辗转多变的感觉;乡村野店尤其要注意切忌相似。

接下来,在如何表现四季气象中树木的变化方面也做了极其简略的介绍:春天的山树木显得明媚清润,夏天的山则枝繁叶茂,簇簇浓密成荫,秋天的树林就会叶落而出现秋风阵阵萧调稀疏的景象;冬天的树就会显得零零落落,寒风中凛冽的树木则显现出枝桠相互穿插映衬,水瘦山寒的景观。

在具体表现树石等画面景物的时候则应该注意如下:

树根倒栽出穿插,龙爪就像抓孥似的,苍劲有力。在安排画巨石的时候要有清晰的轮廓,山石的根脚还需掩埋在土中。如果画之字形的水,不过三转,切莫太多。飞溅瀑布中的水有两重即可。从天上飞泻下的一道山泉,涌起的瀑布水流很湍急,彻底翻涛巨浪,溅濑平流。此景就会显得烟波茫茫,云浪浩浩荡荡。山上不可能只有独木,石头也不会显得孤孤单单。烟林一派便是林,古老的树木只几株而已。乔木稀疏地生长在平坦的原野,低矮的灌木浓密地长满山头。孤烟来自遥远的水边,薄霭骤然聚集在山岩脚下。野外的小桥显得格外寂寞,远远地通往竹坞人家;古寺要显得很萧条,佛塔要掩映在松林之中。春天的水绿而潋滟,夏天的水经常猛涨,到处都弥漫着洪水。秋天的水则显得非常宁静而清澈,冬天的水则是寒泉干涸凝。新长出的灌木等显得肥滑,而岩石则需要皴出其苍劲的感觉;古树枝桠苍劲有力,景物中还要注意兼搭秀媚。哪清楚哪模糊要分清楚,相互之间要照顾得当;哪些地方该重,哪些地方该轻,毛病就出在偏重枯涩就损坏之处,渔翁要安排在平坦的沙滩上。早上的天空爽朗明亮,黄昏的雨天就会显得阴暗模糊。房舍不在要画多少间,钓鱼的人有时可画可不画。古木需要藤蔓缠绕其枝干,低矮的灌木簇扎在山头。高山的山腰要被烟云锁住,长岭云烟笼罩其脚。远处的水盘旋弯曲而来,还需用云烟遮挡其源头;怪石岩而立,仍须用土盖住石脚。毛病就出在偏重于枯涩就会有损于画面的整体。千岩万壑,一定要注意高低、远近和聚散变化,叠层峦,但高低起伏峥嵘各异。

要清楚地明白这些道理,把握好画面景物的主次与布局,自然要经过仔细地分析研究,反复推敲,方能下笔。

二、《山水诀》的现实意义

李成在山水诀里,对自然风光长期认真观察和理解,对一年四季的变化作了精辟的分析和研究,为我们今天的山水画教学和山水画创作做出了极好的表率作用,这时应该充分肯定的。

当今,艺术创作不再是一种单一的审美模式,渐渐走向多元。艺术家的职业不再是什么高雅的职业,什么人都可以当艺术家了。甚至好多并不喜欢这个职业的人,为了追求丰厚的利润和达到什么目的,纷纷登场表演得淋漓尽致。不规范的艺术市场和畸形的价值观也催生了大量的“艺术家”和看了令人大倒胃口的伪劣作品。动辄就是什么世界第一中国第一,大艺术家的帽子随地可取。什么作品随便就是几百万上千万啊!太诱人太牛逼啊!简直就是印钞机。

这些极不正常的怪现象也引起了一切有良知的艺术家们反思和警觉,难道我们祖先留下来的宝贵财富真的过时了吗?艺术家真的就是一文不值或太令人不可及吗?针对这些现象,我们完全有必要挖掘整理研究和继承我国的优秀文化传统,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和“推陈出新”。这也是学习和研究李成《山水诀》的前提。

李成在山水画创作方面成就卓著。他的绘画理论《山水诀》更是精彩,为我们留下了极其丰富的精神食粮,为我们传统的的山水画学习和创作提供了理论依据。也告诉我们在学习和创作中如何画好山水画,如何处理好画面的各种复杂的关系,至今对我们的山水画学习、教学和创作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1、由于他特殊的经历,他把山水画创作视为情感唯一宣泄的方式。所以他长期对自然景观的变化做了深入细仔地观察、分析和研究。我们应该像他那样,对自然进行全方位的,多角度观察分析与研究。拜自然认为师。深入生活,贴近自然,观察、认识、分析和研究大自然中云雾山川、山石林木的生长结构和规律。了解和掌握这些普遍的规律来指导我们更好地表现自然景观。

