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14 15:12:1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个人检视剖析材料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根据公司党委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关于开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题组织生活会的通知要求,9月**日上午,**支部召开主题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及主题党日活动。支部书记主持会议并代表班子作检视剖析,党委联系人到会指导,全体党员参加会议,入党积极分子、部门非党正副职中干列席会议。
**支部对开好这次组织生活会高度重视,把开好专题组织生活会作为党员干部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一次政治体检,作为检验主题教育成效的一项重要内容。会前,认真研究制定会议方案,集中进行学习研讨,深入开展谈心谈话,认真撰写检视剖析材料,并报公司党委审核把关,为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
会上,支部书记通报了2018年度民主生活会班子查摆问题整改落实情况,并代表班子对本次主题教育进行检视剖析,重点查找了理论学习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干事创业敢担当等5个方面问题,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深挖问题根源,提出整改措施。随后,支部书记带头作个人检视剖析,带头开展自我批评,诚恳接受班子成员提出的批评意见。支部其他委员和全体党员逐一进行检视剖析,相互开展批评。大家在发言中,直奔主题,相互批评真点问题、点真问题,自我批评不遮不掩,见人见事见思想,达到了红脸出汗、排毒治病的效果。
党委联系人对组织生活会召开情况进行点评认为,**支部组织生活会准备充分,扎实有力,会风实、质量高、效果好。要求支部和全体党员职工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为开创**工作新局面强化保障。一要坚持不懈强化理论武装。切实原原本本地学、联系实际地学、领导带头学,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二要强化政治建设,践行知行合一。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把讲政治贯彻落实到**工作的各个方面;三要锤炼过硬队伍,夯实组织保障。要加强年轻干部的选拔培养,严格监督管理干部,着力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职工队伍;四要全面从严治党,发扬斗争精神。将集中性教育和经常性教育相结合、管好自己和带好队伍相结合、正面宣传和警示教育相结合,切实把管党治党要求落实到支部每一名党员、公司每一名员工;五要认真检视突出问题,积极开展整改落实。认真梳理吸收这次主题教育检视出的问题和收集到的意见建议,细化完善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时限,落实整改责任,防止说归说、做归做,只出题、不答题。
一、自我剖析
(一)围绕9月29日国家安全监察局局长黄玉治讲话精神查摆自己的不足。
针对重庆松藻煤矿发生的皮带着火熏人事故,吸取事故教训,重点从以下三点进行剖析:一是深刻吸取今年以来煤矿事故惨通教训,二是清醒认识四季度煤矿安全生产面临的严峻形势;三是抓好四季度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坚决防止事故反弹。
做好安全工作需要理论联系实际,虽然我有时也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能够及时、认真的学习有关政策,但不够系统,理论学习上还不主动,自觉性不强,缺乏全面的、系统的钻研精神。仅仅满足于有关安排学习,自觉主动地抽时间静下心来学习比较少,利用工作空闲和业余时间学习也较少,与工作关系密切的才学,与工作关系不大的少学,遇到问题才翻理论、寻政策,碰到需要才找依据、查资料。同时,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意识不强,没能把理论和实践紧密地联系起来,很好地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以后的工作,我会认真加以克服和改进。
(二)围绕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方面查摆自身不足
近日,又重新学习了个人的安全生产责任制,经过自我检视,发现自身还有许多不足,在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方面,虽然能够做到,但只求做到,不求做好。没有坚持科学的态度和求真务实的精神,兢兢业业地做好自己的工作,没有树立强烈的时间观念、效率观念、质量观念。没能做到今天能办的事不拖到明天,这一周能办的事不拖到下一周,用最短的时间、最高标准完成任务。
(三)围绕以往事故案例教训查找自身不足
今年以来,我公司大大小小发生了许多工伤事故,及涉险事故,5月份SA1103安装工作面连续发生4起工伤,最近又发生的七片煤仓溃仓及综采上巷跑车涉险事故,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说明我在安全管理上还有很多缺陷,虽在思想和行动上努力做到“在其位、谋其政、负其责”,但担当精神还需要进一步增强。主动作为不够,在具体工作中,开展工作的方式过于保守,力度上不够,思路创新不够。对于上级安排部署的工作虽然也能保证质量,但是基本上按部就班,没有新意,不能够做到创造性的完成工作。
(四)围绕深入开展“一反两检”方面,查摆自身不足
公司今年以来前后开展了“一反两检”活动,即大反思,大检讨,大检查工作。结合自身,感觉自己做的不够深入,只是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开展反思和检讨工作。认为写一份材料交差就完事了,没有将自己反思的问题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发生了磕手碰脚及零打碎敲事故,不能究其根源分析问题发生的原因,只看到表象,深究内涵。例如:发生了跑车事故,应该要想到其他地点是否有类似隐患,应该想到认真开展一次运输的专项检查工作。只是就问题解决问题,没用联想的方式考虑工作。
二、整改措施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一)提高安全生产意识
据历年事故分析,90%以上的事故,都是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安全工作的好坏取决于每一位职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提高安全生产意识主要以安全教育、安全培训及警示教育为主,安全教育培训工作重点应做到“以人为本”。坚持结合实际,精心计划,具体从职工的安全意识、职责范围和安全技术操作上下功夫。深入一线班组进行安全生产教育,让培训走出教室,深入基层,把知识与技能带到职工身边,提高了职工的安全防范意识,让他们在生产过程中对各种可能造成人身伤害的外在环境条件、不安全行为处于一种高度戒备和警觉的心理状态,从而防止事故的发生。
(二)确保近期、四季度、全年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
1、抓好安检员现场管理能力;及时了解安检员思想动态;发挥安检员现场主观能动性,做好安监队伍日常培训工作,提高安监队伍职业素质。
2、掘进工作面顶板管理为主,据统计百分之八十的顶板事故发生在掘进工作面,而且顶板事故是发生事故频率最高,并且我矿顶板为复合顶板,支护质量抓不好,容易发生顶板事故,以抓好支护质量监控为主,要求现场管理人员,现场监控确保每一根锚杆锚索,支护有效,经常检查巷道情况,对巷道量变形较大处,积极采取补强支护,做好现场“敲帮问顶”工作,严禁出现超割现象。
3、采煤工作面重点抓好两巷支护,以及留巷顶板监控工作。要检查好工作面气体情况,针对瓦斯管理,必须做到两点,第一杜绝火源,首先认真检查动焊手续,减少动焊次数,对可以不用动焊的,宁可增加工作量,增加工作时间,也不允许动焊,认真审批动焊手续;第二,做到瓦斯超限立即停止作业,针对工作面瓦斯超限,不管任何地点,一定要停止作业,采区措施处理,直到瓦斯降到允许范围,才允许作业;第三各种监控探头必须保证灵敏可靠,定期校验,显示数值准确,因探头悬挂地点为特殊地点,并能实现实时监测,因此这一点尤为重要。
