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基坑施工总结

基坑施工总结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3-14 15:11:0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基坑施工总结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基坑施工总结

第1篇

[关键词] 地铁 出入口 基坑 降水 总结

中图分类号:U2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工程概况

南昌轨道交通1号线珠江路站位于昌北凤凰洲丰和大道与珠江路交叉处,沿丰和北大道呈南北走向,车站总长为456.6m,宽17.7~21.5m,设计为地下二层岛式车站。车站主体为单柱双跨、双柱三跨的现浇钢筋混凝土箱型框架结构,共设4个出入口,基坑开挖深度除出入口楼梯放坡段其他位置深度为8.5~11.5m。

附属结构出入口围护采用φ850@600SMW工法桩,内插700×300×13×24mm的H型钢,隔一插一,水泥掺量≥20%,搅拌桩的有效桩长为9.8~16.8m(根据基坑开挖深度呈阶梯状设计)。主体围护与附属围护的连接处的冷缝采用R1500mm范围内φ800mm的高压旋喷桩加固止水。

2 地质、水文条件

根据地质勘查报告,场地地层由人工填土、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下部为第三系新余群基岩。按其岩性及其工程特性,自上而下依次划分为①2素填土、②1粉质粘土、②2粉砂、②2-1淤泥质粉质粘土、②4中砂、②5粗砂、②6砾砂、⑤泥质粉砂岩。

本工程拟建场地内的地下水主要为赋存于第四系砂砾层中的孔隙潜水,含水层为地面以下4.10m~220.5m范围内。地下水位埋深年变幅1~3m,地下水主要接受赣江水体的侧向补给,受人为开采影响较小,平水季节及枯水季节,地下水向赣江排泄;汛期,赣江补给地下水,地下水与赣江水力联系密切,地下水水量丰富。

3 基坑涌水量的理论计算

根据本工程水文地质条件,基槽开挖深度范围内分布的地下水有两层,依次为上层滞水、潜水。场地内地下水极为丰富,地下水与赣江水力联系密切,且场地距赣江仅为800米左右,主要含水层为赋存于砂砾石层中的孔隙潜水。含水层主要为②2粉砂层、②4中砂层、②5粗砂层、②6砾砂层。地下水位埋深4.10~6.50m,标高14.10~15.46m,地下水位变幅1~3m。

4号出入口地面整平标高19.70m,基坑底标高8.11m, 基坑设计开挖深度为11.59m,地下水位取14.66m,采用基坑内降水,水位必须降至基坑底以下1.0m,降水深度达到7.55m。根据勘察资料,各含水层渗透系数为:②2粉砂渗透系数为6.0、②4中砂渗透系数为75、②5粗砂渗透系数为75、②6砾砂渗透系数为75。

基坑长度L为46.48m,宽度B为9.4m,L与B的比值小于10,为块状基坑,根据该场地的环境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含水层的渗透系数较大,地下水量较大,拟采用管井降水方案。采用“大井法”计算出水量。

1、基坑降水设计计算:

1.1确定井点管的埋深L:

式中:――基坑开挖深度,;

――井点露出地面高度,一般取0.2~0.3m,;

――降水后地下水位至基坑地面的安全距离,一般取0.5~1.0m,;

――降水漏斗曲线水力坡度,环状布置取1/10,单排线状布置取1/5,;

――井点管至基坑顶面边缘距离,一般取0.7~1.2m,;

――基坑中心至基坑顶面边缘距离,;

――滤管长度,一般取1.3~1.7m,;

则 ,取。

1.2确定引用半径(假想半径)R0

对于矩形基坑,其长宽比不大于10时,可用“大井法”将矩形基坑折算成假想半径为R0的理想大圆井

式中:――基坑的面积;

1.3确定抽水影响半径R

式中:――渗透系数,取加权平均值,;

――含水层厚度,;

S――抽水坑内水位下降值,s=14.66-7.11=7.55m。

表1各土层的渗透系数

1.4确定基坑涌水量Q

4 降水井平面布置图及相关位置关系

1、降水井的平面布置:根据地质勘查报告,结合主体结构在此地质条件下的降水经验,4号出入口基坑开挖深度为9.6m~11.5m,疏干井的深度根据基坑开挖深度来设置,井深设置为16m,井底标高位于基底以下4~5m。本工程作为南昌轨道交通的试验站点,尚无类似经验参考,本工程以4号出入口为试验进行降水,设置2口疏干井,分别位于L型出入口两侧中部,并在拐角处布设一口水位观测井兼做备用井。

2、结构剖面及现状地质水位等相关位置关系为:地面整平标高为19.700,基坑外地下水位为16.60,赣江水位为14.50、基坑距离赣江约800m,基坑内水位为12.69,基坑开挖底为9.60,基坑底处于②2粉砂层中。

5 降水井管的设置

降水井井管直径0.3m,泥孔径0.5m。滤水层厚度0.2m,滤水层采用3~15mm级配砾石过滤层。井管为Φ300mmPVC波纹管,波纹管上布置300mm圆孔,间距为100mm,梅花形布置。PVC管外包两层滤网,内层滤网采用孔眼1×1mm尼龙网,外层滤网采用孔眼2×2mm尼龙网,用12#铁丝间隔1.0m扎紧。

6 降水运行情况及分析

4号出入口于9月28日开始抽水,降水井水位降深-时间曲线见水位降深-时间曲线图,降水井水泵功率及抽水量详见下表。

表24号出入口水泵布设及抽水量统计

备注:4-1、2降水井每天24小时连续抽水;观测井内静水位为+12.60m,每抽水20分钟后,井内水位下降至井底(约+5.50m),停抽后约20分钟,井内水位回升至+10.50m,如此反复循环(观测井三面紧靠搅拌桩止水帷幕,仅有靠近基坑内一侧有进水补给)。

通过对观测井内的抽水试验情况发现,观测井内水在20分钟左右抽干,抽干后停约20分钟水位回升,观测井的四周已封闭,水的补给仅从井底部补给,由此可见水的补给量之大,且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分析估算,其每天的补给量约为8340m3。

