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考试成绩总结

考试成绩总结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11-08 10:36:5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考试成绩总结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考试成绩总结

第1篇

【关键词】 探究式方法;内科护理;护理教学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558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862-02

探究式教学是一种以探究为特征的一种特殊的教学模式,其主要是指在教学的过程中,在带教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独立思考和互相讨论为前提,以基本教材为探究的主要内容,学生为主体,提供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自由讨论的机会,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本研究主要探讨探究式方法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校2011年1月-2011年12月进行内科护理学习的护理学生110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受试者的一般资料如下:实验组组(n=55):男26例,女29例;年龄19-21岁,平均年龄(20.3±0.7)岁;对照组(n=55):男27例,女28例;年龄18-22岁,平均年龄(20.8±0.9)岁。经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学生的受教育程度、教学教材、授课教师及课时安排也基本一致。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55名学生,采用传统的讲授法进行授课,课后安排学生按时完成,老师对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讲评,在此过程中注意教学相长。

1.2.2 实验组 实验组55名学生,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其主要操作步骤如下:①确定主题[2]:根据教学要求及学生的主要兴趣,将部分内科护理的相关问题设计为多个主题,包括有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等,要求学生按照不同的主题进行自主探讨学习;②搜集相关信息[3]:将实验组55名学生分为5组,每组11名学生,每组学生根据其主题广泛搜索相关的信息和资料,并对搜索的相关信息进行整理归纳;在讨论整理信息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掌握教学的一些原理,对已经掌握的知识进行巩固总结,提高学生的效率,老师在此过程中应该积极了解学生遇到的障碍,及时提供学生需要的相关知识,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③模拟教学过程:各个小组学生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归纳,进行模拟的教学活动,包括有制定教学模式,设计课程内容,制定考试内容,设计护理操作技术评分内容及相应的评分标准,对所承担的主题进行多方面考核[3];④学生讨论:对于上述的教学过程,全组同学进行积极的讨论,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发言,最后每组推荐一名同学代表发言,其它同学可以进行提问;⑤老师总结:待全班同学汇报结束后,由老师进行总结归纳,对各个小组的教学情况进行点评。

1.3 评价标准 待教学结束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进行同时考试,考试成绩包括有理论成绩和病例分析成绩两项,其中理论考试主要是以闭卷考试为主,包括有主观题和客观题,以主观题为主,主要考察学生对于内科护理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病例分析考试主要是开卷考试为主,考察学生对于内科护理基本知识的应用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若为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χ±s)的形式表示,统计学分析采用两组间的t检验进行,若是定性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或秩和检验进行分析,本次研究中对于两组学生的理论成绩和病例分析成绩进行比较,采样两组t检验进行分析,当P

2 结果

2.1 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理论成绩比较 实验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平均为76.2分,对照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平均为60.2分,实验组学生理论成绩高于对照组学生,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 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病例分析成绩比较 实验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平均为73.5分,对照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平均为58.4分,实验组学生理论成绩高于对照组学生,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探究式方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其自动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对于学生的组织能力具有一定的提升作用,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性,提高了学生对于书本上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使其自己具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本文主要探讨探究式方法对于内科护理的应用效果。

本研究对于110名内科护理的学生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学生应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实验组学生应用探究式方法,其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平均为76.2分,病例分析考试结果为73.5分,对照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平均为60.2分,病例分析考试结果为58.4分,实验组学生考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学生,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使用探究式方法在《内科护理》教学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在护理教学工作中应用。

参考文献

[1] 周清.关于运用探究式方法进行物理实验教学的探索[J].大学物理实验,2002,15(1):74-75.

[2] 王丽珍,.信息技术课程探究教学模式的学习评价[J].教育探索,2003,(3):36-37.

