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小学教育见习报告

小学教育见习报告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3-14 15:09:3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小学教育见习报告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小学教育见习报告

第1篇

论文摘要:普通高校对部分身体异常和病、残、弱等特殊群体的学生开设保健体育课已成为学校体育教育的组成部分。当前,学校要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体现教育的公平性,普及体育及其健身理论,就必须把握好保健班学生体育这一环节,保障其接受体育教育的均等机会。为此,笔者从构建高校保健体育课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必要性、保健体育课程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内容的编制等几方面提出了一点思考,为完善高校保健体育课教学提供参考。 

 

一、保健体育课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 

1、保健体育与保健体育课 

保健体育教学是通过对体质与健康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和衡量指标等有关知识的传授, 帮助学生懂得人体保健的基本规律,鼓励学生有达到健康状态的愿望,引导学生合理而明智地利用已有的保健措施, 养成有益于健康的锻炼行为,并知道在必要时,如何寻求适当的帮助,使之达到最佳的健康状态。保健体育课是为身体比较弱、有某种疾病(暂时性或终身性)和身体某部分器官存在某种缺陷的学生开设的体育课程。 

2、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是指采取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的方法, 对由精神压力和冲突引起的心理障碍和躯体性不适反应,进行预防性教育和处置,以便达到指导青少年讲究精神卫生、帮助解决心理困惑、预防因心理障碍而导致的心理变态。高质量的保健体育课教学,可以改变身体异常和病、残、弱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体育锻炼既是一种身体活动,也是一种心理活动,因此,体育锻炼不仅有助于身体健康,而且对心理健康也有积极的作用。保健体育课与心理健康教育两者虽内涵不同, 但它们的确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心理健康有助于促进身体健康。因此,对高校病、残、弱“特殊群体”的学生开设保健体育课,要做到身体与心理健康教育合二为一,才能符合体育教育的基本要求。 

 

二、高校保健体育课的现状 

1、对保健体育课认识不足 

教育部于1992 年、2002 年先后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已把保健体育课列为高等学校体育课的一种类型, 并明确指出:“对部分身体异常和病、残、弱及个别高龄等特殊群体的学生,开设以康复保健为主的体育课程。” 

2、保健体育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的组织与方法针对性不强 

普通高校保健体育课程教学内容都不一样, 但大同小异。说明多数学校已认识到身体康复,不仅仅是生理机能的康复,更是通过体育手段,增强对生活、学习的信心,形成积极的期望。调查中还发现:多数学校把许多中国传统的养生、康复手段拒之门外,只有少数学校在开展,其原因是:多数教师因以前没有触及过此类教材,而不能适应教学。此外,多数学校未能安装健身路径等器材,康复体疗器材匮乏,不能更好地、各尽所需地开展体疗康复运动。由此可见,保健体育实践部分选择教材单一,重统一轻个体差异,这就很难激发保健班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使学生难以体验到保健运动的愉悦感, 其影响学生终身健身习惯的养成。 

 

三、保健体育课课程的构建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树立新的保健体育教学思维模式 

加强对高校保健体育课教学的组织领导, 重视体育保健课程的建设工作,加大实施力度,并推广传统康复、医疗体操及适应性康复体育的教材。任课教师加强对传统医疗体操,如练功十八法、八段绵、五禽戏、易筋经等进修学习,以适应教学。同时还应打破以现代体育运动项目为主的教学体系,逐步走向以增进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相结合,培养学生终身锻炼能力和习惯。将传统体育和现代体育有机地结合,构建一种新型的保健体育课教学模式。 

2、完善残疾体弱学生的教育体系, 培养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念 

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要切实把残疾人体育教育纳入本地区教育总体规划, 建立残疾学生体育教育的行政管理机构, 使残疾学生体育教育向正规化、科学化方向发展。同时结合特殊体育教育的发展规律,对现有的学生体育教学大纲进行相应的调整, 以便教师对各类残疾学生进行有效教学, 使体育保健课更加符合残疾体弱学生个体的需要,适应残疾人群众体育的发展要求。 

3、构建合理的保健体育课教材体系 

保健体育课教材的选择和构建, 应根据保健体育课程目标,在充分考虑保健班学生身体特点的基础上,选编教材。从保健体育资料及目前病残学生的现状看,保健体育课内容应包括保健知识,即为保健理论部分;身体练习,即为实践部分;个人选用部分,即为终身体育能力(自己创编锻炼方法组合或擅长项目的某此创新)。高校病、残、弱学生的康复不仅需要科学合理的体育锻炼, 而且需要营养和生活卫生方面的配合,因此,保健体育课理论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身体练习的内容应根据个别情况通过课外体育活动进行选择。 

4、建立合理的保健体育考核办法 

客观地评定学生的成绩既能反映教师的教学质量,又能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激发学生锻炼身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合理考核高校“特殊群体”学生在校期间体育水平的综合能力,有利于通过科学的考核评价来提高高校保健体育教学质量。高校保健体育课的考核应根据教材内容体系而定, 把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与现代体育项目相结合,对病、残、弱学生加大课外体育活动考核比例,以创编锻炼方法组合和擅长项目选择考试,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做到以人为本,遵循病、残、弱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兴趣爱好,以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学生所用,便于学生课外自学、自练,达到终身体育锻炼的能力。 

 

四、总结 

总之,新形势下的高校残疾体弱的体育教学,要将“康复、保健、健身”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使学生掌握康复、健身的基本手段、方法和保健的基本常识,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为终身体育与保健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徐晓阳.关于健康教育内容的思考[j].体育学刊,2002,(4). 

[2]杨祥全.太极拳对普通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3,(1). 

[3]教育部颁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教体艺,2002,13. 

[4]虞荣娟.高校运动保健教育的几个问题[j].体育与科学,1996,(5). 

[5]于蕴,虞荣娟.对普通高校身体病、残、弱学生开设保健体育课的探讨[j].南通工学院学报,2001,(2). 