图4 水位降深-时间曲线

根据上图统计,4#-01降水井初始水位标高+12.701,4#-02井初始水位标高+12.528,截止至10月10日经过历时12天的降水工作,4#-01降水井水位标高+12.734,水位下降0.03m,4#-02降水井水位标高+12.698,水位上升0.17m,基坑累计出水量约为6768m3。降水井水位深度为降水井内静水位标高(静水位:暂时停止水泵抽水5分钟,保证井内水位能真实的反应基坑内的水位时,量测的井内水位标高)。

7、针对目前降水情况处理的建议

通过理论计算的基坑涌水量,并结合4号出入口的降水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基坑内外水量达到平衡时为6884m3/d,而实际涌水量远大于此,要确保水位能下降每天的出水量必须要达到8000~10000m3/d左右方能满足要求(考虑到局部围护体系有可能渗漏的情况)。由于本工程为南昌轨道交通的试验站点,本地区尚无相关的类似情况进行参考,如此大的抽水量及补给量在如此小的基坑内将如何确保基坑施工的安全。针对目前情况,提出以下两点建议:

1、4号出入口围护结构已施工完毕,为保证基坑内降水效果和基坑开挖过程中基坑的稳定,在原基础上再增加一口降水井,以提高降水效率,最终达到降水目的,确保基坑施工的安全;

第2篇

【关键词】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问题;对策

随着现代建筑水平的不断提升,各种高层建筑及地下工程逐渐增多,对深基坑支护工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分析了深基坑施工中常见的问题,并从转变设计理念、注重变形观测及补救、加强全程控制三个方面提出了解决对策,以期为深基坑支护施工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1.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中常见的问题

1.1施工实际与设计方案之间存在较大差异

在深基坑支护施工中,要在深层搅拌桩内掺入一定比例的水泥量,但实际施工中水泥的用量很难控制到位,经常出现掺量过少等问题,使得深基坑支护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而且后期极易产生裂缝等质量问题。在深基坑设计阶段,一般会对施工程序做出非常详细的要求,以避免支护中发生意外变形,在施工结束后也会进行图纸设计交底。然而在实际施工中,施工人员受自身水平及素质所限,对一些复杂的程序要求往往缺乏深入了解,因此并未给予足够重视,加之赶进度、图省事等心理作崇,往往只在意施工的局部效益,而对工程整体效益漠不关心,导致工程质量达不到设计规范。深基坑开挖属于在空间范畴上进行的调整和操作,而传统的深基坑支护设计往往是基于平面应变问题所展开的,这是在不考虑空间具体处理情况下做出的一种假设设计,而平面应变假设设计要求对支护结构进行适度的改变,以达到满足开挖后诸多客观要求的目的。由此可见,平面应变设计同实际的施工之间存在很大差异,必须对这一问题加以关注。

1.2边坡修理达不到规范要求

通常情况下,深基坑挖掘是由挖掘机进行大方开挖,再由人工进行简单修整,最后实施挡土支护、初喷等后道工序,在这一过程中,机械开挖的质量是非常关键的。机械开挖规范、到位,将给后道工序的施工带来很大方便。然而在实际施工中,由于机械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有限,加之施工环境的复杂多变,经常造成欠挖、超挖等问题,同时基坑边坡的顺直度及平整度也经常满足不了设计要求。在人工修整阶段,施工人员只能对机械挖掘的表面做简单修整,不可能对坡面缺陷进行彻底修补,而验收环节也没有进行严格把关,便直接进行初喷,造成挡土支护之后又出现欠挖、深挖等施工质量问题。

1.3土层开挖与边坡支护之间的施工不协调

较之边坡支护而言,土层开挖的技术成分低,并且施工组织比较简单。而边坡支护的技术含量就比较复杂,并且对专业要求比较高,所以边坡支护施工一般都交由专业的施工队伍来实施,这就造成不同施工单位之间的管理协调问题。比如土方开挖单位常常发生拖延工期、抢赶进度等问题,挖掘工作无序、混乱,特别是雨天施工时,土方单位经常占据过多的工作面,使得支护单位的作业空间所剩无几,无法顺利开展边坡支护工作,造成工期的延误。

2.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完善措施

2.1转变深基坑支护设计理念

我国建筑行业在多年的发展之中,已经积累和总结了大量的施工设计经验,对于岩土变化中支护结构的受力情况也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对支护结构受力情况的探索为支护技术及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不断补充和完善着支护结构理论体系。但岩土深基坑支护是一件非常复杂的工程,我们在此取得的经验成果尚不足以满足工程实践的复杂需要,甚至国家对于深基坑支护设计方面尚未出台统一的行业规范,依然采用传统的朗肯、库伦理论来计算土方压力情况,以“等值梁法”确定支护桩结构,运用这些过时的理论及方法所计算出来的结果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偏差,不能与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实际受力情况相匹配,最终对支护结构的强度及稳定性造成不可逆转的恶劣影响。目前,动态设计理论作为一种全新的设计体系显示出了极大的优势,因此在以后的深基坑支护设计中,要逐渐摒弃基于结构载荷的传统设计理念,建立起动态设计体系,并充分结合施工监测手段,实现对信息的实时反馈。

2.2注重变形观测、注意及时补救

变形观测的具体内容有:周边建筑观测、边坡变形观测、地下管道观测。通过观测获得的数据,能够及时对土方挖掘及支护设计情况展开分析,并对发现的偏差进行及早调整。通过变形观测,可以准确把握土方挖掘造成的土体沉降等情况。若施工中发觉设计方面的偏差,应该对后续施工的设计参数进行适当调整,以达到补救目的,对于已施工部位出现的偏差,要妥善制定补救和控制方案。变形观测要做到及时、准确,要严格依照既定的方案进行观测,以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有效。若观测发现大范围的变形或滑动,要立即展开分析,并制定有效的加固和补救方案,防止再次出现变形或滑动。

