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两小儿辩日的翻译

两小儿辩日的翻译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3-14 15:12:2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两小儿辩日的翻译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两小儿辩日的翻译

第1篇

第二步根据翻译好的白话文中上下文的意思,去猜测原来框起来的词语的意思,再查字典,最后选定最合适的意义。

第三步仔细揣读翻译好的白话文,看语句是否符合现代汉语习惯,需要补充哪些省略了的词语、删掉哪些没有实际意义的助词,如果遇到词序上有问题的地方就调整一下词序。

在这三步过程中,要按以下六种方法翻译:

1.留。文言文中人名、地名、官名、爵名、书名、庙号、年号、度量单位、典章制度的名称等专有名词可照抄不译。如“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一句中的“庆历四年”“巴陵郡”都应保留,即可翻译为“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做巴陵郡的太守。”

2.换。①单音词换成双音词。如“闲静少言,不慕荣利”(《五柳先生传》)可翻译为“(他)悠闲恬静,少语寡言,不羡慕荣华利禄。”②古义换为今义。如“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观潮》)中的“岁”应换成“年”。

3.补。补充文言文中省略成分,以及虽不是原文省略,但应正确译出原意或合乎现代汉语习惯的词语或句子。如“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两小儿辩日》)翻译时在“如盘盂”前补出形容词性谓语“小”即“太阳刚出来大得像车伞一样,等到中午时却小得像一个盘子了。”

4.删。根据现代汉语习惯无法译出的某些文言词,可以删去不译。如“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中的“夫”是文言文句首发语词,无实在意义,应删去。再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中的“之”字只起补足音节的作用,并无实义,可取消不译。

5.调。文言文中的某些句式,如谓语前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宾结构后置等倒装句,在翻译时,应根据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调整语序。如“马之千里者”(《马说》)中的“之”为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无实在意义,可调为“千里之马者”。

第2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情景教学法

在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时,教师需要先对班级中的学生进行一定的分析,包括他们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学习情况等。通过分析,来找到合适的切入点,选择更容易被学生接受的方法。笔者通过分析发现,小学生年龄较小,在学习上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自主学习能力差。在对学生产生影响的众多因素中,教师的督促和自身情绪是两个重要的方面,而这二者相比,自身情绪对学生的影响要更加明显,因为,很多学生会对教师的督导产生抵触情绪,而情绪缘由他们内心,这是一个很难逆转的过程。因此,想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授课效果,就要将教师督导和学生的情绪主导相结合。而情景教学法正是起到这样的作用,教师将督导转变为一种环境上的促进,而学生则在情境之中产生一种学习的冲动,最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一、从学生的生活入手,创设相应情境

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如果将他们置于一种陌生的环境中,学生很容易感到紧张局促,在注意力上很难集中。这种情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也时有发生。根据笔者的观察,很多学生在面对一片陌生的文章时,就会产生类似的情形,他们尽管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学习,但是,没有重点,注意力容易分散,这就是由于陌生感造成的。在进行情境创设时,教师一定要尽力避开这一点,从学生的生活入手,以学生熟悉的事物为着手点,进行情境的创设。

比如,在《槐乡的孩子》一课中,笔者就没有直接带着学生学习文章,而是从笔者当地的一种特产入手,请一些学生来谈谈自己对这种特产的感受。在学生发言后,笔者对他们进行了总结,然后道,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吃过槐花?或者槐花做的食物?学生有些人来自乡村,踊跃发言,说出槐花在他们心中的味道。笔者道,有一个叫做槐乡的地方,每当槐花开放的季节,那里的孩子都会品尝到他们独有的快乐。从学生的生活入手,进行情境创设,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学生的陌生感,这对于他们在课堂中精力的集中以及课堂效果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提高情境的真实度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在进步,教师的教学手段也不应该止步不前,而是应该合理地应用这些新兴技术,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除此之外,近些年,多媒体几乎在小学中已经普及,合理地对其进行运用,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率。笔者在上文已经提到,进行教学方法的选择时,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小学生的年龄较小,注意力容易被其他方面吸引,这种特点有利有弊,对其进行合理利用,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而对于学生来说,多媒体教学具有一定的新奇性,在课堂进行中,他们的注意力容易被其吸引。

比如,笔者在三年级上学期的《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的中,就用到了多媒体,首先,笔者先向学生介绍到西沙群岛是我国南海的一份瑰宝,不仅有着美丽的景色,还有这富饶的海产。先勾起学生的好奇心。然后,趁热打铁,在多媒体上播放有关西沙群岛的科教片,充分展示了西沙群岛的美景,随着多媒体传来的鸟语和海水呼啸声,几乎所有学生都沉浸在了西沙群岛的美景中。在科教片结束时,很多学生仍旧意犹未尽。笔者引导道,在很多人眼中西沙群岛只是具有美丽景色的海岛,其实,在这份美丽之下,还有这富饶的海产品。如此一来,就将情景构建和课文教学精密地衔接在了一起,有着之前情境导入的作用,学生能够更快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语文教学效果有着不小的提高。

三、构建情境,将抽象具体化

小学语文课本包罗万象,有很多抽象的东西在学生理解时成了大麻烦,为了方便学生理解,笔者尽力将抽象化为具体,创设相关情景,给学生的理解提供便利。比如,在最新版的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中,就有着文言文。这对学生的理解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言文对于学生来说就较为的抽象,即便教师一句一句给学生翻译出来,学生也很难真正对其有着一定的体会和认识,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使用情境教学法,来深化教学效果。比如《两小儿辩日》一文,笔者在翻译完文章后,就给学生播放了这则文言文改编的动画片。然后,笔者让学生自由组合,然后合作将《两小儿辩日》以一种话剧的形式在班级中表演出来。在这种话剧表演的情境下,学生能够进一步地理解文言文所表达的含义。教师在进行课堂设计时,需要细致地分析课文内容对于学生来讲是否太过抽象,然后通过多媒体或其他手段构建合适的情境,对学生进行情境教学,化抽象为具体,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四、结语

总体来说,情境教学法是一种较为适合初级教育的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入手,运用多媒体等技术,化抽象为具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第3篇

快乐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力求师生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强调重视师生的双边情感体验,达到认知过程和情感体验过程的有机结合,让小学生既要学习知识内容,又要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立足于目前的教学现状,浅谈快乐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

1做“知之者”也做“好之者”和“乐之者”

