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实习单位建议

实习单位建议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03-19 18:26:1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实习单位建议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实习单位建议

第1篇

1.XXX同学在我单位实习期间,能够做到服从领导指挥,团结同事,不怕苦不怕累,将学校所学到的知识技能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

2.XXX同学在我单位实习期间,工作积极主动,学习认真,尊敬师长,待人诚恳,能够做到服从指挥,团结同事,不怕苦,不怕累,并能够灵活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在实习期间得到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好评。

3XXX同志待人诚恳,作风朴实。该学生严格遵守我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实习期间,未曾出现过无故缺勤,迟到早退现象,并能与单位同事和睦相处,交流融洽,善于取长补短,虚心好学,注重团队合作。

4.XXX同学在联想集团北京厂实习期间,能够严格遵守并执行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能够积极主动的配合其相关相邻工位同仁协调完成各项生产任务。

5.xxx同学在联想集团北京厂实习期间,能够严格遵守并执行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能够积极主动的配合其相关相邻工位同仁协调完成各项生产任务。在所从事的包装备料岗位上,刘巍同学能够探索更优秀的工作方法,以提升效率,在车间内的备料比赛中曾获第一名,在其它工位的学习中刘巍同学也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并通过学习成为了一名合格的多能工,在团队生活中得到领导及同仁的一致好评。

6.xxx同学工作积极主动,热情,学习认真,尊敬师长,一年来技术理论水平及操作技能均有很大提高,希望今后继续努力成为国家有用之才。

7.xxx同学于xx年x月至xx年x月之间在联想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厂实习。实习期间该员工认真学习各种专业技能,严格执行各项管理规定,积极参与相关竞赛活动,能较好胜任流水线与cell线各岗位需求,在月末评比中,屡次拿得名次,并有强烈的团队意识及能为团队进步提出合理化建议,整体表现良好。

8.xxx同学工作积极主动认真,好学肯动脑,尊敬师长,一年来技术理论水平操作技能都有很大提高,希望今后继续努力争取更大进步。

9.xxx同学在我单位实习期间,工作积极主动,学习认真,尊敬师长,待人诚恳,能够做到服从指挥,团结同事,不怕苦,不怕累,并能够灵活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在实习期间得到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好评。

10.xxx同学工作积极主动,学习认真,尊敬师长,待人诚恳,一年来技术理论水平及操作都有很大提高,希望今后加强学习尽快成才。

11.xxx同学工作努力,能按师傅要求去工作,尊敬师长,一年来技术理论水平及操作技能均有提高,希望今后更加努力成为一个合格的建设人才。

12.该员工能遵守本公司的规章制度,按时上下班。在工作中任劳任,能配合各岗位的工作。按时完成主管下达的生产任务。在流水线作业中练成好能手。

13.能遵守本厂的规章制度,刻苦耐劳工作积极,表现优秀。

14.该生在实习期间,能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结合实际虚心学习。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希望该生能在工作中不断努力,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为今后走出社会打下良好基矗 该生勤奋好学工作认真服从上级安排本厂对该生非常满意。

15.该生在我加工部实习期间,表现相当好,工作认真负责,受到我部师傅的表扬。 本学员在本单位工作,基本能遵守国家法规和单位规章制度,按时上下班待人有礼业务成绩还可以,对器材有一定钻研能力,服从主管工作安排,希望日后工作更加刻苦,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16.XXX同学工作积极主动,热情,学习认真,尊敬师长,一年来技术理论水平及操作技能均有很大提高,希望今后继续努力成为国家有用之才。

17.该生在本服务处实习的这一段时间,能够严格要求自己,工作勤恳,负责,责任心强,知识面广,基础知识扎实,在专业技术上遇到的问题能及时解决生活积极向上,举止文明与同事之间相处融洽,善于与领导沟通,主动积极地做好每一件事情,总体评价为优,希望该生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发扬。

18.xxx同学在我单位实习期间,能够做到服从指挥,团结同事,不怕苦,不怕累,将学校所学到的知识技能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

19.xxx同学近一年来,工作主动,踏实,肯干,和老师同事关系处理的很好,耐心学习不断的努力工作,以提高技术的自身,受到大家好评,望今后发扬成绩

20.xxx同学在我单位实习期间,能够做到服从指挥,团结同事,不怕苦,不怕累,将本人在学校所学到的知识技能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

21.XXX同学能够探索更优秀的工作方法,以提升效率,在车间内的备料比赛中曾获第一名,在其它工位的学习中刘巍同学也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并通过学习成为了一名合格的多能工,在团队生活中得到领导及同仁的一致好评。

22.xx同志踏实肯干,吃苦耐劳。有创造性建设性地独立开展工作的思维;具有一定的开拓和创新精神,接受新事物较快,涉猎面较宽,在工程计算领域不断地探索,有自己的思路和设想。能够做到服从指挥,认真敬业,工作责任心强,工作效率高,执行公司指令坚决。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加时加班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

23.XXX同学工作积极主动,学习认真,尊敬师长,待人诚恳,一年来技术理论水平及操作都有很大提高,希望今后加强学习尽快成才。

24.XXX同学工作努力,能按师傅要求去工作,尊敬师长,一年来技术理论水平及操作技能均有提高,希望今后更加努力成为一个合格的建设人才。

25.XXX同学在我单位实习期间,能够做到服从领导指挥,团结同事,不怕苦不怕累,将学校所学到的知识技能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

26.该生能够探索更优秀的工作方法,以提升效率,在车间内的备料比赛中曾获第一名,在其它工位的学习中xxxx同学也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并通过学习成为了一名合格的多能工,在团队生活中得到领导及同仁的一致好评。

27.该生在本服务处实习的这一段时间,能够严格要求自己,工作勤恳,负责,责任心强,知识面广,基础知识扎实,在专业技术上遇到的问题能及时解决生活积极向上,举止文明与同事之间相处融洽,善于与领导沟通,主动积极地做好每一件事情,总体评价为优,希望xx同志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发扬。

28.xx大学应用化学系xx博士于xxxx年在我xxxxx公司实习。在来我公司前,xx博士已充分了解本公司项目课题的基础上,并在xx大学进行了前期实验工作。在来我公司后,态度端正,工作努力,勤勤恳恳,完成了从实验室研究到工厂生产的项目任务,对本公司的发展做出了莫大的贡献。 现实习已结束,特此证明。

29.该生积极主动,态度端正。实习期间,她主动要求到各部门了解学习,努力从多方面开拓自己的眼界。她先后去了财务管理科招标办公室计划财务部人力资源部办公室法律事务部设备管理科法制办公室等主要业务部门。通过学习书面材料和与各部室人员的交流,她比较全面地了解了我单位科室的主要职能和重点工作,还协助完成了一些她力所能及的行政事务工作。这种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获得了各科室人员的一致好评。

