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工程经济学

工程经济学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03-14 00:28:5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工程经济学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工程经济学

第1篇

关键词:工程项目投标;工程经济学;应用效果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工程项目数量也不断增长,社会对工程项目的要求也不断提升。工程经济学是工程项目开展的重要依据,需要紧跟现代工程项目发展的趋势,引导着工程项目经济学的有序开展。但是随着现代工程项目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复杂,仅凭借一门科学是无法满足现代工程项目发展的需求,只有将相关学科相结合,组成一门新的学科,才能够有效解决工程项目中的问题。

一、工程经济学的定义

工程经济学是工程学与经济学结合而来的产物,主要是以工程学为基础,借助现代经济学理论,以有效利用工程项目中的各项资源为根本,从而实现项目整体经济效益的有效提升,对于工程项目具有重要的影响。工程经济学需要建立在对工程项目的全面分析,在有效调配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对方案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从而确定最佳的工程方案。工程经济学分析方法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理论联系实际、定量与定性的结合分析、系统与平衡的结合分析、静态与动态的综合评价、统计预测和不确定因素分析。工程经济学主要是以实际的工程项目作为基础,研究方向为经济效益最高的工程项目。工程经济学的特点为:(1)基于施工技术上的工程项目分析;(2)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需要考虑到施工环境的客观因素;(3)针对多种可行的工程方案进行综合分析,从而选择最佳的施工方案;(4)工程经济学所关注的重点与未来的经济效益有密切的相关性。

二、工程报价的静态分析

工程报价的静态分析主要是根据企业在长期工作中所积累的数据,从而对初步报价的合理性进行分析,避免报价不符合工程要求。1.宏观分析。在分析初步报价的时候,首先需要考虑到各部分的预算费用是否合理,例如总成本与总管理费用的比重,员工薪酬和工程材料费用的比重,流动资金与固定资产的比重。通过这些费用的比重计算,对初步报价的合理性分析提供了可参考的依据,确保分析的科学性。若所提出的初步报价存在问题,需要找出问题所在之处,并对问题进行分析,影响工程报价的相关因素有很多,在排除相关因素的影响之后,就能够保障初步报价在合理范畴内,若仍旧存在问题,需要分析报价结构的科学性,然后重新制定报价。2.分析工期与报价之间的关系。在确定初步报价时,需要根据企业的工期以及过往施工经验进行预算,从而得到人均薪酬、人均工作时间,站在施工单位的立场上,对各参数的合理性进行判断,从而保障工程项目施工的有序开展。3.对不合理的部分进行微观分析。初步报价之中不可避免的会存在一些瑕疵,对于这些瑕疵部分要进行修改,此时就需要进行微观分析。在进行微观分析的时候,需要将缩短工期、节省成本支出等方面进行重点分析,从而提出可靠的施工方案。具体来讲,就是将支出费用较高的地方进行控制,从而节省工程成本,有助于提升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4.分析材料价格以及消耗量是否科学合理。工程项目具有工期长、规模大、材料消耗量多的特点,因此在工程项目报价时,需要对使用的材料价格以及消耗量进行科学预测,在分析过程中,要排除价格超出市场价格、材料消耗量过多的问题,也可以根据同类型企业的报价资料,从而确保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

三、工程报价的动态分析

报价的动态分析主要是指对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确定因素进行分析,确定报价出现的浮动范畴。动态分析对于工程造价最终成本的确定具有重要影响。1.工程延期。由于工程施工多在户外进行,因此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造成工期延长的时间有很多,例如暴风、暴雨、地震、水灾等,自然因素造成的工期延迟是无法控制的,只能尽可能的避免自然因素造成的影响。此外,人为因素也会影响工期,主要是由于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并且没有进行及时处理,这就有可能导致工期的延迟,工期延迟会造成施工成本的增长。因此,需要通过施工单位的合理控制,管理部门做好监督工作,能够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工期延迟。在工程报价中,要考虑到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引起的施工工期变化。2.物价上涨与薪酬支出的增高。材料价格受到社会供求关系的变化而出现变化,供大于求时,是买方市场,求大于供时,是卖方市场,由此可见,材料价格会受到供求关系而变化,但价格变化往往不会太夸张,在制定报价过程中,需要对材料价格的变动进行分析,制定大概的材料费用预算。施工人员的薪酬也是会变动的,但是变动的幅度一般低于材料价格的变动,通过对这些因素的综合分析,能够大概算出哪些因素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较大。3.其他变量的分析。由于项目工程一般涉及到许多部门,因此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部分因素是企业无法控制的,例如政策、法律法规的变化,银行利润的变化等,需要综合这些变量进行考虑,才能够更加全面的掌握影响工程项目经济效益的因素,使得报价更加的科学、准确。

四、工程报价盈亏分析

在考虑到众多因素之后,得到初步报价,但是各种变量因素对于最终报价的影响都时无法准确评估的。因此,需要对不同部分的报价进行修改,从而得到最终报价,尽可能的提出最高报价与最低报价,满足投标需要。笔者主要针对工程报价盈亏分析进行简单介绍。1.工程报价盈余分析。针对工程项目中的各个环节进行预算,并对预算进行科学分析,从而获得比较合理的数值,计算出盈余金额。定额、效率、价格、费用以及其他方面是盈余管理的主要内容。定额与效率是对材料的使用情况、机械设备的损耗、人工薪酬以及施工效率等方面进行科学分析。价格主要是对材料价格、机械设备的价格以及相关服务价格等方面的分析。费用主要是对工程中的各种管理费用、建设费用等方面进行分析。其他方面主要是指施工过程中涉及到的银行贷款利息、机械维修费用、施工人员的保险费用等方面。这对上述指出,可以找出有潜力的部分进行深入优化。2.工程报价亏损分析。亏损主要是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引起的工程造价费用超出预期金额。首先材料若出现质量问题,对于企业的经济效益是有直接影响。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有可能出现故障,需要维修,而这部分的支出也会对企业的利润造成影响。工程质量对于工程来说是最重要的,需要做好施工过程中的监督工作,但是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造成的工程质量问题,对于企业造成的亏损是较为严重的。

