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办公信息化论文

办公信息化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3-14 15:11:5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办公信息化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办公信息化论文

第1篇

作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重要阵地的高校,无论教学、科研还是管理、服务工作都有大量的业务、政务、事务、信息要处理,这些都需要办公自动化的辅助。

一、办公自动化在高校行政管理中的作用

上传下达科学化。办公自动化作为信息处理与管理的数据库。是决策的支持系统和信息工具。通常办公室的业务,主要是进行大量文件的处理,起草文件、通知、各种业务文本,接受外来文件存档,查询本部门文件和外来文件,产生文件复件等等。所以,采用计算机文字处理技术生产各种文档,存储各种文档,采用其它先进设备,如复印机、传真机等复制、传递文档,或者采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传递文档,是办公室自动化的基本特征。实行办公自动化后。秘书工作的大部分业务都可以借助先进的办公设备进行处理,可充分利用积累的文件数据,实行文字处理、信息传递、存贮与检索的现代化管理,大大地提高了工作速度和效率。 左右联系标准化。学院办公室是学院工作的领导进行决策的场所。领导做出决策,指示,除了文档上的往来之外,更深层的工作,实际上是信息的收集、存储、检索、处理、分析,从而做出决策,并将决策作为信息传向各基层单位或校级相关部门。通过应用办公自动化,可以将文档格式、文档管理编码、信息、交换格式、名词术语等标准化,有利于实现信息交换,扩大资源共享,提高工作效率。有效地保证信息的完整与安全性。 内外沟通窗口化。办公自动化在高校行政秘书工作中充当着窗口的角色,办公自动化程度的高低反映出行政秘书效率与质量的高低。首先,通过办公自动化。行政秘书不仅能够及时了解机关环境的变化,而且有利于机关领导及其他同事了解自身工作,拓宽对外联系面。同时。通过邮件、聊天群等,秘书可以和单位的领导或其他同事进行信息传递、信息共享。使信息流动速度加快,避免因信息流动不畅而引起的矛盾,从而有效协调内部关系。其次,行政秘书通过互联网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去浏览网站,及时了解校内校外各类的相关信息或变化情况。

二、办公自动化要求行政秘书必备的素质与技能

在新的办公方式下,需使用新的办公手段。行政秘书要适应这种快节奏和高准确度的工作,必须具备相应的素质与技能。这样才能把部分行政工作进行有序化的管理,为领导进行决策提供科学有效的服务。

第2篇

办公自动化(OA)或办公信息系统(OIS)是现代信息社会的重要标志,它涉及系统工程学,行为科学,管理学,人机工程学,社会学等基本理论,以及计算机通信自动化等支持技术,属于复杂的大系统科学与工程。其目的就在于尽可能充分地利用信息资源,提高生产率工作效率和质量,辅助决策,求得更好的经济效率,以达到既定的(即经济政治军事等)目标。一般来说,一本论文由整理提供个较完整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应当包括信息采集,信息加工,信息传输,信息保存四个环节。办公自动化系统综合了人,机器,信息资源三者的关系。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企事业单位管理职能的不断增强,手工办公方式与不断增长的办公业务量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因此一些单位将办公业务的处理、流转和管理等过程电子化、信息化,从而实现了网络化业务处理和综合办公自动化,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

系统方案

人们对办公自动化系统的了解有一定的缺点,认为使用普通的文字管理系统和普通的而简单数据管理系统如(MSaccess,MSword)等软件就得了,本软件的想法是把企业的大部分工作交给电脑处理,并从了解每个部门的工作来执行相应的处理算法。

21客户管理系统管理客户,对客户进本论文由整理提供行信息采集,客户订单要求,管理每个客户的账号,将信息传递给采购,仓库,财务等系统,完成客户管理。

22采购管理是物料在企业内流动的起点,是从客户、销售等系统和本系统获得购货需求信息,与供应商和供货机构签订订单、采购货物,传递给需求系统。

23仓存管理是物流管理的核心,是进行货物流动、循环管理控制的系统。

24员工管理系统管理每个员工的信息采集,工作部门,工资级别等信息,将信息传递给采购,财务等系统,完成员工管理。

25财务系统是系统的重要部分,对整个公司的系统进行基金管理。系统的整体结构图如图1所示:图1

系统各个子模块的功能

31客户管理系统公司的重要业务是对客户进行服务和,所以此部分系统是整体系统的核心部分,要对客户的信息(包括:姓名,公司名,公司地址,电话号码,传真号码,电子邮件等信息)采集和保存;对每个客户给一定的代码(该代码在整个系统代替客户),对客户进行客户订单管理,客户账号管理,信用管理等功能综合运用的管理系统,对全过程进行有效控制和本论文由整理提供跟踪,实现完善的客户信息管理。该系统可以独立执行管理;与制造其他子系统、应收款管理系统等其他系统结合运用,将能提供更完整。

客户管理主要包括:

①订单管理每一个客户下了订单以后要进行的是对每个订单给相应的编码和统计该订单的金额和要求并将信息传递给采购系统,财务系统,仓库系统等,即对订单的情况的记录、跟踪和控制,包括针对销售合同的执行;控制订货价格、数量、业务员信用管理;随时对订单完成情况的跟踪、控制订单的实际执行;进行比较并显示订单执行差异,并通过业务和分析报表进行订单执行情况的反映。

②账号管理每个客户在公司里有他的账号客户下了订单进行以后财务管理,采购管理,以及仓库管理报告此系统并给客户纤细的账号张单和本论文由整理提供信息。

32采购管理本系统从客户本论文由整理提供

管理系统和其他部分接到订单后要做相应的处理,要指定订单的类型,给出订单的金额,指定供货商,报告客系统和财务处,指定要操作的员工,跟踪订单,指定交货期并将信息传递给仓库管理,客户管理,财务管理的部分系统采购管理主要包括:

①供货商管理要对一般和热常订的货进行一定的准备,要了解每个供货商和厂家的所有信息包括(名称、地址,价格,供货期等),并不断的更新数据库了解市场的变化,对每个订单介绍合适的供货商和厂家。

②货价管理通过一定时间和了解市场的过程对每个产品的价格做一定的了解并留下每个单价的参考价。

33仓存管理系统仓存管理系统是通过入库业务、出库业务、仓存调拨、库存调整、虚仓管理等功能,结合批次管理、物料对应、库存盘点、质检管理、虚仓管理、即时库存管理等功能综合运用的管理系统,对仓存业务的物流和成本管理全过程进行有效控制和跟踪,实现完善的企业仓储信息管理。该系统可以独立执行库存操作;与其他工业系统的单据和凭证等结合使用,将能提供更完整、全面的企业物流业务流程管理和财务管理信息。

仓存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功能:

①批次管理在工业系统中实现业务批次管理,并提供完整的物料批次信息。系统提供完善的批次管理设置、批号编码规则设置、日常业务处理、报表查询、库存管理等综合的批次管理功能,使企业进一步完善批次管理,满足经营管理不同方面的应用需要。保质期管理。系统在批次管理基础上,针对物料提供保质期进行保质期管理,以满足特殊物品如食品、医药行业的保质期管理需求。用户可以对保质期物料进行设置、初始数据录入、日常单据处理、即时库存查询和报本论文由整理提供表查询、并提供到期存货预警功能。

②质量检验管理工业系统提供比较全面的质量检验管理,包括购货检验、完工检验和库存抽检三种质量检验业务。工业系统为用户提供质量检验功能,将质量管理功能与采购、仓存、生产等环节的相关功能相集成,实现对物料的质量控制。系统在仓存系统提供质量检验模块,综合处理与质量检验业务相关的检验单、质检方案和质检报表,包括质检方案、检验单、质检业务报表等业务资料的设置和处理和质检报表的查询。

③即时库存智能管理即时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库存是用来查询当前物料即时库存数量和其他相关信息,系统按库存更新控制来随时更新当前库存数量,其查看方式有多种:查询所有仓库、仓位、物料、批次的数量信息;查询当前物料在仓库、仓位的库存情况;查询当前仓库里物料的库存情况;查询当前物料的各批次在仓库、仓位的库存情况;查询当前仓库、当前仓位里物料的库存情况。

④仓位管理工业系统在仓库中增加仓位属性,同时仓位定义到行上,进行仓位管理,以丰富库存信息、全面提高库存管理质量。主要包括基础资料设置、仓库仓位设置、初始数据录入、日常业务处理和即时库查询等多途径实现。

34员工管理系统

对公司的所有员工要进行以下部分管理:

①员工信息管理:对每个员工建立个人档案包括(姓名,地址,联系人,身份证号码,学位,以前工作单位,爱好,经验等信息)

