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14 15:12:4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瓦斯治理汇报材料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各位领导,下午好!
现将采一区2020年1月份以来安全工作汇报如下:
一、安全情况
(一)工伤情况
2020年1月份采一区发生工伤事故2起2人次,填报2起2人次。
1月份以来工伤事故简介如下:
①2020年1月13日13:26,掘一队张在110304运输斜巷口边扛电机,被杆子夹着右手大拇指第一节,指甲壳掉了,要一个救护车到总医院检查;17:35骆垣均汇报张吉辉右手拇指圆远节指骨质粗隆连续性中断,部分缺损,填报工伤。
②2020年1月17日14:05,掘三队王在111102回风巷打皮带扣子,右手食指被大锤砸到,肉打爆开,要一个救护车到总医院检查;14:55王汇报王小加右手食指第二节粉碎性骨折,填报工伤。
(二)针对采区1月份至今出现的安全事故,特制定以下措施:
(1)加强现场培训,规范职工操作行为,克制习惯性违章; (2)抓好按规程措在现场的落实;(3)认真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4)认真开好班前小会,落实好交接班期间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严格执行“手指口述”确认法,对工作地点进行安全确认;(5)搞好设备的检修及维护保养工作,保证设备安全运行。
(三)瓦斯超限情况:
采一区1月份至今未发生瓦斯超限事故。
(四)隐患整改情况(1月份)
(1)1月7日至1月22日由区领导每天下井对井下进行隐患排查及采区组织自检,对查出安全隐患或问题236条,已全部整改完。
(2)采区各队队长每天必须对自己队组范围进行隐患排查,查出安全隐患或问题200条,已全部整改。
(3)认真按照公司发《2020》101号文关于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及巷道巡视制度进行落实。
(五)教育培训情况(1月份)
1月7日至1月22日由区领导调度会上以及召开职工大课的方式进行教育培训工作,共组织安全警示教育学习、事故通报、教育培训6次。
二、质量方面
在1月份安全生产标准化中旬检查中,110304采面得分86.4分;111704采面得分78.3分;111102改造运输巷得分85.3分,发生工伤扣减5分,最后得分80.3分;120601运输巷得分85.6分;111102回风巷得分85.1分,发生工伤扣减5分,最后得分80.1分;112运输联巷得分66.3分;采一区机电得分86.2分;运输得分85.3分;从1月份的生产过程中分析,采区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进展有所提高,但还得继续努力,发生工伤两起,导致安全生产标准化不合格,主要体现在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不到位;机电设备日常检修保养力度不够以及系统上文明生产不能持续保持。
三、近期安全工作重点
(一)顶板管理方面:
1.120404运输联巷过断层期间,需加强顶板管理工作。
2.120404运输联巷揭煤期间,需加强瓦斯管理工作。
3.各掘进工作面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使用好临时支护、护壁支护。
4.做好全采区巷道及巷道交岔口巡视工作,发现隐患及时处理。
(二)探放水方面:认真做好110304采面回采期间的探放水工作,严格按防治水细则要求落实到位,确保无水患后方可往前组织生产。
(三)瓦斯管理方面:认真做好110304采面回采期间的防突及瓦斯管理工作。
(四)工程质量方面:认真做好各采面和各掘进工作面以及一条线的文明生产工作。
四、下一步工作重点
1、进一步落实公司及采区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加大现场管控力度,提高安全把控力度,保证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有序推进;
2、确保110304采面正常回采,举采区全部力量积极组织110304采面的回采工作,跟踪每个小班的生产情况,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每天每点班的任务按时完成。
3、认真落实好采区机电设备检修制度,确保不因机电设备检修不到位而影响生产。
4、认真做好一季度安全生产标准化检查工作,并认真做好各头面的检查准备工作。
5、加强教育培训工作。
关键词 易自燃煤层;采煤工作面;长期封闭;启封
中图分类号 X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6363(2017)06-0052-02
1 工程概况
2201采煤工作面设计走向长度1 200m,倾向长度83m,工作面煤层平均厚度3.2m,工作面封闭前已回采43m,封闭前架后采空区有煤炭自燃倾向,CO浓度检测值为27ppm~40ppm,封闭前在工作面上、下端头砌筑厚度为1m的黄土墙。2015年12月10日在2201工作面上巷及2201工作面下巷各砌筑两道密闭对工作面进行密闭,密闭采用砖混结构,砖墙厚度1m,两道密闭间充填厚度为3m的黄土,长度为5m,密闭墙上设有措施孔、检测孔、放水孔。
工作面封闭期间,除按规定对密闭内外瓦斯、一氧化碳等气体进行测定外,还采用向封闭区内注黄土浆及注入惰性气体(氮气)等措施防止工作面出现危险性自燃发火隐患,先后向采空区内注浆720m3、注入氮气约384 000m3。
经对封闭以来密闭墙内、外各项气体指标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尤其是根据近5个月观测数据(CH4浓度3.5%、CO浓度0ppm、氧气浓度1%)的分析后可判定,采煤工作面不存在危险性自燃发火隐患,现已具备启封条件。