五、结语

在新时代背景下,国家之间的竞争就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而经济发展水平是衡量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与此同时,各个行业也开始利用经济学理论指导社会活动的开展,从而提升经济效益。工程项目招标是项目承包中的重要环节,随着工程经济学在工程项目投标中的应用,对工程项目报价的合理性具有积极影响,只有重视了工程经济学理论,才能够提高报价的合理性,减少承包商的损失,提升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李秋芬.浅谈工程经济学在工程项目投标中的应用[J].经营管理者.2012(09):316.

[2]张万茂,唐嘉麟.浅谈工程经济学在工程项目投标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08(22):118.

第2篇

随着国民经济和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21世纪是知识经济和信息化时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走向多样化,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对复合型人才的渴求。即不仅要求他们精通本专业的科学知识和专业技能,而且还应掌握能适应市场多元化和国际化趋势相关知识和技能,如经济、管理、社会、法律、生态等影响人类可持续发展前景的基本学科及其基础知识。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同时也给教学改革带来了机遇。《工程经济学》作为工程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教学现代化建设更势在必行,必须在教学体系、内容和方法等方面有所创新。作为建筑业的工程技术人员,不应局限于长期以来一脉相承的实体空间图面操作上,还应将自己的视野延伸向社会、经济大舞台和自然界更广阔的天地。这是21世纪新型建筑人才的使命,是中国建筑教育界改革与创新的方向之一,也是本课程建设项目的宗旨。本重点课程建设首先对课程体系、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目前我们选用的是“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王右军主编的《工程经济》(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2014年1月第1版)。但并不是所有内容都讲,而是紧密结合我国建筑业发展趋势,针对本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接受程度,在继承我国多年来工程经济学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对已有内容进行调整与拓展,同时适当吸纳国外工程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做到既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又具有普遍适用性。在此基础上编制了既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又贴近实际,既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又具有普遍适用性,与本校应用开发型人才培养模式相一致的补充讲义和习题集。根据本课程教学基本要求,重新编写了贴近实际的教学大纲,充分体现本课程特色。教学日历科学、合理,按知识结构、科学性、难易程度安排日历。同时为学生提供了《投资项目经济咨询评估指南》(中咨公司编,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技术经济手册》(李京文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市场预测理论与应用》(屈援主编、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工程经济学》(李相然,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年第一版)等教学辅导材料。

二、教学手段改革

本重点课程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讲授基本内容,对于一些复杂的工程实例,学生无法想象、教师也难以用语言来描述的东西,采用多媒体手段生动、形象地进行演示。同时本课程采用多媒体课件和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采用教、学互动式,教学、科研互动式等新型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老师指导学生完成科技创新,并让部分学生参加到老师的研究课题中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让学生参与了“整合营销在房地产企业中的应用”课题,学生到房地产企业实习,搜集相关资料,掌握了很多实际知识,并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培养高素质、实用型和创新性管理人才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因此在本课程教学中被充分运用。在讲到资金时间价值时,为了让学生认识到其重要性,介绍了一个案例:1626年,有一荷兰人从印第安人那里花了24美元买下了曼哈顿岛。据说这是美国有史以来最合算的投资,而且所有的红利免税。24美元真的很便宜吗?如果当年的这24美元没有用来购买曼哈顿岛,而是用作其他投资了呢?假设每年8%的投资收益率,不考虑战争、灾难、经济萧条等社会因素,这24美元到2004年会是多少?让学生一起来计算结果,最后的结果让学生大吃一惊,24美元在经过378年后,按8%的利率计算,竟然可得到103万亿美元。通过这样有趣的案例分析,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同时本课程教学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采用了大量实际工程进行案例教学,例如在讲授工程项目财务评价时,就采用了案例教学法,以杭州“亲亲家园”小区工程项目为例进行财务评价,通过对这个案例的教学,让学生掌握了如何编制财务报表,如何计算投资回收期、投资利润率、偿债备付率等评价指标,以及如何对项目进行风险分析和不确定性分析。通过对实际工程的案例分析,学生掌握了理论知识在实际工程项目中的综合运用。本课程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开展网络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在现有基础上不断更新网络课件,新编了特色明显、适合我校教学使用的网络课件,丰富教学资源。教学内容已全部上网,并使《工程经济学》教学逐步过渡到网上教学,建立互动式工程经济学教育网。

三、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本重点课程建设主要从以下各方面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对一个实际项目进行了可行性研究的经济评价部分的工作。通过课堂上对项目可行性研究经济评价部分进行系统分析和内容构成的讲授,让学生对所学过的内容进行系统的复习和综合,以大作业的方式完成实际项目的经济评价。

2.在学生完成上述实际项目的经济评价工作之后,安排学生对在经济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讨论和分析,进而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3.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实习考察、参观学习增强了其感性认识和实际动手能力。

四、教学评价改革

本重点课程重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核,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部分的考核实行考教分离,流水阅卷和主考负责制;对讲座形式讲授的内容采用写文献综述的方法考核,文献综述的格式要求和毕业论文的格式相同。考试统一命题,其难度、深度、广度符合教学大纲要求,评分标准严格合理,学生成绩分布合理。重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核,试题与本课程的定位相符。本重点课程建设在现有基础上,更新试题内容,完成试题库建设,提高试题质量,真正做到教考分离,提高教学质量。考试的方式灵活多样,除了从试题库中抽取试题考查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外,还外加开放性题目,以考查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情况。开放试题可以是小论文,也可以是解决一个问题的思路。

