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必修一历史知识点总结

必修一历史知识点总结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3-14 15:12:3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必修一历史知识点总结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必修一历史知识点总结

第1篇

一、结合实际情况创设问题,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PBL教学模式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问题构建。要是所设置的问题的开放性不高,就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应该结合根据历史教材的特点以及新课改的要求,创设相应的问题。并且教师的问题应该保证开放性和趣味性,这样才能够留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进行思考和探讨,是学生通过类比发现知识之间的不同之处。很显然,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分析能力,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真正地掌握所学历史知识。比如在进行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中第一章“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这部分的知识点的学习的时候,教师应该在采取PBL教学模式的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况创设问题。“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和当时人们的生活习俗相关,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比如“不同的地方,风俗习惯也会不同。大家可以分别说说各地的风俗吗?”这个问题具有很高的开放度,同时还切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就这个问题展开讨论,说出自己的结论,比如“回族人民不吃猪肉”这个风俗。在学生讨论完之后,教师就可以引入这一部分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相互探讨“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过程,从而深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二、引导学生探究问题,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有利于教学方式的转变,倡导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教师在创设了相应的问题之后,应该引导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不然就使得问题的创设失去了真正的意义。PBL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对教师的问题进行探究。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主要负责组织和协调,帮助学生探究所创设的问题。同时,在学生进行探讨的过程中,教师也应该主动参与进来。如果学生在讨论中遇到问题,或者对某些方面不太理解,教师就应该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使学生的探讨过程变得更加高效。比如在进行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七“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中第二章“追寻生命的起源”这部分的知识点的学习的时候,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地球上的生命是从何而来”这个问题,然后根据学生的回答,进一步进行提问。比如,有的学生认为生命通过演化而来,教师就可以接着问“此演变过程是怎样发生的”。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事实上融入了这部分所要教学的内容,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对产生了学习兴趣。同时,教师根据这一点,进行问题探究,可以更好地掌握课程内容。

三、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第2篇

关键词:兴趣;口诀;古为今用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历史知识由于头绪繁多且难背,所以极大地减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运用了如下方法,效果颇佳。

一、上好第一堂课,引发兴趣

学生对每一位新教师的要求是相当苛刻的,总喜欢在教师的衣着、口音、学识、授课艺术方面打分,一旦不及格,将会大大影响教师以后的教学。基于此,我要求自己必须上好第一堂课。我以中国古代光辉灿烂的文明,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以中国近代任人宰割的耻辱,唤醒了学生落后就要挨打的危机感。同时,青少年“慕名”心理较重,我便总结了一些明晓得理的方法,并与传统的教法作对比,突出其无与伦比的优越性。所以,上好第一节课,至关重要。

二、创设情境,化难为易

历史知识具体到某些知识点毫无动人之处,这时就需要老师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前不久,我刚讲了高中历史必修三的第二专题“古代的科技与文化”,对于中国优秀的文化成果,学生虽然有所了解,但看不见、摸不着,非常抽象,为此我做了精心准备。伴随着奥运会开幕式上我国四大发明的一段视频,学生随着一张张图片的展示进入了中国古代科技的海洋,他们赞叹、留恋,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三、巧用口诀,便于记忆

在实际教学中,我常以整齐押韵的句式概括出所要记忆的内容,形式上近于顺口溜。如,朝代口诀:“唐尧虞舜夏商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民到共和”。战国七雄各国的方位可编为:“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又如,《》的内容,可编为“割让香港岛,二千一百万,广厦福宁上,英国定税款”。应用时根据口诀进行联想展开,达到准确全面记忆的目的。

四、知古鉴今,加深理解

学习历史为的是“古为今用”“知古鉴今”,所以,学生要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学会运用历史知识,更要把历史学习与自己的思想实际联系起来。学生可通过写一些笔记、评论或小论文来加深对历史的理解。这样联系实际结合现实来学历史,更能加深学生对历史事实的理解,逐渐把握历史的真谛。