2 施工方案
根据2201采煤工作面情况,为确保启封安全,经公司技术人员分析研究决定,工作面启封采取“锁风法”启封,即启封时先将2201上巷密闭开一个600mm×600mm口,由一小队救护队员佩戴呼吸仪进入密闭墙内,后将外墙开口用分板(规格:长×宽×厚=1 200mm×1 200mm×30mm)和黄泥封闭,待封闭完成后,由救护队人员将内侧密闭开一个600mm×600mm口,后按照“由外向里”的方法进行检查,查找是否存在着火点或自燃隐患点,经救护队员全面侦察,确定密闭区以里无危险性自燃隐患,并向指挥部汇报经同意后,方可按照所审批启封安全技术措施的要求进行稳步启封。否则,如存在着火点或自燃隐患点,应重新对工作面进行封闭,并编制综合治理安全技术措施后进行隐患治理,直至完全消除。
3 启封程序及具体要求
3.1 锁风侦察
先将2201上巷外侧密闭开一个600mm×600mm口,由一小队救护队员佩戴完好的氧气呼吸器及救灾电话进入密闭墙内,后将外墙开口用分板(规格:长×宽×厚=1 200mm×1 200mm×30mm)和黄泥封闭,待封闭完成后,由救护队人员将内侧密闭墙破开一个600mm×600mm口,后按照“由外向里”的方法进行检查,查找是否存在危险性自燃隐患点,直至将整个封闭区全部侦察完毕。
3.2 启封程序
1)经检查密闭区内不存在着火点及危险性自燃隐患点,具备安全启封条件时,由副总指挥向总指挥汇报,经总指挥同意后,方可按照所定安全技术措施进行启封(如工作面发生冒顶、片帮致使无法进行全负压通风时应及时撤出人员重新密闭,另行编制安全技术措施)。待侦察小队退出后,井下待命的另一个救护小队的救护队员佩戴好氧气呼吸器在2201下巷密闭墙上先打开一个300mm×300mm的小口,检测墙内各种有害气体浓度、温度,观察是否有异常现象。
2)经检测密闭墙外部第一全风压风流汇合处的瓦斯不超过1%、CO2不超过1.5%、其他有害气体均不超标、且稳定30min后,向现场总指挥汇报,经过同意后,逐渐扩大回风侧密闭墙孔口至600mm×600mm,由救护队员适度关闭风门直至排放结束。
3)当工作面排放结束并稳定60min,气体无异常后,方可全部拆除进、回风巷的密闭墙,现场施工组人员将拆除的材料靠巷道下帮码放整齐。救护队员佩戴氧气呼吸器由2201上巷进入,从2201下巷出来,对工作面气体、上下隅角堵漏、支架卸压和煤壁片冒等进行全面检查,确定工作面气体无异常、支护完好的情况下,由测风人员对工作面进、回风巷进行测风,确保2201下巷巷道内风速控制0.25m/s~0.3m/s,风量稳定在190m3/min~220m3/min。
4)待风流稳定后,启动工作面监测监控设备,对工作面进、回风巷进行气体监测,根据下隅角一氧化碳浓度变化情况选择性注浆、注氮。
4 启封前的准备工作
1)启封前1个班,机运队停止向2201采煤工作面封闭区的注氮工作,并由安检员检测密闭墙内的CO情况。2)启封前1天,由综采队负责在2201轨顺车场内准备红砖2 000块、水泥2吨、黄土6方、编织袋1 000个、分板(规格:长×宽×厚=1 200mm×1 200mm×30mm)4块,以便启封不成功时再次进行封闭。3)启封前1天,由机电科联系上级供电部门,并对地面、井下供电线路进行检查,确保密闭启封期间供电系统稳定、可靠。4)启封前1天,由机电科、机运队负责对主要通风机(主扇)进行检查维护,确保启封期间设备运行安全、可靠。5)启封前1天中班,调度室负责在2201下巷密闭外第一全风压风流汇合处悬挂完好的瓦斯、CO传感器,确保反应灵敏、数据准确、监测可靠,且能够适时传输至地面监控系统。6)启封前1天中班,由安检科负责在2201下巷密闭外第一次全风压风流汇合处设置瓦斯排放检测点;启封时由救护队员检测启封期间有毒有害气体浓度,以该点检测数据及悬挂的传感器数据进行对比,作为瓦斯排放速度的重要依。7)启封前1天中班,调度室负责对2201上巷密闭口向外5m处的通讯电话(8858)进行检查维护,确保能与调度台随时联系、通话清晰。8)启封前1天,由生产科对矿井全面进行测风,确保满足启封后风量需要,保证一采区轨道石门风量不705m3/min,启封期间,保持通风系统稳定,不得随意增减风量。9)启封前1天,由机运队负责再次对2201采煤工作面注氮、注浆、消防供水管路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处于“完好待用”状态。10)启封当天9:30前,机运队一、二采区主排水泵房值班人员必须将2个采区水仓水位排至最低。11)启封当天10:00前,井下所有夜班人员必须全部升井,且早班人员不能入井;由安检科负责对照人员定位、入井签到表认真核对井下人数,确保井下除瓦检员外,不得有其他人员,并向调度室汇报清楚。12)启封当天10:00前,安检科携带参与启封人员名单,分别在3个井口进行对照过滤警戒,除参与启封人员外,其他人员严禁入井。13)启封人员正式入井前,调度室必须预先通知瓦检员在副井底车场信号硐室待命。
5 安全技术保障措施
5.1 技术保障措施
1)密闭期间瓦检员每班对密闭墙内的气体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填入现场检查管理牌版,并将检测结果同地面束管监测数据进行对比。2)坚持向封闭区内注浆、注氮,矿技术人员不定期抽查,确保注浆、注氮浓度符合规定要求。3)启封前组织技术人员制定合理的启封方案及相关应急处理方案。4)针对启封组织技术人员召开启封专题会议,针对启封所遇到的状况提前进行预想,并制定处置方案。5)施工前将施工措施贯彻到位,使施工人员明确施工方法及安全注意事项。
5.2 安全保障措施
1)启封时与救护队现场协调好,总指挥现场监督到位。2)施工人员按章作业,避免“三违”。3)启封前确保安全监测系统灵敏,监测数据可靠。4)成立以矿长为总指挥的启封指挥部。
6 结论
易自燃煤层工作面启封是煤矿事故发生概率较大的阶段,本文针对性地提出了火区启封前、启封后的灭火措施,并从锁风侦查、锁风启封进行论述、并阐述了工作面启封期间的技术要求与方法,该文为其他类似矿井的启封提供借鉴经验。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好!