五、师资队伍建设

本课程现有五名主讲教师,都毕业于土木工程相关专业,同时已经大都具有从事《工程经济学》教学的经验。从师资结构看,本学科的主讲教师中:教授2人,讲师3人;博士2人,硕士2人,学士1人。该师资结构形成了较为合理的职称和学历梯度。由上述情况可知,本课程已经具有一支学历、知识结构合理、满足教学需要的教师队伍,五位教师已经基本可以满足本科教学和考研指导的需要;同时,已完成的《建筑经济学》教学改革项目,对改善本课程的教学手段、方法,提升教学效果、教学水平大有裨益,大大更新了原有的教学理念。课程建设考虑工程经济学教学力量的新老交替,为此加强了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在教研室内进一步加强并完善了传帮带制度,明确责任,严格考核,使青年教师尽快成长起来。

六、结论

本重点课程建设对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本重点课程建设具有以下创新点。

1.紧密结合我国建筑业发展趋势,与时俱进,同时适当吸纳国外工程经济学的研究成果,针对本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接受程度,对教学体系和内容进行了调整与拓展。

2.充分运用案例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采用教、学互动式,教学、科研互动式等新型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其学习兴趣,并开展了网络教学。

3.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指导了学生2项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习考察、参观学习和对实际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工作,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3篇

Abstract: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ngineering economics and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our school,the paper put forward concrete implementation program for the teaching reform of engineering economics from establishing unified teaching platform, strengthening test and practice teaching, innovating teaching methods, developing teaching resources.

关键词: 工程经济学;重点课程;教学改革

Key words: engineering economics;quality courses;teaching reform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3-0177-02

0引言

“工程经济学”是兰州交通大学面向工程管理学生开设的一门核心专业基础课和面向工科类学生开设的一门通识课。除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学习外,每年工科类学生选修人数将近1000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工程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以达到对工程技术方案进行经济比选和对工程项目进行科学、合理评价的目的。“工程经济学”是兰州交通大学2009年遴选的重点建设的课程。建设的目标就是以此为契机,以创建“工程经济学省级乃至国家级精品课程”为目标,将工程管理专业建设成为在全校乃至全省有一定实力、特色、规模和影响的大专业。重点课程建设从一开始,就突出强调重点课程建设在质量工程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课程的体系结构、内容、整合优化是课程建设的主要任务,将师资队伍建设、实践创新、教学方法手段的革新、教学文件与教学资料的建设、教材建设作为重点课程建设的五个主要立足点,相辅相成,力争提高相关课程和专业的教学质量。为此,本课题组成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我们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教学改革与探索。

1建立学平台,规范教学管理

该课程首先提出并实践了分层次、分对象的统一的规范化教学管理模式,即材、统一大纲、统一课件平台、统一考试时间、统一试卷、统一阅卷标准并开发了课程试题库。其次,建立了以教学组织功能为主的课程组长负责制,考试专人负责制,教学日历、教学大纲等专项负责制等统一组织制度。再次,积极进行实践探索。该课程学时数较少,且为大班教学,课题组正在积极探索并开发课程和课件主页平台,实现课内与课外的互动,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2强化实验与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以实践创新为重点课程建设的核心环节,通过强化实验与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以此推动课程体系结构、内容的整合优化,推进相关教材建设和教学方式手段的优化与革新[2]。努力营造仿真教学的新环境,实施体验式教学。在本课程建设的过程中,通过大量的研讨、用人单位的走访以及兄弟院校的调研对本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安排如表1所示。

在旧的课程教学计划中,“工程经济学”是分为“工程经济学”和“建设项目经济评价”两门课来设置的。由于“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实际上是对“工程经济学”所阐述原理的应用,故在新的教学计划中将其合二为一,同时增加了一周的课程设计。在为期一周的课程设计时间,给学生布置实际项目的经济评价设计任务。要求学生在研究项目背景资料的基础上,编制项目财务评价所需的辅助报表、基本报表,在此基础上进行项目财务分析,通过计算评价指标,考察项目的盈利能力、清偿能力以及财务生存能力;最后还要进行项目的敏感性分析,绘制出敏感性分析图,分析项目的风险。

在为期十三周的毕业设计中,由于学习或工作的需要,会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选择编制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是工程经济学的重要内容。它是一种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寻求使投资项目达到最好经济效益的综合研究方法。它的任务是以市场为前提,以技术为手段,以经济效益为最终目标,对拟建的投资项目,在投资前期全面、系统地论证其必要性、可能性、有效性和合理性,做出对项目可行或不可行的评价。

通过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认识,同时培养了其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为将来毕业后进入实际工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3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

工程经济学的授课对象主要是工科学生,学生一开始上课自然会出现学习积极性不高的现象,因此,第一节课的课堂效果意义重大。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首先可列举几个实际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然后再介绍该课程的基本内容和课程要求,最后利用课后时间,引导学生讨论和分析一些目前国内外的经济热点问题,例如买房按揭如何做到最划算,诺贝尔经济学获奖者获奖的原因, 企业负债经营是否可行,风险投资基金投资的侧重点,中国人民币是否该升值等问题,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扩大其知识面,同时也可逐渐建立起自身的经济思维方式,提高他们的经济分析能力[2]。同时在本课题组负责人王恩茂教授的主持下,新编写的《工程经济学》教材,在项目财务评价、国民经济评价这两部分内容中直接给学生先给出实际的案例背景,然后按照教学的进程,逐步引导学生逐个完成辅助报表、基本报表的编制以及评价指标的计算。这样,一方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得整个教学过程不枯燥,同时通过这样一个真实案例的演练,直接培养了学生自己动手编制财务报表和国民经济报表的能力。为以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4开发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服务