孟子曾有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从三个阶段的蜕变过程就是最佳的心理状态,小学教师遵循学生的心理需求,让学生主动学习,快乐学习。在传统单一的讲解接受式教学上加以灵活变动,形成符合师生的快乐教学法,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恰当的运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究获得新的知识技能,例如教师在教到《雪地里的小画家》这篇课文时,在做好低年级学生的人身安全意识工作之后可以让学生课后自主观察课文中的“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并且抛出问题布置实践讨论环节“其他动物在雪地里画什么呢”“青蛙为什么睡着呢,还有哪些动物下雪天会睡着呢”等,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独立创造的快乐和参与合作的快乐……从而在学生主动、积极的体验中,生动、活泼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在当前社会发展更新的趋势之下,培养出单调机器人式的学生不符合时代的要求,快乐教学法应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充分应用,教师致力于将学生培养成具备丰富的知识技能、掌握学习方法并且乐在其中的灵活性人才。教师将学生培养成“乐之者”,教法灵活,上课不拘一格,针对于不尽相同的教学内容和目标,教学方法也要随之发生变化,一把钥匙打开一把锁,每一节课都让学生有惊喜的收获。他们在教改实践中坚持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为中心,重视科学与民主管理,课堂教学灵活多变,讲究实效,学生受益匪浅,语文学习事半功倍。在学习《两小儿辩日》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角色扮演,采用对话的模式将原文与翻译来“辩证”,教师可在旁侧查漏补缺加以指导,并且让其他学生选择支持方共同参与讨论。一个学生持:“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的观点,而另一学生则是持“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的观点,在这个过程当中语文教师要将课文的意思、生词、语法等教授给学生,而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两小儿辩日中为探求客观事理而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精神,在双方辩论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充分的激发出来,并且能够培养学生文言文的语感和辩论的勇气,在课后实践中可让学生自主探究“太阳是否是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一些,中午的时候离人远一些”。

2快乐教学法的重要性

快乐教学是教师通过浓缩或者是扩充等各式各样的手法来实现书本内容的生动化、辅助课堂中的小游戏、娱乐项目、趣味性的语言、多样化的动作手势、教师亲身示范表演等教学形式来为学生创设自由愉快轻松的课堂气氛,,使学生饱尝愉快的感情体验,从而乐于学、乐于练、乐于记忆。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课堂活动的效率。教师在课堂里可以适度的抛开了语文教学传统方法代之以诵读表演加入手势眼神体态等各种表情和动作。比如在《卢沟桥的狮子》教学中,可以带领孩子一边朗读、一边表演、一边思考,让语文课就像做游戏一样有趣,像演电影一样快乐。在语文教学中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辅助多媒体教学实现再现情境,激励学生的情感。真正会教语文的老师,致力于创建快乐学习的课堂,意识到快乐教学法的重要性后着重去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我们的语文教学和学习本来应该很快乐的事情,但因为各类考试指挥棒的导向作用,现在语文教学却变得分外沉重和压抑。目前的现状是我们的语文老师非常想创设快乐学习的教学环境,也探讨出一些有效的教学方式,也想让学生每天都能够轻松快乐地学习,但谁也不敢越雷池一步,以免考试成绩下滑受到社会各界的诟病。这样沉闷的学习环境不仅丧失了学习的快乐,效率也远离我们而去:加大了传授知识的密度却牺牲了学生的愉悦的感受,造成了低效率的语文教学。当下很多语文名师和有识之士都在呼吁和致力于创建快乐语文学习课堂,快乐教学法是语文教学的一大进步。

3结束语

教师创造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去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学习中个性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从而达到积极主动地学习、独立思考、大胆实践的目的,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让学生快乐学习、快乐成长,以美为突破口,以情为纽带,以思维为核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也能够使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得到提高,从而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雪婷.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快乐教学法的应用[J].教育,2015(22):138.

第4篇

看完这个故事,不禁一笑。客人与店家之所以产生误解源于各地方言习惯不同,福州人这种特殊的解释或许是从古时流传至今吧,早已不符合现代汉语的语言习惯。这让我联想到曾经语文课文《两小儿辩日》中:“及其日中如探汤”中的“汤”在句中就是热水的意思。课堂上我为学生讲述了这个故事,学生们轻松记住了字义,又何须老师的再三强调、学生的死记硬背?这让我想到了我们的文言课堂。

提及文言文的课堂,学生都会感到头疼,不仅有晦涩难懂的文字,还有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师口若悬河,从头到尾逐一解释字、词及全文翻译,直到人人了解课文意思,就算圆满完成教学任务。可是教师似乎忽略了我们不是培养古汉语、古文学的研究人员。我们教学文言文的核心任务应该是让学生了解古人思想,感知古代文化,从而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提高人文素养,更好地为现代社会服务。所以现在许多城市里开办私塾,重读国学经典,电视台里《百家讲坛》重品先秦诸子百家,或许就是这个道理。初中阶段的学生刚刚接触文言文,如果用传统的学究式的教学思想去教学生,循规蹈矩,让学生在纯粹的古人世界里苦苦寻觅,非但不能轻松地理解古文,还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鉴于此,我在文言文教学中做了一点尝试:

一、了解现代汉语与文言的区别,激发学习兴趣

七年级的学生刚接触文言文,一切都觉得陌生而新奇,遇到文言文中不懂的词语,居然查阅《现代汉语词典》。他们这样就忽视了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一次偶然讲解“呆若木鸡”用法,我补充道现在用法用这个词形容一个人有些痴傻发愣的样子,是个贬义词。最初的含义是一个最高级的褒义词,学生不太相信,我就拿出典故:在《庄子》中说“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学生恍然大悟,更为这种古今异义词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在后来学习中如果遇到这种古今差别很大的词语我都会让学生去查阅相关典籍,让他们自己在实践中收获新的知识。我想这样掌握知识的途径或许比背的口干舌燥更有效。

二、与先贤对话,用现代思想解读古文文化

学习了孔子《论语》十则,无论是学习方法、学习态度还是道德修养,对现在的学生来说依然受用。课后我让学生搜集整理了更多的《论语》节选,学生不仅了解了学习内容,对孔子的教育思想也有了深刻的认识。了解背诵后,一名学生说道:“文言文也许有些难懂,学习也有些枯燥,但如果用到学习上,我明白了温故而知新的道理,只有这样,旧知识不断巩固,才会记忆深刻,对学有裨益。孔子不愧为睿智的文化使者,是中国人的骄傲。”这节课让我感触到文言文教学不能只局限于读读记记,不能单纯为应付考试而机械学习。生活是丰富多彩,教师要抓住契机,适当引导,拉近文言文与现代生活的距离。

三、搭建桥梁,延伸古文阅读

人教版九年级小说单元《杨修之死》《智取生辰纲》《香菱学诗》都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的节选。课文文言与白话夹杂,阅读起来没有太多困难。因为古代白话文中既保留了许多文言文的词法、句法,同时又用相对通俗易懂的语言写成。正是介于文言文与现代文之间的一种过渡语言,它理应成为打通古今语言的另一道桥梁。鼓励他们多看这类课外书,对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对进一步学好文言文也有着很大的帮助。学习《杨修之死》后设计最后一个教学环节:一字评曹操。因为受课文影响学生先入为主认为他太过奸诈,我因势利导让学生课外阅读《三国志》去还原一个历史上真实的曹操。我想课外如能这样由易到难、从浅到深、循序渐进,学生定会受益匪浅。

