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青年教师个人发展规划

青年教师个人发展规划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3-14 15:10:3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青年教师个人发展规划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青年教师个人发展规划

第1篇

一、确立对教师发展规划整体设计的基本认识

1.幼儿园质量观、幼儿发展观是教师发展规划整体设计的出发点。这就要求教师在发展规划制定、实施、评估的过程中都要以幼儿园质量观和幼儿发展观作为出发点。把个人的发展与促进幼儿园保教质量、促进幼儿的发展统一起来,把提升幼儿园的保教质量和幼儿身心发展作为检验发展规划是否达成的重要指标。

2.教师专业发展素养标准是教师专业发展规划的基点。教师专业发展素养标准是对教师专业的基本要求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导向。教师在制定个人专业发展规划时要对照教师专业发展素养标准对自己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再确定目标,这样才不会使目标出现偏差。

3.教师发展规划整体设计要坚持基本规范与多样实践。坚持基本规范就是要符合教师专业发展素养标准,这是对教师发展的一般要求。坚持多样实践是指在符合基本素养标准的基础上,要对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提出有针对性的要求,在教师的专业发展方式和途径上体现多样性。

4.教师发展规划整体设计是制定、实施、管理与评估的连续体。其中管理与评估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要让教师能够根据自身特点制定和实施规划,幼儿园就要改变单一的由上而下的评估方式。营造共同研究和相互支持的文化。建立监测和反馈的制度。

二、教师发展规划的制定

我们回顾了以往教师发展规划制定的路径,从中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注重教师个体行为,忽视同伴的参与以及专业指导;注重从上到下的传达与要求,缺少自下而上的调研,等等。于是,我们引领教师重新认识教师发展规划,认识到教师发展规划制定的过程是教师自主设计、同伴互助与专业指导的过程;教师专业发展规划的重点是准确地认识自我,确定适宜的发展目标、可行的发展路径与措施。

1.修正认识。我们收集了相关的文献资料,通过分享阅读等形式,引导教师认识到“教师个人发展规划就是教师个体根据专业发展需要,拟定目标,设计有利于目标达成的活动和措施,并引导教师个体进行学习实践等活动。最终达成既定目标的过程”。教师专业发展规划的制定不只是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对专业发展起引领、监控的作用,它本身就是一种非常重要、有效的专业发展活动,是教师充分认识自己,辨明自身成长的优势、不足以及所处发展阶段,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发展目标及达成目标的行动与策略的过程。教师发展规划具有以下特点:

教师发展规划是一种思考方法,是关于教师对规划年内发展的整体思考。包括对教师个人发展基础的理性分析,在较长时间里发展目标的定位和发展内容与措施的总体筹划等。

教师发展规划是教师自主管理的方式。教师发展规划需要教师在保教工作中积极寻求和创造有利的发展条件,通过学习、实践、反思等达成预期的发展目标。

教师发展规划是持续的行动过程。包括“制定—实施—评—改进”等环节在内的持续的、自觉的行动。

2.寻找起点与方向。现状分析评估是教师发展规划的设计起点,是发展目标制定的基础。我们着重解决了谁来分析、分析什么、如何分析等三个关键问题。

谁来分析。我们组建了现状分析的团队。主要由园长、同伴教师、教研组长、专家、家人、幼儿家长等人员组成。

分析什么。首先,我们确定分析的内容,即个人成果,包括计划、课程方案、活动设计、案例分析、反思总结、课题研究等;现场活动,包括教研现场、保教活动现场等。其次,选择评估参照标准。

怎么分析。我们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对照指引的全面自查法。教师对照教师专业发展规范与指引,根据信息资料采集等提示对自身的现状进行全面的分析。

同伴教师的自由谈论法。通过面对面或QQ群、微博等方式让更多的同伴教师及幼儿家长、家人参与到对教师的现状分析中,也可以有针对性地邀请对情况比较熟悉的同伴教师、幼儿家长参与对教师的现状分析活动,让他们自由发表对教师发展现状的看法。

日常工作的专项比较法。幼儿园组织专项活动让教师通过比较了解自己的长处和差距。例如,组织教师根据同一个活动素材设计活动方案,通过比较了解教师在活动设计能力方面的情况;也可以组织教师根据同一个方案组织活动,以了解教师组织、实施活动能力的现状等。

现场活动的集体会诊法。教师邀请教师专业发展领导小组成员、相关专家、带教师傅、园内其他优秀教师观摩自己组织的教育教学现场活动,然后请大家就活动设计、组织、师幼互动、活动监控调整等方面进行诊断。

通过上述现状分析活动,教师明确了自身发展的优势与不足,并以此确定自我专业发展目标。教师发展目标依据现状分析的角度可以分为补短性发展目标、扬长性发展目标和基础性发展目标。

补短性发展目标:针对教师发展的不足确定补短性发展目标。如,有的教师会把提高师幼互动的有效性作为自己的发展目标,从而通过重点设计有关项目来提高师幼互动的能力和效果。

扬长性发展目标:针对教师发展优势确定扬长性发展目标。如。教师可以把自身教育教学中的特色作为扬长性发展目标,以更好地发挥自身的特长,推进幼儿园课程的发展。

基础性发展目标:一是依据幼儿园工作重点,选择与之相应的发展目标;二是针对青年教师(职初教师)把适应幼儿园保教工作(幼儿一日活动组织)作为发展目标。

3.设计教师发展规划样式。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开展了教师个人发展规划样式的创意设计。基于不同发展阶段教师的特点,我们设计了三种样式的发展规划:表格式、手册式和方案式。针对青年教师,我们设计了较为详细的表格式的发展规划,把教师专业发展素养要素设置在表格中,引导青年教师从基本素养要求人手制定发展规划。针对骨干教师,我们设计了手册式的发展规划,促使骨干教师在幼儿园保教工作研究及带领青年教师的过程中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针对成熟教师,我们设计了方案式的发展规划,引导成熟教师对专业发展进行系统思考和逐步推进。我们还编制了幼儿园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规划操作说明,以指导教师制定个人专业发展规划。