一方面,传统的“一本书、老师讲、学生记、期末考”的教学与考核模式,既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学习的主动性,又不能使每个学生通过完整的学习过程全面深入地掌握技术经济原理及其发展动态,更难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思维能力、分析思辨能力、口头和文字表达能力等综合性人文素养;另一方面,选修工程经济学的学生每一学期大约有一千人,通过老师与学生面对面进行答疑、交流的困难很大。因此,需要通过多元化和复合式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

在建构性的教学过程中,为了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学习,促使学生通过积极的学习活动形成新的认知结构。需要通过师生共建信息资源,创设学习条件,使学生主动实施学习计划来进行。对于工程经济学教学资源的开发从以下方面考虑[4]:

4.1 师生共同利用多媒体技术,创建工程经济学教学资料库,丰富教学资源,包括教师开发和学生创作,把课程内容编成电子文稿、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

4.2 充分利用全球性的、可共享的信息化资源作为课程教学的素材资源,如利用数字处理的视频资料、图像资料、文本资料等作为教师开发或学生创作的素材,整合到课程内容相关的电子文稿、课件之中,整合到学习者的课程学习中;利用共享的信息化资源与课程内容融合,直接作为学习对象,供学生进行评议、分析、讨论;利用信息加工,让学生进行知识重构;利用文字处理、图像处理、信息集成的数字化工具,对课程知识内容进行重组、创作。

4.3 建立工程经济学网络学习平台,进行网上答疑、网上交流。以校园网为主要平台,在此平台上提供多种形式的网络教学,例如教学资料的上网、网上师生互动交流、电子邮件信息交流等,形成立体交叉、方便快捷的交流平台。

5结束语

加强工程经济学教学改革,是提高工程经济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根本性措施,是深化课程教学改革的一项长期工作。《工程经济学》作为现代管理学科中一门新兴学科,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从它的研究对象、任务、特点到它的指标体系、方法、应用等,已经形成了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技术经济理论和方法体系。为了培养出市场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提高学生就业的竞争能力,我们需要整合相关教学成果,不断探索课程教学方法以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工程经济学的后续建设工作还在继续展开,希望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可以把工程经济学创建为省级或国家级精品课程。

参考文献:

[1]时思.“工程经济学”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探索[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4):21-23.

[2]陈莉.工程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2010,(5):114-115.

第4篇

关键词:工程经济学;土木工程;经济分析;工程估价

中图分类号:F407.9文献标识码:A

建筑产品不同于一般产品,它具有投资大、周期长、不可逆的特点,工程一旦开始就应该对其经济效果进行分析,以取得最佳经济效果。运用工程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可以解决土木工程项目各阶段技术经济问题,如果忽视对工程技术方案进行工程经济分析,就有可能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同时,对具有工科背景的土木工程技术人员有很大的帮助,可以帮其增强经济观念,将工程项目各阶段建立在更加科学的基础之上。

1工程经济的发展综述

国际上最早开设工程经济课程的是麻省理工学院,最早在化工和机械专业开设。这些具有工科背景的毕业生,在工作中偏重技术知识,不太注重成本控制和经济分析,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我国技术经济学的主要创始人徐寿波根据全国第二个科学技术长远发展规划(1963—1972)的要求,开始研究技术经济学,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随着西方工程经济的传入,我国的技术经济与工程经济相融合,组成了现在的工程经济学。随着土木工程行业的发展,工程经济学又用于指导建筑行业的发展,对工程建造师和设计人员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2主要内容

2.1经济分析与评价

通过对工程预期目标及其所拥有资源条件的考察,进而分析该工程现金流量的基本情况,从而选择恰当的技术方案和最佳的经济效果。该技术方案可以是如工程设计、生产方案、施工工艺、设备更新、新技术开发、技术改造、工程材料利用、环境技术、节能降耗、防护技术和工程安全等建设中的方案和技术措施,也可以是如生产经营、企业发展规划、技术发展、投资等关乎建设相关企业生存发展的发展战略方案。工程经济研究的目的是获得最佳的技术方案及最经济的效果,而这里的技术方案正是工程经济最直接相关的研究对象。

2.2工程财务

财务管理与财务会计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预测、反映、控制以及核算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企业管理活动中的一种综合性的管理工具和管理手段。同样,它在工程项目管理中体现着项目管理水平的高低,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其劳动投入、项目的收支和利润以及资产占用情况有着综合性的反映。因此,为了更加有效的利用资产、提高经济效益、控制财务收支,从事工程管理的工作人员有必要知悉财务管理和财务会计的有关知识和要求。

2.3工程估价

“工程估价”最早起源于国外,在国外,它是对整个的基础建设工程项目中各个阶段的投资所做的估算的统称,如可行性研究阶段、基础设计阶段、方案设计阶段、详细设计阶段以及招投标阶段等。相对国内来说,成本核算和管理控制内容会针对建设工程不同的施工阶段和设计方案阶段而制定。其中包括:建设项目总投资的组成及计算,建设工程定额,初步设计概预算,施工图预算的编制及审查,工程量清单的编制及计价,国际工程项目招投标的报价等内容。工程建设各阶段的费用估算,是指在建成一项工程项目过程中,在土地、技术劳务、设备、承包等市场交易活动中预计或实际产生的建设工程总价格,对其进行估算,可以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随着原材料价格、人力资源价格、土木工程项目建设成本日益上涨,而相关企业的经济效益下滑显著的情况下,对建设工程的成本进行管理和控制,从而达到对降低工程建设原材料费用、加强施工现场管理、优化人员配置等各个方面的合理控制,进而对土木工程建设成本进行合理的控制。