4、抓好运输管理,一是辅助运输,采煤、掘进已无极绳绞车运输为切点,特别是皮带运输与绞车运输在同一条巷道内,以及斜巷运输,严抓“行人不行车,行车不行人”;二是抓好皮带运输,人员在皮带上工作,必须皮带闭锁,专人看护,重点在钢带机检修,及综采下巷人员打钻,装药放炮,及风筒吊挂处理风筒漏风人员。皮带保护定期检查,特别是关于人身安全的保护,如拉线急停、堆煤保护、烟雾保护、防护罩保护必须齐全可靠。
5、抓好机电管理,规范机电作业,严格执行机电有关规定,检修停电闭锁挂牌,坚持停电票、工作票制度,严格按照停电范围、工作内容进行检修工作,坚持停电、验电、放电工作,综采区电工检修要配戴便携仪,只有在气体达到允许范围,才能开盖检修开关。
6、抓好通风管理,对于无计划停电造成的停风,严格按照规定程序操作,掘进工作面坚持停风撤人的原则,采煤工作面,做好停风停产,检查气体工作,注意停风时,留巷的气体情况,按照规定进行排放瓦斯作业。严格执行“三对口”管理要求,确保实现瓦斯检查做到井下瓦斯检查牌板、瓦斯检查手册、瓦斯检查台账形成一致性,瓦斯检查人员严格按给定巡检路线进行瓦斯检查,并执行井下现场交接班制度;每天对回风及工作面瓦斯传感器进行现场检查,并将检查数值及日期填写至现场牌板内。
7、抓好地面安全管理,重点在运输区,机修厂、洗煤厂,做好起吊作业安全、防止高空坠物、机械运转安全工作,做好冬季采暖安全工作,严禁使用明火取暖。
【关键词】数学学习;深度思考;真正发生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16-0037-03
【作者简介】魏芳,江苏省常熟市石梅小学(江苏常熟,215500)教科室副主任,高级教师,苏州市名教师。
小学数学教学应基于儿童已有的认知经验与知识水平,引导他们展开积极有效的数学思考活动,以促进他们数学素养的全面提升。儿童的数学学习质量与其数学思考的深度密切相关,儿童数学思考的深度则取决于他们巩固、转换和内化信息的能力。检视深度思考的内涵,探寻促发儿童深度思考的路径,对于儿童的思维发展、素养提升等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直面现象:剖析影响深度思考的因素
教学苏教版四下《梯形的认识》一课,有这样一道练习题:一个直角梯形的上底长2厘米,腰长10厘米。如果上底增加6厘米,这个直角梯形就变成了一个正方形。这个直角梯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学生出现的错误主要有这四类:(1)毫无目标,不会表征。(2)目标不明,表征错误。(3)部分信息表征错误。(4)表征正确,解答错误。其实,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他们进行深度思考的过程,需要经历“分析表征理清关系解答反思”渐次推进的过程,任一环节失误都会导致问题解决出现差错。经过分析,笔者认为,学生出错主要存在下述原因:
1.核心概念缺失,理解偏颇。
核心概念的形成主要依据直接经验,从大量的具体例证中,通过归纳抽取一类数量关系或空间形式的共同属性,并把其本质属性推广到同类事物中。学生对“两腰不等”这个核心概念把握不准,对“上底增加6厘米后变成正方形”和“梯形周长”的意义理解出现了偏颇。
2.前拥知识经验断裂,无法迁移。
前拥知识经验是指学生在进入新的学习与思考之前,已经积累的知识、技能、解决问题的策略等。学生在思考过程中,常常会借助他们的前拥知识经验,把信息组织成有助于其迁移的概念框架,以便把已有的知识应用于新情境,更快速地解决相关问题。有的学生不会表征信息,不能在条件与问题之间建立起联系,经验链断裂;有的虽然在经验库中找到了对等的前拥经验,但不能与新情境完全对接,经验迁移失败。
3.精细加工策略失当,联结差错。
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学习的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学生不能在正方形与直角梯形、梯形周长与正方形周长之间建立起正确的意义联系,导致其记忆策略、视觉想象策略、联系实际策略失当,而这关系到深度思考的核心要义。
二、检视本质:深度思考的意义解析
学习是通过思考或亲身经历获取知识、技能、态度、心理概念或价值观的过程,也是促成脑记忆的可测变化的训练过程。就思考的层次来说,大致可以分为简单思考和深度思考。
简单思考是浮于表层的,不需要反馈或纠错,只需要机械思考。
深度思考是相对于简单思考而言的。新知识或技能的获得必须经过一步以上的思考与多水平的分析或加工,以便学生可以用改变思想、控制力或行为的方式来应用这些知识或技能。
1.触及本质。当深度思考发生时,大脑较为活跃,一般而言,会理解、保持、应用得更好,更能触及知识的本质与内核,有利于认知结构的系统建构。
2.注重背景。深度思考需要基本的背景知识,它比较耗时,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决心,过程和结果经常受批判性评论或其他观点的影响,需要详细而精确的加工程序。
3.高水平综合。深度思考是一种高水平思考,需综合加工,融入抽象性思考、发散性思考、创造性思考和批判性思考。与主要发生局部学习的简单思考相比,深度思考时大脑的活动更具有发散性。
三、策略架构:让深度思考促发儿童主动生长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指出:教学某些知识领域,并不是带着学生去铭记已有的结果,而是要教他如何去参与知识获取的过程,其核心要素就是深度思考的参与。
(一)深入教材,以结构化的视角关联核心知识
布鲁纳说:“获得的知识,如果没有完整的结构把它关联在一起,那是一种多半会遗忘的知识。”数学教学以数学内容为核心,帮助学生建构符合其认知需要的、具有思考价值的核心知识体系。
1.横向铺展,凸显数学知识的核心内涵。
数学知识的横向联系,主要是指数学各知识领域之间的联系,也指不同内容和方法之间的实质性联系。即在教学一个核心概念时,要把知识看成一个整体,不仅要知道这一概念在整体中的作用,还要知道这一概念受到哪些概念或过程的支持。
4.5×1.24.5 7.2×1.47.2×0.9
0.63×0.90.63 0.9÷1.80.9÷0.5
教学苏教版五上“小数乘法和除法”单元,复习小数乘除法计算时,可以借助上述题组引导学生开展多层次的思考活动:(1)整体感知,把握特点。学生独立比较,发现这组算式的整体情况,将小数的乘法与除法有机地联通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2)分类梳理,思考联想。运用分类与比较,引导学生梳理显性思考,整体沟通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同时,梳理隐性规律,让学生体会到乘除法之间的可逆性。(3)反思策略,凸显本质。回顾思考过程,凸显习题的本质内涵,促进学生系统掌握小数乘除法的结构特点。这样,将知识横向铺展,串成线,连成面,结成网,在比较中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同时,还能渗透分类比较、抽象概括等隐性的数学思想,有助于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感悟思考策略。
2.纵向贯通,建立数学知识的结构体系。
数学知识的纵向结构,既指所学知识与已有知识以及后续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系,也指核心概念和方法在不同阶段的呈现方式和研究重点。
教学苏教版四下《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一课,四边形的认识是由浅入深推进的――直观认识四边形认识长(正)方形的特征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具体如下:(1)基于经验,探索特征。在低年级认识四边形时,主要是引导学生从整体上观察比较,感知图形的特征,并用形象的语言来描述。三年级研究“长(正)方形的特征”时,主要是从边和角两个层面来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与关系。(2)迁移方法,研究特征。四年级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时,重在激活学生已有的探索经验,使他们在迁移中自主发现、归纳特征,理解两种平面图形的关系。(3)逻辑串联,提领脉络。在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之后,组织学生对学过的四边形进行纵向梳理,初步感悟“图形的内涵增加,外延逐渐缩小”的结构特点。在教学每一个知识点时,若能穿透时空将知识纵横相连,将有利于学生建构更完备的知识体系,为他们进行深度思考提供认知储备。
(二)深度思考,让数学学习真正发生
深度思考就是思维的深加工,也是学生巩固、转换和内化信息的过程,它是通往理解、领悟、运用的通道。教师要引导学生将原始资料加工成条理分明、完整和有意义的知识,并联结到他们现有的认知结构上,触发其深度思考。
1.全面觉知,个性化表征信息。
脑科学研究表明,觉知是意识到发生在周围的事情,这意味着接受环境可以通过观察、感觉和倾听来实现。教学苏教版四下《行程问题》,有这样一道例题:小明和小芳同时从家出发走向学校(如图1),经过4分钟两人在校门口相遇。他们两家相距多少米?