第5篇

一、吴方言有助于掌握音韵规律

比如音韵方面,吴语的一大特点在于保留了全部的浊音声母,具有七种到八种声调(上海最少,合并为5个,吴江最多,共有11个),保留了北方方言区所没有的入声。我们可以通过吴方言的经验,体会古代的“平上去入”四声。吴方言区分尖音和团音,比如“眼睛”的“睛”(tsin),“前面”的“前”(zie),“新鲜”的“鲜”(sie),都是用舌尖吐字的尖音。这是古代文字特有的音韵学现象,参照吴方言的语音元素,可以找到古代汉语的踪迹。另外,像“古无轻唇音”(中古的非系是从上古的帮系分化而来的,如中古的f、v轻唇音,在上古是没有的,要读成b、p、m)这样的重要规律,在吴方言中都可以找到例证。吴方言中的“孵(bwu)空调”的“孵”,f就不读f而读成b。另外,吴方言还保留了许多的入声字,像“落”“谷”“屋”等,朗朗上口,颇具古音。基于此,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尝试用我们自己的吴方言朗读部分古代诗词作品,像《滕王阁序》能够通过吴方言体会到音韵的和谐,《满江红怒发冲冠》因为有了人声,更能体现慷慨的情感。大量古诗词用普通话读不出韵脚、韵律,而吴方言继承了传统汉语音韵,可以讲通诗词歌赋的韵脚:比如《感遇》:“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韵脚“洁”“节”“悦”“折”都是入声,吴方言保留了入声,而用普通话朗读则没有押韵的感觉。又如“远看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杜牧《山行》),在普通话中,“斜”与“家”韵腹不同,读起来不押韵,用吴方言读就没有这个困扰。

二、吴方言有助于记忆文言词语

在词汇上,古文中有很多生僻字现代汉语中已经无迹可寻,但实际上他们在我们今日的生活中还有着生命力。比如吴方言的闪电,我们叫“唿霰”(音同“豁显”),这在唐朝诗人顾况的《险竿歌》中早有记载:“忽雷掣断流星尾,嚯腅划破蚩尤旗。”“曜啖”就是“唿霰”。

苏轼《留侯论》中有这样一句话:“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以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其平居无罪夷灭者,不可胜数。”这句话的意思是:“秦王用刀锯、油锅对付天下的志士,那些住在家里平白无故被抓去杀头灭族的人,数也数不清。”“鼎和镬”的原意是古代两种烹饪器,这里引申为用鼎镬烹人。“镬”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几乎已经看不到了,而我们苏州人到今天还把厨房称之为灶镬间,“镬”用的就是它的原意,指一种烹饪器。把词语来源用方言的意思跟学生解释清楚了,不仅能加深印象,还能引起他们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吴方言保留了许多古词,有利于我们学习古文,积累素材。如“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史记·商君列传》)中的“期”,读为“ji”,“期年”就是一整年的意思。无独有偶,2010年苏州市的高三二模卷的文言文《李仕鲁传》中有这样一个句子:“期年,治行闻。”其中的“期年”也是一整年的意思。苏州方言中,小孩子满一周岁称为“期岁”,也是一周岁的意思,读音同样为“ji”。如果借助对方言的理解,这个“期”的意思就不难推断出来:《史记·项羽本纪》有这样一个句子:“项王按剑而跽。”《说文》里的解释是:“跽,长跪也。从足,忌声。”吴方言中的“跪”就是“跽”。用方言来解释,学生很方便地掌握了这个实词的意义,可见方言在古汉语教学中若能触类旁通也有其积极作用。苏州人喜欢用“穷”来表达“非常,极”的意思,像“穷灵格”“穷有劲”。“穷”的这个意思,在古代作品中也能够找到,如三国韦曜《博弈论》:“废事弃业,忘寝与食,穷日尽明,继以脂烛。”这里的“穷”就是“穷尽”的意思。古代汉语中“汤”解释为“热水”,如《两小儿辩日》中“及其日中如探汤”的“汤”,是古今词义不同的一个典型。而我们的方言中,“汤婆子”的“汤”就是“热水”的意思。这个器物,在红楼梦中曾有过提及。《红楼梦》第五十一回《薛小妹新编怀古诗,胡庸医乱用虎狼药》中说到汤婆子:“袭人回家奔母丧,晴雯便忘了为宝玉暖被铺,说:‘终究暖和不成,我又想起来,汤婆子还没拿来呢。”’可见,利用吴方言的优势来指导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还能解释部分相关的文言实词,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

三、吴方言可以纠正易错读音

利用方言可以纠正一些容易写错的字。像“即使”,普通话中,“即”和“既”发音相近,好多同学在作文中就会将“即使”写成“既使”。在吴方言中,“即”和“既”的读音声母就不同,“即”是尖音发音,利用方言的特点,我向学生指出,用吴方言分别发音,很快就能区分出来,后来学生就再也没有犯过类似的错误。又如“巷”是多音字,分别为“小巷”的“xiang”,和“巷道”的“hang”,学生对“hang”这个读音很容易遗忘。而吴方言中的“巷”都读“hang”,利用方言的规律,让学生记忆,很容易掌握。

又如我们在学习文言文时经常会遇到这个词语“吐蕃”,应该读成“tu bo”而不应该为“tu fan”,这是因为当时朝廷令苏州的大语音学家陆德明以“吴音”来注释古经典文章。“吐蕃”,其实应该写作“大播”(藏王松赞干布就是这样自称自书的),“播”是藏民族的自豪称,“大”呢,就好像是“大明、大清”那样。苏州人读“大”为“度”(土、吐同音),所以称为吐蕃。

四、吴方言有助于理解特殊句式

在语法上,吴方言宾语前置的主谓谓语句占有相当的比重。当句中的主语是人称代词时,常会将受事宾语放到谓语之前,比如将“我吃过饭了”说成“我饭吃过了”,将“你给我张纸”说成“你拨张纸头我”,这些吴方言的句式和课本中的倒装句式相似,如“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苏轼),“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纪》)。熟悉方言的句式对学生理解古代作品中的宾语前置也可以起到触类旁通的作用。

第6篇

一、课文教学要注重运用电子白板培养学生思维的多向性

在语文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在研究教材时多注意,就会发现教材中的培养学生多向思维能力方面的文章,并能不失时机地进行教学安排。如,教师在进行《童趣》一文的教学时,将文中作者把“藐小之物”—夏蚊、丛草(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虫蚁、土砾、癞虾蟆想象成群鹤、树林、野兽、丘壑、庞然大物制成一张张形象的图片;将作者把癞虾蟆在草丛中吃蚊子的过程想象成“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的过程制成PPT动画;再将融入作者神态、情感倾向—“观之,兴正浓”时,“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可贵的情感变化过程设计成让学生口头交流互动的人机交流白板课件。那么,这样的文章、词句把儿童的天真、淳朴,对世界独到的观察和体味写得传神之至的精妙之处就能让学生得到充分的领会和感悟。如果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能够紧紧围绕人物对司空见惯的、平常的再也不能平常的东西,挖掘出人物观察后以独到的思维方式展开的想象、描述,并适时地引导学生把自己在某个季节(时间)、某个环境(场景)等情况下曾经有过的类似想法说出来或在白板上简要地写出关键词来,学生一定会表达出许许多多类似的经历和体验;并能在相互表达中实现充分的共享,得到更多的启迪。这样会使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得到较为理想的培养。再如,教师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如果能把那些画面感、意境氛围较强的文章、古诗词制成便于学生观察的多种情调的画面,在引导学生表达的过程中给予适时的点拨、引导、启发,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一定会在这种自由的课堂情境下得到较好的培养和发展。