三、教师发展规划的管理

教师发展规划重在践行、落实,也难在践行、落实。我们实行了以“三个三”为特征的管理:首先,我们注意到教师发展的差异性,将教师的发展水平大致划分成三个层次,利用三个层次的资源,为不同发展层次的教师设计不同的规划要求:其次,我们抓住每学期初、中、末三个主要时间段,抓好播种、耕耘和收获三个环节;再次,我们结合每学期的初、中、末三个主要时间段,选择与各阶段工作内容所匹配的方法,以提高工作的有效性。我们将“三个三”的管理工作重心落在教师发展规划与工作的结合上,一方面重视幼儿园的实际工作,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另一方面指向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性。

第2篇

关键词:青年教师;综合素质;教育能力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4-324-01

随着时代和教育形势的需求幼儿园品牌化建设的不断深化,对幼儿园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青年教师是园所的中坚力量,努力培养和提高青年教师素质,适应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是促进园所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重视青年教师培养搭建成长平台,提升专业技能,提高综合素质为园所的可持续发展做好人才保证。

一、建设园所文化 营造和谐氛围 促进青年教师成长

1、理解和正确引导青年教师的需求 我们要求青年教师应了解和理解幼儿,用爱心去培育幼儿。那么,我们首先应该理解、爱护她们、了解她们的需求。尽量满足他们的需求、理解他们的想法,引导她们正确对待个人的欲望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尽量满足青年教师向往丰富多彩生活的愿望。

2、尊重和鼓励青年教师的创新 尊重人格,让他们在群体中转变,要用宽阔的胸怀,容人的气度。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任何个人都有缺点,追求完美是人之本性。充分尊重和信任青年教师,知人善任,尽量创造一种互相信任的氛围。

3、关心和激励青年教师的求知欲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家长对教师要求不断提高,青年教师常会感到知识不足,需要再学习、再提高。支持和帮助她们实现合理愿望是对青年教师最大的关心。

二、搭建成长平台 丰富内涵 拓宽青年教师成长途径

1、深入实际跟班指导 首先听课是实施科学管理的手段,可考察教师的整体水平。如: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学能力、教学特色、教学态度、专业理论水平等。可随时发现问题、随时指导,使教青年师们明确了认识、更新了观念、端正了思想、规范了行为。

2、理论联系实际培训到位 培训是对教职工最好的福利,我注重对青年教职工培训做到“有备而来 计划周详”从“三个环节”上下功夫。第一园长督导引领:园长、副园长“双十讲堂”,政治学习、安全例会、教师会上,班子成员都会精心设计选择相关内容组织10分钟培训,10分钟座谈讨论,使学习培训更具趣味,更有实效。第二教学能手示范带动,青年教师思维敏捷具有独创精神的特点,为释放青年教师特有的激情和才华,推选青年教师参加教学能手的评比,在准备参赛的过程中历练她们提高专业技能,参赛后对她们的突出表现和具有的进行丰富她们的不断地用青年新鲜的思想和青春的激情为园所的发展带来新的欣喜。

3、关注细节活动总结促提高 细节决定成败,青年教师在组织班级公开活动家长会、游艺会、联谊会、毕业晚会等活动时,管理人员在尊重、信任、关心的基础上与教师交流沟通给予指导,可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组织活动的能力。

三、制定发展目标 高标准要求 明确青年教师成长方向

目标对人的行为具有导向和激励作用。明确的、有价值的目标能诱发人的动机和行为的产生,并指引人的活动方向。 “只有教师会思考了,才能教的过程中会思考的孩子”。重视青年教师的目标引领,每一位青年教师都要制定自己的发展规划,使自己有攀登目标、有发展行动、有详实要求。在实际工作中我指导督促青年教师结合园所确定的青年教师成长具体方案中要求,建立教师个人专业化成长学年发展规划,让每—位青年教师教师设计自己的发展蓝图,明确个人的发展目标,有阶段性个人发展计划。能结合工作实际,结合自身实际,提出适合自己特点的个人发展要求。

四、提升专业技能加快青年教师成长的速度

1、终身学习,增强教师专业自主意识 对现代社会每一个人来说,学习是生活、学习是工作、学习是责任,必须养成时时、事事、处处学习的习惯。面对诸多挑战,教师如果不能终身学习,用昨天的知识教今天的孩子去适应明天的世界,显然是不合格的教师。读书是终身学习最直接的途径。担负教书育人重任的教师,更应该热爱读书,认真读书,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教育研究能力。

2、通过园本教研活动,提高教师教研能力和教学水平 我们的园本教研活动主要是针对日常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讨,在教研活动中,教师说出自己在教学中的过程、方法及效果并进行自我评价。然后,其它教师通过比较几位老师的不同教学方法以及运用的不同教学策略,发现存在的共同优点和不足,找出成功的教学经验和特色,寻找解决问题,改正不足的对策,探讨隐含在教育经验背后的教育理念。

第3篇

关键词:教师;专业成长;途径

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9-0023-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29.013

学校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教师队伍。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是国家和省市教育规划纲要的要求之一。所谓的教师专业成长是指教师参加工作以后的教育思想、知识结构和教育能力的不断发展。只有教师专业水平的不断提高才能造就高质量的教育。那么,怎样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呢?

一、读书学习

(一)向书本学习

学习是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每个教师都是从学习中成长起来的,我们要处理好学习和工作的关系,要会学习。教师应多阅读一些教育教学杂志,借此了解教育教学的前沿思想,紧跟课程改革的形式,学习新的、有效的教学方式,同时对教育教学专著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学习,可以系统地了解作者的教育观点和教育思想,借鉴作者的教学经验,把我们的点滴学习融会贯通。

(二)向他人的课堂学习

看课是教师在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之外的一种经常性的学习途径,这种途径实用性强,效果明显。可以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有利于教师之间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当然看课后要积极思考,研讨交流,吸取优点,发现问题,进而提出改进措施。

(三)岗位拜师

岗位拜师是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不断提高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每个学校都有一部分学科带头人、名师、骨干教师,充分发挥他们的引领作用,就能带动青年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使青年教师尽快成长为优秀教师。同时,岗位拜师又是一个共同学习、相互促进的过程,师徒间在互相看课、相互交流、思想碰撞中会学习对方的优点,在徒弟成长的同时,师傅也提高了自己的指导水平。

