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14 15:10:1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大学生心理课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育模式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经过十多年的教学和实践,虽然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但由于种种因素的限制,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功能的充分发挥。因此,总结经验、提升水平、构建卓有成效的教学模式是至关重要的。2010年,在多年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和心理咨询的基础上,承担了省教育厅教改课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研究”项目,经过三年的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形成了多元化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一、树立科学的教学理念
为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科学化建设,优化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树立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育与发展为核心”的心理健康教育观念,探索并建立了适应大学生特点的“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心理辅导与咨询、心理测评、心理活动为手段”的立体交叉式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加健康、系统、全面、有效地开展。
二、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构建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在教学中应着力于“1+5”教学模式,即课堂讲授+心理游戏+个案分析+心理测试和心理训练+课堂讨论+结课论文。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知识;通过心理游戏,增加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趣味性;通过心理个案分析,加深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的理解,提供切实可行的调节、治疗方法;通过心理测试使大学生更好地认识和了解自己,在此基础上,使自我认识从感性步入理性。通过心理训练,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提高大学生心理调适能力;通过结课论文,提高学生的论文写作能力和知识的运用能力。
三、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仅靠课堂教学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不够的,要想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达到预期的效果,就必须将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紧密结合起来,全方位、多渠道地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提高教学质量。
1.进一步搞好大学生心理普查,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
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有效地将大学生中可能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筛查出来,并根据其严重程度进行分类,形成筛查、干预、跟踪、控制一体化的工作机制,实现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及时发现、早期干预和有效控制的目的,从而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科学性和针对性。通过开展大规模的心理普查,有效地扩大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学生中的影响,同时为制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计划和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提供了有力支持。建立班级、学院、学校三级预警网络,保证预警信息的畅通。对问题较为严重的学生,启用转介机制,使学生的心理障碍得到及时的治疗。
2.以专业心理网站为平台,实现面谈辅导与网络咨询紧密结合
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必不可少的辅工作,为满足学生调节心理困惑和自我成长的需要,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站,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网站,既展示大量的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知识,又在第一时间传递心理学的最新信息,为咨询人员和学生之间建立起多项心理交流平台,满足了学生的不同需要,实现面谈辅导与网络咨询的有机结合,以实时性、灵活性、隐蔽性的方式很好地弥补面谈心理咨询的薄弱和不足,全天候、全方位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3.以团体心理训练为突破口,实现咨询和自助紧密结合
团体心理训练是一种有利于学生心理成长又受学生普遍欢迎的心理教育方式,它能成功实现心理咨询与心理自助的有机结合。通过团体心理训练,能有效地提高大学生自我成长和心理自助能力。对于在训练中暴露出来的、学生又无法自己解决的问题,不仅可以获得团体成员的支持,还可以得到及时的专业心理辅导和帮助,使大学生的心理困惑得到及时的疏导和解决,有效地提高大学生自我成长和心理自助能力。
4.以心理协会成员和学生骨干为支点,实现专业指导与趣味活动紧密结合
大学生心理协会成员和学生骨干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不容忽视的一股强大力量,他们不仅能在学生中很好地传播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还是学生心理动态变化的一线“观察员”,密切关注和及时通报学生中的心理信息,将有利于形成一个上下联动的有机整体。因此,要定期对各班心理委员和心理协会成员进行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的专业培训,使他们了解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掌握心理咨询技能,更好地为学生服务。积极开展如校园心理剧大赛等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将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寓于活动之中,吸引广大学生积极关注和热情参与,使心理健康教育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
5.心理健康教育要全面渗透在整个学校教育过程中
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的德育工作、教学及日常管理工作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各项工作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员、班主任、两课教师和党政工团干部要有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明确意识,能够基本掌握有关心理辅导的理论和方法,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及日常的教育和管理工作中,能将学生的心理问题与思想问题区分开,及时主动地与学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师合作,给予及时的辅导和帮助。学校医疗保健机构与学校心理健康机构相结合,为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服务。共青团、学生会和其他学生社团还可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以便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臧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论文关键词]拓展训练;心理健康水平;社会适应能力
