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质量管理创新工作计划

质量管理创新工作计划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3-14 15:11:5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质量管理创新工作计划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质量管理创新工作计划

第1篇

“尊师重教、科教兴企”是山东德棉集团有限公司的优良传统。公司在职工培训中,始终坚持“实际、实用、实惠”的原则,将企业经济效益发展的需要和职工个人价值的实现紧密结合起来。随着公司的发展,企业对员工的要求不断提高,为了创建学习型企业,公司在职工教育方面不断地进行探索与创新,并开展了多项有效措施使公司的培训工作,不但进一步激发了员工的学习热情,更为公司的长远发展和高技能人才储备划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新形势下的学习型企业建设要求管理创新

随着我公司技术改造与设备更新步伐的加快,新技术、新工艺等开发和应用都需要职工尽快地学习,以提高设备利用率,生产出高附加值的产品;世界经济格局变化万千,企业要生存与发展,提高全员素质与技术水平成为当务之急。在各项会议中,公司领导也不断地对职工进行质量意识教育,强调职工要树立忧患意识,竞争意识;公司设立了竞争上岗制度并提出“一专多能、一岗多技”的复合工种人才的要求,让职工有了自发学习的积极性。以上目标实现的先决条件是严格按照公司生产计划的新要求及人才需求进行合理有效的培训管理创新

二、创建行之有效的三级培训网络体系

在创新管理上,公司设立了以人力资源部为主导,具有德棉特色的三级培训网络体系:公司级培训,由人力资源部负责对员工进行文化素质、管理知识、专业技术知识等适应性培训;车间级培训,负责本部门、车间员工的职业技能的训练,重点抓好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技术交流、一专多能技术培训;轮班级培训,负责本轮班员工操作、维修技能的训练,重点是开展以技能为主的岗位练兵活动。这个网络体系有效地保证了职工培训活动的正常进行,保证了职工教育工作能适应新形势下的生产发展需要。

三、不断提高兼职教师队伍素质和授课水平

能胜任培训工作的老师是搞好培训工作的先决条件,为此我公司在日常的培训工作中,非常注重对兼职教师的选拔和培养,并把对兼职老师的培训放在培训工作的首位,对各部门的兼职教师进行系统的教育心理学、授课技巧和课件制作等培训。目前,我公司拥有兼职教师33名,其中高级职称5人,中级12人;研究生2人、本科8人、专科16人、并有9名中层管理人员,分别涉及纺织专业、机械专业、电子专业、企业管理专业、质量管理、生产管理、设备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文化等多专业、多学科。

四、与时进,认真组织人员进行新设备培训教材编写工作

大量新设备的引进,公司明显感到技术力量的簿弱,当务之急就是要对操作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由于没有能够及时投入使用的合适教材,因此操作及维修人员熟悉掌握设备使用性能的过程太慢,效果不佳,于是,人力资源部根据公司实际生产需要和实践经验组织各层次专业知识人员自行编制教材。在各部门领导的有力配合及各专职人员加班加点的努力之下,十几本适应各工序生产需求的培训教材应运而生,并逐步用于车间安排的培训计划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带动生产技术水平和效率的大幅度提高。

五、针对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开展各项适应性培训

为适应世界经济大环境下纺织行业新的发展形势,公司精益求精,对职工培训提出更高的要求,例如公司领导在大型质量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加强织疵、纱疵分析与防治、新设备应用技术的培训,于是各车间根据人力资源部下发的《关于加强职工技术培训工作的意见》纷纷制定出详细的质量培训工作计划,尽快地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学习,人力资源部在对各部门的培训进行检查后发现疵布率大大降低,给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使培训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六、创新管理初显成效,全员培训力促学习型企业建设

首先,为使企业尽早实现现代管理体制,公司认真组织了各级管理人员的培训。促使他们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增强了公司车间班组的向心力、凝聚力。其次,公司始终把职工岗位培训摆在重要位置,仅最近两年,公司就先后开办各类岗位培训180多项、共500多期,受训职工达20万人次,人均年接受培训2.8项,受训岗位达100%。其中,全国劳动模范2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5人等等

第2篇

近年来,国网襄阳供电公司(以下简称“襄阳公司”)高度重视企业创新发展。2011年,为进一步丰富群众性创新载体,有效调动职工创新积极性,提高职工自主创新能力,公司通过设立“创新工作室”,充分发挥劳模和技术领军人物的作用,有效促进了公司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和创新团队的发展壮大,在职工中形成了良好的创新氛围,全面推动了公司生产经营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实践创新。

笔者在襄阳公司实地调研和分析中,总结了该公司劳模创新工作室建设实践探索情况,分析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发挥劳模创新工作室效应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劳模创新工作室建设探索与实践情况

以点带面,稳步推进创建工作。2011年,襄阳公司对所属各单位的创新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梳理,一批长期扎根工作一线,围绕生产工作实际开展小改小革、技术创新的人才由此脱颖而出。其中,以娄先义同志为代表的检修分公司配电运维三班,长期坚持开展Qc小组创新活动,取得了一系列的创新成果,并获得了10多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襄阳公司对娄先义的创新事迹进行了充分挖掘和广泛宣传,并引起了襄阳市各级政府和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的关注。

2012年8月14日,湖北省总工会、省电力公司、襄阳市总工会为“娄先义创新工作室”命名揭牌,诞生了省电力公司系统第一个以职工姓名命名的“创新工作室”——“娄先义创新工作室”。工作室先后被省总工会授予全省首家“劳模创新工作室”、“工人先锋号”,被国家电网公司确定为“劳模创新工作室示范点”。

在“娄先义创新工作室”效应的带动下,襄阳公司先后成立了“检修公司变电专业创新工作室”、“检修公司输电带电作业创新工作室”,老河口市供电公司“治国创新工作室”和“超人创新工作室”。至今,襄阳公司已挂牌的“职工创新工作室”达到22个。

群策群力,管理机制初具规模。初步形成了襄阳供电公司工会牵头,党群工作部、运检部等职能部门协同配合,各二级单位具体组织,相关班组具体创建,职工群众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组织制订了职工创新工作室运行管理的相关制度。如:工作室管理办法、业绩考评制度、成果管理及制度、成果转化及应用制度等。襄阳公司成立了以各专业专家队伍为主的创新成果评审委员会,对成果进行阶段性考核和权威性评估。制定了从独创性、实用性、应用效果、技术水平和推广前景五个方面进行评价的成果评审标准,保证评审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根据《襄阳供电公司职工创新工作室管理办法》,对申报的创新工作室进行严格审批,内容主要包括:领头人、团队成员组成、活动场地、制度建设等。对已通过的创新工作室,开展年度监督检查,不合格的限期整改。通过评审和监督检查,推动了职工创新工作的规范化管理。

比肩共进,工作室软硬件建设同步发展。“娄先义创新工作室”有专门的活动场地,面积大约300多平方米,具备研发室、制作室、展示厅、多媒体厅、文化走廊等功能区,能够满足创新工作的研讨、交流、制作、展示等需求。领军人物娄先义初中文化,1988年从军队转业,至今已从事lOkV外线维护20余年。工作室成员主要来自检修分公司配电专业的三个班组和部分技术专责,共21人,其中高级技师1人、技师1人、工程师4人、助理工程师5人。创新主要方向是减少配电设备故障、提高配电故障抢修速度、改进配电施工工艺等,重点开展的项目较为集中在安全工器具和施工工器具的改造创新。目前,已有电动负压泵、带电搭拆保护环等创新成果30余项,其中,已经和获得表彰的有17项,其中获全国质协奖项2项次,获省质协奖项4项次,获得国家专利的有11项,另有2项成果正在专利申报中,正在改进和研制的成果有7项。

“变电修、试、校专业职工创新工作室”领军人物王全胜,大专文化,技师,主要技能特长是直流、继电保护,曾荣获省电力公司直流专业技能比武个人第三名。工作室成员主要来自检修公司变电各修试班组,共21人,其中高级技师6人、技师13人,工程师2人,高级工2人。该工作室主攻变电修、试、校环节技术、技能的创新研究。近3年,共产生创新成果10项,其中3项获得省质协特等或一等奖。

“输电带电作业创新工作室”现有成员15人,领军人物黄忠,大学文化,工程师,从事输电安全生产工作25年。成员为输电带电班全体工作人员,其中高级技师3人、高级教师1人,技师1人,工程师1人,均为从事带电作业多年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老职工和近两年分配来的大学毕业生。该工作室主攻带电作业技术、技能的创新研究,同时也兼顾输电线路运行维护检修技术技能的创新研究。目前已有创新成果23项。其中2项获得湖北省质协质量管理一等奖。

繁花满园,创新活动创造了显著的综合效益。职工群众参与创新的积极性得到有效提高。襄阳公司所有生产技术人员、经营管理人员、一线职工得到广泛发动,安全生产、经营管理、优质服务等各个领域的创新创效活动全面开展。企业所需、职工所能、质量较高、富有效益的优秀成果不断涌现,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便携式lOkV高低压接地线、多功能组合式低压接地线、提高更换液压型耐张单串绝缘子效率等众多创新成果切实解决了公司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工作中的许多实际问题,大大提高了公司安全生产和经营的效率,为公司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导师带徒,培优育苗强健团队。工作中,该公司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劳模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技术技能资源,请劳模亲自参与到培养青年职工的工作中,大力开展“师带徒”活动,为企业培养更多的创新能手,打造更专业更优秀的创新团队。娄先义与所在单位的5名青年职工确定了师徒关系,并签订了“师带徒”协议。5名青年都具备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有着扎实的理论知识,他们的加入使娄先义团队开展创新如虎添翼,不仅有了实践经验的基础,更增加了理论要素的支撑。直接跟着劳模学习生产实际中的操作技能,获取一线劳模从实践中积累的深刻的工作经验,对年青人的成长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更为企业创新团队后续的强大积攒了后劲。目前,娄先义的徒弟们也开始了自己的创新项目研发并取得了一些新成果。