2.3对深基坑支护进行全程控制,保证施工质量

提高深基坑支护施工质量的关键就是加强过程控制,严格依照设计方案施工,全面保障工程质量。首先,施工前要对施工现场的地质情况、周边环境进行了解,并事先熟悉施工设计图纸。其次,施工中要确保地基降水系统处于正常状态,施工中对于坑基支护的平面位置、桩长、位置、钢筋网间距等参数不能私自进行变动,任何方案上的变动或更改都要通过专家评审后方能实施。此外,土方挖掘单位与支护单位在施工中要彼此配合,最好能够做到分段分层开挖与分段分层支护。土方挖掘单位要依照设计方案有序的进行挖掘工作,依据开凿支撑、先撑后挖、均匀开挖、对称开挖等原则,减少挖掘工作扰动范围。基层开挖后不能长期暴露在无支护状态下,开挖时要避开支护结构,同时避开基地原状土,要严防挖掘之后的土体变形及滑坡,如果挖掘中发现反常状况,要第一时间暂停挖掘工作,及时分析状况查明原因,并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3.总结

随着国内建筑施工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支护结构体系,发展出了多种安全、经济、成熟的深基坑支护技术,能够针对不同规格及地质条件的基坑进行科学支护。近年来,深基工程的基坑深度有逐渐加深的趋势,给基坑支护技术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和要求,因此我们必须不断总结深基坑支护的技术经验,妥善解决实际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以推动深基坑工程理论建设与工程实践的齐驱并进。 [科]

【参考文献】

[1]张许永,郭波锋.浅谈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J].技术与市场,2014(4).

[2]刘莹.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存在的问题以及控制措施[J].江西建材,2013(6).

第3篇

关键词:深基坑工程;重大危险源;风险评价;风险防控;建筑施工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U46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36-0106-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5.36.052

1 概述

随着我国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的急剧膨胀以及建筑用土的大大减少,地下结构建筑的开发利用已得到越来越多专家的重视。近年来,深基坑工程不断向大面积、大深度发展,对安全生产的需求也越来越高。然而,基坑安全事故占整个建筑事故的比例高达约20%,由此深基坑安全施工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如何做到安全生产,首先我们必须对危险因素心知肚明。本文通过总结深基坑工程普遍存在的危险因素,并对危险源进行分析归类,最后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

2 荆州地区深基坑工程主要危险源辨识

2.1 深基坑工程特点

2.1.1 临时性、周期长。深基坑工程属临时性工程,周期长。在荆州地区,深基坑工程运用时间一般在6~18个月之间。由于深基坑为临时工程,会使施工人员和设计人员产生一种临时的想法。且基坑在运行过程中,会经历季节的更替,将经历多次降雨、周边荷载和车辆振动等不利因素。

2.1.2 面积大、造价高。近年来,基坑开挖深度随着城市建设用地的减少越来越深,工程规模越来越大,从而导致工程造价越来越高。而建设方都不愿投入较多资金,深基坑一旦出现问题,将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2.1.3 地质条件复杂。深基坑工程不同的位置和深度,基底所处的地质条件大多不一样,如土层的结构、力学性质、承压水水位等均不大相同,有时甚至相差

很大。

2.1.4 施工条件差、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大。大规模的深基坑工程往往处在建筑物密集、地下管线以及地下空间开发较多的城市繁华区域。深基坑工程施工条件很差,如施工空间小、周边建筑物密集、地下管道众多、临近施工道路等都给安全施工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2.2 荆州地区深基坑工程的危险源的类别

2.2.1 基坑支护本体结构。通过对已发生的深基坑事故的整理和总结,发现基坑失稳的主要原因为基坑支护结构边线、基坑坑底隆起和基坑流砂等因素造成。

2.2.2 水压力。深基坑安全事故中,约90%的事故与水压力有关,在施工过程中要对水有正确的认识并给予高度的重视。水压力会使土体产生渗流现象,渗流会破坏土体:一是在渗流力的作用下,土体颗粒流失或局部土体产生移动;二是由于渗流作用水压力发生变化使土体或结构物失稳。

2.2.3 基坑监测。基坑监测需对支护结构和周边环境进行监测。基坑监测对基坑支护状态进行及时预报,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可确保基坑内的人、机、物的安全,也可为后续工作提供可靠的保障。然而,实际施工中,管理人员为降低基坑运行成本,往往未请第三方单位对基坑进行实时监测,当基坑一旦出现变形预警值时,往往会错过最佳抢险时间,从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3 深基坑危险源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深基坑工程一旦发生事故,处理事故的费用往往是基坑设计、施工的几倍,还会对社会产生非常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对深基坑的安全事故进行预防显得尤为重要。为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我们需提前对深基坑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进行预测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控制方案。

3.1 水压力控制

基坑开挖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水位。在基坑施工过程中,将水压力分为两类:一是地表承压水;二是承压水。为保证基坑安全施工运行需对其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对于地表水,常在坡顶进行约2m的硬化处理,在破壁上设置泄水孔,并在坡顶和坡脚砌筑排水沟对雨水进行疏干引导,防止雨水长期浸泡坑底土层,破坏土体结构,导致土体失稳;对于承压水,则需采用降水措施,降水的主要作用是降低地下水位减少承压水头对基坑底板的顶托力,防止坑底产生突涌现象。降水过程中,易导致周边建筑物的下沉开裂,因此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应该严格控制承压水水位,禁止超降。

3.2 土方开挖控制

土方开挖破坏了原有土体的结构和岩性,且在土方开挖过程中涉及到较多施工作业组,如支护施工、支撑施工、监测、降水、凿桩头、主体基础等。此时总包单位面临着与各种分包单位的配合作业问题,较多施工组同时施工容易造成机械打架、施工混乱等场面。为保证土方开挖过程中高效运行,监理方必须全程监控。