194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其上将健康定义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身体的、精神的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的总称。1990年,WHO在有关文件中对健康的定义又加以补充,认为健康应包括四个方面: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因此,健康是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的统一,二者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据统计,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有心理障碍的大学生比例为23.25%,90年代上升为25%,近几年有的大学已达到30%。北京高校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研究课题组最新的调查显示:有16.5%的学生存在中度以上心理卫生问题。因此,改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当前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的任务。本研究在实验的基础上,研究拓展训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旨在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这对于落实体育教学改革所提倡的课程理念有着现实的意义和价值。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2008级大学生200名,其中100名大学生(男生53人,女生47人),在体育课上进行拓展训练,称为实验组,100名大学生(男生45人,女生55人),正常上体育课,称为对照组。实验前,两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社会适应能力无明显差异,体育课为每周一次,一学期32学时。
(二)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根据研究的内容和需要,广泛查阅有关著作、论文,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
2.问卷调查法
采用《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量表》(UPI),该量表是我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者1993年从国外引进并修订的,主要以青年大学生为对象,可以了解大学生的苦恼、心理冲突、迷惘、焦虑,有无心身疾病、神经症、精神病等问题,是目前在我国普遍应用的一种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筛选量表。采用《社会适应能力诊断量表》,该量表由北京师范大学郑日昌教授主编的,1999年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是测量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心理量表。
一学期结束,同时向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同学发放问卷。两组各发放问卷100份,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95份,有效率为97.5%,其中实验组96份,有效率为96%;对照组99份,有效率为99%。
3.访谈法
对大学生及相关教师,就拓展训练开展的有关情况进行访谈。
4.数量统计法
研究中所有数据均采用Excel2003进行初步的录入和整理,运用SpsslO.0对数据进行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一)拓展训练简介
拓展训练,英文名outwardbound,寓意为一艘小船驶离平静的港湾,义无反顾地投向未知的旅程,去迎接挑战。这种训练起源于二战期间的英国。当时,大西洋商务船队屡遭德国人袭击,许多缺乏经验的年轻船员葬身海底。针对这种情况,汉思等人创办了“海上学校”,训练年轻海员在海上的生存能力和技巧,使他们的身体和意志都得到锻炼。二战以后,这种训练的目标由单纯的体能、生存训练扩展到心理训练、人格训练、管理训练和职业能力训练等。
(二)拓展训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影响的分析
青年期是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特别是对于大学生学子们,上大学是一件积极而有意义的事,但环境及各种关系的改变,必然会带来他们所不曾想象的压力和挑战。大学阶段对大学生成年期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对整个未来社会的发展具有潜在的重要价值。专家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存在有着诸多原因,其中人际交往排在首位。现在的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生活上的娇生惯养和学习上的一帆风顺,使他们很少经受挫折锻炼,独立的生活能力较差,大学生活与梦想上的落差,以及同学生活上的差异,很容易产生心理上的不稳定。
通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差异性检验,由表1看以看出,在存在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类型上,实验组和对照组差异很显著,在存在某些心理问题和心理较为健康两个类型上,实验组和对照组差异显著。这是因为:拓展训练中的大部分项目都是针对于提高人的心理素质设计的,在活动过程中,学生不断克服心理恐惧战胜自我,通过完成一个个任务,让他们明白这样一个道理:面对困难保持平和的心态,充分相信自己和队友,挖掘自身的潜能,再困难的任务也能完成,这对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升对自我及他人的认识有着积极的作用。例如:拓展训练中运用较多的“空中断桥”项目,要求学生在7米高的地方从一块木板跳到另一块木板上,在这种特定环境中能否及时调整心态、控制自己的情绪,果断、勇敢地跨出一步,将是成功的关键。
(三)拓展训练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影响的分析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份报告中强调,未来社会,教育的四大支柱是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其中,学会做人就是社会适应范畴的内容,由此可见,社会适应能力是当今社会新型人才必备的重要素质。
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体现在个体应与客观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秩序,既要进行客观观察以取得正确认识,以有效的办法应对环境中的各种困难,不退缩;又要根据环境的特点和自我意识的情况努力进行协调或改变环境适应个体需要,改造自我适应环境。
从表2可以看出,在实验组和对照组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差异性检验中,除了在适应能力很强等级上差异不显著,在适应能力良好、一般、较差三个等级上差异显著,在适应能力很差等级上差异很显著。拓展训练要求学生始终保持旺盛的斗志,坚定地信心,既需要团队的协作精神,更需要团队问和团队内部的精细分工,学生需要根据训练需要,所扮演的角色、地位也会经常发生变化,复杂的人际关系要求学生在困难面前竭力为集体争取荣誉,在主动寻求帮助与帮助他人的同时,从集体中获得巨大的力量和信心,在集体中充分彰显个性。角色的定位、变换与清晰的分工在使学生体力、毅力、交往、分工与协作等全方位得到锻炼的同时,良好的人际关系与广泛的社交能力也随之得到培养提高。例如:“盲人方阵”这个项目要求十几个人在规定的时间里把一捆杂乱无章的绳子拉成一个正方形,并且所有的人要平均分配在四条边上,整个过程中所有的学生都要蒙上眼睛。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与大家进行交流、沟通,阐述自己的观点,倾听别人的意见,集体协商最后达成统一的意见,共同完成任务。通过这个项目,让学生学会了交流、倾听和阐述,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由此可见,拓展训练对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
三、结论与建议
论文摘要: 随着当今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日益增大,心理问题也日益增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显得愈发重要和急迫。校园文化建设包括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多重建设,这项工作的合理安排和大力开展必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和贯彻落实,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国家教育部先后出台《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等相关文件,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视为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心理辅导和干预外,校园文化作为营造和谐校园环境、承载心理教育氛围的手段和载体,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还起着重要的渗透作用,能够使大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接受隐性心理健康教育。
1.大学生心理素质现状
大学生是具有较高知识层次、较大发展潜力、较强创造能力的群体,新时代的大学生担负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深入贯彻和完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任务,这就要求大学生除了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和思想品德修养外,还具备健康的生理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等人对心理健康给出了十条标准,分别是:有充分的自我安全感;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作适当的估价;生活的目标能切合实际;不脱离现实环境;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能适当地宣泄和控制情绪;能有限度地发挥个性;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情况下,对个人基本要求作适当的满足。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而且处于青春期末期,正是身心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心理发育由不成熟迅速走向成熟的过渡阶段,加之突如其来面临的复杂人际关系、激烈竞争、快节奏生活等,容易受到心理冲击,产生心理波动。