强强联手,校企合作比翼同飞。2013年,襄阳公司主动与本科级大学襄阳文理学院联系,探索与高校开展校企共建的工作。娄先义到襄阳文理学院进行创新研发及实用技术讲座.学院组织学生们到娄先义工作室实地参观展开问答和交流。企业职工的实践知识与大学生的理论知识相互碰撞、印证,双方都深感获益匪浅。于是,双方发起校企共建工作协议,学校的人才、学科、研发平台对接企业创新工作的需求,企业的技术优势和高等学院的教育培养优势相结合,共同实现双方扩大创新研发规模和产品提档升级及培养优秀的、具有较强综合能力的创新人才队伍的需求。该举措经过半年时间的实施,对进一步推进劳模创新工作室建设确实起到了添砖加瓦、加油助力的良性作用,为下一步扩大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影响力提供了新的、更广阔的思路。

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建设管理体系不够完善。从目前情况看,对创新工作室的运作,各部门、各单位还没有形成有机合力。创新工作室的核心工作是研发,不论是前期的项目论证、研发中期的技术支撑、后期的成果鉴定及转化等,每个环节都离不开诸如生技、发策、营销、安全等相关专业技术部门的参与和支持,但现阶段各专业口的参与度还远远满足不了实际需求,亟待建立健全强有力的管理支撑机制和机构。

创新人员不足。创新工作室要进入良性运行,需要形成一个创新的团队,聚集一批有创新能力的技术人员。目前的情况,一是具有高技术、高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创新领军人物数量不足;二是班组成员日常工作任务繁重,精力有限,投入研究新技能、新技术的时间相对较少,人员参与的积极性不高;三是培育创新人才的常态教学培训计划受较难开展,导致人才梯队无法形成。

没有固定的资金支持。创新工作室建设需要场地建设费用、日常管理费用以及研发设计、制作加工、成果维护、转化等各类费用,目前公司还没有设立明确的开支渠道,大部分研发资金都是基层单位、班组、甚至是个人自行想办法解决。

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力度不够。目前完成的创新成果除“舒适型全保护安全带”形成批量产品,在全省推广应用外,大多成果只在本班组、本单位使用。形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目前创新工作室研发工作的组织还较多地停留在班组甚至是劳模个人的层面,成果产出后,没有相应的机制去完成诸如安全性能检测、实用化论证、寻找生产企业、市场分析、推动运用等实用转化所需的一系列工作,致使许多成果仍然停留在试用、展示阶段。二是省公司及以上公司统一管理物资采购,地市公司没有生产设备及备品备件的采购权,因此也无法自行开展创新产品的大规模实地推广应用,创新成果的实用化转化成为较难突破的瓶颈。

关于劳模创新工作室建设工作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准确定位,明确劳模创新工作室建设目标。劳模创新工作室是企业创新工作的一种新形式,是群众性的创新组织,是在以劳动模范为领军人物的这个平台上,集合起一群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基层职工,利用工作之余进行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的一个优秀的平台;其主要任务是进行经营管理、操作方法、技术技能以及施工工器具改进的创新,以解决本岗位、本专业生产经营中的实际问题,提高企业生产经营效益;其目的是引导广大职工参与创新研发,整合创新力量,形成技术攻关合力,围绕解决安全生产、经营管理、新技术引进等方面的问题开展研究活动,使创新人才的个体优势转化为群体优势,实现职工技术创新活动由个体型向团队型、由单一型向联合型的提升。同时,使广大职工在通过参与创新的过程,深入关心企业中心工作,解决提高劳动效益,降低劳动强度和安全生产风险,帮助职工实现自我价值提升等。

规范模式,明确劳模创新工作室建设要求。设立劳模创新工作室必须达到“六有”,即:有健全的组织管理体系,有具有代表性、有特色的工作室命名,有一名领军人物和基本的创新团队,有用于开展创新活动的基本活动场所和设备设施,有完善的管理和工作制度,有明确的工作计划和工作目标。对还不具备设立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可先从设立职工创新工作室着手,按照省公司设立1-2个示范创新工作室,地公司设立1个示范创新工作室,县公司设立1-2个示范创新工作室的规模,将基本体系建立起来,依托这一体系,逐步挖掘、培养符合条件的人才和队伍,使创新工作逐步发扬光大。

健全机制,明确劳模创新工作室建设管理体系。从省公司、地市公司至县市公司,明确由各级工会为劳模创新工作室的组织管理部门,统一管理本级创新工作室的申报、审批、命名、建设及日常管理;明确生技、营销、发策、安全等专业部室为创新工作室的业务指导部门,负责落实工作室的设备配备、资金来源及研发全过程的技术支持与指导、成果转化等各项工作;明确人资、财务等部室为创新工作室的后勤保障部门,负责工作室人员聘用考核、创新奖励、教育培训、资金落实等各项工作。

通过健全机制,充分调动各部室力量进行协同作战,切实保障每一个获建的创新工作室确实有能力和条件持续开展研发工作。

建章立制,形成严谨细致地工作模式。应分别建立相关日常管理制度、研发工作制度、成果转化及推广应用制度、奖励制度、学习培训制度、新闻宣传制度等,通过系列工作制度形成日常管理有序、宣传造势有方、创新成果不断、成果转化有力的良好工作模式。

完善平台,打造培养企业高技能人才的摇篮。建立“人员能进能出”制度。对创新成员采用有期限的聘任制,并签订“创新工作绩效协议书”;开展人才培育工作。通过“师带徒”等活动形式,有效促进青工的技能提升和岗位成才;开展“校企共建创新基地”活动。校企共建创新基地是探索企业与高校联合培养创新型人才、实用型人才的新模式,可有效促进企业创新人才与高校人才的技术实践与理论知识有力结合,加快培养企业发展建设急需的高层次创新人才。

明确来源,保障创新工作室研发费用。创新工作室的资金来源基本有两大部分。一是从成本费用中列支。二是从创新成果转化运用获利中按比例抽取创新基金。

第3篇

“十二五”期间,全省工业系统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一系列部署,紧紧围绕工业转型升级,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组织实施全省工业质量品牌建设工作计划和专项行动,通过宣贯品牌培育管理体系、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培育试点示范、选树质量标杆、建设“好品山东”、培养专业人才等工作措施,积极营造良好环境,努力推动工业质量品牌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据2015年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统计调查,涉及全省28个制造业大类185个行业小类产品质量合格率为94.33%。高于备案目标值(94.00%)0.33个百分点。截止“十二五”末,全省工业领域驰名商标523件,著名商标3061件,山东名牌1406个,42个企业进入2015年“中国最具价值品牌500强”。拥有中国质量奖1个(提名奖11个),中国工业大奖6个,全国质量奖20个,省长质量奖(组织奖)40个。海尔集团人单合一双赢模式、东阿阿胶全产业链质量控制等9家企业的13个质量管理经验列入国家级质量标杆,居全国第2位。18家企业被工信部认定为全国工业质量品牌培育示范企业,诸城市(食品)和临沂经济开发区(工程机械)等8个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列入全国培育试点,均居全国首位。质量品牌发展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建立品牌专业人才培训机构,培养10名品牌专业人才培训师,143名“品牌经理”,居全国首位。运用“互联网+品牌建设”新模式,创建“好品山东”市场营销服务平台,提高工业产品的网上销售率,平台上线企业数量突破3.1万家,带动企业交易额600多亿元。

尽管我省工业质量品牌建设工作成效显著,但仍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一是品牌发展不平衡,东部地区拥有的名牌产品数量远多于中西部,名牌产品主要集中在食品、轻工、机械、化工、纺织等传统行业,战略新兴产业知名品牌少。二是企业的主体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产品质量水平、品种、功能与市场消费需求还有相当差距,部分企业品牌意识不强,缺乏系统的品牌战略规划和专业人才。三是知名品牌较少,自主品牌拥有率不高,品牌附加值不高,品牌核心竞争力有待增强。四是质量品牌服务体系尚不完善,尚未形成更加科学合理的质量发展和品牌建设长效机制等。

二、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党的十及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贯彻实施《中国制造2025》、《(中国制造2025)山东省行动纲要》和建设制造强省为根本任务,以创新发展、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主线,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把创新摆在核心位置,提高质量基础,实施品牌战略,发挥政府指导、行业引导、企业主体、社会监督作用,着力构建质量品牌发展的长效机制,积极营造良好社会环境,扩大品牌数量,增强品牌竞争力,打造百年品牌企业,努力实现我省由品牌大省向品牌强省转变。

(二)基本原则

1.市场主导和政府引导相结合。强化企业质量主体责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努力增强企业质量和品牌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市场竞争力,激发企业创建知名品牌的活力和创造力。全面深化改革,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战略研究和规划引导,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加快诚信体系建设,为质量和品牌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2.自主发展与开放合作相结合。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创新机制,着力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完善产业链条,形成自主发展能力。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积极利用国内外资源和市场,提高我省与国内、国际交流合作内涵和水平,打造国际知名品牌。

3.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相结合。加快技术进步和设备升级,推动新理念、新模式、新原理、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的集成应用,突破关键性、基础性、瓶颈性质量技术问题和机制性、系统性、全局性质量管理难题,推动质量技术、管理、实物与服务质量水平向中高端迈进。

4.改善供给与引导消费相结合。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优化品种结构,管理提升产品品质,持续培育自主品牌,加快改善供给结构和质量,品牌引领和创造新消费。

(三)总体目标

1.质量和品牌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到2020年底,重点行业制造工艺实现优化,解决一批关键共性技术问题,产品档次结构更趋合理,重点领域取得突破,装备制造业整体质量水平和质量管控能力明显提高,攻克质量关键共性技术50项以上,拥有10个国家级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和标杆经验得到更广泛推广与应用,质量监管体系更加健全有效,质量基础条件更加完备,社会诚信和市场竞争环境得到改善。

2.企业品牌培育能力明显提升。引导企业建立并实施品牌培育管理体系和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拥有国家级品牌培育试点企业500家、示范企业50家、质量标杆30个,国家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培育试点20个。进入世界品牌实验室(WBL)世界品牌价值500强的企业力争达到5家,进人中国品牌价值500强的企业力争超过50家。培育一批“百年品牌企业”,打造一批成长性特色品牌,初步形成与我省工业规模相称的质量品牌发展新局面。