学生在思考与探索中,需要经历“动作表征图像表征符号表征”的过程,理解关键信息的意义,为深度思考搭建阶梯。多种表征方式可以直观地帮助学生理解,如用“”表征相向而行,用“ ”表征相背而行,为理解“行走的路程和”提供形象的辅助工具;用“”表征同向而行,为理解“行走的路程差”提供直观的图式支撑。
2.从分析到综合,外化思考过程。
学习理论认为,分析到综合的过程是让学生先了解整体和各个部分,然后重组或创造出一个新的整体。学习不是忙于吸收知识,而是将知识进行编码,从而转换成有意义的材料。语言是思考的工具,要培养学生规范有序的表达能力。如:“根据( )和( )可以求出( )”;“要求( )就要知道( )和( )”;“我是先算( ),再算( ),所以( )”……这样的表达模式能为学生的有序思考提供支架。同时,应培养学生有序地分析与综合的能力,如从众多条件中选择相关条件,把有用的信息适当组块,联结成解决问题的关键因素。另外,还要借助数学语言,外化学生的分析过程,展现信息的有效组合,触发其深度思考的发生。
3.策略迁移,内化思考方法。
迁移应用的本质就是将习得的思考方法内化为自身的策略思想,能够应用所学的思考方法来解决相关问题。这不是单纯的知识再现过程,而是创造性地转化信息、展示自己的思考,并进行更为精细和有效的学习的过程。苏教版五上《解决问题的策略:列举》一课有这样一道例题:王大叔用22根1米长的栅栏围一块长方形花圃,怎样围面积最大?学生在解决这个问题时,需要经历“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解决问题回顾反思”的全过程,理解列举的本质是把符合要求的答案一个一个有序地列出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在此基础上,出示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的策略解决问题。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真切地体会到这类问题的共同之处,感悟到列举策略之于解决这一类问题的价值,有效地内化思考的方法。
4.同化联结,建构思考模型。
学生在遇到一个现实的问题情境时,如果能主动激活和提取头脑中的模型经验,就能顺利地解决问题。条件化的知识是经过同化与联结加工的知识,最容易被激活和提取。教学苏教版五上《多边形的面积》一课,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时,是把平行四边形剪拼转化成长方形,根据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得出的。探索三角形的面积时,学生对先前的经验进行联结加工,建构起转化的思考模型,由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而得。探索梯形的面积时,先前积累的模型经验再次被激活,且更加牢固,学生能顺利运用拼合转化的思考模型推导出它的计算公式。最后,通过纵向联结将图形之间的关系以及推导方式的共性进行梳理和沟通,建构起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的思考模型(如图2)。这样的思考模型也能为以后推导圆的面积、圆柱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公式提供基础。因此,同化是内容的中心,是信息以个人方式内化,是内容或技能与个人的联结,是个人成长和转变的关键。
学习可以看作由“表层结构”向“深层结构”转变的过程,深度思考是其中最关键的要素。学习需要将新知识的学习固定在学生的背景知识上,当前拥经验与新信息有效联结时,意义形成就会更有力量;当学生能用准确的数学语言有序表征信息时,就为其内化应用提供了思考的阶梯;当学生成功地激活和提取条件化的知识时,思考模型正在建构与联结,这才表明他们深度思考了,如此,学习便真正发生了。
【参考文献】
[1]约翰・D・布兰思福特.人是如何学习的:大脑、心理、经验及学校[M].程可拉,孙亚玲,王旭卿,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2]Eric Jensen,LeAnn Nickelsen.深度学习的7种有力策略[M].温暖,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自幼浸润书香世界,现移居海外创作
1957年严歌苓出生于中国上海,在安徽马鞍山长大,自小生活在书香世家。祖父留学美国并获得博士学位,回国后曾在厦门大学教书,是当时著名的翻译家、作家。父亲是作家,母亲是演员。
严歌苓从小耳濡目染,热爱写作,她激情投身火热的生活,写下了一些诗歌、短篇小说,随后于1980年发表电影文学剧本《心弦》,次年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成电影。严歌苓在上海电影制片厂的写作楼遇到作家李准的儿子李克威,门当户对与相同的写作背景使得严歌苓和李克威很快相恋并结婚,不过,没过几年她就收到丈夫的离婚通知书。
29岁那年严歌苓进入鲁迅文学院作家班,同班同学都是日后中国最红的作家:莫言、余华、迟子建……随后她自学英语奔赴美国,端盘子、当保姆、做服务生,之后邂逅美国外交官劳伦斯,跟着外交官丈夫游历了很多国家,现在居住德国柏林,过着充实的写作生活。她说:“哪里有中国人,就会有中国人的故事。所以不管我在哪里,我写的都是中国人的圈子、中国人的生活。因为这是我自己能够体验到的生活。”
她的作品“翻手为苍凉,覆手为繁华”
严歌苓善写女性角色,喜欢把她们安置在特殊环境中,展现人性,演绎悲欢。严歌苓笔下的女性,大多游离于都市或乡村边缘,作为社会上的“失败者”,过着一些常人无法感受的生活,甚至是传奇性的经历。严歌苓坦言,自己之所以钟爱刻画女性角色,是因为女人比男人更有写头,她们更无定数,更直觉,更性情化。
在《娘要嫁人》中,蒋雯丽扮演的“寡妇”齐之芳带着三个孩子一路坚强为生活拼争,并执着追求属于自己的真爱,蒋雯丽认为,“严歌苓写人物特别好,虽然她写的都是女性,共同之处就是爱美,因为严歌苓自己爱美,她笔下的女性一个个都爱美,还都很倔强,特别坚持自己的个性,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为爱情而奋不顾身,敢爱敢恨”。
严歌苓的文学作品里面传达一种特定年代独有的疼痛感,以及女性对于爱情的拥抱和割舍,这两大主题通常密不可分。《穗子》写的是一系列相关的部队大院的故事,关于女人的故事,集体与个人、爱情与自由。严歌苓的小说,非常适合女性读者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好像作品中的人物在和自己对话。
严歌苓善于抓住一些细微的、一晃而过的心理情境,并给予特写。《少女小渔》的最后,小渔的那个自私功利的男友在窗外狂按汽车喇叭,而和小渔假结婚的白人老头在屋子里正犯着病,小渔显然于心不忍,可是她必须走了……这一刹那,新生活和将死的生活分成两条路,女人的善良、爱情的若有若无、华人移民的尴尬处境……统统在这一刻撕裂、爆发。整部小说,就是为这华彩的结尾做铺垫,很有力度。
严歌苓的作品对小说内在的人物形象掌控得炉火纯青,较多地展示了“无根的群体”,即在失去母族文化庇护的情况下游移在两种机制边缘之间的边缘人。这些人物形象的身上仍旧散发出人性的光辉,体现了极致环境下人性的美好。此外,她也擅长描写海外移民的种种生存状态和心态,小说中的主人公大都与作者一样将自己连根拔起,再往一片新土上移植。作者本身独特的经历写出了移民的遭遇与困惑,也写出了这些人深藏心底的人性美。
为了把戏剧冲突较强的故事写得贴切,严歌苓选择与故事中人物类似的人多接触,走访各地采访,搜集素材。写出了《陆犯焉识》《天浴》《金陵十三钗》《白蛇》《老师好美》《寄居者》《第九个寡妇》《穗子物语》《一个女人的史诗》《小姨多鹤》《赴宴者》《扶桑》等代表作。
将近40万字的《陆犯焉识》,是严歌苓创作史上的一部重要转型之作。作品以其祖父严恩春为原型,表现了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在动荡变革时代中对良知责任的坚守,检视了残酷岁月里生命可能达到的高度。她的文字精确绝妙、温情练达,大有“翻手为苍凉,覆手为繁华”之概。