二、校本研究

实践证明,校本研究能够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不论是小课题研究还是集体备课、同课异构课都对教师的成长起了很大的作用,通过前期的准备、实施,到结束后的总结、反思,使他们收获很大。

(一)集体备课活动

集体备课是一项有效的校本教研形式。如我校以往一次备课选择一个单元的内容,由于内容多不能面面俱到,像走马观花。后来在一个单元中只选择一两课重点的、有代表性的内容。主备的教师备出详细的教案,提出自己的见解,其他教师先期进行认真思考,研讨时重点研讨这两课,经过补充、修改就形成了两节精品教案,这对主备人和其他教师而言都是一个提高。

(二)各种公开课

各种公开课是教师快速成长的有效途径。哪位教师上的公开课多,哪位教师就成长得快。有人说公开课是对老师的一种折磨,其实是对老师的一种磨练,人的能力就是在磨练中形成的。具体来说,公开课可分两类。一是校外公开课。这些课体现了一个学校的教学水平,一节课,所有同科老师都要参与,甚至学校还会组建一个专家团队,精心打造这一节课。这样教师就会采百家之长,尤其是专家的长处,使上课教师快速成长。二是校内公开课。这些课一般都要经过反复的设计、推敲、试讲,进行多次修改,这个过程就是教师成长的过程。教师就在这个打造公开课的过程中打造了自己。

(三)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教师通过课题研究,接受新信息、新方法、新知识,从而开阔视野,补充能量,完善素质,实现了教师队伍素质的不断提高。教师成为研究者,也意味着教师不再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旁观者,他们在实践中进行研究,产生了对教学活动的理性认识,从而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加以修正、改进,使专业能力不断提高。如我校已有多项课题获省市区奖励,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占到了大多数,他们都在课题研究中获益了。

三、个人发展规划

(一)教师个人发展规划的制定

教师制定个人发展规划也是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有力措施,是激发教师内在动力的重要手段。教师要实现专业发展,必须学会设计、规划自己的发展,确定奋斗的目标,并用这个目标来引导自我发展,激励自我发展,向着既定的目标努力。

(二)教师专业成长档案袋

专业成长档案袋可以记录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成长经历,记录教师的成功,从而激励教师不断进取。同时,教师也可以此促进自己不断反思,客观评价自己。此外,专业成长记录袋也可以展示教师的成绩,展示教师取得成绩的过程,从而促使他们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改进自己的工作方法。

四、教学反思

叶澜教授曾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叶澜教授的这句话告诉我们,教学反思在教师专业成长中的重要地位。一位教师,即使是一位名师,他的教学过程也不可能尽善尽美。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效率,就能很好地纠正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中的失误,形成独到的、创造性的观点,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一)课后反思

课后反思对教师的成长尤为重要,它是教师对教学的认识和思考,教师课后要及时反思备课是否充分,教学过程的设计是否合理,教学效果如何,同时及时发现问题,找出产生问题的原因,从而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二)教育随笔

教师在教学中会遇到许多问题,可以把处理问题的过程写成教育故事,总结自己的处理方法,成败得失,也可以把自己的感悟、收获随手记下来。这样,天长日久,就会积累丰富的经验。同样,随笔写多了,教师的写作能力就会明显提升,教学经验就会不断丰富,教学能力就会不断提高。

学校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师资队伍的建设,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是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我们必须构建学习型校园,让学校成为培养优秀教师的摇篮,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参考文献:

第4篇

而青年教师是学校的生力军和顶梁柱,“青年教师兴则学校兴;青年教师强则学校强” 。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将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局也明确提出了“应打造一批名师”的要求。因此,学校十分重视青年教师团队的培养工作,搭建成长平台,提升专业技能,积极创造条件,为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铺路搭桥,使青年教师如雨后春笋,茁壮成长,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做好人才保证。

总结这几年培养青年教师团队的工作,在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方面,我们认为应主要围绕以下几方面开展有效的工作。

1 建设校园文化,营造青年教师成长的环境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现在有专家认为,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鱼场。这是启示学校需要创设一个有利于教师专业化成长所需要的环境,要用健康的一流的校园文化去影响教师。学校在发展过程中提出了“青蓝工程”“名师工程”的计划,并长期坚持开展活动,对青年教师提出了“一三五十”要求(一年上合格课,三年要上优质课,五年争取上示范课,十年成为骨干教师;或一年站稳讲台,三年成为合格教师,五年成为骨干教师,十年成为优秀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核心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是教师提升认识,形成凝聚力,践行学校文化思想的过程,是凝炼教师的进取精神和高尚师德,使教师乐于成为一个开拓进取、与时俱进、正气正义、富有责任的万中人的过程。近五年来的170余名年轻教师,虽然毕业于不同的院校,但是到了我校,那种无形的核心文化让他们积极凝练自己,很快融入学校这个大家,绝大多数在工作中兢兢业业,争先恐后,迅速站稳了讲台,成长为一个个学生喜欢、家长认可、学校欣赏、社会满意的青年教师。

2 搭建成长平台,拓宽青年教师成长的途径

一流的校园文化固然会激励青年教师,但要青年教师能持续快速成长,释放青年教师特有的激情和才华,必须搭建青年教师的成长平台,多渠道,多途径地为青年教师提供用武之地。

作为省级示范高中教师,由于承载着家长和社会的厚望,承载着上级领导所寄予的期望,很容易导致教师产生较大的职业压力,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思想。但是如果因之而不敢让青年教师承担各种岗位的工作,既是对学校的品牌化发展不负责任,更是对青年教师的成长不负责任。所以,学校放手为青年教师搭建成长平台,并积极引导青年教师乐观面对生活和工作,养成在各种重要岗位工作中寻找快乐,在快乐中去积极从事重要岗位的工作,不断提升职业幸福指数。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搭建的平台中成长,在班主任、备课组长、教研组长、部门干事乃至主任等重要岗位的多途径工作中不断成长,悄然成长。