3.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培养300名以上国家级品牌经理专业人才;培养一批质量品牌专业服务机构,在品牌培育、品牌评价、品牌推广、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三、重点行业质量品牌发展方向

1.造纸与包装。以“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为原则,注重创新与集成制浆造纸节能减排技术,实现循环、低碳、清洁发展,优化原料结构,采取新一代清洁制浆造纸技术,提升制浆造纸装备的自动化控制水平及成套技g,提高产品性能,满足功能性、环保型要求,创新管理营销服务,提升品牌影响力。

2.食品。引导行业把保障食品质量安全作为增强行业竞争力的核心和根基,加强食品行业标准建设,引领健康营养消费模式。加快优势产业集群品牌培育和地方特色品牌培育步伐,创新市场营销开拓方式,提高企业自主品牌竞争力和品牌信誉形象。

3.纺织服装。推进智能化、数字化设备研发和应用,推广节能环保工艺技术,延伸产业用纺织产品产业链,引导行业产业集群协作发展,提高自主品牌产品出口比例。

4.家电。提高企业创新设计能力,推进信息化和网络化水平,推动产品向高端、节能、智能化发展,满足市场新需求,加快优势产业集群品牌培育,巩固传统家电产品市场优势地位。

5.家具。重点围绕绿色节能环保,吸引和整合设计资源,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开发个性化、定制化产品,攻克生产流程再造、环保板材生产、水性漆应用等质量关键技术,积极培育市场自主品牌,产业链协同发展,推进产业集群品牌推广。

6.汽车。坚持绿色发展,提升制造标准,大力发展高端产品,加快关键零部件研发,开展可靠性研究,提升配套能力。完善汽车基地产业布局,打造产业集群品牌。

7.工程机械。提高节能、环保高端产品比重,加快优化专用型、高附加值、轻重合理搭配产品结构,加快工程机械重点节能技术推广普及,严格执行排放标准,提高产品人机交互、智能化、模块化和再制造能力,加强自主品牌建设,推动企业由内向型向外向型转变。

8.船舶。抓住山东蓝色海洋经济发展的良好机遇,围绕国际新规范、新公约、新要求,全面建立现代造船模式,推广应用关键工艺流程数控化、分段无余量制作工艺,大力发展绿色节能环保的“双高”船舶和海工装备,提高本地化配套率。

9.农机。发展增产增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高效智能化农业装备及核心零部件,提升产品可靠性、智能化、精准化水平,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和附加值。

10.建筑陶瓷。发展绿色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实现节能清洁生产,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的时尚、创意、个性、特色文化内涵,使瓷砖产品薄型化,卫浴产品轻量化、节水化,推进产业链延伸与新,完善集群综合配套能力。

11.水泥。稳定提高新型干法熟料占比,提高产能利用率。加大余热发电、粉尘高效治理、资源综合利用等新技术应用,实现绿色清洁生产。

12.平板玻璃。推广全氧燃烧、变频调速和熔窑保温等先进技术,大力发展精深加工产品,提高超薄、高强、无碱、镀膜、高透光率等产品性能。实施废品玻璃、碎玻璃回炉利用,实现无固体废料排放。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要素配置效率。

13.有色金属。推广应用先进电解铝节能环保工艺技术、绿色环保铜冶炼及铜加工技术、新型冶炼、连续铸造、轧制、连续挤压等技术。重点在轨道交通用铝材、航空航天用铝材、汽车和船舶用铝材、药用和电子铝箔、高性能复合材料等方面提高产品可靠性、功能性水平。

14.钢铁。推广应用新一代钢铁流程技术、高纯度电炉冶炼技术、新一代节能降耗技术和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技术。以流程优化和实现钢铁制造大型化、自动化、信息化为重点,推进产品品质、工艺技术和标准的升级,实现绿色、高效、可循环制作,使产品高性能、低成本、高质量、近终型、易加工。

15.轮胎。普及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生产工艺,提高产品高性能、绿色环保、安全、功能性水平,加快新型钢帘线、异型钢丝、碳纤维、芳纶等高性能纤维应用,实现轮胎耐疲劳、高翻新、高性能,提升轮胎品牌价值。

16.地方炼化。最大限度提高资源利用率和节能减排,加大油品质量升级、炼化一体化发展,加快发展深加工产品,提高产品精细化、高端专用、差异化、环境友好型水平。推广应用先进气体净化技术、低能耗生产技术、生产污水零排放、废气废固处理及清洁生产综合利用技术,提高产品产率和质量、降低能耗、减少污染综合效益。

17.煤化工。发展高附加值焦油深加工产品,采用节能消耗低、成本造价低、绿色环保优的新一代煤化工技术,提高煤转化率、气化率、有效产率,加大焦炉煤气综合利用。

18.高端装备。提高智能、绿色、柔性、精品和高效制造水平,重点提升通用装备、专用装备、以及基础零部件和电子元器件质量可靠性的技术和质量水平,提高国产装备国内市场满足率。支持企业提高质量在线检测控制和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追溯能力,加快以两化融合促进质量提升。提升品牌层次,促进自有品牌跨国经营与国际化发展,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和国际知名品牌。

19.生物制药。重点在基因工程和新型疫苗、化学药物、新型中医药、海洋糖类药物形成一批新产品,推广先进医药工业生产体系、质量控制体系和现代医药工程技术,提高医药产业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水平,确保生产过程全质量控制,降低生产成本、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提升产品自主化、独特化水平,产品使用安全并具有较强市场前景。

20.新一代信息技术。重点在大规模集成电路、高端软件、云计算设备、数字家庭、新一代网络与通信、物联网、半导体照明、太阳能光伏、应用电子等产品和领域,围绕高端、关键终端设备和产品,突破新一代信息技术核心技术,发展专用电子装备、器件和软件,完善产业配套体系。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基础软件等关键基础配套产品生产能力显著增强。

21.新材料。重点在高性能纤维、树脂材料、氟材料、超/微滤膜、特种橡胶、工程塑料等先进高分子材料,先进陶瓷、特种玻璃、新型隔热保温材料、高性能摩擦材料等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高性能磁性材料、催化材料、发光材料、抛光材料、储氢材料等稀土功能材料与器件,高品质特殊钢、航空航天铝合金、大型及超大型铝合金工业型材、高档铝箔等高端金属结构材料,石墨烯、碳纳米管、超导材料等前沿新材料,提升产品质量和安全性、可靠性、实用性。

四、重点工程和专项行动

(一)重点工程

1.质量和品牌强基工程

(1)完善标准体系。加强标准、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质量技术基础能力建设,鼓励企业通过自我声明的形式,明示产品实物质量和达到标准的水平。鼓励行业或企业专利技术向标准转化,积极参与标准化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行动计划,推进国际国内标准接轨。制定团体标准,提高行业或企业在产业发展和市场中话语权。参与和主导制定国际和国家标准600项、行业标准1000项,工业产品实物质量水平达到国内一流水平。相关重点领域的国际标准转化率平均达到90%以上。实施品牌管理体系和品牌价值评价国家标准,进一步完善品牌价值评价标准体系。

(2)夯实产业基础。以提升制约制造业技术水平的核心基础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产业技术基础(统称“四基”)为重点,积极对接国家新一轮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工程。调整优化技改投资结构,引导企业围绕加快产品升级换代,大力发展中高端产品实施技术改造,提升高精尖制造能力,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加快发展智能制造,开展智能制造示范试点工作,推进制造过程智能化改造,推进机器人和智能成套装备应用。实施发展服务型制造行动计划,深入开展总集成总承包试点示范。建立全省“四基”数据库,突出产业重点领域和共性关键环节,定期“四基”攻关指南。引导地方、行业、科研机构和骨干企业组织质量技术攻关和工艺提升,组织实施50项行业非竞争性共性质量问题攻关项目,攻克一批非竞争性共性质量技术问题。建设10个高水平的工业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提升质量控制与技术评价能力。

(3)增强管理能力。推广卓越绩效、六西格玛、精益生产等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开展品牌培育、质量标杆等试点示范活动,支持开展质量管理小组、现场改进等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鼓励企业提高|量在线检测控制和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追溯能力,加强从原料采购到生产销售的全流程质量和品牌管理,建立完善质量、品牌、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两化融合和社会责任等管理体系。在食品、药品、婴童用品、家电等领域实施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理、质量自我声明和质量追溯制度,保障重点消费品质量安全。积极开展质量信誉承诺活动。

2.质量和品牌创新工程

(1)加大新产品研发。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鼓励企业追求微创新、发现微创新、实现微创新,挖掘创造新需求。推广1000项左右重点新技术新产品,优选100项重大新技术新产品聚焦政策、聚集资源、聚合力量重点支持,鼓励企业加快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建设山东省制造业创新中心,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推进创新成果应用,支持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推广应用。

(2)发展工业设计。大力开展工业设计塑造新产品,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优势,引入国内外先进的工业设计技术,对现有品牌产品进行创意设计,提升品牌产品的市场亲和力和美誉度,实现消费者需求与企业效益相统一。深入开展“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充分对接“好品山东”等服务平台,凝聚设计创新服务资源,加快提升我省工业设计水平。

(3)创新发展模式。加快鼓励企业运用大数据、物联网深度两化融合,创新生产业模式,满足市场新需求,实现柔性化、个性化定制生产。支持企业整合融合信息化技术,对工业设计、先进工艺、新材料、智能生产和现代化管理等多方面进行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鼓励和引导企业将创新设计成果转化成标准,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品牌。

3.质量和品牌提升工程

(1)强化标杆示范引领作用。充分发挥省长质量奖、名牌、著名商标认定工作的引导和服务作用,选树一批在质量、创新和效益等方面表现突出的优秀品牌。深入实施工业质量品牌提升行动计划,培育工业企业品牌试点示范企业、质量标杆,树立一批“专精特新”的单项冠军,打造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带动提升全省工业质量和品牌建设。

(2)深入宣贯品牌培育管理体系。围绕研发创新、生产制造、质量管理和营销服务全过程,宣贯工信部《工业企业品牌培育管理体系实施指南》和《评价指南》,引支持帮助企业结合实际建立健全质量品牌管理体系。指导企业企业做好体系运行有效性自我评价和第三方评价工作,全面提高企业品牌培育能力。