第2篇

【关键词】数据挖掘;计算机一级MS-Office考试;聚类分析;K-Means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很多高职院校把计算机等级考试:计算机一级MS-Office考试作为《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的考核方式,学生在一级MS-Office中取得的成绩以及过关率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学生对该门课的掌握情况和教师的教学效果。该项考试同时得到了很多用人单位的认可,但是由于试题题型更新、题量稍多等原因,学生普遍的通过率不是很高,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的通过考试,也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本文将当前比较热门的数据挖掘技术引入到对学生一级MS-Office考试成绩的分析当中,目的是为了从中找到考试中所隐含的信息,从而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老师的教学提供较好的帮助和指导。

1.数据挖掘技术

数据挖掘就是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数据中,提取隐含在其中的以前未知的并具有潜在可用的模式的过程。运用数据挖掘技术要解决的首要和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对于那些复杂的、不完整的数据如何进行分析,通过分析来发现这些数据间的关系;对于有用的模式如何进行提取,使得信息能够进行简化处理;对于某些不经确、不完备的知识如何确定其表达。

数据挖掘的分类的方式有很多种,根据数据挖掘的任务来分类可以分为如下的几种:分类或预测模型的数据挖掘、数据总结、数据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序列模式发现、依赖关系或依赖模型发现、异常和趋势发现等。其中常用的数据挖掘分析方法有:关联规则分析、分类分析、预测分析、聚类分析几种。

数据挖掘的过程有如下几步:首先对数据进行清理、收集;接着是数据的选择、变换、挖掘;然后是数据的挖掘、模式评估;最后是知识表示等。而对于这些过程并不是一次就可完成实现的,对于其中的某些步骤甚至是全过程有可能需要反复多次的进行,之后才能得到最终的结果。

2.数据挖掘技术在一级MS-Office考试成绩分析中的应用

众所周知,考试成绩的好坏往往是由多方面的原因引起的,除了大家公认的试题本身之外,还有任课教师的年龄、职称;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学习前的知识掌握情况、课堂学习效果以及课后练习时间等等,都可能成为影响成绩好坏的因素。一级MS-Office也不例外。本文拟从这几方面来综述数据挖掘技术在其中的应用。

2.1 采用聚类算法对试题本身进行分析

将聚类算法中的K-Means算法应用到一级MS-Office的考试评分系统中,根据搜集到的一些现有数据进行分析。在分析之前首先需要对一级MS-Office的题型进行说明,在最新的一级MS-Office中题型有:选择题(20分)、基本操作(10分)、文字处理(25分)、电子表格(20分)、演示文稿(15分)、上网题(10分)。因此将采用K-Means挖掘算法对6个属性间的聚类分析挖掘。

在进行聚类分析之前,为了更好的进行分析,第一步需要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在进行标准化时需要遵循一个原则,即:将各个题型的实际所得分数除以该题型的总分,如对于选择题,某同学得分为15分,选择题的总分为20分,15/20得到0.75。以此类推,最终能够得到的标准化值的范围是[0,1]。第二步对数据进行聚类分析,传统的K-Means算法由于其初始聚类中心是随机产生的,每次的聚类中心都会有所不同,这样就导致了聚类结果的不稳定,为了使得聚类结果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这里在分析之前给定好中心。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分布情况大致可以分为优秀、良好、中等、不及格4个等级。不同等级根据其概化后的数据分布区间来确定其初始聚类中心。第三步是对最后的聚类结果进行分析。通过聚类分析老师都能够很容易的分析出学生对该考试的题型掌握程度、以及今后在教学方面需要在哪方面下功夫,极大的方便的了日后的教学。

2.2 采用关联规则对教师年龄、职称在一级MS-Office考试成绩中的影响进行分析

关联分析方法当前被普遍运用与教学之中,用于寻找数据库中数值的相关性,常用的关联分析技术有关联规则和序列模式。从大量的教学数据中找到有意义的关联关系,可以指导教师的教学工作。在很多高职院校中,关联规则常被应用到学生计算机等级考试、英语四六级考试的过关率的分析上,并以此作为评价教师教学效果的依据。同时将关联规则运用到考试成绩的分析当中,也会挖掘出影响学生过关率的一些相关因素,其挖掘结果对日后的教学过程起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2.3 采用分类算法对影响一级MS-Office考试成绩的其他因素进行分析