[6]邹继豪,等.面向21 世纪中国学校体育[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第2篇

关键词: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3-0215-0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实现了快速发展,高等教育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自1999年高等教育扩大招生以来,截止到2012年底,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数量达到2 442所,在校生达到2 391.3万人,毛入学率达到30%,高等教育进入国际公认的大众化教育阶段。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教育质量问题也越来越成为全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

一、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内涵

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就是为全面确保和提高教学质量而建立起来的组织与程序体系。主要是指高等学校为完成预定的本科教育目标,综合发挥目标导向、条件保障、评价与诊断、反馈与调控、激励约束、监督控制功能,校内全员参与、全程实施,形成一个任务、职责、权限明确,能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质量管理系统。

二、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

一个行之有效的高校本科教育内部质量保障工作体系由六个部分构成:

(一)教学质量保障目标系统

高等学校制定学校质量目标,明确自身的发展方向,依靠质量目标、质量标准对教职工的工作进行规范和约束,引导他们调整自己的质量行为。教学质量目标系统主要包括:(1)人才培养目标的设计: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培养方案、专业规范等;(2)人才培养质量:教学大纲制定、教材选用、师资配备、课堂教学质量、实践教学质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考核方式等。

(二)教学质量保障决策与指挥系统

教学质量保障的决策与指挥系统通常由校长、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和教务处等人员和有关部门组成。主要任务是对教学管理目标和教学质量标准进行决策,制定学校政策措施,组织指挥和协调学校教学质量管理活动,并总结经验和不足。这个系统是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

(三)教学质量保障决策执行系统

教学质量决策执行系统由校和院系二级运作模式组成,主要由校和各院系负责教学工作的行政管理人员共同组成,另外还应该包括学校各级党委、社团组织、后勤等,执行学校指示决定,真正实践人才培养质量的全过程和全员管理的思想。

(四)教学质量保障信息管理与反馈系统

教学质量保障信息管理与反馈系统的目标是收集、分析研究、反馈教学质量管理和质量结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质量改进意见,落实改进措施,检查、验收质量改进效果等。该系统通过相关制度和规定,建立教师、学生、管理人员、用人单位等多主体的教学质量信息的收集、反馈、改进机制,为教学管理与决策提供依据,形成有效的、持续的教学改进机制,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信息管理与反馈系统应建立以教务处、督导室为主,就业指导中心、各院(系)、学生信息员、学生家长、毕业生、用人单位、社会机构等共同参与的教学信息反馈机制,同时还应有专业信息管理的人员参与。

(五)教学质量保障评价与诊断系统

教学质量保障评价与诊断系统主要是对人才培养关键环节的评价与诊断以及日常评价与检查制度的完善。对人才培养关键环节的评价与诊断要多种途径并用,多个主体参与,对课程、教师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等进行评价和诊断。日常评价与检查制度的完善要与专业评估结合,定期诊断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坚持日常教学检查和“三期”教学检查,进一步完善教师教学质量网上评价系统,使评价标准更科学,实现多层次、即时动态评价。

教学质量保障评价与诊断系统应该由分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主管,由高校学术委员会、教学委员会成员,专职的信息管理人员,以及从事教育统计、测量与评价的专家共同组成。

(六)教学质量保障检查与监督系统

教学质量保障检查与监督系统的目标是通过监督教学质量保障项目的执行情况及质量保障体系的运行情况,及时控制影响教学质量生成的各个要素,提高教学质量管理水平,保证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检查与监督系统是整个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正常高效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由高校教学委员会、学术委员会负责人和党办、校办主任组成。

三、现阶段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普遍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工作日趋成熟,但仍存在一些问题。目前,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一)教学质量评估不够完善

一些学校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不够科学客观,缺少创新性和适应性,没有充分考虑高等学校的多样性,出现不同的高校采用相同的评价指标体系,不同的学科课程采用相同的指标体系的现象。由于各个高校、各个学科课程的具体情况不同,降低了评价工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影响了教师对于评估的积极性和教育质量的提高。没有分类分层的指标体系,可能会导致千校一面的结果出现,不能很好地促进高等学校发展的多样化。

第3篇

(一)戴明环的阐释

现代管理理论认为,有效的管理活动是一个闭合的环,是一个持续改进与提高的过程。戴明环是著名质量管理大师戴明提出的一种科学、系统的思维方法和管理程序,由P(Plan)计划,D(Do)执行,C(Check)检查、评价,A(Action)修正或总结四个阶段组成,又称“PDCA”动态循环。“PDCA”不断循环而形成了一种管理系统,这一系统是由一组共同作用而又彼此独立的一系列管理环节组成,通过这一系列的管理环节对任何一项活动全过程控制、明细分工、明确责任和持续改进,最终达到组织目标。

戴明环作为一种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程序,,现已成功地被应用到环境管理、安全管理、医疗、政府行政等诸多领域。

(二)地方高师院校基于戴明环运转模式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

鉴于戴明环在诸多领域成功应用的经验,我们可以借鉴其动态循环管理模式,结合学校开展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的实践,构建权责明确、层次分明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

1.计划阶段:学校决策系统(含制度系统)。学校的教务管理部门是教学质量监控的中枢系统,是决策中心。负责健全和完善各项教学管理制度,对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进行调控,对教学重大问题进行决策,根据信息反馈系统提供的信息,对教学工作做出调整,及时对教学检查评估系统提出指导性意见,保证全校教学监控工作的正常运转。

2.实施阶段:指组织系统。组织系统是实施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的主要载体,是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高效运行的保证,由行政事务管理系统和学术管理系统构成。行政事务管理系统与高校现行的校、院二级教学管理体制基本一致,学校是教学管理的主导,侧重对教学管理过程的指导、协调和研究功能,学院则是教学管理的实体,承担学校各项教学管理制度与政策的具体组织和实施工作。学术管理系统由校教学指导委员会以及下设的专业建设委员会、课程建设委员会、教材建设委员会等组成。

3.检查评价阶段:指评估与检查系统。评价是衡量、评判各主要教学环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手段,是教学质量保障的有机组成部分。我校始终坚持“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评价方针,定期开展院系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教研室教学管理评估、教师课程教学质量评估、课程评估、本科专业评估和学生学业质量评估工作,并制定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促进各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4.修正总结阶段:信息反馈系统。信息反馈是教学质量系统得以持续动态、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通过实行听课制度、教学检查制度、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学生评教等制度,由教学调研员、学生教学信息员、教师、教学管理人员等多渠道收集教学过程中需解决的问题,并进行整理、分析,然后将整理结果如实、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相关学院、相关教师进行整改,从而为决策系统修订完善规章制度提供科学依据或制定下一轮教学管理目标做出正确决策。

决策系统(含制度系统)、组织系统、评估与检查系统、信息反馈系统形成一个闭合的环,对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执行办法,及时反馈和开展调研、总结,不断进行新的决策,修订新的目标,再实践,再实现新的目标。如此循环往复,不断解决教学中的教与学的矛盾,促进教学质量的持续稳步提高。