(3)加强知识产权运用与保护。鼓励企业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建设,宣贯《工业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指南》。组织开展知识产权运用能力实务培训,引导企业建立并完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和预警机制,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能力。

4.质量和品牌人才培育工程。建立品牌专业人才培养长效机制,系统性、分层次地提高企业高级(首席品牌官)和中级(品牌经理)品牌管理人员和品牌专业岗位人员(品牌专员)的品牌意识和专业品牌打造能力。发挥我省品牌培育专业机构的技术支撑作用,逐步完善品牌人才培养机制,以企业中级品牌管理人员(品牌经理)培养为重点,有计划地开发课程、开展培训。培育一批“勇于创新、无私奉献、敢于担当”的“齐鲁工匠”。

(二)专项行动

1.“培育百年品牌创造百年企业”专项行动。起草《关于培育百年品牌企业的实施意见》,围绕转型升级22个重点行业,挖掘现有“山东百年品牌示范企业”,总结经验,凝练精神,树立示范,在此基础上,筛选一批“山东百年品牌培育企业”,建立“山东百年品牌联盟”,深度挖掘“百年品牌故事”,凝练“百年品牌文化”,进行整体宣传推广。完善政策支持体系,给予全方位政策支持,引导和支持企业创新发展百年品牌。

2.质量品牌诊断专项行动。鼓励各级政府通过购买专业技术服务“借智”给企业,整合各类专家资源,开展全面诊断,分类指导,为企业提供新型生产模式、改进生产组织管理、提高人员技术素质等方面的指导和培训。一企一策引导企业探索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和品牌建设路径,为全省企业实施品牌战略提供样板。

3.对标提升专项行动。每年定期组织开展品牌培育示范、质量标杆经验交流活动,将国内典型示范、标杆企业“请进来”,把先进的管理理念、方法、典型经验与省内的企业进行分享;鼓励优秀标杆企业走出去,积极与国内外企业开展对标、交流等活动,推动标杆经验在行业内实践应用。充分发挥线上线下各类媒体优势,重点围绕树标、对标行动的开展,营造浓厚的学习标杆、赶超标杆的社会氛围。

4.“好品山东”品牌推广专项行动。加强品牌文化建设,提升品牌附加值和软实力。在国家和省级媒体开展专题宣传推广活动,定期召开新闻会,展示推介我省重大新技术新产品。开展山东工业品牌立体推广,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扩大“好品山东”品牌知名度、美誉度与社会影响力,进一步与阿里巴巴、中国制造网等知名电商平台合作,建设“好品山东”两城四区(在天猫、京东建设两个“好品山东”商城,在阿里巴巴1688网、慧聪网、中国制造网、淘宝“中国质造”设立四个专区),通过建立行业垂直电子商务平台、工业品展示体验中心和海外专区、开展“好品cA认证”推广工作、推动阿里云在我省落地等措施,进一步提升“好品山东”平台功能;深化与“淘宝大学”等电商培训机构合作,引进“北、上、广、杭”优势电商服务资源,面向全省企业开展多层次的电商人才培训,提高企业线上运营能力,把“好品山东”做大做强。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推进机制。各市、各部门要充分认识质量品牌建设的重大意义,加强组织领导,明确部门分工和责任,建立统分结合、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加强部门沟通协作,调动行业协会、科研机构、大专院校、消费者组织、新闻媒体等各方力量,强化质量品牌工作合力。各市、各行业协会要结合本地区、本行业实际,研究制定具体行动方案,细化政策措施,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位。

(二)完善政策措施,强化政策引导。深入贯彻落实支持企业质量品牌发展优惠政策的基础上,从质量管理、质量攻关、质量提升和品牌发展等方面研究产业、环境、节能、质量、科技、金融、财税、人才等相关配套政策措施,推动进一步完善质量品牌建设法律法规政策体系。充分利用现有渠道,发挥政府资金引导作用,积极推进质量品牌建设工作。鼓励各级政府、部门对获得国家、省级质量奖、品牌培育示范、质量标杆、产业集群区域品牌试点示范等称号的企业给予支持。

第4篇

(一)、建筑业管理工作有新的突破。

去年建筑业管理以改革为龙头,以管理创新、科技创新为工作重点,推进了建筑业各项管理工作的开展。

1、四项改革富有成效。

一年来,我们坚持开展建筑业管理各项改革,促进了建筑业工作的深入开展。

(1)建设工程造价改革逐步完善。

工程造价管理是建设工程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99年我们争取了省建设厅的重视和支持,在全国率先实施“控制量、放开价,由市场形成价格”的建设工程造价改革。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去年我们继续完善和深化建设工程造价的各项改革。一是促进企业制订了自己的定额。为了使企业建立自己的消耗量定额,我们结合实际,编制了《*市建设工程消耗量定额》,研制了工程计价的电脑软件,要求企业在建筑工程投标过程中使用“电子标书”进行报价,提高了企业参与投标的质量和工作效率。二是进一步规范合同管理。我们在2000年与工商行政管理局联合出台的合同示范文本基础上,按照新颁布的工程合同管理法规,去年又与天津大学合作,修订了合同示范文本,通过施工合同进一步规范建设工程的管理,合理控制造价,减少合同的纠纷。三是扩大改革范围。在土建专业改革成功的基础上,开展了市政、安装等专业工程的造价改革,推进顺利。四是健全了造价从业人员的执业资格制度。为了加强对执业人员的管理,我们制定了报价人员从业资格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使造价从业人员的执业资格管理工作走上了正轨。一年来,我市的建设工程造价改革在全省乃至全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最近国家建设部召开的全国建设工作会议和省建设厅召开的全省建设工作会议,都总结推广了我市建设工程造价改革的经验。

(2)推进了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改革。

2000年国家建设部出台了《关于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深化改革的指导意见》,对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去年,我们按照上级要求,开展了质监方式的改革,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质监的内容由实物监督向行为监督转变。由原来仅对建筑物实物质量和质量保证资料进行监督,现在扩展到对工程建设参与各方的质量行为、质量责任制的履行和施工现场质量保证体系的监督,在全年的检查中,共发现建设各方各种违规行为452宗,均及时予以纠正和处理。二是质监的标准由验评标准向强制性标准转变。原来注重施工完毕后的“质量检验评定”,现在注重施工过程中国家一系列“强制性标准”的实施。三是质监的程序由评定核验向各方评价转变。原来对工程的质量评定验收由施工企业自评、建设单位认可、质监站核验质量等级,现在是施工企业自评、设计认可、监理核定、业主验收、政府监督,竣工验收后质监站向建设局提交质量监督报告,作为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的重要依据。工程质量监督的改革,充分发挥了政府在工程建设中的监督管理作用。一年来,全市受监工程竣工验收合格率达到100%,无重大质量事故发生。

(3)竣工验收备案制度顺利实施。

竣工验收备案制度是今年国家对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制度一项重大改革。从20*年1月1日起,工程竣工后,过去由质监站进行工程质量核验改为由建设单位组织验收,然后报建设主管部门进行备案,完成备案后,才能到房产部门领取房产证。为了确保这项改革的顺利进行,我们加大了宣传力度,编印了《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及备案管理文件汇编》,对全市监理人员、工程管理人员进行了竣工验收培训,使各类工程管理人员熟悉备案工作的有关规定和程序。同时加强指导,主动帮助业主作好验收备案工作,对实施中碰到的问题及时解决,使这项新制度在我市得到了顺利实施。去年共有262项工程顺利通过验收备案。

(4)开展了企业资质重新就位工作。

去年国家对建筑企业资质管理实施重新就位,这是建筑业管理工作的一项重大改革。这项改革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对我市企业生存发展的影响较大。上级的文件下发后,我们立即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学习,深入企业开展调查研究,充分听取了各方面的意见,制定了《*市建筑业企业资质就位工作计划》和《*市建筑业企业资质就位审批程序》。开展了广泛的学习宣传和培训工作,指导企业按规定进行就位申报。目前,正按计划分批接受企业资质就位申请,整个工作推进顺利。

2、建设市场管理逐步规范。

规范建设市场管理是建设管理工作中的重点,我们着重做好了四方面的工作。

(1)认真抓好建设工程招投标。

我们按上级的要求,把规范有形建筑市场管理作为廉政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认真抓好建设工程招标投标工作,规范建设工程交易行为。一是明确招投标办和交易中心职能,招投标办主要负责具体招投标工作中的审查、监督、管理工作;交易中心主要负责场所服务、信息、咨询服务的职能工作。二是修订了科学合理的交易程序和评标定标办法,提高交易的透明度。三是建立和完善了询标机制,制定了《*市工程量清单招标工程询标管理暂行办法》,规范投标报价行为。四是加强了对评标小组、评标专家库的管理,完善了合理低价评分法和合理低价中标法这两种评标办法。五是针对目前我市绝大部分的招标人不具备自行办理招标条件的情况,大力扶持成立招投标机构,举办招标业务的培训,协助业主组织招标。

(2)建立严格的市场准入和清出的制度。

为了规范建设市场秩序,促进合理的企业竞争,20*年我们对各类建筑企业进行了清理。一方面在市场准入方面全面放开,凡是达到建立企业标准要求的,允许准入。另一方面,建立严格的清出制度,凡达不到标准要求的,或造成重大责任事故的,该暂停的暂停,该撤销的撤销。一年来,吊销了8家施工企业证书,有3家受到了停业整顿和降级的处罚。这项制度有效地规范了建设市场的秩序,促进了企业的健康发展。

(3)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根据上级关于整顿和规范建设市场,依法查处违法违规建设的指示精神,我们会同有关部门制订了整治工作计划,除了要求建设单位做好自查自纠外,还组织了全市的大检查,共检查了工程项目1327项,发现各种违法违规行为122宗,均进行了处理。其中查处“五无”工程69宗,对一些典型的案件进行了重点整治,使全市建设市场秩序有了明显的好转,受到了省建设厅检查组的好评。