据报道,在大学生群体中有17%出现焦虑症状,14%出现抑郁症状,12%存在敌对情绪。大学生中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人际交往不适的困惑心理,就业压力造成的过度担心的心理,缺乏自信心和学习紧张的心理,贫困生的自卑心理,恋爱、情感问题引发的心理等方面。近年来,大学生心理问题呈现出日益严重的发展态势,他们的心理问题主要集中在心理存在障碍,具体表现为焦虑、强迫、恐惧、抑郁、精神衰弱等症状,更为严重的还有可能引发自残、自杀等极端行为的出现,这些不仅严重影响了大学生自身的人格成长、学习生活和职业发展,而且给学校、家庭及全社会带来了极其严重的负面影响。
2.校园文化的含义
和谐的校园文化对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究其含义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论点。狭义的校园文化是指学校的课外文化,包括学校舆论风气、人际关系、校园环境等。而广义的校园文化则是指学校的整体文化,包括校容校貌、教学内容与管理制度、全校师生的共识及所遵循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标准,特有的浓烈而持久的精神氛围,等等。
3.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
校园文化建设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多重建设。只有将这三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够达到构建和谐校园的目的,完成建设健康校园文化的任务,起到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
3.1校园物质文化建设
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物化形态,是为了实现教育目的而建造和设置的各种物质设施和环境的总称,它映射着整个校园文化的历史积淀水平和文化发展样式。校园物质文化主要包括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校园环境、教学设施、活动场所建设等,它是育人方略的重要载体之一,对学生全面发展,尤其是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主要措施包括以下几方面。首先,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是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立足之本。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重视校园地理位置的选择,充分发挥自然环境对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作用;合理布局校园内部区域结构,遵循科学规律,打造功能划分合理、学习生活便捷的区域结构,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重视校园绿化工作,营造优美的环境,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其次,塑造富有感染力的校园景观是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点睛之笔。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通过建造雕塑等来传承学校的悠久历史,凸显景点的纪念意义,激发学生进取、拼搏、团结的情感,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归属感;通过设置景点来蕴含丰富的哲理,启发学生的思维;善加利用校园的一草一木,塑造学生的人格品质和良好素质。最后,建造现代化的场馆设施是校园物质文化的坚实之根。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健全图书馆强大的功能,建立现代网络管理系统,分门别类完善和规整图书馆数据库,使学生在课堂之外能够进行自我补充、开阔视野,为学生学习和科研提供详尽的信息和资料;修建功能齐全的大型体育场馆,为学生日常体育锻炼和运动素质的提高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和便利条件;建立实验室或实践基地
,使之成为高校培养适应社会所需求的高级专门人才和高校开展科学研究活动的重要基地;完善现代化校园网络,进而满足教学科研和办公现代化的需要,满足大学生快捷多样地汲取知识的迫切需求。
科学研究证实,人的心理是受客观环境制约和影响的,大学校园物质文化能对大学生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状态起到一种隐性的引导和影响。因此,从育人理念的视角来看,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便具有陶冶熏陶功能、审美与美育功能、内化与自我教育功能。大学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最终能够达到陶冶大学生的情操,使他们的思想得到升华和成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和健康的心理状态的目的,产生提高大学生审美能力的影响,起到内化和促使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作用。
3.2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的精神存在和精神价值,是校园显性和隐形文化的有机结合,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校园精神文化包括校园精神、发展目标、意识形态文化、第二课堂活动、教师人格影响等方面的内容。
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最重要内容之一。它是大学生课堂的拓展和延伸,通过各类校园文化活动的参与,能够对大学生起到素质教育、能力培养、增长见识、展示自我的作用。大学生在参与各类校园文化活动的过程中能够提高相应的能力,开阔视野,扩大人际交往范围,锻炼人际交往技巧,与志同道合者结交朋友,培养健康积极的精神风貌,从而降低出现心理问题的可能性,或在出现一定心理问题时缓解不适感。
随着网络的普及,校园网络文化对大学生心理既有积极的影响又有负面的效应。积极影响包括促进大学生全球意识、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意识的强化,促进大学生道德法律意识的健全,促进大学生民主、平等意识的提高。其负面效应则包括弱化大学生的道德意识,动摇其固有价值观念,影响其精神意志,扭曲其交际心理,并误导大学生对信息的选择。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千方百计占领网络这一主要精神文化建设阵地,使其发挥积极影响,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此外,校园体育文化、校园生活事件及校园心理剧等都对大学生心理状况有一定的影响。
3.3校园制度文化建设
校园制度文化指的是学校组织文化的制度部分,属于校园范围内必须强制执行和严格遵守的文化类型。校园制度文化包括学校组织中各种条例化的规章制度、行为规范、纪律准则,以及学校组织中无形的习惯、规范、传统、风气、价值观等。
校园制度文化的建设能够对大学生行为起到强制性作用,从而使学生培养严密的组织纪律性、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和符合身份的规范行为;能够保障校园文化建设其他方面的实施,保障学校稳定的秩序,以及校园内的平等;能够以条令条例的形式制约大学生的言行举止,以保证校园教学活动、生活秩序的顺利进行。可见,校园制度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保证,也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起到重要的限制和规范作用。
综上所述,高校校园文化属于育人环境的一部分,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起着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建设健康和谐、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必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起到重要的辅助和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黄毅静.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国成人教育,2006,(7).
[2]廉海明,高立威.大学生心理现状及研究.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01,(4).
[3]刘昌盛.关注大学校园潜伏的危机——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中国电力教育,2009,(147).
[4]吕业文.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0).
[5]苗存龙.创建适宜人才成长的校园物质文化.人才资源开发,2010,(6).
[6]王婷.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研究.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10,(3).
[7]孟沛.浅析校园文化活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0,(6).
[8]白彦民,王嘉惠.校园网络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与对策研究.科教论坛,2009, (4).