3.3 基坑监测与信息化施工

基坑监测是指在基坑使用期限内,对基坑本身以及周边建筑物实施的一项检查、监控作业。其主要监控项目有支护体系水平位移和侧向变形、周边建筑物、道路和市政管道的沉降、地下水位高程等。而信息化施工是指通过现场监测搜集数据,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反馈、分析并用以指导调整施工工作。信息化施工一方面可以保证施工安全,另一方面可使设计更加合理经济。

3.4 安全教育

作业现场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高低不同、文化程度参差不齐、风险敏感度低且不易管理。第一,负责安全生产的经理和法定代表人应经过安全教育再培训;第二,新人入场必须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培训,且针对不同的施工班组,对在建工程有的特征且易出现的危险事故重复警告。对特殊作业人员除一般的安全教育外,还应对安全技术进行不定期的培训,严格按照考核标准选用合格人才;第三,在建工程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时,需对施工人员进行新的培训,未经培训者不得上岗。

4 结语

深基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存在很多危险源,如果不提前对其进行预防与控制,可能会带来巨大的财产损失和社会负面影响。深基坑施工条件复杂,为降低基坑安全事故风险,施工前需对在建深基坑危险源进行识别分析与预防,做到提前发现风险并做好相应的防御措施,为深基坑安全施工提供多重安全屏障。

参考文献

[1] 唐业清.基坑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第4篇

关键词:基坑施工 管涌 分析 施工对策

1 工程概述

明挖地铁车站的基坑工程主要由基坑围护结构、基坑内支撑系统、基坑降水等组成。围护结构和内支撑施工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基坑的安全稳定,常见的基坑失稳、管涌等安全事故的发生多数都与围护结构和内支撑有关。某地铁车站设计采用明挖顺作法施工,全长259.6m,宽18.9m,顶板覆土埋深约5.0m,明挖基坑开挖深度达18m,围护结构采用φ1000@750钻孔咬合灌注桩,插入比约为1∶0.8。该车站由于受房屋拆迁和交通疏解的影响不能全面开工,为确保工期不受影响,设临时封堵墙(咬合桩墙)将车站分为东、西两区,先进行东区基坑开挖和主体结构施工。在东区基坑开挖过程中先后两次发生基坑内涌水涌砂现象,不同程度地对周边环境和车站基坑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经过及时采取措施没有造成较大损失和影响,通过对这个实例的分析总结,提出一些预防措施和技术对策。

2 施工中出现的问题

第5篇

为设置建筑物的地下室而开挖深基坑,这只是其中的一种类型。深基坑开挖还包括为了埋设各种地下设施而必须进行的深层开挖。近年来,各地在深基坑开挖施工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进而影响施工质量,成为该领域技术和管理上的重点。本文试就深基坑开挖工程的现状、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展开论证。

关键词:深基坑施工 存在问题 防止事故措施

一、深基坑工程施工现状

1、 基坑支护结构类型

经过多年的施工实践,适合于不同地质条件和基坑深度的经济合理的支护结构体系逐渐形成。

水泥搅拌桩和土钉墙是我国目前开挖深度在5米以内,后者10米以内首选的支护形式。土层条件好时,15米左右基坑亦经常使用。前者既能挡土又能挡水,后者则较多地应用于地下水位较低或者地下水位能够被疏干降低的场区。其中水泥搅拌桩有若干种布置型式:实体式、格构式、拱型或拱型、空腹式、加钻孔灌注桩,既可以粉喷也可以浆喷;土钉墙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其它支护型式联合使用。

2、逆作法施工技术

最早的逆作法施工技术应用于沈阳农行大厦,其后如沈阳北站,沈阳房地产大厦、沈阳碧桂园等,都是地下连续墙为挡土墙兼作地下室外墙,采用逆作法施工。

逆作法施工可缩短基坑开挖和支护结构大面积暴露的时间,改善支护结构受力性能,使其刚度大大加强,节省很多费用,使支护结构的变形及对相邻建筑物的影响大为减少,降低工程造价,一举多得,是一种先进的施工作业方法。

3、支护形式

目前常用的支撑体系按其受力性能和形状大致可分为:井字撑与斜角撑结合、竖向斜撑、单跨压杆式、多跨压杆式、平面斜角撑、双向多跨压杆式、水平桁架式、水平框架式、大直径环梁与辐射状支撑相结合,或与周边桁架相结合等;支撑体系出现了多种型式,平面尺寸、可根据不同的基坑形状、开挖深度、施工方法等需要,灵活地进行设计。

4、锚杆的使用

锚杆技术以其能为基坑开挖提供较广阔的空间优势,在我国各地取得使用。

从几年前沈阳北站及上沈阳万豪大厦等在沈阳粉细中砂地层考察以后,全国对设计方案、施工、选择材料,和拔除方法等又作了深入探讨。北京、沈阳使用了干成孔注浆技术、二次注浆技术等,可以在饱和软土中使用。

目前锚杆施工工艺领先于其设计理论。但因施工不当,在东北等地曾发生过若干起严重事故,应予重视。

二、深基坑工程施工存在的问题

1、深基坑技术有待尽快发展提高。当前,深基坑工程以深、大、复杂为特点,特别是沿海地区,地下水位较高,深基坑工程施工工艺的改进等问题,均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与总结。

2、深基坑工程设计质量较低。一些部门认为深基坑工程是施工部门的事,无需设计资质,设计院及岩土工程部门介入较少,设计大多由施工单位自己完成。但由于设计人员技术水平、参数取值、计算方法等无章可循,使一些工程隐患较大,导致发生严重工程事故。

3、深基坑工程缺乏理论研究与计算。目前,深基坑工程多是边开挖边实践边摸索,往往凭经验来进行,缺乏成熟的技术规范的指导,仍然靠半经验半理论的方法解决问题。

4、不必要的浪费。有的深基坑工程为了避免事故发生,往往一开始就支护,不考虑墙的受力和变形,全面支护,盲目增加安全系数,造成很大浪费。

5、施工混乱管理不严。少数施工单位不具备技术条件,人力、物力等基本素质较差,为了追求利润或迁就业主,降低安全度。

三、为防止深基坑工程施工中出现事故应采取的措施

1、建设单位应当委托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勘察、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从事深基坑支护相关业务,并签订书面委托合同(书)。事先,建设单位应当向基坑支护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提供详细的周边环境和地下管线等基础性资料。建设单位或施工单位应当告知市政、公用、供电、通讯等有关单位,介绍设计、施工方案和施工可能产生的影响,征询相关单位意见。