以本学期为例,在班主任中,一半左右是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教研组长11人中青年教师有5个,备课组长中青年教师有20个,各部门副主任及干事中,绝大多数为青年教师。这些青年教师不愧是学校发展的生力军,充满朝气,充满活力,他们尽力工作,努力工作,显示出他们思维敏捷,具有独创精神的特点,不断地用自己新鲜的思想和青春的激情为学校的发展带来新的欣喜。这些青年教师,潜心于教育教学教研管理等工作,态度端正、方法灵活,贴近学生的心灵,深受学生喜爱,家长赞许,领导欣赏。

校本教研――搭建青年教师业务成长的平台。以校为本的教育科研为全体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提供了有力的学习环境和智力背景。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一个青年教师只有走“教――学――研”之路,开展切实有效的行动研究,才能使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为此,学校开展“五个十活动”,开展青年教师业务大赛和业务技能考试,开展“五课活动”,坚持常规教研活动等等;同时积极开展校际交流,选派部分教师外出学习参观教研,认真安排各级各类继续教育,送教下乡及人才交流,承担教研室和进修校各种教研活动,等等,都为青年教师提供了学习交流的机会。

当然,今后学校还需继续加强“请进来、走出去”工作,加大投入,选派更多优秀青年教师外出学习、交流、教研、培训。

3 制定发展目标,明确青年教师成长的方向

目标对人的行为具有导向和激励作用。明确的、有价值的目标能诱发人的动机和行为的产生,并指引人的活动方向。学校认识到“只有教师会思考了,才能教出会思考的学生。只有教师会制定自己的发展目标了,才能引导学生制定自己的学习发展目标”。青年教师应建立个人专业化成长学年发展规划,每―位青年教师应设计自己的发展蓝图,明确个人的发展目标,有阶段性的个人发展计划。能结合工作实际,结合学生发展实际,提出适合自己特点的个人发展要求,选择符合自己的发展方向。

这个发展目标的具体内容包括个人专业成长现状分析和学年个人成长目标。个人专业成长现状分析,从优势与不足正反两个角度,可涉及课堂教学、学生管理、教学研究、教学设计、作业设计、理论学习等方面进行分析。学年个人成长目标应结合现状分析,可制定一个总目标。然后结合学校确定的青年教师成长具体方案中的要求,从自身素质、教育教学专著研读、课堂教学、案例分析、教学设计、作业设计、编制试卷、听课学习(确定自己主要听课学习的导师)、学困生转化、教学研究博客、撰写教学反思、评课稿、教学叙事等方面确定具体目标,要求既要有数量,又要有质量。

学校专门制作了《青年教师手册》,内容包含“合格教师专业标准”“青年教师校本研修评价量标”“青年教师三年发展规划(提纲)”“本期的专业发展计划”“教育理论自学记录”“教育教学反思记录”“参加教研(备课)组研修活动记录” “(小)课(专)题研究记录” “汇报课设计” “教育教学反思记录”“接受指导教师指导记录”等16项,中教二级及以下的教师人手一册,要求在制定发展目标的基础上,更要落实行动,每期末由学校教研室收回考核,并建立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档案盒。档案盒的建设使青年教师的成长的积淀更加丰厚,体现了青年教师的教学实践过程,有助于青年教师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形成个性的教学风格和思想,为成长为名师打下坚实的基础。

4 提升专业技能,加快青年教师成长的速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不仅是有知识、有学问的人,而且是有道德、有理想、有专业追求的人;不仅是高起点的人,而且是终身学习、不断自我更新的人;不仅是学科的专家,而且是教育的专家,具有像医生、律师一样的专业不可替代性。因此,作为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必须随时对自己的专业结构、教育教学技能进行调整,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学习、研究和反思,必须对自己的知识、能力与经验进行整合,这是教育发展的时代需要,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需要。青年教师的专业技能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4.1 课题研究立足具体问题

学校特别注重校本教研,立足于解决实际问题,积极倡导“小课题”的研究。教研思路,要求注重过程,注重实实在在的成效。在研究课题中,学校的大课题,教师应具体细化为方便操作、解决实际问题的小课题,以切实突出课题研究的有效性,在行动中解决自己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学校专门召开小课题研究交流会,推进小课题的研究。学校现有多项课题,小课题研究渐成气候。青年教师勇于承担研究任务,教科室加强指导培训,营造研究氛围,重视实施过程,重视研究实效。为绝大多数青年教师积极地开展工作,提升了研究水平,提高教学能力,参加更高一级课题评审活动创造条件。

4.2 研讨交流突出有效教学

近两期来,学校推行“高效课堂”,成立“学科指导委员会”,开展 “五个十”“六个一”等活动,借助多媒体设备,为青年教师搭建成长的平台,举行“夯实各个环节,追求高效课堂”的备课、授课、评课 “三位一体”系列活动。

备课,突出“智慧协同”。在整个备课过程中,导师引领,同伴讨论,青年教师归纳整理,通过全面读懂教材、全面掌握学情,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教学设计成为青年教师、导师、同伴的“智慧协同体”。

授课,突出“学生主体”。在授课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使课堂真正成为“学堂”,老师只起引导、组织、反馈作用,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在教师引领下走进教材、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自主学习体”。

评课,突出“反思成长”。在评课中,导师主评,青年教师反思。既整体观照课堂教学状态,又微观分析各教学细节,做到充分肯定优点激发青年教师的发展潜能,善意提醒不足,防止课堂教学无效。使评课过程成为反思过程、激发优点、再次改进的“成长助推器”。

论文,突出“总结提升”。在论文撰写中,学校特别引导青年教师,既要立足于这节课,从课堂教学中挖掘素材,更要用新课程的理念关照自己的课堂教学,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自己总结提升,使自己的论文写作不仅仅满足于这节课的分析,而应成为自己一段时间以来以这节课为例的“总结提升体”三类课程提倡勇于承担。

4.3 举办业务技能大赛及考试

广大青年教师虽然积极好学,热情较高,态度认真、成效显著 ,但在探索适合校情班情学情,具有个性特色,深受学生喜爱的高效教学机制,特别是适合新课程改革要求的教育教学机制方面,还需要不断地学习探究总结。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通过业务技能大赛及考试,以赛(考)促学,以赛(考)促教,以赛(考)促成长,青年教师可以找到自己的不足,借鉴他人的长处,激发他们好学上进的积极性,从而发现人才,摸清情况 ,为下一阶段的培养规划提供依据,使学校校本教研、工作安排有的放矢,才能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总之,课堂教学比赛及考试是对青年教师常规教学的一次检验,是青年教师基本功的一次展示,通过这个小小的舞台能够锻炼青年教师,使青年教师尽快成长起来。比赛给予我们的启示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一节高水准的课是教师综合素质的体现,是不断学习积累的结果;上一节好课相对容易,上好每一堂课不容易。一个优秀的教师必然是善于学习反思的、是在历练中成长的人。只有不断学习反思,才能进一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学能力的提升。 学习是永恒的主题!