2、《山水诀》在画面布局上有特别的意义。

(1)在用笔上要注意轻重,“落笔无令太重,重者浊而不清;不可太轻。轻者燥而不润。烘染过度则不接,辟繁细则失神。”

(2)对具体景物的布局和刻画上要做到讲得最多,也最形象具体。先讲了画树的出枝,山石气势的处理、云烟的处理、林木的安排。接着就指出:“山高峻不要使其显得让人觉得很危险,水深远就要注意不要使其显得穷涸,要源远流长。路要画得曲折回环,山要画得高大雄伟。山里的农舍要画在狭隘之处,渔翁要画在较平的沙滩上。早晨要画得明晃爽朗,暮雨要画得阴暗昏昏。所画的房屋不在于有多少间,钓鱼的有时可画可不画。”

(3)具体讲述了一年四季气候变化中树木呈现的不同形状和色彩的变化。告诉我们在画树木的时候要注意四季对树木的影响,以及它们的生长结构关系。

(4)山水画中树、石、云、水和各种景物的巧妙安排与处理方法。最后则说明,要明白山水画各种因素的艺术处理,要面对画面进行认真地推敲和研究,才能动手开始作画。

这给我们的教学,学习以及山水画创作作出了很好的表率和借鉴作用。这也给石涛倡导的“师古人不如是自然,师自然不如师造化”是一脉相承的。我们在教学中始终要注意教育学生,自觉地学会走入生活贴近自然,去认识、去感受、去观察、去分析研究大自然的万千变化,掌握自然变化的规律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表现方法,用自己的智慧去创作出无愧于时代而又充满生活气息的作品。那种只知道临摹,对前人的东西进行东拼西凑或泥古不化的方法是不可取的,是没有生命力和出路的。提倡走出画室,到自然中去感受自然的灵气,抓住自然中最有特征,最有普遍的性的规律,吸取自然中的艺术营养为自己的创作服务。这是我们学习和研读这篇文章主要的现实意义之所在。

在取得了对大自然认真观察、认识、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学会如何去提取创作的精华部分用于自己的创作。明白照搬自然、单纯地再现然本身,并不是艺术创作,正像清代画家石涛一样“搜尽奇峰打草稿”,集千岩万壑于一体,集千山万水于一画,这样的创作就会汇天下精华于一画。这样的作品才会打动人的心灵,才会与观赏者之间搭起沟通心灵的桥梁。这便是艺术创作的真谛。

三、关于继承与创新

优秀的文化传统需要我们去继承和发扬,继承的目的是发扬光大。那么一切传统的东西也需要我们去批评的吸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人们借助先进的媒介对事物的观察会更加全面和科学。这些比古人更先进,认识比古人更加透彻。那么我们的山水画教学和山水画创作更应该与时俱进,在继承先人的基础上努力创作出具有时代特征的新的表现方法和教学方法。过时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创作模式也应该加以革新。

比如我国的京剧和许多地方戏曲有着极其完整的套路和体系,如果加以改革好像就会变味而丧失原来的味道,就会失去什么原滋原味儿,就因为这样而难以改革。尽管国家也花了不少精力去拯救去扶持,甚至于去抢救这些文化遗产,但是效果却并不明显。尽管是什么国粹,现在的人会坐下来慢慢欣赏吗?现代年轻人会喜欢吗?不赢得年轻人就会失去明天,就会失去未来,就因为怕失去原滋原味儿,而舍不得伤筋动骨而使之慢慢成为古董放进博物馆。因为它的表现形式和内容与现代人们毫无相关,它就自觉地割裂了与现代人的关系,特别是割裂了与年轻人的关系。简言之,割裂了与明天与世界的联系,这难道不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吗?

时代在变,人们的思想在变,价值观和审美情趣与审美观在改变,那么中国画的笔墨技巧和表现方法以及教学方法也应该与时俱进,赋予新的形式和内容。

同时中国画也应该向其他画种学习,实际上我们早就提倡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为什么做起来就这么难呢?

在关于继承和创新的尝试,吴冠中、林风眠先生等老一辈艺术家们为我们作出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张大千先生晚年的作品也加大了改革的力度,我们应该在他们的基础上让中国画的表现方法赋予新的表现形式,注入新的生命。

参考文献:

[1]俞剑华编著.中国画论类编[M].人民美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