2、深基坑支护施工单位必须在其资质范围内承接业务。施工单位应根据经评审通过的设计方案和有关规范、标准编制专项施工方案。专项施工方案除具备常规的内容外,并应当包括环境保护措施、监控措施和应急抢救措施等内容,并应按规定程序进行审批,经批准的专项施工方案,不得随意变动。

3、深基坑支护工程设计除必须保证支护结构本身施工期间,基坑在开挖、暴露期间的安全外,还必须保证邻近建(构)筑物、道路、管线的安全。需要进行降排水的,应慎重考虑降排水产生的沉降,并根据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锚杆等支护结构不得突出道路红线和用地红线建造。在施工中,开挖基槽、基坑、沟深度超过1.5米时,应根据图纸和深度,按规定放坡或加可靠支撑;开挖深度超过2米的,必须在沿边设立防护栏杆;基坑深度超过5米的,必须编制专项施工安全技术方案,经专家论证、审批后,方可由项目安全部门监督实施。

结论:

城市中高层建筑的深基坑工程常处于密集的既有建构筑物、地下管线、地铁隧道、道路桥梁或人防工程的近旁,虽属临时性工程,但其技术复杂性却远甚于永久性的基础结构或上部结构,稍有不慎,不仅将危及基坑本身安全,而且会殃及临近的建构筑物、道路桥梁和各种地下设施,造成巨大损失。深基坑工程设计需以开挖施工时的诸多技术参数为依据,开挖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引起支护结构内力和位移以及基坑内外土体变形发生种种意外变化,有些设计方法难以事先设定或事后处理。人们通过不断总结实践经验,针对深基坑工程,想到信息化设计和动态设计,结合施工监测等一系列理论和技术,制定相应的设计标准、计算图式、计算方法、安全等级等,从而进一步保证深基坑施工的安全,促进深基坑施工质量的提高。

第6篇

【关键词】基坑支护;若干问题;处理

1 引言

随着我国高层、超高层建筑的大量出现,基础埋置越来越深,同时地下空间开发规模越来越大,推动了基坑工程施工技术水平的发展。基坑支护是一项临时性工程,建筑从业者常认为地下室完工,基坑支护的任务就宣告结束,往往不被人们重视,因而基坑事故频频发生。目前常用的基坑支护形式有: 重力式水泥土墙支护结构、排桩支护结构、土钉支护结构。通过对排桩基坑支护方法在基坑施工中遇到的常见问题进行探讨,分析了形成原因,总结出了处理对策,旨在遇类似工程时为同行提供参考。

2 基坑支护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基坑支护是建筑工程中经常遇到的一类工程结构。基坑支护是为了确保岩土开挖、地下结构施工的安全而设置对基坑形成保护的支挡结构,同时也起到止水作用。近年来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理论虽然有了很大发展,但在实际施工中仍然存在许多不足的地方,主要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2.1 重力式水泥土墙支护桩抽芯检测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

根据相关规范要求,在基坑土方开挖前,应对重力式水泥土墙的桩身强度进行钻孔抽芯检测,但由于水泥材料、土层原因,或者由于施工管理原因,实际工程中曾出现取芯式样的抗压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

2.2基坑变形超出规范要求

在基坑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基坑支护结构发生变形、位移引起邻近建筑物破坏的情况。特别是在地下水位比较高、土质比较差、恶劣气象条件下,发生的机率更高。

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有:①由于挡土结构局部荷载较大,造成支护结构局部变形,位移过大,引起邻近建筑物过大变形或结构破坏。②基坑支护监测不到位。施工单位对基坑工程进行曲有效的支护监测,另外,施工单位由于自身的技术力量及设备仪器的限制,在基坑的支护过程中,很难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故基坑支护所起的作用也将被削弱,有时施工单位甚至为了工程进度的需要,忽视了周边建筑物和基坑发生的较大变形,从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也使得在基坑施工过程中存在着不可预知的安全隐患。

2.3 基坑支护结构渗水

2.3.1桩间渗水、流砂

在某工程中,钻孔灌注桩与作为止水帷幕的桩间旋喷桩搭接时,可能出现桩与帷幕之间未完全搭接而出现桩间渗水、流砂,使基坑周围土体下沉,导致相邻建筑物、道路、地下管道不均匀沉降。

2.3.2 止水桩桩长未达到不透水层

在某工程基坑支护施工完成进行支护桩检测时,发现个别作为止水帷幕的旋喷桩长度未达到地质报告的不透水层位置(设计图纸要求桩底进入不透水层不少于1m),这可能导致基坑外的地下水通过此长度不够的旋喷桩底部进入基坑内,从而使其失去止水效果。

2.3.3 水泥土搅拌桩隔渗帷幕漏水

在使用水泥搅拌桩作为支护结构时,由于水泥搅拌桩施工中搭接不够等原因,导致桩与桩之间止水效果差而造成开挖过程中容易出现漏水。

3 处理措施

3.1 重力式水泥土墙支护桩检测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的处理措施

支护桩取芯检测水泥土强度时,一般支护结构的施工设备已退场,当其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而土方开挖又迫在眉睫,开挖的准备工作已安排就绪。可以及时与设计单位取得联系,建议为了提高墙体的抗弯变形及截面承载能力,可随着土方的开挖,在墙面增设锚杆,增设型钢角撑或者内斜撑,因为水泥土墙的强度主要涉及土体的刚度及截面承载能力,该方法对工期影响小且效果好。