二、戴明环式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的实施

(一)完善本科教学管理制度,为教学质量监控的实施营造制度环境

一套完整、科学、严密教学管理制度是实施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的根本依据。为此,我校重视教学管理制度建设工作。根据不同时期对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要求,及时制(修)订和完善与学分制相配套的教学管理制度。现行的教学管理制度涉及教学改革与建设、学籍管理、教务管理、质量监控、实践教学、专业与课程建设、教材建设等7个方面,涵盖本科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同时,还制定系列教学激励政策,对教学工作业绩突出教师及团队授予教学能手、教学新秀、教学团队等荣誉称号并设立专项奖励基金;两次修订《广西师范大学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办法》并严格执行,力求做到奖惩分明。目前学校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体系。

(二)加强日常教学检查,严格执行规章制度

学校采取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结合的方式,根据不同时期工作重点及教学上存在的问题开展侧重点各异的教学检查:第一,定期开展期初、期中、期末“阶段性”教学检查。期初重点检查教学准备、师生到课率情况;期中重点检查教学进度、教学内容和效果、学生学习状态;期末重点检查考风、考纪、试卷、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第二,不定期随机检查师生课堂教学规范行为,如师生到课率、教学进度执行情况、教师迟到和提前下课现象、学生课堂纪律等;第三,重点检查教学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如学生反映大、教学效果差的教师实行专人跟踪式检查,对考试、毕业论文(设计)、实验教学等重要的教学环节进行专项检查。通过多形式、制度化、规范化的日常教学检查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一线中的问题,将监和控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开展教学评估与检查,落实专项制度

学校重视开展教学评估与检查,组织了院系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教研室教学管理评估、教师课程教学质量评估、课程评估、本科专业评估和学生学业质量评估等评估工作,并在评估过程中形成了规范的评估工作程序。此外,各项专项制度也得到落实。

1.校领导现场办公制度。校、院系党政领导定期或不定期深入各院系进行现场办公,解决院系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与教学有关的问题。

2.听课制度。规定各级领导和教学管理人员、教师每学期的听课时数,并深入课堂听课,了解课堂教学情况,要求认真填写和保存听课记录册,提出改进意见,及时反馈。

3.教学调研员调研制度。从2003年开始,我校从各院系退休教师和在职教师中聘请工作责任心强、教学水平高、管理经验丰富的教师,组建了学校教学调研员队伍。2007年,为了充实教学调研员队伍力量,充分发挥教学调研员的督导作用,组建了校、院两级教学调研员队伍。校、院级调研员经常深入课堂听课,对教学工作进行监督、指导、评价、反馈。

4.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学院在每个年级每个教学班中精选1-2名责任心强、学习好、能力较强的学生作为教学信息员。对教师每节课的课堂教学进行监控,提出改进课堂教学的意见和建议。

(四)教学信息反馈及时、渠道畅通

第4篇

现代社会要求具有时代特征的现代人才,在具备丰富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要结合企业实际需求,掌握娴熟的技术操作技能。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的探索,能够形成校企优势结合和有效利用,在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通过实训给学生提供一个可以进行实践操作和探索的机会,将课堂知识与实际工作项目相结合,培养出符合企业各方面需求的专业人才,在带动企业发展的同时有效减轻学生的就业压力。

1 高职IT服务与外包行业的现状分析

现阶段市场对专业IT服务与外包人才需求量大且紧迫,培养该行业的优质人才是一项紧急而重要的任务。传统教学模式偏重于对于计算机专业技术的讲解,不注重对于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容易造成学生所掌握的知识与企业需求不符, 不利于企业的良好发展,而现代社会竞争激烈,这一状况也会增加学生的就业压力。[1]传统教学模式也造成了高职教师在实践方面的经验欠缺,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容易传输给学生错误的实践方式,一点小的失误就可能造成企业中巨大的亏损。因此高职院校和企业在丰富专业知识内容的同时,要重视实训课程,构建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高职IT服务与外包实训教学体系。

学校和企业要充分认识到校企合作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积极参与到校企合作模式下的人才培养计划中。在政府宏观调控的指引下,制定与企业实际相结合的教材,设计创新型课程,建设校内外内训基地,实现校企合作的高职IT服务与外包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

2 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开展的重要意义

2.1 校企合作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人才的培养在注重其理论知识掌握的同时,实践操作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理论教学是学生思维发展和智力提升的基础,而实践过程是拓展学生思维、帮助学生智力运用的良好方式,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都是是促进现代高职教学成果的重要因素。

2.2 校企合作教学模式有利于促进校企共同利益的实现

学校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共同承担学生的教育责任。高职和企业通过深入交流与探讨制定出符合双方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在方案执行过程中优势互补,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效结合,最终企业收获的是一批具备高素质专业能力的对口人才,而学校也成功解决了学生在就业方面的问题,前期各自付出,后期各取所需,促成一种双赢局面的达成。

2.3 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整体需求

由于传统教学模式偏重于课堂内教学,导致学生普遍实践能力薄弱,不能够完全满足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校企结合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改善这一状况,提高学生对于专业操作的掌握和开发能力,在为企业提供优质人才的同时有效缓解学生的就业压力,因此,校企结合教学模式的开展是符合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重要举措。

3 构建校企合作下高职IT服务与外包实训教学体系的策略

3.1贯彻和实践政府各项政策

依据如《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通知》、《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文件,政府部门应充分发挥其宏观调控的作用,加强校企合作下的高职IT服务与外包实训教学体系的法规约束,建立合理的校企合作组织机构,有效促进校企合作关系的达成。

3.1.1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

现阶段校企合作下的高职IT服务与外包实训教学模式仍没有健全的法律法规约束,政府应制定详尽的法律条例,明确校企合作模式中企业和高校各自的应尽职责和业务。对于企业参与高职IT服务与外包实训教学提供政策奖励,如税收优惠,以此提高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

3.1.2 建立校企合作的组织部门和机构

政府在建立健全有关校企合作的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在地方上要建立相应的组织执行机构,并责任到岗、责任到人。校企合作组织机构的建立,有助于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功能,还可根据各地的不同实际情况和不同行业发展需求组织专项办公室,从而促进校企合作下的高职IT服务与外包实训教学的全面发展。