二、课堂理解与感悟要注重运用电子白板培养

学生思维的多向性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要善于运用电子白板图像、音视频启发学生,让学生从观察图画、欣赏音视频的过程中,主动探究、自然感知文意。如,在带领学生学习《苏州园林》时,教师课前按照课文中主要体现景色特点的内容—“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绝不讲究对称”“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等内容,搜集相应的景观图片呈现给学生。让他们从观察图片入手,通过深刻的、多角度的对图片的分析、体会来反观课文内容。在个人对形象感知的前提下,结合与别人的交流、互动,逐步加深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和体会。这样的教学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效果要比按照课文内容按部就班地进行分析、体会的单向思维要深刻、牢固得多。

再如,在学习《安塞腰鼓》一文时,课文反映的是产生于北方黄土高原特殊的自然环境、地理风貌、充满原始和浓郁乡土气息的民间艺术,它融粗犷、雄浑的风格与当地的民风民情浑然一体。教师如果在朗读课文时将融舞蹈、音乐、武术于一体,队行多变、刚劲、豪放的画面或视频同时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反复聆听朗读的同时,结合课文语句,认真欣赏、切实感受安塞腰鼓磅礴的气势,精湛的表现力,学生就会在欣赏的过程中深深地感受到安塞腰鼓生命的律动、语言中包含的情感和深意。尤其是对文中震人心魄的场面描写的排比句—“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激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的体会,会在内心深处产生强烈的共振。这样的画面或视频,会带动学生在自我感知的过程中,主动地从不同的角度去积极地思考,多角度地去探寻安塞腰鼓内在的魅力、思考黄土高原这方水土孕育出这种文化艺术的渊源。此时,课堂已不再需要教师的讲解,这种手段能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三、听说训练方面要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多向性

第7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学生;主体性

一、发挥小学语文教学的必要性

1.新课改后,教学发展的需要

实行新课改之后,许多教师都在探索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学到的知识更多、更深一些。而要想让学生学到的知识更多、更深,首先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新知识,而不是像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一样被动地去学习。基于这样的原因,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一定要想方设法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的热情。

2.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符合学生发展需要

发挥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主体性,并不仅仅意味着学生只在语文课上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学生只要认识到了在课堂上自己是学习的主人。那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过程中,这种学习方式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将自己当成是课堂的主人,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对学生其他学科学习成绩的提高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方法策略

1.转变师生关系,加强“引”和“导”,让学生主动学习

在我们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在课堂上具有权威性,一般来说,许多学生习惯于听从教师的安排,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直处于被动接受教师知识灌输的状态。小学生正处于懵懂的年纪,习惯于听从教师的安排,将教师当成权威。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虽然能够让学生学到知识,但学生的课堂参与性低,学习效率低,也不适应新课改之后的发展需要。

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加强对学生的“引”和“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才是课堂的主体。例如,在学习《将相和》时,教师可以在课前对学生提问,看看有没有学生知道这个故事,这个故事的寓意又是什么,在生活中我们有没有遇到类似的事情。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去思考,对于学生理解文章意思,自主探索知识,具有十分重要的帮助。

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学习任何东西,都有一个关键性的因素,那就是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有真正对语文感兴趣了,才能真正做到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未知的知识领域。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

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来讲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要学会创设情境,采用情境教学的模式,带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教授《两小儿辩日》时,由于课文是文言文,故事内容所处的时代背景与现在也大不相同,学生理解起来有很大的难度。教师在这个时候,就应该学会创设情境,比如说,可以让班上的学生分别扮演课文中的角色,将故事里的情节表演出来,让学生身体力行地参与到教学中。这样新颖的教学模式,相比于教师传统的逐字逐句式翻译文言文,要有趣得多,也更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的学习方式,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体会到语文的趣味性,也能让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减少一些阅读障碍,对文章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使教师的教学效果达到最佳状态。

3.采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相较于过去传统的教师在黑板上奋笔疾书,学生在座位下埋头抄笔记的课堂教学而言,多媒体教学节省了教师的时间。运用多媒体将图片、文字、影像等结合起来的教学方法,更为直观,也更为生动,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

例如,在讲解《草船借箭》时,教师可以先在课前播放与这个故事有关的相关影片,让学生对这个故事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随后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提问,让他们说一说自己对这个故事的看法,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一些道理等。通过这样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学生认识到了语文课的趣味所在,学习的热情得以激发,在学习中树立自己是学习主体的意识,对于学生的学习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认识到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体,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这是一个漫长而又曲折的过程,教师必须在学生的启蒙时期就开始注重培养学生将自己当成课堂主体的意识。当然,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也并不仅仅只是凭借教师一人之力就能够做到的,这还需要教师和学生相互配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参考文献:

[1]罗剑宠.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3).

第8篇

[关键词]《大方便佛报恩经》;佛教词语;东晋; 译经

《大方便佛报恩经》(七卷),失译,附后汉录,《大正藏》编号No.156。这部经的报恩、孝道等思想是考察佛教中国化的一个重要证据。前辈时贤已经从文献角度对《大方便佛报恩经》进行了考辨。关于《大方便佛报恩经》的性质和成书年代,有学者认为该经是一部伪经。林显庭认为: “《大方便佛报恩经》恐系中土人士抄纂所成,而非译自梵文经本。”“《优波离品》抄《萨婆多尼婆沙》第一卷”,其余内容多抄自北魏《贤愚经》。谢生保认为:“《大方便佛报恩经》就是由中国僧人割裂、截取、增改、节录《贤愚经》《杂宝藏经》《六度集经》《涅经》等经典而编造成的一部新经,也称‘伪经’。”也有学者认为该经是一部译经,但不是东汉译经。汪维辉指出: “有种种迹象表明,这些经的实际翻译年代要晚于东汉,估计为三国时所译。”

史光辉指出,《大方便佛报恩经》“后代经录中后汉译的说法源于隋费长房《历代三宝记》,即译者的时代误记产生于此”,“今存七卷本《大方便佛报恩经》与早期经录所记的七卷本《大方便报恩经》是同一经”史光辉《东汉佛经词汇研究》,浙江大学人文学院2001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32144页。[Shi Guanghui,“Studies on the Buddhist SutrasVocabularies of Eastern Han Dynasty,”Doctoral Dissertation of Zhejiang University,2001,pp.132144.]。其他学者在论著中也对这部经的翻译年代有所论述,此不赘述。