②员工工资管理:每个员工本论文由整理提供有不同的基本工资,加班时间,加班费,奖励和扣分。

③员工任务管理:对每个员工,更具他的学位和经验指定他的任务与他的工作部门并对每个员工的工作效力和态度进行调查报告相应的信息传递给工资管理。

④员工需求管理每一定的期间对公司的员工需要进行调查并报告需要性。

35财务系统

传统的财务处理过程力求与商业的快速发展保持一致和及时处理新的业务中产生的大量新数据,不能充分满足企业对动态的数据进行管理、分析并形成报表的需求。其结果是财务行为建立在企业的历史记录的基础之上,而不能对企业的未来产生影响。网络为生产经营提供了新的场所。企业可通过互联网不断拓宽自己的生产经营场所,了解最大范围内的客户需求,从最大范围的供应商中挑选出最佳的供应商,通过畅通于客户、企业和供应商间的信息流,减少诸多中间环节,从而以最快的速度、最低的成本进入市场。因此,网络环境下,财务管理人员须以互联网的速度开展业务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并做出决策,这就要求他们随时了解整个业务的状况以保持良好的竞争状态,企业需制定整体财务管理解决方案,以满足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的需求。包括制定预算、计划、预测、成本管理、合并和整合、报表和分析等,为业务提供运营管理方法,在此基础上确定业务的发展方向并使经营风险最小化

个人体会

企业办公自动化的发展现状办公自动化(OfficeAutomation)简称(OA),在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发展,到90年代中期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的主要标志是办公过程中普遍使用现代办公设备,如传真机、打字机、复印机等;第二个阶段的主要标志是办公过程中普遍使用电脑和打印机,通过电脑和打印机进行文字处理,表格处理、文件排版输出和进行人事财务等信息的管理等;第三个阶段的主要标志是办公过程中网络技术的普遍使用,这一阶段在办公过程中通过使用网络,实现了文件共享,网络本论文由整理提供

打印共享,网络数据库管理等工作。在我国办公自动化的发展过程中,办公自动化建设取得了很多成绩,同时也暴露了很多问题,如投资大、效果不明显、水平低、重复建设多、硬件投入多、软件投入少、模拟手工作业增加管理负担等,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三条,首先对办公自动化的本质作用理解不深,通常只是把办公自动化理解为办公过程中的先进技术和设备的使用,使用目的为提高效率,实际上,通过实现办公自动化,提高管理机构的决策效能更为重要。其次是忽视了办公自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动化发展的基础,通常只是认为只要有了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就可以实现办公自动化,其实,办公自动化发展必需依赖两个基础,一个是管理基础,另一个是信息积累基础,如果脱离了这两个基础,办公自动化就会变成空中楼阁。第三,技术条件的制约,也会使得办公自动化建设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如早期的网络技术在信息共享和沟通方面的支持就显得明显不足。自90年代中期至今,互联网技术在我国迅速发展和普及,引出了Intranet、Extranet、Internet、政府上网工程、企业上网工程、电子政府、电子商务、电子管理、政府内部网、企业网、数字神经系统和数字化办公等一系列新概念,这一个阶段的主要标志应为互连网技术的普遍使用。

办公自动化建设的本质是提高决策效能为目的的。通过实现办公自动化,或者说实现数字化办公,可以优化现有的管理组织结构,调整管理体制,在提高效率的基础上,增加协同办公能力,强化决策的一致性,最后实现提高决策效能的目的。办公自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动化的基础是对管理的理解和对信息的积累。技术只是办公自动化的手段。只有对管理及管理业务有着深刻的理解,才会使办公自动化有用武之地,只有将办公过程中生成的信息进行有序化积累,沉淀,办公自动化才能发挥作用。办公自动化的灵魂是软件,硬件只是实现办公自动化的环境保障。

除次之外,我们在大力发展办公自动化的同时,另一个制约着企业发展的因素也不能够忽视,那就是网络技术。世纪是一个以网络技术为核心技术的信息时代。我们必须全面、深刻地分析和研究网络技术对我国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采取正确的措施应对网络技术的挑战,把握网络技术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才能及时更新观念,迅速适应正处于急剧变化之中的全球经济,使我国经济能够获得健康的发展,早日实现强国之梦。计算机已由专家的工具变成了平凡百姓的钟爱之物。然而,在这10年中计算机领域发展最快的技术,不仅在于单台计算机本身技术的发展,更在于连结多台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前谁曾想到:今天,远在异地他乡的厂家、企业、公司甚至商本论文由整理提供人,竟能方便、快捷、廉价地进行商务经营、谈判和协作呢?这一切都归功于正在飞速发展的网络技术。网络技术对我国经济发展提出的挑战网络技术带来了新的经济形态,这就是本论文由整理提供人们常说的网络经济,网络经济是指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多媒体信息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新经济潮流和形态。网络经济是全球一体化经济,它打破了传统工业经济时代的地理空间的限制,通过网络技术,各种信息能够进行全球性的信息传播,使得全球性的交易再也没有地理位置的限制,网络技术使我们生活的世界变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地球村”。

结论

当今社会是资讯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现代企业必须拥有正确的资讯观念、科学的管理方法、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畅通的信息渠道,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集成企业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业务规范,优化了企业内部管理和控制流程,提出并推行完善的“数据信息决策控制考核”的整体解决方案,帮助企业全方位提升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周明天,汪文勇TCP/IP网络原理与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

[2]胡道元.计算机局域网设计[M],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9

[3]陈洛资,谢勇计算机网络软件设计,开发与编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011计算技术与自动化2003年3月致谢:论文完成的过程中,我得了老师和实习单位的莫大的帮助。老师的启发,以及实习单位领导,同事的严谨的工作作风,使我受益非浅。在此我要感谢给予我帮助的老师和朋友们!

第3篇

关键词:铁路;铁路智能运输系统;信息系统

中图分类号:U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铁路运输不断增长的需求,给现有的铁路运输能力和基础设施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日益老化的系统与传统的业务实践往往无法解决这些问题。通过积极采用信息技术、传感技术、智能决策及控制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与铁路运输系统有机地融为一体,实现新一代铁路运输系统 ——铁路智能系统。制定铁路智能系统框架就是为了明确铁路智能系统的结构,避免各个子系统在研究开发过程中出现重复、不匹配等问题,是研究智能铁路系统的基础。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对此已做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一定的成果,中国可在结合国情的基础上加以借鉴,构建技术先进、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管理科学、经济适用、安全可靠、具有中国特色的铁路智能系统。

1.国外铁路智能系统简介

日本铁路技术研究的新一代铁路智能运输系统CyberRail(数字铁路系统)主要服务于旅客,通过提供强大的信息提供及分析决策实现铁路与其他运输方式无缝衔接。主要包括用户导航及多式联运信息提供、运输规划和调整、智能列车控制、铁路信息及交换四个部分。

欧洲铁路研发使用的ERTMS系统(欧洲列车运行管理系统)由ETCS(欧洲列车控制系统)、GSM-R(铁路专用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和ETMS(欧洲运输管理系统)三子系统。ERTMS系统有确保列车的运营安全和线路车辆的优化配置两个主要功能。

美国联邦铁路局研究智能铁路系统(IRS)主要包括数字数据通信网、差分GPS系统、主动列车控制系统、能源管理系统、智能气象系统、智能化平交道口系统、战术规划系统、战略规划系统、调车场管理系统、机车运用计划系统、乘务员运用计划系统、效益管理系统、紧急情况报警系统、旅客咨询系统【3】。

2中国铁路智能现状

目前我国已投入使用的铁路信息系统包括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 (TMIS) 、列车调度指挥系统(TDCS)、铁路列车运行控制系统(CTCS)、计划调度管理系统(OPMS)、行车组织策划系统(TOPS)、车号自动识别系统(ATIS)、机车信号系统(LBS)、列车超速防护系统(ATP)、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CIPS)、铁路客票发售与预订系统(TRS)、铁路办公信息系统(OMIS)、数字移动通信系统(GSM-R)等系统。

我国现使用的铁路信息系统大多为运输组织领域的应用系统,在人性化客货服务系统、智能化紧急救援与安全系统、各个子系统间互联互通方面与国外差距较大。

3中国铁路智能系统框架构成建议

根据国内外铁路智能系统的发展模式分析,建议中国铁路智能系统建设采取先整体后局部的模式开发,即先构建铁路智能框架,再具体开发对应的应用程序。这种开发模式可进行系统分析和设计,避免了开发过程中的混乱模式。

通过研究日本CyberRail和美国IRS这两个系统体系框架以及欧洲的ERTMS系统,并结合我国铁路现状,分析我国智能铁路系统框架主要由公共基础平台、电子商务系统、运输组织系统、实时监测系统、设备及基础设施管理系统、智能办公系统、安全信息系统以及决策支持系统8个部分组成。

(1)公共基础平台:旨在构建完善的铁路信息传输通信网络,实现铁路智能各子系统之间信息的交换及共享,发挥信息化整体效益。主要包括通信网络、信息共享、公共基础信息、信息安全保障、铁路门户五个部分【5】。

(2)电子商务系统:旨在充分发挥铁路运输的优势,与客户进行信息交流和互动式服务,提升铁路的市场竞争力。由客运方面的旅客服务系统、客票发售及预订管理系统、自动售检票系统、车站导向指示系统五个部分;及货运方面的货运服务系统、多式联运信息系统两个部分。