30.该生谦虚谨慎,勤奋好学。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将大学所学的课堂知识能有效地运用于实际工作中,认真听取老同志的指导,对于别人提出的工作建议,可以虚心听取。表现出较强的求知欲,并能够仔细观察切身体验独立思考综合分析,灵活运用自己的知识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31.该生工作积极主动,学习认真,尊敬师长,待人诚恳,一年来技术理论水平及操作都有很大提高,希望今后加强学习尽快成才。

32.该生工作努力,能按师傅要求去工作,尊敬师长,一年来技术理论水平及操作技能均有提高,希望今后更加努力成为一个合格的建设人才。

33.该生在我单位实习期间,能够做到服从领导指挥,团结同事,不怕苦不怕累,将学校所学到的知识技能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

34.该生在我单位实习期间,能够做到服从指挥,团结同事,不怕苦,不怕累,将本人在学校所学到的知识技能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

35.在我单位见习期间,能够严格遵守并执行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能够积极主动的配合其他相邻工作同仁协调完成各种工作任务。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掌握了工作的要点和技巧,并将其合理的运用到工作中去。能够积极主动的向老员工学习,弥补自己的不足。工作积极主动,学习认真,尊敬他人,待人诚恳,能够做到服从指挥,团结同事,不怕苦,不怕累。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计算机专业知识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一年来理论水平及操作技能均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在见习期间得到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好评。

36.实习工作期间,是个出色的教学能手,相信会在今后的工作中,取的出色的成绩。

37.xx实习期为一个月。xx同志工作积极主动高效,学习认真,待人诚恳,能够做到服从指挥认真听取老同志的指导,不怕苦不怕累,表现有较强的求知欲,积极观察体验思考,并能够灵活运用自己的知识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

38.实习期间工作认真,勤奋好学,踏实肯干,在工作中遇到不懂的地方,能够虚心向富有经验的前辈请教,善于思考,能够举一反三,对于别人提出的工作建议,可以虚心听龋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加时加班完成任务。能够将在学校所学的知识灵活应用到具体的工作中去,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同时,该学生严格遵守我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实习期间,未曾出现过无故缺勤,迟到早退现象,并能与公司同事和睦相处,与其一同工作的员工都对该学生的表现予以肯定。

39.实习期间勤奋认真,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够利用所学的知识迅速投入到实际的计算机应用程序编写当中,并能够结合自己的特点发挥优势弥补不足,在实习过程当中迅速的成长起来,不仅历练了自身,也为我单位带来了一股新风,受到合作伙伴的一致好评!热情主动积极。对事物保持高度的好奇与兴趣,虚心求教并勇於建言。随时调整自己,力求成长尽善。积极争取实习规定的任务,实习报告符合标准,达到实习目的。 勤奋好学,遵守厂规厂纪,带来先进管理理念 工作能力及专长 在不断的社会实践中,自己以认真敬业,责任心强,工作效率高,执行公司指令坚决得到了各实习单位的认可。

40.实习实习期间工作认真,勤奋好学,踏实肯干,虚心好学。善于思考,能够举一反三。。能够将在学校所学的知识灵活应用到具体的工作中去,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同时,该学生严格遵守我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实习期间,未曾出现过无故缺勤,迟到早退现象,并能与公司同事和睦相处,与其一同工作的员工都对该学生的表现予以肯定。

41.xxx同志待人诚恳,作风朴实。该学生严格遵守我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实习期间,未曾出现过无故缺勤,迟到早退现象,并能与单位同事和睦相处,交流融洽,善于取长补短,虚心好学,注重团队合作。

42.xxx同志踏实肯干,吃苦耐劳。有创造性建设性地独立开展工作的思维;具有一定的开拓和创新精神,接受新事物较快,涉猎面较宽,在工程计算领域不断地探索,有自己的思路和设想。能够做到服从指挥,认真敬业,工作责任心强,工作效率高,执行公司指令坚决。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加时加班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

43.该生待人诚恳,作风朴实。该学生严格遵守我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实习期间,未曾出现过无故缺勤,迟到早退现象,并能与单位同事和睦相处,交流融洽,善于取长补短,虚心好学,注重团队合作。

44.该生近一年来,工作主动,踏实,肯干,和老师同事关系处理的很好,耐心学习不断的努力工作,以提高技术的自身,受到大家好评,望今后发扬成绩。

第2篇

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2-0-01

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事业单位改革的步伐也逐步加快,在事业单位改革的诸多内容中,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模式的改革是重要的一个方面。长期以来,我国的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都是按照财政拨款、各个单位分散自主核算的方式进行,这一模式在实行中能够适应某一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但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事业单位的这一会计核算模式也渐渐显现除了其弊端和缺陷。

正是基于此,我国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模式继续改革,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新型的会计核算模式,实现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体系对于有效提高政府公共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建立和完善政府财政公共体系,规范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提高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会计集中核算及其优势

会计集中核算是相对于会计之前的分散核算而言的,它指的是通过专门设置会计核算中心,在保留原先事业单位的财政资金的使用权、所有权以及相应的财务自的情况下,逐步取消事业单位原先的会计、出纳等会计核算岗位,依靠会计记账的方式,实现对事业单位会计的集中核算和管理,这种会计核算方式能够最大程度上实现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以及会计服务的一体化。确切地说,就是由政府相关部门设置统一的会计集中核算中心,各事业单位不再单独分散地进行会计核算工作,通过在单位跟会计核算中心之间设置专门的会计联络人员,实现对事业单位会计业务的统一集中核算。

积极实施会计集中核算制度,是对会计委派制度的进一步深化和实践,是会计委派模式的主要形式,实现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制度能够有效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需要,也切实符合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实际情况,是对我国会计核算模式的大胆改革和创新,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应当进一步通过设置会计集中核算中心,建立并逐步完善统一的会计集中核算体系,加强对财政支付的监督。

通过实施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能够统一集中管理相关事业单位的资金账户,有助于财政部门有效把握相关事业单位的资金状况,同时也能够有效集中资金,这对于强化国库集中支付,提升财政资金集中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实现会计集中核算也有利于实现对财政资金的调剂使用,强化财政部门宏观调控财政资金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有效提升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和使用效益。另外,通过实施会计集中核算,原先单位的会计考核、会计人事等相关职权也逐步分离,这对于有效地提升会计核算质量,提升会计信息质量,确保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会计集中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首先,对会计集中核算模式认识上缺位。实现会计集中核算之后,会计相关审核及核算工作都是交由统一的会计集中核算中心来完成,在这种情况下,不少事业单位的管理层就会削弱对单位会计工作的重视,同时由于单位会计核算岗位等撤销,单位原先的会计人员工作积极性也难以得到有效发挥。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会计集中核算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其次,会计集中核算模式有待进一步改革。在实施会计集中核算之后,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都交由会计集中核算中心来完成,这常会造成会计核算中心一人来负责多个事业单位的日常会计工作,这样一种会计核算管理模式就使得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两种职能的分离,也就失去了原先预想的对事业单位会计实现实时监督的作用。