专文从语言角度考察《大方便佛报恩经》,有方一新、高列过,史光辉等的研究这四篇文章分别是:方一新《翻译佛经语料年代的语言学考察――以〈大方便佛报恩经〉为例》,载《古汉语研究》2003年第3期,第7783页。[Fang Yixin,“Linguistic Examination on the Translating Time of Buddhist Sutras:Taking Dafangbianfo Baoen Jing as an Example,”Researches in Ancient Chinese Language,No.3(2003),pp.7783.]方一新、高列过《从疑问句看〈大方便佛报恩经〉的翻译年代》,载《语言研究》2005年第3期,第5457页。[Fang Yixin & Gao Lieguo,“Viewing of the Translating Period of Dafangbianfo Baoen Jing from Interrogation,”Studies in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No.3(2005),pp.5457.]史光辉《东汉佛经词汇研究》,浙江大学人文学院2001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32144页。[Shi Guanghui,“Studies on the Buddhist SutrasVocabularies of Eastern Han Dynasty,” Doctoral Dissertation of Zhejiang University,2001,pp.132144.]史光辉《从语言角度看〈大方便佛报恩经〉的翻译年代》,《古汉语研究》2009年第3期,第4450页。[Shi Guanghui,″On the Translation Age of Dafangbianfo Baoen Jing from the Linguistic Angle,″Researches in Ancient Chinese Language,No.3(2009),pp.4450.]下文不再一一注明。,其中从佛教词语考辨《大方便佛报恩经》的有林显庭、史光辉等。林显庭指出,该经“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见于鸠摩罗什译经,之前译经有的译作“怛萨阿竭阿罗诃・三耶三佛”,有的译作“阿耨多罗三耶三菩”,也有的译作“无上正真之道”;《大方便佛报恩经》“乾闼婆”一语也见于鸠摩罗什译经,东汉译经作“乾沓和”或“沓和”笔者按:林文笔者晚至2009年才得以拜读。林先生的看法有待完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一语东汉译经已见。如支娄迦谶译《阿世王经》卷上:“其佛言:‘若有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欲成至佛者,当作如我学。’”(15/391c)。史光辉考察了“如是我闻”、“陈如”、“摩罗伽”、“夜叉”、“紧那罗”、“涅”、“南无”7条佛教词语。

本文从12条见于东晋及以后译经的佛教词语(短语)入手,对《大方便佛报恩经》的年代进行考察。这些词语主要出现在第一卷,个别词语见于第三卷。下文所列这12条词语按音序排列。

(一)观世音菩萨

《大方便佛报恩经》卷一有用例: “其名曰观世音菩萨。”(3/124b)本文汉文佛典引例以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为底本,标点或有改正。3/124b,3表示第三册,124表示页码,b表示在第二栏,即中间一栏。

楼宇烈指出:“据现存汉译佛典,最早出现观世音菩萨名号的佛经是后汉支曜译的《成具光明定意经》,经中罗列诸来听佛说法的菩萨中最后一位名叫‘观音’。其后大概是在《心经》中出现的观世音菩萨称号。”原文注: “于是阿难受敕,应时遍宣如来教于四辈人……诸来明士在会坐者,率皆妙行清心口净……有明士名无秽王,次复名光景尊……次复名观音。如是众名,各各别异。”(《成具光明定意经》)据传,《心经》最早有三国时吴支谦的译本,则亦早于《法华经》的译出,但支谦译本亡佚已久。不过鸠摩罗什也译有《心经》,起首即称“观世音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时”。《心经》的译出时间与《妙法莲华经》不会相去很远。然信众对观世音菩萨有较多的了解和广泛的信仰则是通过《法华经》。参见楼宇烈《〈法华经〉与观世音信仰》,载《世界宗教研究》1998年第2期,第6469页。[Lou Yulie,“Saddharmapun・d・arīkasūtra and the Beliefs of Avalokanā,”Studies in World Religions,No.2(1998),pp.6469.]西晋竺法护译为“光世音”,后秦鸠摩罗什译为“观世音”,唐玄奘译经译为“观自在”,另外还有“观世自在”、“观世音自在”、“圣观音”等,其中以“观世音”译名最为流行。据我们对汉译佛经所作的调查,其结果与楼先生上述结论相符。可见,即从“观世音菩萨”一词看,《大方便佛报恩经》的翻译年代不会早于后秦。

(二)大悲愿

《大方便佛报恩经》卷一: “释迦如来于无量百千万亿阿僧劫,难行苦行,发大悲愿。”(3/125b)该经其余用例多类此。《广说佛教语大辞典》“大悲愿”条: “①佛菩萨欲救度众生的誓愿。意指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等。”(168a)168表示168页;a表示左侧一栏;b表示右侧一栏。见[日]中村元原《广说佛教语大辞典》,林光明编译,(台北)嘉丰出版社2009年版。[H.Nakamura,An Extended Dictionary of Buddhist Vocabularies and Expressions,edited and translated by Lin Guangming,Taipei:Jiafeng Publishing House,2009.]

“大悲愿”一词始见于东晋以来译经。东晋佛驮跋陀罗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二八: “随顺世间行,长养大悲愿。”(9/583c)后秦鸠摩罗什译《大树紧那罗王所问经》卷三: “我问能门音.TIF,JZ蔽诸魔,大悲愿说笑因缘。”(15/381c)

(三)不请友

《大方便佛报恩经》卷一: “为诸众生作不请友,到大智岸,名称普闻。”(3/124b)亦作“不请之友”。《广说佛教语大辞典》“不请之友”条:“主动观察别人心情给予帮助之友。大乘求道者之行也。不用别人请求,主动给予协助的朋友。他人没有请求,自己主动帮忙之友。”(209ab)

此词见于东晋以后佛经。后秦鸠摩罗什译《大树紧那罗王所问经》卷四: “为诸众生作不请友。”(15/387c)北凉昙无谶译《佛所行赞》卷五:“复何智慧力,能为不请友,如彼临刑囚。”(4/45b)北魏吉迦夜共昙曜译《付法藏因缘传》卷五: “提多迦言:‘敬受尊教。我当拥护如斯正法,为未来世作不请友。”(50/313c)

(四)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大方便佛报恩经》卷一: “其中有佛,号曰释迦牟尼,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3/125a)《广说佛教语大辞典》“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条: “佛之十号。佛之十个别名。”(486b)

十号之名目东汉译经已见,但名称与《大方便佛报恩经》不同。如东汉竺大力共康孟详译《修行本起经》卷下: “汝后百劫,当得作佛。名释迦文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世尊,度脱众生,如我今也。”(3/472b)东汉昙果共康孟详译《中本起经》卷上: “汝于来世九十一劫,当得作佛,字释迦文,号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众佑,度人如我今也。”(4/147c)