五、梳理知识,构建体系

很多学生反映当知识点增多时,就容易混淆。因此,教师可试着按知识结构和内容绘制框架图或者表格去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我要求学生在每一课学完后,都进行整理归纳,使所学的内容化繁为简,重点突出,脉络分明,便于自己进行分析、比较、综合、概括。

第3篇

历史课是初中课程中的基础性必修学科,但是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很多学生和家长对历史课缺乏足够的重视,导致学生的历史知识水平很低。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要想从根本上改善初中历史课的教学效果,需要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入手。本文基于以上情况,分析了目前初中历史课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建议,希望能够为初中历史教师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

初中历史;学习兴趣;培养方法;改善措施

受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传统的历史课注重背诵和书写,课堂气氛十分沉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如今,素质教育的全面普及对初中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历史教师应该根据素质教育理念的要求,改变教育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自觉地了解各类历史知识,并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一、初中历史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重视程度不够

一些教师和学生将历史课看作是“副科”[1],认为只要积极的背诵就能够取得好分数,这种观念是造成历史课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如今,社会多元化的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初中历史教师应该改变自己的固有观念,善于利用学生的思想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实现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2、教学模式老套

当前很多初中学校教授历史知识的方法仍然是“填鸭式”,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课本知识。教师没有发挥自身的作用,他们只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手段对知识点进行讲解和概括,缺乏系统的总结和灵活性的叙述。一些学生本身对历史课缺乏兴趣,因此很容易打瞌睡或者走神,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

3、课堂气氛不佳

课堂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场所,是学生进行学习的场地,按照要求,教师应该善于利用各种教学资源,调动课堂气氛,使每一个学生都积极的参与到课堂学习过程中。但是,一些教师认为初中历史需要多多背诵,因此总是会有意无意的压缩讲解时间,给学生“创造”出一定的时间进行背诵[2],这种方式只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对提高教学效果则没有一点意义。

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措施分析

1、提高重视程度,加强创新

不管是初中历史教师还是学生家长,都应该明确历史课程的现实意义,将其看作是必修科目,以正确的眼光看点历史学习过程。初中历史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该担负起自身的责任,不能以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标准,要善于发现不同学生的优点,然后结合有效的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该具备创新意识,善于总结教学过程中的难点和重点,不断修正自己的教学过程,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初一历史《中华文明的起源》这一单元,通过讲解华夏文明的发展史,将宏观的历史直观地展示给学生,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督促他们自觉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为今后的学习过程奠定良好的基础。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般,教师应该上好第一课[3]。

2、立足实际,创设教学情境

创设教学情境有利于改善课堂气氛,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兴趣。历史知识是十分广阔的,它所包含的信息绝对不是课本上所描述的那几句话,一个优秀的历史教师应该能够在教授某一处知识时,将其他历史知识或多或少的呈现给学生,从而使学生形成一个整体的、系统的知识体系。创建教学情境需要教师从实际情况出发,抓住时代的热点和学生的性格特点,适当结合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资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将学生纳入到教学过程中。例如,在学习初二课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在课前播放一些历史纪录片,使学生了解到当时国家的境况,利用这些影片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引导他们能够主动地了解这段历史,从而在获得直接体验的同时,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3、善于引导,改进教学模式

素质教育把学生放到了学习的主体地位,它要求教师认识到学生的主动性,并注重引导,实现教学效果的不断提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学生的需要,教师应该结合实际,加强创新,重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例如,在学习初一《秦王扫六合》一课时,教师可以把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挑选出几名学生分别扮演秦王和其他六国的国王,通过还原历史片段,使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到当时的历史变迁,从实际体验中获得对教学知识的理解。这次过程中,教师应该扮演引导者的角色,根据学生的表现控制教学进度,把握表演的节奏,充分调动起其他学生的学习热情。历史课不是枯燥无味的,它是有血有肉的[4],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历史故事进行深入了解,提高学习历史的兴趣,将其作为一个爱好。