3工程经济学对土木工程行业人员的影响

3.1技术方面

具有土木工程工科背景的从业人员,肩负着对技术传承和创新的使命。在满足工程项目相关功能和技术要求的前提下,结合设计与施工方案的内容,对选用的材料进行比选,采用新材料、新工艺;对施工的技术和机械设备的选用进行优化比选;进行相关的技术经济对比分析,最终选择、采用最佳的技术方案。

3.2经济方面

在当今时代,建筑产业随着市场经济高度发展,作为土木工程从业人员要有强烈的市场经济意识,提高自身对技术方案的经济分析能力和评价能力。要在对建设项目进行技术方案选择的同时,对其经济效果也要进行相关的分析,包括对建设项目进行相关成本管理,对成本管理的目标进行风险评估分析,做好防范性的对策和措施;保证在建设项目的各个阶段有条不紊进行的过程中做到最优的资金使用方案。

3.3社会方面

土木工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地进步,它所建造的工程设施见证着人类社会中社会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历史的发展,特别是20世纪产业革命之后。这主要是新的社会向土木工程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及社会发展在各个领域为土木工程的前进创造了更好的条件。到现在,土木工程正逐渐的成为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为人类社会创造出更加崭新的物质环境,同时,作为土木工程从业人员也应该为土木工程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4结语

土木工程作为人类社会重要的生产活动之一,而在整个土木工程建设过程中,工程经济管理贯穿其中,如何能够在尽可能小的工程成本投资中,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内容。这就要求土木工程从业人员不仅要具有技术创新的能力,还要兼顾技术经济分析的能力,做到最大限度的减少经济损失,同时还要求注重环境的保护、推行节约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从而满足当代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何灿,张克.论土木工程的可持续发展[J].发展之道,2009(9):255-257.

[2]曹丽娜.浅谈《工程经济与管理》课程在土木工程教学中的重要性[J].高校讲坛,2012(13):196-197.

[3]吴蓉.工程项目管理流程分析及应用[J].山西建筑,2010,36(27):216-217.

第5篇

2、华中科技大学;

3、电子科技大学;

4、上海海事大学;

5、青岛理工大学;

6、同济大学;

7、山东科技大学;

8、上海交通大学;

9、浙江大学;

第6篇

(天津城建大学,天津300384)

摘 要:推进教学方法改革是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必然要求。文章以“工程经济学”课程为载体,将研究性教学与讲授式教学对比,指出研究性教学的实施范围,选取项目财务评价模块,分析了基于案例的讨论式教学的组织和设计,并指出了有效实施研究性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研究性教学;工程经济学;卓越工程师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1-0026-02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规定了卓越工程师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其中工程实践能力是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核心。只有将这些培养要求渗透于课程改革,一是渗透于教学内容的改革,二是渗透于教学方法的改革,才能保证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探索符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规律的教学方法是培养卓越工程师必经之路,研究性教学恰恰以训练和培养能力为出发点,因此,研究性教学成为“卓越计划”着力推行的教学方式。

“工程经济学”课程设置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方案选优、项目评价等工程经济分析能力,这正是工程管理卓越工程师必备的工程实践能力之一。因此,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诉求的“工程经济学”课程改革,不仅要研究和构建基于工程经济分析能力的教学内容,而且要注重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的改革和研究。那么,如何将研究性教学应用到“工程经济学”课程,不仅关系到学生工程经济分析能力的培养,而且关系到工程管理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的实现。文章对比分析研究性教学和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得出“工程经济学”适合采用研究性教学的模块,选取财务评价模块,分析基于案例的讨论式教学的组织和设计,最后指出研究性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一、研究性教学与讲授式教学之比较

研究性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将学习知识与研究问题相结合,将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在思考、分析和探究问题的过程中获取、应用和更新知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和训练发现、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团队交流与合作学习过程中形成和提高素养,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研究性教学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有显著区别,见表1。

由表1可知,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对学生获得知识很有益处,但很难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综合素质。因此,推进研究性教学,是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卓越工程师的应然要求。

二、研究性教学的实施范围

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是万能的,都有局限性,研究性教学也不例外。倡导研究性教学,并不是以其为主,而是从实际出发,积极采用以发挥其固有的优越性。应该看到,两种教学方法各有所长,相辅相成,在课程教学中缺一不可。适合采用研究性教学的课程和教学内容见表2。

“工程经济学”是工程管理经济平台课程中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培养学生应用工程经济学理论进行方案选优、项目评价的一门实践性较强课程,故“工程经济学”适合采用研究性教学。但由于该课程是专业基础课,涵盖了相当的经济理论和经济评价知识,这仍然需要讲授式教学,使得学生尽快掌握基础理论和知识,为研究性教学打下基础。根据各教学模块的特点,研究性教学在“工程经济学”课程中的实施范围见表3。

三、研究性教学的组织与设计

研究性教学是一种教学方法体系,按照教学专题内容的性质和教学方式划分,主要有基于问题的探究式教学、基于案例的讨论式教学和基于项目的参与式教学。文章重点分析基于案例的讨论式教学的组织和设计。

项目财务评价模块,是一个知识应用模块,经过此模块教学,学生应能针对具体项目开展财务评价,所以该模块适宜采用案例讨论式教学。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以“新设法人建设项目”为例开展示范教学,组织过程如下。