新小说《舞男》是严歌苓从朋友那儿听来的一个故事,说有位台湾来的富婆在上海居住时,常去舞厅跳舞,结果爱上了一位舞男。如果单是这样一个故事未免落入俗套。严歌苓的高明之处在于小说中又塑了一段民国时期诗人石乃瑛和的乱世情缘。小说中因为财富的不对等,导致性别主导地位的对换,引发了许多对人性的有趣观察。严歌苓说,为了写好这个故事,她还专门去定制了几套旗袍,请了专业舞蹈老师,到上海百乐门舞厅学习舞蹈。
值得一提的是,《老师好美》和《妈阁是座城》是严歌苓所有作品中难得的两部触及当代生活的小说。从《妈阁是座城》的“赌场风云”,到《老师好美》的“校园之迹”,这个跨度着实不小。严歌苓透露,写《老师好美》是受了好友姜文的启发。“在一次闲谈中,我听姜文说,网上有一个校园题材的故事挺好的。我看了一下,觉得它跟我想象的校园生活完全不一样,有点吃惊。”之后在姜文的介绍下,严歌苓又来到毗邻中山公园的北京161中学“卧底”,体验校园生活。就这样,她先后在全国的5所高中体验生活,惊异于高三学生每天面临的压力。严歌苓说:“我不是社会学家,但我希望在我的每部作品里,都能剖析人性,能触及人性的幽微之处。”
作品故事性、画面感强,一经问世便被改编成影视剧
严歌苓有多抢手?陈凯歌曾与顾长卫争拍她的小说《白蛇》,《灰舞鞋》的电影版权多年前卖给了姜文,《梅兰芳》《危险关系》请她做编剧,《小姨多鹤》《第九个寡妇》《铁梨花》《一个女人的史诗》等多部作品被改编成电视剧……
严歌苓的作品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文字的画面感很强,因而可以顺风顺水地带入现代影视作品的情节与场景。根据一段史料,严歌苓创作了小说《金陵十三钗》。金陵女子大学教务长魏特琳的一段日记披露:南京陷落的时候,日本人要求金陵大学必须交出100个女人,否则就要在学校驻军。当时有20多个站出来,使女学生们逃脱了厄运……严歌苓力图以虚构的方式,去呈现写实的意义:在小说里,她把故事的发生地放在一座天主教堂里,13名翻墙进来避难,庄严肃穆的英格曼神父不得不让她们住下来。日本兵来索要唱诗班女学生,秦淮河的梳上辫子,洗尽铅华,扮成女学生的样子,白衣黑裙,跟着日本兵离开教堂。把这部小说搬上银幕的张艺谋在电影中保留了这个故事核心,他说:“这是我20年遇到的最好的剧本,这样一个本子捏在手里,我常有一种如获至宝的感觉。”
r隔三年,张艺谋带着作品《归来》来兮。在严歌苓看来,《陆犯焉识》的“抗拍性”很强,人物命运跌宕起伏,横跨几十年。而老谋子则讨巧地截取了小说最后30页的内容,从后陆焉识出狱回家开始,通过一家三口生活,以小见大,折射历史。
在美国,严歌苓加入了美国编剧协会。她以“华裔第一女编剧”的身份改编了自己的作品《少女小渔》和《天浴》,《少女小渔》让刘若英荣获1995年亚太影展最佳女主角奖。
文随时代、感情丰富、刻画细腻、注重细节、爱美唯美的艺术风格
尽力挖掘中国女性苦难中的人性光芒,这是严歌苓创作中的一个显著特点。
在严歌苓的作品中,田苏菲、王葡萄等女性是小说的绝对中心――一个女性在时代中经历种种虐心的折磨,这种写法构成了这位作家的独特穿透。她的小说和戏剧创作是同时起步的,却钟情于自由地写小说,并借鉴大师的戏剧手法。她认为好的小说就是给读者讲一个好听的故事。严歌苓的文学才华受到许多作家和学者的称赞,她能用有限的生活材料幻化出丰富传奇的人间故事。“一位不凡的女作家,一个令人惊奇的故事。”英国《泰晤士报》如是评价。
著名作家梁晓声认为严歌苓与我们的一些作家经验式写作不同,她的语言里有一种“脱口秀”,是对语言的天生的灵气。“我以为中国文坛要非常认真地对待严歌苓的写作,这是汉语写作难得的精彩?她的小说艺术炉火纯青,那种内在节奏感控制得如此精湛。她的作品思想丰厚,她笔下的二战,写出战争暴力对人的伤害,生命经历的磨砺被她写得如此深切而又纯净。”北京大学文学系教授陈晓明这样评价严歌苓的小说。
严歌苓年轻时在国内就系统地学习写作,后来在美国进修编写剧本,这样的专业训练,加之语言天赋强,所以她的作品读起来有着非常令人愉悦的节奏感,特别是中短篇小说,通常是寥寥几行就使开篇摆脱平淡,臻入紧张感,起承转合,突然一下子击打到你的心口里去,又温柔地治愈你。
严歌苓的很多作品都荣获了国内外各种重要文学奖项。《扶桑》通过讲述一个叫“扶桑”的中国少女被拐卖到美国之后的种种苦难经历,展示了中华民族坚强、隐忍而无私的精神特质。《扶桑》获得台湾“联合报文学奖长篇小说奖”,并成为2002年美国《洛杉矶时报》年度十大畅销书。
“我不敢写太近的戏,社会变化太快,我无法把握。过个10年,再来看一个人一段事,我觉得才可以看得清楚。”严歌苓说,“保持距离是为了看清社会发展,以及投射在人物身上的变化。”严歌苓的多重身份和丰富经历使得她的作品有一种张力,具有跨文化的价值。从《少女小渔》《金陵十三钗》到《小姨多鹤》《当幸福来敲门》,严歌苓被誉为最会讲故事的女性题材作家。“既有传统美德,又不被传统驯服,你可以说这是务实,也可以理解为对美丽生活的执着。”文随时代,感情丰富,文笔精妙,刻画细腻,注重细节,爱美唯美,这也许正是严歌苓的创作艺术与风格。
Yan Geling: A Prominent Chinese Story-teller
By Wei Zhiqin
A prominent, prolific Chinese writer, author of many novels, short stories and screenplays, Yan Geling ranked among the top 5 “most influential writers of 2015” and is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writers in the overseas Chinese writer community. Much of her work has been adapted for film and translated into many languages. She is currently represented by the Hong Kong-based Peony Literary Agency, a member of the Hollywood Writer’s Guild of America and the Writer’s Association of China.
Yan Geling was born in a scholarly family in Shanghai in 1957 and raised in Ma’anshan, Anhui Province, having a writer-translator grandfather who held a Doctor’s Degree from an American university, a writer father and an actress mother.
At 15, Yan Geling fell in crazy love with a military officer who was 15 years older than her, but the love story ended tragically. Yan Geling threw herself into the Counterattack in Self-Defense Against Vietnam in 1979 as a war correspondent. Coming back from the battlefield, she wrote stories of lucky escapes and ghastly deaths into her poetry and short stories, one of which was adapted into film by the Shanghai Film Studio, where she encountered her first husband, Li Kewei, the son of famous writer, Li Zhun. The marriage did not last long.