4、制定教学目标,合理评价

初中学生的好奇心重,学习能力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项优点,将教学内容有效的串联起来,为难点和重点做好铺垫,增加历史教学的趣味性。教师应该加强学习,善于找到教学重点,在教课前明确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并通过合理的评价措施,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肯定或激励。例如,《侵略和反抗》是教学的重点,教师应该按照层层递进的原则,将、第二次、中日和等知识联系起来,制定每堂课学生应该完成的任务,并注重预习,使学生自觉了解其他战争的发生背景、开端、进展和结果,让学生头脑中形成系统的知识架构,从而更好地理解这段历史。教师应该善于使用激励策略,不能只顾批评学生,应加强对学生的指导,使其更好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

三、结束语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初中历史教师应该立足实际,改变当前的教育观念和模式,善于总结经验或者借鉴他人的经验,不断修正自己的教学过程,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也应该改变自己对历史课程的认识,提高重视程度,积极的配合教师,促进自身综合实力的提升。

作者:邹丽琴 单位:重庆市万州第三中学

参考文献

[1]赵英.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0,08(04):197-198.

[2]于彦清.探讨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中国校外教育,2016,05(13):26-27.

第4篇

一、两军对垒搞辩论

就某一历史事件,展开自由辩论,增强学生思维的严密性、系统性、灵活性、深刻性。历史教学仅仅追求知识结构的系统与完整是远远不够的,不仅要掌握知识,更要培养能力,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在讲人民版必修一《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中央集权建立”(即第二子目“海内为郡县”)时,让学生结合教材,围绕着秦朝是应该实行分封制还是郡县制这一问题时,我设计了一场模拟朝议制度的方式展开辩论,请学生扮演当时持两种不同意见的代表,王绾和李斯。在辩论中比较分封制和郡县制的优劣,并指出二者最主要的差别。设计意图:突出皇权至上。我引入了秦始皇的观点:“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候王,赖宗庙,天下初立,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用多媒体打出)。正是由于秦始皇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他最终采纳了李斯的建议,把郡县制推广到全国。最后介绍秦朝郡县制的基本设置和意义。

二、身临其境回往昔

“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过了,就领会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这句话充分说明了让学生亲身实践的重要性。历史教材及历史知识的特点为情境教学提供了有利的素材,如场景的恢弘,人物的再现,事件的来龙去脉,时空的倒置,历史的进程等,都可以通过语言的渲染、情感的真诚投人,实物、图片、模型等的充分利用,尤其是微机软件的进入课堂,使创设最佳历史课堂教学情境有了可能。

人民版必修一专题六《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就能够很好地利用这一手段,我们可对该课进行如下设置,将学生以游客的身份进入古代希腊,进行一次穿越时空之旅。围绕该课的重点“古代希腊独特的自然环境对希腊城邦民主制度产生的历史作用”,安排如下行程。

行程一:惊鸿一瞥鸟瞰古希腊(自然环境)。

[引导提问]首先进入第一行程:你们看到了希腊是什么样子的?并总结特征。

[引导提问]希腊这种地理环境对它的发展是有利还是不利呢?学生讨论两分钟。

[总结]写出我们的第一份总结报告。(总结古希腊的自然地理特征,并写出其影响)

行程二:身临其境考察古城邦(社会环境)。

[探究过程]展示城邦的图片,并要求学生分为四个小组进行合作探究。

[总结]来做出第二份考察报告(总结古希腊城邦的含义,特征及影响)。

行程三:入乡随俗接触古公民(人文环境)。

[合作探究]走进公民家里,出现了一系列的疑问,为什么?