首先,我代表**市**煤业有限公司对各位领导莅临我矿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按照年前国家安委明电【2019】3号(开展全国安全生产集中整治方案)、国家局警示教育会和黄玉治局长讲话精神以及河南省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矿立即组织安全管理人员和职能科室主要负责人讨论如何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工作,并做好近期以及2020年安全工作,加强矿井安全基础建设,现将具体工作的主要措施汇报如下:
一、矿井基本情况
**市**煤业有限公司是一家由河南豫联煤业集团有限公司控股的股份制企业,位于登封市大冶镇石岭头村境内,距登封市17km,井田面积7.406K㎡,设计生产能力为45万t/年。采用立井开拓方式开采二1煤层,中央分列式通风,原始瓦斯含量最高为5.68m3/t,瓦斯压力0.32MPa,高瓦斯矿井。煤尘有爆炸危险性,煤层为III类不易自燃煤层,水文地质条件中等。煤层平均厚度3.31米,2013年补充勘探后保有资源储量3820万t,可采储量1700万t,服务年限27年。矿井证照齐全有效。矿井于2020年元月7日八点班停止采掘活动进行设备检修。
(二)矿井各系统基本情况
1、通风系统
通风方式为中央分列式,通风方法为抽出式,即主、副井进风,风井回风。主井井筒直径4.5m,井深528m;副井井筒直径5.0m,井深523m,主、副井落底标高-118m;风井井筒直径3.6m,井深239m,落底标高+118m。风井安装FBCDZ№23/2×185型对旋轴流式通风机2台,一用一备,电机功率185KW,矿井总进风量为2281m3/min,等积孔1.5m2,负压1010Pa,通风设施齐全,系统运行可靠。
2、安全监控系统
采用KJ95N型监测监控系统,瓦斯、一氧化碳、风速、温度、粉尘等各类传感器配备齐全,安设符合规定,监测数据传输及时。监测终端、监控机房设在调度室,与煤业公司、登封市煤炭局实现联网。监测监控系统运行稳定、可靠。
3、瓦斯抽采系统
地面建有瓦斯抽放泵站,安设2台2BEC42型水环式真空瓦斯抽放泵,功率185KW、抽气量为140m3/min。抽放主管风井井筒段采用Ф426mm无缝钢管,专回上山采用Ф400mm的镀锌钢管。购置有ZDY-3200S等大功率钻机,确保瓦斯抽放钻孔施工。
4、防灭火系统
所采煤层为不易自燃煤层,采取监控系统和人工日常巡监相结合的监测方法。矿井建有消防管路系统,制定有防灭火措施。井下巷道均采用锚喷或U型钢支护,采煤工作面采用ZH2000/16/24Z型悬移支架支护顶板。井上、下设置有消防材料库。主要硐室采用U型钢和锚喷不燃性材料支护,配备有灭火器和消防沙箱。采煤工作面上、下安全出口畅通;井下主排水泵房、变电所设有防火门;消防用水取自地面工业广场消防水池,井下按规定设置阀门、三通等。
5、粉尘灾害防治系统
煤尘有爆炸危险性,建立有综合防尘系统。地面建有550m3的消防水池,专供井下及平地消防防尘用水,沿风井敷设一趟Φ108×4.5mm无缝钢管将水送入井下,经井底大巷、采区巷道至采掘工作面和设备转载点。在设有供水管道的各条大巷、皮带运输巷均按规定设置三通和阀门。溜煤眼、转载点均设置有洒水降尘设施,水质水量满足要求。采掘工作面采用湿式打眼和煤层注水措施。井下各主要巷道设置隔爆水棚,主要回风巷和采面回风巷设置有风流净化水幕装置。
6、运输系统
主运输系统:井下原煤运输采用胶带输送机,工作面选用刮板输送机,胶带为阻燃胶带,胶带输送机烟雾、温度等综合保护配备齐全。
辅助运输系统:井下轨道运输采用1.0吨矿车,井下所需物料由副井入井后,经井底车场和轨道上山运至工作面。
7、提升系统
主井提升机选用2JK-3/20型单绳缠绕式双滚筒提升机,装备一对4t立井单绳箕斗;副井提升机选用2JK-3.5/20G型单绳缠绕式双滚筒提升机,装备一对1t矿车单层单车罐笼,担负全矿井的人员和物料升降任务;各种保护装置齐全,运行正常。
8、供电系统
采用双回路10kv高压供电,供电可靠,能够满足安全生产需要。井下中央变电所采用双回路供电,供电线路沿副井井筒敷设至井底中央变电所。井下全部采用矿用阻燃电缆和矿用防爆电器,高低压保护齐全。配有“过流、漏电、接地”三大保护,井上、下供电均安装有防雷电装置,并经监测合格,供电系统运行安全可靠,满足安全生产需要。
9、排水系统
在-118m水平建有中央排水泵房、内外环水仓,水仓容量4000m3,一级排水,矿井实际涌水量为50m3/h。主泵房内配备MD500-57×10型高扬程耐磨离心水泵3台,单台水泵排水能力为500m3/h,排水管选择Ф325×10mm无缝钢管,沿副井敷设2趟。
10、安全避险“六大系统”
采用KJ95N型监测监控系统(现已经升级KJ95X系统,正在试运行);配备一套KJ69J型矿用人员安全监测系统;压风自救系统由地面压风机房安装2台DVA-250+/1.0型螺杆式空气压缩机,1台工作,1台备用,可满足压风自救系统的供风要求。压风管路为Ф159mm无缝钢管一趟,沿副井井筒引入井下;供水施救系统水源来自大冶水厂,满足生活饮用水的水质标准,供水管路采用无缝钢管,从风井引入井下;通讯联络系统为一套KTJ103数字程控调度交换机。在轨道上山中下部建有能容纳100人的紧急避险系统。
二、深刻汲取事故教训,开展警示教育活动
**市**煤业有限公司始终把事故警示教育作为安全教育培训的重要手段,以增强干部的风险意识,培养职工的安全意识。根据国家局事故通报我矿先后组织职工观看《平禹四矿2010.10.16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登封市兴裕煤矿1.4瓦斯爆炸事故、河南省鲁山县康乐园老年公寓发生火灾事故、义马气化厂7.19重大爆炸事故、商丘市“12.17”重大火灾事故警示教育片。针对10月下旬以来5天内全国发生3起较大事故,尤其是山西二亩沟煤矿11.18瓦斯爆炸事故和山东淝城11.19火灾涉险事故、12.14四川省川煤集团杉木树煤矿透水事故、12.17贵州省广隆煤矿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分管副矿长以及各科室科长认真进行了剖析,针对当前**市**煤业有限公司井下每个作业地点、各个系统认真找不足、查漏洞,进行风险辨识并制定相对应的管控措施,贯彻落实到班组,确保年前安全稳定。12月25日在副井口更换最新煤矿事故警示教育宣传栏。
针对事故教训我们开展了专项评估工作,共评估重大风险2条,对评估出重大风险制定专项管控措施和责任人,12月18日矿长组织安全管理人员对矿井进行专项评估(贵州省广隆煤矿12.17和四川杉木树12.14透水事故),共评估出重大风险1条,较大风险2条,对评估出重大风险制定专项管控措施和责任人。
三、贯彻学习讲话精神,开展集中执法活动
我们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学习贯彻黄玉治局长11月22日讲话精神,结合上级文件制定专项排查方案,共查出隐患22条,逐条对隐患进行剖析,按照责任、措施、资金、时限和预案“五落实”的原则,制定整改方案,认真开展隐患治理工作,所查出隐患已经全部整改到位。
四、隐患清零活动
2019年1-12月份,上级部门来矿检查55次,检查出隐患560条,已整全部整改到位。
五、年末随初确保安全措施及2020年重点工作
(一)减少掘进工作面、减少维修作业地点。减少井下作业人员:“三违人员”、不按措施施工人员等全部清退。
(二)瓦斯治理
瓦斯抽采上严格落实好各环节施工管理和技术管理,积极探索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的应用,力争建设成“三化一工程”标杆矿井。