第5篇

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生涯;发展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很多高校开设了新的本科专业,招生规模逐年扩大,高等教育也因此进入了大众化的发展阶段。与此同时,为适应学生人数的增加,高校师资规模持续扩充,就我国的教育现状而言,师资扩充的主要对象为刚从高校或科研院所毕业的青年博士,致使青年教师在高校师资结构中所占的比例也逐渐增加。目前青年教师已成为我国高等院校教学科研工作的一股重要力量,随着任职年限的延长,其在职业生涯过程中遭遇发展瓶颈、出现职业倦怠现象等问题也日趋凸显,已成为青年教师个人发展及高校的内涵式和可持续性发展的严重障碍。因此发现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生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形成原因并积极探索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是新时期高校师资队伍培养的重要环节之一。

一、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特点

1

高校青年教师发展愿望强烈

现阶段,我国高校青年教师入职时基本要求都是博士毕业,这一群体的明显特点是:年轻有活力,富有工作激情,具有良好的高等教育背景,受到严格的科学训练,善于接受新鲜事物,初入教学和科研岗位,对各项工作都有极强的新鲜感和好奇心,愿意学习钻研,同时思想活跃,具有创新思维,有远大的理想抱负,在工作之初有强烈的发展愿望,对于自身的职业发展有非常高的积极性。然而,高校青年教师处于职业生涯的起步阶段,职称级别低,工资津贴偏低,收入不高,且大多处于婚育期,住房及家庭物质生活需求大,其收入往往不能满足青年教师的各项生活需要,家庭经济压力大,因此在高校内部,青年教师都无奈地以“青椒”来戏称自己。基于此,高校青年教师为减轻自己身上所担负的各类压力,亟须在职业和专业上有所突破和发展,以获得更多的教学和科研奖励,很大程度上促使青年教师有很强烈的发展愿望。

2

具有明显的发展不确定性以及多样性

由于目前我国高校师资的现实情况,青年教师在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过程之初,就要承担繁重的各类教学任务,很多人还要担任本科生班导师,对学生进行专业及学业教育。一方面,急需在教学能力和水平上有所提高,另一方面,在入职之初,均与所在高校签订了聘任合同,面临着艰巨的科研任务以及考核的压力。有的还要兼职担任企业科技特派员,承担着一些社会性事务,其工作的多样性、复杂性决定了其职业生涯发展的不确定性及多样性。青年教师能否胜任教学与科研工作,由于个人的学习能力、钻研态度及外界支持条件的不同,显现出明显的不确定性。

3

部分高校青年教师发展中功利化思想严重

高校青年教师不是生活在真空中,目前社会上的物质化、功利化思想等负面因素也逐渐影响到了高等院校,再加上物质生活需要与收入低之间的矛盾,部分青年教师的物质欲望强烈,学术观念淡薄,在个人职业发展中,表现出明显的功利化思想。有些青年教师鉴于就业形势严峻,迫于就业压力,本着高校教师工作稳定、名声好听的原则,才在高校就职,将高校教师职业仅视为谋生手段,对高等教育工作本身就缺乏足够的热情,入职后对自身职业认同感不强,个人职业发展意愿低,发展态度消极,专业发展上缺乏规划和设计,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动态及自己学校的整体发展漠不关心,不利于自身教学科研水平的提升。而另一种广泛存在于高校青年教师中的功利化思想,是部分青年教师将自身职称晋级设定为“唯一及终极目标”,因为职称晋升代表着收入的增加以及其他利益的获得。因此这些人在评上高级职称后,便失去了发展动力,缺乏更高层次的职业发展追求。

二、影响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主要因素

1

高校对青年教师发展缺乏系统的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

高校的考核制度现在大致分为两类:年度考核与聘期考核。年度考核工作一般用来评价教职工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其结果一般作为教职工工资晋升和绩效津贴分配的重要依据;聘期考核工作是综合评价教职工岗位聘期内履行岗位职责、任务完成情况以及岗位匹配度情况,其结果是续聘、解聘和调整岗位的重要依据,也是新一轮岗位聘用的基础。但高校的年度考核往往流于形式,只是简单地将教师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级,不能调动青年教师工作的积极性。而聘期考核制度、评价机制还很不健全,青年教师作为一个年轻的群体,因为本身的工作时间以及在学校所处的地位,往往不能参与自身相关的各项激励政策的制订过程,缺乏话语权。同时限于学校或学院本身发展状况以及青年教师发展起步阶段的约束,在聘期考核中有能力的青年教师往往很难实现低职高聘,相对于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生涯的特点, 现行激励机制的物质激励仍然是不够的。

2

缺乏完善的高校青年教师的评价制度

合理的评价制度能激发青年教师个人发展的热情,是其职业发展的重要动力;而不合理的评价制度则恰恰相反,会严重影响青年教师的发展热情,降低其发展动力,成为青年教师个人发展以及高校整体持续发展的障碍。而现阶段高校中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比较突出,对于青年教师的评价主要集中在科研任务的完成情况。在职称评定过程中,也是主要考虑青年教师的科研项目、科研经费及发表文章的多少,教学能力在职称评定中几乎很少考核,造成这一局面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对于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水平缺乏合理的评价制度,相比于科研工作,教学工作难以有量化的指标,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很难得到被大家认可的评价。同时部分高校中对于科研能力的评价制度,未能考虑青年教师科学研究领域的不同,评价制度没有做出相应的调整。