分类顾名思义就是对一个时间或者是一组对象根据他们的特性进行分类。分类模型不仅可以对已有的数据进行分析,也可以对未来进行预测。作为两类主要预测问题的方法:分类和预测,根据它们的不同分别用于离散数据和连续的预测。对于一级MS-Office的影响因素考虑到其数据的特性,将采用分类算法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分析步骤为:首先,需要先对数据进行采集,主要采集的数据有:学生的基本信息、学生情况的调查(学习兴趣、对之前知识的掌握情况等)等。以上情况可通过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来获取。其次,对获得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将获得的数据进行集成,然后对遗漏的数据进行填补,接着对数据进行离散化操作,最后将需要挖掘的数据的规模在不影响最终挖掘结果的基础上进行缩减。第三,对数据进行分类挖掘并生成分类规则。通过以上三个步骤便可分析出其他因素对学生考试成绩的影响了。

3.结束语

本文以高职院校一级MS-Office等级考试成绩分析为例,阐述了数据挖掘技术在一级MS-Office考试成绩中根据不同的方面不同挖掘技术的应用方式。实验结果表明,将数据挖掘技术应用于高职院校成绩分析中的分析方法是使行之有效的,其分析结果不仅能够帮助学生通过考试成绩发现自己对于这门课程掌握的不好的部分,为后面的学习提供一些有针对性的改进;同时也为教师针对不同的学生的特点的教学方式有一个指导作用,也为后面的学生能够顺利通过考试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曾旭,司马宇.K-Means算法在计算机等级考试成绩分析中的应用[J].软件导刊,2012(12).

[2]刘芳,林海霞.数据挖掘技术在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成绩分析中的应用[J].广西轻工业,2008(11).

第3篇

1.你对考试的成功有着十分强烈的祈求,但考试成绩却常不如意。

2. 你认为考试带有很大的偶然性因素,所以对考试抱无所谓、碰运气的态度。

3.在重大考试中,你总觉得自己的真实水平没发挥出来。

4.对不感兴趣的科目,尽管你做了很多努力,但考试成绩总是不理想。

5.你认为考试失败的原因与家人给你的压力有关。

6.你不想输给某位同学,可考试成绩总不如他。

7.每次考前你都给家人下过保证,可经常事与愿违。

8.你经常辜负亲朋好友、父母长辈对你的殷切期望。

9.你认为自己的学习成绩无法再提高,因此再努力也是浪费时间。

10.你常因考试失败而遭到家长与老师的责骂。

11.你经常忘记在考卷上写姓名和考号。

12.你认为考场如战场,分秒必争,把时间花在浏览试卷与答题时间的分配上很得当。

13.你是常看错题目的要求,做了半天,最后还得重新返工。

14.你一翻开考卷就匆匆作答,竟然忽视了监考老师对考卷中印刷错误的更正。

15.你常因计划不好时间,而把考卷后面对你来说较容易的题目给放弃了。

16.在考试中遇到自己没复习透的题目就慌张。

17.认为按试题的顺序作答比先易后难的答题策略更加稳妥。

18.你是否有因粗心大意而被扣分的情况?

19.你是否常因忽略卷首的作答指导语或已知条件,而没能拿到该拿的分数?

20.在作答完毕剩余的时间里,你是否愿意再三核对,等到考试结束才交卷?

21.考试前几天你的失眠程度十分严重吗?

22.在复习阶段,你常因精神紧张导致食欲不佳吗?

23.你会因生活与交际上的困扰而影响考试情绪吗?

24.在重大考试前夕,你心里会一直想着“要是这次再失败,那一切都完了”吗?

25.考试期间,你是否经常莫名其妙地出现不舒服的现象?

26.你是否认为考试失败是最丢人不过的事情了?