3.2 发展特色校企合作下的高职IT服务与外包实训教学

高职院校和企业应根据各自需求寻找利益平衡点,积极投身于校企合作的特色办学,制定符合校企合作模式的创新教学课程,组建优良的师资队伍,建设配套的教学实训基地,加强对于企业储蓄人才的全方位培养和提升,最终实现校企双赢。

3.2.1 高职院校应转变思想,改善现有的教学模式

高校实行校企合作下的办学模式,不仅是针对教学模式本身的创新,教师和管理者更要深入理解其内在含义,在内心深处给予支持。要积极转变现有的传统教学理念和思维方式,在分析当前教学现状、总结现存教学问题的基础上,加强与企业的深入交流,探知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点,结合企业实际操作运行经验编制新教材,促进学生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共同提高。[2]另外,由于传统教学多偏重对于教材理论知识的讲解,导致高校教师普遍实践能力薄弱,不能够更好地带领学生进行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因此,在思考如何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同时,要加强对于高校教师的专业技术掌握和开发能力的培养,对于教师在专业领域的重大研究成果和证书考取进行激励,全面提高高校的师资水平,为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学生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提升提供保障。

3.2.2 企业应积极参与到校企合作中对于学生的教育中来

校企合作模式下企业在投入一定经济成本的同时,收获的是与本企业需求高度契合的专业人才,能够有效促进企业效益的回转,提高品牌影响力。因此,企业要把对于高校人才的培养纳入自身发展计划之中,树立积极的合作意识。企业要与高校建立中长期的合作规划,优势互补,结合自身实际协助高校编制教材、设计课程。从这个角度来讲,企业的需求对于高校的学生教育方向是起主导作用的。可根据企业运营的不同阶段和角度,如IT技术研发 、市场接洽和内部管理等,进行有针对性的差异性教学,培养出能够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专门人才。

3.2.3 校企共建实训基地

校企合作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实训,而且学生接受教育的最终结果就是为了进入实际工作岗位,因此实训基地的建设是非常重要而且必要的。校企要联合打造校内外实训基地,学生通过有企业工作项目融入的实训操作过程,能够加强对于教材理论知识的吸收和运用,提高专业技术操作能力,激发学生投身IT行业的信心和动力,全面提升其综合素质。

3.3 建设完整的校企合作保障体系

校企合作保障体系的建设是校企合作顺利推行的重要保障,可从政府、高校和企业三个方面进行。

3.3.1 政府方面的保障措施

政府应制定合理的法律政策和实施细则规定,对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IT服务与外包实训教学体系构建进行有效的指导和制度规范,并对有关部门的实施进行监督。除此之外,政府还要做好企业和高校发展的后台保障,必要时在资金和物力方面提供支持,以确保校企合作的顺利进行。[3]

3.3.2 高职院校的保障措施

高职院校要将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保障学生接受教育的权益,提高学生满意度。学校要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强度和深度,准确了解企业需求,积极与企业研究制定新型教材,设计合理的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实现夜色教学。并对校企结合模式开展的过程不断进行细节调整,为学生的发展尽最大努力。

3.3.3 社会企业的保障措施

对于企业在校企结合模式下的高职IT服务与外包实训教学体系构建中的保障举措,首先要转换思想,认识到企业参与学生教育的对于企业本身的重要意义。制定与学校合作的中长期的合作计划,将企业运营过程中的要求一一细化并反馈到高职的教材和课堂中。通过实际工作项目与实训的结合,帮助学生完成理论与实践的转化。另外,企业要注意跟进学生的学生的学习进度,结合学校理论进行不断调整,以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

第5篇

一、目前小学教育专业教育见习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根据我院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育见习属于实践环节,分别在第三和第五学期开设。两次见习的任务不同,第一次见习为宏观见习,是从整体上了解小学教育教学各个环节,如校园文化、小学课堂管理、班级设置、课程安排、课外活动等等;第二次见习为课堂观摩,即微观见习,通过对小学课堂教学活动现场的观摩体验,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小学课堂教学活动的类型、目标、组织形式并掌握课堂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的方法,为以后进行小学教学设计和组织小学课堂教学活动打下基础。每次见习时间为一周,两次见习都采取全程跟班形式进行,各班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分别分配到小学各年级各班(每小组4~6人),全程体验小学教学工作。这种见习方式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已经慢慢形成了一套固定的做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这种见习模式虽然便于统一管理,安排也相对简单,但存在的问题也逐渐凸显。

(一)教育见习的目的、任务不明确,见习前的准备不足

目前我系教育见习的动员方式主要是:举行见习动员大会和发放见习手册。见习动员大会在思想上对学生进行鼓励,是一种口号式的动员,缺少专业性指导。教育见习不仅仅是熟悉教学工作情况、积累间接或直接教学经验的过程,更是感受教师生活,提升教育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根据问卷调查,笔者发现:在回答“见习之前学校为您做了哪些前期工作”时,有50%的学生选择了“召开见习动员大会”,20%的师范生选择“课堂教学视频观摩”,只有一小部分学生选择“教育见习专题讲座”。虽然,多数见习之前都召开了动员大会,但大会上并未对见习期间的任务进行明确。学生不了解见习的任务,将见习狭隘地理解为“听几节课、写课后感受”,大大降低了见习的效果。同时,当被问及“每次见习之前,您会主动了解见习学校哪些情况”的时候,多数学生选择的项目是“学校地理位置”,选择比例高达90%。除了地理位置之外,只有18%的学生主动了解学校的发展历史,20%的学生选择了解现任学校领导。仅有2%的学生选择主动去查阅见习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因而从总体上看,学生在见习之前并没有对见习学校有深入的了解,仅仅一周的见习时间无法让他们在见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理论建构和实践教学之前是否存在差异,见习的效果大大降低。

(二)见习时间较短,建立的实践基地学校过少

见习应该让学生了解体验到小学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如:校园文化、班级设置、课外活动、班主任工作、第二课堂、教学设计与组织等等,而在实际见习活动中,由于时间只有一周,所以通常都只是学生在课堂上听听课,帮小学教师批阅作业,同时,据部分学生反映,由于见习时间过短,有的班主任教师怕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将一周时间缩短为三天,集中听几次公开课,这样导致学生没有机会了解小学阶段整个学科设置,更不能参与体验班主任工作、第二课堂、集体备课等等活动。