再次,会计集中核算中心与财政部门之间的衔接有待进一步完善。对于事业单位来讲,存在不少专项资金,这部分资金有指定的项目用途,资金拨入时,不少事业单位对此混乱不清楚,同时会计核算中心也难以及时了解和把握这些情况,进而造成事业单位专项资金会计核算的不准确。

三、强化会计集中核算体系建设的建议

首先,进一步融合会计集中核算与国库集中支付。国库集中支付和会计集中核算都是当前我国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重点,实现两者的有机融合能够有效强化政府对财政资金的使用监管,强化政府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和使用效果,并有助于财政部门对财政资金的统一调配,从而有效降低财政资金运行成本。

其次,强化对部门预算编制以及预算执行情况的管理,提升规范化水平。财政部门在日常工作中应强化预算编制制度体系建设,加强对监管体制的管理并加强约束财政收支,提高预算执行力度,以此明确预算管理的核心地位。做到积极落实预算管理体制,明确责任,细化分工,将任务明确到具体单位和个人。并积极监督预算编制后的执行情况,检查资金使用情况,以此减少财政资金的闲置浪费情况发生。

再次,强化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完善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制度。相关事业单位应当及时编制明细表,查看资金是否全都纳入财政专户。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针对内部控制薄弱环节完善制度,确保内部控制机制顺畅运行。对于日常经营活动要建立起一套相对明晰、稳定、完善的控制程序,要明确了授权审批的范围、权限、程序等相关内容。通过强化政府及社会对事业单位的监督,落实收费备案制度。

总之,实现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符合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需要,对于有效提升政府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强化财政资金监督管理,进一步推进事业单位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任喜凤.浅论事业单位会计监督的现状与策略[J].中国经贸,2011(18):218.

第3篇

关键词: 事业单位 档案管理信息化 建设方略

站在时代的前沿不难预料,未来时代的事业单位档案信息化管理与建设是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这将极大地简化旧有的工作程序,使得相关档案管理迅捷、容易。那么如今解决好档案信息对应管理任务中的问题,寻找到新的对接点,合适的方法让这些信息化管理思路得以付诸实践。

一、档案管理信息化的阻碍之处

1.对档案信息化的建设关注度不够。一般事业单位中档案信息管理缺乏一定的参与度,涉及信息管理,很难引起关注与取得突出的工作业绩。深受既有观念的误导,大多数人认为此类档案信息的建设工作技术含金量低。此外,在一些高层管理者看来,单位的档案信息管理属于事务性操作,不能直接带来经济效益,有关单位重视不够,甚至于相关领导层简单地将档案信息工作交给普通文员,以至于无法将档案所具有的价值发挥出来,制约现如今档案管理迈向信息化建设的加强。然而,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大家都忽略事业单位中的档案资料是深受法律所保护的,带有相当程度的法律效力,不仅仅要求有关档案整理人员的严谨,而且要求相应管理高层在认识上有所转变,重视资金与人才的扶持。

2.建设、管理信息化档案针对性弱。在大趋势下,已经有部分事业单位实施了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可是效果不尽如人意,在技术层面上来说,处于较低级的水准,自然档案管理效率提高不显著。同时,这种缺失体现在有关安全管理度上,一些本应由专业文员、专业部门监控的步骤都被简化,最重要的安全管理步骤缺乏针对性与有效性的考虑和安排。随着诸多单位信息化管理档案的大势,有关建设成效仍旧不容乐观,现实是与电子信息技术连接性弱,多项工作管理深度不够,针对性低,管理建设工作亟待革新。

3.管理员工自身素质的薄弱。一些中小单位,考虑到发展规模、经费限制等因素,在许多人动之时,就忽视对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者的上岗考核与相关培训,多数的人员都难以表述清晰档案管理工作的知识与内容。也有些员工简单地理解为是对人事信息的录入,仅仅需要保证录入的正确率即可,但是,这仅是对信息化管理档案的最基础的要求。问题还表现在其他地方,工作人员综合素养偏低,很多具体管理工作进行时都未曾分类化、归纳化,任务完成水平低,严重制约事业单位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开展,特别是在诸多事业单位中档案管理方向上的计算机型人才匮乏,这在一定方面是管理层的不到位所致。人员方面的工作效力不高,缺乏仔细、细致的整理监督流程,继而让诸多问题不能在第一时间反馈给上级部门,乃至于放纵不管,许多安全方面的疏漏都难以发现。因此,培养出专业性档案管理人才刻不容缓。

二、探究与完善信息化建设的方略

1.建立健全有关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体制、机制。长期以来,档案管理相关工作作为事业单位基本工作之一,却没有在发展与绩效上有所注重。加强对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离不开有关制度层面的约束,必须在既有的体制上多下工夫,寻找与现代信息化管理档案的切合点,并且注入新的思路,让档案管理与建设工作实现划时代的飞跃。在完善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应该在单位内组织各类培训,将信息化管理档案的理念、重要性潜移默化地渗透到档案管理工作中,让每一个员工及管理高层都意识到信息化管理手段的必要性。

2.突出在监督上的效力。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亟待有效监督机制保驾护航,处于强有力的监督之下,方能调动有关档案整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信息化管理档案高效率,继而真正发挥档案的价值与意义,保证档案安全性的初衷。坚决杜绝有关领导及工作人士利用职务之便,篡改他人档案或是泄露他人信息并以此牟利的不法行为。真正有效的监督机制必须是事业单位内部与外部监管的协调一致、互相补充,在双效的机制下,档案管理信息化工作中存在的隐患无所遁形,可以为接下来解决方案的实施提供帮助,最终有利于整个事业单位管理信息化工作的高效运转。

3.进行档案信息管理硬件的打造。信息化管理档案,顾名思义,需要各类的计算机、电子型存储器、相关数据库等皆是实现信息化管理路径的基础所在。如此一来,相应的事业单位便理应在长远的立场上为单位的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助力,加强关注,增加资金投入,使得有关硬件的配备逐渐齐全可靠。譬如,电子磁盘及多种硬盘是不可或缺的,在硬件设施完备的前提下,相关单位的档案管理愈发科学化、合理化。

4.提高档案管理人士的综合素质水准。真正实施事业单位信息化的实践者是这些档案管理人员,这些工作步骤与流程全部都要倚靠他们实施,他们的工作能力与自身素养直接决定了相关工作的进程。于是事业单位必须开展定期的培训活动,乃至是素质考核,凭证上岗,提升他们特定的获取与处理讯息的能力,一旦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明显提升,那么相关工作也会顺利实施,信息化管理档案将有条不紊地进行。

毋庸置疑,在这个时代的发展要求下,事业单位中的档案资料管理信息化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但是前路挫折颇多,事业单位只有牢牢把握住革新的关键要素,切实处理各种各样的艰难险阻,才能够披荆斩棘,远航。

参考文献:

[1]苏红.事业单位档案信息管理建设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J].理论观察,2012,(24).