(1)简单讲解财务评价的概念和基本步骤。

(2)描述实际案例工程的背景、基础数据,提出要求:①讨论基础数据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利用基础数据编制财务评价辅助报表;②讨论财务评价辅助报表与财务报表之间的关系;③讨论如何应用Excel软件把报表之间、数据之间衔接起来形成信息流;④讨论建设投资借款在不同还款方式下利息计算公式,讨论量入偿付法的本金偿还额确定;⑤讨论如何应用Excel财务函数来计算评价指标。

(3)学生分组,每组限定4-5人,自由组合形成讨论小组,参照《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把基本理论和知识点串接起来,由于课堂时间有限,给予一定的课内讨论时间,更多需要学生课外讨论完成,在此期间,学生可以随时寻求教师的帮助。

(4)自主学习。学生根据自己分工内容,收集和整理财务评价相关的资料,初步形成财务评价知识架构,提出分工内容的解决思路和方法。

(5)小组讨论。各组学生集中对案例进行讨论和分析,应用EXCEL软件编制财务评价辅助报表和财务评价基本报表。最后,梳理财务评价思路,串联基础数据、辅助报表、基本报表、指标分析计算等信息流,结合定性分析,撰写财务评价分析报告,得出结论。

(6)课堂交流和点评。各小组推选代表,在教师主持下,讲解案例报表编制、报表间信息流、评价指标计算、不确定分析和财务评价分析报告,最后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7)布置课程设计,进一步加强学生应用EXCEL进行财务评价的能力。

在财务评价模块开展基于案例的讨论式教学,最好结合课程设计的内容进行,可弥补财务评价模块课时不足状况。通过此方式开展教学,首先,可增加该模块的趣味性和真实性,激发学生探求问题解决方式;其次,增加了讨论、文献检索、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自主学习和协作等能力;最后,案例教学结束后,穿插课程设计,进一步加强了知识掌握和能力提高。

四、研究性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要有效实施研究性教学,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教师角色更新

从表1可知,研究性教学中教师从教学主体、教学控制者变成教学组织者、参与者,从讲授知识点变成设计工程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学习和能力训练,所以,教师必须从观念、知识、能力等方面进行更新。

(二)教学环境创设

研究性教学过程要开展小组讨论、师生互动,而现在教学多是大班授课,少则两个班,多则四个班,阶梯教室坐得满满的,分组讨论难以进行,所以应启动小班授课制和讨论式教室建设计划。研究性教学虽然以教室为中心,但已延伸到网络平台。讨论式学习遇到问题,如不能及时沟通,会影响学生讨论进度和热情,虽然有QQ、Email和飞信等现代化的通信工具,但存在沟通零散,信息集成效果差等缺点,课程网络平台建设刻不容缓,在该平台上不仅教师可进行课后辅导、材料发放、重点问题讲解,而且学生组内可进行在线交流、知识分享、提交成果等。

(三)研究问题的设计

第7篇

一、工程总承包

1、工程总承包的内涵

工程总承包是指从事工程总承包的企业受业主委托,按照合同约定对工程项目的勘察、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竣工验收)等实行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承包,是对整个工程管理实行整体构思、全面安排、相互衔接、协调运行的承包体系,是工程项目建设的一种新的组织方式,是国际上广泛采用的一种市场交易与项目实施方式。

2、工程总承包的主要方式

发达国家的工程总承包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EPC):承包商负责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安装全过程的承包,并负责试运行的服务;

(2)交钥匙总承包(LSTK):承包商负责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安装和试运行服务全过程,向业主交付满足使用功能、具备使用条件的工程;

(3)设计、建造工程总承包(DB):承包商负责工程项目的设计和建造,对工程质量、安全、工期、造价全面负责;

(4)设计、采购总承包(EP):承包商对工程的设计和采购进行承包,施工则由其他承包商负责。

根据合同关系、承包范围、风险分担、计划方式等的不同,工程总承包还存在其他一些形式,如EPCm(设计、采购、施工管理)、EPCs(设计、采购、施工监理)、EPCa(设计、采购、施工咨询)、BOT(建造、运营、移交)等。

二、工程总承包的制度效率分析

采用工程总承包模式,业主只与总承包商建立合同关系,减少了招标投标和合同谈判次数。在履约过程中,总承包商对工程项目的全过程负责,克服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相互脱节的矛盾,使各个环节的工作有机地组织在一起,有序衔接,合理交叉,能有效地对工程进度、建设资金、物资供应、工程质量等方面进行统筹安排和综合控制。同时, 有利于协调各方关系, 化解矛盾,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水平,达到业主所期望的最佳项目建设目标。

与传统的项目组织实施方式相比,工程总承包通过发挥其制度功能, 减少了因多次招标选择承包商而发生的信息搜寻成本、谈判成本以及签订合同的成本。通过内部协调,降低了协调成本,促进了合作。由最能控制风险的一方承担风险,实现了资源有效配置,并能有效抑制机会主义倾向,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履约过程中发生的监督、制裁违约行为的成本。实践证明,工程总承包制度的实施可以创造诸多经济增长点,充分显示出其较高的制度收益和较低的制度成本。因此,是一种合理的、高效率的制度安排。在国际工程承包市场上,工程总承包已充分显示其优越性,并已得到广泛推行和采用。

三、工程总承包制度效率的实现

1、推行工程总承包的过程就是制度变迁的过程

制度变迁是制度的替代、转换与交易过程,可以理解为一种效率更高的制度对另一种制度的替代过程。在推行工程总承包的过程中实现制度变迁,就是要使工程总承包的制度推行成本最低,同时又能充分发挥其制度效率。这是实现这一制度变迁的关键。工程总承包与交易主体的经济利益密切相关,如果只采用强制性制度变迁,可能事与愿违,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象,甚至扰乱市场秩序。由于工程总承包的推广和实行是当前形势发展的迫切要求,只采用诱致性制度变迁,需要花费较长时间,也不合适。所以,在我国推行工程总承包,需要采用强制性制度变迁和诱致性制度变迁相结合的模式,即由政府主导和推动,发挥市场机制,使其逐步实现。