[总结]完成我们的第三个考察报告(总结希腊公民的含义,权利,以及基本的素质)。

三、课堂插曲演历史剧

中学历史课程内容繁杂,知识点琐细,若教师按部就班,一一讲解,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乏味的情绪。在教学中,我有针对性地将教学内容交由学生处理,鼓励学生自编自演历史剧,可以提高知识运用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创新意识。在历史剧直观的形象下唤起学生对历史人物的亲近和切身感知,对这段历史也就充满了探索的欲望和乐趣,创设了浓重的思辩氛围,从而让课堂充满了民主和谐的争辩气息。这就为本课的教学奠定了情感基调,让学生自然愉悦地进入话题,达成了初步情感体验。

四、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把历史融入生活

课程改革的实施,尽管教师的教学观念和行为发生了一些变化,但在教学组织形式上仍然没有突破“读问讲练”这种模式。寻求和创设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和空间非常重要。在教学中我尝试过以下一些形式,效果不错:1.组织学生搜集相关故事或进行讲故事比赛,如三国演义的故事、拿破仑的故事等。2.知识接龙,如中国古代史出现的成语。3.师生相互问难、单元历史知识擂台赛、学生自拟试题。4.寻访遗址,探究身边历史。5.制作剪报,了解新的考古发现;或让学生就某一历史时期的人物事件办一份小报;模拟记者撰写历史新闻。6.推荐学生阅读带有研究性的历史小读物,如《上下五千年》《中华历史名人传》《秦汉史话》等,让学生阅读,并展示自己摘抄的读书笔记。7.组织学生按班级学生进行历史知识竞赛,培养他们丰富历史文化常识的思想意识。

第5篇

关键词: 思维导图 高中历史复习 作用

一、高中历史复习现状分析

历史,是对人类社会过去发生事件的记录、诠释和研究。因此历史的学科性决定了知识无法再现,留给后人的遗迹也未必展现在学生面前,所以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很难再现知识的主体,这增强了复习的难度。历史事件以时间为发展脉络,包括社会背景、过程、特点和影响等要素,还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内容。如果没理清事件发展线索,就会造成错综复杂、盘根交错的混论思维,这是学生复习困难的又一因素。当然还有学习兴趣等诸多原因导致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出现效率低、耗时长等情况,而教师在复习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冷菜热炒、毫无新意、毫无突破的情况,这种做法与新课程教学背道而驰,不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也不利于学生历史意识的培养。

二、思维导图的涵义及作用

思维导图是一种表达发散性思维的可视化工具,具有图文并茂的特点,能够模拟大脑的思考方式,外显人的认知结构,因而也被称为“脑图”或“心智图”。它吸收了脑科学、心理学、教育学、神经生理学等各个学科领域的成果,利用直观的图形表达人们大脑中隐性的知识、概念等,用发散性的分支体系建立起知识结构,从而有利于学生学习、记忆、思考。近年来,思维导图在教育教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关注,且带来了许多积极影响。历史知识的复习是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学生巩固已学知识,提升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历史复习不是对已学内容的简单重复,而是在记忆已学知识的基础之上,综合重点、难点和其他零散的知识点,加深对历史概念的理解,丰富对历史事件之间关系的认识,揭示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而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将思维导图引用到历史复习过程之中,既能解决平常复习过程中存在的死记硬背、机械记忆等问题,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复习效率。历史教师需要借助思维导图积极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学会用思维导图梳理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从而在头脑中形成全面清晰的历史知识结构,指导学生更加轻松、高效地完成历史复习任务。

三、实例说明思维导图的作用

接下来以人民版必修二专题二《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为例,通过对比传统复习方法和思维导图复习策略说明思维导图在复习过程中具有无可取代的优势。

(一)思维导图呈现的是关键的基础知识,有利于学生打好基础。

学生的复习任务是对这节课或者这个专题老师教的内容进行识记,传统历史复多是在课堂笔记的基础之上进行背诵,而传统笔记大多以文字形式呈现,逐条记录。如本专题的复习要点如下:

一、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

(一)自然经济的逐渐瓦解:(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1.概念2.原因3.标志4.过程5.表现6.影响

(二)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19世纪六七十年代)