[2]杨虹.论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中现代化方式的利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2,(24).

第4篇

关键词:事业单位;内部信息管理;组建

1 事业单位对信息管理系统需求

科技的发展,使各行业出现了时空的变化,通过业务与计算机的结合,全面提高工作效能。人们对现代化办公技术依赖度和需求度越来越高,事业单位作为社会一级组织,在发展中,同样面临工作处理的复杂问题,只有不断与科技融合,才能保证事业单位管理向现代化办公方向发展,只有通过计算机系统处理,才能把产生的大量信息进行分类处理,对这些数据做好分析,通过数据信息应用,提高办公关联度,保证各项活动顺利开展,以往,各类数据处理均需要人力来完成,通过人来操作,采用手写记录和人工管理,这种信息方式既落后又不准确,浪费办公人员时间,而且人为管理信息,难免会出现错误丢失等问题,要想查询历史信息,则需要的程序相对多,手序比较麻烦、也比较费时。但是,现代计算机技术就轻易的解决了这个问题,通过数据库建立,把历史数据全面存储起来,随时需要随时调取。信息管理系统使事业单位信息管理效率提升,能力增强,更为办公提供了良好的拓展,使办事效率大大提高,事业单位对现代化的网络办公自动化管理系统需求更为迫切。

2 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设计

事业单位信息量大、资源丰富,要想全面做好信息管理,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在做好高度保密的前提下,进行开发设计,确保发挥信息化的智能管理作用。

2.1 信息管理系统安全性设计

信息安全关系到单位的安全,尤其内部信息更需要加强保密措施,信息传输者进入系统,需要根据用户登录提示做好身份验证,通过身份验证功能的开发设计,确保信息安全,开发时,需要做好系统认证,保证系统不能随意进入,要想跳转新系统界面或者进入不同页面浏览,均需要身份验证,这样才能大大提升信息的安全性,实现信息安全传输目标。

2.2 信息管理系统功能性设计

事业单位信息化管理内容涉及到方方面面,其中人力资源管理是主要的功能,通过信息处理,使人力资源更加简便化、快捷化,针对人力资源管理界面,需要设置员工信息登录查询的基本入口,所有员工可以根据自己的一些信息登入,进入以后可以对涉及到自己的所有信息进行查询和浏览,实现了信息的有效功能开发。

2.3 信息管理系统财务信息设计

单位财务状况涉及到组织内部机密,不能随意进行查询与修改,财务信息是高度保密信息,对安全性的要求较高,要想实现财务信息处理,则需要在各个流程做好开发设计,特别是财务管理入口,一要把好关,做好精细设计,使财务信息录入、管理、查询更加方便快捷有效,根据需要可以自动生成财务信息报表。

2.4 信息管理系统交流设计

事业单位要想实现现代管理,则需要通过信息管理形成交流与反馈,使单位内部信息之间实现灵活的交互,使员工及时了解上层信息,主要包括单位内部公告、新闻、通知等的有效,针对信息资源进行评议与反馈,为了使信息管理更加有效,还会加入一些评选、投票、调研的功能,有利于信息的反馈与调查,需要进一步做好完善设计。

3 事业单位信息管理系统结构设计

当前,随着网络技术发展,许多事业单位均有了自己的办公系统或者正在开发建设系统,以此不断提升工作效能。一些特殊单位为了设计出更加符合自身定位与发展的软件,还会请人上调研设计,建立自己单位内部的信息管理系统,另外,市场中也出现了许多辅助设计工具和软件,大大方便的办公系统自动化更新需要。

3.1 结构设计的形式

目前技术水平看,现在比较流行的、也是应用较多的结构设计模式主要有Client/Server(客户端/服务器)模式与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模式两种方式,两种方式各有利弊,需要根据事业单位情况做好选择,这两种模式也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其中Client/Server模式主要应用范围就是局域网基础,在这种环境下全面展开设计与开发,但是实践证明,这种模式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地域限制并存在一定的空间障碍。相比之下,Browser/Server模式更良好的优势,主要是通过互联网模式开展的模式,能够形成强大的通信和管理,这种模式可以跨越地区和空间,而这种模式不能够进行联机事务处理和内部之间统一管理,出现数据量大的情况,运行速度就会下降,操作不当,很容易导致指令错误。

3.2 结构应用

当前,事业单位内部信息管理系统普遍使用的是Browser/Server结构进行设计,通过结构建模,形成针对性较强的系统方案,建立起整个单位内部信息管理模式。这种方式有自身强大的优势,通过这类系统完全能够实现单位内部各局域的联结,使各个分支部门信息资源形成共享和交流。对单位数据收集的时候,对信息识别度高,但时效性并不强,Browser/Server结构设计能够满足应用需求。Browser/Server结构模式也就是分布式Client/Server结构在互联网上的进一步扩展和有效延伸,能够把应用对象分解成若干内容,大体出现单位内部数据处理系统、夜壶处理逻辑系统、信息显示逻辑系统三大部分。

4 事业单位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

4.1 对系统用户信息数据库设计

系统用户信息数据库关系到登陆创建,要想完成数据库设计,则需要严格按照标准流程进行,数据库需要满足如下几项内容需求,一是单位系统用户信息数据表的建立。对用户身份ID、个人登录信息创建。二是单位部门信息数据有效的分类,分类内容则需要根据工作项做好分解,主要包含各部门ID、名称的信息创建。三是事业单位职位信息数据表的创建。可以从用户登录ID、职称、职位编号、代码等信息上入手,做好信息的录入与管理。

4.2 对财务信息管理系统设计

财务信息关系到单位的经营秘密,信息建时需要根据相关情况做好录入。一是单位财务信息数据表的创建。二是财务项目信息数据表的创建。

4.3 对内部信息交流系统设计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是单位内通知公告牌数据表格建立,内容由通知、公告等组成。二是内部意见信息数据表建立。内容是意见ID、意见发表者、内容、类型等信息创建。三是内部投票信息数据创建,内容是投票ID、投票人、投票日期等。

5 结束语

事业单位信息化管理系统是时代的需要,是新时期单位管理的重要内容,信息化管理对单位来说必不可少,快速建立有效有信息通道,是事业单位迫切的要求,进行设计时一定要了解每个单位具体要求,熟练掌握系统结构设计和数据库设计知识,这样才能创建出符合实际需要的信息系统,全面推进现代信息管理系统更新与发展。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 财务管理 信息化