27.复习迎考期间,是否经常有一些慢性疾病复发?

28.你是否认为,一旦考试失败,就会极大地影响异性朋友对你的看法?

29.你是否担心考试成绩会输给某一位同学?

30.你是否认为自己不适合读书,更不适合考试?

31.你是否在考前注意稳定情绪,消除不必要的顾虑?

32.你是否经常安慰自己、相信自己并从容应对考试?

33.你是否经常以较坏的打算去争取最好的发挥?

34.你是否认为“只要自己尽最大的努力,即使考试成绩不理想,也没有任何怨言”?

35.考试开始时,你是否能做到尽量放松,避免消极的自我暗示?

36.你是否从过去的考试失败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

37.你是否经常在班会上或更大的集会上发表演讲?

38.你是否经常参加学校或班级举办的竞技与竞赛活动?

39.你是否经常在紧张的气氛下放松肌肉与神经?

40.你是否常以愉快的心情去参加考试?

分数分配:选择回答“是”得1分,选择“不是”不得分。

得分分析:

1.第1~10题测的是考试动机与效果的协调性。将这10道题的得分相加,算出总分。分数越高,表明考试动机与效果之间越不协调,考试成绩常常达不到自己的要求,总是感到自己的能力没有在考试中充分发挥出来。

2.第11~20题测的是应试作答的技巧性。将这10道题得分相加,算出总分。分数越高,表明应试作答技巧越有欠缺。

第4篇

【关键词】妇产科;临床教学;PBL教学法;基础理论知识;病例分析;实践操作

妇产科学科的涉及范围比较大,同时其整体性比较高,所以,为妇产科实习学生选择有效临床教学方式十分关键,进而促使其基础理论知识和临床具体实践相结合,加强临床教学效果。PBL教学方法将病例用作基础,将解决问题用作教学方式,让实习学生能够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理论知识及培养操作能力[1-2]。而且,PBL教学方法依据实际案例,让实习学生研究解决方法,使实习学生作为教学主导,将问题用作基础往临床教学方面予以进一步延伸,有助于改善实习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提升其创新能力,有助于实习学生的临床综合素质明显提升[3-4]。这次将2017年2月—2019年5月在本医院妇产科实习的50名实习学生归入数据值统计指标资料,探究妇产科临床教学过程中使用PBL教学方法的实际价值及效果,以期为提升妇产科临床教学质量提供新思路和新方式。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将2017年2月—2019年5月在本医院妇产科实习的50名实习学生纳入本次计算研究数据资料,实习生均为女性实习学生,分组法选择抽签方法,各组入组25名。对照组:平均年龄(20.36±2.18)岁;试验组:平均年龄(20.42±2.35)岁。比较各组妇产科实习学生上述数值,数据指标之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选用传统教学方法老师依据教学大纲讲授妇产科临床教学知识,并让实习学生参与临床查房,让实习学生练习临床操作技能等。

1.2.2试验组选用PBL教学方法老师明确妇产科临床教学目标,将有关问题列出,对实习学生开展分组,各组搜集文献,明确解决问题的计划,各组依次汇总报告,各组实习学生在一起探讨,对老师给出的案例实行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将案例的治疗方案制定,老师指出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予以纠正指导,实习学生还可向老师提问自己存在的疑惑,老师详细解答,最后老师予以总结分析。

1.3评价指标

评定出科时各个项目考试成绩(满分为100分)、出科时调查问卷中各内容满意状况。

1.4统计学分析

对引发学习兴趣满意人数等计数资料以例(%)予以描述,实行χ2检验,基础理论知识方面考试成绩、临床病例分析方面考试成绩等计量资料以(x±s)予以表述,实行t检验,数据均录入SPSS23.0进行分析,P<0.05时表示数据指标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出科时各个项目考试成绩

指标验证发现,试验组基础理论知识方面考试成绩、临床病例分析方面考试成绩、临床实践操作方面考试成绩相比对于对照组统计数据值得以增加,数据指标之间差异值较大(P<0.05)。见表1。