Yan joined the Lu Xun Writers Class at the age of 29 as a trainee. Many of her classmates are now heavyweight figures in the literature scene of China. She spent the next few years in America, learning English and making a living as a waitress and babysitter. In 1992, Yan married her second husband Lawrence Walker who is a diplomat. They have lived in many countries. Living in Berlin now, Yan Geling is still busy writing stories about the Chinese people. “The world is never short of stories about Chinese. Wherever I am, I write stories about the life of Chinese, because it is the life I can experience from the heart,” says Yan Geling.
As a writer, Yan is good at creating female characters who fight against extreme situations, and is particularly good at describing transient emotive scenarios. Most of her women characters are “losers”, living a life that is hard for others to imagine. The women in her novels are mostly tragic and brave, enduring internal struggles and fighting for their belief, as perfectly shown in the stormy ending of and such powerful creations as (published as in the UK) and .
Many characters in her novels and short stories are marginalized people whose humane side always overcomes life difficulties. She has also wrote stories about new Chinese emigrants who left the comfort of the homeland to eke out a new life just like what she did in her younger years.
To achieve the desired conflict of dramaturgy in her writing, Yan Geling spends a lot of time interviewing people. Her representative works also include, , , , and , which is widely regarded as one of her monumental works and adapted into a film by Zhang Yimou in 2014.
[关键词]酒店设计;原真性;标准化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旅游趋向于使世界变得具有相似性;旅游者试图寻求不同的地方特色,但也可能会携带自己的文化到所去之处,降低目的地的个性化特征,这就形成了旅游与其设计过程中的悖论。酒店设计亦是如此。标准化的设计代表了一种全球化趋势,国际连锁酒店品牌正通过这种方式得到不断扩张和发展。企业自身发展希望通过标准化设计,以实现规模经济和经营管理的可控性。但是,消费者的需求也越来越具多样性,这就要求企业要在注重标准化的基础上,寻求差异化,通过酒店设计的原真性来满足消费者寻求独特体验的需求,进而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然而,需要指出的是,没有哪一种设计可以满足所有人的需求。游客体验到的关于文化的本质,受到现存观念的制约。为了把酒店美学价值转换成商业机会,酒店经营者(或投资者)应该去发掘顾客重视什么。同时需要在设计实施之前确定酒店的目标消费群体,确保消费者能够体验到原真的酒店文化和地方文化。
因此,目前酒店设计所面临的挑战就是:既要满足某些酒店行业标准,或同一酒店品牌的集团标准,来达到统一服务质量、形象标准化的目的,以满足消费者对住宿功能的需求;又要增加设计感及地方文化特色,并将其传达给消费者,以满足消费者对差异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原真性在保持个性化、增强对消费者的吸引力方面起重要作用;而标准化的设计、生产和服务则影响着酒店的对客服务水平。那么,酒店设计过程中如何适应运营环境的变化,协调原真性与标准化这一对矛盾问题,通过设计大规模定制化的住宿产品满足旅游者复杂的旅游需求?通过发掘文化环境中的原真性特质,酒店设计可以获得兼顾原真性和标准化的好处。本研究在构建酒店设计的理论框架后,通过对几家酒店进行剖析,分析其原真性所在,并讨论酒店设计过程中的原真性与标准化的协调。
2 文献综述
国内外对原真性的研究十分丰富。然而,原真性究竟是什么,学者们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authenticity一词源于希腊语authentes,意为“权威者”或“某人亲手制作”,最初用于描述博物馆的艺术展品。原真性在旅游研究中通常被认为是一种“真实(reality)的表现”,或者说包括“真正的(genuine)”和“真诚的(sincere)”两个方面。它暗含着一种地方文化的内涵,指的是可以作为识别企业形象的标志性事物和身份。
麦坎内尔(MacCannell)将舞台化原真性(stagedauthenticity)概念引入旅游研究中。王(Wang)区分了3种形式的原真性:客观主义原真性(objectiveauthenticity)、建构主义原真性(constructiveauthenticity)和后现代主义原真性,并在后现代原真性基础上提出了存在主义原真性(existentialauthenticity)。客观主义原真性强调对原作品本身真实性的认知体验,但在现实中并非只存在是与非,还有许多不确定性;建构主义原真性认为原真性是一种社会建构,是一种符号化的、象征意义的原真性;后现代主义则认为客体原真性已不重要,在此之上王提出的存在主义原真性认为此与旅游客体无关,强调旅游者主体体验真实性。基于这一研究,贾马尔和希尔(Jamal & Hill)根据时间和空间的差异将原真性区分为客观主义(objective)、建构主义(constructive)和个人(personal)原真性3类。格雷森和马丁尼克(Grayson & Martinec)也区分了两种类型:指标原真性(indexical authenticity)和形象原真性(iconic authenticity)。指标原真性指的是某物非复制或模仿,这与王提出的客观主义原真性对应,形象原真性将个体认为真实的行为或表达视为原真,与王宁所说的存在主义原真性相对应。本文基于形象原真性展开,采用了建构原真性的观点,强调顾客体验对酒店设计的重要影响。在西方文献中,原真性已经运用至旅游体验的各个领域,包括对餐饮酒店企业的研究。而在国内,原真性主要用于遗产地的研究中,但近期也有研究将其应用到餐饮酒店领域。
消费者需求越来越多样化,酒店只有通过最佳管理并提升品牌形象才能成功。全球化阶段对品牌化不断重视,但国际连锁酒店品牌的重复设计,不断复制,是一种潜在的竞争劣势。因为顾客厌倦了标准“饼干切割机”式的酒店客房,这类游客希望追求差异化的体验,这有别于传统大众游客。设计能够创造出个性化氛围,使酒店具有吸引力,甚至成为独立的旅游吸引物。设计包括功能性的和美学的元素,如风格、陈设和建筑样式。酒店设计能够增强地方性,并且为顾客提供原真性的地方文化。酒店必须发掘当地文化特色,将环境、服务、硬件设施、装修、设计等与当地文化结合,实现原真性设计,以寻求自身与竞争者的差异化,满足消费者对个性化、创新性酒店产品和服务的需要。因此,保持文化原真性,寻求差异化以获得新颖的设计感,这对酒店设计来说至关重要。
在酒店设计中,标准化的设计代表了一种全球化的态势。国际连锁酒店品牌正是在这种标准化的潮流下,不断扩张和发展的。为了满足顾客对形象识别、产品品质的基本需求,在酒店设计过程也需要实施一定程度的标准化。标准化是“对于某一特定问题,本着有益于所有利益相关者的态度,构建和记录解决此问题的办法和措施,以期在某一时段内被重复和持续使用”。酒店设计标准化有益于各利益相关者。设计标准化可以为酒店带来效率、可预测性、成本节约和便于控制等方面的好处,大部分考虑都是出于规模经济和维护成本等问题;标准化可以提升产品形象识别、降低成本、增加顾客满意,并获取竞争优势;标准化往往还可以为投资者带来很好的财务收益,并使得投资者规避投资风险。许多酒店通过紧缩差异化改善经营业绩。
消费者对客房内部装修、装饰整体感觉较好,不仅凸显了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同时使用的舒适性、便利性也可以满足。比如蚊帐、空调、淋浴的设计很用心,可自行选择空调或者风扇,以及不同种类的洗浴方式,充分考虑到客人的实际需求和偏好。另外,在卫生方面,客人也很满意,整体洁净、清新。安全性、私密性做得也比较到位。对客房提供的客用品等,客人认为很有酒店自身特色,提供基本的一次性日用品梳子也是木质的,既能重复使用,符合环保理念,又在材质上与生态设计融为一体。浴室里小小的用品包,由印度手工纯棉布制造,而全套洗浴用品,与漫山遍野的竹海呼应,传扬生态、环保的理念。另外,为了提供生活上的便利,客房配置电筒、电吹风、电话、网线和无线网络等。