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内部问题分析

(一)信息化需求不明确

所谓信息化需求不明确,就是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需要具备哪些功能,解决哪些传统方式不能解决的问题不明确,不清楚,提不出信息化系统功能需要。对于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人员来说,长期以来采用手工操作形成的工作习惯和工作方式已经根深蒂固,改为计算机联网操作后,工作方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在思维上需要一个较长的适应和转变过程。对于之前根本没有计算机操作经验的财务管理人员来说,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宏观构架是什么,需要遵循什么样的建设思路,需要注意哪些问题,能够解决哪些过去无法解决的问题,是完全无法想象的,也就提不出来有价值、可操作的对策。

(二)信息化制度不健全

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信息化工作由于单位具体情况各不相同,导致在内部管理及制度建设水平上也良莠不齐。从总体来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在制度建设上很不健全,存在着组织机构不完善,信息安全保障和信息资源库等制度缺乏系统性,难以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体系。

(三)信息化技术手段落后

在现代行政管理领域,大量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应用,己经革命性地改变了管理方式和管理思想。但在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领域,由于缺乏足够的重视,以及自身机制问题,信息化应用程度参差不齐。

(四)信息化从业人员素质不高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不仅需要具备一般性的计算机软硬件知识,还需要了解会计学、管理学、统计学等多方面知识,而对于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而言,这方面的人力资源是非常匾乏的,特别是那种既熟悉财务业务,又掌握信息化技能的复合型专业人才,简直是凤毛麟角。对于那些长期从事财务管理的人员,虽然熟悉财务知识,但却几乎没有信息化方面的基本了解,完全无法向系统开发商准确提出行政事业单位的需求,导致开发商与用户之间难以形成有效的配合。另一方面,普通的信息化从业人员也很难同时掌握财务方面的专业知识。这种知识结构上的缺陷导致了财务管理信息化从业人员的素质普遍达不到应有要求。

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外部问题分析

(一)缺少统一的规划指导

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实践来看,总体而言缺少来自上级主管部门系统性的规划和指导,由此导致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建设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一定的自发性和鲜明的个别性。

(二)上级主管部门缺少技术监控手段

行政事业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对基层单位的财务管理和决策,必须基于充足、有效的信息,而取得这些信息必须来自于一个有效的技术平台和制度设计。由于在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信息化中,缺少一个系统的、可控的信息来源平台,上级主管部门对于来自基层单位的财务信息及其质量都无法判断其有效性――特别是当基层单位有意识地对财务信息进行设计时更是如此。

(三)信息化管理制度不健全

行政事业单位比企业的“条条框框”更多,但在实际管理的细节方面,行政事业单位却往往不如企业管理的规范、完善、高效。在财务管理信息化方面同样如此。

(四)财务软件安全稳定性较差

财务管理软件是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网络化的基础和前提。财务软件功能越齐全、计算越准确、操作越方便、保密性越强、网络兼容性越高,就能大大减少在财务管理信息化过程中的各种障碍,加快信息化进程。但是,现有的各类财务软件在使用过程中还经不起实践检验,常常出现系统稳定性差、兼容性不足等缺陷,甚至出现数据丢失、相互干扰等问题,给财务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三、解决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问题的对策

(一)解决内部问题的对策

1、科学分析明确信息化需求

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从本质上讲,是基于科学管理的思想,依据财务管理的要求,充分理顺内部管理关系,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业务进行流程再造,使之更加科学、高效。因此就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必须从本单位实际出发,按照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要求,对财务业务流程进行科学、细致的分析,适当加以调整,在通过信息技术予以重新展现的同时,依托信息技术的优势找出过去依靠人工手段很难解决的问题,形成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需求。

2、建立健全信息化制度

所谓信息化制度建设就是要建立健全行政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信息化条件下与之相适应的各项管理制度。由于财务管理的环境发生变化,相关的管理制度必然要随之进行修订和调整。如果把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在广义上分为“软件”建设和“硬件”建设两个部分,那么管理制度建设就属于“软件”建设的部分。只有建立完善的信息化制度,才能保证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顺利进行。

3、改进信息化技术手段

有效、准确的财务信息必须来自于技术先进的财务信息处理平台。如果没有先进的技术手段,在信息量非常巨大的情况下,要获取有效、准确的财务信息是不可能实现的任务。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必须依据统一的技术标准,建立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财务管理信息平台,并且根据信息技术发展,不断更新。

4、加强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

人的因素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因素。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归根结底要依赖于这一领域信息化人才队伍业务素质的提高,以及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因此,必须加强对财务管理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和激励,打造一支综合素质过硬、业务娴熟的人才队伍,才能促进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二)解决外部问题的对策

1、完善信息化建设规划和规范体系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不同级别、不同类型的行政事业单位,情况非常复杂。必须从全局角度,充分考虑大至国家,小至一个具体的行政事业单位的不同需要,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规划,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自上而下的财务信息采集问题,以及自下而上的财务信息共享问题。从现状来看,即便基层单位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子系统不能很快做到统一,但也必须对子系统的数据接口提出规范性要求,以解决数据共享的问题。

2、信息系统设计为监控服务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不仅是要解决财务信息的采集和统计问题;更重要的是对行政事业单位经济活动的合理性、合法性进行监督和管理。因此,在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规划与设计过程中,就必须充分考虑对行政事业单位经济活动中一些关键业务信息的实时采集,以使上级主管部门对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从事后监督转为事中监督。

3、建立健全系统管理制度

从管理学的角度,无论多么先进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其本质上都只是属于“硬件”系统,还必须有一套与之相对应的“软件”系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管理制度,来保证这套信息系统的顺利运行。特别是有一些通过技术手段很难克服,或者根本不可能克服的问题,是必须通过管理制度来进行解决的。上级主管部门在管理制度的设计中,必须从全局角度出发,建立起完善系统的制度体系,以保证信息系统所采集数据的有效性。

4、提高财务管理从业人员素质

为保证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得到充分的使用,发挥最大效率,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上级主管部门必须对财务人员的基本素质、上岗条件和后续教育培训等方面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并采取切实措施,保证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不断提高,与信息系统的发展相适应。

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作为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行政事业单位“人、技、法”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为了能够更好履行职能,就必须借助信息技术平台,进行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本文针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现阶段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案,希望对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实施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宇蕊.新型政府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路径.求索,2008,11:29-31

第6篇

【关键词】信息失真 原因 建议

人类步入现代文明后,对信息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行政单位信息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内容之一。及时、有效的政府信息有利于社会准确地了解政府资金使用情况,从而对其政绩作出客观的评价。但是,政府会计方面的原因,导致部分政府信息严重失真,给政府合法性、政府的资源配置能力和政策能力等造成了消极的影响。