3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培训不尽合理

目前高校的青年教师虽然都具有博士学位,但大多非师范类高校毕业,除入校之初接受统一的教学理论知识培训外,基本没有接受过其他的教学技能教育,缺乏教育学心理学相关理论知识与教学实践,因此对于青年教师的职业培训不可或缺。职业培训不仅有利于提升青年教师高等教育工作的适应性,还有利于提高青年教师高校教学能力和学术科研能力,是促进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生涯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环节之一。虽然目前高校都普遍开展实施了针对青年教师的师资培训,且将培训设定为聘任上岗的必修内容,但大多数培训均流于形式,老生常谈,无太多实质性内容,不能激起青年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与热情,达不到促进青年教师职业能力提升的培训目标。

三、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对策

1建立高校系统的行之有效的青年教师激励机制

要提升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发展的热情与动力,高校应制订一系列针对青年教师,尤其是新入职青年教师的激励制度,形成一整套有效的激励机制。高校要从大多数青年教师,尤其是刚入职的青年教师的各类需求出发,以人为本,努力创造有益于其发展的教学科研环境,适当地给予一定的经费倾斜支持,使有能力的青年教师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特长,帮助青年教师在个人职业发展起步阶段,能够更快地进入工作角色。要制订切合高校自身实际的青年教师激励制度,并不断完善,以保证制度的合理性与可执行性,增加青年教师的话语权,制定政策时广泛听取青年教师的意见,通过低职高聘、青年教师支持计划等方式,以满足其渴望被承认、能力能够得到体现的发展意愿。

2

建立有益于青年教师职业发展的评价制度

评价制度对于青年教师职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使得高校必须建立有益于青年教师职业发展的评价制度。一方面,要实行教学、科研兼顾的评价考核标准,在青年教师的考核评价制度上,改变目前高校中普遍存在的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教学、科研是高校青年教师的两项主要工作内容,对于高校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都非常重要,只有将教学和科研考核同时兼顾到,防止青年教师均弃教学搞科研,才能促进青年教师职业生涯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要对青年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更加合理的评价,高校青年教学能力和水平的评价考核主体应该多元化的,要确定多元化的评价考核主体,且各主体评价所占的比例合适,包括专家、学校领导、同行、青年教师以及学生等,但作为高校里的任课教师,对于他们的评价还是应该以有效的学生评价为主。

3

完善培训制度,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

现阶段我国高等院校中,针对青年教师的岗前培训、在职攻读学位、青年教师导师制、企业实训等是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培训的主要方式。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在线继续教育也逐渐成为青年教师培训的新形式。但是目前高校青年培训制度还不尽完善,高校青年教师培训制度必须在照顾青年教师的个性需求、关注青年教师的发展目标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在设置青年教师培训内容的课程时,要坚持教学和科研兼顾的原则,培训不仅要有科研能力提升的内容,也要有加强教学技能的相关内容。科研相关培训时要注意选取先进的专业知识及最新的研究动态,让青年教师能够及时地了解到最新的研究结果,不断地提升青年教师的专业素养。对于青年教师的职业培训,一定要结合他们的个性特征和实际经验,区分不同的培训层次,采取不同的培训方法。除此之外,高校还应重视培训效果评价,评价是教师培训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关系到培训的效果和质量。要构建有效的培训评价体系,对受训青年教师进行及时监督,以保证职业培训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吴 坚.职业生涯视角下高校青年教师培养机制研究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03),11―14.

陈海燕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研究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5(05):26―31.

第6篇

本学年度,教科室在“尊重每个人发展每个人”办学理念的指导下,突出质量立校与科研强校的指导思想,以“用作为换地位、用成就换尊严、用奉献换形象、用今天换明天”的信念,实行精细化管理,把我校教研组建设、教师队伍培养和教学科研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二、工作思路:

以质量建设为中心,以教研组建设为依托,以教学科研为突破口,推行教师自我发展规划,整体提升教师队伍教育教学科研水平;改进教师评价方法,以教师的发展为本,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热情,激发教师的潜能,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观念先进、业务精良的教师团队,实现教学质量的恢复性增长,进而实现跨越式的增长。

三、具体内容:

(一)教研组建设方面

1、坚持业务学习,实施读书行动计划

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实施读书行动计划,建设学习型教研组。为达到新课程体系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广大师生的人文素养和文化底蕴,教研组要引导教师养成 “阅读”的习惯,唤醒教师的读书需求。在教师发展规划中,每位教师制定每学年的读书学习计划,并上报教科室,存入教师个人档案。对“多读多思、以读促教”卓有成效的教师给予适当奖励并予以表彰。

2、普及“四有”生本课堂教学,开展教学交流活动。

课堂教学的质量是学校生存的根本,通过一年的努力,“四有”生本课堂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在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但是我们看到,现在的课堂教学离我们预设的目标还相差较远,有的老师仅仅在公开课中加强了研究和应用,在日常教学中应用很少,还有极少量的教师对其兴致不高,知之甚少。今年我们将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行“四有”生本课堂的理念,普及“四有”生本课堂教学,力争把这项工作推向深入。以教研组为单位,在今年10月和11月举办“四有”生本课堂教学达标活动,以教研组长、备课组组长、组内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组成听课评委组,进行量化打分,实现课堂教学人人过关、力争80%达到优秀的目标。

在今年9月下旬,举办教研组长研究课活动,10月份举办高三第一轮复习探讨课,在明年2月上旬举办新进教师汇报课,下旬举办高三第二轮复习探讨课,3月举办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4月举办中年教师优质课竞赛。

3、落实集体备课制度

认真执行《远安一高备课组量化评估方案》,备课组长要增强备课组的凝聚力,要充分发挥引领作用,要进一步加强集体备课的实效性研究。提倡以备课组为单位备电子教案,尝试学案导学的做法。高一备课组要加强初高中衔接教学的研究,在教学内容上进行衔接,在学法上进行指导,9月份完成初高中衔接教学校本教材的定稿;高二年级备课组在培优辅差上加强研究,制定计划,在明年5月份完成远安一高培优辅差校本教材的定稿;高三备课组要加强高考的研究,提升复习效率的方式方法研究,落实基础和培养能力的研究,特别是培优的研究要加强,尽快出成绩。

(二)教科研工作方面

4、加强课题研究,积极探索校本课程开发。

课题研究要为教学服务,用课题带动教科研,以研促教、教研相长;课题研究要有

利于教师的发展,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终极目标;课题研究采取分阶段进行,分级要求,并以制度做保证进行考核奖励。