(4)加强对招投标过程的监督。

为了保证招投标过程的“公开、公正、公平”,我们与市监察局等部门,建立了共同监督检查机制。在政府投资500万以上或建筑面积2000平方以上的工程建设项目的招标,由人大、政协、监察局、招投标办派员共同监督。同时,还与市监察局建立了情况通报制度和监督检查制度,交易中心每月将建设工程项目招标投标情况书面报告市监察局,由市监察局协调组织建设、财政、审计等部门,每半年进行一次重点抽查,年终进行一次专项检查,有力地促进了我市有形建设市场的健康发展。

3、提高了工程质量安全水平。

为切实做好工程质量安全工作,我们主要实行了“五个抓”:

(1)抓源头。

勘察设计是建设工程质量的源头,其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工程质量。为了加强勘察设计行业管理,提高勘察设计水平,除了认真宣传贯彻《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等法规外,还结合我市勘察设计行业的实际情况,制订《*市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市场管理实施细则》,开展了对勘察设计单位及个人市场行为检查,对超资质设计、不按建设程序和技术标准进行勘察设计的行为进行查处。同时,筹备成立了图纸审查机构,依法对勘察设计过程执行建设管理程序和国家强制性建设标准的情况进行审查,加强对勘察设计质量的监督管理,提高勘测设计质量,维护公共利益和公众安全。

(2)抓现场。

建设管理工作是否到位,现场监督检查很重要。特别是建筑行业,对施工现场的监督检查是确保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我们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市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经理和质安员、施工员违章记分办法》,从去年8月1日起,对现场施工的有关管理人员的工程质量和安全的行为进行监督,共有14个单位34人受到了记分处理。我们还将违章扣分情况与岗位证年审挂钩,责任到人。该办法的出台实施,确保了工地现场管理人员到位,有效地打击了“挂靠”行为,促进了工地安全文明管理水平的提高。我们的做法得到省建设厅的肯定和推广。

(3)抓监理。

实施建设监理是政府退出工程质量具体监督之后,加强工程质量管理、落实项目法人制、确保工程质量和效益的重大举措。推行监理制的首要工作是完善监理制度,让市场有章可循。因此,我们认真制订了《*市实施〈广东省建设工程监理条例〉办法》,建立总监和监理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实行监理合同备案制,建立检查评分制度。通过加强监督检查,有效地促进了监理制度的落实和监理工作质量的提高。各监理单位也注意不断完善内部管理,以高度负责的态度为业主把好质量关,以良好服务赢得市场。据统计,全市监理合同备案项目共242宗,面积3*万平方米,占报建项目面积的77.4%,显示了监理工程受到了投资者的重视。

(4)抓检测。

改革了质监的方法后,为使质监过程更规范,更具公正性,我们加强了检测工作,重点加大了检测设备的投入,购置先进的检测仪器,改进了质监检测电脑系统,为建设工程提供了准确、有说服力的数据,增强了检测的科学性、客观性,提高了检测工作的效率。

(5)抓评优。

为鼓励施工企业多出优良工程,我们出台了《*市建设工程质量评优试行办法》,规范了全市工程评优的类别、内容、标准以及奖励办法,同时,改进了具体评优方法,使评优工作增加透明度和合理性,对工程创优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去年共评选出20*年度市优样板工程6项,两项获省优良样板工程称号。

4、积极推动建筑业科技创新。

根据市委市政府科技创新要求,结合我市建筑业近年来科技应用较少的实际情况,我们将科技创新定为20*年工作的重点。主要开展了以下几项工作:

(1)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发动。

我市建筑科技发展的整体水平不高,集中表现在队伍素质和管理水平低,工艺技术和施工设备落后,致使工程建设周期长,工程质量难以提高,整体效益不佳。为加快科技创新工作的开展,局成立了建筑业科技创新领导组,并制订了《关于*市建筑业开展科技创新的意见》,就实施内容、奖励办法等提出了具体要求。同时,组织编印了《建设部科技创新成果推广项目简介汇编摘录》,进行科技创新专题宣传,组织科技创新讲座、外地参观学习、现场演示等,使业内人员了解和掌握国内最新的建设科技资讯,拓宽视野,更新观念,推动建筑业科技创新工作的开展。

(2)开展了建筑科技项目的应用。

针对我市的实际情况,我们组织了一批有实力的单位选择一些重点项目进行推广。各企业也根据实际,加大科技投入和研究,加速科技成果向生产转化,收效明显。如市永基建筑基础公司边桩、角桩、压桩机的应用和顺冠防水补强工程公司的SC型轻质防水隔热板项目均填补了国内、省内空白;新城区报建中心工程全面试行信息化监理,开创了我市监理智能化的先河。这些项目的成功,为促进我市建筑业科技创新工作的开展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3)成功组织科技创新交流展示会。

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市建筑业科技创新工作的开展,配合全市在20*年11月15日至18日举行的规划建设展示会,我们成功地组织了建筑业科技创新展示,共有参展项目36个,牵涉到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管理、材料、信息化等各个领域,展会期间,还组织了九个学术讲座,给我市从业人员提供了一次交流学习的良好机会。

(4)引入信息化的管理。

信息化管理是现代化管理的必由之路,我们在多项管理工作中应用了信息技术,如市质监站的质监与检测联网管理系统,造价管理站的工程造价信息系统,招投标办的招投标信息系统,局机关的建工管理网络系统等,这些系统的建立,提高了管理水平,为全面推行信息化管理打下了基础。

(二)、市政公用事业管理上了新台阶。

随着我市城市化进程加快,市政公用设施建设管理和公用事业管理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越来越大。为了适应城市化发展的需要,一年来,我们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市政公用事业的职能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1、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实现了零的突破。

今年6月,根据市领导的指示,我局接收了市大门污水处理厂工程建设的推进工作。为把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投资、经营推向市场化,我们首先请示市政府同意,确定了大门污水处理厂采用BOT投资建设方式。即厂区内的投资、建设及营运管理由投资商负责,厂区外污水收集及输送由政府负责。第二,认真选择经营者。我们采用了邀请招标方式,共邀请了国内外12家公司参与招标,并从中择优选定了4家投资公司进行方案竞标,8月份召开了专家评审会,除了对4家公司完成的工程实例进行了考察外,还对他们的竞争方案进行了详细分析,并确定初步中标单位,再经过市财政局对有关经济指标进行审核和市污水处理厂筹建领导小组审定,最后选定了广东省环境工程装备总公司与*市伟润环保科技实业有限公司联合投标的方案。9月份由我局和财政局与投资方进行了多次的商务谈判,经请示市政府同意,确定每吨污水处理费用为1.07元。10月12日大门污水处理厂进行了奠基仪式,目前已进入设计施工阶段,确保2002年底前投入运行。

2、加大燃气安全管理力度。

今年以贯彻《广东省燃气管理条例》为重点,加大了对燃气钢瓶的检测、自建燃气设施、燃气销售点和气站的安全管理工作。一是对全市236个燃气销售点实行了年审换证。其中211个符合要求的进行了发证,并在《*报》上公示,有25个不符合规范的取消了经营资格。二是联合有关部门对全市9家气站和所有燃气的销售点进行了两次安全生产大检查,重点查处使用超期钢瓶充气和气站不安全的隐患,检查中对龙江镇、北窖镇的违法经营者分别处以3万元和1.5万元的罚款,对容桂镇的违法经营者除处以2万元罚款外,还移交司法部门依法进行处理。三是加强了自建燃气设施管理。对全市自建燃气设施的使用单位实行了许可证制度。目前有36个单位经现场检查和核查资料后发了证,有150个不符合要求的正在限期整改中。

3、加强了供水的管理。

根据《*市供水企业年度考核评分标准》的要求,组织了全市供水企业进行年度考核工作,有3家企业被评为20*年度优秀供水企业,树立了先进。还配合市物价部门,开展了自来水收费项目的调研,取消了增容费、表底最低度水等不合理收费。针对一些区镇存在二级供水收费不合理的现象,会同市供水总公司进行整改,目前大良区沙坑、南岗、漕渔、古鉴、新窖等村已取消二级供水,群众反映良好。

4、认真抓了市政设施管理。

针对目前市政设施管理工作中的状况,重点抓了四个方面工作:一是召开了全市市政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会议,系统总结了我市近年来市政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的成绩和经验,部署了今后一段时期的任务,明确工作方向。二是下发了我市实施《城市道路管理条例》有关问题的通知,基本理顺市镇(区)两级的管理关系,开展了城市道路的执法工作,规范了管理。三是进行了全市地下管线的跟踪管理工作,对全市地下市政管线软件进行升级,提高其可操作性。四是完成了全市排水设施的专业规划,出台了《*市城镇污水处理费征收管理暂行办法》,为更好地收取污水处理费打下了基础。

5、规范了物业管理工作。

我市物业管理工作起步较晚,在认真贯彻《广东省物业管理工作条例》的基础上,主要抓了两个方面工作:一是加强资质管理。对我市43家有资质的物业管理公司,进行了年审,取消了5家不符合经营条件的公司资质,促进了物业管理公司的依法经营。二是做好监督指导。除了帮助管理业绩较好的物业公司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创造条件申报省级市级物业管理优秀示范小区外,还具体指导一些有实力的物业管理公司接管一些分散、细小的楼宇,实行连片式管理经营。通过努力,我市物业管理工作逐步走上正轨。

6、园林绿化工作有了新的发展。

为加快城市化的建设,各级都加大了园林绿化的投入,全市绿化投入比上一年增加了27.2%,绿化覆盖率达34.15%。特别是以花博会为契机,全市掀起了大搞广场、公园、道路绿化,使我市的市容市貌焕然一新。我们还通过举办有125名绿化公司的主要管理人员参加的项目经理培训班,开展全市园林绿化优秀项目评比,组织有关人员外出参观学习等方面的工作,进一步提高了我市园林绿化水平。

7、落实了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工作。

一年来,我们加强了协调和指导,使市容环境卫生的各项管理工作落到实处。特别是推动了环卫和园林绿化管理体制改革,实行环卫清扫保洁和园林绿化管理招标承包工作,效果较好。目前,全市有大良、容桂等5个镇(区)都实行了环卫清扫保洁和园林绿化管理市场化、专业化,提高了管理水平。同时,我们还充分发挥了原有城监队伍在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的作用。加强对城市中的“六乱”整治力度,保持了市容和环境卫生的整洁。