一、行政单位信息失真的原因

1.部分地方单位的会计人员专业水平较低,缺乏职业素养。部分地方单位用人制度不规范,导致其会计人员学历水平较低,甚至初中未毕业,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的人员更少之又少。地方单位会计人员专业技能缺乏,导致其提供的会计信息错误和纰漏较多,难以准确反映政府部门相关信息。同时,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缺失,法律意识淡薄,容易受眼前利益诱惑,或接受领导违规指挥,而出现做假账以美化政绩、抽逃资金等违法行为,使得行政单位信息与实际严重脱离,现象滋生,给群众获得准确、客观的行政单位信息造成了障碍。加上这些会计人员获得后续教育及培训机会较少甚至没有,使得这些问题更加难以解决。

2.采用收付实现制作为会计核算基础。目前,仍然采用收付实现制作为核算基础,收付实现制是指对于单位的一切收入和支出都要以款项的实际收到或付出为标准来确定,这使得行政单位的资产、负债、收入与支出难以得到全面、完整的反映。

一方面,行政单位只有在实际支付现金时才能确认支出,而实际已发生却未支付现金的支出却未确认为负债,这导致了政府的“隐性负债”。我国行政单位的债务构成除了国债外,还包括向国际组织及我国的金融机构介入的款项,在收付实现制下,行政单位信息只反映了当期本金数,却没有反映应由本期负担而由以后期间支付的利息。潜在债务在收付实现制下未能反映在行政单位的财务报表中,掩盖了可能的债务危机,可能导致行政单位作出错误的决策,影响群众对相关信息的准确理解。另一方面,收付实现制导致行政单位的资产确认时间延迟。收付实现制下,如果材料采购跨年度发生,在本期已经收到材料而款项尚未支付的话,那么材料就不能确认。在总预算会计中,由于实行收付实现制,政府只有在实际收到拨款单据时才能够按照拨款金额确认和计量购入的资产和财政支出。而收到拨款单据的时间往往与资产、财政支出应该确认的时间有差异,因此导致了资产确认时间的延误或提前。

3.会计计量属性采用历史成本。对于资产的计量,《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第十九条规定:“各项财产物资应当按照取得或购建时的实际成本计价。除国家另有规定外,一律不得自行调整其账面价值。”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各项资产的价值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完全采用历史成本计价,无法确切反映资产现时价值。关于固定资产折旧,《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第二十四条规定:“行政单位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这导致政府信息无法真实反映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虚增了资产价值。

4.内部控制不完善,责任不明确。目前,部分政府还未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各部门人员之间权责不明确,例如会计、出纳集于一人,将财务部门和审计部门合并致使内部监督部门不独立等,混乱的内部控制引发了诸多问题:业务审批流程不完善,容易导致领导滥用权限;资产管理不完善,对政府资产处置缺少控制,造成国有资产大量流失;预算缺少控制程序,内部预算与上报财政预算不一致,造成预算、决算“两张皮”的问题;对信息系统管理和维护缺少控制活动,出现信息被篡改、不能及时更新等问题。缺失的内部控制引起政府信息的混乱,与实际逐渐脱节。

二、解决行政单位信息失真的建议

1.加强会计人员队伍建设。首先,行政单位应改进用人制度,通过公务员考试等途径招聘具有一定会计专业技能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的会计人员,或由上级部门定向分配,以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会计人才队伍,从而保证政府信息质量。其次,行政单位应充分重视会计人员的技能、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培训工作,使得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与时俱进,职业素养、法律意识不断强化,确保行政单位信息的准确性、客观性。

2.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相结合,并最终过渡到权责发生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财务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采用单一的收付实现制已经显得力不从心,因此循序渐进引入权责发生制将成为必然趋势。权责发生制要求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已经收付,都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都不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在此前提下,政府的资源存量和未来责任将得到客观反映,资产、负债的变化得到如实反映,有利于行政单位加强对资产和负债的管理,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降低财务风险。权责发生之下的行政单位信息与决策的相关性更大。

3.历史成本与其他会计计量属性相结合。政府会计在采用历史成本的同时,应结合可变现净值、公允价值等计量属性,使资产价值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而不断更新,以客观反映资产价值,降低由于信息失真或延误而带来的损失。

4.强化内部控制。政府各部门应不断完善内部控制机制,明确各自的职责权限,严格执行内部牵制制度,建立合理的业务审批流程、资产管理制度和预算制定、执行机制等,确保政府信息的客观、公正。

5.定期披露政府信息,加强群众监督。定期披露政府信息,增加行政单位信息的透明度,通过群众监督发现行政单位信息中存在的问题及疏漏,这样才有利于进一步完善行政单位信息,使政府信息逐渐符合实际,真实地反映政府资源存量和使用情况。

参考文献

[1] 黄鑫,郝向华,王红霞. 谈我国政府会计核算的会计基础[J]. 山东经济,2006(4).

[2] 章羽. 以知识管理解决政府信息失真问题的对策与建议[J]. 兰州学刊.2008(5).

第7篇

关键词: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

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是指管理层运用预算工作对旗下各部门、各单位的财务资源及其它资源进行配给、考察和操控,帮助其有效完成运营活动,实现此前所定的经营管理目标。全面预算管理现在已经是事业单位重要管理形式之一。它通过对资本、信息和人才的整合,清晰适当的权力搭配,实现单位资源的合理配置,进而对事业单位各方面的最终决策提供支持,实现资金利用的最大化。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由此可见。

一、工作难点

(一)预算编制阶段

按照我国《预算法》中的相关规定,预算编制应当遵守国家编制预算的原则,按照编制办法和程序进行,是企事业集团进行财务及各种预算的主要活动。也就是说预算编制是预算管理的根基存在,其水平高低将直接影响到预算管理水平的高低。我们大部分的事业单位在预算编制过程中,缺乏和各部门有效的合作,并且上级所给时间较少,所以采用了一些比较不科学的预算方法。例如调整预算方法,这种方式是以前一年单位所花成本为基础,结合预算期业务量高低及相关成本因素,来调整原基数高低的一种预算编制方法,是一种传统的预算方法。这种方法往往缺少针对性,当管理层希望用预算来控制成本时尤为明显。零基预算同样也是现在事业单位的常用方式,不过它所带来的繁重的工作量和高昂的费用无一不让管理层感到头疼。

(二)实施过程中所暴露出的问题

具体实施阶段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三:一是管理层重视程度不够:这体现在财务部门对财务预算的意识浅薄,认为凭借以往经验留下来的东西就可以帮助管理人员执行预算,没有想到去形成一个整体化、先进化、合理化的预算管理模式,从而没有严格去实行预算安排;二是执行过程中资金的混用,具体实施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水渗不满碗,资金空缺的现象,于是有了管理人员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导致各种基础支付和加权支出的混用,使整个资本系统混乱,分不清资本的来源与流出;三是预算的纪律性受到冲击,这主要是指公用资金被挪用方面。某些执行人员在接受财政拨款后,没有严格执行,而是揣入自家腰包,形成个人或部门的小金库,或者虚报具体资金,增加了大量的无效支出,给整个预算管理带来巨大冲击。