此后译经中如来十号的具体名称大同小异。如旧题三国魏白延译《须赖经》ZW(B,62ZK(JP20023《须赖经》1卷。吴支谦译[]。后误曹魏白延译[宋]。今勘同宝积(25)善顺会。”见吕《新编汉文大藏经目录》,(济南)齐鲁书社1980年版,第7页。[Lü Cheng,New Edited Catalogue of ChineseDazangjing,Jinan:Qilu Press,1980,p.7.]JPZK)ZW): “大王亦闻:世有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世尊。”(12/54a)三国吴支谦译《维摩诘经》卷下: “有昔过去无央数劫不可称计,时世有佛,名俾沙罗耶(汉言药王)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世尊。”(14/535c)西晋竺法护译《慧上菩萨问大善权经》卷上: “今吾授彼女决,转女身后九十九劫当得作佛,号离无数百千所受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为佛众佑。”(12/157b)东晋瞿昙僧伽提婆译《中阿含经》卷二: “比丘!我今出世,如来,无所著,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众佑。”(1/429c)后秦鸠摩罗什译《出曜经》卷一: “尔时众生寿八万四千岁,有如来出世,名曰弥勒,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世尊。”(4/610a)

而与《大方便佛报恩经》中如来十号相同的十种具体名称,最早见于东晋译经。东晋佛陀跋陀罗译《观佛三昧海经》卷九: “彼世有佛,名宝威德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15/688a)后秦鸠摩罗什译经尤其多见。如《妙法莲华经》卷一: “尔时有佛,号日月灯明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9/3c)《持世经》卷二: “尔时有佛,名大意山王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14/651b)其后译经也多见用例。如南朝宋求那跋陀罗译《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三: “有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3/643b)南朝梁僧伽婆罗译《文殊师利问经》卷下: “若能专念如来十号……云何十号?谓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14/506c)

同时,可靠的东汉三国佛经尚未出现“如来,十号”这样的形式,这种形式最早也见于东晋译经。东晋佛陀跋陀罗译《观佛三昧海经》卷六: “过去久远无数劫时,有佛世尊,名一宝盖灯王如来,十号具足。”(15/677a)苻秦竺佛念译《菩萨从兜术天降神母胎说广普经》卷三: “佛号观(丹乡劝)助如来,十号具足。”(12/1030b)

后秦佛驮耶舍译《长阿含经》卷六: “如今如来,十号具足。”(1/42a)

(五)萨遮尼乾

《大方便佛报恩经》卷一: “向者乞食,道逢六师徒党萨遮尼乾,见毁骂辱。”(3/124c)

萨遮尼乾是佛教徒贬称的六师外道之一。唐惠苑撰《新译大方广佛花严经音义》卷下: “萨遮尼乾:萨遮,此云有也;尼乾者,具云尼乾连陀;言尼者,不也;乾连陀,系也。谓此类外道裸形自饿以少欲,不为衣食所系故也。”(慧琳《一切经音义》卷二三,54/454c)宋法云编《翻译名义集》卷二: “萨遮尼乾:此云离系。自饿外道。尼乾,亦翻不系。拔发露形,无所贮蓄。”(54/1084c)

“萨遮尼乾”一语见于东晋以后译经。

东晋佛陀跋陀罗共法显译《摩诃僧律》卷一八: “复有一臣言:是萨遮尼乾子在王舍城中,是大沙门。”(22/369c)后秦鸠摩罗什译《大智度论》卷九GA996:“又萨遮尼乾问佛:‘佛自念昼日有眠不?’佛言:‘春末夏初,以时热故小眠息,除食患故。’萨遮尼乾白佛:‘余人有言:昼日眠是痴相。’佛言:‘汝置!汝不别痴相。’”(25/699a)南朝宋求那跋陀罗译《大方广宝箧经》卷中:“是时萨遮尼乾陀子住舍离大城之中。”(14/475c)北魏菩提留支译有《大萨遮尼乾子所说经》。

(六)三藏九部

《大方便佛报恩经》卷一: “是以如来教迹随宜。三藏九部乃至十二部经,分流道化,随信深浅故,说众经典。”(3/128a)

三藏九部,JP指佛教经典。《广说佛教语大辞典》“三藏”条:“①指经・律・论三藏(FK(PFK)tipit・aka(Stipit・aka)而言。‘藏’意指含藏佛教一切文书或教义的。藏的原文PSpit・aka,意为‘笼,箧’。将佛教圣典分类成经藏・律藏・论藏等三种。佛教圣典全体。”(131ab)“九部”乃“九部经”的略语,义同“九部法”。《广说佛教语大辞典》“九部法”条: “由九部分组成的教法。义同于九分教。将印度最初期的佛法依其形式与内容分类成九种。”(39b)

东汉佛经只见“三藏”的说法。支娄迦谶译《阿世王经》卷下: “何谓三藏?声闻藏、辟支佛藏、菩萨藏。”(15/398a)此“三藏”指三乘,与“三藏九部”之“三藏”不同。“九部”单独使用,较早的用例见于东晋译经。东晋佛陀跋陀罗共法显译《摩诃僧律》卷一: “如是舍利弗,如来广说九部经,为声闻制戒。”(22/227b)

“三藏九部”除《大方便佛报恩经》之外,其余用例均见于南北朝以后的中土佛教典籍。如

北凉释道所作《婆沙序》: “有沙门道泰,才敏自天,冲气疏朗,关博奇趣,远参异言。往以汉土,方等既备,幽宗粗畅。其所未练,唯三藏九部。”(北凉浮陀跋摩译《阿昙婆沙论》序,28/1a)南朝梁慧皎撰《高僧传》卷二《鸠摩罗什》: “渊粹有大量,才明博识,独步当时。三藏九部,莫不该练。”(50/330b)唐道世《法苑珠林》卷二五同此,见53/473a。参见道世《法苑珠林》,(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Dao Shi,Fayuan Zhulin,Beijing:Zhonghua Book Company,2003.]唐法琳撰《辩正论》卷三: “至于鹫峰奥典,鸡园密义,二谛五乘之旨,三藏九部之文,赤髭之所未详,青目由来不释。”(52/504a)南北朝中土文献亦见用例。梁简文帝《庶子王规墓志铭》: “七略百家,三藏九部;成诵其心,谈天其口。胜气无俦,高尘谁偶。”3028上(七)释氏宫

《大方便佛报恩经》卷三: “诸人当知:瞿昙沙门,实无所知。黄口小儿,近出释氏宫菩提树下,自言得一切种智。当知此则虚妄之言。”(3/137a)

释氏宫,指释迦牟尼所居之处。宫,住所,房屋,是古义。《广说佛教语大辞典》“释氏”条: “用以表示皈依佛门者是释尊之子的称号。指释子(Sākyaputra)或(buddhputra)佛子等。‘沙门’一语佛教与外道通用,是故佛教的沙门自称‘沙门释子某某’,中国佛教的出家人以‘释’为姓,故一般通称‘释某’。”(1699b)