2、工程总承包制度效率的实现途径

发达国家工程总承包是根据市场需要演变和发展起来的,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根据美国设计―建造学会(Design Build Institute of America)2000年的报告,设计―建造总承包(DB)合同的比例,已从1995年的25%上升到30%,预计到2005年将上升到45%,即近一半的工程项目将会采取工程总承包的方式。而我国目前总承包合同的比例仅占1%左右,这与形势的发展很不适应。因此,迫切需要对传统的工程项目实施方式进行改革,努力推进工程总承包模式在我国的发展。

在推行工程总承包过程中,应根据我国国情,借鉴国外工程总承包的成功经验,有秩序、有重点地开展工作,以实现工程总承包的制度效率。

(1)完善政策法规,为工程总承包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充分发挥政府在培育工程总承包市场中的主导作用,为工程总承包提供法律依据,按照法定的程序和权限组织研究修订现行的法律法规,增加有关工程总承包方面的条款,尽快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为工程总承包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2)培育和发展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实力的大型工程总承包企业。只有具有工程总承包能力的企业,才能充分发挥工程总承包的优越性,实现制度效率。而目前,我国真正具有工程总承包能力的企业很少,急需培育和发展。一些大型的设计、施工单位可在政府的政策扶持下,按照国际型工程公司的模式,率先建成具有工程总承包能力的工程公司。也可以通过资产重组或合作的方式,优势互补,组建工程总承包企业或者联合体。同时,要与国外同类公司开展合资或合作,吸收外方资本、技术、管理等优势,逐渐培育一批资本雄厚、人才密集、科技领先、管理先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本国工程总承包企业。

(3)建立科学的工程项目管理体系和合理的组织机构。由于工程总承包的管理是以系统工程学、控制论和信息论为理论基础,采用赢得值原理、信息集成技术和矩阵式管理结构,以高度专业化、科学化、市场化的手段,对项目实施的进度、费用、质量、资源、财务、风险、安全等建设全过程实行动态、量化管理和有效控制,以达到最佳的投资效益,从而实现其较高的制度效率。我国工程总承包企业应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建立完善的项目管理体系和合理的组织机构,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水平。

(4)加强人才培养和项目管理软件的开发应用工作。在我国推行总承包,不是缺少技术人才,而是缺少具有多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没有高水平的管理人才,不能充分发挥工程总承包的制度效率。为此,应举办各类研讨班和培训班,学习现代先进管理理论、模式、程序、方法和技术,交流实践经验,研讨管理问题,提高总承包管理水平。同时,工程总承包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内容繁杂,要运用现代的管理科学,对项目的全过程实施动态、量化、科学的系统管理和控制,从而减少协调和摩擦成本,降低制度成本。要有组织地引进和开发国际先进水平的项目管理软件,并大力推广应用。

第8篇

中图分类号: TU7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建筑工程造价指的是,在建设工程项目整个进程中,投进的所有活劳动、物化劳动的价值以及在进行生产的进程中创造的新价值之和。要确保建筑工程造价能调控在科学的范围内,需要不断强化工程项目生产整个过程经济管理与技术管理。从当前建筑工程造价发展的趋势来看,只有采取科学的措施来调配科学合理的造价,在竞争中才能取得主动权。

一、强化当前建筑工程各个阶段造价控制

1.项目决策阶段造价控制

建筑工程决策为选择并且确定投资方案的一个过程,该过程对建筑工程来讲是非常重要的,在建筑工程中处于中心地位,应该对各个不同建设方案开展技术经济层面的衡量、比较,据此制定正确的决策。[1]在开展识别和决策的进程中,需要特别注意好方案的两个方面,一个是成本,另外一个是规模。建筑工程的建设方来讲,项目决策阶段造价控制能影响其今后开展建设项目的投资与调控。工程项目建设单位所建建设项目不仅要对经济、社会、技术等多个方面展开全面调查,还需要对将要使用的技术方案与建设方案开展全面的分析与论证,对建筑工程项目未来产生的经济效益开展全面的预测与评析。

2.项目设计环节的造价控制

做好建筑工程项目设计方面的工作,就是采用最少的经济投入来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建筑工程设计环节实际上是项目从原来的计划转化为实际的工作阶段。工程建设的整个过程中是否可以确保工程的质量、进度以及投资的节省等,都与决策和设计有很大的关系。除了开展项目决策之外,设计方面的工作也能发挥建设性作用,一般来讲,其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强化对设计单位图纸设计质量的管控与审核,切实体现图纸审核的中心作用,审核并监督,确保整体质量,解决好各个方面的矛盾。[2]其次,对设计概算方法进一步进行规范。设计概算在确立之后,需要经由工程标造价价管理工作站来审核,最终确定投资的额度当成是收费的参照数,这能有效排除人为增加相关费用;再次,确定科学的奖惩制度。已经设计完成的图纸,被审核中心认定为是优秀的,应该给与设计单位以荣誉,并奖励相应的设计人员。此外,还需要确定好限额设计标准。这里的限额设计指的是在进行工程设计的整个过程中,所使用的设计方法,该设计标准同时也为科学管控投资规模的措施之一。所以,需要相关部门参照建筑不同的规模以及类型,确定适合的限额设定标准。最后,大力推进新成果的运用。这里的新成果指的是使用新材料、新技术以及新工艺等设计的技术经济当成是指标,提升整体的产业科技含量,提升工程项目的整体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3.重点做好项目施工环节的造价控制