1.背景2.主要途径3.地点4.代表性企业

(三)民族工业初步发展(后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

1.原因2.著名实业家3.代表性企业

二、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一)民国初期的兴办实业潮(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1912一1919年)

1.原因2.表现3.结果4.影响(近代的地位与作用)

(二)统治前期民族工业的短暂发展(1927-1936年)

1.原因2.结果3.认识

(三)统治后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困境

1.原因2.结果

三、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

(一)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命运及两面性

1.命运:在夹缝中求生存、在斗争中求发展。

2.的两面性:革命性、妥协性。

(二)中国民族工业的特点:

1.发展不平衡2.发展困难

(三)影响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1.推动因素2.阻碍因素3.认识

从这份笔记可以看出,这一专题内容多、细、杂。按这一思路复习,学生难以认识重点,容易眉毛胡子一把抓。而且单一的文字表述,无法提高学生的复习兴趣,造成复习效率低下。

下面我们再用思维导图进行这一课时的复习。首先,确立一个中心主题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然后据此主题的主要内容向外扩散,包括发展过程、特点、地位作用、影响因素,等等。

(二)思维导图有利于构建知识点间的联系,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历史事件的发展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学生在复习过程中要注意知识点间的联系,如果采用传统的方式则复杂的文字表述难以在第一时间理清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思维导图利用简单的线条就可以说明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并且视觉冲击力是直观和快速的。如思维导图一目了然地看到影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而且在每一个发展阶段中都可以找到实例。

(三)思维导图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提高创新能力。

学生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就是一次创作的过程,也是思维扩散的过程。这并不是简单的画图,首先要思考几个内容,中心主题,分支主题,分支主题的重要程度,与中心主题的关系,等等。

必须注意的是思维导图确实给历史复习提供了一个好方法,但并不是每一个知识点都适合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复习,或者可以利用思维导图与其他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复习。如何实现历史复习的高效率,还需要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和总结。

参考文献:

[1]赵国庆,陆志坚.“概念图”与“思维导图”辨析[J].中国电化教育杂志,2004(8):45.

第6篇

【关键词】高中历史;综合变革;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568 【文章标识码】D 【文章编号】1326-3587(2014)04-0023-01

新课程改革推行高中历史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的综合变革;这就意味着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必须对原有的知识体系和学习能力进行重新编排组合,以适应新的教学标准和评价机制。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以课程要求和素质教育为导向,以改善教学方法为路径,以提升学生能力为重点,以构建知识体系和评价体系为载体,以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维度,结合高中历史课程内容和结构特点,积极探索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策略,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和素质能力提升的目标。

一、结合课改教学特点

明确教学总体目标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和教学实践中的问题,阑家基于发展基础教育、提升国民素质的目标,结合了国内外的教学经验,谨慎地推行了高中历史课程改革。这些历史课程改革契合了高中历史教育的教学性质和基本任务,遵循了时代改本质性要求,促使学生形成强烈的历史意识、正确的历史观念,增强学生对历史、现实和未来的理解力与判断力,提高学生的生存与发展能力。

二、打破专题模块安排,完善课程整体结构

新课改教材由原来的通史编排模式改变为现在的专题编排模式,专题模块知识点突出,中心主题明确,主线清晰,时序明显。专题编排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的课程结构,适应了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生全面发展而有个性的发展,拓宽了知识广度,挖掘了历史深度,也增加了学习难度。通史版教材中有大字、小字、选修、必修内容,必读、自读内容之分,而在专题教材中没有这些。专题模块成为了"没有麻袋的马铃薯",缺乏了历史宏观整体性和系统性。在教学实践中,需要借鉴通史教材模式,对教材内容进行必要整合,把通史模式与专题模式相结合,使某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相关知识建立有机联系,避免人为地过度区隔历史,而是整体性呈现历史事实,即是对历史学科体系按时空顺序进行重新建构。因此,在历史教学中,采用纵向与横向结合的方式。在对专题典型事件或领域作深入阐述和示范探究的同时,结合人类历史发展时期内重要历史内容,统筹安排历史时间、历史空间中的历史事件,在不同的历史范围运用不同的分类方法,充分体现历史教学的时序性和整体性,完善课程整体结构体系。