总体来看,十字水生态度假村在设计上强化生态理念,各类生态建筑均使用了环境友好型材料,又充分运用当地客家文化,同时突显了中国传统园林文化,给消费者创造了一个绝佳的生态精品酒店,保有了独特的原真性,丰富了消费者的体验;另外,度假村充分考虑了消费者使用的便利性、舒适性以及管理上的有效性,兼顾了设计的标准化,可以说是一个设计的原真性与标准化有效结合的范例。
4.2 原真性设计
在原真性设计这一类型中,设计的原真性程度很高,但标准化程度较低,北京长城脚下的公社可以认为是这一类型的酒店。长城脚下的公社(以下简称“公社”)原名为建筑师的走廊,位于北京市八达岭高速路水关长城出口,长城脚下8km2山谷内。
公社是中国第一个被威尼斯双年展邀请参展并获得“建筑艺术推动大奖”的建筑作品。2005年被美国《商业周刊》评为“中国10大新建筑奇迹”之一。公社一期的11栋别墅和1栋俱乐部分别是亚洲12位优秀青年建筑师所设计(表1)。建筑师使用在中国当地可以找到的材料,将人造建筑与自然景观融合在一起。
公社包括一期“核桃沟”11栋别墅及1个俱乐部,共46间客房,于2002年10月开业;二期“石头沟”31栋别墅,1个儿童公社(儿童俱乐部),1个Anantara Spa,1个健身房及会议中心,共190间客房,于2006年9月开业。公社2005年与凯宾斯基合作,由其管理。至今为止,公社共有42栋别墅,190间套房,11间总统套房,4个餐厅,1个AnantaraSpa,1个儿童俱乐部及1个户外泳池。
公社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设计酒店的代表,以前卫、时尚为设计特点,11栋别墅将生活中的素材创造性地运用到建筑设计艺术中,每栋别墅都可以看到未经修复的古老长城,每一段线条和结构都浸润着设计师最朴素、最大胆的设计构想,设计的原真性从其获得的荣誉已有所体现。下面仅选取飞机场别墅进行原真性设计说明:
飞机场别墅由于所在位置人文与自然环境的特殊关系,对大地与历史的尊重是首要的考量,地景的融合以至于回归自然的生命体验应是建筑所应追求的。雨道嵌入山坡的石墙,与自由悬浮于复杂的坡地如同从石墙中穿出的一个个矩形的箱形空间,石墙表面由当地的石材所砌筑,除了与“长城”的历史意象呼应,此墙的构造有如生物的脊骨般支撑着衍生的空间,也如神经动脉般提供了基础的生活机能与流通的动线,而自由的空间由此向周围延伸而出,展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然而,检视客房设计,可能做得就没有单纯只看设计作品本身那样专业了。尽管几乎每栋别墅都提供了24小时专业管家服务、各种用餐设施、私人聚会场所、会议场所,然而,在空间布局上多数地方忽略了标准化设计,比如飞机场别墅通往一楼的两个楼梯幽暗狭窄,给客人压抑的感觉。双兄弟别墅卧室有些幽暗,感觉压抑;客人还觉得两个体块没有任何连接,二层的大面积露天阳台,没有考虑北京多风寒冷的天气。森林小屋二层与餐厅相连的卧室在摆下一张床后,与墙壁间的距离不到半米,客人从中穿过时需要侧身;游泳池是室外的,在北京的气候条件下使用率较低。这些方面的标准化程度不够,导致了较多的经营问题。
针对这种原真性程度高而标准化程度低的设计,是否可以考虑利用软件服务来帮助消费者认识和感知设计的独特性、原真性,例如,对员工进行酒店设计理念方面的培训,用所掌握知识的标准化来帮助消费者理解设计,进而为酒店提高质量。同时,值得注意的是,酒店作为住宿设施在其设计过程中,不应该仅仅是设计师的创意,还需要与管理者协调,以完善功能设计。
4.3 标准化设计
这一类型的酒店设计,标准化程度很高,而原真性程度较低,酒店注重标准化经营,不断扩张,所有连锁店均按照统一的标准经营,几乎没有因为地域的差异而做出个性化、差异化改变,7天连锁酒店(以下简称“7天”)便是这一类型中的典例。7天创立于2005年,2009年11月20日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是第一家登陆纽交所的中国酒店集团,拥有分店超过1000家,覆盖全国150个主要城市。
7天作为经济型酒店,设计上并没有过多注重与地方文化的结合,而是坚持自身扩张的统一标准。本文以广州市海珠区中大北门店为例。此店紧邻中山大学北门,去往珠江边、琶洲会展中心、国际轻纺城、中电数码城便利。酒店门口是下渡食街,有麦当劳、必胜客、真功夫等著名餐饮企业,酒店周边还有广东教育学院等教学机构。酒店拥有各类客房,房间简约时尚,配有早餐厅。
首先,酒店外观保持统一,几乎所有7天酒店都是黄颜色的外观,无论身处北京、广州,或是香港,都可以看到一栋栋这种7天酒店。并且酒店内部也基本都保持了与外观相似的色调,白色、淡黄色、黄绿色、橘黄色等,给人温馨放松的感觉。其次,酒店注重满足客人的核心住宿需求,房间类型基本统一,简约时尚,采用标准配置。酒店床垫为专业定制,为客人提供星级睡眠;标准采用荞麦枕头,也有松软棉芯枕供选择;床上用品采用3s标准进行洗涤和管理,特选的星级1.8m大床;房间加装隔音设备,采用环保遮光窗帘等,营造舒适的睡眠空间。沐浴方面,10秒速热,恒温恒压,毛巾封包拒绝二次污染。提供营养早餐和睡前牛奶。
可以看到,7天在产品上仅选择了基本的住宿功能,并将此做到极致,来满足客人的基本需求,通过标准化经营、扩张,同样获得了成功。这一类型的酒店设计,虽然没有注重原真性设计,但由于其目标明确,消费群体明确,标准化程度高,产品设计合理,能够关注到消费者的最核心需求,并力求做到最好,对特定消费者市场同样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同样可以获得持续竞争力。
4.4 市场追随者
这一类型的设计原真性程度很低,标准化程度也很低。一些没有品牌,甚至没有专门酒店名称的小旅馆,依托一定的地域优势,特定的市场群体,在住宿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属于这一种设计类型。广州市海珠区下渡路中山大学“小北门”附近就有许多这样的单体小旅馆,这些旅馆均位于中山大学附近,主要是利用一些民用住宅改造而成。这些旅馆会选择提供日租和月租,基本上每间客房都配备了一张床、一张桌子、一台电视机、卫生间兼淋浴间(有些带有厨卫),而同一家旅馆的各个房间样式均不一,价格在50~90元不等。主要客源是中山大学的在读学生、毕业后的就业者,以及准备考研的毕业生等。这种产品在大学周边很受欢迎。但是,这样的旅馆有些也会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卫生、服务。这种旅馆除了住店前与老板谈价、住店后退房,基本没什么沟通和接触。这一类旅馆在设计上没有原真性和标准化可言。但这一类型的住宿设施在这种特定环境背景下,同样可以维持生存。
5 结论与讨论
本文构建了基于原真性和标准化的酒店设计框架,并对4个案例进行了剖析。结论如下:
第一,酒店是为客人提供住宿功能的设施。酒店设施设备、服务质量等用来满足客人基本住宿、餐饮需求的项目是顾客关注的重点。这些方面必须达到酒店集团标准或单体酒店自身标准,是评价这些酒店设计很重要的部分。在酒店设计的差异化、原真性方面,消费者会对酒店设计的原真性有一定的感知,基本都能够充分理解酒店设计的独特性所在,并且以此作为自己体验差异性的来源。对有独特设计的酒店的评价中,设计本身和与设计相联系的内外部环境是顾客评价的重点所在,这就要求酒店设计要与环境相适应,要与地方文化相联系。
第二,原真性设计是对酒店价值的提升,是建立在标准化的基础之上的。只有用以满足客人居住基本需求的要素达到标准化,在此基础上的原真性设计才会增加顾客对酒店形象的感知和认同,才能增加客人独特的体验;如果只有原真性的设计,而忽略了酒店的实用价值,忽略了设施设备、服务流程等方面的标准化设计,那么原真性的优势也就无从谈起。
第三,从酒店设计前两种类型——原真性与标准化结合和原真性设计的分析中,不难发现,真正意义的设计酒店应该做到既具有设计的原真性,保持差异化,提升竞争优势,给客人独特体验,又可以达到企业或行业标准化,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满足客人基本需求。但是,从分析的案例来看,酒店本身的设计的确极具特色,但长城脚下的公社设计过程对顾客基本需求的关注度不够,需要酒店加强标准化管理。这样,才能够使得酒店的原真性设计发挥应有的作用,提升酒店形象,满足顾客差异化体验需求。
能够较好地协调原真性与标准化的酒店设计,无论在满足消费者基本住宿需求上,还是传递差异化设计上,都能做得比较好,可以给客人带来个性化的体验、基本需求的满足。与地方文化、环境的完美融合,将设计理念、酒店文化准确传递给消费者,同时注重基本住宿产品和服务的提供,这也正是今后设计酒店、精品酒店、主题酒店等特色酒店设计中应该强调的问题。与此同时,研究者发现,若选址和市场定位得当,放弃原真性和标准化的住宿设施也有市场空间。
教师专业成长是指教师在整个教书育人的生涯中,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成为一个优秀教育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其实质就是教师专业素质方面的发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社会对教师专业素质的要求是不一致的。西南大学靳玉乐教授曾经就这样论述过:“新时代教师应该具有教师职业的美好追求和愿意从教的坚定信念,同时,为了胜任日常教育教学工作,还必须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结构及熟练的专业技能;另外,追求自我发展和提高也是现代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可见,教师专业发展包括专业信念与精神、专业知识与技能、专业提高途径与策略。