建筑工程中采用项目管理是有效提升经济效益与劳动生产效能的最佳途径,所以,强化项目成本管理,切实降低建筑工程造价也为项目管理的中心。采用货币方式在项目施工的整个进程中对管理对象采取全方位的管理,使用标准成本来到对项目成本管理是科学方法之一。具体来说,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首先,确立标准成本。一般来讲,建筑产品价格是参照建筑预算的定额、单价、材料结算与取费规定来形成的。按照施工图预算的相关文件,施工企业充分结合建筑工程项目本身的特点,从自身作业条件出发,制定科学的施工方案,并且在此基础上,确立工程项目标准成本。[3]其次,使用成本差异考核方法。建筑工程项目在进行施工期间,有时候出现实际成本、预算成本以及企业确立标准之间不一样的情况,出现有利差异以及不利差异。采用成本差异考核的方式,能发现存在的实际差异,并且及时反馈相关信息。三是,确立项目成本责任制度。开展项目管理采取的是项目经理负责制的施工管理方式。项目成本管理需要在工程项目经理的支持下,将成本管理的基本内容能够落实到每一位负责人,并且对其进行分析与核算,创建成本核算责任制,完善相关的成本记录,执行成本开支的具体范围,采用成本管理的多种方式,对施工活动开展动态性分析,从每一个环节、、岗位充分发掘成本上的潜能。

4.做好建筑工程审计环节方面的造价控制

工程项目审计实际上是对整个施工生产活动的整个过程开展审核。工程项目审计既要充分重视工程项目事后审计、竣工审计,特别是要做好事前审计以及事中审计。大力开展事前审计,能够确保工程项目施工方案编制方面更为合理,并且能切实帮助工程项目管理组能提前做好把关方面的工作,切实有效防止或者是坚决避免相关的预见性失误。事中审计指的是在对施工阶段对多个过程开展的审计,对下一个阶段来说,是为了更好的今后发展,实际上这又可以归结为是事前审计,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该审计更加富有效益性与针对性。与此同时,建筑产品在进行生产的整个过程中对于资源来讲,尤其是资金与劳动力方面的需求,具备一定的波动性,其要求相关不同专业工种的劳动力可以在不同时间内对同类型的产品进行施工方面的作业,进而确保建筑产品在进行生产的过程中对劳动资源需求出现低谷与高峰,因此,这实际上要求广大的施工单位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切实把握并协调好多个环节与工序。

二、做好施工企业本身质量保证体系方面的工作

1.加强预防成本方面的投入

预防成本实际上是为了有效减少事故的发生,采取的技术质量管理方面的工作、技术质量培训、质量信息以及是为了进一步提升工程质量所采取的各项活动而出现的费用。高质量的工程项目,该部分费用所占到的质量成本费用比重大。需要采取预防为主的成本管理方式,将钱重点放在规避事故故障方面,并不是去花钱解决一些不合格项目所导致的后果。因为不合格的建筑工程项目出现的后果,一般要比提升防控措施花费更多,该方式不仅在工程施工的整个过程中,特别体现在失去业主信任以及诉讼赔偿等多个方面。[4]建筑施工企业需要特别重视预防成本,大大减少返修率,增加预防成本与检验成本,这既能减少因质量故障所出现的成本损失,能够从源头方面进一步强化预防成本的有效投入,能起到较好的效果。建筑工程企业需要在计划阶段,将质量损失成本对质量缺陷开展排序,选出质量损失成本前几位的质量缺陷,使用系统观点对这些缺陷进行分析,并切实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预防缺陷,并对相关措施投入以及执行成本相互结合的方式,对受益期内减少的损失总额加以评估,如果减少质量缺陷所投入相关资源费用,能克服因质量缺陷出现的成本补偿的话,就应该积极推行相关的预防措施。

与此同时,为了规避出现质量事故,降低质量整体成本,强化对人员的培训以及设备的管理来不断提升工程质量的话,就应该选择好的项目经理,并配备好项目班子,做好施工组织的设计工作,尤其是不断强化模板设计,在正式施工前对施工现场开展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办理好相关的审核手续。

2.加强质量成本投入

在进行施工的整个过程中开展质量控制,强化对材料的验收以及复试工作,加强质量成本投入是确保合格工程的重要前提,更是工程验收备案的基本依据。尤其是应该加强水泥、钢材、砂石等相关材料进场前的验收工作,在验收合格之后,才能运用到工程施工中。[5]质量体系是确保需要的程序、组织结构、过程以及资源的必备条件、做好项目质量方面的管理工作,与此同时,还应该强化目标管理以及质量控制,将质量整体目标进行逐一分解,并且确定每一个分项质量目标,在开展施工的过程中,始终坚持样板间,也就是在每一项工程全面施工之前,组织技术好的工人做出样板层、样板墙,确立目标,进一步明确相关责任,对工程难点进行组织施工,强化对问题的处理。质量成本为可变化成本,并伴随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提升出现一定的变化。在进行施工的企业内,企业管理人员从分析并且控制变化的趋势内探寻企业最适合的目标与管理水平,强化对预防成本方面的投入,确保质量成本管理方面的工作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奋斗目标。

三、总结

总之,在当前建筑工程造价控制方面,可以采取做好施工企业本身质量保证体系方面的工作,项目决策阶段造价控制,项目设计环节的造价控制,重点做好项目施工环节的造价控制等措施,提升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陈敏.建筑工程造价有效控制的对策分析[J]. 现代商贸工业. 2010(07)

[2] 朱坤.浅议建筑工程造价有效控制与探索[J]. 河南建材. 2010(01)

[3] 张骞.建筑工程造价有效控制的途径浅析[J]. 改革与开放. 20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