3.2 基坑变形应加强基坑支护监测,并及时补救

基坑支护结构变形观测的内容包括:基坑边坡的变形观测、周围建筑物及地下管线变形观测等。

监测不只是施工单位和监测单位的责任,也不是单单在施工阶段才实行监测和控制,是设计、勘察、施工、监理和监测各相关单位共同配合的系统工程。

基坑支护设计单位应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在设计文件中明确基坑的安全等级和各项预警值和监测方法,点位布置和监测频率。

监测单位应当根据工程的实际特点,在尽量全面地了解勘察单位的反映地质、水文情况的文件后,编制切实可行、科学合理的监测方案。

施工单位作为施工的责任主体,要求现场变形观测的数据必须准确、可靠、及时,要求变形观测人员严格按照预定设计方案精心测量、认真负责,保证观测质量。除监督监测单位实施基坑监测外,施工单位也必须在每天早上上班时和下午下班前分别对基坑变形进行一次自测,自测数据绘制成基坑支护变形曲线图上墙,在暴雨等恶劣天气下,要增加自测次数。通过对监测数据的掌握并及时了解土方开挖及支护设计在实际应用中的情况,分析其存在的偏差便可以及时的了解基坑土体变形状况以及土方开挖影响的沉降情况还有地下管线的变形情况等。对设计中存在的偏差,在下部施工中及时校正设计参数,对已施工的部位采取恰当的补救和控制措施。如果在实际测量中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分析主要原因,做出可靠的加固施工方案,及时采取措施以防止其恶化。

总结和应用已有的类似基坑工程案例和当地的处理经验。目前,超过一定规模和深度的基坑工程设计图纸和基坑施工方案强制采用专家论证,基坑监测也必须委托第三方进行,对保证基坑工程施工安全来说是有效和现实的方法。总之,要加强基坑支护的监测工作,方可实时掌握基坑变形的情况,以便于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预防事故发生。

3.3 基坑支护渗水的处理措施

3.3.1桩间渗水、流砂的处理措施

在钻孔灌桩与旋喷桩间出现渗水、流砂的情况时,处理措施有:在设计时,增加钻孔桩和帷幕的搭接宽度;施工时严格控制桩和帷幕的定位和垂直度;高压喷射注浆帷幕,施工时用较小的提升速度,较大的喷射压力,增加水泥用量并及时进行帷幕堵漏,防止流砂使土体产生孔洞。

基坑开挖后,针对止水帷幕漏水的问题,在基坑周边有相邻建筑物一侧,采取压力注浆加强止水及加固,改变注浆的配合比,注浆压力为0.8MPa。

3.3.2 止水桩桩长未达到不透水层的处理措施

当作为止水帷幕的旋喷桩长未达到不透水层时,可以在原桩中心位置钻孔(孔径大于旋喷桩钻头直径),孔深穿透桩底部后,换旋喷桩机在钻孔内按旋喷桩方法施工,进入不透水层1m以上,浆液自孔底起,进行高压浆旋喷施工,使其底部未达不透水层的一截桩得以接长,满足设计要求,达到止水效果。

3.3.3 水泥土搅拌桩隔渗帷幕漏水的处理措施

可先确定漏点范围,然后采取双液注浆化学堵漏法;先在坑内筑土围堰蓄水,减少坑内外水头差,减小渗流速度,之后在漏点范围内布设直径108mm钻孔,钻孔穿过所有可能出现渗漏通道的区域,再往孔中填充砾石,填堵渗漏裂缝,当坑内外水头差小于2m时,开始化学注浆。若漏水量很大,应直接寻找漏洞,用土袋和C20混凝土填充漏洞。

第7篇

关键词:深基坑;支护技术;控制

前言

正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对于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在应用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过程中,必须注重技术施工的规范性,以及防范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这样才能切实有效的保障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质量,确保深基坑支护工程的稳定性、安全性,并为整个工程的施工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主要对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进行探讨。

1 深基坑支护施工前的技术准备工作

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实施,都必须有一个合理可靠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方案,这样才能结合具体的施工方案进行施工[1]。对深基坑支护施工方案的设计管理和审定也成为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关键,设计方案的管理和审定主要遵循以下几方面原则:首先,要遵循着技术性原则,由于深基坑支护施工会面临着不同类型、结构的岩土,不同岩土会对深基坑支护施工带来不同的影响,为了确保施工的可靠性,设计人员必须针对不同的岩土进行不同施工方案的设计,因此设计前需要做好现场勘察,要求设计人员具有一定的岩土方面的专业素质,而且,在设计的过程中还要与施工人员进行沟通,并对设计方案进行多次审核,这样才能确保设计方案的合理性。

其次,要遵循着成本性的原则,深基坑支护施工具有工程量大、涉及面广、施工周期长等特点,深基坑支护施工将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因此,对深基坑支护施工设计方案要注重成本的控制[2]。当然,施工成本的控制必须要保障施工质量、安全的基础上,对施工成本进行合理的控制,选择一个合适度,不能随意扩大工程的施工成本,也不能为了降低施工成本为影响到施工质量和安全。

再次,要遵循着实际性的原则,任何一个深基坑支护施工设计人员,在设计之前,都需要设计人员深入到深基坑施工现场进行勘察,摸清基坑土层结构的实际情况,以及地下水文等各项数据,详细掌握深基坑现场的各项数据,以便于结合深基坑支护施工现场做出科学合理的施工设计方案,进一步提升深基坑支护施工的质量。

另外,要加强对深基坑支护施工前设计方案的审核和管理,由于施工方案中可能涉及到大量的施工技术,一旦施工技术出现抄袭或是效仿其他工程方案的话,就会导致施工方案与本次工程施工之间出现不适应的现象,从而造成施工设计方案与实际情况相背离。因此,在深基坑支护施工前的技术准备工作必须要注重对施工设计方案的验算和审核,一旦发现问题,需及时对其做好改进和调整,以此来解决施工中的技术性问题,从而保证深基坑支护施工的顺利进行。