(三)强力推进双重预防体系建设
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补齐短板、堵塞漏洞、消除隐患,抓重点、抓关键、抓薄弱环节。明年的重点是把双重预防向纵深推进,形成管理层从技术和管理上堵住漏洞,杜绝大事故;现场从施工上严格落实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消灭小事故。
(四)提升安全生产标准化水平
目前**市**煤业有限公司为二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矿井,2020年要重新制定达标计划,争取向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矿井迈进。
(五)实施“一优三减”、“四化”建设
按照我矿制定的“一优三减”、“四化”建设实施方案,严格落实任务进度,完成方案计划项目。
[关键词]综采工作面;综合防灭火措施;应用
中图分类号:TU998.13+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引言
火灾作为煤矿主要灾害之一,其危害不容小觑,因火灾造成的煤矿停产甚至人员伤亡的事故不胜枚举。笔者就某煤矿150101综采工作面综合防灭火措施的应用情况作简要介绍。
1工作面概况
150101工作面采用后退式综合机械化采煤法进行采煤。工作面走向650米,倾向150米,开采的15号煤层结构简单,煤层赋存稳定,平均厚度4.2m;煤层含黄铁矿结核及散晶,瓦斯涌出量15.9m3/min,煤层具有爆炸危险性,煤层自燃倾向性为Ⅲ类不易自燃煤层。U型通风,辅之高抽巷治理工作面瓦斯;工作面顶板为泥岩、砂质泥岩、粉砂岩。在直接顶上部距煤层顶板8m左右为不可采的均厚为0.9m的14号煤层,14号煤层自燃倾向性为Ⅰ类容易自燃煤层,自燃发火期90天,邻近矿井自燃发火期70天到80天。随着工作面回采,14号煤层将随直接顶垮落而暴露于采空区,若不采取措施极易发生自燃。矿区内有3个煤矿发生过自燃现象,有一个煤矿造成了全矿井封闭灭火的严重后果。
2综合防灭火措施
2.1 建立、健全防灭火机构及各种管理制度
2.1.1成立由矿总工程师任组长,通风副总工程师任副组长,其他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防灭火领导小组。
2.1.2加强管理,建立自燃发火预测预警机制
1、工作面瓦检工配备“四参数”检测仪。在工作面正常回采期间,要每班至少检查三次工作面、机尾、上出口、上下隅角一氧化炭及温度变化情况。
2、防火观测工每班都要检查支架间的一氧化炭和温度情况,检查时至少每5架间要布置一个测点。
3、矿监测部门负责在上下隅角、回风口,各安设一枚一氧化炭、温度、瓦斯传感器,每天做好工作面监测监控设备维护、标校、调试,实时监测工作面一氧化炭、温度、瓦斯变化情况,传感器要有超限报警、断电功能。
4、坚持取样分析化验,利用束管检测系统每天对工作面上下隅角、机尾及高抽巷内等处气体取样分析化验一次,掌握动态,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气体取样由防火观测工负责。
5、防火观测工每天至少检查一次工作面上下隅角、机尾、高抽巷、气体及温度变化情况,并且配备红外射线温度仪检查一次工作面落山角、尾巷、架后等处煤体温度变化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处理。
6、瓦检工、防火观测工在检查一氧化炭期间,同时查看工作面是否有雾气、支架有无挂汗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处理。
7、加强工作面抽采管理,瓦斯抽采观测工每天要对瓦斯抽采管路进行一次瓦斯抽采观测,并将观测结果上报有关单位,发现一氧化炭异常时要及时汇报给通风部门有关负责人。
8、加强工作面采空区空隙处的有害气体和温度的检查,发现异常要及时处理。
防火措施
2.2 具体防灭火措施
2.2.1 喷注MgCl2溶液防灭火
根据通风理论和矿压理论,随着工作面的回采,工作面采空区和超前压力影响范围内上覆的14号煤层均有自燃发火的危险。为此需对上覆的14号煤层进行预注阻化剂防止煤炭自燃发火。
在工作面进、回风巷施工注阻化剂钻孔,向14号煤层进行注阻化剂,14号煤层注阻化剂钻孔每10m施工一组钻孔,每组施工两个钻孔,第一组钻孔距工作面切眼40m开始施工。钻孔深度以进入14号煤层顶板500mm为准。
注阻化剂时,先向14号煤体内注阻化剂,待工作面进行回采后,顶板冒落后,再向上、下隅角采空区喷洒阻化剂防火。
14号煤层注阻化剂时,注阻化剂压力5.0MPa,当注阻化剂沿孔口或岩(煤)壁渗出时即可停注,阻化剂采用阻化效果比较好,价格较为便宜的MgCl2,注阻化剂时,将MgCl2配制成15%~20%的溶液;在工作面距注阻化剂孔10m时开始注阻化剂,当注3m3时停注改注另一个孔;如在上隅角发现有自燃发火的危险时可在上隅角以里喷洒阻化剂,同时每班对喷洒阻化剂的地方进行洒水养护。
注阻化剂孔采用Φ125mm钻杆开孔,下Φ108mm套管,下好套管后,用注浆泵注水泥浆封孔5m,待经24h固化后,进行耐压试验,耐压试验压力不低于8MPa,经耐压试验后用Φ75mm钻头钻进,钻进到14号煤层顶板岩层并进入岩层500mm后可停钻,钻孔施工完毕后必须进行洗孔,洗完孔后即可向孔内注阻化剂。
注阻化剂钻孔必须超前工作面50m施工完成。
2.2.2 注氮气防灭火
当检测工作面上隅角回风流、工作面瓦斯抽采管路中的一氧化炭超过24PPm时,采用开放式移动连续注氮方式进行防灭火。氮气为井上制氮机产生氮气由输气管送入井下注氮管路,经井下氮气冷却装置送至工作面采空区。移动注氮过程中的开采初期,沿工作面运输顺槽布置一趟注氮管路(Ф108×4mm无缝钢管),待工作面回采后,管路随着工作面的推进不断回拆,每次在工作面砌好封堵墙后即可注氮,当工作面推进行10m后重新砌封堵墙时,将注氮管路回拆至新的封堵墙后,进行下一个循环注氮工作。如此循环。注氮时间:每天8点班。注氮量:每次注氮不得低于3000m3,注氮过程中,检测上隅角氧气浓度低于18%时,停止注氮。
2.2.3 工作面隅角的封堵
1、封堵地点:工作面进、回风巷隅角。
2、封堵频率:工作面每推进8~10米,必须在工作面进、回风巷隅角处各做1道封堵墙,当遇到工作面不能正常推进时,需每天对进、回风巷上、下隅角进行封堵,以减少采空区漏风。
3、封堵材料:瑞米1号快速密闭材料。
4、封堵要求:厚度不小于1米,必须见实底、实顶、实帮;接触严密,不漏风。
5、封堵方法:直接用瑞米材料由底板层层叠起。
2.2.4 采空区滞留干冰
在工作面注氮防火系统未建成时采空区采取滞留干冰的方法进行防火。
1、初采期(开切眼-采动30米内):在进风巷隅角砌好封闭墙后放置干冰一次,干冰用量为1000Kg,要让干冰尽快挥发,不需放置干冰储存释放装置。
2、正常开采期:根据工作面每日进尺及密闭墙搭建情况,在工作面进风巷隅角隔天放置一个干冰储存释放装置,单次放入干冰量为200Kg。
3、干冰储存释放装置放置时必须用木柱维护,有积水淹没可能时必须用炭块和木柱支垫,干冰投放后在储存装置外侧利用编织袋装煤渣或瑞米材料构筑密闭墙1道。
2.2.5合理调整工作面配风量
对工作面风量要及时调整并及时对工作面抽采负压进行调节。工作面回采期间,当工作面各地点瓦斯降至0.3%以下时,合理调整工作面配风量,适当降低工作面抽放负压,使工作面处于低负压区,以减少向采空区的供风。