(三)后期缺乏有效的考核制度

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必须建设一些合理完整的预算实施评价制度和业绩成果考核机制,因为这可以帮助管理层对今年的预算实施状况进行评价与结果分析,对明年的预算编制提供指导依据。而我们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中,没有对应的监督机制和预算实施评价制度,所以也没有实打实的业绩成果考核机制。仅凭一堆虚的考核制度,自然也谈不上对资金的流入和流出的重视程度,减弱了对资金的控制力,导致预算管理中资金的利用效率低下。

二、关于对工作难点的几点建议

有问题不怕,怕的是发现了问题不去找解决办法,笔者针对以上3个方面的问题提出了以下的解决方式。

(一)编制阶段

事业单位里的高产项目应该由前置审批和后置审批两方面组成,预算编制的进行应该要满足业务、人事、资产等各个方面的要求,还要在编制之前就做好各种类型资料的整理和收集。倡导不同部门间的互相交流,考虑不同年的执行情况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简明来说就是 :第一,古语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预算编制的粮草就是“清查资产的流入和流出,债务关系 ,查验财产损失,还有单位收支情况”等。第二,确定预算编制阶段负责财务的责任人是否合格。该责任人负责整个部门当年的预算,责任重大。第三,财务会计人员必须查核来往资金,保证单位是否能够完成今年预算计划。同时具体到各个实际工程中去,事业单位进行工程预算时应该参考《项目章程》中的相关要求,明确督察权和重大问题的决策权的归属人群,并且设立奖励制度 ,鼓励旗下各个部门齐心协力为单位做出贡献,完成预算编制。

(二)实施阶段

预算管理模式的选择是预算管理中的基础问题,是管理层应当首当其冲考虑的问题。而以成本为核心的预算管理模式是事业单位的经典管理模式,是应该普及的一种模式。针对资金混用的情况,笔者建议应该设立收入专户和支出专户两种专户,分别授予不同的功能,严格区分、隔绝两者。同时预算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预算管理不仅要保证预算的顺利执行,更有责任保证预算的真实性。设立事业单位里的“廉政公署”督察部监督,并建立预算执行分析机构定期向单位汇报本单位的预算资金的使用情况,两相配合以保证预算的真实性。

(三)成效考核制度的建立

一个完整成效考核机制的建立不仅可以让单位高层了解到过去一年来,单位预算的实施情况如何,更能明晰单位各部门甚至各员工的工作情况,从而通过实施一些赏罚分明的福利机制例如:出国旅游奖励(年度表现最好的三位先进个人予以的奖励)、年终奖励(根据一年内的表现确定额度)、项目完成进度奖励(同上)和记过制度来鼓励优秀的员工或部门更加优秀,稍微逊色一点儿的员工或部门能为单位更多的奉献自己的努力。同时考核制度的建立也是对别有居心人的一种威慑,使单位主体重新把握对资金的控制强权,有利于强化预算管理中的资金利用效率。

参考文献:

[1]张淑敏.探究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难点及解决思路[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5,07:77-78.

第8篇

关键词:科学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壁垒

一、科学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信息化的必要性

科学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信息化是通过先进的网络、软件等技术,把内控流程化、技术化从而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提供瓤丶际踔С郑把内控作用充分发挥,使内控从制度层面落实到执行层面。

(一)降低运行成本

科学事业单位具有其独立的特性,兼具公益性。人员构成比较复杂,有编制人员、合同制等人员,需要不同口径管理。资金来源渠道多样,有财政拨款、单位自筹、企业联合开发等途径。科学事业单位承担各级课题、基金、平台,拥有大量专利知识产权,科研开发,成果转让。各种课题、基金、科研开发就有周期性、延续性、规模性、保密性。以上复杂的人员结构、多元化资金渠道、复杂的业务工作,没有科学、现代化的内控信息化管理,将在整个科研单位形成管理的瓶颈,不能有利的协助科研团队。有效的内控信息化管理将降低运行成本,为内控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二)减少错误、避免舞弊

内控信息化建设是内控的利剑,使内控落实到行动,实现由权控改变为岗位职责控制。更有效的减少和消除人为操纵的因素。信息化内控建立,打破了原有内控体系的控制模式,全员参与,最大限度的控制单位业务及其过程,提高管理的信息的集成度、流转速度和透明度,避免不合理的人为控制,使事后适时的内控控制模式向事前、事中、实时控制转变,从而有效提高内控质量,实现内控目标,减少错误,避免舞弊。

(三)提供更加便利及时的管理运行模式

信息化建设充分体现了时效性,不受人员、地点、时间的限制,尤其是近几年手机APP的开发,为信息化建设实现移动办公,实现实时办公。

二、科学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一)环境建设

科学事业单位内控信息化建设的前提是环境建设。环境的建设包括政策层面和人员层面。

1. 政策层面。政策层面的支持,是科学事业单位内控信息化建设的原动力。科学事业单位不同于企业,企业内控建设的原动力是提高经济效率,减少成本,增加利润。科学事业单位人员经费、科研经费都是财政拨款,原动力不同于企业,缺少主动性,必须政策层面的要求,才能启动信息化建设,才会有经费进行信息化建设。

2. 人员层面。只有科研事业单位高层管理人员和科研人员对内控信息化建设得到认可,形成统一的认知,内控信息化建设和运行才有效。科学事业单位的高层管理人员对内控信息化的态度,决定着内控信息化建设的执行力度。科研人员对内控信息化的认可、支持才能使内控信息化建设执行顺畅。

只有大环境得到认可,才能推动内控信息化在事业单位的实施。

(二)人员建设

科学事业单位的信息化人员建设,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需要专业的信息化电脑软件技术人员、政策管理方面的人员和科研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有机结合。

1. 技术研发、操作人员。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信息化整个建立运行期间,前期平台的建设需要专业的软件开发人员,运行过程中需要专业的程序操作人员,后期需要专业的维护、更新人员。整个过程对网络技术、办公软件等操作人员的要求很好。

2. 政策管理方面人员。科学事业单位受政策影响,内部控制管理有特定的要求,如:仪器采购等需要进行政府采购,这些政策的管理人员必须与信息化建设运行的技术人员建立好沟通方式,在内控信息化建设运行过程中与政策相结合,设定好内控程序。政策的管理人员同时具有对内控信息化操作人员的监管职能、评价职能,内控信息化运行的有效性通过政策管理人员进行评价。