【论文关键词】高校 体育运动 心理健康
【论文摘 要】如何调节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已成为社会、学校、家长共同关心和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对高校体育课如何改善和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进行分析、探讨、实验。结果证明高校体育活动对治疗学生的抑郁症和抗抑郁效果显著。
现代社会工作节奏加快,竞争日趋激烈,繁重的工作和大量的社会活动,使人们心理压力不断增加,因此,作为一名大学生,要想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真正成为社会建设有用人才,不仅需要掌握现代科学知识,具有良好的文化和身体素质,同时还要有适应环境的能力,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力等方面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大学生成才的重要保证。如何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改善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是我们现在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
世界卫生组织在健康的定义中提出了全面健康的三要素:无躯体疾病;无心理疾病;具有社会适应能力。这一定义促使人们树立健康的新观念:健康包括躯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二者缺一不可,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它是教育质量构成的主要要素之一。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各种环境中能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效能状态,并在不断变化的外在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能不断调整自己的内部心理结构,达到与环境的平衡和协调,提高心理发展水平,完善人格物质。心理健康教育,是通过开展维护和增进人的心理健康的教育活动,帮助和鼓励人们树立增进心理健康的愿望,知道如何达到这样的目的,从而采取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并学会在必要时寻求适当的帮助,以达到保护和增进心理健康的目的。作为学校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则是指教育者遵循一定的心理健康要求,通过对所有学生的心理卫生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与健全的个性,增强其面对未来可能受到心理冲击的适应能力,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的过程,是整个素质教育的心理基础。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原因分析
调查表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据全国多所高校调查:因精神疾病而休学、缓考的比例不断提高。据上海医科大学精神医学教研室季建林等对来求询的大学生病例分析,以神经症性障碍占极大多数,占69.4%(包括自卑、抑郁、恐怖、交往障碍、睡眠、强迫、焦虑),人际关系和适应环境问题占14.5%(包括恋爱、人际关系和适应环境等问题)。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要比社会群体差,约有三分之一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这些心理障碍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学习缺乏动力与竞争压力感;②思想与人际关系不良;③专业兴趣低与考试应急;④恋爱受挫、单相思与孤独、空虚和压抑感等。
产生这些心理障碍的因素是复杂的。其中关系比较密切的有学习任务及环境的适应问题,对专业的选择问题,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问题,恋爱中的矛盾问题以及职业的选择问题等。这些因素直接导致大学生失去自我,信心丧失,意志品质减弱、孤独、消沉、难以面对和适应现代社会的激烈竞争,严重可导致自杀和犯罪。
三、通过体育课可获得良好的情绪体验
调查反映,高校体育活动可使大学生在运动中获得良好的情绪体验,锻炼学生顽强的意志。研究证明,学生参加体育课能从运动和锻炼中带来流畅的情绪体验,在此状态下学生能忘我地投入到运动中,并产生直接的兴趣和享受。例如,健身跑过程中,学生会出现一种情绪,跑步中形成一种良好的身心状态,自身与情境统为一体,跑完后有全身放松的舒适感觉,产生一种体能锻炼。笔者在实验中采用测量健身跑即刻的心理状态变化,其结果表明,有氧运动后,学生表现出积极的心境状态,降低了应激水平和紧张度,参与一年的健身跑活动,学生主观感觉好,身心愉快,对生活的满意程度提高,自尊心和自信心得到加强,表现出更为积极的自我效能和期望,对学习、生活和交往等有一定的帮助,在各项体育竞赛中,培养了学生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锻炼学生顽强的意志。
四、高校体育能够治疗心理疾病,消除疲劳。
高校体育通过教学活动、健康教育课和课外锻炼对学生身心施加影响,促进其心理健康地成长。体育活动作为一种心理治疗手段正在被广泛应用。
研究表明,健身跑锻炼对治疗学生的抑郁症和抗抑郁效果较显著。中等强度的有氧锻炼能够减轻症状,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在体育课的教学中,学生共同锻炼、相互竞争、团结合作、相互交流,能够使个体忘却烦恼,消除孤独感,使身心得到舒适的体验,促进了彼此间的交往。
五、结论与建议
高校体育能够治疗心理疾病,消除疲劳。高校体育通过教学活动,健康教育课和课外锻炼对学生身心施加影响,促进其心理健康地成长。体育活动作为一种心理治疗手段正在被广泛应用。研究证明,健身跑锻炼对治疗学生的抑郁症和抗抑郁效果较显著。中等强度的有氧锻炼能够减轻症状,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调查显示,学生在从事体育活动时,可保持良好的竞争、团结合作、相互交流,能够使个体忘却烦恼,消除孤独感,使身心得到舒适的体验,促进彼此间的交往。
参考文献
1 方延明.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工程迫在眉睫[N].中国教育报,2002.2.20
Abstract: Aerobics is a movement that female students are much interested in, It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femal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quality. This paper investigate the situation of female students on the course of aerobics in Hainan Normal University through the use of literature, questionnaire surveys, statistics and other methods to understand aerobics on their psychological impac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rough participation in aerobic exercise, female students’ independence, enthusiasm, will, and so on have a more significantly enhanced.
关键词:健美操 女大学生 心理素质
Key words: Aerobicsfemale studentpsychological qualities
一、引言
健美操是以有氧练习为基础,以健、力、美为特征的体育项目。这项运动不仅可以消耗体内多余的脂肪,还能让人在愉快的训练气氛中轻松地达到减肥效果,塑造并保持完美的体形。最重要的是女大学生通过健美锻炼对健美操的兴趣、自身协调性、柔韧性、自我满意程度、意志力和性格、情绪协调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得到提高。通过健美操运动表现女大学生的青春活力和健美形体与气质,既符合她们的生理特点又能满足她们的的心理需求和愿望,有利于培养学生身体素质和缓解学生的心理。目前,健美操运动在高校女生的体育活动中具有广泛性,从而研究健美操运动对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就具有实际意义。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海南师范大学健美操锻炼者共200名女生,涉及数学、外语、中文、计算机科学、生命科学等不同专业。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收集有关大学生身心健康研究的著作、论文、报道等,精读摘录后进行比较分析 。
2.2.2访问法
访问健美操锻炼者、教练。
2.2.3问卷调查法
对健美操锻炼者200名女学生发放调查问卷,收回180份,收回率为90%。有效问卷168份,有效率93%。
2.2.4数据统计法
回收的问卷数据统计,对其进行统计。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3.1对健美操的兴趣的加深
在学生参加完健美操锻炼后,对她们进行问卷调查,从而对女大学生的一些心理素质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有94.6%的学生喜欢健美操,对健美操很有兴趣,没有人表示不喜欢。这说明女大学生参加健美操锻炼的动机是比较明确的,对健美操的兴趣是一种很好的动力,也就可能产生更好的学习效果。
3.2 有助于促进女大学生自我满意程度的提高
对于健美操的学习,女大学生对自我满意程度表示较满意和满意的分别占78.6%和18.5%,总共达到97.1%。这可能是因为女大学生对于健美操的学习很有兴趣,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结合对一部分同学的谈话了解到,她们能够充分享受到健美操带来的乐趣,学习之后感觉非常舒服,并认为自己的个人气质,审美能力等都有所提高。可见,健美操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自我满意程度。
3.3 有益于学生独立性的增强
在学习健美操后,女大学生独立性明显增强的占了87.5%;有所增强的占了8.3%;累积起来总共为95.8%,说明女大学生的独立性都有了较大增强。
3.4 有助于学生体育学习积极性的增强
通过健美操学习后,女大学生的体育学习积极性有了较大增强。其中,明显增强的占了90.5%,有所增强的占了6.5%,一般增强的占了2.4%,累积起来达到了99.4%。这说明健美操对女大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影响比较大。这可能与健美操的特点有关。从对她们的访谈中也能发现,她们不但在健美操课上表现的更加积极,而且在做别的事情上面也表现得很积极。
四、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通过健美操锻炼,学生掌握了健身知识,养成良好的健身习惯,提高了女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身体素质方面也得到了很大提高。同时,女大学生的独立性、体育学习的积极性也得到了增强,改善了情绪调节能力,缓解了精神压力。女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不但对她们在校期间的专业知识的学习有所帮助,而且也能增强她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竟争意识,对将来的就业和工作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4.2建议
在校园中宣传健美操知识,让更多的女大学生了解和利用课余时间来参与健美操运动;学校可以合理的把健美操运动作为女大学生的必修课;学校可以在适当的时间对健美操房进行开放,让更多的女大学生参与这项运动;各学院可以组织起自己的健美操队,利用周末时间进行学习;学校可以组织起健美操运动的比赛活动,从而促进女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李翠兰,健美操教学方法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J].吉林师范大学报,2006,(1).