3防灭火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每天必须派人检查制氮机运行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每天必须派人检查主、干注氮管路,及时处理管路漏气等现象;采煤队每班必须派人检查工作面注氮管路,及时处理管路漏气等现象。
2、注氮同时,必须加强均压和堵漏,控制采空区漏风,特别是进风巷隅角要及时封堵。
3、注入工作面氮气浓度不得低于97%,氧气浓度不得大于7%,否则停止注入。
4、确保工作面空气满足要求,正常情况下氧气浓度不得低于20%,二氧化炭浓度不得超过0.5%,其它气体符合规程要求。
5、每天由工作面瓦检工用“四参数”检测仪检测进入氮气冷却装置的氧气浓度,当测试的氧浓度大于3%时,观测制冷装置压力表读数显示达到正常压力,开启氮气制冷装置,进行注氮。若冷却装置压力表读数显示不正常,要查找设备设施是否存在异常情况。
6、经氮气冷却装置输送出的低温氮气进入工作面,由工作面瓦检工负责检测工作面氮气管路出口氮气浓度,若达到规定值时,系统正常运行、注氮;若未达到规定值,停止注氮,查找原因。
7、每天的八点班必须安排向采空区洒水一次,防止阻化剂失水失去阻化作用。
8、采煤队组要严格按照工作面回采作业规程规定及时回柱、退锚,最大限度减少向采空区的供风。
9、定期对高抽巷及工作面上下压差进行测定,合理调压,保证压力均衡。
10、工作面回采结束后,自停止推进45天内必须全部撤出工作面所有设备并封闭完毕。
注阻化剂钻孔施工需另行编制专门的钻孔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4结语
【关键词】 煤矿调度;现代化管理;安全管理
通过实现煤矿调度现代化安全管理,可以明确各级领导、各级管理部门、有关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规章制度是煤矿安全生产长期经验和事故教训的总结,应具有科学强制性、规范性和稳定性,文字要明确,不搞表面文章,不繁琐,以便于执行。以下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体会,对此进行阐释。
1 实施调度安全管理
1.1 调度安全管理原则:为使调度安全管理组织高效运行,调度安全管理体系必须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层级原则,各层管理机构要分工和责任明确,即体系中每个人员应明确自己的岗位、任务、职责和权限;上级是谁,对谁负责,自己的工作程序和信息渠道,如何取得需要的决策和指令,从何处得到需要的合作;二是统一指挥原则,工作应接受统一指令或指挥,如果需要一个以上部门或者领导同时指挥,事前应相互沟通,若来不及沟通,事后必须沟通讲清,以形成统一意见,避免多头指挥;三是债权一致原则,在委以责任的同时,必须赋予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权利;四是分工与协作原则,通过分工可使人们专门从事某一方面工作,对工作的程序、方式、方法更加熟练,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协作是与分工相联系的,是体系完成目标任务所必须的一种工作方式,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五是动态组织原则,组织的形式应能以安全条件的变化及时做相应的改变,以适应安全生产发展的需要。
1.2 调度安全管理制度:建立检查调度制度。定期检查调度各项设备安全运行状况,确保调度的各项设备能满足调度工作的需要;定期检查调度的各项基础工作,如冬季三防、夏季三防日常工作的落实;定期检查调度日常工作所必须的各项记录、材料;建立事故分析制度,每次事故的发生为人类预防同类事故提供了经验、教训,如果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正视事故,认真调查,客观总结导致事故发生的因素以及事故发生的规律,并将有关防范、治理措施在实际生产中进行落实,那么事故的发生概率将大为减少,事故是可防可控的。因此应大力提倡建立公司总调直接参与,严谨科学的事故分析制度。
建立调度制度。调度是及时掌握现场情况的高效灵敏的信息、指令的传输和反馈系统,局、矿应设专人,配备必要的通讯工具,成立调度室。局每班向矿调度一次,在遇到事故时更要及时联系,矿调度每班要三调度;调度要有各项记录,局、矿领导要采取定期和不定期地方式查阅调度安全生产记录,对重大事故隐患的批示意见要当天反馈到现场。调度和记录的重点内容是:局、矿每天(班)的安全生产情况,尤其是对重特大事故隐患的处理情况,贯彻上级规定和指示的情况等,要做到上令下达,下情上报,信息传递及时,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让调度成为安全生产的高效平台。
2 实施精细化调度管理
通过强化“制度建设、提升人员素质、事事精细闭合、营造整洁环境、规范调度资料”五个方面管理,实现“人、事、制度、环境、资料”五位一体,保障了调度工作的顺利开展。
2.1 强化制度建设,实施责任落实:规范了调度室的岗位责任制,明确了生产协调会、领导干部值班制、逐级汇报制、生产汇报制、作业计划汇报制、调度专题汇报制、事故汇报制、调度会议制等制度。
2.2 提升人员素质,实施文明调度:调度台作为重要岗位,调度员素质高低决定了工作质量,关系到安全生产。实施了调度人员准军事管理、手指口述演练、突击抽查业务技能、考核深入现场等工作。逐步推行了“调度四统一”:办公设施统一配置、办公物品统一摆放、调度员统一着装、规范言行统一模式,并推广普通话、统一报告词,建设了文明窗口。
2.3 事事复命闭合,推行“三严管理”:(1)推行了行政计划化管理,对各类计划进行逐项分解落实、考核;(2)坚持调度会安排工作落实、督办制度,每天调度会通报前一天领导安排工作的落实情况;(3)对调度会安排工作进行“日调度、旬盘点、月考核、季追踪”,提高了调度会安排工作落实率及落实的速度、质量;(4)推行了“传真电文流程控制”,分类下发,确保精细化闭合。
2.4 营造整洁环境,建设亮点单位:调度室对内是企业的指挥中心,对外是展现形象的窗口,因此对调度台等调度办公地点,规定实施精细化管理和定置管理,抓好每个细节和流程,要求做到“干净整洁、物有定所、人物对应、责任落实”。
2.5 规范调度资料,确保精细处理:不断规范完善建立了《调度综合记录》、《专题季节性汇报》、《采煤、掘进调度台账》等36类报表、记录。实施了“8、3、4”管理法(“八项要求”、“四有标准”、“三大管理”)。“八项要求”即:用语准确、填写正规、字迹工整、书面整洁、装订精美、微机处理、数据相符、上报规范。“四有标准”即:有编号、有顺序、有索引、有类别。“三大管理”即规范管理、精细管理、专业管理。实现了调度资料的“视觉美感”。其中传真处理精细化,规定了“接收分类登记报送签阅办理催办闭合整理归档”十大环节,严把每道关口、建设流程精品、确保精细闭合。
3 调度安全管理中的计算机应用
3.1 建立调度生产日报数据库
建立和使用好的调度安全数据库是矿井调度现代化管理的标志,是定期统计和分析安全生产的依据。调度数据库主要内容有:公司(矿)原煤生产、掘进进尺、销售情况(年、月、日)报表等各类调度报表;重点工程完成情况,各类事故统计分析汇总、各类事故的追查分析,各类隐患排查情况、调度通知、通报等调度业务管理;工作面放顶、初放、过断层情况,高瓦斯矿井重点头面揭煤情况等专题调度情况。
3.2 建立人员定位系统
通过合作开发出井下人员定位系统,该系统能准确将每一入井人员的动态信息反映到监控系统上,该系统的使用有利于在日常工作中对跟班干部的管理(升、入井时间简单明了,并能有效地对每一入井人员实现动态跟踪),也便于在重、特大事故中局、矿领导对现场的实时指挥。