(3)运输组织系统:主要为铁路运输的调度指挥、生产作业部门服务,旨在实现运输组织智能化,保障运输安全,提升运输生产效率。主要包括前面提到的现已投入使用的TMIS、TDCS、OPMS、CTCS、CIPS、LBS、ATIS、ATP、TOPS系统,还应该包括铁路工作人员用于管理的旅客运输管理系统、货物运输管理系统等系统。

(4)实时监测系统:通过收集声音、动静态图像信息为其他信息提供服务。包括线路监测系统、桥隧监测系统、信号监测系统、电网监测系统、机车车辆监测及定位追踪系统、车站监测系统、气象地质监测系统等系统组成。

(5)设备及基础设施管理系统:通过实时监控系统提供移动及固定设备的信息,协助发现潜在危机。除此之外,该系统还负责移动及固定设备的检修维护管理工作。主要包括车辆管理信息系统、机务管理信息系统、工务管理信息系统、电务管理信息系统等系统,这些系统主要为车辆段、机务段、工务段、电务段等部门服务。

(6)智能办公系统:旨在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办公自动化,主要包括办公信息系统、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分析系统等系统。

(7)安全信息系统:主要包括铁路运营安全系统及信息网络安全两部分。铁路运营安全系统还应包括应急救援指挥系统、事故统计分析系统等系统。

(8)决策支持系统:旨在辅助工作人员进行决策分析。主要包括客运营销辅助决策支持系统、货运营销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安全信息分析及应急救援决策支持系统、线路规划决策支持系统、运输组织优化决策支持系统、机务及乘务工作人员运用计划决策支持系统等系统组成。

4.结束语

作为未来铁路运输发展的必然趋势,铁路智能系统随着科技的进步也在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将被注入铁路智能系统中。例如现在有学者在研究“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铁路智能运输系统中的应用,RFID技术在铁路集装箱堆场进出口的应用,远程传感技术自动检测轴温并报警等前沿技术与铁路智能系统的结合。因此,铁路智能系统的框架制定就是为了给工程实践以有效的理论指导,协调各方面的先进技术,以免造成缺乏规划、建设混乱的局面,更好的引进各方先进技术与铁路智能系统相融合。

参考文献:

【1】贾利民,日本铁路智能运输系统的建设与发展,世界轨道交通,2004-2

【2】贾利民,李平.铁路智能运输系统——体系框架与标准体系,中国铁道出版社,2004,08:16~17

第4篇

摘要 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与管理理念已经逐渐不适合现代企业,知识管理是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新型管理模式,是迎接新时代挑战的重要战略。同时办公自动化系统在企业运营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运用办公自动化系统可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本文论述了办公自动化技术的研究背景、相关概念和知识管理和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关系及两者融合的必要性和意义,主要介绍了工作流、工作流管理及知识管理等技术,并且阐述了基于知识管理的办公自动化系统的主要功能。通过论述可以得知以知识管理为中心的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提出,必将提高企事业单位的办公效率和企业竞争力。

关键词 知识管理 办公自动化 工作流 企业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人类进入到了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正在成为创新的核心,知识创新成为知识经济发展的最主要的动力源泉,最大限度地掌握和利用知识越来越成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核心。目前,办公自动化已经发展到了以知识管理为核心的第三代办公自动化。知识管理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模式,将知识管理和办公自动化系统紧密联系必将大大提高办公系统的效率。基于知识管理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可以快速有效地接收各种上级机构文件和下级机构的上报信息,并组织、协调办公系统内的各种信息,使用户能够方便、快捷地获取所需信息,为用户的日常工作提供必要的决策服务。

一、办公自动化的概念及研究背景

所谓办公自动化,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系统科学、管理科学等技术,不断地使人们的部分办公业务活动物化于人以外的各种现代化的办公设备中,最大限度地提高办公效率和改进办公质量,改善办公环境和条件,缩短办公周期,并利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借助于各种先进技术,辅助决策,提高管理和决策的科学化水平,以实现办公活动的科学化和自动化。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政府企业的职能和规模的壮大,对于可提高工作效率和强化管理的办公自动化系统的需求越来越多,并要求其具有功能全面性。因此办公自动化系统借助最新的各种计算机和通信技术,逐渐发展为现在具有内部通信和信息平台、文档管理自动化、工作流程自动化和辅助办公的集信息处理、业务流程和知识管理于一体的应用系统。

二、办公自动化系统与知识管理融合的必要性及意义

随着计算机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的飞速发展和应用,使办公自动化(OfficeAutomation,OA)的发展呈现出新的景象,从传统OA 到现代OA 已经历经了三个时代和两次跨越。

第一代OA 以个人电脑的出现和应用为背景,依托简单的联网,以文件交换为主,实现了数据统计和文档写作电子化,完成了办公信息载体从原始纸介质向电子的飞跃。但文档处理能力、协作型工作处理能力以及企业级信息集成能力较差,信息仍是高度孤立的。

第二代是OA 依托个人电脑的大量普及应用、互联网技术的成熟和普及。它以网络为基础,以工作流为主要技术手段,但是难以实现随时随地、移动的办公,因而难以实现企业资源利用最大化,而且系统开发和操作使用复杂,投资昂贵,得不到充分的推广。

第三代OA 不仅模拟和实现了工作流的自动化,还模拟和实现了工作流中每一个单元和每一个工作人员运用知识的过程。第三代OA 系统具有几个突出的特点:实时通信(员工与专家可以网上实时交流)、信息广泛集成的内容编目、知识门户的构造。实际上,无论实时交流、信息集成还是门户建设都是知识管理的要素。因此,第三代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核心是知识,实现的基础是知识管理技术。

在传统OA 中,企业的所有动作都是围绕着具体的事务来进行的,而OA 的目的也在于帮助企业摆脱部分手工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业务效率。传统OA中的信息是以单纯的文档、或静态数据等形式存在,信息的覆盖面和覆盖深度十分有限,难以将其凝练成知识,更无法建立很好的知识管理体系。而新一代OA不仅提供基本的信息和事务管理平台,还关注这些信息和业务过程中所包含的知识,并利用系列知识管理工具实现对其的获取、转化、存储和利用,以支持企业知识型组织的建立。可以说知识管理是传统办公自动化和新一代办公自动化的主要区别。

三、相关技术介绍以及应用

基于知识管理的办公自动化系统作为一种更高层次的管理系统,它的实现技术主要有工作流及工作流技术和知识管理技术。基于知识管理的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功能越来越强大,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办公效率,同时也提高了办公的可靠性,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1.工作流技术以及工作流管理技术。工作流是一类能够完全或者部分自动执行的经营过程,它根据一系列过程规则、文档、信息或任务能够在不同的执行者之间进行传递与执行。工作流管理系统是一个软件系统,它完成工作流的定义和管理,并按照在计算机中预先定义好的工作流逻辑推进工作流实例的执行。

在工作流管理系统的支撑下,通过集成具体的业务应用软件和操作人员的界面操作,能够良好的完成对企业经营过程运行的支持。不同的工作流管理系统具有不同的应用范围和实施方式,从比较高的层次上来抽象地考察工作流管理系统,可以发现所有的工作流管理系统都提供以下的三种功能:(1)建立阶段功能:主要考虑工作流过程和相关活动的定义和建模功能。在这个阶段,利用一个或多个建模技术与工具,完成实际的经营过程到计算机可处理的形式化定义的转化。(2)运行阶段的控制功能:在一定的运行环境下,执行工作流过程,并完成每个过程中活动的排序和调度功能。它解释已经创建好的工作流模型,根据模型来调度一个过程中不同的任务并且激活相应的人或应用程序。过程控制实际上由称为工作流引擎的软件模块来完成。(3)运行阶段的人机交互功能:实现各种活动执行过程中用户与应用程序之间的交互。一个过程的任务通常是由参与人员通过使用一定的应用程序(如报表生成器)或者涉及信息处理操作。如果要在不同的任务之间传送控制信息以及其他数据,或者要激活某个应用程序,就必须不断地与过程控制软件交互。

2.知识管理技术。知识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目标是帮助企业发现潜在知识、定位拥有专门知识的人、传递知识和有效地利用知识。知识管理可以帮助企业解决知识共享和再利用的问题,意味着在恰当的时间,将正确的知识传给正确的人,使他们采取适合的行动,避免重复错误和重复工作。

在传统的办公自动化系统中,由于系统的功能较为单一,不能满足办公需求,在知识管理成为新型的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形势下,将知识管理和办公自动化结合必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效率。基于知识管理的办公自动化系统,融合了信息处理、业务流程和知识管理于一体,实现了从已有的“工作流应用系统”到更高级的“决策智能系统”的革命性转变,使其在安全性、管理性、开放性和开发环境方面独具优势。并且它强调以知识管理为核心,提供了丰富的学习功能与知识共享机制,大大提高了企业与机构的整体创新和应变能力。以公文流转为例,第二代办公自动化实现了收发文和档案管理一体化的自动处理,第三代办公自动化在此基础上更为文件处理的每一个环节提供了该步骤所需要的相关知识,包括在线的专家、文件背景资料及企业其他的有关信息。因此,基于知识管理的第三代办公自动化系统现在成为很多政府企业办公地理想选择。

3.办公自动化系统的主要应用。基于知识管理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包括基本的日常办公功能,主要有日程安排、文件管理、记事簿、通讯录、邮件收发和个人设置。由于企业内部存在不用的专属管理部门、分管不同的业务,因此,系统还为部分部门提供相应的业务管理环境。作为企业办公的管理平台,办公自动化系统实现了个人信息和业务信息的综合管理功能。不同部门的人员,所从事的业务不同,系统为他们赋予不同的角色,并提供不同的交互界面。

四、结束语

当前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管理是企业在面临一种新形势下的战略性反映,在市场全球化、一体化的浪潮中,在知识经济时代,它成为企业最重要的管理工具和管理内容。知识管理将会渗透于信息系统建设的方方面面,在信息建设中得到融合与体现。以知识管理为中心的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提出,必将提高企事业单位的办公效率和企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夏定元,周曼丽.基于知识管理的OA 系统开发与应用[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2,09:252~256.