(三)见习过程中,学生表现被动,指导教师也未发挥应有作用

虽然教育见习活动中都安排了教师带队指导,但指导的效果并不佳。一方面,大部分教师一般都是以组织者身份,将学生安全带到所在见习学校,然后在安排的班级里听够所要求的课时数,再将学生安全带回学校,就算完成了见习指导任务。同时,由于见习指导教师本身有教学任务也不能时时跟班检查指导。所以,对于指导见习生如何观课、议课、如何与小学生接触并召集学生及时反思总结见习心得等具体工作做得很少;另一方面,笔者观察发现见习过程中,见习生比较倾向于和同伴交流,不愿意直接主动地与在职小学教师进行交流互动,他们既没有在见习听课中表达自己的想法,也没有积极主动地发起互动。在访谈中,见习生告诉笔者,“老师们的工作任务都繁重,每天的工作一环接一环很紧密,哪有时间和我们交流。”“我怕自己说的内容太幼稚,让人家笑话。”“我们见习生一批一批地来,估计老师们都烦了吧,不搭理我们。”“我们到了见习学校,感觉自己和老师们完全没有共同语言,不好意思向他们提问。”

(四)见习结束后,缺乏总结反思

多数学生认为听课结束也就意味着见习结束。在访谈中,笔者发现,当被问及“听完课后是否会积极反思”时,大部分见习生回答:“听课时,我记录老师课件上的内容,教师提问后我常常在思考该问题的答案,并不会主动思考教师的教学行为背后的用意。一节课结束我记完听课记录应该算完成任务。”可见,学生在见习期间仍然只注重教学内容而非教学过程,不会主动记录课堂上学生的反应、师生互动效果等,无法理论知识与现实的教育现场联系起来,在听课时表现出思维定势。常常是“带个本子去,带个本子回来”,没有对问题的预设和思考,见习过程完全是“随波逐流”。此外,多数学校都是见习生在见习结束后,将自己写的见习心得体会及见习手册填完交给带队教师,然后,带队指导教师根据学生上交的材料以及自己的主观印象打一个分数。见习心得体会应该算是学生的反思性作业,是反映学生见习效果的重要参考,但由于见习前学生没有得到专门的指导,见习心得体会大多是一般性的感受,专题报告和研究很少。由于一般作业是由带队教师负责批阅,教育学、心理学、教材教法老师很难从学生教育见习中存在的问题来改进自己的教学,这使得教育见习的效果大打折扣。

二、改进小学教育专业教育见习的几点建议

(一)确立教育见习课程地位,明确教育见习目标

教育见了作为教育实习和某些课程教学的一个环节之外,还应当作为课程计划中不缺少的、独立的重要教学实践性课程加以实施,应当把它放在与教育实习、毕业论文等实践性课程同等地位予以重视。对于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需要在实践中掌握的技能主要有:教学技能(包括备课和教案编写能力、课堂教学能力、评课能力、课后答疑和作业批改能力等)、管理技能(包括班主任工作能力、课外活动组织能力和学校工作协调管理能力等)和教育教学调研技能。根据理论教学的进度和学生知识水平,把三大技能的观摩学习进行规划,合理分解到不同批次的见习中去。各批次见习目标规划好后,应写进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这样才能使见习活动目的性更强,更好地达到教育实践效果。具体来说,应当在每次见习之前明确向学生告知见习的性质、任务、要求、纪律和安排,并说明见习之间的递进关系,让其有所准备,有所提升。具体而言,第一阶段的分段目标是初步体验,学生初次走进实践基地学校,探索教学实践过程,以体验、观察为主,要求学生听课10节以上,做好听课笔记和观察记录;第二阶段目标是在第一阶段基础之上,进一步进行观察,要求学生至少自己撰写2份教案,与指导教师进行更为深入的交流,探讨教学实践问题;第三阶段目标是要求学生能够进行一次讲课,或者由小组代表进行讲课,全体组员评课,从而直接获得实践经验。

(二)准备充分,合理安排

见习前,应当对见习生进行培训,使其明白此次见习的目的、任务、要求,使他们提前做好见习的充分准备。带着任务去见习,学生就知道自己在见习中应做好那些事。充分准备还包括提前与见习小学取得联系并告知他们见习目的及应提供何种帮助,对于接纳不了或无法提供帮助的小学应及时更换。合理安排体现在以下方面:合理安排时间,根据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课程安排调整见习的时间,使其能与相关课程保持一致,同时,考虑实践基地小学承担的大量接待见习生的任务,可适当扩大见习学校而不是缩短见习时间。

(三)优化指导教师队伍,使教育见习的指导专业化

学生见习过程中离不开指导教师的指导,见习指导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带领学生安全进入见习学校,管理学生见习纪律等,还应该对学生在见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这就要求见习指导教师不仅要有大学课堂教学水平,还要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拥有小学一线教学经验并掌握最新小学教育理念。为使教育见习高质量地完成,首先要对指导教师进行培训,比如:派青年教师进小学挂职锻炼;与小学教师结对子,搞研究;聘请业内专家或小学名师进行讲座等。通过这些措施提高指导教师的素质,对于学生在见习中出现的问题能给出专业的解答,并帮助他们发现问题,提高其教育科研能力。

(四)及时总结,做好见习评价

见结是对见习工作的整个过程以及效果进行综合的、客观的评价,也是一个消化、吸收、提高的过程。及时有效的见结是见习工作取得重要成效的保证。见习中所获得的感性经验,只有经过认真深入的总结才能转变为理性认识。在每一次见习结束之时,指导教师都必须及时召集学生进行见结。

(五)建立高校与教育实践基地合作共赢的关系

第6篇

论文摘要: 教育实践活动是塑造专业化教师的重要途径。但当前高师院校还没有把教育实践真正作为一种课程去建设,职前教师培养依然遵循的是强调专业知识的理智取向。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实践课程亟待改革,要正确理解其专业意义,科学地建构实践类课程体系,恰当选择课程内容,正确地进行实施与评价。 

 

近年来,教师职前培养模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受到批评最多的是理论与实践的分离。小学教育专业出现在高等教育中虽然只有十年左右的历史,但教育实践问题却日益凸显,这些问题导致职前教师出现专业情意淡薄、实践性知识积累不够、对实际教育教学体验不足、工作适应期延长的严重缺陷,影响到人才培养质量。教育实践课程已成为严重影响小学教育专业发展的瓶颈因素,突破这一瓶颈是当今高师院校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正确理解教育实践的含义 

长期以来,人们对于教师教育过程中的教育实践的理解比较狭隘,往往将它与教育实习等同起来,这主要缘于教育实习一直是教师教育中师范生得以深入中小学的唯一机会。但这种先理论后实习、理论与实践断裂的培养模式已遭到广泛的质疑。 