2.2出科时调查问卷中各内容满意状况

指标验证发现,试验组对引发学习兴趣满意人数、对文献搜集能力满意人数、对问题研究能力满意人数、对授课前预习能力满意人数、对加强沟通能力满意人数、对教学方式及效果满意人数相比对于对照组统计数据值增加,数据指标之间差异值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第5篇

学生考试成绩,作为一项衡量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师授课效果的重要指标,在教学评价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教学评价提出了更为客观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在对学生学习成绩进行统计和评价的过程中必须借助于相关的统计学知识,从考试成绩中充分挖掘出有意义的教学资源,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文章以我校2010届高三理科两个班级学生省质检理综成绩为例,介绍如何应用SPSS统计软件对考试成绩进行分析和评价,以期为教学活动提供一定的帮助。

二、SPSS简介

SPSS(Statistical Package for Social Sciences)即社会科学统计程序,是一款享有“世界优秀统计工具”之美誉的专业统计软件,它和统计分析系统SAS(Statistical Analysis System)以及生物医学程序BMDP(Biomedical Programs)并称为国际上最具影响力的三大统计学软件。SPSS可以用对话框的形式实现各种管理和分析数据的功能,拥有数据管理、统计分析、图表分析和输出管理等功能,从而实现描述性统计分析、均值比较和相关分析等分析功能。它具有操作简便,统计分析方法全面,图形绘制快捷等优点,作为一种有效的统计工具,SPSS已经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心理学和医学等各个领域,近年来,SPSS在教育教学统计中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三、应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试卷分析

(一)数据收集和分析内容

1.调查对象

三明二中2010届高三(8)、(9)班学生省质检理综成绩。

2.成绩分析内容

(1)试卷成绩分析

主要包括,学生人数、参加考试人数、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及格率、标准差和成绩分布是否呈正态分布等。

(2)学生成绩分析

比较高三(8)和(9)班,两个不同班级的学生成绩是否有差异,以及两个班级男生和女生成绩是否有差异。

(二)应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试卷分析

首先可以将学生成绩输入Excel中,然后导入SPSS中,主要设置的变量包括编号、姓名、班级、性别、理综成绩等。数据处理操作步骤如下:

1.定义分数段

在成绩分析时,为了更直观地看出不同分数段学生人数及其所占比例,这里可以将分数转换成分数段,SPSS中具体操作如下:点击TransformRecode Into Different Variables(转换重新定义不同变量),弹出Recode Into Different Variables(重新定义不同变量)对话框,把“理综”成绩这个变量输入Output Variable(输出变量)对话框中,在Name(名字)栏目中输入“分数段”,单击Change(改变);然后单击Old and New value(旧的和新的值)按钮,选择Range(范围),在其下栏目中输入相对应的分数范围,由于理综总分为300分,180分代表及格,所以用0179.9,Value(值)中输入50用来代表不及格的分数,单击Add(添加);同理,我们可以定义60、70、80、90分段的分数段,如图1所示。

图1 定义分数段对话框示意图

2.成绩分析

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试卷分析,绘制成绩分布直方图和Q-Q概率图对本次理综考试情况进行正态分布分析,具体操作步骤如下:单击AnalyzeDescriptive StatisticsFrequencies(分析统计学描述频数分析),在弹出的Frequencies(频数分析)对话框中,把“理综”和“分数段”两个变量导入Variable(变量)中;点击Statistics(统计)按钮,在弹出的Frequencies:Statistics(频数分析:统计)对话框中,选中Mean(平均分)、Std deviation(标准偏差)、Minimum(最低分)、Maximum(最高分)和Range(范围)这五个常用指标,单击Continue(继续),返回主对话框,点击Charts(绘图)按钮,在弹出的Frequencies:Charts(频数分析:绘图)对话框中,选中Histograms(柱状图)和其下的With normal curve(正态分布曲线),再点击Continue(继续),返回主对话框,点击OK按钮,就可以获得学生总数、缺考人数、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优、良、中、差和不及格人数分布及其百分百直方图,统计结果如表1、表2和图2所示。