结语:“本质安全,珍爱生命”是我们煤矿安全理念。搞好安全生产也是我们调度人员的主体责任和义不容辞的义务。要实现煤炭工业现代化,必须建立一个强有力的现代化煤矿安全生产调度指挥中心。
参考文献
[1]王继承.煤矿调度员工作指南.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
在煤矿生产中“一通三防”工作是矿井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而局部通风管理是搞好矿井“一通三防”的基础与关键环节,也是矿井实现安全生产的关键。扎扎实实抓好局部通风管理工作,促进安全生产顺利进行,实现矿井奋斗目标,是摆在各级管理人员面前一个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煤矿通风安全管理的影响因素
1、人的因素
过程控制必须从人开始,由人控制,到人结束。这就要求必须加强对从业者的培训,创建学习型企业,以提高从业者的技术水平,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
(1)安全意识。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表明,如果每个人在工作中都注意保护自己和他人,如果领导能真正重视安全,解决好安全工作需要的“钱”和“物”的问题,事故是可以防止的。从领导到职工都要树立起安全第一的思想,要把安全工作作为做好其他各项工作的前提。作为对领导者考核和对职工奖惩的否决条件,要在整个通风安全工作中切实树立起人是最可宝贵的资源的思想,把维护职工的生命权和健康权作为一切工作的指导思想和行动准则。
(2)通风安全操作能力。通风安全管理实际上就是人同恶劣的自然环境的抗衡和斗争,积极地适应和改造自然,这就必须具备相应的能力,具备通风安全的基本技能,掌握通风管理的基本知识,熟练操作通防仪器仪表,快速准确地识别并分析各类安全隐患进而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
(3)员工培训。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和煤矿安全工作现代化的能力不是凭空而来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需要多种形式的智力支持,主要包括来源和运用形式两个方面。从来源看,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吸纳大中专院校毕业生。二是搞好职工的安全教育培训。要求企业经常对职工进行安全培训,使职工熟悉与本职工作相关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做到安全作业。
2、物的因素
从本质上说是由于矿井中存在过量能量(机械能、电能、化学能、热能等)和危险物质(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氢,甲烷等)。过量能量和危险物质本身就是一种潜在的威胁,过量能量和危险物质的意外释放就可能引起事故。因此物的状态是过程控制管理的依据。其核心是通过多种手段弄清物的状态,并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尽可能消除安全隐患,保护自己。
3、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是事故发生的条件,构成了过程控制的主要链条。环境因素主要包括火灾和爆炸的隐患、危险的大气状态(瓦斯、煤尘、烟雾、蒸气、风流)、硬环境(不合适的保护装置、有缺陷的设备、工具、材料及拥挤的工作场所)和软环境(不可靠的预警系统等)。
(1)大气监测。危险的大气状态是触发通防事故的直接原因,因此必须强化对危险大气状态的监测。具体来说,要对瓦斯浓度变化、粉尘飞扬和堆积状态、烟雾蒸汽征兆、风流稳定情况等进行动态检测和分析,重点是对测点的密度、监测的强度,各参数的危险值、测试人员的责任、处理及汇报程序有一个明确的规定。
(2)环境监测。从许多事故看,灾难的发生往往是由于硬环境的缺陷,如安全检测设备失效,断电保护装置不起作用,风机能力不足,通风设施不可靠,场所过于拥挤等,因此必须加强对硬环境的监测,确保设备设施的灵敏可靠及工作场所的适宜。尽可能地减少能量和危险物质造成的危害;使用个人防护用品,构筑避灾硐室,使用不同种类灾害的避灾路线撤离等各种防范措施、装备和手段保护井下人员,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救护措施等。
4、矿井通风安全控制中的管理因素
事故的基本原因是管理疏漏,规章制度落实不到位,控制不得力,缺乏相关的管理知识,忽视安全隐患等。从世界主要产煤国及我国煤矿企业安全状况来看,自然环境并不是事故多发的主要因素,从而也说明了管理在安全过程控制中的意义。管理主要是确定管理政策和决策,具體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管理方式。通风安全管理是一种跨门类、综合性的边缘科学,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疏漏都有可能引发事故,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因此通风安全管理就是要创造良好的通防环境,建立可靠的通风安全系统。要求煤矿企业切实树立起“安全无小事”的思想。
(2)安全目标。合理的安全目标是实现通风安全的潜在基础和内在动力,它包括安全指标、相关方面的具体工程,可承受的最大限度风险等。
(3)责、权、利的划分。通防工作点多面广,责任重大,这就要求必须明确各部门和各工种人员的责、权、利,实行责权一致的原则,建立起责、权相称的制约机制和奖惩分明的激励机制。应急处理程序主要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业务保安制和工种岗位安全责任制。同时针对具体工作、具体环境的突发事件建立针对性强的应急处理程序,对于保证消除隐患、防范事故、避免灾害扩大、防止处理和救护的盲乱有重要意义。
三、煤矿通风安全事故的预防措施
1、环境因素的预防
(1)矿井开拓布置必须事先设计且设计合理,加强矿井通风管理,改善矿井通风系统,保证矿井足够的风量;确保通风设施的位置合理,质量合格,切实提高通风系统的可靠性。
(2)制订和实施矿井通风和瓦斯、煤尘的控制计划和管理方案,建立确保通风系统和瓦斯、煤尘控制的程序,充分利用技术手段加强预测预报,实施必要的控制和防范措施。
(3)加强机电管理,强化主要通风机和局部通风机管理,保证矿井正常通风。
(4)加大安全投入,提高矿井安全装备水平。各种仪器仪表必须配备齐全,加强瓦斯、粉尘、温度等危险参数的监测,所有数据必须与上级部门监控系统实现联网通信;同时设立专职瓦斯监测员,随时对井下环境进行监测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实行全方位在线监测。
(5)做好火灾危险因素控制,完善矿井防尘系统,坚决做到有巷必有管,有管必有水。
(6)切实做好煤矿安全评估和矿井通风能力核定工作,确保煤矿的安全生产。
2、人为因素的预防