小学教育专业植入高等教育体系之后,要真正培养出专业化程度较高,即能尽快胜任教师工作并能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要求和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本科层次的小学教师,首先必须突破“教育实践活动即教育实习”的传统观念,在师范生进入小学进行教育实习之前,就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实践活动,使其做好教师意识和专业精神、教师基本功、教育教学技能和教育科学研究能力等各方面的充分准备。同时,在教育实习之后,也应让师范生有机会反思、纠偏补漏和再实践,从而使认识与实践的结合走向深化。 

因此,教师教育中的“教育实践活动”,从活动场所看,不仅包括在小学进行的实践活动,而且包括在师范院校内和其他教育场所进行的实践活动;从活动内容看,不仅包括要完成多重任务的教育实习,而且包括任务相对单一的教师基本功练习、教材研习、教育教学技能练习、教育科学研究研习、社会服务等各项活动;从活动方式上看,应包括合作研讨、观摩(见习)、模拟教学(微格教学)、参与竞赛、实习、有偿或志愿服务等多种方式;从活动组织形式看,应包括集体性实践活动、以小组为单位的实践活动和个体独立的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从组织管理看,除了有由学校统一组织的活动外,还可以有师范生在学校教师引导下自发的实践活动。 

二、正确把握教育实践类课程的专业意义 

教师职业具有“双专业性”,教师教育课程是形成教师双专业性质的决定性因素。 

教师教育课程应该包括教育信念与责任、教育知识与技能、教育实践与体验三个领域,而不仅仅是教育学、心理学和教材教法。教师教育课程从课程内容上可分为教育理论课程、教育实践课程两大类。教育实践课程与教育理论课程同为小学教育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一种以实践性为主的综合性实践课程。 

教育实践课程是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的核心部分,是教师教育特色的集中体现,也是小学教育专业的特色所在。原因在于:1.中小学教师不是以其所教学科为专业,而是把“教育行为与教育活动”视为其专业表现的领域。中小学教育活动最鲜明、最本质的特征就在于它的实践性,而不是理论性;2.中小学教育教学活动鲜明的实践性要求中小学教师要具有一定的实践性知识。这种实践性的知识是与教师的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相对应的,其获得的基本途径是真实的教育情境与教育现场。离开了教育实践课程,职前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培养就是句空话。因此,在整个教师教育课程中教育实践课程具有核心价值;3.小学教育教学就其内容来讲是简单的,但就其教学内容的心理化来说却是复杂的。事实上,教育对象越是低龄化,对教师专业素质的要求就越高,小学教师专业素质更多的是体现在其拥有的实践性知识上。丰富的实践性知识是小学教师最重要的专业支撑。 

三、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实践课程的改革思路 

(一)恰当选择教育实践课程的内容 

高等师范小学教育专业的教育实践课程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具体内容。 

1.专业情意培养 

专业情意培养主要包括:初步认识小学教育,懂得小学教育的意义;了解小学教师的日常工作及其专业精神;热爱小学生,愿意从事小学教育工作。目的是帮助师范生自觉地以“教师”的素质要求发展自己,促进其从以学生身份被动地接受学习向以准教师的身份共同研究教育现象的转变。课程实施形式上应灵活多样,既可以走出去,又可以请进来。如可以安排与小学教师的交流活动,既要与优秀教师交流,又要适当与从师范院校毕业不久而较有成就的年轻教师交流,以促使师范新生树立起远期的目标和近期可及的目标。 

2.班主任工作能力的培养 

班主任工作能力培养主要包括:(1)班集体建设的实践。要求学会制定班集体建设规划、班级学期工作计划与总结;(2)学生个案研究实践。要求学会帮助“后进生”,学会写儿童个案研究报告;(3)班队活动设计与组织实践。要求学会设计班队主题活动方案,组织班队主题活动,能较好体现设计方案;(4)课外活动设计与组织实践,要求学会制定班级课外活动规划,组织小学生课外活动,符合活动要求。 

3.教学能力的培养 

教学能力培养主要包括教学基本功、教学基本技能和教学基本环节三个方面。 

(1)教学基本功。包括汉字书写(三笔字)、普通话与教师口语、即兴演讲、简笔画等。 

(2)课堂教学技能。包括导入技能、讲解技能、提问技能、课堂组织技能、交往互动技能、创设情境技能、板书技能、结束技能。 

(3)教学基本环节。包括教学设计、上课、说课与评课、开放性、个性化作业设计、个别辅导等。 

4.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 

教育科研能力培养主要包括:(1)案例研究的撰写。能够选定案例、围绕案例搜集资料,写出符合要求的案例描述;能够分析案例,能够写出符合规范的案例研究报告。(2)教育故事撰写。能够撰写出符合要求的教育故事。(3)教育行动研究。能够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围绕教育见习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行动研究,能够撰写出符合要求的行动研究报告。 

5.自我专业特长的培养 

可从自身资源和小学教育教学的发展趋势出发,确定几项自我专业特长,如具有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整合能力。包括制作多媒体课件能力、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能力。还如具有初步的双语教学能力,能在小学中高年级进行数学、品德与社会、科学等科目的双语教学等。 

(二)正确进行教育实践课程的实施与评价 

1.实施的基本原则 

一是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主要是教育见习、教育实习等活动课程和学科类课程的结合。二是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做到见习分散,实习相对集中。三是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在搞好校内教育实践训练的同时,必须充分重视校外空间的作用。各类教育实践基地应该是校外教育实践的主平台。 

2.实施的基本途径与形式 

教育实践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分为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两种。校内实践的具体形式主要有学科教学、微格训练、小组模拟训练、各种教学实践竞赛活动、社团活动、助教、助研、助管、寝室每日练活动、小学名师讲坛与观摩课等。校外实践的具体形式主要有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教师成长协作团、做家教、担任培训(辅导)班教师、假期社会实践活动等。 

3.考核与评价 

(1)将教育实践活动同学分挂钩,适当加大教育实践课程学分比重。 

(2)制定教育实践课程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相应的考评组织。 

(3)教学基本功实行资格证制度,每年定期考核,凡有一项教学基本功不合格的不能进入教育实习。 

(4)评价主体多元化。对每次重要的教育实践活动都采取学生自我评价、小组互评、指导教师(包括小学指导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办法。 

 

参考文献: 

[1]惠中.我国小学教师培养的创新与发展[j].全球教育展望,2006,(1). 