[2]范玉顺.工作流管理技术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53~96.

[3]张爱华.办公自动化系统中知识管理的研究与实现:(硕士学位论文).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7.

[4]张勇,黄涛.基于工作流的网上协同办公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4,21(9):196~198.

第5篇

[论文关键词]案件管理机制 案件质量 科学发展 规范执法

检察机关案件管理机制是指在检察机关内部建立的,为保证案件办理质量,实现公正执法的目标,对检察业务流程、质量监督、分析反馈等案件管理进行制度化设计而形成的监控体系,是检察机关自我监督、自我完善的内生机制。2011年岁末,最高人民检察院案件管理办公室成立,检察机关案件管理机制改革进入了实际操作和全面推进阶段。

一、案件管理机制改革的实践路径

由于检察机关传统的案件管理模式存在的管理职权分散、监督缺位、信息反馈滞后等弊端,严重影响了检察职能的发挥。建立案件管理机制,就是要进一步强化内部监督制约,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防止检察权被滥用,纠正检察权在行使过程中出现的偏差,促进公正廉洁执法,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的顺利实现。

(一)案件管理机制改革的实践需要明确的法律依据

2003年6月最高人民检察院下发了《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加强案件管理的规定》,要求在全国各级检察机关加强案件管理工作,这是开展案件管理工作的直接法律依据。之后最高人民检察院又在《关于进一步深化检察改革的三年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中提出建立检务督察制度,要求在检察机关内部“建立以纠正违法办案,保证案件质量为中心的检务督察制度,对检察机关立案、侦查、审查逮捕、审查起诉、出庭公诉等各个环节进行跟踪监督,形成统一、全程、严密、高效的执法监督体系”。这一《实施意见》又为案件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更加具体明确的法律依据。

(二)案件管理机制改革的实践需要建立健全各项合理的制度,形成行之有效的长效机制

1.创建制度化管理理念,改变行政化管理的弊端。长期以来,检察机关内部领导体制、干警管理模式、经费来源、工作安排和程序等常常受制于地方政府,检察管理工作行政化已是一种普遍现象,检察机关作为司法机关的独立性大打折扣,案件质量难以保证,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难以充分发挥。改变检察管理工作行政化,要把思想统一到最高人民检察院、省院关于加强案件集中管理工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要求上来,建立以提高办案质量、加强内部监督、提升检察机关公信力为核心理念的案件管理机制,可以规范检察干警的执法行为,减少执法过程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有效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更好地实现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符合司法改革的大方向。

2.建立以办案流程为基础的检察业务规范和程序监控管理机制。明确案管中心的各项主要职责,对各业务部门的执法办案环节实施统一集中管理、全程管理和动态监督,控制办案环节。增加与各业务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增强各业务部门的案件管理意识,制订落实配合案件集中管理的各项制度,整合资源优势,强化专业职能,快速、有效、准确地监督管理,确保案件质量,保障案件流转规范、畅顺。

3.建立以提高案件质量为核心、激励与约束并行的检察业务考核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符合检察工作规律和工作实际的案件评估体系,推行办案风险评估机制,提高执法水平和办案质量;构建案件质量考核与案件监督管理的联动机制,通过评估界定办案质量优劣,通过考核兑现奖优罚劣,加强办案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适当促进检察人员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建设。

(三)案件管理机制改革的实践需要依靠科技

刑事诉讼是由一道道前后相继的诉讼程序所组成的,办案程序繁多,要兼顾效率与公平,案件的管理自然也离不开先进的信息化管理手段,突出表现在对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运用。运用电脑和互联网的成就,建立办案管理系统,可以使数字化管理精确化,能够实现办案情况收集、传输、存储、处理的计算机网络化,提高案件管理工作的效率和现代化水平。

(四)案件管理机制改革的实践需要强化案件管理人员、设施的配备和业务水平的提高

案件管理中心集中管理案件流程,汇总案件数据,监督办案质量,为领导决策提供数据,这意味着从事案件管理的检察人员必须对各类业务流程都较为熟悉,这种岗位性质对人员的知识层次、业务能力、计算机基础和综合素质都有较高的要求。案件管理中心必须根据不同的工作流程和分工确定工作岗位,有针对性地对各岗位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并定期针对软件升级、新的政策法规等新情况进行培训;定期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工作人员责任心,保障岗位稳定性。

二、案件管理机制改革的发展方向

实施案件管理机制改革,就是要加强对检察机关执法办案活动的全程管理和动态监控,就是要解决检察机关办理案件缺乏集中统一管理的问题,从而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问题,确保检察权的正确行使,有效防止和杜绝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案件管理中心作为案件管理机制改革的产物,在提高办案效率与质量、加强检察机关内部监督、充分满足群众司法需求、推动检察工作科学发展方面,发挥出越来越明显的作用。

(一)案件管理机制改革要设置科学的案件管理运作体系

案件管理中心作为案件管理机制改革的具体执行部门,首先要明确自身定位。案件管理中心主要通过对程序的管理来保证案件质量,但是由案件管理机构对办案活动进行指挥和纠正是不合适的。案件管理机构应该是对案件进行协调、参谋、监测和预警的机构,而非凌驾于业务部门之上的监督机构。因为如果是自上而下的监督机构,则将产生“谁来监督监督者”的问题,并衍生如何防止管理部门滥用权力的新问题;同时,直接指挥和纠正的行为,在本质上仍有行政性质,必将产生权责不清的后果。“监督的目的是要保障被监督的权力全面地正当地运行,而不是削弱或取代被监督者的权力”。

其次,案件管理中心的职能应当体现出权威性以及效益最大化,而非各业务部门的“大内勤”。虽然案件管理中心负责所有案件受理入、出口关,收发法律文书,安排律师阅卷,进行检察业务数据统计和办案情况分析等工作,但目的主要是为了统一管理案件和有效的开展法律监督,使案件管理部门与自侦、公诉、侦监、民行、控申、反贪等部门的职能延伸一体化,做到横向协作、内部监督、整体统筹,形成案件管理职能的效益最大化。案件管理职能的设定,必须体现程序充分融入到原有的办案程序中去,成为原有程序的一部分,这样才能兼顾效率与公平。

(二)案件管理机制改革,应当立足于案管职能,服务案件质量、服务办案活动、服务阳光检务、服务领导决策

1.案件管理中心对案件的管理由静态变为动态,由事后监督转为同步监督,由结果控制转为全程监控,从流程监管中体现出对案件质量的监管,并定期对案件结果进行质量评查,服务案件质量。

2.案件管理中心通过对案件的归口统一管理,将案件管理从传统的、经验的、直线的运作方式向现代的、综合的、系统的运作方式转变,增强了工作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服务办案活动。

3.案件管理中心通过构建网络化、信息化的检务公开平台,服务阳光检务,为当事人、律师和辩护人提供不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以及个人隐私的案件信息。这有助于增强检察工作的透明度,保障社会公众对检察工作的知情权,规范检察办案程序,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升了检察执法的公信力,改善了检群关系。

4.案件管理中心通过及时全面了解和掌握检察机关全部业务情况,可以对本院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及上级院案件集中管理部门负责报告案件运行、案件质量分析等监督管理工作情况。党组会、检委会可以经常听取案件管理工作汇报,及时了解工作进展情况,研究、解决案件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存在的困难。案件管理中心还可以为检察委员会制订发展目标和阶段工作任务提供素材和方向,便于检察长对办案进行统一指挥、协调、督办,使检察机关的整体优势和效能得到充分发挥,体现出服务领导决策的功能。

(三)案件管理机制改革需要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和先进的信息化管理手段

第6篇

关键词:协同管理平台;企业知识管理系统

引言:

企业知识管理系统以管理信息系统为基础,通过知识的获取、存储、共享与应用使得隐形知识显性化,并提高知识的使用率及复用率。企业的每个生产创造的环节包含的信息都是一个个孤立的信息岛,但是各个部门各个环节的信息都会相互影响最终影响企业的生产力和效益,企业的某个业务部门往往无法掌握全局的业务信息,不同部门使用不同的软件进行信息沟通不利于最终达成统一的目标。协同管理平台把每个信息联系到一起,组成一个可以各部门紧密联系并进行统筹管理的信息网,大大方便了企业的信息知识管理。

一、先进的管理理念、设计思想和实施手段是成功应用的关键

企业要实现有效的知识管理,建立协同管理平台是基础设施,在协同管理平台的基础上拓展更多的知识管理模块,最终可以形成完善的知识管理系统。企业协同管理平台为知识信息提供了具象化的空间,操作平台和处理引擎,可以有效地实现知识的公共处理和开发共享。要成功地应用协同管理平台来构建企业知识管理系统,先进的管理理念、平台设计和实施手段都是必不可少的因素。

构建知识管理系统首先需要把各部门个人的知识转化为公共知识,然后实现公共知识的信息化以便企业管理。协同管理平台实现了知识的采集、存储、显示、下载和统计等一体化的知识使用流程。用户可以上传知识,并对自己的知识进行管理;用户可以分享知识,业务需求分析经过审批人审批后,可以将自己的知识分享到相应栏目中;知识管理系统的知识可以由平台的管理人员进行审核和审批管理,控制知识上传的流程,保证数据真实、及时和准确的反应出各单位知识的情况;知识管理系统有很严格的权限控制,包括检索、浏览、下载和管理等功能都有统一的权限管理,保证了知识的安全性。i WIN就是一个协同管理平台的例子。

1.i WIN是企业信息沟通和共享的一体化解决方案

i WIN把企业内部每个部门、每项业务紧密捆绑起来,外部业务关系也可以得到部分共享信息,使企业把自身业务和渠道、顾客、外联单位、供应商捆绑实现真正的一体化,把外部的关系和内部的处理紧密的结合起来,以最低的应用成本获取最高的效益。

2.如何控制机构内部各式各样的数据流及工作流

针对这一根本目的, i WIN系统专门集成了强大的通讯技术和工作流技术,i WIN使用的顺序工作流的机制,可以更好的控制多个工作流之间的交互,当通过单据启动一个流程,都会生成一个流程对应于该单据的流程实例,每个实力都是相互独立的,这时更改流程模版将不会影响到这些实例的原始运行轨迹,如需改变单据的流程运行轨迹,可以直接对实例进行修改。它的信息流多为文档是上下文关联的信息,面向于企业的日常运作,管理以及外部关系的管理,同时提供强大数据的数据库管理功能,以记录机构的具体业务数据和指标。而企业的信息系统(MIS 、ERP等)多处与相对专业的数据集合,结合两者的优势使机构的信息进行集成和有效地共享,让这些信息能被所有需要信息的管理者和员工及时、有效的获取和应用,充分发挥这些信息的作用,支持企业的运作管理,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反应能力。

二、系统数据的核心保障,系统的优异的安全特性

协同管理平台的安全性也是必须在技术上得到保证的一点,系统的安全才能确保企业信息、知识的安全。有的知识具有一定范围内的保密性,在系统设计中应该得到体现。

1.防止黑客攻击

首先要保证系统整体的安全,配备专业的安全防火墙,对内网外网采取不同程度的防护,预防黑客攻击,进而保证知识储存安全。

2.数据存储安全保障

其次要保证信息在平台内存储的安全性,利用技术防护,对平台上的数据进行备份等,都可以保障数据的存储安全。

3.系统应用权限

权限系统是任何系统都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知识管理中权限就意味着正确的人在正确的地点获取正确的信息。对于财务系统等具有高度机密性的信息,采用外网不可访问的方式、或者采用只能由管理员身份登录的人员可以访问的形式等等方式来维护机密信息。对于所有的包括普通的知识信息,全部采取赋予不同用户组不同的权限的方式,并且这些权限都细化到能否查看能否修改能否删除能否等等知识管理涉及的每个方面。利用系统权限来维护知识管理平台的正常运行。

三、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核心基础,具备完善的融合通信平台的优势

协同管理平台具有相当的灵活性和拓展性,既可以贴近机构的当前管理制度和业务模式,又可以解决机构随之发展和变化所引起的对于信息系统的变化要求,i WIN就是这样一个完全可以模拟机构任何管理制度,业务流程,业务表现形式的软件平台。并且协同管理平台具有相当的兼容性,可以再平台上加入其它的模块将它拓展为一个包括协同工作平台、网站平台、视频会议系统、电子政务管理、公文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进销存管理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项目管理系统的综合性的信息管理系统,充分利用电子信息的流畅和便捷性,实现办公信息化和自动化。

协同管理平台不仅可以实现电脑端的知识信息管理,还可以在手机等其它移动平台上开发用户端,定制一些较为频繁用到的功能,便于用户随时随地进行信息的更新和沟通。例如实现移动批阅文件、公文流转、公文签发、电子邮件,实时查阅会议通知、内部公告、灵活快捷,提高企业自身反应能力,大大有利于企业在当今高速发展的知识爆炸时代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效率,增强竞争力。

四、强大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是系统在不同机构得到有效应用的基本保障

协同管理平台具有强大的适应性和灵活性,能作为信息接入管理的平台,运用其内部的工作流,模拟处理机构的所有管理过程,具有很强的兼容性和扩展性,可以把所有信息流、业务流、财务流、管理流等功能模块以“软插件”形式接入,根据客户的业务发展需要,灵活地实施机构信息化建设。不同的企业机构可以根据自身的企业制度、管理模式、业务流程,使协同管理平台向自身经营习惯靠拢,而不是造成不同企业的管理模式被一个僵化的平台规划统一,这样的模式才能让平台在构建丰富的过程中与企业的管理融为一体,企业能有效地利用协同管理平台构建适合自身情况的知识管理系统,提高竞争力。

五、结束语

当今信息时代,企业构建一个完备的知识管理系统是必经之路。基于协同管理平台来拓展并最终构建企业知识管理系统具有十分可行性。协同管理平台能够实现企业信息知识的沟通和共享,与企业的管理一体化。让用户在安全的网络环境下,访问平台信息、传输信息,使分散的业务信息紧密成网协同运作,结合结构化数据与非结构化数据,让知识管理系统可以在这个平台更好的获得相关信息,生成知识或形成知识的再创新,实现业务流程的信息化和自动化,从而为企业带来更高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张波.知识治理在现代企业信息战略中的应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

[2]王玉.论企业协同知识管理的"软硬"两手抓策略[J].集团经济研究,2006.

第7篇

关键词:网络化环境;传统学术期刊;期刊上网;纯网络期刊

学术类期刊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紧密相联,它不仅是科技信息的载体,还为学术交流提供了平台。通过对学术论文的刊发,学术期刊记录了已有的科学研究成果,并为新的科技研究提供参考,奠定基础。可见,学术期刊的成长与发展对科技知识的传播,以及科研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都有着促进作用。但是,在21世纪的今天,互联网的普及正导致一场新旧媒体之间的战争。例如,网络新闻和视频正吸引着大量观众放下报纸,关掉电视机,走出电影院,坐到电脑前。作为传统媒体的一种,印刷版学术期刊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互联网环境下,传统学术期刊能否把新媒体带来的挑战转化为机遇,将决定它未来的走势。

一、互联网与传统期刊转型

(一)互联网的普及

中国于1994年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自1997年开始投入大量资金建设互联网基础设施后,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被不断地促进,网民规模持续扩大。2007年,中国的互联网使用人数从十年前的62万增长到1.62亿,2009年底已达到3.84亿,是1997年上网人数的619倍,占全国人口的28.9%[1]。根据最新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到2011年6月,互联网使用人数较18个月前增加了1.01亿,占全国人口的36.2%,平均上网时长为每周18.7小时。4.85亿的互联网使用者中,通过家庭电脑宽带上网者达到3.90亿;使用手机上网的人数达到3.18亿。

(二)网络期刊的发展

中国期刊的网络化始于20世纪90年代,起步虽晚,但发展迅速。1994年,由“中国电脑新闻网络(CND)”主办的,服务于大陆出国留学人员和海外华人的《华夏文摘》面世,标志着中文网络期刊的正式诞生。同年,《电子信息与网络杂志》在上海China-Link信息网络上免费发行,成为中国大陆第一种网上发行的期刊。1996年,国家科技部组织实施期刊集中上网工作,使国内期刊网络化工作步入正轨。2007年,我国上网期刊已有6000余种,一些有实力的学术期刊开始在网上创建编辑系统[3]。此外,自20世纪末以来,在开放存取(Open Access,简称OA)运动的影响下,一种全新的学术论文传播模式大规模兴起,促进了学术期刊的网络化发展。所谓开放存取,不同于传统的学术传播,它是在尊重作者权益的基础上,利用互联网以免费的形式为用户提供学术信息,即在互联网领域里,作者提交(存放)作品供他人免费阅读、下载、拷贝、传递及打印(获取)。