2 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若干探讨

2.1 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控制

近些年来,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发展极为迅速,而且,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也极为广泛,特别是在城市化迅速发展时代,通过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的对地下空间进行开发,从而有效的提高地下空间的利用率[3]。由于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施工要求较高,每一个施工环节都必须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要求进行施工,一旦出现施工质量的问题,受影响的不仅仅是支护工程,对地上的土建结构也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在深基坑支护施工中必须做好施工技术的控制。首先,施工技术人员以及监督人员应做好动态管理,一旦发现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中出现与设计要求不符的行为,要及时对其进行纠正,避免错误施工对整个工程质量带来的影响。其次,在施工过程中,要根据实际的施工情况对各个区域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例如,管线、土层、地下水文等,积极做好各个环节的管控才能确保整体的施工质量。再次,要积极做好复杂地质的勘察和设计,深基坑支护施工过程中,很多情况都会遇到复杂的地质,为了确保施工的质量以及施工的安全性,施工单位必须与设计单位进行联合勘察,以便于对施工设计方案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2.2 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监测

深基坑支护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监测和控制,而且监测工作会随着施工过程进行动态的监测管理,以此来为深基坑支护施工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4]。一般情况下,深基坑支护施工的过程中,如果施工不当的话,很有可能会对周边建筑带来一定的影响,特别是沉降现象的发生极为普遍,同时也是深基坑支护技术经常出现的问题之一,而通过对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监测,能够及时发现施工中出现的异常情况,以便于对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而在整个监测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监测施工技术规范进行施工,从而保证施工技术的安全性,避免或降低对周边建筑物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可以在深基坑周边、基坑阳角的位置设立位移监测点,以此来实现对位移的监测。另外,要及时对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实施的监测过程进行档案描述归类,尤其是出现塌方、开裂的现象,需及时上报至相关单位,以便于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对影响进行有效的控制。

例如,海纳百川总部大厦位于深圳市宝安区海秀路与宝兴路交界处,拟建 0038 场地北为海秀路以北红线范围与海秀路之间有宽约 6.0m 的地砖路;南为简易水泥道路宽约 6.0m;西为万骏经贸大厦 21 层办公楼;东为宝兴路宽约 28.0m,宝兴路与拟建场地之间有宽约 11.0m 的地砖路。拟建 0037 场地北为简易水泥道路宽约 6.0m;东为宝兴路,宝兴路与拟建场地之间有宽约 11.0m 的地砖路,南侧为甲岸路,西侧为草皮空地。地下水监测:地下水位观测设备采用电测水位仪,观测精度为 0.5cm。其工作原理图下图所示为:水为导体,当测头接触到地下水时,报警器发出报警信号,此时读取与测头连接的标尺刻度,此读数为水位与固定测定的垂直距离。观测方法从场地施工控制点出发,测量水位观测孔管顶端绝对标高,得出每个水位孔顶标高,以后每次观测用水位计量取孔管顶到地下水面的深度,从而求得地下水位标高,比较每次标高变化即可知地下水位升降情况。

2.3 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土体止水效果控制

一般情况下,在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进行的过程中,对土体的止水工作极为重要,避免水对支护结构以及土体结构造成的破坏,这样才能有效的提升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安全性[5]。首先,应针对不同的深基坑支护施工的具体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止水方案,由于水的来源有多种,而对不同类型水的来源也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理措施,因此,必须要弄清这些地下水的具体来源,以便于制定针对性的处理措施,一般情况下地下水的主要来源有滞水、雨水、潜水、管道渗水、承压水等,根据水源情况之间的差异性,要分清水源对工程影响的轻重缓急,以便于采取有效的出力措施。从大量实践中总结的经验来分析,如果水源在受到枯水期、丰水期影响的话,水位的高低也会随之变化,例如,在水源为潜水、滞水、雨水的地质情况下进行方案设计时,就必须要考虑到排水、降水、放水的考量对策,同时,还要结合周边的环境因素等来制定出针对性的止水方案,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深基坑施工周边有建筑物的话,必须以堵为主、抽水为辅,避免产生的水土流失造成建筑物沉陷的现象发生,给人们的财产生命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因此,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进行的过程中,必须做好土体止水效果的控制。

2.4 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突发事件处理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而且,深基坑支护施工涉及到的施工面也比较广,在施工中有很多无法预测的因素都可能造成施工的突发性事件发生,为了避免或降低这些突发性事件带来的损失,必须做好突发性事件的防范措施,已做到防患于未然。首先,在进行深基坑支护施工之前,应结合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特点,做好突发事件的相关处理预案,以便于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例如,流沙、管涌、暴雨侵袭、局部支护裂缝、给临近建筑物带来的影响等,都要做好这些突发事件的处理,当然,这些突发事件的发生需要工作人员做好充分的预判,有针对性的制定防范预案,在问题发生的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从而有效的提升突发事件处理的效率,进一步保障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质量。

总结

综上所述,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与整个地下工程施工的安全性以及使用的耐久性有着直接的影响,只有保证深基坑支护施工环节的质量性、安全性,才能进一步保障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施工安全。但是,由于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中涉及到的因素较多,而且,在施工过程中一旦管理不善的话,还可能会对周边建筑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应对深基坑支护施工过程进行全面的管理,一旦发生施工问题或安全事件,以便于及时采取解决措施,同时要增强对突发事件发生的预判,以预防为主,尽量避免突发事件的发生。另外,通过以上的分析了解到,对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探索不仅要从施工技术的控制、监测、土体止水效果控制、突发事件处理等几方面工作进行,更要注重施工方案设计过程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 欧阳剑清.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探讨[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2(02)

[2] 刘创,陈为.多支护形式在高层建筑深基坑中的综合应用[J]. 施工技术. 2013(10)

[3] 王继荣.混凝土框架结构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研究[J]. 科技创新导报. 2014(35)

[4] 林木文.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现状及施工管理分析[J]. 广东建材. 2013(07)