[2] 李金珠,健美操训练对女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J].嘉兴学院学报,2005,17.
一、领导重视,充分认识到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高校安全理念的新发展
学院领导重视学生心康工作,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为学校的基本职责,采取多项措施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院成立了由主管学生工作的院领导为主任的学院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委员会,统筹规划和领导全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立心理咨询中心,开展各项教育辅导活动,并不断在经费、场地等方面尽可能地给予支持,使我们能在实践中探索出具有本校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和工作模式。
二、遵循发展性原则,将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作为终极目标
近几年来,我们在不断总结经验,认识到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减少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发生,并预防和治疗心理疾病,还要以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为己任;心理健康教育涉及的领域也不单是学生的健康,还包括其自我评价、社会适应、人际交往、情绪管理、科学思维、职业心理、婚恋态度、潜能开发、求职择业等,重视的是学生全面而均衡的发展。我们面向全校学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程,以及通过广播、墙报、专题讲座和主题活动等形式,普及学生的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开展团体心理咨询和面谈、电话交流等形式的个别心理咨询,解决学生的心理困扰,预防和减少学生心理疾病的发生;通过心理咨询、访谈调查与心理测量,帮助有关学生建立心理档案,及时发现需要给予心理辅导的学生,并且掌握一般学生的心理状况;重视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开展自我教育,学会自我调节、自我负责。
三、多管齐下,多方结合,形成立体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一)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按照教思政厅【2011】5号和粤教思函【2012】1号文要求,学院决定从2012级学生开始,每年在一年级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覆盖全体新生;在其他学期开设配套的心理选修课,形成心理健康系列课程体系。特别是必修课,我院开足了36课时,2个学分,走在全省高校前列。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注重心理训练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使学生既提高学习兴趣,掌握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又能通过科学的途径认识自己,完善自己。
(二)普及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任何教育只有转变为受教育者自身的能动活动,树立其主体意识,并体现其主体参与,其教育目的才得以有效地实现。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必须积极倡导主体自我教育。我们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启发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另一方面积极指导大学生心理健康协会等开展工作。大学生心理健康协会成立于2008年,是一个由心理咨询中心的教师作为指导教师,学生自己组织并管理的社团。心理健康协会一直本着“自助助人”的宗旨,活跃在青青校园中。自成立以来,心协在心理咨询中心的指导下,开展了许多有影响的活动,通过各种途径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心协的许多骨干成员,也从最初的对心理学有兴趣变为很好的朋辈心理咨询员。心协因其工作的出色和在同学的广泛的影响,多次被评为“优秀学生社团”。
在课外教育指导中,我们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加社团活动,使学生自我生存、自我调控、自我激励、自我发展和自我认知的能力不断得到提高,促进心理健康的自觉意识不断得到增强,并学会自我心理调适的方法,消除负性情绪的心理困惑,适应复杂的社会生活的变化,以一颗平常心面对自己、面对集体、面对社会,从而把“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的外在教育要求,内化为大学生追求健康心理的自觉行动。
(三)个别辅导与团体活动相结合。心理咨询中心的教师为学生开展心理咨询活动,除固定值班时间外,只要学生有需要我们都随时接待咨询,此举得到了学生的好评。从咨询的内容看,主要以心理发展和心理适应方面的问题为主,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可归纳为以下几类:人际关系、学习、情感、情绪调节、就业等。还有一些是心理障碍问题的咨询,主要包括焦虑症、强迫症、社交恐惧症、同性恋倾向等问题。
咨询老师充分利用所掌握的心理知识,解答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所遇到的心理疑问,指导他们以一种健康的心态去看待并化解这些心理矛盾或心理冲突,避免踏入心理误区,使之走出心理困境,获得心理平衡与心理健康。例如机电系一女生因失恋精神恍惚,就在她感到很无助甚至想自杀时,在同学的劝导下她来到心理咨询中心。她向老师倾诉了积郁在内心的痛苦和烦恼,在倾诉和与老师交谈后,她心情逐渐恢复平静,并对自己的情感与恋爱观有了重新的认识。经管系有一位女生,也是因为情感问题,用一种非常奇怪的行为,即趁夜深人静时在女生宿舍楼的垃圾桶里捡剩饭剩菜吃。终于有一天被人发现了,辅导员便带她到中心来咨询。她在咨询员的引导下,内心矛盾的她把心中的苦闷一股脑地倒了出来,顿感轻松多了。咨询员通过合理信念法使她认识到自己的想法的不合理,并用行为疗法帮助她改变了“异食癖”。