[2]刘捷.专业化:挑战21世纪的教师队[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第7篇

一、重视通识教育课程,增强全面性

小学教师对小学生的启蒙是全方位的,小学教师应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具有宽厚的文化底蕴和较强的艺术修养、人文修养与科学精神,以适应21世纪小学教育对高素质师资的迫切要求。因此,应重视通识教育课程,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为其打下宽厚的科学文化知识基础,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促进各种素质的相互渗透和协调发展。

1.加大通识教育课程的比例

根据师范类学生培养特点,特别是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特点,可以适当增加公共必修课的比重。西方发达国家普遍重视通识教育课程,认为广博的通识教育知识是未来教师从事教学的必要条件。根据唐松林的研究,国外的通识课程在整个课程设置中所占的比例为美国40%、日本37.7%、德国33.3%。借鉴国外经验及国内的教学实践,根据我国师范教育培养的特点,应当大力研究通识课程结构,设置更适合专业发展需要的通识课程。设置的公共课程所占总课时的比例至少应达到30%。普通教育课程的设置要在原有政治、英语、计算机和体育课程的基础上,调整课时比例,增加课程内容。注重加强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教学内容,增强基础文化科学知识的课程内容,强调文理渗透,强化综合素质教育。

2.增加通识教育课程的门类

为了培养精于素质教育的复合型小学教师,必须增开素质类课程,构建以德育类课程、工具类课程和素质类课程三位一体的通识教育课程新模式。一是改革德育类课程的教学,实行“理论讲授+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模式,减少政治课的学习时数,加强社会实践,通过指导师范生参与社会实践,将理论运用于实践来提高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二是通过强化工具类课程来加强通识教育课程,主要是增开一些新的工具类课程,如外语、计算机、大学语文、高等数学、应用写作、演讲与口才等。三是增开素质类课程。主要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领域,旨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开设的课程可以包括中国近现代史、人文科学概论、中国文化概论、外国文学、中国文化、实用写作、科技发展史等内容。还可以开设一些美学艺术类的课程,如美学概论、艺术思潮等课程,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品位,使学生整体素质结构合理,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二、整合学科专业课程,增强综合性

学科专业课程是教师教育课程的核心和基础,教师所掌握的学科专业知识与教学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从世界各国小学教师培养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来看,小学教师必须从事多门课程的教学,每一位教师不仅能胜任一个班级的几门主要学科的教学,还应具有指导多种课外活动的能力。再加上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课程的综合性,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具有很强的基础性和综合性,现代小学教育强调培养“厚基础、宽口径”的新型教师。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科专业课程改革也要与学科的发展趋势相适应,体现综合性,注重课程内容的整合。我们应按照少而精、博而通、深入前沿的原则和思路,重新选择和确定学科专业课的基本内容,对学科专业课程的内容进行整合。应注意学科知识内容的综合,形成综合化的知识结构,培养教师洞察、剖析、选择、整合和迁移的能力。如大学语文、大学数学等课程,避免了学科知识划分过细、每一部分都力图自成体系的弊端,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和小学教育教学的实际对本学科知识进行模块式重组,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课程内容体系。小学教师的学科知识强调博而通,应简化课程内容,主干课程要少而精,更新课程中的陈旧知识以及实用性和基础性不强的知识,反映该学科的前沿内容,使课程内容体现出时代的强音和可持续发展的特质。为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有宽厚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走上工作岗位后,在任教学科上有广泛的适应性,同时在某一学科领域有较深厚的功底,学有专长,每个方向的学生在扎实掌握本方向的学科专业知识外,还应掌握2~3门的相关学科的内容,本学科内部以及本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形成内在联系,建构新的知识体系,适应跨学科教学的需要,为他们将来成为小学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打下坚实的学科基础。

三、拓宽教育专业课程,增强实用性

教育类课程是师范院校区别于其他院校,师范专业区别于非师范专业的重要标志,是提高教师教育专业化水平、教师职业专门化程度的重要保证,体现了教师教育的特色。

1.增加教育专业课程的比例

长期以来,由于人们认知方面的偏差,教育类课程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因而开设门类少,且学时数在总学时中所占比例一般只有15%左右,从国外教育类专业课程比例来看,德国是25%、英国是25%、法国是20%,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的实际情况差距甚远。因此,应提高教育专业课程在总课时中的比例,大约占到总课时的20%~25%左右。作为教育类课程,既要为学生的发展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从而开设教育概论、中外教育史、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科研方法等课程,又要注意结合未来小学教师的工作来设置课程,开设儿童心理学、小学语文(数学或英语)课程与教学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现代教育技术、小学生心理辅导、德育理论与班主任工作及小学班队工作原理与实践等课程,增加教育理论教学及技能训练的力度。

2.增强教育类课程的适切性和实用性

教育类课程的设置最好不断线,每学年、每学期都有此类课程,使学生在系统连贯的学习中形成丰厚的教育理论素养,为学生形成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扎实的教育科研能力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尤其要注意教育专业课程内容的针对性和时代性,摒弃一些陈旧的内容,介绍教育改革的动态和发展新趋势,反映当代新颖的教育理念,加强与小学教育教学实际的联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而不是一般教育理论的泛泛传授,激活知识在践履层面的活力,加强教育理论课程与教育实践课程的整合,如关注学生教育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和提升等。学生可以深入地了解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增强工作后的适应力与创造力。

四、强化教育实践课程,增强连贯性

教育实践课程是具有综合实践性的重要课程,主要包括教育见习和实习,是教师职前教育的必要环节,对于学生理解小学教育,熟悉小学生,巩固专业思想,学习与掌握教育规律、培养教育教学和初步的教育研究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是将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相结合的必要的环节。

1.延长教育实践的时间

小学教师的经验知识只有通过教育实践才能获得。国外教师教育都很重视教育实践这一环节。在集中实践方面,美国大约为一个学期;德国非常强调教学实践,并且规定两年见习时间;法国将教育实习系统化制度化,安排了熟悉性实习、陪同实践实习、责任实习。英国更是把实践看成重中之重,与地区小学建立友好合作关系,有累计32周的教育实习。相比之下,我国小学教师课程方案的教育实践环节比较薄弱,教育实践课时偏少,而且形式单调(一般只安排6~8周的教育实习),开设时间晚(一般安排在第七、八学期),短暂的实践不能使师范生对小学教师的专业特性形成深入的认识。《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课程改革的意见》也明确提出师范生到中小学和幼儿园教育实践不少于一个学期。因此,延长教育实习的时间是切实可行的,笔者认为教育实习的时间达到英国的一半———16周左右是可行的。