目前,包括OA在内,中国互联网发展下的期刊网络化主要有两种形式:传统期刊上网和纯网络期刊。前者将传统的印刷版期刊收录在可联机检索的全文数据库(如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或在互联网站上供读者阅读,这是期刊网络化的主要形式;后者是直接在互联网上组稿、审稿、编辑、出版以及发行的,没有相应纸质版本存在的纯电子版期刊。

二、网络化期刊的优势

(一)打破时空 易于传播

和传统媒体相比,互联网打破了时空的局限性。从空间上看,只要接入互联网,即使相隔再远,人们也可以相互交流,分享同样的信息资源。从时间上看,传统媒体对信息的是受到限制的:报纸、杂志的出版总是遵循固定的刊期;广播、电视节目的播放总是在固定的时间。消费者不仅是被动的等候者,还往往因时间上的冲突而错过一些重要的内容。现在,这种情况已经被互联网改善了。在互联网覆盖的范围内,它的使用者可以在任何时间获得感兴趣的信息。因此,期刊网络化后,读者将不受地域、时间限制,通过互联网选取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二)内容更丰富

传统媒体总是通过单一的模式(文本、音频或者视频)信息。作为多媒体,互联网上提供给使用者的是更加多样化的信息。不像传统的以文本为全部内容的印刷版期刊,网络化期刊除了包含最基本的文字信息,还可以兼容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表现手法,使刊物的内容更加形象、生动,使用户摆脱单一化的文本信息所带来的枯燥、乏味,更大程度地得到感官上的满足。

(三)搜索、检索更高效

在互联网上,用户可以通过搜索引擎,键入关键词来得到需要的信息,这使互联网成为一个强有力的信息搜索工具。根据2008年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4]在发达国家(如美国),超过90%的互联网使用者习惯通过互联网而不是其他媒体搜索信息,在中国,这一比例也高达70%。如今,搜索引擎成为网民使用最多的互联网服务,据统计[2],截止到2011年6月,中国的搜索引擎用户已达3.86亿。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搜索工具的应用将越来越普及。这意味着人们在获取学术信息时,将不再仅仅受限于传统的期刊杂志,而是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这个现代化的工具搜索所需内容。

针对网络化期刊而言,这种高效、便捷的搜索功能突出体现在数据库中的期刊检索方面。在万方、维普等各种数据库中,用户可以通过标题、关键词、年份、作者、单位、摘要,以及引言等,从上万篇学术期刊中检索出需要的内容。而一些更高级的功能,如跨库检索服务,更是免去了用户在不同数据库中的重复检索,为用户节省了大量时间。

(四)刊期更灵活

传统的印刷版期刊中,由于版面限制,一些优秀稿件不能及时发表,再加上审稿、编辑、排版、印刷、装订、邮寄等过程消耗大量时间,导致期刊的出版发行周期较长,违背了学术期刊注重时效性的原则。而网络化期刊,特别是纯网络期刊,从作者的投稿到读者的阅读都是在网络环境中进行的,免去了印刷、发行等繁琐的环节,真正地实现了即时出版,即时发行。同时,在互联网上信息时可以随时添加、随时更新,这使得期刊在网络上的发表不必遵循传统的以周、月、季为时间单位的出版模式,学术论文可以以单篇的形式上传于互联网或收录于数据库中,也可以像传统期刊一样以期为单位在网站上,颠覆了传统出版物的刊期模式。

三、互联网与网络化期刊的缺陷

(一)信息鸿沟

“信息鸿沟”这一名词源自美国国家远程通信和信息管理局(NTIA)1999年的报告《在网络中落伍:定义数字鸿沟》。Chadwick[5]将其解释为由种族、收入、教育、地里位置以及性别上的差异所导致的信息化水平上的差距,即互联网并不为所有人提供同等的服务,同样,并不是所有人都钟爱互联网。和高收入、高学历、精通电脑的人相比,低收入、低学历、懂得少量电脑知识的人通常较少使用互联网。以收入为例,中国目前约73%的网民年收入在6000元以上[2]。

对于期刊的读者而言,阅读网络化期刊将比购买传统期刊支付更多的费用,首先,除了购买上网所需的设备(电脑或者手机),还须为接入互联网支付费用。其次,在网络期刊数据库中浏览或者下载全文通常还要另外付费。这样,不同收入水平的读者必然会在印刷版期刊和网络化期刊中做出不同的选择。

(二)信息过载

“信息过载”[6]指的是媒体中过于丰富的信息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它降低了人们使用互联网的积极性。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这种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人们很难从冗余的信息中选择出有价值的;人们很难辨别出各种信息的真伪。在这种环境中,人们往往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却没有找到真正需要的信息。在2007年对台湾两所大学的一项调查研究中,大约75%的学生表示自己无法从互联网上找到所期望的信息[7]。

与受篇幅、页码限制的传统期刊相比,互联网上所能搜索出的期刊及学术论文堪称海量,但内容良莠不齐,需要仔细筛选,去粗求精、去伪存真,这实际上给学术研究工作增添了麻烦。

(三) 舒适性

长期以来,人们已经习惯了阅读纸质文献。纸质期刊携带方便,读到有用的语句可随手圈点,中途休息时可将纸张随意折叠或插入书签作为记号。相反,阅读网络化期刊必须通过计算机等设备,不方便在期刊上做标记;其次,在操作电脑时,人们通常身体前倾,不能得到足够的放松,如果时间过长,极易引发一些健康问题,如视觉疲劳、近视;此外,电脑所带来的辐射也不容忽视。因此,传统印刷版期刊在读者心中仍有稳定的地位。

(四)传统期刊上网的滞后性

传统期刊上网是期刊网络化的主要形式之一,除了被收录在数据库中,部分期刊还在互联网上建立了自己的主页和网站。虽然这种网络化期刊具备强大的检索功能,易于下载、复制、传播,但它缺乏创新性和独立性,只是印刷版期刊的翻版而已,依附于传统印刷版期刊而存在。这类期刊具有滞后性,出版周期并不比印刷版期刊短,往往是在印刷版期刊发行后才被上传于互联网。因此,从时效性这一方面来看,并不是所有的网络化期刊都比印刷版期刊有优势。

转贴于

(五)纯网络期刊的权威性

和传统期刊上网不同,纯网络期刊没有对应的印刷版存在,是一个独立体,不受传统期刊出版周期的限制。这类网络化期刊使得学术论文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在网站上以单篇的形式发表,具有高时效性的特点。但是,这类网络化的期刊追求的是高效、快捷地,往往缺乏严格的审稿制度,导致社会公信力不高,不像印刷版期刊那样具有权威性。由于期刊本身受到公众质疑,无法吸引作者投稿,期刊缺乏高质量的稿件,也就无法提高其权威性,长此以往,形成恶性循环。学术信息在互联网上的“开放存取”也面临着权威性的威胁。在互联网上,作者可以各类学术文献资料,包括未投稿的、未被期刊社采用的,以及已经被采用但尚未发表的论文等,这类信息通常并没有经过同行评议便与读者相见,质量参差不齐,其权威性必然低于印刷版学术期刊上所刊载的内容。

四、由竞争走向合作

从媒体的发展历史可知,新媒体的产生并不会导致旧媒体的灭亡。作为印刷版媒体的一种,报纸已经存在了几百年,即使受到电视和互联网的双重夹击,它在读者心中仍处于重要地位,是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份子。虽然学术期刊不像报纸那么普及,但其在学术界也拥有稳定的读者群。目前,网络版与印刷版学术期刊正共存于期刊界,但网络化期刊的出现远远晚于传统印刷版,特别是无相应印刷版本存在的纯网络期刊,在整个网络化期刊中所占比例很小,难以对传统期刊造成威胁。比较两者的关系发现,印刷版和网络版期刊之间不仅仅是竞争,更多的是合作:传统的印刷版期刊为网络化期刊,主要是有相应印刷版存在的网络化期刊,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而互联网及网络化期刊也带动了传统期刊的发展。互联网这一即时交流工具,加强了作者、编者、读者之间的交流;传统期刊在互联网上出版后,也赢得了更多的读者,提高了自身知名度,扩大了影响力;再加上互联网的跨时空性,一些优秀的学术期刊甚至借助互联网这一平台走向了世界。截止到2006年,已有超过500家的大型海外机构用户通过互联网使用中文期刊,中国的传统期刊在通过互联网发行到世界各地。哈佛大学、剑桥大学、牛津大学等国外知名院校的师生,以及皇后图书馆、多伦多公共图书馆等等,海外大型的图书馆的借阅者们,也早已通过互联网阅读到了中国的期刊。

作为学术期刊的两种类型,传统印刷版和现代网络版相互制约、相互影响。传统的印刷版期刊的发行受地域限制、发行周期长、刊期不灵活,但论文质量高、具有权威性,且符合人们长久以来的阅读习惯。两者之间的竞争只是推动期刊进步的动力,合作才是期刊扩大自身影响力,提高知名度的根本。对传统印刷版学术期刊而言,互联网的普及并不会导致其灭亡,而是以另一种形式促使其卓越成长。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互联网状况白皮书[R/OL].scio.gov.cn/,2010-06-08.