三、调整传统教学方法。采取多元教学方式

新课改教学要求教师更新原有的教学理念和思想认识,改变"自以为是"的教学态度,改变单纯知识传授、单向传递却无反馈的状况,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探究者。采取情景教学、师生互动模式、专题研究、理论联系实际等方式和措施提高教学效果。在具体方法上,采取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做到寓教于乐;在完善历史事件要素的情况下,使历史知识趣味化,让学生感到兴趣盎然;对历史知识采用口诀记忆法,师生共同编排历史知识为顺口溜,简单易记,避免枯燥乏味;根据"爱屋及乌"之原理,关爱学生学习和生活,与学生谈心成为朋友,避免学生思想波动影响学习;采用历史知识串联法,抓住历史线索,以时间推移为线索,以空间转换为背景,做到基本历史知识纲举目张;结合历史与现实,关注时事热点,化历史为现实,如通过分析"阿拉伯之春""利比亚内战"等事件背景,贯穿政治史、世界史、近代史等方面的知识内容等。新课改并非生搬硬套某些教学模式,必须结合地域特点、民族风俗习惯、学生个性、基本知识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条件等因素进行多元化选择教学方法,立体化运用教学方式,人性化实施教学。

四、适应教学维度要求.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新课改高中历史教材要求以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维度,提倡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成为学习自觉性、知识系统性、逻辑严密性、思维辩证性、素质全面性的"社会人",学会使用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和人文素养。历史知识的掌握需要提高教学质量,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动机和态度,培养学生理解、运用历史知识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能力;通过架设知识桥梁。增长学生见识,开拓其视野,构建历史知识体系,使其能够对历史知识融会贯通,正确阐释和解析历史事件,从而具有把握现实事件的历史关联和发展趋势的能力。

五、改善教学管理机制。构建学生评价体系

第7篇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 高中历史教学 问题情境

启蒙思想家卡尔・波普的“科学始于问题”理论认为:科学的发现就是寻找科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的过程。孔子在《论语・述而》中也说过:“问之不切,则听之不专。”诚然,问题能促使一个人去发现、探索、研究,有了问题,学生才能学会用自己的头脑去探究,才可能产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动力。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要恰当运用“问题教学法”也是与新课改理念倡导的探究式学习相符合的。

以问题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设计的关键在于问题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巧妙性,让学生在寻找、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历史知识、培养解题技能,进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该如何创设具体的问题情境,切实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呢?

一、要科学地创设相关的问题情境

“问题教学法”的核心部分在于问题情境,也就是在什么情境下设计怎样的问题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兴趣是学生求知的动力,好奇是学生求知的先导,是保证学生探究世界最积极的动力。因此,教师设计的历史问题要尽可能地新颖、灵活,使学生感兴趣。只有打破学生头脑中固化的认知习惯,才能充分调动其思维的积极性,才能冲破思维的定式。以下是笔者常用的几种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

1.搜集各种史料来创设问题情境

史料是历史教学的重要工具。我们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对相关史料的分析,设计出最合适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比如必修1专题二第1课讲到“列强入侵”时可运用章炳麟的一副对联:“今日幸颐和,明日幸北海,何日再幸古长安?亿万民膏血全枯,只为一人歌庆有;五十割交趾,六十割台湾,七十更割辽东地, 廿余省版图渐蹙,预期万寿祝疆无。”然后提出问题:“五十、六十、七十”分别指什么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这副对联反映了什么?进而组织学生讨论,回答问题,最后做出如下总结:这副对联反映了慈禧太后的一生,也反映了以她为首的晚清政府的妥协导致了中国近代史上几次重要的反侵略斗争的失败,充分体现了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不断加深的过程。