除进行个别的心理辅导外,我们还组织开展团体心理咨询活动,如“学习压力的减轻”、“如何提高自信心”、“同性恋话题”等,每次人数10—30人。参加的学生们表示,这些活动使自己在澄清模糊认识和宣泄负面情感的同时,还学会了与他人分享内心感受。
(四)心理咨询与心理测量相结合。为了更加便于心理咨询工作的开展,我们积极开展心理普查和有针对性的心理测查活动,以便建立心理档案,同时帮助大学生客观、科学地认识自我,找出个性优点,克服个性缺陷,为培养健全人格打下良好基础。如:对新生采用UPI(大学生人格问卷)和SCL—90量表进行测查,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对在统计分析结果中发现心理问题较明显者,便预约进行个别咨询;对于有明显心理问题的学生,采用MMPI明尼苏达多相测验量表加以复查,以便及时判断出问题的倾向,作出客观的分析和指导;对想了解自己个性的学生,采用卡特尔16PF人格量表来满足他们的要求。探讨来询者较深层次的一些心理症结,并帮助他们建立新观念和新的行为模式,指导他们调整自己的身心状态和开发自身潜能。
(五)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我们通过日常的教育与管理外,还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心理素质发展的规律进行研究,以界定不同群体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从而使不同心理健康需求的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改善和发展的能力。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申报了市级和院级教科研课题各一项,参编和主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 、《新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上海交通大学出版)和《心驻向日葵-心理健康教育》(天津教育出版社出版)等教材和著作,撰写了10余篇有一定理论深度的科研论文;在多次学术年会上,我们有3篇论文获奖。
(六)心理教育与思想教育相结合。
我们注重开展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如我院每年定期举办“三生”教育系列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将其和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心理知识,使他们能够有意识地帮助自己或者周围的同学解除心理困惑。很多高职生认为自己已经是成人,较理智,而事实上他们的心理大多仍处于成熟与幼稚的边缘,缺乏稳定性,容易冲动。此时内化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学生行为的指导显得特别重要。
因此,加强“三观”和“三生”教育可以更贴近学生的实际进行,让学生感受到更为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在潜移默化中将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内化,让它们成为学生行为处事的准则。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心理障碍 “治病求本” 方法策略
论文摘要:目前我国大学生心理问题严重现象,已得到四家相关部门重点关注。根据我们对河海大学学生的SCL - 90症状自评量表问卷调查显示,心理障碍阳性者达27. 06%。实践表明,采取体育课程结合传统养生“治病求本”和“整体观辩证施治”的方法策略,对于消除大学生心理障碍问题有着重要作用。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青少年(取10-- 24岁年龄段)在总人口中的比例相对较高(约29% )。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学习压力的增加,竞争的激烈,加之中国目前独特的家庭模式、应试教育环境,使我国青少年的心理、精神问题越来越严重,大学生在这方面的问题反映更加突出。
1998一2001年,由北京教育科学研究基金资助的《北京市大学生心理卫生状况调研》显示,在23所高校5220名学生中,通过SCL - 90症状自评量表问卷调查得知,“大学生中可能存在中度以上心理问题的学生占16.51%。
2002一2005年,我们对河海大学1一3年级2942人不同专业的大学生“SCL - 90症状自评量表”!’)调查显示,心理问题阳性率达27. 06%。
大学生有了较重的心理问题,不仅会表现出厌学、学习心理动力不足,躯体形式障碍和情感异常等,而且还会严重影响学习效果和身心状态。
针对这些问题,科研工作者展开了广泛的研究,尝试用各种干预方法予以解决。常用的方法包括:抗抑郁、抗焦虑药物疗法,心理分析,认知疗法,行为疗法等,但仍然不能满足多种心理问题治疗的需要。主要原因是以前西方心理学的治疗思路和方法往往把躯体和心理分开考虑,忽略了身心综合调理。近年来西方心理治疗领域发生了明显变化—出现了疗法整合趋势。实际上,中国传统医学和养生学中早就有“性(心)命〔身)双修”及其“治病求本”和“整体观辨证施治”等方法策略,在数千年的医学和养生实践中被证明十分有效。
体育课程是大学生的必修课,具有以实践(锻炼)为主体,对身心健康同时产生作用等特点。在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方面,我们根据中医“治病求本”和“整体观辨证施治”的思想,采取传统养生法与体育锻炼相结合进行“对症下药”的方法策略,取得了一定效果。
本文所谓“治病求本”和“整体观辨证施治”,即以人的身心健康整体观为核心,通过对大学生身心两方面问题的根源、症状、现象等的分析与归纳(“辨证”),根据其主要矛盾(“治病求本”)采取相应干预措施(“对症下药”的“施治”—锻炼与节),从而达到消除心理障碍,强壮身体,促进健康的目的。
经多年相关研究,我们认为:心理(精神)压力过重,引起的某种程度的气机紊乱和大脑兴奋与抑制功能失调,是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我们的两次【2003年58人样本(大一学生)和2005年48人样本(大二学生)】试点结果表明,通过相应的养生体育锻炼将有助于解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一、调查与分析
在研究中我们发现,大学生除"SCL -90症状自评量表”调查阳性比率高以外,还有以下问题较为突出:
1我们的调查表明,心理障碍阳性学生的健康状况不佳,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的特点:(1)神志方面的问题比率最高,如思想不能集中,失眠,易忘事等;(2)消化肠胃方面问题,如常想吐、腹泻、消化不良等;(3)身体虚弱,如贫血、头晕、易疲劳等;(4)身体其它不良反映,如常会喉痛、关节痛等。