(三)、行政管理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我们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六大行政”的号召,努力建立公开、透明的办事制度,增加职能管理工作的透明度,使各项管理走上制度化和规范化。

1、全面深入开展“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

按照上级的部署,去年全面深入开展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通过动员大会、上专题辅导课、观看录像、撰写心得体会等形式,使广大干部、职工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容,提高了思想认识,自觉按“三个代表”要求积极努力做好工作。

2、推进政务公开工作。

我们通过办好两刊一报(即《*建设》和《*建筑》两本内部刊物、《*报》的市政建设专版)等多种渠道,将我局建工管理、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园林绿化管理、招投标管理、工程造价管理等各种信息向广大群众公开。进一步健全了各项内部管理制度和完善了与派联系制度、群众来信来访制度,使建设管理各项政务公开,实施好透明行政。

3、培训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加强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是提高行业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去年我们认真抓了培训工作,共办了17期培训班,共培训3957人次。此外,还与人事局合办了4期不具备学历人员职称培训班,参培人数为716人,其中参加助工班人数为199人,技术员班人数为517人。去年培训班种类、人数均超历史,提高了管理人员的素质,为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5篇

在过去一学期,教导处的整体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更面临许多的困惑。在新的学年中,必将以百倍的信心,不懈的努力、昂扬的姿态,把教导处工作推上一个新的更高的台阶!一起来看看新学期学校教导处工作总结范文五篇汇集,欢迎查阅!

新学期学校教导处工作总结1

教导处在校领导的正确带领下,贯彻教育局精神,全面落实学校工作意见,以生为本,以实践有效教学为主题,以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加强教师业务素质培训,努力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加大常规教学管理力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师生共同发展,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力争以后取得更好成绩,现将学校教导处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整体水平

不断丰富校本教研活动的资料和方式,坚持以高效课堂为基础,引领教师专业化成长。在本学期举行推门听课制度、常规业务学习制度、语数听课评课比赛等,教师的教学理念得到了更新,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又活跃了学校的教研气氛,又为教师搭建了互相学习、互相促进、互相交流的展示平台。二是各教研组每周定期进行年组教研活动,学期初制订教研计划,明确研究重点任务。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保证每位教师都能深入参与活动。一如既往地利用每周二、周三开展团体学习备课、传帮带等多种形式进行教研活动。在活动中切磋教法学法,上好每一堂课,进取开展评课交流,不断总结提高。活动做到有主题,有资料。

二、加强教学检查,规范教学过程

教学常规是教师开展日常教学工作的准则,良好的管理体制是我们顺利实施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所以,我们始终抓实抓好,重点做好如下工作:

1、抓常规,促进管理更加规范

本学期我校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强化教学法规意识,加强课程计划的执行和管理,做到了“开齐、开足、教好”,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本学期加强了检查力度,也加大了对课堂教学的监控力度,每个教室都安了监控,校长全权监控教室动态,每一天按时巡视教师进入课堂情景、使用教学器材情景、学生上课纪律情景等等。

每月组织考核组人员进行检查教师教案、业务笔记、听课笔记及学生作业等。并进行全面总结并提出整改意见。教导处与教研组长在业务校长的带领下进取参与听课、评课,从而引领大家深层次地解读新课程标准。每位教师都能按要求完成听课评课任务。大部分教师听课、评课记录都比较认真、详细,所有教师都在听课笔记上对授课教师的教学环节进行了评价。组织所有教师加强自身业务学习,每月除完成业务学习外,教师还进行自学新课标。

本学期继续抓好五大环节的实施与管理。合理使用教学器材,从而进一步加强了教学常规工作的管理。

(1)抓备课。备课是上好课的关键,要求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恰当地选择教学方式和方法,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成为大家共同关注和思考的问题。本学期教导处对各教师的教案检查了四次。每次检查后,教导处都认真总结,如实反馈,促使教师改正缺点,发扬优点。

(2)抓上课。上课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上好一节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本学期继续加强听课,采用推门听课制度,促使教师的教学观念转变,尽可能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提高了课堂效率。

(3)抓作业布置与批改。教导处每月对各科作业批改情景检查了四次,大多数学生作业书写规范,书写习惯很好,作业本比较整洁。任课教师批改认真及时,作业量少而精,每次检查后教导处都针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认真处理,及时让学生辅导改正。

(4)抓课外辅导。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小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本事,常在学习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抄袭作业。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加强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加强课后辅导,引导学生加强对学习的职责心。

(5)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本学期按照教学计划要求有条不紊地进行了期中期末测试。根据并要求各教师写了期中,期末总结。

2、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没有优质高效的课堂不行,但仅靠课堂也不行,学生的智力水平、学习本事存在着差异,再加上学生中留守儿童较多,家长不能与学校共同配合做好学生的教育转化工作,给学校转化后进生的工作带来必须的难度。针对这些实际情景,开学初,学校提出把目标定位在关注各班后进生的提高上,全面提高合格率。一是要求各任课教师对待学困生要做到“五个优先”:靠前座位安排优先、课上提问优先、课后作业面批优先、活动参与优先、表扬鼓励优先。二是建立学困生帮扶计划,落实补养措施,努力促使所有正常儿童能到达课程标准确立的基本要求。注重特长生各后进生的培养。

3、加强学籍管理,认真做好控辍工作,实现零辍学。严管电子新学籍,做到手续完备,材料齐全,管理更加规范化。

三、开展丰富多彩活动,搭建学生成长平台。

我们在搞好文化课教学的同时,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学校活动,不但使学生学到很多相关方面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从中受到很好的教育。本学期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展示活动,培育高雅学校文化。根据校情学情,有序组织开展系列活动:阳光长跑活动、我的梦想演讲比赛,学校十佳歌手比赛活动、“国学经典”进课堂、六个一等系列活动,为学生供给展示风采的平台,丰富学生的学校生活内涵。每次活动到达了“人人参与,人人欢乐,人人有收获”的效果,学生在活动中欢乐成长,每一位学生有了这些经历,不仅仅没有影响学习,反而促进学习,知识拓展、视野开阔、思维活跃,礼貌素养得到提升。

四、加强毕业班的教学管理力度。

一个学校的教学水平,无不从毕业班展现出来。自本学期以来,学校提高对毕业班教师的要求,同时又给予支持鼓励。

(1)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

①重视学生的基本功。这些看似简单的、基础的东西,要及早抓。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否则,随意的书写,任意的做答,一旦养成习惯,每次的失分都是一个不小的、可怕地数字。所以我们毕业班十分重视学生的基本功。

②、重视学生的积累。语文、数学和英语的学习,都离不开积累。良好的积累习惯,是十分重要的,异常是小学毕业班,对所学知识有做系统积累。

③、重视学生知识学习后的巩固、变化训练、强化训练。学生知识学过以后,往往因为知识留下的印象不深而很快忘掉。所以对于每次出现的新的知识点,在学习之后,就要进行巩固,不是题目的巩固,而是就新的知识点,专题进行巩固。做到基本训练,变化训练,强化训练。最终总结出方法,规律。要想方设法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不能是讲完了,练完了,忘完了。要留下深刻的印象就要重点突出,简言之就是精讲,精炼。

④、重视学生建立自我的知识架构。知识点经过反复的训练之后,还要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去自主识记,自主消化,自主总结,最终建立自我的知识架构。做教师总是以为什么都讲给学生了,甚至很多题目都是原题讲过的,学生做过的,甚至有的都做了几次了,可就是再次考试的时候依然会错。原因就在于没有构成学生自我的知识体系

⑤、重视学生的做题方法的积累和使用。语文、数学和英语,每一道题都有方法,语文的答题思路,数学的解题方法技巧,英语的语法常识,都是“有法可依”的。

(2)加强毕业班的思想教育。毕业班成绩固然重要,可是一味强调要提高成绩,对学生施加学习压力,而忽略对学生的思想教育,那只会适得其反。而相对的,我们注重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处理事件于萌芽状态,针对毕业班开展青春期思想观念教育。及时纠正学生的思想动态。

回顾本学期,工作是忙碌的,可是我们教导处的各位成员凝心聚力,团结合作,努力把各项工作做好。当然,我们也存在许多不足的地方,例如管理的理念不够新,研究事情还不够周全等。可是我们相信,在今后的日子中,我们必须会学习着,工作着,切切实实做好引导和服务工作。

新学期学校教导处工作总结2

本学期,教务处工作在校长室的指导下,紧紧围绕学校办学思路,科学合理的计划安排,扎实有效的工作,大胆创新,充分发挥教务处指导监督、整合推进的功能,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教学检查、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出色地完成了学期初制定的各项工作计划。期末将至,为了能够使今后的工作在质量上、效率上再上一个台阶,特就本学期具体工作情景做以下几个方面的小结:

一、加强教学常规检查,促进工作规范有序开展。

1、本学期在各年级组长的配合下,我们每月对教师的履行职责情景进行检查,实行定量和定性打分相结合,由于督查检查及时,本学期,教师教学行为规范了,作业布置适量,批改及时高效。

2、加强早、晚自习及教师上课情景的检查。教务处每一天安排人员轮流值班检查,让早晚自习当班的教师亲自签到,并及时公示。为了体现早读的特点,凸显早读的效果,我们要求:在早读课上,教师必须指导学生早读,教室里要有朗朗的读书声,晚自习当班的教师要全程在岗、确保学生安全、安静、安心地学习,有针对性的的辅导,我们在努力尝试各种做法,以求到达更好的早读、晚自习学习效果最优化。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情景,我们经过窗外听课和走访学生进行全面评价,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督促改善。