推动教师专业素质发展有许多途径,比如许多学校开展的校本教研、各级各类师资培训、新老教师“结对子”传帮带活动、“名师打造工程”等等。不可否认,这些举措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过份强调了环境、外力的打造。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不主要是靠环境的培养、他人的影响,而是在自身的学习和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的,即在实践中历练,在历练中学习,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提升。反思是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根本和重要途径。
历史教学则是一座桥梁,它回顾过去、联系现实、展望未来,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份,在培养学生的思想情感、态度价值观、民族认同、文化尊重等方面是其它学科无法比拟的。因此,作为一名中学历史教师更应该在反思中促进自身专业素质的发展。现就将本人在专业成长过程中的一些感悟和做法就教与同行,以达抛砖引玉之效!
一、反思“历史教师职责” ――坚定专业信念,培养专业精神
作为一个社会人,首先要解决的是生存问题,历史教师和其他职业一样,都是谋生的手段。但“教书绝不只为稻梁谋”,在从事这个职业的过程中,你会与很多专业问题碰撞,只有积极面对这些问题,潜心钻研,学习与思考,你才会收获荣誉,收获地位,你才能体会到当教师的成就感和神圣感,你才会爱岗敬业,才会致力于教育事业。当对教学的认识已经从职业上升到事业阶段后,你就会跳出传统的枷锁,在历史教学海洋中遨游,深刻体味经典之精髓和学术之精粹,对历史教学由平淡到热爱乃至珍爱。钱穆在《中国历史精神》中就说过:“历史便是人生,历史是我们全部的人生,就是全部人生的经验。”是的,历史教学是职业,是事业,更是生命。只有把历史教学作为我们生命不分割的部分,我们才能真心去珍惜它,才能谈“爱岗敬业”,才能用心、用智慧去呵护它。
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教学观念的变化,以及历史学本身的发展变化,教师不应拘于教材,“唯教材是上”,教师要学会回到历史中去重新审视历史,带着如何理解教材的角度进行深入的挖掘,把历史教学的着眼点转向客观的历史本体,努力教给学生真实客观的历史知识。特别是当前历史教育更强调民族认同、文化尊重、培养合格公民的大背景之下,历史教师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历史教学不仅是让学生掌握陈旧的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让学生在具体分析历史问题、感悟历史人物抉择、探究历史事件的情况下,学会思考现实中的问题,学会掌握思考问题的方法。华东师大聂幼犁教授就说过:“历史教育的终极追求应该是中华民族人文、人权、人性的复苏和觉醒。”我们历史教师在用这种人文精神和科学态度进行教学的同时也培养了自己的专业精神。
二、反思“历史课堂教学”――增强专业知识,提高专业能力
历史教师的专业素养最核心的部分就是具有适合于现代历史教育所需要的、合理的知识结构和相应的教学与研究技能 ,其主要阵地是课堂教学。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的提高往往取决于对课堂教学的反思,取决于教师经常性的回顾、检视、总结和积累,“优秀的教案复制不出好的教学效果”,只有在自身的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不断改进,才能提高自己教学能力和水平。“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更是反思性的实践者。”这也是新课程积极倡导的理念,课后反思更有利于教师及时反馈教学实践的信息,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因此,课后经常进行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学会反思是每个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经之路。
如何反思我们自身的课堂教学,真正提高实施课程的能力和水平呢?本人认为主要从以下四个角度去反思,即“四思”。
首先,“思所得”。侧重反思自己本节课的成功之处与教学开展过程中的亮点。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例如本人在单元复习课上要求学生回顾并回答出“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时,一连喊了几位学生,都很难全面说出,课堂教学一时出现“冷场”,我只好“启发引诱”:准确理解新路开辟的经济、社会根源基础上,我试着提示了以下几个问题:“为什么不在本地挖掘黄金?”(师)《马可•波罗行记》一书的诱导(生);“为什么不走老路?(师)”奥斯曼帝国控制东西方要道造成商业危机(生);“为什么敢?”(师)人文主义倡导的进取精神和传播天主教的动力(生)。几个“追问”,就把新路开辟的原因全部深刻掌握,学生能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饱尝成功的喜悦。这就是教学瞬间灵感、智慧。另外,课堂上能够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运用的过程等等。这些都是成功之处,值得我们去总结、反思,更需要我们详细的记录下来,以供以后教学使用,并发扬光大。
其次,“思所失”。 比如情景的创设是否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紧密,是否与上课内容相符,在引入过程中还存在哪些不和谐之处,有没有教学内容安排欠妥,教学方法设计不当,教学重点不突出,教学方式单调等等现象。课后经常进行这样的反思,及时客观的找出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与失误,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正确的面对这些问题,并对课堂教学疏漏失误之处进行系统回顾、梳理,并作深刻反思、探究剖析,使之成为今后再教学的注意点。
另外,“思所疑”。这个“疑”,一是指学生的疑点,课堂上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的;二是老师自己的疑点,比如教材编写过程中出现的知识性的失误、在教学中感受到的教材知识结构安排上的不科学等等。我们都应把它一一记下,细加琢磨,明了于心,耐心解答,及时纠正……不断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
最后,还要“思‘再教设计’”。每堂课后,都需要我们静心沉思,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有何新招,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摸索出哪些教学规律等。对其及时梳理,进行归类与取舍,写出“再教设计”。关于这一点,我们同办公室的老师就经常问我:同一本教材你教了三四届,早就烂熟于心,为什么还这样孜孜不倦的备课、写教案?有时口中回答诸如“本人健忘”之类的话,其心中早就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三十年的简单重复成就不了一个好教师。
三、反思”教师角色”――丰富专业途径,优化专业策略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的急剧变革,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教师的作用从单纯的“传道、授业、解惑”向着真正发展一个人的潜在素质转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正逐渐失去了第一角色的地位。“教师为中心”必将让位于“学生为主体”,教师角色也需要发生相应改变。只有反思传统的教师角色,变换新的角色,才能丰富自身的专业途径,优化专业策略。
社会上广为流传的教师角色比喻大致有三种:“教师是蜡烛”、“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一桶水”,这三种教师传统角色隐含着三大教育观:教育是牺牲自己,培养后代(蜡烛论);教育是复制(工程师论);教育是灌输知识(桶论),这些其实都是单向灌输。在这些教育观作用下的历史课堂是乏味的,学生就会像听“天书”一样烦躁不安,从而“望而生畏”、“知难而退”,产生强烈的厌倦、挫折心理,失去学习的兴趣和愿望。因此我们必须变换角色,找准自己的位置。
对教师新角色的定位有很多,比如研究者、合作者、开发者、促进者、引导者等,而本人最为认同的是“引导者”。说教师是引导者,主要表明教师的主要职能由“教”变为“导”, 既体现“学生为主体”,又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改变了向学生灌输知识的单一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启发式”、“讨论式”等多种教学方式,丰富了专业途径,优化了专业策略,提高了教学效果。
以上只是我个人执教过程中所获得的一些片段感悟,更多的是名师专家们的经验总结。作为一名正在成长中的中学历史教师来说,我会一直秉持这样的态度、方法、角色,去思考、去探索、去追求教学更高的真谛!