2在SCL - 90症状自评量表的选项中积分最高的前十项分别是(185名大二、大三的学生,包括试点班的77人):(1)担心自己的衣饰不整齐及仪态不端正;(2)不能集中注意;(3)容易烦,脑和激动;(4)当别人看着您或谈论您时感到不自在;(S)健忘;(6)头脑中有不必要的想法或字句盘旋;(7)做事必须反复检查;(8)经常责怪自己;(9)感到自己的精力下降,活动减慢;(10)难以做出决定。
3.大学生“心理(精神)压力”较大,主要在以下8(2一9)大方面(我们认为,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问题与其有密切关系)。对问卷“进人大学后对自己有一定影响的心理压力(心理紧张因素)主要有哪些?”的回答是:(1)无;(2)人际关系;(3)学习;(4)经济;(S)就业;(6)健康(身体不太好);(7)体适能;(8)爱情;(9)技能能力;(10)其它(10个字的内容)。
4.本次试点班共77人,试点前的SCL一90症状自评量表调查结果显示:心理障碍阳性者为48人占62. 34%,其中“抑郁”因子阳性者有17人,“焦虑”因子阳性者有11人,“强迫症状”和“人际关系敏感”这两项因子阳性的人最多,分别为36人和28人,另外,“偏执”25人,“敌对”17人,“神精病性”10人,“躯体化”9人和“恐怖”3人,等等。从以上数据中我们又可看到另一个间题,即大学生心理障碍阳性者具有多项因子阳性的特点(不是单一的因子阳性)。
心理障碍阳性的同学还有一些不良的表现特征:注意力不集中,走神,不耐烦,心情烦燥,反应迟钝,提不起兴趣,孤僻,不合群,在上体育课时,时常出现不能集中精力听讲和做练习,站在旁边两眼发呆,行动迟缓、散漫等。
心理(精神)压力对身心健康有重要影响作用。以上调查可以看出,大学生的“心理(精神)压力”大不仅仅来自学习一个方面,集中度最高(最主要)的“学习”、“就业”、“人际关系”和“经济”等方面“压力”,这些又恰恰是大学生天天都得面对而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
传统养生学认为:人的精神活动是“识神”和“元神”和谐与矛盾的统一。简言之,”识神”是得之于脱离母体之后,感受万事万物而形成的后天之神;元神是不由意识所支配的主宰着人体生命现象和活动的先天之神。《性命圭旨》曰:“天命之性者,元神也。气质之性者,识神也。 “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等,传统对“神”的认知也是中华医学不同于西方医学的精彩之处。
“识神”是意识、思维和心理的总和,并以人的后天”知识”和”经验”的积累与运用为主要内容,是喜、怒、哀、思、悲、恐、惊的根源,所以“识神”有高度的可塑性,它的表现程度与一个人的资质(愚钝或聪明)、所受的教育程度和生活环境等有关。
“元神”是先天的,是人体生命运动的”知识库”和调控”中枢”。中华医学认为它储存着人类智慧、经验的遗传信息和人体潜能应用的开关密码,它包含了所有生命发展的要素。“元神”的通常作用是最大限度地调控机体内环境和内外环境的最佳平衡状态,主宰着人体生命运动发展的基本规律,包括人的生长、机体的修复、再生、代偿等。由于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不能脱离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而生存的,因而无论是维持(调控)其内环境还是内外环境的平衡都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各组织器官系统及其作用和功能等整体性的协调过程。
“元神”与“识神”既统一,也有相互矛盾的一面,即当“识神”亢进(过度兴奋)时“元神”的功能就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因而如果我们总是思想负担过重或脑力劳动过度(识神亢进),将会导致机体自我调节机能下降和阴阳失衡。中医讲“思伤脾”,故由此而引起的身体不适常以胃口不好、体质下降,甚至出现脾胃不和和失眠等病症为主要特征。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心理(精神)压力过重而引起某种程度气机紊乱和大脑兴奋与抑制功能失调是造成上述不健康症状(现象)的主要根源。因而无论是消除大学生心理障碍阳性比率高等现象,还是要解决“思想不能集中、失眠、易忘事、反应迟钝、心情烦燥、容易烦恼和激动、头脑中有不必要的想法或字句盘旋、头晕、易疲劳,感到自己的精力下降、行动迟缓、散漫及体质不佳”等问题(症状),缓解消除症状现象是“标”;调节“识神亢进”—缓解脑力疲劳和精神(心理)压力,提高“机体自我调节能力”,平衡“阴阳”和促使“人体气机,,及“大脑兴奋抑制功能(规律)”的有序化才是“本”。
针对以上“标”、“本”问题,体育和传统养生保健(锻炼)不仅有足够丰富多彩的“灵丹妙药(方法手段)”,而且也应是大学生的最佳选择。
二、方法策略的试点与探讨
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方法策略,本文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探讨:
其一,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相对人群庞大、个体阳性因子多项性等特点,选择什么渠道对于解决问题相对更理想。
体育课程是大学生的必修课,并具有对身心健康同时产生促进作用的特点,健康教育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也是体育课程的主要任务。体育课程的结构形式主要有课内与课外的有机结合和理论课、实践课及课外活动等的相辅相成,因而更有利于“治病求本”和“整体观辨证施治(锻炼与调节)”内容、计划等的系统安排与实施。可以认为,体育课程对于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其二,具体的内容、计划及其可操作性和效果等方面的实践研究。
该项研究主要采取样本试点的形式,并以“动(包括实践教育)”“静(包括理论教育)”结合,“治病求本”为基本方针;以体育学、心理学、运动医学和传统养生学等理论为指导,以课内教学、练习与课外自主锻炼相结合,以调查分析(“辨证”)、信息反馈、运动锻炼和传统养生法的身心调节(“施治”)相铺相成,以身心健康整体观“对症下药(锻炼与调节)”和方法手段系统性为基本特点。
1.由于本次研究是以消除心理障碍,促进身心健康为中心;以传统养生“治病求本”和“整体观辨证施治(锻炼与调节)”的方针原则为基础,故试点班冠名“健康养生专项课”班。我们的实践体会是试点班中“心理问题阳性”同学的比率最好控制在50%}60%左右,其他非阳性的同学在体适能和运动技能方面与“心理问题阳性”的同学也不能相差太大,否则在教学和练习过程中会使同学之间由于“差距”太大而逐步分化,影响教学效果;