二、认真组织教学质量检测,并做好质量分析。

每次月考、期中、期末考试,按教务处的安排严格监考,实行交叉编排,狠抓考风、考纪,并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培养他们诚实守信的良好品德和进取进取的精神。从考务安排、监考、阅卷、到成绩统计的各个环节,尽可能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真正做到客观合理科学,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以考风促进我校学风。在每次月考后的质量分析会上,经过对数据的分析比较,引领教师们对各阶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异常是结合教学成绩分析“实践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在分析会上,教务部门负责人结合成绩谈了学校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教学管理的精细化、深入开展“实践”活动、强化质量意识、把握工作细节、关注后进生等问题,是目前不断提升中学部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

本期质量分析会,一改以往单一的分析形式,采取自下而上的分析流程:教师个人——学科组——教研组分析;班级质量分析会——年级组的质量分析会。这样的分析流程重在经过“微观分析,具体分析”,直面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找准问题根源,提出解决措施。在总结成功经验、查找问题源头的基础上,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

三、突出重点,加强毕业班工作。

毕业班的教学质量与考试结果,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声誉和社会地位,是学校的一项标志性工程,所以,教务处强化了毕业班工作,并主动细致地加以落实。我们召开20__届九年级毕业班会议,在会上,各任课教师代表围绕20__年中考研讨会以及近期的一模考试情景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究,并就接下来的复习策略安排进行了汇报。李云校长强调,应对当前公办学校的状况,全体教师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1、增强信心,坚定目标不动摇

2、明确政策、进一步明确职责

3、齐抓共管,强化中考氛围。李校长呼吁:全体教师紧密团结起来,各部门要通力合作,争取今年经开区学校的中考再创新辉煌!在20__届毕业生出征中考动员会,教研室主任王恒贵就中考考试注意事项以及网上填报志愿相关工作作了具体的讲解和部署。教务处谢长华主任就中考前及中考期间的注意事项给同学们提了几点提议和要求,异常是规范答题方面以及应试技巧等方面。

中学部副校长滕文进就中考期间的安全等方面给同学们提出具体要求,他代表学校全体教师祝愿同学们取得优异的成绩。

本学期九年级举行了三次中考模拟考试。每次测试后,教务处及时通报成绩,激发教师和学生们的竞争意识,进取营造赶帮超的拼学氛围;每次测试后各学科组都会碰头集思广益,及时总结分析考试情景,查漏补缺,认清问题,理清思路、制定下一步改善措施。经过段考、模考,我们发现绝大部分学生成绩在稳重求进、进中求快。这样的局面,这样的发展势头,我们有理由相信2018中考定能向家长、社会和学校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四、以教研促教学,以创新促发展。

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创新,在创新中提高,教学与教研是密不可分的,仅有不断地更新观念,拓展思路,静心思考教学、潜心研究教学,才能与时俱进,不断超越。实践证明一个闭关自守的学校,一支固守原有教学模式,总是重复“昨日故事”的教师队伍必将会落伍于时代,在竞争中被淘汰。

学校新一届领导班子上台十分重视教学研究,经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为教师们供给竟可能多的学习交流的平台:本学期我们先后承担了“合肥市历史学科”、和“肥东县初中英语优质课大赛”等一些列主题教研活动;在县教师进修学校的统一组织下我校谢长华和徐利成两位教师送教到全县各乡镇。经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各种教研形式扩大了学校的影响,开阔了教师们的眼界,增长了见识,更新了理念,创新了教法,提高了教育教学的有效性。

五、工作中的不足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本学期的工作即将结束,有成有败有得有失,经过反思,感到工作中还存在以下的诸多问题不尽人意:

1.部分教师职业倦怠、思想懈怠,对待工作缺少内驱力,对待教学缺少钻研精神,日复一日重复“昨日的故事”,教育方法单调,学生产生疲劳。

2.少数教师岗位意识、职责意识不强,疏于控制课堂纪律,沉迷于网络游戏,影响教学效果。

3.有的教师观课不到课堂,观课记录抄袭的痕迹明显,网上议课参与人少,质量不高,合作交流,齐头并进的气氛不浓。

4.提议学校对中小幼的布局应重新规划、合理布局,协调好课间音乐播放的时间,幼儿园喇叭头应掉个方向,部与部之间竟可能地减少噪音干扰,尽可能为给学生创造一个宁静的学习氛围。

教学管理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社会在发展,时代在提高,学生在变化,作为教学管理工作的我们,必须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工作中的新情景、新问题,尽职尽责地做好各项工作。为学校的长远的、可持续发展添砖加瓦!

新学期学校教导处工作总结3

本学期我校教导处在校领导班子的正确指导下,以区教育局提出的“队伍建设年”为契机,以创立“扬州市中小学校本教研三星级学校”活动为抓手,以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为核心,以促进教师群体专业化水平的提高为目标,全面优化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进一步提升了我校教学水平,圆满地完成了本学期的任务。下头就本学期教导处工作做如下回顾:

一、落实课程管理,全面实施课程计划

为了保证学生知识结构完整、身心发展和谐、个性训练充分、素质培养全面。本学期我校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强化教学法规意识,加强课程计划的执行和管理,做到了“开齐、上足、教好”各类课程,加大课程管理的巡查力度,由每一天的学校行政总值对课表执行情景进行检查。

我校进取实施体艺“2+1”工程和大课间活动,严格按照国家课程上好体育课,认真抓好“两操”和课外活动课,确保学生每一天在校体育活动1小时,学期末认真组织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确保优秀率、合格率到达国家规定标准。

本学期,我校成立了二十多个社团,为了让社团成为学生热爱学习、获取知识、发展本事和提升教育质量的新的增长点。每个社团都有专人负责,严格按照学期初的计划开展活动。社团活动的广泛开展,发展了学生的兴趣特长,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技能,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强化教学管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常规是教师开展日常教学工作的准则,良好的管理体制是我们顺利实施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所以,我们始终抓实抓好。重点做好如下工作:

1、业务检平时

我校对教师教学常规的检查方式比较灵活,注重日常的业务检查与指导,原则上每月进行一次业务抽查,期中期末各一次普查,并能做及时反馈。按照“检查—反馈—改善—复查”的方式,使得教师的各项教学业务工作在平时就落到实处,为教学服务。继续进行推门听课制度,我们采取“听课评课捆绑制”,使教师的业务学习与听课务实有效。

2、规范常规做保障

本学期教导处继续加强教学“七认真”工作的监督与检查,对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设计等都提出了更为细致的要求。

(1)抓团体备课。备课是上好课的关键,本学期我们优化了团体备课制度。遵循个人教研与团体研讨相结合的原则,要求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恰当地选择教学方式和方法。将个人智慧转化为团体优势,即保证了教学进度的统一,也能保障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本学期教导处对各教师的备课笔记检查了四次。每次检查后,教导处都认真总结,如实反馈,促使教师改正缺点,发扬优点。

(2)抓上课。上课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上好一节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本学期继续加强听课,经过教研组的研讨课、示范课、教师的一人一课、领导的推门课,促使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3)抓作业设计。本学期对各年级各学科布置的作业,做到了资料统一化,题型多样化,练习层次化。教导处对各科作业检查了4次。对检查中出现的问题,构成书面材料,并及时对相关教师提出整改措施。

(4)抓教后反思。《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及时进行教后反思,在反思的基础上使自我的教学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我校40周岁以下青年教师的备课笔记80%以上,其他教师至少60%要及时进行反思,并对反思进行具体要求,以书面、小组等形式进行教学反思,到达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目的。

3、教学管理提质量

教学工作的管理,以教学质量管理最为重要,课堂教学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本学期我校重点抓课堂教学管理,经过严格的教学管理求得良好的教学质量。

(1)加强日常教学监控管理。经过一人一课、教研课、随堂听课等形式,发现课堂上存在的问题,及时与执教者共同分析并研究解决办法。

(2)改善教学质量监控方法。本学期教导处随机对各年级各学科的质量进行抽测,并对抽测中发现的问题召开任课教师会议,帮忙他们找出问题的原因,并提出在以后教学中改正的方法。加强了课堂教学效果检测,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了教学质量。

(3)抓实提优补差落实工作。在课堂上总有学生“吃不饱”、“吃不了”,针对这些现象,教导处要求各年级、各学科制定了确实可行的提优补差计划,在课堂上每节课中关注优秀生的发展。课后各年级各学科在备课组长的组织下,共同讨论补差资料,统一印发。学校确定各学科补差时间。教导处督促检查,让提优补差工作真正落到了实处,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总体成绩;

(4)重视毕业班教学管理。本学期,学校对毕业班各学科教学提出具体要求,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改善教学方法和措施。围绕“全面提高各科教学质量”多次召开毕业班教师会议。召开了两次毕业班家长会,从思想上提高学生的认识,引导学生把对班对校的热爱转化为学习动力。加强了学校与家庭、社会的联系,增强了学校的教育合力。

三、加强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对照区教育局“队伍建设年”的要求,为做好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我们做了如下工作:

1、多种途径长学识

为了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我校坚持每月一次校内业务学习与有计划地组织部分教师外出学习与培训。

各教研组开展了观看名师录像课、听专家名师讲座等业务学习活动。本学年学校还先后组织了二十人次教师参加了省市培训、听课、观摩活动。

认真落实教师个人专业化成长方案,本学期40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每人认真研读一本教育专著,教导处经过举行微课教学演示赛、沙龙交流等多种形式,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提高教师综合素养。

2、有效教研促成长

各教研组结合扬州市中小学校本教研三星级学校创立活动,严格按照教研组活动计划,加强共同协作与探讨,认真落实好每一次的教研活动。

各教研组以新课程、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重点,开展同题异构、同课异教、青年教师磨课等教研活动,并利用教研活动和团体备课的时间进行评议,不断总结,构成各年级各学科的经典教案。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保证每位教师都能深入参与活动。

3、各项赛事提本事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新课程理念,进一步推动我校青年教师教学、教研水平的提高,努力造就一批“为人师表、爱岗敬业、严谨笃学、与时俱进”的教师队伍,为我校青年教师搭建一个展示自我、锻炼自我的舞台,营造一种进取竞争、勇于探索实践、挑战自我的氛围,以赛促研、促学习、促业务本事的提高,实现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本学期,我校举办了“课堂作业设计比赛”、“教师说课比赛”、“教师命题大赛”。我校的张晶教师获得区英语教学竞赛一等奖,李静教师获得区小学语文竞赛二等奖。张铖、郭越两位教师在区新教师“三字一话”比赛中获奖。倪茜、刘霞、陈燕三位教师的送教下乡示范课,受到了兄弟学校的一致好评。