表1 学生理综成绩基本统计情况

表2 学生理综成绩分布情况

教育学与统计学理论认为,一次难度适中信度可靠的考试,其成绩分布应该接近正态分布(陈捷,2008),文章为了验证本次理综考试是否符合正态分布,采用Q-Q概率图对考试成绩进行正态分布分析,具体操作如下:执行Graphs(图表)Q-Q,打开“Q-Q Polts”( “Q-Q 图”)对话框,将“理综”作为变量输入Variabls(变量)中,其他采用系统默认选项,点击OK按钮,就可以得到学生理综成绩正态分布Q-Q概率图,如图3所示。

3、考试成绩差异性比较

(1)不同班级之间学生理综成绩比较

执行AnalyzeCompare MeansIndependent-Samples T Test(分析比较方法独立性T检验),在弹出的Independent-Samples T Test(独立性T检验)对话框中,把“理综”选入Test Variable(检验变量)对话框中,将“班级”选入Grouping Variable(分组变量)对话框中,单击“Difine Groups”(分组)按钮,在弹出的Difine Groups(分组)对话框中,在Groups1(第1组)中输入8班;在Groups2(第2组)中输入9班,点击Continues(继续)返回主对话框,单击OK,完成比较,统计结果如表3、表4所示。

表3 不同班级学生理综成绩情况表

表4 不同班级学生理综成绩独立样本T检验

表5 男女学生理综成绩情况

(2)男女学生理综成绩比较

操作步骤同(1),得到统计结果如表5和表6所示。

表6 男女学生理综成绩独立样本T检验

四、结果分析

1.从表1可以得到,参加理综考试的学生人数为107人,没有缺考学生,平均分为211.55分,标准差为41.63,最高分为273分,最低分为85分,全距为188分。说明本次考试整体难度较高;标准差为41.63,最高分与最低分的差距为188分,说明这两个班学生理综水平两极分化较大,这可能与学生对该学科的学习兴趣有关。

2.从表2和图2可知,大部分的学生集中在良、中和及格分数段,不及格的人数占到约20%,而优等分数段的学生仅有一人,主要是由于这两个班级都是平行班,尖子生较少;此外,本次理综考试的难度偏大导致及格率较低。而从图3学生成绩正态Q-Q概率图看,尽管有一定数量的学生成绩在趋势线附近有波段,但从总体来看,基本还是呈直线分布,因此,本次理综省质检考试成绩还是可以近似认为呈正态分布。

3.表3和表4显示,高三(8)班和(9)班两个班级学生理综成绩的平均分分别为213.91分和209.15分,虽然(8)班的平均分高于(9)班,但是两个班级学生的成绩没有显著差异(P=0.557>0.05);表5和表6结果显示,两个班级男女生的理综成绩平均值分别为211.36分和211.89分,男女生理综成绩没有显著差异(P=0.95>0.05)。

五、总结

第6篇

[关键词] Excel;成绩分析;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 TP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8-187-1

每学期结束时,教师经常要对各门课程的成绩进行统计和分析,以综合评价学生对课程的掌握情况,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利于教师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由于每学期每门课程都要重复做这项工作,给教师带来很大的工作量,而且容易造成统计错误。EXCEL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完全可以胜任成绩统计工作,且其丰富的图表功能,还能使统计数据更加直观。借助EXCEL的模板功能,可以使设计好的成绩统计功能重复应用于每门课程,这不仅大大地减少了教师的工作量,而且避免了错误统计数据的产生。