【参考文献】
1、靳玉乐主编,《反思教学》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6年12月版
2、姚国平,《关于教师成长和初中历史教学的几个相关问题》
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基本操作技能的培养
由于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是作为巩固和验证理论的手段。作为中学生不但要扎扎实实地掌握生物学的基础知识,还要重视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技能,为进行科学实验打下良好的基础。作为教师本身也要练好实验操作的基本功,对每一个实验,教师都应预先操作一遍,通过试做,会发现实验中的一些问题,更能指导学生实验要细致、周到,从而提高实验效果。
在初中七年级实验教学中,应把重点放在培养基本操作能力上,其中包括显微镜的使用,临时装片的制作,徒手切片、绘制动植物细胞结构简图等能力的培养。以普遍光学显微镜使用为例,它是一种比较复杂而精密的光学仪器,使用方法也不是容易掌握好的,因此要使学生对显微镜的结构、性能、使用方法及其注意事项有比较全面的了解。显微镜中最重要的部件是物镜,它既能放大物像又具有分辩力,而目镜只起第二次放大的作用。因此,在实验前指导好学生预习,掌握操作要点后,教师在实验课中可以用两台显微镜示范教学,一台是由自己操作,另一台则由学生骨干代表操作,同时教师要特别强调使用方法和操作要领,教师规范操作一步,边讲该步的注意事项,边让学生骨干模仿操作一步。然后分组练习使用,教师要巡回辅导并及时表扬规范操作快且准确的学生,另外教师应纠正学生用右眼观察或闭着右眼的习惯和不转动转换器扳物镜的错误操作,以及镜筒下降时不看着物镜,导致物镜与玻片接触而损坏镜头等。通过几次反复练习和使用,学生基本上就可以独立操作了,下次实验课就可开展临时装片的制作及植物细胞的观察。这时教师必须将擦滴撕展盖染吸的实验步骤写在黑板上,再讲每一步的涵义,边操作边让学生模仿操作,这过程中强调注意事项,比如清水不能滴得太多或太少,太多易外溢,太少易出现气泡。取材要薄而透亮易观察,展平防重叠,轻盖防气泡。这样学生很快能掌握要领,自己制作好临时装片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认识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等,绘出细胞结构图。这样就达到了实验目的,学生会兴奋不己,终生难忘。
四、观察能力的培养
生物实验中,学生的观察力是指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过程和现象获得生物的感性知识,然后通过积极思维,把观察到的感性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概括、归纳、上升为理性知识,形成正确的概念的能力。可见培养观察力是培养实验能力的前提,也是智力发展的基础。
初中生物实验包括探究、实验、调查、设计、制作等活动内容,共计46个,其中约有一半的属于观察性实验或探究,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具有全面的、正确的能深入了解事物本质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应做到以下几点:
1、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应该是有目的、有计划的主动知觉活动。观察时一定要明确观察什么,达到什么目的,仔细地进行观察,才能有清晰的感知。在无明确的知觉任务时,感知的对象往往是肤浅的、不完整的。无目的观察往往会得出与事实相反的结论,例如在理解光是叶绿素形成的不可缺少的条件时需要观察新鲜的豆芽菜露在空气中几小时后的情况,很多同学只知道它变绿了,而不究其原因。甚至有的同学还会误认为豆芽是吃芽,是芽先萌发,根后萌发,可见有意观察是多么重要!因此教师必须给学生提出观察目的,并经常提醒学生,使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所观察的对象上。
2、观察要有计划性。观察除了有明确的目的外,还必须有观察计划。随随便便是绝对收不到好效果的,所以必须注意观察的计划性。观察的计划性可确保输入大脑的信息具有系统性、条理性,这样的信息才便于在头脑中加工、编码,从而提高观察的速度和正确性。例如在利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的实验,我提前一周让各组学生自己取样,加肉汁或牛奶培养后,在观察时通过教师提出的问题,从生物教学的角度来观察步步深入:怎样吸收培养液才能观察到的草履虫较多?你看到的草履虫是什么形状的?是单细胞吗?有没有看到纤毛、细胞核、食物泡等结构?它是怎样运动的?为什么要在载玻片中放几丝棉花纤维?通过一系列发问启发引导,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与能力,可见观察有方式可循。
3、观察要实事求是。一般学生有对自己常见的事物,存在看见就等于知晓的错误想法。对常见事物,他们常常不观察,也不去思索,所以,在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实验等实践活动时,一定要重视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逐步学会真实地、系统地、周密而精确地进行观察,真实填写观察、实验记录、认真求实绘制生物图。教师一定要求学生根据观察到的实际情况来完成。比如学生认为红细胞是红色的,而通过显微镜观察到的红细胞呈淡黄色。实践证明,真实的记录是极为珍贵且十分可靠的第一手资料。由此可见,只有实事求是,才能掌握实验的基本技能。
4、学会重复观察和对比观察。为了保证观察的可靠性,观察的次数要多,否则就难以区分偶然发生和一贯现象。也就是巴甫洛夫说的:“观察、观察、再观察”。同时还要学会对比观察。例如在七年级下册的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时,很多学生由于急躁、没有把握好时间、水温,导致观察到的现象是1号、2号、3号试管都变蓝色。这样既不能体会设置2号、3号试管是作为对照,也无法理解馒头变甜与唾液的分泌、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都有关系。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最好的办法就是重复实验,重复观察。只要按操作程序和确定的时间来完成,一定会观察到只有2号、3号试管变蓝的实验现象,才能领悟这个实验的意义。
五、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现行的初中生物教材中,学生的探究性实验增加了许多。人教版七年级、八年级共有探究22个。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探究实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生物知识的欲望,让探究贯穿于整个生物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