四、开展多彩活动,搭建学生成长平台

1、经典书香润童心

为进一步弘扬民族传统,传承国学经典文化,引领我校学生经过诵读经典诗词,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理解人文精神熏陶,培养他们热爱祖国、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勤学自强的优良品质,努力营造浓郁的书香学校氛围,进一步推进学校文化的建设。成功举办了校内经典阅读选拔比赛、学校读书节,让童心在“经典诵读”中润泽和飞扬。

2、系列活动增才干

我校举行的“各年级计算比赛”,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了计算本事。经过“中年级作文竞赛”,使孩子们关注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用他们手中的笔,真实地记录生活的感受和成长过程的点滴,让他们在学会作文的同时学会做人,提高了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力和联想力以及作文写作的水平。经过“低年级朗读比赛”、“中高年级阅读竞赛”、“低年级写字比赛”、“中高年级订正错别字比赛”等活动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三至六年级英语课堂教学方式创新系列活动”、“高年级英语拓展性阅读竞赛”、“六年级创新作文小竞赛”系列活动,激发全校学生学英语、用英语的兴趣。增强了学生开口讲英语、动手写英语的本事。营造了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让英语走进了每个孩子,使他们想说,敢说,能说,乐说。

本学期举行的“校级运动会”,让学生在情趣盎然中锻炼身体,陶冶情操,发挥智力和个性特点,创设礼貌、健康、活泼、和谐的学校文化生活。展现了新时代小学生形象,并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用健康的身体投身于学习之中,发掘和培养了体育后备人才。

五、优化管理体制,提高装备使用效率。

我校切实把教育技术工作置于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位置。在硬件建设到位的基础上,加大管理力度,完善工作机制,发挥装备效应。确保了教育技术工作健康有序进行。图书馆全天候开放,全开架借阅,各班按照阅读课表认真上好阅读课,本学期生均借阅图书8册。按课程标准要求合理编排实验周课表,开齐上足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实验完成率100%。信息中心在完成自身教学任务的同时,进取配合各部门完成各项工作。其它专用教室本学期也实施网上使用监管,各室负责人上完课后,及时登记网上各项记录。

在过去一学期,教导处的整体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更面临许多的困惑。在新的学年中,必将以百倍的信心,不懈的努力、昂扬的姿态,把教导处工作推上一个新的更高的台阶!

新学期学校教导处工作总结4

一、教导处工作理念

教导处工作三个要:学生要有学号、管理要有创新、导教要抓基础

学生知教三必须:必须说普通话、必须写规范、必须做乐学者

二、本学期工作心得

非心不教、非博不导

三、回顾与总结

在本学期的工作中,我继续坚持国家教育方针的正确指向,结合学校的实际情景,努力开拓新的工作局面,立足“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服务、做教师助手、成教师知己”的思想,教导处工作取得新的进展,积累了宝贵的成长经验,为打造更优化、更高效、更谐和的教导处工作奠定了基础。

1、开辟“学号”利用前景,促进学生素质提高

在本学期学生学号的利用方面,仍然发挥了它的便捷、快速的特点,提高了教学操作过程的工作效率。在成绩录入、学籍统计中节俭了很多宝贵的时间。不足之处亦显,从运用情景看,教师或同学对学号的认识犹显浅薄,没能深入心中。其主要原因是其功用的单一性。

据此分析,我们有必要在目前时机的基础上,延伸学号功能,将其与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估牵起手来,以方便、灵活的特点带动具体活动的开展,与素质教育完美接轨,这是接下来的工作中必须研究的。

2.打造“双非”应用理念,探索教学管理创新

“双非”的教导理念是本学期我的教导工作心得,即“非心不教、非博不导”。

随着教导处工作的深入开展,在充分了解与掌握学校实际师资水平及教学本事情景下,我深刻地认识到一个教导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心域视界。对教师的指教,不“用心”无以指“向”;不“专心”无以谈“教”;不“精心”无以为“服”。所谓之“非心不教”。而不博学,则无以为“引”;不博识,则无以为“匡”;不博精,则无以论“导”。所谓之“非博不导”。

本学期我努力学习教育理论资料,将必要的、必须的理论知识深入而又细致的进行了把握,同时扩展学习资料相互融通,结合工作实际对“备课”、“作业”、“学生评价”、“教学方法”等资料展开问题调查与汇总,找出目前存在的根本性症结,同时,模拟了创新工作的措施。

以备课为例:本期我采用了“三查”的方式(个人自查、组查、教导处查)使所有教师对自我的教案优劣有一个相对明确的认识,在这一过程的观察中,我借鉴外校“组备课”的经验,尝试性地总结出以“启案”为蓝本的备课过程的构思,大致链条是“演说书备启案反馈”。为今后的工作改善供给了清晰的思路。

3.重视“基础”教学底线,确保学生拙壮成长

教学工作的主体是学生,作为一名小学生未来成长的前景根在“基础“。在对教师的教学引导中,我一向坚持从课堂做起、面向全体,要放开课堂,要关注学生,要重理解、重活动、重实效,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为本,进取探讨个性的、高效的教学形为。于此,在本学期我在“淡化分数、综合评价”方面加强了思考,从实际工作中重新建立起正确的教学引导方向,草拟了学生评价的基本框架,具体实践的回归已在准备之中。

4.学生知教三必须

普通话

我的感触是(师生):都能说的话,又是都说不起的话

规范

我的感触是(生):不是都能写好,可是都能好好写

乐学者

我的感触是(师):“对牛弹琴”要投入,只待来日多产奶

感想:

“三必须”工作的实践,必须与具体活动巧妙衔接,才能切实落到实处。

四、展望

打造出科学、和谐、务实、高效的教导环境。力为:出名校重在出名师,出名师贵在出名生。扬我个性,加速发展!

__市__小学教导处

__-06-22

新学期学校教导处工作总结5

一学期来,我们以教科研为突破口,以落实素质化教育目标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学习本事为出发点,在校长室领导下,在乡教研处的支持下,围绕“科研兴校、质量立校”的工作思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开拓进取。教学工作顺利开展,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取得了必须的成绩。下头作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常规管理规范合理。

学校工作抓得实,常规工作才会规范化,一学期来,我们以县教研室的《缙云县教师教学工作常规》为学校常规工作的准绳,有重点地抓好常规工作。加强教研组的建设。

1.抓教研组长的学习。定期召集组长理论学习、听课、评课;赋于组长职责,让他们带动全组的教师开展互听、互学、互研活动,提高每一位教师的素质。

2.抓课前教案检查制度。不定期检查教师的教案,督促每一位教师切实做好本职工作,并在期中、期末组织了两次全面的常规检查。

3.做好课堂教学评估。协同教师就如何“减负增效”、“提高40分钟的课堂效率”进行全面深入的讨论与研究。本学期,校领导、教研组长到课堂听课均在25节以上。

4.做好教学质量评估工作。教导处认真做好后进生的期中、期末试卷分析工作,并建立完备的后进生档案,以点带面,抓全校的质量的提高。

经过努力,现我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都能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学习本事为中心,课堂教学改革又迈出了新的一步。

二、教研成绩突出。

本学期我校教研工作在语文教研组的市级课题《小学语文“探疑求新、主动发展”教学模式的研究》、数学教研组的县级课题《小学数学“问题—建模—应用”教学模式的研究方案》的带动下,经过全校教师的努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教师论文获奖县级以上8人次:

陈建秋教师的生劳论文《向双手要创新》获中央教科所、《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征文活动二等奖;张叔阳教师的体育论文获市三等奖、县一等奖;陈建秋教师的生劳论文获县一等奖;徐远敏教师的体育论文获县二等奖;王春丽、徐银仙、丁海潮教师的作文论文分别获县二等奖、县三等奖。

2、教师教案、教学设计获奖县级以上4人次:

徐远敏教师的体育教案获市三等奖、县二等奖;徐远敏、张叔阳教师的数学教学设计分获县二等奖、县三等奖。

3、教学本事竞赛获奖县级以上3人次:

张叔阳教师参加县教导主任上课比赛获优秀奖;丁海潮教师参加思品优质课获县二等奖;王春丽教师参加语文阅读教学优质课获县二等奖。

三、青年教师成长迅速。

一向以来,对于青年教师,我们给他们压担子,也予以他们机会如:听课——青年教师优先、严要求、在肯定其优点的同时多提不足;外出学习——青年教师优先;县教研室组织的各项观摩课让好学的青年教师参加;县外的活动,更是让青年教师参加。经过几年的努力,现我校的青年教师均函授或自考即将毕业,并在县、市级的比赛中频频获奖。本学期的学区教坛新秀评比中,我校王春丽、张叔阳、陈建秋、丁海潮四位教师出线,这在同类学校中是出类拔萃的。

四、教学质量稳步前进。

学校教育是以培养高质量的学生为目标。我校教科研工作所取得好成绩,其归宿就是为更好地质量服务。为提高学校的质量:在校长的直接领导下,我们建立了教学质量奖励制度,精心组织好校内的教研活动,经常性地开展学生竞赛,促学校质量的提高。一学期来,我校教师乐教苦教、学生爱学好学,现学校已消除了“落后班”,学校质量提高较快。

五、学生轻负担、全面发展。

创造性的人才观,需要我们在创新性和开拓性上下功夫,重视让学生有足够的自我支配时间发展自身的兴趣爱好,构成自我的本事和特长,就是我们所想的,也就是我们所做的。

1.组织各类比赛,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本学期,我们配合学校组织了达标运动会、书画比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这样,学生的课余生活丰富了,更又是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2.第二课堂全面开花。各种兴趣小组管理规范,教师认真负责。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如美术兴趣小组的学生在县中小学生比赛中获得一等奖1人次、二等奖6人次、三等奖5人次;舞蹈兴趣小组的节目多次在乡演出获得好评,并在县比赛中获二等奖4人次;常识兴趣小组在县三小比赛中获二等奖1人次、获二等奖2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