(1)实行每月瓦斯评价和安全隐患闭环管理制度,提前预测辨识生产过程中的各种隐患。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预评价提出的问题进行改进、改善,在施工完成后,要进行安全验收评价,进一步确定该矿井在生产过程中还存在什么安全隐患,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创造良好的通防环境,建立本质通风安全系统,突出“一通三防”的安全第一思想,改变通防人员素质偏低的现状,企业领导者要从战略的高度去认识,对通防人员的需求由量化向质化逐步转变。
(3)强化安全培训,搞好矿井质量标准化工作,强力推进“岗位描述”、“手指口述”制度。变理论培训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训,采取模块式技能培训方法,将系统知识分成单个知识点,切实提高他们驾驭现场自然环境复杂多变形势的能力。
(4)推行人本管理,关注职工劳动安全和职业健康,建立职工健康档案,推行职工轮休制度,使职工有充分的休息时间,以饱满的精神和充沛的体力投入到安全生产之中。
(5)注重延伸教育,努力提高职工思想素质及职业道德水平。加强思想素质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培养职工的职业责任感和兢兢业业、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
【关键词】煤矿 人的因素 物的因素 安全防范
一、影响煤矿通风安全管理的因素
(一)人的因素
(1)安全意识。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表明,如果每个人在工作中都注意保护自己和他人,如果领导能真正重视安全,解决好安全工作需要的“钱”和“物”的问题,事故是可以防止的。
(2)通风安全操作能力。通风安全管理实际上就是人同恶劣的自然环境的抗衡和斗争,积极地适应和改造自然,这就必须具备相应的能力,具备通风安全的基本技能,掌握通风管理的基本知识,熟练操作通防仪器仪表,快速准确地识别并分析各类安全隐患进而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
(3)员工培训。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和煤矿安全工作现代化的能力不是凭空而来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需要多种形式的智力支持,主要包括来源和运用形式两个方面。从来源看,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吸纳大中专院校毕业生。二是搞好职工的安全教育培训。要求企业经常对职工进行安全培训,使职工熟悉与本职工作相关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做到安全作业。
(二)物的因素
从本质上说是由于矿井中存在过量能量(机械能、电能、化学能、热能等)和危险物质(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氢,甲烷等)。过量能量和危险物质本身就是一种潜在的威胁,过量能量和危险物质的意外释放就可能引起事故。因此物的状态是过程控制管理的依据。其核心是通过多种手段弄清物的状态,并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尽可能消除安全隐患,保护自己。
(三)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是事故发生的条件,构成了过程控制的主要链条。环境因素主要包括火灾和爆炸的隐患、危险的大气状态(瓦斯、煤尘、烟雾、蒸气、风流)、硬环境(不合适的保护装置、有缺陷的设备、工具、材料及拥挤的工作场所)和软环境(不可靠的预警系统等)。
(1)大气监测。危险的大气状态是触发通防事故的直接原因,因此必须强化对危险大气状态的监测。具体来说,要对瓦斯浓度变化、粉尘飞扬和堆积状态、烟雾蒸汽征兆、风流稳定情况等进行动态检测和分析,重点是对测点的密度、监测的强度,各参数的危险值、测试人员的责任、处理及汇报程序有一个明确的规定。
(2)环境监测。从许多事故看,灾难的发生往往是由于硬环境的缺陷,如安全检测设备失效,断电保护装置不起作用,风机能力不足,通风设施不可靠,场所过于拥挤等,因此必须加强对硬环境的监测,确保设备设施的灵敏可靠及工作场所的适宜。尽可能地减少能量和危险物质造成的危害;使用个人防护用品,构筑避灾硐室,使用不同种类灾害的避灾路线撤离等各种防范措施、装备和手段保护井下人员,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救护措施等。
(四)矿井通风安全控制中的管理因素
事故的基本原因是管理疏漏,规章制度落实不到位,控制不得力,缺乏相关的管理知识,忽视安全隐患等。从世界主要产煤国及我国煤矿企业安全状况来看,自然环境并不是事故多发的主要因素,从而也说明了管理在安全过程控制中的意义。管理主要是确定管理政策和决策,具体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管理方式。通风安全管理是一种跨门类、综合性的边缘科学,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疏漏都有可能引发事故,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因此通风安全管理就是要创造良好的通防环境,建立可靠的通风安全系统。要求煤矿企业切实树立起“安全无小事”的思想。
(2)安全目标。合理的安全目标是实现通风安全的潜在基础和内在动力,它包括安全指标、相关方面的具体工程,可承受的最大限度风险等。
(3)责、权、利的划分。通防工作点多面广,责任重大,这就要求必须明确各部门和各工种人员的责、权、利,实行责权一致的原则,建立起责、权相称的制约机制和奖惩分明的激励机制。应急处理程序主要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业务保安制和工种岗位安全责任制。同时针对具体工作、具体环境的突发事件建立针对性强的应急处理程序,对于保证消除隐患、防范事故、避免灾害扩大、防止处理和救护的盲乱有重要意义。
二、通风事故的防范
(一)环境因素的预防
(1)矿井开拓布置必须事先设计且设计合理,加强矿井通风管理,改善矿井通风系统,保证矿井足够的风量;确保通风设施的位置合理,质量合格,切实提高通风系统的可靠性。
(2)制订和实施矿井通风和瓦斯、煤尘的控制计划和管理方案,建立确保通风系统和瓦斯、煤尘控制的程序,充分利用技术手段加强预测预报,实施必要的控制和防范措施。
(3)加强机电管理,强化主要通风机和局部通风机管理,保证矿井正常通风。
(4)做好火灾危险因素控制,完善矿井防尘系统,坚决做到有巷必有管,有管必有水。
(二)人为因素的预防
(1)实行每月瓦斯评价和安全隐患闭环管理制度,提前预测辨识生产过程中的各种隐患。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预评价提出的问题进行改进、改善,在施工完成后,要进行安全验收评价,进一步确定该矿井在生产过程中还存在什么安全隐患,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创造良好的通防环境,建立本质通风安全系统,突出“一通三防”的安全第一思想,改变通防人员素质偏低的现状,企业领导者要从战略的高度去认识,对通防人员的需求由量化向质化逐步转变。
(3)强化安全培训,搞好矿井质量标准化工作,强力推进“岗位描述”、“手指口述”制度。变理论培训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训,采取模块式技能培训方法,将系统知识分成单个知识点,切实提高他们驾驭现场自然环境复杂多变形势的能力。