省市级课题研究要有组织有计划,教研组要全员参与,分工合作,教研组长和备

课组长积极协助课题组开展研究、整理资料和汇报结题,并在教研组内推广实践,力争在二至三年内完成。学校对其大力宣传,扩大影响,并按照《远安一高教改课题立项及管理办法》对课题组给予奖励。

小课题研究(包括校级课题和个人课题)要立足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要求本着“低起点、小切口、短周期和大影响”的原则确立。学校平常的教学研究主要是日常教育教学的小问题,课题都是从实际问题中提炼出来的,教师的教研要强调问题解决,不搞花架子。一般在一年完成,并把研究的成果以论文形式写出来,学校汇编成册,在此基础上进行评优奖励。

在9月15以前,教研组长对本组的课题进行摸底,对本学年的课题研究写出详细具体的计划,包括课题、课题负责人及课题成员、课题实施方案等。

5、逐步推进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开展具有学科特点的学生活动

教育部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普通高中要设置"研究性学习"课程,要让"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掌握一种积极的、生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设计要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创造条件。”按照《远安一高研究性学习实施方案》开展活动,可采取先分学科小规模研究再分教师全范围研究的策略,逐步把研究性学习课程做大做强。本学年,由教科室与高一年级具体实施。

以科技体育艺术节活动为契机,教研组每学期开展1~2次大型学生活动,如语文组的演讲比赛,诗歌朗诵活动;外语组的口语比赛,书法比赛;化生组的环保社团活动等等。

(三)教师队伍培养方面

6、加强师德建设

教书是一种职业,有其独特的职业道德标准和规范;教师是一种事业,它需要用心去做,它要求“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作为教师,应具备恪尽职守的敬业精神、求真务实的实干精神、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同舟共济的协作精神和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 〖1〗

本学年,我们将丰富教师师德档案内容,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从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和为人师表八个方面进行细化考核,结合学生评教。一学年进行师德评比,树立师德标兵(一个学科一至二名),进行表彰和宣传。

7、建立教师个人发展规划,启动“名师工程”

(1)建立教师个人发展三年规划,主要包括“三定两勤”,即定方向、定目标、定措施、勤学习和勤总结,同时把个人课题研究,读书计划,,个人博客建设等纳入发展评价体系。在今年10月15日以前,教师完成个人申报材料,一式三份,教师本人、教研组长和教科室各持一份。

(2)在明年5月前,完成年度感动一高十大教师和“远安一高名师”的评选,向学生、家长和社会大力宣传其事迹,发挥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辐射作用,提高教师的社会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

(3) 培养青年教师,使其成为青年骨干教师储备人才和教坛新秀,鼓励全校更多的教师争当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参加各级各类学会、论坛等组织。给教师评职晋级创造更多的机会和条件。

8、创新教师培训方式,加快教师专业化成长。

(1)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的交流方式,请专家进校讲学讲课。以教研组为单位联系挂靠一个学校,签订协议,教研组长在今年10月20日前列出计划,定期把教师送出去学习,以两年为一个时间周期,保证每一位教师都有一次出去学习的机会,及时获取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促使教师专业发展。教师的一切外出学习交流活动安排均由教研组长决定,统筹兼顾,做好记载,要求外出学习教师在教研组内汇报,并有关材料上交教科室存档。

(2)强化青年教师培养工程。坚持师徒结对,双方签订三年培养计划。促使以老带新、共同提高;要求青年教师学理论、做习题集、写课后反思,组织青年教师参加本年级大型联考统考,促使其业务水平快速提高;开展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活动,创造各种学习机会对青年骨干教师进行培养。

(3)坚持举办《远安一高教育论坛》,给教师搭建一个交流展示的平台。学校每月举办一次教育论坛活动。谈谈学习教育先进理论后的感悟,谈谈读书后的收获,展示课题研究过的成果,给出学校管理和发展的建议等。组内教研活动,也应为教师提供发表教育思想的平台,把优秀的教师推荐到学校讲,三年里争取人人都有机会讲一次,还可以请外面的专家和社会人士讲。

第7篇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 ;培训;平台;激励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我国已进入“新课程改革”时期,但是还有部分教师跟不上“新课程改革”的步伐,教育观念陈旧,创新意识和研究能力不强,对自身专业发展意识淡薄;另一方面,已有的研究对“教师专业发展”实践环节的理论指导性相对薄弱。

基于此,在构建和谐学校文化的过程中,我校实践“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不断探索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一、校内外多方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一)了解教师需求,制订培训方案

要求教师制订个人三年发展规划和学期发展目标,学校根据教师的专业发展期望值和个人发展规划,以师为本,制订学校的教师培训计划和实施方案,促进其专业发展。

(二)开展校本培训,提高教师的教科研能力

每周教研活动时间,各教研组长对本组教师进行校本培训,解决教师在专业成长中的疑惑;定期召开备课组长经验交流会,探讨备课组活动的有效方法及途径,力求每位老师专业水平不断提高;实行骨干教师再培训制度,骨干教师定期与大家交流教学经验、教学管理心得,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

(三)“走出去,请进来”,开展课改培训

为了保证新课改的顺利进行,学校多次分年级分层次组织教师到山东杜郎口、山东昌乐二中、山西新绛、河北晋州二中等中学现场观摩学习,回校后组织讨论,探讨适合我校的课改模式。

2011年,我校请来全国著名教育专家程翔、韩军、吴欣歆、来凤华等四位专家分别作课并作了精彩的报告。这次培训使老师们对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有了更深的认识,激发了老师们课改的热情。

(四)重视教师课堂专业技能培训

1.板书培训。为了引起青年教师对粉笔字的重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校进行了板书培训,并随后进行板书大赛,激励青年教师重视基本技能的训练。2.规范汉字书写培训。大力支持教师参加规范汉字书写培训,并由参训教师对本校教师进行再培训;每学期进行教师规范汉字书写比赛,并选出了优秀作品展示。形式多样的培训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教师的教育观念,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水平。