东汉译经用“释氏精舍”。如东汉竺大力共康孟详译《修行本起经》卷上: “一时佛在迦维罗卫国释氏精舍尼拘陀树下,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阿罗汉。”(3/461a)东汉昙果共康孟详译《中本起经》卷下: “尔时佛游于迦维罗卫国释氏精舍,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4/158a)其后译经续有使用,但用例不多。如西晋竺法护译《琉璃王经》: “一时佛游迦维罗卫释氏精舍尼拘类树下,与五百比丘、侍者阿难、金刚力士楼由俱。”(14/783b)东晋佛陀跋陀罗共法显译《摩诃僧律》卷一GA996: “复次,佛住迦维罗卫尼拘律树释氏精舍。”(22/316b)

至于“释氏宫”,始见于后秦鸠摩罗什之译经,用例亦不多。后秦鸠摩罗什译《大庄严论经》卷一: “出于释氏宫,具足一切智。”(4/257c)

(八)四围陀

《大方便佛报恩经》卷一: “有一梵志,是六师徒党。其人聪辩,悉能通达四围陀典、历数算计、占相吉凶、阴阳改变,豫知人心。”(3/124b)亦作“四吠陀”、“四韦陀”。《广说佛教语大辞典》“四韦陀”条: “韦陀是veda之音写。意为四种吠陀(caturveda)圣典。梨俱吠陀(SRgveda赞歌)・沙摩吠陀(Sāmaveda歌咏)・夜柔吠陀(Yajurveda咒词)・阿闼婆吠陀(Atharvaveda祭词)等四种。婆罗门教的圣典。”(362a)

此词有“四吠陀”、“四韦陀”、“四围陀”三种形式。“四围陀”出现最早,见于后秦译经旧题三国吴竺律炎共支谦译《摩登伽经》多见其例,如卷上: “有婆罗门,名莲花实。宗族高美,父母真正。七世以来,净而无杂。通四围陀,才艺寡匹。”(21/401c)据吕《新编汉文大藏经目录》: “0867摩登伽经2卷。失译[经]。后误竺律炎等译[周]。”则该经当非可靠的三国译经。参见吕《新编汉文大藏经目录》,(济南)齐鲁书社1980年版,第72页。[Lü Cheng,New Edited Catalogue of Chinese Dazangjing,Jinan:Qilu Press,1980,p.72.]。后秦鸠摩罗什译《大智度论》卷三: “尔时婆薮仙人自思惟言:我贵重人,不应两种语。又婆罗门四围陀法中,种种因缘,赞祀天法。”(25/76b)北魏菩提留支译《大萨遮尼乾子经》卷六: “王当知,如我有四围陀经中说。”(9/342b)

至于“四韦陀”,《撰集百缘经》有用例。旧题三国吴支谦译《撰集百缘经》卷八:“时彼城中有一婆罗门,名曰梵摩。多闻辩才,明解经论,四韦陀典,无不鉴达。”(4/239c)但《撰集百缘经》不是可靠的三国译经,学界已有考辨已见考辨文章有:季琴《三国支谦译经词汇研究》,浙江大学人文学院2004年博士学位论文,第78103页。[Ji Qin,“Studies on the Vocabularies of Lokaksemas Buddhist Sutras of Threekingdom Period,”Doctoral Dissertation of Zhejiang University,2004,pp.78103.]

季琴《从词汇的角度看〈撰集百缘经〉的译者及成书年代》,载《宗教学研究》2006年第4期,第6467页。[Ji Qin,“Zhuanji Baiyuan Jing:Its Translator and the Times of Its Completion through Semantic View,”Religious Studies,No.4(2006),pp.6467.]季琴《从词语的角度看〈撰集百缘经〉的译者及成书年代》,载《中国典籍与文化》2008年第1期,第1923页。[Ji Qin,“Zhuanji Baiyuan Jing:Its Translator and the Times of Its Completion through Semantic View,”Chinese Classics and Cultures,No.1(2008),pp.1923.]季琴《从语法角度看〈撰集百缘经〉的译者及成书年代》,载《语言研究》2009年第1期,第105109页。[Ji Qin,“Investigation on the Translator and Translation Times of Zhuanji Baiyuan Jing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rammar,”Studies in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No.1(2009),pp.105109.]陈祥明《从语言角度看〈撰集百缘经〉的译者及翻译年代》,载《语言研究》2009年第1期,第95104页。[Chen Xiangming,“Linguistic Examination on the Translator and the Translation Times of Zhuanji Baiyuan Jing,”Studies in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No.1(2009),pp.95104.]

卢巧琴《东汉魏晋南北朝译经语料整理研究》,浙江大学人文学院2009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06113页。

[Lu Qiaoqin,“Collation and Studies on the Buddhist Sutras Translated in Eastern Han,Wei,Jin,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Doctoral Dissertation of Zhejiang University,2009,pp.106113.]卢巧琴《东汉魏晋南北朝译经语料的鉴别》,(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31144页。[Lu Qiaoqin,The Discrimination of the Linguistic Materials of the Buddhist Sutras Translated in Eastern Han,Wei,Jin,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Hangzhou:Zhejiang University Press,2011,pp.131144.]遇笑容《〈撰集百缘经〉语法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192214页。[Yu Xiaorong,Grammar Studies on Zhuanji Baiyuan Jing, Bei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2010,pp.192214.][日]辛岛静志《〈撰集百缘经〉的译出年代考证――出本充代博士的研究简介》,见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编《汉语史学报》第6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版,第4952页。[S.Karashima,″Researches on the Translating Times of Zhuanji Baiyuan Jing: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ies of Dr.Mitsuyo,″ in Center for Studies of History of Chinese Language,Zhejiang University(ed.), Journal of Chinese Language History: Vol.6,Shanghai:Shanghai Education Publishing House,2006,pp.4952.]。较早的可靠用例见于后秦鸠摩罗什译《大智度论》卷二五: “是菩萨得是无碍智,转身受生时,一切五通仙人所有经书、咒术、智慧、技能,自然悉知。所谓四韦陀、六鸯伽咒术。”(25/247a)

而“四吠陀”则见于唐代译经。唐玄奘译《阿达磨大婆沙论》卷一二: “曾闻有婆罗门子,先诵得四吠陀书,中间忘失。”(27/58a)

(九)天宝香、天宝花(华)

《大方便佛报恩经》卷一: “复以天衣重敷其上,烧天宝香,诸天宝花遍布其地。”(3/125a)

天宝香、天宝花(华),佛教徒供养佛之物。《大方便佛报恩经》多见其例,而

东汉佛经只言“香”、“天香”、“花(华)”、“天花(华)”。

安世高译《八正道经》: “信祠者悬缯烧香,散花然灯。”(2/505a)

支娄迦谶译《道行般若经》卷九: “昙无竭菩萨日日供养,持杂华名香,然灯悬幢幡,华盖杂宝,若干百种音乐,持用供养般若波罗蜜。”(8/473a)