2.采用连贯性实习的方法

实践中可采取连贯性实习的方法。连贯性实习是一个贯穿于高师整个学习过程中的教育实践活动。其内容安排随着年级的递增而渐趋复杂,且低高年级的实习内容能连续和继承,最终熟悉、掌握教师职业的全过程。小学教育专业的教育实践课要从学生一入校就开始,直到毕业,应贯穿于整个学程,分散到每个学年,采取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方式,在不同时段开展不同层次的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在学习教育理论知识的同时,深入小学开展教育实践活动,这样既可以增加教育理念学习的针对性,又可以使认识与实践的结合走向深化。从学生入学起,每个学期应安排一周见习(分散与集中相结合),重点在于体验和见习,使学生在大量接触专业课程期间就能对将要从事的教育活动有一个感性的认识。第七学期安排10周教育实习,使学生对小学教育工作及其改革发展有一个整体的、持续的了解,使他们毕业后能顺利任职。通过连续的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教育调查等方式,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的交替进行促进二者的融合,加深学生对教育实践的感悟和理论知识的理解,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教育实践性知识,为他们成为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的当代研究型、反思型、专家型教师奠定坚实的基础,使他们一毕业上岗就能成为一名骨干教师,缩短其专业成长的周期。

3.丰富教育实践的内容和形式

第8篇

论文摘要:职业技能已成为教师综合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良好的职业技能始终是教师们贯彻落实教育教学理念与实施教育教学改革的必备条件,而小学教育专业学生作为未来的小学教师,培养其全面而坚实的职业技能是高等师范类院校小学教育专业教学中的一项突出目标。本文从形成动态评价体系并实施职业技能证书制度、建设教师技能实训的平台、建设教师技能实训的平台等三个方面培养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

在当前的小学教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应当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个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这就对小学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小学教师培养的主渠道还是高等师范类院校教育,因此,在高校小学教育专业教育中,应当深入实施改革,重建与完善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体系,从而提高小学教育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一、形成动态评价体系并实施职业技能证书制度

小学教师职业技能培养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由很多环节与要素所组成的系统工程。假如缺乏一套明确而规范的评价体系,训练的效果将难以保证。近年来,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系列化与分阶段不断发展的考核模式,主要是将技能评价动态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基本功考核,一般是在一年级或二年级学生中开展,主要内容是师范专业学生的听、说、读、写、书、画、弹、唱及跳等教师的基本技能。在实施过程中可以将这些技能进行考核打分,并依据一定比例计入各课程之中,并以此做为起点,建立起每一位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评价档案,并作为今后技能考核之基础。二是教学能力评价,一般是在二年级或三年级学生的教育实习前进行,主要内容是教学设计、课件制作、说课与片段教学等课程,要求学生们在实习前一定要通过这些技能考核测试,否则将暂缓实习,从而督促学生们开展坚持不懈地职业技能训练,以实现提高教学技能,为教育实习做好准备之目的。三是专业能力评价。一般在三年级学生进行教育实习后进行。评价内容主要有两项:其一是结合教育实习对学生进行职业能力综合评价及认定,其二是结合学生撰写的毕业论文开展教学反思和教育研究能力评价。通过写出评课报告或者教育研究论文,能够促进学生提升教育教学理论与专业化水平。这种阶段化、系列化与递进式的技能评价,不仅对于学生在校期间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具有积极促进作用,而且更是对于今后岗位的适应性检验。

二、将日常教学中融入教师职业技能训练

为了实现技能培养的常规化与制度化之目标,师范类高校应当将本项工作纳入到学校的课程建设体系当中。在必修课与选修课当中应当渗透技能培养之理念,在训练课与活动课当中应当增加技能实践机会,具体的实施方式有:一是在必修课当中提高技能训练的水平。对于必修课,应当对任课教师的职业技能进行从严要求,每一个学期均应组织任课教师进行技能达标测试;同时也应当要求这些教师深入了解不同阶段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计划与评价的标准,要求执教者将技能的培养渗透到课堂教学当中,从而将提升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工作落到实处。二是在选修课当中拓展技能训练的途径。转贴于 设置选修课程可帮助具备不同爱好与特长的师范生找到恰当的训练方式,而学校也可通过设置专项网站供学生展示优秀范文与演讲片断等方式,让同学们共同分享成功之体验。三是在训练课当中落实技能训练的基础。每周应设置以学生个人练习为主要内容的早自习训练课,要求各班在规定的时间与规定的位置展示出训练的内容,并要求专业教师、学生辅导员等分别为学生们评定成绩。同时,每个月都要在校园的橱窗内张贴学生辅导员的评定成绩材料与教师点评材料,以帮助学生们明确自身训练之优势与不足,从而不断完善与促进师范生的技能发展多元评价机制。四是在活动课当中提升技能实践经验。每周都应设置活动课,安排教师指导学生们参加各类教学活动或教学用具制作技能竞赛。

三、建设教师技能实训的平台

除了在课堂教学当中落实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之外,还应当强化实训基地的建设,建设小学教师技能实训场所,这是加强小学教育专业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重要一环。为了让学生们能够从课堂与书本知识逐步走向岗位,真正形成职业技能,高校应当专门组建起教师技能实训中心,并分别设置微格教室、教学观察室、多媒体教学活动室、音乐训练中心、书法训练中心及语音教室等众多的校内实训场所,以开展教学基本功和教育教学能力之实训。与此同时,还要一批办学质量较高的知名小学建立起相互协作的关系,将其作为本校的教育教学实践基地,通过开展观摩、见习、评课、教育实习等多种形式的校外实训,以促进学生们职业技能之提高与师德师性之养成。同时,高等学校还应以国家精品课程作为依托,在校外基地设立了相应的教学工作室。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发挥精品课程所具有的学术引领作用,从而推动小学教育之发展,而且还能及时收集与反馈基层教学之最新动态,从而对师范生的培养与课程建设形成影响,让学校教育与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始终立于小学教育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最前沿。

四、结束语

当前,培养一支适应新时展的具备较高教师职业技能的小学教师队伍依然是小学教育专业的一项重要任务。应当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考虑建立起自上而下和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可见,实施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的培养,一定能有效推动我国小学教育工作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司成勇.当代小学教育专业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内容、途径与策略[J].当代教师教育,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