(4)推行人本管理,关注职工劳动安全和职业健康,建立职工健康档案,推行职工轮休制度,使职工有充分的休息时间,以饱满的精神和充沛的体力投入到安全生产之中。
(5)注重延伸教育,努力提高职工思想素质及职业道德水平。加强思想素质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培养职工的职业责任感和兢兢业业、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16个方面、60条措施规划发展蓝图,改革步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县级国土资源部门既是相关政策实施终端的具体组织者、领导者,又是宣传者和实施者,必须认真把握三中全会精神实质,为县域经济转型升级配好套、服好务。
以项目建设为抓手
项目建设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永恒主题、着力点和增长点。保障好、服务好项目建设就抓住了服务经济发展的“牛鼻子”。
把握政策,优化项目。工业是涟源发展的优势、潜力和希望所在,但资源型和重化工产业比重相对过高,结构调整势在必行。要按照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的原则,加强年度用地计划的统筹安排。严格按照《限制用地项目目录》、《禁止用地项目目录》,对“两高一资”、产能过剩和盲目扩张、重复建设项目一律不予供地。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强度,优先保障华天能新型建材、湘娄邵天然气、现代中药产业园等新型能源、科技、环保项目用地需求,重点保障涟水河综合治理、幸福城市棚户区改造、城西廉租房建设、农村公路改造、农村客运站场建设等民生基础设施项目,把有限的指标用在刀刃上。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土地收购储备制度,规范国土资源要素市场建设,严格落实招拍挂制度,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以价格杠杆优化资源配置。
积极主动,服务项目。一是开辟和完善用地审批快速通道,进一步简化程序,加快进度,提高项目审批、报批效率。加大向上汇报争取力度,力争将更多的市属重点项目纳入国家和省计划笼子,争取更大用地空间。二是在供地方式合法、供地程序规范、严格执行产业政策和用地强度指标的前提下,组织相关部门,通过局部调整规划、项目嫁接等措施,创造供地条件。三是加大对重点项目跟踪服务力度,坚持超前介入,主动服务。依法依规推进征地拆迁工作,集中力量打好征地拆迁攻坚战,确保项目及时“落地”、顺利建设。四是按照用地集中、开发集约、产业集聚、低碳发展的要求,加强分类指导,做好节约集约用地文章。扶优扶强三一新材料二期、汇源百亿循环经济园、福建巨星建材、翔越煤机产业园、回春堂中药产业园等一批重点项目。
立足本职,用好项目。涟源地处衡邵娄干旱走廊中心区域,属于欠发达地区,但也面临巨大的政策机遇。一是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县市,投资逾8亿元的娄邵盆地基本农田重大建设工程,涉及耕地2.3万公顷,已完成一期项目申报,年内计划投资8000多万元。二是全国第三批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试点县市,每年可到位资金1亿多元。三是湄江国家地质公园、龙山国家森林公园两个“国”字号品牌建设的政策性资金。这些政策,都是真金白银,是难得的发展机遇。认真组织实施好这些项目,必将成为促进涟源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推手。在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实施上,要对铁农科技园、祥兴农业园、德仁科技等一批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在项目选址、资金安排、基地开发建设等方面予以重点扶持,加快培育“绿色”、“特色”产业,着力打造引领现代农业发展“旗舰”。
以结构调整为方向
当前,我国经济已进入重化工阶段的末期,煤炭需求大幅下滑,煤炭行业正告别所谓“黄金十年”,遭遇经济“隆冬”。涟源是传统产煤大市,供过于求、产品积压的情况更为严重,绝大部分矿山企业面临生存困境。一是抓好地质调查。积极开展公益性、基础性地质调查和矿产资源潜力调查评价项目,加强基础地质工作和矿产远景调查。重点支持桥头河页岩气项目的实施。二是进一步推进矿产资源整合和兼并重组工作。加强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矿业权计划管理,重点对商业性煤矿探矿权进行资源整合。在推进资源整合工作、完成矿山技术改造的基础上,推进全市12个煤业集团组建,将煤矿矿点数量控制在60处左右,进一步提高煤矿企业规模、集约开采水平。三是推进矿产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进一步做好优势矿产资源的储量动态监测和开发利用调查,积极申报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示范工程项目,引导矿山企业采用长臂式采煤、瓦斯发电、矿产品冶选深加工等新技术、新能源应用,延伸矿业产业链条。
以执法监管为平台
《决定》明确,要划定生态红线,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涟源山多地少,人平耕地仅0.69亩,是世界人均面积的1/4,且耕地后备资源尤为匮乏。一是严守耕地红线。完善和落实共同责任机制,严格耕地保护措施。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五不准”,从严审查各类建设占用耕地行为。建立完善基本农田数据库,拓展耕地补充方式,加强低丘缓坡等未利用地开发,确保耕地占补平衡。二是严守法律红线。要加大法律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依法用地采矿意识。进一步健全市、乡、村三级监管网络,畅通信息反馈渠道。加大土地矿产动态巡查密度和频率,及时发现和制止违法使用资源行为。大力推进联合执法行动,从严查处典型违法案件,切实起到查处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三是要严守生态红线。涟源是地质灾害易发多发地区,全市共查明地质灾害隐患点194处。要按照“高标准建设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十有县市”的要求,建立完善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监测预警、应急和治理体系,切实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严格矿产资源开发主体准入退出机制,认真实施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作,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以提速增效为核心