[2]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OL].cnnic.net/,2011-07-19.

[3] 张宜军,杨中启.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化现状及发展[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12-03-12.

[4]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2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OL]. cnnic.net/,2008-10-06.

[5] Chadwick A.Internet politics:states,citizens,and new communica- tion technologies[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6.

第8篇

一、学科评估应时而起,

需要扎扎实实做好工作

《世界教育信息》:尊敬的王立生主任,您好!很高兴您能接受我刊的专访。据我们了解,从2002年起,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以下简称学位中心)就开展了学科评估,到现在已经进展到第四轮,学科评估的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受到社会各界普遍认可。首先,请您介绍一下学科评估的发展历程。

王立生:20世纪90年代,我国本科和研究生教育进行了扩招,由此带来的高等教育质量问题受到大众普遍关注。当时社会上开始出现一些大学排名,由于在理念、指标和方法上不尽相同,人们对其排名结果也褒贬不一。同时,政府开始关注教育质量的社会评价,社会呼唤负责任的评估、排名信息。经过近两年的审慎研究,学位中心自2002年起,自主开展学科评估,尝试从不同于政府行政性评估的角度,以第三方运行模式对学科建设质量进行评估,力争做出水平,做成品牌。

学位中心分别于2002、2006、2012年开展了三轮学科评估,参评单位从第一轮的229个到第三轮的391个,参评学科从第一轮的1336个到第三轮的4235个。第三轮学科评估结果公布后,受到从政府到高校、从国内到国外的普遍肯定,评估结果得到更加广泛和实际的合理应用。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尤其是时任国务委员刘延东指出“学科评估工作具有开创性,要不断完善,形成品牌”。

2016年4月,学位中心在历时1年多,调研16个省市的200余所高校的专家学者的基础上,形成共识,完善了评估体系,学位中心发出《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邀请函》。512个学位授予单位的7450个学科自愿申请参评。其中,高校参评率达88%,具有博士一级授权的学科参评率达96%。目前,我们正在对数据反馈结果进行二次核查,同时对无法用客观数据表达的主观指标,邀请专家进行通讯评议和学术声誉调查。在后续工作中,我们将严格按照学科评估的规则和程序,扎扎实实做好相关工作。

二、教育治理体系中的第三方评估需要科学、规范、公正,独立性也是重要因素

《世界教育信息》:目前,国家大力提倡“管办评”分离的教育治理体系改革,第三方评估成为教育评价发展趋势,您如何看待第三方评估呢?

王立生:第三方评估作为一种评价形式,体现了“管办评”分离的教育治理体系改革方向。总理多次强调,“要用第三方评估促进政府管理方式改革创新”“政府工作不能自拉自唱,要让第三方独立公正评估”。陈宝生部长也提出“第三方评估将成为政府管理常态”。在教育治理现代化转型,推进“管办评”分离的大背景下,以“第三方”方式开展学科评估、提供服务是教育评价领域的重要发展趋势。我认为,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合理认识第三方评估。一方面,社会呼唤科学、规范、公正的第三方评估。判断教育评价是否科学有效,需要从评估组织的独立性、评估体系的科学性及数据来源的可靠性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评估主体与评估结果的可靠性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也就是说,只有具备科学权威的评价体系、专业规范的评价方法、真实可靠的评价结果的第三方评估,才是政府、高校和社会真正需要的。另一方面,独立性是第三方评估可信度的重要保证。具备独立性、专业性和公正性才能保证第三方评估的可靠性。评估体系符合共识,评估组织过程保持独立性,评估结果不受经济利益控制,确保公平公正,是保证第三方评价结果科学性和可信度的基本前提。学位中心自主开展的学科评估项目,具有以下特征:从组织主体上看,学位中心作为独立法人机构,以第三方方式开展学科评估,评估性质属于非行政性和非强制性;从体系形成上看,坚持广泛听取各个方面专家学者和参评单位的意见,凝聚共识,形成体系;从组织过程上看,坚持学术独立,按程序、讲透明,组织过程和评估结果产生不受经济利益影响,确保公平公正。

三、高校间存在着一定的人才无序流动,评估需对此加以引导

《世界教育信息》:近年来,高校人才竞争现象愈演愈烈,对此,您认为应如何防止高端人才的无序流动?第四轮学科评估如何科学评价师资队伍?

王立生:近年来,一些高校为了学科发展和优化布局而吸引高端人才,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无序流动现象,其中,中西部、东北地区高校人才流失较为严重。人才合理流动可以带动思想、研究、资源和成果交流,充分发挥人才潜能,促进创新和科学繁荣。但其过度无序流动,将影响科学研究可持续性、我国人才优化布局和学科发展格局,不利于发挥我国人才潜能的整体最优化。

为规范高层次人才有序流动,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坚持正确导向促进高校高层次人才合理有序流动的通知》。通知指出,高校之间不得片面依赖高薪酬高待遇竞价抢挖人才,不得简单以“学术头衔”“人才头衔”确定薪酬待遇、配置学术资源。不鼓励东部高校从中西部、东北地区高校引进人才等。这些举措有利于促进人才的有序流动。

同时,我们也看到,评价机制等外部环境对人才流动也起到重要作用。学位中心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不断凝聚共识,完善了师资评价机制。一是不采用“以学术头衔评价学术水平”的方式,不直接对师资队伍进行“数帽子”“论牌子”,重点考查“代表性骨干教”以及科研团队的结构质量,避免高校在学科建设中追逐资源、追逐有头衔教师上过于功利;二是强调贡献和成效,淡化条件资源。对师资规模、重点实验室等“条件资源类”指标,在下一步权重征求意见时,建议适度降低其权重;三是采用基于客观事实的同行专家评价方法,综合考查学科师资队伍水平、年龄结构、人才梯次、国际影响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等综合情况。目前,学科评估中的师资队伍评价等具体评价工作正在进行中,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对师资评价的改革受到普遍赞扬,《光明日报》等诸多媒体进行了报道。

四、第四轮学科评估机遇与挑战并存,

设计理念、思路及评估指标体系加强创新

《世界教育信息》:在全面部署“双一流”建设的新形势下,第四轮学科评估面临哪些机遇与挑战?

王立生:第四轮学科评估是在极其复杂的环境和形势下开展的,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也不限于“双一流”建设,还包括以下方面。

第一,国内教育评价市场异常活跃。近年来,由国内大学、科研机构和民间机构组织开展的大学排名、学科排名异常活跃。这一方面说明教育评价市场鱼龙混杂,另一方面也说明社会希望了解教育的需求日益旺盛。社会对于增加高等教育透明度,接受更高水平、更高质量教育的期盼日益强烈;高等学校希望获得负责任的专业机构的权威评价,为学科建设和学科发展明确目标路径,找准参照点,加快优势特色学科建设的需求与日俱增。

第二,国际教育评价市场竞争不断加剧。美国、英国、欧盟的几大评价机构相互竞争,在国际上瓜分市场,争夺资源。近几年,QS、《泰晤士报》、汤森路透等国际排名机构纷纷关注中国教育评价市场。然而这些国外机构的学科排名,其目的导向性、评价体系的契合度、数据来源(也需要申报数据)的科学性等对我国高等教育存在“水土不服”的天然缺陷,因此发展具有国际共识和中国特色的学科排名评估品牌,是当务之急。

第三,“双一流”建设对学科建设提出新要求。2015年,国务院出台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教育部“双一流”建设具体实施方案和各省“双一流”建设规划也都在密集部署。第四轮学科评估面临更多挑战,新的形势对学科建设绩效评价、动态管理等方面,对学科评估工作的科学性、公平性、公信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四,社会各界对学科评估高度关注。学科评估因其多年积累的可信度和公信力,不仅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受到高等学校的热切期待,也成为国内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两会”期间,学位中心通过各大搜索引擎了解到,关于学科评估相关报道高达700余篇。面对从未有过的历史机遇和复杂的内外部条件,学科评估工作面临更大压力。

《世界教育信息》:与前三轮评估相比,第四轮学科评估在设计理念和思路上有哪些变化?