2.试点课程主要由理论课、实践课和课外活动三个部分组成,是“整体观辨证施治”“对症下药(锻炼与调节)”方法手段的主要“载体”,强调调查分析与信息反馈相结合。实践课程中主要抓住以下三方面问题进行相应的锻炼与调节(“对症下药”),具有良好的现实意义:
①调心(神)与疏通经络相结合。以教学一套传统养生健身呼吸操和一套自我按摩操—“眼部保健法”、“强肾健腰法”、“宽胸气法”、“健脾和胃法”和“安神醒脑法”为主,进行锻炼。
这套传统养生呼吸操和自我按摩保健操,主要是根据脑力劳动者和大学生的健身需要所编制的,不仅突出体现了“动、静”结合和“三调”即“调神(心)”、“调息”、“调形”的锻炼特点,能够良好地达到疏通经络、调节阴阳(“治本”)和缓解或消除身体不良症状(“治标”)的目的,而且还能起到促使学生身心放松,调节“识神”与“元神”的和谐以及提高对大脑的供氧量(“治本”)等作用。
②针对失眠、注意力不集中,走神,反应迟钝等问题,相应采取了一些有助于提高集中注意力、反应速度和灵敏素质等的锻炼(体育游戏与素质练习)手段。
③针对提不起兴趣,不合群,行动迟缓、散漫等,在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相应安排了一定学时的兴奋度较高、培养群体协作意识较强的体育游戏和集体项目类的教学比赛等活动。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心理现状;影响因素
一、引言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作为教育行业中最为重要一项教育内容,其发展速度之快令世人侧目。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在对所有专业学生进行科学统计的问卷调查后发现[1],75%的毕业生认为找到合适的工作非常难,90%的毕业生表示毕业前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只有计算机网络、同声传译、水利专业、能源交通专业等几个热门专业的毕业生表示就业压力不大。在被问及是什么因素影响到自己毕业找工作这件事的时候,75%的被调查者选择了心理因素。结合目前阶段,我国正处于经济和社会的转型时期,众多事物以及行业的转变,会出现很多的不确定因素,进而对于人的心理产生各类的影响。所以对于大学生就业心理状况的研究非常有价值[2]。
二、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心理因素分析
(一)社会类因素影响大学生就业
当前阶段我国经济发展来到了关键的转型时期,转型时期存在着诸多不确定性,而且社会发展会出现很多新的机遇和挑战,竞争压力非常大,这会使得大学生出现很大的心理波动,尤其是在寻找工作的时期。那时候众多大学生刚刚走出校门,还没有接触过社会的事物,对于社会的套路和发展情况的认识,还都停留在表面和书本的认识上,突然去接触社会就变得非常的迷茫,甚至理想会被打得粉碎,而失去了信心。这都非常不利于就业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信息孤岛的出现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大学生对于社会的看法,理想和现实的巨大差距会使得大学生在就业时期心理出现很大的波动,没有太多阅历的年轻人会出现很多消极的看法,甚至仇恨和厌恶社会,造成心理障碍。这都非常不利于大学生就业时期的心理健康。除此之外,现在的社会媒体非常乐于捕捉奇闻异事,以获得较高的关注度和收视率,所以很多报道存在着大量抹黑事实的情况,这也不利于大学生看到一个真实的社会,造成大学生的心理发展问题,进而对于其就业阶段产生影响。
(二)学校类因素影响大学生就业
大学生四年的时间都在高等院校中度过,学校对于其的影响至关重要。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会影响大学生个人心理的发展与毕业以及个人的就业。良好的学校学习环境会对大学生的心理成长起到积极的正向影响,不良的学校学习环境则会对大学生的心理成长起到消极的负面影响。人际交往的障碍也是重要的学校类影响因素,因为出身的不同,学生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自卑以及自负心里普遍存在,导致学生间的正常交流变得越来越困难,这会严重的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对于就业也是非常不利的。
(三)家庭类因素影响大学生就业
家庭作为大学生成长和培养的第一站,对于大学生青年成长时期的影响不可低估。在家上学的那个阶段,学生们都处在身体成长和心理发展的快速发育阶段,心理和生理的迅速成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以后的走向和做事的方法、态度以及观念,所以家庭类因素会对大学生产生长期而又难以摆脱的影响,对于大学生就业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这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除了众多的外在因素,相貌、体重、身高等各种内在因素也会触发学生的不良情绪,假以时日也会成为影响性格的重要因素,进而影响其众多事件的发展,比如毕业以及就业等。
三、讨论与建议
(一)完善大学生心理教育与就业课程体系设计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和就业课程的设置正是为了解决该问题而出现的。但在很多的高等院校实际课程讲授过程中,这两门课都完全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这非常不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培养,相关的负责人员应当引起足够重视,认真安排相关的课程,完善相关课设体系的设计和开设工作,利用课程的讲授的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就业能力。
(二)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除了提升大学生自身的心理素质和就业能力,优化就业环境也非常重要,好的就业环境将会提升大学生相关的选择,为大学生就业创造有利条件。政府和相关部门必须重视该问题。政府部门需要加大对于就业市场的管理力度,使得大学生就业问题得以解决,净化就业市场的风气,让就业工作在阳光下开展;相关的机构应答加大对于自身就业市场的整改处理力度,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有利环境。
(三)建立合理的就业评估机制
在对高等院校和相关企业就业能力进行评定和测试的时候,好的就业评估机制将会起到非常大的帮助作用,所以相关的机构和政府应当着手开展就业评估机制的建立工作,有理有据的进行就业评估,奖励优秀单位,乘法违规个人,促进大学生的就业工作平稳有序的开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