考试是教学评估中检查教学效果的手段之一,考试成绩是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和教师教学水平的一种直接体现。试卷内容和质量不仅影响考试的可靠度和准确度,还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成绩分析是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每个教师必须完成的工作,通过对考试成绩进行分析,可以帮助教师发现教学活动中的薄弱环节、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只有对学生的考试成绩做出正确、合理的分析,我们才能客观、公正地进行教学评估和教学分析。本文使用Excel软件对我院13级电子专业80名学生的高等数学成绩进行了数理统计量化分析,并据此对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师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一、数据取样

我院13级电子专业80名学生的高等数学成绩:

二、数据分析

假设高等数学考试内容与教学大纲一致,试卷质量良好。

(一)均值

实践表明,若70

(二)离散度

标准差S=是描述学生考试成绩离散程度的最常见、最重要的统计量。标准差越小,表明成绩越集中;标准差越大,表明成绩越分散。一般认为,标准差S=10较为适中。我们利用Excel软件中的统计函数VAR对上述数据进行计算,得S2=231.8783,则S=15.22755,可见成绩离散度偏高,这说明学生高等数学学习情况差异性较大。

(三)偏度

如果试卷内容设计合理,学生的成绩会服从或近似服从正态分布。一般来说,当偏度系数g1=0时,学生成绩呈标准正态分布;当g10时,曲线向右偏,即呈正偏态分布,表明高分段人数较多,低分段人数较少。我们利用Excel软件中的统计函数SKEW对上述数据进行计算,可得偏度g1=-1.81536

(四)峰度

峰度系数(g2)可以定量描述正态分布的陡峭程度。当g2=0时,成绩服从标准正态分布;当g20时,曲线呈尖峰态,显得较陡峭,表明学生成绩分布较集中。我们利用Excel软件中的统计函数KURT对上述数据进行计算,可得峰度g2=4.57311,这表明学生成绩分布较为集中。

三、教学评价

从上述考试成绩分析不难看出:(1)学生的学习状况。我院电子专业大多数学生已经掌握了高等数学的基本知识,且成绩较为集中,但学生个体差异较大,个别学生成绩过低。(2)教师的教学效果。教学过程中,教师重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教学,注重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但对个别落后生关心不够。针对这些情况,教师应稍微调整一下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在培养学生基本技能的同时,应拔高尖子生,提高落后生,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四、结语

在上述分析中,Excel软件处理各种数据所带来的方便是显而易见的。通过高等数学成绩分析可以看出,成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教与学的情况,它是前期教学的事后反馈,我们需重视成绩分析对今后教学的指导作用。通过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调查、研究,教师可以及时发现、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做出教学调整,总结经验,使得自身教学水平更上一个新的层次。

参考文献:

[1]贾俊平.统计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岳粮跃.Excel在学生成绩统计分析中的综合应用[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S1):197-199.

[3]卢越萍,林企.微机自动选题及学生成绩分析系统[J].信息与控制,2008,(05).

第7篇

1.1教学对象

选取某医学院校2011级和2012级护理专业的学生128人,其中男生有16人,女生有112人,年龄范围是19--22岁。按照班级分类,将2011级和2012级护理专业两个班的学生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有62人,观察组有66人。两组学生入学时的成绩相差不多,师资力量及教学条件相当,使用相同的教材及课程设置也相同,具有统计学意义。

1.2教学方法

对照组的学生接受传统的授课方式进行学习。观察组学生在接受传统教学方法的同时几首病例导入式教学方法,第一,在课程开始前进行课程备置,到相关附属医院的内科护理科室精心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病例。第二,在进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过程中,附加上筛选出的典型代表病例,再根据这几个病例提出相关的专业问题,如病因,病人临床表现,实施的护理措施,护理效果评估,护理中出现的问题等。第三,在进行授课的过程中向学生展示代表病例,授课老师要对病例的情况进行绘声绘色,富有感情的讲解和描述,并将相关问题列出。第四,随机将学生分成四组,每组分配不同的问题进行讨论。第五,各组间对问题的讨论结果进行分享讨论。第六,介绍新的课程内容并进行相关内容的学习,在学习的各个阶段重申存在的问题,把病例信息融入到课题中,并找出相关答案。第七,重新回归病例中,分析并对比两次总结答案的差异。