二、搭建平台同伴互助,推动教师专业成长

(一)组织展示课,为理念领先的教师搭建平台

常态课展示活动改进了教师教学方式,规范了教师课堂语言;“同课异构”展示活动彰显了各位参赛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课改展示活动将我校的“时间・实效”课堂模式付诸了实践,提高了教学效率。实践证明,各类展示课给教师提供的不仅是展示平台,更是培养和锻炼的有效途径。

(二)开展“教学论坛”,为有经验的教师搭建平台

我校每年一度的主题教学论坛,是对全体教师一次重要的培训,也是一次教研成果的展示。例如:主题为“促专业成长,做幸福教师”的第八届教学论坛旨在为教师健康快乐成长指明方向;主题为“读书促我成长”的第九届教学论坛则力求让读书成为教师的习惯,通过读书“改变心态,改变人生”。系列教学论坛活动传承的是和谐校园文化的精髓。

(三)实施“青蓝工程”,为青年教师进一步发展搭建平台

为使年轻教师尽快胜任教学工作,我校开展了师徒结对的“青蓝工程”活动。通过导师的言传身教,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等都有明显提高,多位青年教师先后在省市区评优课和说课活动获得佳绩。

(四)开展“读书月”活动,为教师的思想成长搭建平台。每年的12月份定为教师“读书月”,学校为每位教师购置专业书籍,要求教师做读书笔记,写学习心得。定期检查读书笔记,选评学习心得,并将部分优秀作品刊登在校刊《文曲》上。读书月活动促进了教师对教育教学的思考,推动了教师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的协调发展。

(五)开展骨干教师博客活动,为教师交流展示搭建平台

我校已建成“十中骨干教师博客圈”,用以发挥骨干教师名师的辐射作用,实现教师整体素质的大提升。

三、总结经验形成制度,巩固教师专业发展探究成果

(一)教研制度

为保证教研工作切实有效,学校制订了《第十中学教研检查制度》,要求教研活动要固定时间、地点、发言人,活动要有主题、有记录、有检查;将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始终贯穿于教研活动中,提高教研活动的实际效果。

(二)科研制度

制订《第十中学校本科研制度》,规范了教科研活动环节,激励教师进行科研探索。研究的问题来源于教学,研究的结果服务于教学。

(三)导师制度

制订了《导师制度》,规定上岗3年内的青年教师必须要拜师傅,而教学经验丰富的中年教师,力争能收到徒弟。

(四)评价奖惩制度

建立教师专业发展评价奖惩机制,主要制度有《第十中学教师自评他评量化评估方案》、《第十中学教育教学奖惩制度》、《第十中学教师自我反思制度》、《第十中学教师专业发展档案管理制度》、《第十中学教师职务评聘标准》、《第十中学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考评制度》、《优秀论文、优秀教案、优秀课评选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对潜心钻研业务,有优秀科研成果或成绩突出的教师给予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

四、踏实实践,教师专业发展成果显著

近两年青年教师在评优课、展示课活动中获市级一等奖的有四人,获区级一等奖的有十人。

学校骨干教师逐年增加,现有市级骨干教师2人,市级名师2人,区级名师及骨干教师17人;刘轶茜、刘彦乔、王永丽等入选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在河北省校本课程课堂教学说课评比中,徐淑芬、谢志老师荣获省一等奖。许瑞霞、王丽平、刘轶茜等老师分别在市级以上交流会上作报告及经验介绍。张文君老师三次作客石家庄广电中心新闻广播《星河梦工场》“名师讲堂”栏目,谈美术专业与实践的话题,引来家长的热切关注。

第8篇

1. “观课” 式培训,在学习与借鉴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

我校组织教师观摩全国、省、市青年教师阅读课比赛,全国语文教师素养大赛,海珠区明珠杯、海教杯课堂教学比赛等,让他们从中领略参赛者在课堂上的教学风采。参赛教师扎实的文学功底,丰厚的文化底蕴,幽默的教学风格,超强的课堂驾驭能力让教师们折服,一个个精彩有趣的教学片断令教师们回味。回校后,参加活动的教师和全校教师一起分享示范课及专家专题讲座的成果,组长引领教师寻找可借鉴之处,对于不足的地方探讨可行的修改方案,通过评课促提高;通过上移植课挖掘自己的潜力,将外出学习的收获、体会变为自己成长的基石。

2. “互动”式培训,在分享中提高理论水平与专业素养

阅读专业理论可以使教师在理论中充盈自己,阅读中外名著可以使教师在和名家的对话中升华自己。培训组组长定期推荐、阅读教学教育书籍与相关文章,并发动每位教师通过各种渠道寻找资料;教师把收集的资料加以整理,建立个人资料库;结合每学期的“好书交流会”与其他教师分享学习心得。小组学习和个人学习相结合的培训活动,改变了过去培训工作由组长一包到底的格局,激活了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切实提高了教师自身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

3. “沙龙”式培训,在研讨交流中解决教学困惑

每学期开展的骨干教师教育教学经验交流会,给青年教师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经常邀请科研专家、市区教研员、特级教师、名教师做专题讲座,让教师集中参加,认真聆听并开展座谈式、互动式和点评式研讨。教师们积极参与讨论,交流学习心得,探究热点问题,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智慧的交流、思想的碰撞,都是参与教师学习和提高的机会。形式多样的研讨实现了同伴互助,加快了教师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

4. “做课”式培训,在“青蓝互助”活动中成长

以前,教师上一节公开课,从备课、试教到公开教学都是一人独立完成,压力大,自身的提高也不明显。“青蓝互助”活动改变了传统公开课教学模式,青年教师与骨干教师齐上同一课。教师们先独自认真学习研究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组内教师听试教后研讨,交流反思,“师徒”二人再互相学习,改善设计中的不足,修改教案进行二度设计;然后在科组中说课,集体评议后,再反思,三度设计后再次上课、反思教学。教师们通过几轮的教学尝试与研究,在不断的开课、听课和评课的过程中,专业水平都有了提高。这样的同课异构活动,能引导青年教师通过对教学策略和组织形式的不同演绎,研讨教学中存在的困惑、问题及目标的价值取向;能使教师们在观念的碰撞和多元思维的融合过程中拓展思路、提升专业水平;也能使骨干教师打破封闭,成为既能教学,又能教研的学科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