支娄迦谶译《阿门众.佛国经》卷上: “阿门众.如来成无上正真道最正觉,得萨芸若慧时,无央数那术亿百千诸天人,于虚空住,以天华、天檀、杂香、天捣香、伎乐,供养散阿门众佛上。供养已,其天华、天香、天捣香、天檀香、天杂香,悉于虚空中合住,化成圆华盖。”(11/755b)

三国佛经方有“天宝花香”的用例。

吴支谦译《大明度经》卷二: “天宝花香具悉如前,满四天下。”(8/484b)

而“天宝花(华)”则始见于东晋译经。

东晋佛驮跋陀罗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八:“十方各万佛世界尘数佛国,六种十八相震动,雨天宝华,天末香,天宝,天杂香,天宝衣,天宝云,天庄严具。”(9/446b)其后用例颇多。如后秦鸠摩罗什译《妙法莲华经》卷四: “以天宝华聚,散多宝佛及释迦牟尼佛上。”(9/33c)南朝宋宝云译《佛所行赞》卷三: “种种天宝花,从空而乱下。”(4/28a)

“天宝香”佛经中用例很少,多与“天宝花(华)”一起出现,除《大方便佛报恩经》外,再列举几例。

西秦圣坚译《罗摩伽经》卷上: “又雨无量天宝花云,无量天宝香云。”(10/858a)唐般若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一三: “阿僧天女歌咏赞叹,阿僧天宝华云,阿僧天宝香云,阿僧天宝云。”(10/721c)

(十)无量百千万亿阿僧劫

《大方便佛报恩经》多见此词,如卷一: “释迦如来于无量百千万亿阿僧劫,难行苦行,发大悲愿。”(3/125b)

“无量百千万亿阿僧劫”是表示时间非常久远的短语。《广说佛教语大辞典》“无量百千万亿劫”条: “无限长之时间也。”(1238b)“阿僧劫”条: “无数劫(劫是劫波之略)。”(810b)

东汉译经中以“劫”为核心构成的表示时间久远的短语形式繁多。至于“无量百千万亿阿僧劫”,东汉、三国佛典未见用例,最早见于东晋十六国及以后译经。如后秦鸠摩罗什译《妙法莲华经》卷六: “我于无量百千万亿阿僧劫,修习是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9/52c)北凉昙无谶译《大般涅经》卷一二: “若是虚妄诸佛世尊,久于无量百千万亿阿僧劫,修菩提道已离妄语,今作是说,其义云何?”(12/439c)北魏菩提留支译《深密解脱经》卷二: “堕大地狱无有出期,乃至无量百千万亿阿僧劫。”(16/672c)

唐以前的佛典总共也只有五六例而已。

(十一)五盖十缠

《大方便佛报恩经》卷一: “念念无常,五盖十缠之所覆蔽。”(3/128a)

“盖”、“缠”都是烦恼的异名。《广说佛教语大辞典》“五盖”条: “覆盖心的五种烦恼。五种障害。即贪・・像睡眠那样的无知蒙昧・躁郁的状态・疑等五种。或译为贪欲盖・恚盖・沉睡眠盖・掉举恶作盖・疑盖等五种。”(239b)“十缠”条:“缠者,烦恼的异名。缠绕众生身心,令不得自由,故名缠。有十种,故名十缠。”(91b)

东汉三国译经只有“五盖” 之说,未见“十缠”。东汉安世高译《阴持入经》卷下: “已舍五种为何等?为五盖。一、二恚、三睡眠、四不了悔,五为疑。”(15/180a)三国吴康僧会译《六度集经》卷七: “又有五盖:贪财盖、恚怒盖、睡眠盖、乐盖、悔疑盖。”(3/39a)“十缠”之说始见于后秦译经。后秦鸠摩罗什译《大智度论》卷七: “缠者,有人言十缠,有人言五百缠。”(25/110b)

“五盖十缠”连用最早见于南朝梁佚名撰《慈悲道场忏法》卷一GA996: “常知三漏五盖十缠之法是障。”(45/965c)除上例和《大方便佛报恩经》之外,其余用例均见于隋唐以后中土人士编写的佛教文献。如隋费长房编《历代三宝记》卷一四: “烦恼则五盖十缠,九十八使。”(49/115b)隋灌顶撰《国清百录》卷三: “至于今日恒沙惑障,烦恼迷昏,五盖十缠。”(46/811c)

(十二)一箭道

《大方便佛报恩经》卷一: “七宝行树,其树皆高尽一箭道。”(3/124c)

一箭道,佛经中的长度单位。《广说佛教语大辞典》“一箭道”条: “距箭靶子百二十步或百五十步之距离。”(25a)

此词东晋译经始见。如东晋法显译《大般涅经》卷中:“其间相去,尽一箭道。其城四门,门各九重。”(1/201a)后秦鸠摩罗什译《妙法莲华经》卷六:“一树一台,其树去台,尽一箭道。”(9/53a)。北魏瞿昙般若流支译《正法念处经》卷: “见弗婆提人闻怖畏声,耳识所缘,尽一箭道。”

考察这12条佛教词语之后,我们认为,《大方便佛报恩经》不是东汉译经,它的翻译年代当在东晋之后。

“三藏九部”、“五盖十缠”这两个词语可靠的用例都见于南朝宋之后,尤其是“五盖十缠”,其较早的用例见于《慈悲道场忏法》,吕先生指出该书是梁武帝(502―549)时期所撰“2075《慈悲道场忏法》10卷。梁代,作者不详。武帝代(502-549)。”参见吕《新编汉文大藏经目录》,(济南)齐鲁书社1980年版,第153页。[Lü Cheng,New Edited Catalogue of Chinese Dazangjing,Jinan:Qilu Press,1980,p.153.]。从这两个词语看,《大方便佛报恩经》应该是距《出三藏记集》(510-518)和《经律异相》(516)成书年代很近的一部佛经,然其译者竟不可考,实在令人费解。同时,“五盖十缠”除在《大方便佛报恩经》使用外,其余用例均见于中土佛教文献(《慈悲道场忏法》也是中土人士所撰),这些似乎表明:该经乃中土撰述,而非译经。

[参考文献]

[1]林显庭:《〈大方便佛报恩经〉纂者考及其唐代变文》,《中国文化月刊》1987年第91期,第6591页。[Lin Xianting,“Studies on the Author of Dafangbianfo Baoen Jing and Its Narrative Form in the Tang Dynasty,”Chinese Culture Monthly,No.91(1987),pp.6591.]

[2]谢生保:《从〈子经变〉看佛教艺术中的孝道思想》,《敦煌研究》2001年第2期,4150页。[Xie Shengbao,“Thoughts on Filial Piety and Morality Based on theJataka of Samaka,”Dunhuang Research,No.2(2001),pp.4150.]

[3]汪维辉:《东汉―隋常用词演变研究》,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Wang Weihui,A Study on the Evolution of Frequently Used Words in Chinese from Eastern Han to Sui Dynasties,Nanjing:Nanjing University Press,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