1.3授课效果评价

院系的其他老师评价整个授课过程,反应授课效果;比较学生通过听课后所填写的调查问卷反应的问题;对观察组和对照组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比较;对观察组和对照组考试过程中出现应用类题目答对率的结果进行比较。

2.结果

2.1比较其他老师对教学的评价结果

院系的其他老师要进行随堂听课,填写记录表的所有评价项目来对教学过程进行反馈,结果显示,听课教师对观察组接受的教学方法的评价结果明显比对照组高,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2.2比较学生填写调查问卷的反馈

对照组学生普遍认为教授过程比较缺乏活跃的课堂气氛,并且由于接受的课堂信息量太大,显得比较枯燥,而且缺乏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应用性,对学到的内容难以理解或记忆。对比发现观察组学生对课堂的反馈意见明显比对照组要积极,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2.3比较两组学生的考试成绩

观察组学生的考试成绩是(78.21±5.49)分,优良率(大于等于80分)是28.79%(19/66),及格率(大于等于60分)是96.97%(64/66);对照组学生的考试成绩是(72.11±5.23)分,优良率(大于等于80分)是14.52%(9/62),及格率(大于等于60分)是91.94%(57/62)。

3.讨论

第8篇

根据集团公司工会要求,为开展好我矿“四五”普法活动,推进工会工作法制化进程,确保“和谐孙煤”目标的顺利实现,特制定如下实施意见,望各单位认真贯彻落实。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针,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我矿“和谐孙煤”建设大局,把“四五”普法与工会法制工作实践结合起来,提高职工的法律意识和素质,增强工会组织依法决策、依法办事、依法维权、依法治会的能力,全面推动工会各项工作向纵深发展。

二、组织领导

为确保“四五”普法工作的顺利开展,成立“四五”普法领导小组,由工会主席××同志任组长,工会副主席××、××同志任副组长,工会常委为成员,办公室设在文体宣教办公室,××武同志任办公室主任。各单位车间工会也要相应成立领导机构,明确责任,抓好落实。版权所有

三、活动措施

1、召开一次“四五”普法领导小组会议,总结部署年度普法工作和任务。

2、充分利用电视、报纸、广播、橱窗、网络、牌板、黑板报等各种宣传工具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的宣传,重点宣传与职工的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工会法》、《劳动法》等法律、法规知识,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3、矿工会将于19日~22日开展“四五”普法验收试题答题活动,对工会干部和全矿职工进行一次集中考试,并将考试成绩记入职工学习档案,确保工会干部受教育面达到95%以上,职工受教育面达到85%以上。请各单位车间工会于19日下午17:30分前到矿工会文体宣教办公室领取“四五”普法验收试题和《山东省工会干部和职工“四五”普法基础知识汇编》手册,22日下午17:30分前将职工所答试题上报矿工会文体宣教办公室。

4、做好工会干部的集中培训工作,利用会议和集中学习时间组织工会干部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并把考核情况列入工会干部任职资格。

5、为确保普法工作的顺利进行,由矿工会拨付“四五”普法专项经费,做到按时足额,专款专用。

四、考核办法

1、各单位车间工会要积极组织本单位职工认真学习《山东省工会干部和职工“四五”普法基础知识汇编》手册,按规定参加工会组织的“四五”普法验收试题答题活动。对不按规定参加的,罚单位200元,罚车间工会主席50元;参加考试人数达不到本单位在册职工85%的,罚单位100元,罚车间工会主席20元。

2、各单位车间工会要组织职工认真学习,对“四五”普法验收试题答题考试成绩前三名的单位各奖励200元,对车间工会主席各奖励50元;对考试成绩后三名的单位各罚款200元,对车间工会主席各罚款50元;对考试成绩90分(包括90分)以下的工会干部罚款20元,对考试成绩80分(包括80分)以下的职工罚款1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