王立生:第四轮学科评估在总结前三轮评估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创新,在广泛深入、全面细致调研基础上,对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式进行改革,形成了第四轮学科评估改革的基本思路。

第一,在指导思想上,深入贯彻落实全面深化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精神,紧紧围绕“加强内涵建设,全面提高质量”中心任务,服务国家和地方“双一流建设”战略需求,关注双一流建设方案中提出的“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传承创新优秀文化”“着力推进成果转化”“推进国际交流合作”等重点要求。

第二,在评估模式上,继续坚持“自主开展、自愿申请、免费参评”的基本原则。以第三方的方式独立开展评估,但不闭关自守,坚持深入研究,开放调研,广纳群言,凝聚共识,明确工作思路,改革指标体系。从第一轮评估开始,学科评估就坚持参评单位根据自己学科建设和自我发展需要,自愿申请参评,免费参加评估,自愿选择数据服务的特色。突出体现了学科评估的非行政性、非强制性和评估过程非商业性的典型特征。

第三,在数据来源上,加强与有关部门数据资源和第三方数据提供商的合作,加大国内国际公共数据的使用力度。一方面,通过利用公共数据库资源,为参评高校和学科数据填报提供服务;另一方面,采取与第三方数据提供商互利合作的方式,为填报信息的核查提供可靠依据。

第四,在指标体系上,坚持“质量、成效、特色、分类”基本导向。体系框架保持“师资队伍与资源”“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和“社会服务与声誉”四个一级指标基本框架不变,同时根据国内国际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新形势新要求,及时对评估指标体系进行调整和改进。

《世界教育信息》:与前三轮相比,第四轮学科评估指标体系有哪些创新?

王立生:第四轮学科评估的指标体系有七大创新之处。

第一,把人才培养放在首位。首次在评估中提出“培养过程质量”“在校生质量”“毕业生质量”三维评价模式,创建“中国标准”。将创新创业成果纳入在校生质量考查指标;开展学生和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从学生角度考查导师的指导质量,同时跟踪学生毕业后的职业发展质量,将教育质量的评价活动扩展到教育系统以外,关注高校培养学生的社会认可度和学用契合度。

第二,把建设成效作为重点。学科评估的基本定位是学科的整体水平评估,评价重点是学科发展成效和学科建设质量,重在“输出”质量而非“输入”资源。本次评估进一步降低“条件资源类”指标(师资规模、重点实验室等平台数量)的分量,更加强调学科内涵建设的成果、成效。

第三,改M师资队伍评价方法。克服单一“以学术头衔评价学术水平”的片面性,将评价方式由以往“客观数据评价”改为“基于客观数据的专家主观评价”,重点考查“代表性骨干教师”以及科研团队,并将青年骨干教师单列,由专家综合考查师资队伍水平、结构、国际化程度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四,优化学术论文评价,致力打造“中国标准”。学术论文情况是国内外大学学科评价的常用指标,但考查单一性的定量指标(如SCI、ESI论文数量),不能全面反映论文质量,甚至容易产生误导。分析国内外体系利弊,本轮评估首创“质量与数量、客观与主观、国内与国外”三结合的论文评价方法,树立论文评价的“中国标准”。一是质量与数量相结合。强调以质量指标为重,兼顾有标准限定的数量,适当采用人均指标;在自然科学学科取消数量指标,在哲学社会科学适当保留人均收录论文数等数量指标,体现了质量与数量的辩证关系。二是客观与主观相结合。在采用改进的“ESI高被引论文数”等客观指标的同时,通过提供“代表性论文”由同行专家进行评价。同时对指标内涵进行改革创新。如:在使用“ESI高被引论文”时采用“中国版ESI”标准,将“ESI学科分类”与“中国学科目录”对接,并将ESI统计范围进行扩展,增加区分度和覆盖面;在“代表性论文”中,限定每位教师所能填报代表性论文的上限,保证高水平论文在人员和研究方向上有一定的覆盖面,体现学术研究的“结构质量”。三是国内与国外相结合。由于历史和语言原因,中文期刊特别是理工科期刊发文水平与国际期刊存在差距,加上国外SCI、ESI等统计标准的巨大压力,中文期刊对我国高水平论文的吸引力不足,并形成恶性循环。第四轮学科评估为落实五部委文件关于“扶持优秀中文期刊”精神,专门设置了中文期刊指标,同时规定“代表性论文”中必须包含一定比例的中文期刊,以提升中文期刊影响力,推动形成良性循环。

第五,提出学科社会贡献评价理念。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满足社会需求是学科建设的重要目标。本轮评估借鉴国际同行经验,首次在“学科声誉”一级指标下增设“社会服务贡献”指标,采用“代表性案例”指标来体现学科对国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贡献,既强调学科发展目标,服务国家战略,也能够充分反映不同地区、类型学科特色,从导向上克服学科“同质化”倾向。

第六,聘请国际专家参与评估。通过与国际相关教育机构合作,首次邀请3万余名国际专家,对我国与国际学科内涵大致相当的部分理工类学科进行国际声誉调查。藉此探索国内外获取学科声誉信息的渠道和方法,探究我国学科设置体系下学科水平的国际认可度,扩大我国学科建设的国际宣传,提升中国学科评估品牌的国际影响力。

第七,进一步强化分类评估。第四轮学科评估进一步细化了分类设置指标体系,将人文学科、社会科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等分别单独设立指标体系。分类设置的指标体系由第三轮时的7类拓展到9类。每个一级学科采用独立的权重体系,共设置95套权重,进一步体现学科特色。权重分别由参评单位各学科专家确定,把指标体系关键因素的最终决定权交给参评单位,增强学科评估结果的科学性和共识性。

五、第四轮学术评估多举措保证评估结果和参评单位数据的真实性

《世界教育信息》:今年“两会”期间,有全国政协委员评价“学科评估越来越科学,参考价值越来越大”。那么第四轮学科评估通过哪些具体举措确保评估结果真实有效?后续还有哪些服务?

王立生: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我们在评估模式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避免学科间材料拼凑,确保评估结果真实可靠,并优化结果公布方式,做好评估后续服务。

第一,采取多项举措,避免学科间材料拼凑。首先,采用按学科门类“绑定参评”规则。同一门类下具有硕士一级授权及以上的学科必须同时申请参评(或均不参评),有效抑制校内相近学科材料不合理整合,对全面反映学科整体情况起到了重要作用。其次,完善成果归属原则,真实反映学科交叉与合作。实践表明,这种“归属度”方法有利于鼓励跨界团队协同研究,同时为解决跨界人员与成果的评价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施方法。再次,适度增加专家主观评价指标,对于难以进行客观判断的指标,通过专家对人员和成果的内涵进行判断和评价,提高评估的真实性和科学性。

第二,探索出一套“结构性数据核查”方法,对保证数据真实性发挥重要作用。本次评估参评数据的核查方法包括数据形式审查、填报标准检查、证明材料核查、公共数据比对、重复数据筛查、有限信息公示、重点数据抽查等七项措施,并充分利用计算机系统和信息化手段进行核查。同时,几项措施之间进行相互验证,保证申报材料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第三,探索多维度评估结果公布方式。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将考虑各方需求,继续通过聚类分析等方法,针对各级政府、地区、高校类型、社会不同需求,提供更加多元化、多层次、多维度的结果服务形式,引导高校和社会更多关注学科内涵建设成效和规律。

第四,强化评估结果的深层次分析服务。本次评估汇集了全国7400多个学科信息,将形成我国当前最大最精准的学科大数据库。评估结束后,学位中心将充分利用庞大信息资源进行大数据分析,为需求者提供学科评估信息反馈。同时,探索学科发展若干“定量指数”,研究学科发展内在规律,分析全国学科发展态势。根据不同需求,为中央和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为学位授予单位,为参评学科提供各级各类定制化分析报告。

《世界教育信息》:我们知道,评估结果的真实性和数据来源也有很大关系。本轮学科评估如何确保参评单位提供数据的真实性?

王立生:本轮学科评估加大客观数据核查力度,加强与参评单位联动机制,在第一轮全面核查基础上,对异议数据进行二次核查与反馈,确保客观数据真实可靠。

一方面,多措并举,加大客观数据核查力度。采取七项措施对申报材料进行全面核查。在确保国家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在参评单位范围内对部分申报材料进行“网上有限公示”,接收各单位异议和监督;将存疑信息反馈原单位核实确认。

另一方面,与参评单位形成联动机制,对异议数据进行二次核查与反馈。学位中心将数据核查阶段发现的问题及信息公示阶段有关单位提出的“异议”,汇总反馈给原申报单位核实确认。此外,再对单位反馈的数据进行二次核查和反馈,由此,形成评估方和参评单位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最大限度确保客观数据的真实性。

六、第四学科评估以正确导向、

主客观评价并举、

主观评价公正来考查学科内涵建设成效

《世界教育信息》:本轮学科评估如何有效考查学科内涵建设成效呢?

王立生:第一,树立正确的评估导向。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准确把握重要讲话精神,树立正确的评估导向,学位中心按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分别召开专题会议,对评价指标权重设计、学科声誉调查和部分主观指标专家评价等一揽子方案进行了专题研讨,广泛听取意见,形成科学合理的学科内涵建设和发展成效评价机制。

第二,主客观评价方式并举。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对于重要的、不宜通过数据测量的指标,如“师资队伍质量”“优秀在校生”“优秀毕业生”“代表性论文质量”“社会服务与贡献”等,通过同行专家评议的形式进行主观评价,以有效考查学科内涵建设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