3. 科研人员。科学事业单位内控信息化建设就是让管理人员更好的服务于科研人员,为科研工作提供更好的数据、技术支持,因此,科学事业单位内控信息化建设离不开科研人员的参与。根据科学事业单位的独特性,课题等方面的研发,从立项到实施再到最后的结题和绩效评价都具有学术专业性,没有科研人员投入到内控系统,内控从源头就都是不专业,没有针对性的,起不到内控的作用。

三方面的复合性人才或相关人才具备,科学事业单位内控信息化人员建设才建立。才能从技术层面、管理层面、业务层面对信息化内控进行实施。

(三)技术建设

1. 软件:内控信息化操作软件是科学事业单位内控信息化建设的核心。软件的研发除具备通用的管理层面的研发外,还要根据科学事业单位的科研特点,对科研经费进行网络管管理,对科研课题成本考核、绩效评价、数据采集提供更加直观、量化的数据支持。

2. 硬件:电子化设备、网络覆盖构架、数据存储等设备的配备、建设是内控软件系统得以应用的硬件设备支持。信息化软件运行是否畅通有利,离不开与之相配备的硬件支持。

适合自身管理运行模式的内控信息化软件和硬件是内控信息化建设的重点、难点。需要前期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前期研发,后期需要不断地完善、维护。

环境建设、人员建设、技术建设三个方面构成科学事业单位内控信息化建设的基石,三方面相互关联、制约,涉及到科学事业单位的方方面面,合理把控好这些方面,将使科学事业单位内控信息化建设在科学事业单位运行。

三、科学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科学事业单位对内控信息化建设不重视

1. 对内控认识不足

内部控制的施行,在各个科学事业单位的进展层次不同,认识程度不同。有的单位停留在规章制度等条例性建设层,有的单位只把内控限制在财务控制方面,没有全面了解内控。内控是领导领军,财务牵头,全员参与。很多科研人员认为内控是与科研无关的事情,殊不知,内控信息化建设好,是提高科研团队效率的有利保障。

2. 对内控信息化建设没有概念

现阶段许多科学事业单位对内控信息化建设没有概念,了解很少。殊不知,内控信息化建设是内控更高层面的技术要求,是使内控从制度层面落实到技术层面的具体表现,是制度和技术层面的共同发挥作用的集合,两者建设完备才能充分发挥内控的作用。

3. 没有认识到内控信息化建设的优越性

科学事业挝恍畔⒒建设成功,将节约大量的人力管理成本。许多流程将通过网络实现,节约时间。系统化、程序化的管理将大量减少人为因素,防止舞弊现象的发生。信息化的建设,大量的数据通过信息化设备管理,对科学事业单位进行数据的整理、提前提供数据支持。信息化建设对科学事业单位是一劳永逸的工作。

(二)缺少专业信息化内控人员

内控信息化建设,人员的需求是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重要问题。科学事业单位人员编制有限,特别是科学事业单位,对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还达不到满足,不可能引进专业的或者专职的人员进行内控信息化建设。在现有管理人员中进行内控信息化建设,绝对不是容易的事,这对管理人员的专业要求相当高。

内控本身就是把握单位内部管理漏洞、舞弊等现象的工作,所以内控管理人员,尤其是内控信息化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人生观、价值观,具备专业的职业素养,对内控信息化管理中的不足及时维护,不能形成空设,发挥不了内控信息化的作用。

(三)资金方面、技术层面存在壁垒

1. 资金方面:内控信息化软件研发、硬件建设和日常维护、运行,对资金需求量较高。科学事业单位资金依赖于财政拨款,专门拿出资金进行内控信息化建设而非专业领域的投入,存在相当大的困难。

2. 技术层面:现阶段,企业信息化建设已经初具规模,但针对科学事业的单位的内控信息化系统很少。并且科学事业单位每个单位科研立项的角度不同,从原材料采购、仪器的需求、成本的核算、成果的转化、项目的审核都具有其独特性,需要针对每个单位建立独特的适应本单位自身情况的内控信息化管理操作系统。

综上所述,现阶段科学事业单位内控信息化建设刚刚起步,政策、认知、人员、技术存在很大的不足,没有形成规模和产业。

四、对策

(一)提高对科学事业单位内控信息化认识,充分体现内控信息化优越性

科学事业单位应把内控、内控信息化建设工作作为长期的任务,不是一时的任务。定期、分批组织各个层面的人员参加专门的内控培训,掌握最新动态和政策,从政策层面提高认知。

组织单位内控相关人员,到其他内控信息化建设较好的单位参观、学习、交流。我国现阶段科学事业单位内控信息化建设刚刚起步,但企业内控信息化起步较早,有的企业内控信息化建设已经出具规模,内控信息化在企业管理方面的优越性也充分体现。组织参观交流,对科学事业单位内控信息化建设是实践性的体验,是内控信息化运用、管理、优越性的充分体现,是科学事业单位必须进行内控信息化管理的有力证明。

(二)把科学事业单位内控信息化人员建设提到日程

科学事业单位内控信息化人员建设可以根据单位自身情况,前期聘请专业内控信息化专家入驻,进行专业辅导。运行期间内控信息化人员需要不断参加培训、学习,掌握新技术。设置专职或兼职的信息化管理运行人员,合理利用现有人力资源,与现有管理岗位相融合,设置好职责权限,减少内控信息化人员管理人员舞弊现象。

(三)结合单位自身情况,对科学事业单位内控信息化合理开发

1. 依托专业的社会机构

我国现阶段,许多社会机构具备内控信息化建设的能力。事业单位可以选择这种专业的团队,结合对本单位实际情况,对内控信息化建设进行研发、运行、管理。其优点是更具有专业性,而且符合内控建设的要求,由专业团队对自身不足、内控漏洞进行设置。其缺点资金需求量大,日后维护受开发单位限制。

2. 自主开发

大型的科学事业单位自身拥有专业的信息化部门,具备自主研发内控信息化平台的能力。可以根据单位自身情况合理建设内控信息化平台。中、小型科学事业单位可以依托同行业或具备自主研发的科学事业单位共同联手开发内控信息化平台。自主研发前期投入、摸索可能很困难,但单位拥有自,后期的维护、运行成本低。自主研发,需要单位自身具有很高的内控意识,敢于发现自身管理漏洞。

3. 合理利用现有资源

对于资金规模、信息化技术有限的科学事业单位可以合理利用单位现有资源。科学事业单位在预算、采购、资金支付、决算、资产管理等方面建立了完善的网络体系,财务管理软件、人事管理软件、公务卡结算业务、网上银行等配套软件的合理运行、管理,能满足科学事业单位内控管理的许多方面。但现有资源比较零散,必须进行专业的整合管理。利用现有资源投入少、见效快,但只是满足当前管理的要求,不能充分体现内控信息化的优越性。

科学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不断地摸索中前进,但科学事业单位的内控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王永德,李艳秋.会计信息化下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问题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