第8篇

关键词:基坑监测;深基坑;施工;应用

在我国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随着地价的不断攀升,为了充分的利用和开发土地资源,建筑基坑的深度越来越深,这给基坑工程施工安全增加了风险,也对基坑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城市建筑、地下商场、地铁、地下排水排气管道等的施工,都涉及到基坑施工,在基坑施工中,我们需要应用基坑监测技术,对基坑施工地质条件进行详细的了解,为基坑施工安全提供技术支持,从而保障施工项目的安全。

一、深基坑施工中基坑监测的意义

基坑的监测指的是对建筑基坑以及其周边的环境进行检查和监控,监测的时间为基坑施工过程以及建筑施工期限内。在基坑施工前,需要利用基坑监测技术,详细的了解基坑的施工地质条件,从而有利于指导基坑的施工,也为基坑施工规划提供数据支持,之所以要进行基坑监测,还主要是因为基坑地质中土体、负荷等都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因素。

基坑监测技术在深基坑施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施工前,对基坑地质条件进行监测,从而指导工程的施工;(2)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实时监控的数据分析,可以了解到基坑施工的强度,为工程控制成本提供有力的依据;(3)通过基坑监测技术,施工人员可以清楚的了解基坑地下的情况,了解地下管道、线路等的分布情况,在进行基坑施工过程中,就能避免基坑施工对其他路政设施造成影响;(4)在深基坑施工的过程中,通过基坑监测技术,可以对施工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预测,及时的进行调整就能避免事故的发生,提高基坑施工的安全。

二、深基坑监测技术手段

对深基坑施工的基坑监测技术手段,主要是通过专业的基坑监测设备,由专业的监测人员进行操作,对于监测设备来说,其量程以及精度一定要能满足基坑施工的要求,并且稳定性要好对于基坑监测,需要利用好多种监测技术,结合传输系统,将监测到的信息数据传输到专家监控系统以及智能控制系统中,进行统计、分析。

三、深基坑施工中进行监测的主要内容

深基坑进行施工中,进行基坑监测的内容包括对地下水位的监测、对基坑横向纵向位移的监测、对基坑深层水平位移的监测、对基坑倾斜的监测、对基坑裂缝的监测、对基坑周围土体压力的监测、对基坑孔隙的水压力监测等。

对于基坑位移的监测,包括水平与竖向位移的监测对于基坑水平位移的监测,其方法如下:(1)对于像任意方向发生水平位移的基坑监测,可以采用极坐标或者前方交汇等方法;(2)利用投点法或小角度法可以进行基坑向某一水平方向进行位移的监测;(3)当基坑与基坑监测点的距离较远时,可以利用GPS测量的方法,实现对基坑的监测对于基准点的埋设位置,应该尽量的避开低洼积水的地方,另外还要不断的提升监测设备的精度以及量程,保证监测结构的真实可靠对于基坑竖向位移的监测,一般用到液体静力水准以及几何水准的方法进行监测,但是在进行监测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有几点:(1)为了保证监测结果的客观性,要修正传递高程的一些工具;(2)要在基坑的底部回弹区设置监测点;(3)进行监测时,要坚持客观的原则,保证监测结果的可靠性。

对于基坑施工中的裂缝监测,就是对裂缝的位置进行确定,了解裂缝的长宽以及深度,监测裂缝的数量以及各自的走向。对于深基坑施工中的主要部分,要对这些部位的裂缝进行重点监测,并采取一定的措施以消除裂缝对工程施工的影响对裂缝的长宽进行监测过程中,可以在裂缝的两侧铁石膏饼或者划平行线,然后利用专业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日前对于裂缝深度的监测,一般都是利用超声波技术,这样可以得到较为准确的数据信息。

对于基坑土压力的监测一般都是使用土压力计进行,采用的手段也主要是接触法以及埋入法进行土压力监测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包括以下几点:(1)在进行埋入式监测时,要始终保持压力模的垂直;

(2)进行监测时要及时的进行相关的记录,避免信息变动;(3)监测结束后,还要检查土压力计与压力膜,避免两者出现损害。为了保证基坑承受水压的能力,就必须对基坑孔隙的水压力进行监测,进行监测过程中要用到孔隙水压力计,对于压力计的选择最好是选用埋设钢弦式的,因为这种水压力计可以保证得到的数据完整准确。

对于基坑地下水位的监测,主要是为了提供基坑地下详细的水文信息,避免深基坑施工受到地下水的影响,对地下水位的监测,通常会用到水位计,为了保证对基坑地下地下水监测的整体性,要在基坑中选择合适的位置安置水位计进行监测,在利用水位计进行监测的过程中,要适时的对水位计的位置进行调整,确保可以得到完整的监测数据信息,另外,必须对水位计的刻度以及精确度进行检验,确保使用其进行水位监测的可靠性。

需要注意的是,基坑监测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保证施工安全,确保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所以在基坑监测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基坑监测是一种通过监测结果比较的方式,所以就必须定期对监测设备进行校准和维护,确保监测设备的精确性,保证监测结果的真实可靠性基坑的各项监测还具有实时性的特点,所以进行监测时要按照一定的频率进行,当受到外界干扰后,应该适当的对其频率进行调整进行基坑监测需要多个方面的人员进行紧密的配合,才能确保监测能够顺利的进行,并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有时候,在进行基坑监测工作中,需要对周边的环境进行监测,这时就需要施工人员与相关单位做好协商等沟通工作,避免出现对监测工作有影响的因素。

四、总结

基坑施工中常常应用到基坑监测技术,完成对基坑地质的详细了解,采取适当的措施,减少地下地质对基坑施工的影响,增强基坑施工的安全性能对于深基坑的监测主要包括对其水平、竖向的位移监测、对基坑裂缝的监测、对基坑土压力监测、对基坑孔隙水压力监测、对基坑地下水位的监测等,通过对上述内容的监测,可以了解到基坑施工个各项地质情况,实现基坑施工的全方位监控,保证基坑施工的安全,提高其施工的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黄海波.基坑监测技术在深基坑中的应用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209-210.

优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