2.根据诗词歌赋等文学作品设计问题情境

我国保留了很多的文学遗产,许多诗词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还有很强的历史价值。如讲到必修1专题三第3课“”时,可借用的诗词:“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涯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然后提出问题:“这首诗讲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诗中提到了哪些具体事件?该历史事件产生了什么影响?等等。”

3.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发现矛盾从而创造问题情境

在选修1中讲到“日本明治维新”时,可提出如下问题:“19世纪后半叶,中、日两国各自面临着怎样的危机?两国又是如何拯救危机的?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结果?”进而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分析、讨论得出结论:中日在19世纪下半期都处于内忧外患之中,都进行了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中国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4.联系现实,让学生充分想象创设问题情境

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然而许多历史知识又与当今的社会生活紧密联系。笔者在上课时,尽量将教材中的历史与学生感兴趣的现实问题联系起来,帮助学生缩短历史与现实的距离,激发学生参与探究的兴趣。如在讲授必修2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的过程中,笔者将此专题设计为活动课,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从衣、食、住、行、社会风俗等角度调查近现代福州生活的变迁,在课上创设一个探究问题情境:“大家能否设计出未来的生活。”此问题一出,学生探究热情高涨,纷纷大胆地想象未来可能出现的设施:立体公共交通、空中公交车、数字化的生活、机器人服务,等等。

二、要指导和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努力营造“质疑”的氛围

为了使“问题教学法”的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笔者认为教学的着力点应该更多地放到怎样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上来。教师能否做到这一点,核心在于怎样促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质疑”。南宋著名教育学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对知识的掌握是从质疑到解疑再到释疑的过程。但关键在于,学生在学习中质疑、发现问题的技能,不可能是先天具备的,也不可能是主观自生的,只能依靠教师来逐步培养。

1.在无疑处设疑

有些历史知识看似无疑,实际上却蕴含着有待开发的智力因素。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去发现、挖掘其中的隐性知识,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产生疑问。如讲授必修2专题一的农业发展相关内容时,笔者设计了元朝的运河与隋朝运河进行比较的问题,让学生发现这两个朝代水运的差异:隋朝的运河以洛阳为中心,而元朝则缩短了航程,有利于南粮北调,这说明到了元朝,我国的经济重心已经南移了。

2.在教材的衔接处设疑

高中历史教材以专题为单位,每一个专题的课、节之间都存在着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如果在课堂上教师不揭示这种联系,学生的知识结构就可能会支离破碎,影响知识的迁移和系统知识结构的形成。教师在教材的衔接处设疑,可以提醒学生注意,自然地过渡到下一个知识点。如讲到必修2专题三“伟大的历史性转折”一课的“国有企业改革”时,可提问:当在中国各地农村推广,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之时,面临着严重经济困难的国民经济支柱――城市国有企业――该何去何从,怎样才能走出困境呢?这样提问,前后衔接显得非常连贯,学生的思维也可保持较强的延续性。

3.设置障碍,启发学生思考

高中历史教学应重视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可通过设置障碍,提出问题。学生即使不能及时给出答案,但通过思考也可使其有所发现与感悟。如在讲授“”一课时,可作如下提问:如何理解虽然最终失败了,但以谭嗣同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派用他们的鲜血唤醒了国人,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为什么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的改革能成功,而“”最终失败了呢?通过这样的问题设计,学生的思维就会不断地发散、求异,这既保持了思维的活力,又培养了思维的灵活性。

三、在讨论、分析、质疑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并使知识系统化,最终达到释疑的目的

这是“问题教学法”的最终环节,而这一环节是建立在前面几个过程恰当而又充分运用问题的基础之上,学生对问题的恍然大悟和对历史知识的消化吸收过程就是释疑的过程。通过一次次释疑,学生的知识积累会逐步实现,从而完善知识体系。

第8篇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模式优化;情境教学

教学中,教师应打破课堂时间和教材篇幅的限制,立足于学生的知识基础,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内在潜能,让他们在主动探索新知的过程中提高自身学习能力,从而达到效率与质量相统一的教学目标。

一、从学生自主学习开始

自学是指学生在没有教师讲解、点拨下通过自主学习和实践而获得新知识及学习技能。在高中学习生活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占据主导地位,因而作为教育者,我们要格外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自觉的学习态度,能够在教师的引导和点拨下,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潜能,积极探索新知。自学能力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充分把握每一个教学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预习是新知识和原有知识之间的知识桥梁,也是对学习新知识的一种准备。这种预习主要是对新知识进行初步了解,并联想和强化与新知识有关的旧知识,架起两者之间的认知桥梁,从中获取新的认识和相关信息。学生在通过预习对新知识有了一定的学习和了解之后,会产生许多疑难点,这样一来,他们在课堂上听讲时注意力会更加集中,更有学习的动力和热情。

二、用学生质疑架桥

问题的提出是由教师与学生双方共同组成的,一方面是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提出相关的质疑,另一方面是教师精心设计的带有目的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循序渐进,逐步突破。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边活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巧设问题,不断启发学生动脑想、开口讲并动手做,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探索新知并努力寻求答案的最佳学习状态。教与学是问题的提出和解决过程,正如朱熹所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这样的学习才能真正使学生始终保持积极探索新知的热情,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主动分析和解决问题,使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不断提高。

三、以共同解答升华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既要做好课堂教学的设计,还要注重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并学会正确处理师生之间的双边关系。高中阶段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因为繁重的学科作业和沉重的学习压力而力不从心,课堂中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创设恰到好处的情境,利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在轻松而有趣的课堂情境中找到学习历史的乐趣,在唤起他们学习热情的基础上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

(1)运用多媒体创造教学情境

随着现代化教学条件的不断优化,教师在讲解历史教材知识点时,可以适当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情境,使学生在直观有趣的教学情境中多方面地学习历史知识。例如,教师在教授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一“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时,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课前查阅和收集好的图片,重点展示八国联军入侵中国的图片和片段。让学生在观看的同时,对侵华的八个国家、侵略时间以及原因和所作所为等问题产生思考和疑问,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并提出疑问,在此之后,教师再对这一课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

(2)创设趣味性游戏教学情境

教学不仅仅是讲解教材知识,教师还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教学中抓住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特性,设计必要的游戏环节,给学生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就好比在对历史人物和事件进行梳理和记忆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看谁记得多又准”的趣味游戏,从教室第一组的第一名学生开始,按照座位顺序依次说出一组学过的历史事件及其重要人物和时间,说错的或者反应慢的上讲台表演节目。由此以来,促进学生在有趣的游戏环节中回顾和梳理学过的知识,对疏漏的知识点进一步整理和补充。

2.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式的探究学习

小组交流和讨论环节是活跃课堂氛围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能力,还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在提出问题之后,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交流和探讨,给予他们更多的互动时间和空间,让每位学生都有发表自己观点的机会,然后在班级整体讨论。如此让全员参与,增加了历史知识的信息量,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充分感受到自己的参与感和存在感,促进他们自信地学习并乐于学习。

3.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新课程标准提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促进者与合作者,而一直以来,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都比较威严,以致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善于向教师提出他们所遇到的疑难问题。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转变自己的角色,与学生建立新型的亦师亦友关系,促进学生在遇到疑难问题时或对问题有独特见解时,敢于向教师提出来并与之进行交流和探讨。建立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在学生自主学习时对其进行观察,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内心想法,随时掌握他们在课堂中的学习情况,给予最好的学习方法,指导其更好地学习历史。

总而言之,优化教学模式,教师就需要不断发现和探索新的教学环节,教学活动是多方面且丰富多彩的,这也就决定了教学模式可以是多样化的,因而简单的几个教学步骤并不能完全适应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还需要我们广大教师不断深入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文金双.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共建和谐高效课堂:论高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J].中华少年,201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